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doc
旅游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建设方案一、建设基础(一)行业背景随着沈阳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经济已成为沈阳市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柱产业,2006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55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8.9%,实现旅游总收入272.7亿元,增长20.5%,占全市GDP总量的11%。
全市国际、国内旅行社累计181家。
星级旅游饭店(宾馆)111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15家,三星级54家。
全市星级旅游饭店(宾馆)客房入住率达到64.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2007年,沈阳市进入国家旅游局“创佳名录”,并在此基础上启动沈阳市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工作。
“十一五”末期辽宁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将达到300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80个(新增39个)。
在旅游星级饭店体系建设中,推进经济型酒店发展,积极引导规范家庭旅馆、乡村旅馆、汽车旅馆等旅馆的发展,以适应大众化旅游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末期,全省旅游从业人员总量预计达到110万人。
沈阳市作为辽宁省中心城市,旅游各项指标均占近一半比重,从业人数还远远不能满足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在旅游劳动力市场需求量较大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自开设以来为本地行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社会声誉不断提高,深受学生、家长、企业的好评,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专业现状旅游管理专业是学院示范建设旅游管理类专业群的龙头专业,是沈阳市旅游局、旅游行业协会和学院合作建设的重点专业,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学院已成为本地区旅游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占沈阳市同类院校输送高职人才的30%,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质量高,成为沈阳地区旅游服务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首选基地。
近三年第一志愿平均上线率达157%,报到率均在85%以上,就业率近两年分别为96%、97%。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分布在中国旅行社、沈阳世纪国际旅行社、沈阳青年国际旅行社、辽宁海外国际旅行社等旅游行业的各个岗位。
高职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方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一线,立足行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湖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色,以培养有阅历、有能力、身体健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现代服务意识、专业理论扎实,职业能力突出,全面素质均衡发展的复合、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政治思想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为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2、专业理论素质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的经济规律,具备酒店经营管理、旅行社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
3、实践动手能力具备如下实践动手能力:(1)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应变能力;(2)导游讲解、接待和服务能力;(3)饭店主要岗位的服务操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4)旅行社运作和管理能力;(5)具有旅游产品开发、营销与旅游活动策划的能力;(6)旅游服务英语应用能力。
4、身体心理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强壮的体魄;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等。
为加强本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便利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环节与业界实操相融合,本方案鼓励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导游证、旅游管理师、旅行社管理师、旅游咨询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获得职业资格认证学生予以相应学分认可。
三、主干学科本专业所属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门类:工商管理。
四、核心课程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财务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现代服务业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资源与开发、公关与礼仪、旅游法规、旅游专业英语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实践:军事训练、旅游资源开发实习、旅行社管理实习、旅游企业顶岗实习、旅游专业英语实习、旅游景区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带头人:叶鸣蜂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旅游业发展,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旅游行业实际工作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能够胜任旅游行业相关岗位工作的实用型、技能型乃至基层管理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在校的能力目标为:掌握并能够讲解省内知名景点,要求学生通过国家导游员资格考试,取得国导证;要求学生通过地导(天柱山讲解员)考试,取得地导证;要求学生通过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国家中级餐饮员、中级导游员资格考试.本专业毕业生上岗后,能够很快成为合格的国家导游员、地方讲解员,或者旅行社工作人员,四星级以上酒店餐饮与客房服务的实用型及管理型人才。
二、专业职业规划与就业岗位群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安徽省重点建设专业,取得两项省级精品课程立项资格.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分为三种类型,即三年制就业班,三年制应用型高考班和五年制大专班(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其中应用型高考班毕业生通过高考后可以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五年制大专班前三年在我校就读,后两年直接升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期满颁发大专毕业证书;三年制就业班毕业生通过两年学习后能够成为合格的国家导游员、地方讲解员、星级酒店餐饮和客房服务员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应用型初中级专门人才,优秀毕业生还可以在旅行社、旅游车船公司、四星级以上酒店、会展中心等单位工作,很快就能成长为领班、主管、经理等管理岗位的管理型人才。
三、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一)技能就业班教学计划:表二(二)对口高考班教学计划鉴于我校旅游专业历年对口高考佳绩连连,课程开设合理,目前不宜作变动,学生可自主参加校选修课目。
(三)五年制大专班教学计划四、专业教师队伍建设1、目前学校旅游专业组共有专业教师8人,在编教师5人,聘用3人,实训指导教师1人,双师型教师2人(叶鸣蜂、储茜娟)。
根据学校旅游专业建设需要仍需配备至少3名旅游专业教师,其中理论课教师2名,实训指导教师1名.2、学校加大力度培养2—3名骨干教师。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精品专业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文件娄职院办发〔2007〕19号关于转发《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精品专业、精品课程评审方案》的通知各系部处室:《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精品专业、精品课程评审方案》已经学院教学工作重点项目评审委员会审定通过。
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主题词:教育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方案通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2007年12月24日印发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精品专业、精品课程评审方案一、组织领导1、成立教学工作重点项目评审委员会主任:刘演林副主任:龙伟委员:邹友松、曾慰南、袁其谦、邹松建、曾国基、易爱良、李新红、刘高永、胡拥军、蒋美群、陈晶玉、胡治民、肖宏华联络统分组:李宇才、李彩虹、吴炜专项工作组:刘跃华、张一平、周柳奇、王自然2、建立教学工作重点项目评审专家库精品专业、精品课程评审从教学工作重点项目评估专家库中抽取20名专家组成专家组,项目评审工作实行实名制和回避制。
二、项目评审(一)制定项目评审标准。
结合项目内涵和特点,分别制定项目评审标准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观测点(见评审标准)。
带“*”号指标为核心指标。
项目评审指标体系是项目评审标准的具体化,是项目评审的基本依据。
(二)制定项目评审表。
根据项目建设评审指标体系,制定项目评审表。
项目评审表对指标体系的等第、分值给定办法做出规定,明确了考察方式和考查要点。
指标体系中的每个二级指标分为A、B、C、D四等,分值赋予A等3分、B等2分、C等1分、D等0分,指标体系中的带“*”号指标分值赋予A等6分、B等4分、C 等2分、D等0分。
项目评审表是实施项目评审的操作性文件。
(三)项目结论给定办法采取文件审阅赋分和现场考察复查核分的办法。
审批程序实行“三审制”,即实行项目专家组评审,学院教学工作重点项目评审委员会审核,报院长办公会批准公布。
1、文件审阅办法(1)文件审阅结论分为“文件审阅通过”和“文件审阅暂缓通过”。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规划二〇一七年一月目录一、项目背景 (2)二、项目目标及思路 (3)三、建设定位 (3)四、建设原则 (4)五、建设内容 (4)(一)资源建设 (4)1、基本资源 (4)2、资源类型 (4)3、具体建设任务及资源数量 (5)(二)标准建设 (9)(三)机制建设 (9)六、项目实施流程及分工 (9)七、项目进度及规划 (11)八、保障措施 (12)(一)组织保障 (12)(二)知识产权保障 (13)一、项目背景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当前教育部在高职推行的并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唯一项目,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水平、内涵建设水平的标志性项目。
项目的主体思路是:以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引领,带动省级、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家(200个左右)、省(400个左右)、校三级互为补充、广泛使用的资源库体系。
截止目前,已经正式立项建设专业99个,2017年进入立项备选专业69个。
职业学院是自治区示范校计划建设单位,旅游管理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教学资源库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重要抓手。
本项目将职业学院根据工作需要,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项目的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立足国情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和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项目目标及思路以内蒙自治区区级示范校建设为契机,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兼顾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课程两个方向,面向应用,分步建设,边建边用,为学院数字学习资源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并形成长效发展机制最终事先优质教学资源全覆盖的目标。
在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过程中,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争取将本次项目参与的教师培养成为一支在学院信息化教学领域相对能力突出的队伍,能够在往后的教学和项目建设中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方案一、背景分析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资源及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管理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我们规划建设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目标与定位1.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旅游管理方向知识素养与管理能力,掌握旅游市场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定位:本专业定位为应用型专业,培养能够胜任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1.核心课程设置:(1)旅游概论:介绍旅游基本概念、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使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及其职业发展有整体了解。
(2)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教授对旅游市场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与预测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及旅游产品开发。
(3)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重点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规划的能力,包括对旅游资源的评估、规划以及旅游线路设计和旅游项目策划。
(4)旅游企业管理:培养学生对旅游企业进行管理和运营的相关知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
(5)旅游法律法规:讲授我国旅游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2.选修课程设置:(1)旅游市场营销:教授旅游市场推广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旅游产品的营销与推广能力。
(2)旅游文化与策划:强调对旅游文化的挖掘与策划,使学生具备创新旅游产品的能力。
(3)旅游投资与融资:讲授旅游投资与融资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旅游项目投资与融资的能力。
四、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安排学生进行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等单位的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管理能力。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旅游实地考察,熟悉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工作的具体操作。
3.实践项目:开展旅游管理相关实践项目,如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浅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构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 u i oa oa & Tc n a C l g 。  ̄ d H nn4 7 0 ) d V ct nl i eh i o ee I ui u a 100 c l l
Ab ta t W i h o uai fhg e d c t na d tehg e e n otetlns c mpe e s e q ai - sr cs: t tep p lryo ih re u a o n h ih rd ma d t ae t o rh n i u t h t i h v ly h r a p aslt f t t o n ac ra t’ t td ns a tai a n u t % e ur ntui s e i y te p e r oso i ain n ti c od n vl tesu e t cu l d id s y rq i si o r m p cat e su o il h y t n r e s l
第 8卷 第 2期 2 0 年 6 月 ol
职 教 与 经 济 研 究
V t nl d ct na dE oo i R sa h  ̄ai a E u a o n cn m c eer o i c
Vo _ No 2 l8 .
J n., 0 u 21
浅谈 以职 业 活动 为 导 向构建旅 游 管理 专 业课 程体 系
c riu u s s m.T u im p c at u r u u s se ma e rb i sSH w : e eo o r m n g me t p - u rc l m y t e o rs s e i y c ri l m y tm yb e ul a o s t d v lp t u i ma a e n e l c t o s s c a o le o ?e l y n —o e td,t e eo d lrt a h n t r s o a a i —b s d。t te gh n c r — i c ue n mp o me t r ne l i o d v lp mo u a c ig mae i n c p ct e l a y ae o sr n t e o n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改革与发展应与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
圜
架 ,对 地 方 高 职 学 院 的 可持 续 发 展 将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
是 地 方 性 高 职 院 校 提 升 核 心 竞 争 力 需 要 解 决 的 关 键 问
题。
娄底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作 为 一 所 娄 底 市政 府 主 办 的地 方 性 高 职 院 校 , 自 20 0 2年 挂 牌 运 行 以来 ,专 业 建 设 坚 持 “ 服 务 为宗 旨 ,以 就业 为导 向” 建 设理 念 ,根 据 以
在思 想 观念 、规划 编 制 、基 础 设 施 、产 、 展 、体 制 发
机 制 上 实 现 与 长 株 潭 的 有 机 结 接 , 大 力 推 进 新 型 丁 业 化 、新 型 城 市 化 和 新 农 村 建 设 : 二 是 奋 。 目标 _ 到 { 一 I :
专业 在 建设 思路 、资 源配 置 、内 涵 提 升 、人 才 培 养 质
量 、 生 源 吸 引 力 等 方 面 存 在 种 种 不 足 , 既 导 致 了 专 业 建 设 水 平 下 降 , 又 严 重 影 响 了 学 院 的 社 会 美 誉 度 。 四 是 专 业 建 设 的 前 瞻 性 不 够 ,如 计 算 机 类 专 业 在 0 3年 至 0 7年 左 右 发 展 过 快 , 但 因 市场 需 求 原 因 , 近 两 年 开 始 萎 缩 ,出现 专 业 建 设后 劲 不足 的现 象 。 五是 重 点 建设
( ) 当拟新 增 专 业 遇 到 市 场需 求 发 生 变 化 时 ,适 时调 2 整 ( 如种 子 生 产 与 经 营 、矿 井 通 风 与 安 全专 业 只备 案
学 院 在专 业 建 设 中还 存 在 如 下 主要 问 题 :一 是 部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建设方案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自1996年招收“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本科)专业以来,累计招收日制本科生700余人、成人本科学员300余人。
目前已有四届日制本科毕业生,近230人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实现了本专业的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成绩和相应的社会效果。
在此基础上,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我省建“旅游经济强省”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云南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发展定位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制定2004—2008年度“旅游”专业建设方案,从而推动我院旅游专业的教学建设与改革。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
因此,根据本专业特征并结合省情、校情、院情制定《“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2004—2008建设方案》。
一、现状和建设基础(一)概况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由旅游学系、地理学系和信息管理系,国土开发与整治研究所、区域经济与人口研究所,以及旅游规划研究中心、环境教育中心和3S研究中心组成。
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实体学院。
具有治学严谨,负重拼搏,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
是我省资源管理、环境教育、旅游教育等人才的摇篮。
是省市旅游局旅游培训定点单位。
具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及“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四个硕士授权点一级旅游教学论、地理教学论等教育硕士方向。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的基础理论知 识 , 而且 还 要根 据 产业 发展 实 际 , 掌握 交 际 能 力、 餐饮 服务技 能等 实践 技 能 , 才能 满 足旅 游管 理 实践 的需
要 。因此 , 现代旅 游专业人员的培养任务 , 如果单单 采用过 去
的传统课堂教学方 式难 以完 成。为此 , 高 职院校 在现 阶段 的 旅游管理类专业人 员教育过 程 中, 要 积极 运用 良好 的创新 人 才培养模式 , 借助于更加有效 的教学途径 , 为学生 构建更加 广
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的人 才 , 不 只是富 有独创 性和 良好 的创 造
阔的实践平 台 , 从而为 现代旅 游业 发展提 供足 够 的创 新人 才
支持 。
一
、
高职旅 游 管 理 类专 业实 施 创新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的 必
要性
无论 是从 旅游产业 自身 的发 展来 看 , 还是 一般 居 民在 旅 游需 求方面需要得到更 高等级 的满 足来看 , 高 职旅 游管 理类 专业 实施 创新人 才 培养模 式都 成 为一 个 必要 而 紧迫 的教 学
要求 。
( 一) 增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力量 的必要保证
据2 0 1 1 年国家统计局 网站 的统计 数据显示 , 全年 国内 出 游人数规模高 达 2 6 . 4亿 人次 , 相 对 上年 的 同 比增 长幅 度为 1 3 . 2 %; 同时 , 当年 的 国 内旅 游 收入 总 规模 达 到 了 1 9 3 0 6亿
年, 我国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近百万人 , 而旅游 院校每年
( 三) 推动高 职旅游类专业 自我发展 的必要前 提 当前我 国的现代旅游 业在 高速发 展的过 程 中, 高 职旅游 管理类 专业 的教育和现实 中的旅游业发展需要之 间出现 的人 才供需 矛盾 却不断计 划。具体来 说 , 这方 面 的问题主 要表现 为: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教育 的错位现象非 常明显 , 提供 的教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一) 行业背景分析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
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
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
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
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
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
高职旅游管理精品专业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
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旅游管理精品专业项目建设情况总结报告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职业教育“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建设方案(建设基本要求)的通知》(湘教发〔2006〕103号)及附件《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试行)》的文件精神,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8年9月入围省级精品专业项目建设,并于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在建设周期内,在专业建设措施与配套政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教师团队建设、专业教学条件、教学改革与科研、教学质量评价、专业特色与优势及专业建设效果等方面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建设任务。
现将这三年来该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一)项目建设的总目标三年内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人。
建设一支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省级专业教学团队。
校内实验实训室达到12个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10个。
建设省级精品课程1门。
将旅游管理专业建成湖南省和长沙市专业教学指导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中心,对同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指导和示范。
(二)项目建设具体目标1、专业建设措施。
成立省级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院长担任组长;学院制定精品专业建设规划,把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专业来发展;定期召开精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展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对精品专业建设专项经费进行了有效管理与配套,配套经费为220万元。
2、专业培养目标。
开展市场调研,确定旅游管理毕业生的职业岗位,及时将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反映到专业培养目标上,确定旅游管理职业岗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修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从事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旅游业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工作,面向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一、学院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方案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
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学院应该立足当前,抓住机遇,在旅游管理专业上进行重点专业建设。
一、建设目标1. 培养具备前沿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 建设一支教学和科研水平均高的旅游管理师资队伍,并通过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全国旅游管理教育和实践的整体水平;3. 推进旅游管理教育的改革,探索旅游管理教育内涵和外延的新发展,为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二、建设内容1. 课程设置的创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对国内外旅游业的前沿研究和实践进行深入探索,积极推进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开放式课程设计,力求实现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升级。
1)增设旅游情报分析、旅游商品策划、旅游经济与政策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强化“精”和“深”的教学方式,全面展示旅游专业核心课程。
2)决定性削减冗长繁琐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操作课程,注重贯彻“追求价值、注重实践”的原则,加强实践操作环节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应该积极招募旅游管理教师,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多学科复合的旅游管理师资队伍。
1)学院应该招聘更多硕博教师,通过高薪激励、科研基金等手段吸引优秀教师加入到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中来。
2)学院应该抓住优秀毕业生的机遇,吸引毕业生回到学院,同时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项目,吸引更多的在职旅游业管理人员回到学院进行深入学习提高。
3. 教学中心的建设学院应该在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室中进行从理论到实践课程设计的改革革新,以更加灵活、便捷、多样的方式来进行旅游管理教学。
1)建立旅游管理实验室,引入具有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设备,如旅游GIS、旅游大数据分析等,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组建旅游管理实践团队,将学生安排到实践环节进行实践调查和实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创新人才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一)创新人才基本概念“创新人才”这一概念较为普遍认知的是,只要是能够体现创新意识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就能够被称为创新人才。
在这一基本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对于一些较为普遍的认知和观念的总结,笔者将创新人才定位为,立足于以往的各种知识和学术,具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实际上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和一般性人才不同的是,创新人才具有一定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拥有综合性的知识体系。
创新性人才不只是要在基础知识上有着非常扎实的功底,而且在学科专业性也有着很高的水平,能够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学成果和发展动态,此外,还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专业学科相邻知识领域的横向学科信息。
必须要达到足够规模的信息量,保证足够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才能保证在思路上拥有极为开阔的创新空间。
2.表现出极为顽强的意志力。
创新的过程中是一个对于广袤的未知领域进行深入探索的过程,更是一个对于已知领域的规则实施破旧立新的过程,因此,在这条道路上前行,必然要求出众的胆识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要勇于尝试各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要能够克服各种阻碍因素,正确地面对挫折。
必须形成并且凭借上述优良的创新意志,创新人才才能在社会实践中战胜各种类型的挑战,最终达成良好的创新效果。
3.能够在学习上表现出良好的素质。
学习素质作为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创新人才一定要能够爱学、会学和善学。
也就是说,创新人才脱离了机械学习的错误范畴,也不会止步于死记硬背的表面层次,而是具备了能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融合的良好学习素质的人才。
4.在观察里表现出极为敏锐的特点。
回顾以往人类发展历程中,各项科学发现或者技术突破都可以看做是创新活动形成的结果。
对于每一次的突破或发现,都源自于创新型人才表现出来的极为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观察力背后的良好的洞察力,从而能够根据一些细微的启示,就能够依据良好的直觉能力来获取重要的灵感,或者实现探索中的顿悟,才可以成功地将一些日常观察到的简单事物和过去累积起来的各项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准确地挖掘出表面上不同事物的内在必然联系,及时发现其他人还没有发现的发展规律,从而实现创新发展。
旅游管理建设方案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的通知》精神,为提升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服务恩施州及鄂西旅游圈旅游产业发展的能力,结合本专业现有的建设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业建设背景(一)产业背景恩施地处云贵高原东北部,东连礼宜昌,南接湖南湘西,西临重庆,北靠神农架,素有川鄂咽喉之称。
境内奇峰耸峙,峡谷纵横,洞穴密布,形成了许多神秘奇异、粗犷秀丽的自然景观,加之独特的丹霞地貌,第四纪冰川运动孑遗的原始珍稀植物群点缀期间,更使恩施山青水秀,犹如画屏,是休闲养生和山水观光的好去处。
恩施旅游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新世纪伊始,恩施旅游得到了高速发展,“旅游兴州”成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大战略决策。
州委州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兴州的重要支柱产业进行培植的目标,明确了全州旅游产业定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意见》。
恩施州社会经济“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了“着力培育生态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文化特色鲜明的‘绿色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打造恩施清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将恩施州建成全省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的建设目标,恩施旅游产业迈入了一个“绿色繁荣、特色开发、可持续发展之路”。
截止到2011年5月,全州共有旅行社52家,星级饭店38家(其中四星级8家、三星级16家),星级农家乐479家,国家质量等级景区21家(其中5A级1家、4A级3家),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国家自然保护区3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非物质遗产9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个(恩施市、利川市),湖北旅游强县2个(巴东、咸丰)。
纳入首批创建湖北旅游名镇1家,湖北旅游名村创建村12家。
2023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排名和专业前景介绍
2023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排名和
专业前景介绍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机械质量管理与检测技术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专业,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表演艺术专业,矿山机电专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畜牧兽医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园林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用英语专业,会计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工程造价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软件技术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文秘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
【2023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排名和专业前景介绍】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优势专业
国家重点专业: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专业。
校级优势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会计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专科招生专业
所在城市:湖南,娄底
学校性质:
建校时间:
学费区间:3200-4800元/年(普通专科专业)
概况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系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紧贴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二O一O年上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教务处汇编
二O一O年三月
(一)院级教育教学学术讲座安排表
(二)系级教育教学学术讲座安排表
(三)专题教研活动项目安排表
(五)机电工程系教研活动安排表
电子信息工程系教研活动安排表
财经贸易系教研活动安排表
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教研活动安排表
农林工程系教研活动安排表
资源工程系教研活动安排表
外语系教研活动安排表
公共事务管理系教研活动安排表
体育艺术系教研活动安排表
思政课部教研活动安排表。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附件五:梁河县职业高级中学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专业建设小组组长:张德万成员:瞿建祥、梁应书、陈聪、尹党辉、段蕊钦、杨蕊、段宇晓、杨再留根据学校的总体专业建设规划,我校将旅游专业确定为建设规划目标。
规划与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就业、行业发展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认证为目标,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1.专业方向和招生人数规划旅游专业是云南省的主要组成和支柱产业之一,目前云南省的旅游行业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面临专业人员严重缺乏,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专业服务人员是旅游行业的迫切需要。
规划招生人数约为80~100人/年2.师资队伍规划与实施按职高标准和学校实际规划教师队伍,本专业需要配备专业教师10人。
争取80%以上教师达到双师型或双师素质。
专业教师队伍要有理论实践教学强的专职教师,完成课程教学和实训教学任务要求专业,教师要学习企业先进旅游服务经验与技术。
本专业组9位教师中具有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只有3人,其他的6人都为文化课教师,从未涉入过旅游教学,这就需要对旅游专业组教师进行专业课程的培训,通过旅游专业组的共同决定,每年至少派1名教师到省外进修和派3名教师到腾冲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培训,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连续3年,计划需要培训资金6万元。
3.课程及教材规划与实施根据本专业情况,主要开设课程有:(1)专业课:旅游地理、旅游概论、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业务、市场营销、云南导游基础、全国导游基础、导游业务、现场模拟导游、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旅游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中国历史、旅游政策与法规、汉语言文学知识、中国民族民俗、宗教知识、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中国名特产风物、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英语、旅游文学作品欣赏、财务管理;(2)文化课: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礼节礼仪、普通话。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第一年开展的专业课程有:云南导游基础、全国导游基础、导游业务、现场模拟导游、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旅游地理、旅游概论、中国历史、普通话;第二年开展的课程有:饭店管理概论、旅行社业务、市场营销、前厅服务与管理、旅游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旅游政策与法规、汉语言文学知识、中国民族民俗、宗教知识、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中国名特产风物、中国饮食文化、旅游英语、旅游文学作品欣赏、财务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Loud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申报材料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二O一一年十月目录一、建设基础 (1)二、建设目标 (4)三、建设内容 (7)四、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 (14)五、建设进度和绩效考核指标 (16)六、专业建设预算 (19)一、建设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朝阳产业”之称的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湖南省旅游产业强省建设战略实施纲要》确立了把湖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旅游产业强省的战略目标,湖南已经成为中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地区,实现了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2010年,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至2010年达到1286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13%,实现从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湖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大空间,娄底市处于国家“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圈的核心层,在湖南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筑以娄底为主的湘中旅游区,把娄底市的梅山龙宫等景点建设成为国家标准等级旅游区,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形成了以新化大熊山、涟源龙山等山系为主的“山之恋”,以水府庙、孙水河为主的“水之梦”,以双峰荷花、牡丹和芍药等为主的“花之缘”,以紫鹊界梯田为主的“田之韵”的四大品牌,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娄底市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又为我校旅游专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地方环境支持。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于2004年,我们始终坚持“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有机结合”的办学方针,坚持“定位准确,特色突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服务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已向社会输送了1000余名旅游专业合格人才,为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多年来毕业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8%以上,现有在校学生171人。
是“湖南省旅游教育示范点”学校。
学院、政府、企业三方合作,共同推进旅游人才培养。
学院与娄底市旅游外事侨务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国藩故居管理处和湘中国际旅行社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娄底市旅游主管部门在政府层面上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标准方面给予指导;同时大力支持学院参与旅游新业态的调研和项目开发工作;旅游企业为学院及时提供旅游信息,并为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下企业实践提供协助。
校企共育旅游人才,真正实现人才“无缝对接”。
针对娄底旅游业特点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旅游管理专业先后与湘中国际旅行社、娄底旅行社、紫鹊界风景区、华天酒店集团等12家旅游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由各企业部门经理或主管到学院为学生进行授课,并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现场培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分段交替式”人才培养。
即前三学期在校学习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程,第四学期顶岗实习,第五学期返校学习,第六学期毕业实习与就业,真正实现了专业与职业、就业的零对接。
改革创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依据“依托市场、瞄准产业、锁定职业、校企共建”的原则,围绕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方案,围绕职业生涯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职业能力和导游员资格考试组织课程教学,系统设计以旅游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成立有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旅游管理专业咨询专家委员会,定期邀请专家到校对专业教学模式、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审定,使专业建设能与市场建立零距离接触,专业教学与市场紧密结合。
2008年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达70%,2009年达80%,2010年达85%。
推行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大力开展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在湖南省2009年、2010年大学生模拟导游竞赛中共有10名学生分别荣获特等奖、一等奖,在湖南省2009年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中有三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学院举行的“导游之星”比赛、餐厅技能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校内实训条件日趋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已见成效。
建有旅游实训中心,包括导游实训室、前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餐饮实训室等,总体使用面积约500余平方米,拥有客房相关用具10余套,餐饮相关用具10套。
根据校企合作的方式、合作的紧密程度,建有三类校外实习基地:一类是以娄底周边地区旅游企业为重点合作对象的紧密型实习基地3个;第二类是以省内著名景区景点及星级饭店重点合作对象的为半紧密型实习基地4个;第三类是满足旅游资源认识、开发规划的松散灵活型合作单位5家。
走出校门,服务社会,在社会培训、咨询服务和横向课题等领域做出了贡献。
目前该专业教师已经在礼仪培训、旅游企业员工入职培训、湖南省导游考试培训和旅游饭店技能培训中占据一席之地。
2004年至今,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累计2000人次,为旅游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和娄底市旅游局进行了景区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技术服务21次,通过上述活动,提升了教师本身在旅游行业的影响力,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旅游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双师型的高质量的专兼职教师团队。
现有专兼职教师16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教师10人,双师型教师12人。
本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教研能力,参加市级研究立项的科研课题项目有4项;公开出版的个人专著5部;在公开刊物发表的专业与教学等科研论文有百余篇;本专业教师多次担任娄底市饭店企业员工的上岗培训、导游年审培训、导游考前培训等任务;也有相当教师在企业挂职兼职锻炼,有较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建设目标依托娄底优势和特色的旅游资源,以培养掌握观光旅游产业通行的国际标准和度假休闲旅游的职业标准、具有适应和促进旅游业态内涵提升和服务模式转型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旅游人才为目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以办学机制和招生体制转变为突破口,推行“阶段提升、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开发、岗位对接、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与旅游服务产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一定的职业发展能力,具有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和一定的管理能力,“精导游、会计调、懂管理、善营销”,能够胜任导游、营销业务、旅行社计调及景区服务管理等岗位的高素质高端技能人才,在校学习期间学生获得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到2013年,把该专业建设成为声誉良好、特色鲜明,在湖南乃至中南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专业。
1、建立校企合作双赢机制。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委员会的作用,统筹企业生产设施和学院实验实训设施建设,实现技术共享、人才共育;充分利用娄底中职教育、学院中专教育已经提供的平台,探索政府宏观管理,学院依法自主招生,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到2013年,在校生稳定在300人左右。
2、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成熟。
以企业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为保障,加大订单培养比例。
优化“分段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到2013年,订单培养占在校生比例达66 %以上,就业率达99%以上。
3、教学模式改革更加深入。
与华天酒店集团等企业合作新建“厂校合一”的西点西餐生产性实训基地,新建以“模拟导游实训室”为核心的院内实训基地群;完善以“餐饮实训室”为主的院内实训基地群,进一步建立教学基础文件,实现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融合,学生到旅游企业生产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达100%,专业技能抽考合格率、优秀率稳居全省同类专业第一,学生满意率98%以上,参加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年获奖。
4、课程体系教材有机衔接。
增加教学计划中技能考证课程比例,使职业要求与教学要求相结合,推行“双证毕业”,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导游实务》、《酒店服务礼仪》2门专业核心课程,开发10门专业课程标准。
与企业合作编写《景区服务与管理》、《娄底旅游文化》等特色教材,毕业生职业资格取证率达98 %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96%以上。
5、教师队伍素质大幅提升。
进一步创新师资队伍的培训与培养机制,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至2013年,引进现场专家2名担任专业带头人,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副高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0%以上。
6、评价考核模式更加科学。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形成适应工学结合的科学的多元评价模式。
7、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积极组织或参与各种社会培训和咨询工作,积极参与旅游企业管理服务工作。
主要包括:建立多样化的继续教育体系,为行业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个性化培训服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升对旅游企业的科技服务能力;接受企业委托,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等,2年建设期内,开展培训与技能鉴定累计2000人次以上,并逐步建立“培训”品牌,申报2项校企横向课题。
三、建设内容1、“分段交替”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产学结合、校企互动”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贴近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实际,进一步探索“分段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即第一年培养的重点是专业基础素质和基础技能,在第一学期学习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期学习专业技能课程;第二年重点是强化核心技能的培养和职业技能认证,第三、四学期划分专业方向,学习职业认证课程,强化核心技能;第三年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路子,第五学期顶岗实习,第六学期毕业实习与就业。
同时,第四学期根据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能细化,分为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旅游英语、旅游营销方向,对学生进行核心技能强化。
通过瞄准产业、锁定职业的“分段交替式”人才培养,努力实现专业与职业、就业的零接轨。
2、“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
结合区域旅游对人才的需求及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旅游企业相关岗位管理人员进行共同研究分析,明确培养岗位、工作任务、任务领域及能力需求,根据能力要求进行归类,把课程分成“基础知识课程”、“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职业技能操作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四大模块, 构建以真实旅游服务及管理为载体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流程。
3、“点面结合”核心课程建设。
在“校企开发、岗位对接、双证融通”理念的指导下,重点建设课程体系中5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与实务》、《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策划实务》和《旅游公共关系》,“以点带面”促进整个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旅游政策与法规 旅游英语口语 模拟导游 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 计算机应用旅游应用文写作 旅游地理 职业技术操作课程 基础知识课程职业能力培训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计调业务 职业素质拓展课程 旅行社经营管理 旅游市场营销 导游实务 旅游礼仪 旅游客源国概况普通话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英语体育 导游基础知识 酒店、旅行社综合实训酒店、旅行社顶岗实训 摄影艺术 日语 茶艺 旅游电子商务 旅游文化 旅游财务管理文学欣赏书法课程名称类型教材、讲义名称字数(万字)负责人完成时间旅游礼仪讲义旅游礼仪20 雷晚蓉2012.08 导游语文讲义导游语文22 邱玉贵2012.09导游实务讲义导游实务20 邱智鸿2012.10 旅游概论讲义旅游概论20 邹慧鹏2012.11旅行社经营管理讲义旅行社经营管理25 王雨阳2013.01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讲义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20 刘建才2013.02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讲义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20 梁红波2013.03酒店服务礼仪讲义酒店服务礼仪20 邹若云2013.04餐饮服务与管理讲义餐饮服务与管理20 姚月圆2013.05景区服务管理教材景区服务管理22 雷晚蓉2013.10娄底旅游文化教材娄底旅游文化22 邱智鸿2013.114、“专兼结合”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