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美国经验控制我国船舶大气污染_李丽平
美国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实施对我国的启示

含 量 是 百 万 分 之 十五 , ; 制 在 波 罗 的海 、 海 和 英 吉 利 海 峡 行 使 )限 北 的 船 舶 燃 料 油 的含 硫 量 在 1% 以 下 ; 制 新 引 擎 和 发 动 机 的 氮 氧 . 5 限 化 物 排 放 量 在 (. 1. 克 , 瓦 时 之 间 ; 相 比之 下 , 国东 部 电 9 ~ 7) 千 8 O ( 美 厂 的 氮 氧 化 物 排 放 量 限制 在 (. O 3 克, 瓦 时 以下 ; 制 在 港 05 .) 千 4 7 限
美 国防止船 舶造成大 气污染规则实施对我 国的启示
周 超 结
( 西大学法学院 山
【 摘 要 】 对 船 舶 造 成 的 空 气 污 染 , 国 监 管 部 门 在 防 止 船 舶 造 成 针 美
000 ) 3 0 6
氧 化 物 的排 放 含 量 , 出 了严 格 的 限制 规 定 : 洋 船 舶 燃 料 的 含 硫 作 远
环 保 署 的 报 告 指 出 ,… 个 问 题 不 仅 限 于 港 口地 区 。 如 圣 巴 巴 拉 “这 县 , 个 没 有 商 业 港 口 的 地 区 , 计 到 22 这 估 00年 ,7 的 氮 氧 化 物 将 6% 通 过 交 通 运 输 从 加 州 海 岸 过 境 而 来 …”
势 在必 行 。 【 键 词 】 气 污 染 ; 放 控 制 ; 舶 关 大 排 船
一
、
美 国船 舶 造 成 空 气 污 染 现 状
口排 放 具 有 挥 发 性 的有 机 化 合 物 ; 止 使 用 消 耗 臭 氧 的燃 料 ; 止 禁 禁
船 舶 焚 烧 多 氯 联 苯 ; 止 焚 烧 含 有 卤 素 化 合 物 的精 炼 石 油 产 品 。 禁 20 年 , 08 国际 海 事 组 织 海 洋 环 境 保 护 委 员 会 ( P ) 《 止 ME C 对 防 船 舶 造 成 大 气 污 染 规 则 》 行 修 正 , 的 修 正 案 从 2 1 年 开 始 生 进 新 00 效 。本 次 修 正 案 最 大 的变 化 是 逐 步 减 少 船 舶 硫 氧 化 物 的 排 放 , 从
IMO修订《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影响重大

( ) <l0 m. O :1 1 g k 1n r 3 p N x 5 /Wh ( 当于 在现 有基 5— 3 相
础 上降 低 1 8 2 % ) 1 %- 0 6
在 7 举行 的海 事环 境保 护委 员会 ( EC 月 M P )会议 上 .将 介
下 降 2— 3 5 / Wh : g k )
IO 他提 案认 为 对 于在 深水 航行 的船 舶 . M 其 保持 剩余 燃料
的现 有硫 含量 4 5 % 而在 特别 指定 的 S x O 排放 控 制 区 (E A) SC . 需 引进更 高 标准 。N ET N O I R A C 建议 全球 使 用同一 标准 , T 但是 . 船 东可 以选 择使 用剩 余燃 料或 者海 运馏 化物 。
本 次 会议 主要 审议 内容 和结 果如 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新造 柴油机 N x O 标准 (i ITe I) Te I i I r/ r I
◆ Te l irI
生航 运柴 油燃 料 的提炼 过程 事 实上 将终 结增 加 陆上排 放量 .这
一
观 点得 到许 多 国家 的认可 。
工作 组根 据 多数代 表意 见 同意实 施 日期 定为 2 1 年 1 1 0 1 月 日 。工作 组最 终 采用现 有 的 附则 V 模 式 . 据柴 油机 的转 速范 l 根 围 ,提 出 了以下 标准 的建 议草 案 ( 在现 有标 准 Te l 均 i 基础 上 . r
专 家参 加 了气体 排放 工作 组会 议 ,修订 MA P L附则 V。 RO I 修 订 MA P L RO 附则 V 议题 的 首要 问题是 讨论 关 于控 制氧 化 l 硫 (O ) S x 排放 的 四个提 案 。 中 .N ET N O 案 引起 争议 : 其 I RA K 提 T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面临着巨大的大气污染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然而,为了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中国可以借鉴和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1. 政策与法律体系在国际大气污染治理经验中,政策与法律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欧盟大气质量指令针对各成员国制定了强制性的大气质量标准,并要求制定具体的减排计划和行动方案。
中国可以借鉴这种制定具体减排目标的经验,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与法律体系。
同时,中国可以加强环境监管与执法力度。
加拿大的大气质量监测网络就具有较为完善的监测体系,并且监测数据及时公开,对于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可以借鉴加拿大的监测体系,提高大气污染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执法力度,确保环境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 科技创新与技术引进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是关键环节。
日本是一个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家。
例如,日本开展了大规模的空气净化设施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氮氧化物去除技术和颗粒物过滤技术。
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加强自主创新,加大技术引进力度,推动先进治理技术在中国的应用。
此外,国际间的合作也是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
中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共同研发清洁能源技术和环保设备,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3. 公众参与与意识提升在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和意识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亚通过公众教育和环境宣传活动,提高了大众对大气污染的认识,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中国可以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加强公众教育与宣传,提高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同时,建立信息透明、公开、互动平台也是促进公众参与的重要措施。
荷兰和英国等国家建立了在线的环境信息公开系统,公众可以随时查阅相关数据和政策文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可以借鉴这种信息公开的模式,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信息平台,促进公众参与。
议国际船舶防污染机制及中国的角色

、
船舶 污染 治 理体 系
当前 ,非 传 统 安 全 日益 成 为 国 际社 会关 注 的 焦点 ,而环境污染 治理 问题 则是各 国探讨 和合作 的 重点 。对 船舶污染 的防治 工作 ,早 在上世纪 五六 十
年代就开始形成国际共识 ,时至今 日已经形成 了一
套 全方位 、国际化 的组织 和法律体 系 。国际社 会和
D0I : 1 0 . 1 6 1 7 6 / j . c n k i . 2 1 — 1 2 8 4 . 2 0 1 7 . 1 2 . 0 0 4
当前 ,在 全球 最 具 权 威性 的劳 氏船 级 社 注 册 的正规 海船 有9 万 多艘 。这些 漂浮 于 大洋之 上 的运 输器 的航迹 几乎覆 盖 了地球 的每一 片海 域 ,它 们在 促进 世界人 员 、货物 交流 的同时 ,也带 来 了大 量 的 废 物 、废 水 和其 他 污染 物 质 ,船 舶 事 故带 来 的油 品 、危 险品 以及其他有 害物 质的泄漏 对全球海 洋环 境 的危 害是 致命 的。为规 范船舶污染 物质排放 ,减 少船 舶污染 对生态 的破坏 ,国际社会 正形成 以 国际 海 事组 织 为 中心 、《 联合 国海 洋法 公 约 》为基 础 的 船舶 污染 国际治理体 系 。中国作为世界 航运大 国 , 船 舶数量 居世 界前 列 ,在 国际船舶 防污染治理 中发 挥 好 自己的角色 ,并努力 推进 国际船 舶 防污染 治理 的机制建设 和体 系建设 ,是 当前必须 重视 的课 题 。
防止 海洋 污染进行 了论述 ,其中第五节第二 一一条 对来 自船舶 的污染 的事项进 行了规定 ,第 二一七 、
二一八 、二 一 九条分 别对船旗 国 、港 口国和沿海 国 在船舶污 染方面 的责 任和 义务进行 了规定 。 《 联合 国海洋法公 约 》虽然 具有最 高的权威性 ,却 是一个 “ 总体性 公约 ”( u m b r e l l a c o n v e n t i o n) I l l ,大 多是宏
船舶污染防治能力的国际比较研究

船舶污染防治能力的国际比较研究船舶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船舶在海洋运输、油气开采、港口作业等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提升船舶污染防治能力。
本文将对各国在船舶污染防治方面的做法进行比较研究。
以下是一些国家的案例: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海运国家之一,美国在船舶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严格的法规和监管措施。
美国海事管理局(Maritime Administration)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废弃物处理、油污防治等方面的规定。
此外,美国还加强了港口和船舶的排放标准,并大力推广船舶污染物的减排技术和设备。
欧盟:欧盟成员国在船舶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欧盟制定了《船舶废弃物管理指南》,要求船舶在进入欧盟港口前必须进行废弃物申报,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此外,欧盟还鼓励船舶使用低硫燃料,以减少硫氧化物的排放。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和船舶建造国,中国在船舶污染防治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中国实施了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制要求船舶进行尾气和废水的处理。
同时,中国还成立了船舶建造与运营绿色技术研究中心,推动船舶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日本:作为一个拥有大量近海捕捞船和渔船的国家,日本重视船舶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日本制定了《船舶污染防止法》,规定船舶在进入港口前必须进行废物处理和尾气净化。
此外,日本还投入大量资源研发船舶环保技术,如燃料电池推进系统和废气净化装置等。
通过以上国家的案例可以看出,各国在船舶污染防治能力上都有相应的措施和标准。
然而,在国际比较中,仍存在一些差距和挑战。
首先,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国际合作支持和技术援助。
其次,一些船舶污染防治技术的成本较高,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最后,船舶污染防治需要跨领域的合作,包括政府、行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船舶污染防治能力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各国都在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积极推动船舶绿色发展。
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国际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国际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近年来,大气污染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问题,给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治理的有效方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从国际经验的角度探讨大气污染治理的借鉴与政策启示。
首先,欧洲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领跑者之一,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欧洲联盟通过制定严格的大气质量标准和排放限制,实施了强有力的污染治理政策。
此外,欧盟还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强调跨国界的治理和合作,例如通过制定联合的大气污染控制计划。
这为各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欧洲的经验,在制定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时,注重区域合作,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其次,美国在燃煤电厂减排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
美国环保署实施了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动燃煤电厂采用更为清洁的技术,例如脱硫、脱硝和烟气脱硫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燃煤电厂的污染排放,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
我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可以学习美国的经验,通过推动燃煤电厂的技术升级和改造,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第三,日本在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方面有着出色的经验。
日本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汽车尾气排放的减少,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制定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广低排放和零排放汽车、鼓励使用清洁燃料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加强对汽车尾气的监管,推动汽车尾气排放技术的升级和改进,减少机动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除了以上提到的国际经验,我们还可以从其他国家的做法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例如,加拿大通过建立排放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更加积极地减少污染排放,这为我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政策借鉴。
此外,新加坡通过严格的审核和监管制度,有效控制工业企业排放,保障了空气质量。
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都可以为我国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综上所述,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雾霾治理的国际经验

雾霾治理的国际经验作者:常纪文尹立霞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发展的同时,大气污染随之加剧。
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煤和石油成为主要的能源,燃料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愈加突出,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接连发生。
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发达国家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加,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迅速增长,空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有机污染物浓度也随之增长,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来源。
在工业化过程中,煤炭和石油的燃烧,尤其是汽车业发达以后排放的汽车尾气造成一些发达国家严重的大气污染,而这些污染物质也正是我国目前雾霾产生的主要因素。
由于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发展的先驱性,在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可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尤其是雾霾治理提供借鉴。
国外雾霾的成因分析美国。
在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中,人们起初认为是排放大量油气的油田和炼油厂造成了污染,但关闭后烟雾仍然大量存在。
直到1952年,科学家斯米特才分析发现,导致雾霾的直接原因其实是汽车尾气排放。
当时该市拥有约250万辆汽车,且数量急剧增加,每天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导致大量碳氢化合物产生,它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了浅蓝色烟雾。
再加上洛杉矶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西临太平洋的特殊地形,大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极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而且该地常年高温少雨,日照非常强,为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日本。
1971年,日本东京也发生了与洛杉矶相似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据日本环保部门对东京几个重要的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的调查发现,汽车排放的CO、NOx和HC三种排放物大概占了总排放的80%。
英国。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后期,英国的空气污染主要源头始终是工业生产城市供电和居民取暖所产生的燃煤粉尘。
英国居民习惯于使用燃煤烹调,壁炉取暖,特别是入冬以后煤炭使用量激增,加重了空气中燃煤粉浓度。
加之英国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带,气候潮湿,从东南方吹来的暖湿气流与岛屿上的冷空气相遇产生水雾,水分子与污染物凝结,形成雾霾。
船舶排放控制环保法规减少污染和绿色技术

船舶排放控制环保法规减少污染和绿色技术近年来,随着全球船舶运输的迅速发展,船舶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船舶排放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威胁,还对沿岸城市的空气质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减少船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船舶排放控制环保法规,并积极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
本文就船舶排放控制环保法规与绿色技术进行探讨,旨在减少船舶污染、保护环境健康。
一、船舶排放控制环保法规船舶排放控制环保法规是各国政府为了减少船舶排放对环境的污染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船舶的主要排放物质包括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下面分别介绍几个主要的环保法规。
1. 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全球硫限值IMO于2020年开始实施全球硫限值(Maritime global sulphur limit),规定国际航运燃油中硫含量不得超过0.5%。
这一措施的实施,将大幅减少船舶燃油中高硫含量带来的二氧化硫排放,对改善海洋和沿岸地区的空气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2. 欧盟船舶硫氧化物排放限值欧盟船舶硫氧化物排放限值规定,进入欧盟港口的船舶使用的船用燃油的硫含量不得超过0.1%。
这一限值限制了船舶硫氧化物排放的数量,减少了对沿岸城市和附近地区的空气污染。
3. 美国排放控制区美国环保局(EPA)指定了北美海域为排放控制区(Emission Control Area, ECA),要求在该区域内的船舶使用低硫燃油,以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这一环保法规的实施对于改善当地海洋和沿岸地区的空气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绿色技术在船舶排放控制中的应用除了制定排放控制环保法规,绿色技术的应用也是减少船舶污染的重要措施。
以下介绍几种绿色技术。
1. 液化天然气船舶(LNG船)LNG船是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船舶,相较于传统燃油船舶,LNG船具有更低的排放水平。
液化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中几乎不产生颗粒物和硫氧化物,可将氮氧化物排放降低80%以上。
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国际经验借鉴

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国际经验借鉴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气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在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上,各国纷纷借鉴国际经验,通过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首先,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建立长效机制。
在中国,对付大气污染过去更多是采取应急措施,但随着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意识到应对大气污染需要持续的长期努力。
在这方面,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建立长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欧洲联盟在1996年制定了《空气质量框架指令》,并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法规,成立了专门负责监测和治理大气污染的机构。
该机构通过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优化工业结构、推动清洁能源等方式,成功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全社会参与。
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减排政策,包括实行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加强监测和数据公开等。
同时,美国政府鼓励企业采取创新技术和环保措施,促使企业改善工艺和采用清洁生产方式。
此外,美国政府也加强了与公众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了公众对大气污染治理的认识和参与度。
第三,大气污染治理需要跨国合作。
大气污染问题不仅仅局限于一国范围内,其污染物可以跨越国界传播,因此解决大气污染需要进行国际合作。
例如,欧洲国家通过建立欧洲联盟空气质量框架指令,共同制定了空气质量标准和控制政策,通过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等合作机制,有效减少了污染物的跨国传输。
此外,各国还可以共同开展科研合作,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测、评估和预警能力,共同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最后,大气污染治理需要因地制宜。
尽管各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但实施具体的治理措施仍需因地制宜。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制定治理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背景和实际情况。
我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我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吴海宁【摘要】The emission from ship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sources for air polution. Due to the late start, the managerial mod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hip air polution in China stil needs improvement. Based on the colection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data on ship air polution at Guangzhou port and in view of the experience obtained in routine maritime administration, the author learns from the managerial mod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the ship polution prevent and control of China.%船舶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但我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管理模式尚待完善。
作者通过收集分析广州港船舶大气污染相关数据,结合日常海事管理经验,借鉴先进国家地区的管理模式,提出我国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期刊名称】《中国海事》【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区;大气污染减排【作者】吴海宁【作者单位】广州海事局,广东广州 5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77.9随着近年来航运业的发展,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日益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污染源。
美国船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任限额。与{ 90 19 年油污法》 比, 相 新法案在 以 下 方 面加 重 了船 舶 对溢 油 事 故 的赔 偿 限 额 : ㈣ 1 、对 于单 壳 油轮 ,赔 偿 限额 为 每 总 吨300 0 美 邕
关 键词 : 船舶 污 染 防治 法 : 洋 综 合 管理 模 式 ; 洋执 法 海 海 中 图分 类 号 : 9 2 9 D 9 5 D 2 . :F 3 6
收 稿 日期 :01 - 8 2 2 00—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2 8 5 ( 0 0 0 — 0 6 0 1 7 — 2 4 2 1 )6 0 9 — 4
研 室讲 师 , 事环 境 资 源 法 学研 究 。 从
船源污 染是指 “ 舶逸漏 排放 污染 物于海 船
C WA) 规定 了对 在其 领海 及 专属 经济 区 内的 也 船 源 污 染 事 故有 预 防 和 控 制 的管 辖 权 利 。 [ 2 ]
洋 . 生损 害海 洋 生物 资 源 、 害人 体健 康 、 产 危 妨 碍渔 业和其 他海 上经济 活动 、损 害海水使 用质
王子湾 的“ 瓦尔 迪兹 ” 号溢 油污事 故催生 了美 国
(9 0 19年油污法》 的出台。《90 ① 19 年油污法》 主要
、
美 国船 源 污 染 防治 法 律 制 度
① 18年3 4 美 国埃克森石油公 司的超级油轮“ 99 月2 日, 瓦
尔迪兹”号满载原油在阿拉斯加肩航3 , d 时后突然触礁 . 00 5 0
美国环境管理体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24 WORLD ENVIRONMENT 2016年第2期 总第159期
局长办公室
行政与资源管理
办公室
总
部
办
公 执法与守法保障
室
办公室
国际与部落事务 办公室
空气与辐射 办公室
环境信息 办公室
研发办公室
化学品安全与污染 预防办公室
首席财务官 办公室
总法律顾问 办公室
土地和应急管理 办公室
监察长办公室 水办公室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美国环境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Enlightenment of U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to China
■文/李瑞娟 李丽平
1970年12月,美国环保局正式成立,这是美国历 史上最大的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在这之前,联邦没有 专门的环境管理部门,也没有强硬的联邦环境法律 法规,环境管理的职责主要在各州。20世纪初期到中 期,美国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环境 质量急剧恶化,出现了拉夫运河和洛杉矶烟雾等严重 的污染事件 ;而且各州的环境标准不一样,严重影响 了各州之间的贸易公平。为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 对清洁的水、空气和土地的需求,修复被污染的自然 环境,建立新规则,引导美国人民创造更清洁的环境,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了第3号机构重组 计划,建议组建美国环保局。当年,第3号机构重组计 划得到国会通过,迎来了美国环境保护的新征程。本 文对美国环保局成立后的美国环境管理体制进行概 述,为中国完善环境管理体制提供参考。
其他公立和私立组织联系。区域办公室局长的职责包 三、美国环保局与州的关系 括 :(等1)多在部辖区重内要完联成邦国法家律规,划通目过标法,这律些明目确标规由定环了美国环保在局环的境工管作理中职,责美。国环保局与各个州之间是伙伴
尿素法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

尿素法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研究叶呈炜;吕林;刘丙善【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imultaneous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by urea treatment for marine diesel engine exhaust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counter current packed column ,and the NOxoxidation degree was controlled by adding NO2into the simulated fuel gas.The effects of urea concentration ,liquid-gasratio ,NOxoxidation degree and sulfur dioxide concentration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urea concen-tration and liquid-gas ratio are respectively 10% and 20L/m3.The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NOxoxidation degree when the NOxoxidation degree is between 10% ~90%.Under the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NOxoxidation degree is 50%,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to 98%,and the denitrification efficiency is 48%.%为提高尿素法船舶柴油机尾气同时脱硫脱硝的效率,采用配加 NO2调节 NOx氧化度的方法,在填料塔上进行了同时脱硫脱硝试验,分析了尿素溶液质量分数、液气比、NOx氧化度、SO2体积分数对去除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尿素法同时脱硫、脱硝最佳的尿素溶液质量分数为10 %、液气比为20 L/m3,当NOx氧化度在10% ~90% 时,脱硝效率随NO x氧化度的提高而提高;在最佳操作条件、NOx氧化度为50% 时,脱硫效率可达98%,脱硝效率为48%.【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年(卷),期】2018(042)003【总页数】5页(P478-482)【关键词】尿素;脱硫;脱硝;NOx氧化度;去除效率【作者】叶呈炜;吕林;刘丙善【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3;武汉理工大学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77.60 引言船舶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的“船舶和港口空气污染防治研究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显示,内河船舶排入大气的污染物(仅估算柴油机船舶部分)中SOx排放约10万t/年;NOx排放81万t/年,占整个非道路移动源的大气污染分担率的13.3%.为限制船舶SOx及NOx排放对大气造成的不良影响,2016年8月22日,环保部正式发布了《船舶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标准的第一阶段与我国船机排放现状相比,NOx排放将削减20%以上,和目前欧洲实施的标准相当;第二阶段NOx排放将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一步降低20%,和美国第三阶段实施的标准相当. 面对日益严峻的污染形势和严格的排放法规,国内外学者对多目标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基于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实现同时脱除SO2和NOx是未来主要的技术研究方向.对于SO2的脱除,湿法洗涤可以达到96%以上的脱硫效率;对于NOx的脱除,目前研究者们正在积极寻求高效的氧化手段,将废气中占90%以上且难溶于水的NO氧化成NO2进行湿法洗涤脱除,而其中低温等离子体NO氧化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前景的技术之一[2-3].本试验主要研究以尿素水溶液为吸收剂的湿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尿素作为一种强还原剂,具有弱碱性,能有效脱除SO2,且脱硫产物硫酸铵可回收利用;脱除NOx时也具有较好表现:尿素能跟NOx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害的N2,避免了二次污染的产生[4].目前,国内外已有诸多学者对尿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进行了研究[5-7],研究主要集中在添加剂的筛选及其工艺条件的确定上,试验过程中NOx的氧化度保持在10%.本试验采用模拟烟气,通过向含NO为主的模拟烟气中配加NO2来提高NOx的氧化度,在不使用其他氧化手段的情况下,研究不同操作条件、NOx氧化度和SO2体积分数对尿素法同时脱硫脱硝的影响规律,从而为后续低温等离子体联合尿素湿法同时脱硫脱硝提供指导.1 试验搭建部分1.1 试验试剂和仪器主要试验试剂:N2(体积分数≥99.99%)、O2(≥99.99%)、NO(≥99.99%)、SO2(≥99.99%)、NO2/N2(1%NO2)、尿素(≥99%,分析纯).主要试验仪器:CS200系列质量流量控制器、SK2-2.5-13TS管式电阻炉、KSY-6D-16温度控制器、Omega 55000 Series 热敏电阻气体温度传感器、PT100尿素温度传感器、便携式气体分析仪HORIBA PG-350.1.2 试验系统试验系统总体布置见图1,主要分为烟气模拟系统、吸收系统和烟气分析系统三个部分.图1 试验系统总体布置示意图1.3 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中模拟烟气通过质量流量控制器精确控制不同组分流量以配制不同体积分数的模拟烟气,NOx氧化度通过调节N2,NO和NO2的阀开度来共同调节,模拟烟气总流量为3 L/min.为了充分模拟船舶实际烟气,控制模拟烟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15%;为防止NO在管路中被O2大量氧化,试验采用两级混合器串联,O2在第二级混合器单独通入,充分混合的模拟烟气随后导入反应器.反应器为自制的高硼硅玻璃填料吸收塔,模拟实际吸收塔尺寸比例,吸收塔直径为50 mm、高600 mm.为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和加强传质,在吸收塔中装填一定量的θ网环填料(4 mm×4 mm),装填高度400 mm,烟气在填料中的停留时间为11.8 s.尿素溶液由分析纯尿素固体和水采用称重法配制,并经尿素浓度计测量所配尿素质量分数的实际值.吸收塔底部放置储液槽,用于装填尿素溶液.试验开始前,模拟烟气需先稳定 20 min,待稳定后测量各组分初始体积分数并记录,计算NOx氧化度.随后,模拟烟气通入填料塔与尿素溶液在塔中逆流接触反应,净化后的模拟烟气通入PG350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烟气中SO2和NOx体积分数,稳定10 min后记录数据,计算SO2和NOx去除效率η.NOx氧化度α,其计算式为(1)SO2、NOx 去除效率的计算式为(2)(3)式中:φ(NO)in,φ(NOx)in,φ(SO2)in分别为洗涤塔入口处NO,NOx和SO2的体积分数;φ(NOx)out,φ(SO2)out分别为洗涤塔出口处NOx和SO2的体积分数.2 试验结果及分析2.1 尿素溶液质量分数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尿素溶液质量分数是影响SO2和NOx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8].为排除由于尿素溶液质量分数变化可能引起的尿素溶液pH值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对配制的不同质量分数的尿素溶液的pH值进行了测量记录,见表1.由表1可知,所配尿素溶液的pH值随质量分数基本不变.表1 尿素溶液质量分数及对应pH值尿素溶液质量分数/ %尿素溶液pH值081858108.01208.17308.31不同尿素溶液质量分数对脱硫脱硝效率影响的试验条件:液气比为20 L/m3,α=50%,反应温度10 ℃,φ(SO2)in,φ(NOx)in分别为765×10-6,1130×10-6.试验结果见图2.图2 尿素溶液质量分数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由图2可知,SO2的吸收效率随着尿素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尿素溶液质量分数由1%增加至10%时,吸收效率由91%显著增加至97.5%;随着质量分数的进一步增加,吸收效率上升了约1%,上升趋势趋于平缓,因此,对脱硫而言,质量分数为7%~10%的尿素溶液就能够达到很高的去除效率.对脱硝而言,在该氧化度下,当尿素溶液质量分数由1%增加至10%时,脱硝效率由42%上升至48%,而后随着质量分数的进一步增加,脱硝效率出现小幅度下降,当质量分数升至30%时,脱硝效率下降了1.5%.原因在于,尿素溶液吸收NOx的途径有两种,即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尿素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能够促进(NH2)2CO和HNO2的反应往正方向进行,从而促进了NOx的吸收,见式(4)~(5);但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进一步增加,溶液的黏度增大,使得NO和NO2的液相扩散系数和溶解度下降,从而限制了NOx去除效率的提高.NO(g)+NO2(g)+H2O(l)→2HNO2(aq)(4)2HNO2(aq)+(NH2)2CO(aq)→2N2(g)+CO2(g)+3H2O(l)(5)2.2 液气比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液气比主要由排气中各污染物体积分数大小及吸收液种类决定,是影响去除率的重要因素.试验条件:尿素溶液质量分数为10%,α=50%,反应温度10 ℃,φ(SO2)in、φ(N Ox)in分别为700×10-6,1 130×10-6.试验结果见图3.图3 液气比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由图3可知,随着液气比的增加,脱硫效率有明显的上升,当液气比由4 L/m3增加到20 L/m3时,脱硫效率由91.6%上升至98%,当液气比继续增加时,脱硫效率上升缓慢;液气比由4 L/m3增加到20 L/m3过程中脱硝效率小幅增加2%.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液气比增大使得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提高,气液接触面积变大,传质面积和传质单元数增加,气体吸收过程的推动力提高,从而使得SO2和NOx的去除效率都有所上升.但是,由于SO2在溶液中的液相扩散系数和溶解度都比较大,因此液气比的提升对SO2去除效率的提高效果显著.NOx则不同于SO2,除了一部分的NOx通过物理方式吸收外,另一部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反应吸收[9],但由于烟气停留时间短且总体喷淋密度相对较小,式(4)~(5)反应进行的程度有限,因此,当液气比增加时,NOx去除率的提升十分有限.2.3 SO2体积分数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试验条件:液气比为20 L/m3,α=50%,反应温度10 ℃,尿素溶液质量分数10%,φ(NOx)in=1 130×10-6.试验结果见图4.图4 SO2体积分数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由图4可知,SO2体积分数由168×10-6上升至1 166×10-6过程中,脱硫效率由98%逐渐下降至93%,原因在于随着SO2体积分数的增加,液相中累积的速度加快,使得SO2的吸收推动力变小,吸收效果逐渐变差,脱硫效率随之降低;脱硝效率由45%逐渐上升至49%,表明排气中一定体积分数的SO2能够促进NOx的脱除.这是因为,SO2溶于水溶液后产生的能够和NO反应生成从而促进了NO在水中的溶解度.更主要的是,当气相中NO和NO2共存时,等能够与NO2及N2O3等发生反应,从而对NOx的吸收起到促进作用,其反应机理概括为[11]:(6)(7)(8)(9)此外,NO和NO2按1∶1比例吸收时生成的能够和形成一种易溶于水的酸(羟胺二磺酸,从而使得NOx的去除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SO2溶于水产生的H+能够促进尿素的水解,对提高脱硝效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4 氧化度α对脱硝效率的影响NO2的存在对NOx的吸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氧化度α是影响NOx吸收的一个重要因素[13].由以上试验知,SO2在适宜操作条件下就能够达到98%的脱除效率,结合文献[14],NOx的氧化度不影响SO2的吸收,且SO2的存在对于NOx吸收的影响要远小于氧化度α的影响,因此此处不考察SO2的脱除效率、SO2的存在对不同NOx氧化度下脱硝效率的影响,而重点考察无SO2时NOx氧化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试验条件:液气比为20 L/m3,反应温度10 ℃,尿素溶液质量分数为10%,φ(NOx)in=1 130×10-6.试验结果见图5.图5 不同NOx氧化度对脱硝效率的影响由图5可知,当α由10%提高到50%,NO的去除效率逐渐增大,并在α=50%时达到最大值.这是因为NO和NO2按1∶1存在时反应生成的N2O3的溶解远远大于NO,从而显著提高了NO的吸收效率.然而当α大于50%时,随着α的增加,NO的去除效率逐渐下降;当α大于80%时,NO的去除效率急剧下降变为负值,即NO的出口浓度要大于进口浓度.这是因为当气相中的NO2相对过量时,大量的HNO2在液相中不稳定,易分解并释放NO气体,总反应式见式(11),即通常认为的NO2和H2O反应生成NO的过程,但其生成NO的本质在于HNO2的分解[15].试验过程中随着α的进一步提升,相同时间内液相中生成HNO2的量增加,分解释放的NO的量也随之增多.2HNO2→H2O+NO+NO2(10)3NO2+H2O→2HNO3+NO(11)此外,由图5可知,当α超过50%,NO2的去除效率曲线逐渐趋于平缓,这表明NO2的吸收逐渐达到平衡,进一步吸收NO2收到抑制.这是因为α越高,溶液中累积的越高,对NO2吸收的抑制作用越强,因此,为进一步提高NO2及NOx的吸收效率,促进溶液中的消耗是一种重要、有效的途径.3 结论1) 采用尿素法同时脱硫脱硝,最佳的尿素溶液质量分数为10 %,最佳的液气比为20 L/m3;在上述最佳操作条件且NOx氧化度为50%时,脱硫效率可达98%,脱硝效率为48%.2) NOx氧化度是影响脱硝效率最主要的因素,当NOx在10%~90%范围内时,脱硝效率随NOx氧化度的提高而提高;除NOx氧化度外,吸收液中能否及时被反应消耗是影响NOx吸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3) SO2的存在能够促进NOx的吸收,当SO2初始体积分数由168×10-6上升至1 166×10-6,脱硝效率提高4%.参考文献[1] 李丽平,高颖楠,周婷,等.借鉴美国经验控制我国船舶大气污染[J].环境保护,2015,43(1):64-66.[2] NELLI C H, ROCHELLE G T. Nitrogen dioxide reaction with alkaline solids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1996(7):999-1005. [3] MA S M, ZHAO Y C, YANG J P, 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pollutants removal from coal-fired fue gas using non-thermal plasma [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7,67:791-810.[4] 方平,岑超平,唐志雄,等.尿素/H2O2溶液同时脱硫脱硝机理研究[J].燃烧化学学报,2012,40(1):111-118.[5] WEI J, LUO Y, YU P, et al. Removal of NO from flue gas by wet scrubbing with NaClO2/(NH2)2CO solutions[J]. Journal of Industrial and Engineering Chemistry, 2009,15(1):16-22.[6] FANG P, CEN C P, TANG Z X, et al.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O2 and NOx by wet scrubbing using urea solution [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1(1):52-59.[7] 孙裕苹,马坚,涂长志.尿素/O3湿法废气脱硝技术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4,45(7):20-23.[8] 岑超平,古国榜.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研究(Ⅱ)-净化过程中SO2和NOx的吸收特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4,32(2):14-17.[9] 任晓莉,张雪梅,张卫江,等.碱液脱除工艺尾气中NOx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6,39(5):598-599.[10] LITTLEJOHN D.Kinetics of the reaction of nitric oxide with sulfite and bisulfiteions in aqueous solution[J].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1986(24):3131-3185.[11] CHEN L, LIN J W, YANG C L. Absorption of NO2 in a packed tower with Na2SO3 aqueous solution[J]. Environment, 2002,21:225-230.[12] 许昌日.燃煤烟气NOx_SO2一体化强化吸收试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13] 刘芳.配NO2调节NOx氧化度双循环一塔硫硝同脱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2,28(5):423-425.[14] 岑超平.尿素添加剂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氮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2.[15] THOMAS D, VANDERSCHUREN J.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the liquid phase composition for the absorp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to aqueous solutions[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00,18:37-45.。
穹顶天下守护碧水蓝天——治理雾霾的国际经验借鉴

r 】 . 对I 家的机动4  ̄ . t 4 澈 设置严格的标准。2 0 1 3 年欧 i 颁布并
雾 霾问题的主要原 因是燃煤污 染与机动车污染 ,要切实
对_ 『 进 入城 r H 心 的私家 4 < j t  ̄ 始征 收 “ 拥堵 费” 德 同 始I I = ! = f q 所订新 建的住宅必须要 足环保 的住宅 ,实施 “ 零
刈 ‘ 术 安装过 滤装 置 的 1 辆 收 附加 费 ,共同政 府 规定 2 0 1 6 排放 ”, 术能达到政 府的环保标倩 ,则要 收印花税
长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 日 益严峻 ,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 } j 大 的威胁。而环境作 为人类的共 同财富,是人类赖 以生存的物质
| s 1
防止雾 霾 ,必须要加强减 排 ,要改变我 国的1 业 生产模式与
执行 《
排放指令 》,规定柴油发动机 蝴
备微粒过滤器 ,
能源结构,要推广清洁生产与清洁能源的使用 ,尽量使用可
再生能 源。要推动机 动车排放标准 以及 油品升级 , 鼓 励 民众 购买 电动汽车 ,要求新 的机动车必须配置减排 过滤装置 ,减 少氮氧化合物 的排放 。
题之一 , T业革命 以来长达上百年f l ' , ] t l J " 期内,人类社会的生产
发展模式都是环境服务经济增长,以押 l 朔 晓来换取 G D P的增
根 据 瞅 的 十 I 1 火规 定 ,2 0 0 5年 1 月 l n起 ,欧 盟规 定 叠气r I I P M1 0的年均浓 度不僻 离于 4 0微 克 / 立方米 ,超过 5 0
如何管住海上大气污染

如何管住海上大气污染作者:暂无来源:《世界环境》 2018年第6期作为世界航运大国,中国港口吞吐量常年跻身世界前列,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稳居7席。
这些往来于港口间的船舶多以柴油发动机为主,使用的燃油硫含量最高达3.5%,排放了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繁忙的水运加重了沿海沿江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
以深圳市为例,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占深圳市排放总量的67%和14%。
船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港口城市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儿童和老人等敏感人群,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使用低硫油是控制船舶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2016年,中国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水域划定了12海里的排放控制区,分阶段要求船舶靠港停泊及进入排放控制区内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油。
然而,2017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排放控制区政策实施两年来,国内沿海航行船舶违反换油要求的比例为5.3%,内河和江海直达船舶的违规率高达25.9%。
如此高的违规率,令排放控制区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其实,早在2005年,国际社会就提出了排放控制区的概念。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简称MARPOL公约)要求,船舶航行在指定的排放控制区内,遵守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燃油要求。
目前,全球已经设立了四个国际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包括欧洲的北海排放控制区和波罗的海排放控制区,以及覆盖美国水域的北美排放控制区和加勒比海排放控制区。
从2015年1月开始,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对船用燃料油的硫含量限值从1.0%收紧为0.1%。
尽管硫含量限值大幅加严,国际排放控制区的违规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2015年,欧洲的北海和波罗的海排放控制区的违规率仅有5%。
MARPOL公约在国际排放控制区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得益于各港口国有效的监管执法体系。
构建有效的监管执法体系,需要解决两大挑战:一是如何用有限的执法力量监管数以万计的船只,即执法效率;二是如何有力地处罚违规船舶,即震慑效果。
借鉴日本经验推动船舶减排技术研发

借鉴日本经验推动船舶减排技术研发
胡琳琳;王晶
【期刊名称】《船舶物资与市场》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全球变暖的关注持续升温,要求航运界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系列相关国际造船规范和标准密集出台并实施.处于产业衰退期的日本,为了挽救颓败势头,延缓船舶产业退出国际市场,把积极应对规范作为危机后日本船舶产业重拾升势的重大机遇,依托技术优势极力附庸欧美构置新的壁垒,遏制始终处于技术依赖阶段的中国的竞争.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胡琳琳;王晶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我国船舶废气污染防治方向研究 [J], 和慧;姜军伟;吕建华;李淑芬
2.借鉴日本经验推动船舶行业减排技术的研发 [J], 胡琳琳;王晶
3.借鉴加州经验推动靠港远洋船舶使用岸电 [J], 彭传圣
4.借鉴加州经验推动靠港远洋船舶使用岸电 [J], 彭传圣
5.借鉴日本经验助推我国机动车污染减排 [J], 岳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借鉴美国经验控制我国船舶大气污染_李丽平

国际64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船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由于燃烧性排放和操作性排放,向周围大气环境排放了诸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并最终造成对大气环境的物理或化学性污染。
随着运输船舶量日益增加,船舶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加强管控迫在眉睫。
船舶大气污染形势及来源分析船舶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某些港口城市其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已与机动车相当或更甚,且日趋严重。
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发布的《船舶和港口空气污染防治白皮书》,一艘使用3.5%含硫量的燃料油的中大型集装箱船,以70%最大功率的负荷行驶,一天排放的PM 2.5相当于50万辆使用国Ⅳ油品的货车。
船舶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15%和4%~9%。
美国数据表明,大约6辆船舶(约67兆瓦)的废气排放量等于一个发电厂的废气排放量(约377兆瓦),全美国的远洋船舶相当于529个发电厂的废气排放。
2009年,美国高速公路机动车产生的PM 2.5占排放总量的24%,远洋船舶产生的PM 2.5占17%,船用柴油机产生的PM 2.5占7%,两项占比为24%。
到2030年,远洋船舶污染产生的PM 2.5占比将上升为49%,船用柴油机产生的PM 2.5占3%,即超过一半的PM 2.5污染将来自于船舶。
我国港口城市船舶污染已成为最大大气污染源。
深圳海事部门统计,2012年仅进出深圳港的远洋船舶就有2.6万艘次,每年约排放1.6万吨二氧化硫,占深圳市排放总量的65.8%,是该市最大的SO x 排放源。
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有七个在我国,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1.42亿载重吨,约占世界海运船队总运力的8%,居世界第四位。
未来面临严峻挑战。
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船舶发动机以及锅炉等设备燃烧燃料后产生的尾气;二是船舶使用的制冷剂、灭火剂、洗涤剂、发泡剂(隔热材料)等,在船舶营运、消防、演习、检修、拆装过程中,会将一些耗损臭氧层的气体排入大气;三是液货中的烃类气化物或有害气体。
了解和应用《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

了解和应用《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
李光银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上半月)》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将于2005年5月19日对我国正式生效。
了解和应用《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已迫在眉睫。
【总页数】2页(P48-49)
【作者】李光银
【作者单位】中国船级社南京分社,江苏,2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
【相关文献】
1.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的检验 [J], 黄彦
2.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符合性检查 [J], 郑金明;莫奇
3.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的检验研究 [J], 普兵;施建伟;阳宇麟;钱异;王勇;韦蔚;卢晓彤
4.探讨《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的实施 [J], 陈显
5.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及其应用 [J], 李光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减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政策工具选择

我国减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政策工具选择
彭传圣;赫伟建
【期刊名称】《水运管理》
【年(卷),期】2014(36)9
【摘要】分析减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激励性、局部强制性和国际强制性政策工具的适用条件以及应用效果,从激励性政策在国家、行业、地方等层面的应用实践及强制性政策的应用实践2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选用的政策工具,并指出我国选用政策工具所存在的问题:政策工具分阶段选择使用;设立沿海统一排放控制区对我国的影响;我国控制排放区域的选择;我国政策工具选择及运用.
【总页数】5页(P6-9,12)
【作者】彭传圣;赫伟建
【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我国实施控制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制性政策措施的时机选择
2.厦门港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船舶航行工况
3.我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及控制研究
4.LNG动力船舶和柴油船舶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性测试研究
5.大气污染纵向嵌入式治理的政策工具选择——以京津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64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指船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由于燃烧性排放和操作性排放,向周围大气环境排放了诸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并最终造成对大气环境的物理或化学性污染。
随着运输船舶量日益增加,船舶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加强管控迫在眉睫。
船舶大气污染形势及来源分析船舶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之一,在某些港口城市其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已与机动车相当或更甚,且日趋严重。
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发布的《船舶和港口空气污染防治白皮书》,一艘使用3.5%含硫量的燃料油的中大型集装箱船,以70%最大功率的负荷行驶,一天排放的PM 2.5相当于50万辆使用国Ⅳ油品的货车。
船舶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15%和4%~9%。
美国数据表明,大约6辆船舶(约67兆瓦)的废气排放量等于一个发电厂的废气排放量(约377兆瓦),全美国的远洋船舶相当于529个发电厂的废气排放。
2009年,美国高速公路机动车产生的PM 2.5占排放总量的24%,远洋船舶产生的PM 2.5占17%,船用柴油机产生的PM 2.5占7%,两项占比为24%。
到2030年,远洋船舶污染产生的PM 2.5占比将上升为49%,船用柴油机产生的PM 2.5占3%,即超过一半的PM 2.5污染将来自于船舶。
我国港口城市船舶污染已成为最大大气污染源。
深圳海事部门统计,2012年仅进出深圳港的远洋船舶就有2.6万艘次,每年约排放1.6万吨二氧化硫,占深圳市排放总量的65.8%,是该市最大的SO x 排放源。
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中有七个在我国,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1.42亿载重吨,约占世界海运船队总运力的8%,居世界第四位。
未来面临严峻挑战。
船舶造成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船舶发动机以及锅炉等设备燃烧燃料后产生的尾气;二是船舶使用的制冷剂、灭火剂、洗涤剂、发泡剂(隔热材料)等,在船舶营运、消防、演习、检修、拆装过程中,会将一些耗损臭氧层的气体排入大气;三是液货中的烃类气化物或有害气体。
此外,焚烧船舶油渣、垃圾、生活废弃物等也可导致污染物排放。
美国船舶大气污染控制特点美国船舶大气污染控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是随着美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变化而逐步发展的。
主要特点如下:多部门分工协作,加强对港口及船舶大气污染的管控美国环保局是各项管理标准的主要制定主体。
在执行船舶大气污染H.R.5811法案的同时,美国环保局和海岸警卫队负责制定相关规定,来执行《国际防止船舶污染公约》附则Ⅵ(以下简称“附则Ⅵ”)。
海岸警卫队依据海事保全法律,要求船旗国政府出具证书证明船舶符合国际海事法律,若没有相关证明,将被禁止或延迟进入美国港口。
美国船级社配合执行附则Ⅵ的相关政策。
实施严格而灵活的船舶燃料标准与排放标准美国没有专门针对船舶的法案,主要遵从《清洁空气法》和《国家空■文/李丽平 高颖楠 周婷 姜欢欢摘 要 船舶排放已成为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之一。
美国在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控制方面强调多部门分工协作,实施严格而灵活的船舶燃料标准与排放标准,制定排放清单,重视补贴、税收等经济激励政策运用。
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加快颁布实施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强制性油品标准,制定排放清单,建立港口企业定期上报清单制度,建立“国家排放控制区”。
关键词 船舶;大气污染;国家排放控制区;污染排放清单;美国借鉴美国经验控制我国船舶大气污染*Control on Air Pollution from Ships by Learning the American Experiences*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履约项目成果65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 43 No. 1 2015气质量标准》。
但是制定了船舶燃料标准和排放标准。
船舶燃料标准的实施对象是大型炼油商/进口商、小型炼油商,主要是船舶柴油含硫标准,从燃料生产、加工环节等源头上予以控制。
这些含硫标准与附则VI 对排放控制区的规定一致:要求供船舶三级发动机使用含硫不超过0.1%的燃料;在排放控制区的水域及相关水域,禁止含硫超过0.1%的燃油的生产和销售。
规定还含有一些例外条款,如允许在一个排放控制区使用含硫高于0.1%的燃料。
关于排放标准,按发动机类型,对船舶火花点火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的分别制定排放标准。
对火花点火发动机的排放标准,根据发动机功率的不同,针对HC+NO x 和CO 的排放制定了标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严格,如对于功率≤4.3千瓦的私人船只和舷外发动机的HC+NO x 排放标准,从1998年的278克/千瓦时提高到2010年及之后的30克/千瓦时。
关于船舶压燃式发动机排放标准,根据发动机种类、功率、型号不同对NO x 、HC、HC+NO x 、PM、CO 等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
所处阶段、发动机级别等不同,所适用标准也各不相同,并且即使同一阶段标准,也随发动机型号的不同而对某些污染物采用逐步严格的排放标准。
在同级发动机类别中,各标准根据发动机的功率不同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
制定排放清单船舶大气污染排放清单编制是美国开展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的主要技术方法,是科学、有效开展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2002年,美国环保局发布《商船排放清单制定(最终报告)》,估算了三级引擎船舶的主要排放清单,包括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以及二氧化硫等。
报告还对不同年份的排放进行了测算。
同时,对散装船、集装箱运货船、一般货物船、杂项货运船、客运船、渔船、滚装船、油轮、车辆运载船等不同种类的船舶污染进行了测算及敏感度和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重视补贴、税收等经济激励政策运用美国出台了多项经济激励政策促进低硫燃料和清洁技术的应用,以削减二氧化硫、颗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一是岸电补贴政策。
2004年6月,加利福尼亚州实施“冷靠船”方案,要求货轮停靠码头后关闭船用发电机,改为使用岸电。
为了鼓励该措施实施,在2004年12月,加利福尼亚州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对使用岸电的港口客户给予停靠补助。
二是征收氮氧化物排放税。
美国联邦环保局制订了有关减少船舶污染大气的税收政策规定,自2001年起开始征收NO x 排放税,按10000美元/吨收取,用于支持相关研究及实施降低污染的技术措施。
三是制定其他财政政策。
例如:美国洛杉矶港及长滩港联手在2006年推出《圣佩德罗湾港区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保障公众健康为由,为船舶及港口减排订立了五年计划,包括清晰的减排目标、具体的减排措施及相关的财政需要。
这些政策涉及转用低硫油、使用岸电、推广液化天然气(LNG)船舶、使用废气洗涤器、降低船舶航速。
美国不同州采取的措施不同。
以履行国际公约为外力,推动国际航线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美国在2008年由国会正式批准实施附则Ⅵ,对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含量,以及具体实施领域等都做出了严格限制规定,例如远洋船舶燃料的含硫量限制在4.5%以下;在波罗的海、北海和英吉利海峡行使的船舶燃料油的含硫量限制在1.5%以下;限制新引擎和发动机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在9.8~17.0克/千瓦时等。
此外,基于国际标准,美国环保局1999年10月设立了一个自愿认证程序,使发动机制造商能证明他们的发动机均符合附则Ⅵ,对规则适用范围也做了详细规定。
还有,对遵守“排放控制区”作出明确规定,分为硫(SO 2)排放控制区和氮(NO x )排放控制区。
美国划出两个控制区,分别是美国加勒比排放控制区和北美排放控制区。
在加勒比排放控制区,第一阶段燃料硫标准的有效期至2014年,必须使用含硫量低于10000ppm 的低硫燃油;第二阶段至2015年,必须使用1000ppm 的低硫燃油。
到2016年,新船舶必须安装控制污染气体排放的先进设备,以满足更严格的Tier ⅢNO x 排放标准,美国和加拿大海域也将成为第一个NO x “排放控制区”。
我国船舶大气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我国对船舶大气污染控制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城市还处于盲区。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体制混乱,职能划分不清目前我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职能划分不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五条的规定,国家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对海洋环境都具有相关职责,例如环境保护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两个部门均国际66具有监督管理的职能,谁主导、谁牵头没有划分清楚,易导致“谁都管、谁都不管”的局面。
排放标准制定相对滞后,燃油标准缺乏强制性目前针对船舶污染物排放的标准比较少,主要包括《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83)、《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我国Ⅰ、Ⅱ阶段)》(GB 20891—2007)等。
但《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仅对生活污水及含油污水的排放物做了规定;《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我国Ⅰ、Ⅱ阶段)》适用于小于37千瓦的船舶柴油机,对于功率更大的船用柴油机(37千瓦以上),尚无排放控制要求。
关于燃油标准,已有船用燃料油排放标准大多属于推荐标准,并未强制实施;同时也缺乏对船舶尾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限制标准。
缺乏或尚未建立船舶港口污染排放清单我国尚未建立国家级船舶港口排放清单,城市层面要么完全未开展,要么仅涉及清单研究和初步编制。
现在只有上海与香港合作编制了一份全面的船舶废气排放清单。
广东省、江苏省、天津市仅仅开始启动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
尚未建立排放控制区建立港口排放控制区是实现港口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全球共有四个有效设定的排放控制区。
尽管附则Ⅵ已经在我国生效,但由于申请设立排放控制区的过程较长,程序繁琐,我国所辖海域及港口城市暂未有国际公认的排放控制区,对港口的近海范围内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装置的开启尚无要求,对港口内使用的机动车和非道路机械未做单独的环保要求。
对我国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建议参考美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除了加强相关立法以外,提出以下建议。
明确职责定位,通力合作,强化船舶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定位,分工合作,针对国内航道,环境保护部应牵头抓紧排放标准制定,并监督实施,要求并指导各港口城市抓紧清单编制;针对国际航线,以海洋局和交通部门为主,环境保护部配合,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完成附则Ⅵ国际船舶排放标准的监督与执行。
我国船级社负责开发和验证海洋相关设施的设计、建造和操作标准。
加快颁布实施船舶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尽快制定强制性油品标准建议尽快制定《船用柴油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对新生产船舶用柴油机开展环保监督管理,加贴环保合格标志,并在船舶注册登记环节加强管理,对于不达标的船舶不得办理注册和运营等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