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
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的鉴别要点精品课件
![良恶性骨肿瘤的X线的鉴别要点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7789863968011ca30091fe.png)
骨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骨肿瘤的影象检查在诊断中占重要地位, 他不仅能显示肿瘤的准确部位、大小、邻 近骨和软组织的改变以及肿瘤的侵犯范 围,对良恶性、原发行或转移性确定治疗 方案和估计预后非常重要。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
对骨肿瘤影象诊断的要求是:
〈1〉判断骨病变是否为肿瘤: 〈2〉判断良恶性,是原发性还是转移性: 〈3〉肿瘤的侵犯范围: 〈4〉推断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10时 31分5 9秒上 午10时 31分1 0:31: 5920.1 0.14
谢谢大家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15
质愈合。)
恶性骨肿瘤常有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以及 Codman三角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7
5、周围软组织变化: 良性骨肿瘤多无软组织肿胀,仅见软组
织被肿瘤推移。
恶性骨肿瘤常侵入软组织、并形成软组 织肿块影,与邻近软组织界限不清。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8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发病部位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4
2、病变数目:
原法性骨肿瘤多为单发,而骨髓瘤和转移 瘤常为多发。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5
3、骨质变化:常见的变化是骨质破坏。
良性骨肿瘤多引起膨胀、压迫性骨质破坏,界限清楚、 锐利,破坏区邻近的骨皮质多连续完整。
恶性骨肿瘤则多为侵润性生长,常引起筛孔状、虫蚀 状和大片溶骨性骨质破坏,界限不清、边缘不整;肿 瘤易穿破骨皮质进入周围软组织形成肿块影。
精品 PPT 欢迎下载 可修改
骨肿瘤鉴别诊断攻略
![骨肿瘤鉴别诊断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4d65069c10a6f524cdbf8516.png)
年龄
良性: 嗜酸性肉眼肿 化脓性骨髓炎 恶性:
神经母细胞瘤(等)骨转移 白血病 尤文肉瘤、PNET 骨肉瘤 淋巴瘤 骨髓瘤
5~15岁 任何年龄
5岁以下 10岁以下 5~20岁 10~25岁 >20岁 >40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表 现 为 虫 蚀 状 或 渗 透 性 骨 质 破 坏 的 肿 瘤
骨骺: 软骨母细胞瘤、骨脓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0岁以上骨肿瘤好发部位
骨干: 转移瘤、骨髓瘤、淋巴瘤
干骺端:转移瘤、骨髓瘤、内生软骨瘤 软骨肉瘤,甲旁亢棕色瘤
骨骺: 巨细胞瘤、骨脓肿、退变性软骨下骨囊肿
横向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心性:单纯性骨囊肿、内生软骨瘤
骨纤、嗜酸性肉芽肿
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 骨母细胞瘤,内生软骨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骨纤维发育异常,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恶性:尤文肉瘤,骨肉瘤,白血病,
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以及少见的横纹肌样肉瘤、视网 膜母细胞瘤、何杰金淋巴瘤的骨转移
5岁以下骨恶性肿瘤多为神经母细胞瘤骨转移
1.地图样骨质破坏
C:局限性病灶,边缘模糊→侵袭性病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虫蚀状骨质破坏:边缘不清→侵袭性
骨髓腔斑片状溶骨性破坏,并有多层骨膜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渗透性骨质破坏:边缘不清→侵袭性
弥漫性小斑点状骨质破坏,病灶无明确边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软骨基质钙化
内生软骨瘤 软骨肉瘤(继发于骨软骨瘤)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讲课文档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718127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56.png)
第六十一页,共65页。
第六十二页,共65页。
血友病
第六十二页,共65页。
第六十三页,共65页。
白血病
第六十三页,共65页。
总结
提高骨肿瘤良恶性诊治水平,避免或尽 可能降低误诊误治机率,要求:
全面了解和掌握骨肿瘤发病规律和特点 具备丰富的阅读影像学资料的经验 掌握正确的活检原则 病理科、肿瘤科、放疗科等多学科的全面支持 遵循先诊断后治疗的原则 掌握正确的骨肿瘤治疗原则
钙化:斑点状、斑块状、环状、半环状、大小不一 骨化: 斑片状、云雾状、象牙质样、高密度、无骨小梁
骨皮质:完整/受侵犯。
骨膜反应:葱皮样、放射状、Codman三角
软组织包块:有/无;软组织肿瘤,恶性 骨肿瘤突破骨皮质形成包块。
第二十九页,共65页。
第二十九页,共65页。
X-ray阅片顺序小结
部位:骨端(骺端)/干骺端/骨干 骨基质:均匀/不均匀 边界:清楚/不清楚 骨皮质:完整/不完整 骨膜反应:有/无 软组织包块:有/无
第五十四页,共65页。
甲旁亢性骨病
青壮年,溶骨破坏为主,多发,不对称,无软 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
高钙、低磷、AKP↑、PTH ↑ 。
原发甲状腺旁肿物--切除后症状缓解,二磷酸盐治 疗效果好。
不宜外科治疗,骨折--固定(预防性固定)
第五十五页,共65页。
第五十五页,共65页。
甲旁亢性骨病
第五十六页,共65页。
部位:骨端(骺端)、干骺端、骨干。
骨破坏形式(Lodwick分型):
1、地图样破坏(良性肿瘤):
a、边界清楚,有硬化边缘 b、边界清楚,无硬化边缘 c、边界不清楚,无硬化边缘 2、虫蚀样破坏(恶性肿瘤)
3、穿透样破坏(恶性肿瘤、骨转移癌)
下颌骨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研究
![下颌骨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274f563b3567ec102d8a7d.png)
关 键 词
.
下颌 骨 良性 肿 瘤 恶 性 肿 瘤 超 声 声像 图 鉴 别 诊 断
Ul r s n c Di f r n i l Di g o i e we n Be g m o s a a i n n m o s i a t a o i f e e t a a n s s b t e ni n Tu e bl
t mo s a d mai n n u r s f l ws P< 0 0 : 1 De t u to s o h n i u a o t x 2 Bo n a i s a d u r n l a tt mo s a o l g o ( . 1) ( ) s r c i n f t e ma d b l r c r e .( ) u d re n
rp a hy. u orb T m oun re f m s,n re hoe sz s, s e i re h a l a o o da is,or i ne c s, ie po t ro c o, s we l sc l rDop e l w i l e e o e v d plrfo sgnasw r bs r e by CD FI Re uls T he e e e om e i iia t fe e e i ulr s . s t r w r s sgn fc n dif r nc s n t a ono r ph c e t e b t e n g a i f a ur s e w e m a di e n bl be gn ni
f m s 3 n re ho s 4) s e i c or .( )I ne c e .( Po t rore hoe .( CoorDo s 5) l pplrfow i a s Co lso U 1r s no a e l sgn l. ncu ins ta o gr phy c e o an d m n— sr t nd de e tt e m a di e t m or l a l nd i sa fe tvea a u bl t a ea t c h n bl u sc e rya ti n ef c i nd v l a e mod lt n m a i g dif r n ildign i a iy i k n fe e ta a oss b t e n be gn a a i a um o si m a i e e w e ni nd m lgn ntt r n ndbl .
骨肿瘤的超声诊断标准
![骨肿瘤的超声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9d825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9.png)
骨肿瘤的超声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肿瘤的边界:边界清晰或模糊,表示肿瘤的质地和周围组织的连接程度。
良性肿瘤通常边界清晰,恶性肿瘤或继发性肿瘤通常边界模糊。
2. 肿瘤的形状:回声均匀,多为良性肿瘤;回声不均匀,多为恶性肿瘤。
此外,恶性肿瘤生长快,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较深时,可能会显示低回声区的范围较大。
3. 肿瘤后方回声的变化:肿瘤大小不会因为探头的推动而改变,后方回声增强或减弱,根据肿瘤的类型和位置来判断。
例如,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等具有假性膨胀的特点,会发现肿瘤部位有气体或脂肪的回声。
同时,要注意与其他检查方法相结合,如X线检查、CT检查等,以便更准确地诊断骨肿瘤。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可能因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PPT课件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1e32208e9951e79b8927c6.png)
X-ray
骨基质:均匀、不均匀,钙化,骨化( 瘤骨),囊性变。
钙化:斑点状、斑块状、环状、半环状、大小
不一
骨化: 斑片状、云雾状、象牙质样、高密度、
无骨小梁
骨皮质:完整/受侵犯。
骨膜反应:葱皮样、放射状、Codman 三角
软组织包块:有/无;软组织肿瘤,恶性
部位
骨干
干骺端
部位
骺端
骺端
部位
骨端
骨端
部位
骨皮质
部位
髓内
骨皮质
骨表面
部位
短管状骨
部位
脊柱附件
部位
胸椎椎体
部位
扁平骨
症状
出现时间
良性肿瘤大多在1年以上 恶性肿瘤大多在6个月内
症状
疼痛
静息痛?负重痛? 持续性疼痛?间断性疼痛? 夜间痛?
骨样骨瘤:夜间痛明显,阿司匹林 等NSAID可止痛。
CT
软组织窗:软组织肿块范围
CT
软组织增强窗:软组织肿块范围,与重要血 管、神经的关系,肿瘤血运情况,病变髓腔 内范围。
MRIT1、T2,T1强化、2强化及抑脂像。 判断软组织肿块范围,与重要血管、神经的
关系,肿瘤血运情况,病变髓腔内范围、跳 跃病灶。 脊柱、椎管内病变:脊髓压迫。 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不属于信号,故血流无信
症状
肿胀或肿块
长期存在或缓慢出现而无症状:良性 快速生长或伴有疼痛:恶性 开始无症状、长期存在,后突然增大: 恶变(如骨软骨瘤、内生软骨瘤恶变)
体征
皮肤:
良性肿瘤多无明显皮肤改变,无粘连。
恶性肿瘤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皮温升高、 浅表静脉充盈,局部物理治疗后可有色素 沉着。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2e0ff00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9.png)
骨肿瘤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 03 素有关。
骨肿瘤的分类
01
良性骨肿瘤
包括骨囊肿、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等。
02
恶性骨肿瘤
包括骨肉瘤、尤因肉瘤、骨髓瘤等。
骨肿瘤的症状和体征
肿胀
良性骨肿瘤通常表现为局部肿 胀,而恶性骨肿瘤则可能引起 弥漫性肿胀。
压迫症状
恶性骨肿瘤可能压迫周围神经、 血管等组织,引起相应症状。
软骨肉瘤
骨髓瘤
软骨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 的骨肿瘤,多见于成年人, 发病部位多在扁骨和不规 则骨。
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 恶性肿瘤,可侵犯骨骼, 导致疼痛、肿胀等症状。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对于能够手术切除的恶性骨肿瘤,手 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是 彻底切除肿瘤,并重建骨骼和关节功 能。
03 骨母细胞瘤
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骨肿瘤,通常在成年后发 病,好发于长骨的骨干部分。
良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
01 观察等待
对于生长缓慢、无症状的良性骨肿瘤,可以采取 观察等待的策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 情变化。
02 手术切除
对于有明显症状或生长速度较快的良性骨肿瘤, 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手术通常采用局部刮除或切 除的方法,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
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
影像学检查是骨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 ,但有时难以区分良恶性骨肿瘤的影 像学特征,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判断。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措施
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方法
骨肿瘤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 查等,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
提高骨肿瘤的诊断水平需要加强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医生的诊疗能力和 经验。
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cb9170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5.png)
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张世福
【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年(卷),期】2018(002)004
【摘要】目的:探究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应用CT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先后接受CT检查、X线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式的准确度.结果:98例骨肿瘤或骨肿瘤样病变患者病理检查有43例为良性骨肿瘤患者,31例为恶性骨肿瘤患者,24例为骨肿瘤样病变患者,CT诊断的准确率为92.86%,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83.67%,CT+X线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为98.98%,统计学对检查结果分析,CT+X 线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CT单独检查、X线单独检查(P<0.05),CT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与X线检查比较,应用CT检查对良性骨肿瘤、肿瘤样病变予以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更高,为提高鉴别诊断的效果,也可以将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张世福
【作者单位】阆中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四川阆中 637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4
【相关文献】
1.CT检查对于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刘宝华;易城辉;王珉
2.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和骨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高大海
3.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和骨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高大海
4.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李迎春
5.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J], 赵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授课PPT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授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dace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1.png)
无转移风险
良性骨肿瘤一般不会发 生转移,即它不会扩散
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疼痛较轻
良性骨肿瘤引起的疼痛 通常比较轻微,且不会
持续加重。
常见的良性骨肿瘤类型
骨囊肿
骨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骨肿瘤 ,通常在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中发
现。
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是一种疼痛性良性骨肿瘤 ,通常在20-40岁的人群中发现。
骨母细胞瘤
详细描述
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骨肿瘤,通常见于青少年和年轻人,表现为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骨巨细胞瘤则是一 种良性骨肿瘤,常见于成年人,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在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 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等因素。
病例二:尤因肉瘤与骨囊肿的鉴别
总结词
尤因肉瘤恶性程度高,骨囊肿良性居多
VS
详细描述
转移性骨肿瘤通常由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 转移而来,常见于老年人,表现为疼痛、 肿胀和活动受限。原发恶性骨肿瘤则起源 于骨骼本身,常见于年轻人和中年人,表 现为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在鉴别诊断 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影像学 表现和病理学检查等因素。
06
总结与展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总结
01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是骨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02
鉴别诊断依据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主要依据肿瘤的长速度、影像学表现、病理学
特征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03
诊断方法
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
骨肿瘤鉴别诊断
![骨肿瘤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6117fc8f111f18582d05aa2.png)
骨肿瘤发生的部位: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良性恶性
生长情况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但可引起压迫移
位;无转移
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可有专业
局部骨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楚,边缘锐利;
〔骨皮质变薄,膨胀,把保持其连续性〕
呈浸润性〔溶骨性〕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模
糊,边缘不整
骨膜增生一般无;〔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但骨膜新
生骨不被破坏〕
可有不同形式的骨膜反响且多不成熟,并可被
肿瘤侵犯破坏
周围软组织变化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其边缘清楚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骨与软组织科:如何识别体表肿物的恶性转变?
![骨与软组织科:如何识别体表肿物的恶性转变?](https://img.taocdn.com/s3/m/4aff90c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e.png)
骨与软组织科 :如何识别体表肿物的恶性转变 ?体表肿物指的是在身体表浅部位的肿瘤。
有些肿瘤是良性的,有些是恶性的。
根据肿瘤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良性肿瘤、恶性前病变和恶性肿瘤。
在生活中许多人身上会有一些黑色或深色的斑痣,这些都有可能是恶性黑色素瘤。
但是并不代表着所有体表肿物都是恶性的。
那么应该如何对恶性体表肿物进行区分呢?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一、区分良性和恶性肿物由于体表肿物性质的不同,良性和恶性骨的肿瘤也会有不同的特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区分。
(一)良性体表肿物的特征1.生长相对缓慢一般来说,如果体表肿物是良性的,那么其生长速度则相对比较缓慢,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其发展过程甚至在几年、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在经过长期的生长之后,会发生增多、增大的现象,但是变化效果不明显。
2.有一定的好发部位一些良性的体表中午更偏向于发生在某些特定的部位,例如比较常见的脂肪瘤、纤维瘤等在人体手臂、腰部皮下组织、腹部等部位出现较多。
在颈部、背部,常常会出现一些皮脂腺囊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粉瘤。
这种体表粉瘤的发生与皮脂腺管阻塞有关,由于阻塞而形成的囊肿也被称为粉瘤,在一些老年人群中,也会出现臀部坐骨结节囊肿,在肿块受到压力时,会出现一定的疼痛,这种体表肿物在5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中比较常见。
3.形状、大小不一良性的体表肿物在形状和大小上会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大小类似黄豆,有些更大一点像蚕豆,还有的大小类似乒乓球、拳头,甚至有些比较巨大的肿物会达到好几公斤重。
4.可推动、无压痛良性体表肿物中午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由于会有完整的包膜覆盖,因此,总务周围的器官组织不会受到影响。
在对其进行触摸时,肿物可以推动,并且表面光滑,按压时不会出现疼痛。
5.一般情况下不会恶变一般来说,如果体表肿物是良性的,那么其出现恶性病变的可能相对较低,但是有些体表低度恶性的肿物,在初期可能会显现出与良性体表肿物类似的特征,很难对两者进行区分。
骨肿瘤鉴别诊断
![骨肿瘤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90caeb65dd36a32d737581bc.png)
1
骨肿瘤发生的部位: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良性
恶性
生长情况 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但可引起压迫移位;无转移
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可有专业
局部骨质变化 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楚,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膨胀,把保持其连续性)
呈浸润性(溶骨性)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模糊,边缘不整
骨膜增生 一般无;(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但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
可有不同形式的骨膜反应且多不成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
周围软组织变化
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其边缘清楚
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2
3
4
5
6
7
8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脑回压迹 七、蝶鞍 八、颅内生理钙化 1、松果体钙化,约5mm,侧位, 鞍背后上方3cm处,圆形或不规则形。 2、脉络丛钙化,位于松果体后 下方2cm处,细点状或桑椹状。 3、大脑镰钙化,居中,线状或 三角形。 4、鞍隔钙化
第二节 颅内病变的平片X线表现
一、慢性颅内压增高 1、颅缝分离;3~4个月后出现,年龄越 小越明显,儿童为冠状缝和失状缝, 成人为人字缝。 2、脑回压迹增多、加深; 3、颅板变薄;长期增高,可使颅骨吸收 ,颅板变薄,密度减低。 4、碟鞍变化;鞍背、后床突破坏,骨质 疏松,蝶鞍扩大,变形。
脊柱转移瘤与结核鉴别点
转移瘤: 椎体压缩变形,椎弓根 破坏明显,椎间隙保留,骨 质无疏松。 结 核: 椎间隙变窄或消失,相 临椎体破坏,变形。
(二)、成骨型
较少见,多为生长较缓慢的肿瘤转 移而来,如前列腺、乳腺及膀胱癌等。
好发部位:骨盆及腰椎。 X线表现: 骨内片状、团块状、边界模糊的致 密影,骨的正常结构消失,常无骨膜反 应,也不侵犯软组织。
二、骨结核X线表现
脊柱结核
相临两椎体骨质破坏 椎间隙变窄
椎旁脓肿(有或无)
为脊柱结核的特征性征象
2、结核性关节炎
病变关节:大关节多见。 感染途径:常为干骺端或骨骺病灶 入侵关节所至。 发病部位:分滑膜型、骨型、全关 节型三种。
1、 滑膜型
结核菌经血行结核性滑膜炎。
X线表现:
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 ,骨质疏松,由于滑膜附着处形 成肉芽组织,故关节边缘非负重 部位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上下 关节面对称性破坏。
二、恶性骨肿瘤
X线特点: 1、边缘模糊,界限不清,形状不规则。 2、骨组织不规则破坏,常侵犯骨皮质。 3、瘤骨:象牙质,棉絮状,光芒状。 4、骨膜反应。 5、软组织肿块。 6、可破坏邻近骨。
成骨肉瘤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的 干骺端,发展快,转移早,预后差 ,死亡率高。 病理: 1 肿瘤周围无包膜 2 浸润性生长,侵犯软组织 3 瘤组织主要是瘤性骨组织和 类骨组织。
1、病变扩散途径
(1)、干骺端骨脓肿破坏骨皮 质骨膜下脓肿骨髓腔。 (2)、干骺端骨脓肿骨髓腔 骨皮质骨膜下脓肿。 (3)、干骺端骨脓肿骨骺软骨 关节;少见。
4)、骨膜下骨脓肿软组织 脓肿瘘管。 软组织脓肿化脓性 关节炎。 (5)、干骺端骨脓肿骨皮质 化脓性关节炎。
X线表现
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诊断
1、生理性钙化移位 松果体或脉 络丛移位 2、局限性骨质改变 局限性骨质 增生或破坏 3、血管压迹改变 4、肿瘤钙化 颅咽管瘤等 5、碟鞍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三节
副鼻窦和乳突
一、副鼻窦 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及 蝶窦。 (一)、正常副鼻窦 上颌窦位于鼻腔二侧,骨壁 清楚,密度较眼眶略低,筛 窦在鼻腔外侧,呈八字形。
(二)、副鼻窦炎
1、急性:
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 多X线表现 粘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坐 位片可见气液面。
2、慢性:
粘膜增厚,息肉样变及粘膜下 囊肿形成。 X线表现 为粘膜增厚,窦腔缩小,密度 增高,粘膜表面有时可见半圆形软 组织影,窦壁可伴有骨炎或骨髓炎 。
二、乳突
(一)、正常乳突
分为三种类型: 1、气化型 气房大而多,房隔
病变部位 病灶数目 肿瘤边缘
有无骨膜 有无增生 软组织变化
骨质改变
临近骨情况
一、良性骨肿瘤
(一)、骨瘤: 起自膜化骨。 (颅骨、面骨) 好发部位:颅骨及副鼻窦内。 X线表现: 瘤体为密度均匀一致、轮廓光 滑的圆形或半圆形高密度影,基底 宽广,向外生长。
(二)、骨软骨瘤
又称外生骨疣
三、转移性骨肿瘤
转移途径: 血行、淋巴路、直接蔓延等。 特点: 1、多发; 2、红骨髓处; 3、无骨膜反应; 4、肘、膝以远转移少见; 5、软组织肿块少。
(一)、溶骨型
多见,以破坏为主。
X线表现:
多发、圆形破坏,边界不 清,似虫蚀状,也可呈边界不 清的大片状骨质破坏区,多引 起病理性骨折。发生在脊柱的 转移瘤应与结核鉴别。
清晰。
2、板障型 气房小。 3、坚实型 由致密骨组成,无
气房。
(二)、乳突炎
常继发于中耳炎, 急性期:由于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表现为气房不清,密度增高。 慢性期:由于肉芽组织和脓液充添气房,表 现为房壁增厚,乳突区密度增高,气房消失, 鼓室盖和乙状窦显示更为清楚。 慢性乳突炎可伴有胆脂瘤形成,大部分发生 在硬化型乳突的鼓窦内,表现为鼓窦区内圆形 或椭园形透光区,边缘清,常有硬化缘,大小 多在1~2cm。
骨肿瘤是指在多种不同 因素(内在、外在)的共 同刺激下,导致骨组织本 身或附属于骨的其它组织 细胞异常的新生细胞群。
骨肿瘤
良性
骨瘤 骨软骨瘤
过度
巨细胞瘤
恶性
原发 转移
X线检查的作用:
1、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判断 良、恶性。 2、可区分是原发或转移。 3、确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观察骨肿瘤时
软组织改变
早期:软组织肿胀,增粗。
(可无任何X线可见的骨质改变)
晚期:软组织不规则、瘘管、 死骨片、气体影等。
1). 骨质破坏 (早期):
表现为干骺端骨小粱 糊不清,呈虫蚀状,斑片 状、可见平行骨膜反应、 附近常有骨质疏松等。
晚 期:
由于脓肿在骨膜下及髓 腔内扩散,导致骨干广泛破 坏,骨皮质有多发、散在性, 斑片状不规则骨质破坏、缺 损,有时有骨质增生。
X线表现:
部位: 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自骨端向 骨干方向生长的骨性肿块,向外突 起,肿瘤基底部可宽窄不一,顶部 有不规则钙化。
2、多发性骨软骨瘤
有家族性、遗传性,可起自婴
儿,成年后停止生长。
X线表现:
1、累及多骨,常左右对称。
2、长骨干骺端增粗,变形,皮质
变 薄,骨疣向旁突出,外形不一
。
(三)、巨细胞瘤
分单发及多发二种,单
发多见,占90%, 好发10~ 20岁的青少年,直至全身骨
骺线融合后即停止生长。
病 理
骨质组成的基底和瘤体 • 软骨组织组成的盖帽
•
(其生长有赖于此)
• 纤维组织形成的包膜
肿瘤的基底部可宽窄
一与骨干相连,骨皮质由
骨干延续至肿瘤远端,瘤
体内的骨松质与骨髓腔相 连。
1、单发性骨软骨瘤
小
结
一、良恶性骨肿瘤鉴别诊断 二、颅内压增高的X线表现
一、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 骨的形态 大致不变,可有局部 由于破坏,新骨形成及骨折, 扩张突出畸型 骨的形态常有改变 骨的结构 尚能保留,呈膨胀性 不规则骨质破坏和瘤骨 形成,改变较大 肿瘤的边缘 界限清楚 大多不清楚 骨膜增殖 无 明显,呈放射或三角形骨膜 肿瘤附近骨 不受侵犯,可有 常受侵犯,可有骨质破坏 压迫性改变 附近软组织 不受侵犯 常被波及,广泛侵入 周围软组织中 生长速度 缓慢 迅速 病理骨折 少见 多见 转 移 无 常有转移 ━━━━━━━━━━━━━━━━━━━━━━━━━━━━━━━
2)、死 骨 3)、包 壳:骨瘘孔: 4)、骨质增生、硬化,早期即有。 1、骨膜增生 葱皮型或花边型 2、骨皮质增厚 3、骨小粱浓密 4、骨髓腔闭塞 5、骨干增粗,变形
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特点:
1、发展快,范围广,很少侵犯 关节。 2、破坏、增生均明显,早期以 破坏为主,晚期以增生为主。 3、死骨大。 4、大量骨膜增生形成包壳。
二、颅内压增高的X线表现
1)、颅缝分离;儿童为冠状缝和失状
缝, 成人为人字缝。
2)、脑回压迹增多、加深; 3)、颅板变薄;长期增高,可使颅骨
吸收 ,密度减低。
4)、碟鞍改变。鞍背、后床突破坏,
骨质疏松,蝶鞍扩大,变形。
常见,好发于青壮年, 因其具有复发、恶变和转移 倾向,故将其分为良、恶性 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
巨细胞瘤
X线表现:
1、好发于长骨骨端,表现为密度 减低的溶骨性改变,偏心性膨胀性生 长,也可呈多房性透光区,似“肥皂 ” 泡状,与正常骨分界清楚。 2、 骨皮质因肿瘤膨胀而变薄,无 骨膜增生反应。 3、很少穿破皮质进入关节。
3、软组织变化
可见软组织肿胀及肿
块,常边界不清,肿块内
可见团块状瘤骨及放射状
骨针。
(二)、溶骨型成骨肉瘤
肿瘤常起自骨松质,以溶骨性
破坏为主。
X线表现:
大片状溶骨性骨质破坏区,界
限不清,有三角形骨膜反应,瘤骨
少或无。
(三)、混合型成骨肉瘤
介入上述二者之间,
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 应及骨质改变。
根据瘤骨组织的多少可分为:
1、硬化型成骨肉瘤(成骨型)
2、溶骨型成骨肉瘤
3、混合型成骨肉瘤
(一)、硬化型成骨肉瘤
肿瘤常起自骨膜下
及骨皮质,向各个方向
发展,侵犯骨皮质和骨
松质。
X 线 表 现:
1、骨膜反应
平行型 葱皮型
三角型
2、骨质变化
瘤骨,成骨肉瘤的组织学特征
有三种形态: 1). 象牙质: 为致密硬化,边缘 尚清的肿瘤中央部分; 2). 棉絮状瘤骨: 边缘不清,常 有环状钙化存在; 3). 针状瘤骨;密度明显增高, 为瘤组织侵犯软组织。
2、骨 型
常由于干骺端或骨骺病 变侵入关节,早期出现骨质 破坏,边界清晰,常呈囊状 破坏,砂粒状死骨,软组织 肿胀,关节间隙不对称。
3 全关节结核(混合型结核)
滑膜、关节软骨、软骨下 骨质均受侵犯,关节面严重破 坏,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消 失,半脱位畸形,骨质疏松等 。
第五节
骨 肿 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