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追求完美是种病态

合集下载

不要追求完美作文系列

不要追求完美作文系列

不要追求完美作文系列篇一:不要追求完美在交易中追求完美意味着什么?存在完美的交易吗?大部分交易都属于正确状态就是理想的具有获利能力的交易方式吗?有这种交易模式吗?任何进入期货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无不认为自己具有获利能力,并且对市场充满憧憬,市场给予的获利机会放射出巨大的光芒,这种光芒的耀眼程度足以使投资者既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市场的真实情况,各种传奇大师的经典故事更是使人浮想联翩:完美的交易、神奇的预测、滚滚的财富,真是充满诱惑!通往财富之门的自由之路似乎就在眼前,并且即使在真正的交易中吃了大亏,也只认为是自己的努力不够,而不是追求完美交易本身有错,他们始终相信市场上确实存在一种只有及少数人知道的交易秘籍可以给人带来巨大财富,并且只要找到这种秘籍,他同样也可以获取巨大的财富,寻找这种秘籍则成了他的努力方向,他认为这种秘籍可以带来完美交易,完美交易是真实存在的!然而,我要告诉你:这是一个大的骗局!追求完美意味着什么?追求完美意味着追求失败!完美的交易就是把曲线拉直的交易,就是在最低点买进,在最高点卖出的交易。

从已经走过的图形来看,是存在这种完美交易的可能的,然而,时光不会倒流,你只能在回味中去寻找这种完美。

正是因为市场表面上看来存在这种交易,再加上媒体的片面报道和宣传,使投资者产生错觉,并进入错误的状态,使自己的努力方向与市场的真实情况背道而驰。

当你的努力方错了以后,你越努力,你付出越多,则你错得更很,你离获利就越远。

我们承认,追求完美是人的本能,获利是我们的理想,关键是,在交易中我们不能通过完美交易来实现我们的理想。

顶和底只有一个,并且顶和底只有在形成之后才能知道它的存在,况且,在整个行情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似似而非的顶和底,你无法区分;如果你去追求顶和底,你就必然会遇到许多似似而非的顶和底,那就意味着你会不断遭受市场的打击,也就意味着你在追求痛苦和失败。

顶和底是唯一的,而你绝不可能只交易一次,没有人可以承受追求顶和底的交易成本、精神成本、信心成本!把曲线拉直更是痴人说梦!把曲线拉直就意味着让时光倒流!也许你会想,我可以去寻找一种方法,事先把顶和底预测出来,不仅可以预测出大顶和大底,也可以预测出小顶和小底,这样不仅可以底部买入顶部卖出,也可以把曲线拉直,很多书上不都在介绍各种交易方法吗?很多成功者不都是这样交易的吗?这是宗教般的梦想!是对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的反应!是根本不知道成功交易者到底是如何交易如何获利的表现!成功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然而为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遇到的苦难却鲜为人知。

追求“完美”亦是一种心理病

追求“完美”亦是一种心理病

龙源期刊网 追求“完美”亦是一种心理病作者:翟峰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08期追求“ 完美”亦是一种心理病,这不仅仅是笔者的看法,而是人们经历的体验,有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记得很多年之前笔者曾看过一部前苏联的生活片,剧中男主角与女主人公探讨人生时,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大意是:人生不过是一个大苦恼和许许多多小快乐。

细细想来,此话实在不浅薄。

但凡人生,总有一个根本的烦恼。

譬如,某人期望美貌,但其容貌总是越来越丑,因为没有一种外在的力量能够抗拒人的衰老,抵御容貌的变丑。

如果我们为这个而担心的话,那么实际上就陷入了人生的一个大困境。

没有人能够从客观意义上化解这个大烦恼。

我们只有改变审视自己的目光,学会用欣赏的态度,去发现不同时期自己的美丽。

世间由于追求完美而造成的人为的心灵痛苦之事例可谓举不胜举。

一位在医生看来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年仅35岁的女人,高高的,瘦瘦的,并且端庄大方,但是该人却认为自己很丑。

她认为自己鼻子大,嘴唇畸形,下颌大,臀部也大,胸部扁平。

为此,她一直烦恼,以至于她6年来几乎从未出过家门。

虽然她住得离母亲很近,但她已有两年没有去看母亲了。

当亲戚来的时候,她就避开躲到楼上去。

当她去看医生时,甚至用绷带将脸缠住。

最终她试图自杀。

她对医生说:“我难以想象有比这更痛苦的事情了,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将我的手臂给砍掉了,我宁愿得癌症。

”英国一位妇女,20多年来每天都要花上几个小时照镜子看自己的相貌,而且每天非要经邻居过目后才敢出门,烦得邻居叫苦连天。

她因耗费工时照镜子而多次失去工作,甚至连自己的婚礼都错过了。

美国一位妇女,会花一整天的时间,用放大镜来检查脸庞上面生长过度的毛发。

另外,也常见她反复找整形外科医生矫正面部生长过度的毛发的这些“ 缺陷”,术后却更不满意或者抱怨手术失败要求重新来过。

而更多的是,现代女性对美的追求又有一种很大的偏向:希望十全十美。

年轻的女孩都希望拥有张柏芝精心雕凿的五官;梁咏琪那44寸的美腿和舒淇的性感;而白领又盼望修炼张曼玉、林青霞一样的好气质……可见,完美主义在社会审美心理上,很容易制造人们的心灵痛苦。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如何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完美主义是一种追求卓越,追求无可挑剔的态度和行为模式。

然而,完美主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给个人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完美主义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一、认识完美主义的特点和影响完美主义者常常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的要求非常苛刻。

他们经常强迫自己做到最好,对错误和失误无法容忍。

然而,完美主义者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往往是巨大的。

他们经常陷入抓狂和沮丧的情绪中,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过于苛刻,导致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感到沮丧和不满足。

二、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要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首先要接受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人能做到完美。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转变对待错误和失败的态度。

要明白,错误和失败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它们并不代表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三、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完美主义者往往将目标设定得过高,难以达到。

为了缓解压力和焦虑,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

目标应该具体、可行,并考虑到个人的能力和资源。

合理的期望可以减轻对自己的要求,使个人更加真实地面对现实。

四、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过于苛求,容易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

为了缓解压力和焦虑,需要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

要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给予自己肯定和认可。

同时,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将其看作是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失败的标志。

五、寻求支持和鼓励完美主义者往往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焦虑,需要寻求外部的支持和鼓励。

可以向亲友寻求理解和支持,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同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咨询和心理训练来应对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六、放松和调节心理状态为了减轻压力和焦虑,需要经常放松和调节心理状态。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冥想、呼吸练习、瑜伽等,帮助平静内心,缓解压力。

同时,要注重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通过运动和休息来提升自身的抵抗力和应对能力。

爱挑毛病的心理分析

爱挑毛病的心理分析

爱挑毛病的心理分析俗话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但是,倘若老是说人长短、鸡蛋里面挑骨头,就可能是有心理疾病了。

你做了件漂亮事,大家都称赞你能干,可偏偏就有人泼上一盆冷水,说这不好、那也不好,非得找出点毛病不可。

生活中,总有人抱着挑毛病的眼光看人、看事,他们常常以此为乐,其实,这些爱挑刺的人,不外乎有三种心理:一、过于追求完美我们身边常常有完美主义者,他们对个人要求很高、很挑剔。

从心理学角度看,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和思维方式,即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的倾向。

它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缺乏弹性和灵活性。

完美主义者除了给自己设下高标准、严要求外,还经常处处苛求别人,并总能挑出别人的毛病,由于对人感到不满而易招致怨恨。

完美主义人格的突出特点表现为:1、辛苦工作,注意细节,做事务求尽善尽美;2、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高于别人;3、要求规矩、缺乏弹性,容易陷入定势思维;4、行事谨慎,力图成功,不能宽容自己与他人的失误;5、非常在意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评价和期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人,倾尽一生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以至于直到他70岁的时候,他还没有结婚。

于是有人问他:“你寻找了一辈子,也找遍了世界很多地方,难道就连一个完美的女人都没有遇到吗?”这个男人十分伤心地说:“有一次,我碰到了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个人又问:“那你为什么没有和她结婚呢?”这个男人却很无奈地说:“没有办法,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毫无疑问,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在追求一种至善至美的爱情,在他们的心中都为自己想像了一个完美无缺的异性,他们也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和心目中所想像的一模一样的人,可是最终他们谁也没有遇到。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现在心理学甚至认为,过分追求完美是一种强迫症,主要特征是苛求完美。

这些人往往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同时又有些墨守成规、谨小慎微,会因为过分地重视事物的细节而忽视全局,优柔寡断的性格让他们面临意外时会不知所措。

毁掉一个人的方式就是追求完美

毁掉一个人的方式就是追求完美

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式,是让他追求完美十堰FM92.0车城夜未央主持人远方嘉宾十堰柏和心理中心曲鹞奇01◦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

白岩松在今年的首次公开演讲中,曾说起自己而立之年的一段人生感悟。

2000年的时候,32岁的白岩松已经在央视大展拳脚。

无论是奥运会,还是春节晚会,但凡是大型节目的舞台,总少不了一束属于他的聚光灯。

并且他还身兼数职,不仅参与了体育、娱乐、新闻……各个部门的王牌节目录制,还是三个栏目的制片人。

在很多人的眼中,那时的白岩松是一个完美的主持人。

但是,次年,他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停工一年,没有任何出镜。

当时有人劝他,说主持人这一行,你只要一个月不出镜还凑合,半年不出镜就没人记住你了。

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放下了手头大多数的工作,因为他发现掌声越多,他越不知所措。

于是,一年以后,我们便见到了那个打造出《新闻1+1》、《时空连线》、《新闻会客厅》等经典新闻节目,口若悬河、针砭时弊的老白。

回首往昔,白岩松无不感慨地说道:“毁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求完美和达到极致。

”“今天的一切其实都感谢那个时候的做减法,我单纯了,也才成了我今天的我。

”常言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曾国藩曾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说:“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花全开,就开始凋谢;月全圆,就开始残缺。

过于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

当你不顾一切地让自己变得完美无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开始走下坡路了。

远方:当你不顾一切地让自己变得完美无缺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开始走下坡路了。

曲老师是怎么看白岩松老师说的这句话呢?曲鹞奇:我们总是听到这样的教导:你要抓住生命中的一些机会,你才会获得成功。

这是我们都会认同的观念。

但如果生命中的机会超出了我们可以驾驭的极限怎么办呢?我认为最正确的选择就是像白岩松说的那样做减法。

只有这样你能把你相对热爱和擅长的方向保留一下,继续提升。

而那些看似是好机会,但自己驾驭不了的方向则要忍痛放弃。

追求完美的坏处例子

追求完美的坏处例子

追求完美的坏处例子
追求完美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它也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下面是追求完美的坏处例子。

首先,追求完美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自我信心。

一个人会把自己的标准设定得太高,以至于他们很难达到自己的期望,这会导致他们缺乏自信,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其次,追求完美可能会影响人们的健康。

一个人会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完美的追求上,以至于他们忽略了自己的健康,这会导致他们精疲力竭,甚至患上某种疾病。

最后,追求完美可能会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会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完美的追求上,以至于他们忽略了和家人朋友的关系,这会导致他们缺乏交际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

追求完美也有坏处,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自我信心、健康和人际关系。

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追求完美的度,不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在完美的追求上,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强迫性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

强迫性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

强迫性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强迫性人格障碍: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强迫性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是一种常见的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完美主义和控制欲望。

本文将探讨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一、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具备以下特征:1. 完美主义:他们追求完美,对自己和身边的事物都有非常高的标准,无法接受不完美的状态。

2. 控制欲望:他们渴望掌控一切,包括自己的情绪、他人的行为和环境的变化等。

3. 刻板固执:他们有强烈的执着性思维和行为模式,丧失灵活性,难以接受突发变化。

4. 认为自己的方式是唯一正确的:他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的观点和方式是正确的,难以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 过度关注细节:他们非常注重细节,常常陷入琐碎的事务中。

6. 困扰于无用的思维和行为:他们会反复思考某些问题或进行反复的行为,但却很难停止。

二、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原因强迫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并不十分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 遗传因素:遗传学研究表明,家族中有强迫症或其他心理障碍的人更容易患上强迫性人格障碍。

2. 生物学因素:某些神经递质不平衡或大脑结构上的异常可能与强迫性人格障碍有关。

3. 环境因素:儿童时期受到过度保护、严厉的教养方式和家庭压力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

三、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治疗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1.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减少焦虑和强迫症状。

- 曝光与反应防止治疗(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通过暴露患者于触发强迫症状的情境,并阻止其进行相应的强迫行为,帮助患者逐渐减少对强迫症状的依赖。

追求完美的心理原因

追求完美的心理原因

追求完美的心理原因过分追求完美到达一种病态得地步了,一种病态心理,这是强迫症,你不也说自己明明知道加错一点无所谓,可还是过不去那个坎,内心矛盾。

我跟你一个毛病,兄弟。

这种心理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自信,造成的原因就是家长的批评式教育,家长在你小时候批评过多,导致缺乏自信。

而一般人都是有自尊心好强的(你追求完美不就说明你是好强的嘛)。

好强而又缺乏自信。

就出现了这种问题。

我猜你的性格是保守,传统的吧。

你在网上肯定听过一种说法是,中国人大多有自卑心理。

就是因为孩子小时候受到的教育环境造成的。

听我这么说不要怪自己的父母,父母都是伟大的。

我们子女长大了,该理解父母。

慢慢来会好的,因为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这种事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放轻松,别太死板。

别把生活看的太沉重,用游戏的心态去生活。

会好的!祝福你。

给你个拥抱。

完美主义者大多眼里揉不进沙子,事必躬亲之余,还对他人不满。

工作中如此,运动中也是——想像一下和完美主义者搭档打球是怎样一种心理负担。

的确,完美主义者的优点或者说缺点就是“己所欲,施予人”,他们不但严于律己,而且不宽以待人。

完美主义者还会觉得,任何不完美之事物都难以接受或者不情愿接受,由此他们往往制订苛刻目标。

这些目标在旁人眼里是不切实际的,而完美主义者一旦达不成目标,便会觉得自己一无所用。

这种结论已远超自责和自信打击,几乎临近自我否定,毫无疑问,这注定将产生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焦虑、失眠,以及由此带来的胃痛、肌肉酸疼等。

除了生理问题,完美主义者因为让自己持续不断置于压力之下,还会导致精神上的痛苦、滋生无望感。

值得警惕的是,身心两方面的因素都在“诱导”自杀中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

加拿大约克大学一项研究分析了阿拉斯加3年间的自杀者,结果根据家人描述,其中56%都可归纳入完美者一类。

什么是完美主义者?也许它本身只是一个目标,只能无限接近,却无法达到。

况且,完美主义者没有确切定义,只能通过观察去对应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健康完美者症状:有时候,对健康的关注超出底线,对于一切有损健康的做法都谈虎色变。

儿童过度追求完美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儿童过度追求完美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儿童过度追求完美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作为父母或教育者,我们都希望看到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做到最好。

然而,一些儿童过度追求完美的问题却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儿童过度追求完美的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问题一:过度自我要求一些儿童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并试图做到完美无瑕。

这种过度自我要求可能导致他们过于紧张和焦虑,对自己的表现缺乏自信。

解决方法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者应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导他们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鼓励孩子们尽力而为,而不仅仅关注成绩或结果。

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享受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解决方法二:提供正面回馈教育者可以给予孩子积极的回馈,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而不仅仅关注他们的错误或失败。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减少过度追求完美的压力。

问题二:害怕失败一些儿童过度追求完美,害怕失败。

他们害怕失败会破坏他们的自尊和成就感,因此可能不愿意尝试新事物或面对挑战。

解决方法一:鼓励勇于尝试教育者应该鼓励孩子们勇于尝试,并相信失败也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告诉他们在失败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帮助他们转变对失败的看法。

解决方法二:培养自信心通过鼓励和赞赏孩子们的努力和进步,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

鼓励孩子们设立小目标,并一步一步地实现,逐渐增加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问题三:对他人评价过于敏感过度追求完美的儿童通常对他人的评价过度敏感,他们过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可能因此产生紧张和焦虑。

解决方法一:鼓励积极思考教育者可以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并理解他人评价的主要原因。

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人的评价并不代表自己的全部,重要的是发展自己的独特才能和个性。

解决方法二: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鼓励孩子们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让他们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意见,并相信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

问题四:焦虑和压力增加过度追求完美可能给儿童带来过多的焦虑和压力。

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或社会的压力,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

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

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完美主义,作为一种心理障碍,常常为人们所困扰。

完美主义者追求无可挑剔的表现,往往处在高压状态下,甚至因此导致精神和身体健康问题。

然而,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不仅有助于减轻压力,还能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本文将探讨克服完美主义的方法,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人们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要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我们需要明确其对我们的影响和限制。

完美主义者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不容许任何的错误和失败,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心态使得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不足和过失,导致焦虑、压力甚至是抑郁。

因此,要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首先要意识到完美并不存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可行的目标和合理的标准来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

完美主义者常常把难以达到的目标设定为唯一标准,这使得他们过度努力和苛求自己。

然而,我们可以尝试将目标分解为更具体、可行的小目标,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来实现它们。

同时,我们也要为自己设定合理的标准,理解并接受自己的能力和资源的限制。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追求精益求精,但也要明白不能完美无缺。

第三,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积极的心态,也是克服完美主义的重要方法。

完美主义者往往非常注重细节和错误,对自己过于苛责。

要改变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尝试关注自己的成就和进步,培养感恩之心,学会积极看待问题和挫折。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感受来寻求支持和理解。

与他人的互动有助于减少自身的压力和焦虑,增加幸福感。

最后,要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心理技巧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例如,我们可以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来缓解身心紧张。

此外,良好的时间管理和优先级设置对于减轻压力和提高效率也非常重要。

合理规划时间和任务,合理分配精力,有助于摆脱完美主义的困扰,提高工作和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是至关重要的。

人生不要过于追求完美

人生不要过于追求完美

⼈⽣不要过于追求完美⼈⽣永远都不会是完美的,⽐如:上帝给了⼀个⼈美丽的容貌,却不给他博⼤的思想;上帝给了⼀个⼈深邃的智慧,却不给他健康的体格。

同样,很多伟⼈都有不⾜:罗斯福⾝患残疾,拿破仑矮⼩专制,斯⼤林严厉苛刻……这些⼈都不完美,也⽆法完美。

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的⼼境很完美,他们没有在不完美⾥叹息。

如果我们⼀味地追求所谓的完美,就不可能从容地⾯对⽣活,更不可能创造成功美满的⼈⽣。

⾯对诸多的不完美,我们就要学会⽤⼀种平常的⼼态来看待它。

例如,每个⼈都有缺点,重要的是如何能将这些“缺点”转化为“优势”,并好好利⽤这些“优势”,获得最好的结果。

当⽣命中有个⼩⼩的缺陷,不要悲观抱怨,因为它也许让我们永远有追求幸福的动⼒。

过于苛求完美,则很可能造成失败。

当然,完美主义也有可能会取得成功,但成功的到来并不是因为拥有这些完美的标准。

研究表明,苛求完美在⼯作绩效、⼈际关系等层⾯都会受到严重害,甚⾄会导致⾃我挫败。

因为他们⽤⾮逻辑、歪曲的思维⽅式看待⽣活。

完美主义者最普遍的思维⽅式是“要么全有,要么全⽆”。

这⾸先造成完美主义者的⼯作效率过低,他们要求⼀切都⼗全⼗美,否则不如不做。

认真的态度是每个⼈都必需的,⽆论是在⼯作中还是⽣活中。

⼯作因为认真⽽变得出⾊,⽣活因为认真⽽变得精彩。

我们⿎励认真的态度,是为了让⾃⼰的⼈⽣变得美满和充实,但是,⽣活中有些⼈却往往认真得近乎于偏执,⽆论做什么事都追求完美,不允许⾃⼰有⼀丁点失误,不允许⽣活有⼀点点瑕疵,最后常常由于对⾃⼰太过苛求,⽽把⾃⼰搞得⾝⼼俱疲。

所有⼯作都不可能达到完美的极致,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则很可能就忽视了全局。

同样,任何事物亦是如此,下⾯的这个寓⾔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点。

很早以前,渔夫在⼤海中捞到⼀颗漂亮的⼤珍珠,爱不释⼿。

但美中不⾜的是珍珠的上⾯有个⼩⿊点,“美珠有瑕”。

渔夫想,如果将⼩⿊点去除,珍珠将成为⽆价之宝。

可是渔夫剥掉⼀层,⿊点还有;再剥⼀层,⿊点仍在;⼀层层地剥到最后,⿊点是没有了,但是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关于不要追求完美的作文(精选18篇)

关于不要追求完美的作文(精选18篇)

关于不要追求完美的作文(精选18篇)关于不要追求完美的作文(精选18篇)世人多爱追求完美,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完美的限制_作文。

可是毕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对完美的过分追求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要追求完美作文,欢迎阅读。

不要追求完美的作文篇1完美是个永恒的话题,似乎每个人都想追求完美,总是不知足。

当人没钱的时候的时候就想要有钱,有了钱以后又想有地位,有了地位又想有名气……总是在无止境地追求着完美,什么时候才能休息片刻呢?就像那缺了一角的园,为了完美,它千辛万苦的想寻回自己缺失的那一角,在寻找那缺失那一角的时候,它停停顿顿,认识了好多朋友,一路看到了好多漂亮的景色。

它过的好开心,可当它找回那缺失的那一角的时候,它终于变得完美了,可它滚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的,根本就不能再欣赏路边的美景了。

于是,它毅然地扔掉了那辛辛苦苦找回来的那一角,它也不再完美,可它从不后悔,别人问它为什么不要完美了。

它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完美并不是最好的,当我不完美的时候,我过的很开心!”所以,不要盲目地追求完美。

还要,以前有一个很好很好的男人,可以说是个近乎完美的人,可他就是还缺个他心目中的好妻子。

于是,他开始了,开始不畏艰难地寻找他心目中的完美的那另一半。

他遇见了很多不同的人,有漂亮的,聪明的,温柔的,可就是没达到他那心中那完美的程度,总是不满意这个不满意那个。

他就一直找一直地找,终于在三十年以后,他遇见了他心目中的那个完美的另一半。

可惜,那个他心目中那个完美的女人也跟他一样在找她自己心目中的男人。

而经过了三十年的时间的冲刷,这个好男人已经不再年轻,不再帅气,不再有强壮的身体了,他在追求完美的时候,自己却一步步的漫入了死亡,这注定是个悲惨的结局。

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那个毅然扔掉那个辛辛苦苦的找回来的那一角的圆,不一定要富有才能过的开心,平民百姓也能活的很快乐。

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那个寻找新鞋子的国王的故事。

《黑天鹅》心灵分裂与追求完美的病态之旅

《黑天鹅》心灵分裂与追求完美的病态之旅

《黑天鹅》心灵分裂与追求完美的病态之旅电影《黑天鹅》是一部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心理惊悚片,讲述了一个年轻芭蕾舞演员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逐渐陷入心灵分裂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其深度和内涵而广受赞誉,给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心灵之旅。

影片以纽约市芭蕾舞团为背景,主人公妮娜(娜塔丽·波特曼饰)是一个天生的舞蹈天才,但她内心的追求完美却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病态。

她为了获得主角的机会,不断地压榨自己,不顾身体和心理的疲惫,一心只想追求舞台上的完美表演。

然而,在这个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她开始出现幻觉和心理分裂的症状,她的内心逐渐被黑暗力量所控制。

影片通过妮娜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展现了一个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困境和病态。

妮娜的心灵分裂不仅仅是因为她的追求过于极端,更是因为她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恐惧。

她害怕失败,害怕被别人超越,害怕自己不够完美。

这种心理压力最终导致了她的内心崩溃,她开始看到自己的分身,并与之展开了一场残酷的竞争。

在影片中,导演通过音乐、摄影和剪辑等手法,将观众带入了妮娜心灵的世界。

黑白色调的画面和紧张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让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纠结和痛苦。

同时,导演还通过一些细节的处理,如镜头的切换和特殊效果的运用,增加了影片的神秘感和张力,让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影片的主题不仅仅是心灵分裂和追求完美,更是关于一个人在追求自我价值和认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妮娜在追求完美的同时,也在追求自我认同和自我解放。

她试图逃离母亲的控制和束缚,寻找自己真正的存在感。

然而,她的追求过于极端,最终导致了她的崩溃和毁灭。

这个故事给观众带来了深思,引发了对于个人追求和社会压力的思考。

总的来说,《黑天鹅》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它通过心理惊悚的方式,揭示了一个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心理困境和病态。

导演的精心构思和出色的表演使得影片更加引人入胜,观众仿佛置身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

追求完美主义的感悟

追求完美主义的感悟

追求完美主义的感悟
完美主义是一种理念,它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尽善尽美的状态,但这也伴随着一定的代价。

我曾经追求过完美,但是我也知道这种追求有一定局限性。

首先,追求完美的人通常会陷入无尽的深度思考。

他们会不断地斟酌,不停地尝试,却始终无法做到无懈可击。

这种状态让人非常焦虑,甚至产生心理压力。

因为完美主义者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可能会对自己过于苛求,导致在无休止地追求自我完美的同时,忽略了生活中的珍贵时光。

这是种愚蠢的行为,因为完美主义者追求完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无意识的忽略生活的时间本身就是对生活质量的一种浪费。

其次,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不喜欢被批评,而这反而可能使其进步缓慢。

在实际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或者被别人指出错误,正是这些批评和建议推动了我们的成长进步。

但完美主义者往往会将批评解读为一种否定,他们习惯用过于消极的方式来对待负面反馈。

对自己所做出的牺牲和付出视而不见,追求完美的盲目习惯让他们走向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最后,完美主义会导致我们对别人的苛刻度增加。

在我们自己追求完美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标准强制于他人,这过程不但让自己和别人都感到不舒服,还可能引起冲突。

犯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只有理解和尊重别人的容错率,才能成就谦虚、良好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完美主义因为妨碍了我们的人性本质而引起了许多问题。

我们应该学会接受自身的不完美,尊重他人,注重成长。

言归正传,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无法完全避免完美主义的影响,但我们可以逐渐意识到其瑕疵,从中找到平衡点,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满、完整、健康。

毁掉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方法 让他追求完美

毁掉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方法 让他追求完美

毁掉一个孩子最简单的方法让他追求完美曾国藩在家书中写道:“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诚然,花不是怒放含苞待放,所以有蓬勃的力量;月亮并不完美,所以给了我们很多期待。

盛极必衰的道理,不得不知。

可是很多父母,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每件事都能做到“第一”。

能拿第一固然好,但是拿到了第二、第三,也未尝不好。

若父母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很快就会毁掉孩子。

01不完美,是人生的真相。

北宋名人周敦颐,消耗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育儿子周寿、周焘。

有一次,两兄弟各自拿了一份点心,周导舍不得吃,放在柜子里。

晚上,周寿偷偷吃了。

周敦颐问周寿,周寿不肯承认。

周敦颐和儿子耐心交流,讲解是什么“诚”。

从此,周寿不再撒谎。

童年时的污点,也得到了父母的包容。

在北京,有一个叫王昊的男人,三十多岁,本科学历,在IT 行业做了很久,也颇有成绩。

2020年时,他所在的公司走下坡路,他很快就失业了。

下一步,要去大公司,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思考了很久,然后决定在北京做闪送员。

骑着小电驴,满大街穿梭,怎么看都不是什么高端职业,但是他却因此变得快乐。

刚开始,父母很不理解,认为浪费了人才。

后来,父母知道他月入过万,并且很快乐,也能帮助很多人完成心愿,代替很多年轻人尽孝,就释然了。

可见一斑,不管是古代的名人,还是今天的成功人士,都不会完美。

但是他们的成功背后,有父母的托举,并且父母都不要求“完美”。

《爱莲说》里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要像荷花一样美丽,同时不要忘记脚下是泥,池塘里的水从你身边流过。

好的东西肯定会掺杂一些不太好的东西。

厚此薄彼是不对的。

如果你也这样对待,看着顺眼就好了。

生活,仅此而已。

02过分追求完美,是病态的教育。

当父母要求孩子尽善尽美时,一系列问题就出现了。

但是父母不愿意,认为孩子不够努力,自己的努力付之东流。

其一,寻找一个完美的对象,会变成“大龄单身贵族”。

如果不想让孩子结婚,就告诉他,需要满足很多条件的人才能符合要求。

如何克服追求完美主义

如何克服追求完美主义

如何克服追求完美主义追求完美主义是一种追求卓越和尽力做到最好的态度,然而,当这种态度变得过于强烈和强迫时,可能会给个人带来压力和困扰。

所以,学会克服追求完美主义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帮助我们克服追求完美主义。

1. 自我认知和接受首先,我们需要从自我认知和接受的角度来看待完美主义。

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追求完美主义,可能是因为竞争压力、对他人评价的恐惧或者内心的不安。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相信自己可以在不追求完美的情况下取得成功,是克服完美主义的第一步。

2. 制定合理目标和标准完美主义者常常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和标准。

为了克服这种困扰,我们可以制定更加合理和可行的目标和标准。

明确自己的优先事项,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不要对所有细节都过于苛刻要求。

3. 学会放松和放宽心态完美主义者通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

学会放松和放宽心态,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和焦虑感。

尝试一些冥想、深呼吸或者放松的活动,如瑜伽、散步等,来平静内心并放松身体。

4. 规划时间和资源合理规划时间和资源也是克服追求完美主义的关键。

制定详细的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

通过有效管理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任务上,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和焦虑。

5. 寻求支持和反馈追求完美主义往往孤立个体,因为他们自我要求严苛,很少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扰。

然而,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反馈是摆脱完美主义的有力方法。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和自己的表现。

6. 专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完美主义者通常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学会专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享受和欣赏自己的努力和成长。

将注意力转移到过程中的学习、改善和成长上,而不是过于纠结于最终结果。

7. 培养自我鼓励和积极心态培养自我鼓励和积极心态,对于克服追求完美主义非常重要。

用积极和鼓励的语言对待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不要过分苛责自己。

完美主义人格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完美主义人格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完美主义人格障碍的症状和表现完美主义人格障碍(Perfection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特征是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追求完美、不容错失,严苛地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本文将探讨完美主义人格障碍的症状和表现。

一、苛求完美完美主义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是对自己和他人苛求完美。

他们追求无可挑剔的表现和成就,对任何一点缺陷或错误都难以容忍,对自己和他人持续地施压,力图达到心中的理想标准。

二、极端自我要求完美主义人格障碍患者对自己的要求异常严格。

他们把标准和目标设定得过高,不论是在学业、工作、外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以追求卓越为首要目标。

因此,他们过度努力,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持续奋斗,不愿接受现实中的失败或不完美。

三、强迫于细节完美主义人格障碍患者往往过于注重细节,对事物过于挑剔。

他们追求每个细节的完美,常常无法容忍一丁点的错误或瑕疵。

这种过度迷恋细节的行为不仅对自身造成无尽的焦虑,也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

四、害怕失败和评价完美主义人格障碍患者常常害怕失败和被他人贬低评价。

他们担心自己的努力不被别人认可,对自身外表、能力、表现过于敏感。

他们极度依赖他人的认可和鼓励,无法接受否定和批评,往往因此陷入自责、焦虑和抑郁。

五、排他性思维完美主义人格障碍患者常常持有排他性思维,只有自己的标准和观点被视为正确。

他们对他人的标准和行为持有苛责的态度,并时常试图改变他人,使其符合自己的准则。

这种控制欲和对他人的不容忍,常使他们与人相处困难,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情绪不稳定完美主义人格障碍患者常常情绪波动剧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

对于未能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经历失败,他们会感到沮丧、伤心甚至自我贬低。

他们的情绪波动与自尊心和价值感的脆弱有关。

七、对时间压力敏感完美主义人格障碍患者往往对时间压力敏感,对按时完成任务、约定和计划非常重视。

任何延迟或打乱计划都可能导致他们的巨大焦虑和不安。

追求完美是自卑的极端表现

追求完美是自卑的极端表现

追求完美是自卑的极端表现追求完美不能完全看作是自卑的极端表现,这要分情况而定,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挑不出错来的。

1.过于追求完美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追求完美,甚至已经达到了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境地!可能有人会反问,难道不应该去追求完美吗?其实不然,心理学家表明,如果达到了一种“狂魔”般的程度,这样的人心理其实是自卑的!他们追求完美,但是并不是每件事他们都能做的完美,他们只是以这种心理来填补自己内心的自卑!害怕最终事情办不好,导致自卑。

任何事情,把握一个度,没必要强迫自己!2.给自己下了失败者的定义其实这种心理主要来源于父母和老师,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会被父母指责,觉得那么简单的事情还做不好;如果事情做的很好,父母依然会觉得做的不好,不会给他们夸赞,而是拿其他人进行比较,这样一来二去也就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类人会觉得连自己的父母都这么否定自己,那么自己一定就特别差!别这么想,其实你已经做的很好了!3.无限度的迎合取悦他人我们经常会发现,身边有些人看起来朋友很多,实际上别人却不把他们当作真正的朋友。

原因是这类人一直在迎合别人,而迷失自我。

他们需要得到别人的关注,他们需要别人看得起自己,甚至他们可以不管不顾自己的情绪,他们就会觉得能够融入一个新圈子,是多么好的事情。

其实这只是自卑情绪在作祟,多考虑自己的感受,别再那么大公无私!4.为无意义的事情内疚在重要的事情上犯了错,内疚是值得的。

可是有些人,总会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内疚,让自己备受煎熬。

比如改变世界,他们总会因为自己改变不了世界而感到内疚,其实他们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别人的事情,何必让自己内心备受煎熬?5.背负着遗憾生活人这一生,总是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遗憾不可避免。

有一类人,总是觉得如果当初怎么样怎么样,现在就好了,如何逃避当下的生活,如何改变当下,让他们长时间背负遗憾。

心理学家认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倍感压力,是自卑的典型表现!6.比较带来差距感有一部分人总喜欢与别人进行比较,哪怕自己没有钱也要借贷或者做一些违背道德伦理的事情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有害的名词解释

有害的名词解释

有害的名词解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名词和术语。

有些名词是非常有益的,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促进学习和交流。

然而,也有一些名词是有害的,它们可能误导人们,造成混淆和误解。

本文将讨论一些有害的名词,并且探讨它们为何具有负面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病态完美主义”。

这个名词一直以来都被人们广泛使用,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的时代。

病态完美主义指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过度苛求,不容许任何错误或不完美的存在。

人们往往认为追求完美是理想的,然而,过度追求完美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和焦虑。

这种名词的使用,往往会让人们忽视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并造成心理健康的问题。

接下来是“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仿真环境,让人们可以仿佛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场景。

尽管虚拟现实技术在娱乐和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过度依赖虚拟现实也会对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一些人会沉迷于虚拟现实的世界,无法正确区分现实和虚拟,导致社交障碍和心理问题。

还有一个有害名词是“信息泡沫”。

这个名词指的是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互联网平台只接触到一种观点或信息,而忽视其他不同观点的现象。

信息泡沫限制了人们获取多样化的信息和观点,导致人们陷入偏见和局限性思维。

尽管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然而,如果我们只浏览和相信一种观点,那么我们的思维将变得狭窄,容易陷入误解和偏见。

此外,我们还有“炫耀”的名词。

炫耀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些人展示自己的财富、成就或个人品味等方面的行为。

尽管有时候炫耀被视为自我推销的方式,然而,过度的炫耀可能会让人们感到嫉妒和不满。

炫耀的行为也让人们更关注表面的外在特征,而忽视了内在的价值和品质。

在我们探讨了几个有害的名词之后,让我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名词会对人们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这些名词往往将各种复杂的概念缩减为简单的词汇,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和复杂性。

其次,这些名词往往夸大了问题的重要性,使人们过度关注,并对其产生过度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管对人还是对事,都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尽善尽美;即便做得非常出色,仍然不能满意……这样的人,堪称完美主义者。

西方心理学家指出,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

他们建议,完美主义者要降低标准,学会偷懒。

完美是种病态
2004年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女选手维纳斯·威廉姆斯取得17场连胜的骄人战绩。

她对记者发表胜利感言:“我还不够努力。

有时候,我获胜心切;有时候,我求胜心又不够强。

有时候,我不遵从教练指导;有时候,我不听从自己的安排。

我讨厌在任何事情上犯错,不仅是球场上。


可见,威廉姆斯不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丝毫错误。

有人说,正因为威廉姆斯为自己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她才能发奋图强,斩获佳绩,追求完美是她达到目标的健康动力。

“我并不这样认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说,“这些人往往忽略了完美主义者脆弱的一面,譬如沮丧、厌食和自杀。


休伊特和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登·弗莱特自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完美主义。

他们发现,完美主义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都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譬如沮丧、焦虑、饮食紊乱等。

一些研究人员把完美主义者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自我型。

这类人给自己设定远大目标,并努力达到。

他们容易陷入自我批判,情绪沮丧。

加拿大芭蕾舞演员克伦·凯因享誉国际芭蕾舞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表演超过1万场次,但她在自传中表示,只对其中大约12场较为满意。

此外,她对自己能力的第一感觉就是失望。

第二种是总以为别人对自己有更高期望,于是为之不断努力。

他们容易发生饮食紊乱,乃至产生自杀的想法。

他们不愿意尝试新事物,因为害怕给别人留下愚蠢的印象。

当觉得别人的要求不合理或者不公平时,他们只能默默地自我调节悲伤或者愤怒的情绪。

他们要在人前展现完美,所以从不请求他人帮助,一切问题都自己扛。

第三种则把高标准严要求的对象拓展到其他人身上,要求他人也要十全十美。

“他们把对自己的要求也强加给别人,觉得这样才公平,”弗莱特说,这类人往往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婚姻一般会遭遇失败。

病者并不自觉
“人们想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完美,这无可厚非。

譬如在工作上,要想成为一名好编辑、优秀的外科医生,就不能犯错,”弗莱特说,“但如果在生活的其他领域都要求完美,譬如家庭生活、外貌着装、个人喜好等,那就可能出现问题。


但在很多人眼里,“完美主义者”这顶帽子并不难看,追求完美才能达到优秀。

事实上,追求完美和追求优秀是两回事。

休伊特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他的一个病人是一名大学生,总是情绪低落。

他希望自己在一些课程上取得“A+”的成绩,于是,他课后努力学习,课堂上表现出色,终于如愿以偿。

但当休伊特过一段时间见到他的时候,发现他更加沮丧,自杀倾向更为明显。

“他对我说,‘A+’只是证明他多么失败。

如果他很完美,根本不需要如此努力就应该得到这样的成绩,”休伊特说。

很多完美主义者自身也不觉得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雇员援助顾问艾丽斯·普罗沃斯特近期组织了一场针对追求完美冲动的治疗活动。

她说:“他们对此(追求完美)深感自豪。

社会对他们追求完美予以高度评价,从而坚定了他们继续追求完美的信心。


普罗沃斯特说,她经常碰到一些具有强迫症状的病例:有人无法忍受桌子上杂乱无章,有人绝不把今天的工作留一半到明天,有人花大量时间不断返工,只为达到他自己设定的目标。

这些其实已是苛求完美的病态表现。

为了确定追求完美者是否接近病态边缘,澳大利亚柯廷理工大学的心理学家们制定了一份问答卷,其中包括“我的一切都在掌控中,还是处于失控状态?”“我与人相处非常好,还是非常糟糕?”等16个问题。

专家们对252人进行调查,要求他们针对上述问题,衡量自己的等级。

受调查者选择极端答案越多,就越说明他们过度追求完美,越可能遭遇心理健康问题。

不妨学会偷懒
如果完美主义者学会制定现实的目标,将会受益很多。

通常,一个完美主义者未能达成既定目标,譬如跑完800米,他会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来补偿,所以,第二天他就会努力跑1000米。

要求完美主义者降低自我标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你要求他们做的事情正是他们所抵制的”,休伊特说。

他认为,对于完美主义者的治疗,应该对症下药,寻找病源。

“我更多地致力于寻找追求完美的原因——被接受、被关爱的需要,”休伊特说,“那些人际间的需要才是驱动完美主义行为的原因。


譬如,一些完美主义者认为,如果他们表现不完美,就没有人疼爱。

而事实上,真正的完美不可能实现,所以,他们永远也感受不到被爱。

弗莱特说,他们并不知道,爱不以成就为标准;学会接受自己和别人的缺点,不会导致平庸,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通途。

普罗沃斯特进行了一项试验,她要求治疗小组成员克制追求完美的本能冲动,懈怠既定目标,学会偷懒。

“这在他们眼里就是失败,可在很多人看来并非什么大事。


所以,不妨按时下班,不早到,所有休息时间都用来休息,让办公桌上堆得一团糟,允许自己几次未能按既定计划完成工作。

“然后问问自己:你受处罚了吗?生活还正常吗?你是不是更加快乐?”普罗沃斯特说,“他们会很惊讶地发现,一切照常运转,曾经非常担心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