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14 新人教版选修3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设计3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具备了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2、学习方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探究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3)了解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和讨论交流,进一步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公开课)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公开课)《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并为后面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做好铺垫。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是选修内容,是在必修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
但根据高中化学考纲,本部分内容在高考的选考大题中出现。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具备了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所教班级为平行班,学生基础比较差,必修二的内容还不够熟练,在新课之前还需要复习。
2、学习方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周期和族的划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3 第1章 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明确学习目标] 1.熟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进一步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认识元素周期表中区的划分。
学生自主学习一、元素周期系的形成1.各周期ⅠA族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2.元素周期系的形成(1)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每一周期(第一周期除外)从□07碱金属元素开始到□08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外围电子排布从n s1递增到n s2n p6。
(2)元素周期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09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
3.元素周期系的复杂性由于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在能级里的填充顺序遵循构造原理,元素周期系的周期□10不是单调的,每一周期里元素的数目□11并不总是一样多,而是随周期序号的递增渐渐□12增多,同时,金属元素的数目也逐渐□13增多。
二、元素周期表的分区1.按电子排布分区:按核外电子排布式中□01最后填入电子的□02能级的符号可将元素周期表(ⅠB族、ⅡB族除外)分为s、□03p、□04d、f 4个区,而ⅠB族、ⅡB族这2个纵列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可理解为先填充满□05(n-1)d 能级而后再填充□06n s能级而得名□07ds区。
2.元素周期表分为5个区:s区、p区、d区、ds区、f区。
1.每一周期都是从活泼金属开始以惰性气体结束吗?提示:不是。
第一周期是从H开始的,它是非金属元素。
2.“s区元素都是金属元素,p区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该说法正确吗?提示:不正确。
s区元素有非金属元素H,其他均为金属元素;p区元素既包含金属元素,又包含非金属元素。
3.副族元素和第Ⅷ族为什么又称为过渡元素?提示:第Ⅷ族元素是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中的元素,而副族元素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除去第Ⅷ族元素以外)的元素。
由于副族元素和第Ⅷ族元素是从典型的金属元素(s区元素)过渡到非金属元素(p区元素)的中间元素,因而又被称为“过渡元素”。
选修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精编教案
班级: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旧知,能说出比较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并正确判断;
2.通过阅读课本17-18页,能背诵电离能定义,复述递变规律、反常并解释原因;
3.通过阅读课本18-20页,能说出电负性定义,复述递变规律并比较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4.通过教师讲评,能利用对角线规则书写方程式并判断物质的性质。
【思考1】①比较C、N、O、F、Si的第一电离能。
②第一电离能介于B和N之间的第二周期元素有种。
3.电负性
(1)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
(2)规律:一般来说,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对副族元素而言,同族元素的电负性也大体呈现这种变化趋势。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2.电离能
(1)原子失去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的能量叫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表示,单位为。
(2)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变(稀有气体除外),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越来越,越来越(填难或易)失去电子,因此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趋势,每个元素的第一种元素(氢和碱金属)第一电离能最,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
【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分区,;
难点:核外电子、价电子排布式正确判断元素的位置。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铺路搭桥:三长三短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每逢二三分主副,镧系锕系各十五,都在第三副族处。
(1)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个纵列,列为Ⅷ组,各周期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提高)知识讲解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2、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3、掌握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4、了解元素电离能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5、了解元素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根据元素的电负性资料,解释元素的“对角线"规则;6、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点梳理】【高清课堂:原子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与周期表】要点一:原子结构与周期表1、元素周期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的结果)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稀有气体.然后又开始由碱金属到稀有气体,这就是元素周期系中的一个个周期.这也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中为什么最外层的电子数不超过8个电子的原因。
2、元素周期表:(体现元素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⑴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第一周期中元素只有一个电子层即第一个能层,而第一能层只有一个能级,该能级最多只容纳2个电子,所以第一周期只有两种元素。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14 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14 新人教版选修3知识与技能:1、掌握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2、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4、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5、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教学过程:【复习】元素周期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式书写。
【板书】二、元素周期律【提问】思考回答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回答】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化合价从+1~+7,最低化合价从-4~-1价,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讲解】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称为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内涵丰富多样,下面,我们来讨论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板书】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
1、原子半径【讨论】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因素是核电荷数。
这两个因素怎样影响原子半径?【总结】电子的能层越多,电子之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的半径增大;而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引力也就越大,将使原子的半径缩小。
这两个因素综合的结果使各种原子的半径发生周期性的递变。
【板书】影响因素:能层数、核电荷数。
【投影】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如图l—20所示。
【学与问】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周期表中的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回答】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是核电荷数。
显然电子的能层数越大,电子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选修三教案1 1原子结构与性质(新人教版精品)
选修三教案1 1原子结构与性质(新人教版精品)选修三教案1-1原子结构与性质(新人教版精品)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科学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4、能够用符号则表示原子核外的相同能级,初步晓得量子数的涵义5、鼓腮常用元素(1~36号)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难点: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一、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1、氢元素宇宙中最多样的元素2、宇宙年龄距近约140亿年,地球年龄已有46亿年。
二、能层与能级【教学步骤、内容】阅读引言]思考并讨论:1、“物质的共同组成与结构”与“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两方面就是什么关系?2、物质的共同组成与结构如何同意性质?分别举例说明。
[Arracourt]念第一章章图[讲]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史――不同时期的原子结构模型1、公元前400多年前,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观点:物质由原子形成,且原子就是不可分的微粒;原子的融合和拆分就是万物变化的显然。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说;物质由原子组成,且原子为实心球体,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同种分子的质量和性质相同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辨认出了电子,明确提出原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原子就是一个平均值原产着正电荷的粒子,电子方形其中并中和正电荷,并使原子呈圆形电中性,原子就是可以再分的4、卢瑟福原子模型: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并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作高速运动。
5、波尔原子模型: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轨道不牢核作高速运动6、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现代科学家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即运用电子云模型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
[问]宇宙什么是时候诞生的?我们的地球从那里来?[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一、开天辟地―原子的问世1[投影]宇宙大爆炸图片(图1-1):然后经过长或短的发展过程,以上元素发生原子核的熔合反应,分期分批的合成了其它元素。
最新新人教版化学选修3高中《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四.doc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二、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一个横行。
主族:由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副族:仅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
三、各周期元素数目与相应能级组的原子轨道关系1.核外电子排布与族序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判断:按电子填充顺序由最后一个电子进入的情况决定,具体情况如下:(3)进入(n -1)d①(n -1)d 1~5为ⅢB ~ⅦB ⇒族数=[(n -1)d +n s]电子数 ②(n -1)d 6~8为Ⅷ③(n -1)d 10为ⅠB 、ⅡB ⇒族数=n s 的电子数 ④进入(n -2)f ⎩⎨⎧⎭⎬⎫4f ——La 系元素5f ——Ac 系元素ⅢB 2.纵列与族的关系3.(1)主族(ⅠA ~ⅦA)和副族ⅠB 、ⅡB 的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n s +n p 或n s)。
(2)副族ⅢB ~ⅦB 的族序数=最外层(s)电子数+次外层(d)电子数。
(3)零族: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或2。
(4)Ⅷ族:最外层(s)电子数+次外层(d)电子数。
若之和分别为8、9、10,则分别是Ⅷ族第1、2、3列。
五、各区元素特点1.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2.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或同价态离子半径均增大。
3.阳离子半径小于对应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大于对应的原子半径,如r(Na +)<r(Na),r(S)<r(S2-)。
4.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随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减小,如r(S2-)>r(Cl-)>r(K +)>r(Ca2+)。
5.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的离子,核外电子多的半径大,如r(Fe2+)>r(Fe3+),r(Cu +)>r(Cu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
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5,写出该元素原子的价电 子层结构式,并指出该元素所属的周期和族。
其排布式为[Ar]3d54s2, 由于最高能级组数为4,其中有7个价电子,故该元素是第四周期ⅦB族。
思考与探究
按照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的元素划分为5个区:s区、p 区、d区、ds区、f区。划分区的依据是什么? s区、d区、 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
P区,主族,第三周期,第VIIA族 ds区,副族,第四周期,第IB族
3、由下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给出其原子的价电子层构型 (3)第四周期第VIA族 (4)第四周期第IVB族
4S24P4 3d24S2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DF ) A. B. C. D. E. F. G. S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s结尾 d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ds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p区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sp结尾 主族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含s,但都不含d 过渡元素的原子价电子层排布都是ds结尾 ds区元素的原子d轨道一定全满
课堂练习 1、已知某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五周期、ⅥA族位置 上。试写出该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 式并分析该元素在哪区? 由于是ⅥA族, 4d必是全充满的,所以价电子排 布为5s25p4,
电子排布式[Kr]4d105s25p4
属P区
2、下列元素是主族元素还是副族元素?第几周期?第几族? (1)1s2 2s2 2p6 3s2 3p5 (2)[Ar]3d10 4s1
区的名称来自按照构造原理最后填充的能级的符号
(四)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s区: 含ⅠA与ⅡA共两族两列;价电子层为ns1或 2(n≥1) 特点: 价电子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注意: ①并不是所有价电子层为ns1或2的元素都在 S区, He除外(它在p区) ②除H外,都是金属元素
2021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二课时
教案课题: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2)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常识与技术1、把握原子半径的改变规矩2、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的寓意,能使用元的电离能阐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进一步构成有关物质结构的根本观念,开始知道物质的结与性质之间的联络4、知道主族元素电离能的改变与核外电子排布的联络5、知道原子结构元素周期系的联络,了解元素周期系的使用价值进程与办法情感情绪价值观重点电离能得界说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联络难点电离能得界说及与原子结构之间的联络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半径2、电离能)界说: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掉一个电子所需求的最小能量叫做电离能.①常用符号I 标明,单位为KJ•m ol-1②含义:一般用电离能来标明原子或离子失掉电子的难易程度。
(2素的榜首电离能:处于基态的气态原子失掉1个电子,生成+1价气态阳离子所需求的能量称为榜首电离能,常用符号I1标明。
(5)电离能的使用①根据电离能数据,确认元素核外的排布②根据电离能数据,确认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③判别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教育进程教育进程、内容教育办法、手法、师生活动[引进]咱们知道元素性质是由元素原子结构决议的,那详细影响哪些性质呢?[讲]元素的性质指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首要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的榜首电离能和电负性。
[学与问]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改变规矩是什么?[投影小结]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逐步升高,金属性逐步削弱,非金属性逐步增强。
[讲]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加产生周期性的递变,称为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内在丰厚多样,下面,咱们来评论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周期性改变。
[板书]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半径[投影]调查图1—20剖析:[学与问]1.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的改变趋势怎么?应怎么了解这种趋势?2.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的改变趋势怎么?应怎么了解这种趋势?[小结]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步减小。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公开课)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并为后面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做好铺垫。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是选修内容,是在必修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
但根据高中化学考纲,本部分内容在高考的选考大题中出现。
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出发,结合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探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在复习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原子半径、电离能以及电负性等方面探究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本节教学需要三个课时,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和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具备了学习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所教班级为平行班,学生基础比较差,必修二的内容还不够熟练,在新课之前还需要复习。
2、学习方法方面: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方法──逻辑推理法、抽象思维法、总结归纳法,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总的思路是通过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引入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再结合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最后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元素的周期和族的划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化学选修3人教新课标1.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高二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课题】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三课时)【教学重点】1、了解元素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2、能根据元素的电负性资料,解释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4、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1、叫键合电子;我们用电负性描述。
2、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他们既有性又有性。
【教学过程】【复习】1、什么是电离能?它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有什么关系?2、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的电离能变化有什么规律?【思考与交流】1、什么是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体现了什么性质?阅读教材p20页表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电负性如何变化规律?如何理解这些规律?根据电负性大小,判断氧的非金属性与氯的非金属性哪个强?2、电负性.⑴概念:电负性是原子在化学键中对键合电子____能力的标度,常用符号x表示。
x 为相对值,无单位。
由图1-23可见,的电负性最大;的电负性最小;H的电负性为,s区金属电负性大多数小于。
⑵x变化规律:同周期,x左右__ ___;同族,x上下__ ___。
⑶应用:①用于比较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一般,金属的x__ ___,非金属的x_ ___。
②判断化学键类型。
一般认为如果两种成键元素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如果两种成键元素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它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Δx___ __成离子键,Δx__ ____成共价键。
③对角线规则元素周期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电负性数值相近,性质相似。
【科学探究】1、根据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IA、VIIA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参考教案
第3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1、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2、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在《化学2(必修)》中学生学习了核外电子排布和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关系,在此基础上本节教材通过“联想·质疑”引入了电离能、电负性的概念,定量地描述元素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教材又通过“交流·研讨”等活动性栏目,使学生在讨论中主动构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化合价等元素性质的本质影响,从而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更为深刻,并能建构起新的“构(原子结构)——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元素性质)”三者关系的认识平台。
本节课计划2课时(建议连堂上)本节主要内容是理解电离能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理解元素的电负性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并能够用此从定量的角度来解释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化合价等元素性质的本质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给学生必要的知识支持,如电负性数据的来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离能、电负性的概念及。
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特别是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知道电离能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主族元素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认识主族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使学生体会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本质联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演绎推理和数据分析理解掌握电离能和电负性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电负性电离能的逐步引入,感受科学家们在科学创造中的丰功伟绩。
本节知识框架:本节重点难点: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元素的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2、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
3、元素的电离能、电负性与元素得失电子能力的教学媒介:多媒体演示教学素材:素材1:主族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趋势素材2、元素的化合价化合价是元素性质的一种体现。
高中化学 第九讲 原子结构与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九讲原子结构与性质主要知识点:〖复习〗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1. 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 K、 L、 M、 N、 O、 P、 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 K L M N O P Q……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各能层上的能级是不一样的。
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 K L M N O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最多电子数 2 2 6 2 6 10 2 6 10 14 ……各能层电子数 2 8 18 32 50 ……(1)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2)任一能层,能级数=能层序数(3)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2、构造原理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就可以写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2、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4、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5、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复习】元素周期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式书写。
【板书】二、元素周期律
【提问】思考回答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回答】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化合价从+1~+7,最低化合价从-4~-1价,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讲解】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称为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内涵丰富多样,下面,我们来讨论原子半径、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板书】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
1、原子半径
【讨论】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因素是核电荷数。
这两个因素怎样影响原子半径?
【总结】电子的能层越多,电子之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的半径增大;而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引力也就越大,将使原子的半径缩小。
这两个因素综合的结果使各种原子的半径发生周期性的递变。
【板书】影响因素:能层数、核电荷数。
【投影】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如图l—20所示。
【学与问】元素周期表中的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周期表中的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
【回答】原子半径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相反的因素:一是电子的能层数,另一个是核电荷数。
显然电子的能层数越大,电子间的负电排斥将使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而当电子能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核对电子的吸引力也越大,将使原子半径缩小,所以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板书】2、电离能
【讲解】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上述表述中的“气态”“基态”“电中性”“失去一个电子”等都是保证“最低能量”的条件。
【板书】(1)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投影】
【问题】请考察图l—21。
碱金属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数递增有什么规律呢?
【回答】从图l—2l可见,每个周期的第一个元素(氢和碱金属)第一电离能最小,最后一个元素(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小(如He、Ne、Ar、Kr、Xe、Rn的第一电离能依次下降,H、Li、Na、K、Rb、Cs的第一电离能也依次下降)。
【板书】(2)规律:每个周期的第一个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最后一个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小。
【科学探究】
1、为什么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Z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Ga?第一电离能的大小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什么关系?碱金属的电离能与金属活泼性有什么关系?
Na Mg Al
各级电离能(KJ/mol) 496 738 578 4562 1415 1817 6912 7733 2745 9543 10540 11575 13353 13630 14830 16610 17995 18376 20114 21703 23293
为什么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这些数据与钠、镁、铝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数据的突跃变化说明了什么?
【归纳总结】
1、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电子,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因此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的活泼性就越强。
2.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用I1表示),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消耗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用I2表示),依次类推,可得到I3、I4、I5……同一种元素的逐级电离能的大小关系:I1<I2<I3<I4<I5……即一个原子的逐级电离能是逐渐增大的。
这是因为随着电子的逐个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来越大,再要失去一个电子需克服的电性引力也越来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多。
3、Be有价电子排布为2s2,是全充满结构,比较稳定,而B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1,、比Be不稳定,因此失去第一个电子B比Be容易,第一电离能小。
镁的第一电离能比铝的大,磷的第一电离能比硫的大,为什么呢?
Mg:1s22s22p63s2
P:1s22s22p63s23p3
那是因为镁原子、磷原子最外层能级中,电子处于半满或全满状态,相对比较稳定,失电子较难。
如此相同观点可以解释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Z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Ga。
4、Na的I1,比I2小很多,电离能差值很大,说明失去第一个电子比失去第二电子容易得多,所以Na 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离子;Mg的I1和I2相差不多,而I2比I3小很多,所以Mg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十2价离子;Al的I1、I2、I3相差不多,而I3比I4小很多,所以A1容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3价离子。
而电离能的突跃变化,说明核外电子是分能层排布的。
【小结】略。
【作业】P24 5、6、7、9、11
板书设计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发生周期性的递变。
1、原子半径
影响因素:能层数、核电荷数。
2、电离能
(1)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2)规律:每个周期的第一个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最后一个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小。
补充作业:
1
(1)这九种元素分别为: A ; B ; C ; D ; E F ;
G ; H ; R ; S
(2)A、C、D对应的水化物中,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3)A、B、C三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4)F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该氢化物常温下与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G和H之间的核电荷数之差为:
(6)S的氢化物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pH 7
(7)第一电离能A C。
8、五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结构如下:
A:1s22s22p63s23p64s1 B:1s22s22p63s23p63d14s2
C:1s22s22p6 D:1s22s22p5 E:1s22s22p63s23p4
⑴写出上述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2)A—E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酸性最强的是。
(4)属于p区的有;属于副族的有:;属于s 区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