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教育公平性问题Th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ducation fairness problem

摘要:教育的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关系着全国绝大部分的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着人心向背。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将受到极大的损害。对于教育公平的问题,很多学者有着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式。这里,我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一个分析。结合各方面情况及教育公平现状,呼吁全社会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以此来加强社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视,有助于缓解教育不公平问题。

Abstract: the fairness of educat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Chinese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most of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masse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with swift and relationship. If you can't get reasonable solution, our abili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will be a great damage. For education fair question, many scholars has a multi-angle and multi-level study, put forward many unique insights and solutions. Here, I tried on the issue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analyze a. Combined with the various aspects situa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fairness, calling for the whole

society pay close attention to education fairness, to strengthen social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fair question, helps to ease the education fair.

【关键词】教育公平问题反思对策

【key words 】Education fairness Problem Reflection Countermeasures

引言:从1949年到2014年建国60 年来,我国教育学研究在追求科学化的征途上跋涉着。教育科学想采用所谓研究一般规律的认识论,来强调人与社会的物质关联性,但是这种方法不仅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反而引起了教育科学的诸多负面问题。比如教育公平性问题,教育公平的缺失有很多表现形式,从宏观地来看,我将这种缺失分为以下几种:城乡公平缺失,地区公平缺失,配置公平缺失,针对这些现象,将引发我们的反思,以及积极思考对策。

1.教育公平缺失问题

城乡公平缺失:从2002年全社会5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来看,当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了其中的23%,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却获得了绝大部分,从这个数字可见一斑。在很多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

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城市,农村的孩子一直接受着劣等的教育,并将农村居民的低素质持续下去,造成长期性的城乡差异。

地区公平缺失:有个对比是典型写照:2003年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宣布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时,称北京市的毛入学率达49%,即为平均数15%的3倍多,而云南省2002/2003学年初教育事业统计公报显示,该省2002年的毛入学率仅8.64%。两个数字一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入学率相差5倍还多。以矛盾的焦点高校来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这些高校的经费很大程度地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回报,在招生政策上表现为向本地区倾斜,划分出很大部分的名额给当地,有些高校甚至大部分在当地招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很多高校较少的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的升学,为了考上大学,只有拼努力、毅力、体力、精力,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发展。此外,在长期倾斜性的经济政策支撑下,造成了我国较大的地区发展差异,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差异很大,而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按照收入来进行的,这种状况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国家政策失误的后果让一部分老百姓去承担,显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配置公平缺失:前面主要是从教育的消费者角度来看的,从教育的供给者角度来看,也存在着严重的公平缺失,配置公平缺失。而

这一点也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逐渐浮出水面了,并得到了各方的关注。配置公平缺失最突出的表现是各高校对于有限的高等教育经费的肆无忌惮的争夺。前些年,国家出于提升高等教育整体素质,实施了“211”、“985”等一系列工程,对一些高校进行了重点扶植;近几年,又出于建设一批重点高校的需要,对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几所高校提供了大量的经费。但反观其他一些高校,它们担负着“扩招”的重任,面对着迅速发展的需要,其实他们更缺乏资金,而且他们资金的来源渠道更窄。我们不免对国家的倾斜政策提出了疑问,到底是将教育资源倾向于一些尖子生,还是将教育资源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2.从教育的不同阶段来谈谈教育公平的现状

文献综述:现在国家对教育公平非常重视,出台了许多关于教育公平的政策。现在,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公平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使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教育不公平现象还是时有发生,所以我们仍需努力,使教育公平得以实现。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领域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公平问题,这些不公平是使学前儿童个体之间身心发展不平衡,影响儿童接受正规义务教育的质量,制约着全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国民教育质量的提高。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少数地区的一些托幼机构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使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以“权力”和“金钱”衡量尺度,即以幼

儿家长拥有的社会资源、职业以及经济状况为标准。同样的教育机会与资源的享用却要用不同的代价来换取,这对幼儿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按家长的经济状况选择收费标准不同、档次各异的幼儿园,也使幼儿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感触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人与人之间关系与交往的不平等。

义务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农村学生比起城市学生受教育机会少,享受的教育资源也非常有限,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二)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资源配置的失衡,由于重点学校占有的教育资源远远比普通学校多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择校费就是再昂贵,也因为自己的孩子在分数上达不到所谓“择优”的那个标杆,不得不争着将孩子送往重点学校。虽然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制度已经被教育部明令废止,但实际上取而代之的“实验中学”仍然被各种光环所笼罩,在投资、贷款、师资、基建、招生等各个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令广大家长和学生趋之若鹜,择校热演变成教育不公的最突出表现之一,于是巨额的“择校费”应运而生且水涨船高,让众多家庭苦不堪言。

高中教育:高中教育主要就是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资源配置问题:对于学习成绩不好不能进重点只能进普通高中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但是对于进了重点的学生也有不公平现象,重点高中实行的是分数档次与学费档次匹配。而且即使进了重点学校后也存在不公平现象,实验班与普通班教师配备不一样,各种教育

资源的利用程度也不同,学校领导对实验班同学的期望高关注也多,而普通班同学就享受不到那种待遇了。

本科教育:首先体现在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对于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讲,配备的师资力量雄厚,国家投资多,课题也多。本科生跟着老师做课题研究,参与程度高,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管是考研还是找工作都是很容易的。因此北师大与华东师大毕业生很少听说找不着工作的。而对于西部地区或相对落后的地区情况来说是不容乐观的。

研究生教育:一方面体现在东西方地区差异上。比如北京、南京、上海研究生导师有名望,国家建设基金多,国家课题多,论文好发表,出国机会多,发展前景好。北大、清华培养的毕业生大都出国了,对个人对国家都是有益的。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就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了。

总之,纵观学生从幼儿园上学开始到研究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评职称始终存在地区差异和同质文化。这几个方面贯穿教育始终,而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同样贯穿教育始终。

3.教育公平的意义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现实看则应置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地位,故必须站到教育资源配置的高度上,对教育投资、规划、政策、管理体制动大手术,而这不是单靠教育部这一行政主管部门就能解决的。国家各种政策的制定都直接干系着教育公平问题,因此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只能寄希望于其他各项政策

的合理制定与坚决执行,只有其他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后,教育公平问题才能在一个有机的系统内得到合理的解决。

建设和谐社会: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到这几个统筹,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支柱,而教育公平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而在当前这个教育公平严重缺失的环境下,空谈和谐社会无疑是可笑的,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现有的很多突发事件和群众的呼声可以看出,社会对这种现状的容忍度已经很低,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矛盾。如果政府不立即采取措施缓解这种矛盾,改变这种现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幸运的是,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教育不公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制定出一些解决之道。比如,教育部周济部长说,为缓解教育不公,教育部今年将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二是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教育产品的供给者也开始给出一些处方,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在“两会”期间宣布,对今年招生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本科分省招生计划首次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

4.改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策略

建立一个合理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我们需要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向着相反的方向走,只能越走越远,结果越来越糟。

但当前,我们不免对各级政府、教育提供者的决策水平提出质疑。

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改革来看,不可否认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个改革的措施是否合理、是否具备可行性,却值得怀疑。按各省人口比例确定,确实可以解决一些不公平问题,如区域不公平,但新的不公平问题又将出现了,不同的省市、自治区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大学总是希望招到优秀的学生的;有些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是很少的,比如西藏、海南等地方,如果单纯按人口分配名额,恐怕这些地区分配不到几个名额,而四川、山东、河南将占据很大比例的名额。因此,决策水平的提高十分迫切,千万不能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状况。意识到了危机就有希望带来转机,教育改革只能沿着正确的方向一步步前进,要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着眼于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定信念,不畏艰难,从最核心的矛盾入手,相信教育公平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的。

【参考文献】

[1]陈晓平.教育公平之我见[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

报,2004(1) .

[2]姚伟,刑春娥.学前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5.

[3]曾德伟.高考改革促进教育公平[J].理工高教研

究,2003(1).

[4]何亚娟.中国区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2).

[5]丁兴富.世界远距离高等教育概观.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

学出版社,1990.

[6]王冀平.论和谐社会与公共事业全面发展.沈阳干部学

刊,2005(12).

[7]候莉敏.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尴尬[J].早期教育,2008(1):9.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

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16.

[9]杨俊.论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协调发展[J].边疆经济与

文化,2005(5):84-86.

[10]钱志亮.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问题——中国教育学

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会议综述[J].教

育科学,2001(1):63. 2011-12-0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