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固相反应动力学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化学反应工程-第五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P催化剂颗粒孔隙率-
SV催化剂颗粒的比表面积cm2cm3
P催化剂颗粒密度g cm3
Sg单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cm 2g 1
9
5.1.3 综合扩散
微孔孔径在一定范围之内,两种扩散同时
起作用。 当10-2< λ/do<10时
D

1/
Dk

1
1 ayA
/
DAB
a 1 NB NA
35.9
1.98 D2 6.70 NH3
14.9
5.48 He 2.88 H2O
12.7
5.69 N2 17.9 (CCl2F2) 114.8
19.5 O2 16.6 (Cl2)
37.7
17.0 空气 20.1 (SiF4) 69.7
16.1 CO 18.9 (Br2)
67.2
22.8 CO2 26.9 (SO2) 41.1
13
氢在苯中的分子扩散系数为:
DAB
273 200 1.5 1
0.436
78
1

1
0.5
2
1
2


78.15 cm2s1 p
p 7.073 90.683


当p=101.33 kPa时DAB=0.7712 cm2s-1 p=3039.3 kPa时DAB=0.02571 cm2s-1
D
1
0.01522cm2s1
1 1
0.0373 0.02571
有效扩散系数为:
De

D P
0.01522 0.43 4
0.001636cm2s1
16
5.2气固相催化反应等温宏观动力学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课件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课件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ppt课件
目录
•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概述 •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 气固相反应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 气固相反应的动力学模拟研究 •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的应用研究 • 总结与展望
01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是研究气体与固体 物质之间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的学科 。
科学研究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是化学反应工 程和物理化学等领域的重要分支 ,对于深入理解反应机制和探索 新反应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研究
早在19世纪,科学家就开始研究气固相反应,初期主要关注燃烧和氧 化等简单反应。
理论模型建立
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20世纪初开始建立气固相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如扩散控制模型和化学反应控制模型等。
工业粉尘治理
通过气固相反应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控制和处理 ,减少空气污染。
土壤修复
利用气固相反应技术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如通过化学氧化还原 反应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在新材料研发中的应用
纳米材料制备
气固相反应技术可用于制备纳米材料,如纳米碳管、纳米氧化物 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技术进步
20世纪中叶以后,实验技术的进步为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更 多手段,如激光诱导荧光、质谱仪等技术的应用。
当前研究热点
目前,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重点包括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制备、 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以及计算机模拟在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02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的基本 原理
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
跨学科合作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加强跨学科合 作,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推动气固相反应动力学的 发展。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ppt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ppt

A2 2
ka
kd
2 A
ra ka PAV2 ka PA (1 A )2
rd
kd
2 A
ka PA (1 A )2
kd
2 A
A
1
K A PA K A PA
V Vm
(5-6) (5-7)
两种或两种以上吸附质被吸附的过程
A
kaA
A
kdA
B
kaB
B
kdB
raA rdA kaAPAV kdAA
⑥ 溶蚀法 如加氢、脱氢用的著名催化剂骨架 镍。
⑦ 热熔法 即将主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组份放在 电炉内熔融后.再把它冷却和粉碎到需要的尺 寸,如合成氨用的熔铁催化剂。
此外还有热解法(如将草酸镍加热分解成高活性 的镍催化剂)等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5.1.3 催化剂的性能
工业催化剂所必备的三个主要条件: ① 活性好 催化剂的活性指的是催化剂对原料的转化能力。它 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组成和制作过程。 ② 选择性高 ③ 寿命长 催化剂的寿命指的是催化剂正常使用的时间。影响 其寿命(失活)的主要因素有: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抗毒性和机械稳定性。
(5-8)
B
1
KB PB K APA KB PB
i
Ki Pi
1 Ki Pi
(5-9)
(2)弗朗德利希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方程
弗朗德利希型吸附等温式是朗格缪尔型的一种改进型。它是假定 吸附热随覆盖度的增加成幂数关系下降而导出的。
q q0 a ln
ra
ka
PA
A
rd
kd
A
(5-10/11)
A
ka
A
kd

第五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第五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
其中:σ——表面张力,θ——接触角。Ritter 和Drake 发现,汞和一大类物质如木碳和金属氧化物的结束角 在135~144°间,一般可以使用平均值140°,因此
r 75000/ P
【例5-1】在测定孔容和催化剂颗粒的孔隙率实验中,用活性而 氧化硅(4~12目大小的颗粒)样品得到以下数据:催化剂样品 质量为101.5g,量取体积为165.5cm3,苯置换体积为120.4cm3,
汞置换体积为82.7cm3。试计算该样品的孔容和孔隙率。
【解】样品的真密度为:t
101.5 165.5 120.4
2.25(g
/ cm3)
样品的假密度为:P
101.5 165.5 82.7
1.226(g
/ cm3)
样品的孔容为:VP
1
P
1
t
1 1.226
1 2.25
0.371(cm3 / g)

Kp
(
p p L M LM
p p A B AB
)
p*A
(
p p L M LM
K
p
p B B
1
) A
r总
1
KA(
ka,A pA
p p L M LM
5.2.1 本证动力学过程速率方程
其中
※ ——固体催化剂颗粒表面活性中心位;
※ ——固体催化剂颗粒表面活性中心位的覆盖率;
被覆盖的活性中心位(浓度)
总活性中心位(浓度) ※ (1 i )——固体催化剂颗粒表面活性中心位的覆盖率;
未覆盖的活性中心位(浓度)
(1 i ) 总活性中心位(浓度)
样品的孔隙率为: P VPP 0.371 1.226 0.455
5.1.3 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

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

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
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
• 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概述 • 气液相反应动力学 • 固相反应动力学 • 气液固三相反应动力学 • 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应用
01
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是研究气液固三 相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的 学科。
特点
气液固相反应通常涉及多相混合物, 反应过程复杂,影响因素众多,需要 深入研究和理解。
指导反应器设计
了解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有助于设计更高效的反应器,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促进新工艺开发
通过研究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可以发现新的反应路径和机理,促 进新工艺和技术的开发。
02
气液相反应动力学
液相传质过程
扩散
01
物质在液相中的传递主要依靠扩散作用,扩散速率取决于浓度
梯度、分子扩散系数和扩散路径长度。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在太阳能利用领域中用于研究光催 化反应机理和光电转换效率,推动太阳能技术的进步。
核能利用
核能是一种高效能源,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在核能利用中用于研究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转 化,提高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和效率。
THANKS
感谢观看
究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为土壤修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03
废物资源化
通过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研究,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废弃物的焚
烧、生物质能源转化等,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燃料燃烧
燃烧是能源转化中的重要环节,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研究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和 动力学参数,有助于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
对流
02

第章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第章 催化剂与催化动力学基础

章 稳定性:催化剂的稳定性(寿命)也是重要因素,更换催化
·
催 剂的就得停机停产,一般催化剂的寿命要达到一至两年。
化 动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是工业上称之
力 为触媒的“中毒”。暂时的失活针对不同的催化剂是可以
学 用不同的方法使其再生。但对于永久性的失活则无法再生。


2019/11/3
记作Vg-- cm3 / g 。
孔隙率ε是催化剂颗粒的孔容积和颗粒的体积之比。
注意p120-139空隙率孔隙率
孔径及其分布 反 催化剂中孔道的大小、形状和长度都是不均一的,催化剂 应 工 孔道半径可分成三类:
程 1)微孔,孔半径为1nm左右;
第 2)中孔,孔半径为1~25nm左右; 五 3)大孔,孔半径大于25nm的孔。
动 力
成一层钝化膜,保护内部的催化剂不再与氧接触发生氧化反
学 应,该过程称为钝化。


2019/11/3
17
例如: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净化自来水 反 应 是使臭氧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更多的有强氧化能力的中
工 间产物(如羟基自由基,·OH),达到提高臭氧氧化能
程 力的效果。臭氧多相催化氧化法利用固体催化剂在常压
章 载体的作用是作为催化剂的骨架,同时提供催化剂的内表
·
催 化
面积。





2019/11/3
26
A→P
外表面 反

内表面


第 五 1.外扩散 章
2.内扩散 3.化学反应: (1)(2)(3)
·



吸附 反应 脱附
力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的理论基础是化学吸附理论。

第五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第五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rd kd exp(h ) kd kd 0 f ( ) exp( Ed0 RT ) h RT
表观吸附速率为 r ra rd ka pA exp(g ) kd exp(h )
平衡时:ka kd
pA
exp[( g h) ]

K
A
ka kd
f hg

1 f
ln(K A pA )
焦姆金等温吸附方程

ka ka0 exp( Ea0 RT ) f ( )
活性 选择性 寿命
催化剂的性能
影响
物理性质: 比表面积; 孔容积; 孔容积分布。
1、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催化剂具有的表面积Sg,m2/g; 影响催化剂的吸附量和活性。
!!!测定表面积的方法是:氮吸附法。
2、孔容积:每克催化剂内部微孔的容积Vg。cm3/g !!!测定孔容积较准确的方法是:氦-汞法。
非活化的,低活化能;活化的, 高活化能。>40kJ/mol
<8kJ/mol
>40kJ/mol
多分子层
单分子层
高度可逆
常不可逆
用于测定表面积、微孔尺寸
用于测定活化中心的面积及阐 明反应动力学规律
2、化学吸附速率的一般表达式
1)吸附方程:
A+σ→A σ
吸附率: A
被A组分覆盖的活性中心数 总的活性中心数
3)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4、催化剂活化:目的是除去吸附和沉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来杂质。
方法是:1)适度加热驱除易除去的外来杂质; 2)小心燃烧除去顽固杂质; 3)用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或氯化烃作为活化剂
活化催化剂。
5、催化剂的开工和停工

固相反应完整

固相反应完整

固相反应的热力学
❖ 范特荷甫规则:对于反应物和产物均是固 相的纯固相反应,反应总是向放热方向进 行,一直到反应物一直消耗完为止,只有 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平衡。
❖ G=H-TS,对于纯固相过程, S0, 所以GH,只有当H<0即放热方向反 应才能发生。
❖ 如果有气体或液体参与反应,该规则不适 用。
(一)固相反应的定义 广义:凡是有固相参与的化学反应,都可
称为固相反应 。
固体热分解、氧化及固-固、固-液间的化学反应
狭义:固体与固体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 的固体产物的过程。
2、 特点:
固体质点间作用力很大,扩散受到限制,而且反应组分局 限在固体中,使反应只能在界面上进行,反应物浓度不很重 要,均相动力学不适用。
( 1) 按物质状态分
(1) 纯固相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固体。 A(s)+B(s)=AB(s)
(2) 有液相参与的反应 (3) 有气相参与的反应 实际的固相反应中,通常是上面三种形式的各种组合。
固相反应的分类
(2) 按反应性质分
加成反应 置换反应 热分解反应 还原反应
*(3) 按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速率控制过程 晶体长大控制过程 扩散控制过程
不同物质泰曼温度与熔点Tm之间的关系: 金属:0.3~0.4Tm 盐类:0.57Tm 硅酸盐:0. 8~0.9Tm
(3)当反应物之一存在有多晶转变(相变)时, 则转变温度通常也是反应开始明显进行的温度。
---海德华定律 Hedvall’s Law
金斯特林格指出:气相或液相也可能对固相反应 过程起主要作用。
固相反应的分类
细化的分类:
<1>单种固态物质的反应,包括固体物质的热分解、 聚合,固体种中的相变与缺陷平衡。 <2>固态和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 <3>固态和液态物质参加的反应 <4>两种以上固态物质之间的反应 <5>固态物质表面上的反应,如固相催化反应和电极 反应

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ppt完美版

气液固相反应动力学ppt完美版
一、搅拌速度
◆ 液(气)固反应中,当流体的流速低时, 过程常受到穿过边界层的扩散控制。
◆ 提高搅拌速度可使边界层厚度减小,扩 散加快 化学反应速度加快。
◆ 进一步加强搅拌时,扩散速度逐渐增加 超过化学反应速度后,过程受到化学反 应步骤控制 不再与搅拌有关。
◆ 实例:锌的酸溶过程(图13-3)。
图13-3 搅拌对锌在酸中溶解的影响
v( D ) 4
D2'
C('
D
)S
2
C(
D)
S
C (D)S——可溶性生成物(D)在矿物粒表 面的浓度;
D2——可溶性生成物(D)在固膜内扩散 系数。
将D通过固膜的 步骤i)、iii)称为吸附阶段; 的扩散速度: 5O2 = Cu2+ + H2O

散速


算为

浸出


尔数


5 固相内扩散与界面化学反应混合控制
◆ 高浓度时,扩散速度超过化学反应速度, 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 反应速度与搅拌无关。
◆ 实例:氧化铜在硫酸中的溶解(图13-9 )
图13-9 硫酸浓度对CuO溶解速度的影响
3、反应剂浓度对表观反应级数的影响
◆ 固/液表面的上的反应速率通式:
V kSCsn
(式13-7)
k——反应速度常数;
S——反应固体的面积;
◆ 当反应平衡常数很大,即反应基本上不可逆时,
k+>> k (式13-6)可简化为:
v0
1
C0
2
1
D1 D2 k
在此情况下,反应速度决定于浸出剂的
内扩散和外扩散阻力,以及化学反应的阻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PPT课件

气固相反应动力学-PPT课件


0 ' Ea Aexp g ka A f RgT RgT 令: 0 E ' ' ' d Aexp h kd k f RT R T g g
第四节
则有: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
0 E E a a A 0 E E d A d 0 0 Ea ,Ed ,,为常数
第四节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
将吸附和脱附活化能代入净吸附速率的表达式中: 0 0 E E ' ' a d A A r r r p f exp k f exp a d A A A A R T R T R T R T g g g g
在多孔催化剂上进行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由反应物在位于催化剂
内表面的活性位上的化学吸附、活化吸附态组分进行化学反应和 产物的脱附三个连串步骤组成,因此,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 学的基础是化学吸附。
第四节
下表。
类别
项目 吸附剂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
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二者区别见
Langmuir理想吸附层等温方程
第四节
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
如果气相中的组分A及B都同时被固体表面吸附,其表面覆盖度分 k p 1 别为θA,θB,则A组分的吸附速率为: r a aA A A B k aA 脱附速率为: r k b A d dA A * k dA k p * a A A A 吸附达平衡时,ra=rd,则有: b p A A 1 A k B dA
1 则: b0 p exp(fA) A ln( b0 p* A) f

材料化学 5.固相反应

材料化学 5.固相反应

第五章 固相反应动力学固相反应是多相反应的一种,狭义上指固-固反应(包括固态相变),广义上讲包括固-固,固-液,固-气等之间的反应。

热力学是解决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可能性,而动力学是讨论反应进行的过程,固相反应动力学研究固相之间反应速度、机理和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固相反应一般是发生在相界面上,反应物、生成物并不是均匀分布于介质中,因此为非均相反应,其反应速度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对于均相反应 D C B A +→+反应速率可以描述为:ωεβαD C B A C C k C kC n '-=严格来说不能直接由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速度式来,因为一般情况下b a ≠≠βα,。

当反应为基元反应时,即分子碰撞后一步即可完成的反应,可以认为相等,而非基元反应不同。

对于上述反应速度表达式,忽略逆反应,βαB A C kC dtdC n =-= βα+为表观反应级数⎪⎭⎫⎝⎛∆-=RT G A k *expA 为频率因子,*G ∆为表观活化能※ 杨德尔方程考虑如图模型,颗粒原始粒径为R ,反应进行了t 时间后,产物层厚度为x 。

当1<<R x时, xk dt dx = 这就是平板反应模型(杨德尔方程),即反应物的生成速度与生成层的厚度成反比。

定义反应转化率α33331134)(3434⎪⎭⎫ ⎝⎛--=--=R x R x R R πππα∴()[]3/111α--=R x杨德尔方程在反应初期或颗粒较小时与实验比较吻合,在反应中后期就有较大偏差。

※ 金斯特林格方程对于球状质点的扩散动力学进行分析,如果有C B A →+,假设在高温下反应速度很快,A 在C中的扩散成为了反应的控速环节。

边界条件:=-===A A A C r R r C C R r在产物层R-x < r < R 中取一个微体积元 r r ∆24π()dtdC rr r J r r J AA A ∆=-∆+222444πππ dt dC drdJ r AA =21∴dt dC dr dC r dr d r D AA =⎪⎭⎫ ⎝⎛22 由于反应只是发生在产物层与反应物的界面处,假定整个扩散过是稳态过程。

第五章 固定床气-固相催化反应器

第五章 固定床气-固相催化反应器
缺点:结构较复杂,设备费用高。 适用: 能适用于热效应大的反应。原料成本高,副 产物价值低以及分离不是十分容易的情况。
加压热水作载热体的反应装置
以加压热水作载热体的固定床反应装置示意图
1-列管上花板;2-反应列管;3-膨胀圈;4-汽水分离器;5-加压热水泵
用有机载热体带走反应热的反应装置:
反应器外设置载热体冷却器,利用载热体移出的反 应热副产中压蒸汽。 1-列管上花板; 2、3-折流板; 4-反应列管;
(1)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这种反应器由多根管径通常为25~50㎜ 的反应管并联构成,但不小于25mm。管数可 能多达万根以上。管内装催化剂,催化剂粒 径应小于管径的8倍,通常固定床用的粒径 约为2~6mm,不小于1.5mm。载热体流经管 间进行加热或冷却。在管间装催化剂的很少
见。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外冷列管式、外 部供热管式二种。
外部供热管式催化床
用于吸热反应,催化剂装 载在管内,管外用热载体,如 烟道气,温度可高达600~ 700℃左右。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外冷列管式
原料 催化剂
蒸汽 调节阀
补充水
产物
外部供热管式
列管式反应器优点
①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易控制催化剂床层 温度,反应速率快,选择性高。 ② 返混小、选择性较高; ③ 只要增加管数,便可有把握地进行放大; ④ 对于极强的放热反应,还可用同样粒度的惰 性物料来稀释催化剂
(2)多段固定床绝热反应器
由多个绝热床组成,段间可以进行间接换热,或 直接引入气体反应物(或惰性组分)以控制反应器 内的轴向温度分布。对于可逆放热反应过程,可通 过段间换热形成先高后低的温度序列利于提高转化 率。 多段绝热催化床可以分为间接换热式和冷激式。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课件.doc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课件.doc

第五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本章核心内容:介绍了气-固相催化反应的特点、固体催化剂的特征参数和均匀及不均匀吸附等温方程的要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不同控制步骤的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方程。

本章的重点在于讨论有关固体催化剂的反应-传质-传热耦合的宏观过程、宏观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

前已述及,化学反应可分为均相反应和非均相反应两大类。

均相反应动力学因无相间传质传热阻力属于本征动力学范畴,而气固两相催化反应存在相间传递阻力,使可测的主体气流温度和浓度与实际反应值不同,为了描述真实的反应速率,进行有效的气固催化反应器设计,从第五章开始,将学习和讨论气固非均相反应动力学及其反应器设计内容。

本章从它的机理方程入手,详细讨论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规律。

5-1 气-固相催化反应 5-1-1 气-固相催化反应概述所谓气固相催化反应是指在反应条件下,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反应物和产物均呈气态的一类化学反应。

例如,氮气和氢气在固体铁催化剂表面上进行的合成反应,二氧化硫在固体钒催化剂表面上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合成气在铜基催化剂表面上进行合成甲醇的反应等等,都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

这一类型的催化反应在化工生产中所占的份额相当大,因此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及其反应器设计等相关内容成为化学反应工程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固体催化剂表面这个反应平台,它不仅可以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因此,在定义气固相催化反应速率时,离不开固体催化剂表面积S 这个参变量的引入,即dtdn S r ii 1±= (5-1) 固体催化剂表面积是固体催化剂的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对于特定的催化剂而言,单位质量催化剂所具有的表面积几乎是一个常量,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对应关系,所以在定义气固相催化反应速率时,也常常用固体催化剂质量W 替代式(5-1)中的S 。

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方程,为气固相催化反应器的开发设计、选型、优化操作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固-固反应

固-固反应

x A x A x A (D A x A(D A D B ) ) t x x x
整理后,得:
x A x A [(x B D A x A D B ) ] t x x
补充:科肯道尔效应与达肯公式

x A x A (D ) 比较,得: 将上式与Fick第二定律 t x x

产物中有气态产物

置换反应

固态反应物之间的阴离子或阳离子互换生成产物

AX+BY=AY+BX
2 固/固相反应的机理

扩散的机理及规律是讨论固/固相反应动力学的基础

在固体中,扩散速率缓慢,经常成为固/固相反应的 控速环节

晶体的结构特征不同,不同晶体中的缺陷结构特征
也有区别,不同晶体中的扩散机理有一定差异。

为简化讨论,假设AO和B2O3伪二元系中只有一个 三元固态化合物生成, AO和B2O3的互溶可以忽略

以施马兹尔德等对生产AlNi2O4的研究为例 Al2O3(单晶)+ NiO(多晶) → AlNi2O4

下图是几种可能的机理
AO和B2O3生成尖晶石的机理(2)
NiO和Al2O3生成Ni Al2O4的机理
广义的Fick 第一定律

不存在电场
2.1 离子晶体中的扩散

广义的菲克第一定律
Di ci d i dln ri xi dln ri d ln Vm dci Ji Di ci Di [1 ] RT dx dx dlnci dlnci dx

对于稀溶液,活度系数是常数;摩尔体积Vm随ci的 变化可以忽略,得到
dn m n As cA k rea cB dt

第五章陶瓷固相反应动力学

第五章陶瓷固相反应动力学

5.3 扩散动力学范围 (1)杨德尔方程(Jander) a.平板模型,假设扩散属稳态扩散,则有: dm dC D( ) x dt dx dx 设:产物的密度ρ ,产物的分子量μ,则 dm
dC C0 / x dx x dx DC0 dt x
5.2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 5.2.1固相反应一般动力学方程 M ( s) 1 O2 ( g ) MO( s) 2
VR KC VD D dc dx x
V VR V D 反应平衡时,整体反应速率: C0 C dc KC D D dx 如由若干过程组成, 固相反应总速度 K C C0 /(1 ) 1 1 1 1 D V 1 / Vn max 1 1 1 V1 max V2 max V3 max V KC0 DC0 / 反应速度慢的环节决定固相反应 1 1 总速度 VR max VD max
反应物颗粒为球形时: F
4R (1 G )
2 0
2
3
3 R0 ( R0 x) 3 x 3 G 1 (1 ) 3 R0 R0
当n=1, 反应物颗粒为 KR0 (1 G ) (1 G ) K1 (1 G ) 3 dt
2、反应物颗粒尺寸及分布
(1) 颗粒尺寸越小,反应速度越大 颗粒尺寸越小,反应体系比表面积越大,反应界面和扩 散截面也相应增加,因此反应速率增大。杨德尔方程与金氏 方程都说明反应速率常数反比反比于颗粒半径的平方。 (2) 颗粒分布越集中,对反应速率越有利 因此,实际生产中要求颗粒尺寸尽量小且分布集中。
2 2DC0 2 3 Fk (G) 1 G (1 G) 2 t KKt 3 R0 n

5.4 固相 SHS

5.4 固相 SHS

Chapter5 Preparation of Materials
16
5.5.4.3反应温度、压力与气氛的影响
1、T的影响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扩散系数:
G R K=Aexp() RT Q D=D0exp() RT
T
T↑,质点热运动动能增大 反应能力和扩散能力增强 通常,因为:扩散活化能< 反应活化能,即Q < GR, 则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影响远大于对扩散的影响。
因此,生产工艺中在减小颗粒尺寸的同时应缩小颗粒尺寸分布 范围,避免少量大尺寸颗粒的存在从而显著延缓反应进程 2014-8-10
5.5.4.2 反应物颗粒尺寸及分布的影响(续)
• 同一反应物系由于物料尺寸不同,反应速度可能 会属于不同动力学范围控制。
例:CaCO3与MoO3(易升华)在600℃等摩尔反应 – 若CaCO3颗粒大于MoO3,反应属扩散控制,CaCO3颗 粒减少则反应速度加大。 – 若CaCO3过量且颗粒度小于MoO3时,由于产物层厚度 减薄,扩散阻力很小,反应将由MoO3升华过程所控 制,并随MoO3粒径减少而加剧。
水蒸气压对高岭土的脱水温度和活化能影响
水蒸汽压PH2O (Pa)
< 0.10 613 1867 6265
脱水温度T (C )
390 – 450 435 – 475 450 – 480 470 - 495
活化能GR (kJ/mol)
214 352 377 469
可见随着水蒸气压的增高,高岭土的脱水温度和活 化能明显提高,脱水速度降低
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易于大型化生产的重要化学 反应器。通常是利用气体或液体通过颗粒状固体 层而使固体颗粒处于悬浮运动状态,然后气体或 液体中的成分在与固体颗粒的接触中发生反应。 目前,流化床反应器已在化工、石油、冶金、核 工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流化床反应器在工业中的应用可分为催化过程和 非催化过程(如矿物加工)两大类。

固相反应动力学.

固相反应动力学.

实验四 固相反应动力学一、目的:1.探讨Na 2CO 3-SiO 2系统的固相反应动力学; 2.熟悉运用失重法进行固相反应的研究。

二、原理:固态物质中的质点,在温度升高时,振动相应增大,而达到一定温度时,其中若干原子或离子具有一定的活度,以至可以跳离原来位置,与周围的其它离子产生换位作用。

在一元系统中表现为烧结的开始,如果是二元或多元系统则表现为表面相接触的物质间有新化合物的产生,亦即固相反应的存在。

这时的反应是在没有气相和液相参加的情况下进行的,反应发生的温度低于液相出现的温度。

测定固相反应速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测定反应过程中各反应阶段的反应量的问题,因此有许多方法,对于反应中有气体产生的反应可以用重量法或量体积法即测量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的量,进而计算出物质的反应量。

本实验是测定Na 2CO 3-SiO 2系统的固相反应速度,采用的方法是重量法,该反应式可以表示为:Na 2CO 3+SiO 2=Na 2O ·SiO 2+CO 2↑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在某一温度下随时间的增长,Na 2SiO 2量增多,生成的CO 2气量也越多,若测得系统各时间下失去的CO 2的重量,则可按杨德公式的要求先算出各时间下对应的G 值,再根据杨德尔公式(1-31G -)2=K τ可求出(1-31G -)2~τ的关系曲线。

若此曲线是一直线,则表示杨德尔公式具有正确性,说明K 是常数。

二、仪器装置:1.WZK-1可控硅温度控制器; 2.1/万光电天平; 3.管式电阻炉; 4.温控热电偶 三、操作步骤:1.用差重法准确称取按分子量比1:1配制成的Na 2CO 3+SiO 2混合物0.3-0.4克,置于小铂金皿中(注意:不可装得太满)。

2.打开WZK 温度控制器电源开关,将黑色定温指针定于700℃,将控制开关拨到“手图4-1 固相反应原理图 图4-2 固相反应装置动”位置,用调节旋扭调电压至150V ,此时炉子开始升温,当温度升到300℃时,电压加大到200V ,温度升到500℃时,将控制小开关拨到“自动”位置,炉子将继续升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反应机理划分:分为扩散控制、化学反应控制、 晶核成核速率控制和升华控制过程等等。
5.1 固相反应热力学:
1. 固相反应最后的产物有最低的ΔG。
如果可能发生的几个反应,生成几个变体(A1、A2、 A3……An),若相应的自由能变化值大小的顺序为ΔG1< △G2<△G3……△Gn,则最终产物将是自由能最小的变体, 即A1相。
化学反应---属化学反应动力学范围
(2)化学反应速率 >>扩散速率(kC0>>DC0/),反应阻力主要来源于
扩散---属扩散动力学范围 (3) nR≈nD,属过渡范围,反应阻力同时考虑两方面
推广 1 1 1 1 + n nD nR n结晶
......
5.4.2 固相反应率
反应基本条件:反应物间的机械接触,即在界面上进行反应 与接触面积A有关。
例:以金属氧化为例,建立整体反应速度与各阶段
反应速度间的定量关系
MO O2
C0 C
M
过程: 1、 M-O界面反应生成MO;
2、O2通过产物层(MO)扩散到新界面;
3、 继续反应,MO层增厚
假定界面化学反应速度为:nR kC C为氧化物与金属界面的氧浓度
氧化物中氧的扩散速度为:
nD=D(
dC dx
MgO
Al2O3
MgAl2O4
MgAl2O4
x
dx/dt ~ 1/x
5.4 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
5.4.1 一般固相反应动力学关系 固相反应特点:反应通常由几个简单的物理化学过
程组成。
如:扩散、吸附、化学反应、脱附、结晶、熔融、
升华等。 对于一个存在多个步骤的固相反应过程,其中速度 最慢的步骤对整体反应速度起控制作用。
固相反应率( ): 反应物在反应过程中已经反应了的体积与原体积
之比 体积分数。
(1) 设反应物颗粒呈球状,半径R0 则时间t 后,颗粒外层有厚度x的反应产物
x R0

R
03-(R 0-x)3
R
3 0
R0
x
1
R0 (1- )3
则固相反应动力学一般方程为
d k A(1 )n
dt
A 为反应总界面面积,A=A'N N 为体系中固相颗粒数
x
l 1
A 2 (R0 x)l 2R0l(1 ) 2
N
1
R02l
A' N
2
R0
1
(1 ) 2
d
dt
kn A(1 )n
1
n 0时,F0 ( ) 1 (1 )2 k0t
n
1时, F1( )
1
(1 ) 2
1
k1t
(4) 、 设颗粒为立方体时,a为立方体的边长
a3
(a
x)3
a
x
RT
(α+β为表观反应级数)
(A:频率因子, △G*:表观活化能)
固相反应
反应一般发生在相界面,或者晶粒界面上,例如: MgO + Al2O3 MgAl2O4 (Spinell)
Phase 1: formation of seeds
MgO
Al2O3
Phase 2: growth of seeds
1
a(1 )3
a
a3
2
A' 6(a x)2 6a2 (1 )3
N
1
A A'N
6
2
(1 )3
a3
a
d
dt
kn A(1 )n
1
n 0时,F0 ( ) 1 (1 )3 k0t
n
1时, F1( )
2
(1 ) 3
1
k1t
5.4.3 动力学模型 扩散控速
反应A+B=AB
5.4.3.1 杨德尔方程
)
= D(C0-C)
x
反应达到稳态的时候,总反应速度:n = nR = nD C=1+C0k
n=kC=kC0
1+k
D
1= 1 n kC0
+1
DC0/
D
说明: 整体反应速率由各个反应的速率决定。
反应总阻力=各分阻力之和。
讨论:(1) 扩散速率 >> 化学反应速率(DC0/ >> kC0),反应阻力主要来源于
AB
A
B
特点:化学反应速度 >> 扩散速度 设以平板模式接触反应和扩散
经dt时间通过AB层单位截面的A摩尔数为 dm 由Fick第一定律得
x dx
CA=C0 0 设反应产物AB密度为AB,分子量为MAB
k1A(1 )
k13
R0
5
(1 )3
(2) 假设颗粒为平板状,则固相反应与A无关
d
dt
kn (1 )n
0级
: d
dt
k0' F( )
k0' t
1级
:d
dt
k1(1 ) F1( ) ln(1 ) k1t
(3) 假设颗粒为圆柱状
R0
Hale Waihona Puke R02(R0 R02
x)2
R0
x
1
R0 (1 )2
A
B
A CB
C
对于均相反应:
A+B C+D
反应速率为: n=kCA CB k 'Cc CD
注:由于一般情况下严格说α ≠a,β≠b,故严格说不能直接由反应方 程式写出反应速度式; 只有当反应为基元反应时可认为相等。
5.3 固相反应动力学
忽略逆反应,
则:
n
dC dt
kCA CB
G k Aexp( )
2. 对于纯固相反应,总是往放热的方向进行。
纯固相反应,其反应的熵变小到可认为忽略不计,即 T△S→0,因此△G≈△H。所以,没有液相或气相参与的 固相反应,只有△H <0,即放热反应才能进行,这称为范 特荷甫规则。如果过程中放出气体或有液体参加,由于△S 很大,这个原则就不适用。
当反应物和产物都是固体时,△S≈0,T△S≈0 ,则 △G0=△H0, 与温度无关,故在△G-T图中是一条平行于T轴的水平线。
A'=4 (R0-x)2=4R02(1-α)2/3
取单位重量的颗粒,其密度为,则单位重量系统内总颗粒数
N= 4
3
1
R03.
3R03
4
A=N.A'
3
2
R01(1- )3
当n=0时,
d
dt
k0
A(1 )0
k0A
3k0
R0
2
(1 )3
1
积分得f 1 1 3
3k0'
t
R0
当 n=1 时,
d
dt
5.1 固相反应热力学:
从热力学观点看,没有气相或液相参与的固相反 应,会随着放热反应而进行到底。
实际上,由于固体之间反应主要是通过扩散进行, 两相如果接触不良,反应就不能进行到底,即反 应会受到动力学因素的限制。
5.2 固相反应动力学
固相反应一般是发生在相界面上,故为非匀相反应,
其反应速度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Chapter Five
固相反应动力学
固相反应动力学
狭义:固—固反应(包括固态相变) 广义:固—固,固—液,固—气等之间的反应。 研究领域:热力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和可能性
动力学:讨论反应进行的过程
其中,固相反应动力学研究固相之间
反应速度
机理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固相反应依性质分类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成反 应、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