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中国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溯源流变,展示了中华文明历史发展的脉络。
本文以解析中国思想史中重要事件、曲折如何影响社会发展、如何反映时代文化为目的,力图把握其中蕴藏的历史洞察。
中国思想史考试题及答案
一、儒家思想
1、以孔子为最崇高的哲学家的思想系统叫什么名字?
答:儒家思想。
2、儒家思想是源于何人的思想?
答:儒家思想是源于孔子的思想。
3、儒家思想有哪些特点?
答:儒家思想的特点有下列几点:①以道德教化德行为主要内容;
②强调中庸之道、劝学立德;③重视忠恕、宽容优柔;④主张“礼仪之邦、劳以休养”。
二、墨家思想
1、墨家思想最初由谁提出?
答:墨家思想最初由墨子提出。
2、墨家思想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墨家思想的主要思想是“以适与失”,即在一定量的社会情况下,正当的行为(“适”)能够产生正义的和谐,而错误的行为(“失”)则会引起不和的状态。
3、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什么不同?
答: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有以下几点不同:①墨家思想强调行为和
后果的关系,即以“仁义”来行事,而儒家思想则以“中庸”去行事;②墨家思想强调学习天人之道,而儒家思想注重教化过程;③墨家思想强
调人的自身的努力,而儒家思想则强调教育原则。
中国思想史考题
中国思想史(上)复习题一、名词解释(6个/5分一个)1.“齐物论”(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分为“齐物”论和齐“物论”。
“齐物”论即万物一齐,“齐”有均、平、等之意,所谓“齐物”,是指以道观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彼此之间没有高下、美丑、尊卑的区别。
齐“物论”即物论一齐,是指俗世关于事物的论断都是立足于道之一端,皆有其特定的立场与局限性,皆有其所是,亦皆有其所非,彼此之间并无真伪、是非之别。
齐“物论”并非主张相对主义或不可知论,而是为了破除流俗之见以及各种物论对于人心的束缚和伤害。
2.忠恕之道(孔):孔子提出的伦理学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出自《论语·里仁》。
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推己及人之意。
忠恕,意为忠诚和宽恕,即以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忠恕之道是“仁”的具体运用,也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3.失其本心(孟):孟子性善论的观念之一。
出自《孟子·告子上》,意为天性、天良、原本具有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是人天生具有的,如所谓的“四端之心”,这是人性为善的基础。
然而,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可能屈服于自身的欲望或是外部的压迫,放弃自己的良心。
“失其本心”导致了恶的产生,使得本性为善的人做出恶行。
4.反者道之动(老):老子的哲学思想之一,出自《道德经》。
“反”,覆也,引申为复归、回归。
“反者道之动”是指事物的存在具有反复、回归的运行趋势。
这一命题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对中国哲学中辩证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这一观点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也有新颖的洞见,不同于单线条的思维方式,揭示了历史不断复归的趋势。
5.无待(庄):庄子提出的哲学思想,即对于对象的无所期待、无所依赖的态度,指一种悠游自在,无溺无滞的生命状态。
从逻辑上看,“不待”以“无己”为前提,“无己”即不滞、不执于“我”。
只有破除是非之执、物我之别,才能与物同化,达到逍遥的境界。
中国思想史 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题
1、周公制礼作乐
2、《白虎通义》
3、横渠四句
4、“经学即理学”
5、东方文化派
6、孔子
7、《五经正义》
8、谶纬
9、“工商皆本”
10、天演论
11、孟子
12、五德终始
13、新学
14、知行合一
15、三民主义
二、简答题
1、简析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2、戊戌变法期间康、梁、谭、严维新变法思想表现的异同?
3、简述西周末年思想革新的表现。
4、简述洋务思潮基本内容。
5、汉初儒学主要特征。
6、乾嘉学风形成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1、对先秦儒、道、墨、法诸流派思想评析。
2、清末反清思想的形成。
3、汉初黄老思想流行的社会背景。
4、如何理解王阳明心学思想解放的性质。
5、西周“帝”的思想较前代有哪些新因素。
6、鸦片战争后“变局”意识的产生。
一、名词解释题
1、中庸
2、黄老之学
3、“性气相资”
4、以夏变夷思想
5、君主专制主义
6、玄学
7、三品论
8、鹅湖之会
9、北宋五子
10、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二、简答题
1、刘安在《淮南鸿烈》中的主要主张。
2、隋唐道教的主要派别。
3、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思想主要范式的重要内容。
4、王安石及其新学。
三、论述题
1、隋唐时期佛教主要宗派及其主要思想。
2、民国期间有哪些重要思想论争,其思想内容有何关联。
3、宋初理学思想主要派别。
4、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思想主要内容。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
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
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
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
二、民养君。
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
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
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
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用非常重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政治思想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昌大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昌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政治思想是中国学术思想与文化的特色之所在。
()参考答案:对2.能对思想进化演变一目了然,且可以将各个时代的背景详细说明的研究方法是问题的研究法。
()参考答案:错3.将各种思想提炼出特色,以类排序的研究方法是()。
参考答案:宗派的研究法4.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
参考答案:政治实施理论与政治权术理论;政治哲学;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伦理道德问题;国家和法的理论;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的理论5.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资料来源有()。
参考答案:法典及其他制度;政治家活动的遗迹;学者的著述与言论;可以证察时代背景及时代意识的历史及其他著述第二章测试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特色是重罚。
()参考答案:错2.“以德施刑”意思是罚为根本,德是补充。
()参考答案:错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
参考答案:绝对专制4.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
参考答案: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5.周公的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
参考答案:保民慎刑罚第三章测试1.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称为人类文明的()。
参考答案:轴心时代2.诸子百家中()的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
参考答案:儒、道、墨、法3.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
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参考答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以德报怨”、“以柔克刚”、“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这些成语最可能源自()。
参考答案:《道德经》5.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参考答案: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第四章测试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思想史常考题型及答案
思想史常考题型及答案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思想史常考题型及答案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思想史,常考,题型,答案,中国思想史,什么,绝地天通,这一,,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中国思想史》1、什么“绝地天通”?这一传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什么意义?《尚书楚语》和《山海经》记载有“绝地天通”的学说。
中国第一阶段是民神不杂的时期,有专门人员与神沟通,普通人没有这种权利,叫做民神异业,敬而不渎。
中国第二阶段是民神杂糅时期,人人祭祀,家家做巫。
中国第三阶段是绝地天通时期,上帝派重,黎来治理社会,与神沟通,从此民神不杂,社会安定了。
绝地天通是上古社会秩序的第一次整顿,是封建专制主义文化的起源,“绝地天通”是构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核心,对中国文化和历史发展有着规定性影响的作用。
2、如何认识殷周时代天命观的演进和变化?殷周时代天命观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从自然主义到道德人文主义的过渡。
到了周代的时候天命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东西,为此后中国思想传统中天成为终极性的价值源头创造开端。
3、有一种观点认为:周人的道德意识是孕育于繁复的宗教性活动之中。
你如何理解?周人的道德意识是指出现了“孝”和“德”的范畴。
孝字在西周金文中是祭祀祖先时有所奉献的意思。
周人认为追孝,享孝祖先,对祖先继序思不忘可以祈福长寿,使族类获得幸福。
而这一切都要通过对许仙的祭祀这一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
周人提出的德是处世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
而这三项内容又要通过祭祀活动来体现出来。
周人十分重视祭祀这种具有宗教性活动,通过祭祀这种宗教性活动孕育出了周人的道德意识——“德”和“孝”。
4、怎样理解《尚书·多方》中“天惟时求民主”这句话?“天惟时求民主”,其后一句是“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
字面看,商汤就是民主,是人民之主;历史看,当时是奴隶制,商汤是最大的奴隶主.这里的民主就是最高统治者!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
中国思想史考题整理
免师二班中国思想史考题整理一、阐述中国古代思想家主要想协调的几种关系。
【张明新整理】(史院提示:天人、人际、身心,参照韩东育教授《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刚要》)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主要想协调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身心关系。
1、天人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自然与道德。
认为“天”为自然观点主要有两派:以老庄为代表的顺应自然、消极无为观点与以荀子为代表的“制天命而用之”。
将“天”视为人伦道德,主要为儒家所倡导。
孟子便有“义理之天”说。
汉代董仲舒进一步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说。
明清之际,“天人合一”思想开始式微。
2、人际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宽和处世,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
如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此外,儒家倡导三纲五常的人际伦理,以此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3、身心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人之身心和谐,处理好理与欲的关系。
道家讲求清静无为,形神合一。
儒家强调“欲而不贪”的中和平衡心性。
发展到宋明理学,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身心主张。
陆王心学以“心即理”为主张,调人的本心是道德主体,修养功夫在于存心养心。
二、先秦道家思想的派别及其思想特征【王丹阳整理】(史院提示:老子、庄子、黄老学派)1、道家思想的创立者,老子思想特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具有哲学意涵的“道”。
(1)“道”宇宙万物的本原。
“道”作为是万物之母。
而老子讨论道的时候常把道与“无”联系在一起。
这体现了道的超感官的不可言说性和处于“无”性状的独立自存的永恒存在。
因而也具有了无差别性。
(2)“道”创生万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创生万物,从一而多,从简到繁。
而且在老子看来,这是一个自然而为之的过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道”的社会价值论。
根据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要求,落实到政治领域即为实现“小国寡民”的政治理念。
《中国思想史》复习
《中国思想史》复习《中国思想史》作者:张岂之教学资料、考试复习资料先秦篇夏商周(宗教)春秋战国(先秦子学)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1、商周宗教思想①、夏商周的异同共同点:上帝是元神异:夏:忠义商:遵命遵神周:道德②、夏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原始宗教(原始社会)→上帝一元神(夏商西周)→宗教思想的动摇(西周末年)祖先一元神祖先即上帝(夏商)A、祖先与上帝分离B、天命可以转移C、敬天保民以配天命→春秋时期重人、重民思想—人文理性(西周)A、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B、民众的呼声,对上帝与祖先神的责问③、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早期五行说:A《尚书·洪范》五行说B、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五行说考源:1、源于生产实践。
生产工艺五材属性2、占星术五大行星之号3、甲骨卜辞卜辞中的五方说东西南北中为五行之滥觞④、西周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的关系史伯最早提出“和同说”,将五行视为产生百物的物质元素“和实生物”,突出了“和”在万物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第一个完整、简略、朴素的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说文解字》本意相应也。
从口,禾声,即对一句话、一声歌响应的回应。
五行既是物象,又是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符号,非自然界纯粹的物象,相反,作为古代思想家认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所使用的一些隐喻,是通过类比,比喻等直觉思维得到的哲学概念。
和而不同①君子之修养境界,为人准则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②“和而不同”的文化启发多元互补早期阴阳说:A、《易经》的阴阳八卦说B、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提出“气”及“阴阳”观念《易经》阴阳爻,阴阳卦是阴阳思想的符号化,阴阳鱼太极图对待统一,消长流行、互根互动理念。
2、春秋时代的思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士子救国儒——文士墨——武士道——隐士法——谋士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内因:思想家个人因素外因: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生产力发展、领主经济大崩溃、动荡的诸侯政治、士阶层的形成、学术发展的逻辑必然。
中国思想史题库
中國思想史題庫單選題1.五經中用以說明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法則,講求待人處世之道的是:A書經 B易經C詩經 D春秋。
2.能收「溫柔敦厚」之效者是﹕A詩教 B書教 C易教 D春秋之教。
3.《周易》簡稱《易》,「易」有三義﹕A容易、不易、變易 B互易、不易、變易 C平易、變易、簡易 D簡易、變易、不易。
4.依《漢書‧藝文志》說,儒家者流,蓋出於﹕A司徒之官 B史官 C禮官 D理官。
5.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所指的「六家」為: A儒、墨、陰陽、名、法、道德 B儒、墨、陰陽、名、法、縱橫 C儒、墨、陰陽、名、法、雜 D儒、墨、陰陽、名、法、小說。
6.道家的代表人物是: A黃帝 B關尹子 C老萊子 D老子、莊子。
7.孔子的中心是﹕A仁 B義 C 禮 D 智。
8.下列何者不是「恕道精神」? A推己及人 B見義勇為 C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D絜矩之道。
9.老子思想的核心觀念是: A仁 B義 C道 D術。
10.儒家學術自孔子沒後,其弟子中得「一貫之旨」者為﹕A子游 B子夏 C曾子 D有子。
11.主張「仁內義外」之說是﹕A 孔子 B 孟子 C荀子 D告子。
12.戰國時,利他主義的社會改革實行家是﹕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老子。
13.《韓非子》顯學篇認為: A儒、道 B道、法 C儒、墨 D楊、墨是戰國時代的顯學。
14.墨子的核心觀念是: A兼愛 B仁愛 C慈愛 D博愛。
15.申不害以黃老一派道家思想為本源,特別重視刑名,他在法家中,以重視 A勢B術 C法 D權聞名。
16.雜家的代表人物是: A鄒衍 B鬼谷子 C惠施 D呂不韋。
17.主張以禮義廉恥四維為治國之本是:A《孟子》 B《管子》 C《韓非子》 D《論語》。
18.向漢武帝建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者為: A賈誼 B董仲舒 C司馬遷 D晁錯。
19.以下四點,何者是老子所反對的: A守柔 B不爭 C禮 D無為。
20.下列敘述,何者不是莊子思想? A否定世俗的是非價值觀 B順乎自然而變化C主張性惡,必須制天而裁制之,以盡人事 D主張心齊、坐忘、虛己等修養工夫。
中国思想史考题整理
中国思想史考题整理免试二级中国思想史试题整理1,阐述中国古代思想家主要要协调的几个关系[张明鑫整理] (历史研究所建议:天人关系,人际关系,身心,参照韩东育教授的《中国古代终极关怀思想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家主要想协调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身心关系 1.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天”有两种主要的理解:自然和道德“天”是自然的两大学派:老子和庄子是顺应自然的代表,荀子是利用命运的代表儒家主要主张把“天”作为人类的伦理道德。
孟子说,天下有一个“仁义之天”到了汉代,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论明清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衰落。
2.人际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宽容和社会行为,追求以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
例如,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同”。
孟子提出”老人是我的老人,老人是我的年轻人,年轻人是他的年轻人。
”此外,儒家主张以三纲五常的人际伦理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3.身心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身心和谐,善于处理理性与欲望的关系。
道家强调静与形与神的统一儒家强调“欲而不贪”的中和心态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朱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王陆的心灵理论是基于“心灵就是理性”的原则。
调节人的本质是道德的主体,功夫的培养是有意培养人的心灵。
2。
先秦道家派别及其思想特点[王丹阳的整理》(石原提示:老子、庄子、黄老学派)1。
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思想特色老子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具有哲学意义的“道”(1)“道”是宇宙万物的起源“道”作为万物之母然而,老子在讨论道的时候,常常把道与“无”联系起来。
这反映了陶超感的不可言说性和“无”字中独立与自我存在的永恒性。
因此,没有区别(2)“道”创造了一切“道生一,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有阴有阳,气的冲是和“陶创造了万物,从一到多,从简单到复杂在老子看来,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陶经常什么都不做,什么都做.”(3)《陶》社会价值论按照老子“人法、土地法、天法、天法、道法、自然法”的要求,在政治领域的实施就是实现“小国寡民”的政治理念谈到个人的生存智慧,如果水是好的,那就是好的,心灵纯洁,欲望少。
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第二章题库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具有简单类比和混沌性思维特征的原始宗教信仰形式是()A、自然崇拜B、祖先崇拜C、图腾崇拜D、生殖崇拜2、“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与“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的对立反映了()A、天命观的动摇B、对天命意志的绝对崇拜C、天命转移论D、人文意识的觉醒3、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的天命观内容的是()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4、下列命题中未能反映西周末年宗教思想动摇的是()A、“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B、“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C、“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D、“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5、“天道远,人道迩”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主要反映出来的观点是()A、天人合一B、天人相分C、天人相胜D、天人相制6、作为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诞生标志的是()A、早期的天命观B、早期阴阳说C、早期五行说D、元气说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的天命观内容的是()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8、五行思想首次明确提出是在()A、《诗经•大雅》B、《尚书•洪范》C、《易传•系辞》D、《礼记•礼运》9、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我国最早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种以“帝”为最高主宰的宗教产生于()A、炎黄时代B、夏朝C、商朝D、西周10、最早明确区分天道与人道,认为人只应索求人道,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思想家是西周末春秋初的()A、史伯B、伯阳父C、子产D、叔兴11、伯阳父的“阴阳之序”说认为()。
A.阴阳二气就是物质性的天地之气,是万物的本原B.由阴阳二气的对立斗争产生出八卦,由八卦演生出天地万物C.阴阳二气的斗争和对立要遵循一定的秩序即规律D.阴阳二气分别体现了天的刑罚和恩德12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理论有:()A、太极阴阳论B、原子论C、佛教缘起论D、五行论二、名词解释题1、阴阳三、简答题1、简述周公“制礼”的哲学意义。
中国思想史
一、解释(共2题,各10分)。
1、《墨子》:《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3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2、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
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
修订《诗》、《书》、《礼》、《乐》,序《周易》,撰写《春秋》。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3、四心之说:孟子“四心说”:孟子在《公孙丑》上篇首先将作为天道本体的「心」体现的为仁义礼智「四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仁义礼智四端是人的先天本性,「根于心」而「由外铄我也」,因此人性是本善的。
孟子甚至以「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来强调「四端」和肢体一样具有的的先天本性。
4、《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
中国思想史(中文系各校近年考题)
中國思想史(中文系各校近年考題)一.孔子1.試述先秦墨家、法家、道家對儒家的評論2.孔子“仁‧義‧禮”的內容與關係二.老子1.《老子》亟稱於水,試問何取於水?2.試述先秦儒、道兩家於政治、倫理方面思想之差異。
3.《老子》第五十六章:「知之者不言,言之者不知。
塞其穴,閉其門,和其說,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
是謂玄同。
」請解說其義4.何謂「黃老」?「黃老之學」有何代表性的作品?其主要思想內容如何?黃老思想在當時曾發生過什麼影響?試說明之。
三.莊子1.試論老莊之學到黃老之學的演變大要2.試就莊子論心齋、坐忘,闡釋其消遙、齊物之意旨3.試申述《莊子‧逍遙遊》大鵬南飛之意蘊4.莊子“逍遙遊”的工夫與境界5.請由修養論的進路,說明老子之“無”與莊子之“逍遙遊”的共通性6.由‘天地一指,萬物一馬’﹝莊子‧齊物論﹞的思想,論儒、釋、道三家的異同7.莊子名理想之人物為「至人」、「神人」或「真人」;試述如何經由修養,達成此一人生境界?四.墨子1.試論先秦時期儒墨兩家之相非議2.試述戰國至秦墨家學說及其影響3.公孫龍「堅白論」之要旨如何?墨經對「堅白」之關係有何見解?4.試述孔、老、墨對西周天命觀之改造5.試論先秦名家與墨辯對「名」之見解的異同6.儒、墨兩家之「愛」、「利」思想有何差別?五.孟子1.先秦諸子之天人關係思想各具特色,試以墨子、莊子、孟子為例,加以比較說明2.說明孟子“心、性、天”的理論3.孔子之‘仁’與孟子之‘性善’的異同4.孟子的王霸論具體內容為何?為什麼孟子要提王霸問題?舉例說明孟子的王霸論對後代學者有何影響5.墨子非攻,孟子主張「善戰者服上刑」,兩人均反對戰爭,都不贊成以戰爭為解決問題的手段。
試問:1‧兩人反對戰爭的理由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理由為何?如果不同,差別又在哪裡?2‧兩人反對戰爭的理由與其基本思想有何關連?6.儒家政治思想中,君臣關係是相當重要的部份,孔子、孟子對此均有論述。
請問:1‧孔、孟的君臣關係論有否差異?2‧如果有差異的話,差異在哪裡?3‧這種差異在思想史上有何意義?請詳細說明六.荀子1.孟子言性善,荀子謂性惡,試較論二人之說2.孟子、荀子論性不同,但皆為儒家,試述兩人之所以為儒家的要素3.荀子的天論觀,在中國的思想史上,居有何種地位?試加說明4.先秦諸子論天人關係,各有所擅,試就荀子、莊子二家論之5.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惡,試就二說分別論述之6.孟子、告子、荀子的心性論主張各如何?孟告之辯,與荀孟之辯的爭議焦點何在?為什麼孟子的性善學說,在中國人性論史上較居優勢的地位和影響?7.老子、孟子、荀子三家,各是如何以「水」為喻,以言天道、人道?試加比較,並論評之。
中国思想史复习题
2011级历史系中国思想史复习题考试要求:考试分为三大部分:一,最具核心的概念与命题;二,每个时代在思想史方面最核心的问题;三,要有“史”的意识,注意规律性问题,把握思想史纵向发展的总体变化名词、概念1.巫觋文化、2.礼乐文化3.意义信仰4.人文生态5.经学6.经学政治7.义疏之学8.自然9.四心10.四德11.“尽心、知性、知天”12.素王:“素王”就是只有其德而无其位的“王”。
13.革命:古代以天子受天命称帝,故凡朝代更替,君主改年号,称为革命。
14.顺向诠释15.逆向诠释16.郭象的独化论、17.内圣外王,18.新儒学,19.四书20.尊德性21.明体达用22.春秋三传23.法言简答题:1.整合经学与子学——姜广辉2.经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应占有怎样的地位?其本质和特点是什么?P63.中国思想史发展的主线及特点是什么?P204.孔子从《诗》、《书》、礼乐中吸收哪些价值原则,并做了进一步发展p585.结合郭店楚简“身心(仁)”,谈谈对《论语》中“仁”的理解p1296.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理路是什么?P1647.性善论对于人的存在有何价值意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P1648.试说明在中文语境中自由一词古今不同含义p1859.如何认识《春秋》在汉代政治中的地位和影响?P28110.董仲舒的学说对汉代政治有何影响p31411.王弼所说的道、无与老子的道、无有何联系与不同?12.我们可以从这种不同和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P37313.孔颖达《周易正义》在易学史上的地位如何?与王韩易学以及程朱易学的关系如何?P39614.宋明理学为何突出“性与天道”的问题?15.较之早期儒学,是否有思想的根据,又做了哪些发展?P46516.宋明理学为何又被称为“新儒学”?如何理解其所为“新”17.朱熹如何提出道统说?对韩愈的道统说有哪些继承和发展?P52218.试分析、说明晚清诸子学的兴起p616名词解释:巫史文化:巫史(觋)文化,是针对殷商文化特质而言的。
《中国政治思想史》简单题
二简答题1、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一)思想形成期先秦时期。
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有儒家政治思想、道家政治思想、墨家政治思想、法家政治思想。
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中华文化典籍。
(二)思想发展期秦汉隋唐期。
逐步确立了以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同时吸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进一步发展。
(三)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1)出现以朱熹、王守仁为代表的宋明理学。
(2)出现陈亮、叶适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思想。
(四)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时期。
对政治思想进行反思,出先以黄宗羲为代表的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潮。
(五)思想转型期步入近代时期。
西方思想的传入使政治思想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化。
(六)思想变革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终结,出现反映社会变革的思想即辛亥革命思想。
2 中国思想史的特点(1)重实际而不尚玄理。
(2)多因袭,少创造。
注重经学形式,以注经阐释己意(3)、重辩证思维(儒、道、释等)。
(4)、重政治与民本思想的结合。
(5)、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自然哲学成分少。
如儒家思想。
3、先秦“四民分居定业论”管仲(1)齐国管仲政治主张之一。
(2)原因:认为民杂居在一块容易混乱,导致社会不稳定。
(3)主要内容:运用行政权力将(士农工商)按职业划分居地,户籍制度进行严格管理。
(4)目的:使民心安。
相语以事,相亦以巧,相陈以功。
4、范蠡的(持盈,定倾,节事)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三件事:这三者的结合即天时地利人和。
持盈:顺从天道。
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因势引导。
盛而不骄,赢而不溢。
节事:顺从地道。
平时治理国家政事要得当。
定倾:顺从人道。
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
5、孟子的民本思想(1)理论基础:人性善。
人心是政治行为的基础,政治是道德主体即仁心扩充的结果。
(2)政治道德化的基本思路A. 政治是道德的延伸。
孟子的王道仁政说,是以德治为其运行基础的。
B.政治领袖应由仁德之君担任,君心则是关键;施行仁政,致天下太平。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库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库第一部分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编思想形成期填空题1.周公(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根据周初的政治形势,系统地阐发了以、敬天保民为主要内容政治思想。
【答案】明德慎罚【解析】周公执政期间根据其执政的形势,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出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其内容是:惟命不于长,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和敬天保民。
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答案】克己忍让【解析】孔子仁爱和礼治学说的内容包含着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克己忍让即不强迫别人,在利益面前让着别人。
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重仁,重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
【答案】孟子;荀子【解析】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中孟子主张的是仁义,主张君主要实施仁政;而荀子则是重视礼仪道德,主张以礼和德治国,特别强调礼仪。
4.从圣人乱天下的观点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与盗贼实际没有差别。
【答案】庄子解析】庄子主张无为而知,他认为是君主或圣人的统治才造成了天下大乱,所以,现实中的君主和盗贼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5.墨子最初受业于,后来,由于思想观点不同,转而另辟蹊径,成为墨家的创始人。
【答案】儒家【解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他最初是归于儒家的,只是后来由于思想观念不同而另外独辟蹊径,创立了墨家学派。
在前期法家中,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而慎到重视“势”。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答案】商鞅解析】商鞅是秦朝著名的改革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和法家思想的实施者,他重视法的作用是因为法能定分,法能胜民,法律也是实行富国强兵的保证。
判断正误1.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
指秦朝以前的历史,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
不包括秦朝。
()解析】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指秦朝以前的历史。
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不包括秦朝,即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
《中国思想史》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合称。
2.西周的治国安民大纲是。
3.古代周朝的五种酷刑是指、、、、。
4.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5.“师夷长技以制夷”是在一书中提出的。
6.《告子上》中写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这体现了孟子的价值原则。
7.阴阳五行中的“五行”是指、、、、。
8.禅宗真正形成为宗派,应从唐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算起,被推尊为禅宗六祖,是禅宗正式诞生的标志。
9.宋代理学朱陆之争指的是和两大思想家的斗争。
10.《明儒学案》的作者是。
11.战国末年的为法家思想的总结者。
12.“,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这句话表现了孟子的思想13.“尚贤”“尚同”思想是的思想主张。
14.邹衍的历史学说“五德终始说”,是一种神秘的历史循环观念。
它以五德相生关系说明王朝更替,这五德的先后顺序为:、、、、。
15.“荆公新学”是北宋改革者的思想内容。
16.《周易》中八卦是指、坤、、、艮、、兑。
17.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等:、“斗筲之性”、。
18.《中说》的作者是唐代。
19.理学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往往是不分的,这在二程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反映在“格物致知”和这两个命题上。
“格物致知”一词源于。
二、名词解释1.性恶说2.“大宗师”3.“参验说”4.名辩思潮5.正始之音6.性善论7.谶纬8.“言不尽意”9.《五经正义》10.经世致用11.“反者道之动”12.黄老学派13.玄学14.洛学学派15.公羊三世说16.“天人感应”17.“效验”学说18.鹅湖之会19.“致良知”20.中体西用三、简答题1.简答墨子的“尚贤”思想。
2.简要谈谈商鞅、慎到、申不害的法、势、术思想。
3.什么是陆九渊的心学体系?4.法家韩非对朴素唯物主义的贡献是什么?5.“本无”“即色”“心无”三宗的思想内涵是什么?6.简答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列命题中未能反映西周末年宗教思想动摇的是( )
A、“浩浩昊天,不骏其德。”B、“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C、“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D、“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
5、“天道远,人道迩”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主要反映出来的观点是()
4、“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量度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持此思想观点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5、战国时期的早期法家中十分重视“法”的思想家是()
17、荀子“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是一种()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12、孟子的性善论认为()
A、人先天就具有仁、义、礼、智的完美道德,故人性皆善
B、人性本善,所以一般人不需后天的培养教化自然都能成为仁人君子
C、人的本性之中具有善的萌芽,将其扩充开来就形成完美的道德
D、人性中虽先天有善的萌芽,但还需要后天的不断培养才能发展为善行
13、荀子的“化性起伪”说是指()
9、依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我国最早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种以“帝”为最高主宰的宗教产生于()
A、炎黄时代B、夏朝C、商朝D、西周
10、最早明确区分天道与人道,认为人只应索求人道,提出“天道远、人道迩”的思想家是西周末春秋初的()
A、史伯B、伯阳父C、子产D、叔兴
11、伯阳父的“阴阳之序”说认为()。
A.阴阳二气就是物质性的天地之气,是万物的本原
A、商鞅B、慎到C、申不害D吴起
6、战国时期的早期法家中十分重视“术”的思想家是()
A、商鞅B、慎到C、申不害D吴起
7、战国时期的早期法家中十分重视“势”的思想家是()
A、商鞅B、慎到C、申不害D吴起
8、下列说法不属于道家思想渊源的是()
A、盖出于曦和之,敬顺旱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想史章节题库
———————————————————————————————— 作者:
———————————————————————————————— 日期:
中国思想史章节题库
第二章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A、天人合一B、天人相分C、天人相胜D、天人相制
6、作为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诞生标志的是()
A、早期的天命观B、早期阴阳说C、早期五行说D、元气说
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的天命观内容的是()
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
8、五行思想首次明确提出是在()
A、《诗经•大雅》B、《尚书•洪范》C、《易传•系辞》D、《礼记•礼运》
C、否认人的认识能力D、否认认识的可靠性
15、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指()
A、道的运动以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为法则
B、道是仿效自然界而构成的,其运动法则也取法自然界
C、道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故其遵循的法则只能是自然而然
D、道从本体言是自然无为的,但其作用则无所不为
16、在人性问题上,告子主张()
A.性善说B.性恶论C.性无善无不善说D.性三品说
1、具有简单类比和混沌性思维特征的原始宗教信仰形式是()
A、自然崇拜B、祖先崇拜C、图腾崇拜D、生殖崇拜
2、“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与“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的对立反映了()
A、天命观的动摇B、对天命意志的绝对崇拜C、天命转移论D、人文意识的觉醒
3、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的天命观内容的是()
9、下列命题不符合老子人生哲学的是()
A、“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B、“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C、“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常。”D、“不谴是非,已与世俗处。”
10、下列人物不属于先秦时期名辩思潮的主要代表的是()
A、公孙龙B、惠施C、墨子D、后期墨家
11、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中,被韩非称为“世之显学”的是()
A、人性本善,后天环境的熏染使人变得虚伪
B、人性本无所谓善恶,由于后天环境影响而使人有善恶之分
C、人的道德品质是由圣人“起礼义、制法度”加以改造培养的结果
D、人性本恶,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符合善的要求
14、庄子在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主要表现在()
A、否认认识对象的规定性B、否认有判别是非的标准
A.尽管有一些形而上学因素,但总的讲来是符合辩证法的
B.只有片面的真理性,总体而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折中主义
C.只讲矛盾的调和而忽视了矛盾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
D.力求从对立面的同一中去寻求矛盾的平衡与和谐,这一点是可取的
2、墨子在世界观上是自相矛盾的,即在主张具有唯物主义战斗性的“非命”、“尚力”说的同时,又提出了具有宗教迷信倾向的()。
A.自然命定论B.天人感应说C.“天志”、“明鬼”说D.天人合一说
3、庄子“道我合一”的主观唯心主义是指()。
A.通过“无我”、“丧我”即取消自我以绝对地顺应自然、顺应道
B.通过不断地扩充自我,发挥自我的潜能达到和道的同一
C.道是无,因此只有在人死后化为无,才可能与道合一
D.道即我,我就是道,所以我就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B.由阴阳二气的对立斗争产生出八卦,由八卦演生出天地万物
C.阴阳二气的斗争和对立要遵循一定的秩序即规律
D.阴阳二气分别体现了天的刑罚和恩德
12以下属于中国古代宇宙论的理论有:()
A、太极阴阳论B、原子论C、佛教缘起论D、五行论
二、名词解释题
1、阴阳
三、简答题
1、简述周公“制礼”的哲学意义。
2、简述《易经》在中国思想史中的认识论价值。
3、简述原始宗教对当时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4、简述《易经》蕴涵的辩证法思想因素。
5、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
6、简述《诗经》的思想内容。
第三章题库
一、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所选项的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孔子全部学说都贯穿着他的中庸的方法论原则,其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