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1被人遗忘的校园景观校园景观(campus landscape)是一系列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它的构成包括建筑、绿化、小品等微景观和校园风貌、整体建设的整体景观。

我国古代的大学主要以书院、国子监等形式存在,校园布局采用封闭式的中国传统院落式空间结构,如岳麓书院、江宁儒学府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校园建设经历了三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前苏联模式的影响下采用规整式布局;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复兴,校园规划的重点是对经过10年动乱遭到严重破坏的老校园的改造与整治;第三次就是现在的教育大发展而引起的开放式校园的建设。

[1]校园景观反应了一所学校的教育状况和文化底蕴,他所具有的独特性是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紧密结合的。

每所大学都有自身的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有自身发展的基本思想和精神文化,他们会利用大学校园这个物质载体传达给参观者和使用者对校园文化,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行为规范等的理解和体验。

[2]一个好的校园景观对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创新;对外可以提升学校形象价值,有利于扩大生源,留住教职人员并吸引校友和筹集资金。

校园景观不仅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的素质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园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校园景观营造的重要性,呈现出许多问题。

2我国大学校园景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千校一面,缺乏个性校园个性特色的营造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校园个性特色体现了学校的性质、学校办学特色和设计风格等。

我国高等院校,按照学校性质可分为综合院校和专业院校两类,专业院校又可分为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军事院校及医科院校等,这些都是校园景观个性表达的第一手依据。

[3]高校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高校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分析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分析——之云影湖周边景观设计一、背景介绍:云影湖是云塘校区的空间中心,也是校园的人文核心。

云影湖在保留原有自然水塘的基础上,经过自然生态的设计,形成东西走向的宽阔水面。

依据原有地形高差设置三级水面,湖水清澈、充满活力。

湖体驳岸设计遵循自然生态法则,驳岸与沿湖道路留有5 至10m 的绿化生态带,给植物、水体和生物留有足够的栖息空间,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生态链。

通过调研,师生最满意的新校园场所,云影湖排在第一位。

这里安全舒适,宁静清新;这里天光云影,晴岚荡漾;这里尺度宜人、有清和感和身份感;这里是师生最有环境归属感的地方。

云影湖将成为长沙理工大学自然和文化的中心福地,也将变成学校的代名词。

二、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且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云影湖的景观环境优美,小路蜿蜒曲折,使人在其中流连忘返,既避开了车行区的干扰,又给喜欢休闲、漫步的同学、情侣等营造良好的空间,灌木丛的错落有致的分布给湖边的景观带来了生机,一排排杨柳倒垂在水面,仿佛阿诺多姿的少女在嬉戏,让云影湖的绿化更加美好。

三、校园特色:在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建立在清新自然的山水环境之中。

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

人是自然的部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最好最高层次的人文环境。

云影湖据说是九座山的交汇处会和而成的,因此它的东边还保留有小山坡,可谓此处的环境是依山旁水,微妙微翘。

如果说建筑师永恒的艺术,那么植物则是变化的音符。

我们理工大学校园的植物种类繁多,金边黄杨、红花继木等给云影湖畔的景观带来了丝丝生气,也展现了我们校园独有的魅力。

而且植物之前的巧妙结合也产生了最大的造景艺术感染力,达到了“园林巧于因借,自称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

”同时也起到了防噪声、防风滞尘等功能。

四、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艺术性是高校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景观要不断创新发展,艺术性就成了突破的主要方向,不具备相当艺术水准的设计作品很难引起校园中师生的关注。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高校校园景观格局分析——以沈阳农业大学校区为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景观生态评价的指标设计和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会评价景观的空间格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从不同分析角度对景观组分进行评估,掌握科学的评价手段。

6 月13 日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介绍及研究区概况资料查阅6 月14 日景观斑块与廊道调查6 月15 日景观斑块分类与基质确定6 月16 日景观单元特征指数分析6 月17 日景观格局分析获取高校校园影像图,室内判读结合实地调查确定其空间斑块与廊道构成,斑块面积由数字化求积仪测定。

校园景观中的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

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校区景观中的斑块划分为六大类:1 教学设施斑块:指具有教学功能的斑块,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行政机关、以及相关辅助建造等。

2教学实践设施斑块:包括试验地、温室、气象观测场等3 生活设施斑块:指具有生活服务功能的斑块,即维持学生、教职工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各项生活服务,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如教师公寓等)、食堂、校医院、商服用地。

4 娱乐设施斑块:指具有娱乐功能的斑块,为学生、教职工等人员提供娱乐设施的场所,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会堂及田径运动场地、广场、篮球场、游泳池等。

5 绿地斑块:指具有绿化功能的斑块,包括草地、林地、人工草坪等。

6 水域斑块:指景观中成片状的自然和人工水体,如眼镜湖。

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者带状结构。

就其结构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类型: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

在校区景观廊道中,主要是线状廊道,而道路廊道是最主要的线状廊道,除此之外,还包括绿化带、水体廊道如满堂河、输电路线、输水路线、输气线路、通信路线等。

除按斑块类型划分的六大类景观以外,还包括道路景观。

(1)斑块平均面积C=Ai/ni 反映景观被分割的破碎程度ni ——景观i 的斑块数Ai ——第i 类景观元素斑块总面积(2)斑块密度指数K=ni/Ai =1/C 反映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值越大,破碎化程度越高,表示受干扰程度越大(3)均匀度指数E= (H/Hmax) *100% 反映景观各元素的分配均匀程度Hmax= ln m ——最大可能均匀度m ——景观元素(类型)数目(4)多样性指数H= —ΣPi*ln(Pi) 反映景观元素的多少和各景观元素所占比例状况Pi ——景观元素i面积(如某教学楼斑块面积) 占景观(如教学景观)的面积比(5)优势度指数D= Hmax —H 即D = H + m p ㏑p表示景观多样性与最大性之间的偏离max i ii = 1程度(6)分离度指数Fi=Di/Si 反映某景观类型不同元素分布的离散程度Di=1/2 (ni/A) 1/2Si=Ai/Ani ——景观i 的斑块数A ——总景观面积.Ai ——第i 类景观元素斑块总面积;影像图获得斑块分类景观构成分析廊道辨识基质确定景观分析指标选取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从表3.3中可知,在该校园景观中,斑块数最大的是生活设施景观,其次是娱乐设施景观,分别为54 和36 个;斑块总面积最大的是绿地景观,其次是生活设施景观,分别为284819 平方米和247996.01 平方米,最小的是水域景观,为36838 平方米,且斑块面积最大的也是绿地景观;斑块平均面积和斑块密度指数最大的都是水域景观,分别为9209.50 平方米、0.3 (块/平方公里),平均面积最小的为绿地景观,为2906.32 平方米;斑块密度指数最小的是绿地景观,为0.11 (块/ 平方公里),最大的是水域景观。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景观生态学论文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专业:景观建筑设计1001班学生姓名:***学号:**********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摘要:选取沈阳建筑大学为研究区域,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校区进行了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并根据景观功能差异,进行了景观斑块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园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规划高校校园景观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重塑出的独特景观类型。

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

本文在对高校特有的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分析,总结出高校校园景观中不同的景观类型内部以及景观类型之间的结构特征,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1、校区概况沈阳建筑大学坐落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宁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本校区位于沈阳浑南新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

2、校园景观设计特点1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

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

收获的稻米——“建大金米”目前以被作为学校的礼品,赠送给到访者。

2便捷的路网体系。

遵从两点一线的最近距离法则,用直线道路,连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形成穿越于稻田和绿地及庭院中的便捷的路网。

3空间定位:重复的九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的迷失,景观设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为此,应用自相似的分形原理,进行九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空间定位的参照,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位置。

园林景观设计——以人为本,营造最佳校园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以人为本,营造最佳校园环境

以人为本,营造最佳校园环境摘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周边环境绿化改造以秉承校园文化、烘托图书馆主题,周边自然环境为依托,在因借自然、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塑造出一个突出图书馆主题、符合校园环境要求、经济效益良好,景观效果。

使之作为校园物质文明的一个侧面,在一种程度上反映校园的精神与文化内涵,为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字:景观设计环境改造绿化布局校园文化休闲绿地景观功能一、概述近年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随着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旧有校园的绿化布局已不能完全体现教学层次发展提升的要求,目前,随着新建图书馆的建成和启用,及为了配合整个校园绿地环境的重新改造再布局,本次规划设计的为图书馆西侧空地,面积约为2500㎡,该地段构造上可划分为四小块,即前广场西绿地、主楼西侧绿地、驳岸、环池塘绿化空。

该地段依托图书馆,紧邻池塘,靠近花架。

意将其设计成图书馆周边绿化的配套工程,建成后,使其在作为景观观赏的同时,还能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指导思想(1)高等院校的校园是教学和生活兼顾的场所,从功能上讲,这里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学习的场所。

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指导下,依托校园自然及人文环境,充分利用现状,以植物造景为主,提高绿地率和功能作用,在丰富校园季相景观和总体景观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闲环境。

景观力求做到造型新颖活泼,为环境增色。

作为校园总体环境的一部分,校园休闲绿地除满足基本要求之外,其功能的实效性亦值得关注。

从资料上显示,国内外高校规划设计的实践经验,高等学院的校园环境都具备三个主要功能:满足教学科研工作的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又培育人”;给涉足校园的来访者文明优雅的观赏环境。

因此,设计时在平面布局上就应注重分析这些因素,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创造出不同要求的多样空间,真正达到美观、实用。

(2)注重立意,突出环境感染力“有意无景,形同说教;有景无意,格调不高”,对于校园环境来说,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更为重要。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绿地景观格局评析

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绿地景观格局评析

摘要 : 从 景观 格 局 方 面 采 用 多 样 性 指 数 、 优 势度指数 、 最小距离指数 、 破 碎 度 指 数 和分 维 数 等 指 数 对 河 北 农 业 大 学 西 校 区 的 绿 地 景 观进 行 了 详 细 分 析 与评 价 , 总结 了西 校 区 绿 地 的 格 局 特 点 , 针 对 校 园 绿 地 景 观 格 局 中 的 不足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 为 新 建 校 区 的景 观 建 设 提 供 参 考 。
v e r s i t y i nd e x,do mi na nc e i n de x,m i ni mum di s t a nc e i nd e x,f r a g me nt a t i on i n de x a nd f r a c t a l d i — me n s i on i nd e x .Th r o u gh i t s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na l y s e s,s o me c o r r e s po nd i n g o pt i mi z a t i o n s u g ge s — t i o ns we r e pr o po s e d t o p r ov i de t h e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t h e n e w c a m pu s l a n ds c a p e c o ns t r u c t i o n. Ke y wo r d s:c a mpus gr e e n s p a c e ;l a n ds c a pe pa t t e r n;a n a l y s i s;s u gg e s t i o ns
第2 8卷第 2期
2 0 1 3年 6月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摘要:选取湖北民族学院主校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对其进行空间格局的定性分析,并对景观格局中的斑块进行分类,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区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分析。

关键词:空间格局指标斑块景观格局指标大学校园景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衍生出了独特的景观类型。

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1]。

本文以恩施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高校的景观结构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校园景观中不同景观类型内部及景观类型间的结构特征。

一、研究区域概况湖北民族学院位于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湖北民族学院的主校区(桂花园),校园占地面积为578028.59平方米,土壤以红壤为主,地貌属于红层丘陵。

整个校园内水域面积为6433平方米,绿地面积为1769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6%。

二、校区景观结构分析景观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有斑块、廊道和基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和自由组合形成的空间格局即为景观结构。

在景观的组合模式中最普遍的为斑块——廊道——基质,因此在校园景观中的模式,也属于这一模式。

研究区域的各斑块示意如图1所示。

1、基质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2]。

在高校景观中景观基质已经与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融为一体,没有发生独立作用,所以在本次研究分析中,不对基质再进行考虑和研究。

2、斑块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

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3]。

根据斑块在高校校园中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a、教学设施斑块(黄色),这一类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机关和相关辅助建筑。

b、生活设施斑块(红色),这一类斑块主要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以及食堂浴堂和商业用地。

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研究

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研究

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研究校园景观是展示校园文化的重要方式,校园景观的设计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园内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和历史文化特色,通过对场地布置、系统塑造、景观展示和绿色生态设计等几个方面营建校园景观。

高校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大学生的行为的多样性,环境设施的设置与需求,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作为校园的景观载体也将发生变化,这些改变给校园建设和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设计师的仔细研究和探索。

高校整体规划、空间构成和环境的景观建设在高校教育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1 综述1.1校园景观概述景观是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表面特征,是由生物圈、地圈、和人文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时间属性的动态系统。

校园景观的造园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物、环境小品,对这些实物要素的运用、安排、形体构思不同的设计观念,将会产生不同的景观视觉效果,设计观念的不断改变必将引起校园景观的发展。

景观观念不同的时代创造的校园也有很大不同,每一所大学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所以校园景观也就不同于一般的都市景观,大学校园景观的设计应从学校的整体出发,所以要先了解校园景观的建设背景并通过先进科学的方法,合理地为之规划设计。

1.2现代校园景观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学生对校园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校园景观景观设计也处于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西方,校园景观设计师们欣赏着东方古代符合自然的规划魅力所赞叹时,目前,我们的许多景观设计都是盲目效仿西方。

景观设计中出现了“趋同”和“同质化”的现象,景观本身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更是不可讨论的。

1.2.1景觀西化中国的现代景观对西方景观的过度推崇,造成许多景观其实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中国现代景观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大广场、大草坪,固然达到了气派、大气的效果,但没有遮蔽的,禁止踩踏的草坪其实并不适合国人的生活习惯,耸立的罗马柱分割空间,真是气势过盛而实用不足。

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河南财经学政法大学新校区环境景观规划设计说明大学代表的是一种理念,一群为了知识而聚集在一起,是非功利的,是自在自为的;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应当将这种高尚的行为考虑进来。

一. 项目概况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3℃,平均降水量640.9毫米。

四季分明并各具特色,一年中7月最热,平均气温27.3℃ ,1月最冷,平均气温0.2℃,郑州是一座平原城市,土壤偏碱性,深厚肥沃适合温带绝大部分植物生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新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内。

东四环路以西,金水东路以北。

是一所由河南财经学院和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强强联合的一所高等学府,学科涵盖财会、税务、统计、公共管理以及刑侦类、司法类等高等现代教育学科。

占地面积1750亩。

二.设计依据河南财经学院、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环境景观方案设计招标文件甲方提供的相关图纸资料郑州市气候、土壤、水文、地质等基础数据现场踏勘获取的实地资料及学校的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国家关于大学校园建设的相关设计规范城市绿地的相关设计规范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道路规划设计标准规范》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三.设计原则文化性:注重学校文脉传承和精神的归属,营造财经大学鲜明的精神风貌,独特历史积淀。

整体性:两所大学的融合统一,在设计中尊重场地演绎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界定,统筹功能,协调环境,整体连贯流畅。

特色性:通过景观的构架和细部的刻画突出校园自身的鲜明特性,强化标识。

时代性:强调现代大学校园的精神人文风貌,在传承学校文脉的同时,鲜明时代特色的宣扬经济适用性:充分的使用场所的条件(如地形)减少工程量,减少后期维护的成本,考虑校园建设管理的后期经济性投入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强调场地小环境,小气候的营造,多层次,丰富的植物共生环境的协调。

三江学院校园景观特色分析

三江学院校园景观特色分析

·综合研究·三江学院校园景观特色分析潘卉(三江学院建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收稿日期:2016-09-22作者简介:潘卉(1980-),女,硕士,三江学院建筑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摘 要:笔者通过考察分析三江学院的校园景观结构环境,阐述其校园景观、文脉虚实之轴的合理营造、对起伏地势的积极顺应从而产生“场所感”、对绿色生态景观体系的巧妙构建与更新、紧凑合理的建筑布局等多方面校园景观特色,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江学院;校园景观;特色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S(2016)00000014(2016)04-0074-003 对跨入高校的莘莘学子而言,大学校园是他们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家,对校园的情感将伴随一生的记忆。

完善而积极的校园建筑和景观环境,应该在满足学校各种功能的前提下,既能展现时代精神和地域特征,又能实现空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具备“环境育人”的重要价值。

本文试通过分析江苏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三江学院的校园景观,总结其若干特色,并引导相关专业的学习。

一、三江学院主校区基本概况三江学院,创建于1992年,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是江苏最早的4所民办高校之一。

其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城南雨花台区铁心桥,校园占地面积为7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南京雨花区牛首山麓、新秦淮北岸,校园地势起伏,遗留植被茂盛。

校园整体可分为校前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

校前区,由校区南侧的龙西路大门进入,以老行政中心、老图书馆等建筑半围合形成的入口广场,结合入口一侧的山坡、台阶和牌坊形成视轴,营造出背山面水的校园入口景观。

教学区,由老教学区和新教学区共同组成,其中老教学区为1号和2号教学楼,分列于一期南北轴线两侧,地势起伏,植被茂盛,新教学区为3-5号教学楼以及新建实验楼和图书馆,地势平坦,景观视野开阔。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

清华大学校园布局分析报告目录一、清华大学简介 (3)(1)初期发展 (3)(2)实力 (3)二、校园环境 (4)校园占地六千余亩,以南北主干道为线分为东区、西区。

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大礼堂为其中心景观,图书馆、科学馆、清华学堂、西体育馆及新建的理学院、新图书馆等建筑分布其间,而原“工字厅”、“古月堂”、“水木清华”等古建筑,以及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描述的“近春园荒岛——荷塘”等,则展示了中国传统的皇家园林风格。

东区校园50年代则以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90年代开始主楼前后新建了各院系系馆及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紫荆公寓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雄伟大气,而又安静舒适。

(4)三、清华大学校园布局 (4)1.清华大学位置 (4)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30号 (4)2.清华大学简明地图 (5)3.场馆 (5)4.清华建筑 (6)(1)早期建筑 (6)(2)现代建筑 (8)5.布局分析 (8)(1)建筑规划 (8)(2)校园布局分析 (8)(3)校园各建筑布局分析 (9)四、总结 (11)一、清华大学简介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地处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清华大学占地面积6000余亩,位于皇家园林清华园,清朝康熙年称熙春园。

雍正、乾隆、咸丰先后居住于此,咸丰年间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

清华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2010年《福布斯》评出14所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清华是亚洲唯一上榜的大学。

(1)初期发展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

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

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大学校园场地案例分析

大学校园场地案例分析

城市地方特色
茶山竹海
重庆永川茶山竹海国家森林公 园, 2万余亩连片茶园和5万亩 浩瀚竹海连绵缠绕,交相映衬 而独具魅力。
职教院校聚集
是中国国际象棋队、 中国跆拳道训练基地和 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庆写 生基地。有各类职业院 校30所,职教学生10.4 万人。
某职教中心新校区
规划地块区位分析
场地位于永川区中心区域,地处永川城区东部的重庆职教基地B2地块, 北面临成渝高速公路,南面为36米宽昌州大道和还建房区,西面为重庆 经贸校,东面距离150米为80米宽的工业大道,是重庆主城区至永川城区 的迎宾大道。
入口大门广场 景观主轴 升旗广场 中央水景 信息图文中心 密林 缙云山脉 完整的景观层次
生态水景
信息图文中心
山丘密林

学校内部一些未建成区域相对荒凉破败缺乏管理,山坡垃圾、杂草较多

• • • • • • •
景观系统空间序列成轴线分布,向四周扩散空间感较强,水景不错,山景景 观点不丰富。 植物分布配置非常好,空间层次感很强,色彩变化较多 校园布局教学区与生活区联系紧密,但各组团联系减少 校园内建筑造型相对其他学校较生硬、缺乏设计感和活力 各功能区应分区明确,但同时也得注意可达性的问题。
山水骨架:
原有水系 东西组团 山水相依 共享生态绿心 开放、有机、共生、共融、互促、互补的校区生态网络。
山水骨架: ——生态系统
水体
山地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景观序列:
入口大门广场 景观主轴 升旗广场 中央水景 信息图文中心 密林 缙云山脉 完整的景观层次
入口大门广场
特色升旗广场
中央水景
景观序列:
劣势: 环境噪音问 题,用地内部 有两条河流和 部分水域,地 形起伏较多, 现状环境比较 复杂。

我国高校教学建筑的中庭空间设计分析

我国高校教学建筑的中庭空间设计分析

我国高校教学建筑的中庭空间设计分析我国高校教学建筑是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其建筑风格和中庭空间设计体现了当今教育建筑的发展趋势。

中庭空间是高校教学建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它不仅起到了交通、通风和采光的作用,也是学生休息、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场所。

因此,中庭空间的设计和布局至关重要。

首先,中庭空间的布局应该关注到人类的空间需求。

许多学校中庭并不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因此容易出现拥挤和嘈杂的情况,给人们带来不适感。

在设计中庭空间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例如休息、交流和聚会。

中庭应该被设计为舒适、宽敞、通爽的场所,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在设计中庭空间时还应该注重文化和教育的传承。

中庭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休闲空间,它还应该连接着整个学校的文化气息和主题。

例如,在一些著名的高校中,中庭的设计会根据季节性特征和地域文化特点进行主题装饰,如春季的花海、夏季的清凉咖啡屋、秋季的美食节和冬季的圣诞市集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这些主题装饰不仅仅增加了中庭的吸引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教育体验。

再者,中庭空间的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很多大学中庭空间的设计忽视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导致建筑和景观的耗能浪费和破坏。

因此,在设计中庭空间时应该考虑到节能和环保因素,例如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节水措施和绿色植物来减少和防止环境破坏。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能够节约能源开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中庭空间的设计应该注重美学和艺术。

中庭空间应该不仅满足实际需要,而且还要美观和艺术化。

这将增加学生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增强学校的形象和品牌。

因此,在选择中庭空间的设计要考虑到材料、色彩、形态和结构等因素,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和整合。

综上所述,中庭空间在高校教学建筑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设计和布局应该考虑到人类的空间需求、文化与教育的传承、可持续发展以及美学与艺术。

中庭空间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敞舒适的场所,增加他们的学习和交流的体验。

浅析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景观所蕴含的人文意义

浅析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景观所蕴含的人文意义
一 一 一

现代的大学校园越来越趋向豪华的方面。 一 方面体现在大学校园的建筑及景观的高大 , 豪华, 色彩的艳丽 , 与周围的建筑一点也不协调。 另一方 面校园内缺乏历史人文和学习气氛。因此建设一 个具有历史人文精神和宜学气氛 , 地方特色, 人性 化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是设计师们应该 考虑的问
神态 ,值得一提的这个铁磙子原是在西院老校区 的操场上 ,多少届毕业生都曾与它相伴过 ,压操 场, 修马路, 坐上聊天 。 如今 , 它也来到 了 新校区, 要见证学校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 广场采用真实的 物件作为景观的视觉 中心,则主要体现了建筑大
分成三个区域。 : 水系的南部端点为体育中心, 西侧 是依 山傍水的图书馆,中央水系是校园的景观 轴。 水中有船 , 而且有自 然生长的数万条鱼在湖中 游荡。还有鸭子在水面上嬉戏。 夏天可以垂钓, 冬 天是冰场 。 岸边还有芦苇。 景观非常美丽宜人。 这 学的历史精神, 齐心合力 , 向 , 滚滚 前 自强不息 , 奋 些设计元素放在学校内 无疑是对 自 然景观的一种 题。 斗不止的精神风貌。 提炼 , 自 将大 然融汇于设计之中了。 通过这些元素 1大学校园景观含义及意义 位于长廊东侧铁石广场上有块石头。这地方 也可以使校园 景观具有生气, 值得推敲。 “ 景观”最早的含义更多具有视觉美学方面 放块石头干什么? 36 田景 观 .稻 刚看到时候我还问自己呢。 后来 的意义, 即与“ 风景”see ) 义或近义。目前文 才知道, (cnr ] y ̄ 这个景观叫“ 石落惊天”该石头产于清王 , 对于稻田景观我们每个建大人都更为了解喜 学艺术界以及绝大多数的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 朝的发祥地——新宾满族 自治县,原是在东院老 爱 , 位于体育场西侧。稻田, 在人们的心 目中是一 景观也主要是这一层含义( 俞孔坚,97 。 18 )顾名思 校区的树丛中。 如今 , 它好似从天而降, 孤而不独 , 幅 不褪色的风景画, 微波荡漾的水面, 稚嫩天真 义, 大学校园景观就是大学校园内部的景观 , 包括 鸣惊人。 一块石头可以对景观赋予内涵, 其实方 的秧苗, 郁郁葱葱的秧杆 , 沉甸甸的稻谷 , 的 挺拔 建筑景观 , 景观小品 , , 雕塑 植物景观 , 景…… 案设计不可忽略一点小的细节 , 水 因为景观中的每 稻茬, 春夏秋冬 , 四季都是画。稻田能让人感受到 “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 教师、 艺术作 个部分都起到关键的作用 , 从每一处空间的设 大地的丰满、 成熟和富有, 能让人领略到辛苦 、 收 品、 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 计直至最小细部的处理都是决定性的因素。 获和成功。 新校区当年就是千亩稻田地, 当几十万 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 。 只有 32 .龙潭广场 米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的时候,建大人保留了这 当校园规翅 具备激发好奇心, I 促进随意交流谈话 位于办公楼西侧的龙潭广场。由原建设部部 块神圣的稻田地, 意在倡导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生 , 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 长叶如棠题词。 一般的广场大多是平面构成 , 这里 人与稻米的息息相关。 将稻田做成景观 , 这在全 国 广泛意义上的教育 内涵。” 校园尽管的意义在于: 的广场是立体构成。由大小不同、 形状不同、 向 高校尚属首例。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为此 方 体现各种人文精神 , 能最大限度地强化激励学生、 不同的实墙分割了横向空间, 由长短不同、 高低不 题词 : 稻香飘校园, 育米如育人。 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 潜移默化 , 感染人的情 同的跌落台阶分割了竖向空间, 这里不仅造成 了 4校园景观的未来( 前景) 绪, 提高人 的道德品质、 艺术修养 , 完善人格 , 保持 空间的丰富, 更有错落的音符。 站在长廊的三层可 关于校园户外空间的利用,首先要确定每个 学校蓬勃向上、 、 清新 净美的气质。一般可运用以 以欣赏池底 “ 字的风采 , 龙” 而站在方形 的亲水平 学生、 教师和职员都可能有一个工作或学习的基 下方法将校园精神渗透到物化的环境之 中。 台上又可以欣赏滚水坝水瀑的流畅和激荡。这种 地 。 他们的日常校园活动围绕该基地空间展开。 校 2沈阳建筑大学景观结构 处理手法可以使空间更为丰富有趣 ,当人们走在 园“ 景观” 对提供富于想象力的校园生活氛围是十 沈阳建筑大学的校 园景观是按照两条路线 这个场景之 中时候 , 散步 , 留, 停 小坐, 观赏 , 交谈 分重要的。现在教育体制在改革 , 高校在扩招 , 随 设计的, 一条是历史文化传承 , 另一条是现代风貌 等成为乐事 , 这本身就是设计作为重要的一点 。 之而来的就是校舍面积的扩大。而有一些学校在 展示 。 能够体现学校历史的景观设计有: 正门口老 33 .专业旗帜景观 追求豪华 , 着重装饰的同时 , 而忘记 了校园景观的 校区遗留景观校门柱, 雷锋庭院, 铁石广场……现 位于办公楼北侧。 每个专业一面旗帜 , 排成一 真正 内涵 , 校园景观是服务于学生的, 应该具有一 代风貌景观有 : 中央水系 , 孔雀园 , , 鹿苑 稻田景 排 , 当人们走过时, 会感知到这也是一种象征 。 定的文化历史内涵 , 因 具有人文性 , 不应该 只是为了 观, 专业旗帜景观等。 为旗帜本身就是希望的象征。也同时代表一种力 设计而设计, 应该考虑到景观投入使用后对人的 3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特色 量 , 向上的精神力量 , 一种 也代表一种精神, 学生 心里会造成那些影响及暗示。应该朝着建设一个 作为校园景观我们不仅认为其是看起来好 入学和毕业时, 都将集体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 今 具有历史人文精神和宜学气氛 , 地方特色 , 人性化 看而且是要认识其作用远远之多的,对于我们沈 天, 每个专业一面旗帜, 热爱专业 , 刻苦学习; 为了 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景观的目标发展。 阳建筑大学来说 , 一个校园景观应访代表学校风 作为建筑大学的一员应该热爱 自己所学的专业 , 参考 文献 尚, 代表学校的过去及未来。 为铸连自己不惜一切努力, 刻苦学习 , 甚至明天… 【] 克 莱 尔 ・ 珀 ・ 库 斯. 罗琳 ・ 朗 西斯 编 1 美】 【 库 马 卡 弗 自从九月份入学以来, 我已经在学校学习生 我们每个毕业生都将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 , 叱咤 著. 孔 间 , 鹏 , 愈 孙 王志 芳 等译 . 性 场所— — 城 市 人 活两个多月了,对于校 内的景观来说也略微有点 风云 , 向世 界 。 走 开放 空 间设 计 导 则f . 京 :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M1 北 中 个人 的观点。 34 .校部办公楼 、 社. 进校 门就看见 四个 由老校 门柱组成的景 位于长廊北侧的校部办公楼, 建筑风格独特, 『 俞孔坚. 文化、 2 1 景观: 生态与感知『】 M. 北京: 北京科 观区域, 一座校门就是一段历史 , 她记录了一段故 可见设计者运用方与圆, 大于小 , 俗与雅的对比手 学 出版 社. 事, 叙述着一段沧桑。 设计者能将这些实物整理提 法。东侧楼梯方形 , 西侧运用弧线的圆形; 西侧的 [ 扬・ 3 盖尔. 】 交往空间f ■ 京: M1b 中国建筑出版社. 炼成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元素 , 布置于校园景观之 大窗户与东侧的小窗户;东侧的混凝土墙面与西 【 土木学会编. 景观设计【 】 4 1 道路 M. : 北京 中国建筑 中, 这样会使人仔细推敲和思索设计者的初衷 , 也 侧的玻璃幕墙。 这些设计元素的运用非常明显 , 直 出 版 社 . 许会油然而生对学校悠久历史的崇敬。 接的表达了一种大学校兼容并包的气度 , 和海纳 31 .铁石广场 百川的内涵。 铁石广场 , 位于研究生寝室 B座楼前 , 大长 3 . 5中央永 系 廊东边的人 口 交汇处 , 广场内的主体雕塑是该广 校 园内的中央水系长 30 。 6 米 , 0 米 宽 o 面积 场的设计亮点 , 人物拖着铁滚轮奋力向前行走的 为 1 万平方米。水系中间有两座亲水桥, . 7 将水系 责任 编辑 : 张雨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析——以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为例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析——以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为例

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探析———以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为例翟立娜(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摘要:高校校园景观是学校师生户外活动和教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校园景观要体现学校的教育核心和校史文化。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为例,从设计策略以及景观空间布局、植物设计上分析总结,以期对同类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供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2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2-0035-021项目概况南京农业大学江北新校区(以下称为“南农大”)西南至江北新区绿水湾路,东南至江北新区滨江大道,西北至江北新区横江大道,东北至江北新区博达路。

项目用地红线内总用地面积约1216715m2(含整体基础设施),一期景观设计面积约61.57万m2(含水体部分面积约3.98万m2)。

地块内地势平坦,用地南侧与作为校园出入口的江堤存在6m高差,校园内部东西北侧与周边城市道路有1~2m的高差。

现状多为湿地农田,水网纵横,遍布水塘。

2设计主题及设计策略2.1设计主题本次设计以诗意创新农耕文化为灵感,以“融田韵水·生境学府”为主题,融汇南农大“诚朴勤仁”的校训精神,形成现代田园的别致景致,着力打造世界前沿农科院校景观。

注重人文精神与生态环境相契合,塑造出序列景观轴线和特色水脉空间,以承载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2.2设计策略(1)空间上的融合和叠合。

宏观上将整体校园与外部水系环境相融,校园“田园派”景观与方正规整的建筑形态融合共生[1]。

系统上梳理建筑内外空间、户外邻里空间和自然水域风景空间,交织叠置成田园般的斑块肌理。

(2)功能上注重宜学和宜居。

学科聚集的文化校园,合理分区与布局,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让校园成为自然课堂,提供相互讨论交流的学习空间。

层次丰富的交融场所,空间动静相宜,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和运动生活的舒适体验[2]。

(3)风貌上体现复兴和创新。

高校新校区景观规划探析——以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图书馆南侧景观规划为例

高校新校区景观规划探析——以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图书馆南侧景观规划为例

高校新校区景观规划探析——以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图书馆南侧景观规划为例刘勇;杨大伟;耿蕾【摘要】以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图书馆南侧景观规划为例,探讨了兵工院校校园景观规划的思想和理念.以营造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校国环境为出发点.就校园规划设计中应重点解决的人与环境的融合,创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探究.持西安工业大学规划为二心、四轴、区域渗透的空间结构布局,并划分为中央景观空间、铺地景观空间、园林小品空间、水体景观空间、兵工文化展示景观空间、教学和住宿空间6部分.对道路系统、园林植物景现也做了进一步安排.旨在通过探析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的规划方案,为高技新校区建设提供参考.%By taking landscape planning of the south side of library on Weiyang Campus,Xi' an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for an example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concepts of ordnance universities werr discunc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eating a campus environment wilh distinctive characieriatics of univetsitie, the intepslion of users and environroenl and ihr crealion of a beautiM rampu cultural rnvironmem wrir Mmncd. With an overall spatial pattern of "two centers,four axes.infiltration among difierent functtonal areas" .the planning aite wa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6 aubareas:central landscape space pavement landscape space,garchenxettingspace,wateracape sapace,ordnance cullun- demonatration space,teaching and dormitory space. Its road systems and plant Landscapes on campus were clearly organiied. Hie authors aimed at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s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impuae by studying landscape planning of a part of Wriytng Campus, Xi' an Technological Univrnuly,【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35【总页数】3页(P21906-21908)【关键词】新校区;特色;景观规划【作者】刘勇;杨大伟;耿蕾【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32;西安安市绿化养护管理处,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5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发展[1]。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摘要:本文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为例,以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对校园景观构成的定性分析及指标的定量计算,结合空间格局的理论基础进一步针对分析并得出结论,对川大江安校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得出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本文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对川大江安校区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

理解好景观生态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从而创造出各方面都能很好的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校园景观。

1 校区概况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位于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校区周边环绕着大件路、黄河路、川大路、长城路等四条主要道路,全长约6.4公里。

总占地3641亩,其中教学、学生生活区3000余亩,教师住宅区240余亩,待征地400亩。

图1 CAD绘制的1:1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总平面图2研究方法2.1 校园总图获得方法和数据来源根据现场调研测绘及拍照的校园概况,结合网上的资料,运用AutoCAD 软件描图得到较标准的1:1校园平面图(图1),计算景观类型的斑块面积,作为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数据,再计算得到各景观格局指数。

2.2 景观构成分析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是构成并用来描述景观空间格局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是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廊道是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做是一个线状或带状斑块;基质是景观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最强的背景地域。

斑块:根据功能将校区景观中的斑块分为五大类:教学斑块、生活版块、运动斑块、绿地斑块、水域斑块。

廊道:校区景观中的廊道以线状廊道为主,其中最主要的线状廊道是道路廊道,另外还包括水体廊道如江安河等。

基质:高校景观的基质在高校景观结构中已经和斑块、廊道融为一体,不对系统独立发生作用。

因此本次调研分析时,不考虑确定基质分类。

2.3 景观格局指标的选取景观空间格局指在某特定尺度的空间结构特征。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及景观改造的实践构思——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为例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及景观改造的实践构思——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为例

校园绿地系统规划及景观改造的实践构思——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为例[摘要]高校校园景观是师生活动、休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学校自身对外展示和宣传的重要名片,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校园景观概念规划,以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校园区位和场地特色优势,通过“一轴”“一环”“两带”“八区”“十二点”的规划结构对校园绿地系统进行统一布局,打造生态性、功能性、文化性的综合型校园景观。

[关键词]校园景观;绿地规划;概念设计1.项目概况(一)校园概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其南湖校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建于南湖旁,自然风光得天独厚。

与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组成南湖大学城,历史底蕴深厚,学风气息浓郁。

(二)区位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西起南湖岸边,东至民族大道,北临南湖大道,南至水蓝路边,学校占地2800余亩,建筑面积110万余平方米。

(三)规划目标本规划拟以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为基础,充分发挥校园区位和场地特色优势,并依托校区“十三五”校园整体规划,展示学科特色,将校园绿地景观系统化、精细化,打造生态性、功能性、文化性的综合型校园景观。

1.基地现状分析(一)现状功能布局分析南湖校区校园建筑属性大致可划分为教学科研、行政办公、体育运动、学生生活、教师生活五大类。

体育运动建筑集中分布于中区北侧与南侧及西区北侧;教师生活区主要分布于中区北侧。

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学生生活则为多中心,大致分为西区、中区、东区。

为了更好的对整个校园进行合理的布局,按照校园十三五规划,将我校19个学院按照学科属性分为六大类,分别是人文学科类、理工学科类、法学学科类、经济学学科类、管理学科类、国际教育与创新人才教育类,发现同一属性学科分布不集中,学科归属区域规划有待提高。

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校园景观植物组成与分析

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校园景观植物组成与分析

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校园景观植物组成与分析◎陆绍暖摘要:基于校园实际情况,以学校功能分区作为调查线路对校园内景观植物物种组成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师范大学共有景观植物67科149属177种,其中以大戟科、豆科、禾本科、夹竹桃科、锦葵科、桑科、桃金娘科、天门冬科、天南星科、芸香科、棕榈科植物为主,分别占总科数、属数、种数的16.42%、40.94%、44.07%。

关键词:景观植物;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广西大学校园不仅是学子求知的场所,也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圣地,因此校园景观植物的配置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

南宁师范大学(南宁师大,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目前已建有四个校区(明秀校区、长岗校区、五合校区及武鸣校区)。

其中明秀校区是最老的校区,建于1953年,至今已有67年的历史。

南宁简称“邕”,地理坐标为22°12′-24°02′N、107°19′- 109°38′E,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降水丰富;植物资源丰富,根据记录已知约有108科、245属、351种。

一、研究方法基于校园实际情况,以学校功能分区、线路等对校园内景观植物进行全面调查。

通过对校园内景观植物进行当场鉴定,不确定的物种采集标本回室内借助以“植物智”进行鉴定,根据“国家标本平台”对物种名进行校正。

对获得的原始物种信息进行处理、编目以及归类,编撰校园维管束植物名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景观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调查结果显示,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校园绿化植物共有177种(包含亚种、变种、变型等,下同),隶属149属67科。

裸子植物有5科6属6种,双子叶植物有49科102属123种,单子叶植物有11科35属43种(表 1)。

该地区景观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共62科155属171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92.54%、95.97%、96.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生态学期末论文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班级:地理科学11级
姓名:10110106汤静
指导老师:李玉凤
时间: 2013.6
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高校景观结构分析
---基于仙林大学城南师大和南邮景观结构对比分析 一、 引言
景观结构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景观结构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景观结构特征不仅反映了自然界中元素和物质的分布与迁移、物种的分布与迁徙、径流与侵蚀,还反映了诸如交通、人口、文化传播等的人文过程。

本文应用ArcGIS 技术对南京市仙林大学城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用地进行景观结构对比分析。

根据其功能不同对校园中的斑块进行了分类,使用基本空间单元----斑块的各度量指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两所高校在校园景观建设用地方面的异同点。

二、 区域概况
(一)
区域1: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发展中的百年老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江苏省属重点高校,也是最先整体搬迁至大学城的高校。

学校仙林校区位于南京市东郊,占地面积2105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

与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长江二桥连接的绕城公路以及规划中的二环路形成“井”字形路网,与城区及周边地区交通联系便捷。

极具现代感的建筑群、优美宜人的外部环境、高度智能化的图书馆和设施先进的体育场馆,为培育新时代的教师队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成为新校区建设的典范,并被列为国家“211工程”建设一期项目的标志性成果。

(二) 区域2
南京邮电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

南邮仙林校区位于南京亚东新城区文苑路9号,占地2026亩,总建筑面积为56.76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16个学院、13个研究院(所、中心)以及研究生部、体育部等教学科研机构,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在校学生达二万余名,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000余名。

学校一贯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并且积极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南京邮电大学有“华夏IT 英才的摇篮”之誉。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根据稻歌软件截取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的卫星地图,利用ArcGIS处理图形和数据。

把两所学校所有建筑用地根据功能分类,计算其面积、周长、圆度及多样性指数等要素对两所学校的景观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在处理数据过程中(数值只取到小数点后2位),其中少许误差忽略不计。

表1 南京师范大学建设用地
表2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用地
四、结果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建设用地占地总面积405351.03平方米,而南邮占地面积244805.39平方米,差不多相当于南师大的面积一半。

通过数据作图,根据功能的不同把两所学校建设用地景观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斑块。

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由于成因不同斑块的大小形状及外部特征各异。

在校园中,这些斑块大多数是人工制造的。

南京师范大学建设用地景观类型有10种,共有斑块54个;南京邮电大学建设用地景观类型有7种,斑块有64个。

由此可以大致判断出南师大景观多样性指数比南邮大。

两所学校最多的斑块均是居住景观,其次是公共建设景观。

斑块最少的是医疗卫生景观。

南师大总面积最大的是住宿区景观,占地面积139782.89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的34.5﹪;南邮总面积最大的是宿舍景观,占地面积104606.56平方米,占总建设用地的42.7﹪。

在两所学校景观斑块分类中“其他”是包括大学生活动中心、竹苑等其他休闲场所。

由表1和表2对比可以看出,南邮对学生休闲娱乐方面比较重视,其用地所占比例比南师大高出6﹪。

但在体育运动场所方面,南师大比南邮用地所占比例高2﹪。

在圆度分析中,对比两表中两所学校图书馆圆度相差最大。

这说明两所学校图书馆形状差异较大,南邮图书馆比南师大图书馆趋向于圆形,更适于草本植物、灌丛草地的生长,植被条件较好。

景观斑块中行政办公用地和其他用地圆度相差最小,说明形状差异不大。

在紧密度分析中,发现在南师大校园建设用地景观中医疗用地紧密度最高,在南邮校园中是图书馆最高。

两所学校所侧重建筑集中区域不同,南师大侧重于校医院以确保学生安全,而南邮侧重于浓郁的学习氛围。

由数据分析可得两所学校破碎化指数南邮比南师大高0.11.南师大建筑相对集中,而南邮比较分散。

最后,计算两所学校各自的多样性指数。

由表可得出南师大多样性指数比南邮大。

说明南师大景观种类较多且面积较大。

小结:
1.两所学校居住景观所占面积最大,各斑块集中,整体性强,奠定了校园的生活环境基础,
提高了校园的生活质量。

2.在学校里,居住用地、公共建设用地两大景观类型,整体上布局合理,各个指数相差不
大,有利于教学、生活的正常的进行,尤其是生活景观分布集中,便于进行正常的生活活动。

唯一不足的是娱乐设施的缺少,使得身心不能得到很好地放松。

南邮在娱乐用地比南师大略微合理。

3.景观类型多样化,作为构成高校校园特有的生态景观,使得校园景观结构趋于稳定。


点两所学校基本达标,相差不大。

五、讨论
本文针对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两所学校进行的景观结构对比分析,在数据处理和文献阅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在手绘地图的过程中,对于边界和内部的细节处理不是十分地细致,导致而后数据计算中出现少许偏差。

另外,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对于小数点数值只精确到2位,造成不可避免的误差。

再者,在文献阅读方面稍有欠缺,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较少,对于做过此类研究的课题了解太少,可能导致分析不全面。

六、参考文献:
「1」李团胜,肖笃宁-沈阳市城市景观结构分析-[J]-地理科学-2002.12.22(6)
「2」郭金菊,高晓霞-浅谈校园环境景观形态设计[J]-河北工业科技2002.19(5)
「3」张同文,楚新正-高校校园景观结构分析及校园规划的初步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