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方法,找出物体的隐藏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是对学生日常生活中购物经验的巩固和提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对于购物经验也有较为丰富的积累。

但是,如何在数学课上将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找出物体的隐藏特征。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推理,找出物体的隐藏特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购物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物体的隐藏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和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文具和购物经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买文具》。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购买文具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文具购买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购买文具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购物结算。

通过实际购物场景的引入,让学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货币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认识阶段,对元、角、分的换算和计算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应用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结算。

2.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进行购物结算,掌握元、角、分的换算。

2.难点:学生在实际购物场景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结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购物场景中感受人民币的应用,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购物场景和人民币图片。

2.准备一些文具作为购物物品,以及相应的价格标签。

3.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和一支笔,用于记录购物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呈现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场景中的物品和价格。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文具的价格,并引导学生进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例如,一支铅笔2元,一个笔记本5角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元、角、分的换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模拟,每组选定一位“店长”和几位“顾客”。

店长负责摆放物品和报价,顾客负责挑选物品和计算总价。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购物过程,进行讲解和分析,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六单元《6.1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案

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六单元《6.1买文具》教学设计 教案

买文具【教学内容】《买文具》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7-49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购买文具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混合运顺序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二是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不断提高理解水平。

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从知识起点上看,学生之前已经认识并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能力上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具备了一定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情感上看,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因此在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经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建构新知识。

【教学目标】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包括带中、小括号的),能正确计算。

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买文具》 (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 (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一、教学目标1.了解使用人民币的基本知识。

2.能够通过计算和比较物品价格,进行简单的购物运算。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计算能力。

4.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水平并激发购买文具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文具价格的方法,能够使用小数计算和比较。

2.教学难点:让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购买文具的任务。

三、教学方法1.课前调查:教师先让学生调查和收集文具价格信息,强化学生与实际生活案例的联系和接触。

2.实物展示:老师在课堂前准备足够的文具实物,让学生观摩和操作。

3.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购买文具的运算,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学习过程。

4.讨论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和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分享和讨论彼此的策略和做法,提高协作和思考水平。

5.实际操作:让学生在班级中体验实际购买文具的全过程,加快学习效率。

四、教学内容1. 认识人民币学生需要基本了解人民币的基本面值,及其对应的图案和汉字。

激励学生对货币的认知和使用。

2. 文具选购老师介绍这次的购买文具的场景,让学生了解这次的购买需要哪些具体的物品。

让学生逐个了解每种物品的实际性质和价格。

3. 文具计算通过给定的文具价格,让学生学会使用小数计算进行文具的购买和结算。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其能够有效地为购买决策提供支持。

4. 文具结算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操作购买文具的全过程。

激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对货币交易的认知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多个文具展示柜,用于学生观察并了解每种文具的价格和种类。

2. 学生调研让学生分组调查和收集文具价格信息,并在课堂上报告所查知识。

3. 文具购买让学生在班级里进行文具购买,让学生角色操作,体验实际购买文具的全过程。

4. 数据统计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彼此的购买情况,并帮助学生完成数据统计和分析。

六、教学参考1.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七、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文具购买的操作,学生对人民币及其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买文具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文具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增强对国家货币的认识,提高爱国主义情操。
4.学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精神。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买文具”的教学中,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尚不熟练。学生在生活中已有购物经验,对货币的使用有初步的了解,但在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方面仍需加强。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以下是具体的学情分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阶段,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学生熟悉的文具店购物场景,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和使用。首先,通过展示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具店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各种文具和价格标签。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去文具店买过文具吗?在购物时,我们都会用到什么货币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人民币的概念。
(2)与家长一起参与购物活动,记录购物过程,包括商品名称、单价、数量和总价,并尝试使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找零。
3.拓展作业:
(1)思考:如果人民币面额只有1元、5元、10元,那么在购物时会有什么不同?试着举例说明。
(2)小组合作,编写一个购物小故事,要求故事中包含至少两个数学问题,并给出解答。
作业要求:
然后,邀请几名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进行购物的模拟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自体验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新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人民币的认识: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包括元、角、分,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辅助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民币的面额和外观。
5.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辅助教学: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并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2.探索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发现并归纳判断商是几位数的方法,理解计算的道理,能正确的计算。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倾听,清楚表达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算理。

三、教学难点:解决商的位置问题。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小组交流。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0元纸币学具、学习活页纸。

六、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同学们,每学期开学时你都会自己添置一些新文具,这学期你又将为自己添置哪些文具呢?今天淘气和笑笑带着近期攒下的80元零用钱去文具店给手拉手活动中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们买文具,可是到了文具店他们犯愁了,原来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怎样买文具吗?好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买文具。

2.同学们你们能从图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同学们回答出图中各种文具的价格)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们要怎样列式呢?80÷20=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我们分小组来讨论,同桌前后四人一组,派个代表把你们的想法填在学习单上。

可以有多种想法,可以用语言来描述,也可以用算式来表达,给大家5分钟时间完成。

3.课堂交流派代表来说出每个小组的方法,全班交流总结方法……,像这样的数比较小,我们还是很容易得到商是多少,如果是更大的数呢,其实我们可以用竖式计算80除以20,和老师一起书写,(板书),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书写。

可是我的4在哪一位上写呢,(个位)为什么?(因为如果写在十位上就成40个书包了),是的,同学们说的很合理,再看看老师这一步用8除以20还是用80除以20,对,我们已经算到了个位,所以把商写在个位上,最后不要忘了答。

4.课堂巩固知识像是一把兵器,有了手中的兵器我们来一场拼杀,大屏幕,看你能做对几道题。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4篇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4篇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准备:教具:文具实物图、小黑板学具:练习本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1、40×2=30×3=20×7=2、()×40=80()×30=60()×20=1203、8÷2=24÷8=15÷3=二、新知探究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2、学习80÷20和140÷20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子说说。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对除法的意义和基本运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他们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和运算能力。这些知识基础为学生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2.认知能力
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善于通过观察、操作和实际经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但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计算算理,如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还需要借助具体的情境和实例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对商的位置确定、余数的理解以及计算过程中的准确性等问题。
引导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讲解演示法:对于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算理,以及商的位置确定和末尾有0的处理等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具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文具店的场景,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购物氛围。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文具店看看。
引导学生观察文具店中的各种文具,并询问他们对这些文具的了解和价格的估计。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文具店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正确确定商的位置。
能够用竖式熟练地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2.教学难点
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尤其是当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如何处理。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买文具》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是对于如何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和问题。

2.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些生活情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一张图片显示一个超市的货架上有3个苹果,又来了一个顾客买了2个苹果,问现在货架上还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用加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来解决。

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来了2个苹果,现在他一共有几个苹果?再如,妈妈给了小明5元钱,他买了一支铅笔花了2元钱,还剩下多少钱?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加减法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出题,互相解答。

4.巩固(5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来解决。

例如,一家超市举行促销活动,买3个苹果送1个苹果,小明买了3个苹果,问他一共得到了几个苹果?再如,妈妈给了小明10元钱,他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钱,又买了一支铅笔花了2元钱,他还剩下多少钱?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些更有挑战性的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这一节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运算已经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对于人民币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对于如何在实际购物中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还不是很熟练。

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态度,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难点:如何在实际购物中灵活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以及如何进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让学生在实际购物的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人民币的道具,以及购物的情境材料。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数学书、笔、本子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人民币的道具,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购物情境的材料,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用人民币进行计算。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3.操练(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出示一些具体的购物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计算。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买文具》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买文具》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文具的种类和用途。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与购买文具相关的问题。

3.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1.学习文具的种类和用途。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购买文具的问题。

教学难点:1.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教材《买文具》。

2.小组分工练习题卡片。

3.学生文具盒、铅笔、橡皮擦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老师通过问问题导入本节课的话题:“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文具?你知道不同的文具用途吗?”2.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各种文具的用途,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Step 2 学习新知(20分钟)1.老师提供一份文具目录表给每个小组,让学生观察并了解不同文具的种类和用途。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并记录他们所了解的文具种类和用途。

3.老师组织全班讨论,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文具种类和用途。

Step 3 合作练习(30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发小组分工练习题卡片。

2.学生根据卡片上的任务,分工合作解决购买文具的问题。

3.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学生展示自己的答案和解决思路,老师提供反馈和指导。

Step 4 小结(15分钟)1.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所学到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老师提供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文具的用途、分组合作解决购买文具的问题,本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文具目录表可能太过简单,没有涵盖到所有可能的文具种类,限制了学生的了解范围。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进一步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买文具的场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计算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乘法基础,他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乘法口诀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复杂的情况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对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文具模型,用于展示实际情境。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知识点。

3.准备多媒体教具,用于展示计算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文具店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去文具店买文具,你会怎么计算总价?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位数乘两位数。

2.呈现(10分钟)展示文具模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文具模型的特点。

然后呈现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呈现的计算方法,互相练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集体讲解,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会用到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巩固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1节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 第1节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1节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金钱的概念,会辨认出一元、五角、一角、五分和一分的硬币。

2.掌握购买文具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消费观念和算术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让孩子们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文具盒,问问他们有哪些文具。

然后,老师放出一些文具类图片,如笔、笔记本、尺子、橡皮等,让学生猜猜这些文具的价格。

2. 新课讲解接着,老师通过幻灯片或者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不同面值的硬币,并讲解它们的形状和大小。

然后,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一张 5 元钞票和一枚 1 元硬币,他要买一个 7 元的文具盒,他还差多少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使用加减法进行计算,理解硬币和现金的换算关系。

3. 练习接下来,老师出示一组购买文具的实例,如下:文具名称价格铅笔0.5元圆珠笔1元橡皮0.3元尺子0.8元通过对这组实例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选取正确的计算方法,并将现实问题转换为数学计算。

4. 拓展在完成以上实例后,可以继续拓展一些综合运用的题目,例如:小明有 3 元钱,他想买 3 枝 0.5 元的铅笔和 2 个 1 元的橡皮,他还差多少钱?通过这样的多维度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购买文具所涉及的多种数学知识点和运算技巧。

三、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金钱的基本概念,了解硬币和纸币的种类和面值,学会购买文具的方法,培养算术能力和计算思维。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消费观念,理解价值和财务知识的基本常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简单明晰,也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程度,但在具体实施中,有些学生对于硬币种类和面值的辨识还需要加强,建议在后续的教学中多加练习。

同时,为了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通过较为复杂的实际应用例题,继续挑战学生的计算和思考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六、买文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六、买文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六、买文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例如:同学们,你们去文具店买过文具吗?今天我们要去一家文具店,看看有哪些文具可以买。

2. 探究新知(1)计算方法出示例题:小明去文具店买文具,铅笔每盒12元,钢笔每支15元。

小明想买3盒铅笔和2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3 15×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6 30=66(2)计算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出示问题:小华去文具店买文具,铅笔每盒10元,钢笔每支12元。

小华想买5盒铅笔和4支钢笔,一共需要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0×5 12×4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50 48=98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该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六、板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六、买文具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解决问题:小明买文具小华买文具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使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但在课堂练习中,部分学生对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买文具》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主要讲述了在购物过程中,如何运用加减法来计算总价,以及如何进行找零。

本单元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正确计算总价,如何找零,仍是学生的弱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在购物过程中,如何运用加减法计算总价。

2.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找零,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加减法计算总价和进行找零。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PPT、文具等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过程中,如何计算总价和进行找零。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在购物中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加减法计算总价和进行找零。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购物中,如何应对价格变动和优惠活动?如何计算折扣后的价格?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计算总价和找零的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1《买文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的第一节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对人民币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学会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2.难点: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购物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教学课件、道具(如文具、人民币等)、计分器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文具,准备好相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生日快到了,他想买一些文具作为生日礼物,请你帮他计算一下需要多少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如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人民币的使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购物问题,如“一本故事书8元,一个铅笔盒3元,一支铅笔0.5元,请问买一本故事书、一个铅笔盒和一支铅笔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计算。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5篇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5篇

四年级上册《买文具》教学设计篇5知识与技能: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回忆和巩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懂得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熟练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练习本练习册教学过程一、引导谈话,导入新课师:我们学习了有关乘法的计算、神奇的计算工具和一些有趣的算式,发现数学世界真是奇妙无比。

其实在数学计算中,还有许多运算规律,你们想去研究、学习吗?师引入新课: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探索和学习一些有关数学计算的规律。

(板书课题:买文具)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交流算法。

(1)课件出示教材第47页情境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梳理(课件呈现):从图中可以知道计算器、铅笔盒、圆珠笔、足球的单价。

从图中还可以知道每盒钢笔的价钱和每副羽毛球拍的价格。

(2)课件出示问题:买3个计算器和一支钢笔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教师巡视检查。

教师根据巡视,有选择地选取用分步方法和综合方法计算的两名学生进行汇报,师根据生答进行板书。

分步算式:22×3=66(元)24÷4=6(元)66+6=72(元)。

综合算式:22×3+24÷4=66+24÷4=66+6=72(元)(3)质疑:这个综合算式既含有乘法,也含有加法和除法,这位同学算得正确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顺序。

指名汇报交流结果,师根据生答进行点拨(板书):在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6.1 《买文具》(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6.1 《买文具》(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6.1 《买文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2.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3. 简单的货币计算方法。

4. 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简单的货币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文具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价格。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用人民币来购买这些文具吗?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

(2)教师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简单的货币计算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买文具时如何找零等。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2)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在实践应用中的心得体会。

(3)教师强调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应用,提醒学生注意货币安全。

五、课后作业1. 抄写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3. 调查家里的日常消费,用人民币表示出来,并与父母讨论如何合理消费。

六、板书设计6.1 《买文具》1.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2. 人民币的换算关系:1元=10角,1角=10分3. 简单的货币计算方法4. 实际生活中的货币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货币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六单元买文具教案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六单元买文具教案

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六单元买文具教案教案:买文具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进行购物的基础交流。

2.学习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会询问价格和回答价格的表达方式。

2.学会使用适当的购物用语进行交流。

3.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文具图片3.音频材料4.包括文具名称、用途和价格的卡片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 (10分钟)1. Greeting and review the previous lesson.2. Sing the song "How much is this?" to warm up.Step 2: Presentation (10分钟)1. Show pictures of different stationery and introduce their names and functions.2. Use real objects to demonstrate their uses to the students.3. Teach the grammar structure "How much is/are...?" and "It's.../They're..."Step 3: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5分钟)1. Play the audio recording of the conversation in a stationery shop for the students to listen.2. Let the students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 using the newly learned vocabulary and grammar structure.3. Some pairs can be invited to perform their conversations in front of the class.Step 4: Reading (20分钟)1.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small groups.2. Distribute the cards with the names, functions and prices of different stationery to each group.3. Let the groups take turns to read the information on the cards and discuss which stationery they want to buy and why.4. Guide the students to complete a shopping list, including the stationery they want to buy, the quantity, and the total price.Step 5: Role-play (15分钟)1. Assign roles to the students - shopkeeper and customers. Give each group a shopping list.2. Let the students practice the role-play in their groups.3. Select a few groups to perform the role-play in front of the class.Step 6: Writing (20分钟)1. In their groups, 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dialogue based on a shopping situation.2.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use the vocabulary and grammar structure they have learned.3. Provide assistance and guidance to those who need it.4. After completing the dialogue, ask the groups to share their work with the class.Step 7: Summary and Extension (10分钟)1. Summarize the key vocabulary, grammar structure and phrases learned in this lesson.2. Play a game of "Guess the Stationery" to review the names and functions of the stationery.3. Assign homework to consolidate the learning, such as writing a shopping list or designing a poster for a stationery shop.Step 8: Assessment (5分钟)1. Evaluate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 during the role-play and writing activities.2. Provide feedback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教学拓展:1.可以组织学生到周边文具店实地体验购买文具的过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六、买文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六、买文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六、买文具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所需文具。

2.能够计算所需文具的总价格,掌握初步的货币概念。

3.能够对自己的购买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评价。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所需文具的总价格。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货币概念及货币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铅笔、橡皮、尺子、绘图板等文具;2.教师准备制作用于比较的两个文具购物清单和计算文具价格示范。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先用一些常见的文具如铅笔、橡皮、尺子、绘图板等,带领学生复习文具名称与用途,并简要介绍一下文具的集市价格。

以铅笔为例,教师可以问学生市面上一支普通的铅笔的价格是多少元,听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明确一支铅笔的价格大约在0.2元至0.5元之间。

2. 比较教师将两张不同的文具购物清单放到课桌两侧,让学生分为两组,每组选择其中一张购物清单,然后分别列出所需要的文具清单,统计出所需文具的总价,并进行比较。

教师不妨将典型的学生购买清单集中在课堂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出所需文具及价格的规律和关系。

3. 计算教师可以以愿望清单为例,让学生计算出需要的所有文具总价,并且说明计算基本过程,即用文具的单价乘以所需文具的数量。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文具单价及数量,帮助学生选择最经济合理的购买方案。

4. 小结反思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整个买文具的过程,从个体的采购需求到集中购买,再到计算总价及选择方案,学生可对自己的购买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评价。

如有条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到集市进行实地考察,深化学生对文具价格和购买方式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购买文具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需求和集中采购出发,对文具价格、货币计算和购买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认识和理解。

通过该节课籍,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购买技巧,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买文具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66——68页)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除法是整十数除法的算法。

教法:引导法
学法: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前段时间,我班进行了班徽设计大赛,老师将对这些同学进行奖励,现在班干部来到了文具超市:钢笔8元一支,文具盒20元一个,书包30元一个。

班费共80元,请你帮帮他们想想,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呢?
(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

)
自主学习,建立模型。

1、学生根据电脑出示的情境图的要求,先口答:可能买多少文具盒呢?在小组内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独立列式计算。

(1)首先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2)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的同学可以选择同学来解答他的问题。

(4)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的条件,并提出数学问题。


励算法多样化。

2、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出理由。

老师特别请列竖式的同学来板书,当小老师讲解,如果学生能向他发问更好,如果没有,老师问:“4”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如果班费有140元,又可以买几个铅笔盒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启发学生想一想,会发现什么规律。

怎样商?
(由学生自己小结)
4、老师点出商的末尾“0”的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5、举出一些估算的例子。

(1)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

(2)学生提问题学生自己解决
二、知识应用及拓展。

1、你觉得为什么商的个位要补“0”?
让学生明白,通常具体情景,把算式转化成可以简便的算式,进行简便运算。

2、完成“练一练”
(1)第1题。

学生通过口算、估算、列竖式等多种形式寻求答案。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让学生根据情境去实际靠,提出问题后指名解答。

(3)完成“试一试”第3题。

使学生感受估算与精算的区别。

四、最后小结:通过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请给大家讲一讲。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买文具
通常具体情景,把算式转化成可以简便的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