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
我国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取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产业转移的测定与机制
1.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中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是推动区域间分工、协作及其发展的重要因 素。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形成、转换 与升级,提高了落后区域在区域分工中的地位,推动 了区域间产业分工发展和优化。因此,产业转移是落 后区域经济起步、发展的绝佳契机。它不仅能够提高 转移产业的生产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对提高整个区 域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总量,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还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伴随国内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中西部各省均把承接 东部产业转移作为发展省域经济、追赶发达地区、进 入工业化时代的契机,纷纷出台了产业承接的重要政 策,产业转移、产业承接浪潮正在兴起,同时加上经 济全球化进一步推动国际产业转移,这是中西部的一 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2013年我国外贸出口额为20498.3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额为8627.8 亿美元。我国早期的加工贸易以鞋帽、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 型产品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到中国从事加工贸易,加 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 程看,我国加工贸易不断升级转型,经历了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 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从“三来一补” 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过程。 2.加快产业体系的形成。 产业转移使各区域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明显加快,也使二者之间的互 动性显著增强。以产业转移为契机,发达地区获取了产业升级的动力, 落后地区则在较短时间内争取到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外部帮助。
核心-边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四个阶段。
2.产业转移实践理论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产业转移的概念及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国在产业发展的战略上融入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模式——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生产、经营和其他业务活动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实现成本优化和市场扩张的一种行为。
产业转移不仅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也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但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局限。
为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开始着力推动产业转移。
二、产业转移的意义及作用产业转移对于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具体有以下作用:1. 扩大投资领域和市场规模,使企业在更广阔的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2. 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实现企业成本的优化。
3. 对区域经济作出贡献,加速地区经济的发展。
三、产业转移的挑战及对策产业转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面临的挑战也比较多,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对策。
1. 人才流失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时,会面临人才的流失。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往往超过了当地人才市场的供给,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采取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当地。
比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建设更多的高水平大学和人才培训机构,提供更高的福利待遇等。
2. 生态环境的挑战产业发展如果不注重环保,对当地环境可能会造成极大破坏。
政府需在企业产业转移之前加强对环保方面的管理,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和承担社会责任。
3. 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地资源是产业转移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一些地区土地资料严重短缺,这就需要政府出台一些政策,初步化解与补偿以及拆迁等问题,确保企业可以拥有足够的土地资源进行生产和发展。
4. 跨地区的政策协调产业转移涉及到很多方面,各个地区的政策不同,这在产业转移中会带来一定的协同问题,为此需要各地区政府建立联络机制,对于产业转移有统一的安排和规划。
市场经济下的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
市场经济下的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方面。
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是指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途径和重要意义。
一、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基本概念区域发展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等手段,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空间布局优化等。
产业协同是指不同产业之间通过合作、协调等形式,实现相互支撑、互补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产业协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的发挥,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区域发展与产业协同的途径1. 加强区域规划和政策协调:通过建立有效的区域规划和政策协调机制,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合作。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协同。
2. 建立良好的产业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化的产业基础设施是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协同的重要条件。
各地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交通、能源、信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倡导产业集聚和特色化发展: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实施特色化发展战略,促进产业协同和区域经济发展。
4. 加强创新和人才引进:创新是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协同的核心引擎。
各地要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知识转化,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力。
5. 拓展市场开放和对外合作: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合作。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外国技术,提升本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产业转移实现机制的中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转移问题探讨
基于产业转移实现机制的中部地区承接产业集群转移问题探讨产业转移能否实现受市场机制与政府双重作用:市场机制通过微观经济系统的竞争发挥作用,政府力量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发挥作用。
近年来,受到劳动力成本升高、人民币升值等影响,中国的产业转移呈现出产业集群转移的特征。
因此,在东部地区大量产业寻求转移的良好机遇下,要实现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整体承接,就要做到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加强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审慎引资,将承接产业集群转移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实现机制产业转移是指资源禀赋结构或市场需求环境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常常表现为同属于某一产业或若干产业的多数企业通过空间转换,寻求利益最大化的意愿和行为(吴建虎,200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
决定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利益的诱导,是由于经济发展而引起供给、需求、国际和国内分工结构的变化,导致区域资源结构优势的动态变化,使得企业有必要以空间转移来回避经营风险和寻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一)产业转移的实现条件1.产业转移的发生基础:产业级差。
各国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主导产业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会经历纺织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生物工程工业,产业演进则相应经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
横向来看,各国与地区之间经济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发达国家和地区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的需求结构、要素禀赋比率、要素价格极不平衡,要素配置结构不同,从而构成了产业的空间产业级差,导致要素的空间流动,发生产业转移(潘伟志,2004)。
20世纪发生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对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全球产业大转移,都表现出明显产业级差的特征,产业级差是产业转移发生的第一要素。
2.产业转移的诱发因素:产业利益差。
产业集聚指数、产业吸引力指数与产业转移和承接
产业集聚指数、产业吸引力指数与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集聚指数、产业吸引力指数与产业转移和承接邱慧潘红玉刘大能贺正楚曹德摘要: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影响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对中国中部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河南(这六个省简称为“中部六省")的资源禀赋进行分析,测算作为产业接收地的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要测算的能力包括在投资环境、自然资源、交通便捷、技术创新、劳动力成本等五个要素上表现出的单项能力及其综合能力。
从产业集聚指数视角,分析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这五个省市简称为“沪苏浙闽粤五省市)当前产业发展格局,得出这五个省市那些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分布范围。
通过建构产业吸引力指数,分别计算中部六省和沪苏浙闽粤五省市之间的产业吸引力。
从工业细分行业方面,横向对比分析中部六省在对沪苏浙闽粵五省市产业转移的承接当中,确定产业接收范围,以及接收的产业将如何分布。
着重以湖南省为典型案例,分析该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测算该省在承接来自于沪苏浙闽粤五省市的产业转移当中,能够承接的产业领域和产业分布范围,并从招商环境、产业集群、企业自主创新、产业承接政策等方面,对该省承接产业转移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聚指数;产业吸引力指数;产业转移和承接DOI :10.3773/j.issn.1006-4885.2020.06.041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002-9753(2020)06-0041-281引言及文献综述产业转移和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某个或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AJY022, 16BJL118);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8YBG001, 2018JL01 ) 〇作者简介:邱慧(1984-),江西丰城人,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地理。
潘红玉(1989-),湖南娄底人,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及政策走向
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现状及政策走向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区域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产业区域融合发展旨在实现区域间产业的互补与协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高效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的现状及政策走向进行分析。
一、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的产业区域融合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区域间分工协作明显:由于不同地区具备不同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各地区之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分工协作关系。
例如,东部地区主要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导,中部地区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导,西部地区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导。
各个地区之间通过资源、技术和市场的合作实现了区域间产业的互补与协同。
2.产业转移加速:近年来,我国不少制造业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以寻找成本更低的劳动力和资源。
这种产业转移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也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3.企业跨区域发展增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跨越地域界限,在不同的地区进行产业布局。
这种企业跨区域发展也推动了产业区域融合的进程。
4.政府政策倾斜:为了促进产业区域融合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例如,给予中西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和基础设施投资,吸引东部地区的企业和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的政策走向政府对于我国产业区域融合发展的政策走向有以下几方面的倾向:1.强化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产业区域融合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这些政策可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产业基金的设立等方面的支持,以吸引跨地区投资和合作。
2.促进优质资源要素流动:政府将加大力度推进区域间人力资源、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流动,进一步促进产业区域融合。
例如,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3.加强区域创新能力:政府将鼓励各个地区加强创新能力,并加大对创新企业和创新项目的支持力度。
跨区域合作的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策略
跨区域合作的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跨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产业协同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合作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跨区域合作的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一、产业协同发展的概念和意义产业协同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之间通过合作与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链衔接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下,各个地区和产业可以通过互补、协同和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技术和市场的整合,从而提高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的跨区域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它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和产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帮助各个地区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共同发展。
二、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则和路径产业协同发展的实施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的最大化。
首先,合作各方应该建立起互信和共识,明确合作的目标和利益分配机制。
其次,合作各方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的合作关系。
最后,合作各方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在实施产业协同发展时,可以采取以下路径。
首先,可以通过建立产业联盟或合作组织,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其次,可以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合作成本,提高合作效益。
最后,可以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研发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在跨区域合作的产业协同发展中,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规划策略供参考。
1. 制定发展战略和目标在跨区域合作的产业协同发展中,首先需要明确发展战略和目标。
这包括确定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产业,明确合作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为合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2. 加强产业链衔接和协同创新产业链衔接和协同创新是跨区域合作的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内容。
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述评
随着区域分工的深化 , 品价值链 的可分性 日 起先 完全相 同的地 区演化 为 中心与外 围 的产业集 聚 产 2 ] min o 随 由 益增强, 产业转移 、 产业集群 、 产业升级的关系更加 模式 [ 。Kl ek 认 为 , 着产 业 集 群 的 发展 , 密切。在价值链分工的趋势下 , 具有不同资源禀赋 于产 业集 聚 区内非 贸易 品价格上 升 、 土地 价格上 升 、
比较 优势 的区域 从事不 同的产业 价值链 活 动并动 态 环境污染等制约因素, 会产生产业扩散的离心力 , 促
化调整其在价值链 中的位置 , 而在区域分工 中生产 使某些相关产业脱离该集 聚区群 , 转移到新 的地理
总是 集聚在 特定 区域 内展 开 , 就 为 承 接产 业 转 移 区位[ 。H a g 这 3 ] w n 在对韩 国电子产业对欧盟投资的
与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供 了有机结合 的契机。本 研究 中指 出 , 国电子 产 业 对 欧盟 投 资 取得 成 功 的 韩
文将 对有关 产业 转移 背景下 的产 业集 群生成 与发 展 关键 因素 是采取 了以本 国龙头企 业 为核心 的集群 式 的研究 文献 进行 综 述 , 探 寻该 领 域 研究 存 在 的不 投资[ 。从我国来看, 以 4 ] 制造业集群主要集 中在长三
9 6
华 中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9 期) 总 9
业集 群是 西部地 区适应 产 业 关 联转 移 的发 展模 式 , 展 中国家 的产 业集 群升级 必须 要突 破这种 治理 规则 是欠发 达 区域应 对 产业 转 移 滞缓 困境 , 超 发 达地 的局 限。 Hu he 为 , 入 准 科 层 制 价 值 链 为 赶 mp ry认 嵌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作者:郭建磊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7期文/郭建磊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促使加工贸易转移升级。
之所以提出这一个战略措施,就是为了能够使得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自然也就可以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速度。
但是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仍然还是会遇到一定的问题。
鉴于此,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针对我国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在今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借鉴性作用。
一、应当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中必然发生的产业转移问题自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之后,我国各个地区在利用自身具有的区位优势的基础上,与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相互融合,迅速使得承接产业转移部署工作的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如果想要将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工作完整地承接下来,那么就需要充分认识到产业转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些问题在产业转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显得较为突出,比如中西部地区思想观念滞后性比较强,以及人才涌入几率较为低下等等。
这些问题使得转移过来的企业难以扎根,所以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的问题是,充分重视产业转移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地找寻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解决问题。
二、应当对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假如说出现产业转移等问题的话,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工作之间有一定程度相互关系的费用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变化,在此基础之上直接对企业的短期利润以及长期生存发展空间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承接产业转移领域中的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都是会充分重视现行成本变化问题,但是却将隐性影响因素放置在不重要的地位。
显性成本是一些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直接支付的成本,比方说原材料的价格、劳动力的价格以及土地出售价格等等。
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产业承接
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摘要:目前,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如何克服现存的制度障碍,吸收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对发达地区先进产业的承接,以及实现培育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是当下西部地区获得进步一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形成扩散效应永远大于回流效应的制度安排,一定要形成树立培育新兴产业的制度安排,一定要形成西部地区高效的人才管理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要素;制度障碍;制度安排产业转移是指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也就是产业从转出产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转入产业的一些国家或者地区的一种经济现象。
这种转移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贸易和资本流动。
所谓的国际产业转移的发生就是由在国际贸易和资本国际流动的驱动下实现的。
产业转出地的要素成本不断的上升和市场的国际性扩张需求是促使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而产业承接地的要素成本优势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则是产业转入的根本动力。
一、产业转移的制度障碍1.按照主体功能区划分区域的缺陷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第一次颁布实施的中长期国土开发总体规划,立足于构筑我国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蓝图。
它涉及国家影响力和控制力的提升、人口和产业未来的集聚、生态和粮食安全格局的保障。
从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这样的规划对当地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的四类区域给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1)西部地区大部分是限制和禁止开发区。
由于主体功能区的规划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西部本来的优势就在于他自身丰富的资源,但是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就限制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2)如果进行产业转移,一旦没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将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
由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业大多是处于产业链价值链低端的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关联分析
产业与区域发展的关联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系愈加密切。
产业和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区域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持和带动,而产业也需要有良好的区域环境和政策支持。
本文将对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一、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的关系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
产业的发展不仅会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会对当地社会和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产业可以促进区域内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进而增强地区的科技创新和吸引力。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的发展必须同步进行。
不同的行业和产业对区域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
有些行业和产业对区域的发展贡献巨大,而有些则会对区域社会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区域因素对产业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会受到区域因素的影响。
区域因素包括土地资源、人口素质、交通、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
其中,土地资源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口素质则是保证产业发展的核心保障。
不同的区域因素会影响不同的产业。
例如,交通便利的区域对物流、交通运输、仓储等行业的发展友好。
而与此相反,人口稠密的地区则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更为友好。
因此,在制定区域发展和产业政策时,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位产业发展目标,提早进行规划。
三、区域发展对产业的影响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会对产业发展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的影响就是,不同的区域发展可以培育出不同的产业,例如,地处海洋附近的区域培育海产业,内陆的发达地区则培育工业基地。
另外,不同的区域发展可以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进而对产业发展产生进一步的推动。
间接的影响则是,区域发展会带动人口流动和资金流动,进而对产业发展产生作用。
例如,大量的人口将带动住房市场、商业市场、教育市场等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未来展望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和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紧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在制定区域发展和产业政策时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强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努力构建绿色生态型经济体系,保证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多篇《光明日报》理论版参考文章
多篇《光明日报》理论版参考文章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质量推进原中央苏区经济腾飞梅国平赵波(作者梅国平系江西师范大学校长;赵波系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跃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投资洼地和发展高地,掀开了原中央苏区地区经济、社会和生保护与修复试点,加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优化配置环境资源,壮大绿色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加快新能源开发,支持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提高清洁能源与非化石能源比重。
依托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旅游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深化赣南与井冈山、闽西、粤东北的旅游合作,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历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二、加快“南北互动、内外联动”,构筑开放合作发展平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是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处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的连接中心。
《意见》提出了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动面向沿海地区和台港澳地区开放合作、建设赣闽粤湘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定位。
我们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多方合作,整合资源,实现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加速形成我省重要的战略高地和中部崛起的新增长极。
省内“南北互动”共同发展。
江西生产力呈现“北重南轻”的空间布局,南部地区集中了相对更多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
江西原中央苏区所辖区域涉及赣州、抚州、吉安。
三市应加强互动合作,周边县市积极策应,在基础设施、现代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搭建发展平台,统筹协调,快速推进。
《意见》的启动实施将消除连片贫困地区,缩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促使全省经济发展均衡化,为实现全面小康创造基础性条件,成为我省南部兴起的一颗璀璨之星。
而《鄱阳湖生态经济规划》的全面实施,通过将南昌打造成为全省核心增长极,支持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也必将成为龙头昂起、辐射赣鄱大地的北部之星。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3
①位于珠三角,邻近香港和澳门②科技力量雄厚,高端人才集聚
③拥有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服务支撑体系④交通、通讯网络完善通畅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广州市总部经济的分布特点是()
A.区域性、特色化B.分散性、规模化C.均衡性、个性化D.集中性、多元化
(1)与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相比,说明合肥市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从城市化的角度说明承接产业转移对合肥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3)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构建合肥都市圈的合理措施。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注入水量显著减少,咸海急剧萎缩,至1987年咸海分裂成南、北两部分。锡尔河发源于西天山,流经中亚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后,在咸海入湖口形成三角洲湿地,湿地主要沿锡尔河南、北入湖口主河道、河汊、支流及湖泊周边分布,包括湿地植被和湿地水体两个主要部分。1975—1991年,锡尔河入湖口附近耕地大幅扩张,灌渠等水利设施增多,湿地植被也随之扩张,20世纪90年代以后,锡尔河入湖口附近耕地停止扩张。下图分别表示锡尔河三角洲湿地分布及1960—2019年南北咸海及南北入湖口湿地面积变化。
3.图示区域最适合建设移土培肥工程 覆土耕地是( )
A.①B.②C.③D.④
4.除“坡改梯”工程外,该地耕地建设需要的其他配套工程不包括( )
A.农田水利建设工程B.道路工程
C.农田防护林工程D.温室大棚和遮阳设施
5.库区实施移土培肥工程的生态意义主要是( )
①减轻库区的土壤盐碱化②增加库区周边的耕地数量
20.关于上海及全国IC产业的销售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国的IC产业销售额在20162017年增加最多
“五维”协同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五维”协同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者:张琼叶文忠颜丽芳来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04期摘要:产业园区作为资源禀赋、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担负着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等系列重要使命。
我国产业园区发展虽然在企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发展、对外开放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分工协作欠合理、技术支撑较薄弱、功能配套不齐全、产业生态待优化等共性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园区高质量发展。
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应从特色园区建设、产业链群锻造、技术协同创新、产业功能配套、产业生态培育“五维”联动发力,破除发展桎梏。
关键词: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05(2024)04-0085-08产业园区作为资源禀赋、要素流动、产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担负培育创新主体、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保障改善民生等重要使命[1]。
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考察苏州工业园区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亦具有深远意义。
一、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要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协同发展、数智赋能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产业园区向纵深发展的核心要义。
深刻把握产业园区发展的内涵要义,有助于推进产业空间延伸、产业能级跃升,为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蓄积强大势能。
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又是产业基础能力增强、供应链安全保障和价值链提升的重要环节[2]。
基于产业聚集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园区积极引导产业关联链条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提升传统产业、巩固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有效推进了产业合理布局、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
强化产业链协同
注重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推动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 与联动,提高产业集聚度 和竞争力。
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通过职业教育和培训,培 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满足产业转移对人才的需 求。
引进高端人才
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 度,提供优惠政策和良好 的工作环境,吸引更多的 人才来当地发展。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本地企业可以与外 部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激发创 新思维,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提高企业竞争力
扩大企业规模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本地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和市 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
提高产品质量
外部企业的引入往往带来更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更先进的生产工艺 ,有助于提高本地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
产业转移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
产业转移的趋势
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向新兴 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这些国家具有 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劳动力成本优势。
在国内,产业转移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 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这是由于 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压力 加大等因素的影响。
政策环境
政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提供优质服务,打造了良好的投 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
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珠三角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 主,如制造业、纺织业等,充分发挥了当地劳动力资源丰 富的优势。
外资与本土企业互动
珠三角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积极推动外资企业与 本土企业的互动合作,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转移。
技术标准
不同地区的技术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使得企业在转移过 程中面临技术转换和标准对接的问题。
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4-3 产业转移(学生版)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产业转移课程标准课标解读2.7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结合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实例,运用综合思维,说明产业转移的过程。
3.以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为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0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经齐现象。
(2)方向:通常由相对发达的区域向欠发达区域转移。
(3)类型:国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
(4)目的: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多的收益和利润。
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因素具体影响举例劳动力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较小,而且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充足、高素质且工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由于劳动力价格会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因此产业会不断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区转移,导致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变化如菲律宾市场因为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
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就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政策政策因素在产业转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对于产业转出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间接干预的方式调节市场机制,也可以通过项目审批、价格管制、紧缩信贷等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
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优惠的土地、税收、区域补贴政策,以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来吸引企业进驻,以降低产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动力机制及其推拉力耦合
关键词 :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 推拉力; 动力耦合
中 图分类 号 : F 0 6 2 . 9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5 4 6 5 ( 2 0 1 3 ) 0 2 . 0 8 7 . 0 7
De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Dy na mi c o f I n du s t r y Tr a ns f e r r i n g
一
、
问题 的提 出
布局 在不 同 国家 或 地 区 间 进行 调 整 的经 济 现 象 。
作 为 促进 区域 产业 结构 调整 及协 调 发展 的重 要途
产业 转移 ( I n d u s t r i a l T r a n s f e r ) 是指 产业 空 间
总2 9卷
第 2期
兰州商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L a n z h o u C o mme r c i a l Co l l e g e
Vo 1 . 2 9 No . 2 Ap r ., 2 01 3
2 0 1 3年 4月
产业转移- 5承接 的动力机制及其推拉力耦合
● 高 云 虹 , 任 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兰 州商 学院 经 济 学院 , 甘 肃 兰州 7 3 0 0 2 0 )
摘 要 :基于产业转移和承接的类型划分, 该文从移出地与承接地两方面, 对不同区域主体产业转移与承接的推
拉 力及横亘在二者之 间的中间障碍 因素进行 了分解 , 并在 此基础上构筑 了产业转移 与承接 的推 拉模 型和动 力耦合
o f d i f f e r e n t r e g i o n a l s u b j e c t s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s h o w s t h a t w h a t d e t e r m i n e t h e d e c i s i o n o f c r i t i c a l b u s i n e s s
产业协同集聚、产业耦合协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协同集聚、产业耦合协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章润兰刘明慧来源:《商业研究》2022年第06期内容提要:产业协同集聚为产业耦合协调提供空间载体,而产业耦合协调是产业协同集聚的高级阶段,二者共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基于产业协同集聚、产业耦合协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机理,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产业耦合协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产业耦合协调能显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产业协同集聚能通过促进产业耦合协调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异质性分析发现,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优于其与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此外,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耦合协调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为此,应因地制宜地推进“双轮驱动”战略,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加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建设,通过与制造业的深度耦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由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变。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协同集聚;产业耦合协调中图分类号:F427;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22)06-0013-10收稿日期:2021-08-19作者简介:章润兰(1990-),女,湖北荆门人,大连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讲师,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税理论、产业经济学;刘明慧(1963-),女,辽宁庄河人,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9BJY227;辽宁省教育厅项目,项目编号:SYDL202003;大连市社科院重大调研项目,项目编号:2020dlsky249。
一、引言从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到“十四五”规划强调“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均折射出我国经济运行实现了由高速度到高质量的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新时代发展的主题。
皖江城市带开发区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耦合研究——基于马芜铜宜主要开发区的样本分析
带 开发 区 为 承 接 产业 转 移示 范 区 建 设 提 供 重 要 支 撑 。 皖 江 城 市 带 主 要 开 发 区 应 在 产 业 结 构 与 布 局 、 地 集 约 度 、 业 发 土 企
展 、 业 集 聚 、 力 资 本 等方 面 与 示 范 区 全 面 耦 合 , 速 提 升 皖 江 城 市 带 开 发 区 建 设 水 平 , 开 发 区 建设 成 承 接 产业 转 移 产 人 迅 把
区是 目前 皖 江 城 市 带 最 主 要 的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四 个 开 发 区 , 此 , 中选 取 上 述 四 个 开 发 区 作 为 样 本 因 文
开发 区与示 范 区的融 合共 赢 。
一
、
皖 江 城 市 带 开 发 区 为 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示 范
区建 设 提 供 重 要 支 撑
域 发展 规划 , 既是 国家 实施 中部 崛起 战 略 、 进全 促
国 区域经 济协 调 发 展 的重 要 举 措 , 是 皖 江 城 市 更
带 跨越 式发 展 乃至安 徽 加速 崛起 的重要 契机 。
比较优 势 。面 对 皖江城 市带 承 接产业 转 移示 范 区
建 设这 一 千载难 逢 的 发展 机 遇 , 江城 市 带 各 开 皖 发 区应 该 在立 足 自身 产业 发 展 条 件 、 牢牢 把 握 产 业 转移 发 展规 律 的基础 上 , 主动 作 为 , 正做好 承 真
・
1 ・ 4
构得 到优 化 , 产业 品位 大 幅提 升 、 展方 式得 到真 发
正转 变 、 综合 竞争 力 显 著 增 强 的基 本 经 验 和共 性
规律 , 而科 学有 效 地 推 进 皖 江 城 市 带 承 接产 业 从 转移 示范 区建 设 、 推进 开发 区的跨越 式 发展 , 现 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摘要】:作为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化作用的结果,产业转移是导致区域综合实力变化的基本因素。
鉴于其对区域经济实力、区域功能、区域就业、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产业集群成长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理应成为缩小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途径。
事实上,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国际四波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以及日本、“亚洲四小龙”、中国的东南沿海等国家和地区的先后崛起也在实践中印证了这一理论命题的可行性。
耦合是一个物理学概念,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而联合起来,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
作为产业优化配置的一种表现,产业空间集聚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渐也呈集群化路径的规律与趋势。
在此背景下,促进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的交互耦合发展逐渐成为理论界、决策部门和实业界的共识。
相关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创新效应以及网络效应等既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跨国公司投资和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决定因素。
珠三角、长三角的实践也昭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往往与以产业集群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空间集聚联系紧密。
可见,产业集群是产业转移的结果,产业集群本身包含着产业转移的因素,从而形成“吸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入产业集群—集群成长—吸引更多高质量的产业转移”的耦合发展效应。
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现实表明,区域产业转移和产腹有诗书气自华业集群均是区域发展图景中的重要因素,而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着交互耦合的关系。
但隐含的问题是:二者交互耦合的机理是什么?能否从时空角度予以定量模拟?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实事求是予以回答的问题,也是本文的宗旨所在。
本文运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借鉴国内外有关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理论成果与先进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相结合及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以分析其耦合机理为主线,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综合分析了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系统耦合的内容与路径、动因与驱动力机制、模型设计与度量及其效应。
第1章为导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介绍了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是有关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与进展的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从国外有关产业集群的创建性研究和国内的探索性研究入手,对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比对,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的耦合模式—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概念、内涵、动因、模式及效应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第3章是对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内容、模式和路径进行的深入分析。
从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区域产业转移集群化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区域产业转移系统和产业集群系统的复杂性,从集聚、非线性、流、多样性和创新角度阐释了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系统耦合的内容,指出产业集群化转移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重要实现途径,而承接地产业集群则是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持续动力,因而产业集群化转移即是二者耦合的模式,而其耦合路径则是寻求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目标的内在统一。
第4章对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原因和驱动力机制进行了阐释。
分别从区域、产业和企业三个不同视角,以空间相互作用、竞争优势及企业成长等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原因及不同路径。
指出市场力、制度力和承载力是二者耦合的主要驱动力。
第5章是计量实证部分。
以江苏省为例,总结了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特点,设计了产业转移流强度模型,结果显示产业转移的核心区与节点区存在一定的非线性规律;从空间自相关角度分析了江苏省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产业集群成长的非线性规律;以淮安市为例,利用协整分析的相关方法,检验了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了其在增加资本存量,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就业结构、提高产业集聚水平,促进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等方面的效应。
第6章是调查实证部分。
以淮安市84家企业的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为中心,借鉴并修正Hayter的区位进入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一个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分析框架,验证了现阶段淮安市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和当地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的状况。
第7章是结论部分。
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不足及研究展望。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化转移耦合关系淮安市【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F127【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目录12-141导论14-291.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14-211.1.1研究背景14-181.1.2研究意义18-211.2基本概念界定21-241.2.1产业211.2.2产业转移21-221.2.3产业集群22-231.2.4区域产业转移23-241.3研究方法与思路24-271.4创新之处27-292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与进展29-602.1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30-442.1.1基于宏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30-362.1.2基于微观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36-422.1.3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42-442.2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44-542.2.1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46-482.2.2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48-542.3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相关研究54-602.3.1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涵54-562.3.2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动因56-572.3.3产业集群化转移的模式与效应57-603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内容、模式和路径60-1013.1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与中国的趋势61-763.1.1产业集群化转移:世界性规律63-673.1.2产业集群化转移:中国的趋势67-763.2.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内容与模式76-953.2.1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系统的复杂性76-853.2.2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内容85-903.2.3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模式90-953.3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路径95-1013.3.1比较优势目标的耦合97-983.3.2竞争优势目标的耦合98-1014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机制101-1434.1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腹有诗书气自华群耦合的原因104-1224.1.1空间相互作用及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区域视角105-1104.1.2竞争优势及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藕合:产业视角110-1164.1.3企业成长规律及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企业视角116-1224.2区域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驱动力122-1324.2.1市场力123-1254.2.2制度力125-1304.2.3承载力130-1324.3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是耦合新模式: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解析132-1435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定量分析:江苏省为例143-1825.1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146-1515.2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非线性规律151-1585.2.1产业转移流强度模型设计152-1535.2.2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流强度测算及层域划分153-1585.3苏南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非线性规律158-1685.3.1空间自相关模型设计159-1605.3.2苏南苏北产业集群发展的时空演变160-1685.4苏北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耦合协调性分析168-1785.4.1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耦合模型设计168-1735.4.2淮安市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耦合协调性的度量173-1785.5淮安市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耦合发展的效应178-1826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耦合的调查分析:淮安市为例182-2016.1有关问卷调查的简要说明182-1846.2移入企业的基本情况描述184-1876.3.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和模式187-1946.3.1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因187-1936.3.2区域产业转移模式193-1946.4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的关系194-2017结论与展望201-2067.1本文的主要结论201-2047.2不足及研究展望204-206附录1: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情况调查问卷腹有诗书气自华206-210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210-211参考文献211-222后记222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