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马说》《人有卖骏马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年马说阅读答案
马说阅读答案马说阅读答案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4分)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⑵策之不以其道()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⑷执策而临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人才和对统治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小题4:在作者看来,“千里马”和“伯乐”谁更重要?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4分)参考答案:小题1:⑴通“饲”,喂养(喂)⑵鞭打⑶通晓(知道、明白、懂得)⑷面对小题2:略小题3: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小题4:伯乐。
“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
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小题1:试题分析:《马说》一文中“食”有三义,一是通“饲”,喂养,二是指“吃”,三是指“一顿”,本句中是第一义。
“策”,本是名词“鞭子”,在句中是名词动用:用鞭子打,意为“驱赶”。
小题2:试题分析:“常马”指普通的马;“且”:尚且;“等”:一样(待遇);“不可得”:得不到;“安”:怎么;“求”:要求;“千里”:一下跑千里之远。
第二中的“其”加强语气无义;“知”:了解。
小题3:试题分析:《马说》一文是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重视人才的人,从__的主旨来理解这个问题。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食或尽粟一石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安求其能千里也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C、骈死于槽枥之间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D、其真不知马也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策之不以其道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不蔓不枝(《爱莲说》)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B、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横的形象。
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
答案:8、B9、C10、B《马说》阅读练习及答案2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
(共18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一、填空《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唐朝的,有文之称,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学过的诗歌《》。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⑴故虽有名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⑹才美不外见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⑻策之不以其道:⑼食之不能尽其材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⒀其真不知马也三、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6、本文的主旨是: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出了无言的感慨。
试举两例。
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二、阅读《马说》,完成文后各题:12、"填空:(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代著名家;被后人誉为“”之首(2)文章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运用的手法,食马者喻指,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抨击了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之情,作者希望统治者13、"用原文填空。
(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伯乐相马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伯乐相马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伯乐相马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伯乐相马出自韩愈《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
伯乐相马寓意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欢。
伯乐相马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伯乐相马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②立于市,人莫③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④而视之,去而顾之。
臣请献一朝⑤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⑥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比:接连。
②三旦:三天。
③莫:没有。
④还:通假字,通“旋”,旋转,绕圈子。
⑤朝:早晨,也指一天。
⑥一旦:一天,这里指“一会儿”的意思。
伯乐相马文言文阅读题1、“一旦而马价十倍”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请引用文中语句回答。
2、本文所说明的道理与《马说》一文有什么相通之处?3、选出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臣有骏马欲卖之B.愿子还而视之C.去而顾之D.臣请献一朝之贾4、下列各句对省略的部分补充正确的一项是A.人莫与言骏马B.余乃重修岳阳楼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之D.一鼓作气,再鼓而衰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伯乐相马文言文阅读题答案1、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2、都说明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观点。
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如仅答“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D4、D5、伯乐于是就接受了这个请求,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一眼。
很快,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伯乐相马文言文参考译文有个人要出卖骏马,接连三天站在马市上,却没有人知道他的马是骏马。
这个人找到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接连三天待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
希望您给帮帮忙,去围着我的马转个圈儿看看它,临走的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转圈儿一看,临走的时候又回头一眼。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马说》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马说》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资治通鉴•唐纪八》【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
①封德彝(568—627):名伦,字德彝,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
①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①策.之不以其道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而.伯乐不常有/德彝惭而.退B.虽有千里之.能/上诘之.C.安.求其能千里也/安.可诬一世之人D.弗食,不知其.旨也/其.真无马邪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之不能尽其材。
①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4.(甲)文哪一句话可以用来形容(乙)文的封德彝?5.假如可以“借才于异代”,你会向唐太宗举荐谁?请选择一个古代人物,并说出举荐理由。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
2023韩愈《马说》阅读答案
2023韩愈《马说》阅读答案2023韩愈《马说》阅读答案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
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
②介:备上鞍甲。
③褫(chǐ):脱去,卸下。
④秣:喂食。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策之不以其道(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比行百里始奋迅(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2)然非精洁则不受19.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的特点。
(用文中的语句填空)(3分)20.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阐述,他们都希望。
(4分)参考答案:17 . (么分)( 1 )鞭打,鞭策。
(2 )通晓,理解。
(3 )等到。
(4 )流汗。
(各1 分)18 . ( 4 分)( l )章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夭下没有千里马!, ' ( 2 )然而如果不是精致、洁净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
马说练习题目含答案
《马说》练习题一、填空《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唐朝的,有文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学过的诗歌《》。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⑴故虽有名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⑹才美不外见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⑻策之不以其道:⑼食之不能尽其材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⒀其真不知马也三、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6、本文的主旨是: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
试举两例。
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二、阅读《马说》,完成文后各题:12、填空:(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被后人誉为“_________”之首(2)文章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运用 __________的手法,食马者喻指__________ ,千里马喻指__________,伯乐喻指 __________ ,抨击__________ 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作者希望统治者__________13、用原文填空。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马说》练习题一、填空《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唐朝的,有文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学过的诗歌《》。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⑴故虽有名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⑹才美不外见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⑻策之不以其道:⑼食之不能尽其材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三、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6、本文的主旨是: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
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
试举两例。
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二、阅读《马说》,完成文后各题:12、填空:(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家;被后人誉为“”之首(2)文章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运用的手法,食马者喻指,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抨击了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之情,作者希望统治者13、用原文填空。
(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马说》阅读及答案
《马说》阅读及答案《马说》阅读及答案《马说》阅读及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找出并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2)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3)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见通现,显露。
(2)食通饲,喂养。
材通才,才能。
(3)邪通耶,吗。
2.(1)喂马的人却不懂得以千里马(的食量)而去喂它。
(2)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3)马叫了,也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是真的没有好马吗?(意对即可)3.排比;引用设问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马说》阅读及答案2阅读《马说》,完成1—6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中考语文典型对比阅读(含答案)
《马说》对比阅读(一)【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 __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_(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24、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策之不以其道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B. 臣有骏马欲卖之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D. 臣请献一朝之贾25、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26、理解填空。
(3分)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的的心理。
27、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3分)(二)【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敌虽有名马,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初中文言文阅读】韩愈《马说》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
【初中文言文阅读】韩愈《马说》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韩愈《马说》【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古音为dàn,今音为shí)。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昌黎先生集· 杂说》韩愈唐)或(韩愈文选)【译文】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经常有。
所以即使是名贵的马,也只能在马夫手里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一顿能吃下一石粮食。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驱使它,不能按照适当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阅读训练]《马说》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2)流露作者怀才不遇之感和愤世嫉俗之意的句子是(不以千里著称的必然性)(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2、文中的千里马有怎么样的特征?你认为应该怎么样去识别千里马(即人才)?3、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写千里马的遭遇的?它暗示了什么?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有怎样的作用?5、“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表达了作用怎样的思想感情?6、“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句话描绘了千里马怎样的境遇?7、“一食或尽粟一石”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目的何在?8、三段文字都用一个“也”字收住,它们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9、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表达了作者哪几种复杂的感情。
文言文《马说》阅读练习题及
文言文《马说》阅读题及答案原文: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出名马,祗( 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pi án)死于槽( cáo)枥( l 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 shi )或尽粟( sù)一石( dàn)。
食( 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sì)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xi àn),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 sì)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世上有伯乐,这此后才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
因此即便有很名贵的马,也只好在仆人的手里遇到沉没,跟一般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
饲养马的人不懂得依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特色来饲养它。
这马固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吃不饱,力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可以显现出来,想要和一般的马同样尚且不行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这篇《马说》大概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
这时,韩愈初登宦途,很不得志。
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
很惋惜有“ 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用。
此后又接踵依赖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受骗时奸邪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因此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食马者:食——饲,喂才美不外见:见——现,表现食之不可以尽其材:材——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邪——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最后被沉没,揭穿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材、沉没人材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通假字:食马者:食——饲,喂才美不外见:见——现,表现食之不可以尽其材:材——才,才能其真无马邪:邪——耶,表疑问,相当于“吗”粗心:本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沉没残害人材的愤懑和控告。
人有卖骏马者阅读答案
⼈有卖骏马者阅读答案⼈有卖骏马者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的'题⽬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
下⾯⼩编为⼤家带来了⼈有卖骏马者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家。
《⼈有卖骏马者》阅读原⽂ ⼈有卖骏马者,⽐三旦⽴市,⼈莫之知。
往见伯乐⽈:“⾂有骏马,欲卖之,⽐三旦⽴于市,⼈莫与⾔,愿⼦还⽽视之,去⽽顾之,⾂请献⼀朝之费。
”伯乐乃还⽽视之,去⽽顾之,⼀旦⽽马价⼗倍。
(选⾃《战国策·燕⼆》) 《⼈有卖骏马者》阅读答案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项是( ) ①⽐三旦⽴市( )A.⽐较B.等到C.接连D.并列 ②还⽽视之( )A.通“环”,绕着B.回来C.归还D.还要 ③去⽽顾之( )A.到……去B.追赶C.除掉D.离开 答案:①C ②A ③D 7.⽂中“马价⼗倍”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答:原因是“伯乐乃还⽽视之,去⽽顾之”。
因为⼈们认为:伯乐善于识马,如果伯乐都“还⽽视之,去⽽顾之”,那说明这是⼀匹好马。
也说明了权威的重要。
8.买马的⼈为什么会蜂拥⽽来抢着要买这匹马? 答:因为伯乐本对马的研究⾮常出⾊,⼈们追崇权威,以为伯乐相中的就是好马,就⽴即蜂拥⽽来,抢着要买这匹马。
9.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 答:不要迷信权威,要有⾃主精神。
10.⽂介绍这匹骏马“⼀旦⽽马价⼗倍”的原因的⼀句话是伯乐乃还⽽视之,去⽽顾之,实际上这都证明了⽂提出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这⼀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
《⼈有卖骏马者》译⽂ 有个卖骏马的⼈,⼀连三个早上让马站在集市上,却没有⼈能识别出它是⼀匹好马。
于是这个⼈便去见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卖掉它,⼀连三个早上让马站在集市上,都没⼈过问,劳驾您去绕着我那匹马转转瞅瞅,⾛开时再回过头看看,我愿按⼀个早上相马的费⽤酬谢您。
”伯乐于是到市集上四转瞅瞅那匹马,⾛开时⼜回头看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精选题含答案
(1)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 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 个更重要?为什么?(3分)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 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 马也就被埋没了。)
4.本文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来阐述自 己的观点,请指出文中“伯乐”“千里马” 和“食马者”各比喻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 并指出作者集中抨击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4分) ①伯乐:_能__识__别__人__才__的__封__建__统__治__者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 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
(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 识马的。
3.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 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有时 )
(2)策之不以其道 ( 用马鞭驱赶 )
(3)今人咸知异为名将( 都
)
(4)及异大破敌军 ( 等到,到了 )
2. 选出下列各项中划线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C3分)
A.安求其能千里也
自以久在外,不自安
B.不以千里称也
称异功若丘山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诸将欲分其功
(1)把玩欣赏他们的文章; (2)大力举荐项斯; (3)欣赏濮阳愿的文章,向各公卿推荐他, 并为他安葬。(两点即可)
6.[甲]文通篇运用了什么写法?作者以千里 马不遇伯乐,写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他怎 样的思想情感?(3分)
托物寓意。 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 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 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 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马说练习题目含答案
马说练习题一、填空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 .作者是唐朝的,有文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 .学过的诗歌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⑴故虽有名马: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⑶骈死于槽枥之间:⑷一食或尽粟一石: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⑹才美不外见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⑻策之不以其道:⑼食之不能尽其材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⑾执策而临之:⑿其真无马邪:⒀其真不知马也三、按原文填空.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6、本文的主旨是: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七、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八、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九、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十、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十一、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二、阅读马说,完成文后各题:12、填空:1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着名__________ 家;被后人誉为“_________”之首2文章借用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运用 __________的手法,食马者喻指__________ ,千里马喻指__________,伯乐喻指 __________ , 抨击__________ 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之情,作者希望统治者__________13、用原文填空.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13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14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15、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16、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17、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只骈不外见食马者槽枥一食或尽粟一石1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只骈死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1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①才美不外见通 ,含义:②食之不能尽其材通 ,含义:;通 ,含义:④其真无马邪通 ,含义: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8请写出两个含“马”字的成语.⑴⑵1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0、选择正确的答案:1才美不外见A.千里马的本领和美好的素质就表现不出来.B.千里马的才能与外貌就显露不出来.C.他的本领和优秀的品质就表露不出来.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饲养人使千里马嘶叫,却不能够领会它嘶叫的意图.B. 饲养人听千里马嘶叫却不懂它的意思.C.千里马为自己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嘶鸣,可是饲养人并不懂得它嘶鸣的意思.D. 饲养人吆喝千里马,却不能使它领会吆喝的意思.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A.论证人才的重要性:“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B.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C.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曲折地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之叹.D.这是一篇谈养马经验的文章,目的是要使养马人懂得如何养好千里马.连线中考:一、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①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③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④本文作者托物寓意,讽刺了 ____________ 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味和昏庸,表达了自己痛感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2.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 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为4.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A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B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_______________”,将人才比作“_____________”,而以伯乐喻指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马说答题: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B.故虽有名马\ 虽千里不敢易也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屋舍俨然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策之不以其道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五、节选自韩愈马说1.对上文第二段的4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和2读音相同,意义不同.和4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和 3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和4读音相同,含义不同.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或:食:等: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练习题答案一、填空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之称,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⑴故虽有名马:即使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⑶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⑷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⑸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⑹才美不外见通“现”见⑺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⑽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⑾执策而临之:面对⑿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三、按原文填空.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6、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7、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千里马——人才伯乐——识别人才之人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六、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修辞:排比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八、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九、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学习.或: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强的意志;其次,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样你就能在竞争中游刃有余;再次,还应该具有毛遂自荐的勇气,因为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12、1韩愈唐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2托物寓意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人才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13、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人才; “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14、zhǐ pián xiàn sì cáo lì shí sù dàn15、只是并列而死鞭打正确的方法鞭子面对16、1“见”通“现”,表现.2“食”通“饲”,喂养. “材”通“才”,才能.3“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17、1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2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3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4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18、马不停蹄马齿徒增马到成功马仰人翻马革裹尸马失前蹄马首是瞻1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0、1A2B3B10、1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 的奥秘.2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韩愈《马说》《人有卖骏马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14 分)【甲】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闻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鸣之而不可以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③而马价十倍。
( 选自《战国策》 )【注】①比:接连,连续。
②还:通“环”,围绕。
③一旦:一天。
8.解说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2 分)(1)才美不外见.(2)执策而临之.9.下边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C.臣有骏马欲卖之 D .臣请献一朝之贾..10.把下边的文语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可以尽其材。
(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11.理解填空。
(3 分)【甲】文中千里马被沉没的直接原由是,根来源因是;【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的心理。
12.现在社会,商家请名人做广告已成潮流。
请联合【甲】【乙】两文有关内容,简要说说“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2 分)8、(1) 通“现”,表现。
(2)面对。
9、C点拨:例句和C项中的“之”都是代词,代马。
其余三项中的“之”都是助词,的。
10. (1) 用马鞭赶它,不依据 ( 驱遣千里马的 ) 正确方法,喂它,却不可以让它竭尽才能。
(2)连续三天 ( 牵着马 ) 站在马市上,没有一个识马的。
1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盲目相信威望12.示例:利:好像千里马有了伯乐才能被人们所重视同样,好的产品经过名人的宣传,才能广而告之。
《马说》阅读附答案
《马说》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的⽂⾔⽂,完成1~3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
千⾥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称也。
马之千⾥者,⼀⾷或尽粟⼀⽯。
⾷马者不知其能千⾥⽽⾷也。
是马也,虽有千⾥之能,⾷不饱,⼒不⾜,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
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临之,⽈:“天下⽆马!”呜呼!其真⽆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对下⾯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不以千⾥称也称:扬名
B.⼀⾷或尽粟⼀⽯或:有时
C.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D.策之不以其道策:鞭⼦
2.⽐较下列各组加粗的词语,意思相同的⼀项是()
A.⽽伯乐不常有⼴起,夺⽽杀之
B.虽有千⾥之能以君之⼒
C.策之不以其道成,将以攻宋
D.骈死于槽枥之间每⾃⽐于管仲、乐毅
3.下⾯对所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章第1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马”正⾯提出问题,然后笔锋⼀转,从反⾯展开议论。
B.第2、3段主要写千⾥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知的“⾷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章借伯乐和千⾥马的传说,将⼈才⽐为千⾥马,将愚妄浅薄、不识⼈才的统治者⽐做⾷马者。
D.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是⼈才和发现⼈才的⼈,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才的⼈。
参考答案:
1.D
2.B
3.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4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③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
【注】①比:接连,连续。
②还:通“环”,环绕。
③一旦:一天。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才美不外见.
(2)执策而临.之
9.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C.臣有骏马欲卖之. D.臣请献一朝之.贾
10.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11.理解填空。
(3分)
【甲】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卖马人能“一旦而马价十倍”是利用了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12.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做广告已成潮流。
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2分)
8、(1)通“现”,表现。
(2)面对。
9、C 点拨:例句和C项中的“之”都是代词,代马。
其他三项中的“之”都是
助词,的。
10. (1)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2)连续三天(牵着马)站在马市上,没有一个识马的。
1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盲目相信权威12.示例:利:如同千里马有了伯乐才能被人们所重视一样,好的产品通过名人的宣传,才能广而告之。
弊:名人宣传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千里马”,容易误导消费者。
【乙译文】有个卖好马的人,连续三天(牵着马)站在马市上,没有一个识马的。
他去拜见伯乐说:“我有匹好马想要卖掉它,连续三天(牵着马)站在马
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能环绕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回头
来看它一眼,我请求奉送给你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
”伯乐就环绕着那
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一天之内马价涨了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