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引言概述: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以生产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为主。
本文将对同仁堂进行财务分析,以评估其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一、财务状况分析1.1 资产状况同仁堂的资产状况良好,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如生产设备、专利和商标。
这些资产为公司的生产和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 负债状况同仁堂的负债状况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其良好的现金流管理和有效的债务管理。
公司债务水平适度,能够保持较低的财务风险。
1.3 资本结构同仁堂的资本结构稳定,股权比例适度,没有出现较大的股权集中度。
公司通过股权融资和内部资金积累,保持了良好的资本结构。
二、经营绩效分析2.1 营收增长同仁堂的营收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其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不断推出新产品,有效提高了销售额。
2.2 利润状况同仁堂的利润状况稳定,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利润能力。
2.3 现金流状况同仁堂的现金流状况良好,公司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并保持较高的现金流量。
这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和投资需求。
三、盈利能力分析3.1 毛利率同仁堂的毛利率较高,主要得益于其品牌溢价和产品质量。
公司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控制成本,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
3.2 净利率同仁堂的净利率相对稳定,公司通过提高销售额和控制费用,保持了较高的净利率。
这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获取利润。
3.3 资产回报率同仁堂的资产回报率较高,公司通过有效利用资产,提高了资本的利用效率。
这反映了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的能力和盈利能力。
四、风险分析4.1 市场风险同仁堂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整。
公司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
4.2 供应链风险同仁堂的供应链风险主要来自于原材料供应和生产环节。
公司需要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仁堂(资产运用效力分析)
同仁堂(资产运⽤效⼒分析)同仁堂(600085)2008⾄2010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资产运⽤效率分析通过对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财务报表的偿债能⼒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了较强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在同⾏业之中的也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同仁堂采⽤保守财务策略,企业整体的财务风险很低,使得债权⼈的利益受到较好的保护。
现在我们将继续通过分析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表来学习资产运⽤效率这个课题。
资产运⽤效率(Assets utilization)是指是指资产利⽤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有效性是指使⽤的后果,是⼀种产出的概念;充分性则是指使⽤的进⾏,是⼀种投⼊概念。
其指标不仅综合了各项资产的运⾏效率和管理效果,且对投资报酬有着重要影响。
资产利⽤的有效性需要⽤资产所创造的收⼊来衡量。
资产的运⽤效率可以⽤它们直接或间接创造的收⼊来衡量,即收⼊和资产的⽐例关系来衡量。
假设收⼊是资产的函数,单位资产创造的收⼊越多,资产运⽤的效率就越⾼,因此最能反映资产利⽤⽔平的是资产所⽣产的收⼊。
资产的运⽤效率评价的财务⽐率是资产周转率,其⼀般公式为:资产周转率=周转额/资产资产周转率可以分为总资产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及单项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三类。
资产运⽤效率分析(Analysis of Asset Utilization/Assets utilization analysis)1.有助于股东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以进⾏投资决策2.有助于债权⼈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进⾏信贷决策3.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发现闲置资产和利⽤不充分的资产,改善经营管理4.有助于政府部及相关管理部门判明企业经营是否稳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
资产运⽤效率的分析⼀⽅⾯要结合指标的变动趋势,动态的加以判断;另⼀⽅⾯要与同⾏业相⽐较,横向结合其影响罂粟,分析判断企业资产运⽤效率⽔平⾼低的原因,扬长避短,不断改善和提⾼资产运⽤效率。
同仁堂财务分析报告摘要(3篇)
第1篇一、引言同仁堂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企业,自1669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承“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理念,致力于中医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本报告通过对同仁堂近年来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旨在评估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投资者、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截至2022年末,同仁堂的总资产为X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XX%,非流动资产占比XX%。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占比XX%,应收账款占比XX%,存货占比XX%。
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XX%,无形资产占比XX%。
(2)负债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负债总额为XXX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比XX%,非流动负债占比XX%。
流动负债中,短期借款占比XX%,应付账款占比XX%。
非流动负债中,长期借款占比XX%。
(3)股东权益分析截至2022年末,同仁堂的股东权益为XXX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XX%。
股东权益结构稳定,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资本实力。
2. 盈利能力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近年来,同仁堂的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线的丰富、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2)毛利率分析同仁堂的毛利率在近年来保持稳定,2022年毛利率为XX%,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这表明公司在产品定价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3)净利率分析同仁堂的净利率在2022年达到XX%,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这主要得益于公司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3. 运营效率分析(1)资产周转率分析同仁堂的资产周转率在近年来有所下降,2022年达到XX次。
这可能与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存货增加等因素有关。
(2)存货周转率分析同仁堂的存货周转率在2022年达到XX次,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
这表明公司存货管理效率有所改善。
三、经营成果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在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1)产品创新: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2
四、分析评价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的总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多少。
在2007、2008年度,同仁堂的该项指标分别为0.674、0.672。
总资产周转天数分别为534天,536天。
,说明总资产周转率2008年比2007年略有降低,总资产利用效率有所降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能力有所降低,最终将影响企业盈利能力和和偿债能力,该指标的变化趋势,要引起企业高度重视。
企业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对那些确实无法提高利用率的多余、闲置资产及时进行处理,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2007、2008年度我们选取的同行业公司江苏恒瑞该项指标分别为1.13、1.12,平均值为1.13。
同仁堂与之相比,江苏恒瑞平均水平。
表明总资产运用效率比江苏恒瑞低,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也弱,表明它并非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一般,总资产周转率一般。
2、分类资产周转率(1)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
在2007、2008年度,同仁堂该项指标分别为0.969和0.917,同比略有下降,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在降低,利用效率在下降,将来也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分别为372天,393天,说明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在增加,表明企业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在降低,效率较低。
江苏恒瑞2007、2008年度该项指标分别为1.61、1.57,平均值1.59。
同仁堂与之相比低于江苏恒瑞平均水平。
表明同仁堂比江苏恒瑞流动资产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流动资产运用效率偏低。
(2)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状况,衡量固定资产运用效率的指标。
在2007、2008年度,同仁堂该项指标分别为2.452和2.855。
该项指标同比有所提高,表明同仁堂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上有所提高,周转率速度在逐年加快,,营运能力在加强。
江苏恒瑞2007、2008年度该项指标分别为4.39、5.14,平均值4.77,.同仁堂与之相比低于江苏恒瑞的平均水平。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XX堂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XX堂股份有限公司概述XX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 1669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XX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XX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自雍正元年(1721年)XX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造就了XX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公司经营X围: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一、历史比较分析XX堂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006年、2007年财务报表见如下附表1---附表3:计算指标:1. 总资产周转率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396505176.26÷(3815658561.60+3779880131.84)/2=0.63103(次)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702850939.13÷(4194676558.16+3815658561.60)/2=0.67484(次)2、总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360÷0.63103=570(天)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360÷0.67484=533(天)3、流动资产周转率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2396505176.26÷(2481093657.19+2573271458.27)/2=0.94829(次)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2702850939.13÷(2573271458.27+3007190421.08)/2=0.96868(次)4、流动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360÷0.94829=380(天)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360÷0.96868=372(天)5、固定资产周转率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2396505176.26÷(1243336292.67+1214237226.46)/2=1.95030(次)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余额+期末固定资产余额)÷2=2702850939.13÷(1214237226.46+1078648247.53)/2=2.35760(次)6、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360÷1.95030=185(天)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360÷2.35760=153(天)7、应收账款周转率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396505176.26÷(338392799.19+268492556.98)/2=8.90729(次)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702850939.13÷(268492556.98+339918440.25)/2=8.88495(次)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8.90729=41(天)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8.88495=40(天)9、(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006年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2396505176.26÷(1409118556.67+1380590280.37)/2=1.71810(次)2007年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存货净额+期末存货净额)÷2=2702850939.13÷(1380590280.37+1501477547.58)/2=1.87563(次)2006年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360÷1.71810=210(天) 2007年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次数)=360÷1.87563=192(天)二、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分析如下:总的来说,XX堂的资产运用状况发展趋势较好。
北京同仁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北京同仁堂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一、公司概况北京同仁堂公司成立于19世纪,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药企业之一。
该公司以制造与销售中草药和中成药为主要业务,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和强大的品牌知名度。
本报告将对同仁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分析。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同仁堂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了该公司截至目前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
通过观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规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资产结构合理:同仁堂公司的资产主要由现金、存货、应收款项及固定资产组成,这表明公司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的投资。
- 负债比例适中:公司债务相对较低,远低于资产总额的80%,显示出公司有能力偿还债务。
- 所有者权益稳定:同仁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70%,表明公司净资产较大。
2. 利润表分析同仁堂公司的利润表反映了公司在特定时期内实现的收入与支出。
- 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公司近年来的销售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表明产品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提升。
- 盈利能力优良:同仁堂公司的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显示出公司在运营过程中有很高的盈利能力。
- 节约成本:公司的营业费用相对较低,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采取了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显示了同仁堂公司在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和支出情况。
- 现金流入稳定:公司的现金流入量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显示公司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入能力。
- 现金流出控制合理:公司对现金的支出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了良好的流动性和经营稳定性。
三、财务比率分析1. 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该指标显示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同仁堂公司的流动比率超过1.5,表明公司具备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进一步评估公司偿债能力,同仁堂公司的速动比率超过1,说明公司能够迅速偿还应付债务。
2. 盈利能力- 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是评估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同仁堂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保持在15%以上,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
《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本人选择同仁堂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按照题目要求,我首先完整搜集了同仁堂xx年——xx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医药行业及代表企业的相关指标,并对材料进行了合理的加工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
注:为学习的方便,我将所有数据转换为以万元为单位。
一、公司概况一、公司的基本概况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京体改发(xx)11号批复批准,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xx年6月18日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00,000.00元,股本200,000,000股。
经营范围包括: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酒剂、涂膜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保健酒、加工鹿、乌鸡产品等。
xx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904.95万元,营业成本172,183.80万元,实现净利润35,063.73万元。
二、资产运用效率相关指标的计算(一)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xx年总资产周转率=293904.95÷〔(419467.66+455007.25)÷2〕=0.67次(543天)xx年总资产周转率=270285.09÷〔(382202.54+419467.66)÷2〕=0.67次(543天)xx年总资产周转率=240906.02÷〔(377968.01+382202.54)÷2〕=0.63次(576天)(二)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xx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93904.95÷〔(300719.04+340103.14)÷2〕=0.92次(398天)xx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70285.09÷〔(300719.04+257416.34)÷2〕=0.97次(377天)xx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40906.02÷〔(248109.37+257416.34)÷2〕=0.95次(383天)(三)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xx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93904.95÷〔(107232.68+98660.36)÷2〕=2.85次(128天)xx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70285.09÷〔(113240.53+107232.68)÷2〕=2.45次(149天)xx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40906.02÷〔(109735.35+113240.53)÷2〕=2.16次(169天)(四)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x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93904.95÷〔(33991.84+33089.17)÷2〕=8.76次(42天)xx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70285.09÷〔(26849.26+33991.84)÷2〕=8.88次(41天)xx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40906.02÷〔(30006.49+26849.26)÷2〕=8.47次(43天)(五)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xx年存货周转率=172183.80÷〔(150147.75+178048.37)÷2〕=1.05次(348天)xx年存货周转率=161325.71÷〔(138133.07+150147.75)÷2〕=1.12次(326天)xx年存货周转率=143014.65÷〔(140911.86+138133.07)÷2〕=1.03次(356天)三、各指标的分析(一)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比较表xx年xx年xx年同仁堂0.630.670.67九芝堂0.710.730.74行业平均值0.720.730.751.xx年-xx年总资产周转率的变动分析0.680.670.660.65系列10.640.630.620.61xx年xx年xx年显然,同仁堂xx年-xx年总资产周转率总体呈上升趋势,xx年比xx年有所提升,主要原因是xx年收入比xx年增长幅度大于平均资产的增长幅度。
(最新)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解析(精品文档)
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同仁堂与云南白药比较分析同仁堂(600085)云南白药(000538)一、公司概况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丸、乌鸡白凤丸、感冒清热冲剂、牛黄解毒片等在市场上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知名度。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同仁堂合并总资产为45.50亿元。
2008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9亿元,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8亿元。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资产利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
有效性是指使用的后果,是一种产出的概念;充分性是指使用的进行,是一种投入概念。
资产运用效率的衡量与分析,对于不同报表使用人各具重要意义。
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
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
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
二、同仁堂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指标的计算根据同仁堂公司资料,该公司连续四年的主要资产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数据如下表:表一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008总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 (4194676558.16+4550072456.13) ÷2]=0.6722 (次)2007总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3822025439.56+4194676558.16)÷2]=0.6743(次)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3779680131.84+3822025439.56)÷2]=0.6338(次)2005年总资产周转率=2613553821.77÷[(3553457778.66+3779680131.84)÷2]=0.7128(次)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722=535 (天)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743=534(天)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338=568(天)2005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7128=505(天)2、分类资产周转率(1)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 (3007190421.08+3401031653.24) ÷2]=0.9173 (次) 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2574163371.62+3007190421.08)÷2]=0.9685(次)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2481093657.19+2574163371.62)÷2]=0.9531(次)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613553821.77÷[(2433142610.19+2481093657.19)÷2]=1.0637(次)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173=392 (天)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685=372(天)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531=378(天)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1.0637 =338(天)(2)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 (1072326840.5+986603644.10) ÷2]=2.8549(次)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1132405290.45+1072326840.5)÷2]=2.4519(次)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1097353514.36+1132405290.45)÷2]=2.1608(次)2005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513553821.77÷[(731204484.16+1097353514.36)÷2]=2.8586(次)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8549=126(天)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4519=147(天)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1608=167(天)2005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8586=126(天)(3)长期投资周转率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939049511.33÷[(49571450.02+48176699.49)÷2]=60.14(次)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702850939.13÷[(23284291.53+49571450.02)÷2]=74.1973(次)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409060204.55÷[(51052826.25+23284291.53)÷2]=64.8145(次)2005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613553821.77÷[(35108617.14+51052826.25)÷2]=60.6664(次)长期投资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长期投资周转率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0.14=6(天)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74.1973=5(天)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4.8145=6(天)2005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0.6664=6(天)3、单项资产周转率(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939049511.33÷[(575504370+330891674.76)÷2]=6.4851(次)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702850939.13÷[(348731479.03+575504370)÷2]=5.8488(次)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409060204.55÷[(335105339.95+348731479.03)÷2]=7.0457(次)2005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613553821.77÷[(288426340.67+335105339.95)÷2]=8.3831(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6.4851=56(天)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5.8488=62(天)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7.0457=51(天)2005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8.3831=43(天)(2)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2008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721837973.25÷[(1501477547.58+1780483653.92)÷2]=1.0493(次)2007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613257135.37÷[(1381330720.37+1501477547.58)÷2]=1.1192(次)2006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430146518.56÷[(1409118556.67+1381330720.37)÷2]=1.0250(次)2005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438488233.18÷[(1233992483.29+1409118556.67)÷2]=1.0885(次)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2008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493=343(天)2007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1192=322(天)2006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250=351(天)2005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885=331(天)(3)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2008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939049511.33÷[(1501477547.58+1780483653.92)÷2]=1.7910(次)2007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702850939.13÷[(1381330720.37+1501477547.58)÷2]=1.8752(次)2006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409060204.55÷[(1409118556.67+1381330720.37)÷2]=1.7266(次)2005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613553821.77÷[(1233992483.29+1409118556.67)÷2]=1.9776(次)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2008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7910=201(天)2007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8752=192(天)2006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7266=208(天)2005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9776=182(天)三、同仁堂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及评价(一)根据同仁堂连续四年的资料,进行历史比较分析,该企业各指标如下表。
同仁堂财务结构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同仁堂,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医药企业,始创于1669年,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同仁堂以其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完善的销售网络,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同仁堂财务结构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潜力。
二、财务数据概述根据同仁堂最新的年度财务报告,以下是同仁堂的财务数据概述:- 营业收入:XX亿元- 净利润:XX亿元- 总资产:XX亿元- 总负债:XX亿元- 净资产:XX亿元三、财务结构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资产主要由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构成。
其中,流动资产占比最高,说明同仁堂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 流动资产:XX亿元,占比XX%- 固定资产:XX亿元,占比XX%- 无形资产:XX亿元,占比XX%- 长期投资:XX亿元,占比XX%(2)负债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
流动负债占比相对较高,但长期负债占比相对较低,说明同仁堂的财务风险较低。
- 流动负债:XX亿元,占比XX%- 长期负债:XX亿元,占比XX%(3)所有者权益分析同仁堂的所有者权益主要由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实收资本占比最高,说明同仁堂的资本实力较强。
- 实收资本:XX亿元,占比XX%- 资本公积:XX亿元,占比XX%- 盈余公积:XX亿元,占比XX%- 未分配利润:XX亿元,占比XX%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说明其市场竞争力较强,产品销售情况良好。
- 2019年营业收入:XX亿元- 2020年营业收入:XX亿元- 2021年营业收入:XX亿元(2)净利润分析同仁堂的净利润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说明其盈利能力较强。
- 2019年净利润:XX亿元- 2020年净利润:XX亿元- 2021年净利润:XX亿元(3)毛利率、净利率分析同仁堂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其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良好的盈利能力。
同仁堂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前言同仁堂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1669年创立以来,同仁堂始终秉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理念,致力于传统中医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本文将基于同仁堂近年来的财务报告,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未来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1)资产结构分析从同仁堂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资产结构较为稳定。
截至2021年末,同仁堂的总资产为XX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XX%,非流动资产占比XX%。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2)负债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负债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
截至2021年末,流动负债占比XX%,长期负债占比XX%。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分析同仁堂的所有者权益主要由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构成。
截至2021年末,所有者权益为XX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的XX%。
2. 利润表分析(1)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主要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市场拓展。
(2)营业成本分析2021年,同仁堂的营业成本为XX亿元,同比增长XX%。
营业成本的增长主要源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产品结构调整。
(3)利润分析2021年,同仁堂实现净利润XX亿元,同比增长XX%。
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收入增长和成本控制。
三、经营成果分析1. 市场份额同仁堂作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市场份额一直位居前列。
近年来,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2. 产品结构同仁堂的产品结构以中成药为主,同时涉及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近年来,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
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研究
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简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系经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京体改发(1997>11号批复批准,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于1997年5月29日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000万股,1997年6月18日成立,注册资本200,000,000.00元,股本200,000,000股,并于1997年6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
根据本公司200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2004年末总股本361,684,915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2股,共转增72,336,983股。
转增后股本总额为434,021,898股。
注册资本变更为434,021,898.00元。
根据2005年11月22日本公司相关股东会议审议通过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并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京国资产权字(2005>118号《关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有关问题的批复》批复,本公司全体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 2.5股股票,流通股股东共获得非流通股股东38,850,477股股票,股本总额不变,根据本公司2007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2007年末总股本434,021,898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2股,共转增86,804,380股。
转增后股本总额为520,826,278股,注册资本变更为520,826,278.00 元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解析(doc 15页)
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解析(doc 15页)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同仁堂与云南白药比较分析同仁堂(600085)云南白药(000538)一、公司概况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48,176,699.49 49,571,450.02 23,284,291.53 51,052,826.25 35,108,617.14 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丸、乌鸡白凤丸、感冒清热冲剂、牛黄解毒片等在市场上有较高的占有率和知名度。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同仁堂合并总资产为45.50亿元。
2008年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9亿元,净利润长期投资总资产4,550,072,456.13 4,194,676,558.16 3,822,025,439.56 3,779,680,131.84 3,553,457,778.66 主营业务收2,939,049,511.33 2,702,850,939.13 2,409,060,204.55 2,613,553,821.77 2,456,740,871.93 入主营业务成1,721,837,973.25 1,613,257,135.37 1,430,146,518.56 1,438,488,233.18 1,302,674,286.27 本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008总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 (4194676558.16+4550072456.13) ÷2]=0.6722 (次)2007总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3822025439.56+4194676558.16)÷2]=0.6743(次)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3779680131.84+3822025439.56)÷2]=0.6338(次)2005年总资产周转率=2613553821.77÷[(3553457778.66+3779680131.84)÷2]=0.7128(次)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722=535 (天)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743=534(天)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338=568(天)2005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7128=505(天)2、分类资产周转率(1)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 (3007190421.08+3401031653.24) ÷2]=0.9173 (次)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2574163371.62+3007190421.08)÷2]=0.9685(次)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2481093657.19+2574163371.62)÷2]=0.9531(次)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613553821.77÷[(2433142610.19+2481093657.19)÷2]=1.0637(次)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173=392 (天)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685=372(天)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531=378(天)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1.0637 =338(天)(2)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 (1072326840.5+986603644.10) ÷2]=2.8549(次)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1132405290.45+1072326840.5)÷2]=2.4519(次)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1097353514.36+1132405290.45)÷2]=2.1608(次)2005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513553821.77÷[(731204484.16+1097353514.36)÷2]=2.8586(次)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8549=126(天)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4519=147(天)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1608=167(天)2005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8586=126(天)(3)长期投资周转率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939049511.33÷[(49571450.02+48176699.49)÷2]=60.14(次)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702850939.13÷[(23284291.53+49571450.02)÷2]=74.1973(次)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409060204.55÷[(51052826.25+23284291.53)÷2]=64.8145(次)2005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613553821.77÷[(35108617.14+51052826.25)÷2]=60.6664(次)长期投资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长期投资周转率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0.14=6(天)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74.1973=5(天)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4.8145=6(天)2005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0.6664=6(天)3、单项资产周转率(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939049511.33÷[(575504370+330891674.76)÷2]=6.4851(次)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702850939.13÷[(348731479.03+575504370)÷2]=5.8488(次)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409060204.55÷[(335105339.95+348731479.03)÷2]=7.0457(次)2005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613553821.77÷[(288426340.67+335105339.95)÷2]=8.3831(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6.4851=56(天)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5.8488=62(天)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7.0457=51(天)2005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8.3831=43(天)(2)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2008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721837973.25÷[(1501477547.58+1780483653.92)÷2]=1.0493(次)2007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613257135.37÷[(1381330720.37+1501477547.58)÷2]=1.1192(次)2006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430146518.56÷[(1409118556.67+1381330720.37)÷2]=1.0250(次)2005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438488233.18÷[(1233992483.29+1409118556.67)÷2]=1.0885(次)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2008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493=343(天)2007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1192=322(天)2006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250=351(天)2005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885=331(天)(3)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2008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939049511.33÷[(1501477547.58+1780483653.92)÷2]=1.7910(次)2007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702850939.13÷[(1381330720.37+1501477547.58)÷2]=1.8752(次)2006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409060204.55÷[(1409118556.67+1381330720.37)÷2]=1.7266(次)2005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613553821.77÷[(1233992483.29+1409118556.67)÷2]=1.9776(次)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2008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7910=201(天)2007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8752=192(天)2006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7266=208(天)2005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9776=182(天)三、同仁堂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及评价(一) 根据同仁堂连续四年的资料,进行历史比较分析,该企业各指标如下表。
同仁堂财务分析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同仁堂,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传统中医药企业之一,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产品以高品质、疗效显著而闻名。
本报告通过对同仁堂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评估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经营效率,为投资者、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财务报表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资产结构主要由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和负债构成。
其中,流动资产占比较高,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具体来看:(1)流动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近年来,公司流动资产规模逐年增长,说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充足。
(2)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固定资产规模稳定,说明公司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基本保持稳定。
(3)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近年来,公司负债规模逐年增长,但负债率相对较低,表明公司财务风险可控。
2. 负债结构分析同仁堂的负债主要由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构成。
流动负债占比较高,表明公司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具体来看:(1)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近年来,公司流动负债规模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流动资产,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增强。
(2)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等。
近年来,公司长期负债规模相对稳定,表明公司长期偿债压力较小。
(二)利润表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收入主要由中药产品销售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构成。
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表明公司市场竞争力较强。
2. 营业成本分析同仁堂的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近年来,公司营业成本逐年增长,但增速低于营业收入,说明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较好。
3. 利润分析同仁堂的利润主要由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构成。
近年来,公司利润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三)现金流量表分析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同仁堂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来自主营业务收入。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一、引言同仁堂是中国著名的中药企业,成立于1669年,至今已有350年的历史。
同仁堂以传承中医药文化、生产高品质中药产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同仁堂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财务指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率同仁堂的资产负债率为30%,说明公司的资产主要由股东权益提供,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2. 流动比率同仁堂的流动比率为2.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公司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偿还短期债务。
3. 速动比率同仁堂的速动比率为 1.8,较高的速动比率意味着公司能够迅速偿还短期债务,具备较强的流动性。
三、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同仁堂的毛利率为40%,说明公司在销售产品时能够保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2. 净利率同仁堂的净利率为15%,表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
3. 资产收益率同仁堂的资产收益率为20%,说明公司能够有效地利用资产创造利润。
四、偿债能力分析1. 利息保障倍数同仁堂的利息保障倍数为5,表明公司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利息费用,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
2. 有息负债率同仁堂的有息负债率为20%,较低的有息负债率说明公司的负债结构相对较轻,偿债能力较强。
五、运营能力分析1. 库存周转率同仁堂的库存周转率为8次/年,较高的库存周转率表明公司能够有效地管理库存,降低库存占用资金。
2. 应收账款周转率同仁堂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0次/年,说明公司能够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减少坏账风险。
六、成长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仁堂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10%,表明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稳定的收入增长。
2. 净利润增长率同仁堂的净利润增长率为15%,说明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较高的盈利增长。
七、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同仁堂在财务状况方面表现良好。
公司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同时也实现了稳定的成长。
然而,公司仍需继续关注市场竞争和产品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发展。
作业2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指标计算1、总资产周转率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 2396505176.26 / (3779680131.84+ 3815658561.60)÷2= 0.6311(次)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3815658561.60+ 4194676558.16)÷2= 0.6748(次)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 (4,550,072,456.13+ 4194676558.16)÷2=0.6722(次)2、总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0.6311 = 570(天)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0.6748 = 533(天)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0.6722 = 535(天)3、流动资产周转率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605732436.78/(2433142610.19+2481093657.19)÷2=1.06(次)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396505176.26/(2481093657.19+ 2573271458.27)÷2=0.948(次)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2573271458.27+3007190421.08)÷2= 0.969(次)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3401031369.24+3007190421.08)÷2= 0.9173(次)4、流动资产周转天数2005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1.06 = 339(天)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0.948= 379(天)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0.969= 371(天)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360/0.9173= 392(天)5、固定资产周转率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396505176.26/(1243336292.67+1214237226.46)÷2= 1.9503(次)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1214237226.46+1078648247.53)÷2= 2.3576(次)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986,603,644.10+1078648247.53)÷2= 2.8462(次)报告期内同仁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69%,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78%,净利润同比增长10.31%,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1.06个百分点。
同仁堂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同仁堂财务报表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历史比较分析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财务报表见Excel工作表“同仁堂报表资料.xls”:2005年末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605732436.78÷[(240429896.47+300064948.74)÷2]=9.642006年末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396505176.26÷[(300064948.74+268492556.98)÷2]=8.432007年末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2702850939.13÷[(268492556.98+339918440.25)÷2]=8.882005年末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438488233.18÷[(1409118556.67+1380590280.37)÷2]=1.092006年末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428898891.54÷[(1409118556.67+1380590280.37)÷2]=1.022007年末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1613257135.37÷[(1380590280.37+1501477547.58)÷2]=1.122005年末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2605732436.78÷[(2433142610.19+2481093657.19)÷2]=1.062006年末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2396505176.26÷[(2481093657.19+2573271458.27)÷2]=0.952007年末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2]=2702850939.13÷[(2573271458.27+3007190421.08)÷2]=0.972005年末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2605732436.78÷[(1078075689.45+1243336292.67)÷2]=2.242006年末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2396505176.26÷[(1243336292.67+1214237226.46)÷2]=1.952007年末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2]=2702850939.13÷[(1214237226.46+1078648247.53)÷2]=2.362005年末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605732436.78÷[(3553457778.66+3779680131.84)÷2]=0.712006年末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396505176.26÷[(3779680131.84+3815658561.60)÷2]=0.632007年末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702850939.13÷[(3815658561.60+4194676558.16)÷2]=0.67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同仁堂2007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比2005年的低,比2006年的高,表明比2005年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慢,管理效率低,资产流动性差,但比2006年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快,管理效率高,资产流动性强;2007年的存货周转率比上两个年度高,表明企业存货的变现速度快,存货的运用效率高,资产流动性强,盈利能力更强;2007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比2005年的低,比2006年的高,表明比2005年的企业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低,但比2006年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多,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强;2007年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比上两个年度都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合理,能够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企业的经营活动越有效;2007年的总资产周转率比2005年低,比2006年高,表明比2005年的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差,效率低,但比2006年的企业总资产运用效率好,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强。
最新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公司概况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2001年以后同仁堂集团投资组建了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形成了同仁堂零售药业的发展格局。
近十年的时间,同仁堂的药店已遍布海内外。
同仁堂秉承了祖国中医中药密不可分的传统医药理念。
在大力发展现代中药生产与经营的同时,积极推进中医事业发展。
在建立了“名医医馆”、“中医诊所”的基础上,创建了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正在走出一条具有同仁堂特色的“名厂、名店、名药”,“名院、名科、名医”的健康发展之路。
北京同仁堂十大王牌产品: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愈风宁心片、同仁乌鸡白凤丸、局方至宝丸、同仁大活络丸、紫雪、国公酒、壮骨药酒、再造丸;十大名药:牛黄解毒片、塞隆风湿酒、京制咳嗽痰喘丸、儿童清肺口服液、偏瘫复原丸、消栓再造丸、感冒清热颗粒、骨刺消痛液、安神健脑液、狗皮膏;十大新品种:皮肤病血毒丸、止渴降糖胶囊、藿香祛暑、感冒软胶囊、板蓝根颗粒、藏青果喉片、琼浆药酒、冠心苏合滴丸、大败毒胶囊、六味地黄丸。
二、同仁堂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指标的计算根据同仁堂公司资料,该公司连续三年的主要资产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数据如下表: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总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4194676558.16+4550072456.13)÷2〕=0.6722(次)2007总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3822025439.56+4194676558.16)÷2〕=0.6743(次)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3779680131.84+3822025439.56)÷2〕=0.6338(次)总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率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722=536(天)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743=534(天)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360÷0.6338=568(天)2.分类资产周转率(1)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3007190421.08+3401031369.24)÷2〕=0.9173(次)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2574163371.62+3007190421.08)÷2〕=0.9685(次)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2481093657.19+2574163371.62)÷2〕=0.9531(次)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2008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173=392(天)2007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685=372(天)2006年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0.9531=378(天)(2)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1072326840.5+986603644.10)÷2〕=2.8549(次)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1132405290.45+1072326840.5)÷2〕=2.4519(次)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1097353514.36+1132405290.45)÷2〕=2.1608(次)固定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8549=126(天)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4519=147(天)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2.1608=167(天)(3)长期投资周转率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长期投资平均余额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939049511.33÷〔(49571450.02+48176699.49)÷2〕=60.1351(次)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702850939.13÷〔(23284291.53+49571450.02)÷2〕=74.1973(次)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率=2409060204.55÷〔(51052826.25+23284291.53)÷2〕=64.8145(次)长期投资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长期投资周转率2008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0.1351=6(天)2007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74.1973=5(天)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天数=360÷64.8145=6(天)(4)其他资产周转率其他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其他资产平均余额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率=2939049511.33÷〔(65587846.56+114260773.30)÷2〕=32.6835(次)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率=2702850939.13÷〔(92172485.96+65587846.56)÷2〕=34.2653(次)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率=2409060204.55÷〔(150180134.04+92172485.96)÷2〕=19.8806(次)其他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其他资产周转率2008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32.6835=11(天)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34.2653=11(天)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19.8806=18(天)3、单项资产周转率(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939049511.33÷〔(575504370+330891674.76)÷2〕=6.4851(次)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702850939.13÷〔(348731479.03+575504370)÷2〕=5.8488(次)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2409060204.55÷〔(335105339.95+348731479.03)÷2〕=7.0457(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率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6.4851=56(天)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5.8488=62(天)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7.0457=51(天)(2)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2008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721837973.25÷〔(1501477547.58+1780483653.92)÷2〕=1.0493(次)2007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613257135.37÷〔(1381330720.37+1501477547.58)÷2〕=1.1192(次)2006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率=1430146518.56÷〔(1409118556.67+1381330720.37)÷2〕=1.0250(次)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2008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493=343(天)2007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1192=322(天)2006年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0250=351(天)(3)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平均净额2008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939049511.33÷〔(1501477547.58+1780483653.92)÷2〕=1.7910(次)2007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702850939.13÷〔(1381330720.37+1501477547.58)÷2〕=1.8752(次)2006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409060204.55÷〔(1409118556.67+1381330720.37)÷2〕=1.7266(次)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率2008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7910=201(天)2007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8752=192(天)2006年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1.7266=208(天)三、同仁堂2008年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及评价(一)根据同仁堂连续三年的资料,进行历史比较分析,该企业各指标如下表:1.总资产周转率: 2008年比2007年略有上升,表明企业总资产运用效率的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减弱。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财务分析一、公司概况同仁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中药企业,成立于1669年,总部位于北京。
公司主要经营中药材种植、中药制剂生产和销售、保健品研发和销售等业务。
同仁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质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二、财务指标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通过分析同仁堂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负债情况。
截至2022年底,同仁堂的总资产为100亿元,其中流动资产占比为60%,固定资产占比为30%,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占比为10%。
负债方面,同仁堂的总负债为40亿元,其中短期负债占比为30%,长期负债占比为70%。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同仁堂的资产主要以流动资产为主,负债主要以长期负债为主。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反映了同仁堂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根据最新年度财报数据,同仁堂的营业收入为50亿元,净利润为5亿元,毛利率为30%,净利率为10%。
通过利润表可以看出,同仁堂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同时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反映了同仁堂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根据最新年度财报数据,同仁堂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亿元。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同仁堂的经营活动产生了较高的现金流入,但由于大量投资和筹资活动,导致公司的现金流出较多。
三、财务比率分析1. 偿债能力比率同仁堂的偿债能力比率反映了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同仁堂的流动比率为2,快速比率为1.5,现金比率为0.5。
这些指标显示同仁堂具有较强的偿债能力,能够及时偿还短期债务。
2. 营运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反映了同仁堂的资产运营效率。
根据最新财报数据,同仁堂的存货周转率为5次/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8次/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为2次/年。
这些指标显示同仁堂的资产运营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地利用资产。
同仁堂营运能力分析
[(595,081,727+647,604,917)÷2]
≈1.29(次)
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1.29=279天
3。胡庆余堂长期投资周转率计算:
2006年长期投资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
[(期初长期投资+期末长期投资)÷2]
= 2,434,706,441
[(840,003,879+829,954,879)÷2]
现将以上计算结果整理表格如下:
通过表1数据可以看出:一是同仁堂2008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比2006和2007年都低,且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发展,这说明同仁堂2008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较上两年比周转率最快,周转次数最多,表明同仁堂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占用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越多,表明同仁堂流动资产的运用效率逐年趋好,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得以逐年增强。二是同仁堂2008年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比2006和2007年都高,但增幅不大,这表明同仁堂能够较充分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固定资产利用较稳定,也较充分,说明同仁堂固定资产投资较为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分布较为合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很有效.
2006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6.44=56天
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率= 2,849,555,823
[(99,491,101+119,205,331)÷2]
≈6.51(次)
2007年其他资产周转天数=360/6。51=55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分析一、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简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系经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京体改发(1997)11号批复批准,由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独家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置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于1997年5月29日发行人民币一般股5000万股,1997年6月18日成立,注册资本200,00 0,000.00元,股本200,000,000股,并于1997年6月2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
按照本公司2004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2004年末总股本361,684,915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2股,共转增72,336,983股。
转增后股本总额为434,021,898股。
注册资本变更为434,021,898.00元。
按照2005年11月22日本公司有关股东会议审议通过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并经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治理委员会京国资产权字(2005)118号《关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有关咨询题的批复》批复,本公司全体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2.5股股票,流通股股东共获得非流通股股东38,850,477股股票,股本总额不变,按照本公司2007年度股东大会决议,本公司以2007年末总股本434,021,898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转增2股,共转增86,804,380股。
转增后股本总额为520,826,27 8股,注册资本变更为520,826,278.00 元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闻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其产品以“配方专门、选料上乘、工艺精深、疗效明显”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销4 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同仁堂差不多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进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举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业之一,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2004年度中国最具阻碍力行业十佳品牌”、“阻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牌企业”。
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公司要紧经营制造、加工中成药制剂、化妆品、酒剂、涂膜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保健酒、加工鹿、乌鸡产品、营养液制造(不含医药作用的营养液)。
经营中成药、中药材、西药制剂、生化药品、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酒、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用品。
零售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含乳冷食品)、图书、百货。
中医科、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皮肤科专业、老年病科专业诊疗。
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劳务服务。
药用动植物的饲养、种植;养殖梅花鹿、乌骨鸡、麝、马鹿。
广告设计制作。
危险物资运输(3类)、一般货运。
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
其中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和分公司均可生产经营的项目为:加工、制造中成药,经营中成药、西药制剂,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劳务服务。
零售百货。
广告设计制作。
一般货运。
其中仅限分公司生产经营的项目为:加工制造酒剂、涂膜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保健酒、加工鹿、乌鸡产品、营养液制造(不含医药作用的营养液)。
经营中药材、保健食品、定型包装食品、酒、医疗器械、医疗保健用品;零售中药饮片、定型包装食品(含乳冷食品)、图书。
中医科、内科专业、外科专业、妇产科专业、儿科专业、皮肤科专业、老年病科专业诊疗。
养殖梅花鹿、乌骨鸡、麝、马鹿。
危险物资运输(3类)、一般货运。
二、北京同仁堂上市简介1997年,在同仁堂领导的认同下,抓住了股改上市的历史机遇,通过剥离部分绩优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3.54亿元,实现了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从全然上摆脱逆境。
2000年,更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出了科技含量较高,产品剂型新的1亿元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进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2. 4亿港元,成为全国首家使用同一国有资产进行二次融资并在境外上市的公司,被证券界称为“同仁堂模式”。
关于同仁堂来讲,上市后大部分绩优资产进入了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留在母体,给母体带来了繁重的包袱。
同仁堂集团公司在保证上市公司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将集团公司所属部分企业托付给两个上市公司治理,运用上市企业的治理机制改造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先后有12家集团公司企业进入两个上市公司。
托付治理的成功,不但为母体脱困制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盘活了大约5亿元的存量资产,过去企业的包袱通过机制的转变,成为企业进展的新资源和动力。
同时,同仁堂加大内部改制的力度,同仁堂集团公司全部企业均已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制改造,全部实现了盈利,体制机制的成功变革为同仁堂的进展开拓了更宽敞的空间。
三、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指标运算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2006年、2007年财务报表见如下:运算指标:1、总资产周转率2006年总资产周转率= 2396505176.26 = 0.63 11(次)(3779680131.84+ 3815658561.60)÷2 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 = 0.67 48(次)(3815658561.60+ 4194676558.16)÷2 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 =0.6722(次)(4,550,072,456.13+ 4194676558.16)÷22、总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 570(天)0.63112007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 533(天)0.67482008年总资产周转天数= 360 = 535(天)0.67223、流淌资产周转率2005年流淌资产周转率= 2605732436.78 =1.06(次)(2433142610.19+2481093657.19)÷2 2006年流淌资产周转率= 2396505176.26 =0.948(次)(2481093657.19+ 2573271458.27)÷2 2007年流淌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 = 0.96 9(次)(2573271458.27+3007190421.08)÷2 2008年流淌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 = 0.917 3(次)(3401031369.24+3007190421.08)÷24、流淌资产周转天数2005年流淌资产周转天数= 360 = 339(天)1.062006年流淌资产周转天数= 360 = 379(天)0.9482007年流淌资产周转天数= 360 = 371(天)0.9692008年流淌资产周转天数= 360 = 392(天)0.91735、固定资产周转率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396505176.26 = 1.95 03(次)(1243336292.67+1214237226.46)÷2 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702850939.13 = 2.35 76(次)(1214237226.46+1078648247.53)÷2 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率= 2939049511.33 = 2.84 62(次)(986,603,644.10+1078648247.53)÷26、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006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360 = 184(天)1.95032007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360 = 152(天)2.35762008年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360 = 126(天)2.84627、应收账款周转率2005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605732436.78 = 9.642 0(次)(240429896.5+300064948.7)÷2 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396505176.26 =8.4301(次)(300064948.7+268492557)÷2 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702850939.13 = 8.885 0(次)(268492557+339918440.3)÷2 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率= 2939049511.33 = 8.7627(次)(330,891,674.76+339918440.3)÷28、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43(天)8.4301200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41(天)8.88502008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360 = 41(天)8.76279、(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率2005年存货周转率= 2605732436.78 = 1.9717(次)(1233992483+1409118557)÷22006年存货周转率= 2396505176.26 = 1.7181(次)(1409118557+1380590280)÷22007年存货周转率= 2702850939.13 = 1.8756(次)(1380590280+1501477548)÷22008年存货周转率= 2939049511.33 = 1.7910(次)(1,780,483,653.92+1501477548)÷210、(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2006年存货周转天数= 360 = 210(天)1.71812007年存货周转天数= 360 = 192(天)1.87562008年存货周转天数= 360 = 201(天)1.7910四、同仁堂资产运用效率的分析及评判表五、分析如下:总的来讲,北京同仁堂的资产运用状况进展趋势能够。
该同仁堂的资产周转率的变动状况差不多稳固,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治理质量和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