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函数
第二章解析函数
第二章解析函数•复变函数的导数•解析函数的概念•初等解析函数复函数的求导法则由于复变函数中导数的定义与一元实变函数中导数的定义在形式上完全一致, 并且复变函数中的极限运算法则也和实变函数中一样, 因而实变函数中的求导法则都可以不加更改地推广到复变函数中来, 且证明方法也是相同的.例2证明()2f z x yi =+在复面内处处连续,但处处不可导.证明对复平面内任意点z , 有()()f z z f z +Δ−2.x yi =Δ+Δ()2()2x x y y i x yi =+Δ++Δ−−故0lim[()()]0.z f z z f z Δ→+Δ−=这说明()2f z x yi =+在复面内处处连续.000()()() (), f z z f z f z z z z ρ′+Δ−=Δ+ΔΔ,)()(lim 000z f z z f z =Δ+→Δ所以lim ()0,z z ρΔ→Δ=再由即()f z 在0z 处连续.反之, 由例2知, 处处不可导,()2f z x yi =+但处处连续。
例5问题:对函数f (z ) = u (x ,y ) + iv (x ,y ),如何判别其解析(可导)性?换句话说:()(),f z u v 的解析可导与的偏导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解析函数的性质:(1)两个解析函数的和、差、积、商仍为解析函数;(2)两个解析函数的复合函数仍为解析函数;(3)一个解析函数不可能仅在一个点或一条曲线上解析;所有解析点的集合必为开集。
证明必要性. 若存在,设0()f z ′0()f z a ib ′=+(a , b 是实常数). 因此000()()()f z z f z f z z z α′+Δ−=Δ+Δ12()()()()a ib x i y i x i y αα=+Δ+Δ++Δ+Δ12()a xb y x y αα=Δ−Δ+Δ−Δ21(,i b x a y x y αα+Δ+Δ+Δ+Δ其中12Re , Im .αααα==且当时,0z Δ→120, 0.αα→→0000(,)(,),u u x x y y u x y Δ=+Δ+Δ−0000(,)(,),v v x x y y v x y Δ=+Δ+Δ−则于是有00()().f z z f z u i v +Δ−=Δ+Δ12()u i v a x b y x y ααΔ+Δ=Δ−Δ+Δ−Δ21().i b x a y x y αα+Δ+Δ+Δ+Δ由两个复数相等的条件可得设21.v b x a y x y ααΔ=Δ+Δ+Δ+Δ12,u a x b y x y ααΔ=Δ−Δ+Δ−Δ于是,1(,),(,)..a u x y v x y C R =−−当时,满足条件,().f z z 从而在平面上处处可微,处处解析1(,),(,)0..a u x y v x y y C R ≠−=−当时,仅在直线上满足条件,().f z z 故在平面上处处不解析()00.f z y y =≠从而仅在上可微,在上不可微作业3第89页,第二章习题(一):2;4(1)(3);5(2)(4);7;8(2)(4);9; 11(1)(3)。
函数方程的几种解法
解函数方程的几种方法李素真摘要:本文通过给出求解函数方程的基本方法,来介绍函数方程,探索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求解其它问题的方法,以获得新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函数方程;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解方程组法;参数法含有未知函数的等式叫做函数方程,能使函数方程成立的函数叫做函数方程的解,求函数方程的解或证明函数方程有无解的过程叫解函数方程。
函数方程的解法有换元法(或代换法)、待定系数法、解方程组法、参数法。
1.换元法换元法是将函数的“自变量”或某个关系式代之以一个新的变量(中间变量),然后找出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关系,从而求出函数的表达式。
例1 已知x x f x sin )2(+=,求)(x f 。
解:令u x =2 )(0>u ,则u x log 2=,于是可得,)log sin()log ()(222u u u f +=)(0>u ,以x 代替u ,得)log sin(log 2)(22u x x f += )0(>x 。
例2 已知xxx x f 212ln )1(+=+ )0(>x ,求)(x f 。
解:令t x x =+1,则11-=t x )1(>t ,于是12ln 1121112ln )(+=-+-=t t t t f , 即12ln )(+=x x f 。
例3 已知x x f 2cos )cos 1(=+,求)(x f 。
解:原式可以化为 1cos 22cos )cos 1(2+==+x x x f ,令t x =+cos 1,]2,0[∈t ,则换元后有1)1(2)(2--=x t f ]2,0[∈x 。
2.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适用于所求函数是多项式的情形。
当我们知道了函数解析式的类型及函数的某些特征,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函数方程较为简单。
一般首先确定多项式的次数,写出它的一般表达式,然后由已知条件,根据多项式相等的条件确定待定系数。
例4 已知)(x f 为多项式函数,且422)1()1(2+-=-++x x x f x f ,求)(x f 。
高中函数解方程练习题
高中函数解方程练习题在高中数学中,函数解方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解函数方程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来得到准确的解答。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中函数解方程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1. 解方程:2x - 5 = 7首先,我们将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2x - 5 = 72x = 7 + 52x = 12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x = 12/2x = 6所以,方程的解为x = 6。
2. 解方程:3(4x - 2) = 18首先,我们将方程展开并整理:3(4x - 2) = 1812x - 6 = 1812x = 18 + 612x = 24然后,将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2:x = 24/12x = 2所以,方程的解为x = 2。
3. 解方程:x^2 - 4 = 0首先,我们将方程整理成标准形式:x^2 - 4 = 0然后,通过因式分解来解方程:(x + 2)(x - 2) = 0根据乘积为零的性质,得到两个方程:x + 2 = 0 或 x - 2 = 0解得:x = -2 或 x = 2所以,方程的解为x = -2或x = 2。
4. 解方程:2x^2 + 3x - 5 = 0首先,我们可以使用求根公式来解这个二次方程:x = [-b ± √(b^2 - 4ac)] / 2a将方程的系数代入公式,得到:x = [-3 ± √(3^2 - 4 * 2 * -5)] / (2 * 2)化简后得到:x = (-3 ± √(9 + 40)) / 4x = (-3 ± √49) / 4x = (-3 ± 7) / 4解得:x = (7 - 3) / 4 或 x = (-7 - 3) / 4x = 1 或 x = -5/2所以,方程的解为x = 1或x = -5/2。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巩固和提高高中函数解方程的能力。
通过对方程的整理、展开、因式分解和使用求根公式等方法,我们能够准确地求解各类函数方程。
复变函数第二章 解析函数
第 一 节 解 析 函 数 的 概 念
( 5)
f ( z ) ′ g ( z ) f ′ ( z ) − f ( z ) g ′ ( z ) , g (z) ≠ 0 = 2 g ( z) g ( z)
( 6)
{
f g ( z )
}
′
= f ′ ( w ) g ′ ( z ) , 其中w = g ( z )
dw 可见:可导 ⇔ 可微, f ′ ( z0 ) = 且 dz
z = z0
如果f ( z ) 在区域D内每一点可微,
则称f ( z ) 在D内可微.
记作 dw = f ′ ( z ) dz
第 一 节 解 析 函 数 的 概 念
二、解析函数 定义 1o 如果f ( z ) 在z0 及z0的某邻域内处处可导,
设w = f ( z ) 定义于区域D, z0 ∈ D , z0 + ∆ z ∈ D
f ( z0 + ∆ z ) − f ( z0 ) 如果 lim 存在 ∆ z →0 ∆z 则 称 f ( z ) 在 z0点 可 导 , 而 极 限 值 为 f ( z ) 在 z0点 dw 的导数,记作 f ′ ( z0 ) 或 dz z = z0
∴ ∆ u = a ∆ x − b ∆ y + o1 ∆ v = b∆ x + a ∆ y + o2
反之,不成立。
( 2)
( 3)
f ( z ) 在区域D内解析
⇔ f ( z ) 在 区 域 D内 可 导 。
f ( z ) 在 z0 解析 ⇔
f ( z ) 在 z0的某邻域 N δ ( z0 )内解析。
第 一 节 解 析 函 数 的 概 念
解函数方程的几种方法
绪论在数学研究的许多领域中如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等都涉及函数方程问题,在计算机科学中迭代理论和方法也涉及函数方程问题,在航空技术、遥感技术、经济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等诸多方面也提出了许多函数方程模型.函数方程因此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是当今数学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由于函数方程形式多样,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大量的数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函数方程是最基本、最易出现的问题,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在中学教学和国内外数学竞赛中,经常遇到函数方程问题.这类题目一般是求解某一给定的函数方程,而数学上尚无一般方法可循.当然,较大一部分中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常常没有比较清晰的解题思路.本文就着重以函数与方程的性质来讨论函数方程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并通过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来阐述.首先,我们会给出函数方程的相关概念包括函数方程的定义、函数方程的解以及解函数方程.其次,利用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性质,就中学数学中常出现的方法进行归纳并结合相应的例题解析.当然由于中学数学中考查点的不同,我们的讨论也有所侧重.对常见的方法包括换元法(代换法)、赋值法、迭代周期法(递推法)、待定系数法等均会加重笔墨,尤其会给出一些较为典型的例题分析以及巧解的方法,而对于不常用的方法本文也会提到,以让读者了解到比较前全面的函数方程问题的解题策略.最后,就种种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法无定法”,关键在于人们对问题的观察、分析,进而选择最优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很多情况下,由于解决的途径并不唯一,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般采用多种方法同步求解,以达到简化求解过程的目的.1函数方程的一些相关概念1.1函数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函数的等式叫做函数方程.如()()f x f x-=,=-,()()f x f x+=等,其中()f x即是未知函数.f x f x(1)()1.2函数方程的解设某一函数()f x对自变量在其定义域内的所有值均满足某已知方程,那么把()f x就叫做函数方程f x就叫做已知函数方程的解.即能使函数方程成立的()的解.函数方程的解可能是一个函数,也可能是若干个函数或无穷多个函数或无解.如偶函数、奇函数、()1=-分别是上述各方程的解.f x x1.3解函数方程求函数方程的解或证明函数方程无解的过程就称为解函数方程.即指的是在不给出具体函数形式,只给出函数的一些性质和一些关系式而要确定这个函数,或求出某些函数值,或证明这个函数所具有的其他性质.2函数方程的常见解法由于函数与方程的性质极多,解题的方法也形式多样,出现较为频繁的有换元法(代换法)、赋值法、迭代周期法(递推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等等.2.1换元法(代换法)换元法又叫代换法或引进辅助未知数法或定义法.将函数方程中的自变量适当地以别的自变量代换(代换时应注意使函数的定义域不发生变化),得到一个新的较为简单的函数方程,然后直接求解未知函数.但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换元会导致函数的定义域发生变化,这时就需要进行验证换元的可行性.例 2.1已知2-=,求()f x x(1cos)sinf x.分析此题是一个最基本的函数方程问题,要求解函数()f x的表达式,就需要将1cos xsin x进行转化.当然,我们可以先用换元法把x,y用t代替,消+和2去x,y,就得到一个关于t的解析式,再用x替代t,于是得解.但这里我们还给出了另外的解法,就是用()=的参数表达式进行求解.y f x解法一令1cos x t-=,所以c o s1=-,x t因为-≤≤,1cos1x所以x≤-≤,01cos2即t≤≤.02又因为22-==-,f x x x(1cos)sin1cos所以22=--=-+,(02)f t t t t()1(1)2t≤≤,故2=-+,(02)f x x x()2≤≤.x解法二设所求函数()=的参数表达式y f x=-,x t1c o s2y t=,sin即得=-,(1)c o s1t x2s i n t y=. (2)2+,消去参数t,得(1)(2)2-+=,(1)1x y整理,得22y x x =-+,[0x ∈,2],即2()2f x x x =-+,[0x ∈,2].在本题中,由于三角函数可以相互转化,很容易看出1cos x -与2sin x 之间的联系,然后直接利用换元法进行转化,但考虑到x (或t )的定义域,这个环节一般容易出错.故一般采用后面介绍的参数法相对来说也就简单多了.2.2 赋值法赋值和代换是确定适合函数方程的函数性质的基本方法,根据所给条件,在函数定义域内赋与变量一个或几个特殊值,使方程化繁为简,从而使问题获解.例 2.2.1 函数:f N N +→(N +为非负整数),满足:(i ) 对任意非负整数n ,有(1)()f n f n +>;(ii ) 对任意,m n N +∈,有(())()1f n f m f n m +=++.求(2001)f 的值.分析 本题欲求(2001)f 的值,则须了解()f n 有什么性质.由条件(i )、(ii )可以联想到(0)f 的取值是本题的关键,而分别利用条件(i )、(ii )进行推导,并结合反证法推出矛盾,得到(0)f 的唯一值,进而得解.解 令(0)f k =,其中k 为非负整数.由(ii)得()()1f n k f n +=+. (1)若0k =,则()()1f n f n =+,矛盾.故0k ≠,由(i )有(1)()()1f n k f n k f n +-<+=+. (2) 若1k >,则11n k n +-≥+,于是由(i ),得(1)(1)()1f n k f n f n +-≥+≥+, (3) 但(2)与(3)矛盾,故1k =是惟一解.当1k =时,式(1)为(1)()1f n f n +=+,此函数满足条件(i )、(ii ),所以得惟一解(2001)2002f =.例 2.2.2 解函数方程()()2()cos f x y f x y f x y ++-=.分析 此题是函数方程里较为典型的一个问题,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到.本题中方程含有,x y 两个未知数,对于一个方程,首先想到的就是消元,考虑到三角函数cos y 的特殊性质,可用一些比较特殊的值分别去代换,x y ,再求得()f x 的表达式.解 在原方程中令0x =,y t =得()()2(0)cos f t f t f t +-=, (1) 再令2x t π=+,2y π=得()()0f t f t π++=, (2) 又再令2x π=,2y t π=+得()()2()sin 2f t f t f t ππ++-=-, (3) (1)+(2)-(3)得()(0)cos ()sin 2f t f t f t π=+. 令(0)a f =,()2b f π=并将t 换成x 得 ()cos sin f x a x b x =+,(a ,b 均为任意常数).代入(1)式验证()()f x y f x y ++-cos()sin()cos()sin()a x y b x y a x y b x y =++++-+-2cos cos 2sin cos a x y b x y =+2cos (cos sin )y a x b x =+2()cos f x y =.所以()f x 是函数方程(1)的解.赋值法是很特殊的一种方法,首先它考验人们的“眼力”,即根据所给出的式子找出其规律;其次,就是“笔力”即计算方面的能力,所赋的值即某些特殊值要有助于解题;最后,不难看出赋值法其实就是与代换法、消元法等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如例2.2.1就是赋值法与反证法相结合,例2.2.2是赋值法、代换法、消元法结合的典型.2.3迭代周期法(递推法)函数迭代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复合形式.一般由函数方程找出函数值之间的关系,通过n 次迭代得到函数方程的解法.例 2.3.1 对任意正整数k ,令()f k 定义为k 的各位数字和的平方,求2001(11)f .分析 本题是迭代的简单运用题,由“()f k 定义为k 的各位数字和的平方”入手,可以找出11与函数方程以及函数值之间的关系,结合数列相关知识通过n 次迭代从而求解.解 由已知有 12(11)(11)4f =+=,2(11)((11))(4)16f f f f ===,322(11)((11))(16)(16)49f f f f ===+=,432(11)((11))(49)(49)169f f f f ===+=,542(11)((11))(169)(169)256f f f f ===++=,652(11)((11))(256)(256)169f f f f ===++=,…从而当n 为大于3的奇数时,(11)256n f =,当n 为大于3的偶数时,(11)169n f =,故2001(11)256f =.例 2.3.2 设()f x 定义在自然数集N 上,且对任意,x y N ∈,都满足(1)1f =,()()()f x y f x f y xy +=++,求()f x . 解 令1y =,得(1)()1f x f x x +=++,再依次令1x =,2…, 1n -,有(2)(1)2f f =+,(3)(2)3f f =+,…(1)(2)(1f n f n n -=-+-,()(1)f n f nn =-+, 依次代入,得()(1)23f n f =+++…(1)(1)2n n n n ++-+=, 所以(1)()2x x f x +=,()x N +∈. 前面的例2.3.1仅是迭代的入门题,可以直接根据函数方程找出函数值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n 次迭代进行求解.而在迭代问题中,很大一部分题目并不是仅借助迭代的思想来解决的,而是综合所学知识进行求解.如例4.2就是赋予一些特殊值,再利用递推法简化问题,从而求解.2.4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适用于所求函数是多项式的情形,且已知所求函数解析式的类型,可先设出一个含有特定系数的代数式,然后利用恒等式的性质,或将已知条件代入,建立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而求出待定系数的值,或者消除这些待定系数,使问题得以解决.例 2.4.1 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41f f x x =-,求()f x .解 因为()f x 是一次函数,不妨设()(0)f x ax b a =+≠,又因为[()]41f f x x =-,所以()()41f ax b a ax b b x +=++=-,即241a x ab b x ++=-,于是有24a =,1a b b +=-. 解这个方程组得2a =,或者 2a =-,13b =-, 1b =. 所以1()23f x x =-或()21f x x =-+. 本题考虑到()f x 是一次函数,故可设出()f x 的一般形式,再由条件[()]41f f x x =-代入()f x 进而对应求出a ,b .这属于较简单的待定系数法应用,而对于关系f 有很多次的就另当别论了.例 2.4.2 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10次迭代{[(f f f …())]}10241023f x x =+,求()f x .分析 观察本题,()f x 是一次函数且函数方程是一个10次迭代的方程,要怎样进行思考呢?只能依据题中最基本的条件进行解决,故而给出如下解法:解 设()(0)f x ax b a =+≠,则(2)2()[()]()()(1)f x f f x f ax b a ax b b a x a b ==+=++=++,(3)(2)232()(()){[()]}[(1)](1)f x f f x f f f x f a x a b a x a a b ===++=+++, …(9)1098(())(f f x a x a a =+++…1)a b ++.因为(10)()10241023f x x =+,所以10101024(2)a ==±,98(a a ++…1011)10231a a b b a -++==-. 解方程组得2a =,1b =或2a =-,3b =-.故所求的一次函数为()21f x x =+或()23f x x =--.观察题中条件,问题的难度比例2.4.1的增加了许多,这又怎么做呢?万变不离其宗,仍采用待定系数法进而找出规律,并结合等比数列相关性质而求得a ,b ,但要注意解决这类问题时千万不要漏根.2.5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主要适用于定义域是正整数的函数方程,其解题方法是通过对(1)f ,(2)f ,(3)f ,…的具体计算,加以概括抽象,提出对()f n 的解析式的一个猜想,然后用数学归纳法对猜想进行证明.根据已知条件,首先运用赋值法求出函数()f x 在某些点的特殊值,再猜想()f x 的表达式,最后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此猜想.例 2.5.1 函数()f n 的定义域为正整数集,值域为非负整数集,所有正整数m ,n 满足()()()0f m n f m f n +--=或1; (2)0f =,(3)0f >,(9999)3333f = ,求(1982)f .解 由(11)(1)(1)0f f f +--=或1,而0(2)2(1)f f =≥,所以(1)0f =,由(21)(2)(1)0f f f +--=或1,得(3)0f =或1,因为(3)0f >,所以(3)1f =,同理,可推得(32)2f ⨯≥,(33)3f ⨯≥…已知(9999)(33333)3333f f =⨯=,猜想(3)f k k ≥,(3333)k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由上可知,1k =,2,3时,结论成立.(2)假设对小于k 的一切自然数,结论成立.则(3)[3(1)3]f k f k k =-+[3(1)](3)f k f ≥-+11k ≥-+k =,即(3)(3333)f k k k ≥<,如果(3)1f k k ≥+,则(9999)(99993)(3)f f k f k ≥-+33331k k ≥-++3333>,与题设矛盾,所以(3)f k k =,显然,有660(1982)661f ≤≤.若(1982)661f =,则(9999)(5198289)f f =⨯+5(1982)(89)f f ≥+5661(89)f ≥⨯+330529≥+3333>,与题设矛盾.所以(1982)660f =.例 2.5.2 已知2()2f x x x =+,求()n f x .解 由2()(1)1f x x =+-,因此有22242()(())((1)1)(1)1(1)1f x f f x f x x x ==+-=+-=+-,233222()(())((1)1)(1)1f x f f x f x x ==+-=+-, 猜想2()(1)1nn f x x =+-.下面用归纳法证明.(1)显然2n =时,猜想成立.(2)假设对n 成立,即 2()(1)1nn f x x =+-,则 (1)()(())n n f x f f x +=2((1)1)n f x =+- 22((1)11)1n x =+-+-12(1)n x +=+.综合(1)、(2),对任意n N ∈,有2()(1)1n n f x x =+-.数学归纳法一般适用于证明题,但有时候不排除这类找规律、猜想进而证明猜想的问题.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找准规律,证明起来也就会很轻松了.2.6数列法利用等比、等差数列相关知识(通项公式、求和求积公式),求定义在N 上的函数()f x .例 2.6 已知(1)1f =,且对任意正整数n 都有(1)3()2f n f n +=+,求()f n . 解 在已知等式两边都加上1,得(1)12f +=,(1)13()213[()1]f n f n f n ++=++=+,所以(1)13()1f n f n ++=+. 因此,数列{()1}f n +是首项为(1)12f +=,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它的第n 项为1()123n f n -+=⋅,故1()231n f n -=⋅-.熟悉等差、等比数列的相关性质如公差(比)、求和公式等,运用起来解决本题就会感到得心应手.2.7 反证法反证法在数学上使用得相当普遍,即一些问题从正面直接证明有困难,而它的结论的相反结论比原结论更具体,更明确,易于导出矛盾,这时一般采用反证法.先从已知条件中得出满足函数方程的一些特殊解,然后再用反证法证明除了这些解以外无其他解.例 2.7 设f :(0,)(0+∞→,)+∞是连续函数,若对x ∀,(0y ∈,)+∞,有 ()(())f x f xf y y=. (1) 证明此函数方程无解.证明 在(1)中取1x y ==,得((1))(1)f f f =, 取(1)y f =,得()(((1)))(1)f x f xf f f =, 再取1y =,得((1))()f xf f x =.从而有()()((1))(((1)))(1)f x f x f xf f xf f f ===, 即(1)1f =.在(1)中取1x =,得(1)1(())f f f y y y==, 联立(1)推出()((()))()()f x x f xf f y f f y y==,即()()()x f x f y f y=. 取x st =,y t =,s ∀,(0t ∈,)+∞,有()()()f s t f t f s =,s ∀,(0t ∈,)+∞, (2) 我们知道满足上面函数方程的连续函数为()a f x x =,(ln ())a f e =. 由1(())f f y y=,知 21a y y -=,即21a =-.矛盾,所以(1)没有连续解. 2.8不等式法在推导过程中,主要利用不等式02a b a +≥≥,0)b ≥的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a b =.例 2.8 设()f x 的定义域为(0,1),且()(1)2()(1)f x f x f y f y -+=-,x ∀,(0y ∈,1). (1) 若()0f x >,(0x ∀∈,1)且1()12f =,求f x (). 分析 本题给出了函数()f x 的一系列成立的条件,只要依据条件进行思考就很容易解决了.首先我们知道函数()f x 有一个特殊值1()12f =,而函数方程(1)中有,x y 两个未知量,故而解决问题时考虑到消元,并尽量结合1()2f 的值来使问题简化.解 在(1)式中取12y =,得 ()(1)2()(1)11()(1)22f x f x f x f x f f -=+=+--, (2) 再在(1)式中取12x =,y x =得11()()11222()(1)()(1)f f f x f x f x f x =+=+--, (3) 把(2)和(3)相加得 411()(1)()(1)f x f x f x f x =++-+-≥4=, 所以1()()f x f x =, 即2(())1f x =,因为()f x 是正的,故()1f x ≡,(0x ∀∈,1).3 其它方法前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在中学数学中比较常见,应用起来也得心应手.但初等问题何其繁多,解决的途径也就形式多样.还有很多其它的方式,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在此仅给出方法及其概念.如:参数法、配凑法、通解问题、多项式法以及柯西法等.参数法即先设参数再消去参数得出函数的对应关系,而求出()f x .前面在例2.1.1的解法二已经就参数法进行作答,在此我们就不再讲解了.配凑法是根据函数的概念、对应法则并结合配方法求解函数方程的一种基本方法.当我们不能利用设元法求解时,配凑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也是应用定义的一种方法.前面已经介绍了很多求解函数方程的方法.然而,求一个或若干个解也许容易,如果要求出一个函数方程的所有解常常遇到困难.这时就是所谓的通解问题.我们知道,只要给出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函数值,则需要将定义域延拓到整个实数域R 上,从而求得的()f x 就是相应函数方程的解.例如函数方程()()f x T f x +=,x R ∈,对以[0,]T 为定义域的任意函数()g x ,都可以得到函数方程的解()g x , 当0x T ≤≤时;()f x =()g x nT -, 当(1)nT x n T ≤≤+时.其中n为整数.当函数方程中的未知函数是多项式时,就称为多项式函数方程.这是函数方程中较为常见、也较简单的一类.多项式法就是利用多项式相等的原理,通过比较等式两边的次数、系数,或通过比较方程的根的个数来求出多项式函数方程的解的方法.方程()()()+=称之为Cauchy方程,是法国数学家Cauchy最早研f x y f x f y究并解决的.他的解法是一种逐步扩充其定义域的推理方法,即先在自然数集上,求其函数方程应具有的形式,然后逐步证明这种解的定义域可扩充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直到实数.这种解题方法后人称之为Cauchy方法.在()f x单调(或连续)的条件下,先将自变量考虑成自然数求出函数方的解,然后证明该解的表达式当其自变量取成整数、有理数及实数时仍然满足该函数方程,从而获得函数方程的解.但它受函数连续性要求的限制.柯西法在高等数学中的使用频率极高,故在中学里只需了解就可.结论由于函数方程的形式相当多,解决的方式也就相对的丰富.尤其是在高等数学中,运用微积分解决函数方程问题就显得非常简单了;但在初等解法里,方式方法丰富多样:换元法(代换法)、赋值法、待定系数法、迭代周期法(迭代法)、数学归纳法、数列法、反证法及不等式法等,都是常见而且易懂的初等解法.但在解决很多问题时,不仅仅使用一种方法,也有几种方式相结合而进行的,如:例2.2.2就是换元法与赋值法的结合,例2.7是赋值法与反证法的结合.在求解某些问题时,通过构造函数方程,也可以将问题转化为函数方程分解,从而使问题比较简化、明了.参考文献[1] 张伟年、杨地莲、邓圣福.函数方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36-72.[2] 陈刚、陈凌云.函数方程的初等解法[J].绥化师专学报.1996,第1期:120.[3] 黄洪琴.函数方程[J].成都教育学院报.2005,第19卷(6):117-118.[4] 毕唐书.全线突破.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3.[5] 陈传理、张同君.竞赛数学教程[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0-170.[6] 聂锡军.函数方程的解法及应用[J].丹东师专学报.1997,总第68期:20.[7] 姚开成.函数方程的几种解法[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0,第5卷(5):46-47.[8] 张同君、陈传理.竞赛数学解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5重印),72-75.[9] 余元希.初等代数研究(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004重印),344-345.[10] 蒋国宝.函数方程的解法[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第10卷(1):37-38.[11] 赵伟.解函数方程的若干初等方法[J].中学数学月刊.2004,第6期:30-31.致谢在本篇论文的选题,以及写作过程中,承蒙指导教师代泽明副教授的悉心指导,多次修改终于完成了本篇论文.在此我向代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通过这次论文的编写我感受到了学术编写的困难和乐趣,深省数学知识在各学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感谢同组的所有同学,他们在我写作此篇论文的过程中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大学四年转瞬即逝,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感谢绵阳师范学院的所有老师,感谢你们在这四年里对我的谆谆教导;感谢你们在这四年里对我的培养;感谢你们在这四年里对我的关怀;感谢你们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民教师.最后祝愿绵阳师范学院的明天更美好!祝愿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前程似锦!祝愿所有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范臣菊 2007年5月30日。
简单函数方程的解法
简单函数方程的解法1.函数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函数的等式叫做函数方程。
如f(x+1)=x、f(-x)=f(x)、f(-x)= -f(x)、f(x+2)=f(x)等。
其中f(x)是未知函数2.函数方程的解能使函数方程成立的函数叫做函数方程的解。
如f(x)=x-1、偶函数、奇函数、周期函数分别是上述各方程的解3.解函数方程求函数方程的解或证明函数方程无解的过程叫解函数方程4.定理(柯西函数方程的解)若f(x)是单调(或连续)函数且满足f(x+y)=f(x)+f(y) (x,y∈R)、则f(x)=xf(1)证明:由题设不难得f(x1+x2+…+xn)=f(x1)+f(x2)+…+f(xn)取x1=x2=…=xn=x,得f(nx)=nf(x) (n∈N+)令x=0,则f(0)=nf(0),解得f(0)=0 --------- (1)x=1,则f(n)=nf(1)x= ,则f(m)=nf( ) ,解得f( )= f(m)= f(1) --------- (2)x=- ,且令y=-x>0,则f(x)+f(y)=f(x+y)=f(0)=0∴f(x)=-f(y)=-yf(1)=xf(1) (m,n∈N+,且(m,n)=1) ---------(3)由上述(1),(2),(3)知:对任意有理数x均有f(x)=xf(1)另一方面,对于任意的无理数x,因f(x)连续,取以x为极限的有理数序列{xn},则有:f(x)= f(xn)= xnf(1)=xf(1)综上所述,对于任意实数x,有f(x)=xf(1)函数方程的解法:1.代换法(或换元法)把函数方程中的自变量适当地以别的自变量代换(代换时应注意使函数的定义域不会发生变化),得到一个新的函数方程,然后设法求得未知函数例1 (1)已知f(2x-1)=x2+x,那麽f(x)=______________。
略解:设t=2x-1,则x= (t+1),那麽f(t)= (t+1)2+ (t+1)= t2+t+故f(x)= x2+x+(2) 已知f( +1)=x+2 ,那麽f(x)=____________。
函数解析式的七种求法
一)求函数的解析式1、函数的解析式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就是函数与自变量建立联系的一座桥梁,其一般形式就是y =f(x),不能把它写成f(x,y)=0;2、求函数解析式一般要写出定义域,但若定义域与由解析式所确定的自变量的范围一致时,可以不标出定义域;一般地,我们可以在求解函数解析式的过程中确保恒等变形;3、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方法有:(1)直接法:根据题给条件,合理设置变量,寻找或构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解出y 。
(2)待定系数法:若明确了函数的类型,可以设出其一般形式,然后代值求出参数的值;(3)换元法:若给出了复合函数f [g(x)]的表达式,求f(x)的表达式时可以令t =g(x),以换元法解之;(4)构造方程组法:若给出f(x)与f(-x),或f(x)与f(1/x)的一个方程,则可以x 代换-x(或1/x),构造出另一个方程,解此方程组,消去f(-x)(或f(1/x))即可求出f(x)的表达式;(5)根据实际问题求函数解析式:设定或选取自变量与因变量后,寻找或构造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解出y 的表达式;要注意,此时函数的定义域除了由解析式限定外,还受其实际意义限定。
(二)求函数定义域1、函数定义域就是函数自变量的取值的集合,一般要求用集合或区间来表示;2、常见题型就是由解析式求定义域,此时要认清自变量,其次要考查自变量所在位置,位置决定了自变量的范围,最后将求定义域问题化归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3、如前所述,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定义域除了受解析式限制外,还受实际意义限制,如时间变量一般取非负数,等等;4、对复合函数y =f [g(x)]的定义域的求解,应先由y =f(u)求出u 的范围,即g(x)的范围,再从中解出x 的范围I1;再由g(x)求出y =g(x)的定义域I2,I1与I2的交集即为复合函数的定义域;5、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就是各个区间的并集;6、含有参数的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需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若参数在不同的范围内定义域不一样,则在叙述结论时分别说明;7、求定义域时有时需要对自变量进行分类讨论,但在叙述结论时需要对分类后求得的各个集合求并集,作为该函数的定义域;(三)求函数的值域1、函数的值域即为函数值的集合,一般由定义域与对应法则确定,常用集合或区间来表示;2、在函数f:A→B 中,集合B 未必就就是该函数的值域,若记该函数的值域为C,则C 就是B 的子集;若C =B,那么该函数作为映射我们称为“满射”;3、分段函数的值域就是各个区间上值域的并集;4、对含参数的函数的值域,求解时须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叙述结论时要就参数的不同范围分别进行叙述;5、若对自变量进行分类讨论求值域,应对分类后所求的值域求并集;6、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十分丰富,应注意总结函 数 解 析 式 的 七 种 求 法一、 待定系数法:在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函数方程几种解
函数方程几种解————————————————————————————————作者:————————————————————————————————日期:解函数方程的几种方法李素真摘要:本文通过给出求解函数方程的基本方法,来介绍函数方程,探索通过构造函数方程求解其它问题的方法,以获得新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函数方程;换元法;待定系数法;解方程组法;参数法含有未知函数的等式叫做函数方程,能使函数方程成立的函数叫做函数方程的解,求函数方程的解或证明函数方程有无解的过程叫解函数方程。
函数方程的解法有换元法(或代换法)、待定系数法、解方程组法、参数法。
1.换元法换元法是将函数的“自变量”或某个关系式代之以一个新的变量(中间变量),然后找出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关系,从而求出函数的表达式。
例1 已知x x f x sin )2(+=,求)(x f 。
解:令u x =2 )(0>u ,则u x log 2=,于是可得,)log sin()log ()(222u u u f +=)(0>u ,以x 代替u ,得)log sin(log 2)(22u x x f += )0(>x 。
例2 已知xxx x f 212ln )1(+=+ )0(>x ,求)(x f 。
解:令t x x =+1,则11-=t x )1(>t ,于是12ln 1121112ln)(+=-+-=t t t t f , 即12ln )(+=x x f 。
例3 已知x x f 2cos )cos 1(=+,求)(x f 。
解:原式可以化为 1cos 22cos )cos 1(2+==+x x x f ,令t x =+cos 1,]2,0[∈t ,则换元后有1)1(2)(2--=x t f ]2,0[∈x 。
2.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适用于所求函数是多项式的情形。
当我们知道了函数解析式的类型及函数的某些特征,用待定系数法来解函数方程较为简单。
高中数学的解析函数的性质及应用解析
高中数学的解析函数的性质及应用解析解析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其性质及应用在数学学科及其他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解析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展开讨论。
一、解析函数的定义解析函数又称为复变函数,它是指在复数域上有定义的函数。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定义在复数域上的函数f(z),如果对于复数域上任意一个复数z,该函数都有唯一的函数值w与之对应,那么f(z)即为解析函数。
解析函数的定义可以用数学符号表示为:f(z) = u(x, y) + iv(x, y),其中z = x + iy,u(x, y)和v(x, y)分别表示复变函数的实部和虚部。
二、解析函数的性质1. 连续性:解析函数在其定义域上连续,即实部和虚部都是连续函数。
2. 可微性:解析函数在其定义域上可导,即满足柯西-黎曼方程的充分必要条件。
柯西-黎曼方程表示为:∂u/∂x = ∂v/∂y,∂u/∂y = -∂v/∂x。
3. 奇点:解析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无奇点,即没有使函数值发散或不唯一的点。
根据解析函数的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例如,解析函数的导函数也是一个解析函数,解析函数的连续叠加仍然是一个解析函数等。
三、解析函数的应用解析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在数学学科中有重要意义,也被应用于其他学科中。
1. 数学学科中的应用:解析函数可以用于复数域的积分计算,例如对于沿闭合曲线C的积分∮Cf(z)dz,由于解析函数是可导的,我们可以通过柯西定理将曲线内部的积分等于曲线上的积分,简化计算。
2. 物理学中的应用:解析函数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学中的电磁场、流体力学等领域。
例如,对于电势、磁场等物理量的描述往往使用解析函数的方法,通过假设解析函数满足某些条件,可以方便地求解实际问题。
3. 工程学中的应用:解析函数在工程学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例如,在信号处理领域,解析函数可以用于信号的频谱分析、信号的模拟与合成等方面。
总之,解析函数作为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其性质和应用在数学学科及其他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函数的12种解法
∴函数y的值域为y≠3的一切实数。点评:
对于形如y=(ax+b)/(cx+d)的形式的函数均可利用这种方法。
练习:
求函数y=(x2-1)/(x-1)(x≠1)的值域。(
答案:
y≠2)
十二.不等式法
例6求函数Y=3x/(3x+1)的值域。
点拨:
先求出原函数的反函数,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构造不等式。
通过换元将原函数转化为某个变量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确定原函数的值域。
解:
设t=√2x+1(t≥0),则。
于是≥
所以,原函数的值域为{y|y≥-}。
点评:
将无理函数或二次型的函数转化为二次函数,通过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值,从而确定出原函数的值域。这种解题的方法体现换元、化归的思想方法。它的应用十分广泛。
练习:
已知x,y∈R,且满足4x-y=0,求函数f(x,y)=2x2-y的值域。(
答案:
{f(x,y)|f(x,y)≥1})
十一.利用多项式的除法
例5求函数y=(3x+2)/(x+1)的值域。
点拨:
将原分式函数,利用长除法转化为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之和。
解:
y=(3x+2)/(x+1)=3-1/(x+1)。
点拨:
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将目标函数消元、配方,可求出函数的值域。
解:
∵3x2+x+1>0,上述分式不等式与不等式2x2-x-3≤0同解,解之得-1≤x≤,又x+y=1,将y=1-x代入z=xy+3x中,得z=-x2+4x(-1≤x≤
解函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函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解函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如下:
1.审题: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已
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问题。
2.建模:根据题目的描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建立相
应的数学模型。
这通常涉及到设定变量、建立函数关系等步骤。
3.解模: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求解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这可能
涉及到解方程、求最值、判断函数性质等步骤。
4.还原:将求解得到的数学结果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得出实
际问题的答案。
5.反思:最后,需要对求解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检查是否存在
错误或遗漏,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在解函数应用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题意,避免误解或遗漏题目中的信息。
2.建立数学模型时,要确保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实际问题
的本质和特征。
3.在求解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数学知识和方法,避免出现
计算错误或逻辑错误。
4.得出答案后,要进行验证和反思,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函数不等式解法
函数不等式解法函数不等式是函数的一类特殊问题,它需要通过解函数不等式来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函数不等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图像法、代数研究法、符号法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图像法、代数研究法和符号法三种解函数不等式的常用方法。
一、图像法图像法是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来解决函数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来确定函数的取值范围。
以一元一次函数为例,假设有函数y = ax + b,其中a和b为常数。
要解决不等式y > ax + b的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绘制函数y = ax + b的图像。
2. 在图像上用虚线y = ax + b标出直线。
3. 观察直线y = ax + b的上方或下方的区域,这个区域即为函数y > ax + b的解。
对于一元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要解决不等式y > ax^2 + bx + c的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绘制函数y = ax^2 + bx + c的图像。
2. 在图像上用点y = ax^2 + bx + c标出抛物线的顶点。
3. 观察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顶点的位置,确定函数y > ax^2 + bx + c 的解。
通过图像法解函数不等式的好处是直观、易于理解,可以通过观察图像快速确定函数的取值范围。
二、代数研究法代数研究法是通过代数的方法解决函数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方法。
我们通过对不等式进行变形、移项、求导等操作,得出函数的解。
以一元一次函数为例,假设有函数y = ax + b,要解决不等式y > ax + b的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不等式y > ax + b移项得到ax + b < y。
2. 通过观察系数a的正负情况可以确定不等式ax + b < y中的 < 号的方向。
3. 将不等式ax + b < y换算成y - ax - b > 0的形式。
函数方程的几种解法
函数方程的几种解法
函数方程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它指的是一种表达式,可以用来描述特定数学关系的函数。
函数方程通常用来解决数学中的特定问题,它可以用来计算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最终的结果。
函数方程的解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解法:
一、图形解法。
图形解法是一种最简单的解法,它可以通过绘制函数图形来解决函数方程。
首先,根据函数方程中的变量和参数,画出函数图形,然后根据图形的形状和特征,可以解决函数方程。
二、分段函数解法。
分段函数解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解法,它可以将复杂的函数方程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子函数,每个子函数有不同的解法。
然后,根据子函数的解法,可以解出整个函数方程的解。
三、代数解法。
代数解法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解法,它可以通过使用代数方法来解决函数方程。
这种方法通常要求解决者掌握一定的代数技巧,以便有效地解决函数方程。
四、数值解法。
数值解法是一种比较新的解法,它可以通过迭代法等方法,使用计算机来计算函数方程的解。
这种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解法准确等优点,在解决复杂函数方程中有着巨大的优势。
以上就是函数方程的几种解法,它们各有优劣,在解决不同的函数方程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解法。
在使用上,要充分利用各种解法的优势,在正确理解函数方程的基础上,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高中数学解函数方法
高中数学解函数方法1高中数学解函数方法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三要素为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定义域主要是指函数中一般对应“x”的变化区域,定义域的变化决定函数的总体变化;值域是指函数变化中“Y 或G”的变化区域,值域的变化受到定义域的影响;对应法则是指函数中自变量“X”与因变量“Y或G”变化过程应该在一定的变化范围内,这个固定的区域则成为对应法则。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单调性是指函数中自变量“X”与因变量“Y或G”之间的变化形式,函数的单调性主要通过图像表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化情况。
此外,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函数在日常生活中最广泛的应用。
2解函数思路将函数当成主线高中函数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师进行函数数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将高中的函数教学当做高中数学整体教学的主线。
一方面将高中数学中的函数教学穿插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每一节课程中,日常教学中对函数知识温习和回顾,帮助学生加深对函数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深刻记忆。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函数知识提问,及时发现学生函数学习中掌握较差的部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更深入学习。
此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回答,避免学生由于知识困惑积累过多,对函数学习产生阴影,造成学习困难。
以函数关系为设计核心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将函数作为高中教学的重点。
教师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时应当以函数关系作为函数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进行函数讲解时,通过函数关系的图像变化,引出函数的自变量,因变量的变化范围,对函数的单调性进行研究。
注重函数教学中函数关系作为教学中心,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形式将抽象的函数知识变得直观化,便于学生对函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函数教学对函数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讲解高中数学中函数教学与初中函数教学相比较难度程度较大,注重培养学生对函数知识的全面、系统了解,形成完备的函数学习构架,促进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整体把握,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函数学习的困难点,及时将问题反映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中问题及时发现,形成全面、系统的函数知识的讲解。
解函数的公式法
解函数的公式法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解函数的公式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推导和运算,得到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本文将介绍解函数的公式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一、解函数的公式法的基本原理解函数的公式法是基于数学运算的原理,通过代数运算和推导,将函数的解析表达式表示出来。
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函数的定义和特定条件,推导出函数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可以在特定范围内求解函数的值。
二、解函数的公式法的步骤解函数的公式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首先要确定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这样可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为后续的运算提供依据。
2. 利用函数的定义和条件,列出方程:根据函数的定义和特定条件,可以列出一个或多个方程。
这些方程可以包含未知数和已知数,通过求解方程可以得到未知数的值。
3. 运用代数运算,推导出解析表达式:根据方程和已知条件,可以运用代数运算,将方程化简成更简单的形式。
通过不断的代入和化简,最终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4. 检验解析表达式的有效性:得到解析表达式后,需要对其进行检验。
可以将解析表达式代入原方程中,看是否满足原方程的条件。
如果满足,说明解析表达式是正确的,反之则需要重新推导。
三、解函数的公式法的例子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解函数的公式法的应用。
1. 解一元一次方程:考虑方程y = ax + b,其中a和b为常数。
根据方程的定义,可以得到解析表达式x = (y - b) / a。
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代数运算,将方程化简为解析表达式。
2. 解一元二次方程:考虑方程y = ax^2 + bx + c,其中a、b和c 为常数。
通过求解方程,可以得到x的两个解析表达式:x = (-b + sqrt(b^2 - 4ac)) / (2a)和x = (-b - sqrt(b^2 - 4ac)) / (2a)。
数学解函数线性代数问题
数学解函数线性代数问题一、引言数学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学科,在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函数和线性代数是数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
函数是一个映射关系,它描述了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线性代数则研究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等内容。
本文将探讨数学中与函数和线性代数相关的问题,并介绍它们的解法。
二、函数问题解析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集合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数学上,函数被定义为:给定一个集合A和B,若对于A中的每个元素a,都存在唯一的元素b与之对应,则称此对应关系为函数。
2. 函数的解法在解决函数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要求,采取相应的方法。
常见的函数解法有以下几种:a. 函数的图像法:根据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来确定函数的解集。
b. 方程法:将函数关系转化为方程,并通过求解方程来确定函数的解集。
c. 计算法:对特定函数进行计算和推导,得到函数的解集。
三、线性代数问题解析1. 向量空间的定义向量空间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由若干个向量组成,并满足一定的运算和性质。
向量空间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要点:a. 加法的封闭性:任意两个向量的加法仍得到一个向量。
b. 数乘的封闭性:任意一个向量和一个标量的乘积仍得到一个向量。
c. 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单位元:满足向量加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和存在一个零向量。
d. 数乘结合律、分配律和单位元:满足数乘的结合律、分配律和存在一个单位标量。
2. 线性变换的求解线性变换是线性代数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向量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
求解线性变换的关键是找到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具体求解线性变换的步骤如下:a. 找到线性变换的定义域和值域,确定向量空间的基。
b. 将线性变换的作用表示为矩阵。
c. 将待求解的向量表示为基的线性组合。
d. 计算线性变换后的结果。
四、结语数学中的函数和线性代数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们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和掌握函数和线性代数的相关知识和解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解函数的公式法
解函数的公式法解函数的公式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求解各种类型的函数。
通过将函数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运算和推导,从而得到函数的解析解。
本文将介绍解函数的公式法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一些常见的例子。
一、基本原理解函数的公式法是基于数学分析和代数运算的原理进行的。
其基本思想是将函数表示为一个或多个数学表达式,通过对这些表达式进行运算和变换,得到函数的解析解。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得到精确的解析解,而不需要通过数值计算或近似方法来求解。
二、应用领域解函数的公式法在数学和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它常用于解析几何、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各个分支中的函数。
在工程中,它常用于解决物理模型、电路分析、信号处理等问题。
此外,解函数的公式法还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经济分析、统计学等领域。
三、常见例子1.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函数形式,其一般形式为ax+b=0。
解这类方程的公式为x=-b/a。
通过将方程转化为这个公式,就可以得到方程的解析解。
2. 解二次方程二次方程是一种常见的函数形式,其一般形式为ax^2+bx+c=0。
解这类方程的公式为x=(-b±√(b^2-4ac))/(2a)。
通过将方程转化为这个公式,就可以得到方程的两个解析解。
3. 解三角函数方程三角函数方程是一类涉及三角函数的方程,如sin(x)=0、cos(x)=1等。
解这类方程的公式是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性质来推导的,通过对方程进行变换和运算,可以得到方程的解析解。
4. 解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一种包含导数的方程,常用于描述各种物理过程和数学模型。
解微分方程的公式法包括分离变量、常数变易法、特殊解法等多种方法,通过对微分方程进行变换和推导,可以得到方程的解析解。
以上只是解函数的公式法的一些常见例子,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函数需要使用不同的公式来求解。
总结:解函数的公式法是一种基于数学分析和代数运算的方法,通过将函数转化为数学表达式,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解。
解函数表达式
解函数表达式解函数表达式,是指将一个函数的表达式进行化简,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函数。
在数学中,函数是一种对于输入值,能够产生唯一输出值的关系。
函数表达式则是用数学符号和字母表示的函数公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解函数表达式以及其应用。
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函数表达式。
例如,y = x^2 + 2x + 1 就是一个简单的二次函数表达式,其中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我们可以通过将该函数表达式进行化简,来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征。
化简函数表达式的一种常见方法是因式分解。
对于一个多项式函数,我们可以将其进行因式分解,使得其更易于理解和应用。
例如,对于函数表达式f(x) = x^3 - 3x^2 - 4x + 12,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因式分解:f(x) = (x-2)(x-2)(x+3)这个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根、极值点等特征。
除了因式分解,我们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来解函数表达式。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微积分的方法来求一个函数的导数,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变化趋势。
对于一个函数f(x),我们可以通过求其导数f'(x)来得到函数f(x)的斜率和变化趋势。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极值、拐点等特征。
我们还可以使用图像的方法来解函数表达式。
通过画出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对于一个三角函数sin(x),我们可以画出它的图像,从而更好地理解它的周期、振幅等特征。
除了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征,解函数表达式还有很多实际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函数来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函数来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判断一个数是否为素数等等。
在金融领域中,我们也经常使用函数来计算复利、估算股票价格等等。
因此,解函数表达式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函数都是非常重要的。
解函数表达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技能。
通过化简函数表达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函数。
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实际应用中,都需要我们掌握这个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如果 1 , 2 ,..., n ,... m 0, 不全为零,并且对于正整数m, n 0, 而对于n<m, 那么我们说z0是f(z)的m阶零点。 按照m=1,或m>1,我们说z0是f(z)的单零点或m 阶零点。 如果 z0 是解析函数 f(z) 的一个 m 阶零点,那么显 然在它的一个邻域U内
e , sin z , cos z 例1、求函数
在z=0的泰勒展式。 z 解:由于 所以 因此
z
z
(e )' e
z (n)
z
(e )
|z 0 1
1 2 1 n e 1 z z ... z ... 2! n!
例2、求Ln(1+z)的下列解析分支在 z=0的泰勒展式
定理4.1的证明:
所以
上式的级数当
1 1 z z0 ( z z0 ) n ( z z0 ) 1 1 n 1 z z z0 1 0 n 0 ( z0 ) z0
C
时一致收敛。把上面的展开式代入积分中,然 后利用一致收敛级数的性质,得
点处解析,如第3段例1及例2,由解析函数的唯
一性定理,都不存在另一个解析函数,在收敛
圆内与和函数恒等,而收敛圆上和函数为解析
的点的邻域内,与它不恒等。
例 2 、是否存在着在原点解析的函数 f(z) ,满足 下列条件: 1 1 1 ) 0, f ( ) ; (1)、f ( 2n 1 2n 2n 1 n (2)、 f ( ) . n n 1 其中n=1,2,3,…。
解析函数的唯一性
引理6.1 设 f(z) 是区域D 内的解析函数。如果 f(z) 在 D 内的一个圆盘内恒等于零,那么 f(z) 在 D 内 恒等于零。
证明:设在D内一个以为z0心的圆盘K0内, 我们只需证明在K0以外任一点 z' D, f ( z' ) 0. 用D内的折线L连接z0与z’ ,存在着一个正数 使得L上任一点与区域 D的边界上任一点的距离 大于 . 在L上依次取, z0 , z1 , z2 ,..., zn 1 , zn z ' , 使z1 K 0 而其他任意相邻两点的距离小于
引理6.1的证明:
定理6.1 如果f(z)在区域D内解析,并且不恒等于 零,那么 f(z) 的每个零点 z0 有一个邻域,在 z0 其 中是f(z)唯一的零点。 定理6.2(解析函数的唯一性定理)设函数f(z)及 g(z) 在区域 D 内解析。设 zk 是 D 内彼此不同的点 (k=1,2,3,…),并且点列{zk}在D内有极限点。如 果,
1 1 f( ) . n 1 1/ n 1 由解析函数的唯一性定理, f ( z ) 1 z
是在原点解析并满足此条件的唯一的解析函数。
(2)、我们有
例2、
例1 、在复平面解析、在实数轴上等于 sinx 的函 数只能是sinz. 解:设f(z)在复平面解析,并且在实轴上等于 sinx,那么在复平面解析f(z)-sinz在实轴等于 零,由解析函数的唯一性定理,在复平面解
例1、
析上f(z)-sinz=0,即f(z)=sinz。
例1、
注解:有关幂函数的和函数在其收敛圆上某些
ln(1 z ) ln | 1 z | i arg(1 z ) arg(1 z ) )
解:已给解析分支在z=0的值为0,它在z=0的一阶 导数为1,二阶导数为-1,n阶导数为
(1) (n 1)!
n
例2、
因此,它在z=0或在|z|<1的泰勒展式是:
z z n 1 z ln(1 z ) z ... (1) ... 2 3 n
2 4
,
例4、
因此,
z z 1 c0 c1 z c2 z ... cn z ... 1 ... 2 ! 4 !
2
n
2
4
故可以通过比较系数法或直接除法确定这些系数 ,可以得到
z 5z sec z 1 ...(| z | ). 2! 4! 2
定理4.1的证明:
证明:在U内任取一点z。以z0为心,在U内作一 个圆C,使z属于其内区域。我们有
1 f ( ) f ( z) d , 2i C z
由于当
C
时,z z
2
又因为 1
z0
0
q 1
n
1
1 ... ...(| | 1)
解析函数的零点
其中
( z)
f ( z ) ( z z0 ) ( z ), ( z0 ) 0,
m
在U内解析。
因此存在一个正数 0 ,使得当0 | z z0 | ( z) 0 。于是 f ( z) 0. 时, 换而言之,存在着 z0 的一个邻域,其中 z0 是 f(z) 的唯一零点。 定理5.1 设函数f(z)在z0解析,并且z0是它的一个 零点,那么或者 f(z) 在 z0 的一个邻域内恒等于零 ,或者存在着 z0 的一个邻域,在其中 z0 是 f(z) 的 唯一零点。
解析函数的零点
注解:此性质我们称为解析函数零点的孤立性。
我们知道,已知一般有导数或偏导数的单 实变或多实变函数在它的定义范围内某一部分 的函数值,完全不能断定同一个函数在其他部 分的函数值。解析函数的情形和这不同:已知 某一个解析函数在它区域内某些部分的值,同 一函数在这区域内其他部分的值就可完全确定 。
定理4.2:
系4.1 幂级数
系4.1、
n
n 0
( z z0 ) 0 1 ( z z0 ) 2 ( z z0 )
n 2
... n ( z z0 ) ...
n
是它的和函数f(z)在收敛圆内的泰勒展式,即
0 f ( z0 ), n
1 z ( ) z ... ( ) z ... 2 n
2 n
例3、
其中
( 1)...( n 1) n! n
பைடு நூலகம்
其收敛半径为1。 注解、这是二项式定理的推广,对 a 为整数的情 况也成立。
例4、
函数sec z 在
| z |
第四章 解析函数的幂级数表示法
第三节 泰勒展式(续)
定理4.1:
定理4.1设函数f(z)在圆盘在
U :| z z0 | R
内解析,那么在U内, f ' ( z0 ) f " ( z0 ) f ( z ) f ( z0 ) ( z z0 ) ( z z0 ) 2 1! 2! (n) f ( z0 ) n ... ( z z0 ) ... n!
2 4
解析函数的零点
设函数f(z)在z0的邻域U内解析,并且 f ( z0 ) 0 那么称 z0 为 f(z) 的零点。设 f(z) 在U 内的泰勒展式 是: f ( z ) 1 ( z z0 ) 2 ( z z0 ) 2 ... n ( z z0 ) n ... 现在可能有下列两种情形: n 0 (1)如果当n=1,2,3,…时, 那么f(z)在U内恒等于零。
定理4.1的证明:
f ( z ) 0 1 ( z z0 ) ... n ( z z0 ) ...
n
其中
1 f ( ) f ( z0 ) n d , n 1 2i C ( z ) n! (n 0,1,2,...; 0! 1)
(n)
引理6.1的证明:
f ( z) 0.
;
K j ( j 1,2,..., n) 作每一点zj的 邻域 显然,当j<n时,有 z j 1 K j D (n) 由于f(z)在K0内恒等于零, f ( z1 ) 0(n 1,2,...)
于是f(z)在K1内泰勒展式的系数都是零,从而f(z) 在K1内恒等于零。 一般地,已经证明了f(z)在 K j ( j n 1) 内恒等于零,就可推出它在Kj+1内恒等于零,而 最后就得到f(z’)=0,因此引理的结论成立。
f
(n)
( z0 ) (n 0,1,2,...). n!
因此,我们有解析函数的幂级数展式的唯一性 定理: 系 4.2 在定理 4.1 中,幂级数的和函数 f(z) 在 U 内 不可能有另一种形式的幂级数。
系4.2、
注解:利用泰勒展式的唯一性定理,我们可以 用多种方法求一个函数的泰勒展式,所得结果 一定相同。
2
内解析,求它在这个园盘内的泰勒展式。 解:我们利用幂级数的唯一性和除法来求它的泰 勒展式,设
sec z c0 c1 z c2 z ... cn z ...(| z |
2 n
但是,我们有 sec z
2
),
1 cos z
1 z z 1 ... 2! 4!
其收敛半径1。
2
3
n
例3、 求 (1 z )
的下列解析分支在 z=0的泰勒展式(其中a不是整 数), 解:已给解析分支在z=0的值为1,它在z=0的一阶 导数为a,二阶导数为a(a-1),n阶导数为 a(a-1) …(a-n+1) 因此,它在z=0或在|z|<1的泰勒展式是:
e
ln( z 1)
由于z是U内任意一点,定理的结论成立。
定理4.2、函数f(z)在一点z0解析的必要与充分条 件是:它在的某个邻域内有定理 4.1中的幂级数 展式。 注解 1 、在定理 4.1 中, f(z) 在 U 内的幂级数展式 我们称为它在U内的泰勒展式。 注解2、我们得到一个函数解析的另外一个刻画 。 注解3、泰勒展式中的系数与z0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