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品安全使用防护手册

合集下载

稀盐酸安全技术参考手册

稀盐酸安全技术参考手册

稀盐酸安全技术参考手册稀盐酸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轻工等领域。

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稀盐酸的安全技术信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稀盐酸的安全使用方法。

1. 危险性概述稀盐酸主要成分为氯化氢,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刺激性。

其蒸气对人体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害,吸入过量可能导致窒息、腐蚀性肺炎等严重后果。

接触皮肤可能导致灼伤,接触眼睛可能导致失明。

稀盐酸还具有燃爆风险,与易燃物质接触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2. 安全使用指南2.1 操作安全- 在操作稀盐酸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耐腐蚀手套、防护眼镜、防酸衣等。

- 避免吸入稀盐酸蒸气,操作时应确保良好通风。

- 操作过程中,勿将稀盐酸与皮肤、眼睛直接接触。

若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 稀盐酸与活泼金属(如铁、铝等)反应剧烈,操作时应避免混用。

2.2 储存安全- 稀盐酸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高温场所。

- 储存容器应密封,防止稀盐酸蒸气泄漏。

- 不同浓度和类型的稀盐酸应分开储存,避免混淆。

2.3 运输安全- 稀盐酸运输时应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使用符合要求的包装和容器。

- 避免剧烈震动和阳光直射,以防泄漏和蒸气逸出。

- 运输过程中,应标明危险品标志,确保安全运输。

3. 急救措施3.1 皮肤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持续至少15分钟。

- 若有灼伤症状,可涂抹适量的抗腐蚀药膏。

- 严重灼伤应立即就医。

3.2 眼睛接触-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持续15分钟。

- 勿用手揉眼睛,避免加重损伤。

- 尽快就医。

3.3 吸入- 立即将受害者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

- 若受害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 尽快就医。

4. 泄漏处理- 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切断电源、关闭阀门等,防止泄漏继续发生。

化学品安全使用规定范本

化学品安全使用规定范本

化学品安全使用规定范本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化学品的安全使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依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严格遵守本规定,并加强对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和管理。

第四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章: 化学品的存储和保管第五条化学品的存储和保管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化学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六条化学品应当按照品种、性质和用途分类存放,不同类别的化学品应当分开存储,避免造成交叉污染和事故发生。

第七条化学品存储区域应当设立专门的标识和警示,明确标识化学品的名称、性质、危险级别和存储要求。

第八条化学品容器应当密封良好,存放在防火、防爆、防腐蚀的场所,并定期检查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第九条化学品存储区域应当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第三章: 化学品的使用第十条化学品使用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评估和试验,明确使用的目的、条件和安全措施。

第十一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佩戴使用。

第十二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术,严禁盲目操作或超负荷使用。

第十三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按照规定的使用剂量和用途使用化学品,严禁超过规定的使用范围。

第十四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对使用中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置,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四章: 应急处置和事故预防第十五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严格按照预案进行事故应对和处置。

第十六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

第十七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纠正,及时消除隐患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第十八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第十九条化学品使用者应当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紧急措施。

MSDS:化学品安全手册聚乙烯

MSDS:化学品安全手册聚乙烯

MSDS:化学品安全手册聚乙烯1. 化学品识别1.1 化学品名称聚乙烯 (Polyethylene, PE)1.2 化学品制造商XXX公司1.3 制造商地址XXX街道,XXX市,XXX国1.4 应急电话XXX-XXXXXXX2. 化学品成分/信息2.1 化学品成分聚乙烯是由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制得的高分子聚合物。

2.2 联合国编号UN编号:无2.3 分子式(C2H4)n3. 危险性概述3.1 物理危险- 聚乙烯为非可燃物质,不支持燃烧。

- 聚乙烯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不易破碎。

3.2 健康危害- 聚乙烯本身对人体无害,但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如高温下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

4. 急救措施4.1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就医。

4.2 皮肤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

4.3 吸入立即转移到通风处,给予吸氧,并就医。

4.4 摄入立即催吐,并就医。

5. 消防措施聚乙烯不支持燃烧,因此火灾时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灭火。

6. 泄露应急处理立即采取措施封锁泄露源,清理泄露物,并通知专业处理人员。

7. 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时应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 避免高温,以免聚乙烯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7.2 储存条件-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 避免与易燃、易爆、有毒害的物质混储。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避免直接接触聚乙烯,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

- 操作时应穿戴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等。

9. 理化性质- 外观:白色颗粒状。

- 密度:0.91 g/cm³。

- 熔点:80-120℃。

- 沸点:约300℃。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聚乙烯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但在高温下可能会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11. 运输信息按照国际和国内相关法规进行运输,标识为非危险品。

12. 法规信息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定。

13. 其他信息本MSDS旨在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安全信息,但不能替代专业的安全咨询。

化学危险品安全和环境管理手册

化学危险品安全和环境管理手册

浙江海翔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危险品安全和环境管理手册文件号:U E-001版号:1使用部门:2002-09-10发布2002-10-01实施主编:蒋定武审核:张志敏批准:罗邦鹏目录甲醇 (1)乙醇(酒精) (3)二氯甲烷 (5)氯仿(三氯甲烷) (7)丙酮 (9)硫酸二甲酯 (11)二乙胺 (13)三乙胺 (15)甲苯 (17)纯苯 (19)苯甲腈 (21)氯化苯 (23)吡啶 (25)冰醋酸 (27)二氯乙酸甲酯 (29)六氟丙烯 (31)乙酰乙酸乙酯 (33)N,N-二甲基甲酰胺(DMF) (35)丙烯酸 (37)醋酐 (39)盐酸 (41)硫酸 (43)溴 (45)硼氢化钾 (49)氯化亚砜 (51)硫化钠 (53)过氧化氢(双氧水) (55)异丙醇 (57)氢氧化钠 (59)氢氧化铍 (61)三氯化铝 (63)磷酸 (65)硝酸 (67)石油醚 (69)二氯乙腈 (71)氢溴酸 (73)二氯乙烷 (75)氨水 (77)吗啉 (79)氯磺酸 (81)乙烯基乙醚 (83)氢化钠 (85)锂 (87)乙醚 (89)金属钠 (91)硼氢化钠 (93)四氢呋喃 (95)氯甲酸氯甲酯 (97)间甲基苯甲酸 (98)镁条 (99)丙二酸二乙酯 (100)四氯化碳 (101)硫 (104)1,3-丙二胺 (106)环氧乙烷 (107)二甲基亚砜 (108)水杨酸 (109)水杨醛 (110)二甲基砜 (112)乙酸丁酯 (113)正丁醇 (115)正辛烷 (117)亚磷酸三乙酯 (118)柠檬酸(杨橼酸) (119)乙酸乙酯 (120)氯乙酰氯 (122)苯甲酸 (124)溴乙酸 (125)乙酸钠 (127)氯甲酸乙酯 (128)二乙二醇二甲醚 (130)环己烷 (131)正丙醇 (133)正己烷 (135)二异丙胺 (137)三氟乙酸酐 (139)正丁酰氯 (141)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142)二苯甲酮 (143)1,4-萘醌 (144)甲酸甲酯 (145)3-氯丙酰氯 (148)二硫化碳 (149)环己烯 (151)1,4-二氧六环 (153)氯化钙(无水) (155)氯化铜(无水) (156)硝酸银 (157)氧化汞 (159)乙腈 (160)乙酸叔丁酯 (162)对甲苯磺酰氯 (163)三甲基氯硅烷 (165)碳酸二乙酯 (167)对硝基苄醇 (169)乙酰乙酸甲酯 (170)甲基叔丁基醚 (171)N-乙基吡啶烷酮 (173)溴乙烷 (174)溴代正丁烷 (175)乙酰乙酸叔丁酯 (176)三乙基硼 (177)L-苯丙胺酸 (178)邻苯二甲酸酐 (179)环氧乙烷 (180)硫代磷酰氯 (181)甲基磺酰氯 (183)氯苯 (184)三甲基氯硅烷 (185)氯化苄 (186)间氯过氧苯甲酸 (188)乙二醇二甲醚 (189)氰化亚铜 (190)二溴海因 (191)硫代硫酸钠 (192)无水硫酸钠 (193)1,1-二氯乙烷 (194)1,2-二氯乙烷 (195)苯胺 (196)氯乙酸乙酯 (198)氟苯 (200)环己酮 (202)乙硫醇 (204)乙二醇 (206)聚乙二醇 (207)苯甲醇 (208)2,4-二氯苯酚 (209)乙氧甲叉(EMME) (210)六甲基二硅氨烷 (211)N,N-二甲基乙酰胺 (212)乙酰氯 (213)氟化钾 (214)甲醇分子式:CH3OH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手册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手册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一、属于危险品的化学药品1 易爆和不稳定物质。

如浓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等。

2 氧化性物质。

如氧化性酸,过氧化氢也属此类。

3 可燃性物质。

除易燃的气体、液体、固体外,还包括在潮气中会产生可燃物的物质。

如碱金属的氢化物、碳化钙及接触空气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

4 有毒物质。

5 腐蚀性物质。

如酸、碱等。

6 放射性物质。

二、化验室试剂存放、使用要求1 易燃易爆试剂应贮于铁柜(壁厚1mm以上)中,柜子的顶部都有通风口。

严禁在化验室存放大于20L的瓶装易燃液体。

易燃易爆药品不要放在冰箱内(防爆柜冰箱除外)。

2 相互混合或接触后可以产生激烈反应、燃烧、爆炸、放出有毒气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称为不相容化合物,不能混放。

这种化合物系多为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性物质。

3 腐蚀性试剂宜放在塑料或搪瓷的盘或桶中,以防因瓶子破裂造成事故。

4 要注意化学药品的存放的期限,一些试剂在存放过程中会逐渐变质,甚至形成危害。

5 药品柜和试剂溶液均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

要求避光的试剂应装于棕色瓶中或用黑纸或黑布包好存于暗柜中。

6 发现试剂瓶上标签掉落或将要模糊时应立即贴好标签。

无标签或标签无法辩认的试剂都要当成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7 化学试剂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但多余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原瓶。

安全防护知识化验工作中接触的化学药品,很多是对人体有毒的。

它们对人体的毒害途径和程度各不相同,有些毒物可有几种途径进入人体,而有些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三、防毒的原则和办法1、必须对实验室的有毒物品强化管理,专人保管,限量发放使用,并妥善处理剩余毒物和残毒物品。

2、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

若必须使用有毒物品时,事先应充分了解其性质,并熟悉注意事项。

3、进行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尽可能密闭化,有回收可能的要回收。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一、目录1.实验过程中的人身保护2.实验室用电安全3.化学危险品的使用安全4.化学废液、废物的处理方法5.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6.压力容器的使用安全7.实验室消防安全8.实验室其它方面的安全9.紧急应变程序附录:河南师范大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暂行)二、内容1、实验过程的人身保护化学实验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必须认真考虑人身防护(包括实验者和来访者)措施,化学实验室均需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

预防:实验过程中必须穿实验服,不可穿已有污染的实验服进入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实验服应该经常清洗(但不应带到普通洗衣店或家中洗涤);所有涉及挥发性药品(包括刺激性药品)的操作都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一般情况下,通风橱内不应放置大件设备,不可堆放试剂或其他杂物;操作过程中不可将头伸进通风橱,反应过程中应尽量使橱门放得较低;实验过程中尽量不要带隐形眼镜;提倡在实验过程中都佩戴防护眼镜,至少在进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实验操作以及可能产生对眼部有冲击危险的实验过程中佩戴防护眼镜,同时还必须考虑来自邻近其他实验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某些易溅、易爆的实验,应设法在实验装置与操作者之间安装透明防护板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进行所有化学实验操作时,必须佩戴合适的防护手套,应根据实际进行的操作选择对手能起到防腐、防渗或防烫等作用的手套;为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扩散,应注意佩戴防护手套,操作过程中接触日常物品(如:电话、门把手、笔等)时应脱下手套;任何人不得在实验室穿拖鞋,实验过程中长发应当束起。

2、实验室用电安全危害:被电击会导致伤害,甚至死亡;短路有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电弧或电火花会点燃易燃物或者引爆具有爆炸性的材料;电器过载会令机器损坏、短路或者燃烧。

预防:导电体必须用绝缘材料封护或隔离起来,防止触电;经常检查电线、插头或插座,一旦发现损毁要立即更换;切勿用湿手或站在潮湿的地板上启动电源开关、触摸电器用具;电炉、高压灭菌锅等用电设备在使用中,使用人员不得离开;电器用具要保持在清洁、干燥和良好的情况下使用,清理电器用具前要将电源切断;修理或安装电器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非电器施工专业人员,切勿擅自拆、改电器线路;实验室禁止私拉电线;不要在一个电源插座上通过转接头连接过多的电器;不要擅自使用大功率电器,如有特殊需要必须与学校主管部门联系。

实验室安全手册

实验室安全手册

实验室安全手册一、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规定1、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该牢记的安全规定(1)熟悉所使用的化学物质的特性和潜在危害。

(2)检查设备的性能,充分考虑到使用设备的局限性。

(3)工作中碰到疑问及时请教导师或其他专家,不得盲目操作。

(4)不得在实验室储藏食品、饮食、抽烟。

不得将家属、小孩及亲友带进化学实验室。

(5)接触危险品时必须穿工作服,戴防护镜,穿不露脚趾的滿口鞋,长发必须束起。

(6)熟悉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离路线和紧急疏散方法,清楚灭火器材、紧急淋浴地点的位置。

铭记急救电话.(7)保持实验室门和走道畅通,最小化存放实验室的试剂数量,未经允许严禁储存剧毒药品。

(8)实验必须在合适的通风柜内进行,密封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进行。

(9)离开实验室前须洗手,不可穿着实验室服装和戴手套进入清洁场所,如餐厅和图书馆等。

(10)试剂溢出应立即清除。

如溢出物有剧毒气体挥发,当时无法处理,必须及时疏散人员并封闭现场,立即报告导师和安全部门。

(11)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无堆积,每天至少清理一次实验台面,通常在下班前或完成某个特定实验后进行。

(12)做实验期间严禁脱岗。

晚上、节假日做某些危险实验的室内应有二人以上,方可实验。

(13)及时按规定处理废弃化学品(包括化学废弃物、过期化合物、生物废弃物),送往指定地点.(14)实验室及禁烟区内禁止吸烟.严禁违章使用明火。

2、化学品的储藏、保管规定(1)所有化学药品的容器都要贴上清晰永久标签,以标明内容及其潜在危险。

(2)所有化学药品都应具备物品安全数据清单(MSDS)。

(3)对于在储藏过程中不稳定或形成过氧化物的化学药品加注特别标记。

(4)化学药品应该储藏在合适的高度,通风橱内不得储存化学药品。

(5)装有腐蚀性液体容器的储藏位置应当尽可能低,并加垫收集盘。

(6)将互不兼容的化学品分开储藏.以防万一这些化学品相互作用产生有毒烟雾、火灾,甚至爆炸.(7)大量乙醚类化合物,蒸馏前要检测过氧化合物量,且不能蒸干蒸馏液。

危险化学品手册(2023版)

危险化学品手册(2023版)

危险化学品手册(2023版)目标本手册的目标是提供有关危险化学品的全面信息,以确保安全使用和处理这些化学品。

通过这份手册,用户将能够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安全操作指南和应急措施,从而减少事故和伤害的风险。

危险化学品分类本手册将根据GHS(全球协调系统)的分类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以下几类:1. 爆炸品2. 易燃液体和固体3.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4. 毒害物质5. 腐蚀品6. 吸入性危险品7. 致敏物质8. 压缩气体9. 其他危险品危险化学品标志和标签每种危险化学品都应贴有相应的标志和标签,以提醒用户注意安全。

本手册将提供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和标签示例,并解释其含义和使用方法。

安全操作指南为了确保使用危险化学品时的安全性,本手册将提供以下操作指南:1. 储存要求:包括储存环境、温度要求和要求等。

2. 使用方法:包括正确的配比、混合和稀释方法,以及适当的使用工具和设备。

3. 防护措施:包括必须佩戴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4. 废物处理:包括正确的废物分类、包装和处置方法,以确保环境安全。

应急措施在发生事故或泄漏时,正确的应急措施非常重要,以减少伤害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本手册将提供各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措施,包括事故报告、事故场所的处理和紧急救护等。

法律法规本手册不会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但将提供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规的概述。

用户应熟悉适用于其所在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守其规定。

以上是《危险化学品手册(2023版)》的概述。

通过本手册,用户将能够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志和标签、安全操作指南以及应急措施。

这将有助于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处理,降低事故和伤害的风险。

请详细阅读本手册并按照其中的指导进行操作。

实验室安全手册

实验室安全手册

实验室日常行为规范1 .实验室内不得使用明火、工作中禁止使用手机、试验楼内禁止吸烟。

2.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防护服及长裤,佩戴好防护眼睛及手套等防护用品(不得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进入实验室);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不用时挂在衣服架上或指定的位置,不得乱丢。

3. 所有与反应相关的工作(反应进行、后处理、萃取、柱层析纯化、TLC 展开、溶剂倾倒)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4. 所有盛装溶剂、干燥反应液、中间体、产品等的器皿及废液桶、碱缸等均不得敞口放置,且溶剂桶、废液桶应饭放在指定的位置。

5. 紫外灯观察TLC板后,应放回自己的通风橱内或丢入垃圾桶中;禁止随意将TLC板和点样管等丢在紫外灯下。

6. 产品提纯后,应及时将层析柱中的硅胶装入塑料袋封好口后掷入垃圾桶中,并将层析柱清洗干净。

7. 常用试剂标签醒目,并按照要求摆放于中央试剂架上;专用试剂由相关课题承接人保管,不得放于中央试剂架,并在课题结束后及时退库;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有通风的药品柜中。

8. 做危险、剧毒反应时,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并将警示标识牌摆放于醒目的位置;当事人不得长时间离开,特殊情况须委托同组其他人员进行监控。

9. 个人通风橱应保持整洁、有序,与在做反应无关的物品及时清理;通风橱玻璃在不影响实验操作的情况下应随时拉下来;通风橱内无反应时应关闭通风橱及内置照明灯。

10. 实验完毕后,公用的仪器,器皿应摆放到位,禁止在实验室内随意放置。

11. 设备无人使用时,应关闭电源;晚间下班后要将电源拔下来(电源线不得拖地),禁止随意乱丢。

12. 领用试剂等物品时,要使用领物筐;领用溶剂要用溶剂桶,不得随意拿玻璃瓶装取。

13. 每组每天应安排值日生,每日下班前值日生应做好公共卫生清洁,个人将自己的通风橱整理干净、做好过夜标识,检查水、电、气等开关是否关好,方可离开;最后离开实验室的人,应对实验室的公用水、电、气等进行检查后,在实验室日志签名后离开。

(含周末及节假日到岗工作)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1. 研究人员在操作前必须熟悉操作方法及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等,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否则安委会成员有权终止其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品安全操作指南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品安全操作指南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品安全操作指南高中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然而,化学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正确的化学品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品安全操作提供指南,以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1. 实验室环境准备:在进行化学实验前,需要做好实验室环境的准备工作。

首先,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打开通风设备或开启实验室门窗以提供新鲜空气。

其次,清理实验台面,保持整洁有序。

防止杂物堆积导致实验时的意外发生。

2. 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实验前,需要了解所使用化学品的性质、危险性和正确操作步骤。

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目的、所需化学品以及正确的操作步骤。

确认实验所需化学品是否齐全,并按照安全操作要求储存和使用。

3. 实验室安全装备: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佩戴适当的实验室安全装备,包括实验室外套、护目镜、实验手套等。

实验室外套可以保护皮肤免受化学品的直接接触,护目镜可保护眼睛免受化学品的飞溅和喷溅,实验手套可防止手部受到化学品的腐蚀。

4. 化学品的储存和使用:化学品应储存在专用柜内,按照分类进行储存,并保持柜内的整洁。

使用化学品时,应注意正确称量和取用的方法。

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化学品,如粉末状的化学品应使用滤纸或称量勺进行操作。

5. 化学品的处理和废物处理:化学实验结束后,残余的化学品应正确处理。

如有未使用完的溶液,应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处理。

废弃的化学品和废液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避免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中,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伤害。

6. 防止化学品的误用和混用:化学实验中,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和老师的指示进行操作,避免化学品的误用和混用。

如有不懂的操作步骤或存在疑问,应及时向老师请教。

同时,不得将化学品带出实验室,避免发生意外。

7. 实验过程中的个人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操作上,保持冷静。

实验室化学物品安全处理方法

实验室化学物品安全处理方法

实验室化学物品安全处理方法实验室化学物品的安全处理是保障实验室人员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

本手册提供了一般实验室化学物品的安全处理方法,具体操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室安全规范进行。

1. 化学品分类与标识化学品应按照其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并使用规范的标识进行提示。

常见的化学品分类包括:- 爆炸品- 压缩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 遇水反应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2. 化学品储存化学品应按照其类别和危险性进行储存,储存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远离热源和火种- 防止阳光直射- 通风良好- 防潮、防泄漏各类化学品应存放在相应的储存容器和设施中,如防爆柜、冰箱、阴凉柜等。

3. 化学品取用取用化学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 使用合适的工具,如滴定管、移液器等,避免直接用手接触。

- 标签朝外,防止混淆。

4. 使用与处理使用化学品时,应在通风柜或其他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

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化学品的泄漏和排放。

- 严格按照实验规程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进行操作。

- 遇到意外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上级。

5. 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废弃物应按照其类别和危险性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固体废弃物:按照有害垃圾进行分类,并交由专业处理机构处理。

- 液体废弃物: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后,方可排放。

特殊危险废弃物需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6. 事故应急预案实验室应制定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分类和分级- 应急组织架构和职责- 应急措施和流程-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7. 培训与宣传实验室应定期开展化学品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加强化学品安全知识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文化。

本手册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和实验规程。

如有疑问,请咨询实验室安全负责人。

常用化学危险品安全手册

常用化学危险品安全手册

常用化学危险品安全手册化学危险品是指各种能引起爆炸、燃烧、毒害、腐蚀、放射等不安全情况的化学物质。

他们的使用和存储需要高度谨慎,因为不当操作会带来严重的危险和后果。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化学危险品,保障自身安全,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常用化学危险品安全手册,旨在引导人们正确地处理和存储化学危险品,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品管理1.要确保危险品的种类和存量符合所处环境和使用要求,并每年进行更新。

2.禁止将危险品放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旁边,要按照规定的方式存放,以防事故发生。

3.危险品场所必须设置警告标示牌,标识应清晰易懂。

4.所有需要接触危险品的人员应该接受系统的培训,知道危险品的种类、性质、存放、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5.在危险品的使用前要对其进行试验,确保它可以安全使用。

6.在使用化学危险品或进行其他操作时,需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比如手套、防护眼镜等。

7.任何情况下,缩短操作时间以最小化风险。

二、易燃危险品安全1.易燃危险品最好存放在专门的柜子中,避免与氧气、卤素和气体接触,确保通风良好。

2.使用易燃危险品时,需要确保周围没有明火,最好在安全的、通风的环境中进行。

3.在操作过程中,应该随时保持清醒,避免轻率操作。

4.在使用易燃危险品时,要注意防止进入呼吸道或皮肤接触,因为它可以引起燃烧或爆炸。

5.如果发现容器中的易燃危险品存在问题,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专业人员申报提出建议。

1.腐蚀危险品应该存放在专门制作的容器中,以避免其对周围材料产生危害。

2.在使用腐蚀危险品时需要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确保眼睛和皮肤完全避免接触。

3.使用后,需要对容器进行彻底清洗,并妥善存放。

4.一旦发生事故,需要立即洗濯被腐蚀的部分。

5.对于腐蚀性液体不可混合使用。

1.毒害危险品的使用时需要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等。

3.存放在毒害危险品容器旁的食品和饮料等应该注意避免污染。

4.每个人必须清楚了解毒害危险品的种类、性质、使用方式和危险程度,以便避免出现事故和疏忽。

学校危险品管理安全手册

学校危险品管理安全手册

学校危险品管理安全手册危险品管理在学校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

为了确保学校环境的安全和健康,学校需要制定一份危险品管理安全手册。

本文将从危险品定义、管理制度、应急措施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危险品定义危险品是指对人体、财产或环境产生潜在威胁的物质或物体。

在学校中,常见的危险品包括化学药品、危险废物、器械设备等。

二、危险品管理制度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危险品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管理制度包括危险品登记、储存、使用和处置等方面的规定。

1. 危险品登记与分级学校应建立危险品登记制度,对危险品进行分类、编号和归档。

根据危险程度,对危险品进行分级管理,设定相应的管理要求。

2. 危险品储存措施危险品储存区域应设立专门的储存柜,采取密闭、通风和防火措施。

危险品的储存应按照种类分开,避免不同类别的危险品混存。

3. 危险品使用管理在使用危险品时,必须按照使用手册或专家指导进行操作,严禁违规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4. 危险品处置措施当危险品过期或无法再使用时,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危险品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安全处理,严禁随意倾倒或弃置。

三、危险品储存区域的建设为了确保危险品的储存安全,学校需要建设合适的储存区域。

储存区域应远离教室和人员密集区域,设立专门的标识和警示标志。

四、危险品使用的监测与控制学校应建立危险品使用的监测与控制机制。

通过安全检查、巡查和设备更新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危险品使用问题。

五、危险品事故的应急措施学校应制定危险品事故的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预案应包括警报系统、疏散逃生路线、急救措施等。

六、培训与教育学校需要定期组织危险品管理培训与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品的识别、防护知识、事故应急处理等。

七、监督与检查学校应加强对危险品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检查。

建立管理督导机构,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危险品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手册(MSDS)

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手册(MSDS)

化学药品使用安全手册无机部分【返回第一页】硫化氢(一)理化性状和用途无色有臭蛋气味的可燃气体.易溶于水.自然点:246℃,爆炸极限;4。

3-46%.硫化氢很少用于生产,一般作为化学反应或蛋白质自然分解产物而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中以及自然界中。

凡含硫的有机物发酵腐败均产生硫化氢。

含硫石油开采和提炼、人造丝、鞣革等生产过程都有硫化氢产出。

(二)毒性硫化氢是强烈的刺激神经的毒物,可引起窒息。

对粘膜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最高容许浓度10mg/m3(三)短期过量暴露的影响吸入:鼻烟部灼热感,咳、胸闷、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或出现昏迷。

暴露于1000mg/m3以上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瞬间内呼吸停止但心脏可仍搏动数分钟。

眼睛接触:出现畏光、流泪、眼刺疼(浓度为16—32mg/m3以上时)。

暴露于200-300mg/m3时,还可有眼睑痉挛、视力模糊等症状.(四)长期暴露的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硫化氢,可致嗅觉减退。

暴露于100mg/m3以上浓度时可能引起肺部损害.(五)火灾和爆炸本品极易燃,严禁明火、火花和吸烟。

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具有爆炸性。

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有毒气体。

生产场所应有防爆装置.(六)化学反应性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盐,对铁等金属有极强的腐蚀性。

与氧化剂反应很剧烈,易起火或爆炸。

(七)人身防护吸入:如气体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氧气呼吸器或有灰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戴化学防护镜。

(八)急救吸入:救护者应佩戴好供氧呼吸器,将患者安全地移至新鲜空气处。

如患者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硫化氢剧毒,不宜进行口对口呼吸,以压胸法为宜,应坚持2小时以上。

眼睛: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1—3%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患眼。

(九)储藏和运输防火、冷藏、密闭.(十)安全和处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密闭、通风、排毒。

处理污水池、纸浆池时应先查清该处是否有硫化氢气体存在。

如果存在,应先进行局部通风换气之后再进行工作。

实验室使用手册

实验室使用手册

1)接触危险品时必须穿工作服,戴防护镜,穿不露脚趾的满口鞋,长发必须束起2)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无堆积,每天至少清理一次实验台3)实验室及禁烟区内禁止吸烟。

严禁违章使用明火.(有特定需要向老师申请)4)电的使用规定:(1)实验室内严禁私拉私接电线。

(2)不得超负荷使用电插座。

(3)不得在同一个电插座上连接多个插座并同时使用多种电器。

(4)确保所有的电线设备足以提供所需的电流。

(5)不要长期使用接线板。

5)有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应使用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等防护设备。

6)工具使用完后放回原位7)实验结束,应整理好桌面,把手洗净再离开实验室8)离开教室以前要检查总电源、窗户、锁好门9)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10)管理人员下班前要进行安全检查,断电源、关好门窗、锁好门11)未经批准,擅自动用、拆卸、改装设备器材12)未掌握操作技术、设备性能及使用方法,轻率动用设备器材13)电子元器件要做好防静电的措施14)防止短路(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互相结触,以防短路。

⑵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15)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在电脑上玩游戏;16)处于观察期的同学未经老师允许,不得进入实验室;17)进入实验室要遵守本手册;18)为维持良好的试验环境,教师应加强管理,对于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有权责令其终止实验。

19)实验前必须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步骤,了解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实验物品的特性。

20)在实验室内不准喧哗、打闹,不准随地吐痰乱丢杂物。

21)实验过程中,应正确操作,认真观察并加以记录22)爱护仪器设备。

节约水电和实验材料。

不准动用与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不准私自将公物拿出实验室。

23).实验室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及自行车和其它生活用品。

若有废液,应按学院有关规定处理,不得随便倾倒。

放射源由专业人负责,严格按有关规程妥善保管,使用。

化学工业危险品操作手册

化学工业危险品操作手册

化学工业危险品操作手册危险品在化学工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确保化学工业生产的安全性以及员工的安全,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本手册旨在提供关于化学工业危险品的操作指南,帮助操作人员正确地处理、储存和运输危险品,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

一、危险品的分类和标识危险品根据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易燃、腐蚀、毒性等。

操作人员需了解危险品的分类,并在容器上标示相应的警示标志和标签,以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1.易燃物品的操作易燃物品包括易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

操作人员在处理易燃物品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保持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积聚可燃气体。

- 禁止在易燃物品附近使用明火或电火花产生装置。

- 使用防爆电器设备,避免电火花引发爆炸。

- 将易燃物品存放在专用柜中,避免与其他物品混存。

2.腐蚀物品的操作腐蚀物品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腐蚀性,操作人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戴好防护装备,包括防腐蚀手套、面罩和防护眼镜。

- 避免与皮肤接触,如发生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 存储和运输腐蚀物品时,应选择与其相容的容器和包装材料。

3.毒性物品的操作毒性物品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操作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安全:- 穿戴好防护服装,避免直接接触。

- 在操作区域使用局部排风设备,降低毒性物品的浓度。

- 遵守剂量限制,避免过量暴露。

二、危险品的储存和运输1.危险品的储存危险品的储存需要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并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分类储存:将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分开存放,避免相互干扰。

- 安全储存:使用专用储存柜,确保柜门完好并配备好锁。

- 通风储存:储存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确保容器完好无损。

2.危险品的运输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关的运输规定,并做好以下准备:- 包装合理:确保危险品的包装符合运输要求,并使用合适的防护材料。

聚丙烯酰胺危险品管理手册

聚丙烯酰胺危险品管理手册

聚丙烯酰胺危险品管理手册简介本危险品管理手册旨在为聚丙烯酰胺(简称PAM)的使用和储存提供指导,以确保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

本手册适用于所有使用PAM的单位和个人。

危险品定义PAM是一种具有一定毒性和腐蚀性的危险物质,其安全使用和储存需要特殊注意。

管理责任1. 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明确相关的职责和管理责任,确保对PAM的使用和储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2. 安全责任人应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定期培训和宣传。

安全操作以下是在使用PAM时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1. 使用PAM的工作场所应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在操作PAM前,应进行充分的个人防护,包括佩戴适当的工作服以及呼吸器等。

3. 在使用PAM时,应保持操作区域通风良好,严禁吸烟或使用明火。

4. 使用PAM后,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并妥善处理废弃物和废水。

储存管理1. PAM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2. 库房内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施。

3. 库房内的PAM应密封良好,储存期限和储存条件应符合相关规定。

应急处理在PAM泄漏或事故发生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应急处理:1. 迅速将泄漏区域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并通知相关部门。

2. 封闭泄漏源,防止进一步泄漏和扩散。

3. 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进行泄漏物的清理和处置。

4. 监测和评估泄漏的影响范围,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合规监督相关监管部门将定期进行聚丙烯酰胺危险品使用和储存的合规检查。

如发现违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整改。

免责声明本危险品管理手册仅供参考,使用者必须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任何不可查证的内容不得作为法律依据引用。

为了确保安全和环境保护,请所有相关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本手册的要求和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使用防护手册
前言
安全是人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与健康的基本保证。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是我们从事故中得出的深刻教训。

销售公司各加油站、液化气站是储存销售各类油品、液化气的甲级危险性行业,一旦发生事故处理不及时、得当,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要对各种化学危险品的性质、危害、急救措施、泄漏应急处理、储运、防护措施等知识进行详细了解和准确掌握,做到防患与未然。

根据销售公司HSE管理委员会的要求,我们制定了销售公司《化学危险品使用防护手册》,供广大员工学习参考,因时间仓促,难免有纰漏,请大家给予指正。

销售公司加油站管理科
2005年4月15日
2 / 18
常见化学危险品目录
1、汽油 ------------------------------------------4
2、柴油 ------------------------------------------5
3、润滑油 -----------------------------------------6
4、液化石油气---------------------------------------7
5、一氧化碳 ---------------------------------------8
6、硫化氢------------------------------------------9
7、二氧化碳 ---------------------------------------10
8、氧 --------------------------------------------11
9、盐酸 -----------------------------------------12
10、硝酸 ------------------------------------------13
11、硫酸 ------------------------------------------14
12、氮 ------------------------------------------15
13、苯 ------------------------------------------16
14、石脑油------------------------------------------17
15、香蕉水------------------------------------------18
3 / 18
4 / 18
5 / 18
6 / 18
7 / 18
8 / 18
9 / 18
7 二氧化碳
10 / 18
11 / 18
12 / 18
13 / 18
14 / 18
15 / 18
16 / 18
17 / 18
15 香蕉水
18 /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