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三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8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图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9.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三校联考历史试卷和答案
四川省德阳市三校联考历史试卷命题人:龙强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地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地神话故事长大,会传承这样地文化遗传基因。
……这是他们屹立至今地原因”。
查普曼教授意在强调A. 神爱世人地思想是中华民族信仰地源头B. 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C. 中华文明不畏自然勇于抗争地不屈意志D. 中国文化特有地延续性【答案】C【解析】A项是西方基督教地思想,不选;B项不选,题干与道家思想无关;由“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主要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自然勇于抗争地不屈意志,这些神话故事影响了中国人地性格,故选C项;D项中地“延续性”材料无法体现。
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主要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自然勇于抗争地不屈意志。
2.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一现象折射出A. 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地基本结构B. 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 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D. 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由“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体现出以小农为主地自然经济地地位十分重要,占主导地位,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中“男耕女织”题干没有体现;B项是对材料现象地重述;C项中地“重农抑商”材料没有体现。
点睛:解题关键正确提取和理解“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结合所学地小农经济地知识做出选择即可。
3. 下表是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地统计数据(单位:斤),这一数据说明中国古代农业显现出A. 脆弱性B. 渐进性C. 落后性D. 封闭性【答案】C【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自战国时期到1949年农业亩产量没有大幅度地提高变化,说明小农经济地落后性,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与材料数据无关。
【精品】四川省近两年(2018,2019)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2018年高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最新-2018年四川卷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
回答1—2题。
1、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2、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
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此亦《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收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4、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5、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
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7、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③希望中国成为战后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A.①②③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2018年四川省绵阳市高考历史三诊试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宋朝的社会风气,要求学生结合唐宋时期的社会特征来进行分析。
【解答】
.从唐到宋服饰趋向简约淡雅,是当时社会整体作用的结果,应该是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统治制度,思想文化发展,以及经济发展。
.统治者的意识影响居室环境变化的一个方面。
.学术思想的演化只是思想表现,也只是社会环境的一个方面。
【解答】
材料未反映青铜铸造水平,故A排除;
材料未反映家畜养殖,故B排除;
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反映礼制文化占重要地位,故C正确;
材料未体现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故D排除。
故选C。
2.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它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予、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
.从材料可以看出,有更多的人很早就退休,实际上是想用另外的途径来实现自我价值。
5.近代以来,一些中国人纷纷主动翻译外国报刊、书籍。有学者统计, 年,江南制造总局共出版翻译西书 种,销售达 部。这一现象()
A.推动了新思想的萌发
B.有助于洋务运动开展
C.摆脱了传统夷夏观念
D.为戊戌变法奠定基础
【答案】
–据《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工业化时期英国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乡村建设运动相比,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特点,并对两者分别加以简要评价。
【答案】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农村拓展;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取代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小农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大农业;自耕农大量破产成为自由劳动力,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产生;乡村工业发展,经济结构变迁;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2018年全国三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打印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 7。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图7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表 1 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26.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28.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29.1920 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30.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四川省德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
试题重点考查:古代文学、地方行政管理、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发明、西周教育、维新变法思想、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日军侵华暴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新中国的外交、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希腊先哲思想、科举制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
说明:1.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共8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本试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文】1.下列文学创作形式以适应市民阶层对文化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是A.楚辞B.汉赋C.唐诗D.小说【知识点】Q1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文学【答案解析】D 解析:从材料中“文学创作形式以适应市民阶层对文化的心理需求而产生”可分析出该文学体例是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说明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明清的小说适应了市民阶层对文化日益增强的需求。
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文学体例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的准确把握。
【题文】2.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宣布封君子孙传三世即收其爵禄,裁撤无用、不急的官,并迁徙部分贵族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
这些措施①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②反映了法家思想在楚国盛行③易遭到世袭贵族的反对④有利于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春秋战国【答案解析】 C 解析:从材料中“封君子孙传三世即收其爵禄,裁撤无用、不急的官”可分析出吴起变法中要废除贵族世袭的特权,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容易遭到世袭贵族的反对;“迁徙部分贵族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可分析出有利于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
【初二历史试题精选】2018德阳市四校高三文综3月联考试题(附答案)
2018德阳市四校高三文综3月联考试题(附答案)5BBCDA6-10ABCBB 11-12AD13(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3分)政治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民主代议制。
原料圈地运动和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充足的原料。
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答两点即可,6分,如答交通、思想等因素可同等给分)(2)史论③(2分)角度社会史观(2分)影响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近代的机器设备和科学技术,开启了中国机械生产的先河,推动中国物质明的进步;(2分)洋务运动还促进了西方的科学思想、民主思想逐渐在中国传播,推动中国精神明的发展。
(2分)所以,洋务运动使中国开始了由农业明向工业(近代)明的转型。
(2分)(3)历程从1776—1929年,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用;1929—1981年,自由主义经济理论逐渐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抛弃;1981年以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经济理论,如供给学派、货币学派等。
(6分)原因第一次变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削弱了自由主义的影响力;(2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
(2分)第二次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2分)凯恩斯经济理论无法缓解该局面,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却为其提供了新思路。
(1分)14(1)内容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阁;内阁受到议会反对,首相要向议会辞职,或者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去留;内阁成员共进退;首相组阁需要得到国王形式上授权。
(答4点可给8分)(2)理由内阁无法定地位,政治地位较低。
(2分)。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3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题文)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 8中级官员15 10低级官员12 8无官职记录24 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6.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7.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2018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及答案(最后一卷)
2018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A. 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 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2、《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材料反映了BA.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B.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C.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D.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3、明朝缪宗周《咏景德镇兀然亭》:“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
”由此不能说明景德镇DA.制瓷业享有盛誉B.有优越的自然条件[C.制瓷工匠技术精湛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4、孟子认为:“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
这表明他主张A.知识分子应重视农事B.知识分子应参与政治C.统治者应维护分封制度D.统治者应该有民本意识5、有人考察了32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7个,继续维持的有10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1个。
由此说明AA.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B.列强侵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夭折C.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加快向前发展D.政府扶持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6、“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
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三诊考试文综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纺织服装业高速成长,之后开始将部分生产转向东南亚和中国等地,同时本土企业转型,形成全新生产方式。
2000年后,日本纺织服装业逐步从单一制造产业成功转型为集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活关联产业体系。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成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海外生产基地的主要条件是A. 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B. 人口众多,市场广阔C. 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外运D. 经济发达,消费能力强2. 材料中的“全新生产方式”可能是A. 欧美品牌、本土生产、海外销售B. 欧美品牌、本土设计、本土销售C. 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D. 日本品牌、本土生产、海外销售3. 2000年以后,生活关联产业体系的形成会使日本纺织企业①就业岗位减少②市场适应能力提高③专业化水平降低④获得规模效益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1. A 2. C 3. D【解析】1. 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20世纪70年代前,日本作为欧美等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海外生产基地,主要条件是日本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所以A正确。
2. 2000年后,日本纺织服装业逐步从单一制造产业成功转型为集制造业、流通业、广告业、化妆品及运动、休闲等于一体的生活关联产业体系,最可能是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模式。
四川省德阳市继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继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手工业的产值增长及增长率情况的变化据此可推知,辛亥革命后A.人们对工业品的需求日益增加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C.我国经济结构在进一步地优化D.传统手工业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参考答案:A【详解】表格可看出辛亥革命后工业的年均增长率不断增高,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取得短暂的春天,而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是在一战爆发后,一战开始时间是1914年,时间上不符合,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结构的优化,故C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手工业其实也在增长,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注重学生对表格的理解。
2.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
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
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材料中显示的是有些日本人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的认识,其中的文明之战、解放之战和救亡之战的解释全部是站在日本的立场之上,把日本说成进步、正义和团结的一方,中国则是其反面,这就掩盖了战争的本质是侵略的事实.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本质3. 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是麻、黍、稷、麦、菽,后来最流行的是稻、黍、稷、麦、菽。
这一变化最有可能是由于A.水稻出现较晚B.经济重心南移C.粮食需求增加D.饮食结构变化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的农业。
【高三高考2018德阳二模】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二诊考试 文综历史
四川省德阳市2018届高三二诊考试文综历史第I卷(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商代甲骨文中常见大雨、小雨、足雨、及雨、多雨、延雨、雨疾、各(至)雨、来雨、云雨等记录,一年之中,无月不可以降雨”。
这反映出在商代A.节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B.甲骨文记载内容的多样性C.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地位D.神权成为维系统治的纽带25.汉文帝的宠臣邓通,因为在朝堂上不守礼节,被丞相申徒嘉严厉斥责,几被处死。
后在汉文帝的反复说情下,申徒嘉才收回成命。
这反映出当时A.君权受到了严格限制B.形成了规范的君臣礼仪C.丞相拥有较高的地位D.三钢五常成为行为准则26.唐代中下层官员往往在取得一定的官职或具备攀婚高门的资格之后,才正式结婚,致使其结婚年龄的远远晚于官方规定的”男子二十、女子十五”。
该现象的出现表明,唐朝A.科举发展导致士人晚婚B.士庶通婚较为普遍C.官员的特权思想较浓厚D.门第观念依然存在27.明万历年间,白话小说的出版达到鼎盛。
据学者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水浒传》有14种刻本,《西游记》有9种刻本。
该现象的出现源于A.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 B.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C.白话小说的通俗易懂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28.从表1所含的历史信息中.可解读出A.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主B.外国商人是列强侵华的急先锋C.清政府拒绝接受西方工业文明D.保守观念、封闭意识依然浓厚29.图7所示内容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30.《民国社会风俗的变迁》:“1935年,上海市社会局筹划组织了第一次集体婚札,仪式包括奏乐导引、向总理遗像鞠躬、对立鞠躬、证婚人授赠证书和纪念品、致贺词、摄像留念等,具有隆重简朴、消费低廉等特点,在冲击击旧式婚姻的繁项礼俗,抵制婚礼铺张浪费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一史料包括A.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B.历史现象和历史解释C.历史叙述和史料实证D.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31.解读表2中数据的变化,最合理的推论是A.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较为困难B.英美的工业化水平低于我国C.中国的工业基础落后于西方D.中国经济对重工业依赖较重32.公元前417年,雅典人最初准备投票流放阿克比亚德斯和尼奇亚斯中间的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德阳市三校联考历史试卷命题人:龙强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会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传基因。
……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
查普曼教授意在强调A. 神爱世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源头B. 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C. 中华文明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D. 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答案】C【解析】A项是西方基督教的思想,不选;B项不选,题干与道家思想无关;由“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主要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这些神话故事影响了中国人的性格,故选C项;D项中的“延续性”材料无法体现。
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主要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
2.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一现象折射出A. 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基本结构B. 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 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D. 古代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答案】D【解析】由“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体现出以小农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地位十分重要,占主导地位,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中“男耕女织”题干没有体现;B项是对材料现象的重述;C项中的“重农抑商”材料没有体现。
点睛:解题关键正确提取和理解“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结合所学的小农经济的知识做出选择即可。
3. 下表是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的统计数据(单位:斤),这一数据说明中国古代农业显现出A. 脆弱性B. 渐进性C. 落后性D. 封闭性【答案】C【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自战国时期到1949年农业亩产量没有大幅度的提高变化,说明小农经济的落后性,故本题答案选C项;ABD与材料数据无关。
点睛:解题关键是正确分析比较漫长的时间里亩产量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数据,然后结合小农经济的特点作答即可。
4.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材料意在强调两者都A. 消灭异端思想B. 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C. 推动文化繁荣D. 以强制政策确立皇帝权威【答案】B【解析】把“动机”放在材料所处的历史背景中分析,主要指统一思想,巩固政治统一,故选B;A与题意无关,排除;。
“焚书”和“尊儒”属于文化专制,不利于学术文化繁荣,排除C。
D项不是两者的目的,可排除点睛:结合所学“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都是文化的专制,用思想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
5. 西晋之初,沿用汉魏旧制设置太学,太学生中既有高门大族子弟,也有寒门庶族子弟;晋武咸宁二年(276年)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明确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的子弟入太学。
国子学的出现反映了A. 门阀士族势力的兴起B. 古代教育的专业化发展趋势C. 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D.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答案】A【解析】由“晋武咸宁二年(276年)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明确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的子弟入太学”可以分析出体现了教育的日益贵族化,反映了当时门阀士族势力的兴起,故本题答案选A项。
BCD与材料无关。
点睛:解题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晋武咸宁二年(276年)建立了专门教育“国之贵游子弟”的贵族学校“国子学”;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明确规定五品官以上的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的子弟入太学”表明教育贵族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6. 魏晋时期出现了发达的寺院经济,在寺庙庄园里有大量的依附农民(“佛图户”)。
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向佛寺的高级僧侣缴纳地租,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杂务,也不准随意离开。
这一现象A. 不利于新生产关系发展B. 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 影响了中央的经济利益D. 导致了地方士族势力的崛起【答案】C【解析】从材料“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中可以佛图户由自耕农变成了佃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耕农是古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而佛图户是“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从而影响了政府的中央财政收入,故C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B项中的“精耕细作”材料没有体现;D项不选,题干主要描述的寺院经济与地方士族无关。
7. 南朝道士张融临死时,遗命自己在入殓时要“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
这反映了A. 中外文化交流影响主流思想变化B. 三教合流之势在南北朝业已初显C.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稳定不动摇D. 张融顺应南北朝崇佛抑儒的观点【答案】B【解析】儒、佛、玄、道在魏晋南北朝时,相互吸取,相互融合,推动着中国文化系统产生出儒、释、道“三教调和”的理论。
而“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正好体现了三教合流在南北朝时期出现,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影响主流思想变化”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与题干信息不符,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受到冲击;D 项中“崇佛抑儒”与材料信息不符。
点睛:正确理解“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般若经》、《法华经》”,说明入殓时既有儒家的、又有佛教和道教的经典,结合三教合流即可做出答案。
8. 唐代瓷器注重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与彩绘的装饰;宋瓷则追求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
唐宋瓷器的不同特点折射出A. 唐宋政治体制的变革B. 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C. 国际市场范围的扩大D. 中国制瓷工艺的进步【答案】B【解析】由“异国情调、自然风格、雄浑的气质”到“纹饰低调、比例均衡、形态流动、冷色系的单色色调,体现轮廓、釉色和纹饰完美整合,流露出一种孤芳的排外心理”结合所学可知唐代文化兼容并蓄而宋代则古方排外,体现了中国文化心态的变化,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中的政治变革材料不能体现;C项与材料无关;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工艺的进步。
9. 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宋会要辑稿》载:“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太宗实录》载:“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能分割宰相之权,应当有一定的实权。
这反映出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解释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答案】C【解析】A项说法本身错误,B项错误,历史叙述通过论证是可以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题干描述的是对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不同史料有不同的解释,C项正确;D项错误,不管多少中历史叙述都需要考证其真实性。
10. 有学者认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个差异直接导致两个流派在治学和修养方法上的直接对立。
”这里的“差异”主要是A. 主观性与客观性B. 内在性与简易性C. 客观性与思辨性D. 外在性与直观性【答案】A【解析】程朱理学的“理”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具有客观性和思辨性;而陆王心学的“心”更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有主观性和简易性。
因此A项是两者的区别, B项是陆王心学的观点,C项是程朱理学的观点, D项中的“外在性”是程朱理学的特点,但“直观性”更趋向于程朱理学。
故选A项。
11. 宋朝是我国古代制瓷业的大发展时期,五大名窑留名青史,其中的定窑位于下图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B【解析】定窑是宋代北方著名瓷窑。
窑址在河北曲阳涧磁村。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只有②处在河北位置,故本题大按钮选B项;ACD都不在河北,不选。
12. 明太祖禁用金银,实行宝钞(纸币)制度,而建文帝(1398-1402)时民间交易使用白银的趋向表现明显,永乐帝(1402-1424)即位又禁止使用金银交易,至成化年间(1464-1487)白银几乎成为了通用货币。
这一现象反映了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入超B. 新的生产方式促进货币改革C. 明朝政府经济政策摇摆不定D.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货币变革【答案】D【解析】A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对外贸易;B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生产方式;C项说的是现象没有看到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货币的变革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故本题答案选D 项。
13. 据研究,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时期(西周、东汉南北朝、两宋、明清)气温明显偏低,如下图所示。
这一结论可以反映A. 少数民族南下中原的原因B. 古代经济重心演变的轨迹C. 小农经济受自然条件影响D. “天人感应”观念的合理性【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寒冷期则汉人政权实力大打折扣,边疆少数民族“兴盛”,来自外族的压力很大。
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是游牧经济,完全靠草原来养活自己,当气候变冷时,草原生长很差,得不到充分的食物供给。
在这时候,就会向南方的汉族政权发起进攻,以获得食物。
而南方此时也变冷,粮食等物资也会大幅减产,从而综合国力有所下降。
故本题答案选A项。
B项错误,我国经济重心是唐朝以后;CD与材料信息无关。
14.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能过度解读材料,在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这是历史研究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
以下对史实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A项错误,通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只能得出建立中央集权的制度;B项错误,早在秦朝焚书坑儒时期文化就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了;D项结论错误,只能得出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并不是严禁;通过行省制元朝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本题答案选C项。
15. 1583年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了能吸引人们到教堂,在接待室里陈设了西方制造的时钟、时晷、浑天仪等物,又在墙上悬挂了用汉文标明地方的世界地图,后又译著了《几何原本》《乾坤体义》《万国舆图》等图书。
材料表明利玛窦A. 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B. 主张“西学东渐”以改造中国C. 借传教为名推广西方近代文明D. 顺应了中国新经济方式的产生【答案】A16. 晚清御史周德润上书,认为“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而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主张“留此余地以役吾民而养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