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一中2020年全国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附16套高考模拟卷》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以及答案(全国1卷)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以及答案(全国1卷)](https://img.taocdn.com/s3/m/ce4d0607312b3169a451a4f6.png)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全国1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1.某质点运动速度的平方v2随位移s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关于该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一定是做曲线运动B. 质点所受合外力可能是恒力C.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增大的D. 质点的机械能一定是逐渐增大的2.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相距为4L,其连线中点为O,以O为圆心、L为半径的圆与两点电荷间的连线及连线的中垂线分别交于a、b和c、d.则()A.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c、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到b点,其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 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其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3.如图所示,正方形线框的左半侧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线框的对称轴MN恰与磁场边缘平齐.若第一次将线框从磁场中以恒定速度v1向右匀速拉出,第二次以线速度V2让线框绕轴MN匀速转过90°为使两次操作过程中,线框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相等,则()A. ::B. ::2:C. ::2D. ::14.如图所示,光滑轨道由AB、BCDE两段细圆管平滑连接组成,其中AB段水平,BCDE段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三圆弧管组成,圆心O及D点与AB等高,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现有一质量为m,初速度v0=的光滑小球水平进入圆管AB,设小球经过轨道交接处无能量损失,圆管孔径远小于R,则(小球直径略小于管内径)()A. 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B. 小球能通过E点后恰好落至B点C. 无论小球的初速度为多少,小球到达E点时的速度都不能为零D. 若将DE轨道拆除,则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与D点相距离2R5.如图所示。
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与电源、滑动变阻器和开关组成闭合回路。
在铁芯的右端套有一个表面绝缘的铜环A.不计铁芯和铜环A之间的摩擦。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一)(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b6c75b83d049649a665880.png)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大量氢原子从n=4的定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能产生4种频率的光子B.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减小C. 当氢原子从n=5的定态跃迁到n=3的定态时,要吸收光子D. 从氢原子的能级图可知,原子可以吸收大于13.6eV的能量而发生电离2.如图所示,四中情境中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它与外界的接触面(点)均光滑,其中物体A所受弹力示意图不正确的是()A. 两球完全相同且接触,O为A球的球心B. O为A球的球心,C为A球重心C. O为A球的球心,墙壁竖直D. O为半球形的球心,A为一根均匀直棒3.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利用“质量测量仪”在太空测出了指令长聂海胜的质量。
其原理如图所示,轻杆穿过光滑限位孔,右端固定有质量可忽略的圆盘支架,左端通过一个“弹簧一凸轮”机构,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F=96N.首先将聂海胜固定在支架上,待稳定后在力F作用下使他发生一段位移,光栅测速系统测出力F作用时间△t=0.5s,这段时间轻杆位移x=0.2m。
由上可知聂海胜的质量为()A. 50kgB. 60kgC. 70kgD. 80kg4.如图所示,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在原线圈上加一正弦交变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Q位置不变,将P向上滑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小B. 保持Q位置不变,将P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C. 保持P位置不变,将Q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D. 保持P位置不变,将Q向上滑动,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小5.如图所示,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两物块始终相对圆盘静止,已知两物块的质量m A<m B,运动半径r A>r B,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 线速度v A=v BB. 角速度ωA=ωBC. 向心加速度a A<a BD. 向心力F A>F 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7.0分)6.一圆形线圈的一半面积位于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dc3fd8cc7931b764ce156b.png)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新课标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 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 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 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2.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 0.2B. 0.4C. 2.0D. 2.53.如图所示,AB为竖直转轴,细绳AC和BC的结点C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 mg。
当细绳AC和BC均拉直时∠ABC=90°,∠ACB=53°,BC=1m。
细绳AC和BC能绕竖直轴AB匀速转动,因而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当小球的线速度增大时,两绳均会被拉断,则最先被拉断的那根绳及另一根绳被拉断时的速度分别为(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A. AC,5m/sB. BC,5m/sC. AC,5.24m/sD. BC,5.24m/s4.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额定电压为200V,击穿电压为400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使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所需要的电荷量是3×10−5CB. 给电容器带1 C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VC. 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CD. 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5.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60°,∠b=90°,边长ab=L,粒子源在b点将带负电的粒子以大小、方向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已知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则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中,速度的最大值是()A. qBL2m B. qBL3mC. √3qBL2mD.√3qBL3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0分)6.下列关于核反应及衰变的表述正确的有()A. X+714N→817O+11H中,X表示24HeB. X+714N→817O+11H中,X表示23HeC. 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 90232Tℎ衰变成82208Pb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7.一物块在高3.0m、长5.0m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物理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bdaa1dd36a32d737581a1.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质子转变为中子时产生的B. 铀核(U 23892)衰变为铅核(Pb 20682)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C.Bi 21083的半衰期是5天,100克Bi 21083经过10天后还剩下50克D.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2.如图,S 是波源,振动频率为100Hz ,产生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40m /s 。
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P 、Q 两点,已知P 、Q 的平衡位置之间相距0.6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Q 点比P 点晚半个周期开始振动 B .当Q 点的位移最大时,P 点的位移最小 C .Q 点的运动方向与P 点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D .当Q 点通过平衡位置时,P 点也通过平衡位置3.下图是一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升降机底部安装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其上放置了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甲所示。
升降机从t=0时刻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加速度传感器显示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如图乙所示。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在0~2t 0时间内,物块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B .在t 0~3t 0时间内,物块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C .t=t 0时刻,物块所受的支持力大小为mgD .t=3t 0时刻,物块所受支持力大小为2mg4.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车的出发点一定不同B .在0到t 2的时间内,两车一定相遇两次C .在t 1到t 2时间内某一时刻,两车的加速度相同D .在t 1到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5.电阻为R 的单匝闭合金属线框,在匀强磁场中绕着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像如图所示。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物理仿真模拟卷(一)有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物理仿真模拟卷(一)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312734c850ad02df80410b.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仿真模拟卷(一)(时间:70分钟;满分:110分)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为玻尔理论的氢原子能级图,当一群处于激发态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中有两种频率的光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四种频率的光B.这种金属的逸出功一定小于10.2 eVC.用波长最短的光照射该金属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一定大于3.4 eVD.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产生的光一定能够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15.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给A、B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B.物块A对B的作用力做正功C.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g sin θcos θD.由于B减速运动,则B的机械能减少16.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 仅与球的速率v 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 =k v (k 为正的常量),两球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过时间t 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 1、v 2,则下落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 B.m 1m 2=v 2v 1C .释放瞬间甲球的加速度较大D .t 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17.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仅14光年的“另一个地球”——沃尔夫(Wolf)1061c .沃尔夫1061c 的质量为地球的4倍,围绕红矮星的沃尔夫1061c 运行的周期为5天,它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发现的距离最近的宜居星球.设想从地球发射一颗科学探测卫星围绕沃尔夫1061c 表面运行.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天体的环绕运动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地球发射该卫星的速度应该小于第三宇宙速度B .卫星绕行星沃尔夫1061c 运行的周期与该卫星的密度有关C .沃尔夫1061c 和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等于⎝⎛⎭⎫53652D .若已知探测卫星的周期和地球的质量,可近似求出沃尔夫1061c 的半径18.如图所示,一沙袋用无弹性轻细绳悬于O 点.开始时沙袋处于静止状态,一弹丸以水平速度v 0击中沙袋后未穿出,二者共同摆动.若弹丸质量为m ,沙袋质量为5m ,弹丸和沙袋形状大小忽略不计,弹丸击中沙袋后漏出的沙子质量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细绳所受拉力大小保持不变B .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弹丸对沙袋的冲量大小大于沙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C .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m v 2072D .沙袋和弹丸一起摆动所达到的最大高度为v 2072g19.如图所示,M 、N 为两个等大的均匀带电圆环,其圆心分别为A 、C ,带电荷量分别为+Q 、-Q ,将它们平行放置,A 、C 连线垂直于圆环平面,B 为AC 的中点,现有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微粒(重力不计)从左方沿A 、C 连线方向射入,到A 点时速度v A =1 m/s ,到B 点时速度v B = 5 m/s ,则( )A .微粒从B 至C 做加速运动,且v C =3 m/s B .微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终速度为 5 m/s C .微粒从A 到C 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D .微粒最终可能返回至B 点,其速度大小为 5 m/s20.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球形容器固定在可以绕竖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容器球心O 的竖直线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物块落入容器内,经过一段时间后,两小物块者都随容器一起转动且相对容器内壁静止,两物块和球心O 点的连线相互垂直,且A 物块和球心O 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B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3-1)mg2B .若A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B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3-1)mg4C .若B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A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3-1)mg2D .若B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A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3-1)mg421.如图所示,间距为d 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 .质量为m 的金属棒ab 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金属棒ab 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位于导轨间金属棒ab 的电阻为R ,重力加速度为g ,金属棒ab 以初速度v 0沿导轨向右运动位移x 速度减小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a 到bB .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为Bdx2RC .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14m v 20-12μmgx D .金属棒运动的时间为v 0g -B 2d 2x 2μmgR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共62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5分)某同学用一弹簧测力计和一橡皮条做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将贴有白纸的木板竖直固定,将橡皮条上端挂在木板上O 点;②将三根细线Pa 、Pb 、Pc 结于P 点.a 端系在橡皮条下端,c 端暂时空置,b 端挂一钩码,钩码静止后,记录钩码重力G 的大小和方向;③以O 为圆心,以OP 为半径,画一圆弧;④用弹簧测力计钩住c 端,向右上方缓慢拉,调整拉力方向,使结点P 移到图中所示位置,记录该位置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⑤在白纸上作出各力的图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否成立.(1)第④步中还应记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⑤步中,若橡皮条拉力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________,方向________,则可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23.(10分)学习了“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后,某物理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了西红柿电池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测定了电压表的内阻,并用多种方法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与内阻,请完成下面实验.(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电路图将实物图连线.(2)将单刀双掷开关S打向触头1,调节电阻箱,记录电阻箱的示数为R0,电流表的示数为I0和电压表的示数为U0,则电压表的内阻R V=______.(3)将单刀双掷开关S打向触头2,仅测多组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阻箱的示数R,然后运用数据作出1U-1I图象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得到直线的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该电池组的电动势E=________,内阻r=________(用k、b、R V表示).24.(12分)如图所示,虚线L右侧空间有水平向右电场强度E1=2.5 N/C的匀强电场,左侧空间有一竖直向上电场强度E2=1.25 N/C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在E1场区有四分之一的光滑绝缘圆轨道,半径为R=0.2 m,圆心在虚线O点,过低端点Q的切线水平,现将一视为质点的带正电荷的粒子从轨道的最高点P由静止释放,粒子沿轨道向底部运动,已知粒子的质量为m=1×10-4 kg,粒子所带电荷量q1=+3×10-4 C,取g=10 m/s2.求:(1)粒子沿轨道向下运动过程中对轨道的最大压力;(2)若粒子运动到Q点瞬间仅使其电荷量变为q2=+8×10-4 C,要使粒子再次通过虚线位置落到圆轨道内,磁感应强度B大小应满足的条件.25.(20分)如图所示,光滑曲面与光滑水平导轨MN相切,导轨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理想连接,传送带长度L=4 m,皮带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皮带以恒定速率v=4.0 m/s 运动.滑块B、C之间用细绳相连,其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B、C与细绳、弹簧一起静止在导轨MN上.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A从h=0.2 m高处由静止滑下,已知滑块A、B、C质量均为m=2.0 kg,滑块A与B碰撞后黏合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因碰撞使连接B、C的细绳受扰动而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滑块C脱离弹簧后以速度v C =2.0 m/s滑上传送带,并从右端滑出落至地面上的P点.已知滑块C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求滑块C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大小;(2)求滑块B、C与细绳相连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3)若每次实验开始时弹簧的压缩情况相同,要使滑块C总能落至P点,则滑块A与滑块B碰撞前速度的最大值v m是多少?(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B.自然界凡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都能自然发生C.液晶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D.荷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表面张力的结果E.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2)(10分)如图所示,将长度L=50 cm,粗细均匀导热性能良好的玻璃管竖直放置,上端开口;现用长为h=4 cm 的一段水银柱封闭玻璃管内的气体,气柱的长度为l=36 cm,已知环境温度为300 K,外界的大气压强p0=76 cmHg,①若向玻璃管内缓慢地注入水银,求水银柱的上端刚好与玻璃管的开口处平齐时水银柱的长度;②若将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置,给管内气体加热,使水银柱的下端刚好与玻璃管的开口处平齐,求此时气柱的温度.34.[物理——选修34](15分)(1)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P点此时的振动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经0.1 s第二次回到P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B.该简谐波的波速大小为20 m/sC.t=0.125 s时,P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D.t=0.15 s时,P点的速度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减小E .t =0.15 s 时,P 点的速度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增大(2)如图所示,圆柱形油桶中装满折射率n =2的某种透明液体,油桶的高度为H ,半径为3H2,桶的底部装有一块平面镜,在油桶底面中心正上方高度为d 处有一点光源P ,要使人从液体表面上方任意位置处都能够观察到此液体内点光源P 发出的光,d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高考仿真模拟卷·物理·参考答案与解析高考仿真模拟卷(一)14.解析:选B.由n =3能级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三种光子能量分别为12.09 eV 、10.2 eV 、1.89 eV ,结合题意,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这种金属的逸出功一定小于10.2 eV ,A 错误,B 正确;用波长最短即光子能量为12.09 eV 的光照射该金属时,最大初动能一定大于1.89 eV ,C 错误;由n =3能级跃迁到n =2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小,根据题意可知不能产生光电效应,D 错误.15.解析:选C.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再隔离B 分析可得,故B 定会受到A 给B 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物块A 受到B 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 错误;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a 1=a cos θ=g sin θcos θ,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a 2=a sin θ=g sin 2 θ.隔离对B 分析,A 对B 的摩擦力f =ma 1=mg sin θcos θ,故C 正确;先对整体分析,有沿向下加速度为g sin θ.再对B 分析,(把A 对B 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看做一个力),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为g sin θ,重力的另一个分力与把A 对B 的作用力平衡,所以B 对A 的合力垂直于斜面方向,不做功,所以B 机械能不变,故B 、D 错误.16.解析:选A.两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都做匀速运动,稳定时k v =mg ,因此最大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即v m ∝m ,m 1m 2=v 1v 2,由图象知v 1>v 2,因此m 甲>m 乙;故A正确,B 错误;释放瞬间v =0,空气阻力f =0,两球均只受重力,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 ,故C 错误;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图可知,t 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不相等,故D 错误.17.解析:选D.从地球发射一颗科学探测卫星围绕沃尔夫1061c 表面运行,发射的速度应大于第三宇宙速度,故A 错误;根据G Mmr 2=m 4π2T2r 知,T =4π2r 3GM,与卫星的密度无关,故B 错误;沃尔夫1061c 和地球围绕的中心天体不同,不能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解轨道半径的三次方,可知公转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不等于⎝⎛⎭⎫53652,故C 错误;已知地球的质量,可以得知沃尔夫1061c 的质量,根据G Mmr 2=m 4π2T 2r 可以求出沃尔夫1061c 的半径,故D 正确.18.解析:选D.弹丸打入沙袋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m v 0=(m +5m )v ,解得v =16v 0;弹丸打入沙袋后,总质量变大,且做圆周运动,根据T =6mg +6m v 2L 可知,细绳所受拉力变大,选项A 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弹丸对沙袋的冲量大小等于沙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选项B 错误;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Q =12m v 20-12·6m v 2=512m v 20,选项C 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可得:12·6m v 2=6mgh ,解得h =v 2072g ,选项D 正确.19.解析:选AB.AC 之间电场是对称的,A 到B 的功和B 到C 的功相同,依据动能定理可得:qEd =12m v 2B -12m v 2A ,2qEd =12m v 2C -12m v 2A ,解得v C =3 m/s ,A 正确;过B 做垂直AC 的线,此线为等势面,微粒出C 之后,会向无穷远处运动,而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故B 点的动能等于无穷远处的动能,依据能量守恒可以得到微粒最终的速度应该与B 点相同,均为v B = 5 m/s ,B 正确、D 错误;在到达A 点之前,微粒做减速运动,而从A 到C 微粒一直做加速运动,C 错误.20.解析:选AC.当A 摩擦力恰好为零时,物块与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受力如图所示,设A 物块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60°=mrω2,r =R sin 60°此时B 物块有沿斜面向上滑的趋势,摩擦力沿容器壁切线向下,受力如图所示.设B 物块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竖直方向上:N cos 30°-f sin 30°-mg =0 水平方向上:N sin 30°+f cos 30°=mr ′ω2其中r ′=R sin 30°,联立解得:f =(3-1)mg2,故A 正确,B 错误;当B 摩擦力恰为零时,物块与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30°=mr ′ω2其中r ′=R sin 30°,此时A 滑块有沿斜面向下滑的趋势,摩擦力沿罐壁切线向上,竖直方向上:N cos 60°+f sin 60°-mg =0, 水平方向上:N sin 60°-f cos 60°=mrω2, r =R sin 60°,联立解得:f =(3-1)mg2,故C 正确,D 错误.21.解析:选BC.根据右手定则可知ab 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 到a ,选项A 错误;由q =Δt ,=,=ΔΦΔt ,ΔΦ=Bdx 可得q =Bdx2R ,选项B 正确;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有2Q =12m v 20-μmgx ,解得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为Q =14m v 20-12μmgx ,选项C 正确;对于金属棒,根据动量定理有-∑Bil ·Δt -μmgt =0-m v 0,而∑i ·Δt =q ,联立可得t =v 0μg -B 2d 2x 2μmgR ,选项D 错误.22.解析:(1)第④步中还应记录的是弹簧测力计拉力(即细线Pc )的方向,以便⑤中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2)第⑤步中,钩码的重力、橡皮条的拉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三力平衡,则橡皮条拉力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G ,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答案:(1)弹簧测力计拉力(细线Pc )的方向 (2)G 竖直向上23.解析:(2)单刀双掷开关接1时,测出电流为电压表及R 电流之和,故R V R 0R V +R 0=U 0I 0,得:R V =U 0R 0I 0R 0-U 0.(3)由E =U +⎝⎛⎭⎫U R +U R V r ,得1U =1E +r ER V +r E ·1R 则:k =r E ,b =1E +rER V得:E =R V bR V -k ,r =kR VbR V -k.答案:(1)连线如图所示 (2)U 0R 0I 0R 0-U 0 (3)R V bR V -k kR VbR V -k24.解析:(1)因粒子在电场E 1中受电场力F 1=q 1E 1=0.75×10-3 N =34mg ,则受重力及电场力的合力F =54mg ,方向与L 成θ角.tan θ=34mg mg =34,θ=37°.设粒子到达C 点对轨道压力最大,设此时速度为v C ,轨道对粒子支持力为N 由动能定理:mgR cos θ-q 1E 1R (1-sin θ)=12m v 2C -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 -F =m v 2CR解得:N =94mg =2.25×10-3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P 对轨道最大压力为2.25×10-3 N. (2)粒子到达轨道底时速度设为v 由动能定理得:mgR -q 1E 1R =12m v 2-0解得:v =1 m/s在电场E 2中,因电场力F 2=q 2E 2=10-3 N =mg故粒子在L 左侧复合场中受B 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再次到L 时速度大小仍为v ,然后在E 1中受力及状态如图水平方向受力为q 2E 1加速运动,a x =q 2E 1m =20 m/s 2运动位移为R 时,需要时间为t R =v t +12a x t 2即0.2=1×t +12×20t 2解得:t =-0.2 s(舍去)或t =0.1 s竖直方向受重力以g 加速,t s 内下落位移h =12gt 2=0.05 m要使B 落到圆轨道内,即:2r ≤h +R ,r =m vq 2B解得B ≥1 T.答案:(1)2.25×10-3 N (2)B ≥1 T25.解析:(1)设滑块C 滑上传送带到速度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 =4 m/s 所用的时间为t ,加速度大小为a ,在时间t 内滑块C 的位移为x ,有μmg =ma ,v =v C +at ,x =v C t +12at 2代入数据可得:x =3 m ,x =3 m <L ,滑块C 在传送带上先加速,达到传送带的速度v 后随传送带匀速运动,并从右端滑出,则滑块C 从传送带右端滑出时的速度为v =4.0 m/s.(2)设A 、B 碰撞前A 的速度为v 0,A 、B 碰撞后的速度为v 1,A 、B 与C 分离时的速度为v 2,有m A gh =12m A v 20,m A v 0=(m A +m B )v 1,(m A +m B )v 1=(m A +m B )v 2+m C v C ,A 、B 碰撞后,弹簧伸开的过程系统能量守恒:E p +12(m A +m B )v 21=12(m A +m B )v 22+12m C v 2C ,代入数据可解得:E p =2.0 J.(3)在题设条件下,若滑块A 在碰撞前速度有最大值,则碰撞后滑块C 的速度有最大值,它减速运动到传送带右端时,速度应当恰好等于传送带的速度v .设A 与B 碰撞后的速度为v ′1,分离后A 与B 的速度为v ′2,滑块C 的速度为v ′C ,C 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4 m/s ,加速度大小为2 m/s 2,有:v 2-v ′2C =2(-a )L解得:v ′C =4 2 m/s以向右为正方向,A 、B 碰撞过程:m A v m =(m A +m B )v ′1, 弹簧伸开过程:(m A +m B )v ′1=m C v ′C +(m A +m B )v ′2, E p +12(m A +m B )v ′21=12(m A +m B )v ′22+12m C v ′2C . 代入数据解得:v m =⎝⎛⎭⎫42+742 m/s ≈8.1 m/s. 答案:(1)4.0 m/s (2)2.0 J (3)8.1 m/s33.解析:(1)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A 正确;一切宏观过程的热现象都具有方向性,故B 错误;液晶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故C 正确;荷叶上的露珠呈球形是表面张力的结果,故D 正确;布朗运动是通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E 错误.(2)①对气体,由等温变化得: (p 0+h )lS =(p 0+x )(L -x )S 代入数据得:x =20 cm.②对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p 0+h )lS T 1=(p 0-h )(L -h )ST 2 代入数据得:T 2=345 K.答案:(1)ACD (2)①20 cm ②345 K34.解析:(1)质点P 向上振动,可以判断出此列波向右传播,A 选项错误;由题意知,再过0.1 s ,质点P 由图示位置第二次回到P 点,所以T =0.1 s ,波的传播速度为v =λT =20 m/s ,故B 选项正确;当t =0.125 s ,故P 质点振动了114T ,P 正在向y 轴负方向运动,故C 选项正确;当t =0.15 s 时,P 点振动了1.5T ,P 到达了与x 轴对称的下方位置,正在向y 轴负方向运动,速度正在减小,加速度正在增大,D 错误,E 正确.(2)入射角i ≤i 0,i 0为全反射临界角,有:sin i 0=1n而tan i =3H 2H +d且tan i ≤tan i 0 联立解得:d ≥H2又有:H >d 解得:H >d ≥H2.答案:(1)BCE (2)H >d ≥H2。
2020年湖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
![2020年湖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新课标Ⅰ)(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f6141db14e852458fb57e8.png)
2020年湖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新课标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 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 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 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2.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 0.2B. 0.4C. 2.0D. 2.53.如图所示,AB为竖直转轴,细绳AC和BC的结点C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2mg.当细绳AC和BC均拉直时∠ABC=90°,∠ACB=53°,BC=1m.细绳AC和BC能绕竖直轴AB匀速转动,因而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小球的线速度增大时,两绳均会被拉断,则最先被拉断的那根绳及另一根绳被拉断时的速度分别为(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A. AC5m/sB. BC5m/sC. AC5.24m/sD. BC5.24m/s4.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额定电压为200V,击穿电压为400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使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所需要的电荷量是3×10−5CB. 给电容器带1 C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VC. 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CD. 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5.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a=60°,∠b=90°,边长ab=L,粒子源在b点将带负电的粒子以大小、方向不同的速度射入磁场,已知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则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中,速度的最大值是()A. qBL2m B. qBL3mC. √3qBL2mD. √3qBL3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0分)6.下列各核反应方程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 24He+ 1327Al→ 1530P+ 01n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B. 23He+ 12H→ 24He+ 01H是原子核的β衰变C. 1124Na→ 1224Mg+ −10e是原子核的β衰变D. 12H→ 11H+ 91n是原子核的裂变7.一物块在高3.0m、长5.0m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模拟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01c562376baf1ffd4fad22.png)
2020年全国高考物理模拟试题14.在物理学中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A .加速度定义式a =t ∆∆vB .点电荷电场场强E =k2r Q C .磁感应强度B =IL FD .电阻R =I U15.甲乙两货车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位置同向行驶,两车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则在0~4s 时间内A .甲车做曲线运动B .乙车一直在甲车的后方C .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6m/sD .乙车位移的大小为8m16.如图所示,在某静止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M 、N 两点,M 点场强大小为E M ,方向与MN 连线的夹角为53º,N 点场强大小为E N ,方向与MN 连线的夹角为37º。
已知sin37º=0.6,cos37º=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点电荷带正电B .916=N E M EC.M点的电势高于N点D.一电子从M点运动到N点电势能增加17.关于原子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其半衰期变短B.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时,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同一金属的逸出功变大C.23793Np经过7次α衰变和5次β衰变后变成20974Bi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只放出符合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18.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9:5,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副线圈的电路结构如图甲所示,已知R1= R2= R3,开关S断开时R2两端电压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
若闭合开关S,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V1示数为180V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D.电压表V2示数为100V19.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做准备。
为保证地月通信的稳定,“鹊桥”必须定位在“地月系统拉格朗日—2点”(简称地月L2点),在该点地球、月球和“鹊桥”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鹊桥”和月球一起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020年湖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6月份)(含解析)
![2020年湖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6月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cf8de3ee06eff9aef807d8.png)
2020年湖北省高考物理模拟试卷(6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并首先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 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C. 贝克勒耳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温度高低无关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为了兼顾高纬度地区的定位和导航需要,该系统已布置了10余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其轨道是与赤道平面呈一定夹角的圆形,圆心为地心,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关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卫星不可能经过北京上空B. 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与同步轨道静止卫星相同C. 与赤道平面夹角为30∘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只有唯一一条D. 该卫星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3.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为v,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v的值可以小于√glB. 当v由零逐渐增大时,小球在最高点所需向心力也逐渐增大C. 当v由√gl值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D. 当v由√gl值逐渐减小时,杆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减小4.如图,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按俯视沿逆时针的方向),某时刻磁感线与线圈平面所成锐角为30°,从此时开始计时,流过边AB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以A−B−C−D−A为电流正向)()A.B.C.D.5.质量为60kg的体操运动员,做“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此过程中,运动员到在最低点时手臂受的拉力至少约为(忽略空气阻力,g=10m/s2)()A. 600NB. 2400NC. 3000ND. 3600N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7.0分)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放置着质量为m、长度为L的长木板B,质量也为m的物体A放置在长木板B的右端,轻绳1的一端与A相连,另一端跨过轻质定滑轮与B相连,在长木板的右侧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2系着质量为2m的重锤C.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0.5),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系统由静止开始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C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2B. 轻绳1的拉力为mg2C. 轻绳2的拉力为mgD. 当A运动到B的左端时,物体C的速度为√gL(1−2μ)27.如图,在Ⅰ、Ⅱ两个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均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分别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AD、AC边界的夹角∠DAC=30°,边界AC与边界MN平行,Ⅱ区域宽度为d。
2020年全国高考全真模拟卷 物理试题07(解析版)
![2020年全国高考全真模拟卷 物理试题07(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1c68b95fbfc77da369b174.png)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真模拟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38分,第1~10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1.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10r0(r0为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间距,其值为10-10m)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B. 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C.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D. 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大【答案】A【详解】A.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在平衡距离以内表现为斥力,在平衡距离以外表现为引力,在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A正确;BC.设分子平衡距离为r0,分子距离为r,当r>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故当r=r0,分子力为0,分子势能最小;由于分子势能是相对的,其值与零势能点的选择有关,所以分子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B、C错误;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小,D错误。
故选A。
2.图甲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多种不同频率的光,其中用从n=4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图乙所示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则A. 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一定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B. 改用从n=3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光,不能使阴极K发生光电效应C. 改用从n=4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照射,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 入射光的强度增大,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 【答案】A【解析】在跃迁的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420.85eV ( 3.40) 2.55eV=h E ν∆=---=,此种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故发生了光电效应.A 、41410.85eV (13.6)12.75eV>E E ∆=---=∆,同样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故一定发生了光电效应,则A 正确.B 、31411.51eV (13.6)12.09eV>E E ∆=---=∆,也能让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B 错误;C 、由光电效应方程0km E h W ν=-,入射光的频率变大,飞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变大,故C 错误;D 、由0km E h W ν=-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和金属的逸出功决定,而与入射光的光强无关,则D错误;故选A.【点睛】波尔的能级跃迁和光电效应规律的结合;掌握跃迁公式m n E E E ∆=-,光的频率E h ν=,光电效应方程0km E h W ν=-.3.如图所示,在水平晾衣杆(可视为光滑杆)上晾晒床单时,为了尽快使床单晾干,可在床单间支撑轻质细杆.随着细杆位置的不同,晾衣杆两侧床单间夹角θ(150θ<︒)将不同.设床单重力为G ,晾衣杆所受压力大小为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60θ=︒时,33N =B. 当90θ︒=时,22N G =C. 只有当120θ︒=时,才有N G =D. 无论θ取何值,都有N G =【答案】D【详解】以床单和细杆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G 和晾衣杆的支持力N ',由平衡条件知N G '=,与θ取何值无关,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床单对晾衣杆的压力大小N N G ='=,与θ无关,ABC 错误,D 正确。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最新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物理预测密卷一(含答案解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最新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物理预测密卷一(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67209a66c85ec3a87c2c5ea.png)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最新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物理预测密卷一1、半径为R的圆形线圈共有n匝,总阻值为R0,其中心位置处半径为r的虚线范围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如图所示,若初始的磁感应强度为B,在时间t内均匀减小为0,则通过圆形线圈的电流为A.nBπR2 B.nBπr2 C. D.2、一游客在峨眉山滑雪时,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37°的山坡匀加速滑下。
下滑过程中从A 点开始给游客抓拍一张连续曝光的照片如图所示。
经测量游客从起点到本次曝光的中间时刻的位移恰好是40m。
已知本次摄影的曝光时间是0.2s ,照片中虚影的长度L 相当于实际长度4m ,则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g =10m/s2 , sin370=0.6 , cos370=0.8 )A.运动员在曝光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B.运动员下滑的加速度为5.0m/s2C. 滑雪板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D. 滑雪板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它的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一个标有“12V,100W”的灯泡,已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8:1,那么小灯泡正常工作时:A.原线圈消耗功率为90WB.电流表的读数为0.65AC.原线圈所接电压最大值为311VD.电压表的读数为216V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小球a、b分别从斜面顶端A和斜面中点B沿水平方向抛出,恰好都落在斜面底端,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b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1B.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位移之比为∶1C.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之比为4∶1D.小球a、b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之比为1∶15、以下是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B.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半衰期不变C.任何金属都存在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大于这个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D.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最不稳定6、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内阻分别为E、r,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电压表为理想电表)A.小灯泡L1变暗 B.电压表读数变大C.小灯泡L2变亮 D.电容器带电量减少7、假设某星球表面上有一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一质量为m=2.0kg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以初速度12m/s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物块运动2.0s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4.8×103km,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sin37°=0.6.cos37°=0.8),则A.小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B.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距离为10mC.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D.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8、如图所示,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的两种离子从狭缝S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中,偏转后出现的轨迹半径之比为R1∶R2=1∶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带正电B.离子的速度之比为1∶2C.离子的电荷量之比为1∶2D.离子的比荷之比为2∶19、在高中物理力学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根据纸带上的点迹计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只需橡皮条具有相同的伸长量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先平衡摩擦力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应选取密度大体积小的物体10、某实验小组想在实验室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但电压表量程不够①在下列三个电压表中选一个改装成量程为9 V的电压表A.量程为1 V、内阻大约为1 kΩ的电压表B.量程为2 V、内阻大约为2 kΩ的电压表C.量程为3 V、内阻为3 kΩ的电压表选择电压表________串联__________kΩ的电阻可以改装成量程为9 V的电压表.②利用一个电阻箱、一只开关、若干导线和改装好的电压表(标明所用电压表的符号,且此表可视为理想电表),请画出测量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原理电路图.③根据以上实验原理电路图进行实验,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50 V时,电阻箱的阻值为15.0 Ω;电压表示数为2.00 V时,电阻箱的阻值为40.0 Ω,则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V、内阻r=________Ω.11、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度下落,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4倍,物块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内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①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几倍②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1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有四条间距相等的水平虚线L1、L2、L3、L4,在L1、L2之间和L3、L4之间均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大小均为1T,方向垂直于虚线所在的平面。
2024届湖北省仙桃中学高考临考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4届湖北省仙桃中学高考临考冲刺物理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ac4a9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b.png)
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由斜面底端的A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A.重力势能增加了2mghB.机械能损失了mghC.动能损失了mghD.系统生热12 mgh2、如图所示,斜面体ABC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高AB为2m,倾角为θ=37°,且D是斜面的中点,在A点和D 点分别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结果两个小球恰能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则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为()A.2m3B.2m3C.32m4D.4m33、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B.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C.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D.若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4、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的速度为15m/s,正常匀速行驶过程中发现前方35m处有一个特殊路况,驾驶员刹车减速,汽车停在该特殊路况前2m 处。
湖北省武汉市仙桃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带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仙桃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92835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3.png)
湖北省武汉市仙桃第一中学2020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C、电源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内、外电压之和D、电源电动势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参考答案:A2. 如右图所示,F1=F2=1N,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且A、B均保持静止,则A和B、B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分别为A. 1N、 0B. 2 N 、 0C. 1 N、 1 ND.2 N、 1N参考答案:A3.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 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
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上的摩擦都不计。
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 4μmgB. 3μmgC. 2μmgD. μmg 参考答案:A4. (多选题)图6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 mC. 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参考答案:BC5. (单选)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么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但是用较小的力去推地面上很重的物体时,物体仍静止,这是因为()A.推力比静摩擦力小B.物体有加速度,但太小,不易被察觉C.物体所受推力比物体的重力小D.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仍为零参考答案:DAC、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静止物体,加速度为零,合力为零,则水平方向F=f,竖直方向mg=N,推力与重力没有直接的大小关系,故AC错误;B、根据可知,物体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而不是加速度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故B错误;D、由于水平推力小于等于桌子的最大静摩擦力,推不动桌子,桌子的合力为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为零,桌子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故D正确故选D。
湖北省仙桃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仙桃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2f66cf59eef8c75ebfb325.png)
湖北省仙桃中学【最新】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是点电荷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是点电荷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间的距离时,可将这两个带电体看成是点电荷D.一切带电体都可以看成是点电荷2.三个相同的金属小球a、b和c,原来c不带电,而a和b带等量异号电荷,相隔一定距离放置,a、b之间的静电力为F.现将c球分别与a、b接触后拿开,则a、b之间的静电力将变为( )A.8FB.4FC.3 8 FD.2F3.关于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以点电荷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同B.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C.在电场中某点放入试探电荷q,该点的场强为E=Fq,取走q后,该点场强不变D.电荷在某点所受电场力很大,该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很大4.如图所示为电场中的一根电场线,在该电场线上有a、b两点,用E a、E b分别表示两处场强的大小,则()A.a、b两点的场强方向相反B.因为电场线由a指向b,所以E a>E bC.因为电场线是直线,所以E a = E bD.因为不知道a、b附近的电场线分布情况,所以不能确定E a、E b的大小关系.5.如图所示,四个电场线图,一正电荷在电场中由P到Q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越来越大,那么它所在的电场是()A.B.C.D.6.如图所示,电场中a、b、c三点,ab=bc,则把点电荷+q从a点经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关系有()A.W ab>W bc B.W ab=W bc C.W ab<W bc D.无法比较7.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水平方向电场线上的三点,c为ab的中点.a、b电势分别为φa=5 V,φb=3 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4 VB.a点处的场强E a一定大于b点处的场强E bC.一正电荷从c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一定减少D.一正电荷运动到c点时受到的电场力由c指向a8.如图所示,A、B两板间电压为600 V,A板带正电并接地,A、B两板间距离为12 cm,C点离A板4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B.E=5 000 V/m,φC=200 VC.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200 eVD.电子在C点具有的电势能为200 eV9.如图,一枕形导体AB原来不带电,将它放在一个负点电荷的电场中,点电荷的电荷量为Q,与AB中心O点的距离为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仙桃一中2020年全国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一小物块在一足够长的木板上运动时,其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板的长度至少为12mB .木板的长度至少为6mC .小物块在0~4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D .在0~4s 内,木板和小物块的平均加速度相同 2、在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的部分区域内存在着方向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a 点处有离子源,可以向正方形abcd 所在区域的任意方向发射速率均为v 的相同的正离子,且所有离子均垂直b 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224L π-B 2LC .磁场区域的最大面积为24L πD .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为23L v π 3、关于星系,下述正确的是A .星系是由宇宙中的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B .银河系是一种不规则星系C .银河系中恒星只有少量的几颗D .太阳处于河外星系中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两根细线OA OB 、连接,细线OA 的另一端连接在车厢顶,细线OB 的另一端连接于侧壁,细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OB θ︒=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车向左做加速运动,当OB 段细线拉力为OA 段细线拉力的两倍时,车的加速度大小为(sin 370.6,cos370.8︒︒==)( )A .gB .54gC .32gD .74g 5、如图所示,a 、b 两个小球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细线绕过固定光滑水平细杆CD ,与光滑水平细杆口接触,C 、D 在同一水平线上。
D 到小球b 的距离是L ,在D 的正下方也固定有一光滑水平细杆DE 。
D 、E 间距为2L ,小球a 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线水平拉直,由静止释放b ,当细线与水平细杆E 接触的一瞬间,小球a 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不计小球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线与水平细杆E 接触的一瞬间,小球b 加速度大小不变B .细线与水平细杆E 接触的一瞬间,小球b 速度发生变化C .小球a 与小球b 质量比为5:1D .将D 、E 细杆向左平移相同的一小段距离再固定,由静止释放小球b ,线与E 相碰的一瞬间,小球a 会离开地面。
6、港珠澳大桥(Hong Kong -Zhuhai -Macao Bridge)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
2018年2月6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完成验收,于同年9月28日起进行粤港澳三地联合试运。
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撞击以及珠江口300年一遇的洪潮。
假设一艘质量为m 的轮船由于失控,以速度v 撞向大桥(大桥无损),最后没有反弹而停下来,事故勘察测量轮船发现迎面相撞处凹下去d 的深度,那么可以估算出船对桥的平均撞击力F ,关于F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22mv dB .2mv dC .2mv dD .mv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7、一半圆形玻璃砖,C 点为其球心,直线OO '与玻璃砖上表面垂直,C 为垂足,如图所示。
与直线OO '平行且到直线OO '距离相等的ab 两条不同频率的细光束从空气射入玻璃砖,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 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两光从空气射在玻璃砖后频率均增加B .真空中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C .a 光的频率比b 光高D .若a 光、b 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 光8、如图所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劲度系数为100N/m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连接物体,弹簧处于原长,物体恰好静止。
现将物体沿斜面向下移动12cm 后由静止释放、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始终保持静止,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取210m /s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B .物体释放后在斜面上运动时,斜面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C 3N ,方向水平向左D .物体释放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27m /s ,方向沿斜面向上9、2019年9月12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箭三星”发射成功。
现假设三颗星a 、b 、c 均在在赤道平面上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其中a 、b 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c 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a 、b 、c 三颗星的周期分别为T a =6h 、T b =24h 、T c =12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每经过6h 相遇一次B .a 、b 每经过8h 相遇一次C .b 、c 每经过8h 相遇一次D .b 、c 每经过6h 相遇一次10、在大型物流货场,广泛的应用着传送带搬运货物。
如图甲所示,与水平面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运动,皮带始终是绷紧的,将m=1kg的货物放在传送带上的A处,经过1.2s到达传送带的B端。
用速度传感器测得货物与传送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由v﹣t图可知()A.货物与传送带的摩擦因数为0.5B.A、B两点的距离为2.4mC.货物从A运动到B过程中,传送带对货物做功为-11.2JD.货物从A运动到B过程中,货物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9.2J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6分)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
(滑轮质量不计)(1)下列实验步骤正确的是________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实验中不需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m/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2-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 F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
A .2tan θB .tan θC .2kD .k 12.(12分)利用打点计时器(用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如图所示为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O 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之________(填“前”或“后”)释放纸带(3)将各计数点至O 点的距离依次记为1h 、2h 、3h 、4h 、…,测得10.40cm h =,21.60cm h =,3 3.60cm h =,4 6.40cm h =。
请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C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m /s ;纸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2m /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10分)如图,第一象限内存在沿y 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第二、三、四象限存在方向垂直xOy 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其中第二象限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第三、四象限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一带正电的粒子,从x 轴负方向上的P 点沿与x 轴正方向成60α=︒角平行xOy 平面入射,经过第二象限后恰好由y 轴上的Q 点(0d ,)垂直y 轴进入第一象限,然后又从x 轴上的N 点进入第四象限,之后经第四、三象限重新回到P 点,回到P 点的速度方向与入射时相同。
不计粒子重力。
求:(1)粒子从P 点入射时的速度0v ;(2)粒子进入第四象限时在x 轴上的N 点到坐标原点O 距离;(3)粒子在第三、四象限内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用已知量d 表示结果)。
14.(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0.1kg 闭合矩形线框ABCD ,由粗细均匀的导线绕制而成,其总电阻为R=0.004Ω,其中长L AD =40cm ,宽L AB =20cm ,线框平放在绝缘水平面上。
线框右侧有竖直向下的有界磁场,磁感应强度B=1.0T ,磁场宽度d=10cm ,线框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2N 的作用下,从图示位置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线框CD 边从磁场左侧刚进入磁场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1,AB 边从磁场右侧离开磁场前,线框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 2,整个过程中线框始终受到大小恒定的摩擦阻力F 1=1N ,且线框不发生转动。
求:(i)速度v 1和v 2的大小;(ii)求线框开始运动时,CD 边距磁场左边界距离x ;(iii)线图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15.(12分)滑雪是人们喜爱的运动之一。
如图甲所示,固定于安全坐垫上的小孩抱一玩具熊,从如图乙所示雪道的A 点沿倾角为60︒的雪道AB 下滑,雪道BC 面水平,滑到C 点时把玩具熊平抛后小孩和玩具熊分别落在D E 、两点。
已知雪道上A 、C 两点的高度差为h ,B ,C 长度为3h ,安全坐垫与雪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CD DE =。
不计空气阻力和小孩经过B 点时的能量损失。
重力加速度为g 。
求: (1)小孩滑至C 点时的速度大小;(2)抛出玩具熊后,小孩的水平速度与玩具熊的水平速度之比。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解析】AB .由图像可知,当物块和木板共速时,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即为木板的最小长度,即 1(44) 1.5m=6m 2L =+⨯ 选项A 错误,B 正确;C .小物块在0~4s 内的位移1111432-1m 22x =⨯⨯-⨯⨯= 负号表示物块的位移向右,则平均速度是111m/s=0.25m/s 4x v t == 选项C 错误;D .在0~4s 内,木板的位移211(24) 1.52 2.57m 22x =+⨯+⨯⨯= 根据2012x v t at =+可知,木板和小物块的平均加速度不相同,选项D 错误; 故选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