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
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生物非生物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2能生长不能生长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
七上生物总结(知识点)
七上生物总结(知识点)第一章:生物的五大特征1.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内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进行细胞分裂。
1.2 细胞的多样性细胞的多样性表现在大小、形状、结构和功能上。
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决定了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1.3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比如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
1.4 细胞的生物膜和物质运输生物膜是细胞的外膜,通过不同的渗透方式实现物质的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
1.5 细胞的代谢和物质内在调节细胞通过代谢过程吸收能量和物质,同时排出废物。
细胞内部有一套复杂的内在调节机制,通过这些机制来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第二章:生物的发展和生殖2.1 生物的发育过程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生长、分裂、分化和再生。
2.2 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生物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进行繁殖;无性生殖是生物通过无性生殖细胞的分裂进行繁殖。
2.3 生物的生殖方式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胚胎发育和母体发育等。
2.4 生物的基因和遗传基因是生物种群内传递遗传信息的单位,生物的基因由DNA分子构成。
遗传是生物通过基因传递信息的方式,表现在性状的传递和变异上。
第三章:生物的分类和进化3.1 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根据特征、形态、生理和遗传等方面进行分类。
3.2 生物的分类系统生物的分类系统包括物种、属、科、目、纲、门和界等不同级别。
3.3 生物的进化理论生物的进化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综合进化论。
生物的进化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通过自然选择、性选择和变异等方式实现。
3.4 生物的种群动态种群动态是种群数量和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
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受到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3.5 生物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境等环境要素。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
【知识点1】生物与非生物思考:婴儿会生长吗?汽车会生长吗?猫吃东西吗?鹅卵石吃东西吗?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特征和区别:生物非生物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发育不能生长、发育需要营养不需要营养能繁殖后代不能繁殖后代能遗传和变异不能遗传和变异能适应并影响环境不能适应并影响环境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主要区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知识点2】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⑴蜗牛的生活习性:①陆生动物,有冬眠和夏眠的习性。
②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的环境内,喜欢夜间活动。
③主要吃植物的茎、叶,是一种农业害虫。
⑵放大镜的使用①结构: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②作用: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③使用:靠近物体。
(可移动放大镜也可移动被观察物体)⑶观察蜗牛的外形:标出图中壳、足、触角、眼、口等部分。
⑷观察蜗牛的爬行①蜗牛爬行了吗?②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吗?足有足腺,能分泌黏液,有痕迹③粘液有什么作用?润滑,有助于蜗牛爬行⑸观察蜗牛是否有视觉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盖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观察到蜗牛爬向阴影部分。
结论:蜗牛能对光线的强弱产生反应(有视觉)。
⑹观察蜗牛是否有触觉①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触角;②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足;③用铅笔头轻触蜗牛的壳;④为何要轻触?避免对蜗牛造成伤害,同时可检验出蜗牛身体各处的敏感程度结论:蜗牛有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触角⑺观察蜗牛是否有听力离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0.5米处,用力鼓掌,蜗牛无明显反应。
结论:蜗牛无听力⑻观察蜗牛的嗅觉和味觉①在蜗牛前3厘米处放一点米醋,蜗牛有反应,两对触角回缩或身体缩回壳内。
②蜗牛前方滴几滴蔗糖溶液,蜗牛会尝蔗糖溶液。
结论:蜗牛有嗅觉和味觉。
蜗牛小结:(1)外形体外有一个螺旋状的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触角:有两对,一对长,一对短,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
蜗牛头部眼:长触角的顶部,具有视觉作用。
口:有摄取食物的作用。
腹部:有肥大的足,是运动器官,足内有足腺,能分泌粘液,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二章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2.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特征(如蜗牛)非生物(如木茶几)对外界刺激有反应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不能生长需要摄取营养物质不需要营养物质能进行呼吸不能进行呼吸能进行新陈代谢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具有繁殖、遗传、变异等特性不具有繁殖、遗传、变异等特性二、观察蜗牛:1.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软体动物,使用放大镜是为了能观察得更清楚。
2.蜗牛的结构:蜗牛的身体包括眼、壳、口、足、触角等部分,如图所示。
(1)蜗牛的壳呈螺旋状,壳内紧贴外套膜,里面有柔软的身体。
(2)蜗牛的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
(3)蜗牛的眼睛长在较长的一对触角的顶部。
(4)蜗牛的口位于头部的腹面,口里有颚片和齿舌,齿舌上长有小齿,齿舌前端可伸出口外刮取食物。
(5)蜗牛的足是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腺,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有味觉、视觉、嗅觉、触觉,但没有听觉。
4.蜗牛的感觉(1)视觉:蜗牛的眼位于后一对触角的顶端,能感受光线的强弱。
(2)触觉:蜗牛有两对触角,前一对短,后一对长,触角的触觉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
(3)嗅觉和味觉:蜗牛的后一对触角有视觉、嗅觉和味觉的功能。
(4)听觉:蜗牛没有听觉,实验时用力鼓掌它也没有反应。
题型生物与非生物的识别判断5.蜗牛的活动和生存环境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第2节:细胞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胡克发现了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_细胞壁__,细胞的大小一般是几微米~几十微米。
2、_显微镜__的发明让发现细胞成为可能。
3、德国科学家_施旺_和施莱登_在总结前人大量的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__细胞_所构成;4、细胞学说主要内容:①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_细胞_构成的;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_的单位;③细胞是由_细胞分裂_产生的。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2
同。动物需要摄取 食物;植物能进行
,光自合己作制用造
。营养物质
二、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
3.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蜗牛喜欢 生活在 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
习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
对农林作物有害。蜗牛由眼、口、足、壳、
等触部角分组成,蜗牛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
,没有
。 听觉
1 3.对古诗中常出现许多与动物有关的生活画面 。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殖和发育现象的是( B )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 4.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也有一些植物 不是这样的,如红枫的叶是红、橙黄或黄绿色 。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B ) A.它不能移动位置 B.它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光合作用 C.它不会繁殖 D.它只能在阳光照射下生活
6.在“观察蜗牛有哪些感觉”的实验中,下列操 作不恰当的是 A.是否有视觉: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 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 中 B.是否有触觉:用你的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 触角、足和壳等部位
C.是否有听力: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5厘米 处,用力鼓掌 D.是否有嗅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 牛前3厘米处 ( C)
( D) A.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 B.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 C.生物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D.生物能进行呼吸并排出代谢废物
1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 哪一基本特征( ) C A.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
1 2.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的区 别( B) A.舞草“跳舞” B.汽球充气太多而发出爆炸声 C.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D.母马生小马
七年级上册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7S.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windy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
三、练习使用放大镜1、放大镜能放大观察的物体,放大镜要靠近观察的物体,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2、蜗牛身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壳、足、口、眼点、两对触角3、蜗牛是有感觉的生物体,它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4、蜗牛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第二节常见的动物一、动物分类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
1、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特征进行。
2、分类标准不一样、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3、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昆虫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复眼、口器、胸部一般有两对翅膀,三对足。
第三节 常见的植物 一、 有种子的植物 1、被子植物特征: a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b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藏在果实里。
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 c 、是地球上最高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d 、一般所说的绿色开花植物就是指被子植物 常见的有:青菜、苹果、水稻、郁金香、柳树、棉花等。
2、裸子植物特征: a 、种子裸露 无果皮包被的植物。
b 、叶呈针状或鳞片状,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
c 、只有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常见的有:马尾松、水杉、侧柏、苏铁、银杏等。
1、分类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2、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种是分类的最低等级,也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品种不是分类单位。
3、生物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个体越多,共同特征越少。
生物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个体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第四节细胞一、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2、19世纪40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
二、细胞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科学各章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上)科学各章知识点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初中七年级(上)科学各章知识汇总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2、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1、常见仪器: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爆裂。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①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②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③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④加热常用仪器:酒精灯、电炉、酒精喷灯2、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
3、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①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②割伤:用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③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④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请医生处理⑤被化学试剂灼伤:首先用抹布拭去皮肤上的化学药品,接着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4、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滴管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滴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
滴管用完后应立即冲洗,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其他试剂。
“悬挂式”5、酒精灯的正确使用①酒精灯的结构:灯帽、灯芯、灯芯管、灯身。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复习知识点
第二章观察生物结构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除外)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衣藻、草履虫等。
2、按细胞数目可把生物分为多细胞生物: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如:玉米、熊猫等。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植物细胞: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在显微镜下看不清楚)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内含细胞液。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2)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
(3)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不同点: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注意】1、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
有叶绿体的细胞有:保卫细胞、叶肉细胞。
2、绘制生物图应用铅笔,较暗部分应用细点来表示。
3、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的实验说明: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擦片洋葱表皮细胞滴清水滴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滴生理盐水(防止细胞变形)取料取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先用凉开水漱口。
放料方法是使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盖片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产生细胞。
染色染色时用碘液染色,只有细胞中的细胞核能被染上颜色。
第二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细胞的分裂:1、概念: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2、细胞分裂受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控制。
3、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再是细胞质分裂。
4、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去,因而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相同。
(保证亲代与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5、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
6、动物和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区别:细胞壁和细胞膜分裂、形成的方式不同。
二、细胞的生长:1、细胞生长的结果:使细胞体积增大。
第二章--生物以及观察蜗牛知识点讲解习题—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讲义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二单元知识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基本特征【典例精讲】1.生物与非生物有着本质的区别。
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能制造自身需要的有机物2.“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进行呼吸 D.生物能生长3..对外界刺激有反应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下列不属于该基本特征的是( )A.大豆种子浸在水中会膨胀发软 B.小孩打针时会哭C.蜗牛受到刺激会缩回壳内 D.向日葵的花盘受太阳影响会向日转动4.下表中生物的特征与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生物的特征实例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兔吃草,猫吃老鼠B 生物能进行呼吸庄稼需要浇水、施肥C 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排尿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5.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下列各种生命现象中,能够体现此待征的是()A.乌贼在遇到敌害时会质出墨汁,染黑海水,借机逃跑B.茉莉花能散发出浓郁的香味C.马在长时间奔跑时会出汗D.黄鼬遇到危险时会放臭气5.科学家在浙江某山区发现大型海绵生物化石群,海绵是一种海洋生物。
下列能支持海绵是生物的证据有________(填字母)。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繁殖后代 C.能在水中运动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我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2)“红杏出墙”后,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七年级科学(上) 第二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上) 第二章知识要点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蜗牛是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壳(具保护作用)、足(分泌粘液)、触角(两对上长下短)、眼(在长触角顶端)、口(内有齿舌)。
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食物和配偶。
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和味觉,但无听觉;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
2、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①生物具有严整的结构②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现象③生物都能生长发育④生物都能繁殖后代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⑥生物都有应激性⑦生物都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环境说明:一般生物都具有上述特征,而非生物可能具有上述的一条或几条,不可能全部具有。
3、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而动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1、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动物的分类标准很多:可以根据它的生活环境分为水生和陆生,可以根据它的外部特征分为有羽毛和无羽毛、有翅无翅、有鳞无鳞、有尾无尾、有脚无脚、有毛无毛、有壳无壳等,也可以根据它的内部结构分为有脊椎和无脊椎等、也可以根据它的繁殖方式分为胎生和卵生、根据体温分为恒温和变温等。
3、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青鱼、草鱼、鲤鱼、鲢鱼、黄姑鱼、鲫鱼、金鱼、带鱼、鲨鱼等变两栖类:青蛙、疣螈、蝾螈、大鲵(娃娃鱼)、树蛙等---------------------脊椎动物爬行类:扬子鳄、变色龙、蛇类、蜥蜴、龟、鳖等--------------------------- 温鸟类:家禽、鸵鸟、猫头鹰、鹦鹉等---------------------------------- 恒哺乳类:白鳍豚、鲸鱼、蝙蝠、袋鼠、斑马、猪、狗、海豹等温①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无四肢,变温动物。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1、蜗牛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观察蜗牛有放大镜,它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但无听觉。
2、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六点,它们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
生物体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3、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最根本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需摄食。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摄食获取营养物质。
动物的分类:根据身体上有无脊椎骨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4、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先发现细胞的人是罗伯特·胡克,其实他也只是看到细胞壁,布朗发现细胞核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1)细胞膜:主要起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2)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只有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才有。
(3)液泡含有大量的细胞液。
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施来登和施旺,(魏尔啸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细胞学说的内容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5、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1)细胞分裂是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最引人注目的是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进行复制,最终染色体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细胞生长是子细胞不断长大的过程,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
(3)细胞分化是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各种组织。
6、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超详细)
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超详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01第一章认识生物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4、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02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新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很全)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1.蜗牛的结构:眼、口、触角、足、壳。
壳具有保护的作用;足是运动器官,能分泌粘液;粘液的作用:减少与地面的摩擦,传递信息等。
蜗牛到处爬行的目的:寻找事物,交配繁殖后代等;2.蜗牛的感觉器官: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没有听觉。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非生物1.有应激性没有应激性2.能生长不能生长不能进行新陈代谢3.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4.有严整的结构(由细胞组成)没有严整的结构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生物与非生物最重要的区别:是否有生命4.植物与动物的最主要的两个区别是:(1)、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植物可以,而动物不能。
(2)、能否自由或快速地运动。
动物可以,而植物不行。
植物与动物的最重要的区别: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第二节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有无脊椎骨2.脊椎动物的分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其中哺乳类最高等。
3.鱼类的特征:(1)终身生活在水中;(2)体表被鳞片;(3)用鳃呼吸;(4)用鳍游泳;(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4.两栖类的特征:(1)幼体水生,成体陆生或水生;(2)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兼用皮肤呼吸;(3)幼体用尾游泳;(4)成体有两心房一心室,皮肤裸露,有丰富的腺体(能分泌粘液);(5)卵生,体外受精;(6)变温动物两栖类的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等5.爬行类的特征:(1)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2)用肺呼吸;(3)贴地爬行;(4)卵生,体内受精;(5)变温动物爬行类的代表动物:蛇、鳄鱼、龟、变色龙、鳖、蜥蜴等爬行动物的幼体首先摆脱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6.鸟类的特征:(1)身体呈纺锤型;(2)体表被羽毛;(3)前肢特化成翼;(4)胸肌发达;(5)体温恒定;(6)卵生,体内受精;(7)飞翔生活鸟类的代表动物:鸡、鸭、鹰、鸵鸟、猫头鹰等7.鸟类的哪些结构和飞翔相适应?(1)全身被羽毛(飞翔和保温),前肢变成翼,身体呈纺锤形(可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2)胸肌发达;(牵动两翼飞翔)。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2.1 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
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生物非生物1 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2 能生长不能生长3 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4 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5 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6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 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2.2 细胞1.1665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1831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
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能繁殖后代、能生长,发育、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能对外界环境不同刺激做出不同反应2、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单细胞层次例:草履虫多细胞层次例:鱼、狗、鸭)初中阶段特别注意:病毒是生物,但其不具有细胞结构二、蜗牛习性特征1、蜗牛常栖息于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足腺上分泌黏液,为害虫2、蜗牛有四种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但没有听觉第2节细胞一、细胞史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
从软木塞上切下的薄片,制成裝片观察到的细胞实则为细胞壁19世纪40年: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最基本的结构单位--细胞构成的二、细胞结构动植物的细胞结构有较大差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书本P39页,划出即可)1、细胞膜:主要作用: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保持细胞独立性2、细胞质:能流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3、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相当于人的大脑植物细胞特有结构1、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 ,使细胞具有一定形状 动物细胞胞 细胞质 细胞核细胞膜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细胞 胞2、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为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植物不需要摄食,直接自身产生能量物质)3、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较大液泡,内含细胞液,西瓜,苹果的汁液来自于细胞液关于植物细胞除了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外,不一定同时具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比如一般植物的根细胞不具有叶绿体,比如洋葱表皮细胞不具有叶绿体三、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有关结构注意点(1)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注意区别目镜和物镜有螺纹的是物镜)(2)反光镜作用:反射光线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遮光器作用:调节光线强弱大光圈小光圈(3)粗准焦螺旋向内(后)(逆时针)旋转时镜筒大幅度上升细准焦螺旋向外(前)(顺时针)旋转时镜筒小幅度下降粗准焦螺旋与细准焦螺旋区别在于调焦步骤时找物像用粗准焦螺旋,要使找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用细准焦螺旋。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
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点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A.生物与非生物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1.生物:生物是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具备生物共同的基本特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生石花、珊瑚虫、细菌、蘑菇等都属于生物2.非生物:非生物是自然界中不具有生命的物体,不具备生物的所有特征,如珊瑚、钟乳石、机器人、桌椅等B.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和微生物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2)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通过呼吸氧化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动物可以通过呼吸、出汗、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可以通过呼吸、落叶等方式排出废物2.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后代1)生长: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多和细胞体积增大,使生物体能由小长大2)繁殖:生物体长到一定阶段,由母体产生子代的现象3.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1)遗传: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特征的现象2)变异:生物体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同特征的现象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生物体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叫应激性2)生物的应激性有利于生物趋利避害,利于生存5.其他特征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生物能够进化C.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1. 观察顺序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先整体后局部,从外到内,从左到右2. 蜗牛的整个身体包括眼、口、足、壳、触角等结构。
蜗牛的运动器官是腹足,能分泌黏液,因此它在玻璃板上爬行时会在板上留下痕迹3. 蜗牛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但没有听觉。
蜗牛在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遮其一半身体,蜗牛会爬向阴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科学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总结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自然界中具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2)非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
(3)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A.生物的特征:○1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2能生长、发育和生殖;○3需要营养;○4能呼吸;○5具有严整的结构;○6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7能进行新陈代谢;○8具有遗传和变异;○9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B.非生物的特征:与上述相反。
C.注意:○1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是否具有生命(或能否进行新陈代谢-----生物基本特征)○2有些生物在死亡后就不再是生物,如生鸡蛋是生物,而熟鸡蛋是非生物(4)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共同构成了自然界,非生物是生物生存的条件,没有非生物就没有生物,生物最终转化为非生物。
2.观察蜗牛的生物特征(1)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是软体动物,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昼夜伏处(夜间活动),要夏眠和冬眠,所以在春秋两季易找到;吃作物茎叶,属于农业害虫。
(2)蜗牛的结构:A.放大镜的使用:要想获得大而清晰的图像,可以将放大镜适当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然后移动放大镜或物体;如果所要观察的物体不能移动,可以同时移动自己的头部和放大镜。
B.蜗牛的结构:包括壳、触角、眼、口和足。
○1壳:螺旋状,具有保护作用;○2触角:有两对,前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3眼:在较长一对触角的顶部,能感受光线的强弱;○4口:内有齿舌;○5足:运动器官,足的下面有足腹,能分泌黏液,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所以蜗牛爬过的玻璃片上会留下痕迹。
(3)蜗牛的感觉:视觉、触觉(触角最灵敏,其次是足和壳)、嗅觉和味觉。
但蜗牛和蚯蚓都没有听觉。
补充:3.动物与植物(1)动物和植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
①动物:由于细胞中无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
②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利用阳光、水、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2)植物是整个生物界的基础,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4.观察生物的方法:先观察外表、再观察内部、然后观察一些变化。
第二节细胞1.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利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软木栓的死细胞的细胞壁结构,提出了“细胞”这个名词。
(2)1831年英国科学家布郎发现了植物细胞内的细胞核。
(3)德国诗人歌德提出了“原型”说,另一位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原液”说。
(4)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有经验基础上,共同提出了“细胞学说”-----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5)19世纪60年代,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6)细胞学说的得出历时200多年,是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的结构(1)细胞的大小和形状:细胞很小,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种类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形态千姿百态。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作用②细胞质: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③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与繁殖后代有关(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具保护和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形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⑤液泡:成熟植物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液泡,内有液体叫细胞液,含有多种有机物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内有叶绿素------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细胞没有(4)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注意: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一种生物B.显微镜不容易看到植物细胞的细胞膜C.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液泡(表皮细胞和根细胞没有叶绿体)3.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常用工具是显微镜。
(2)显微镜结构:①目镜;②物镜;③粗准焦螺旋;④细准焦螺旋;⑤物镜转换器;⑥载物台;⑦压片夹;⑧遮光器;⑨反光镜;⑩镜筒;○11镜臂;○12镜座。
注意:A.用于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B.使镜筒较大范围升降的是粗准焦螺旋;C.使镜筒较小范围升降的是细准焦螺旋。
(3)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①安放:取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镜筒在前,镜臂在后,置于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
②对光-----三对:A.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转动遮光器,选取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C.左眼观察目镜,调节反光镜对准光源,选取适宜的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③放片: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两端。
④调焦:先粗后细,先低后高。
A.两眼从侧面盯住物镜,顺时针(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注意:这一步双眼盯着物镜的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和损伤物镜。
}B.左眼注视目镜,逆时针(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C.最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直到物像看清为止。
⑤观察:左眼观察,右眼睁开,便于记录。
(4)放大倍数不够时:换用高倍镜的操作步骤-----此时细胞数目变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①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间②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5)常考点:A.调节视野明暗的是反光镜或遮光器;调节视野清晰度的是细准焦螺旋。
B.光线强弱问题:①光线强:小光圈、平面镜;②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D.目镜和物镜的区别:①目镜:无螺纹,镜头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②物镜:有螺纹,镜头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E.低高倍镜的区别:①低倍镜下,观察范围大,细胞数目多,体积小,视野亮,物镜离玻片标本远;②高倍镜下,观察范围小,细胞数目少,体积大,视野暗,物镜离玻片标本近。
F.分析视野中的污点:-----污点决不会在反光镜上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G.显微镜成像①显微镜下成倒像(上下左右同时颠倒)②视野中的物象移动:如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仍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4.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1)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要薄且透明。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①擦:用洁净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②滴:用滴管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目的:保持细胞原来形状)③撕:将洋葱鳞片切成小块,用镊子从鳞片内测撕下洋葱表片④展:把撕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展平⑤盖:用镊子取盖玻片,先将一侧靠近清水,待清水充满两玻片夹角后,慢慢放下(防止气泡产生),盖在洋葱表皮上(玻片与水平面成45度角)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红墨水或碘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液泡)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选用较小光圈,图像界限比较清晰①擦:用洁净纱布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②滴:用滴管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的原因:维持细胞原来形状,防止细胞吸水,导致膨胀破裂)③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壁轻轻的刮几下④涂:把牙签上的刮下来的口腔上皮细胞涂在生理盐水(0.9%)中(均匀涂抹);⑤盖:用镊子取盖玻片,先将一侧靠近清水,待清水充满两玻片夹角后,慢慢放下(防止气泡产生),盖在口腔上皮细胞上⑥染:在盖玻片一侧滴一滴亚甲基蓝溶液或碘液,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后,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表皮细胞临时装片(4)观察临时装片时常见问题的原因:A.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盖玻片时气泡太多。
B.视野中有污点:先旋转目镜,若污点不动,则不目镜上;若污点动,则在目镜上。
若污点在物镜上,则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不动。
反之,则在玻片标本上。
C.视野中细胞有重叠现象: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或洋葱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
D.视野太亮: 把大光圈换成小光圈;把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E.视野太暗:把小光圈换成大光圈;把平面镜换成凹面镜。
F.观察物象不在视野中央:玻片标本没有对着通光孔的中间。
G.细胞结构看不太清楚:未染色。
H.压碎装片: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
I.看不到白亮视野:物镜、反光镜或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J.在细胞结构中染色颜色最深的是细胞核。
第三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人体与生物一样,都来自于一个细胞-----受精卵。
它是一个全能干细胞,人体复杂结构是由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3.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①细胞分裂的结果(意义):A.使单细胞生物的生物个体数目增多B.使多细胞生物的体内细胞数目增多,并产生生殖细胞②细胞分裂时最重要的事件是母细胞的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并平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分裂是相对独立的过程。
③细胞分裂时细胞大小、个数发生变化,形态、结构、功能都不变。
④细胞分裂次数n与细胞个数N的关系为N = 2n⑤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2)细胞生长是指刚分裂的子细胞,其大小只有母细胞的一半,能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地长大的过程。
①结果是使得子细胞体积不断增大。
②植物细胞生长过程示意图:(3)细胞分化是指长大后的子细胞,小部分再分裂;大部分会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过程。
-----结果是形成了各种组织。
(4)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示意图:4.组织(1)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称组织。
组织名称细胞的结构特点主要功能(作用)代表保护组织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壁厚保护植物体叶、茎的表皮机械组织细胞呈细长形,细胞壁增厚支撑和保护纤维、果实中的石细胞营养组织(薄壁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叶肉、果肉、胚乳等输导组织细胞呈管状输送营养物质(有机物、水、无机盐)根、茎、叶脉(导管、筛管)、番茄的“经络”、莲藕的“丝”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强分裂能力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产生新细胞根尖中的分生区、茎中的形成层组织名称细胞的结构特点主要功能(作用)主要分布上皮组织细胞较小,排列紧密,由上皮细胞组成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皮肤、内脏器官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肌肉组织由细长的肌细胞组成(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具收缩和舒张,产生运动四肢、躯体,体内器官(心脏、胃、肠)结缔组织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较多,体内分布最广运输、支持等血液、软骨、肌腱神经组织由不规则,有突起的神经细胞构成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脑、脊髓、周围神经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4)皮肤的结构(由外到内):表皮、真皮(有血管)和皮下组织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