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简易红外发射接收装置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 红外线接近开关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脑又动手,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某一专题独立地开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验,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
它是高等学校电子、机电、计算机等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的一种综合性训练。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课程设计的任是通过让学生设计、组装并调试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装置。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能力,学生必须经调查研究、查阅资料、方案论证与选定、设计和选取电路及元器件、组装和调试电路、测试指标及分析讨论等过程,一步一步地完成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不能停留在理论设计和书面答案上,需要运用实验检测手段,使理论设计逐步完善,做出达到指标要求的实际电路。
通过这种综合训练,学生可以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组织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分析解决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为以后毕业设计和从事电子电路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主要是围绕一门课程的内容所做的综合练习。
题目出自实际电路,一般没有固定的答案。
但由于电路比较简单,又不是真实的生产、科研任务,所以学生基本上能有章可循,完成起来并不困难。
这里的着眼点是让学生从理论学习的轨道上逐步引向实际方面来,把过去熟悉的定性分析、定量计算逐步和工程估算、实验调整等手段结合起来,掌握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科学实验的程序和实施方法。
是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启蒙训练。
从课程设计的任务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
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电路方案的分析。
论证和比较,设计计算和选取元器件,电路组装。
调试和检测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最简单红外线接收电路
最简单红外线接收电路
最简单的红外线接收电路可以是一个红外线接收头(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和一个电阻组成。
接收头的阳极连接到电源正极,接收头的阴极连接到电阻的一端,另一端连接到电源的负极。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红外线接收电路。
当红外线照射到接收头上时,接收头会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会通过电阻,并且根据红外线的强弱,电流的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电压表或者一个示波器来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从而检测红外线的存在和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简单的红外线接收电路只能检测红外线的存在与否和强度的变化,无法解码红外线传输的具体内容。
如果需要解码红外线信号,还需要使用红外线解码器等其他电路。
简易红外遥控电路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1. 课程设计要求 (1)2. 系统功能分析与方案确定 (1)方案一:(简易红外遥控电路) (1)方案二:(利用红外遥控开关电路) (2)方案比较 (3)3.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3)3.1蜂鸣器电路模块 (3)3.2液晶屏显示模块 (4)3.3红外遥控模块 (5)3.4单片机CPU最小系统 (5)3.5 单片机硬件端口分配 (6)4. 程序软件设计与分析 (7)4.1系统软件分析及详细技术文件设计 (7)4.2系统软件主程序设计 (8)4.3外部中断程序设计 (9)4.4按键检测和处理模块设计 (12)5. 后续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工作 (12)6. 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附录 (15)1. 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要求具有:1、小车能实现前进、后退、转弯等各种简单的动作;2、用红外遥控实现各种动作;2. 系统功能分析与方案确定根据设计要求的功能,结合单片机课程所学知识,分析如下:系统要求能够实现用红外遥控实现小车前进、后退、转弯等各种简单的动作。
那就需要用到红外遥控模块,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利用单片机设计一个遥控开关电路,可以拟定以下的两种方案。
方案一:(简易红外遥控电路)在不需要多路控制的应用场合,可以使用由常规集成电路组成的单通道红外遥控电路。
这种遥控电路不需要使用较贵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成本较低。
红外发射部分考虑到本方案电路是简单的单通道遥控器,可直接产生一个控制功能的震荡频率,再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去。
红外接收部分当红外接收头接收到控制频率时,由一个电路对其进行解调并产生相应的控制功能。
方案二:(利用红外遥控开关电路)红外线发射/接收控制电路均采用单片机来实现,输出控制方式可选择,实用性强。
方案结构图:当按下遥控按钮时,单片机产生相应的控制脉冲,由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出去。
红外接收部分:当红外接收器接收到控制脉冲后,由控制方式选择开关选择是“互锁”还是单路控制,再由单片机处理后,对相应的受控电器产生控制。
红外线接收发送装置设计(四)
红外线接收发送装置设计摘要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
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本次课程设计简单介绍红外遥控接收系统原理,给出用8051作遥控接收系统解码器的一种巧妙实现方法,以及完整的51汇编程序代码。
包括解码系统配置及接口、软件设计要点及中断服务程序以红外线遥控编码芯片为uPD6121G为例来说明用单片机实现红外遥控解码的详细过程。
关键词:8051单片机、红外遥控、遥控码目录1 绪论 (1)2相关器件及电路介绍 (1)2.1 TSOPl738芯片介绍 (1)2.2 uPD6121G实现红外遥控解码的详细过程 (2)3红外线接收发送装置设计 (3)3.1 红外遥控系统 (3)3.2 遥控发射器及其编码 (3)3.3 接收器及解码 (4)3.3.1解码系统配置及接口 (5)3.3.2 软件设计 (5)总结 (7)致谢 (8)参考文献 (9)1 绪论红外线遥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
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以及玩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单片机遥控系统是将红外遥控技术和单片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方案。
本系统为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的控制管理部分,只要再连接上不同用途的电磁锁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系统应用到各种领域中。
而且本系统还设计有学习NEC红外编码遥控器的功能,通过红外接收解码电路,把遥控器的键码还原并储存起来,再利用查找对比的方法便能够识别不同的遥控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方案任务书红外线接近开关的设计方案与制作
红外线接近开关1、课题简介本电路的设计是根据生活中的需要而设计出来的一种计数器。
它适用于工厂生产流水线的计数和产品的包装等方面,具有成本低、灵敏度高和制作简单等优点。
该模拟计数器用于工厂流水线计数打包,马达的转动表示传送带传送物体通过红外线,在数码管上计数。
当所需打包的物品计满6个时,传送带停止传送并发出打包信息。
2秒后,打包完成,传送恢复工作,计数器重新计数,如此循环。
电路主要是通过输入4节干电池<4*1.5=6v)的直流电压来对各个小模块进行供电。
由红外线传感器检测产生模拟信号,通过NE567构成施密特触发器对传感器模拟信号进行波形整形,信号进入CD40110进行计数、译码、驱动数码管,最终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打包信号……1、总体方案a一个用于生产流水线对产品计数包装的红外接近开关,产品个数由LED数码显示,当产品数满6个时,输出信号驱动包装机械<实验中用指示灯点亮2秒代替)。
b检测距离:不小于20cmc计数方式:十进制加计数,七段数码管显示产品个数d输出延迟时间:2秒,点亮指示灯表示包装机械工作2、设计原理框图采用主动式红外线发射与接受的感应方式红外线发射:为了避免环境中红外线的干扰,通常采用40kHz脉冲调制的方式发射红外线,因此必须具备一个40kHz的振荡器,用振荡器输出的脉冲信号去调制红外线发射电路。
红外线接收:采用光电三极管将红外线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当待包装产品进入感应区时反射的红外线被光电管接收到,并输出电信号。
放大:接收到的电信号幅度很小,必须进行放大。
滤波:接收到的信号中包含了环境光和其他干扰成分,通过40kHz带通滤波器可以将这些干扰信号滤除。
整形:整形电路的作用是将接收到的反映红外线信号的脉冲波形变成单个方波脉冲,用于开关的控制。
计数:对接收到产品反射红外线产生的脉冲进行计数,可采用集成计数器用反馈复位法等措施构成所需的N进制计数器。
译码:将计数器输出的8421BCD码转换成驱动七段LED数码管的笔划信号。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接收器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红外遥控发射/接收器的设计一、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电路,主要技术指标为:1.码元速率:400bit/S2.调制方式:幅度键控,载频40kHz。
二、设计方案选择利用MC145026/MC145027、NE555和CX10206A等芯片设计制作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
总体设计框图如下:三、电路原理与设计1、MC145026编码器MC145026由时钟振荡器、分频器、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以及数据选择与缓冲器等几部分组成。
时钟振荡器和分频器向编码电路提供基准时钟。
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将不同的地址和控制数据码编为相应的信号。
编码方式是以不同的脉冲宽度组合,表征不同的地址码和控制数据。
数据选择与缓冲电路将编码电路的并行码变为串行码输出。
MC145026共有9条地址线A1~A9,最多有512个不同地址;其中4条与地址复用的数据线D6~D9,使用4位编码输入,16种编码状态。
编码以串行方式由Dout 脚(引脚15)输出。
如果MC145026与译码器MC145027配对使用,则只能采用“5位地址线及4位数据线”的固定编码传送模式。
该器件的地址线和数据线采用并行编码复用输入,码状态为1、0和开路三种状态,通常仅使用前两种编码状态,每个编码的码元宽度对应编码器内部的8个时钟周期,主要靠脉冲占空比大小区分编码状态,三种状态编码波形如图1所示。
MC145026内部振荡频率的典型运用范围一般选择为:4kHz ~9kHz 。
外接阻容元件R S 、R TC 、C TC 的参数值决定了内部时钟频率,原则上要求内部振荡频率范围为:1kHz≤f osc ≤400kHz 。
其中应满足R S =2 ~5R TC ,一般情况当R S ≥20kΩ、R TC ≥10kΩ、400pF <C TC <15μF 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确定内部振荡频率:'3.21TC TC osc C R f =,式中,pF C C TC TC 20'+=。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接收器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接收器12020年4月19日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红外遥控发射/接收器的设计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电路,主要技术指标为:1.码元速率:400bit/S2.调制方式:幅度键控,载频40kHz。
二、设计方案选择利用MC145026/MC145027、NE555和CX10206A等芯片设计制作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
总体设计框图如下:红外传输三、电路原理与设计1、MC145026编码器MC145026由时钟振荡器、分频器、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以及数据选择与缓冲器等几部分组成。
时钟振荡器和分频器向编码电路提供基准时钟。
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将不同的地址和控制数据码编为相应的信号。
编码方式是以不同的脉冲宽度组合,表征不同的地址码和控制数据。
数据选择与缓冲电路将编码电路的并行码变为串行码输出。
MC145026共有9条地址线A1~A9,最多有512个不同地址;其中4条与地址复用的数据线D6~D9,使用4位编码输入,16种编码状态。
编码以串行方式由Dout 脚(引脚15)输出。
如果MC145026与译码器MC145027配对使用,则只能采用“5位地址线及4位数据线”的固定编码传送模式。
该器件的地址线和数据线采用并行编码复用输入,码状态为1、0和开路三种状态,一般仅使用前两种编码状态,每个编码的码元宽度对应编码器内部的8个时钟周期,主要靠脉冲占空比大小区分编码状态,三种状态编码波形如图1所示。
MC145026内部振荡频率的典型运用范围一般选择为:4kHz ~9kHz 。
外接阻容元件R S 、R TC 、C TC 的参数值决定了内部时钟频率,原则上要求内部振荡频率范围为:1kHz≤f osc ≤400kHz。
其中应满足R S =2 ~5R TC ,一般情况当R S ≥20kΩ、R TC ≥10kΩ、400pF <C TC <15μF 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确定内部振荡频率:'3.21TCTC osc C R f =,式中,pF C CTC TC20'+=。
制作简易红外通信装置_通信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技能实训报告题目制作简易红外通信装置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四年一月六日目录1 前言 (1)1.1 系统设计简要说明 (1)2 系统方案 (2)2.1方案比较与选择 (2)2.1.1 语音采集模块 (2)2.1.2 运算放大模块 (2)2.1.3 脉宽调制模块 (2)2.1.4 语音输出模块 (2)2.1.5 温度传感模块 (3)2.2 方案描述 (3)2.3 理论分析与计算 (3)2.3.1 通信原理分析 (3)2.3.2 提高转发器效率方法 (3)3 电路与程序设计 (4)3.1 总体电路图 (4)3.2 电路设计 (4)3.2.1 运算放大模块 (4)3.2.2 红外发送接收模块 (5)3.2.3 语音输出模块 (5)3.3 程序设计 (5)4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 (7)4.1 测试方案 (7)4.2 测试数据 (7)4.3 测试结果记录 (7)5 实训结语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部分源代码 (10)济南大学实训报告1 前言1.1 系统设计简要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方便于生活的遥控系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传统的遥控器采用专用的遥控编码及解码集成电路,这种方法虽然制作简单、容易,但由于功能键数及功能受到特定的限制,只实用于某一专用电器产品的应用,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而采用单片机进行遥控系统的应用设计,具有编程灵活多样、操作码个数可随便设定等优点。
本系统设计红外光通信装置,主要由前置电路模块、脉宽调制模块、红外发送接收模块、中级转发模块和语音输出模块五部分组成。
采用STM32作为主控制器进行A/D采集,脉宽调制,并控制数据传送,LM358主要作为前置电路放大器,18B20芯片感应环境温度, LM386模块进行功率放大。
系统设计基本上实现了红外光通信,完成了语音信号传输的功能。
STM32系列基于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嵌入式应用专门设计的ARM Cortex-M3内核。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外发射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红外发射技术进行简单的实践操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红外发射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红外发射的基本原理,掌握红外发射技术的基本操作,培养对红外发射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红外发射的基本原理、红外发射技术的应用和红外发射实践操作。
1.红外发射的基本原理:介绍红外线的性质、产生和发射机制,探讨红外发射的原理和特点。
2.红外发射技术的应用:介绍红外发射技术在通信、遥控、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分析红外发射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3.红外发射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红外发射设备,了解红外发射的具体操作步骤,掌握红外发射技术的应用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红外发射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红外发射技术的应用。
4.实验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手操作红外发射设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红外发射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红外发射的原理和应用。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活动。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红外发射技术。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接收器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红外遥控发射/接收器得设计一、设计任务与主要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电路,主要技术指标为: 1.码元速率:400bit/S2.调制方式:幅度键控,载频40kHz 。
二、设计方案选择利用MC145026/MC145027、NE555与CX10206A等芯片设计制作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
总体设计框图如下:三、电路原理与设计1、MC145026编码器M C145026由时钟振荡器、分频器、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以及数据选择与缓冲器等几部分组成。
时钟振荡器与分频器向编码电路提供基准时钟。
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将不同得地址与控制数据码编为相应得信号。
编码方式就是以不同得脉冲宽度组合,表征不同得地址码与控制数据。
数据选择与缓冲电路将编码电路得并行码变为串行码输出。
MC145026共有9条地址线A1~A9,最多有512个不同地址;其中4条与地址复用得数据线D 6~D9,使用4位编码输入,16种编码状态。
编码以串行方式由D out 脚(引脚15)输出。
如果MC145026与译码器MC145027配对使用,则只能采用“5位地址线及4位数据线”得固定编码传送模式。
该器件得地址线与数据线采用并行编码复用输入,码状态为1、0与开路三种状态,通常仅使用前两种编码状态,每个编码得码元宽度对应编码器内部得8个时钟周期,主要靠脉冲占空比大小区分编码状态,三种状态编码波形如图1所示。
编码器 内部时钟CK编码“1”波形 编码“0”波形1 2 3 4 5 6 7 8编码“开路”波形图1 编码器工作波形MC145026内部振荡频率得典型运用范围一般选择为:4kHz ~9kHz 。
外接阻容元件RS、R TC 、C TC得参数值决定了内部时钟频率,原则上要求内部振荡频率范围为:1kHz≤f osc ≤400kHz 。
其中应满足R S =2 ~5R TC ,一般情况当R S≥20kΩ、R TC ≥10kΩ、400pF<C TC <15μF 时,通常遵循以下原则确定内部振荡频率:,式中,。
红外线接收发送装置设计(五)
红外线接收发送装置设计摘要红外通信技术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连接技术,被众多的硬件和软件平台所支持,其具有很多优点,比如抗干扰性强,系统安装简单,易于管理等优点。
但红外数据通信技术也存着着诸如传输距离短,要求通信设备位置固定等缺点,但是这些缺点并没有给IrDA的应用带来致命的障碍,红外技术已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介绍了红外接收发送装置的设计过程,并在设计说明书中对其原理和结构作了介绍。
关键词:红外通信、无线连接目录1 课题描述 (1)2 基本单元 (1)2.189C51单片机 (1)2.1.1 89C51管脚说明 (2)2.1.2 89C51管脚图 (4)2.1.3振荡器特性 (4)2.1.4芯片擦除 (4)2.2ULN-2283B (5)2.2.1 UNL-2238B电参数 (5)2.2.2 UNL-2238B及TDA2822M管脚图 (5)2.3红外收发电路 (6)2.4程序编写 (8)2.4.1发射程序 (8)2.4.2接收程序 (12)总结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1 课题描述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即通信信道。
发送端将基带二进制信号调制为一系列的脉冲串信号,通过红外发射管发射红外信号。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进行解调,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
常用的有通过脉冲宽度来实现信号调制的脉宽调制(PWM)和通过脉冲串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实现信号调制的脉时调制(PPM)两种方法。
简而言之,红外通信的实质就是对二进制数字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以便利用红外信道进行传输;红外通信接口就是针对红外信道的调制解调器。
本课程的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与能力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我们学生了解红外通信知识,能够应用红外线进行无线控制设计,掌握89C51主要特性、管脚说明、振荡器特性、芯片擦除、结构特点及一些典型集成电路的实际应用,并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足够的实践技能,以及使用先进仿真软件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学习、掌握电子、通讯技术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单片机简易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
单片机简易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简介单片机简易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计,可以用于遥控器、红外遥控开关等应用中。
红外发射和接受课程设计
红外发射和接受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红外发射和接受的基本原理,掌握红外线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红外线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掌握红外线的频率、波长和能量等基本特性;了解红外线的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使用红外发射和接收设备进行实验操作;能够分析红外线实验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红外线的产生、传播、接收以及应用。
首先,介绍红外线的产生原理,让学生了解红外线是如何产生的;其次,讲解红外线的传播特性,让学生掌握红外线的传播规律;然后,介绍红外线的接收原理,让学生了解如何接收红外线信号;最后,讲解红外线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红外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运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红外线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应用等基本知识;其次,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红外线的实际应用场景,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然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红外线应用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红外线的应用;最后,运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物理》,用于讲解红外线的基本知识;参考书《红外线技术与应用》,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多媒体资料,包括红外线发射和接收的实验视频、红外线应用案例等,用于辅助教学;实验设备,包括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接收器、实验器材等,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红外线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占总评的30%。
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和实验报告,占总评的40%。
课程设计-红外发射接收器
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红外遥控发射/接收器的设计一、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指标设计一个八路红外遥控器电路,主要技术指标为:1.码元速率:400bit/S2.调制方式:幅度键控,载频40kHz。
二、设计方案选择择与缓冲器等几部分组成。
时钟振荡器和分频器向编码电路提供基准时钟。
地址编码/数据编码输入电路,将不同的地址和控制数据码编为相应的信号。
编码方式是以不同的脉冲宽度组合,表征不同的地址码和控制数据。
数据选择与缓冲电路将编码电路的并行码变为串行码输出。
MC145026共有9条地址线A1~A9,最多有512个不同地址;其中4条与地址复用的数据线D6~D9,使用4位编码输入,16种编码状态。
编码以串行方式由Dout脚(引脚15)输出。
如果MC145026与译码器MC145027配对使用,则只能采用“5位地址线及4位数据线”的固定编码传送模式。
该器件的地址线和数据线采用并行编码复用输入,码状态为1、0和开路三1 2 3 4 5 6 7 8、R TCTCTCMC145026编码器电路原理图和参数设计如下:2、MC145027译码器MC145027由地址编码输入电路、数据分离电路、逻辑控制电路、移位寄存器、数据锁存与缓冲器等几部分组成。
解调后的BCD码信号由D i输入,经数据分离电路,将地址码与数据码分离。
当接收到MC145026发送的第一串编码脉冲时,若与MC145026设定的地址码一致,则将数据码送入寄存器,并由串行码变为并行码,待第二次接收编码中的地址码再次吻合,并将两次数据编码进行对照,若数据相同,才有输出地址和数据编码。
也就是说,只有连续两次收到完全相同的地址和数据编码后才将编码推进输出锁存器。
同时VT引脚在2次接收到有效传输编码后电平由低变高,表示译码有效。
编码状态,但数据一般都是逻辑1、0状态,”MC145026时钟周期),R2C2=33.5×(编码器MC145026的外接RC元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应进行付载波调制,调制的方法可以选择幅度键控调制(ASK)。
红外线接收发送装置设计(九)
红外线接收发送装置设计摘要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红外通信已经成为越来越普及的无线通信方式。
在通信系统中,常利用非电信号来传递控制信号和数据,以实现遥控或遥测的功能红外通信,具有控制简单、实施方便,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通信方式。
红外通信利用950 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发送端采用脉时调制方式,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并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接收端将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
再经过放大、滤波处理后送给解调电路,还原为二进制数字信号后输出。
实现单片机系统红外通信的关键在于红外串行接口电路的设计以及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
本设计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接收和发送电路的设计,并在课程设计说明书中对电路的原理和结构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红外线、单片机、串行接口目录1 绪论 (1)2 设计过程 (1)2.1信号变换和脉冲发送 (1)2.2红外接收器 (2)2.3通信信道 (2)2.4串行接口的设计 (3)2.5发射部分 (3)2.6接收器的设计 (4)2.7数码显示部分 (6)2.8按键部分设计 (6)3 单片机控制的红外通信的总程序 (8)3.1程序流程图 (8)3.2红外线接收发送程序 (8)总结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1绪论红外通信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手段,其具有无污染、信息传输稳定、信息安全性高以及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并且可以在很多场合应用,如家电产品,工业控制、娱乐设施等领域。
红外通信是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红外光在空中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由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实现。
发射端将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成某一频率的脉冲序列,经电光转换电路,驱动红外发射管以光脉冲的形式发送到空中。
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解调和译码后恢复出原二进制数字信号。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1的主从式红外通信系统,主要设计了红外接口电路以及主机和从机通信软件流程。
制作红外线简单方法
制作红外线简单方法
红外线技术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遥控器、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摄像头等方面。
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如何制作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红外发射二极管、红外接收二极管、电阻、面包板、导线、电池和电池盒等。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制作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的步骤。
首先,我们来制作红外线发射器。
首先将红外发射二极管插入面包板中,然后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池的正极。
接下来,将一个适当大小的电阻连接到红外发射二极管的负极,并将其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最后,将所有的线路连接好后,我们就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红外线发射器。
接下来,我们来制作红外线接收器。
首先将红外接收二极管插入面包板中,然后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池的正极。
接下来,将一个适当大小的电阻连接到红外接收二极管的负极,并将其连接到电池的负极。
最后,将所有的线路连接好后,我们就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红外线接收器。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成功制作了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用发射器控制接收器的开关,或者利用接收器来接收其他红外设备发送的信号等。
总的来说,制作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和基础的电路知识即可完成。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红外线技术,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有趣的实践。
祝大家制作成功!。
简单的红外发射接收电路
简单的红外发射接收电路
简单的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既没有限流电阻,也没用三极管驱动,仅供初学者了解元件用。
HS38(HS0038) 为红外接收集成模块,当其接收到38kHZ的方波时,输出脚输出低电平0;没接收到时,输出脚输出高电平1。
因此,用红外发射管对着HS38发射 38kHZ方波(占空比可调为20%-30%减小功率,可用单片机或555产生,也可直接接信号发生器)时,用示波器观察HS38输出脚为低电平0,用手遮挡或停止发射时,用示波器观察HS38输出脚为高电平1。
网上很难找到38红外接收模块的引脚图,这里画了一张给大家分享。
此图应适合大多数(普通)38(如HS38,TL0038,VF0038……)的红外接收模块,有极个别不适合,大家可用试触的方法鉴别出来接脚
红外发射引脚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题目:设计红外控制5学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红外控制摘要:红外控制的设计总体思路,包括NE555的介绍还有它所产生的震荡电路,以及红外接收,红外发射装置的辨别与使用。
以及实验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一一列举在报告之中。
关键字:NE555 震荡电路 红外的接收与发射 信号输出1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一个红外控制装置,要求用NE555震荡电路产生大约38KHz 到40KHz 信号电压,通过红外发射信号,并由红外接收放大信号,最后从LED 的亮灭体现控制。
并且完成从设计电路图,电脑绘制PCB 图,转印,腐蚀,打孔,焊接到最后调试的全过程。
掌握基本的电子设计基础,培养动手能力。
2设计信号流程方向:2.1原理图:2.2 PCB 图:2.3NE555震荡频率及周期的计算:震荡周期:T=0.7*(R1+2R2)C震荡频率:f=1.43/(R1+2R2)C2.4工作原理:由图可见,振荡频率由C1、R2、C2与R3决定,当按下发射开关SB时,电路立即起振,串联在电极回路里的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就发出一束受振荡频率调制的红外光脉冲,使接收器产生动作当其3脚的输入信号电压大于门限电压且频率落入固有频率f0的捕捉宽带内时,8脚即可逻辑低电平,第2脚对地接电容C2为相位比较器输出的低通滤波器,那么5脚就输出一个固有频率f=40kHZ为中心的调制信号。
当外界信号的频率在其固有频率f的捕捉宽带内时,T1的发射极将会导通,此时发射管和接收管将会工作,T2发射极导通工作,信号将会通过电容送回到3脚,然后电路将会实现。
当信号不在要求频率范围内时,电路将不会工作。
要使音乐片正常工作,就要给G端一个下降沿,即当3脚为低电平时,二极管才会亮。
电路不工作时,3脚始终保持高电平。
因此电路不工作时,二极管不会亮3元件的识别:3.1电阻的识别:电阻的大小直接用万用表测出阻值即可。
3.2电容的识别:一般电容在原理图大小都是用乘方数表示,前2位为容量,第三位为乘方数,乘方数单位是pF。
例如:103其电容值为0.01uF。
3.3二极管的识别:二极管的识别:普通二极管有一道黑线的那一端为阴极。
LED二极管、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有一个脚较长为阳极。
3.4NE555集成块的管脚图及作用:极管Q15和Q17加正反馈组成的RS触发器。
输入控制端有直接复位Reset端,通过比较器A1,复位控制端的TH、比较器A2置位控制的T。
输出端为F,另外还有集电极开路的放电管DIS。
它们控制的优先权是R、T、TH。
图5-33.4.1单稳类电路作用:定延时,消抖动,分(倍)频,脉冲输出,速率检测等。
3.4.2双稳类电路作用:比较器,锁存器,反相器,方波输出及整形等。
3.4.3无稳类电路作用:方波输出,电源变换,音响报警,玩具,电控测量,定时等。
第一种、是直接反馈型,振荡电阻是连在输出端VO的。
第二种、是间接反馈型,振荡电阻是连在电源VCC上的。
其中有应用最广的。
还有产生是方波振荡电路。
还有的是占空比可调的脉冲振荡电路,功能相同而电路结构略有不同。
第三种、是压控振荡器。
由于电路变化形式很复杂,为简单起见,只分成最简单的形式和带辅助器件的单元形式。
无稳电路的输入端一般都有两个振荡电阻和一个振荡电容。
只有一个振荡电阻的可以认为是特例。
3.5六反向器:3.6红外的介绍红外线遥控器在家用电器和工业控制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进一步自制红外遥控系统,也并非难事。
1.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如图1所示。
由图可见,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6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2.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如图2所示。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色等三种。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
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如图3所示。
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
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图5-8是常用两种红外接收头的外形,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Out)。
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图3列出了因接收头的外形不同而引脚的区别。
红外接收头的主要参数如下:工作电压:4.8~5.3V工作电流:1.7~2.7mA接收频率:38kHz峰值波长:980nm静态输出:高电平输出低电平:≤0.4V输出高电平:接近工作电压图5-9是目前所有红外遥控器发射电路的功能组成,其中的编码器即调制信号,按遥控器用途的编码方式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
例如用于电视机、VCD、DVD和组合音响的遥控发射的编码器,因其控制功能多达50种以上,此时的编码器均采用专用的红外线编码协议进行严格的编程,然而对控制功能少的红外遥控器,其编码器是简单而灵活。
前者编码器是由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按红外遥控协议进行编码,而后者适用于一般电子技术人员和电子爱好者的编码。
图4中的38kHz振荡器即载波信号比较简单,但专业用的和业余用的也有区别,专业用的振荡器采用了晶振,而后者一般是RC振荡器。
例如彩电红外遥控器上的发射端用了455kHz的晶振,是经过整数分频的,分频系数为12,即455kHz÷12=37.9kHz。
当然也有一些工业用的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或56kHz 等的载波信号。
因红外遥控器的控制距离约10米远,要达到这个指标,其发射的载波频率(38kHz)要求十分稳定,而非专业用的RC(38kHz)载波频率稳定性差,往往偏离38kHz 甚至很远,这就大大缩短了遥控器的控制距离。
因晶振频率十分稳定,所以专业厂家的遥控器全部采用晶振的38kHz作遥控器的载波发送信号。
编码器的编码信号对38kHz的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再经红外发射管D向空间发送信号供遥控接收端一体化接收头接收、解调输出、再作处理。
利用红外线的特点,可以制作多路遥控器。
在遥控发射电路中,有两种电路,即编码器和38kHz载波信号发生器。
在不需要多路控制的应用电路中,可以使用常规集成电路组成路数不多的红外遥控发射和接收电路,该电路无需使用较复杂的专用编译码器,因此制作容易。
1.频分制编码的遥控发射器在红外发射端利用专用(彩电、VCD、DVD等)的红外编码通讯协议作编码器,对一般电子技术人员或业余爱好者来说,是难于实现的,但对路数不多的遥控发射电路,可以采用频分制的方法制作编码器,而对一路的遥控电路,还可以不用编码器,直接发射38kHz 红外信号,即可达到控制的目的。
2.遥控接收解调电路为红外接收解调控制电路, IC2是LM567。
LM567是一种锁相环集成电路,采用8脚双列直插塑封装,工作电压为+4.75~+9V,工作频率从直流到500kHz,静态电流约8mA。
⑧脚为输出端,静态时为高电平,是由内部的集电极开路的三极管构成,允许最大灌电流为100mA。
3. 频分制多路控制器可以实现多路遥控器,即在发射端,将ICl组成的低频振荡器,其电路模式不变,只改变电阻R2,即可构成若干种R组成的多个频率不同的低频振荡器(即编码),利用微动开关转接,38kHz的载波电路共用;在接收电路中,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共用,再设置与接收端编码器相同个数的LM567锁相器和后级锁相驱动控制电路,各锁相环的振荡频率与各编码器的低频编码信号的频率对应相等。
这样发射端按压不同的按钮,载波信号接入不同频率编码的调制信号时,在接收端,各对应的LM567的拐脚的电平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多路控制信号。
上述所述的工作方式,称为频分制的编码方式。
这种频分制工作方式,其优点是可实现多路控制,但缺点是电路复杂,对于路数不多的控制电路,因电路工作原理简单,对一般电子技术人员仍然是有用的。
4组装调试:4.1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使用制版机应注意温度和夹缝的高度,当温度大约为160摄氏度时可以放板子,而且转印纸应该仔细包好,以免转印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腐蚀之后应该涂抹一层松香,以免铜线氧化,并有助于焊接时焊锡的衔接。
使用打孔机时要注意钻头应尽量贴近板子,以免空打偏了,特别要注意集成块的打孔,如果有偏差不好调整。
在使用示波器的时候要注意作定量测量时,应先将示波器通电预热10分钟以上,使机中各元件在热稳定状态下工作,否则由于机内元件温度处于上升过程,影响测量结果。
通常示波器的灵敏度都是指它的最大灵敏度。
Y输入调节在不同位置,对应的灵敏度不同。
因此,一经核准,Y输入调节就不能再动。
为了保护荧光屏,测量时应加扫描信号,使形成扫描线,避免亮点长时间集中在一点。
示波器Y输入和X输入端的阻抗一般很大(1兆欧/40皮法),在它的输入电路中几乎不形成电流,因此用示波器能够对微弱信号电压进行测量,这是它的优点。
示波器也可以测量电流,把一个小电阻串联在待测电路中(或利用电路中的已知电阻),测出它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路中的电流。
4.2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对照原理图将元件合理安装在电路板上,检查元件位置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用电烙铁将每个元件用焊锡焊牢,保证每个元件不虚焊。
在焊元件时根据不同元件的耐热性尽量减少焊接时间。
当电子器件焊接错误或者是需要再次焊接时应该很小心的拔出原来的器件,以防止弄坏电路板上的镀铜。
在调试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不要把元器件及导线弄掉。
调试中最多的是没有现象出现,或是现象不明显。
很有可能是焊短路或断路,元器件虚焊。
接电源时注意正负极,以防烧坏元器件。
使用万能表时注意量程。
若是没有现象,要逐一检查各部分是否有短路或断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