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2014版)教案
木叶歌-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木叶歌-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 教学目标1.理解歌曲“木叶歌”的歌词和含义;2.通过唱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合作意识;3.通过“木叶歌”这首歌,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中国民间艺术。
二. 教学内容1.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全班听一遍“木叶歌”;2.了解歌曲的基本信息,例如歌名、音乐风格、演唱人、所属地区等;3.教师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学唱“木叶歌”的歌词,并加上动作;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利用课堂时间练习唱“木叶歌”,并安排小组展示的时间。
三.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歌曲,介绍歌曲的基本信息1.教师播放“木叶歌”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2.教师问学生有没有听过这首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3.教师介绍歌曲的基本信息,例如歌名、音乐风格、演唱人、所属地区等。
第二步:教唱歌曲,加上动作1.教师分别教学生每一句歌词的发音和意思;2.教师让学生跟唱,每唱一遍,教师解释一下歌词的含义;3.教师带领学生加上动作,例如:扭转、拍手等动作,让学生在唱歌的同时,锻炼身体。
第三步:分组练习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5-6人,让学生自己练习唱歌,并且加上动作;2.教师利用课堂时间,给予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主练习;3.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边走动、关注学生的练习状况,并指导学生在唱歌和行动上的一些细节;4.教师安排小组展示的时间,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
四.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木叶歌”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搜集歌曲的资料并对学生进行介绍,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文化的认识。
同时,歌曲的情感表达、唱腔节奏和动作配合等部分也对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合作意识以及身体协调能力有所提高。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唱歌过程中真正理解歌曲里的含义,同时在演唱动作上互相配合,展现课堂上良好的学科合作精神。
最后,老师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对学生表现出色的地方进行表扬和鼓励,同时也要及时纠正豆腐渣的表现,严格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西师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
西师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案《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摇篮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1.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
2.正确演唱好后八分休止,做到音断气不断。
教学方法听唱法、合作表演法、练习法、启发引导式、竞赛活动……养成教育训练点1.音乐课常规习惯训练。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和演唱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
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
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听,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多么温柔、多么好听。
小鸟幸福的笑了。
二、学唱新歌1.引导学生看歌曲插图提问:大树妈妈的枝叶可茂盛了,两只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们为大树做过什么?2.律动练习(小鸟飞)。
3.按节奏读歌词。
4.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5.请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6.分句模唱法解决难点。
7.完整跟师的琴唱歌唱,记忆歌词。
8.师反馈教学效果(强调休止符)。
9.引导学生处理歌曲大树妈妈轻柔的唱这歌,小鸟们睡着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唱这首歌呀?10.学生跟琴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分组创编,角色表演(1)学生分小组合作编排歌表演。
(2)邀请各组上台表演(小组成果展示,评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创意奖。
)(3)全班表演。
(4)老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四、课堂小结《小树快长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通过节奏的对比练习,认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能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表演。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黄葛树下有我家》教案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黄葛树下有我家》教案一. 教材分析《黄葛树下有我家》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四川民歌,歌曲节奏欢快,旋律优美。
歌曲描绘了黄葛树下的美丽景色和孩子们在树下快乐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四川地方特色,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识谱、唱歌和简单的音乐欣赏。
但部分学生对地方民歌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听、唱、动、玩等多种形式,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四川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学会《黄葛树下有我家》这首歌曲,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2.学会歌曲中的四川方言词汇。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唱。
3.互动法: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音乐游戏等。
3.乐器:吉他、钢琴等(可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黄葛树下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同时,简要介绍四川民歌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5分钟)播放《黄葛树下有我家》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3.操练(10分钟)教授歌曲中的方言词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
然后,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演唱错误。
4.巩固(5分钟)开展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教师播放歌曲片段,学生迅速找出对应的词句。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美丽的童话》,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歌曲《小白船》、认识音名高音mi、认识音程、学习简单的音乐符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小白船》的旋律,并能熟练演唱。
2. 让学生了解音名高音mi,理解音程的概念,能识别简单的音乐符号。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程的概念,音乐符号的认识。
2. 教学重点:歌曲《小白船》的演唱,音名高音mi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乐课本、教学课件。
2. 学具:音乐书、铅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童话故事引入,让学生想象自己乘坐小白船在美丽的湖面上航行,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小白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b.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音准、节奏。
c. 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歌曲。
3. 音名学习(10分钟)a. 教师介绍音名高音mi,并示范演奏。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发音,掌握高音mi。
4. 音程学习(10分钟)a. 教师讲解音程的概念,并以歌曲《小白船》为例,让学生感受音程的变化。
b. 学生练习识别音程。
5. 音乐符号学习(10分钟)a. 教师介绍简单的音乐符号,如全音符、二分音符等。
b.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书写音乐符号。
6. 随堂练习(10分钟)a. 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包括歌曲演唱、音名识别、音程判断等。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小白船》2. 音名:高音mi3. 音程:全音、半音4. 音乐符号:全音符、二分音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小白船》,识别音名高音mi,判断音程,书写音乐符号。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学习、音名和音程学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5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播放《噢!苏珊娜》英语版音乐生聆听。
师:听了这段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很开心,非常快乐,非常高兴,很愉快)师:王老师也很愉快,我呀想为这段音乐加上一个伴奏,大家仔细的看一看我是怎么为音乐加伴奏的。
(课件歌曲音乐,教师动作节奏)6拍:拍手(三拍)师:刚才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了,谁告诉大家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为歌曲伴奏?(生:跳舞,动作模仿,英文)奥,你听出这首歌曲是英文,动作模仿那么刚才是不是有拍手还有我们脚下跺脚的动作是不是?好吕老师请同学们跟我学一学,我们拍手的时候把手高高的放在你的左边,高高的放在耳朵旁边,脖子挺起来可神气了。
二、寓教于乐噢请看王老师这里有一条节奏(课件节奏练习)1、2/400|00|00|XXX‖拍手师:我们首先用第一条节奏为歌曲伴奏,第一条节奏当中出现了一些什么符号认识吗?(休止符)在休止符的地方啊我们来数一数要休止几拍(师生共数6拍)这6拍休止符的地方我们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示(师示范)师扭动6拍左右左边拍手三次XXX,师生合练一次(真能干)2、2/4XX|XX|XX|XXX‖拍手第二条节奏我们用脚下的动作看看我们踩几次脚大家能连起来(师生看课件共数节奏)师:也是6次是吧?好我们把手掐在腰上很有的,跺脚的时候我们用脚尖,两个脚尖交替(教师示范王老师看到这个同学做的非常好,他跺脚的时候头上还有动作(教生合练一次)师:跟音乐练习,王老师这里有音乐同学们起立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做啊(放音乐),跟随着音乐师生共练一次,请坐。
师:老师非常喜欢我们三年级班的同学,你们都很有灵气,你们的大眼睛都会说话,接下来我想给刚才的伴奏加上点变化,仔细看一下有什么变化(舞蹈动作有变化,之前是原地扭动,现在是前后左右按节奏动作)师示范,有没有看出来老师是怎样变化的?提示学生(有转圈的动作,还有跺脚,向前走又向后走)对吕老师向前进了6步,又往后退了6步。
送别-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送别-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送别”这首曲子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送别”这首曲子的旋律和歌词。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课堂活动本节课将分为三个环节:欣赏、学习、表演。
1.欣赏:老师播放“送别”这首歌曲,让学生听一遍,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基调、节奏、歌词内容等。
然后再播放一遍,让学生可以唱跟这首歌。
同时,老师可以跟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了解这首歌曲的故事和背景。
2.学习:老师教授学生如何唱“送别”,包括旋律和歌词,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
组内成员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不准确的问题,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掌握这首歌的技巧。
3.表演:学生进行小组表演。
尽量在课前分配好组员,让学生在课上表演。
老师也可以评选出最好的几组进行集体表演。
课外作业1.学生根据老师教授的内容自己练习唱歌。
2.学生准备组员,完成小组表演。
3.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资料,了解“送别”这首歌的历史、艺术价值等。
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是掌握“送别”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同时了解这首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学生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小组表演,这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关键。
教学难点目前来看,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们能否领悟这首歌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含义,以及学生们是否能够把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融入到表演中去,使表演更加生动。
评估方法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跟着唱,然后老师再跟学生一起唱,检查学生的发音和掌握程度。
学生们进行小组表演时,老师可以通过评估小组的整体质量,以及学生是否能够把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融入到表演中去,来评估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无。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森林音乐会内容结构森林音乐会美丽的大森林欣赏《森林的歌声》(自然之声)歌表演《大树妈妈》欢腾的大森林欣赏《龟兔赛跑》(音乐童话故事)小小音乐剧《龟兔赛跑》我爱大森林欣赏《我们爱森林》(童声合唱)歌曲《小树快长高》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聆听、节奏练、创编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森林的美,激发学生对森林的热爱,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爱护环境的目的。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十六分音符,进行多声部节奏配合练。
3能力目标:通过多声部节奏练,培养学生声部之间的协调能力。
通过歌表演、音乐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感受、表现、创编能力。
4音乐与相关文化: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与森林有关的自然知识。
通过音乐剧的表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戏剧表演的实践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美丽的大森林1《森林的歌声》这一内容中包含了两个音乐知识点:认识十六分音符和二声部的节奏操演。
在教学时,可采用幻灯、图画、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展示大森林的画面,创设教学情形,以共同《森林的歌声》的欣赏。
听赏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对森林的印象及感触感染,引入课题。
然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布谷鸟”和“田鸡”按节奏标记的叫声,指导学生分辨四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从而达到认识十六分音符的目的。
对于十六分音符的认识,要求学生不但能从图形上认识十六分音符,并且能从时价上分辨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二声部的节奏操演是一个兴趣性的操演。
学生在聆听了自然界的声音后,对鸟叫、蛙鸣的声音都有了感性上的认识,然后根据这两种音乐形象进行二声部的演唱操演。
在这里首先要求学生分声部演唱,然后进行二声部的合唱。
这是研究合唱的第一个操演,教师应让学生相识演唱二声部要留意和谐、均衡等知识。
2小学低年级歌曲研究首要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时,结合欣赏教学时创设的教学情形,指导学生经由过程课件、图片等形式观察大树,并说说大树的用途。
西师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
西师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西师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西师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1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摇啊摇》2.歌表演《摇啊摇》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教学难点:体验6/8拍的强弱感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2.复习歌曲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1.导入: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海的夜》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海的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海的夜》是一首三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选自西师大版。
这首歌曲描绘了大海夜晚的美景,歌词优美,旋律悠扬,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大海的宽阔、神秘和美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大海的向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声音开始发生变化,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逐渐增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大海的夜》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大海夜晚的美景。
3.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生僻字和难唱的旋律。
2.理解歌曲寓意,感受大海夜晚的美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大海夜晚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美妙。
2.示范教学法:教师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海夜晚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歌曲《大海的夜》的乐谱。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海夜晚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神秘和美丽。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大海的夜》的背景和寓意。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大海的夜》,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随后,教师邀请几名学生跟随演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生僻字和难唱的旋律。
分组进行演唱,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高演唱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单独演唱,检验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家都来采金秋》教案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家都来采金秋》教案一. 教材分析《大家都来采金秋》是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金秋时节的丰收景象,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秋天的美好。
歌曲共有两句歌词,第一句歌词描述了金秋时节的各种丰收果实,第二句歌词表达了大家都来采金秋的喜悦心情。
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熟练地唱歌和识谱。
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欣赏和理解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大家都来采金秋》,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培养学生对金秋时节丰收景象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2.对金秋时节丰收景象的理解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用示范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金秋时节的特点。
3.情境教学法:创设金秋丰收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氛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金秋丰收的场景图片、歌曲音频。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作业本:用于记录学生唱歌情况和家庭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让学生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大家都来采金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为止。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演唱,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金秋时节的其他特点,如天气、植物等,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词。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金秋丰收的喜悦和音乐的美好。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并尝试创作自己的歌词。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简谱) 侗家儿童多快乐(市一等奖)
《侗家儿童多快乐》教案学科:音乐课题名称:唱歌课授课年级:三年级授课教师:钟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王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演唱《侗家儿童多快乐》,学习二声部的演唱,并了解常用的知识与技能。
2.方法与过程目标:体态律动感受两个声部的不同旋律,柯尔文手势感受两个声部的不同旋律的音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侗族风情在学习侗族歌曲中激发学生喜爱民族歌曲之情。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节奏、速度等。
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歌唱歌曲。
三、教学难点:歌唱中二声部合唱达到和谐统一,气连声断的歌唱技巧,下滑音音的唱法。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钢琴五、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练习柯尔文手势六、导入新课。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看老师是不是穿得很漂亮呀。
那你知道老师穿的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吗告诉你们老师穿的是侗族少数民族服装这是一套盛装头戴各种漂亮的银饰。
一般盛装是在进行举行盛大节日和迎接贵客时所的服装。
侗族小朋友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侗寨做客。
我们一起出发吧![设计意图:直接聆听歌曲,初步让学生感受体验侗族音乐风格魅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1.初步感受歌曲师:侗家娃娃用美妙的歌声来欢迎我们哦,请大家仔细聆听。
这首歌曲的拍子和速度是怎样的它表现了侗族小朋友的什么心情从歌词中找出侗族小朋友生活的环境。
播放《侗家儿童多快乐》2.风情体验,拦路对歌师: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侗寨门前,让我们一起畅游神奇的侗寨吧咦为什么侗寨大门紧闭啊,好客的侗族朋友怎么用一根长长的木棍把我们拒之于寨门之外呢(出示课件:我们侗族有拦路歌的礼俗,和尊贵的客人进行对唱,只有对上了拦路歌,才能让客人进寨。
)师:哦,原来是要分声部合唱啊,侗族朋友给我们的这个合唱分成了几个声部啊(两个)我们一起来把这两个声部的旋律分别唱一唱并填上歌词。
师:请同学们跟琴听一遍唱一遍学歌谱。
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基本概念。
2.学习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在乐谱中的表示方法,学习使用休止符来控制乐曲的节奏。
3.学会分辨休止符在不同乐器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在乐谱中的表示方法。
2.理解使用休止符的控制乐曲节奏的原理。
三、教学设计第一节:引入1.教师先播放一个含有节奏的音乐,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拍出节奏。
2.教师敲击黑板发出的不同节奏,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拍出相应的节奏。
第二节:讲述四分休止符1.教师首先讲解四分休止符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它的作用。
2.教师现场示范如何在乐谱中表示四分休止符,并让学生模仿。
3.将四分休止符应用到乐曲中,边讲带唱,让学生体会休止符的作用。
第三节:讲述八分休止符1.教师首先讲解八分休止符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它的作用。
2.教师现场示范如何在乐谱中表示八分休止符,并让学生模仿。
3.将八分休止符应用到乐曲中,边讲带唱,让学生体会休止符的作用。
第四节: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区分1.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分辨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在不同乐器中的应用。
2.分小组学习和归纳笔记,展示各自团队学习成果。
第五节:组合应用1.将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组合在一起,在乐曲中应用。
2.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休止符控制乐曲节奏,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式1.教师主讲法,学生模仿、合作学习、小组合作。
2.通过听、说、读、写等多角度进行讲解,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五、教学评价1.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建立学生自信。
2.根据学生的听课笔记和课堂小测验,进行课堂随堂考核。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的理解得到了加深。
同时,教师将乐曲的视唱、视奏综合使用,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并且充分发掘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潜能。
老鸟小鸟-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老鸟小鸟-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教材为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由10个单元组成。
其中包括基本乐理知识、钢琴键位乐曲、声音运用技巧、音乐节奏、音高等基础知识的讲解。
同时,本教材也涉及到儿童音乐常见的分类,例如人声音乐、器乐音乐等等。
1.2 教材特点本教材的特点在于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基础乐理知识,通过钢琴键位乐曲的练习帮助小学生掌握音乐中的基本元素。
并通过声音运用技巧、音乐节奏、音高等知识的讲解让小学生在音乐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节奏、音高、声音运用技巧等。
2.学习钢琴键位乐曲,了解音乐分类。
3.了解不同种类的乐曲,对儿童音乐有大致了解。
2.2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看谱子、听歌曲等方式了解乐曲。
2.能够简单弹奏钢琴键位乐曲。
3.能够通过创作初步的音乐作品。
2.3 情感目标1.热爱音乐,提高兴趣。
2.锻炼集体合作精神,通过音乐带来快乐。
三、教学策略3.1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奏示范,学生通过模仿、跟读、跟唱等方式学习。
2.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合作,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3.创造性学习法:让学生启发自身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创作等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
3.2 教学手段1.粉笔板书: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讲解音乐基本理论。
2.展示板板书:教师通过画板的方式,让学生对乐曲有更深入的了解。
3.传统教学:教师现场演奏示范,让学生模仿、跟读、跟唱等。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安排4.1 教学内容本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钢琴键位乐曲、声音运用技巧、音乐节奏、音高等基础知识。
4.2 教学流程本教学流程包括:预习、课堂讲解、教师示范、钢琴键位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
4.3 教学活动1.预习活动: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2.课堂讲解: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音乐基本元素、乐曲分类等知识。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2014版)教案
三年级上册音乐全册(西师版2014版)教案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通过节奏的对比练习,认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能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能积极的、自愿的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树快长高》。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2、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3、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歌唱呢!二、发声练习1、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1=C - G 2/45 4 │3 - │3 2 │1 - ┃ lu lu lu lu lu lu 三、教师范唱教师边弹琴边唱《小树快长高》,学生体会歌曲。
四、歌曲体验1、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朗读歌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4、学生学唱歌曲。
5、同唱歌曲。
五、节奏练习:1、×× ××│× - │,认识八分休止符:02、×× 0 ×│× 0│,认识四分休止符:03、找歌曲《小树快长高》乐谱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4、再次感受音乐中的休止符的作用。
六、小结《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回味妈妈的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歌曲优美、抒情、柔和的风格,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进行动作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0”的节奏。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大海的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大海的夜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大海的夜》,围绕主题“海之梦”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1. 教材章节:第三单元《大海的夜》2. 详细内容:a. 学唱歌曲《大海的夜》b.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c. 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音色、节奏等二、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歌曲《大海的夜》,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a. 歌曲中高音区的演唱技巧b. 音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a. 学唱歌曲《大海的夜》b. 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的讲解c. 基本音乐知识的学习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a. 钢琴b. 多媒体设备c. 教学课件2. 学具:a. 歌曲乐谱b. 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a. 播放大海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大海的浩渺和神秘。
b.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的感受。
2. 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讲解(10分钟)a. 介绍歌曲《大海的夜》的背景和创作特点。
b.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
3. 歌曲学习(15分钟)a. 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区的演唱技巧。
b. 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 例题讲解(10分钟)a. 分析歌曲中的音乐知识,如音高、音色、节奏等。
b. 举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自主练习歌曲,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b.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a. 歌曲名称:大海的夜b. 歌曲背景和创作特点c. 音乐知识:音高、音色、节奏2. 板书形式: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演唱歌曲《大海的夜》b. 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特点c. 分析歌曲中的音乐知识2. 答案:a. 演唱:准确掌握歌曲旋律和歌词,注意高音区的演唱技巧。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海》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大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海》这首歌选自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歌曲以大海为题材,描绘了大海的壮阔和美丽。
歌曲采用2/4拍,旋律简洁,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词富有诗意,表达了人们对大海的向往和赞美。
通过学习这首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大海的神奇,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但部分学生在唱歌时可能还存在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此外,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和体验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大海》,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诗意歌词。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音高,注意音准的准确性。
2.节奏:教授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
3.情感表达: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歌声表达出对大海的热爱和赞美。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亲自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学习。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集体演唱效果。
3.情感引导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情感体验。
4.视听结合法: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大海的美丽景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用于教学伴奏。
3.准备歌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4.安排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表演的时间和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大海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歌曲《大海》。
2.呈现(5分钟)老师演唱歌曲《大海》,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老师分发歌词卡片,让学生跟读歌词,熟悉歌词内容。
3.操练(10分钟)老师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跟唱。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是一首经典的儿童歌曲,选自西师大版音乐三年级上册。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优美,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学会了简单的音高、节奏知识,也能够唱一些简单的歌曲。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欣赏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并能够流畅地演唱。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旋律等。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的优美。
4.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培养他们的感恩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高、节奏、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2.音乐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如音高、节奏的识别和运用。
3.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够体会到歌曲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讲解法:教师讲解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和音乐知识。
4.欣赏法:学生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音乐知识讲解等内容。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音乐欣赏。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示和伴奏。
4.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作者,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我们爱森林-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我们爱森林-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了解自然生态,正确对待环境,爱护生态。
3.通过音乐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以《我们爱森林》为主要内容,结合其他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老师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声音,如鸟叫声、拍打声、河水流动等,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世界。
2.老师带领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多种生物和植物,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正文环节1.学生跟唱《我们爱森林》歌曲,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学生跟唱《猴子捞月》歌曲,通过歌曲内容,了解自然界中一些有趣的事情。
3.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参与制作简单乐器,如鸟哨、风铃等,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学生观看配合《我们爱森林》歌曲的动画视频,了解各种生物生活的环境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5.学生集体分组进行环节联系演练,如钟表练习、节奏练习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结环节1.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
2.学生根据本节课的主题,展开讨论,提出对生态环境的观点和建议。
课堂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音乐,还在学习如何认知自然环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本节课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包括唱歌、制作乐器、观看视频、练习演习、讨论等,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和综合能力,也体现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渗透性。
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龟兔赛跑-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龟兔赛跑-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歌曲的故事情节和角色;
2.充分体会歌曲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歌曲《龟兔赛跑》。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通过制作PPT或黑板上简单画图,展示《龟兔赛跑》故事情节和角色。
2. 听歌欣赏
老师播放歌曲,引导学生跟随旋律听歌,注意体会歌曲中表达的情感。
3. 分组排练
1.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龟,一组扮演兔;
2.指导学生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用动作表现角色情感和动作;
3.演出结束后,老师对每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4. 合唱演出
让全班学生一起合唱该歌曲,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5. 教学总结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提出可改进意见,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四、教学方式
教师以情景教学为主导,采取听歌欣赏、分组排练、合唱演出等多种教学方式。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评价
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合作和表演,提高了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2. 教师评价
教师通过观察和点评学生的表现,发现学生的合作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六、教学建议
对于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需采取个别辅导和重点突出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提高表演能力。
以上教案适用于西南师大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基础上,充分展现音乐的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树快长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认真的学会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通过节奏的对比练习,认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
能力目标:能用充满童趣、天真的动作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能积极的、自愿的热爱环境、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小树快长高》。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小花园,请大家帮助小精灵找一找美丽的春天吧!2、小朋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3、小朋友,你们的表演引来了小鸟,引来了美丽的春天,小树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瞧!它们正向你们示意、为你们歌唱呢!二、发声练习1、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 lu ”的发音练习: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 ”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1=C - G 2/45 4 | 3 - | 3 2 | 1 - |lu lu lu lu lu lu三、教师范唱教师边弹琴边唱《小树快长高》,学生体会歌曲。
四、歌曲体验1 、用“沙、哩、啦、叽”等跟唱歌曲的旋律。
2、朗读歌词。
3、教师再唱一遍歌曲。
4、学生学唱歌曲。
5、同唱歌曲。
五、节奏练习:1>xxxx|x - I,认识八分休止符:02>xx 0 x|x 0 | ,认识四分休止符:03、找歌曲《小树快长高》乐谱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4、再次感受音乐中的休止符的作用。
六、小结《大树妈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回味妈妈的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感受到歌曲优美、柔和的风格,抒情、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爱妈妈的情感。
2、学会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自己进行动作表演。
3、能准确唱好带有“ 0 ”的节奏。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并通过唱、演表现出对妈妈的无限深情。
教学难点:正确唱好后八分休止。
教学内容:一、组织教学1、教师面带笑容,师生问好歌。
2、在《小雨沙沙》的律动中进入课堂。
3、发声练习。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讲故事,创设意境课a、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大树妈妈》。
b、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故事中的大树妈妈是怎么的。
c、师:请听《大树妈妈》伴奏并做动作,出示课题:《大树妈妈》。
2、解决歌曲中的节奏难点通过拍打节奏使学生掌握较难的节奏类型。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节奏,我们现在玩一个打“节奏”的游戏,要求打的准确。
教师示范:a、X O X O喳喳b、X X X X喳喳喳喳c、X O X X | X . X |喳喳喳小鸟X O X X | X —|喳喳喳喳d、X X X X | X O X O |喳喳喳喳喳喳X X X X | X—|喳喳喳喳喳三、歌曲新授1、有感情的范唱歌曲“大树妈妈” 。
2、学唱歌曲。
(1)播放多媒体课件。
a、听歌曲,想一想:大树妈妈是怎样哄小鸟睡觉的?大树妈妈是怎么保护小鸟的?b、跟教师朗读歌词,边读边拍手表演。
(2)随着音乐的旋律哼唱。
a、师教学生旋律,师弹旋律学生用“ wu”模唱。
b、师弹旋律,老师教学生唱歌曲。
c、完整跟老师的琴演唱。
(3)我们应该怎样唱这首歌呀?(4)学生跟琴用轻柔的声音,演唱采用不同的表演方法演唱。
四、拓展知识激发学生情感倾听歌曲《我的好妈妈》。
1、师: 我们一起带着什么感情去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2、师:我们通过学习歌曲,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3、妈妈每天干活这么辛苦,你们想对妈妈说些什么,你们又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妈妈?引导学生一起对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爱你”并让学生画一些贺卡送给妈妈。
五、课堂小结《黄葛树,山茶花》教学内容:学习二声部歌曲《黄葛树,山茶花》。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掌握合唱中的音准。
2、能力目标:通过音乐童话导师的创编表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大胆想象、自信表演的能力。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1、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lu”的发音练习: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1=C 4/43 345 | 5 4 3 2 | 1 1 2 3 | 3 . 2 2 - | 3 3 4 5 | 5 4 3 2 | 1 1 2 3 | 2 . 1 1 -lu ........(二)音阶练习以1 为低音按序唱音阶:1 2 3 4 5 6 7,7 6 5 4 3 2 1。
(三)二声部练习。
1 、分组练习,注意第二组(第二声部)的二声部节奏:前两拍休息,后两拍念节奏。
2、配合练习四)学习歌曲《黄葛树,山茶花》1、欣赏范唱《黄葛树,山茶花》2、学习歌词。
3、教师范唱歌曲。
4、跟师跟琴学习歌曲。
5、用“ lu ”演唱全曲。
6、用“ lu ”的方法和音量来演唱歌词。
,教师唱二声部。
要求:不出重音,不喊叫,要互相配合,协调统一。
(五)巩固练习1、改写第一句和第二句歌词,赞美自己的家乡,然后进行演唱。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黄葛树,山茶花》。
(六)童话剧表演《黄葛树的故事》1、教师讲述。
2、抽生讲述。
3、抽学生两人表演。
4、学生分三组分别表演。
(自己设计一点情节,自己编导)5、师生评价,鼓励。
(七)小结:家乡的龙门阵很多,你知道自己家里还有些什么龙门阵?家乡的黄葛树也很多,它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保护它。
黄葛树下有我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黄葛树下有我家》。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黄葛树坚韧顽强、随遇而安、默默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态度。
2、认知目标:通过欣赏、歌曲演唱,感受川渝地方音乐的风格,特征。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打击乐器、课件。
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1、呼吸练习:吸气时腹部涨开,处于饱的状态,保持在横隔膜处,然后呼出体外,发出一个“思”音。
然后随着教师的手势进行练习腹肌弹力。
2、“ lu ”的发音练习:教师给出固定音高,让学生发出“lu ”音来,要求音要准,音量不宜重,不能发重音来。
3、开口闭口练习1=C - G 2/41 3 3 5 | 5 i i 5 | 5 3 3 1 | 1 - |a i a i a i a(二)学习歌曲《黄葛树下有我家》1 、看课件,欣赏图片,初赏音乐。
2、谈感想,说出对黄葛树的印象。
3、跟师学唱歌曲。
4、抽生检查:小组唱、男女唱、抽生唱、合唱。
(三)小结:边看课件边提示:你家有没有黄葛树?黄葛树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坚韧顽强、随遇而安、默默奉献的精神)我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种什么情感?(热爱之情)。
鹰》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鹰》(合唱)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接触外国优秀少儿歌曲,掌握合唱的基本方法;2、认识力度记号:渐强、渐弱、中强、中弱,并了解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基本练习1、发声练习:(1)抬头张嘴,张嘴吸气:伸手贴胸,手摸下巴,抬头张嘴,张嘴吸气。
(2)哈欠张嘴,张嘴吸气:自然打哈欠,深吸一口气,使上腭有一丝凉气,保持悬挂,想象还有气不断地进入体内。
(3)惊吓张嘴,张嘴吸气:突受惊吓,张嘴吸气。
(4)开笑肌,笑着唱:ma me mi mo mu2、合唱练习准备:1. 5 5 - | 0 0 0 0 I i 5 5 - | 5 - - - |la la la la la la0 0 0 0 | 6 3 3 - | 6 3 3 - | 3 ——|la la la la la la二、学习新歌1、导入:三毛到日本留学了,他很爱唱歌,他来到一所小学,听见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少儿歌,你听:2、学生初听歌曲《鹰》(合唱)。
3、教师介绍歌曲。
4、学习歌词,理解词义。
雄鹰飞起来了,是因为它有一身好的本领,从小在妈妈的培养教导下,学习掌握了一身硬功夫,才飞翔在蓝天上。
我们也要飞翔,飞翔在祖国的蓝天上,必须学习掌握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飞翔在太空、飞翔在宇宙。
5、教师演唱歌曲(分高低声部演唱)。
认识高低两个声部。
6、学习歌曲《鹰》。
三毛感觉这首歌太美了,他也想学习,你们想学唱这首歌吗?教师领唱,学生跟着学习。
认识力度记号:渐强、渐弱、中强、中弱。
掌握力度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
7、巩固练习。
分组、抽生演唱。
三、合唱练习1、教师指挥合唱,让学生学会看教师的手势。
2、学生指挥,教师伴奏。
四、练习1、用线条表示《鹰》音乐的起伏变化,并唱一唱,还要求说出你的感受。
2、欣赏《鹰》,用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线条来表示不同的情绪和不同的速度。
五、小结:我们今天到了日本,学习了日本歌曲《鹰》,我们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真像雄鹰一样飞翔在蓝天上,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亲爱相融》教学内容:学习集体舞《亲爱相融》。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歌曲及相关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歌曲和创编活动,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和创造性的表演。
教具准备:风琴、录音。
教学过程:(一)介绍卡莱尔(二)欣赏音乐《亲爱相融》听音乐,边听边跟着音乐动起来。
可以是划拍、可以是体态动作。
(三)学习集体舞蹈《亲爱相融》——匈牙利1、复习巩固四三拍的含义。
2、跟着录音熟悉音乐,边哼唱边划拍。
3、学习集体舞蹈动作。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舞蹈《亲爱相融》,希望同学们能够相亲相爱,亲爱相融,共同建立深厚的友谊。
《秋天来到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
2、能够正确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态度。
3、熟练地演唱表演音乐《秋天来到了》。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熟悉节奏型,可以熟练的打出节奏。
2、能够按节奏型熟练地朗诵歌词。
3、理解体会丰收的喜悦,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用具:多媒体、PPT课件、电子琴。
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感受秋天的收获与喜悦之情。
2、指导学生学唱、表演《秋天来到了》,可以完整的理解歌曲的的风格和情绪。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愿意与别人分享劳动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受四季、感受秋天、感受丰收喜悦。
1、导入。
今天老师听到学多在欢呼下雪了,那是因为冬天来了。
今天呀,老师就带领大家穿越时光重新回到春天,开始温故浏览一年四季的美好画面。
2、欣赏四季图画。
师:在欣赏之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关于颜色的游戏,大家连连看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季节吧?(金黄色、五颜六色、雪白色、浓绿色)生: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力求学生用颜色去充分的感受季节的变迁)师:同学们非常棒!接下来让我们迫不及待的看看四季的景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