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道及阀门编号管理规程

合集下载

设备管理制度编号

设备管理制度编号

设备管理制度编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保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备管理工作贯彻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设备管理工作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设备管理部门。

第二章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第六条设备管理部门是本单位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一)负责本单位设备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二)制定本单位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计划;(三)负责设备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统计工作;(四)负责设备的保养、维修、更新等管理工作;(五)审核设备的采购、报废、调拨等事项;(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设备的技术改造和能效提升工作;(七)定期组织设备管理相关培训;(八)定期开展设备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

第七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档案,对设备的购置、维修、更新等所有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并定期进行备份。

第八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准确地对设备的技术状态、使用情况、维修记录等进行信息统计,并做出相应的分析和报告。

第三章设备的管理第九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对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明确保养周期、保养内容和责任人,确保设备保养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十二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控制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权限,对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和改造,保证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升。

第十四条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设备维修备件库,确保设备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设备采购和报废第十五条设备采购应当按照采购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第十六条设备报废应当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状况进行,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行。

(整理)设备、管道标识管理规程文件要求

(整理)设备、管道标识管理规程文件要求

1目的建立管道、设备涂色及标识管理程序,完善对管道及其设备的涂色和标识管理。

2范围适用于所有管道、设备、仪器仪表的涂色和流向标识。

3职责生产部负责执行本规程,QA负责监管。

4程序4.1设备涂色4.1.1定型设备的涂色按制造厂的出厂原色或涂绿色或灰色。

4.1.2非标设备涂色。

4.1.2.1反应釜保温层表面应涂海蓝色。

4.1.2.2室外非标设备应涂淡灰色或铝色。

4.1.3不锈钢、有色金属、非金属设备不涂色。

4.1.4进口设备涂色,按进口设备原色。

4.2仪表涂色:4.2.1表壳的涂色按制造厂的出厂原色,如需涂色,氨用压力表壳涂黄色,氧用压力表壳涂浅蓝色,氢用压力表壳涂深绿色,氯用压力表壳涂黄褐色,燃料气用压表壳涂红色,其余表壳涂黑色或中灰色。

4.2.2仪表盘、仪表箱涂淡绿色或淡灰色。

4.2.3槽架、支架涂淡灰色。

4.2.4气动引线、供风管涂浅蓝色。

4.2.5压力引线涂深绿色。

4.2.6汇线槽、补偿导线、电源线套管、信号线套管均涂黑色。

4.3设备钢平台、轻结构屋梁、支架浅灰色。

扶手及栏杆等涂灰褐色。

4.4管路及墙体基本识别色及含义:4.5管路的安全识别色(按GB7231-2003执行)和安全标志。

4.5.1适用范围:管道内的物质,凡属于GB13690所列的危险化学品,其管道应设置危险标识。

4.5.2表示方法:在管道上涂150mm宽黄色,在黄色两侧各涂25mm宽黑色的色环或色带。

4.5.3表示场所:基本识别色的标识上或附近。

4.5.4蒸汽管道保温层外应加上醒目标识,如在管道上间隔10m用宽15mm红色带标识。

4.6标识方法4.6.1流体名称的标识,汉字的形式表示(用黑体加粗)。

室外管道直管每隔20m标识1次,遇拐弯或交界处标识也需标识;室内每隔5m标识1次,遇拐弯或总排管处也需标识。

4.6.2室内外地漏不涂识别方向符号,但夹层内管道也应标示;室内管标示尽可能靠近阀门以及显眼的地方。

4.6.3涂刷识别色时,相近管径的字体大小应一致。

设备阀门标识规定

设备阀门标识规定

生产标志管理规定一、依据《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 — 2003 规定:1.范围:标准规定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适用于工业生产中非地下埋设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

2.基本识别色:根据管道内物质的一般性能分为八类,并相应规定了八种基本识别色和相应的颜色标准编号及色样,见表一。

表一八种基本识别色和色样及颜色标准编号。

序号物质种类基本识别色色样颜色基本标号1水艳绿G032水蒸气大红R033空气浅灰B03Y07 4气体中黄略5酸或碱紫P026可燃液体棕YR057其他液体黑8氧浅蓝PB063.标识方法(1)工业管道的基本标识色标识方法分为以下五种A.管道全长上标识;B.在管道上以宽为 150mm 的色环标识;C.在管道上以长方形的识别色标牌标识;D.管道上以带箭头的长方形识别色标牌标识;E.在管道上以系挂的识别色标牌标识。

(2) 当采用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中2)、 3)、 4)、 5)方法时,两个标识之间最小距离应为10m。

(3)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中 3)、 4)、 5)的标牌最小尺寸应以能清除观察识别色来确定。

(4)当采用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中 2)、 3)、 4)、 5)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时,其标识的场所应该包括所有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的管道上和其他需要标识的部位。

4.识别符号工业管道的识别符号由物质名称、流向和主要工艺参数等组成,其标识应符合下列要求:(1)物质名称的标识A.物质全称,如主蒸汽、氮气、给水、送风管等。

B.化学分子式,如 N2、 H2SO4、H 2O 等。

(2)物质流向标识A.工业管道内物质的流向用箭头表示图表示,如果管道内物质的流向是双向的,则以双向箭头表示。

B.当采用基本识别色标识方法中 4)、 5)方法时,则标牌的指向就作为管道内的物质流向。

如果管道内物质的流向是双向的,则标识牌指向应作成双向的。

(3)物质的压力、温度、流速等工艺参数的标识:使用时可按需自行确定采用。

机电管道管理制度范本

机电管道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机电管道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转,特制定本管道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机电管道的管理工作,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二、管理责任1. 企业领导层负责制定机电管道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2. 生产部门负责具体的机电管道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 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对机电管道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排查潜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三、机电管道的分类1. 根据功能分类,可分为电力管道、水力管道、气力管道等。

2. 根据使用场所分类,可分为生产线管道、生活用水管道、空调管道等。

3. 根据材质分类,可分为金属管道、塑料管道、玻璃钢管道等。

四、机电管道的安全管理1. 机电管道必须定期检查,确保无泄漏、无损坏。

2. 禁止私自更改管道走向及连接方式,需经过相关部门批准。

3. 确保管道周围无明火,严禁在管道附近吸烟。

4. 机电管道必须设置警示标志,清晰显示管道名称及流向。

5. 机电管道必须定期维护保养,清洁表面污垢,消除积水。

6. 管道遇到问题需及时报修,禁止擅自维修更改。

五、机电管道的维护管理1. 定期对机电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 对老化,生锈或有破损的管道进行更换或修理。

3. 对易堵塞的管道进行清理,确保正常通畅。

4. 机电管道设备的维护需有专人负责,确保维护记录完整。

1. 对从事机电管道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2. 定期举行安全培训会议,向员工传达安全知识,提醒注意事项。

七、机电管道应急预案1. 制定机电管道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部门。

2. 对不同类型的机电管道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八、处罚规定1. 对违反机电管道管理制度的人员将进行通报批评,警告,并追究相关责任。

2. 严重违反管道管理制度的人员将受到相应处罚,直至开除。

九、附则本制度如有变更,需经企业领导层审批后执行。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该管道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补充。

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管理规定

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管理规定

XX有限公司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管理规定1总则1.0.1为规范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工作,符合安全生产、保证正常供气、保障公共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城镇燃气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管理。

包括管道及管道附件(阀门、凝水缸、波纹管调长器等)。

1.0.3城镇燃气管道及管道附件除应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阀门使管道和设备的气体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

3.0.2凝水缸设置在管线最低点,使燃气管线中的积水流到缸体中,防止管道水堵的装置。

4.0.3波纹管调长器由波纹管及构件组成,属于补偿元件,用于调节燃气设施拆装引起的管道与设备轴向位置变化,以及吸收燃气设施由热胀冷缩等原因而产生的尺寸变化,或补偿管线、导管、容器等的轴向、横向和角向位移的装置。

5.0.4运行从事燃气供应的专业人员,按照工艺要求和操作规程对燃气设施进行巡检、操作、记录等保障燃气正常供应的常规工作。

2.0.5维护为保障燃气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故障、事故发生所进行的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

3基本规定3.0.1各单位应建立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等业务台帐与管理档案。

3.0.2各单位应制定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等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3.0.3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人员应进行上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并定期组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3.0.4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保养应按照计划进行,视作业情况可1-2人及以上共同完成。

6.0.5各单位应建立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定期检查与考核制度。

3.0.6库存的管道及管道附件,备品、备件应在保质期内。

3.0.7对新技术引入的管道及管道附件运行、维护应进行专门的员工培训,制定对应的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4.0.8本规定所指运行包含巡视、检测,应按照控股《管网巡视与保护管理规定》、《管网泄漏检测管理规定》及《管网防腐检测管理规定》执行。

管道阀门管理制度

管道阀门管理制度

管道阀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管道阀门管理工作,提高管道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和效率,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管道阀门管理范围管道阀门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各类管道阀门的台帐管理;2. 管道阀门的定期巡检和维护;3. 管道阀门的故障处理和事故应急处理;4. 管道阀门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规程。

第三章管道阀门台帐管理1. 管道阀门台帐应包括管道阀门的基本信息,包括阀门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安装时间、维护记录等信息。

2. 管道阀门台帐应按照阀门的类型、规格、用途等分类建立,并进行编号管理。

3. 管道阀门的台帐应定期进行更新和整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管道阀门的定期巡检和维护1. 每个管道阀门应有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巡检和维护工作,确保阀门的正常运行。

2. 定期巡检应包括对阀门的密封性、操作性、泄漏情况等进行检查,并及时清理和更换损坏的部件。

3. 定期维护应包括对阀门的润滑、紧固、防腐等工作,确保阀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工作。

第五章管道阀门的故障处理和事故应急处理1. 对于管道阀门出现的故障,维护人员应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并对相应部件进行更换和修理。

2. 对于管道阀门出现的事故,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协助处理。

第六章管道阀门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规程1. 对于管道阀门的维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对于管道阀门的管理和维护能力。

2. 管道阀门的使用人员应进行操作规程的学习和培训,确保其对于阀门的正确操作。

第七章管道阀门管理的监督和考核1. 管道阀门的管理工作应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2. 对于管道阀门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对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对管理不当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第八章管道阀门管理的法律责任和安全风险1. 对于违反管道阀门管理制度的人员应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2. 对于管道阀门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风险和事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冲管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现场管理规定

冲管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现场管理规定

冲管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现场管理规定一、范围1.1本规定明确了机械化工程公司冲管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调度、检查验收、仓库保管、维护、收发、组织报废鉴定等现场管理工作。

1.2本规定适用于机械化工程公司各项目及株洲本部冲管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现场管理。

二、编制依据2.1 DL/T 5054-201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规范2.2 GB/T 249199-2010 工业阀门安装使用维护一般要求2.3 GB/T 12224-2015钢制阀门一般要求2.4 21K201 管道阀门选用与安装2.5 02S403 钢制管件2.6 DL/T 1269-201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蒸汽冲管导则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 DL 5009.1-20142.8《周转材管理办法》xx火电2021版三、冲管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调拨3.1调出项目机械公司根据调度单准备物资,按如下要求整理后方可装车,填写实际发货情况并签字确认,留取装车后影像资料,发送给调入项目机械公司。

3.1.1调出项目机械公司负责调出前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的维护,应对其进行清洗、吹扫和补漆,确保外表干净、美观、无锈蚀,3.1.2观测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内外表面有无裂纹、腐蚀及变形等缺陷,法兰连接处的裸露在外的阀杆螺纹是否完好,筛出有裂缝、变形的按公司规定统一报废处理。

3.2调入项目机械公司负责卸车,核对清单清点验收。

3.3调入项目机械公司应给调出项目机械公司留有足够的维护时间,调入项目机械公司及时跟踪项目需求提前20天提出调拨需求(国外项目由于报关及运输距离原因,需提前50天提出调拨需求),严禁未维护好的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调入。

3.4已完工的项目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必须退场,其他项目无需求时,由完工项目维护好后调株洲本部存放。

四、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检查验收4.1新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应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包含:材质、规格、检验单位等)。

SH3518-2000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

SH3518-2000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P SH 3518-2000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Code for valves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代替:SHJ 518—91主编单位: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建筑安装公司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批准部门: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6-30 发布 2000-10-01实施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发布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文件国石化政发(2000)239号 关于批准《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等10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的通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你公司报批的《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等10项石油化工行业标准草案,业经我局批准,现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为:  强制性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SH3095—2000 石油化工企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2. SH3097—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 SH3098—2000 石油化工塔器设计规范(代替SYJl049—83)  4. SH3099—2000 石油化工给排水水质标准(代替SHJ 1080—91)  5. SH3100—2000 石油化工工程测量规范  6. SH3010—2000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代替 SHJl0-90和SYJl022-83)  7. SH3502—2000 钛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HJ 502—82)  8. SH3513—2000 石油化工铝制料仓施工及验收规范(代替SHJ 513-90)  9. SH3518—2000 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代替SHJ 518-91)  推荐性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SH/T3511—2000 乙烯装置裂解炉施工技术规程(代替SHJ 511-89)  以上标准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被代替的标准同时废止。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二000年六月三十日 前言本规程是根据中国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对原《阀门检验与管理规程》SHJ518-91修订而成。

设备编码管理规程

设备编码管理规程

设备编码管理规程文件生效日期:年月日1. 目的建立规范的设备分类编码标准,使设备分类编码有据可依,规范统一。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内用于办公、生产、公共系统及检验相关设备的分类和编号。

3.责任设备工程部:负责组织本规程的起草、审核、修订、培训、执行及监督工作。

文件管理员:负责本文件的保存、归档、复制、分发、变更、回收及销毁QA室主管:负责本文件的审核工作。

生产技术部经理和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工作。

生产副总和质量副总:负责本规程的批准工作。

设备工程部人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QA人员: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 内容4.1编码原则4.1.1 设备的分类是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统计、分析设备的构成情况和性能,可以更好地实行分级管理和重点维修。

4.1.2设备编码作为设备的唯一性,一经确定,不得更改。

一旦该设备报废、变卖和转出,该编号也随之作废。

4.1.3设备编码主要体现设备所在部门(车间)、车间的房间号、设备类型编号和同型号设备的序号。

4.1.4设备编码必须与设备一一对应。

设备编码由设备工程部统一编定,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

使用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设备的标签进行核对、管理,发现标签脱落应及时通知设备工程部,以保证设备编号与设备的唯一对应。

4.2编号方式4.2.1设备编号是由四部分共十三位数字组成,第一部为设备使用部门(车间)代码,第二部分为设备所在车间的房间编号,第三部分为设备分类代码,第四部分为同类设备的数量。

其所带表的含义如下:4.2.1.1第一部分为设备使用部门(车间)代码,以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详见附件1:设备使用部门(车间)代码一览表。

4.2.1.2第二部分为车间房间编号,以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整个车间房间编号,不重复)详见车间房间编号图。

4.2.1.3第三部为设备分类代码,以六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详见附件2:医药工业设备分类编号表。

4.2.1.4第四部分为同类设备的数量,以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如01、02……依此累加不重复。

阀门设备操作规程概述

阀门设备操作规程概述

阀门设备操作规程概述
《阀门设备操作规程概述》
阀门设备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重要设备之一,用于控制流体的流动和压力,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阀门设备的正常使用,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

首先,操作人员需要熟悉并严格遵守阀门设备的操作手册和安全规程。

在操作前应对阀门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操作人员应了解阀门的类型和特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

其次,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包括开启、关闭和调节阀门等动作,需轻柔而有力地进行,避免对阀门设备造成损坏。

在操作时需保持专注,严禁在操作过程中大声喧哗或分心,以免发生意外。

此外,定期对阀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并及时清理和润滑阀门,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进行排查和处理。

总而言之,严格遵守阀门设备操作规程,正确操作阀门设备,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是确保阀门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

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阀门操作规程

阀门操作规程

第五章基础操作规程5.1 阀门阀门安装好后,操作人员必须在熟悉和掌握阀门传动装置的结构和性能,正确识别阀门方向,开度标识,指示信号的前提下,调节和操作阀门。

5.1.1 手动阀门的操作5.1.1.1 手动阀门的手轮(手柄)旋转方向通常情况是顺时针为关闭,逆时针为开启,但也有个别阀门开启与上述开启相反,因此,操作前应注意检查启闭后再操作。

5.1.1.2 手动阀门上的手轮(手柄)是按正常人力设计的,未经有关技术人员许可,不允许操作者借助杠杆和长扳手开启或关闭阀门。

1)手轮、手柄的直径(长度)<320mm的,只允许一个人操作,直径(长度)≥320mm的手轮,允许两个人共同操作,或者允许一人借助适当的杠杆( 一般不超过 0.5m 长) 操作阀门。

但隔膜阀,夹管阀,非金属阀门是严禁使用杠杆或长扳手操作的,也不允许过猛关闭阀门。

2)隔膜阀、夹管阀、非金属阀门严禁使用杠杆或长扳手操作,否则容易损坏密封面,或扳断手轮(手柄)。

3)有的操作人员习惯使用杠杆和长扳手操作,认为关闭力越大越好,其实不然,这样会造成阀门过早损坏,甚至酿成事故。

5.1.1.3 启闭阀门,用力应该平稳,不可冲击(某些冲击启闭的高压阀门、撞击式手轮各部件已经考虑了这种冲击力与一般阀门不能等同),要慢慢拧动,不可开闭太快、过猛,发生水锤现象,避免因此损坏手轮(手柄)、阀杆,甚至压坏密封面。

5.1.1.4 闸阀和截止阀之类的阀门,关闭或开启到头(即到达下死点或上上死点)后要回转 1/4 ~1/2 圈,使螺纹更好密合,有利操作时检查,避免拧的过紧,损坏阀件。

5.1.1.5 新安装的管道、设备、阀门,内面脏物、焊渣等杂物较多;常开阀门密封面上也容易粘有脏物,应采用微开方法,让高速介质冲走这些异物,再轻轻关闭,经过几次这样微开微闭便可冲刷干净。

5.1.1.6 较大口径或高压力的蝶阀、闸阀和截止阀,设有旁通阀的,开启时,应先打开旁通阀,待阀门前后压差减小后,再开启主阀门。

设备管道及阀门编号管理规程

设备管道及阀门编号管理规程

1 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设备管道阀门及仪表编号管理,明确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的编号实施方法,确保设备和编号的一致性以便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2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的编号。

3 职责3.1 工程设备部:按照本规程对设备、管道、阀门、仪表进行编号并现场标识;对调整过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及时进行编号的变更,并更新标识。

3.2 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设备、管道、阀门、仪表标识牌的现场管理。

4 定义无5 内容5.1 设备编号5.1.1 设备编号由设备类别号(一位英文字母)、区域/生产线代号(两位阿拉伯数字)、流水号(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格式为XYYZZ 。

举例说明:R 11 01↓↓↓设备类别号生产线代号流水号5.1.2 设备类别号: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别,给定不同的类别号,参见《设备类别代号表》SOP 。

5.1.3 区域/生产线代号:根据不同的功能/操作/建筑物,给定不同的区域/生产线代号,参见《区域/生产线代号表》SOP 。

5.1.4 R1101 代表多肽GMP 车间第一条生产线中的第一台反应釜。

5.1.5 当设备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一条生产线移至另一条生产)时,该设备需重新给定设备编号。

5.1.6 当设备发生替换时,新替换的设备不再重新给定编号,沿用原有的设备编号。

5.2 仪器/仪表编号5.2.1 仪器/仪表编号由仪器/仪表类别号(英文字母)、短划线、设备编号/区域代号和流水号(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格式为X-Y-ZZ 。

举例说明:PG - R1101 - 01↓仪器/仪表类别号↓短划线↓设备编号↓短划线↓流水号5.2.2 当仪器/仪表的安装位置不与设备关联时,采用区域代号进行编号。

举例说明:PG - 11 - 01↓↓↓↓↓仪器/仪表类别号短划线区域代号短划线流水号5.2.3 仪器/仪表类别号:根据仪器/仪表的不同类别,给定不同的类别号,参见《仪器/ 仪表类别代号表》SOP。

设备、管道、阀门状态标志管理规程

设备、管道、阀门状态标志管理规程

目的
建立一个设备、管道、阀门状态标志的规程。

范围
公司内部所有设备、管道及其阀门。

责任
本规定由各车间负责管理,生产设备部负责监督检查。

内容
1.设备状态标志管理
1.1 设备价值在2000元以上属固定资产,必须具有状态标志即醒目的设备管理卡,设备管理卡应有设备名称、编号、状况、操作人、保养人等内容必须填写齐全,字迹清楚端正。

1.2 设备长期不用须挂红颜色的“停用”牌。

1.3 设备停机需要维修时,挂黄颜色的“维修”牌。

1.4 系统运行的设备,在主要设备上挂绿颜色的“运行”牌。

2.管道状态标志管理
2.1凡固定管线必须具有醒目的状态标志,注明其内容物和流向。

统一确定指示箭头大小,再根据管道内容物颜色用不干胶纸箭头表示。

2.2固定管线内容物用不干胶纸制做,中文字标明,粘贴箭头表示。

2.3管道标志颜色分为:a.蒸汽管用深红色箭头;b.饮用水、冷却水管用白色箭头;c.真空管用蓝色箭头;d.纯化水、去离子水管用淡绿色箭头;e.物料管用橙黄色箭头; f.
动力线用红色箭头;g.压缩空气用黄色箭头;h.其它(三废管)用黑色箭头。

2.4凡固定管道是不锈钢管道、ABS管道和普通钢管道,根据内容物颜色用不干胶箭头表示及中文标明。

3.阀门状态标志管理
3.1凡与主要设备和药液接触的设备连接阀门在开启中必须挂绿色的“开”牌,阀门在关闭状态下不挂牌。

4.状态标志保管
4.1状态标志须由所在岗位负责管理保管。

4.2 状态标志必须爱护使用,保持清洁。

5.附件:
设备、管道、阀门状态标志。

特种阀门管理制度

特种阀门管理制度

特种阀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特种阀门的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生产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特种阀门是指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高压、高温、腐蚀性较强的介质,对阀门本身性能要求较高的阀门。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特种阀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四条公司设立特种阀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特种阀门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监督和检查特种阀门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第五条公司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配备特种阀门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第六条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特种阀门档案,包括阀门的安装位置、技术参数、维护记录等信息。

第七条公司应当定期对特种阀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特种阀门的紧急故障处理制度,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二章特种阀门的选用和安装第九条公司应当根据工艺要求和介质性质选择适合的特种阀门,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具备良好的耐压、耐温和耐腐蚀性能。

第十条公司应当按照阀门的安装说明书和相关标准进行安装,确保安装质量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公司应当在特种阀门周围设置标识和警示标志,提示人们注意阀门的存在和危险性。

第三章特种阀门的维护和保养第十二条公司应当根据阀门的使用情况和技术参数制定阀门的维护计划,按时对阀门进行检查和保养。

第十三条公司应当确保维护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维护设备和工具。

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对特种阀门进行定期的润滑、清洗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特种阀门的故障诊断和处理制度,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准确地排除故障。

第四章特种阀门的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公司应当进行特种阀门的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安全风险。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建立特种阀门的安全操作制度,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定操作,避免人为失误。

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定期对特种阀门的安全阀进行测试和校准,确保其安全可靠。

设备状态及管道标识管理规程

设备状态及管道标识管理规程

设备状态及管道标识管理规程1.目的加强对仪器和设备使用状态及管道标识的管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2.范围所有生产设备、检验仪器、公用设施和各种管道。

3.责任生产部、设备部、质量管理部设备和仪器操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4. 内容4.1 设备状态管理4.1.1 所有设备都应有统一的编号,主要设备都应有便于辨别的设备状态标志。

4.1.2 不论在设备运行状态、停用状态或检修状态,每台设备要作好设备状态标志。

4.1.3 所有设备状态标志应挂于或放于设备不易脱落的明业部位,且不影响操作。

4.1.4 生产设备和公用设施状态标志:设备状态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运行:表明此设备正在进行生产操作;完好:表明生产已结束,设备未运行且无故障;停用:表明设备未运行,有故障且未检修;检修:表明设备有故障且正在进行维修。

《设备状态标志》中除状态经常变化外,其它项目相对固定;当状态改变时,对设备状态项目可用水性油墨笔由操作工填写。

4.1.5 检验仪器状态标志:仪器状态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正在使用:表明此仪器正在进行检测操作;完好:表明检测已经结束,仪器未使用且无故障;停用:表明仪器未使用,有故障且未检修;检修:表明仪器有故障且正在进行维修。

《仪器状态标志》中除状态经常变化外,其它项目相对固定;当状态改变时,对仪器状态项目可用水性油墨笔由操作人填写。

4.2 管道标识管理管道内容物及流向由带颜色的箭头标示。

4.2.1基本色用于识别管道内流体的种类和状态。

4.2.2箭头方向用于识别管道内流体的流向。

4.2.3室内、室外地沟内的管道不涂色和识别符号。

4.2.4不锈钢、有色金属、非金属材质的管道以及保温管外有铝皮(或不锈钢)保护罩时,均不涂基本识别色,但应有识别符号。

4.2.5内容物识别色4.2.6 标识符号4.2.6.1 标识为矩形带尖角,指向尖角为900,尖角指向流体流向。

4.2.6.2 箭头大小4.2.6.3 管径≤40mm时,箭头宽25mm,箭头长100mm。

通风设施编号管理制度

通风设施编号管理制度

通风设施编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通风设施的管理,保障建筑环境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内的通风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口、通风管道等设施。

三、编号原则1. 通风设施应按照其功能、位置、规格等不同特点进行编号。

2. 编号应具有唯一性,便于管理和维护。

3. 编号应清晰明了,方便查找和识别。

四、编号方式1. 通风设施编号可以采用数字、字母或组合的形式。

2. 编号应设立规范,建立编号管理台账,并定期更新。

3. 对已废弃或更换的通风设施,应及时作废编号。

五、编号流程1. 建筑管理部门负责对通风设施进行编号管理。

2. 对新建通风设施,应在建设竣工验收前完成编号。

3. 对已建通风设施,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号。

4. 每个通风设施的编号应在设施上明显标注。

六、管理要求1. 通风设施编号管理应与建筑环境安全管理相结合。

2. 通风设施编号应与建筑结构图、设施图相对应。

3. 通风设施编号管理应建立档案,保存至少五年。

4. 对通风设施进行维护或更换时,应及时更新编号。

七、违规处理1. 对编号管理不规范、地方、错误的通风设施,应责令整改。

2. 对故意篡改、伪造通风设施编号的行为,应追究相关责任。

3. 对违反编号管理制度且造成安全事故的,应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对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建筑管理部门所有。

3. 本管理制度如有修订,应经建筑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以上即为通风设施编号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希望通过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能有效提升通风设施的管理水平,保障建筑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同时,也呼吁建筑管理部门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监督与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设施设备编号及设备档案管理规程-物业公司制度范例

设施设备编号及设备档案管理规程-物业公司制度范例
同时使用,分别用于人工检索和设备检索。 4.1.2 各项目工程部负责对本管理区域内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统计确认。 4.1.3 各项目工程部按照设施设备编码规则所规定的编码形式及要求,对本管理区域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编
码。 4.1.4 各项目工程部对本管理区域内的设施设备编码情况进行检查核实,确保设施设备编码符合要求,无
T—大厅
b. 后四位(可根据需要扩充至五位)表示具体位置
有设备间门牌号的为设备间门牌号;
如无门牌号,则按楼层编制内部设备间编号;
走廊区域的阀门按距离最近的房间号为准;
室外和大厅的阀门从 0001 开始顺序编制。
③ 阀门序号 001······999,为该区域同专业阀门序号。
版本号:A 修改状态:0
——阀门状态标示“关闭”使用红色彩纸打印 “开启”使用浅绿色彩纸打印。
——“阀门编号”按照阀门编码规则进行编号。
——“控制区域”填写当该阀门开启或关闭后所影响的区域。
——阀门状态为开启、关闭两种状态,季节性开关的需及时更换状态标识。频繁开关调节的阀门状态
为“手动调节”或“自动调节”,使用黄色彩纸打印。
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保管、借阅等工作,建立《设施设备管理台账》,现场使用《设备
卡》对设备进行标识。
4.3.1.1 设备卡板式:
4.3.2 设备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编制设备台帐及整理《设施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加强设备管理,定期对设
备情况进行盘点、核实,确保设备运行情况、帐物相符。
4.3.3 阀门台账为设备台账管理的一个子系统,编制《阀门台账》及《阀门保养记录》,加强对各系统阀
——阀门更新后阀门卡不变,只在阀门台账上进行登记。
4.3.3.2 阀门卡编码规则
A 编码形式

设备 阀门 管道管理制度

设备 阀门 管道管理制度

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设备阀门管道的管理工作,确保设备阀门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责任和义务1. 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单位应当确定设备阀门管道管理的责任人,对设备阀门管道保养、维修、检测等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3. 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设备阀门管道档案,做好设备阀门管道台账的管理和更新。

第三章设备阀门管道的分类及管理1. 设备阀门管道应当按照用途和功能进行分类管理,明确责任人。

2. 设备阀门管道的状态和运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 设备阀门管道的维护保养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和周期进行,确保设备阀门管道的安全运行。

第四章设备阀门管道的检测和维修1. 设备阀门管道的检测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设备阀门管道的维修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杜绝违法违规操作。

3. 设备阀门管道维修后应当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五章突发事件处理1. 设备阀门管道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2. 设备阀门管道事故的调查处理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第六章监督检查1. 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设备阀门管道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设备阀门管道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第七章法律责任1. 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如违反本管理制度规定造成设备阀门管道事故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对于故意破坏设备阀门管道设备或者违法操作设备阀门管道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1. 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本管理制度最终解释权归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单位所有。

以上为设备阀门管道管理制度,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设备管道阀门及仪表编号管理,明确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的编号实施方法,确保设备和编号的一致性以便于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的编号。

3 职责
3.1 工程设备部:按照本规程对设备、管道、阀门、仪表进行编号并现场标识;对调整过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及时进行编号的变更,并更新标识。

3.2 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设备、管道、阀门、仪表标识牌的现场管理。

4 定义

5 内容
5.1 设备编号
5.1.1 设备编号由设备类别号(一位英文字母)、区域/生产线代号(两位阿拉伯数字)、流水号(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格式为XYYZZ。

举例说明:R 11 01
↓↓↓
设备类别号生产线代号流水号
5.1.2 设备类别号:根据设备的不同类别,给定不同的类别号,参见《设备类别代号表》SOP。

5.1.3 区域/生产线代号:根据不同的功能/操作/建筑物,给定不同的区域/生产线代号,参见《区域/生产线代号表》SOP。

5.1.4 R1101代表多肽GMP车间第一条生产线中的第一台反应釜。

5.1.5 当设备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一条生产线移至另一条生产)时,该设备需重新给定设备编号。

5.1.6 当设备发生替换时,新替换的设备不再重新给定编号,沿用原有的设备编号。

5.2 仪器/仪表编号
5.2.1 仪器/仪表编号由仪器/仪表类别号(英文字母)、短划线、设备编号/区域代号和流水号(两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格式为X-Y-ZZ。

举例说明:PG - R1101 -01
↓↓↓↓↓
仪器/仪表类别号短划线设备编号短划线流水号
5.2.2 当仪器/仪表的安装位置不与设备关联时,采用区域代号进行编号。

举例说明:PG - 11 -01
↓↓↓↓↓
仪器/仪表类别号短划线区域代号短划线流水号
5.2.3 仪器/仪表类别号:根据仪器/仪表的不同类别,给定不同的类别号,参见《仪器/
仪表类别代号表》SOP。

5.2.4 PG-R1101-01代表多肽GMP车间第一条生产线中的第一台反应釜里的第一个压力表;PG-11-01代表多肽GMP车间第一条生产线中的第一个压力表。

5.2.5 当仪器/仪表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一台设备至另一台设备)时,该仪器/仪表需重新给定编号。

5.2.6 当仪器/仪表发生替换时,新替换的仪器/仪表不再重新给定编号,沿用原有的编号。

5.3 阀门编号
5.3.1 公司所使用的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图),图上表示的全部阀门均应进行编号,但系统/设备自带的阀门在图纸上无法表示的不进行编号,如离心机气控箱的阀门、泵体上的排气阀等。

5.3.2 阀门编号由阀门类别号(英文字母)、短划线、设备编号/区域代号和流水号组成(两位阿拉伯数字),格式为X-Y-ZZ。

举例说明:MV - R1101 -01
↓↓↓↓↓
阀门类别号短划线设备编号短划线流水号
5.3.3 当阀门的安装位置不与设备关联时,采用区域代号进行编号。

举例说明:MV - 11 -01
↓↓↓↓↓
阀门类别号短划线区域代号短划线流水号
5.3.4 阀门类别号:根据阀门的不同类别,给定不同的类别号,参见《阀门类别代号表》SOP。

5.3.5 MV-R1101-01代表多肽GMP车间第一条生产线中的第一台反应釜里的第一个手动阀;MV-11-01代表多肽GMP车间第一条生产线中的第一个手动阀。

5.3.6 当阀门的安装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一台设备至另一台设备)时,阀门需重新给定编号。

5.3.7 当阀门发生替换时,新替换的阀门不再重新给定编号,沿用原有的阀门编号。

5.4 管道编号
5.4.1 公司所使用的管道仪表流程图(P&ID图),图上表示的全部管道均应进行编号,但下列情况不进行管道编号:
5.4.1.1 随设备一起加工和配置的管道,即由制造商提供详细P&ID图或管道布置图,不需要工程设计单位编制管道布置图,即不需要统计材料的管道;
5.4.1.2 设备上的伴热管和夹套管在P&ID图上不编号;
5.4.1.3 控制阀的旁路管、切换使用的小型管件的相同备用(或旁路)管;
5.4.1.4 仪表管线,如压力表接管、各类仪表信号管线等。

5.4.2 管道编号根据设备编号/区域代号编制,由介质代号、短划线、设备编号/区域代号、流水号、公称直径、管道材质等级代号、保温代号(若有)组成。

举例说明:
LS - R1101 - 01 - 25 - 1B - H
↓↓↓↓↓↓↓
介质代号短划线设备编号流水号公称直径材质等级保温(若有)5.4.3 介质代号:根据介质的不同类别,给定不同的介质代号,参见《管道介质代号表》SOP。

5.4.4 公称直径:管道的公称直径,用以mm计算的数字表示内径。

5.4.5 管道材质等级代号:由管道压力等级和材质代号组成。

举例说明: 1 B
↓↓
压力等级材质代号
5.4.5.1 管道压力等级:根据压力等级的不同类别,给定不同的压力等级代号,参见《管道压力等级代号表》SOP。

5.4.5.2 材质代号:根据不同的管道材质,给定不同的材质代号,参见《管道材质等级代号表》SOP。

5.4.5.3 保温代号:根据不同的保温类型,给定不同的保温代号,参见《管道材质等级代号表》SOP。

6 附件
6.1 R01-SOP03003 设备类别代号表
6.2 R02-SOP03003 区域/生产线代号表
6.3 R03-SOP03003 仪器/仪表类别代号表
6.4 R04-SOP03003 阀门类别代号表
6.5 R05-SOP03003 管道介质代号表
6.6 R06-SOP03003 管道材质等级代号表
7 相关文件

8 参考资料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