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宝鸡市自然资源
![宝鸡市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6a110a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1a.png)
宝鸡市自然资源
宝鸡市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秦岭腹地,自然资源丰富。
宝鸡市境内山
川起伏,河流纵横,拥有多样化的自然景观和资源,为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提供
了有力支撑。
宝鸡市的森林资源丰富,覆盖面积广阔,涵盖了多种植被类型。
这些森林不仅可
以保护水源、净化空气,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宝鸡市政府高度重视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是宝鸡市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宝鸡市境内有多条河流穿城而过,其中渭
河是最重要的支流之一。
渭河水质清澈,水量充沛,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用
水和农业灌溉水。
宝鸡市积极进行水资源保护和管理,致力于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除了森林和水资源,宝鸡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煤炭、铁矿石、石灰石等矿
产资源储量可观,为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宝鸡市政府注重矿产资源的合
理开发和利用,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实现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总体而言,宝鸡市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
未来,宝鸡市将继续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分布概况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分布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171de0efe009581b6bd9eb65.png)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分布概况宝鸡市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部工业重镇。
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首府)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
市域面积18143平方千米。
宝鸡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各类矿产地126处,探明储量的85处;发现各类矿产26种,探明储量的18种;主要矿种探明储量的有:金5.242吨、铜8.6万吨、铅锌250万吨,另外还有大量的硫、磷、硅石、石灰石、大理石、红柱石、煤、石墨等非金属矿种,其中:铅、锌、金是宝鸡的优势矿种,已探明的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
今后探明储量可能更多,潜在的经济价值铅锌5.3亿元,金37.4 亿元。
宝鸡市自元古代至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经历多旋回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以及复杂的质变作用,形成多种内生矿床和沉积矿床,矿产资源丰富。
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23种,产地255处,以有色金属矿占优势。
有铁、铜、铅锌、镍、金银、钨、铂、汞、黄铁等金属矿产212种,石灰石、电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硅石、耐火粘土、萤石、磷块岩、石英岩等非金属矿产43种。
宝鸡地区煤矿主要集中在凤县,有草滩沟、罗钵庵、扈家窑等煤矿,陇县娘娘庙、联游北马坊也有分布。
境内地热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渭河谷地、渭河北岸断裂与秦岭山前断裂之间的狭长地带,眉县汤峪是陕西省内著名的温泉疗养地。
金:2007年全市生产矿石约181.80万吨,生产黄金约2095.59千克,可以满足我市市场需求。
5个主要金矿企业设采能力接近150万吨/年,按目前金矿设采能力和保有储量可开采12年,由于多年的强化开采和近年来勘查找矿力度不足,使我市金矿后备资源初显紧缺苗头,为稳定黄金生产,急需开展大、中型矿床的深部探矿,扩大资源储量,并补充新的金矿开发基地。
我国对黄金矿产资源及矿产品在今后30年内都会出现需求量大,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局面。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9cc277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6.png)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4.09•【字号】•【施行日期】2009.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四月九日宝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编工作方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方案》(陕政办发[2009]14号)和省政府把我市列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城市(陕国土资函[2008]87号)的批复等文件精神,为了做好市、县(区)、乡(镇)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妥善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长远规划与当前建设的关系,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耕地保护,统筹安排各行各业用地,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合理有效利用,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修编原则1、坚持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的原则。
正确处理农用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供应的关系,进一步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推进耕地保护由重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保护转变,切实保证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落实。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宝鸡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宝鸡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宝鸡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宝鸡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3b7e908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a.png)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宝鸡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宝鸡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2.03.07
•【字号】宝政办字[2012]29号
•【施行日期】2012.03.07
•【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宝鸡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宝鸡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宝政办字〔2012〕2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了实现全市再生资源的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市政府决定成立宝鸡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宝鸡再生资源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现将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组长:王拴虎副市长
副组长:张周让市政府副秘书长
刘周安市供销社主任
成员:赵晓华市发改委副主任
郑万峰市财政局调研员
刘晓中市公安局副局长
李仓岐市工商局副局长
苏富学市国税局副局长
吴居林市地税局副局长
吴林生市质监局纪检组长
杨洪涛市环保局副局长
朱拉明市规划局调研员
陈斌市执法局副局长
黄同治市供销社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供销社,市供销社主任刘周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〇一二年三月七日。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c88b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a.png)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矿产资源的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对于保障资源供给、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
本规划旨在全面调查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科学评估资源储量,明确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制定合理开发规划,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
1. 调查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全面了解各类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明确各类矿产资源的地质特征和储量分布,为后续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科学评估资源储量。
结合调查数据,科学评估各类矿产资源的储量,确定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可开采储量,为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提供依据。
3. 明确资源开发利用方向。
根据资源储量和开发潜力,明确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确定重点开发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区域,合理配置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布局。
4. 制定合理开发规划。
结合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制定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包括开采方式、开发技术、环境保护措施等,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5. 实施矿产资源规划。
根据制定的开发规划,组织实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和环境友好性。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科技支撑。
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矿产资源调查评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资源调查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资源开发利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资源保护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资源保护利用氛围。
五、结语。
矿产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合理规划和高效利用矿产资源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资源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简洁范本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简洁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bd8d3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5.png)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1. 背景2. 目标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有效规划和管理矿产资源,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矿业经济效益;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展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
3. 工作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工作方案将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3.1 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通过开展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全面了解国家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品质。
还需评估现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了解矿业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为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 矿产资源规划与分区基于矿产资源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和分区方案。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确定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方式,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3.3 矿业政策和法规制定制定和完善矿业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加强矿业权益保护,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行为,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3.4 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采取科学技术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恢复生态系统功能。
3.5 矿产资源管理与监督建立矿产资源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的监管。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 实施计划本工作方案的实施计划如下:第一年:开展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工作,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和分区方案。
第二年:完善矿业政策和法规,加强矿业权益保护。
第三年: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第四年:建立矿产资源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监管。
5.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工作方案,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恢复;矿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矿产资源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的增强;国际合作的推进和加强。
6.本工作方案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矿产资源,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429e82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2.png)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14•【字号】宝政办发[2011]141号•【施行日期】2011.1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宝政办发〔2011〕14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了确保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宝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落在实处,结合省政府《关于支持宝鸡加快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的意见》(陕政发〔2011〕53号)及省政府办《关于落实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陕政办发〔2011〕92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对《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予以分解落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推动《纲要》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保障《纲要》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合理确定责任分工。
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市政府有关部门,部分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区政府。
(三)突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
(四)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53号文件精神。
预期性指标的落实以省政府53号文件确定的目标为准,努力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力争早日建成关天经济区副中心。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概况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f90d573ca216147917112864.png)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陕西省宝鸡市矿产资源概况
宝鸡市横跨华北地区及秦岭褶皱带,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各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资源蕴藏量丰富,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可划分为北秦岭成矿带、南秦岭成矿带、千河—渭河盆地成矿带和渭北高原成矿带。
北秦岭和南秦岭成矿带以金属矿产为主,千河—渭河盆地和渭北高原成矿带以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为主,形成了四大资源优势。
截止2004 年,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4 种(含亚矿种),发现各类矿产地206 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9 种,经勘查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有95 处,其中大型矿床14 处、占14.74%,中型矿床26 处、占27.37%,小型矿床55 处、占57.89%。
在全国45 种主要矿产中我市探明有资源量的18 种,占40%。
保有储量列全省前三位的矿产有19 种,分别为金、铅、锌、镉、镓、石墨、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磷、红柱石、钠长石、透辉石(第一位),汞、银、硫铁矿、玻璃用石英岩、饰面用大理岩(第二位),饰面用花岗岩(第三位)。
据统计,全市已探明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1072.1 亿元,已探明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排在全市前十位的矿种依次为磷、水泥用灰岩、透辉石、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饰面用大理岩、煤、锌、金、饰面用花岗岩,其中前五位矿种潜在价值总和占全市矿产资源保有储量潜在价值总值的81.02%。
在已开发利用的29 种矿产中:能源矿产(2 种),黑色金属(1 种),有色金属矿产(2 种),贵金属矿产(1 种),冶金辅助原料(4 种),化工原料矿产(2 种),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17 种)。
其中水泥用灰岩、铅锌、金、。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https://img.taocdn.com/s3/m/5627444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d.png)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3)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 (5)第二节市域空间管制 (6)第三节市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8)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 (8)第五节城乡建设标准 (10)第六节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11)第七节产业布局规划 (13)第八节综合交通规划 (14)第九节旅游规划 (16)第十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17)第十一节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17)第十二节宝鸡-蔡家坡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发展建议 (24) 第十三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协调发展建议 (25)第十四节市域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建议 (26)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 (28)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31)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结构 (32)第七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34)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34)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5)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38)第四节绿地系统规划 (40)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43)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 (43)第二节对外交通规划 (44)第三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46)第九章中心城区城市景观与特色规划 (50)第十章中心城区旧区更新规划 (52)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53)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55)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58)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58)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59)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60)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60)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61)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61)第七节供热工程规划 (63)第八节环卫设施规划 (63)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65)第一节综合防灾与安全保障 (65)第二节抗震工程规划 (66)第三节防洪工程规划 (67)第四节消防工程规划 (67)第五节人防工程规划 (68)第十五章中心城区建设时序 (70)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73)第十七章附则 (75)附表1: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76)附表2: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77)附表3: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78)附表4:中心城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79) 附表5: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80) 附表6: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8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促进宝鸡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据《城乡规划法》和相关法规、规范、上一层次规划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宝鸡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陕政函[2008]175号),结合宝鸡市的实际情况,编制《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为本规划)。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县域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县域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7fd5c3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4.png)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县域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9.27•【字号】•【施行日期】2009.09.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县域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市县域工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九年九月二十七日宝鸡市县域工业发展规划(2009-2012)县域工业是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是小城镇发展和繁荣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动力,也是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四个第一”和实现“五大突破”战略举措。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催生县域工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是今后一段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为了加快推进全市县域工业化的进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结合我市县域工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我市县域工业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全市各级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县域工业化朝着增长主体民营化,增长方式集约化,增长区域园区化的方向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大幅提升。
“十一五”以来,我市县域工业快速发展。
到2008年,县域工业总产值达到594亿元,年均增长22%,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县域GDP的43.9%。
县域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重要增长点。
2、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营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十五”期间,全市县属工业企业和乡村集体企业基本实现了产权改革和体制转换。
在国家和省、市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鼓舞下,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加速催生。
截止2008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5.48万户。
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6.4%。
3、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3179f5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f.png)
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2.29•【字号】宝政发〔2024〕3号•【施行日期】2024.0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宝鸡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宝鸡市人民政府2024年2月29日宝鸡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一四五十”战略,以“三个年”活动为统揽,扎实推进“十项重点任务”,奋力追赶、敢于超越,加快建设副中心、全力打造先行区,奋力谱写宝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7.5%,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粮食产量145万吨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幅2%以上、力争“十四五”以来累计降低10%左右。
三、主要任务(一)推进工业强市,着力蓄积增长势能。
积极推进创新驱动。
持续构建秦创原(宝鸡)创新促进体系,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创新聚集区,积极创建科创中国试点城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工艺提升、科研人才引进培养投入,积极承担产业链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支持秦川机床牵头创建国家工业母机创新中心,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户以上。
宝鸡矿产现状分析最新报告
![宝鸡矿产现状分析最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959ff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7.png)
宝鸡矿产现状分析最新报告1. 引言宝鸡市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北部,地处秦岭北麓,是陕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宝鸡市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著名,包括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石灰石等多种矿产资源。
本报告将对宝鸡市矿产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
2. 历史发展宝鸡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始于1950年代,经过近7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矿产工业体系。
在早期的发展中,煤炭是宝鸡市最主要的矿产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来,随着对其他矿产资源的挖掘,宝鸡市的矿产多样化趋势逐渐显现。
3. 煤炭煤炭是宝鸡市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
目前,宝鸡市煤炭产能稳定增长,年产量在5000万吨左右。
煤炭在当地工业、能源领域的需求量较大,主要用于发电、供暖等方面。
同时,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矿山废弃物的排放和水土流失等,需要加强环保措施。
4. 金属矿产宝鸡市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矿石和铜矿石。
铁矿石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秦岭山区,具有丰富的储量和较高的品位。
铜矿石则分布在北部的陇山山区,储量较大。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了当地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为宝鸡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了机会。
5. 非金属矿产宝鸡市的非金属矿产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英石和尿素等。
石灰石是宝鸡市最主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
石英石主要用于制造玻璃和陶瓷。
尿素则是农业领域的重要化肥。
6. 发展趋势从目前的矿产开发情况来看,宝鸡市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较高,具备较大的开发空间。
未来,宝鸡市应该加强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推动矿产工业与环保的协调发展。
同时,还应该积极引进适应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和绿色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压力。
7. 结论宝鸡市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煤炭、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是宝鸡市目前最主要的矿产资源,对当地经济和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未来,宝鸡市应继续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和环保措施的推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469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5.png)
矿产资源规划工作方案1. 引言矿产资源规划是指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工作,旨在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矿产资源规划的工作方案。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对矿产资源的科学规划,推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2.2 原则本工作方案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开展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的多个方面因素,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可行性原则: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工作内容3.1 资源调查与评价开展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调查工作,获取准确的矿产资源数据;对已知矿产资源进行评价,确定其储量和质量。
3.2 资源规划与配置根据资源调查和评价结果,制定矿产资源规划方案,确定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顺序和利用方式;实施资源配置措施,确保资源的均衡利用和合理配置。
3.3 环境保护与治理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保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开展矿山治理和修复工作,恢复矿山区域的生态环境。
3.4 监测与评估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矿产资源的开发情况和利用效益;定期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4. 工作计划本工作方案将按照以下计划进行实施:1. 第一年:开展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制定矿产资源规划方案;2. 第二年:实施资源规划与配置措施,开展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3. 第三年:建立矿产资源监测系统,进行监测与评估工作。
5. 预期效果通过本工作方案的实施,预期实现以下效果: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益显著提高;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矿产资源的科学规划和综合利用能力得到加强。
6.本工作方案详细介绍了矿产资源规划的工作内容、目标、原则、计划和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本工作方案,将推动矿产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7669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4.png)
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成为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问题。
矿产资源规划是促进矿产资源合理配置和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只有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保护矿产资源,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制定出一份严谨的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
一、前期准备工作矿产资源规划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详实和智慧的准备工作。
制定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矿产资源信息矿产资源规划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资源的类型、数量和位置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对矿产资源进行详细的基础性考察,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范围、储量水平、品质水平及其规模与年产量等基本情况,并进行有关矿产资源的经济性分析和环境保障层面的风险评估。
这需要深入的实地考察工作以及借助多种矿产资源数据分析技术。
2. 定位矿产资源过程依据前期收集和研究的矿产资源数据,制定详细的矿产资源分布图并用以确定具体矿产资源开发方案和装备设施。
同时,还必须评估在不同矿产资源规划方案下投资成本的差别和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益。
3. 确定开发方案和时间表开发方案和时间表主要是开采和回收矿产资源最有效最高效的方式,这也与资源类型、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有关。
同时,开发方案和时间表还应考虑矿产资源的保护,保障可延续发展。
二、实施过程1. 制定详细的规范操作流程在规划执行期间,确定详细的操作流程框架可以方便快速地完成矿产资源的采矿、加工、储运等环节。
尤其是在关键环节中配备合适的设备和机器人将更加提高开采效率以及消除工伤减轻环境污染。
2. 依据需求确定科技尖端设备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借助诸如探矿仪器和治理设备等诸多的技术装备,因此矿产资源规划实施需要根据应用需求和标准规范完善实施方案。
3. 采用先进的可持续性开采技术为保护矿产资源并减轻对环境和生态产生的影响,可持续性开采技术需要得到广泛采用。
宝鸡未来十年城市规划
![宝鸡未来十年城市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faa50c6cc7931b764ce15af.png)
宝鸡未来十年城市规划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第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策略1.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重点保护“山、塬、水、林、城”的空间格局,确定需要保护和控制的重要资源环境要素,明确空间管制要求,作为城乡各级居民点空间发展的前提。
2. 以层级优化为重点根据市域资源环境条件和城镇发展条件,将市域北、南、中部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发展区域,采取差异化的空间发展模式,形成因地制宜、特色突出的城乡发展格局。
3. 以统筹协调为核心研究区域整体发展格局,合理确定市域空间结构,协调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关系,建立城乡互补的生态格局和市域协调的空间格局,为市域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 以设施提升为支撑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力度,全面提升乡村地区各类设施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公共设施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平等享有社会福利。
第二条城镇化发展策略1. 差异发展:将市域划分为北、中、南部三区,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
2. 北部地区陇县、千阳县和麟游县:根据资源环境特征,兼顾资源采掘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重点城镇发展。
3. 中部地区市区、凤翔县、扶风县、岐山县和眉县:鼓励中心城镇极化发展,积极培育新兴增长点。
4. 南部地区太白县和凤县:采取内聚外迁策略,对地质灾害隐患区和山地区农村梯度转移,提升重点城镇的服务水平。
第三条乡村发展策略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引导人口有序转移,大力度推进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引导农村居民点发展和建设,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增加扶贫投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和政策措施。
第二节市域空间管制第四条管制要素为促进宝鸡市域城乡建设的整体发展,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对河湖湿地生态敏感地区、秦岭北麓生态敏感地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基本农田和矿产资源密集地区等控制要素提出空间管制措施。
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b65788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d.png)
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1. 引言宝鸡市是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些矿产资源,宝鸡市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规划,制定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本文将介绍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内容和重点。
2. 矿产资源概况宝鸡市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等。
其中,煤炭是宝鸡市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且储量丰富。
此外,宝鸡市还有一些稀土矿、金矿、银矿等贵重金属矿藏。
3.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目标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目标是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体目标包括:•优化矿产资源配置,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矿业科技创新,提高矿产资源开采技术水平;•培育矿业经济增长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 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宝鸡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4.1 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宝鸡市将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评价力度,提高对矿产资源储量和质量的了解程度。
同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吸引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参与勘查和评价工作。
4.2 矿山环境保护宝鸡市将加强对矿山环境的保护监管,制定严格的矿山环境管理规定,加强对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同时,对超标排放和环境破坏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4.3 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宝鸡市将鼓励矿业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进矿产资源开采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促进矿业科技进步。
4.4 矿业经济发展宝鸡市将积极培育矿业经济增长点,推动矿业和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通过加大对矿业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提高矿业经济的效益和竞争力。
5. 矿产资源保护与管理为了保护和管理矿产资源,宝鸡市将建立健全矿业权益保护机制,完善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
同时,加强对矿业企业的监管,严禁非法探矿和采矿行为。
对于需要保护的矿产资源区域,将划定保护区,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宝鸡市产业调研报告
![宝鸡市产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3ebe8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5.png)
宝鸡市产业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主要对宝鸡市的产业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宝鸡市的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
宝鸡市具有农业、矿产资源、装备制造等多个产业特点,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1. 介绍宝鸡市位于陕西省西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宝鸡市的产业结构多样,涵盖农业、矿产资源开采、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在过去几年中,宝鸡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各行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农业宝鸡市的农业以小麦、马铃薯、棉花等作物为主。
宝鸡市地处陕西省的黄土高原地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较为发达,农民的业务水平较高。
此外,宝鸡市还拥有大片的农田,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3. 矿产资源开采宝鸡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灰石、矿泉水等。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对宝鸡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煤炭产业,宝鸡市是陕西省的主要煤炭产区之一,煤炭产量位居全省前列。
4. 装备制造宝鸡市的装备制造业也十分发达。
主要涉及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铝合金制品等。
这些装备制造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丰富的经验使其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
同时,宝鸡市还具有人才资源优势,拥有大量的技术人员,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 发展趋势宝鸡市在产业发展方面有显著的潜力。
近年来,宝鸡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如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引进外资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宝鸡市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未来,宝鸡市的产业发展将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6.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宝鸡市在农业、矿产资源开采和装备制造领域都具有发展潜力。
政府的支持和地理优势为宝鸡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未来,宝鸡市将继续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促进宝鸡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宝鸡市凤翔区磷矿开采情况简介
![宝鸡市凤翔区磷矿开采情况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82aecb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c.png)
宝鸡市凤翔区磷矿开采情况简介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综合评价是矿产资源经济学科近十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是一项跨学科、多层次、多方法、综合性很强的研究工作。
它是建立在地质科学、技术科学、经济数学和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矿产资源地质特征、市场形势、开发利用条件、产业基础和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分析,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区域矿种的优劣顺序,为地区的矿业业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对宝鸡市凤翔区磷矿开采情况矿产资源现有资料的收集及整理,运用地质学、资源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矿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宝鸡市凤翔区磷矿开采情况的矿产资源进行了经济评价,并对矿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做出了论述。
最后对该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主要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在对资料进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评价因子,构建了评价体系。
2、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3、对宝鸡市凤翔区磷矿开采情况十七种矿产资源进行了资源经济综合评价,确定了其优劣顺序如下:铅、锌、水泥用灰岩、制碱用灰岩、煤炭、玻璃用石英岩、磷、电石用灰岩、石墨、金、饰面花岗岩、饰面大理岩、银、锑、铁、汞、铜。
4、为宝鸡市凤翔区磷矿开采为今后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划提供了依据,促使了宝鸡市凤翔区矿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经济效益的增加,确定了宝鸡市凤翔区磷矿开采矿产资源在陕西省及全国的重要性。
5、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评价法的应用实践为今后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综合评价提供方法保证,为缓解我国矿产资源需求的严峻形势提供方法依据。
6、对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环保措施和矿山环境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计划(2002-2010年)一、编制《总体规划》的思路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要求,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和《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进行了系统编制,其编制《总体规划》的思路是:1、将《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精神具体落实到实处。
2、根据宝鸡市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对2002—2010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作出具体规划,同时制定出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介绍第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一)矿产资源勘查状况1、基础地质调查评价状况我市基础地质调查评价程度比较高,已全部完成1:50万区域重力测量及1:20万航磁测量,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覆盖全市应测面积,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可测面积的25.72%,1:5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完成可测面积的20.47%,同时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基本查清了我市的地质构造格架和主要矿产种类在全市的总体分布特征,为我市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2、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状况金属矿产的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秦岭山区(秦岭褶皱系)。
全市共发现金属矿产12种,共发现金属矿产地63处,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10种(占已发现金属矿产种数的83.33%),经勘查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地有45处(占已发现金属矿产地总数的71.43%)。
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12处,小型矿床31处。
已勘查金属矿产中金、铅锌等勘查程度较高,主要矿床达到勘探程度,勘查深度为100—300米,其它金属矿产勘查程度相对较低,但总体可达普查程度以上。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为:黑色金属矿产:铁308万吨。
有色金属矿产:铜14万吨,铅81万吨,锌277万吨,锑732吨,伴生汞755吨。
贵金属矿产:金87吨,伴生银295吨。
稀散元素矿产:伴生镉2885吨,伴生镓39吨。
3、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状况非金属矿产勘查工作遍及全区,但在关中川原区(华北地台)相对比较集中。
全市共发现非金属矿产30种(含亚种),共发现非金属矿产地119处,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18种(占已发现非金属矿产种数的60%),经勘查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地有43处(占已发现非金属矿产地总数的36.13%),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14处,小型矿床18处。
已勘查非金属矿产中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钠长石、透辉石等勘查程度较高,主要矿床达到详查程度以上,其它非金属矿产勘查程度很低,大部分在普查程度以下。
探明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为: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红柱石29万吨,冶金用白云岩854万吨,冶金用脉石英751万吨,冶金用大理岩20万吨,电石用灰岩43702万吨,制碱用灰岩40670万吨等。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磷47008万吨,硫铁矿(硫)280万吨,蛇纹岩800万吨等。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381万吨,水泥用灰岩133619万吨,水泥配料用粘土3351万吨,玻璃用石英岩466万吨,钠长石556万吨,透辉石28980万吨,饰面用花岗岩247万立方米,饰面用大理岩1749万立方米,砖瓦用粘土239万立方米等。
4、能源矿产资源勘查状况我市能源矿产主要为煤和地热两类。
(1)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三个带:一是陇县戚家坡—麟游北马坊的早、中侏罗世内陆盆地型低硫环保煤带;二是凤县倒回沟—太白县大院子的中石炭世山间盆地型优质无烟煤带;三是凤县马厂—扈家窑的早、中侏罗世山间盆地型优质无烟煤带。
到目前为止,共发现煤矿产地8处,经勘查探明储量的煤矿产地有6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5处,煤储量9462万吨。
已勘查煤矿床均为八十年代前勘查成果,勘查程度较高。
(2)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千河—渭河盆地一带(渭河断陷和六盘山断陷)。
发育三个构造地热带,即北缘山前断裂中温地热带,南缘山前断裂中温地热带,渭河断裂中低温地热带。
共发现地热12处,主要有眉县西汤浴热泉(59.8-72℃)、扶风法门寺温泉(出水深度1048.62米,静水位埋深98.46米,单井出水量178立方米/小时,水温48℃,矿化度1.17克/升)、渭滨区温水沟温泉(31℃)、市区东方红饭店温泉(出水深度1100米,喷水量18立方米/小时,水温40℃左右)等,勘查程度非常低。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1、已开发利用的矿种共计开发利用矿种33种(含亚种),占已发现矿种的75%,其中金属矿产9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开发利用矿种较多。
(1)金属矿产黑色金属矿产:铁1种。
有色金属矿产:铅、锌、伴生铜、伴生汞4种。
贵金属矿产:金、伴生银2种。
稀散元素矿产:伴生镉、伴生镓2种。
(2)非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红柱石、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脉石英、耐火粘土、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6种。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含钾岩石1种。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钠长石、方解石、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灰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白云岩、建筑石料用白云岩、建筑用砂、高岭土、陶瓷土、砖瓦用粘土、建筑石料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15种。
(3)能源矿产煤和地热2种。
2、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地共计开发利用矿产地105处(占已知矿产地总数的51.98%)。
其中金属矿产地22处(占已知金属矿产地总数的34.92%),非金属矿产地76处(占已知非金属矿产地总数的63.86%),能源矿产地7处(占已知能源矿产地总数的35%)。
矿产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1)金属矿产地黑色金属矿产地:铁1处。
有色金属矿产地:铅锌15处、伴生铜1处、伴生汞1处。
贵金属矿产地:金6处、伴生银2处。
稀散元素矿产地:伴生镉2处、伴生镓1处。
(2)非金属矿产地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地:红柱石1处、冶金用白云岩1处、冶金用脉石英3处、耐火粘土1处、电石用灰岩1处、制碱用灰岩1处。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地:含钾岩石1处。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地:石墨2处、钠长石1处、方解石1处、水泥用灰岩13处、建筑石料用灰岩9处、制灰用灰岩3处、玻璃用石英岩1处、玻璃用白云岩1处、建筑石料用白云岩3处、建筑用砂5处、高岭土1处、陶瓷土1处、砖瓦用粘土23处、建筑石料用花岗岩2处、饰面用花岗岩1处。
(3)能源矿产地煤5处,地热2处。
3、矿山企业生产状况2001年度全市矿山企业总数464个。
按生产状态划分:生产矿山352个,停产矿山68个,筹建矿山44个。
按矿山规模划分:大型矿山7个,中型矿山13个,小型矿山444个。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矿山企业37个(包括了国有企业26个、股份合作企业3个、国有联营企业1个、有限责任公司7个),非国有矿山企业427个(包括了集体企业332个、集体联营企业1个、股份有限公司12个、私营企业72个、其它经济类型10个)。
2001年度全市矿山生产矿石总量为889万吨,生产矿液总量为73万立方米,国有矿山全年生产矿石总量为416万吨,占全市年度总矿石量的46.79%,非国有矿山全年生产矿石总量为473万吨,占全市年度总矿石量的53.21%,国有矿山和非国矿山所生产矿石总量基本相当。
2001年度全市矿山总产值88284.4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84359.43万元,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矿山企业有21户,销售收入69795万元,占全市464个矿山企业销售收入的84.61%,表明主要矿山企业在我市矿业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全市矿业从业人数18992人,人均产值4.65万元。
4、矿山企业资源利用状况经对主要大、中、小型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三率”指标统计,主要矿山企业资源利用程度相对较好,但其占大多数的小型矿山企业“三率”指标很差,资源利用程度总体不很理想。
5、矿山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状况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废气、废水、废渣“三废”得到初步综合回收和妥善封存保护,部分矿山企业已开始面积性综合恢复治理,而小型矿山企业“三废”大部分未得到回收利用和保护处理。
第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目标(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1、2005年目标以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通过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提高我市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完成我市1:25万综合地质调查。
积极开展有找矿前景地区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和矿产资源勘查,提交3—5处有进一步勘查价值的大、中型固体矿产普查基地。
鼓励对我市优势、短缺矿产开展商业性勘查,特别是提高贵金属、有色金属、煤炭、地热水等部分矿产资源的储采比和资源保证程度。
预计“十五”末提交资源储量金50吨、银100吨、铅锌100万吨,铜20万吨,煤10亿吨。
2、2010年目标基本形成以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为主,以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为辅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新格局。
继续加强贵金属、有色金属、煤炭、地热等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使我市重要矿产的可供性进一步提高。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目标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调整资源利用结构,加快优势及特色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经济总量相适应。
巩固和提高优势矿产在省内外的市场地位。
1、2005年目标矿业产值预期达12亿元,比2001年增长40%。
(1)金属矿产:黄金3150千克(金矿石量约145万吨),铅锌15万吨(铅锌矿石量约160万吨)。
(2)非金属矿产:矿产品(不含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产量1000万吨。
(3)能源矿产:煤炭产量100万吨,地热100万立方米。
2、2010年目标矿业产值预期达17亿元,比2001年增长90%。
(1)金属矿产:黄金3550千克(金矿石量约160万吨),铅锌20万吨(铅锌矿石量约210万吨)。
(2)非金属矿产:矿产品(不含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产量1500万吨。
(3)能源矿产:煤炭产量200万吨,地热150万立方米。
(三)矿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矿产品结构调整目标1、2005年目标(1)矿业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
新建、改造一批大、中型现代化采、选、冶、深加工一体化的骨干企业;鼓励对小型矿山的收购、兼并和重组,建立股份联合企业;矿山企业总数减少50%。
(2)贵金属、有色金属开发利用要有新突破,形成采、选、冶和深加工配套的完整体系;磷、水泥用灰岩、透辉石、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大理岩等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技术有所突破,矿产品加工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大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力争煤炭资源供严重小于求的矛盾有所缓和,环保煤得到推广利用;地热开发利用要有新的局面,原与大、中型城市不协调的地热开发利用局面得到彻底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