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识图(课堂PPT)
合集下载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PPT
梁顶标高比该结构 层标高低0.1
18
三、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要点
• 识读要点:
• (1)根据相应建施平面图,校对轴线网、轴线编号、轴线 尺寸。
• (2)根据相应建施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 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梁轴线定位尺寸是否齐全、正确。
• (3)仔细检查每根梁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相对 标高。
纵筋,标注在梁上方该支座处。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 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角 部纵筋写在前面。 • (2)梁的下部纵筋标注在梁下部跨中位置。
12
(3)附加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吊筋的画法示例应直接画在平面 图中的主梁上,在引出线上注明其总配筋值
7
(3)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不同区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割;当梁 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 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 写在括号内。上图集中标注:
• KL2(2A)中KL2为梁名称,2A表示两跨有一端悬臂; • Ф8@100/200(2)表示箍筋是一级钢直径是8加密区间距为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3
1、梁集中标注的内容
• (1)梁的编号 • (2)截面尺寸 • (3)梁的箍筋 • (4)梁的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6)梁顶面标高相对于该结构楼面标高的高
差值
前五项为必注值, 最后一项有高差 时标注,无高差
时不注 4
(1)梁 的 编 号
• 由梁的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 项组成(见下表)。
18
三、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要点
• 识读要点:
• (1)根据相应建施平面图,校对轴线网、轴线编号、轴线 尺寸。
• (2)根据相应建施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 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梁轴线定位尺寸是否齐全、正确。
• (3)仔细检查每根梁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相对 标高。
纵筋,标注在梁上方该支座处。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 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角 部纵筋写在前面。 • (2)梁的下部纵筋标注在梁下部跨中位置。
12
(3)附加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吊筋的画法示例应直接画在平面 图中的主梁上,在引出线上注明其总配筋值
7
(3)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不同区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割;当梁 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 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 写在括号内。上图集中标注:
• KL2(2A)中KL2为梁名称,2A表示两跨有一端悬臂; • Ф8@100/200(2)表示箍筋是一级钢直径是8加密区间距为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3
1、梁集中标注的内容
• (1)梁的编号 • (2)截面尺寸 • (3)梁的箍筋 • (4)梁的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6)梁顶面标高相对于该结构楼面标高的高
差值
前五项为必注值, 最后一项有高差 时标注,无高差
时不注 4
(1)梁 的 编 号
• 由梁的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 项组成(见下表)。
梁平法识图课件
课内练习
已知框架梁纵筋示意如图3.1.48所示,截面宽300mm, 高500mm,箍筋直径为10mm,HPB300,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将该梁标注为平法。
课内练习
描述该梁平法信息
“/”表示钢筋排成两排,前面在上排,后面在下排
不伸入支座纵筋根数前加“—”号
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冲突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附加箍筋
吊筋
附加箍筋和吊筋
【课内练习】
课后习题:
(1)哪些钢筋常采用原位标注? (2)什么梁箍筋没有加密区? (3)当钢筋多于一排时表示方法? (4)梁下部纵筋不伸入支座时表示方法?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识图
负弯矩筋
通长筋
箍筋
加密区
非加密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下部纵加向密区 受力筋
识图
识图
集中标注的内容与立体钢筋图如何对应?
KL1:梁类型代号及编号,楼层框架梁,编号为1; (1):跨数 300×600:截面宽度和高度
框架结构中梁种类
一、框架结构中梁的种类
楼层框架梁: 与框架柱相连的梁 1 2
腰筋
G
构造腰筋
N
受扭腰筋
拉筋
拉筋不注写 直径根据梁宽取或者同箍筋直径 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或按图集规定取值
楼板
低
楼板 梁
—
楼板
梁
楼板
高
+
楼板
梁
楼板
平
不注写
1.基本信息 2.箍筋 3.上通筋;下通筋 4.腰筋 5.标高
表示2根直径16mm为通长筋,2根直径为12mm为架立筋, 架立筋括在括号内
屋面框架梁: 与框架柱相连,位于建筑物顶层
梁平法识图 PPT
梁平法识图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2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5.3 非框架梁识图操练 5.4 框架梁钢筋构造 5.5 悬挑梁钢筋构造 5.6 抗震框架梁钢筋识图操练 5.7 抗震框架梁钢筋计算操练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1.1 梁的分类
梁构件
梁分类
梁钢筋分类
梁各种情况
楼面框架梁KL 屋面框架梁WKL 非框架梁L 框支梁KZL 井字梁JZL
③ 非框架梁、悬挑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和肢 数,用斜线“/” 分开;先写支座端部箍筋, 后写跨中箍筋
12φ8 @100/200(4)表示 梁两端加密区各有12根直径8mm间距 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4肢箍 筋,非加密区箍筋根数根据间距和梁剩余部 分长度计算。
12φ8@100(4) φ8@200(4)
φ8@100/200(2)
梁平面注写方式
②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肢数一样,肢 数注写一次,写在括号内; 如果不一致分别注写在括号内
φ8 @100/200(4)表示加密区为直 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 的4肢箍筋,箍筋为II级钢。
φ8 @100(4)/200(2)表示加密区 为直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非 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2肢箍 筋,箍筋为II级钢。
架立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箍筋
上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下部纵筋
箍筋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1m00m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2 非框架梁钢筋构造 5.3 非框架梁识图操练 5.4 框架梁钢筋构造 5.5 悬挑梁钢筋构造 5.6 抗震框架梁钢筋识图操练 5.7 抗震框架梁钢筋计算操练
5.1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梁的平法设计规则
5.1.1 梁的分类
梁构件
梁分类
梁钢筋分类
梁各种情况
楼面框架梁KL 屋面框架梁WKL 非框架梁L 框支梁KZL 井字梁JZL
③ 非框架梁、悬挑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和肢 数,用斜线“/” 分开;先写支座端部箍筋, 后写跨中箍筋
12φ8 @100/200(4)表示 梁两端加密区各有12根直径8mm间距 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4肢箍 筋,非加密区箍筋根数根据间距和梁剩余部 分长度计算。
12φ8@100(4) φ8@200(4)
φ8@100/200(2)
梁平面注写方式
②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肢数一样,肢 数注写一次,写在括号内; 如果不一致分别注写在括号内
φ8 @100/200(4)表示加密区为直 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 非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 的4肢箍筋,箍筋为II级钢。
φ8 @100(4)/200(2)表示加密区 为直径8mm间距100mm的4肢箍筋,非 加密区为直径8mm间距200mm的2肢箍 筋,箍筋为II级钢。
架立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架立筋与受力 筋搭接
箍筋
上部纵筋
拉筋
构造纵筋 抗扭钢筋
下部纵筋
箍筋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1m00m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
梁平法中钢筋的分类与作用
钢筋的分类
根据钢筋在梁中的作用和构造要求,钢筋可分为受力筋、架立筋、箍筋等。
钢筋的作用
受力筋主要承受拉压应力;架立筋固定箍筋及受力筋的位置,构成梁的整体; 箍筋抗剪切、抗扭作用,同时约束受力筋。
梁平法中的基本公式与计算方法
基本公式
梁平法中的基本公式包括梁的弯矩公式、剪力公式、挠度公式等,用于计算梁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内力值。
率。
梁平法能够准确地表达梁的几何 信息和钢筋信息,对于施工过程 中的质量控制和施工图的审查都
较为方便。
梁平法的发展历程
梁平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经无法 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
为了提高制图效率和准确性,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在借鉴国际标准和日本建筑标准的基 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编制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 图》,即梁平法。
计算方法
根据基本公式,可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如弯矩调幅法、剪力平衡法、挠度修正法等,以确定梁的配筋方案。
03
梁平法的详细解读
梁平法图集的组成与使用说明
梁平法图集构成
梁平法图集由梁平面布置图、梁配筋图、梁截面注写和梁平法施工图的计算公式等部分组成。
梁平法图集使用说明
梁平法图集是用于表达梁的尺寸、形状和配筋等信息的标准文件,使用时需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情况进 行理解和应用。
06
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总结与展望
对梁平法识图通用课件的总结与评价
内容丰富
该课件包含了大量的梁平法识图 基础知识,内容详实,重点突出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梁平
法识图的概念和应用。
形式多样
该课件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图形、 动画、视频等,使得学习过程更加 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梁平法识图ppt课件
例如,2 22用于双肢箍;2 22+(4Ф12)用于六肢箍,其中 ,2 22为通长筋,4Ф12为架立筋。
2021精选ppt
23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 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 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2021精选ppt
34
图4-8 梁下部纵筋注写示意
2021精选ppt
35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2.梁原位标注
④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按规定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 通长的纵筋值时,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⑤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部 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如图4-9所示。
例如,N6 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 22的受扭纵向钢 筋,每侧各配置3 22。
2021精选ppt
26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6)梁顶面标高高差 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 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 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需将其写入括号内,无 高差时不注。 注意: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 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2021精选ppt
3
模块4 梁平法识图
观察梁的钢筋构造(见图4-1),了解梁的钢筋构造。
图4-1 梁的钢筋构造
2021精选ppt
4
4.1 梁 的 编 号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 成。在平法施工图中,各类型的梁应按表4-1的规定进行编号。
2021精选ppt
23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 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 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2021精选ppt
34
图4-8 梁下部纵筋注写示意
2021精选ppt
35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2.梁原位标注
④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按规定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 通长的纵筋值时,不需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⑤当梁设置竖向加腋时,加腋部位下部斜纵筋应在支座下部 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如图4-9所示。
例如,N6 2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 22的受扭纵向钢 筋,每侧各配置3 22。
2021精选ppt
26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6)梁顶面标高高差 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值。梁顶面标高高差是指相对 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 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需将其写入括号内,无 高差时不注。 注意:当某梁的顶面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高时,其标高 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2021精选ppt
3
模块4 梁平法识图
观察梁的钢筋构造(见图4-1),了解梁的钢筋构造。
图4-1 梁的钢筋构造
2021精选ppt
4
4.1 梁 的 编 号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 成。在平法施工图中,各类型的梁应按表4-1的规定进行编号。
梁平法识图课件.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箍筋
• 13Φ10@15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 筋,直径为10mm,梁的两端各有13个4肢箍间距为 150mm,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mm,4肢箍。
• 18Φ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
HPB300级钢筋,直径为12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4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 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GYC1×C2 表示,其 中C1 为腋长,C2 为腋高; •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用b×h PYC1×C2 表示,其 中C1 为腋长,C2 为腋宽,加腋部分应在平面中绘 制; •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 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 /h2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2.1 梁平法识图
2、梁构件集中标注识图——截面尺寸
• 思考: • JZL2(3) 300x500 • KL7(2B) 300*700/500
2.1 梁平法识图
1、梁平法施工图的表达方式
2.1 梁平法识图
1、梁构件的平法表达方式——平面注写
选注值: 梁顶标高差
必注值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
9梁平法识图PPT课件
下部通长筋:一般在上部通长筋后用分号隔开, 如在集中标注中未注写,则需看原位标注内容
KL3(2) 300*400 Φ8@100/200(2) 2 Φ20;4 Φ20----表示4根下部通长筋Φ20
16
KL4(2) 300*400 Φ8@100/200(2) 2 Φ20;6 Φ20 2/4---表示6根下部通长筋Φ20 上排2根,下排4根
1
2
3
4
5
梁构件编号实例
楼层框架梁1,3跨,端部无外伸
6
梁构件编号实例
楼层框架梁2,2跨,一端有外伸
7
梁构件编号实例
屋面框架梁1,4跨,端部无外 伸
8
梁构件编号实例
楼层框架梁3,3跨,两端有外伸
9
10
11
梁箍筋
Ф 8@100/200(2): 100为加密区间距,200为非加密区间距
支座原位标注实例
中间支座两边配筋不同时,分别标注:2支座左侧4 Ф 20全 部是通长筋,右侧的6 Ф 20,上排4根为通长筋,下排2根 为支座负筋
24
由两种不同直径钢筋组成,用+连接,其中2 25是集中标 注的上部通长筋,2 20是支座负筋
25
上部支座钢筋标注在第2跨跨中,且与第1跨右支座,第3 跨左支座相同,表示第1跨支座负筋贯通第2跨,一直延 伸到第3跨左端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41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框架梁平法识图PPT幻灯片课件
,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
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
纵筋2B25+ 2B22,表示2B25放在角部, 2B22放在中部。
18
梁平法原位标注内容
当梁中间支座左右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 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 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 去不注。
12
梁平法集中标注内容
梁上部通长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 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 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采用原位标注。
如:2B22; 2B25,表示上下部通长纵筋分别为2B22 和2B25。如:2B22; 6B25 2/4,表示梁上部设置2B22 通长筋,梁下部设置6根直径25的通长筋,分两排设 置,上一排2根,下一排4根。
截面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既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在梁平法施工
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可采用截面注写
方式。
6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表注。集中标注表达 梁的通用数值,原位表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 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 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当在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 部取消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xh,以修正 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
24
平 面 注 写 与 传 统 表 示 方 法 对 比
25
框架梁纵筋连接范围
26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27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28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如梁支座上部有四根
纵筋2B25+ 2B22,表示2B25放在角部, 2B22放在中部。
18
梁平法原位标注内容
当梁中间支座左右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 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 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 去不注。
12
梁平法集中标注内容
梁上部通长筋: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 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 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采用原位标注。
如:2B22; 2B25,表示上下部通长纵筋分别为2B22 和2B25。如:2B22; 6B25 2/4,表示梁上部设置2B22 通长筋,梁下部设置6根直径25的通长筋,分两排设 置,上一排2根,下一排4根。
截面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既
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在梁平法施工
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可采用截面注写
方式。
6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表注。集中标注表达 梁的通用数值,原位表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 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 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当在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加腋,而该梁某跨的根 部取消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等截面的bxh,以修正 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息。
24
平 面 注 写 与 传 统 表 示 方 法 对 比
25
框架梁纵筋连接范围
26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27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28
抗震楼层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PPT课件
楼板
梁
楼板
高
+
.
19
楼板
梁
楼板
平
不注写
.
20
1.基本信息 2.箍筋 3.上通筋;下通筋 4.腰筋 5.标高
.
21
【工程案例4】
表示2根直径16mm为通长筋,2根直径为12mm为架立筋,
架立筋括在括号内
.
22
【课内练习】
已知框架梁纵筋示意如图3.1.48所示,截面宽300mm, 高500mm,箍筋直径为10mm,HPB300,加密区间距为100mm, 非加密区间距为150mm,将该梁标注为平法。
.
29
【工程案例9】
不伸入支座纵筋根数前加“—”号
.
30
【工程案例10】
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冲突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6/14/2020
.
31
【工程案例7】 附加箍筋
吊筋
附加箍筋和吊筋
.
32
【课内练习】
6/14/2020
.
33
【课内练习】
6/14/2020
.
34
【课内练习】
将梁标注为平法
.
35
.
42
6.梁下部纵筋不伸入支座时表示方法? 7.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冲突时? 8.当钢筋多于一排时表示方法? 9.悬挑梁根部与端部截面高度不同时? 10.加腋梁表示方法?
6/14/2020
.
43
本节内容完毕! 谢谢!
.
44
梁平法施工图
.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能力目标:能识读梁平法施工图
.
2
复习
平法梁识图PPT课件
第15页/共80页
4.原位标注的内容
1)梁支座上部纵筋
2)梁下部纵筋 3)附加箍筋或吊筋
4)修正集中标注内容中不适用于本 跨的内容等
第16页/共80页
1)梁支座上部纵筋 • 多排钢筋,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
分开。 • 两种直径,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
连,并将角筋注写在前面。 • 对称或不对称标注
数时,即同排中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 钢筋时,需补充设置架立筋, • 采用“通长筋+(架立筋)”方式表达, 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 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 时,则将其全部写入括号内。 • 采用“;”将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隔开。
第11页/共80页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条件: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表示方法: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受扭钢筋N打头;连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 配置。
第28页/共80页
上 部 贯 通 筋 ( 书 P. 4 9 , 5 0 )
计算公式: =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
度 =梁的净长+锚固+搭接长度
✓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 直锚长度>laE 时,不需弯锚,取锚固长度 = Max(LaE,0.5hc+5d)
当 直锚长度≤ LaE,弯锚, 锚固长度= Max{0.4 LaE, ld} + 15d
• 当梁为变截面悬挑梁时,用斜线分隔根部 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方式为b×h1/h2, 其中h1为梁根部较大高度值,h2为梁端部 较小高度值。
第8页/共80页
3)梁箍筋
• 梁箍筋注写包含:箍筋级别、直径、加 密区与非加密区箍筋间距,肢数 。
4.原位标注的内容
1)梁支座上部纵筋
2)梁下部纵筋 3)附加箍筋或吊筋
4)修正集中标注内容中不适用于本 跨的内容等
第16页/共80页
1)梁支座上部纵筋 • 多排钢筋,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
分开。 • 两种直径,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
连,并将角筋注写在前面。 • 对称或不对称标注
数时,即同排中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 钢筋时,需补充设置架立筋, • 采用“通长筋+(架立筋)”方式表达, 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 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筋 时,则将其全部写入括号内。 • 采用“;”将上部钢筋与下部钢筋隔开。
第11页/共80页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条件: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 表示方法:梁侧面构造钢筋G打头,受扭钢筋N打头;连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 配置。
第28页/共80页
上 部 贯 通 筋 ( 书 P. 4 9 , 5 0 )
计算公式: =各跨长之和-左支座内侧-右支座内侧+锚固+搭接长
度 =梁的净长+锚固+搭接长度
✓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 直锚长度>laE 时,不需弯锚,取锚固长度 = Max(LaE,0.5hc+5d)
当 直锚长度≤ LaE,弯锚, 锚固长度= Max{0.4 LaE, ld} + 15d
• 当梁为变截面悬挑梁时,用斜线分隔根部 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方式为b×h1/h2, 其中h1为梁根部较大高度值,h2为梁端部 较小高度值。
第8页/共80页
3)梁箍筋
• 梁箍筋注写包含:箍筋级别、直径、加 密区与非加密区箍筋间距,肢数 。
梁平法识图规则ppt幻灯片共33页文档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梁平法识图规则ppt幻灯片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3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梁平法识图规则ppt幻灯片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2:楼层框架扁梁节点核心区代号KBH。 注3:16G101-1图集中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表示端支座铰接;
当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 抗拉强度时,在梁代号后加“g”。例如,Lg7(5)表示第7号 非框架梁,5跨,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 度。
7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3
模块4 梁平法识图
观察梁的钢筋构造(见图4-1),了解梁的钢筋构造。
图4-1 梁的钢筋构造
4
4.1 梁 的 编 号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 成。在平法施工图中,各类型的梁应按表4-1的规定进行编号。
5
4.1 梁 的 编 号
6
4.1 梁 的 编 号
注1:(××A)为一端有悬挑,(××B)为两端有悬挑, 悬挑不计入跨数。例如,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 一端有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例如,2 22用于双肢箍;2 22+(4Ф12)用于六肢箍,其中, 2 22为通长筋,4Ф12为架立筋。
23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 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 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17
图4-6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注写示意
18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3)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该项为必注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 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不需用斜线: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将肢数注写一次;箍 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 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表达。
8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 的梁中各选一根梁,以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 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9
图4-2 梁平法施工图示例
10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 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 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 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1
图4-3 平面注写方式示例
12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例如,13Ф10@15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 直径为10 mm;梁的两端各有 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 mm;梁 跨中部分间距为200 mm,四肢箍。
18Ф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 径为12 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 mm;梁跨中 间部分间距为200 mm,采用双肢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 机械连接或焊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 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 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需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 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 立筋时,应将其写入括号内。
1.梁集中标注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和一项选注值(集中标 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具体规定如下:
1)梁编号 梁编号(见表4-1),该项为必注值。 梁编号带有注在“()”内的梁跨数及有无悬挑信息, 应注意当有悬挑端时,无论悬挑多长均不计入跨数。
13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钢筋平法识图
模块4 梁平法识图
1
目录
CONTENTS
4.1 梁 的 编 号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3 梁标准构造详图 4.4 梁平法施工图识图任务页
2
模块4 梁平法识图
学习目标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熟练掌握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标准构造。 能独立完成梁的施工图的识读。
1.梁集中标注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一侧加腋时用b×h PYc1×c2表示,其中, c1为腋长,c2为腋高,加腋部位应在平面图中绘制,如图4-5所 示。
图4-5 水平加腋截面注写示意 16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 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h2,其中,h1为梁根部较大 高度值,h2为梁根部较小高度值,如图4-6所示。
19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3)梁箍筋 例如,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 为10 mm,加密区间距为100 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mm,均为 四肢箍;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 为8 mm,加密区间距为100 mm,采用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 150 mm,采用双肢箍。
1.梁集中标注
2)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其中b为梁宽,h为梁高;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 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如图4-4所示。
14
图4-4 竖向加腋截面注写示意
15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20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当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 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 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在斜 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21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当非框架梁L、井字梁JZL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 抗拉强度时,在梁代号后加“g”。例如,Lg7(5)表示第7号 非框架梁,5跨,端支座上部纵筋为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 度。
7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3
模块4 梁平法识图
观察梁的钢筋构造(见图4-1),了解梁的钢筋构造。
图4-1 梁的钢筋构造
4
4.1 梁 的 编 号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 成。在平法施工图中,各类型的梁应按表4-1的规定进行编号。
5
4.1 梁 的 编 号
6
4.1 梁 的 编 号
注1:(××A)为一端有悬挑,(××B)为两端有悬挑, 悬挑不计入跨数。例如,KL7(5A)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 一端有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例如,2 22用于双肢箍;2 22+(4Ф12)用于六肢箍,其中, 2 22为通长筋,4Ф12为架立筋。
23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 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 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
17
图4-6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注写示意
18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3)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该项为必注值。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 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不需用斜线: 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将肢数注写一次;箍 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平面布置图 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 表达。
8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是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 的梁中各选一根梁,以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 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9
图4-2 梁平法施工图示例
10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 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 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 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1
图4-3 平面注写方式示例
12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例如,13Ф10@15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 直径为10 mm;梁的两端各有 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 mm;梁 跨中部分间距为200 mm,四肢箍。
18Ф12@150(4)/200(2),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 径为12 mm,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50 mm;梁跨中 间部分间距为200 mm,采用双肢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2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 机械连接或焊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 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 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需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 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 立筋时,应将其写入括号内。
1.梁集中标注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注值和一项选注值(集中标 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具体规定如下:
1)梁编号 梁编号(见表4-1),该项为必注值。 梁编号带有注在“()”内的梁跨数及有无悬挑信息, 应注意当有悬挑端时,无论悬挑多长均不计入跨数。
13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钢筋平法识图
模块4 梁平法识图
1
目录
CONTENTS
4.1 梁 的 编 号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3 梁标准构造详图 4.4 梁平法施工图识图任务页
2
模块4 梁平法识图
学习目标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熟练掌握梁的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的标准构造。 能独立完成梁的施工图的识读。
1.梁集中标注
当为水平加腋梁时,一侧加腋时用b×h PYc1×c2表示,其中, c1为腋长,c2为腋高,加腋部位应在平面图中绘制,如图4-5所 示。
图4-5 水平加腋截面注写示意 16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 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h2,其中,h1为梁根部较大 高度值,h2为梁根部较小高度值,如图4-6所示。
19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3)梁箍筋 例如,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 为10 mm,加密区间距为100 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 mm,均为 四肢箍;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 为8 mm,加密区间距为100 mm,采用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 150 mm,采用双肢箍。
1.梁集中标注
2)梁截面尺寸 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 其中b为梁宽,h为梁高;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 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如图4-4所示。
14
图4-4 竖向加腋截面注写示意
15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20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4.2.1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梁集中标注
当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 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 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在斜 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21
4.2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