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磁粉检测工艺卡
磁粉工艺卡

1.任何裂纹和白点,2.任何横向缺陷显示,3.任何大于4mm的线性或非线性缺陷磁痕,
4.单个圆形缺陷磁痕d>4mm,且在评定框内>4个。
①、任何裂纹和白点。
②、任何横向缺陷显示。
③、任何线性缺陷磁痕。
④、在2500mm2(其中一个矩形边的最大长度为150mm)内,单个圆形缺陷d>2.0,或d≤2.0的圆形缺陷大于1个。
浸
①、轴向通电法(I1)
②、加线圈法(I2)
(3分)
YC2型荧光磁粉+LPW-3号油基载液0.1-0.4mL/100mL
或黑磁粉(BW-1型黑磁膏)+水
1.2-2.4mL/100mL(0.25分)
喷、浇磁
悬液均可(0.25分)
磁化
顺序
先轴向通电法
后线圈法磁化
周向磁化规范
①、I1A=(640-1200)A
磁化
方法
磁粉、载
液及磁悬
液沉淀浓
度
磁悬液施加方法
磁化
顺序
周向磁化规范
纵向磁化规范
检测
方法
标准
质量
验收
等级
退磁
不允许缺陷
示意草图:(画出磁化示意图)
编制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磁粉探伤工艺卡
产品
名称
轴套
工件
规格
φ300/200×600×50mm
材料
编号
检测
部位
外表面
表面
状况
机加
探伤
设备
检测
方法
荧光湿法连续法(或非荧光
③、I1AB=(8-15)D
④、NI2A=[(NI)h·(10-Y)+(NI)l·(Y-2)]/8
焊缝磁粉检测工艺规程

焊缝磁粉检测工艺规程一、适用范围1.1该工艺规程适用于图号A、B、C、D类焊缝(包括热影响区)以及向外宽展至少25mm范围内的表面及近表面缺欠的磁粉检测技术及验收等级。
1.2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非荧光湿磁粉的连续法磁化技术。
检测工艺卡内容是本工艺规程的补充(由II级探伤资格人员按本工艺规程等要求编写),其参数规定的更具体。
二、引用标准和法规本工艺规程按JB/T4730.5-2005和所给图纸技术要求(图号)编写,要求焊缝检验等级为级,其合格级别为级。
其他引用标准如下:GB/T9445—2008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JB/T6061—2007 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JB/T6063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材料JB/T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JB/T5097—2005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JB/T8290 无损检测磁粉探伤机三、人员资格3.1焊缝的磁粉检测及最终验收结果的评定由具有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执行GB/T9445-2008/ISO9712-2005)相应方法和工业门类的II级资格的磁粉检测资格人员来完成。
焊缝的磁粉检测的评定报告的审核和批准有Ⅲ级(相应方法和工业门类)资格的磁粉检测资格人员来完成。
3.2 从事焊缝的磁粉检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和焊接方面基础知识和焊缝磁粉检测经验。
3.3 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1.0),每年应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四、设备、器材、材料和辅助材料磁粉检测设备应符合JB/T8290的规定。
磁粉粒度和性能的其他要求应符合JB/T6063的规定。
至少半年校验一次,在磁轭损伤修复后应重新校验。
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5N的提升力。
4.3试片-30/100, C-15/50型标准试片。
磁粉检测时一般应选用A14.4 磁悬液使用中日合资美柯达探伤器材(苏州-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黑水悬浮液(类型:MT—BW)。
磁粉检测工艺卡

8、磁痕记录,采用照相和草图标识;
9、缺陷的磁痕评定;
10、退磁,当客户要求时或剩磁对下道工序有影响时。;
11、表面清理;
12、绘制检测部位示意图并签字确认;
13、出具检测报告。
编制人:MT 级
年月日
审核人:MT 级
年月日
RPI94/1-2009.10
验收标准
RPI94/1-2009.10
验收级别
Ⅰ工Biblioteka 卡编制依据施工设计图
检测器材及方法
仪器型号
CDX-Ⅲ
仪器编号
PCMT-01
磁化方法
交叉磁轭法
检测方法
连续法
磁 粉 种 类
黑磁粉
磁悬液载体
水
磁悬液浓度
10-25g/L
润湿性能试验
合格
灵敏度试片类型规格
A-30/100
反差剂型号
4、灵敏度试验:将A型或C型试片的刻槽面贴在工件上用胶带固定,但不能遮盖刻槽位置。将工件磁化的同时施加磁悬液,应在磁力线垂直方向显示清淅可见的刻槽磁痕为合格,可用照相方法拍下磁痕的显示痕迹。
5、被检工件通电磁化;
6、施加磁悬液(使用磁轭连续法时:施加磁悬液与观察磁痕显示都在通电磁化时间内完成,通电时间为1-3S,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方可停止磁化,应在两个方向垂直磁化两次);
/
磁粉施加方法
■喷;□浇;□浸;
磁化时间
1-3秒
磁化电流
类 型
■交流;□直流;
磁化方向
纵向磁化
磁极间距
100
磁痕观察方法
目视+放大镜
表面光照度
1000LX
缺陷磁痕记录方法
无损检测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波工艺卡

无损检测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波工艺卡射线检测工艺卡卡号:RT- -产品名称容器类别图号制造编号产品编号规格材质板厚坡口型式焊接方法法规及制造标准方法及评定标准透照示意图及布片定位图:胶片牌号透照对象胶片尺寸焊缝编号增感屏焊缝长度像质要求黑度范围检测比例像质计型号合格级别像质计位置透照厚度显影液配方识别丝号暗显影温透照方室处理要求度式显影时间射线机型号定影液配方焦点尺寸定影温度焦点-工件距离fmm定影时间工件-胶片距离dmm水洗时间管电压KV脱水干燥管电流mA注意事项曝光时间min一次透照长度L3mm单张拍片划线长度分段数N拍片数〈张〉编制人及资格审核人及资格日日期期第二节超声波检测工艺卡卡号:UT- -产品名称产品编号厚度焊缝编号工件材质板厚表面状态焊接方法焊缝宽度接头坡口器材仪器型号垂直线性水平线性探测频率晶片尺寸探头K值标准试块标准试块耦合剂检验要求焊缝总长探伤总长探伤总比例环缝长度探伤长度探伤比例纵缝长度探伤长度探伤比例验收标环缝合格纵缝合格准级别级别检测灵敏度测长线φ dB. 定量线φ dB. 判废线φ dB.探伤操作仪器性能校验探头性能校验扫描线比例基准波高探测面选择探测面宽度表面材质补偿粗探伤灵敏度精探伤灵敏度距离波幅实测值孔深(距离)mm波幅dB距离------波幅曲线图探测部位示意图探伤方直射法探测移动区:≥ mm粗探伤灵敏度: 精探伤灵敏度:法一次反射法探测移动区:≥ mm粗探伤灵敏度: 精探伤灵敏度: 横向裂纹探测扫查范围:扫查灵敏度:编制人及资格审核人及资格日期日期第三节磁粉检测工艺卡工艺卡号:产品名称产品编号产品规格焊接方法材料牌号热处理状态检测部位被检表面要求检测时机检测设备标准试片检测方法光线及检测环境缺陷磁痕记录方式磁化方法电流种类磁化规范磁粉及磁悬液配制浓度磁悬液施加方法检测方法标准合格级别磁粉检测质量评级要求磁化方法附加说明:磁化方法示意草编制审核日期日期第四节磁粉渗透检测工艺卡产品编号:卡号:PT- -设备名称设备类别规格尺寸材料牌号板厚表面状况检测方法检测部位检测比例检验温度标准试块观察方式渗透剂型号去除剂型号显像剂型号渗透时干燥时显像时间间间检测方法标准合格级别验收标准检测示意图:序号工序名称操作要求及主要工艺参数1 表面准备2 预清洗3 干燥4 渗透5 去除6 干燥7 显像8 观察9 复验10 后清洗11 评定与验收12 报告备注1. 渗透检测剂中的氯、氟元素的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2. 渗透检测实施前、检测操作方法有误或条件发生变化时,用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校验2. 缺陷显示迹痕等级评定按JB/T 4730.5/7.2条进行。
磁粉检测工艺卡样表及填写说明

(12)“磁悬液浓度”对于新配置的磁悬液一般填写配置浓度,如非荧光磁粉填写“10g/L ~25g/L”,荧光磁粉填写“0.5g/L ~3.0g/L”,对于循环使用的磁悬液,填写沉淀浓度,如非荧光磁粉填写“1.2mL/100mL ~2.4mL/100mL”,荧光磁粉填写“0.1mL/100mL~0.4mL/100mL”。
技术要求
检测标准
检测比例
合格级别
检测部位
检测时机
缺陷磁痕
记录方式
检测条件
及
工艺参数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编号
提升力
电流类型
灵敏度试片
检测方法
磁化方法
磁化规范
磁化时间
磁粉种类
磁悬液浓度
施加方法
磁极(触头)间距
工艺规程编号
检测程序及技术要点
预处理
磁 化
施加磁粉或磁悬液
磁痕观察
缺记录
评级
退磁
后处理
复验
磁粉检测示意图:
(1)预处理:
9.1工件被检区表面及其相邻至少25mm范围内应干燥,并不得有油脂、污垢、铁锈、氧化皮、纤维屑、焊剂、焊接飞溅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表面的不规则状态不得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否则应做适当的修理,修理后的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Ra≤25μm。
被检工件表面有非磁性涂层时,如能够保证涂层厚度不超过0.05mm,并经检测单位(或机构)技术负责人同意和标准试片验证不影响磁痕显示后可带涂层进行磁粉检测,并归档保存验证资料。
9.2安装接触垫
采用轴向通电法和触头法磁化时,为了防止电弧烧伤工件表面和提高导电性能,应将工件和电极接触部分清除干净,必要时应在电极上安装接触垫。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 〔11〕光线及环境 使用荧光磁粉检测时,
暗区的“环境光照度应小于20lx 〞,“黑 光辐照度应不小于1000μW/cm2 〞。使用 非荧光磁粉检测时,“可见光照度应大于或 等于1000 lx〞。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 测,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 可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 〞。
• 磁粉检测规程应纳入检测单位的工艺文件
管理系统严格管理(编号管理和版次管理);
•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的更改应按检测单位相
关文件规定的更改程序进行,执行与编制 相同的审核和批准程序。未按规定的更改 程序进行的更改是无效的。
• 应保持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的严肃性
与整洁性,严禁在检测工艺规程和工艺卡 上涂抹或添加内容。
需要,可以直接采用相关行业的磁粉检测标准, 甚至可以采用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等。一般 应根据所检测的产品和企业的设施、人员的具体 情况编制适合自己企业的检测规程或标准。
• 磁粉检测工艺规程编制时应参考表1所列工程进
行编写。其选取原那么可参考JB/T4730.42005相关标准。
• 2.2.2工艺卡
• 2)对于受压加工部件和材料可填写“不允许存在
任何裂纹和白点〞,紧固件和轴类零件填写“不 允许任何横向缺陷显示〞。如对于Ⅲ级受压加工 部件和材料可填写“线性缺陷磁长度l≤6.0mm〞 〞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2500mm2,其中 一条矩形边长最大为150mm),长径,且在评定 框内不多于4个“。
(4) 其它条件确实定:
• 根据使用电流的种类、大小,检验批量,
及检测单位实际条件确定探伤设备和器材; 并按检测和观察要求,选择磁粉(干粉或湿 粉)和磁悬液(荧光磁粉或非荧光磁粉)。对 形状复杂或有要求的制件,应采用辅助磁 化的工装。对采用半自动化检查的设备, 应检查确定整个检测系统的适用性。对检 测场地、观察环境都应满足检测要求。
压力容器磁粉检测工艺卡

的评定和记录
复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复验:
1)检测结束时,用灵敏度试片验证,灵敏度不符合要求;
2)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有误;
表面准备: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Ra不大于12.5µm;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或其它粘附磁粉的物质;
检测时机:焊后24小时进行检测,热处理前后各检测一次,水压后再检测一次,检测部位按表1;
灵敏度试片:选用A型灵敏度试片;
磁轭磁化工件时,其磁化电流应根据灵敏度试片来确定。磁轭的磁极间距应控制在50~200mm之间,检测的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各50mm的范围内,磁化区域每次有15mm的重叠。
压力容器磁粉检质:16MnR
工件厚度:46mm焊缝坡口型式:不对称X型
探伤比例:100%探伤标准:JB4730-94合格级别:Ⅰ级
设备:磁轭探伤机 黑磁粉膏 荧光磁粉 磁化方法:磁轭法
通电方式:连续法
磁化方向:被检工件的每一被检区域至少应进行两次独立的检测,两次检测的磁力线方向应大致相互垂直。
3)供需双方有争议或要求其他需要时;
4)经返修的部位。
采用荧光法,所使用的紫外线灯在工件表面的紫外线强度不低于1000HW/CM2。波长在0.32-0.40μm的范围。
磁悬液的浓度:新配制的非荧光磁粉浓度为10-20g/l,荧光磁粉浓度为1-3g/l。
磁粉检测工艺卡的编制及常见错误

磁粉检测工艺卡的编制及常见错误叶代平(成都一六七厂 610110)摘要叙述了磁粉检测工艺卡的基本格式及编写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列出了在编制工艺卡中常见的错误。
关键词磁粉检测工艺卡一、引言在磁粉检测中,磁粉检测工艺卡是用图表形式编制的检测技术文件。
它依据磁粉检测规程和相关标准(或用户需求),针对某一具体工件或某一检测区域要进行的磁粉检测工作进行编制,是一种针对特定检测对象实施检测的作业文件。
要求符合相关标准,操作步骤齐全,工艺参数明确,实际操作可行;工艺卡标记的各种工艺参数和操作步骤应程序完整,示意清晰。
磁粉检测工艺卡对磁粉检测质量控制有着重要作用,是“人、机、料、法、环”各项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
正确地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并在检测过程中准确地实施,是保证磁粉检测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磁粉检测工艺卡基本格式按照检测对象区分,磁粉检测工艺卡可以分为制造类工件工艺卡和在役工件工艺卡两类。
前者主要根据制造类工件在经过热加工(锻、铸、焊和轧制)和冷加工以及电镀过程中产生的缺陷来编制的。
而后者主要是为检测疲劳裂纹来编制的,一般不考虑这些工件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表1为工艺卡的一种常见样式。
表1 磁粉检测工艺卡(样例)从表可看出,编制一般可分为几个部分:①表头部分:包括文件编号、试件概况(制件图号/制件号及名称、材料牌号、热处理参数、表面状态等);检测条件(磁化设备、检测介质、磁化电流类型等);检测技术参数(检测程序安排、磁化方法、检验方法、磁化电流数值等);检测要求(验收要求、退磁要求)②工件磁化示意图:包括磁化方向、夹持方法等。
③检测主要程序:对检测主要过程进行描述。
④其他说明事项:需要说明的事项,如质量控制、特殊情况处理等。
⑤责任:工艺图表编制和审核人及日期。
⑥文件更改标记:在使用中对工艺卡局部内容修改或确认。
值得说明的是,以上只是工艺图表的基本内容。
可以根据产品检查及验收要求设计合适的图表,但必须满足实际检测的可操作性和管理要求。
磁粉检测工艺卡的编制

检测 方法
1)湿法 非荧光、荧光
连续法、剩磁法
2)干法
磁化 方法
1)磁轭法 2)交叉磁轭法 3)轴向通电法 4)触头法 5)线圈法 6)中心导体法 7)偏置芯棒法
光线及检 测环境
1) 被 检 焊 缝 表 面 光 照度≥1000lx 2) 黑 光 辐 照 度 ≥ 1000μw/cm2,环境光 照度≤20lx
施加方法 2)剩磁法:浸法
标准
JB/要求或执行的有 关规程、规范填写
以检测质量等级为Ⅰ级举例:
1、焊接接头:
1)不允许任何裂纹;
2)不允许存在任何线性缺陷磁痕;
3)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 35mm×100mm),长径 d≤1.5mm,且评定框内不大于 1 个。
照相、贴印、录像或临摹 草图
1) HK-1 黑磁粉+水 10g/L-25g/L
2)YC2 荧光磁粉+水 0.5g/L-3.0g/L
3)固定式探伤机:
0.1ml/100ml~0.4ml/100ml
4) 磁悬液喷灌:HD-BW 黑水磁悬液或 HD-YL 荧 光磁悬液 5)油悬液 (见注 2)
磁悬液 1)连续法:浇法、喷法、浸法 检测方法
4)圆形缺陷磁痕(评定框尺寸为 2500mm2),长径 d≤2.0mm,且评定框内不大于 1 个。
磁化方法示意草图:
磁化方法附加说明:
(1)描述检测的范围、缺陷的具体位置,应定位、标注检测 长度等; (2)磁化顺序、磁化方向、电流方向等; (3)交叉磁轭行走方向,磁悬液施加部位等;
(1)磁化顺序; (2)何部位用何种磁化方法; (3)磁(电)极间距,与被检表面间隙大小; (4)周向和纵向使用磁化方法;
5
缺陷评级
11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

(2)B1、B2焊缝用交叉磁轭磁化。
(3)C、D焊缝用可变角度交流电磁轭,在垂直或平行焊缝的两个方向磁化。磁极间距L≥75mm,保证有效磁化区重叠,在磁化时施加磁悬液。
(4)磁化规范最终以A1-30/100标准试片上磁痕显示确定。
编制
MTⅡ级(或Ⅲ级)
审核
NDT责任工程师
超标缺陷处理
发现超标缺陷后,清除至肉眼不可见,再采用磁粉检测复验,直至缺陷清除。
5
缺陷评级
确认是相关显示,按JB/T4730.4-2005第9条缺陷评级评级
6
退磁
可不退磁
7
后处理
清除残余磁粉或磁悬液
8
检测报告
按JB/T4730.4-2005第10条签发MT报告
编制
MTⅡ级(或Ⅲ级)
审核
NDT责任工程师
磁轭法、交叉磁轭法
Hale Waihona Puke 磁化规范提升力≥45N;提升力≥118M(间隙0.5mm)
磁化次数
两种磁化方法,均应考虑有效磁化区及其重叠。
试片校核
磁化规范最终以A1-30/100标准试片磁痕显示确定,放置区域在两磁极连线外侧的1/4磁极距离处。
3
施加磁悬液方式
A焊缝:磁悬液施加在交叉磁轭行走方向的前上方。
B1、B2焊缝:磁悬液施加在交叉磁轭行走方向的正前方。
表10-3特种设备磁粉检测工艺卡(例)
产品(或工件)名称
低温贮罐
材料牌号
09MnNiDR
规格尺寸
φ2800mm×8000mm
×18mm
热处理状态
/
检测部位
A、B1、B2、C、D焊缝及热影响区,100%检测
磁粉检测工艺卡

磁化电流 磁化方向 触头间距 提升力 □≥44(Ac) □≥177N(AD) mm 互为 90o □机械加工 □溶剂 □否 □其它 □刷擦 □其它 级 互为 90o mm
法
磁轭法
磁极间距 磁化方向
表面制备 表面清理 退 磁
□磨削 □喷砂 □要
合格级别
检测部位图和说明
编制: 日期: 审核:
44
此资料可以转换为WORD文档 :文件-另存为-DOC格式 然后编辑一下即可(把pdf上的图片保存下来插到WORD里)
日期:
45
此资料可以转换为WORD文档 :文件-另存为-DOC格式 然后编辑一下即可(把pdf上的图片保存下来插到WORD里)
XXXXXX 有限公司
磁 粉 检 测 工 艺 卡
工 材 号 质 产品名称 规 格 容器类别 检测标准 类
CA/BG06-39 MT-
工艺卡号
检测阶段
□机械加工 磁粉类型
□焊后 □干法 □触头法 □平行电缆
□热处理后 □湿法 磁化方法
□液压试验后 □荧光
□坡口加工面
□原材料
□连续
磁粉--MT工艺卡

图号:
编制:(Ⅱ)
审核:(Ⅱ)
批准:
灵敏度试片
A1—30/100
磁悬液类型
水磁悬液或黑油礠悬液
检测环境
>1000Lx
磁悬液施加方法
喷施
磁痕记录
数码照相
磁粉类型
黑磁膏或黑油礠悬液013.4—2015
反差增强剂
宏达FC—5
合格级别
Ⅱ
检测比例
100%
检测程序
清除检测部位的油污等杂物——或打磨去除可能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焊纹、余高焊瘤等——喷涂反差增强剂——使用标准试片检测系统灵敏度——使用磁轭交叉磁化检测部位,同时喷施磁悬液,时间不少于1-3S——移开设备,观察磁痕,数码照相记录——修磨,补焊——复检——按NB/T47013.4—2015要求评定该工件。
磁粉检测操作工艺卡
工艺卡编号:
产品名称
图号
被检工件
工件名称
检测对象
锻件、焊接接头
工件编号
检测部位
见图示
材质
Q235B、
表面状态
清理干净、无污物
规格
见图示
检测时机
加工后、焊后24h
检测工艺
仪器型号
磁化方法
磁轭纵向磁化非荧光湿连续法
磁化电源
AC220
磁化时间
1—3S
提升力
≥45N
磁轭间距
100mm—200mm
容器类焊缝射线检测作业工艺卡

编号::
工程名称
设备名称
图 号
设备编号
焊接方法
材 质
壁厚mm
外径mm
坡口型式
验收标准检测标准ຫໍສະໝຸດ 检查比例透照示意及布片定位图:
胶片牌号
透照对象
筒体
接管
胶片尺寸
序号及焊缝类别
Ⅰ纵缝
Ⅱ环缝
Ⅲ纵缝
Ⅳ环缝
增感屏
射线机型号
像质要求
黑度要求
焦点尺寸mm
象质计型号
L1(mm)
象质指数
L2(mm)
日 期
象质计位置
Kv值或Υ源种
胶片处理
□手工处理
洗片温度 ℃
显影时间 min
定影时间 min
水洗时间 min
mA(或Ci)*min
透照方式
分段数N
一次透照长度L3
焊缝长度mm
□自动洗片机处理
摄片张数
散射线控制
加1mm厚背铅板
安全防护
严格执行有关法规、标准,做好射线防护措施。
备注:
编制/资格
审核/资格
日 期
磁粉检测工艺卡

检测环境
荧光磁粉:可见光度≯20lx,工件被检面处的紫外线强度应≮1000μw/cm2;非荧光磁粉:可见光度≮1000lx。
缺陷观察
①认真区分真伪缺陷显示;②必要时采用2~10倍放大镜辨认细小磁痕。
超标缺陷处理
超标缺陷经处理后仍按原检测方法复验,直至缺陷被完全消除。
4
记录
记录方式
采用照相、录像和可剥落塑料薄膜等方式记录,同时应用草图标示。
交叉磁轭法:提升力≥118N。
①四个磁极端面与检测面之间应尽量贴合,最大间隙不应超过1.5mm;
②连续拖动检测;③速度应尽量均匀,一般不应大于4m/min;④磁化区域应有不少于15mm的重叠。
施加磁悬液
自上而下检测,磁悬液喷洒在行走方向的正前方,停施磁悬液至少1S后方可停止磁化。
3
检验与复验
观察时机
记录内容
缺陷磁痕的形状、尺寸、数量和位置。
5
后处理
清除工件表面的磁粉和磁悬液。
6
评定与验收
根据缺陷磁痕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T4730-2005进行等级评定,Ⅰ级合格。
7
检测报告
按JB473卡未规定事项按通用工艺规程执行。
2、JB/T4730.4-2005在用承压设备磁粉检测规定,长期工作在腐蚀介质环境下,有可能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的场合,其内壁宜采用荧光磁粉检测方法检测。
磁粉检测工艺卡
工件名称
储气罐
工件规格
φ800*8*2000
主体材质
16MnR
检测比例
20%
检测部位
对接接头
表面状况
打磨
磁化方法
■磁轭法
□交叉磁轭法
检测设备
B3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