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0514
瓦斯事故63起,死亡149人,分别占事故总 次数和事故死亡总人数的19%和29%。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6. 2006全省煤矿发生死亡事故304起,
L>50
L>50
N ≤0.3,L= 25~50
塑性弯曲的顶板 是指赋存在煤层之上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能缓慢下沉,而后逐
渐与煤层底板方向接触。这一般在薄煤层或厚度不大的中厚煤层的石灰岩顶板中 才可能出现。
二、煤矿顶板与矿压规律
5.矿山压力基本知识 原岩应力— 在地下某一深处岩层未被开挖前 岩体内所具有的力。包括上覆岩层的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和膨胀应力等。其特点:三向平衡。
煤矿顶板灾害致因与预防
一、顶板事故及其危害 二、顶板与矿压规律 三、顶板事故的统计分析 四、顶板灾害致因分析与技术措施 五、顶板事故预防的管理对策
一、顶板事故的危害
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40%。 (一)我省煤矿近年顶板事故情况
1. 1995-2001年 (7年) 全省煤矿伤亡事故2802起,死亡5232人。 其中:顶板事故1245起,死亡1474人,平均每年 178起,死亡210人,死亡事故次数和死亡人数分 别占总量的44%和28%(较2001年全国顶板死亡 人数高出3个百分点)。
①Ⅰ级基本顶 N>5,称无周期来压或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顶 板,这时基本顶的垮落与错动对工作面的支架无多大影响。
②Ⅱ级基本顶 2<N<5,为有周期来压顶板,基本顶的失稳 对工作面支架有较为严重的影响。
③ Ⅲ级基本顶 N<2,甚至没有直接顶,为周期来压严重的 顶板,这时基本顶悬露与垮落都将对工作面支架有严重的影响。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模版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模版一、前言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炭生产的稳定性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顶板灾害,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煤炭生产的持续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从支护技术、预防技术和监测技术三个方面,介绍顶板灾害防治的相关技术。
二、支护技术1.柔性支护技术:通过采用柔性支架和柔性顶板支护材料,在煤巷或顶板较软的地方,以增加顶板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柔性支护技术具有吸能减震、易于施工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减轻顶板压力,降低顶板松动风险。
2.硬性支护技术:采用刚性支架和顶板支护材料,对矿井中的顶板进行刚性支护。
硬性支护技术适用于煤巷或顶板较硬的区域,能够有效保护顶板的稳定和矿工的安全。
常用的硬性支护技术包括锚杆支护、锚索支护和钢梁支护等。
三、预防技术1.综合治理技术:通过综合分析顶板灾害发生的原因和特点,采取多种技术手段综合治理顶板灾害。
综合治理技术包括地质治理、支护技术和气体控制等措施,通过综合治理,对煤矿顶板进行综合性的加固和管理,有效预防顶板灾害的发生。
2.合理开采技术:合理开采是预防顶板灾害的基础,通过合理的开采方案和采场布置,减少地应力的集中和顶板松动的可能性。
合理开采技术包括采煤速度调控、合理液压支架布置、合理采场间距等。
四、监测技术1.地质监测技术:通过地质监测技术对煤矿顶板的变形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顶板变形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地质监测技术包括测斜仪、应力监测仪器和地质雷达等。
2.支护监测技术:通过对支架应力和位移等参数的监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判断支护的有效性,及时对支护进行调整和修复。
支护监测技术包括支架应力监测、位移监测和压力监测等。
五、结语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但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顶板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安全和煤炭生产的持续性。
本文介绍了支护技术、预防技术和监测技术在顶板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
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顶板重大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将会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重大事故。
为了有效防治顶板重大灾害,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顶板重大灾害的防治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煤矿生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一、顶板重大灾害的特点顶板重大灾害是指在采煤过程中,由于顶板失稳、冒落或垮塌而引发的灾害。
其特点主要包括:突发性强、危害性大、难以预测、难以控制等。
因此,防治顶板重大灾害显得尤为重要。
二、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1. 加强顶板监测通过安装各类顶板监测仪器,及时监测顶板的变形和位移情况,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理,以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
2. 加强支护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和巷道等地方,加强支护措施的施工和管理,确保顶板的稳定和安全。
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规范矿工的作业行为,加强对顶板的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顶板安全隐患。
4.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矿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顶板重大灾害防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
5. 强化安全监管加强对矿井生产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
三、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的意义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顶板重大灾害防治实施方案,对于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顶板重大灾害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能够提高矿井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语顶板重大灾害的防治是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广大矿业企业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方案,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顶板重大灾害的发生,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矿井生产的安全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顶板灾害防治及防备
顶板灾害防治及防备一、影响矿山压力显现基本因素矿山压力显现,受采动压力、巷道围岩变形、巷道围岩性质、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力学性质、煤岩层的赋存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一般顶板冒落灾害的防治措施及装备1、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工作面采用“三、四控顶”,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2、回采工作面支护选择采煤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采煤工作面采用支柱支护顶板,根据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岩性和采高,分别选用DW800单体液压支柱。
3、采区巷道支护的选择采区全煤巷道采用戴帽点柱或架木厢支护;半煤岩巷采用架金属厢、锚杆支护;岩巷采用锚喷支护,顶板特别破碎巷道采用锚网、砌碹支护。
4、顶板灾害防治措施(1)、合理选择巷道位置和支护方式,采面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支柱排距、柱距、支柱迎山角及顶板初撑力等主要参数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严禁缺柱。
(2)、严格采掘工作面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者不准生产。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凡无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或没有组织学习,不准生产。
(4)、采掘工作面空顶距不得超过《作业规程》规定,严禁空顶作业。
(5)、单体液压支柱要定期进行检修、试压,禁止使用不合格支柱。
(6)、架厢掘进工作面,必须坚持使用前探梁和固棚器,支架和顶帮之间空隙,必须用排柴塞紧,接顶背实。
锚喷支护的巷道坚持锚喷跟拢碛头。
对顶板特别破碎段,生产科和有关科室必须到现场调查研究,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方能继续作业。
(7)、采掘各队严格执行干部跟班制度,无队干部跟班负责安全,不准上班。
跟班队干部负责解决当班不安全的事故隐患,一时处理不了的必须向下班交待清楚。
(8)、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时必须制定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悬顶面积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要实施强制性放顶。
周期来压必须在放顶线内掺加强支护,采面收尾时要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并要有主管生产、安全的人员跟班作业监护安全。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措施
案例五
总结词
积极创新、不断优化、提高支护效果
详细描述
该矿区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优化顶板支护技术,提高支护效果。通过这 些措施,能够有效增强煤巷的稳定性,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在采掘现场设置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 下能够及时使用。
加强员工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 能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技术措施的实施与监 督
技术措施的实施流程
制定顶板事故预防方案
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顶板事故预防方案,明确预防 措施、责任人和时间安排等。
建立顶板管理制度
局部冒顶指顶板少量冒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
垮塌事故指顶板大面积垮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设 备损坏。
煤矿顶板事故的危害
1
煤矿顶板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给 企业和员工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生命损失。
2
顶板事故还会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 环境,降低矿井的抗灾能力。
3
因此,预防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对于保障员工 生命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方式
采取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组织机构
建立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牵头,安全、生产、技术等部门参与的培训教育小组,负 责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教育、监督实施情况。
实施流程
制定培训计划、发布培训通知、组织人员参加培训、进行考核并建立档案。
煤矿顶板灾害
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是:
• (1)在工作面上下平巷掘进时不要破坏其复合顶板,应托 住伪顶施工。 • (2)工作面初采时不要向采空区侧前进。(常说的反采) • (3)避免上下平巷与工作面斜交形成三角形。 • (4)严禁仰伪斜开采。 • (5)提高支柱的初撑力。
• (6)用拉钩器配合钢丝绳将工作面支架上下连成一体。
• (7)灵活地应用戗柱,使它们迎着顶板岩层可能推移的方 向支设。
3、大块游离顶板旋转推垮型冒顶
• (一)冒顶原因 • 当煤层顶板存在由断层、裂隙、层理或薄弱岩层 切割成大块游离顶板时,这个游离顶板可能旋转 而下,把工作面支柱向煤壁推倒,造成推垮型冒 顶事故。 • (二)防治措施 • 1、加强地质及观察工作,准确分析顶板破碎、节 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地质变化情况,判断游离顶板 的范围。 • 2、在游离顶板范围内加强支护,不要进行回柱作 业,特别要注意放炮震动的影响。 • 3、如果工作面使用的是金属支柱,要用木支架代 替金属支架。 • 4、待游离顶板全部都处在放顶线以外的采空区时, 再用铰车回柱。
四、斜巷地压
在平巷里,顶压的方向是重力线方向,是垂 直于巷道的顶板的。 在倾斜巷道顶压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压力,一 个是垂直于顶板的垂地压力(N),另一个是 平行于顶板的倾斜压力,即下推力(H)
斜巷底板岩石重力分布: Q-重力; H-下滑力; N-对底板压力
倾斜巷道架设支架要求
• 倾斜巷道的支架既要承受垂直压力,又要承受 下推力。因此,倾斜巷道的支架就不能按垂直 于巷道顶、底板方向去架设,而必须向上迎一 个角度,支架迎山角是为了克服下推力,防止 支架向下倾倒的措施之一。 • 支架的迎山角(β)是按照巷道倾角(α)来计算的, 一般迎山角等于巷道倾角的1/6~1/8,即 β=(1/6~1/8)口,例如巷道倾角为30°,则 迎山角为5°~4°。迎山角过大、过小都会降 低支架的支撑能力,迎山角过大叫过山,迎山 角给反了叫退山,都是不允许的。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围绕顶板灾害的防治技术展开论述,不使用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以突出论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一、顶板灾害的概述顶板灾害是煤矿工作面上顶板发生破碎或崩落的现象,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灾害。
这种灾害会造成矿井内的岩石泥浆大量涌出,严重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稳定运行。
二、顶板控制技术为了有效地防止顶板灾害的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了多种顶板控制技术。
其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是岩层支护技术。
该技术通过对岩石层进行支护,形成坚固的岩体结构,以保持岩层的稳定性,防止其崩落。
岩层支护技术具有多种形式,如锚杆支护、钢架支护、喷锚支护等。
这些技术都能有效地增强岩层的稳定性,防止岩层发生破碎和崩落。
三、顶板预测技术顶板预测技术是防治顶板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对岩石层的变形、破裂和位移等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前预测出顶板灾害的可能发生位置和时间,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常用的顶板预测技术有测量仪器和监测系统。
测量仪器用于准确测量岩石层的位移和变形情况,监测系统则将测量结果实时传输到中心控制室,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四、顶板加固技术顶板加固技术是对已经出现灾害的顶板进行修复和加固的技术。
它通过钻孔、注浆、爆破等方式,将强固材料注入岩石裂隙中,以填充和加固岩体,恢复顶板的稳定性。
顶板加固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能够迅速修复受损的顶板,恢复矿井的正常生产。
五、顶板排水技术顶板灾害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岩石泥浆涌出,给矿井的安全运营带来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煤矿安全生产中采用了顶板排水技术。
顶板排水技术利用井下排水泵抽取顶板泥浆,将其排至地面或其他安全地点。
通过排水,能够有效控制顶板泥浆的涌出,减少顶板灾害的危害。
六、顶板综合治理技术顶板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顶板综合治理技术综合运用了岩层支护、顶板预测、顶板加固和顶板排水等多种技术手段,以全面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范文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范文一、引言巷道顶板灾害是矿山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事故形式,也是造成矿山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
巷道顶板灾害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对整个矿山的生产秩序和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巷道顶板的灾害防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冒顶作为巷道顶板灾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矿山安全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和及时处理的问题。
本文将就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进行探讨。
二、巷道顶板灾害的类型及防治措施1. 巷道顶板灾害的类型(1)冒顶:顶板突然坍塌,从而造成事故。
(2)剥离:顶板与底板分离,造成高空坍塌。
(3)落石:顶板上的岩石脱落,造成伤人和堵塞巷道的情况。
(4)冲击:顶板因特殊原因发生震荡,从而造成事故。
2.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措施(1)科学施工:在巷道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和规范的施工方法,合理选择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确保顶板的系统稳定和力学均衡。
(2)定期检测:对已建设的巷道顶板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隐患,进行处理和修复,防止事故的发生。
(3)强化支护:对顶板较差、易发生灾害的地区,进行强化支护工作,采用可靠的支护措施,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加强管理:加强对巷道顶板的管理,确保支护措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冒顶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1. 冒顶的处理方法(1)紧急撤离:一旦发生冒顶,首要任务是及时撤离受到威胁的人员,确保人员的安全。
在紧急撤离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冒顶区域和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地方。
(2)查找原因:冒顶发生后,要及时对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导致冒顶的主要原因,以便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和防范措施。
(3)临时支护:在冒顶区域进行临时的支护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冒顶。
可以使用木材、钢筋等材料进行支撑,确保冒顶区域的稳定性。
(4)修复工作:在冒顶区域修复顶板,采取有效的措施填补坍塌空洞,恢复巷道的正常使用。
修复工作需要根据冒顶情况和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方案和施工措施。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第一节基本理论概述一、顶板事故的形式和特点(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1. 局部冒顶事故局部冒顶事故实质上是已被破坏的顶板失去依托而造成的。
就其触发原因而言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采煤工作(包话破煤、装煤等)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即在采煤过程中未能及时支护已出露的破碎顶板;另一部分则是单体支护回柱和整体支护的移架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
2. 大冒顶事故`采煤工作面的大冒顶事故也叫采场大面积切顶、落大顶、垮面。
1)由直接顶运动所造成的垮面事故就其作用力的始动方向可分为以下两大类:(1)推垮型事故。
包括走向推进工作面常发生的倾向推垮型事故,及倾斜推进工作面容易发生的向采空区方向推垮型事故。
(2)压垮型事故。
包括向煤壁方向压垮,及向采空区方向压垮型事故。
2)由老顶运动所造成的垮面事故(1)冲击推垮型(即砸垮型)事故。
这类事故发生时,开始运动的老顶首先将其作用力施加于靠近煤壁处已离层的直接顶上,造成煤壁片塌和顶板下切,紧接着高速运动的老顶把直接顶推垮。
(2)压垮型事故。
这种事故发生在采用木支架支护的采场。
3)大冒顶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从工作面倾斜方向来说,距离上出口 10 m范围内的事故比例通常是临近下出口部位所发生事故比例的两倍多。
其主要原因是受上侧工作面支承压力作用的影响,顶板的完整性容易受到破坏的结果。
从工作面推进方向来说,采煤工作面从开切眼推进开始到回采结束,就顶板运动和矿压显现特征的差别而言,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老顶各岩梁初次来压完成前的初次来压阶段,以及老顶来压完成后的正常推进阶段。
(二)巷道顶板事故巷道的变形和破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巷道中常见的顶板事故按照围岩破坏部位可分为:巷道顶部冒顶掉矸、巷道壁片帮以及巷道顶、帮三面大冒落三种类型。
按照围岩结构及冒落特征又可分为:镶嵌型围岩坠矸事故、离层型围岩片帮冒顶事故、松散破碎围岩塌漏抽冒事故以及软岩膨胀变形毁巷事故等几种形式。
煤矿顶板灾害的防治措施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1.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1)局部冒顶事故特点:这类顶板事故的特点是范围(一般约2-3m )和冒顶高度较小,每次事故伤亡的人数不多(1-2个),对生产的影响不是特别严重,因而容易被忽视。
局部冒顶事故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事故总是在有人工作的部位发生,加之预兆又不十分明显,因此极易造成人身伤亡。
(2)大冒顶事故特点:事故的特点是垮落面积大,来势凶猛,时间持久,常导致重大人身伤亡和设备、器材遭受大量损坏,往往造成生产中断。
2.影响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因素(2)开采技术3.影响巷道顶板事故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因素:①岩石性质及其构造特征;②开采深度;(3)煤层倾角;(4)地质构造因素;(5)水的影响;(6)时间因素的影响(2)开采技术因素:①巷道与开采工作的关系,(2)巷道的保护方法,(3)巷道本身采用的支架类型和支护方式。
4.回采工作面和巷道的支护原理分别是什么?(1).回采工作面支护原理根据矿山压力的理论,整个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中,裂隙带老顶岩层能够形成一种“大结构”。
裂隙带岩梁“大结构”承担了其上覆绝大部分岩体重量,工作面支架在其掩护之下,因此支架受力要远小于覆盖层重量。
裂隙带岩梁“大结构”是由“煤壁-回采工作面支架-采空区已冒落的矸石”支撑体系所支撑。
工作面支架的工作阻力应保证裂隙带岩梁“大结构”的稳定。
(2).巷道支护原理在开掘巷道以后形成的“支架一围岩”力学平衡系统中,围岩通常承受着大部分的岩层压力,而支架却只承担其中一小部分。
而且,在支架和围岩分担岩层压力的过程中,巷道支架所承担的载荷是多变的,其分担岩层压力的比重视围岩本身承担了多少载荷而定。
围岩分担的比重愈多,支架分担的比重将愈少。
合理的支护方式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力,使支架与围岩在相互约束的状态下共同承载,使得围岩在承受一定支架阻力的条件下有限制地(而不是自由地)向巷道空间内变形(受控变形)。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及冒顶的处理巷道顶板灾害是矿山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对矿工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冒顶处理方法对于确保矿山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一、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1. 加强巷道顶板支护:巷道顶板支护是防止巷道顶板灾害的首要措施。
常见的巷道顶板支护形式有钢架支护、锚杆支护和注浆支护等。
采用合适的钢架、锚杆和注浆材料,在巷道顶板周围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使其能够承受地压力并分散荷载,有效防止巷道冒顶。
2. 加强巷道顶板的预警监测:通过安装合适的巷道顶板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取顶板的变形情况,及时预警巷道顶板灾害的发生。
常见的巷道顶板监测设备有测斜仪、测距仪和应变计等。
在巷道支护过程中,及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支护措施,确保巷道顶板的稳定性。
3. 加强巷道通风和湿度控制:巷道通风和湿度控制是防治巷道顶板灾害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和湿度调节措施,可以控制巷道顶板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巷道冒顶的风险。
同时,定期进行巷道排水和喷淋作业,保持巷道的湿润状态,减少顶板冒裂的可能性。
二、冒顶的处理方法1. 确保人员的安全:在发生冒顶事故时,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
立即组织矿工紧急撤离,并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如进入安全通道、使用救生设备等。
同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评估事故的范围和影响,并制定救援方案。
2. 加强巷道顶板的临时支护:在冒顶现场进行临时支护是防止进一步事故发生的关键步骤。
可以使用临时支撑材料,如钢架、木材和砖块等,在冒顶区域设立支护体系,增加顶板的稳定性。
同时,密切监测冒顶区域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临时支护措施。
3. 排除冒顶原因:冒顶事故发生后,需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导致冒顶的根本原因。
常见的冒顶原因包括地质构造、煤层岩性、巷道支护不到位等。
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加强巷道的修复和加固:在冒顶事故处理完毕后,需要对巷道进行修复和加固工作。
矿井顶板灾害防治
矿井顶板灾害主要包括顶板垮塌、顶板冒 落、顶板破碎等类型。
矿井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 一,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生产效率 具有严重影响。
矿井顶板灾害的防治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 要内容之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 管理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矿井顶板灾害的分类
岩石垮塌:岩石因压力过大或结 构不稳定而发生垮塌
生产管理因素
安全管理不到 位:缺乏有效 的安全管理制
度和措施
设备维护不足: 设备老化、损 坏,导致顶板
稳定性下降
作业人员操作 不当:违反操 作规程,导致
顶板破坏
地质条件变化: 地质条件不稳 定,导致顶板
变形、破坏
04
矿井顶板灾害的预防措施
强化矿井地质工作
加强地质勘探, 掌握矿井地质
情况
制定合理的开 采方案,避免
过度开采
加强矿井顶板 支护,提高顶
板稳定性
加强矿井通风,பைடு நூலகம்降低瓦斯浓度, 防止瓦斯爆炸
科学合理地选择采矿方法
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如长壁开采、短壁开采等 避免采用不合理的采矿方法,如过度开采、不合理的采矿顺序等 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如自动化采矿、智能化采矿等 加强采矿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如定期检查、加强培训等
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 资源共享和协同救援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能力 加强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人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确保救援及时有效
及时处置和报告事故
及时发现:一旦发现矿井顶板有异常变形或裂缝,应立即采取措施进 行处置。
加强生产管理
制定严格的生产计划和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2篇)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为了有效地防治顶板灾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科学的顶板管理制度。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操作程序。
制定顶板管理计划,明确顶板监测、预报、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同时,应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工具,配备专业的顶板管理人员,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
其次,加强顶板监测和预警。
通过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矿井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顶板的变形、破裂、下沉等情况。
利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判断顶板灾害的风险程度,并进行预报。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另外,加强顶板支护技术。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要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和规范,选用符合要求的支护材料,如钢架支护、锚杆支护等。
另一方面,要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和顶板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支护方案,确保支护效果。
总之,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的矿井条件和顶板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经验和智慧,确保顶板灾害的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最终目标是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促进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们要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的管理,改进矿井支护技术和设备,提高矿工的安全操作意识和技能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根本上减少顶板灾害的发生,为矿井生产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范本(二)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的稳定进行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顶板灾害,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煤矿冒顶:防治及措施
煤矿冒顶:防治及措施引言因为顶板意外冒落造成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害、生产中止等事故,仍然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许多特殊的地质技术环境中需要制定特殊的顶板支护安全措施,并且有关干部要亲自到现场指挥。
在松软的煤、岩层和流沙及地质破碎带,断层带掘进井巷时,较有可能大面积漏垮冒顶。
由此可见,预防井巷冒顶,重视井巷漏垮冒顶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1井巷漏垮冒顶事故的防治由于井巷遇煤层松软倾角大,直接顶帮异常破碎,工作面支护如果某个地点失效或无法支护,发生局部漏冒,破碎顶板就有可能从这个位置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漏空,导致工作面漏垮冒顶事故。
1.1井巷工程地质预测预报(1)井巷工程施工前地质预测预报,利用地质勘探、已有井巷工程揭露有关地质资料,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破碎带、大断层、陷落柱、背向斜挤压等构造,松软厚煤层的位置,影响范围,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2)井巷工程施工过程特殊的地质技术环境观察,井巷工程顶板裂隙发育,地质破碎带出现,断层面间多充以粉状或泥状物,断层面都比较光滑,上下盘之间的岩石几乎没有黏结力,尤其是断层面成为导水裂隙时更是彼此分离、漏煤、大淋水等现象,是可能冒顶预兆,就必须果断预测,加以防范。
1.2预防井巷漏垮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1)选用合适的支护,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压力。
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
(2)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
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撑力的支架,支架施工时要严格按工序质量要求进行,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与空帮现象。
(3)凡因支护失效而空顶的地点,在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
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
靠近掘进工作面10米长度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被爆破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修复。
(4)在易发生推垮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
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顶板灾害是指在地下开采过程中,由于上覆土体的沉降和变形,导致地下工作面顶板发生断裂、冒顶、遗留大块岩石等不稳定状况,给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行带来威胁的一类矿山灾害。
顶板灾害的发生,对矿井生产的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顶板灾害,科研人员和矿业企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不断提出和应用新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进行介绍。
1. 拱形支护技术拱形支护是指利用锚杆、锚索、钢梁等材料进行支撑和加固,形成一定的拱形结构,使得顶板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这种技术在地下矿井中广泛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顶板的沉降和断裂,减少冒顶和岩石掉块的发生。
2. 预应力锚杆技术预应力锚杆技术是指在锚杆施工过程中,对锚杆进行拉力预应力处理,增加锚杆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
通过采用预应力锚杆技术,可以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降低顶板的变形和断裂风险。
3. 复合支护技术复合支护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的支护材料和结构组合应用,通过协同作用,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常见的复合支护材料包括锚杆、钢梁、网片等,常见的复合支护结构包括拱形、平板形、蜂窝形等。
复合支护技术结合了不同材料和结构的优势,能够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开采方式的要求。
4. 预防性支护技术预防性支护技术是指在采矿过程中,通过提前采取支护措施,控制顶板的变形和破裂风险。
这种技术包括定期检查和维修支护设施、监测顶板的变形和应力变化、调整开采方法和速度等。
通过采取预防性支护技术,可以及早发现和修复顶板的问题,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
5. 人工补强技术人工补强技术是指在存在顶板灾害风险的区域,采取加固和支护措施,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整体强度。
这种技术包括补强梁的安装、人工爆破等。
人工补强技术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灾害风险,制定相应的加固方案和施工步骤。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主要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和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由老顶运动所造成的垮面事故 就其作用力的性质和始动力的性质和始动方向不同也可分 为以下两种类型: (1)冲击推垮型(即砸垮型)事故图6-1-3所示。
图6-1-3 老顶运动引起的冲击推垮 (砸垮)型事故
a-煤壁片塌和顶板下切; b-老顶把直接顶推垮
7
(2)压垮型事故。事故过程如图 6-1-4 所示。
顶板向采空区方向推垮后
5
(2)压垮型事故。包括向煤壁方向压垮,如图 6-1-2a 、b 所示,及向采 空区方向压垮型事故,如图 6-1-2c 、d 所示。
图6-1-2 直接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事故
a-顶板向煤壁方向压垮前;b-顶板向煤壁方向压垮后;c-顶板向采空区
6
方向压垮前;d-顶板向采空区方向压垮后
顶板下沉很小,如图 6-1-6 所示。
图6-1-6 老顶初次来压前状况
10
(二)巷道顶板事故
巷道的变形和破坏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巷道中 常见的顶板事故按照围岩破坏部位可分为:巷道顶 部冒顶掉矸、巷道壁片帮以及巷道顶、帮三面大冒 落三种类型。按照围岩结构及冒落特征又可分为: 镶嵌型围岩坠矸事故、离层型围岩片帮冒顶事故、 松散破碎围岩塌漏抽冒事故以及软岩膨胀变形毁巷 事故等几种形式
4
1)由直接顶运动所造成的垮面事故 就其作用力的始动方向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推垮型事故。 包括走向推进工作面常发生的倾向推垮型事故,如图6-1-1a 、 b 所示,及倾斜推进工作面容易发生的向采空区方向推垮型事 故,如图 6-1-1c 、d 所示。
图6-1-1 直接顶运动引起的推垮型事故
a-顶板沿倾斜方向推垮前;b-顶板顶板沿倾斜 方向推垮后;c-顶板向采空区方向推垮前;d-
另外,巷道中的冒顶还会由于斜巷跑车冲倒支 架、车辆掉道和车上的物料突出车外引起支护受损 以及支护方式选择不当或质量不合格而不能承受矿 山压力等因素引起。
11
二、影响顶板事故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煤层倾角。煤层倾角对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的影 响是很大的。对于缓倾斜煤层来讲,老顶来压步距较短,来压 较易控制。特别是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在顶板为坚 硬岩层时,来压时顶板大面积冒落往往形成强烈的冲击地压现 象。 (2)回采工作面的围岩组成。回采工作面的围岩,一般是 指直接顶、老顶以及直接底的岩层。老顶的失稳、来压强度以 及老顶和直接顶的相对位置关系不仅对直接顶的稳定性有直接 影响,而且对确定支护强度、支架具备的可缩量以及选择采空 区处理方法等,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14
三、支护原理
1.回采工作面支护原理 根据矿山压力的理论,整个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中,裂隙带
老顶岩层能够形成一种“大结构”,如图6-1-7所示
图6-1-7 回采工作面裂隙带岩梁“大结构” A煤壁支撑影响区(a-b );B-离层区(b- c);C-重新压实区(c-d);
-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a-支撑影响角
15
2.巷道支护原理图
如图 6-1-8所示。
岩层应力线
图 6-1-8 支架与围岩相 互作用关系图
1-围岩松动破坏前的承载和变形曲线; 2-围岩松动破坏后的承载和变形曲线;
3-支架承载变形曲线
16
第二节 回采工作面顶板的日常管理 主要内容
• 一、回采工作面顶板情况和来压的预测 • 二、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技术要求 • 三、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制度要求
(5)水的影响。
(6)时间因素的影响 2. 开采技术因素 影响巷道顶板事故的开采技术因素主要包括: (l)巷道与开采工作的关系,如巷道是处于一侧采动还是两侧 采动的条件下,是受初次采动还是受多次采功影响; (2)巷道的保护方法,如巷道是依靠留煤柱保护还是在巷旁用 专门的刚性充填带保护; (3)巷道本身采用的支架类型和支护方式。
3
第一节 基本理论概述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项板事故的形式和特点
井下回采工作面和巷道由于其支护要求、方式和支护 空间的差异,其冒顶的表现形式通常不同。
(一)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 1. 局部冒顶事故
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多发生在单体支护工作面,尤其是 在木棚及金属摩擦式铰接顶梁支护工作面。
2.大冒顶事故
回采工作面的大冒顶事故也叫采场大面积切顶、落大顶、 垮面。
大家好
第六章 煤矿顶板灾害防治 目录
• 第一节 基本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回采工作面顶板的日常管理
• 第三节 回采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 第四节 巷道顶板灾害的防治
• 第五节 顶板事故处理
•
复习题
•
问题思考
2
第一节 基本理论概述 主要内容
• 一、项板事故的形式和特点 • 二、影响顶板事故的主要因素 • 三、支护原理
图6-1-4 老顶运动引起的压垮型 事故
a-靠近采空区支柱先压断; b-支柱全部压断而垮面
8
应该指出的是,整体液压支架一般由于其初撑力及其工作 阻力比较高,可缩量大,发生大冒顶的机率较小。归纳上述各 类顶板事故,大致情况如图 6-1-5 所示。
图6-1-5 采场顶板事故分类
9
3)大冒顶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图6-1-6 老顶初次来压前状况 这是由于老顶岩梁在初次来压前其两端由煤壁等高支撑,
12
(3)地质构造。 (4)开采深度。 (5)煤层厚度。中厚及厚煤层要比薄煤层发生顶板事故的 机率大。其主要原因:一是厚煤层分层开采的下分层在假顶条 件下,工作面刚开始推进时顶板胶结不好,容易首先发生局部 冒顶,二是采出空间大,不利于老顶形成自稳结构。
2.开采技术
开采技术对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 与支护方式有关,还受到回采工艺及其参数(采高、控顶距、 循环进度等)、采空区处理方式、是否分层开采等开采技术因 素的影响。
另外,不同的回采工序对顶板下沉量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采高与控顶距是影响上覆岩层破坏状 况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随采高与控顶距的增大,在支承 压力的作用下,工作面煤壁也越不稳定,易于片帮。
13
(二)影响巷道顶板事故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岩石性质及其构造特征。 (2)开采深度。采深大时,由于上覆岩层重量大,形成的支承 压力较大。 (3)煤层倾角。煤层倾角不同往往使巷道破坏形式有差别。 (4)地质构造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