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疲劳试验多变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齿轮在机械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齿轮传动来实现机械运动,比如汽车的变速箱、风力发电机和其他机械设备都离不开齿轮。

齿轮在长时间运作中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容易发生疲劳断裂,因此对齿轮的疲劳强度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关于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对齿轮进行有效的疲劳强度测试。

一、试验原理齿轮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处于扭转状态,因此齿轮齿面上会受到交替弯曲负载,导致齿轮的疲劳断裂。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就是通过加载一定应力的齿轮样品,进行一定次数的循环载荷,观察齿轮在经过一定循环次数后是否发生疲劳断裂,从而得到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数据。

二、试验步骤1. 制备齿轮样品:根据要测试的齿轮种类和规格,选择合适的齿轮样品进行测试。

确保齿轮样品的质量和尺寸符合要求。

2. 振动应力加载:将齿轮样品安装在试验设备上,施加振动应力加载进行弯曲疲劳试验。

根据所需的循环次数和载荷大小,设定试验参数。

3. 观察齿轮状态:在试验过程中,定期观察齿轮的状态,包括表面裂纹、变形等情况。

一旦发现齿轮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试验,并对齿轮进行检查和修复。

4. 记录数据:记录齿轮样品在每个循环周期后的疲劳情况,包括疲劳寿命、发生裂纹的次数等数据。

5. 分析结果:根据试验数据分析齿轮的疲劳断裂情况,计算出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指标,评估齿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试验注意事项1. 选用合适的试验设备和工具,确保试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控制试验参数,包括载荷大小、循环次数等,确保试验结果具有可靠性。

3. 在试验过程中定期检查齿轮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

4. 根据试验结果对齿轮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其疲劳强度和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要保证齿轮的安全可靠运行,进行疲劳强度测试是非常关键的。

汽车变速器齿轮疲劳寿命试验强化系数计算分析

汽车变速器齿轮疲劳寿命试验强化系数计算分析

汽车变速器齿轮疲劳寿命试验强化系数计算分析栾振;卢剑伟;赵方洲;王涛;程建羊【摘要】以某SUV手动变速器齿轮为研究对象,在一般公路和试验场强化道路、山路和高环路上进行了栽荷谱采集.用雨流计数法得到了载荷的分布形式,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推断和检验了载荷的分布规律,并将采集到的载荷分为8级载荷谱.将此载荷谱施加到变速器齿轮轴系的多体动力学模型中,得到了关键节点的应力.用Miner 理论计算了各挡齿轮在各个工况下的损伤,从而得到了各种试验场路面和变速器总成台架相对于一般道路的强化系数,对汽车耐久性试验的组织实施和汽车试验场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期刊名称】《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年(卷),期】2019(057)002【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疲劳可靠性;载荷谱;强化系数;雨流计数法【作者】栾振;卢剑伟;赵方洲;王涛;程建羊【作者单位】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2120 引言汽车道路可靠性试验是考察和评价汽车可靠性的最终技术措施和手段。

为了缩短汽车研发和试验的周期,道路可靠性试验一般都在配备有各类强化道路的汽车试验场进行。

为了使道路可靠性试验里程与设计里程之间有可比性,需要确定各种试验场路面对于一般道路的强化系数。

强化系数指某一汽车零部件在规定条件下达到相同程度的破坏时,该车在一般道路上行驶里程与强化道路上可靠性试验的行驶里程的比值[1],即K=Sp/S。

由于不同零部件的载荷谱不同,同一强化路下不同零部件的强化系数也不相同。

针对试验场强化系数的确定方法,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2-4]。

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零件,广泛应用于机械装置和设备中。

作为常规的机械部件,齿轮需要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够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服务寿命。

而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是刻画齿轮性能的一个指标,本文将详细探讨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的相关内容。

1. 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的定义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是指在齿轮传动装置的设计寿命内,齿轮齿根处应力的分布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

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越大,即表示齿轮具备更高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能够承受更大的工作负荷和更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2. 影响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的因素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齿轮材料齿轮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对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的影响非常明显。

一般来说,强度高、韧性好、疲劳寿命长、组织均匀的材料更适合作为齿轮材料,能够提高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2)齿轮的设计几何参数齿轮的设计几何参数也会对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产生较大的影响。

齿轮参数的合理设计可以减小齿轮齿根处的应力集中程度,从而提高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3)负荷条件负荷条件是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在负荷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越大,表示齿轮具备更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轴承和润滑条件轴承和润滑条件是影响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的另一因素。

良好的轴承和润滑条件有助于减少齿轮的磨损和摩擦,降低应力水平,提高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

3. 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的测试方法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的测试是对齿轮性能进行评估和确认的重要手段。

一般采用模拟试验或数值模拟两种方法进行测试,具体方法如下:(1)模拟试验模拟试验是指利用齿轮模拟器或齿轮试验台等设备进行实物测试的方法。

通过不断重复负荷的作用,观察齿轮的磨损程度和变形情况,推算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系数和寿命预测模型。

(2)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通过建立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的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ABAQUS等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模拟和预测的方法。

变速器总成疲劳试验故障识别及应用

变速器总成疲劳试验故障识别及应用

也分为DA和CP报警模式。 DA模式监控变速器内活动件的细微变化趋势,如
齿轮、轴承内外圈及滚动体表面轻微磨损和点蚀;CP 模式监控变速器运行过程中实时振动剧烈变化信号, 如齿轮副轮齿突然崩断,就会触发CP报警。
DA模式中,有多种评价指标来分析整体振动情 况,如各个自振动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 的数据,借助快速傅里叶变换将记录到的机械振动信 号转换为频谱。
图3 二挡工况运行趋势指数
微信号 auto1950 / 2021年 第 3 期
3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变速器在试验初期,也就是磨合试验期间,德尔
30
2021年 第 3 期 / 微信号 auto1950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Auto Manufacture | 汽车制造
塔分析仪会自动采集振动信号,通过傅里叶变换,达 到自动学习次数后,形成含有上下限公差的容限带。 后期总成疲劳试验过程所产生的振动信号如果都分布 在容限带内,则可以判断变速器总成试验是平稳正常 进行。
汽车制造 | Auto Manufacture
变速器总成疲劳试验故障识别及应用
韦旭恒 柳州上汽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变速器关键零部件中,齿轮及轴承最容易发生磨损失效,常见的失效模式有齿轮点蚀、剥落、齿断及轴 承卡滞。由于变速器是密闭箱体结构,试验人员无法用眼去判断识别变速器零件的运行状况,况且变速器齿轮 副结构复杂,台架电动机噪声等干扰因素,更加难以判断零部件何时会失效。德尔塔分析仪在测试过程中通过 明显的振动特性发生变化进行分析,借助于及时切断试验台运行,设计工程师有最好的机会第一时间发现故障 产生的原因,对产品设计开发及质量判断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及时及早切断试验台运行将缩短试验时间和降低 试验成本。 关键词:失效;德尔塔分析仪;振动信号;阶次;趋势;频谱

齿轮啮合传动时,接触疲劳强度不相等,而弯曲疲劳强度相等

齿轮啮合传动时,接触疲劳强度不相等,而弯曲疲劳强度相等

齿轮啮合传动时,接触疲劳强度不相等,而弯曲疲劳强度相等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方式,通过啮合齿轮的齿面来实现动力传递。

在齿轮传动中,齿轮啮合时所受到的载荷会引起接触疲劳和弯曲疲劳两种破坏形式,它们的强度特性有所不同。

接触疲劳是指齿轮齿面在高应力和接触压力下产生的局部破坏,主要是由于接触边缘上的高应力集中所引起。

接触疲劳破坏会导致齿轮表面产生裂纹,而裂纹的扩展会最终导致齿面脱落和齿轮失效。

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齿轮制造材料的硬度和齿面的载荷分布情况,载荷分布越均匀,齿廓越光滑,接触疲劳强度越大。

弯曲疲劳是指齿轮齿根或齿腹处的弯曲变形所引起的破坏,主要是由于载荷的反复作用造成齿轮材料的弯曲疲劳寿命有限所导致。

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主要取决于齿轮材料的韧性和抗弯刚度,韧性越高,抗弯刚度越大,弯曲疲劳强度越大。

在设计齿轮传动时,需要根据实际工作条件来确定齿轮的合理载荷和材料。

常用的方法是计算齿轮的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然后与齿轮材料的疲劳强度进行比较,以确定其可靠性。

接触疲劳和弯曲疲劳强度通常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来确定。

实验方法包括采用疲劳试验台进行强度测试,通过不断增加载荷来观察齿轮的失效形态和寿命。

理论计算方法包括应力分析和形状优化,通过建立齿轮模型,计算齿轮表面的应力分布情况,从而确定疲劳强度。

为了提高齿轮的疲劳强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优化齿轮的几何形状,比如增大齿距、增加齿数、优化齿廓曲线等,以减小齿轮齿面上的应力集中。

2. 选择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比如合金钢、渗碳钢等,以提高齿轮的疲劳强度。

3. 控制齿轮的加工工艺,比如采用精密加工、硬化处理等,以提高齿轮的表面质量和耐磨性。

总之,接触疲劳和弯曲疲劳是齿轮传动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破坏形式,其强度特性有所不同。

在设计齿轮传动时,应根据实际工作条件和要求,综合考虑接触疲劳和弯曲疲劳强度,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几何形状,以确保齿轮传动的可靠性和寿命。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是研究齿轮在实际应用中抵抗弯曲疲劳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的具体步骤、注意事项及试验结果分析。

一、试验目的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旨在评估齿轮在受到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弯曲疲劳性能,为齿轮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备1.弯曲疲劳试验机:用于施加交变载荷,模拟齿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受力状态。

2.试样制备:根据齿轮的尺寸和形状,制备合适的试样。

3.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等,用于测量试样的尺寸。

4.荷载传感器:用于测量试验过程中的荷载大小。

5.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记录试验数据。

三、试验步骤1.制备试样:根据齿轮的尺寸和形状,制备合适的试样。

2.安装试样:将试样安装到弯曲疲劳试验机上,确保试样与试验机之间的接触良好。

3.施加荷载:根据齿轮的设计载荷,设置试验机的载荷参数。

4.开始试验:启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交变载荷的作用。

5.观察试样: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观察试样表面的裂纹和变形情况。

6.记录数据:记录试验过程中的荷载、循环次数等数据。

7.停止试验:当试样出现明显的裂纹或达到预定的循环次数时,停止试验。

四、注意事项1.试样的制备应严格按照齿轮的实际尺寸和形状进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确保试验机与试样之间的接触良好,避免因接触不良导致的试验误差。

3.在试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试样的裂纹和变形情况,及时记录数据。

4.遵循试验机的操作规程,确保试验安全、顺利进行。

五、试验结果分析1.对比不同齿轮材料的弯曲疲劳强度,为齿轮选材提供依据。

2.分析齿轮设计参数(如模数、齿数等)对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3.研究齿轮制造工艺对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为改进制造工艺提供指导。

4.通过试验结果,评估齿轮在实际应用中的弯曲疲劳寿命。

总之,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是确保齿轮质量、提高齿轮应用性能的重要手段。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是指用模拟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运转
状况,通过对齿轮接触面的扭转和磨损进行测试和检测的试验环节。

这项试验是对齿轮传动机构进行可靠性评估的必要手段,也是对齿轮
机械性能进行检验的重要方法。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包括实验设计、制造样品、实验测试等多个工序。

从实验设计先进性来看,如果能够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齿轮传
动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仿真,就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设计的精度和
效率。

同时,在制造样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先进的数控机床工艺和
材料加工工艺,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实验测试阶段,则需要
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测试仪器,对齿轮接触疲劳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和
分析。

在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中,需要按照实验方案对样品进行载荷施加、转速控制和采样分析等相关过程。

其中,载荷施加是试验过程的重点
环节,直接影响着齿轮接触表面的疲劳性能。

在载荷施加过程中,需
要避免过去通过经验估算的方法,而应采用先进的模拟计算技术,以
确保施加的载荷强度和周期合理可靠。

另外,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中,还需要对试验周期、试样数量、批
次数量等多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以确保得到足够可靠和可行的测试结果。

在试验结果分析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齿轮疲劳数据模型和统计分析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数值化和数学处理,进一步优化试验结果。

总之,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是对齿轮传动机构进行评估、优化和调整的重要工具,也是检验齿轮机械性能的有效手段。

通过有效的实验设计和多环节的制备、测试与分析过程,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可信的试验结果,保证齿轮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解决设计齿轮传动时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不够的问题

解决设计齿轮传动时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不够的问题

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齿面接触疲劳的机理,建立更为精确的理论模型,为设 计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新材料与新工艺
探索和开发具有更高强度、耐磨性和耐热性的新材料和加工工艺。
智能化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值模拟技术,实现齿轮传动的智能化设计和优化。
对实际应用的建议
优化设计
01
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通过优化几何参数和
03
解决策略与方案
材料选择与处理
选用高强度材料
选择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的材料, 如合金钢、不锈钢等,以提高齿 面的抗疲劳性能。
材料热处理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如淬火、 回火等,改善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增强齿面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
表面强化处理
采用喷丸、碾压、渗碳淬火等表面 强化处理技术,提高齿面的硬度和 抗疲劳性能。
解决设计齿轮传动时齿面 接触疲劳强度不够的问
• 问题概述 • 问题原因分析 • 解决策略与方案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问题概述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定义
0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是指齿轮在接 触应力作用下抵抗疲劳破坏的能 力。
0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取决于齿轮材 料的机械性能、热处理方式、表 面处理、齿轮参数以及工作条件 等因素。
优化设计
改进齿形设计
优化齿形参数,减小应力 集中,改善齿面接触状况, 降低接触疲劳应力。
增加润滑设计
合理设计润滑系统,确保 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得到充 分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
优化装配设计
确保齿轮装配精度,减小 装配误差,提高齿轮传动 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制造工艺改进
精密加工
质量检测与控制
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齿 轮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减小齿 轮的制造误差。

20CrMoH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研究

20CrMoH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研究

由表 3 可知 , 当齿 轮 工作 扭 矩 增 加 到 2 3 0 Nm 0
时齿 轮 断齿 ,即在高 应 力 区没等 发生 齿轮 接触 疲 劳 失 效 就 先发 生齿 轮弯 曲疲 劳 。用升 降法 求 出齿 轮接 触疲 用 升 降 法 求 出喷 丸 齿 轮 接 触 疲 劳 强 度 为2 0 9 6
获 得在试验 应 力下 的1 个寿命 数据 ,即1 个试 验点 。完
成一 条齿 轮 接触 疲劳S一 ~曲线 ,至 少应 选择3 应 力 个 水平 ,最高 应力 级中应 力循环 次数 不少于 1×1 。 , O次 应力增量 一般取 5 %~1 % ,每个应 力水平 取2 4 0 ~ 个试
H C 残余压应=为9 0MP。2 cM H R, ! 8 a 0 r o 齿轮材料 ]
( 试 验 用齿 轮 1)
试 验 用齿 轮共 两 种 ,即2 Cr H渗碳 淬 火 齿 轮 0 Mo
( 喷丸 ) D 0 H 未  ̄ 2 C Mo 渗碳 淬 火 后 强 化 喷丸 齿 轮 。 r
两 者 几 何 参 数 相 同 ( 表 1)。 齿 轮 渗 碳 层 深 均 为 如
12-1 6 m m 。 .

中 国第一 汽车 集 团公 司技术 中 心 李 贞子 何 才 张 国政
mi n)。
1 前 言
齿 轮 的接触 疲劳 是齿 轮主 要 的失 效形 式。 随着 齿 轮工作 扭矩 的不断 增加 ,对齿 轮接 触疲 劳 强度 的要 求 越 来越 苛 刻 ,因此研 究 齿 轮的 接触 疲劳 性 能显 得十 分

渤 技 7 l t
2 C Mo 0 r H齿轮接触 疲劳 强度研究
研 究 了2 Cr H 碳淬 火齿 轮喷 丸处理 前后 齿轮 的接触疲 劳 强度及齿 轮接触 疲 劳S一\ 0 Mo 渗 /曲线。 / 结果表 明 ,强化喷丸处理 能极大 地提高齿轮 的接触疲劳 强度 ,从 而提高齿轮 的使用寿命 。

齿轮传动疲劳点蚀失效的试验研究

齿轮传动疲劳点蚀失效的试验研究
果 表 明 :齿轮 疲劳 寿命 为 对数 正态 分布 ;齿 轮疲 劳 点蚀 失效 首先 是一 个 更新 过程 ,通 过 进一 步 的检验 分析 ,其寿命 特 征
没有 呈现 出增 大 的趋势 ,即齿 轮故 障模 型 不是 一个非 时 齐 的泊松 过程 ,通过 验证 ,该 过 程 为时 齐泊松 过 程 。 关键 词 :齿轮 传动 ;疲 劳 点蚀 ;可 靠度 ;更 新 过程 ;时齐泊 松过 程
t e t n e c ff t u i i g o e rlf p n we e su i d Th e u t h w t a a i e l e o e m t h o — o ma h e d n y o a i e p t n fg a ie s a r t d e . e r s l s o h tf t g t s u g i fg a f s t e lg n r l f i
齿 轮 传 动 疲 劳 点 蚀 失 效 的试 验 研 究
张 云凤 赵 民 刘伟 东
辽 宁 沈 阳 106 ) 118
( 阳建 筑 大 学交 通 与 机 械工 程 学 院 沈
摘要 :应 用齿 轮试 验机 进行 齿 轮传 动疲 劳点 蚀试 验 ,研 究 齿 轮疲 劳寿 命 的 分 布 类 型 ,确 定 分 布参 数 ,并 计 算 可靠 度 及可靠 寿命 ;建立 齿轮 传 动系统 中疲 劳 点蚀 故 障的 随机 过程 模型 ,研 究 齿轮 疲劳 点蚀 故 障 的分布 特征 、趋 势特 征 。结
c ie Th it b to y e a d d srb to a a tr fftg e l e o e r r t de T e r l b l y a d te l e h n . ed sr u in tp n itiu in p r mee s o ai i fg as wee su id. h ei i t n h i i u f a i f wee c luae F i r a d m rc s ig mo a fft e ptig g a y tm s b it te d srb t n c a a trsis, r ac ltd. al e rn o p o e sn d lo ai i n e rsse wa ul,h it ui h ce t u u g t i o r i c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GB/T14229-9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渐开线圆柱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试验方法,以确定齿轮接触承载能力所需的基础数据。

本标准适用于钢、铸铁制造的渐开线圆柱齿轮由齿面点蚀损伤而失效的试验。

其它金属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试验可参照使用。

4试验方法确定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应在齿轮试验机上进行试验齿轮的负荷运转试验。

当齿面出现接触疲劳失效或齿面应力循环次数达到规定的循环基数N。

而未失效时(以下简称“越出”),试验终止并获得齿面在试验应力下的一个寿命数据。

当试验齿轮及试验过程均无异常时,通常将该数据称为“试验点”。

根据不同的试验目的,选择小列不同的试验点的组合,经试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确定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特性曲线及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4.1常规成组法常规成组法用于测定试验齿轮的可靠度-应力-寿命曲线(即R-S-N曲线),求出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

试验时取4~5个应力级,每个应力级不少于5个试验点(不包括越出点)。

最高应力有中的各试验点的齿面应力循环次数不少于1×106。

最高应力级与次高应力级的应力间隔为总试验应力范围的40%~50%,随着应力的降低,应力间隔逐渐减少。

最低应力级至少有一个试验点越出。

4.2少试验点组合法少试验点组合法通常用于测定S-N曲线或仅测定极限应力。

试验时试验点总数为7~16个。

测定S-N曲线时,应力级为4~10个,每个应力级取1~4个试验点。

测定极限应力时可采用升降法。

采用正交法进行对比试验时,每个对比因素至少有3个试验点。

5试验条件及试验齿轮5.1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按下述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齿轮进行(对比试验的研究对象除外),上此可确定试验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应力σHlim。

5.1.1试验条件5.1.1.1试验机试验应使用功率流封闭式结构的齿轮试验机,试验机的性能校核见表A(补充件)。

试验机的中心距一般为90~150mm,试验齿轮线速度为8~16m/s。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齿根弯曲疲劳是指在机械传动系统中,由于载荷作用而产生的齿轮齿根处的弯曲应力累积,导致齿根发生疲劳损伤的现象。

这对于机械传动系统的寿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和评估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和解释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试验方法,并探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同时,我们还将思考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的方法与措施,包括设计优化与材料改进、加工工艺控制以及表面处理与润滑保护等方面。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以下顺序展开讨论:- 引言:该部分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解释:该部分详细解释和定义了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的概念,并介绍了影响因素和试验方法。

-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的重要性:该部分说明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产品寿命和可靠性的影响,并简要介绍了工业标准对齿根弯曲疲劳的要求。

- 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的方法与措施:该部分列举了一些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的方法与措施,包括设计优化与材料改进、加工工艺控制以及表面处理与润滑保护等方面。

- 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这一重要概念,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通过系统介绍相关试验方法,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齿根弯曲疲劳问题。

同时,通过探讨提高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的方法与措施,本文希望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最终,希望读者能够从本文中获得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机械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

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极限解释:2.1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概念: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是指齿轮或齿条在循环变载荷作用下,在齿根处的抗弯能力。

当机械系统中的齿轮或齿条受到循环变载荷时,会形成周期性的应力集中区域,主要发生在齿根区域。

如果这些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承受极限,就会引起齿轮或齿条的断裂和故障。

基于42CrMo_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研究

基于42CrMo_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研究

Journal of Mechanical Strength2023,45(2):474-480DOI :10.16579/j.issn.1001.9669.2023.02.030∗20210810收到初稿,20210917收到修改稿㊂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19203),唐山市科技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项目(18130216A,20130204D),唐山市科技重大专项(19140203F)资助㊂∗∗王嘉军,男,1997年生,河北承德人,汉族,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㊁机械故障诊断㊂∗∗∗裴未迟,男,1975年生,河北唐山人,汉族,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制造技术㊁机械故障诊断㊂基于42CrMo 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研究∗RESEARCH ON BENDING FATIGUE TEST BASED ON 42CRMO GEAR王嘉军∗∗㊀裴未迟∗∗∗㊀纪宏超㊀龙海洋㊀王志涛(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唐山063210)WANG JiaJun ㊀PEI WeiChi ㊀JI HongChao ㊀LONG HaiYang ㊀WANG ZhiTao(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ngshan 063210,China )摘要㊀42CrMo 属于超高强度钢,其具备较高的强度,材料淬透性能好,淬火后的变形量小,大量地应用于牵引用的大齿轮㊁承压主轴㊁连杆等传动件材料,弯曲疲劳试验对齿轮疲劳寿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㊂首先,通过齿轮弯曲疲劳试验,获得了应力比R =0.1时交变载荷作用下的齿轮弯曲疲劳试验数据,得到了齿轮弯曲疲劳强度P-S-N 曲线和拟合曲线关系式,以及不同可靠度下齿轮所能承受弯曲的疲劳极限值㊂随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齿轮弯曲疲劳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齿轮齿根处的静力学强度和理论计算值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以作为弯曲疲劳试验疲劳寿命仿真的基础㊂最后,通过弯曲疲劳寿命试验试验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疲劳寿命试验值与可靠度在84.1%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弯曲疲劳寿命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因此能够有效预测42CrMo 齿轮的弯曲疲劳寿命㊂关键词㊀齿轮㊀弯曲疲劳㊀疲劳寿命㊀P-S-N 曲线中图分类号㊀TH133.3㊀Abstract ㊀42CrMo is a kind of ultra-high strength steel,which has high strength,good hardenability and small deformation after quenching.It is widely used in driving materials such as large gears,bearing spindle and connecting rod used in traction.Bending fatigue tes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gears.First of all,the bending fatigue test data of gearunder alternating load at stress ratio R =0.1were obtained,the P-S -N curve of gear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and the fitting curve relation were obtained,and the fatigue limit value of gear under different reliability was obtained.The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bending fatigue test of gear.The static strength at the root of the gear tooth is compared with the theoretical value,and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which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of fatigue life simulation of bending fatigue test.Finally,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bending fatigue life test are compared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life test value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when the reliability is 84.1%,which verifies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the bending fatigue life of 42CrMo gear.Key words㊀Gear ;Bending fatigue ;Fatigue life ;P-S-N curveCorresponding author :PEI WeiChi ,E-mail :pwc @ ,Tel :+86-315-8805440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Hebei Provincial Higher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No.QN2019203),the Ta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Training Project (No.18130216A,20130204D),and the Ta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Project (No.19140203F).Manuscript received 20210810,in revised form 20210917.0㊀引言㊀㊀齿轮弯曲疲劳试验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其齿轮抗弯曲的能力,即齿轮在工作运转的过程中不断地承受重复载荷且不会造成疲劳破坏;其主要特征是齿根位置由于在反复的周期疲劳载荷的作用下出现疲劳裂纹,而伴随着裂纹的扩展将导致齿根受力面积将不断减小,最终沿着齿根断裂造成齿轮失效[1-3]㊂㊀第45卷第2期王嘉军等:基于42CrMo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研究475㊀㊀关于齿轮方向的研究已有将近百年的历史㊂早在1931年,国外就开始了有关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的研究,而随着国际工业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弯曲疲劳试验的研究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㊂我国有关齿轮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在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起步,至今也有五十年左右的历史㊂2010年郑州机械研究所的祁倩[4]对42CrMo齿轮在高应力水平下,同种材料的齿轮软齿面和硬齿面进行弯曲疲劳试验研究,并且依据试验结果获取了该齿轮的P-S-N曲线㊂2016年郑州机械研究所的马威[5]对18CrNiMo7-6的齿轮以试验法和有限元分析法为基础,并且依据试验结果获取了R-S-N曲线㊂以上研究的齿轮材料或型号与本试验所选齿轮有所不同,所以参考价值有限,有必要单独研究该型号齿轮㊂研究42CrMo合金钢经渗碳0.9~1.1mm后的疲劳性能,随后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到了P-S-N拟合曲线关系式并绘制疲劳试验P-S-N曲线[6]㊂1㊀齿轮弯曲疲劳试验㊀㊀齿轮在运转啮合的过程中承受交变应力的作用,轮齿表面加工刻痕或内部缺陷等部位,有可能因交变应力的作用引发微小裂纹㊂分散的微小裂纹逐渐汇聚形成宏观裂纹㊂宏观裂纹在轮齿上的缓慢扩展,导致轮齿横截面逐渐缩小,当横截面缩小到一定程度时,轮齿会因无法再承受动载荷导致轮齿断裂[7]㊂齿轮因交变应力发生的失效,属于齿轮的疲劳失效㊂齿轮弯曲疲劳试验是依据试验所得弯曲疲劳寿命数据,绘制齿轮材料的S-N曲线,进而测定该材料下齿轮的疲劳极限的方法[8]㊂1.1㊀试验齿轮及设备㊀㊀本次试验所选用的齿轮材料为42CrMo,其生产工艺为锻造毛坯-正火-粗车-调质-精车-剃齿-渗碳淬火-磨齿,齿轮渗碳层有效硬化层厚度为0.9~1.1mm,表面硬度HRC58~62,齿轮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㊂表1㊀42CrMo齿轮参数Tab.1㊀42CrMo gear parameters齿数Teeth模数Modulus/mm压力角Pressure angle/(ʎ)齿宽Tooth width/mm 2062025试验所采用的是非运转式单向高频共振弯曲疲劳试验机,具体型号为通用的PLG200电磁激励共振性疲劳试验机,其特点是用压头来代替两齿轮啮合所承受的载荷施加到齿面上,振动波形输出的失真度低㊁频率范围广(最高可实现500Hz)㊁试验可控性强,试验效率高㊂在室温下进行试验,不考虑润滑和温度等条件对齿轮疲劳寿命的影响㊂其固有频率如式(1)所示f=C/m/2π(1)式中,C为机械共振系统总刚度,N/m;m为机械共振系统质量,kg㊂试验标准采用GB/T14230 2021标准来执行,采用单齿加载的方式来进行,试验采用成组法来获取齿轮的S-N曲线㊂弯曲疲劳试验如图1所示㊂图1㊀齿轮弯曲疲劳试验Fig.1㊀Bending fatigue test of gear1.2㊀试验失效判定准则㊀㊀42CrMo齿轮弯曲疲劳试验终止,其判定准则如下[9]:(1)齿根处出现肉眼可见的疲劳裂纹㊂(2)施加载荷或载荷下降5%~10%;沿齿根发生轮齿断裂㊂(3)循环寿命次数超过3ˑ106,判定越出㊂1.3㊀试验应力转换㊀㊀在试验过程中,载荷的施加是通过上压头对轮齿表面施加脉动循环载荷㊂载荷是周期性不断变化的,其中最小的载荷不能为0,以避免试验过程中冲击过大或者导致机器不稳定造成设备损伤㊂既循环应力(应力比)R=S min/S maxʂ0,故应力比选择R=0.1㊂试验选择用工程应用中危险截面常选用的平截面法中的30ʎ切线法㊂获取齿轮在轮齿齿顶面上载荷作用点E的位置,如图2所示㊂根据国标GB/T3480 3.2021给齿轮加载位置和相关参数,可得齿根处的应力,如式(2)所示σᶄF=FtY FE Y SE/(bmY ST YδrelT Y RelTY X)(2)图2㊀齿轮加载位置判定Fig.2㊀Determination of gear loading position㊀476㊀机㊀㊀械㊀㊀强㊀㊀度2023年㊀式中,Y FE为载荷作用于E点时的齿形系数,参照GB/T3480.3 2021给出计算公式㊂关于齿轮系数,如公式(3)所示[10]7-23Y FE=6(h FEm n)cosαFEn(s Fn mn)2cosαn(3)式中,m n为齿轮模数为6mm;αn为20ʎ的分度圆上法向压力角;依据GB/T3480.3 2021齿轮加载位置判定如图2所示,可得αFEn=28.10ʎ㊁h FE=9.83㊁S Fn= 11.01㊂将上述的参数代入公式(3)中可得到公式为Y FE=6(9.836)cos28.10ʎ(11.016)2cos20ʎ(4)式中,Y S为应力修正系数,需要与齿形系数Y F联合使用,对于分度圆角度为20ʎ的齿轮,齿形系数公式为Y S=(1.2+0.13L)q s11.21+2.3/L=1.4839(5)式中,L为齿根危险截面处齿厚与弯曲力臂的比值,ρF 从图2中测量可知为4.0㊂L=S Fnh FE=11.019.83=1.120q s=S Fn2ρF=11.012ˑ4.0=1.37625(6)㊀㊀依据国标进行选择Y ST=2,YδrelT=0.95,Y RelT= 1.04,Y X=0.95,将参数代入到公式(2)中可得σᶄF=Ftˑ2.4174ˑ1.48394325ˑ6ˑ2ˑ0.95ˑ1.04ˑ0.95(7)㊀㊀由于考虑到试验的限制性,将本试验预定应力比R=0.1代入,将实际齿根处应力σᶄF进行换算为应力比R=0时的脉动循环应力σF,应力转换公式,如式(8)所示σF=(1-r)σᶄFσb-r FσᶄF σb+350()(8)式中,σb为材料的实际抗拉强度1131MPa㊂将预定好试验的5个载荷水平的应力值代入到公式(7)与公式(8)中,得到应力值转换,如表2所示㊂表2㊀载荷水平转换表Tab.2㊀Load level conversion table载荷Load/kN2522191613σᶄF/MPa318.50280.28242.06203.81165.56σF/MPa292.95257.12221.14186.02150.742㊀疲劳试验及数据处理2.1㊀试验准备过程㊀㊀在弯曲疲劳试验正式开始之前,首先要确定试验的应力水平㊂从试验样品中选2个做静强度试验,根据静强度来确定试验中的最高应力水平为σF1= 292.95MPa,试验选择5个载荷级别㊂其中σF1= 292.95MPa,σF2=257.12MPa,σF3=221.14MPa,σF4=186.02MPa,σF5=150.74MPa㊂对试验齿轮进行编号处理从01㊁02㊁03㊁ ㊁010,共10个试验齿轮,每个应力水平选取8个试验点,即每个齿轮选择4个轮齿样品点,每个样品点之间间隔4个轮齿,降低两个样品点之间会受到相邻试验取样点的影响㊂2.2㊀试验结果㊀㊀本次弯曲疲劳试验共选择五个载荷级别,其中σF1=292.95MPa,σF2=257.12MPa,σF3=221.14 MPa,σF4=186.02MPa,σF5=150.74MPa㊂与之对应的五组载荷下的疲劳寿命次数如表3所示㊂表3㊀不同载荷下的疲劳寿命Tab.3㊀Fatigue life under different loads103cycle序号No.I II III IV V 186.6402.21331.62308.7104 294.2472.41917.52818.7104 3164.7616.82328.53103.3104 4166.1804.42632.93451.2104 5173.4838.22771.53914.8104 6282.5966.13154.84118.1104 7304.41216.93402.24478.6104 8376.31667.93812.35375.2104根据GB/T14230 2021中,关于某一循环寿命N L的寿命经验分布函数的关系表达式为[11]P(N L)=i-0.3n+0.4(9)式中,n为试验点总数;i为试验序号㊂失效概率如表4所示㊂表4㊀寿命累计失效概率表Tab.4㊀Life cumulative failure probability table 序号No.12345678失效概率Failure probability0.080.20.320.440.560.680.80.92 2.3㊀S-N曲线的数据分布处理㊀㊀现有的试验结果表明,关于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的概率分布是符合正态分布以及对数正态概率分布,试验中的应力及寿命对数化,如表5所示㊂本试验利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来确定齿轮弯曲疲劳寿命,公式为[10]7-23f(N)=lgeNσN2πe-(lg N-μ)22σN2(10)式中,μ为对数寿命平均值;σN为总体的对数寿命标准差;N为齿轮疲劳寿命㊂失效概率为50%的对数寿命,如㊀第45卷第2期王嘉军等:基于42CrMo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研究477㊀㊀lg N50=μ(11)㊀㊀而在某一应力水平下,获取到试验的弯曲疲劳试验寿命为N1,N2,N3, ,N n,则对数寿命的平均值,如x=1nðn i=1lg N i(12)表5㊀应力对数和寿命对数Tab.5㊀Log of stress and life序号No.应力和寿命取对数Log of stress and life5.68 5.55 5.40 5.23 5.021 1.134 1.291 1.410 1.465 1.6122 1.145 1.307 1.447 1.485 1.6123 1.201 1.333 1.466 1.495 1.6124 1.202 1.360 1.478 1.505 1.6125 1.206 1.364 1.484 1.518 1.6126 1.255 1.378 1.496 1.523 1.6127 1.263 1.401 1.504 1.532 1.6128 1.284 1.433 1.515 1.550 1.612总体寿命的平均值μ的估计值选择样本寿命的平均值,如lg N50=1nðn i=1lg N i(13)㊀㊀通过对上式的联立求取试验应力水平下的均值疲劳寿命,将获取的五组应力水平对应的N50都计算出来,将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失效50%时的疲劳寿命曲线㊂2.4㊀S-N曲线拟合㊀㊀本试验的疲劳寿命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的,如[12]F(N)=ϕ(ln N-μσ)(14)㊀㊀按照正态分布方程为ϕ-1[(F(N)]=ln N-μσ,其中,Y=ϕ-1[(F(N)],x=ln N,A=1/σ,B=-μ/σ,将公式转换为y=Ax+B,可靠度R=1-F(N),以此反映循环寿命和可靠性之间的关系㊂将试验所得的[ln N i,ϕ-1[F(N i)]]采用最小二乘法的数据拟合方式,最终得到循环寿命在107时不同存活率下的拟合后的P-S-N曲线,如图3所示,所得拟合曲线公式,如表6所示㊂图3㊀P-S-N曲线Fig.3㊀P-S-N curve表6㊀P-S-N拟合曲线关系式Tab.6㊀P-S-N fitting curve relation可靠度Reliability/%y=A lg N+B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50y=-75.31lg N+694.410.969090y=-62.18lg N+586.950.978395y=-59.97lg N+569.030.979899y=-55.41lg N+532.000.9823根据弯曲疲劳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可知,齿轮疲劳的可靠度在50%㊁90%㊁95%㊁99%时的弯曲疲劳应力极限水平分别是167.23MPa㊁151.72MPa㊁149.22 MPa㊁144.10MPa㊂从试验数据发现,齿轮寿命的存活率越高,齿轮所能承受的疲劳极限寿命越低㊂3㊀齿轮弯曲疲劳数值模拟3.1㊀齿轮静力学分析㊀㊀根据相关弯曲疲劳试验的夹具二维图纸,利用SolidWorks设计弯曲疲劳试验的三维模型,如图4所示,试验齿轮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㊂图4㊀弯曲疲劳试验三维模型Fig.4㊀3D model of bending fatigue test为了降低对关键部位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精确度和降低分析所需要的时间,对弯曲疲劳试验系统三维模型进行简化分析,只保留齿轮主体作为研究对象㊂而弯曲疲劳试验的数值模拟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具体分析情况如下:①编辑材料属性,编辑齿轮材料42CrMo的泊松比0.28及弹性模量212GPa,材料密度设置为7800kg/m3等分析所需材料属性㊂②添加加载力,在齿面上设置为线接触,接触线的面与齿轮基圆相切,通过接触线以集中力的方式将载荷施加在轮齿表面,在加载的时候选取线上的一排结点进行加载㊂③设置约束及边界条件㊂在齿轮内孔表面进行圆柱约束,限制齿轮在x,y,z三个方向转动自由度㊂④网格的选取与划分,齿轮整体的网格类型选用较为简单的四面体等参单元(C3D4),有限元模型如图5所示㊂⑤载荷施加,在齿轮上分别加载竖直向下25kN㊁22kN㊁19kN㊁16kN㊁13kN的载荷;在分析运算后获得齿轮等效应力分布云图以及轮齿受拉侧和受压侧的应㊀478㊀机㊀㊀械㊀㊀强㊀㊀度2023年㊀力分布,提取应力云图,如图6所示㊂以给定最大载荷F =25kN 为例,当轮齿疲劳失效发生时,Mises 等效应力云图,如图6a 所示,该载荷下齿根受压侧和受拉侧的局部放大应力云图如图6b 和图6c 所示㊂由于该弯曲疲劳试验一共分为5组,每组设置不同载荷水平进行,故将不同载荷水平下轮齿发生疲劳失效时齿根的应力值列于表7㊂图5㊀齿轮有限元模型Fig.5㊀Gear finite elementmodel图6㊀F =25kN 轮齿及两侧Mises 等效应力云图Fig.6㊀F =25kN gear tooth and Mises equivalent stress cloud diagram on both sides表7㊀五组载荷下的轮齿应力情况Tab.7㊀Tooth stress under five sets of loads载荷Load /kN 2522191613齿根受压侧应力Tooth root compression side stress /MPa 187.96178.33154.01129.69105.38齿根受拉侧应力Tooth root tension side stress /MPa270.32237.88205.45173.01140.57依据表7中的数据绘制图7,从图7中可以发现,齿根受拉侧和齿根受压侧应力的倍率关系前者是后者的1.3倍左右㊂图7㊀齿根两侧应力水平Fig.7㊀Stress levels on both sides of the root将数值模拟所得的仿真应力值用σmax 来表示,用(σmax -σF )/σF 来表示数值模拟应力与理论计算之间的误差,数值模拟所得齿根受拉侧应力仿真值σmax 与理论计算所得实际齿根应力值σᶄF 与脉动循环应力σF 理论值对比,如表8所示㊂表8㊀五组载荷下齿根弯曲应力理论值与仿真值对比Tab.8㊀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value and simulation value of bending stress of tooth root under five sets of loads载荷Load /kN σᶄF /MPaσF /MPa σmax /MPa (σmax -σF )/σF25318.5292.95270.32-8.37%22280.28257.12237.88-8.09%19242.06221.14205.45-7.64%16203.81186.02173.01-7.52%13165.56150.74140.57-7.23%一直以来,都是以齿轮的弯曲应力作为齿轮弯曲疲劳寿命计算的参考,利用静强度的方法来设计齿轮疲劳寿命[13]㊂通过表8中的五组载荷下齿根弯曲应力理论值与仿真值对比分析的数据可以发现,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利用有限元仿真结果去验证齿轮弯曲疲劳寿命㊂由图8可知,以齿轮受拉侧的数值模拟应力结果作为进一步疲劳分析的数据基础㊂图8㊀齿根弯曲应力理论值与仿真值对比Fig.8㊀Comparison between theoretical value andsimulation value of tooth root bending stress㊀第45卷第2期王嘉军等:基于42CrMo 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研究479㊀㊀3.2㊀齿轮弯曲疲劳分析㊀㊀在Fe-Safe 中需要与材料对应的疲劳特性参数,通过对现有参数进行二次编辑的方法㊂对弯曲疲劳试验所用的42CrMo 齿轮材料,按照其弹性模量E =2.12ˑ105MPa,抗拉强度为1080MPa,在现有的材料库进行编辑设定其参数[14]1-6㊂并通过Matlab 编制载荷谱,其载荷谱如图9所示,作为Fe-Safe 中的载荷历程㊂依据Miner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当所有应力的寿命损伤率之和等于1时,疲劳破坏将会出现[14]1-6㊂Fe-Safe 软件将会参照这一原则,进行齿轮疲劳破坏的判定,发生疲劳破坏的单元计算终止,未发生损伤的单元运算则继续进行,当循环次数达到所设置的值107时,计算停止㊂图9㊀疲劳试验载荷谱Fig.9㊀Fatigue test load spectrum㊀㊀将疲劳寿命计算的最终结果再次导入Abaqus 中进行处理,得到齿轮对数疲劳寿命云图㊂如图10为可靠度为84.1%时,不同载荷下齿轮对数疲劳寿命云图,结果如表9所示㊂图10㊀可靠度84.1%不同载荷下齿轮对数疲劳寿命云图Fig.10㊀Stress levels on both sides of the root表9㊀可靠度84.1%时齿轮弯曲疲劳寿命Tab.9㊀Gear bending fatigue life table at 84.1%reliability 载荷Load /kN 2522191613试验寿命Testlife 9420047240019175002818700107仿真寿命Simulation life9931135481317538802426610107从图10中,可以发现不同载荷下齿轮对数疲劳寿命云图,当载荷水平在13kN 时是分界值,大于13kN的疲劳寿命小于设定值107,而当载荷水平小于等于13kN 时,齿轮的疲劳寿命可以实现无限循环即超越设定值107㊂由图11可知,可靠度在84.1%时,数值模拟得到的弯曲疲劳寿命与弯曲疲劳试验所得数据对比,可以得出采用Abaqus /Fe-Safe 所求取的疲劳寿命是可以满足设计需求的㊂4㊀结论㊀㊀结合弯曲疲劳试验数据的真实有效性与有限元数值模拟便利㊁经济性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基于42CrMo 齿轮弯曲疲劳试验,并取得了以下结论:图11㊀试验与仿真弯曲疲劳寿命对比Fig.11㊀Comparison of bending fatigue life between test and simulation1)通过对42CrMo 齿轮的弯曲疲劳试验研究,获得了42CrMo 齿轮的弯曲应力转换以及弯曲疲劳寿命数据㊂2)根据弯曲疲劳试验寿命数据,得到了42CrMo渗碳齿轮弯曲疲劳强度S-N 曲线以及P-S-N 拟合曲线关系式,以及在循环寿命为107时不同存活率下的齿轮弯曲疲劳寿命的疲劳极限应力值㊂3)利用Abaqus /Fe-Safe 估计的齿轮弯曲疲劳寿命与弯曲疲劳试验做对比,可靠度在84.1%时数值模拟可以满足齿轮弯曲疲劳寿命设计需求㊂㊀480㊀机㊀㊀械㊀㊀强㊀㊀度2023年㊀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裴未迟.重型装备传动齿轮疲劳裂纹演化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21:1-5.PEI WeiChi,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fatiguecrack evolution of transmission gear of heavy equipment[D].Beij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2021:1-5(In Chinese).[2]㊀陈超朋,阳光武,肖守讷,等.基于疲劳寿命预测的齿轮箱箱体结构优化[J].机械强度,2021,43(2):447-452.CHEN ChaoPeng,YANG GuangWu,XIAO ShouNe,et al.Optimization of gearbox structure based on fatigue life prediction[J].Journal of Mechanical Strength,2021,43(2):447-452(InChinese).[3]㊀王雪婷.离心压缩机齿轮断裂失效机理及对策措施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0:18-19.WANG XueTing.Research on gear fracture failure mechanism andcountermeasures of centrifugal compressor[D].Guangzhou:South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20:18-19(In Chinese). [4]㊀祁㊀倩.42CrMo调质及表面淬火齿轮齿根弯曲应力的研究[D].郑州: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0:8-9.QI Qian.Study on bending stress of tooth root of42CrMo quenchingand surface quenching gear[D].Zhengzhou:General ResearchInstitute of Mechanical Science,2010:8-9(In Chinese).[5]㊀马㊀威.基于试验与数值模拟技术的齿轮弯曲疲劳特性研究[D].郑州: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6:4-6.MA Wei.Research on gear bending fatigue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D].Zhengzhou:GeneralResearch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Science,2016:4-6(In Chinese).[6]㊀王明旭,李永祥,秦㊀超,等.A35CrNiMo感应淬火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8,34(6):66-69.WANG MingXu,LI YongXiang,QIN Chao,et al.Bending fatiguestrength test of A35CrNiMo induction hardened gear[J].MachineDesign&Research,2018,34(6):66-69(In Chinese). [7]㊀刘本学,郭沛东,徐科飞,等.基于Ansys Workbench的齿轮弯曲疲劳寿命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8(2):139-141.LIU BenXue,GUO PeiDong,XU KeFei,et al.Analysis of gearbending fatigue life based on Ansys Workbench[J].MachineryDesign&Manufacture,2018(2):139-141(In Chinese).[8]㊀徐鹤鸣,黄再兴,强㊀磊,等.基于损伤本构的齿轮疲劳模型[J].机械强度,2017,39(2):417-422.XU HeMing,HUANG ZaiXing,QIANG Lei,et al.Gear fatiguemodel with damage constitutive[J].Journal of Mechanical Strength,2017,39(2):417-422(In Chinese).[9]㊀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试验方法:GB/T14230 202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5-14.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on Gear of StandardizationAdministration of China.Test method for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ofgears:GB/T14230 2021[S].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2021:5-14(In Chinese).[10]㊀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直齿轮和斜齿轮承载能力计算第3部分:轮齿弯曲强度计算:GB/T3480.3 202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1:7-23.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on Gear of StandardizationAdministration of China.Calcul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of spur andhelical gears-Part3:Calculation of bending strength of gear teeth:GB/T3480.3 2021[S].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2021:7-23(In Chinese).[11]㊀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统计方案与分析方法:GB/T24176 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4-9.National Technical Committee on Steel of StandardizationAdministration of China.Statistical scheme and analysis method offatigue test data of metal materials:GB/T24176 2009[S].Beijing:Standards Press of China,2009:4-9(In Chinese). [12]㊀刘晓伟.P-S-N曲线估计与疲劳荷载统计建模的贝叶斯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35-43.LIU XiaoWei,Study on P-S-N curve estimation and fatigue loadstatistical modeling based on bayesian method[D].Harbin:Harbin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9:35-43(In Chinese). [13]㊀BONAITI L,BAYOUMI A,CONCLI F,et al.Gear root bendingstrength:A comparison between single tooth bending fatigue testsand meshing gears[J].Journal of Mechanical Design,2021:1-17.[14]㊀WANG W,WEI P,LIU H,et al.Damage behavior due to rollingcontact fatigue and bending fatigue of a gear using crystal plasticitymodeling[J].Fatigue&Fracture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Structures,2021:1-6.。

齿轮的概率寿命预测与弯曲疲劳试验

齿轮的概率寿命预测与弯曲疲劳试验

弯曲疲劳试验
弯曲疲劳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齿轮疲劳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实验室内模 拟齿轮的实际工作状态,对试样进行循环加载,直至其发生疲劳破坏。通过试 验,我们可以获取齿轮的疲劳极限、应力-寿命曲线等关键参数,为进一步的 寿命预测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在试验前,我们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试样,一 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齿轮零件。其次,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加载条件、温 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此外,还需要准备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如疲劳 试验机、应变计、数据采集系统等。
结论
齿轮的概率寿命预测与弯曲疲劳试验是两种常用的评估齿轮疲劳性能的方法。 概率寿命预测基于概率理论,通过分析齿轮所受到的循环载荷来估算其寿命的 概率分布情况。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适用于在早期设计阶段对齿轮 的寿命进行评估。然而,由于该方法基于有限的数据和假设,其预测结果的准 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率寿命预测
齿轮的概率寿命预测是一种基于概率理论的方法,用于估算齿轮在给定工况下 的寿命。该方法主要基于疲劳损伤累积理论,通过分析齿轮在使用过程中所受 到的循环载荷,推算其疲劳寿命的分布情况。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有限元 分析或应力-寿命曲线等方法进行计算。下面将以一个实例来说明概率寿命预 测的基本步骤: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试样的变形和应力进行实时监测。通常采用应变计 来测量试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应变变化,并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下来。同时, 还需要试样的表面状况,以便及时发现疲劳裂纹的产生。
当试样发生疲劳破坏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这包括对疲劳裂纹 的产生位置、扩展路径等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拟合, 得到应力-寿命曲线等关键参数。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一、引言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其工作时常会受到各种载荷的作用,而这些载荷会导致齿轮出现疲劳损伤。

为了保证齿轮的可靠性和寿命,有必要进行接触疲劳试验,以评估齿轮在实际工作中的耐久性能。

二、接触疲劳试验的目的接触疲劳试验旨在确定齿轮在设计工作寿命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际工作时的载荷和工况,可以评估齿轮的接触强度、疲劳寿命以及齿轮材料的疲劳特性,为齿轮的设计和选材提供依据。

三、试验方法通常,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单齿接触疲劳试验单齿接触疲劳试验是最基本的试验方法之一。

通过加载循环载荷,观察齿轮单齿接触区域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来评估齿轮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

2. 齿轮对接触疲劳试验齿轮对接触疲劳试验是在较大载荷下进行的试验,以更真实地模拟实际工作条件。

通过加载循环载荷,观察齿轮对接触区域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来评估齿轮对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

3. 单元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单元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齿轮机构来模拟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情况,以评估传动系统的疲劳性能。

通过加载循环载荷,观察齿轮接触区域的疲劳裂纹扩展情况,来评估传动系统的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

4. 实际工况下的齿轮接触疲劳试验实际工况下的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是在实际使用条件下进行的试验。

通过在现场实测齿轮传动系统的负载和工况,并采集相关数据,来评估齿轮的实际疲劳寿命和疲劳强度。

四、试验评估指标在齿轮接触疲劳试验中,通常会评估以下指标:1. 疲劳寿命疲劳寿命指的是齿轮传动系统在特定工作条件下,能够承受多少个循环载荷,而不发生疲劳裂纹和失效。

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获得齿轮的疲劳寿命。

2. 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指齿轮传动系统在疲劳载荷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水平。

通过试验中观察到的齿轮裂纹扩展情况,可以评估齿轮的疲劳强度。

3. 裂纹扩展速率裂纹扩展速率是评估齿轮疲劳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是一项重要的试验项目,用于检验齿轮材料的耐用性和寿命,也是评估齿轮性能的一项关键指标。

该试验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况,对齿轮进行长期的连续载荷试验,观察齿轮的断裂、变形等情况,从而判断齿轮的耐用性和寿命。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一般采用双轮对的测试方式,即将两个齿轮安装在一起,加上适当载荷,通过旋转齿轮来模拟行车工况,重复载荷作用下观察齿轮的变化情况。

此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特殊工况,比如不同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来更真实地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的主要步骤包括:选取适当的测试负荷、测试速度和测试时间;制备齿轮样品,并进行表面处理;在测试设备中安装齿轮样品,并进行初始调整;开始测试,观察齿轮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数据;分析测试结果,并得出结论。

齿轮接触疲劳试验的结果可用于指导齿轮材料的选择、设计和制造,也可用于评估齿轮的实际工作寿命和可靠性。

通过对多种不同材料、不同设计的齿轮进行接触疲劳测试,可以得出最优的齿轮设计和材料选择方案,从而提高齿轮的性能和寿命,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总之,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是一项重要的测试项目,可以为齿轮的正确
选择、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也可以为齿轮的实际工作寿命和可靠性
提供保障。

在进行齿轮接触疲劳试验时,需要注意合理选择测试负荷、速度和时间,同时加入适当的特殊工况,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况。

过程中需要对齿轮进行初始调整,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高频疲劳损伤齿轮磁记忆效应的仿真

高频疲劳损伤齿轮磁记忆效应的仿真
鉴于齿轮模数较小,后期试验只能沿齿轮端面齿根部圆周方向测量,故仿真分析中亦沿着图3所示的路径拾取该路径上的应力值(路径的起点为第1个齿轮),构成应力值分布曲线如图4所示,图中横坐标为假想传感器移动的位移,单位为mm,纵坐标为对应的应力值。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第7齿和第26齿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
图4 沿所取路径的应力值分布
图10 正常齿轮磁记忆信号
3.2 含裂纹齿轮的磁记忆检测
将齿轮安装到QBG-100 高频疲劳试验机上[10]。在试验室环境中设定相关参数为:平均负荷为-20.57kN;动态幅值为18.65kN;齿轮共振频率为148Hz;受载齿为第7,26齿。
使第7齿和第26齿为受载齿,加载20min后,第7齿齿根部开始产生明显的裂纹并慢慢的扩展,此时共振周次为457×100次。如图11所示。停止疲劳试验机,卸除静态载荷,拿下齿轮并用仪器现场测量磁记忆信号。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周疲劳下齿轮磁记忆效应进行了仿真模拟,并与实际的齿轮疲劳试验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用以验证仿真过程的正确性,期望为利用磁记忆检测技术对齿轮早期故障进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1 金属磁记忆检测原理
金属磁记忆检测是指铁磁性构件在外界拉力或压力载荷和地磁场共同作用下,构件的应力集中区域磁畴组织会发生磁致伸缩性质的定向和不可逆的重新取向,导致构件磁导率不再为常量,进而改变了通过应力集中区的磁场分布,其表面产生漏磁场。磁记忆检测就是通过专用仪器检测构件的表面磁场,分析得出该构件的漏磁场强度HP 。若试件内部出现应力集中其磁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为:
2.1.2 施加约束条件和载荷
根据试验室环境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参数,对有裂纹的第7齿和第26齿施加了20.57kN 均布力,对齿轮内圈的下表面施加全约束。在求解过程当中选用双线性等向强化模型,并且开启大变形效应进行非线性分析。加载后的等效应力图如图3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疲劳试验数据多变的原因分析Causes of Variability in Gear Fatigue TestingGregory A.Fett and Michael A .FollisDana Corporation ,Torque Traction Technologies Group【摘要】零件的疲劳试验数据变化很大,高强度表面渗碳硬化零件齿轮更是如此。

长期的大量齿轮疲劳试验数据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齿轮的高疲劳寿命与低疲劳寿命比较,比值可达9:1。

本文介绍了一种系统分析方法,以确定引起齿轮疲劳试验数据多变的原因。

本文主要通过准双曲面锥齿轮组的动态疲劳试验研究不同原因对疲劳试验影响的大小,每次试验间隔为6个月。

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试验设备、热处理、切齿以及齿轮用钢都会对疲劳试验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研究金相组织与疲劳试验寿命的联系,试验也对几种金相组织因素进行检查。

简介齿轮疲劳试验数据会产生相当大的散差和变化。

在过去30多年驱动桥和变速器工业生产中,测试时间跨度较长的大量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高疲劳寿命VS低疲劳寿命的比值达到9:1是普遍的。

这些试验数据都是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测试相同数量的试件得到的。

如果试验测试涉及到多种材料因素,那么在任何给定的应力应变条件下,试验室样品的测试数据比值会有10:1或更大的差别。

基于此种原因,人们很难甚至几乎不可能对两组不同的数据是否真的存在差别作出判断。

试验设计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齿轮疲劳试验数据变化的潜在原因,并定量分析各种原因对试验数据变化的影响。

试验采用的从动齿轮毛坯均取自同一钢锭,并经过相同的热处理,然后分为三类。

部分毛坯在相同时间内完成切齿加工、渗碳热处理及后续加工,编号为A,动态试验时间间隔为6个月,目的是确定不同时间和试验设备会对试验数据产生多大的变化。

部分齿轮编号为B,与A组试件在同一时间完成切齿加工,但不立即进行渗碳热处理,而是时间间隔6个月进行渗碳热处理及后续加工,然后与A组试件一同进行动态试验,除热处理外,其余工艺与A组试件的相同,目的是确定渗碳热处理对试验数据变化的影响。

C 组齿轮试件分别完成毛坯准备和切齿加工、渗碳热处理以及后续加工等工序,时间间隔为6个月,与A组和B组试件一起进行动态试验,除切齿外,其余工艺基本与B组试件相同,目的是确定切齿对试验数据变化有多大的影响。

最后,D 组试件是随机选择的现生产试件,时间间隔6个月,并与A、B、C组试件一起进行动态试验,选择的每批试件采用相同牌号的材料和热处理工艺,目的是研究包括渗碳用钢在内的多种原因的影响。

为了确定其它因素是否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试验也对几组试验后的齿轮进行金相组织分析。

数据表1中列出了试验的原始数据,每组试验有5个样品,其中有一组为原始基准试验,与A组一起进行,间隔6个月后,则进行一轮A、B、C、D组齿轮试验。

每组齿轮的试验随机安排,间隔为6个月,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客观性。

表1中前两组数据是在同一试验机上进行,三、四组数据分别在两个不同试验机上进行,其他试验条件一致。

最低的疲劳寿命为11.82万次,最高的疲劳寿命为49.5万次,比值为4.2:1。

表2列出每组试验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标准差的范围为12901次~92124次,然而,大部分数据标准差都近似处于35000次~65000次之间,同组最下方列出的数值为全组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表格最底部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的是各组数据组合后计算出的平均值和标准差,A组主要考察的是在其他条件恒定不变时试验设备引起的试验数据变化,B组考察的是试验设备和热处理引起的试验数据变化,C组考察的是试验设备、热处理和切齿引起的试验数据变化,D组是包括材料在内的多种因素引起的试验数据变化。

显而易见,随着每种影响原因的加入,标准差不断增大。

原始基准试验A1的标准差为52555次。

A组所有试验数据的标准差为54928次,A与B组合的标准差为67446次,A、B和C组合的标准方差为75554次,最后,所有组包括D的标准差为84947次,引起标准差较大增长的原因依次为B、C、D,最后是A.为确定每种原因的影响,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假设每个试验平均值变化都是由上述四种原因引起,通过正态处理数据,即可消除以上原因的影响,得到与基准试验组A1相同的平均值,并可以确定65个试件的标准差为45971次。

如果排除了试验数据的变化,这一数值即可作为基准的标准差,我们认为以上假设的原因只能影响每组试验的平均值而不影响标准差。

接着,我们考察由于每种原因引起的标准差超过基准标准差的增长,见表3所示。

试验装备引起的标准差从45971次增长54928次,即增长到1.19,占总标准差增长的20%。

我们用相同的逻辑可确定热处理为33%,切齿为18%,材料为27%,以上数据说明引起试验数据变化的最大原因是热处理和材料。

另外我们看看数据的韦布尔分析,表4列出了齿轮的B10、B50、B90寿命,以及每组试验的斜度,齿轮的B50寿命非常接近表1平均寿命的近似值。

表4也列出了组合后韦布尔分析的各项数据,这些数据与表3列出的数据非常相近,在这里,斜度常用于量度变化,而不是标准差。

斜度越陡峭试验数据的变化也越小。

如果采用前文与标准差相同的逻辑,能够看出随着影响原因的加入斜度有所降低。

唯一的例外是A组的斜度大于最初基准组A1的斜度,表示试验设备A 对渗碳齿轮的试验数据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其他三类原因,D会引起试验较大的变化,其次是B和C。

表5列出了一种方差分析方法ANOV A,用于确定我们所看到的疲劳寿命数据的是否差异显著。

如果F值超过了F标准值,则认为数据差异明显。

数据显示A组试件的数据差异不明显,意味着试验设备引起的数据变化不显著。

ANOV A 列出的A组和B组,A组和C组的数据差异明显,这意味着热处理和切齿联同热处理两者都能明显增加试验数据变化。

切齿影响的近似求法是通过比较B组和C组得到,ANOV A表示这些数据也有较明显差异,事实上,基于F值和F标准值分析,切齿是试验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列出另外的两组数据是A组和D 组、C组和D组的比较,两者的数据也有明显差异,这也意味着热处理、切齿和渗碳用钢三者的结合与渗碳钢联同热处理组合对试验数据变化的影响近似。

热处理、切齿和渗碳钢是三个最主要影响原因。

接下来的数据是B组中3个试件和C组中3个试件的相互比较,数据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差异。

B组包含了试验和热处理两种原因,同样,C组也包含了试验、热处理和切齿三种原因。

最后的比较的是所有试件组,很明显,数据暗示试验之间差异明显。

最后,我们比较齿轮的B50寿命的数据,表6列出多组齿轮的B50寿命的平均差,其中包括A,A和B组合,A、B和C组合以及A、B、C和D组合的数据。

正如前面提到的数据,随着每种原因的加入,试验数据变化也随着增大。

另外,表6也列出了B-C(B2-A2、B3-A3、B4-C4)和C-B的B50寿命数据的差异,这两组数据将用于近似分析热处理和切齿因素单独对试验数据变化的影响。

采用相同的逻辑,列出的数据表明试验设备的影响占13%,热处理占19%,切齿占38%,而渗碳用钢占30%,也就是说,对试验数据变化的最大的影响是切齿和用材。

讨论显然,以上所探讨原因都会增加齿轮疲劳试验数据的变化。

依靠上述方法进行数值分析,每种原因影响的准确比例值还存在争议。

独立试验的B50寿命最高为43.333万次,最小为16.7255万次,比值为2.6:1。

前面曾提到单个试样的最大寿命为49.5万次,最小寿命为11.82万次,比值为4.2:1。

以上所有的试验都是在理想的条件下进行的,试验数据的如此变化一至于无法有效应用齿轮疲劳试验数据。

比如,在生产的初始阶段,获得的齿轮B50寿命为43.3万次,后来又得到了16.7万次的试验结果,这时就会怀疑什么地方出现差错,事实上并非如此,所有的试验数据都属于正常变化。

在工业生产中,类似的情况也会导致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相反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就是误导我们相信已经找到提高齿轮寿命的途径。

为有效的应用齿轮疲劳数据,必须通过长期的大量的不同试验,建立起一个好的数据库。

例如,长达20多年的齿轮试验结果表明,本次试验采用齿轮的B50寿命约为27.5万次,并且齿轮的寿命范围在10万次到70万次之间波动,根据这一依据,本次试验得到的试验数据都处于这一范围。

以前,曾采用优质钢进行相同齿轮的试验,最初的试验结果显示疲劳寿命有很大提高,齿轮的B50寿命几乎达到79.9万次,随后进行了第二次验证试验,采用同牌号不同炉号的材料,试验结果仅为27.9万次,非常接近这种齿轮历史的B5寿命。

同样,相同牌号另一炉号的材料,第三次试验结果为34.2万次。

以上结论表明,采用优质钢能明显提高齿轮寿命,然而,后来的试验数据都没能达到最初的试验结果。

通过三个试验数据可共同得出一个较清晰的趋向,即优质钢可以提高齿轮寿命,但试验数据出现了较大交叉。

金相组织的因素假设我们归结出试验数据变化主要是由本试验考察的四种原因引起,但试验数据依然还有一定的变化,前面曾提高试验的标准差为4.5971万次。

本试验的另一目的是确定金相组织特性是否成为试验数据变化的原因,数据都源于试验齿轮组的主动轮失效件。

图1表示齿根有效硬化层深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没有发现有什么直接联系。

图2表示表面硬度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同样也没有联系。

图3表示的是齿根心部硬度与疲劳寿命的关系,也是没有联系,图4表示晶间氧化深度与疲劳寿命的关系,也没有表现出和疲劳寿命的联系。

图5表示的是表面非马氏体组织与疲劳寿命的关系,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影响原因。

检验的金相组织,很明显,没有一项能够对基准试验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解释。

结论齿轮疲劳试验数据必然会产生相当大的散差和变化。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影响疲劳试验的四种原因,以确定每种原因对试验数据变化有多大影响。

三个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热处理、切齿以及渗碳齿轮用钢,另外一个原因是试验设备,这些原因都有助于解释试验数据的一些变化。

试验进行了13组齿轮试验,疲劳寿命范围为11.8万次~49.5万次,13组齿轮试验的韦布尔的B50寿命范围为16.255万次~43.3357万次,这些数据都是齿轮疲劳试验产生的一个典型变化,必须考虑到试验数据的变化才能合理利用。

在齿轮疲劳试验中,一组数据仅为另一组数据寿命的一半,并不是意味着什么事情发生改变。

通过长期的多组试验,建立一种必要数据库是非常必要的。

除了本试验研究的四种原因,试验数据依然有一定的变化,通过检查齿轮的几种金相组织,考察是否能够对基准数据的变化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检验的因素包括齿根有效硬化层深、表面硬度、心部硬度、表面晶间氧化物和非马氏体转变,结果表明,这些因素都无法合理解释这些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