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12课 穿插让就》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书法课程教案. 第一二单元docx

三、指导“万”字的书写
1.师:我们来看教材中对“万”字的写法分析,齐读写法提要。字头要写得相对小。字底要写得宽大,托住上部。上下中心对正。
1.找出“墨”字在结构上与“盈”字的相同点。 符与崇字都是上长下短的字,通常共有一两个主要笔画对整体起平衡作用。
2.教师范书“符”字
3.学生描红后临写
4. 对比范字,学生互评存在的不足。
四、分析“色、矣、置、景”字形。
1.课件展示“色、矣、置、景”的结构特点
色:首撇起笔偏左稍长,“巴”上部紧凑,竖弯钩先稍向左弯,再向右伸展,与撇呼应。
五年级下学期书法课程教案
课题: 1.上宽下窄的字
授课教师:
年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合体字结构中上宽下窄类型字的写法,学会分析字形和结构的方法,整体把握这类字的书写规律。
2.学会写好上宽下窄类型的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3.了解汉字的雏形,感受远古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2.学会写好上宽下窄类型的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兴趣。
3.了解汉字的雏形,感受远古汉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上窄下宽字型的结构特点。
1.上窄下宽的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以“晃”为例,具体说一说。
二、比较与欣赏
出示“欧颜柳赵”四种字体的字,虽有大小高低的区别,但都是上窄下宽的类型。
授课教师:
年级: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
北师大版五下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第一课力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力字旁和含此偏旁结构字“功、勃、勤〞的写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水平以及正确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力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力字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例字力字旁旁边的文字,思考:力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单独写时有什么变化?不同字的力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一班内交流一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力字旁的书写,(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7)学生分析写例字“功、勃、勤〞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结.(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力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3.学生自主研究力字旁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 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 五、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收获师生共同回忆力字旁的写法要点.第二课立刀旁教学目标:1.掌握立刀旁和含此偏旁结构字“列、制、那么〞的写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水平以及正确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立刀旁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立刀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例字立刀旁旁边的文字,思考:立刀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单独写时有什么变化?不同字的立刀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一班内交流一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立刀旁的书写,(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7)学生分析写例字“列、制、那么〞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立刀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3.学生自主研究立刀旁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五、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收获师生共同回忆立刀旁的写法要点.第三课斤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斤字旁和含此偏旁结构字“斯、新、渐〞的写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水平以及正确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斤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斤字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例字斤字旁旁边的文字,思考:斤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单独写时有什么变化?不同字的斤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一班内交流一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斤字旁的书写,(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7)学生分析写例字“斯、新、渐〞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斤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3.学生自主研究斤字旁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五、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收获师生共同回忆斤字旁的写法要点.第四课反文旁教学目标:1.掌握反文旁和含此偏旁结构字“故、敢、改〞的写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水平以及正确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反文旁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反文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例字反文旁旁边的文字,思考:反文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单独写时有什么变化?不同字的反文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一班内交流一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反文旁的书写,(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7)学生分析写例字“故、敢、改〞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结.(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反文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3.学生自主研究反文旁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五、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收获师生共同回忆反文旁的写法要点.第五课欠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欠字旁和含此偏旁结构字"欲、it歇〞的写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水平以及正确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欠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欠字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例字欠字旁旁边的文字,思考:欠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单独写时有什么变化?不同字的欠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一班内交流一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欠字旁的书写,(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7)学生分析写例字“欲、欧、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结.(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欠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3.学生自主研究欠字旁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五、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收获.师生共同回忆欠字旁的写法要点第六课戈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戈字旁和含此偏旁结构字“成、我、咸〞的写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水平以及正确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戈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戈字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例字戈字旁旁边的文字,思考:戈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单独写时有什么变化?不同字的戈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一班内交流一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戈字旁的书写,(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7)学生分析写例字“成、我、咸〞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结.(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戈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3.学生自主研究戈字旁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 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 五、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收获师生共同回忆戈字旁的写法要点.第七课页字旁教学目标:1.掌握页字旁和含此偏旁结构字“滇、公良ST的写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水平以及正确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页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页字旁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例字页字旁旁边的文字,思考:页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单独写时有什么变化?不同字的页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一班内交流一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页字旁的书写,(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7)学生分析写例字“滇、公K 、ST 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2 .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页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3 .学生自主研究页字旁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五、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收获师生共同回忆页字旁的写法要点.第八课集字练习德润身教学目标:1 .掌握“德润身2 . 了解“德润身 3.掌握“德润身 教学重点:了解“ 教学重点:掌握“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二、读一读:“富润屋,德润身 .〞阅读课本第20页,小组内交流“富润屋,德润身〞的意思.三、合作探究“德〞书写要点.1、阅读课本第20页中部例字“德〞字,思考:它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2)汇报总结. 〞的意思.〞书写规律.〞的书写要领.德润身〞书写规律.德润身〞的书写要领.“德〞字中竖画较多,每一个竖画的方向和形态都有所变化;右上的撇画写成竖,起笔较高,是整个字的最高点.(3)多媒体展示“德〞字的书写.(4)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2、阅读课本第21页中部例字“润〞字,思考:它的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2)汇报总结:可哥’咒字框左右两局部的横画写法不同,显得活泼而富有变化,与下面的“王〞字形成比照,右侧竖钩最正、最粗,在整个字中起主导作用.(3)多媒体展示“润〞字的书写.(4)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3、阅读课本第21页中部例字“身〞字,思考:它们的书写要领是什么?(1)小组讨论.(2)汇报总结:“身〞字第一笔撇画较平,同时省略了第三笔横折钩中的横部.“身〞这中各个横画起笔不同,富有变化,但方向较为一致.(3)多媒体展示“身〞字的书写.(4)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四、多媒体展示“德润身〞字的书写.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五、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与同学交流临写心得.六、课堂小结第九课主次清楚教学目标:1.书写时要做到主次清楚,整体协调.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水平以及正确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字中的主次要清楚,大小比照有分寸、美观协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23页的主题解.思考:书写怎样把握字中主次要的部件的关系?(1)小组讨论、总结一班内交流一教师点拨.(2)多媒体展示“右、欧、感〞的书写.(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7)学生分析写例字“右、欧、感〞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结.(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五、欣赏书法园地.1、阅读24页小组内交流““真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的意思.2、同学们欣赏课本24页书法园地中的作品六、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收获第十课奇正相成教学目标:1.在字的书写中做奇正相辅相成.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拟水平以及正确的书写水平.提升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掌握奇正相辅相成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掌握奇正相辅相成的书写要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阅读课本25页的主题讲解.思考: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书写要领?(1)小组讨论、总结一班内交流一教师点拨.“奇〞是指险绝的、反常的笔画与部件;“正〞指平正、端庄的笔画与部件.在字的书写中,笔画、部件有奇有正,奇正相辅相成.(2)多媒体展示“深、瑞、意〞的书写.(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正〞的笔画往往拙、方、直,“奇〞的笔画往往巧、尖、曲.(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7)学生分析写例字“深、瑞、意〞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结.(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缺乏.六、欣赏书法园地.同学们欣赏课本26页书法园地一一智永与?千字文? 七、课堂小结.学生交流本节收获第11课:收放得宜【教学目标】1、了解在书法习字中要注意“收〞和“放〞的关系.2、掌握在实际书写中如何做到收放自如.【教学重难点】:注意“收〞和“放〞的关系.一、导入新课:在书法作品中我们一直说收放自如,那么如何做到收放自如哪?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二、新课指导:1.“收放〞是指写字时,有的笔画写得较为收敛,而有的笔画写得较为放纵.一般情况下,放的笔画是主笔,收的笔画用来衬托放的笔画.2.字内的收放表现为笔画的长短比照以及笔画间的疏密关系,各种变化要有分寸.三、练习指导:1.从“波、冠、随〞三字的书写中,掌握收和放.2.谈论说一说放的笔画在形态上有什么特征.3.自己试试如何做到收放自如.四、书法园地:1.了解李邕及其作品.五、课堂小结第12课穿插让就教学目标:1.掌握穿插让就的根本结构规律.2.掌握例字中的笔画和结构两方面穿插让就的结构规律.3.简单了解得心应手二、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的情绪.〔二〕穿插让就的根本结构规律,例字的结构特征及练习1.导入新课.出例如字“行〞“材‘密〞2.观察例字,找出这三个例字的笔画是怎样穿插让就的.学生:“行〞主要表现为右侧部件中部的长横穿插到左侧部件的第二笔撇下方.“祝〞字主要表现为左侧示字旁右侧的点、“JT字第四横和撇画之间的穿插让就.族窠’字表现为右侧部件的短撇和左侧部件绞丝旁的撇和点之间有穿插让就关系,同时右侧部件的末笔长横和左侧绞丝旁下方的三个点画有穿插让就关系3.小组讨论:例字中的辅助线说明了什么问题?“行〞字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侧的双人旁第二笔撇略微往左偏移, 同时下部的竖画也往左略偏,给右侧部件留出足够的空间,右侧部件的第二笔横左侧起笔直接延伸到左测双人旁第二笔撇起笔处的下方,然后向右侧拉开,显得舒展有力,整个字呈现左紧右松体势.“视〞字为繁体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部的“JT末笔竖弯钩为欧体特殊写法,带有隶书“雁尾〞的形态,并且要往右侧尽可能舒展些,同时将“JT里面的第四横左侧进行延伸,直至左侧示字旁右侧点的下方,下部的撇也写得尽量往左侧靠拢,显得整个字中宫紧凑,整体呈现内紧外松的体势.族曾字为繁体字 ,左右结构,左侧绞丝旁下部三个点画呈左低右高分布,这样最右边的点下方留出了一个明显的空间,右侧部件的末笔横画就能伸展到这个空间里 ,显得舒展开张,稳稳托住上面的部件,并且右侧部件第局部笔画,为别的笔画让出适当的位置;“就〞是一个部件顺着别的部件留出的空白填补进去. 通过“让就〞, 部件间较好地组合成为整体.穿插让就指的是字的结构关系中“穿插〞和“避让〞这一对关系,往往通过收缩局部笔画,留出一定的空间,让另一局部笔画填补进去,使字的各个部件之间较好地组合成为整体.穿插让就关系不仅仅只从单个笔画来表达,同时还包括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关系笔化点为撇,也穿插到左侧绞丝旁的一个空间里,显得中宫紧凑,整个字呈内紧外松的4.穿插让就的根本结构规律.“穿插〞是字中一个部件的笔画伸展到其他部件中,使部件间紧密关联.“让〞是收缩5.教师示范书写例字.教师书写示范穿插让就的写法并强调所需注意之处,学生仔细观摩教师示范.6.学生练习“行〞“祝〞族誉,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提出具体的练习要求.〔三〕本课讲评教师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向全班展示〔选取作业时要有梯度,优秀的般的、较差的要兼顾〕,并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应力求多样化,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评价时应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那么.〔四〕学生总结说一说:对自己的这次习作满意吗,为什么?你感觉哪件习作比拟好,好在哪儿?你认为哪件习作需要改良,怎样改?〔五〕书法园地得心应手第13课错落有致教学目标1.掌握错落有致的根本结构规律.2,掌握例字中的笔画和结构两方面错落有致的结构规律.3.简单了解字无常体.〔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白情绪.〔二〕错落有致的根本结构规律,例字的结构特征及练习1,导入新课.出例如字“仰〞“彼〞“砌〞.2.观察例字,找出这三个例字错落有致的笔画的形态特征.学生:“仰〞字中部的短横起笔处略低于左侧单人旁,并且为左尖横,在笔画形态上显得比拟有姿态变化,并且在结构上呈现上下错落的关系.“彼〞字左侧的双人旁第一笔起笔的位置明显低于右侧部件“皮〞的竖画;左侧双人旁的第二笔撇和右侧“皮〞字的横钩呈左低右高的姿态,同时下部左侧双人旁的竖画和右侧两撇的末端也呈左低右高的姿态,显得整个字的笔画错落有致.“砌〞字左侧的“石〞和中间的部件上下保持一致,而右侧的“刀〞部那么明显低于左侧的两个部件,呈上下错落分布,整体看起来和谐有序.3.小组讨论:例字中的辅助线说明了什么问题?“仰〞字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本字斜向笔画较少,横向和垂直笔画相对较多,整体组合起来各个部件以平稳为主,整体来看呈左高右低的体势,如单人旁偏高,右侧单耳刀偏低,而中部的部件由于笔画较少,相对占的空间较小,高度和右侧单耳刀齐平.“彼〞字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本字中斜向笔画较多,要注意变化协调各个笔画的长短、粗细以及角度.本字整体来看呈左低右高的体势,左侧双人旁第一笔起笔的位置明显低于右侧部件“皮〞的竖画.仔细观察,左侧双人旁的第二笔撇和右侧“皮〞的横钩呈左低右高的姿态 ,同时下部左侧双人旁的竖画和右侧两撇的末端也呈左低右高的姿态,显得整个字笔画错落有致,并且中宫紧凑,整体呈内紧外松的体势.“砌〞字为左中右结构,三个局部的外轮廓呈上下起伏分布,整体来看为左高右低,左侧的“石〞和中间的部件上下保持一致,而右侧的“刀〞部那么明显低于左侧的两个部件,仔细观察左侧“石〞的三个横画、中间部件的横画以及右侧“刀〞部的横画都不在一条直线〔三〕课堂练习.第14课同形异态一、教学目标1.掌握同形异态的根本结构规律.2,掌握例字中的笔画和结构两方面同形异态的结构规律.3,简单了解献之发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的情绪.〔二〕同形异态的根本结构规律,例字的结构特征及练习1.导入新课.出例如字“品〞“宫〞“兹〞.2.观察例字,找出这三个例字同形异态的局部并分析其各自的形态特征.学生:“品〞字三个口的形状各异,左下部口的第一笔竖画尤其长. “宫〞字下部两个“口〞 ,形状各异,并且中央线一正一斜.“兹〞字下部的左右部件相同,但左窄右宽,尤其是末笔的点画左小右大3.小组讨论:例字中的辅助线说明了什么问题?“品〞字为品字形结构,三个部件都为“口〞,但是各自的体势都有微妙的变化,上部的“口〞呈一个正方形,下部左侧的“口〞将左侧的竖画拉长,呈竖长方形,下部右侧的“口〞将横折写得较为开阔有力,呈扁长方形.整体来看,纵向笔画根本上呈垂直分布状,而下部由于左侧“口〞部的竖画比拟长,因此整体来看下部呈明显的左低右高分布 ,右下部的“口〞往横向拉扁,使整字体势稳定平衡.“宫〞字为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下部为两个“口〞的组合,但体势却有明显不同,第一个“口〞处在中宫位置,需要写得紧凑些,因此呈正方体势, 左低右高体势较为明显下部的“口〞需要将上面的“口〞托住 ,因此将横画拉长,呈宽扁体势.“兹〞字为上下结构,下部为两个绞丝的组合,一左一右分布,但形态略有差异,左窄右宽,左侧瘦长些,末笔点画较小,给右侧部件留出足够的空间右侧的绞丝宽阔些,笔画也粗壮些,尤其是末笔点画写得很有力度.4.同形异态的根本结构规律“同形〞是指在一个字中存在着同样形态的部件;“异态〞是指在结字时对于同样形态的部件进行变化,以防止相似显得呆板单调.同形异态指的是字的结构关系中“相同〞和变化〞这一对关系,往往通过对一些笔画细微处的变化来表现,而同形异态关系不仅只从单个笔画来表达,同时还包括部件与部件之间的体势变化关系.在点画用笔方面,将笔画的长短、粗细或者起笔、收笔处的一些细节进行细微的改变.在结体取势方面,将一局部部件的长短、大小、粗细进行整体调整,使整字更加有姿态,从而形成一定的同形异态比照关系,令人对字的结体取势一目了然.5.教师示范书写例字.教师书写示范同形异态的写法并强调所需注意之处,学生仔细观摩教师示范.6.学生练习“品〞“宫〞“兹〞,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提出具体的练习要求.教师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向全班展示〔选取作品时要有梯度,优秀的本课讲评般的、较差的要兼顾〕,并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应力求多样化,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评价时应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那么.四〕学生总结说一说:对自己这次习作满意吗,为什么?你觉得哪件习作比拟好好在哪儿?你认为哪件习作需要改良,怎样改?第15课随形取态一、教学目标1,掌握随形取态的根本结构规律.2,掌握例字中的笔画和结构两方面随形取态的结构规律.3,简单了解中堂、斗方的书法常识.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的情绪.〔二〕随形取态的根本结构规律,例字的结构特征及练习1,导入新课.出例如字“其〞“那〞献.2.观察例字,找出这三个例字中变化最大的笔画并描述其形态特征.。
五年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避让”;2、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避让;3、使学生会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避让2、激发兴趣什么叫避让呢?为什么要避让?二新授(一)什么叫避让1、汉字中笔画相遇时,为了避免碰撞,必须彼此相让,互不妨碍,同时结构还要紧密,做到整体美观和谐,这种处理汉字笔画互不妨碍的方法叫做“避让”。
2、出示带有避让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避让。
3、根据例字讲解:“牲”字的右部“生”的撇和长横都插在“牛”的右侧下部。
“现”字的右部“见”的撇画在“王”的下方。
“航”、“精”两字的各部件笔画较繁,空隙较小,所以要尽量避免碰撞。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避让。
(二)怎样避让1、出示例字“塔”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塔”是怎样避让的?全班交流:“塔”字的土旁为了靠紧右边部件,和“”的上部呼应,将提画向上扬,插在“”的长撇的上方,结构就较紧凑。
3、出示“航”字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航”是怎样避让的?全班交流:“航”字的舟旁右边为横折钩,无法避让右边笔画,因此只有将近“亢”的撇相对写成直撇,才可避免碰撞。
(三)避让关系处理得好的字通过欣赏“塔”和“初”,体会是怎样处理避让关系的。
(四)笔画未能避让的字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避让?可以怎样处理?三、练习写一写练习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关系。
四、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板书:避让后记:使学生会书写性、现、精、航、塔等字,体会笔画避让的关系。
五年级下册书法课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掌握女字底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教学重点:女字底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书法教育】精品教案:五年级下册第12课《穿插让就》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12课《穿插让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发现并认识左右结构汉字中穿插让就的结字方法。
2、通过欣赏与评价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和欣赏字的审美情趣,指导学生书写“行、视、经”等左右结构的例字。
3、尝试写出“以礼相待”,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礼让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领悟左右结构汉字穿插让就的结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临摹中把握应用穿插让就的结字方法。
三、课前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头饰、米字格四、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1、激发学习兴趣。
2、播放动画片段《山羊过河》。
3、共同探讨《山羊过桥》的问题。
师:两只山羊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行吗?若是你,你会怎么办呢?4、板书课题。
师:实际上我们谦让了别人,也会方便了自己,动画片中两只小山羊如果学会了谦让就不至于都掉到河里去了,其实在我们的汉字书写中,也体现了谦让这一美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二课《穿插让就》。
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的例字一起来学习探讨吧。
(二)讲授新课第一关:小试牛刀,方法初探。
1、课件出示一个书写不规范的“林”字,让同学们观察发现“林”字结构上所存在不妥当的地方。
师:同学们,你认为“林”字的笔画、部件如何处理会更合适呢?2、出示第二个林字,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两个“林”字,后面的“林”字相对前面的“林”字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并说说理由。
通过“林”字的变化你总结出什么样的方法呢?师:小结:后面的“林”字左边的捺画收紧缩短改成点,位置就空出来了,让右边的撇画充分舒展开来,这样便显得这个字有收有放,和谐美观。
如果刚才这个撇画没有伸过来,此处就显得空洞,结构便很松散。
在汉字的结构体系当中,这种情况称为穿插,而右边木部撇画穿插到左边木部的一点下面去,又离不开这个撇画的避让。
因此,“穿插”是字中一个部件的笔画伸展到其他部件中,使部件中紧密关联。
“让”是收缩部分笔画,为别的笔画让出适当的位置。
“就”是一个部件顺着别的部件留出的空白填补上去。
北师大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2课撇捺组合》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撇捺组合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书写中保持撇捺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书写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撇捺组合的基本书写技巧和注意事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撇捺组合的基本概念、书写技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撇捺组合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书法练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解释:
-在书写“人”字时,重点讲解撇画的起笔、转笔和收笔,以及捺画的起始、行笔和收尾,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正确的书写顺序和技巧。
-通过对“大”字撇捺组合的分析,强调笔画的对称性和平衡感,引导学生注意字形的整齐美观。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包括:
-对撇捺组合书写技法的准确把握,特别是对于运笔力度的控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包括:
-撇捺组合的基本书写技法,如左撇右捺、右撇左捺的运笔方法和结构特点。
-例字“人”、“大”、“天”、“太”等撇捺组合在字中的布局和比例掌握。
-书写撇捺组合时的节奏和力度控制,以及笔画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培养学生对书法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尤其在撇捺组合中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2课撇捺组合》的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书法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培养学生对书法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例字,使学生理解撇捺组合在汉字结构中的审美价值;强化学生的书法技法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撇捺组合的正确书写方法,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注重书写的规范性和工整性,提升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书法教学设计(全册)

知识与技能:掌握双耳刀(左)和含此偏旁结构字“降、陈、随”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双耳刀(左)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双耳刀(左)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例字双耳刀(左)旁边的文字,思考:双耳刀(左)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单独写时有什么变化?不同字的双耳刀(左)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板书讲解双耳刀(左)的书写。
(3)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写。
(4)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演示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归纳。
(5)教师范写,并强调书写要点,学生仔细观摩。
(6)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7)学生分析写例字“降、陈、随”时应注意之处,教师归纳总结。
(8)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9)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双耳刀(左),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3.学生自主研究双耳刀(左)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
四、展示评价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班级内展示,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双耳刀(左)降陈随知识与技能:掌握双耳刀(右)和含此偏旁结构字“郎、部、廊”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双耳刀(右)正确的书写要领教学难点:双耳刀(右)在不同例字中的美观协调。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情景导入三、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例字双耳刀(右)旁边的文字,思考:双耳刀(右)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单独写时有什么变化?不同字的双耳刀(右)的书写有什么不同?(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三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2课 撇捺组合》北师大版

教案:《第12课撇捺组合》年级:三年级科目:书法版本: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撇捺组合的基本书写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3. 提高学生对汉字结构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撇捺组合的基本书写方法。
2. 撇捺组合在汉字中的应用。
3. 撇捺组合的审美特点。
教学重点:1. 撇捺组合的基本书写方法。
2. 撇捺组合在汉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撇捺组合的书写技巧。
2. 撇捺组合的审美特点。
教学准备:1. 书法教材。
2. 书法练习本。
3. 毛笔、墨汁、砚台等书法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含有撇捺组合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这些汉字都含有撇捺组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撇捺组合》。
二、新课内容1. 老师讲解撇捺组合的基本书写方法,边讲解边示范。
2. 老师出示一些含有撇捺组合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
3. 学生练习书写撇捺组合,老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书写撇捺组合。
2.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撇捺组合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书写撇捺组合。
2. 家长监督孩子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撇捺组合的基本书写方法。
在实践练习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撇捺组合,但仍有少数学生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分享收获,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了提升。
但在课堂管理方面,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本节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北师大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12课 穿插让就》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欧体楷书收放得宜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2课《穿插让就》。请大家把课本打开到29页。(板书 第十二课 穿插让就)
2.提问:什么是“穿插让就”?说说你的理解。学生发言。教师相机引导。
师总结:笔画部件穿插会更紧凑。谦让就是部分笔画收缩。其实穿插和让就是融为一体的。
3.师:“穿插让就”有什么好处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主题讲解”的内容。
3、讲与练“穿插让就”
1.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三个字,和同桌讨论一下,哪些地方体现了穿插让就?然后用铅笔在相应位置圈一圈。
2.白板呈现三个例字,指名说,每个学生讲一个字即可。针对学生回答,师相机圈画。
3.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想考一考大家:这两个部分要怎么组合?为什么要这样组合?
(1)学写“行”字。
下面我们一起写一写“行”字。
1.教师现场范写。
2.学生练写。
师相机指导点拨临帖书写方法。
3.讲评。
4.现在请大家再写1遍。
5.前后两次习作对比、评价。特别是书写有进步的地方。
(二)学写“视、经”。
1.师范写“视、经”。
2.学生练写。
3.作品展示。
4.师评价互动。
(三)“火眼金睛”会发现
穿插让就执教者课时安排执教班级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穿插让就
执教者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科
书法
年级
五
执教班级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北师大版五年级书法下册《第12课穿插让就》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穿插让就在实际书写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认为穿插让就在书法创作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穿插让就的概念和技巧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在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书法中的结构问题。在理论讲授时,我注意到学生们对穿插让就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通过案例分析,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一技巧在书法作品中的应用。
-在结构平衡的把握上,可以以“林”字为例,说明如何在两个“木”字之间进行合理的让就,使得整个字既不死板,也不失去平衡感。
-对于审美标准的建立,可以分析王羲之的《兰亭序》中的字,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穿插让就技巧,感受其在整体布局和单个字的美感中的作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穿插让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书法练习中是否遇到过字体结构不协调的情况?”比如,字的部分笔画过长或过短,导致整体不美观。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穿插让就的奥秘。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分组讨论和书写实验都进行得非常积极。我观察到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穿插让就的技巧。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困难,比如在复杂的字型中如何平衡穿插和让就,以及如何在保持结构美感的同时确保字形的稳定性。
五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12课 穿插让就》北师大版

教案:《第12课穿插让就》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穿插让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穿插让就进行书法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穿插让就的概念和技巧。
2. 穿插让就的应用和创作。
教学重点:1. 穿插让就的概念和技巧。
2. 穿插让就的应用和创作。
教学难点:1. 穿插让就的技巧运用。
2. 穿插让就的创意发挥。
教学准备:1. 教材和教案。
2. 书法用品,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3. 示例作品和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书法的基本技巧。
2. 向学生介绍穿插让就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穿插让就的概念和技巧1. 讲解穿插让就的概念,让学生明确穿插让就的意义和作用。
2. 通过示例作品,向学生展示穿插让就的技巧和效果。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示例作品中的穿插让就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三、穿插让就的应用和创作1. 讲解穿插让就的应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穿插让就进行书法创作。
2. 引导学生进行穿插让就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 提供一些创作素材和参考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四、学生练习和指导1. 让学生进行穿插让就的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2. 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五、展示和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六、总结和拓展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提供一些拓展练习和参考资料,激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穿插让就的概念和技巧,让学生掌握了穿插让就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穿插让就进行书法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示例作品和创作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穿插让就的内涵和作用。
12穿插让就 (教案)五年级下册书法 北师大版

12穿插让就(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穿插”技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2.掌握“让就”技法,提升学生的写字技巧;
3.加深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穿插技法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让就技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
•书法纸、毛笔、砚台等书法工具;
•课件或书法作品的图片,可用来辅助讲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老师出示书法作品的图片,让学生品味和欣赏;
2.询问学生这幅作品的书法特点,以及在书法中有何用处。
二、正文(35分钟)
1. 穿插技法
1.介绍穿插技法的定义和特点;
2.出示范例,让学生模仿并学习穿插技法;
3.学生试着将穿插技法应用到自己的书写中。
2. 让就技法
1.介绍让就技法的定义和特点;
2.出示范例,让学生模仿并学习让就技法;
3.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让就技法和基本用法。
三、巩固(10分钟)
1.请学生选择一件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老师和同学评价学生作品,提出建议并鼓励学生。
四、拓展(5分钟)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参观相关展览,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的设计和实践,学生们对穿插技法和让就技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通过练习和展示,学生们的书法水平得到了提高,也更加认识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和价值。
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使他们能真正掌握和应用书法技法,提高书写水平。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主次分明|北师大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书法布局中主次分明的概念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书法原则。在理论讲授环节,我注意到了几个关键点:
首先,当我展示经典书法作品并分析其主次布局时,学生们非常专注。他们开始意识到,即使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作品中,由于其位置和关系的改变,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主次分明|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主次分明|北师大版》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北师大版书法教材五年级下册的第三章“书法的布局与构图”。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书法布局中的主次分明原则,掌握如何安排作品的主体与陪衬部分。
2.学习书法作品中的空间分布,包括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处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布局心得。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书法布局中主次分明的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主次分明原则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自己的书法创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练习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主次分明在书法创作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作品布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布局练习,让学生们动手实践,直接体验到了主次分明在书法创作中的应用。我观察到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创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穿插让就》教学设计教案

周次
第十三周
备课人
日期
课题
第十二课 穿插让就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在书法习字中要注意笔画与部件的关系。
2、掌握在实际书写中如何做到穿插让就。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在实际书写中如何做到穿插让就。
课前
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 笔、 练习纸
学具准备
笔 、练习纸
教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一、导入新课:
在书法作品中我们如何处理笔画、部件之间的巧妙关系,如何做到穿插让就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指导:
1.“穿插”是字中的一个部件的笔画伸展到其他部件中,使部件间紧密联系。
2、“让”是收缩部分笔画,为别的笔画让出适当位置。
3、“就”是一个部件顺着别的部件留出的空白填补进去。
4、通过“让就”,部件间较好地组合成为整体。
三、练习指导:
1.从“行,视,经”三字的书写中,了解穿插让就。
2.谈论说一说如何处理好部件与笔画的关系。
3.自己试试如何做到穿插让就。
四、书法园地:
1.了解得心应手
2、回想自己在书法练习中有没有得心应手的时候。
五、课堂小结
作业:
完成书法练习
板书设计:
教后小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书法 12《穿插让就》教案

书法《穿插让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书法中“穿插让就”的原则,学习如何在书写中运用此原则提高字形的和谐与美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模仿、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和技巧,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 知道“穿插让就”原则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明白如何在实际书写中运用“穿插让就”原则,提高字形的美观度。
3. 学会示范字的分析与练习,如“人”、“木”、“林”等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穿插让就”这个概念,让学生了解这个原则在书法中的重要性。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书法原则,那就是“穿插让就”。
在此之前,我想先带大家欣赏一些书法作品,感受一下书法的魅力。
大家看看这些作品,它们美不美?学生A:老师,这些作品真的很美,尤其是那些笔画之间的连接,好像有一种流动的感觉。
老师:非常好,你观察得很仔细。
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笔画之间的连接和穿插是非常关键的。
那么,有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穿插让就”这个原则呢?学生B:老师,我觉得“穿插让就”可能是为了让笔画之间更加协调,更有美感。
老师:非常棒!你理解得很到位。
确实,“穿插让就”原则在书法中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笔画之间的关系,使整个作品更加和谐、美观。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学习这个原则吧!2. 讲解示范:讲解“穿插让就”原则的含义,以及在实际书写中的运用方法。
同时,通过示范书写,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个原则在字形美观度上的提升。
例如,在书写“人”字时,要注意左右两笔的穿插与避让,使字形更加和谐;在书写“木”字时,要注意横笔与竖笔的搭配与协调,使字形更加美观。
师生对话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12穿插让就(教案)2022-2023学年书法五年级下册

12穿插让就(教案)课程背景《书法》是小学生艺术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能够锻炼学生的手腕协调能力和审美观,同时也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本教学设计针对2022-2023学年书法五年级下册的教学要求,采用了12穿插让就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掌握“12穿插让就”技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2.能够运用“12穿插让就”技法书写简单汉字和意境3.提升学生书法水平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12穿插让就”技法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2.运用“12穿插让就”技法书写汉字和意境时的注意事项教学难点1.理解“12穿插让就”技法的原理及其应用2.运用“12穿插让就”技法书写意境时的灵活性教学流程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开始正式教学前,老师可以通过短暂的小故事或示范,让学生对“12穿插让就”技法产生兴趣和好奇。
第二步:讲解技法的原理及方法1.“12穿插让就”的原理:即用12个笔画中之一点穿插另外一个笔画的空间,用一个笔画与另一个笔画留下隙缝,让字迹轮廓凸显。
2.“12穿插让就”的方法:每个笔画的位置和长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去摸索和丰富。
第三步:演示书写示范由老师平板上展示“12穿插让就”技法书写的汉字、诗句等,由老师慢慢地展示每一笔的写法,让学生了解这种技法在实际书写中的表现形式。
第四步:学生自行练习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行练习“12穿插让就”技法的书写,老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和验证,确保学生掌握了这种技法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巧。
第五步:讲解注意事项老师在演示及学生自行练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讲解使用“12穿插让就”技法书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每个笔画的使用方式、长度和位置等,让学生对这种技法的操作更加熟练和自信。
第六步:学生自由创作学生在掌握了“12穿插让就”技法的操作技巧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需求,进行书写个性化的汉字或诗句,让他们体验到艺术创作的乐趣和无穷的创意空间。
第七步:收尾工作在整堂课的最后,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反馈和总结,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对他们进行鼓励和奖励。
穿插让就(教案)

-成语接龙游戏:学生通过游戏形式,巩固成语记忆,提高语言反应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
举例解释:
-在造句练习中,强调成语的语境适应性,如“他说话时喜欢穿插一些幽默的成语,让整个谈话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通过分享成语故事,如“穿插”的来源,加深对成语文化意义的理解。
穿插让就(教案)
一、教学内容
穿插让就(教案)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成语积累与运用》
1.成语解释与故事背景:穿插、让步、就地取材;
2.成语接龙游戏:以“穿插”为首,进行接龙;
3.成语造句:运用“穿插”、“让步”、“就地取材”进行造句;
4.成语故事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成语故事;
5.成语运用练习:结合日常生活场景,练习运用本章所学成语。
(二)新课讲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成语的基本概念。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固定短语,它们富有文化内涵,简洁凝练。成语是汉语的瑰宝,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穿插”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更生动地描述场景。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穿插”、“让步”、“就地取材”这三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和实际场景来帮助大家理解。
2.教学难点
-成语的准确运用:学生往往在成语的语境搭配上存在困难,不知道何时何处使用成语最为恰当。
-成语记忆的持久性:学生难以记住成语的准确书写和意义,容易混淆或遗忘。
-成语故事的深入理解:学生对于成语故事的细节和寓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把握。
举例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讲
欣赏
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感受
欣赏书法作品而依法学生兴趣,进而有兴趣
利用已有知识分析汉族结构共同点,为引出课题做铺垫。
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让学生找出范字在书写中的的共同特点,同时引导抓重点处去读帖,为后面范字书写埋下伏笔。
通过对“行”的观察,让学生能够在范字的书写中加深对穿插让旧的书写特点的理解。并初步了解并学会安排笔画间的关系。感受汉字的谦让之美
导入:中左右结构的字中,都是左让右吗?
从“行”到“视”,再看“经”,部首占位变化,那么是怎样进行“穿插让就”的呢?先分析“穿插”“让就”。
再请大家观看老师的书写视频,认真记忆。
老师巡视让学生范写两个
欣赏同学作品,说说好在哪里?
看看书法园地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老师简要说明什么是得心应手?怎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书法应用于生活。
过程与方法: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穿插让就的变化特点。
通过ppt、教师范写、视频直观演示,明确欧体字笔画的安排。
情感态度与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
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懂得人与人之间谦让与和睦。
教学重点
掌握三个范字的结构特征和书写方法。知道“让”与“就”在汉字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范字的书写要领,努力做到穿插让就。
再看范字,仔细观察三个字中,哪里是“穿插”,哪里是“让就”?
出示生字“行”。在小组内说说,围绕主题“穿插让就”来说,从中发现了什么?
讲解:左让右,简单说字中有两横、两撇、两竖、两个呼吸点,再观察比较不同之处。
老师一边书写一边讲解要领
巡视练写情况并指导
引导学生评价他人作品,说出理由。
请同学自己试着写一个式子,并评价好坏。
板
书
设
计
行
让 收缩 让出
12 穿插视
就 舒展 填补
经
欣赏赵孟頫的作品。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老师提出希望
1.欣赏作品。
2.读欧阳询资料,欣赏欧阳询的作品。
3.观看视频并学着书空欧体自得基本笔画
学生汇报说出他们共同的特点
明确学习主题
1.认真听讲
2.结合老师的讲解,汇报新发现:范字中怎样的穿插、让就。
1.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2.个别人汇报自己的发现。
3.听老师讲解。
学情分析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接触软笔书法已有两年,有一定的书写习惯,能基本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但是平常没有写软笔书法的环境,同时读帖的能力不够强,个别学生执笔方法和写字习惯不正确,造成书写质量不高。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穿插让就”的现实意义。
掌握三个范字的结构特征和书写方法。知道“让”与“就”在汉字中的作用。
4.根据老师提示,汇报各笔画书写的不同
观看老师反写
学生写出两个字
说出同学书法的优点
1.学生练习写一个“视”字,汇报满意程度。
2.听老师讲故事
3.听讲根据老师引导读帖——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认真听讲
回答老师提问
读帖后练习书写,自我评价,
抓住”经“左右占位的特点(几乎同宽)
组织学生读帖
观看视频演示,在进行临摹,范写两个字
老师讲述欧阳询读碑帖的故事。
学习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来读帖
提问:在“视”字中,怎样做到穿插让就的?
在“视”中,不仅做到了左让右,同时“见”的左边也让着右边。封口的横向上斜着写,给下面的“儿”让出位置。
不仅仅看到了谦让之美,又看到和谐之美。
教师边示范书写,边引导学生回答读帖的重要内容。
巡视指导,要求自我评价进步之处。
4.学生评价
(二)指导书写”视”
1.试着独立书写
,自我评价
2.听讲碑帖故事
3.学习读帖方法
4.讲授“视”的书写特点
5.教师范写“视”
6.学生临写一个或两个
7.自我评价进步点
(三)指导书写“经”
1.区分三个范字结构上占位
2.理解穿插让就在左右结构中的变化
3.看视频仿写
4.赏识评价
讲解书法园地知识:得心应手
3.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欧体字的基本笔画特。
1.认读三个范字。
2.观察结构占位的共同特点。
3.引出课题并板书
1.讲解“穿插”“让就”,并适当板书。
2.再回到范字中具体分析哪里是穿插,哪里是让就?
(一)指导“行”
1.出示“行”
小组讨论“行”的在穿插让就上的书写特点。
3.边讲解书写要领,边示范书写,
3.巡视指导
教学方法及教学具
方法:作品欣赏、小组讨论、直观演示
教具:课件 音乐 毛笔、书法纸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
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认识欧阳询,了解欧体特点
二,分析范字、引出课题
三、讲授穿插让就的书写特点
四、指导书写“行”
“视”“经”
五、学习书法园地
六、延伸
1.欣赏精美的书法作品。
2.认识书法家欧阳询,了解他的资料、作品。
让学生认识到认真读帖,临帖对于写好书法的重要性。
学会读帖的方法
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分析问题。
加深对穿插让就在汉字的认识。
感受汉字在书写上的谦让之美和和谐之美,
让学生真正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向欧阳询学习,坚持勤学苦练的精神会有收获的道理。
在评价中提高鉴赏能力
让学生理解书法可以在生活广泛应用。
弘扬传统艺术,写好
学科
小学书法
年级
五年
执教人
课题
12穿插让就
课型
指导课
教材分析
《穿插让就》是北师大版五年下册第12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在穿插让就中,什么是穿插,什么是让就。明确汉字中穿插让就的处理方法,掌握教材中三个例字的书写方法。穿插让就在书写发挥的作用对于理解穿插让就的含义,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则是教学难点。
欣赏作品
教师总结
提出希望
组织欣赏书法作品去认识一位书法家欧阳询,了解他的资料和书写特点。
通过观看视频。知道欧体字的笔画特点,
建议学生一边欣赏,一遍书空临摹笔画。
出示三个字。请同学来认读。再来说说他们从结构和。站的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并板书:12 穿插让就
具体讲解什么是“穿插”什么是“让”,什么是“就”。并适当的板书:收缩 让出 舒展 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