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剖析
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中国文脉是什么?中国文脉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系列思想观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艺术表现形式等,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中国文脉凝聚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脉的重要性和特点中国文脉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观照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
中国文脉的主要特点包括:1.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国文脉源远流长,延续至今,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丰富多样的内容:中国文脉包含了文学、哲学、宗教、道德、法律、艺术等丰富多样的内容,涵盖了几乎所有方面的人类生活。
3.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文脉中蕴含了一系列核心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些价值观对整个社会起到了凝聚力和引导作用。
中国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文脉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成分,进行创新和整合,使中国文脉得以传承和发展。
文史研究与学术传承1.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文脉的传承需要对历代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以系统地呈现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2.学术交流与理论创新:中国文脉的传承需要保持与国际文化学术的交流与对话,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教育与培养社会公民1.国民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强调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
2.社会教育:通过社会活动、文化场所、媒体传播等途径,普及中国文化知识,提升整体社会的文化素质。
文化产业与传媒发展1.文化产业化:将中国文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
2.传媒发展:传媒是传播中国文脉的重要渠道,通过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媒体形式,将中国文脉传递给更多的人。
中国文脉的价值与当代意义中国文脉的传承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中国文脉传承可以加强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提高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概说《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家思 维 传统 与 习 惯 , 证 华 之饮 食 文化 导 致 中 国更 注重 礼 而非 法 。 忆 深处 : 凡 祭 祀 , 皆 备牲敬 酒 何 , 为? 盖 众人 相 信 饮 食之 沟 通 功 能 , 迷 信也 , 以 其示 好 鬼 神 , 故 其 愿 意 “ 福 我 “ 尔 , 然 不 脱 于 饮食 , 可知 饮 食 传统 之地 位不 可 小觑也 。
讲 四 讲 封 建 , 传统 五 千 年 , 皆笼 于 封 建 , 此 之 不 可不 提 , 不 可 不 析 。 封 建 , 书 中 自言 为宗 法 制 度 , 道 德 反 映 , 其 实 也然 。 宗 法 为礼 , 礼之 敬 鬼神 , 而敬 鬼神 需 重德 , 于是 君统 与 宗统 相 结合 而 治 国治 民 , 其然 也 。 封 建 之礼 , 囊内天 下 之 礼 , 成 网成格 , 包 裹人 文 世 界 , 凡 共 祭周 之 宗庙 者 , 即封建 。 因此 , 天 命 , 宗 庙 , 封建 连 成一 体 , 表 现 为封 邦建 国以 成 王 之社 樱 , 社 樱 由天 赐 , 故需 宗 庙祭 祀 。 封 建 之道 , 由此 开始 , 有 福有 祸 , 延绵华 夏千 秋 也 。
令读令书 令文令摘令
概 说 《中国传 统 文 化十 五 讲》
口 赵昌方 刘佳佳
摘 要 全 书 内 容 安排 得 当 , 语 言 浙 沥 , 论 述 切 中肯 萦 , 将 述 史 与 论 辩 融 合 得 唯 妙唯 俏 , 阅 之 不 乏味 , 审之 有 精 辟 。 书之 概要 , 形 在 于 中 西 文化 之 差异 , 旨在 于 寻 找 中华传 统 之精 髓 , 所在 十 五讲 也 。 列之 为 : 感诸 万 物之 体 气 , 解 审 美之 取 向 也 ; 礼 文肇 兴 之饮 食 , 解饮 食 文 化之 特 殊 也 ; 人伦渐 备 之 男 女 , 解 性 别 意 识 之 焦点 也 ; 立 此 家邦 之封 建 , 解 封 邦 建 国 之道 德 也 ; 内 圣 外王 之道 术 , 解文 化体 系 于礼 也 ; 通 乎 神 明 之 天 人 , 解 宗教 之 于 文 明 分 吱也 ; 理性 之礼 制 社 会 , 解诸 子 百 家 源 于 王 官之 学 也 ; 史 官与 历 史 意 识 , 解 史 学之 可 延续 也 ; 思 维模 式 与 方 法 , 解哲 学 差 别 之 于 用 思 也 ; 气 感愉 悦之 世界 , 解情 感 哲学 之抒 情表 现 也 ; 德 业政 治 之 担 当 , 解君 权 至上 仍 具 有 忧 患也 ; 文化 实践之 圣 王 , 解周 公 确 中华 传 统文 化 也 ; 孟德 斯 鸡 之 歪 脸 谱 中 国 观 , 解 近代 知 识 分子 误 解 国 统 也 ; 由 法 律 看 西 方 之 于 中国 文 化认识 , 解 中华 法 系被 西 方 人误 解也 ; 华 夏 文 明 之 异化 与 再 生 , 解 国 统处 于 变 动 之 中也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5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5讲1.引言1.1 概述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特色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艺术风格、科学知识等文化遗产。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其核心价值观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种思想流派的精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了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尊重长辈、孝敬父母、忠诚友善等道德准则,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培养一个人的品德和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对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为个人提供了根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人际交往中,传统文化教导人们要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这些道德准则为个人带来了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其能够成功地融入社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增加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了人们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促使人们保持对历史的敬畏和责任感。
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还能够培养人们的责任心、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为了推广和实践传统文化教育,我们需要将其融入到日常教育中。
教育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教育计划,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宣传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的推广和实践,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推广和实践传统文化教育。
第十五讲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第⼗五讲道教与中国古代⽂化第⼗五讲道教与中国古代⽂化宗教作为社会⽣活的⼀种反映,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常常是相对⼨应的,随着古代中国逐渐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中国古代宗教也渐渐由⾃然宗教过渡到⼈为宗教。
如果说,以上所说的⾃然神崇拜和诅先崇拜多属原始的⾃然宗教,那么,秦汉以后所出现的道教,则是⼀种⽐较成熟、系统的⼈为宗教。
从历史渊源说,道教是从古代的⿁魂崇拜发展⽽来的,但它⼜不仅仅是⿁魂崇拜,⽽是掺杂了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道术⽽成的。
故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是中国古代的⿁魂崇拜;⼆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术;三是秦汉时期的黄⽼道。
道教之成为⼀个有组织的独⽴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
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张陵学道于鹤鸣⼭,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四篇,⾃称出于太上⽼君的⼝授,并依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信仰,创⽴了道派。
因⼈道均须交纳五⽃⽶,故称“五⽃⽶道”。
据《华阳国志》记载:陵死,⼦衡传其业。
衡死,⼦鲁传其业。
(《华阳国志·汉中志》)此即是历史上所说的“三张”。
“三张”所传的“五⽃⽶道”,主要是教⼈悔过奉道,以符⽔咒语治病。
此派教徒尊张陵为天师,故⼜称“天师道”。
东汉时期道教还有另外⼀个教派叫“太平道”。
此派由巨⿅(今河北平乡)⼈张⾓创⽴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
史载张⾓信仰黄⽼道,⾃称“⼤贤良师”。
他在⽤符⽔咒语为⼈治病的同时,组织教团和“黄⼱军”。
据史料记载,“⼗余年间,徒众数⼗万,联结郡国,⾃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州之⼈,⽆不毕应”(《后汉书·皇甫嵩传》)。
太平道的基本思想是以黄⽼道和《太平经》的学说为中⼼,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
其盛衰与“黄⼱军”紧密相关,曾随“黄⼱军”的发展⽽得到⼴泛传布,后亦因“黄⼱军”的失败⽽遭到致命打击,转为在民间秘密流传。
道教在魏晋时期有⼀个较⼤的发展,东晋时的葛洪从神仙⽅术⾓度发展了道教,创⽴了道教的丹⿍⼀系。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一诸子出于王官之学 二王官本于宗法礼教 三理性化的支配型态 四社会变迁下的官学
一 “旧法”世传之史 二旧法世传之“史” 三旧法“世传”之史 四历史性的思维
一思维的模式 二思维的方法
一风气声乐以生万物 二声歌舞踊以成君子 三君子兴诗感情成乐
一天下:受命于天的帝国 二革命:应顺于民的政权 三国家:参错于家族的邦 四治国:异于家政的国务
读书笔记
好书!分析中国传统思想和行为,并有与西方之比较。 文化是情感的体用。 纸质版的书正读着,在新疫情-非必要不离渝-的严控中,洗涤着心中的疫。 关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结合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分析,思辨充分,立论深刻。 讲传统文化就好好讲传统文化,非要跟西方、跟现代化较劲;道家讲无为而治,儒家讲三纲五常,佛家讲随 缘,哪个教你争名夺利了?。 开始和结尾读的时候都很珍惜,文中古文理解起来好头疼,但诸类讲述寻其根源而求知,真的吸引到我去一 一了解中国文化,不管其怎么变化怎么被认识。 只看孟德斯鸠的十三章,不喜欢这种评述的方式,而且很多辩驳很无力。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教材,内容比较丰富,很多东西看似应该理解的,但事实上并不理解,这 本书给与了非常好的解读。
目录分析
《名家通识讲座书 系》总序
《名家通识讲座书 系》编审委员会
第一讲体气:感诸 万物
1
第二讲饮食: 礼文肇兴
2
第三讲男女: 人伦渐备
3
第四讲封建: 立此家邦
4
第五讲道术: 内圣外王
5
第六讲天人: 通乎神明
01
第七讲王官: 理性的礼制 社会
02
第八讲史学: 史官与历史 意识
03
第九讲用思: 思维模式与 方法
一思想史上的周公 二 “轴心期”之谜 三集大成的创制者 四中国观的确定者 五礼乐文德的教化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为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传统文化思想为主干。
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
这三家传统文化之思想,在中国合称为“三教”。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
《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
”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
“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
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有些还包括小吃,风俗等传统文化。
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较长时间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相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发生改变,但是大体上没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并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存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人生观
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人生奋斗的目标符合道德的标准,那么他的航程才是 坦途大道,如果不符合道的准则,那就处处是险滩暗 礁,随时有翻船覆没的危险。
▪ 3、道德的树立是身心健康的保证
➢ 养身之道在于养心,养心之道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和价值观。
▪ 4、道德的完善是完美人生的客观需要
➢ 为别人服务的人,实际上是成就了自己;终日为自己 的私利奔波的人最终却害了自己;
20
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1、道德是宇宙间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体现 –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人立于天地之间,当应效法自然, 建立公正无私的道德品格,才能被大自然所庇佑。
• 2、道德的树立是人生奋斗最光明的大道 – 道德,包含了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同时具有最符合自然 规律的品德。 – 虽然道德的失落也是一个自然规律,但“得道者多助”。世间越缺乏道 德,有道德的人就越容易受到人们的崇敬。
3
• 风能一度电成本0.65元(煤电成本不到0.1元), 风力发电 设计寿命20年, 但至少10年以后才能收回成本
• 太阳能发电成本1.5元/度, 太阳能企业卖给国家的收购价 2.4元/度, 设计寿命同样是20年, 而收回成本要30年(来自 网上信息)
• 目前每平米太阳能电池板6000元(由廉价电能生产),而 1平米电池板的发电功率为175峰瓦,一年在光照好的情况 下,发电总量为175度,每度电按市场价卖0.5元,不到80 元。自身繁殖需要多少年?
19
– 觉悟就是对自然大道理的体察,要能掌握自然规律,就必须有道、有德,必须 抛弃自私、控制欲望。因此:觉悟,也是道德的觉悟;
– 人类整体的觉悟,非常渺茫,但这也是解决人类危机的唯一道路。当人类面临 生死存亡的抉择时,这种觉悟又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时候!
第十五讲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
第十五讲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宗教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常常是相对寸应的,随着古代中国逐渐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中国古代宗教也渐渐由自然宗教过渡到人为宗教。
如果说,以上所说的自然神崇拜和诅先崇拜多属原始的自然宗教,那么,秦汉以后所出现的道教,则是一种比较成熟、系统的人为宗教。
从历史渊源说,道教是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的,但它又不仅仅是鬼魂崇拜,而是掺杂了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和黄老道术而成的。
故道教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三:一是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二是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三是秦汉时期的黄老道。
道教之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独立的宗教,是在东汉时期。
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6-144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学道于鹤鸣山,依据《太平经》造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并依据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信仰,创立了道派。
因人道均须交纳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据《华阳国志》记载:陵死,子衡传其业。
衡死,子鲁传其业。
(《华阳国志·汉中志》)此即是历史上所说的“三张”。
“三张”所传的“五斗米道”,主要是教人悔过奉道,以符水咒语治病。
此派教徒尊张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
东汉时期道教还有另外一个教派叫“太平道”。
此派由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张角创立于汉灵帝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
史载张角信仰黄老道,自称“大贤良师”。
他在用符水咒语为人治病的同时,组织教团和“黄巾军”。
据史料记载,“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联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无不毕应”(《后汉书·皇甫嵩传》)。
太平道的基本思想是以黄老道和《太平经》的学说为中心,主要信仰咒术和内省治病。
其盛衰与“黄巾军”紧密相关,曾随“黄巾军”的发展而得到广泛传布,后亦因“黄巾军”的失败而遭到致命打击,转为在民间秘密流传。
道教在魏晋时期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东晋时的葛洪从神仙方术角度发展了道教,创立了道教的丹鼎一系。
第十五讲15第十五讲 临水照影法
第十五讲临水照影法教学目的:1.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临水照影法。
2.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取有意义的写作素材。
3.启迪学生更深入地认识世界,学会观察和思考。
教学重点:理解并正确运用临水照影法写作。
教学难点:从纷繁现实中选取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材料,写出有一定思想内涵的文章。
教学步骤与安排:第一节课(大约用时60分钟,其中休息5分钟)开课语:同学们,欢迎你们走进小桔灯的课堂。
我们的口是:在快乐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享受快乐。
下面我们开始快乐之旅的第一站:手提桔灯——转转转!一、手提桔灯——转转转(大约10分钟)开心辞典——练一练1、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粗茶淡饭(山珍海味)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井然有序(杂乱无章)精雕细刻(粗制滥造)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伶牙俐齿(笨嘴拙舌)2、惯用语问答(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糊涂虫)(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门外汉)(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三脚猫)(作用:成语和惯用语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部分,它们以极其凝练的形式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秀文化宝库。
掌握和积累成语、惯用语,对于小学生学习写作和踏入文学殿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二、点亮桔灯——闪闪闪奇思妙想——想一想1、游戏(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根魔杖,然后请同学们围绕“假如我有一根魔杖”这个话题说一段话,看看谁的想法最好最奇妙。
(2)老师积极参与,念一篇范文。
(见导入新知参考:假如我有一根魔杖)(3)提问:同学们都说了自己有了魔杖后的想法,现在比照着谈谈,刚才念的范文跟你们说的有没有什么区别,好在哪里?(4)小结:每个人都有许多奇妙的想法,如果你的这些想法能与现实联系起来,能表达你对他人的关爱,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或者是改造不合理现象的心愿,你的想法一定会受到大家的赞赏。
国学诗词歌赋第十五讲 活动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案
国学诗词歌赋第十五讲活动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互相影响的历史渊源。
2.能够通过诗词欣赏、绘画创作等方式,体验诗画的魅力。
3.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选取经典诗词、名家书画作品等。
2.教学工具:项目演示仪、绘画工具、音响设备等。
3.教学环境:布置诗画相关的背景、氛围。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诗中有画:通过分析诗词,了解诗人如何通过文字表现画面,引导学生想象。
2.画中有诗:展示名家书画作品,引导学生从画面中感受诗意。
3.诗画互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画创作,表现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演示讲解法:老师介绍诗词、书画知识,示范创作过程。
2.分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共同完成诗画创作任务,促进合作交流。
3.互动提问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考核方式:学生诗画作品展示、课堂互动表现等。
2.评价标准:创意性、表现力、文化传承等方面综合评价。
六、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评估:结合学生反馈、教学成果等综合评估教学效果。
2.教学改进: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不断完善教学。
七、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的关系。
2.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比赛、展览等活动,展示学习成果。
通过这堂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学中诗词与书画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课,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习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浅析《传统文化十五讲》的独特性
在 《 十五 讲 》 中 ,作者 没有 分 门别类 的对 中 国传 统 文 化进 行 阴阳 、 中和 、 系 数 。而 中国 人 的 抒 情 感 性 则 是 “ 气 感愉 悦 的 世 知 识性 的介 绍和 讲解 ,而是 通 过分 析 传统 文 化所 体现 出的 文化 现 界 ” ,重 声教 诗 教 ,通 过乐 语 乐舞 让 人在 精神 上 成 为温 厚谦 和 、 象 和特 点 ,对 产 生这 些 文化 现 象和 特 点 的根 源进 行 分析 。作者 对 有 教养 的 人 。 因为传 统 教育 的 目标 就 是让 人成 为 有德 行 的君 子 。 传 统文 化 的研 究 视角 是 独特 的,在 《 十五 讲 》 中 ,可 以感 觉到 , 中国人 的 精神 世 界里 同样 充 满 了忧 患 意识 。中 国古代 国家 是君 主 作 者希 望 通过 《 十五 讲 》 为读 者描 绘 出传 统 文化 的 “ 神 ”,所 以 制 ,但 也 可 以说 是 族 长 传 统 的 延 续 , 所 以在 中 国 人 的传 统观 念 其 对传 统 文化 的研 究 更 倾 向于研 究传 统文 化 的精 神 内核 。作者 认 中, 国家 是参 错 于家 族 的邦 , 国家 的 兴衰 荣辱 同个人 的 命运 休 戚 为 中 国传 统文 化 的 “ 大 纲大 维 ”在 春 秋 以前 就确 定 了 ,认 为将 传 相 关 。因 本书 所 讲述 的传 统 文化 都 为春 秋 战 国前 ,而 周 朝文 化 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文 化 研 究著 作 中 ,研 究 视 角较 为 独 特 的一 部 著 作 。 本 文 将 对 该 书所 体 中,捕 捉 到碎 片 式 的文 化特 征信 息 ,从而 努力 为 读者 挖 掘 出传 统
关键词 :中国传 统文化 ;研 究视角独特 ;中西兼顾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从文化史的角度出发,通过中外比较,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和意义,既讨论了中国的物质文明,又触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反思。
此书作者是彻底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用中国自有的词汇去解析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大量的中西比较,寻找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精髓。
作者试图摒弃西方的视角,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能够平等与西方文化对话的文化体系。
正如书名所写,此书分为十五讲,分别从体气,饮食,男女,封建,道术,天人,王官,史学,用思,抒情,忧患,周公,外国思想家的中国观,西方人在法律层面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和华夏文明的异化和再生等十五个方面解析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这十五讲我们能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许多都是根源于对饮食文化的不同见解。
中国重视传统文化由来已久,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殊性。
从这一讲我们能够认识到,从饮食思维出发,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礼而非法。
作为不可或缺的角色,人是不能不提的。
在此书中,作者在第三讲讲到了人伦关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人伦关系来源于古代中国对男女性别的关注。
正因为有了性别意识,使得中国式的思考区别于西方哲学。
从这一讲我们能了解到由于男女关系处理的重视,并且在中国传统思维中,仍然维持着两性架构和性别意识,也就导致了中国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无性别意识之间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这本书,我们能够从作者的视野看到不同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存在的价值。
然而中国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断变动之中,并在新时期以新的面貌出现,它必将对今日的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读后感600字(五年级六年级)
守望传统文化芬芳——龚鹏程先生《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有感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东坡探讨人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渊明共享带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后主分担愁如东流水的感伤……用一指墨香,看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
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扎植于我们的心田,镌刻于基因。
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灯谜,那雄伟的华夏庭院,无一不是珍贵的传统文化元素。
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正因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烂壮美。
然而,近观这些年来,让人惊叹的是,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被后世子孙所遗弃,深深地被现代化给湮没!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却使得一片片良田被毁,一道道名胜被摧。
推倒的是一座座传承建筑,损失的是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财富。
可我们最该做的难道不是秉着一颗守望之心,好好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吗? 现代化发展就一定要破坏传统化吗?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至今令人叹惋,难道也要让后人为我们叹惋吗?保护好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应该让“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恶性循环也发生在我们身上。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对传统文化的轻视已经使我们受到了惩罚,不仅建筑被毁坏,源于中国的皮影戏被别的国家申请为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了。
人们在愤怒,在惊讶中华传统文化被他国占有的同时,是否有在反思我们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文化珍宝的呢?难道有些东西真的在被人抢了之后才会恍然发现它的珍贵?看来,我们确实到了该反思民族文化的时候了。
我们中华民族,有博大精深的文化。
从延续至今的汉字到世代流传的古诗,从先民歌唱的《诗经》到近现代革命者谱写的诗章,从太阴历的制订到“神六”遨游太空,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无不反映出中化文化丰厚的底蕴。
身在文化碰撞与交流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明白,守望传统文化的重要,不忘过去,引领未来。
因为中华大民族,上下五千年,其历史和文化是其他一切民族所无法比拟的。
千百年来,不知汇聚了多少文化名人,如孔子、屈原、李白、李煜、苏轼、陆游、毛泽东……数不胜数,而他们留给我们的,便是中华民族在漫漫长路上创造的一部辉煌文化史,我们应该庆幸,先人们为我们留下这样一笔宝贵的财富。
浅析_传统文化十五讲_的独特性
大众文艺摘要: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有关介绍评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也层出不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思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
而台湾学者龚鹏程所著的《传统文化十五讲》,则是在众多传统文化研究著作中,研究视角较为独特的一部著作。
本文将对该书所体现的独特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视角独特;中西兼顾《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台湾著名学者龚鹏程先生撰写的一本介绍和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著作。
龚鹏程先生精通中国文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中国宗教,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顶级学者和著名思想家,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精深和独到的研究。
而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可以看出龚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是独特而深刻的。
本文将就《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所体现出的独特性进行论述。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注:以下简称《十五讲》)立意独特,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不是罗列性的,不是从中国传统的风俗习惯、艺术戏曲、政治制度、历法礼俗、饮食起居等方面对传统文化进行知识性的讲解,也不是对传统经典著作、各种历史文化思想流派进行进行介绍和简单的观点分析,而是另辟蹊径,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
而作者在分析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同时,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用更广阔的目光审视华夏文明,将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文化进行比较,这样不但为读者拓展了文化视野,更能引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思。
纵观全书,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笔者认为该书有如下特点。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解读视角独特在《十五讲》中,作者没有分门别类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知识性的介绍和讲解,而是通过分析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和特点,对产生这些文化现象和特点的根源进行分析。
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视角是独特的,在《十五讲》中,可以感觉到,作者希望通过《十五讲》为读者描绘出传统文化的“神”,所以其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更倾向于研究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国文化概论 第十五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讲课稿)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第一节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一、中国古代文化的伦理色彩。
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与这个系统相适应,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例:孝亲敬祖、尊师崇古、修己务实、不佞鬼神、乐天安命,等等。
斯宾格勒:“道德灵魂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符号”。
黑格尔:“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西方:“智性文化”,中国:“德性文化”,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
欧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对立。
中东和印度文化:注重超自然的神。
中国文化:把天地看做是父母,把百姓看做是兄弟,把万物看做是朋友。
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显示出强烈的伦理型特色。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天地合德的伦理类型。
二、中国传统文化伦理型模式产生的原因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在社会根源上,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体系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血亲意识:即所谓“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九族”(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的观念继续构成社会意识的轴心。
“孝亲”情感:这种情感不仅表现为对死去先祖的隆重祭奠,更表现为对活着的长辈绝对孝顺,所谓“百善孝为先”。
“尊亲”、孝道被视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
宗法社会特定的伦理型文化,自有其正面的积极效用。
在中国文化系统里,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伦理型文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还能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
千百年来,无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志士仁人,都从传统道德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立德,立功,彪柄千秋。
当然,伦理型文化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以致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特点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
淌过时流的服饰——我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
淌过时流的服饰——我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淌过时流的服饰“如果当初世代相传的衣服没有大批卖给收旧货的,一年一度六月里晒衣裳,该是一件辉煌热闹的事罢。
”这是张爱玲《更衣记》中的一句话,它告诉人们衣裳在时光的长河里,千变万化,更替不断,如果真把历年历代的衣服攒起来展示一下,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编年史。
确实,衣裳绝对不仅只是保暖和美观的作用,它承载着人类文明太多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拿衣裳做类比,阐述了古今、中西文化的不同,讲来着实有趣。
例如讲中国文化同古希腊、苏美文化、古印度文化的不同,作者提出当黄帝创造出衣裳时,一个文明开始了。
书中讲到,“'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更说明了中华文明之特点正在服饰。
故以往中国往往以'上国衣冠’自居,自认为其文化高于周边民族,唐王维诗所谓'万国衣冠拜冕旒’者,即指此而言。
历来帝王建立新政权亦无不以'易服色’为首务、重务。
这即是以衣饰为一时代文化之代表,也是一时代文明之开启。
”拿衣裳做解释,不仅直观地说明了中国文化“不重形象之美”“形德分离”“不易形体为审美对象”的三大特点,更是直指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古时衣裳不仅是文明的象征,更是制度的象征。
秩宗之职、章服之制、尊卑之别,整体表现于衣饰上。
《朱子语类》卷九一中说:“衣服无章,上下混淆。
”意思是说,如果朝野上下着装完全没有章法,就会分不清是官是民,更分不清士大夫的品级高低了。
这反映了古代的着装属于“礼”的一部分,不仅要遵从身份、场合、程序,甚至在佩饰品上也有严格的规范,比如父母健在,儿女不得穿纯白色衣服等。
中国的冠服制度,就是等级的符号。
“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都是历朝历代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名词。
如果有一天你穿了黄袍,这是要谋朝篡位节奏,是要灭九族的。
就如电视剧中的甄嬛,哪怕皇帝有多宠幸她,有一次她在晋封仪式中穿错了衣服,照样被打入冷宫,可以衣服所含有的内涵太多了。
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
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是一本由阮大铖先生所著的经典文化书籍。
该书介绍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深层内涵,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自己在阅读该书时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学生,我一直以来都对文化和历史颇为感兴趣,而“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正是一本让我幸运地接触到了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好书。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它对于人们思想和行为上的深远影响。
首先,这本书介绍了中国文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现代文学,同一篇的奥秘以及这些作品所体现的文化精髓,一一叙述让人如同亲历历史,感受文学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迁和演化。
其次,书中还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诸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自由、佛家的智慧等对于中国文化的形成以及传承至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思想和价值观也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影响并塑造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习惯。
最后,本书讲述了一些在传统文化中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成就。
如武则天、杨贵妃、海瑞等历史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独特的思想贡献。
阮大铖先生通过对这些人物的介绍和分析,深入挖掘了他们各自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精髓,让读者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更加深入地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博大。
总之,阮大铖先生的《国文课中国文脉十五讲》是一本好书。
它带我们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认识中国文化,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受启迪,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也更好地呈现出中国文化的魅力。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十五课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十五课无义则乱教学目标:1、理解“无义则乱”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无义则乱”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无义则乱”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无义则乱”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孔子的伦理观念里,义是人们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节制机制,义以“只当如此做,不当如彼做”的判断形式,過制主体的行为向恶的方向发展,并把它导向善。
因此,义的缺失将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孔子认为,如果没有义的节制,某些被人称赞的品质、性情也会失去道德的价值。
例如,孔子认为勇是构成君子人格的要素之一:“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但他又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这就是说,只有受义节制的勇才是善的,否则,勇反而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恶。
又如,孔子教导学生要“敬事而信”,“主忠信”,但同时他又认为,忠信必须合于义,“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不合义的忠是愚忠,不合义的信是小人之信。
如果没有了义,就连勇、忠信这样的品质也会失去道德价值,其他自不待言。
二、新课教学1、人而无义,唯食而已,是鸡狗也。
《列子·说符》语译:做人不顾道义,只会吃喝,就是鸡狗了2、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梁惠王上》注释:①交:一起,同时。
②征:争取,取。
语译:孟子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老人家!您不远千里而来,将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孟子回答说:“君王!何必谈利!讲求仁义就行了。
君王说:怎样对我国有利?大夫说:“怎样对我家族有利?”士人和百姓说:怎样对我自己有利?”上上下下都在争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
”3、利者,众人所同欲也。
专欲益己,其害大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15课 顺应自然
(二)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 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 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 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 吾将曳尾于 涂中。”
——《秋水》
【注释】①濮水:在今河南濮阳境内。②楚王:指楚威王。③往先:带 礼品先去拜见。④境内:国内,指国家政务。⑤累:牵累。这是委以国 相的委婉说法。⑥顾,回头。⑦巾笥(si) : 用布巾包着,盛在竹箱里。 ⑧曳尾:拖着尾巴。⑨涂:泥。⑩往牟,走吧,离开吧。 【解析】“曳尾涂中”隐喻着回到自然,走向逍遥。在庄子看来,社会 政治关系总是意味着限制和束缚,唯有超越这种限定,才能达到合乎天 性的逍遥之境。这体现了庄子对于个体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
——《马蹄》
【注释】①龁(hé) 草:吃草。龁,这里指咀嚼。②陆:跳。③义台路寝:高台大 殿。④烧之:在马身上打火印做标志。⑤剔:修剪马毛。⑥刻:削马蹄。⑦雒 (luò) : 戴笼头。⑧羁:络马首。⑨马(zhi) : 绊马前足。⑩皁(zào) 栈:马槽和 马棚。(11)十二三:指十之二三。⑫驰:驱驰。⑬骤:奔跑。⑭整:训练。⑮ 齐:修饰。⑯概(jue) 饰:将饰物装饰在马衔两端。(17)鞭策:皮鞭、竹策。 ⑱陶者:制陶器的人。(19)埴:黏土。(20)过:过错。 【解析】治理国家和百姓,就像治理马儿一样。刑法杀伐,规范束缚,就像马儿遭 到烧剔刻雒一样。那些政教措施,都有违天性,应该依照常性,实行无为而治,让 百姓依常性而生活,进而达到理想的治国境界。
山东省高中必修地方课程(试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一年级
山东城市出版传媒集团济南出版社
第十五课 顺应自然(《庄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读书说明与指导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内容简介作者龚鹏程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长期任教于台湾各大学。
作者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兼之熟悉西方文化,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别具匠心。
本书从文化史的视角,通过中外比较,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与意义。
尽管作者抽取了十五个较为抽象的理论范畴作为切入点,但是就内容而言,既讨论了中华的物质文明,又触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引发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与反思。
语言上,论述提纲挈领,又能深入浅出,在写作中巧妙地将述史与论辩融为一体,使阅读无乏味之感,却能引发深刻思考。
第二部分读书总体要求和读书目标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一书,要注意作者的思考方式。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不是用现实反观传统,更不是用现代社会的标准拾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而是彻彻底底地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上,用中国自有的词汇去解析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大量的中西比较,寻找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精髓。
是一种试图摒弃西方的视角,试图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个能够平等地与西方文化对话的文化体系。
通过本书目的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了解中国传统的思考方式,达到认清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得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一丝敬意与温情的终极目的。
第三部分书目基本内容第一讲[体气:感诸万物]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了解审美取向的不同是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人更注重内在,所以中国人的认知方式不能用西方标准进行说明,中国实际上是依赖主、客观两方面了解事物的。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重点内容:古希腊、古印度多是以人的形体去感知人的性格,注重形体,所以才会有发达的造像艺术,而古中国则更注重从才德方面对人进行判断。
所以中国既缺乏造像艺术,也认为裸体不美,中国传统文化中才会更为关注服饰文化。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完全忽视身体,而是采取了不同的关注方式,格外重视心,即人的内在。
而心与形的关系并不是基督教文化或者佛教文化那样二元对立的,而是主从关系。
也正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心,所以中国的认知方式并不是单纯依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而是主客观交融的一种状态。
重点知识解析:(1)我国讲人的尊贵,主要是从才德能力上说,希伯来则首先由形体上说。
这就是针对人的思维有所不同。
因这个思维不同、两大文明的身体思维遂也不同。
(p2)依中国思想的一般特征或重点而言,中国人是重内不重外的。
(p5)因此他们主张不必论形相之美恶。
(p6)(2)中国体相观的第一个特点是不重形相之美,亦无人身形相崇拜。
第二个特点是形德分离,“美人”未必指形貌好,通常是说德性好。
三是不以形体为审美对象,而重视衣裳之文化意义及审美价值。
(p6-7)(3)心固然重要,固然也可视为内在部分,与其他的形体部分相对起来,形成“心/形”、“内/外”的关系,然而,我国并不像希伯来宗教或佛教那样,发展成重内轻外、二者对立的态度。
(p10-11)中国则非“肉体/精神”、“神性/欲望”之类二元截然对立之格局,而是主从关系。
心,一为五脏六腑之主,二亦为体之一部分,非能与体相对之物。
(p11)(4)体会、体验、体贴、体察等到,都是以体验之、而又验之于体的行为,得之于整个身心,故与仅赖知识性的认知活动并不相同。
认知性的理解及依此方法建立的认识论,只依据理性与知识。
(p13)三、思考题.中国认识论具有那些特殊性。
第二讲[饮食:礼文肇兴]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许多都是根源于对饮食文化的不同见解。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重点内容:对于文化的衡量标准,以往都是依靠西方的模式进行思考。
实际上,中国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饮食文化。
中国重视饮食文化由来已久,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是由于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特殊性。
第一,中国的饮食思维成为儒道诸家思维的传统与习惯。
第二,饮食文化的发达导致中国的宗教观是乐生的。
从饮食思维出发,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礼而非法。
重点知识解析:(1)所谓“石器时代”、“铜器时代”,是以生产工具为标准的划分。
(p3)作者提出“玉器时代”。
“玉器时代”的特殊性在于玉非实用性生产工具,重视玉是中国人思想的一种表现。
玉器在各个时代都受到重视。
玉器的制造本身标志着工艺水平的先进。
玉的来源多源,表明古代的商贸发达。
(2)古人的观念认为人要生存就需脱离竞争抢夺资源的状况,以“货力辞让”来安排分配之,此即礼之所由起也。
觅食求生是古时最基本的问题,故礼亦起于会餐分食之顷。
(p22)(3)中国人却在四千年前已用餐叉了,以黄河中游为多。
用匙更早在七千年以前。
至迟在商朝时则已开始用箸。
……箸,明朝以后称为筷子。
(p24-25)(4)中国人的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最大的不同,在于以生为乐,不认为人生有罪、人生是苦;而且缺乏彼岸之向往,……中国人的极乐世界就在这个我们所生活的人间,所以中国人不是劝人“往生极乐”,而是招呼死者“魂兮归来”。
换言之,一种贵生的、此岸的、现世的宗教性格,即本于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
(p30)(5)凡祭祀,皆须献牲敬酒。
为什么?因为大家都相信饮食的沟通功能。
我们用饮食祭献鬼神,代表我们对他示好;鬼神吃了我们的东西,表示它们愿意“福我”。
(p31)(6)礼与法同样是要为人生社会提供一套秩序、规范,让人遵守。
但礼不是法。
法不论来自习惯还是契约,都是对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但礼的核心不是权利与义务问题,而是情。
(p37)此即所谓礼教,中国人看一个人是否有教养,就从此等生活仪节、饮食进退中见出。
(p37)三、思考题试证明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第三讲[男女:人伦渐备]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人伦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来源于古代中国对男女性别的关注。
正是因为有了性别意识,使得中国式的思考区别于西方哲学。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重点内容:男女关系的处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出发点。
人伦礼制得以建立的基础就是对于男女关系的重视。
而对于男女关系的考察并不能套用西方的理论。
根据姓氏的来源和祖先崇拜的缘起,我们可以看到对女性的重视一直遗存于中国传统社会。
换言之,男性意识并未控制整个生活领域,在中国传统思维中,仍然维持着两性架构及性别意识。
而这导致了中国的思维方式与西方无性别意识之间的不同,从而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重点知识解析:(1)有了这种礼(嫁娶),人才有父母、兄弟、夫妇、亲戚、上下等各种人伦关系。
故婚姻制度亦可说是整个人伦礼制的起源或基础。
(p42)(2)生命的共同性与一体性,由图腾崇拜转移到祖先崇拜身上,祖先崇拜与宗庙制度便产生了。
(p45)(3)纪念始妣生育族人之意,转而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媒人神、送子神,出现“送子观音”、“注生娘娘”之类女神,不再只对自己这一族具有意义了。
(p50)(4)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部分无性别意识,只有在当地西方哲学中,这种意识才正在觉醒;中国传统的主流哲理思想则有鲜明的性别意识。
这种区别,造成了中西传统哲学的重大不同。
比如有性别意识的中国哲理传统会看重相对相济的动态生成关系,并重视这关系所生成的世代结构,也就是家庭、家族、民族与文化的长久延续;也善于领会活的生存境域中的时机,认为人的互动互感是获得真知的最有效手段,而非逻辑与科学。
(p53)三、思考题注重性别对中国传统哲理思维的影响有那些方面。
第四讲[封建:立此家邦]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封邦建国是周代,即中国传统形成时期最主要的制度。
而封邦建国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国家结构,更是宗法制度的表现,是一种道德的反映。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重点内容:礼的一个最重要作用是敬鬼神,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的敬鬼神更注重“德”。
而周代围绕着敬鬼神这一中心,构建了完善的制度从而形成了周朝的封建体制,使周的君统与宗统的完美结合。
封建来源于血缘,而不同的是,封建制度的基础是宗法制度,起作用的是宗庙,形式是封邦建国。
而宗庙更多地表现为道德意义层面上的思想意识。
重点知识解析:(1)礼,始诸饮食,人伦又肇端于夫妇。
由饮食之礼,发展出了其他各种礼;由男女夫妇,又形成了尊卑上下长幼等各种礼文、礼的架构,渐渐就形成了一个包裹人文世界的网络。
(p65)(2)古人之祭祀天地、鬼神、山川等,并不是信这些,乃是因它们能福佑自身。
(p67)故从西方超绝的神或人信仰神的感情看,会觉得中国这种宗教态度近乎功利,神能福佑我,我才敬事之,是一种报酬式的宗教态度。
(p67)但实际上,人神是互动的,非一主一从,一操控者一被宰制者之关系。
也是“崇德报本”的观念。
(3)无论亲族或异宗,凡共祭周之宗庙者,即确定了封建的关系。
(p72)(4)天命、宗庙、封建在此连成一体。
封建邦国提供甸服与王共祭,透过宗庙,以上达上帝及天地社稷。
(p72)(5)宗庙实质上代表着族群整合的原理法则。
这种法则的产生,一方是宇宙天地所命令的,是环境及血缘的力量,一方面又是人类自身团结的意识和对环境的适应。
(p74)(6)孝是祭祖的宗教仪式加上一层道德意义而形成的思想意识,然而透过对“德”的掌握,它可以拓及整个人伦关系与道德指向。
(p75)(7)以宗庙制度为核心的封建体制,足以形成一有秩序的结构,在内实现敬哀忠孝等内容,在外支撑社会组织,作为各种政治社会组织的内部秩序力量与中心根源。
(p75)三、思考题封邦建国为核心的周代封建制度的思想核心是哪些。
第五讲[道术:内圣外王]一、读书目的和读书要求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之所以礼能够成为传统中国的关注对象,是因为礼具有多重功能,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调试功能。
二、重点内容提示和重点知识解析重点内容:周代的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点就是国人的权力较大,起到制衡作用。
而其权力的基础就是礼。
礼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词汇,对于礼的理解需要掌握几个方面:一是礼是出于节制人情而产生的,强调“情欲的适当化”。
二是礼是规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与角色。
而礼的一个最主要作用,即沟通天人,构建人与人的关系。
正是对礼的重视,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关怀型的文化体系。
重点知识解析:(1)礼是习俗,但非一般之习俗;礼是统治的手段,但又非一般手段,故其他民族、其他时代并未发展出这样一套礼文化体系。
礼含有许多进退揖让之仪节,可是又非仪式、礼节而已。
礼有规范的意味,但又不是法律式的规范,也不是道德的戒律。
(p89)(2)第一,“礼”是一套制度与文化的架构,是一个整合性的文明体系,具有多维度、多层面的特征。
……第二,“礼”又是一个历史概念。
历经夏商周,礼的基本原则及其社会功能固然在千年间未曾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其内容、结构及适用的范围,则因王朝兴废、社会变迁而发生过多次重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