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概述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低于1mD的油藏,具有开发和开采难度较大的特点。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油田开采初期,随着单井单元产量的逐渐下降。
水驱特征曲线是指在低渗透油藏中,水驱过程中产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面将详细介绍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和水驱特征曲线。
1.初期产量高,递减速度快:油井开采初期,储层压力高,在储层中形成较大的压力差,使得油井产量较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率低的储层渗流速度较慢,油井产量递减速度较大。
2.初期产量递减快,后期递减缓慢:油井开采初期,油藏中的自然驱动力较大,油井产量递减较快。
但是,随着油藏压力的降低和水的渗入,后期油井产量递减逐渐缓慢。
3.在一定时期内产量基本稳定: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的初期非常快,但在一定时期内,油井产量会趋于稳定。
这是由于在此时期内,储层渗透率降低导致的压力差逐渐减小,产量逐渐稳定。
4.老化期产量进一步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储层中残存油饱和度降低,油井产量进一步下降,进入老化期。
在这个阶段,一般需要采取增产措施,如人工提高压缩气的注入量,进一步提高产能。
水驱特征曲线:水驱特征曲线是低渗透油藏中水驱过程中产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水驱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措施,通过注入水来推动油藏中的原油向油井移动,并提高油井产能。
水驱特征曲线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始阶段:在注入水的初期,随着水的压力向油藏传播,储层中的原油粘附在孔隙表面开始脱附,并随着水的流动进入油井,使得油井产量快速增加。
2.稳定阶段:随着水的继续注入和孔隙压力的增加,油藏中原油饱和度降低,使得油井产量逐渐稳定。
在这个阶段,注入水的效果逐渐减弱,产量增加缓慢。
3.饱和度降低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油层中残存油饱和度降低,油井产量开始递减。
递减速度取决于油藏渗透率和水的渗透能力。
4.插曲阶段:在水驱过程中,由于储层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储层中可能存在一些非均质性,从而导致一些油井产量的插曲现象。
低渗透油藏概述范文
低渗透油藏概述范文
1. 渗透率低: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通常远低于20md,甚至低于1md。
这意味着地下储层的孔隙和裂缝之间的连接性差,油和气很难通过这些孔
隙和裂缝进行自由流动。
2.储层厚度小:低渗透油藏的储层厚度通常相对较小,这意味着在同
一地下面积上,可开采的油和气数量较少。
这增加了开采的成本和复杂性。
3.含水层厚度大:由于低渗透油藏的渗透率低,地下水往往在储层中
形成厚厚的含水层。
这使得开采过程中需要额外的措施来处理含水层问题,以避免过度的水窜问题。
4.非均质性强: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即地下储层性
质在不同位置和深度上有很大的变化。
这增加了开采的难度,同时需要通
过地质勘探和测试来准确了解储层的地质特征。
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困难性质,传统的开采方法通常无法有效开发这些
油藏。
因此,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点和难题,石油工程师们制定了一系列
专门的开采技术和工艺,以解决开采低渗透油藏的挑战。
常见的低渗透油藏开采技术包括:
1.水平井技术:通过钻出水平井,使井筒在低渗透油藏中垂直穿过多
个油层,从而提高了储层的有效排水半径,增加油藏的产能。
2.压裂技术:利用高压液体将水平井注入地下储层,以在储层中形成
裂缝。
这可以改善储层的渗透性,增加油和气的流动性。
3.CO2注入技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储层,以改善油藏的渗透性和
提高油藏中的原油采收率。
4.大型采油设备:在低渗透油藏中,常规的开采设备往往无法实现高效的开采。
因此,引入大型采油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地下储层的潜力,提高原油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分析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分析
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一般小于1mD。
由于油藏的渗透率较低,油井单井产能有限,且采油开发比较困难。
注水采油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采油方法,通过注入高压注水进行增压,从而提高油井产能。
本文将对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进行分析。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主要包括注水压力、注水量和注水方式等方面。
注水压力是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的关键参数之一。
注水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油井渗流能力的提高和产出油的速度。
一般来说,注水压力越大,对应的增油效果越好。
但是过大的注水压力也会导致油藏中的渗透率变大,从而影响后期的注采均衡。
在选择注水压力时要综合考虑油藏的渗透率、排水半径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增油效果。
注水方式也是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连续注水、断续注水和压裂注水等方式。
连续注水是指连续注入一定量的水,维持油井周围注采均衡,提高产能。
断续注水是指间歇性的注入水,根据油井的产能和注水效果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增油效果。
压裂注水是指在注水过程中,通过压裂作用,增加储层的渗透性,提高产能。
不同的注水方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需要根据油藏的特点和开采要求来选择。
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油技术在注水压力、注水量和注水方式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关联性。
合理选择注水压力、注水量和注水方式等参数,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产能,实现有效的采油。
对注水过程中的地层压力变化、渗透率改造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也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注水采油技术,提高开采效果。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地下储存油气的岩石层,其中的渗透率较低,使得油气开采难度增加。
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是石油行业一直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地质条件、开发技术、环境因素等方面探讨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
一、地质条件1.岩石渗透性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到岩石渗透性等地质条件的影响。
岩石的渗透性影响着油气在地下的运移和储存,决定了油层的动态性和静态性能。
若渗透率太低,油气难于在岩石层中流动和聚集,开采难度相应增加。
2.岩石孔隙度岩石孔隙度指地下岩石中空间的占有率。
低渗透油藏常常以砂岩、石灰岩等多孔介质形式储存,因此孔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油气储存的空间和容量。
若孔隙度太小,则储油体积受到限制。
3.油藏成型时期油藏成型时期对开发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认为,若油藏成型时间越早,地质条件较好,那么油藏中的油气数量和含气率相对较高,储层性能也优良。
若油藏成型时间越晚,则开发难度也相应增加。
二、开发技术1.开采模式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模式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动态变化和开发效果。
常见的开采模式有常规开采、大型注水开采、水平井开采等多种形式。
选择合适的开采模式需要充分考虑储层特征、产能及成本等方面因素。
如采用大型注水开采可增加地下水压力,提高油气的运移速度;水平井开采则可提高开采效率。
2.注水量适量注水对于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有积极作用。
注水可以增加井底压力,改善渗透性,促进油气聚集。
但是注水过多则会导致水分压削弱地下油气的压力,使得开采效果减弱。
3.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包括增加原油驱动力、改善渗透性、改变孔隙结构等。
其中,增加原油驱动力可通过注水、气体驱动等方式实现,改善渗透性则可通过钻井、压裂等方式实现。
三、环境因素1.油品质量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也受到油品质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油品质量越好,其可开采的范围和开采速度相对较高,也能够保证采收率。
而质量不好的油品则需采取更多的开采手段,增加成本,同时开采效果也会相应减弱。
低渗透油藏开发方法
02 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征
2.低渗透储层岩石比表面积大
岩石的比表面积是度量岩石颗粒分散程度的物理参数。 一般岩石颗粒越细、越分散,比表面积就越大;反过来说,比表面积越大,颗粒越细、 越分散,渗透率就越低。
3.低渗透储层毛细管力对渗透影响显著
低渗透储层是由无数小颗粒和无数小孔道组成,这些小孔道可以看作众多直径不同的 毛细管。当油水在这些毛细管中流动时,由于油水对毛细管壁润湿性不同,在油水界 面上产生毛细管力,毛细管力表达式为: pc 2 cos
03
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
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物性差、岩性变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非 均质性严重、天然能量低等特点,决定了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 具有与中、高渗透油藏不同的开发特征。
03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特征
低渗透油藏天然能量开发阶段压力、产量统计表
产量年递减率:在25%~45%之间,平均最高可达60% 每采1%储量压降:3.2~4.0MPa
04 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
1
主要问题:暴性水淹 解决方法:采用沿裂缝注水的线状面积注水方式, 井距适当加大,排距适当缩小。为了沿裂缝先形成 水线,注水井要先间隔地排液拉水线,排液井水淹 后转注,形成线状注水方式。排液井转注后,采油 井要逐题:渗流阻力大、能量消耗快、 压力产量不断下降。 解决方案:早期注水或超前注水保持 地层压力开采
具有裂缝的低渗透油藏吸水能力强裂缝性砂岩油藏注水后,注入水很容易沿裂缝 窜进,使沿裂缝方向的油井很快见水,甚至暴性水淹这是裂缝性砂岩油藏注水开发的普 遍特征。
火烧山油田第三批上返注水井
04
低渗透油藏开发对策
低渗透油藏由于其油层物性和渗流规律的特殊性,需要在开发过 程中从各个方面进行仔细研究,优选出合理的开发策略和对策。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储量与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开发难度较大,开发效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下面就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
1. 油藏特征:低渗透油藏的储量较低,且渗透率低,导致油藏中的原油流动性较差,难以有效开采。
油藏中的孔隙度、砂岩粒径、渗透率等特征也会直接影响油藏储量和开采效果。
2. 堆积相和岩性:低渗透油藏的堆积相和岩性对于油藏的有效开发也有重要影响。
对于低渗透砂岩油藏而言,粒度细、结构紧密的砂岩堆积相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较好的流动性,因此对于开发的效果更好。
3. 开发方案: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方案也是影响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开发方案能够充分发挥油藏的潜力,提高开采率和开采效果。
常用的开发方案包括常规注水开发、采用人工增透剂技术、水平井开发、多级压裂技术等。
4. 采油压力:低渗透油藏的采油压力对于油藏开采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采油压力都会导致油田开采效果不佳。
过高的采油压力容易引起水窜,导致大量的水进入油井,降低了采油效果;过低的采油压力则难以使原油从储层中流动到井筒中。
5. 技术手段:合理的技术手段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应用水平井技术可以增加油井的产能;利用压裂技术可以提高油藏的渗透率,增加油井的产能。
6.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
地质构造和背景地层会直接影响油井的产能和开发效果。
在选择开发区块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的优劣,选择有利的开发区域。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油藏特征、堆积相和岩性、开发方案、采油压力、技术手段以及地质条件等。
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开发方案和技术手段,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目 录- 1 -第一章 低渗透油藏概况 ................................................................- 1 -1.1 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 ..........................................................- 1 -1.2 低渗透油藏注水现状 ..........................................................- 2 -1.3 低渗透油藏增注工艺进展 ......................................................- 4 -第二章 低渗透油藏增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4 -2.1 酸化增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6 -2.2 活性降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7 -2.3 径向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4 袖套射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7 -- 9 -第三章 结论 ..........................................................................第四章 下步技术攻关方向 ..............................................................- 10 -- 11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低渗透油藏转变注水开发方式研究
低渗透油藏是指在油层中含有大量水和杂质,油和水的渗透率差距很大的油藏。
这种油藏的特点是油层孔隙结构粗大,油层渗流能力低,油层中的油很难从孔隙中流出来。
因此,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
低渗透油藏的转变注水开发方式是一种用于开发低渗透油藏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向油层中注入水来提高油层的压力,使油层中的油往上流出来。
转变注水开发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效提高低渗透油藏的产油率,减少油藏开发成本。
但是,转变注水开发方式也有一些缺点。
例如,注水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水蚀腐蚀作用,损坏油层结构;注水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水极化现象,影响油的流动性。
因此,在使用转变注水开发方式时,应该注意这些缺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转变注水开发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有很多种。
其中常用的方式包括自然流注水、人工流注水、人工循环注水、水力压裂注水等。
自然流注水是指通过开发邻近水源,让水自然流入油藏中,以达到提高压力的目的。
人工流注水是指通过人工方式将水引入油藏中,以达到提高压力的目的。
人工循环注水是指通过循环使用水,将水不断注入油藏中,以达到提高压力的目的。
水力压裂注水是指通过高压水流将水压入油藏中,以达到提高压力的目的。
在使用转变注水开发方式时,应该根据油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
例如,如果油藏中有足够的水源,可以使用自然流注水方式;
如果油藏中没有水源,可以使用人工流注水或人工循环注水方式;如果需要在油藏中施加高压,可以使用水力压裂注水方式。
总之,在使用转变注水开发方式时,应该根据油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浅析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小于1毫达西),导致原油在地层中难以流动和产出的油藏。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其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为对这些因素进行浅析。
地层特征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高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特点,其中孔隙度反映了储集岩的孔隙空间大小,而渗透率则反映了孔隙间的连通性和岩石渗流能力。
如果孔隙度较高、连通性好、渗透率较大的低渗透油藏,往往更易于产出油藏中的原油。
岩石物性参数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岩石物性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压力等,这些参数对原油的流动性和流动方式有着直接的影响。
渗透率较低的低渗透油藏,需通过施工增渗措施(如水力压裂)来提高渗透率,从而增加原油产量。
油藏开发方式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常见的油藏开发方式包括自然驱动、水驱、气驱、辅助压裂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油藏类型和开发效果。
对于低渗透油藏,水力压裂和辅助压裂是常用的增产措施,通过增加裂缝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提高原油的流动性和产量。
油藏开发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也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产生影响。
随着油藏开采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被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例如水平井、多级压裂、地震勘探等。
这些技术手段和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增加产量。
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而且开发周期较长,回报周期也相对较长。
经济因素的考量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高油价环境下的低渗透油藏开发更具有经济效益,而低油价环境下的开发则可能难以获得满意的收益。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层特征、岩石物性参数、油藏开发方式、技术手段和设备、经济因素等。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合理的开发策略和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田开发概论
低渗透油田开发概论
1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定义
低渗透油田指位于沉积岩地层中孔隙度低、渗透率小的油藏。
低渗透油藏具有储量大、开采难度大等特点。
2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挑战
低渗透油田开发面临着油藏储量巨大、开发难度大、勘探成本高等挑战,同时还需要克服油藏成因专一、地质储量难以确定等问题。
3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
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
物理法主要包括人工增透、水平井、多点压裂等技术;化学法主要包括聚合物驱、微生物改造等技术。
4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案例
我国盆地中低渗透油田发现较多,如鄂尔多斯盆地须家河油田、渤海湾盆地渤海油田等。
在这些油田的开发中,先进的开发技术得以应用,成功地克服了油藏难开采的问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低渗透油田开采技术得到不断完善,低渗透油田成为了重要的石油资源。
因此,不断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实现高效开发利用将是未来石油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4年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其应用》范文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其应用》篇一一、引言在石油勘探与开发领域,低渗透油藏因其在地质结构和渗流特性上的特殊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了解和掌握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不仅有助于提高采收率,还对优化开采策略和开发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并分析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二、低渗透油藏的基本概念与特点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特点是孔隙度小、孔喉直径小、储层渗透性差,导致原油在储层中的流动困难。
低渗透油藏通常具有较复杂的流体流动行为和储层特征,使得传统的开采方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采收率。
三、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渗流物理过程,二是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规律。
1. 渗流物理过程: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过程涉及到流体在储层孔隙中的流动,包括液体的黏性流动、毛细管力作用以及多孔介质的复杂结构等。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流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2. 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规律:低渗透油藏的流体流动规律与储层的渗透率、孔隙结构等密切相关。
由于渗透率较低,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通常遵循非达西流模型,即流速与压力梯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此外,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流体在孔隙中的流动可能存在滞后现象,进一步影响了渗流速度和方向。
四、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应用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在石油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开采策略:通过分析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可以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开采策略,如优化井网布置、控制开采速度等,从而提高采收率。
2. 开发新技术:基于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性的认识,可以研发出针对低渗透油藏的新型开采技术,如水力压裂、微波加热采油等。
3. 储层评价与监测:利用渗流机理可以评估储层的可采性、预测储量的潜力等,同时通过监测储层流体流动状况,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结论本文详细探讨了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物理过程和流体流动规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复杂的渗流特性。
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研究
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研究低渗透油藏是指其渗透率较低、孔隙度较小的油藏。
由于储层岩石的渗透性低,油藏开发和产能提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理论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油藏开发效率,还能够为油藏管理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对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征进行分析是研究渗流理论的基础。
通过对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岩石物理性质等进行测试和分析,可以了解储层的渗流特征和储集层的分布情况。
同时,通过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可以确定渗透率曲线并确定合适的测量方法。
其次,渗透率的测定是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研究的关键。
渗透率是指储层岩石对流体流动的阻力,是衡量储层渗透性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室内测量法、野外测井法和模拟实验等。
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的渗透率值,可以分析储层的渗透性质以及岩石孔隙结构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接下来,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制进行研究是渗流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
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制与高渗透油藏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渗透率较低、油水饱和度分布不均匀等特点。
常用的渗流机制包括胶体浓度滞留、重力驱替、毛细驱替和压力脉冲驱替等。
通过分析不同机制下的渗流规律,可以确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和优化措施。
最后,建立低渗透油藏的产能模型是渗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产能模型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模拟实验分析,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规律进行定量分析。
常用的产能模型包括Darcy定律、布克定律以及实验室模拟模型等。
通过合理的建模和模拟,可以对低渗透油藏的产能进行预测和评估。
综上所述,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研究涉及储层特征分析、渗透率测定、渗流机制研究和产能模型建立等方面。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规律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和产能。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
浅析低渗透油藏渗吸采油技术现状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低于10×10^-3μm2的油藏。
低渗透油藏开发一直是油田开发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渗吸采油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开发方法。
本文将从渗吸采油技术的定义、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为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一、渗吸采油技术的定义渗吸采油技术是指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相应的驱油剂(如水、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改变储层孔隙结构或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增加驱油效果,实现有效采收原油的一种采油技术。
1. 适用范围广:渗吸采油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低渗透油藏,包括砂岩、碳酸盐岩、页岩等不同类型的储层;2. 高效节能:渗吸采油技术可以减小地面采油设备的能耗,提高采油效率,降低开发成本;3. 环保节水:采用渗吸采油技术可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减轻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达到环保节水的目的;4. 可持续发展:渗吸采油技术可以有效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提高油田的可持续开发能力。
1. 注水驱油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来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加速原油的驱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渗吸采油技术之一。
通常情况下,注水驱油技术需要考虑水的成本、地下水位及水质等问题,才能保证注水驱油技术的有效性;2. 聚合物驱油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聚合物来改变储层孔隙结构,减小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粘附力,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
聚合物驱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采油效率,但是需要考虑聚合物的选择、调配和注入工艺等问题;3.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通过在低渗透油藏中注入表面活性剂,改善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相互作用,减小界面张力,提高原油相对渗透率。
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是需要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选择、调配和注入浓度等问题。
1. 多技术综合应用: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技术综合应用,比如注水驱油技术、聚合物驱油技术和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等的组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采油效果;2. 精细化管理: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储层微观性质的调查与分析,采用先进的储层地质评价技术,以实现采油工艺的精细化管理;3. 环保节能: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注重环保节能,采用先进的注水回收技术、再利用技术,实现对地下水资源和能源的更加节约利用;4. 智能化设备:未来渗吸采油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更加智能化的设备应用,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采油过程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低渗透油藏
我国将渗透率低于50×10-3平方微米的油藏统称为低渗透油藏。
其中,渗透率小于10×10-3平方微米的称为特低渗透油藏。
这类油藏的开采有其突出的特征。
1.自然产能低,需经压裂改造才有工业开采价值低渗透油藏油井自然产能很低,根据国内9个油田的统计,单井自然日产油量一般只有1--8t,有的井甚至无自然产能。
经过压裂以后,平均单井日产油量可达到3.6—27.7 t例如大庆的榆树林油田,油井自然产能只有0.86t/d,压裂后增加到9--lOt/d,基本具有工业开采价值。
2.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地层和注水压力上升快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而且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矛盾加剧,甚至发展到注不进水。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地层中粘土矿物膨胀和水质等因素影响,油层遭到伤害,吸水指数下降;另一方面是低渗透油藏渗流阻力大,传导能力差,再加上井距往往偏大,注水能量很难传导扩散,致使注水井压力很快上升,在注水井附近憋成高压区,降低了有效注水压差,造成吸水量的递减。
3.生产井注水见效差,低压、低产根据我国主要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的资料统计,在井距250--300m的条件下,油井一般在注水6个月后才开始见效。
有些低渗透油藏由于储集层性质太差,非均质性又比较严重,虽然注水时间长,但油井见效率仍然很低。
4、油井见水后采液指数大幅度下降,产油量加速递减低渗透油藏含水60%时,产液指数一般只有原始值的40%左右,再加上地层压力水平低,产液量很难提高,这样就造成了低渗透油井见水后产油量的加速递减。
大量实践证明,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的主要矛盾就是注水井的地层压力和注水压力上升快,生产井压力和产量下降快,注水量、产油量、开采速度和采收率都非常低,正如人们所形容的,是“注不进;采不出”。
5.注采井距适当缩小,开发效果明显改善为了探索低渗透油藏经济有效的开发途径,各油用开展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矿场试验。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其应用
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及其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关键议题。
其中,低渗透油藏作为全球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采技术和渗流机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以及这些机理在石油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安全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将对低渗透油藏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全球石油资源中的地位进行概述,明确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后,文章将详细阐述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性,包括渗流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现象,以及影响渗流效率的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包括渗流动力学、渗流场分布、渗流阻力等方面,揭示低渗透油藏渗流过程的内在规律。
本文还将探讨渗流机理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具体而言,将分析渗流机理在油藏评价、开发方案设计、增产措施制定以及开采过程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以实例说明渗流机理在石油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将总结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的理解,推动低渗透油藏开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全球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二、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低渗透油藏,通常指渗透率低于某一特定阈值(如10×10-3μm2)的油藏,其渗流机理与常规油藏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其渗透率低,流体在孔隙中的流动受到更大的阻力,因此,低渗透油藏的渗流过程更为复杂。
在低渗透油藏中,由于孔隙尺寸小,渗流阻力显著增加。
流体在通过这些微小孔隙时,必须克服由于固体颗粒间狭窄空间造成的阻力。
毛细管力在低渗透油藏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流体的流动方向和分布。
在低渗透油藏中,渗流往往不符合达西定律,即流速与压力梯度之间不再是线性关系。
这是由于在低渗透率条件下,流体与孔隙壁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导致渗流速度对压力梯度的响应变得非线性。
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及该技术的发展
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及该技术的发展低渗透性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特点是油水两相的迁移速度较慢,开发难度较大。
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低渗透性油藏油田开发以及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一种常用的技术是水平井技术。
水平井是一种通过特殊钻井工艺在注水或采油井中钻出一段接近水平的井筒,以增加井筒和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油气产量。
水平井技术在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它能够在较少的地质资源下获得更高的产能,延长油田的生产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并减少环境影响。
近年来,随着水平井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应用于低渗透性油藏的新兴技术,如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
该技术是通过将水平井划分为多个段,分别进行射孔和压裂操作,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储层的有效压裂面积和产能。
与传统的水平井技术相比,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能够更好地克服低渗透性油藏开发中的难题,并提高开采效果。
另外,随着油田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一些新型工程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如地震预测技术和电子井壁阻挠剂技术。
地震预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地下岩石体的声波传播和反射特征,提供准确的储层参数和边界信息,为低渗透性油藏的定位和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电子井壁阻挠剂技术是一种在水平井中注入的化学物质,可以改变储层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油气采收率。
此外,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油藏模拟技术也在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油藏模拟技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储层的地质特征和物理性质,以预测油藏的产能和开采方案,并为开发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油藏模拟技术能够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潜力,优化井网布置,减少开发成本,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低渗透性油藏的油田开发技术将继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对于低渗透性油藏的开发,我们应该加强对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油气采收率,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024年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研究》范文
《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世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藏的开发与利用变得日益重要。
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作为非常规油气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储层特性和渗流特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这类油藏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和渗流行为,对其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旨在探讨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征,为实际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概述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是指具有微小裂缝、低渗透率和低饱和度的油藏。
其储层特性主要表现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高粘度等特点。
这种类型的油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其开发和利用对满足能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渗流特征研究1. 实验方法为了研究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征,本文采用实验室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
实验室模拟实验主要包括对实际储层岩心的物性分析、孔隙结构和裂缝系统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数值模拟则主要应用于描述渗流过程中的多物理场耦合行为和流体的流动规律。
2. 渗流机理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机理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扩散作用、毛细管力、吸附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由于储层渗透率极低,流体的流动往往受限于孔隙和微裂缝的大小和形状。
同时,高粘度的原油也可能对渗流产生较大影响。
此外,地应力的变化和重力等也对渗流产生影响。
3. 渗流特征根据实验结果,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渗流特征主要表现为非线性渗流和动态饱和度变化等。
非线性渗流主要体现在流体流动的启动压力梯度远大于传统意义上的启动压力梯度;动态饱和度变化则表现为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产油量逐渐降低,而含水率逐渐升高。
这些特征都与储层的物理性质和流体性质密切相关。
四、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特征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储层物理性质、流体性质和环境条件等。
其中,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渗流的影响最为显著;流体的高粘度可能导致流动阻力增大;地应力的变化和重力等环境条件也会对渗流产生影响。
低渗致密油藏开发提高采收率渗流理论及方法
一、低渗致密油藏概述在我国低渗透油藏是指基质渗透率小于0.1mD的油藏。
而致密油藏一般是指在各种类型致密储集层中形成的石油,与石油岩层系的关系主要有吸附、共生或者游离等。
除此之外,致密油藏处于地层中,流动性较差,不能依据常规技术进行勘察和开发。
所以低渗致密油藏的基本概念为处于碳酸盐岩、致密砂岩或是致密灰岩中,且基质渗透率低于0.1mD的油藏。
低渗致密油藏的致密油一般集中在致密储集空间中,该空间多由各种微孔隙构成,同时这些微孔隙的微观形态和连通性影响着致密油的分布及储存状态。
与常规油藏相比低渗致密油藏的孔隙度小于0.1,同时单井产能低,不具备自然工业产能,所以开采方式主要是水平钻井、多段水力压裂等技术。
二、渗流理论与常规油田相比,低渗致密油藏的储层物性以及流体性质差异极大,所以决定着二者间的渗流机理与渗流规律大不相同,这种不同一般体现在低速非线性渗流中。
从渗流机理层面来说,低渗致密油藏的储层渗透率低于常规油藏,这是由其内部结构和环境决定的。
低渗致密油藏内部环境复杂且孔喉狭窄,使得石油经过的通道口径十分细微,所以在流动时液固界面互作用力以及渗流阻力较大。
从渗流规律层面上出发,低渗透多孔介质物性的参数由上覆有效应力控制,从因此低渗致密油藏的渗流规律会出现低速非线性渗流现象,与达西定律不相符。
根据上述分析,低渗致密油藏狭窄的孔喉直径使得该类油藏脆性矿物体积分数高于4/5,因此在开采时储集层很容易被压裂,同时与天然裂缝沟通形成网缝,所以自然产能较低。
在对低渗致密油藏的开采方式进行研究时,经验和理论来源多为低渗--超低渗透油藏,这是因为二者之间在开发时都会损失大量的地层能量。
经过借鉴同时结合大量的实际开采经验,目前我国开采低渗致密油藏时为扩大渗流面积,基本上使用的开发模式为水平多段压裂、体积压裂以及水汽注入补充地层能量等,可以大规模且高效地动用地质储量。
根据理论计算表明,水平井体积压裂前期产量可以大于10倍的直井单井产量,因此是最有效的开采手段。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合理采油速度研究_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合理采油速度研究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在(10~100)×10 - 3 μ㎡之间的油田,其开发过程中会有着特殊的表现性质,渗透率低,且单井产能较低。
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未开发油田都属于低渗透油田,因而如何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油效率,进一步提高采油的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此展开分析。
标签: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采油速度引言:低渗透油藏是目前油藏开发过程中主要的油藏,要进一步做好采油工作,就需要對低渗透油藏的采油工作进行分析。
江汉油田在鄂尔多斯盆地上的主要开发单元里,很多油田渗透率均位于低渗透油藏的范围当中,文章分析了其中坪北区的低渗透油藏开发特征,以及具体的地质情况,统计得出采油速度和地层流动系数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给有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1.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低渗油藏表现出压力较大,注水较为困难的特点,有关工作人员曾经使用过水井压裂和酸化增注等一系列措施,但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鄂尔多斯盆地的坪北整体为两翼不对称的高陡背斜地形,油层深度在1156米到1377米之间,含有井段最长为187米,含有层有四个小层,分别为1到4号油组。
储层的沉积主要是在河坝以及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的渗透率变异系数在0.64-0.76之间。
储层岩石的润湿类型为水湿,油井注水之后含水变化之至64%左右。
油藏整体有着较好的流动性之和较高的矿化程度,粘度在70摄氏度的条件下表现为1.27.mPa.s,地层水的总矿化程度在4000mg/L以上,主要水型是CaCl2。
2.合理采油速度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石油企业运行过程中,如何确保采油过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在发展过程中维持这样的稳定发展,让企业能够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经营主要目标。
因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当避免短期行为,着眼长期效益,让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2.1技术经济特点工业项目在投产并发展到设计规模之后,如果产品生产和销售等过程一直能够保持稳定,产品的供需一直平衡,就会体现出基本稳定的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油藏概述[加入收藏][字号:大中小] [时间:2012-03-23 来源:中国能源网关注度:3083] 摘要: 要认识低渗透油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认识:低渗透油藏的形成条件、低渗透油田的概念和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低渗透油层界限、低渗透油田分类。
为什么laowen会首先选择介绍低渗透油藏?因为在laowen看来,国内,特别是我们四川...
要认识低渗透油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认识:低渗透油藏的形成条件、低渗透油田的概念和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低渗透油层界限、低渗透油田分类。
为什么laowen 会首先选择介绍低渗透油藏?因为在laowen看来,国内,特别是我们四川这个卡卡低渗透的油藏很是普遍,想什么胜利油田啊,塔河油田啊,都存在大面积的低渗透油藏,所以呢,laowen一直觉得有需求才有价值!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研究一下低渗透油藏。
一、低渗透油藏的形成条件
我国低渗透油层,形成于山麓冲积扇-水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浊积扇沉积体系,有砾岩油层、跞状砂岩(或含跞砂岩)油层、砂岩(粗中细砂岩)和粉砂岩油层四种岩石类型。
主要包括由近源沉积的油层分选差、矿物成熟度低、成岩压实作用、近源深水重力流和远源沉积物形成的油层。
二、低渗透油田的概念和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
所谓低渗透油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并无统一固定的标准和界限,因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资源状况和技术经济条件而划定,变化范围较大。
根据我国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对于低渗透油层的范围和界限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
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不言而喻,就是其渗透率很低、油气水赖以流动的通道很微细、渗流的阻力很大、液固界面及液液界面的相互作用力显著。
它导致渗流规律产生某种程度的变化而偏离达西定律。
这些内在的因素反映在油田生产上往往表现为单井日产量小,甚至不压裂就无生产能力,稳产状况差,产量下降快,注水井吸水能力差;注水压力高,而采油井难以见到注水效果;油田见水后,随着含水上升,采液指数和采油指数急剧下降,对油田稳产造成很大困难。
三、低渗透油层界限
油层是原油储集和流动的场所,油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影响油水在孔隙中的分布及渗流的特征和规律。
在渗流的范畴,油层属于多孔介质,它是由岩石的颗粒、胶结物作为固体骨架和大量形态复杂的孔隙网络空间组成的。
流体就在那些细小的孔隙网络中流动。
根据渗透率对采收率的影响程度及渗透率与临界压力梯度关系曲线的观察,渗透率在(40*10^-3 um2)前后有较大的变化,即渗透率低于40*10^-3μm2后,采收率明显降低,临界压力梯度明显加大,从油田生产实际看,渗透率低于50*10^-3μm2 的储层,虽然具有工业油流,但一般都要进行压裂改造,经过增产措施后,才能有效地投入正常开发,综上所述,1990 年油田开发工作会议上把低渗透油层上限定为50*10^-3μm2 。
低渗透油层下限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有效厚度下限(截止值),对低渗透油田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渗透率贡献分布图上,对应于渗透率累积贡献为98%的孔喉半径即为有效孔喉半径下限,低于该下限的孔隙空间对渗透率基本无贡献,液体基本不流动,如老君庙M 油层孔喉半径下限为0.691μm 2。
通过单层试油确定能够产油的有效厚度渗透率下
限值为产油渗透率下限。
单层试油是储层物性、流体饱和度、流体性质和采油工艺技术水平的集中综合反应,是研究储层中原油流动与不流动的直接资料,准确性较高,代表性较强。
将单层试油成果反映到岩心的物性参数上,建立采油量与油层渗透率的关系曲线,就可以确定油层有效厚度渗透率下限。
例如大庆油田在外围三肇地区专门对特低深透油层进行单层试油,证明渗透率低于1*10^-3μm2 的油层经过压裂改造后,仍有一定的生产能力。
我国开发最早的延长油田其油层渗透率只有(0.1~1.0)10^-3μm2,经过简单压裂改造后,初期单井日产量可达0.3~1.0t。
根据以上所述,把低渗透油田油层下限定为大于或等于0.1*10^-3μm2.
四、低渗透油田分类
根据实际生产特征,按照油层平均渗透率进一步把油田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一般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10.1~50)*10^-3μm2。
这类油层接近正常油层,油井能够达到工业油流标准,但产量太低,需要取压裂措施提高生产能力,才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
第二类为特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1.1~10)*10^-3μm2。
这类油层与正常油层差别比较明显。
一般束缚水饱和度增高,测井电阻率降低,正常测试达不到工业油流标准,必须采取较大型的压裂改造和其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地投入工业开发。
第三类为超低渗透油田,油层平均渗透率为(0.1~1.0)*10^-3μm2。
这类油层非常致密,束缚水饱和度很高,基本没有自然生产能,一般不具备工业开发价值。
但如果其它方面条件有利,如油层较厚,埋藏较浅,原油性质较好等也可以进行工业开发。
五、低渗透油田开发历史及现状
低渗透油田开发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特别重要的意义。
1907 年9 月10 日,我国陆上钻成的第一口油井——延长油田1 号井,其产油层位就是举世闻名的特低渗透层——三叠系延长统油层,空气渗透率只有(0.2~0.5)*10^-3μm2 ,孔隙度7%~9%(以
后所取资料),初期日产油量1.0~1.5 t。
90 多年后的今天,不仅特低渗透的延长油区年产量超过60×10^4t,而且还发现整个陕甘宁盆地低渗透储层广泛分布,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都在蓬勃发展。
世界上许多生产石油的国家有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就是在现代石油工业初期阶段,发现的多是比较简单的较大油田,随着时间的延长,比较复杂的较小油田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
例如俄罗斯近些年来新发现油田的规模愈来愈小,产量愈来愈低,在西西伯利亚地区低渗(小于50*10^-3μm2)、薄层等低效储量已占探明储量的50%以上。
我国也有类似情况,进入90 年代以来,低渗透油田的储量增长很快,在总探明储量中所占的比例愈来愈大。
据初步统计,到1994 年底,在探明未动用石油地质储量中,小于50*10^-3μm2 的低渗透层储量占58%。
而近几年,在当年探明的石油地质储量中,低渗透层储量所占的比例高达60%~70%以上。
可见低渗透层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增储上产的主要资源基础,因此,应该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争取有更多的低渗透油田投入开发,以保证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