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教学案例与设计完美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案例

案例分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教学案例及反思《质量》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学准备1.制作关于托盘天平结构和使用方法的多媒体课件.2.托盘天平(带砝码)(根据班级人数确定需准备的天平数量)、烧杯等.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如果分析一下铁锤和铁钉这两个物休,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但铁的含量却不大相同.物理学中如何来表示这种区别呢?如果想知道它们到底含有名少铁,该怎样精确地测量呢?二、合作探究教师举例:一盆水与一杯水、一个铁钉与一个铁锤,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然后简要概括: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提问:你知道哪些质量的单位?总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比千克大的单位有吨(t).提问:你知道这些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吗?教师讲述单位进率关系:1 t=103 kg=106 g=109 mg.2.质量的测量(1)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哪些?总结:实验室里,通常使用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测量质量,生活中常用电子秤、杆秤测量质量.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认识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的主要结构.(2)使用天平应注意哪些问题?总结: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提问:天平应水平放置,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讲解:天平应放在水平台面上,学生天平还应调节底座螺钉,使底座水平.提问: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如何调节呢?总结:①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当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幅相等时,天平横梁就是平衡的.提问:在使用天平称物体时,为什么把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呢?讲解:这是因为天平游码标尺的零刻度线在标尺的左端,往右拨游码相当于往右盘中加砝码.提问:放好物体后,如何使天平再次平衡,称出物体的质量呢?总结:①可以通过向右盘加人砝码和移动游码的方法使横梁再次平衡,这时,砝码的质量和标尺上游码所表示的质量之和即物体的质量.②此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③根据游码所在的位置在标尺上读数时,应以游码左侧刻度线为准.(4)学生练习使用天平测量橡皮、铅笔的质量,再试着测量半烧杯水的质量.3.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提问: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发生变化时,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教师利用天平、塑料瓶、剪刀、液态蜡等实验器材演示物体形状变化、状态变化时质量不变的现象,并引导学生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总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三、课堂小结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千克(kg),除千克外还有吨(t)、克(g)、毫克(mg)等.换算关系:1 t=103 kg 1 kg=103 g 1 g=103 mg3.天平的使用(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2)将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保持平衡;(3)将物体放在左盘内,砝码放在右盘内,加减砝码用镊子,轻拿轻放;(4)调节游码,直至天平的横梁平衡,将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5)读数完毕及时取下物体,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对应的位置.四、检测反馈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 .如图所示的各种物体,不管它们的形状、状态、位置怎样变化,它们各自所含的物质的多少是的.2.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50 g的是( )A.瓶矿泉水B.一个鸡蛋C.一张课桌D.一头大象3.托盘天平的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4.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再调节横梁使其平衡,称量时,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在某次称量中,若所放砝码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称物体质量是()5.一个铅球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A.把铅球熔化B.用机器把铅球压扁C.用火箭把它发送到太空中D.用锉把铅球锉掉一块6.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A.用镊子夹砝码,以免砝码生锈B.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C.在测量中,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然后读出质量D.不用天平测质量过大、超过天平称量范围的物体板书设计第1节质量质量概念: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因素改变)单位主单位:千克(kg)其他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关系:1 t=1 000 kg,1 kg=1 000 g,1 g=1 000 mg测量工具:天平种类:托盘天平、学生天平结构:底座、托盘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平衡螺母天平的使用1.注意事项:(1)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测量(2)保持天平的干燥、清洁2.使用方法:使用前,先调节天平的平衡;使用时,把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3.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质量》教学反思质量及其测量历来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一方面由于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其测量是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是学习密度的基础。

《质量》教案设计

《质量》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物理2. 课题名称:《质量》3.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4. 教学对象:八年级5.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3) 让学生能够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质量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质量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3) 质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 质量的单位换算。

(2) 质量在复杂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

(2) 演示法:展示质量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操作。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质量知识。

2. 教学手段:(1) PPT:展示质量的相关知识点、图片及实例。

(2) 实物:展示质量测量工具,如天平、秤等。

(3) 练习题: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质量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引入质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质量的定义、单位(克、千克、吨)及测量工具(天平、秤)。

3. 演示:展示质量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操作,让学生感受质量的测量过程。

4. 练习: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质量知识进行计算,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和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下节课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续)5. 拓展:讲解质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分享在生活中关于质量的实例,共同讨论。

7. 布置作业:课后让学生思考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质量意识。

七、课后作业(续)4. 思考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质量意识。

5. 收集有关质量的知识资料,下节课分享。

质量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质量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3篇

第1篇《质量》(沪科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认识一些测量质量的工具,熟悉天平的主要构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宇宙中物质质量尺度的数量级阶梯的展示,以及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辨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质量的定义。

(2)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难点: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学方法:科学抽象法、阅读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铁锤1把、大铁钉1个、托盘天平若干台、砝码若干盒等。

●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感知,情景引入:摆在我们面前的课桌、椅子都是由木头做的,但课桌含有的木头多,椅子含有的木头少。

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的,但铁锤比铁钉含有的铁多得多。

你知道怎样才能准确的把这种含义表示出来呢?若有两个差不多的铁钉,你又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哪个含铁更多一点?二、新课教学:(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1)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教室内课桌、椅子。

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课桌、椅子哪个的木头多?教师出示铁锤和铁钉让学生观察,使学生知道铁锤和铁钉都是由铁组成,但铁锤含有的铁比铁钉含的铁多。

讲解:课桌、椅子、铁锤、铁钉都是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木材、铁叫“物质”。

即: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由上面的观察看出:课桌含有的木头多,椅子含有的木头少;铁锤比铁钉含有的铁多得多。

即:不同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用符号“m”表示。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

试一试:将一橡皮泥团压扁,形状变了,橡皮泥的多少会变化吗?将焊锡熔化,状态变了,锡的多少会变化吗?想一想:杨利伟把一玻璃杯从地球带到太空,空间位置变了,杯子所含玻璃的多少会发生变化吗?提问:以上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发生变化时,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都没有变化,由此,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探究总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的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
4.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质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学生理解物质的属性、掌握基本的物理量有重要意义。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质量的定义、掌握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及了解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例为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体会质量的概念。接着,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在实验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
2.小组合作探究: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质量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在互动中学习和进步。
4.实践性教学: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质量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单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我通过设置合理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也关注他们在课后作业和实践中的应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质量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质量》教案

《质量》教案

《质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使学生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引导学生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学会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难点(1)对质量是物体属性的理解。

(2)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体,如铁钉、铁锤、课桌、椅子等,提问学生:这些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样吗?从而引出质量的概念。

(二)新课讲授1、质量的概念(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举例说明:一个铁钉比一个铁锤所含的铁这种物质少,所以铁钉的质量小,铁锤的质量大。

(3)强调: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单位(1)国际单位:千克(kg)(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3)单位换算:1t = 1000kg 1kg = 1000g 1g = 1000mg3、质量的测量(1)测量工具:天平(2)天平的构造: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砝码等。

(3)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②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③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④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4)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三)课堂练习1、给学生一些质量的数值,让他们进行单位换算。

人教版八上物理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上物理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3.设计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特性,巩固所学知识。
5.通过课堂小结和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地描述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运用质量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八上物理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质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质量的概念和特性是学习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计一系列实验和互动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质量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质量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汽车超载会影响交通安全?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交流和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分组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并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
2.鼓励学生互相提问、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能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质量的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物理学科充满兴趣,具备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能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运动员体检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导入,如购物时称重,引导学生关注质量的概念。

八年级《质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质量》教案、教学设计
-进步评价: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例,如书包、苹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和“质量”。
2.提出问题:重量和质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物体的质量?
3.引发思考: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质量概念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实例分析: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的质量问题,如购物时的称重、食谱中的计量等,让学生体会质量的重要性。
4.创设合作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难点问题。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组,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角色扮演:模拟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扮演科学家,进行问题研究和解决方案的设计。
然而,学生在质量的概念理解、测量方法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质量与重量的区别认识模糊,容易混淆。此外,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测量误差、数据记录等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强化质量概念,通过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明确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2.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测量准确性和数据处理能力。
1.培养学生对质量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好奇心。
2.通过学习质量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客观事实,遵循科学规律。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5.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引导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到自然界中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实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质量》教学教案设计

《质量》教学教案设计

《质量》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质量的概念1.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质量的存在,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

1.2 讲解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1.3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等。

1.4 质量的测量工具:电子秤、天平等。

1.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质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质量的计算2.1 讲解质量的计算方法:整数质量的计算、小数质量的计算、分数质量的计算等。

2.2 质量的加减法:同单位质量的加减法、不同单位质量的换算与加减法。

2.3 质量的乘除法:质量与数量的关系、质量与价格的关系等。

2.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质量计算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三章:质量的比较3.1 讲解质量的比较方法:直接比较、间接比较、转换比较等。

3.2 质量的排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按比例排序等。

3.3 质量的单位换算:千克与克、克与毫克、国际单位与常用单位等。

3.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比较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四章:质量的测量与控制4.1 讲解质量的测量方法:电子秤、天平、比重秤等。

4.2 质量的控制方法:质量标准、质量检测、质量认证等。

4.3 质量的改进:质量问题分析、质量改进措施、质量改进效果评价等。

4.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质量测量与控制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第五章:质量的应用5.1 讲解质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购物、烹饪、健康等。

5.2 质量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产品质量、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测等。

5.3 质量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成果评价等。

5.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质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第六章:质量与重力6.1 讲解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吸引的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6.2 重力的计算:重力加速度、物体的重力计算公式。

6.3 质量与重力的关系: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质量》教案(精选15篇)

《质量》教案(精选15篇)

《质量》教案(精选15篇)《质量》篇1(作者:南京六十七中学高康宁)(一)教学目的1.熟悉天平的构造,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会使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教具教师演示用具:磁性黑板,自制几种最小刻度值不同的纸板标尺(纸板背面粘有铁片),自制可在磁性黑板上移动的游码。

学生实验用具:体积相同的长方木块、铝块、铁块(长×宽×厚为4cm×3cm×1cm)、墨水瓶、水、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课题提问:实验室常用称质量的工具是什么?讲述:这节课学习用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每张桌面所放的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及一杯水的质量。

(板书:二、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器材”,并请学生将实验器材与桌面的实物对照检查。

二、复习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提问:(1)托盘天平主要有哪些部件构成?(2)观察你所在实验小组的托盘天平,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别多大?结合学生答题,教师用磁性黑板显示说明质量的单位克的符号: g.提问:a.各标尺的最小刻度值多大?b.将游码放在磁性黑板上标尺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读数。

(3)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怎样调节?三、学生分组完成实验1.每个实验小组动手调节桌上的托盘天平,使横梁平衡。

教师统计该步骤完成好的前五名,将他们所在的组次记在黑板的表格内。

2.分别称出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的质量。

学生实际操作,将称的结果填入作业本实验记录的表格内。

教师巡视,将这步完成好的前五名组次记在黑板表内。

请一个实验小组汇报称的结果,全班学生判断该结果是否合理。

3.测1墨水瓶水的质量提问:(1)用调好的天平怎样合理地测出1墨水瓶水的质量?学生讨论得:①用天平称出空墨水瓶的质量m1;②将空墨水瓶灌满水后,用天平称出水和瓶的总质量m2;③用m2—m1得这瓶水的质量。

《质量》教学设计

《质量》教学设计

《质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分析一些实例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并会进行换算。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空间位置而改变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质量的概念,以及用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四、教学安排1课时五、教学类型新授及实验六、教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橡皮泥等物体七、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送礼物——苹果:苹果在特殊的节日被称为平安果,当天按个来卖,无论大小都是一个价格,两个不同大小的苹果卖相同的价格,让学生回答合理吗?并指出不合理的原因?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质量。

(二)、讲述新课一、质量(板书:一、质量)1、(1)用ppt展示铁钉、铁锤、木椅和木床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铁锤、铁钉、木椅、木床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叫“物质”。

由上面的观察看出:木椅和木床含有木材的多少不同;铁锤、铁钉含铁的多少也不同。

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①板书:1、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他们所知道的质量的单位,展示国际国际千克原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千克的由来,指出千克(kg)是质量的国际单位,其它单位吨(t)、克(g)、毫克(mg)的内容自己换算单位,教师展示题目,学生练是质量的常用单位,请学生们通过自学课本P108习。

②板书:2.国际单位:千克(kg)(2)让学生估一估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二、质量的测量——天平(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教师讲述: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买粮、买菜,称出的都是物体的质量。

《质量》优秀教案(通用11篇)

《质量》优秀教案(通用11篇)

《质量》优秀教案《质量》优秀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质量》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质量》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天平的使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一)质量演示动画并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请学生观察一桶水和一杯水。

提问:①它们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②它们哪个含有的物质多?那么对于一小车沙子和一卡车沙子,同样两者都是沙子,但所装沙子多少不同。

讲解:讲台、课桌、水、沙子在物理学中称为物体,组成这些物体的都叫“物质”。

物理学中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板书: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符号:m)演示动画:(1)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2)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3)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二)质量的单位(1)教师讲解: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还有比千克大的单位吨,比千克小的单位克、毫克。

板书:2.质量国际单位:千克(kg)质量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2)学生练习一些质量单位的换算提问:质量的单位由大到小怎样换算?(板书:1t=1000kg、1kg=1000g、1g=1000mg)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

读出“大头针的质量、新生儿的质量、鲸的质量”。

(三)质量的测量——天平(1)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介绍学校实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人教版八年级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4.结合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的测量过程,加深对质量知识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如质量的单位换算、质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人教版八年级6.1《质量》为依托,课程主要涉及质量的概念、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等内容。质量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实验演示:设计质量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质量的测量过程,增强学生对质量知识的理解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4.总结归纳:对质量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关注质量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的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对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引入:通过购物称重等生活实例引入质量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质量的存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3.通过展示质量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质量的存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质量知识,让学生总结质量的定义、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等。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关注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同理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3.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对质量知识的兴趣和关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生活中的物体,测量其质量,并记录下来。
2.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烹饪时称量食材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的存在和重要性。
2.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质量相关的问题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学生对质量的兴趣。
3.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质量”,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新知
1.讲解质量的定义,即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让学生熟悉质量的计量单位,如克(g)、千克(kg)、吨(t)等,并学会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3.让学生了解质量与物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如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等因素有关。
4.让学生学会使用天平、秤等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并掌握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感受质量的存在,激发学生对质量的兴趣。
2.介绍质量的计量单位,如克(g)、千克(kg)、吨(t)等,并讲解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讲解质量与物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如质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等因素有关。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初中物理《质量》教学设计高唐县初中物理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选第十一章第二节《质量》《质量》案例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并通过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通过认识质量的概念。

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天平的操作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托盘天平和砝码,橡皮、小刀等学生常用物品。

一、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现在我这里有一个铁钉和一个铁锁。

它们都是由同一物质----铁组成的。

那么铁钉和铁锁所含的铁这种物质一样多吗?你还能举出哪些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但所含物质多少不同的例子。

学生:举出一些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不同。

(同是木材组成的木凳和木桌;同是纸组成的两本不同的书本;同是玻璃组成的不同形状的工艺品等)教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教师: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我们用m表示。

质量的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学生: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比它大的单位有吨(t)。

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10-3kg 1mg=10-3g=10-6kg 31t=10kg。

教师:大家知道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学生: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质量。

教师:我们周围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呢?课本上给出了一些物体的质量,大家仔细阅读后来完成以下几个物体的质量单位的填写。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如“探讨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或“设计一个简易的质量测量装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讨论任务。
(四)总结归纳
1.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质量的概念、特性和测量方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生活实例引入质量概念,如购物时称重、烹饪时的食材称量等,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都能得到提高。总之,本节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质量的概念,理解质量的特性,能够正确描述质量的本质。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质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思考,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最后,通过典型例题分析,让学生学会将质量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同一物体在地球和月球上的质量不同?”引导学生思考质量的特性。

《质量》教案

《质量》教案

《质量》教案教案:《质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物质的性质》的第一课时《质量》。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及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计量单位,以及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质量的概念,了解质量的计量单位,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难点:质量单位的理解和运用,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平、砝码、测量容器、实物等。

学具:学生科学手册、记录表格、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称重,引出质量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质量。

2. 探究质量的计量单位(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质量的计量单位。

3. 小组合作实验(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验能力。

5. 作业布置(5分钟)设计一道有关质量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质量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计量单位:克、千克等测量工具:天平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课本P63,完成“动手动脑学科学”第1题。

答案:(1)5克(2)10克(3)15克2. 根据课本P63,完成“动手动脑学科学”第2题。

答案:(1)20克(2)30克(3)50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质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质量的计量单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加深对质量单位的理解。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会用到质量的计量,如烹饪、建筑等,进一步巩固质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生动形象的实例引入质量概念,通过对比、实验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内涵。在授课过程中,我还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设计了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在课堂上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4.结合时事热点,如产品质量安全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质量的内涵,如“质量是什么?”,“质量与物体运动状态有什么关系?”等。
2.设计阶梯式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探究质量的计量单位、测量方法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注重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反馈和评价,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质量概念的理解。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现象为切入点,如购物时称重、运动员体检等,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对质量问题的关注。
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展示质量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质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实例,如猜重量游戏、质量排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究质量问题。
3.强调质量在物理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讲解质量的测量工具及方法,如天平、电子秤等,并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质量的测量。
4.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质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密度、速度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质量是如何测量的?质量与其他物理量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质量的测量方法、质量与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4.利用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质量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和评估,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质量的概念,如:“你们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质量这个词?质量是什么意思?”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知识。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质量的定义、测量工具及方法、质量的应用等。
2.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质量知识的理解。
3.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质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质量的兴趣。
3.以故事形式引入质量的概念,如“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质量知识。
4.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质量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地球的质量保持引力,使学生感受到质量的重要性。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物体为什么有质量?质量是如何测量的?质量与其他物理量有什么关系?”
5.通过对质量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策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情景创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烹饪等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质量的存在,引发学生对质量的思考。
2.通过展示不同物体的质量差异,如同一类商品的不同重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质量的多样性。
3.创设问题情境,如:“如何判断一个苹果的重量是否符合标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质量的概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6.1《质量》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6.1《质量》。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衡量物体内部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在本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质量的定义、计量单位以及质量的测量方法。
在制定教学案例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物体和物质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质量的概念、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方面,他们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直观的教具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质量的本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你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如:“你觉得同伴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何?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优化下一步的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挑选水果、蔬菜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这一物理量。
3.进行课堂互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如:“质量的计量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4.演示质量的测量实验,如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测量方法。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从本章到第十四章讲述力学知识。

跟前面几章简单的物理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步。

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继续注意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外,在讲述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更应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通过分析物理事实,找出共同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就本章而言,涉及到两个常用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和用天平、量筒测物体的密度是初中学生应掌握的其中两项基本技能。

所以,本章是基础的一章。

就本节而言,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和工厂化验室常用的天平(本地区配置托盘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

因此,本节是基础的一节。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能力目标:①会调节天平平衡;②会使用游码;③初步学习用天平称固体的质量;④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知识及技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意识。

〈3〉方法目标:①继续学习"从现象出发,经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②②继续学习运用"关键词归纳法"归纳文段要点;③初步学习"实验探索法"发现事物内部规律的学习方法。

〈4〉德育目标:①在质量初步概念的引出过程中渗透"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②在实验过程中渗透"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虽说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教材对初中学生的要求较低,因此,它不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天平作为一种常用测量质量工具,是后续章节有关实验的不可或缺的仪器;并且,它是质量测量中2一种较为精密工具,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工作都会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让学习天平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现象归纳法、练习法;实验探索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教学案例与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4.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介绍杆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质量的概念。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教学用具】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墨水瓶、橡皮、小刀等学习用具。

【教学方法】1.讲解与示范结合,自学与讨论结合,合作与交流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3分钟)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但组成物体的物质是有多有少的,也就是说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谁来说一说下面甲乙两人所说的质量的含义是否相同?甲:这袋米的质量是多少?乙:这种米的质量如何?学生:甲说的质量是指这袋米所含米这种物质有多少。

学生:乙说的质量是指这种米是否有杂质、是否变质、好不好吃等。

教师:同学们以上的分析都很好。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30分钟)教师:(板书: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用m 表示)教师:质量的单位有那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学生: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kg。

比它大的单位有吨(t)。

比千克小的单位有克(g)、毫克(mg)、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g=10-3kg 1mg=10-3g=10-6kg 1t=103kg。

教师:(板书:2、单位:教师: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和科学世界两部分内容,进一步了解质量的应用和常见物体的质量大小,从而充分理解质量单位千克的大小。

学生:(自学)教师:请同学们在各自的演算板上写出下面两题的演算过程和结果。

(屏幕显示题目)教师:(在班上任意抽取4名学生的演算板集体评讲,主要从演算过程、结果表达方式和结果正误三个方面评讲。

)教师:请同学们议一议: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是否变化?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好,就讨论到这,谁能举例说明这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时,质量如何变化?学生:我们在超市里买的商品从商店回到家里,虽然位置变了,但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改变。

教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好,当物体的位置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地球的岩石,虽然位置变了,但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质量不变。

教师:谁还能继续举例说明?学生:用锯把一段长木锯成两根短木,这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所以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要改变。

教师:就这个问题,谁还发表意见。

学生:虽然两根短木的质量就小于长木的质量,但是不能说明物体的形状变了,质量也改变了,如果把那些碎沫加上,质量的多少还是没有变。

教师:这为同学说得非常好,比如我们把一块铁砸成铁板,虽然形状变了,但它含铁的多少没有变,质量就不变。

(此时,教师还可以问一下学生,铁的体积是否变化。

)教师:物体的质量随状态变化吗?学生:不变化。

一铁块熔化成铁水,所含物质的多少没变,所以质量不变。

教师:说得好,水结冰,冰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不变。

教师:同学们的讨论分析非常好,质量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它实际上反映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板书:3.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教师:(在大屏幕一显示题目)哪位同学来做下面小题?①一张25g的纸捏成团质量为____。

②0.5Kg冰化成水质量为___。

③65Kg的宇航员飞到外太空质量为___。

④一位同学为了了验证物质的质量跟物质的状态是否有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中取出一块冰放入敞口玻璃杯中,用天平称出总质量为125g,侍冰融化成水后,称出水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127g,该同学认为,物质的质量跟状态有关。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做此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学生:日常生活中称物体的质量的仪器有杆秤、案秤、电子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等。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测质量的工具)教师:从同学们的回答来看,同学们还是很关心生活的,热爱生活的,知道这么多测量仪器,刚才大家所举的例子,有的同学对弹簧秤这个仪器有异议,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较宽。

的确,弹簧秤不是测质量的仪器,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到。

教师:杆秤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已经应用了许多年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发明出更便于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质量的仪器。

教师:虽然测量质量的仪器较多,但我们学校实验室中使用天平测质量,常见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我们初中阶段需要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板书:二、托盘天平)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托盘天平的结构图)下面给同学们介绍托盘天平的构造。

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

底座、两个托盘,另外每架天平都配有一套标准的砝码。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托盘天平是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所以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在使用天平之前要牢记几条要求。

教师:(板书:(一)天平使用注意事项: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学生:(大声阅读)教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使用天平的几点要求,下面请各组开展讨,如果不按这些要求做,会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开展讨论)教师:请各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如果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了天平的称量,测不出结果,还可能把天平损坏。

学生:用手接触砝码,把砝码弄湿、弄脏,在盘中放潮湿的物品和化学药品,容易使砝码生锈和腐蚀天平、砝码,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教师:大家分析的很好。

下面各小组准备好天平和砝码、被称物体。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仔细琢磨老师讲解,然后进行规范操作。

学生:(准备实验仪器)教师:(板书:(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把天平水平放置。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盘的中线处。

学生:(学生调节天平)教师:(教师巡视指导,并在屏幕上提出下列思考题:)①将游码放到标尺上的0刻线上时,是游码左边还是右边与0刻度线对齐?②横梁平衡的标志是什么?③若横梁左边高右边低,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哪边调?教师:刚才发现有的小组的天平的横梁左端高,有的右端高,哪组能发表一下意见,你们是如何调节的,使天平平衡的?学生:左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右端高时,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教师:大家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非常好,至于为什么,学完了杠杆的知识后,大家就明白了。

教师:现在有的组的天平的横梁还在动,有的已经静止,如果都等到静止后再判断横梁是否平衡,太浪费时间,我们还可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学生:指针以分度中央为准,左右偏转的幅度相等。

教师:同学们都非常努力的将天平调节平衡了,天平一旦调节平衡,就不能移动位置,否则,需要重新调节。

因为桌面的不同位置的水平程度不同。

教师:下面我们来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

(板书:3.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

可以适当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衡梁恢复平衡。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还是先加质量小的砝码?学生:先加大的,便于测量。

教师:好,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测的物体的质量大约多大,然后操作。

学生:(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刚才发现,有的组没有合适的小砝码,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这时我们可以怎么办呢?哪个发表意见。

学生:可以适当地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教师:使用游码能分辨出更小的质量,游码相当于一个“秤砣”,它在标尺上每移动一个格,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

在加减砝码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①先估后取,先大后小,中间大周围小,砝码不行用游码。

②加减砝码时千万不能动平衡螺母,也不能移动天平。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屏幕是显示)1.在你的天平标尺上,一个小格相当于多大质量的砝码。

2.读数时,是以游码左边还是右边所对应的刻度线为准呢?3.读数时,是先读大砝码还是小砝码?4.物体的质量如何计算呢?学生:(讨论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标尺上每个小格代表0.1g或0.2g或0.5g。

学生:读数时,以游码左边对的刻度线为准。

学生:先读大的砝码后读小的砝码。

学生: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教师:(板书:4、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之和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教师:大家做得非常好,请同学们整理器材。

注意:怎样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学生:用镊子夹取。

(学生整理器材)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天平的使用流程读一读。

学生:(大声阅读)三、小结(2分钟)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在各个方面都一定有很多收获:师生:(相互交流)我们学习了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我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是能掌握所学知识、二是能学以致用。

四、动动脑(10分钟)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测量物体质量的基本方法,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屏幕显示出题目)1、在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无法调节横梁平衡,原因可能是什么?师生:①横梁下的护垫没有取下(托盘天平)横梁没有撑起(学生天平)②游码没有放在0刻度线上。

③左右盘互换了④天平已损坏教师:2、能将量筒放在天平上称水一质量吗?师生:一般不允许。

因为量筒细而长,在托盘中放不稳,容易掉下来。

教师:3、若要称取127.6克食盐,应如何操作?师生:①调节横梁平衡②在右盘放一小张纸后再放上如下砝码:100g+20g+10g+5g+游码2.6g──(5g)或100g+20g+10g+游码7.6g──10g)③在左盘垫上一张同一规格的小纸后,用勺子往左盘中加减食盐,直到栋梁平衡。

教师:4、天平横梁调平衡后,若将物体放在了右盘,在左盘放砝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