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第4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圆的:月食和北极星的位置

公元前240年,埃塞色托尼(厄拉多塞)测量了地球的周长。(体积、直径)

相距弧长为800千米,角度7.2°。周长:40000千米。

经线是半圆弧。

一行(本命张遂)724年中国了完成了子午线的测量。

子午线1°长129.2千米;目前测量值111.2千米

1519年麦哲伦(葡萄牙人)率领船队从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出发历时三年第一次环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出发,11月达到巴西海岸。1520年1月拉普拉塔河的入海口。休整半年,10-11月美洲南端的麦哲伦海峡。太平洋。100多天。1521年3月8日到菲律宾群岛。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中箭死亡。1521年11月到达马鲁古群岛。1521年12月最后一条船“维多利亚”返航,开始穿越印度洋。1522年9月6日回到西班牙。

出发时200多人,返回时28人。

行动证明了地球是圆的。海洋是连通的。

全球纪元标志着人们了解了地球是圆的。

1486年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1499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年麦哲伦

几年后德国的纽伦堡地球仪出现了麦哲伦航线

地球的长径和短径比值是300:299

极半径6357km

赤道线速度为463m/s 半径6378km

回归线处:34700km 线速度402米每秒

极圈处20000km 线速度232米每秒

珠穆朗玛峰8844.43km距离地心6382km

厄瓜多尔境内的钦博拉索山海拔6272m距离地心6384.1km

71%为海洋,剩余为陆地

海洋平均深度4km

地球体积10832亿m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3.6亿平方千米

陆地约1.5亿平方千米

珠峰的高度(1847年来)

第二节地球的质量

称量地球质量的第一人:布格

马斯基林用其数据算地球体积:1.08×1012km3

地球质量5.98×1024kg

平均密度5.5g/cm3

现代测量值4.5

金字塔的数据:长230米高137米

230万块石灰岩每块2.5吨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7克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他测得地球密度为每立方厘米5.45g,现在公认的为5.25g,

卡文迪许算出了万有引力常数:

由此得到地球质量:5.98×1024kg

密度地面2-3 地核7-10(平均5.2)

地幔密度和地壳密度相近

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

地核直径是地球直径的一半

地核密度11

19世纪末,地球内部结构模型

第三讲地震波

地震是指地表岩层发生震动

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

2005年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大地震

撞击——形变——位移

断层最初的移动的位置为震源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点

震源和震中的距离为震源深度

1883年英国人米尔纳研究了日本地震,提出一个大地震释放的能量可以在地球上任何一点测到

德国人帕施维茨设立了一个精确的摆锤来测量地面方向水平的变化,证实了米尔纳的预见132年张衡的候风地动仪第一台可以预测的工具

1889年东京大地震:帕施维茨根据摆锤记录得知地震发生在东京

现代地震之父——奥尔德海姆,在全世界设立摆锤。

19世纪末证明了地震波。波有运行规律

记录地震波的仪器:地震仪(地面振动)

地震仪的构成:记录纸卷筒、悬垂笔头

振动曲线称为地震谱

振动幅度和谱线高度正相关

曲线越密,地震的频率越高

先到的波叫P波,后到的S波,再后面是面波。

面波是散乱的。

P波和S波又称为体波。

体波能在地球内部传输

面波只能沿着地表传播

P波是纵波(上下)。S波是横波,破坏力较强。(左右)

面波又分勒夫波和瑞雷波。(振幅大,波长长)

地震波来测量地球内部的结构。

第四节地震波与地球内部探测

1906年奥尔德海姆发现地球内部是由两种介质组成的(地核和地幔——地震波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

地核和地幔的过度地带地震波波速发生突变,证实了重力学家根据转动惯量计算认为地球一半对一半是最稳定。

在介质密度不一样的地方。波速必然发生突变。

1909年南斯拉夫的莫霍洛维奇:介于地壳和地幔之间有波速突变带,地震波传输的不连续

面,(纪念)称为莫霍面。位于大陆下30-40公里

1914年德国的古登堡完善了他老师奥尔德海姆提出的幔核界面理论

在低下2900km处是该界面的位置——古登堡面

地核是双层的。

外核是液态的

英国数学家杰弗里斯和古登堡研究了波和介质的物理性质的关系。

P波是压缩波,S波是剪切波(剪切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没有剪切波——那么就有液体。地震波相互叠加和消长

勒夫波(L波)瑞利波(R波)

哥本哈根的地震观测站的勒曼观察员提出了地核的双重结构,杰弗里斯和古登堡证实了。地幔是固态

地震波不连续→地球内部密度不连续

岩石的种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高压物理学对地震研究的影响:剑桥大学的布里奇曼

他的研究生(伯奇)做了不同温度。压力和介质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测定

建立了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压力、密度、温度和各种化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地幔是一种富含硅的介质、

地核是一种富含铁的介质、

贴在特高压下,密度增长非常大。最大11-13

第五讲内部构造与物资组成

洋壳主要由黑色玄武岩构成,而陆壳则由浅色富硅的岩石构成。地壳深部主要是玄武岩和花岗岩及两种岩石的混合物构成。随着地震学家对地震波的进一步研究,地幔的主要岩石成分被确定为橄榄岩,同时地幔是塑性的,会在压力下进行蠕变,并且同地核一样由两部分构成:上地幔和下地幔。科学家又进一步精确推算出地壳、地幔与地核的主要元素构成及密度大小。

洋壳比地壳重一些

榴辉岩石石榴子石和辉石组成,暗红色

伯奇

火山岩玄武岩

地壳和地幔的结合带附近,即莫霍面附近

地幔蠕变,物质对流

地幔与地核的分界面是古登堡面

100公里的深度1300度

地核温度:3000度-5000度

陆壳的硅含量比洋壳高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有三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密度突变),还有地球内部的内核和外核

毛河光,金刚石压腔

第六讲岩石圈

岩石圈和软流圈是美国地质学家约瑟夫·巴利尔在20世纪初提出。19世纪早期,普拉特和艾利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均衡平衡模式,使人类意识到地球内部均衡补偿面的存在。利用地震波对地壳深度的测算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巴利尔将均衡补偿面之上的地壳称为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位于岩石圈板块顶部的大陆,是随板块的运动而运动的。而本尼奥夫带的发现,则更好的说明是板块运动造成了地震、火山的形成和发生。

普拉特漂浮均衡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