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阅读练习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试卷03—古诗词、文言文阅读
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文言文阅读一、古诗阅读(30分)(一)(6分)拟行路难(其六)[南朝]鲍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本诗在思想感情上与李白的《行路难》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6分)得乐天书[唐]元稹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今四川达州),当年八月,挚友乐天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乐天罢苏州刺史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元稹得乐天来信和刘禹锡获乐天赠诗各有什么情感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6分)画堂春•寄子由①[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 古诗词鉴赏 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古诗词鉴赏练习题精选(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6分)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短棹”划船,委婉写出轻舟的缓慢,暗示词人游览西湖时的从容自得。
B.词人连用叠词“隐隐”“处处”描写“笙歌”,从听觉的角度表现游人的欢乐情调。
C.“无风水面琉璃滑”将无风的湖面比作光滑的琉璃,写出西潮水面的平静平滑。
D.全词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描绘了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明快的秋日美景。
5.“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中,“微动”与“惊起”看似矛盾却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4.(3分)D5.(3分)微动的水波能惊飞沙禽,以动衬静,更加衬出水面的平滑、西湖的幽静和词人的悠闲。
评分说明:以动衬静1分;“西湖的幽静和词人的悠闲”1分;结合诗句意思1分。
意思对即可。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分)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即笼罩在伤春的悲凉气氛中,行人绝迹,孤雁叫声愈显凄切。
B.颈联借写兄弟分散,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丧乱的普遍遭遇。
C.尾联进一步抒发作者内心的忧虑,战事频发,家书难通,生死难料。
D.整首诗结构严谨,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
5.“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3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
(6分)4.(3分)A5.(3分)要点与评分:点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得2分(意思相近亦可);点明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1分,共3分。
示例: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作者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是因为作者在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个人的主观情感,突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023年初中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初中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形容的是()景色。
答案:壮丽的山水2.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此诗强调了()的生命力。
答案:大自然3. 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此词表达的是()的景象。
答案:寂静无人4. 元代诗人关汉卿的《庐山谣》中写道:“谁家子弟今宵在,闻说双溪春尚好。
”此词描绘的是()的景色。
答案:春天的美景二、选择题1. 下面哪一句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句子?A.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更上一层楼。
答案:B2. 下面哪篇不属于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A. 《江城子·密州出猎》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 《江神子·和廉使李十二白头吟》D. 《赤壁赋》答案:D3. 下面哪一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A. 《春夜喜雨》B.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C. 《秋兴八首·其五》D. 《秋风引》答案:C4. 下面哪一句不是元代诗人关汉卿的《庐山谣》中的句子?A. 谁家子弟今宵在,闻说双溪春尚好。
B.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答案:D三、简答题1. 请分析《登鹳雀楼》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的意境。
答案:《登鹳雀楼》通过对九州大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看到壮丽景致时的感慨之情,并通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句诗来反映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地球的壮丽景色相比较的无奈之感。
2. 请简要描述一下苏轼的词风和代表作品。
答案:苏轼的词风豪放潇洒,既有纵情于物的风貌,又融入了对人生沧桑的思索。
初三语文古诗三首练习题
初三语文古诗三首练习题(正文开始)题目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题目三:《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以上是三首经典的古诗,分别是《登鹳雀楼》、《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
这三首诗语言优美,内涵深远,正是我们初三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我们来品读《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绘了壮美的自然景色和人们远大的志向。
诗人通过描述白日西斜,黄河入海的景象,表达登高远望的愿望。
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味着不满足现状,追求更高更远的境界。
《登鹳雀楼》通过景物烘托人的情感,启示读者们要有追求进步的精神。
接下来是《静夜思》。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明月的光芒洒满了床前,让人产生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
《静夜思》表达了每一个远离故乡的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引起读者共鸣。
最后一首是《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瀑布从三千尺高空直接垂落下来,宛如银河从天而降。
这首诗语言诗意并茂,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庐山瀑布壮丽景色的钦佩之情。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卓越的艺术成就,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在初三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并且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除了学习古诗本身,我们还可以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可以尝试模仿古诗的形式和风格写一些自己的作品,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写作可以是描述景色、表达思想或者抒发情感,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初三这个阶段,我们应该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从古诗的学习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古诗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我们文化传统的精华,也是我们情感世界的表达方式。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古诗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语文中考考点复习《古诗词赏析》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D.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
【解析】“水何”六句描写了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以及海岛上草木茂盛的景色,为后文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做了铺垫。
因此这一景物的描写目的不是突出自然环境的美好,而是渲染一种气氛,为抒情服务。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中考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9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九年级语文下册9首古诗词赏析练习(含答案)(一)渔家傲作者:范仲淹 (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1.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景物。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3.《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北宋(朝代)的范仲淹(人名),其中“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4.本词上阕描写边塞荒凉的秋景,下阕抒情。
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悲壮的艺术风格。
5.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7.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鉴赏练习及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这首酬谢诗,在感慨身世,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沉郁为通达,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内容理解】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正因为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
(意思对即可)4.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答案示例:"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
5.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答:写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实为下联张目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
尤其第二联用典贴切,表意深刻。
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这种说法不正确,诗人虽有对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之情。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阅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李商隐2. 《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指的是什么?()A. 官员B. 平民C. 将军D. 皇帝3. 以下哪首诗是王维创作的?()A. 《登鹳雀楼》B. 《鸟鸣涧》C. 《夜泊牛渚怀古》D. 《凉州词》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晏殊5. 《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绘了哪种自然现象?()A. 潮汐B. 草木荣枯C. 雨雪D. 风云变幻6.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史记》?()A. 破釜沉舟B. 画龙点睛C. 亡羊补牢D. 指鹿为马7.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字,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高兴C. 讲解D. 说服8.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A. 屈原B. 宋玉C. 嵇康D. 陶渊明9. 以下哪个诗句出自《诗经》?()A.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B.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10.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大闹天宫发生在哪个章节?()A. 第一回B. 第七回C. 第十四回D. 第二十一回二、判断题:1.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2.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出家为僧。
()3. 《师说》是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4. 《满江红》是岳飞表达抗金救国壮志的词作。
()三、填空题:1. 《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的下一句是“______”。
2. 《泊船瓜洲》中“京口瓜洲一水间”的下一句是“______”。
3. 《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的下一句是“______”。
4. 《登飞来峰》中“飞来山上千寻塔”的下一句是“______”。
九年级古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古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根据所给问题选择正确答案。
骆宾王《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呼童烹小豆,射杨瘦磬。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儿琴瑟调。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春风不度玉门关,二月山城如画。
千里垂杨一派,万里桃花如雪。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艳,而不久长。
1. 以下句子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迷茫B. 无奈C. 希望D. 愁绪2. 古文中描述的景象主要是在哪个季节?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3. “呼童烹小豆,射杨瘦磬”表达了何种意境?A. 安静祥和B. 忧愁懊恼C. 忙碌繁忙D. 纷扰混乱4. 古文中有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话,这是在描写什么?A. 故乡B. 高山C. 西北D. 花期5. 整篇古文描绘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态度,下列词语表达了这种态度的是:A. 鲜艳B. 明媚C. 不久长D. 美好答案:1. D2. C3. A4. C5. C二、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回答问题。
文选《爱莲说》白浪滔滔,千山飞鸟,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 这篇古文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思想?2. 下列哪一句描述的是渠给人的感觉?3. “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什么意思?4. 古文中描述的景物和情感有何联系?5. 古文中的主题是什么?答案:1. 荷花2.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 意指渠能保持清澈是因为有源头的活水注入。
4. 描绘的景物与孤独、自得和寂寞的情感相联系。
5. 主题为荷花的美丽、孤独和清澈。
三、阅读下面的古文,然后回答问题。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唐·岳飞豪情须借胸中怀,何事更难忘?我为武夫志气豪,立志天下状元郎。
饮马长城窟行遍,悲愤今日思悠悠。
优游荡子宜乡居,王事非我莫相扰。
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有答案)
月夜忆舍弟①杜甫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⑤未休兵。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
舍(shè)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
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
②〔戍(shù)鼓〕边防驻军的鼓声。
③〔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
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今夜恰逢白露时节。
⑤〔况乃〕何况,况且。
【解读】这是一首怀人诗。
秋夜本是美好的,但在战乱年代,这样的良辰美景却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
更鼓响过,行人断绝,孤雁的叫声愈显凄切。
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
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他在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更亮。
可是弟兄分散,人各东西;家人如断线的风筝失去联系,是生是死,是苦是悲,恐怕只有千里之外的明月才知道。
诗人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写边地秋夜,诗句流利婉转,特别是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
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起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诗意】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哀鸣。
从今天夜里就正式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我自己故乡的最亮最明了。
我虽然有兄弟却都在战乱中分散了,我无家可归,无法探问兄弟的死活。
我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更何况安史之乱的战争还没有停止。
长沙过贾谊宅①刘长卿三年谪宦②此栖迟③,万古惟留楚客④悲。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及习题答案
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及习题答案一《观刈麦》1 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 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 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 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5 《观刈麦》写出了农人虽辛勤劳作,却入不敷出,饥肠辘辘的生活状况。
请再写出农人生活贫困或劳作艰辛的古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6 诗中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7.诗中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9 “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二《月夜》1 诗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 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3 诗中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的诗句是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4诗中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 诗中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 诗中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的诗句是虫声新透绿窗纱。
7 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三《商山早行》1 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 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 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练习1 公输《墨子》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①公输盘不说:②请说之:③知而不争:④不可谓知类:⑤子墨子闻之,起于鲁⑥子墨子起,再拜 ⑦吾义固不杀人 ⑧夫子何命焉为 ⑨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⑩愿借子杀之⑾然胡不已乎⑿胡不见我于王⒀吾义固不杀人⒁子墨子起,再拜⒂义不杀少而杀众⒃请说之⒄方五千里⒅为与此同类⒆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⒇子墨子之守圉有余(2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22)虽杀臣,不能绝也(23)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24)子墨子九距之二、翻译下面句子①夫子何命焉为?②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③请献十金。
④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⑤宋何罪之有? ⑥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⑦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⑧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⑨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三、选择题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此为何若人?B、将以攻宋臣以王之攻宋也C、请说之公输盘不说D、子墨子起,再拜寓逆旅主人,日再食2.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A.说:公输盘不说秦王不说 B.有:北方有侮臣者长约八分有奇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天子之怒3.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A.以:将以攻宋以牒为城 B.之:宋何罪之有受地于先王而守之C.于:有余于地不足于民 D.而:宋无罪而攻之知而不争4.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不能绝也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荆之地/ 水陆草木之花B.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动心忍性D.子墨子解带为城/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6.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公输》一文出自《墨子》一书,此书一般被认为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的事。
初三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初三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1. 题目:下面选出与古诗词相对应的作者。
题干:古诗词作者1.《登鹳雀楼》 A. 杜甫2.《静夜思》 B. 杜牧3.《望岳》 C. 王之涣4.《春晓》 D. 白居易答案:1. C;2. A;3. D;4. B2. 题目:下面列举出的是哪首古诗?题干: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过眼前人"。
4.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答案:1. 《登鹳雀楼》;2. 《卜算子·咏梅》;3. 《望庐山瀑布》;4. 《登黄鹤楼》3. 题目:下面列出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题干: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4.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答案:1. 王之涣;2. 王之涣;3. 王之涣;4. 王之涣4. 题目:下面列出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题干:1.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3. "碧云天,黄花地,北秦楼南陌"。
4.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答案:1. 杜牧;2. 杜牧;3. 杜牧;4. 杜牧5. 题目:下面列出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题干: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1. 孟浩然;2. 杜牧;3. 王之涣;4. 杜牧注意:以上题目皆为填空题,答案可能有多个诗人相符的选项。
这是回答初三古诗词练习题的文章,希望能帮到你。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一、[2024·长春阶段测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乙】今年子月月望,长安重雪终日,玉花①搅空,舞下散地,予与友生喜之。
因自所居南行百许步,登崇冈,上青龙寺门。
门高出绝寰埃②,宜写目放抱③。
今之日尽得雪境,惟长安多高,我不与并。
日既夕,为寺僧道深所留,遂引入堂中。
初夜有皓影入室,室中人咸谓雪光射来,复开门偶立,见沍云④驳尽,太虚真气如帐碧玉。
有月一轮,其大如盘,色如银,凝照东方,辗碧玉上征,不见辙迹。
予喜方雪而望舒复至,乃与友生出大门恣视。
(节选自舒元舆《长安雪下望月记》,有删改)【注释】①玉花:指白玉一样的雪花。
②出绝寰埃:超越凡尘。
③写目放抱:放眼远眺使心胸开阔。
④沍云:寒云。
1.【甲】文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
2.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日更定矣”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莫说相公痴”中的“相公”是丈夫的意思。
D.“月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13.【乙】文中有关长安雪景和月色的描写很有特点,试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
4.【甲】【乙】两文都展现了文人的高雅情趣,请概括两位作者的雅趣。
二、[2024·长春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检测试卷带答案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长安听百舌①韦鼎风烟异,一鸟忽相惊。
那②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
【注释】①百舌:鸟名。
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
②那:即“哪”。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2)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5.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阅读练习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眦:②一览众山小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6.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2.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
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这首诗想像丰富而奇特。
D. 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四)《使至塞上》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挽雕弓如满月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6.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用“∕”划出下面诗词句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炙:
②沙场秋点兵沙场: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激烈。
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
(七)天净沙秋思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把这首诗的主旨句抄在下面。
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悲哀。
B.这首诗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C.“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以“冷”的感觉,而“小桥流水人家”则给人以“暖”的感觉。
D.这首小令全是写景,始终没有出现抒情主人公。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4.这首诗情感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
(九)《赤壁》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B. “前朝”指的是“三国时期”。
C. 这里“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D.这首诗热情歌颂了“周郎”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十)《己亥杂诗》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
(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40字以内)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