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腰痛:两种最有效外敷法
中药外治法治疗腰痛
![中药外治法治疗腰痛](https://img.taocdn.com/s3/m/445e4d79e2bd960591c67703.png)
中药外治法治疗腰痛一、中药熨敷法1.取独活、防风、杜仲、牛膝、威灵仙、香附、当归、元胡及桑寄生各等量。
将上述药物一起炒热,用布包裹数层。
将此药包贴在患处熨半个小时,药冷即重新加热,可每天用药1~2次,每剂药可连续食用3~5天。
此法对寒湿型腰痛有很好的疗效。
2.取熟地、山药、菟丝子、牛膝、当归、黑豆各等量。
将上述药物一起炒热,用布包裹数层。
将此药包贴在患处熨半个小时,可每天用药1次。
此法对肾虚型腰痛有很好的疗效。
3.取荆芥、防风、秦艽、丁香、肉桂、乳香、没药、胡椒各等量,醋和95%的酒精各少许。
将前8味药物一起研成细末。
每次取适量的此药末,将其撒在患处的皮肤上。
将2~3块白布用醋浸湿,覆盖在药末上。
用20毫升的注射器吸取95%的酒精,然后将酒精喷洒在白布上,并用火将其点燃,待病人感觉灼烫时吹熄火焰,等患处皮肤略凉时可再度将白布点燃,可反复点燃4~5次后结束治疗,一般应每隔1天治疗1次,也可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在用此法治疗1 个疗程后,患者应停止治疗5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的治疗。
此法适合急慢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关节扭伤、肌肉风湿病、骨折及处于关节脱臼复位后功能恢复期的患者使用。
二、中药湿敷法1.取生附子适量,醋少许。
将生附子烘干,研成细末。
将此药末用醋调成膏状,敷在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和涌泉穴上。
此法适合寒湿型腰痛患者使用。
2.取生川乌、生草乌各15克,食盐、醋各少许。
将生川乌、生草乌一起研成细末,用食盐和醋调成膏状。
将此药膏敷在肾俞穴、腰眼穴和腰部的疼痛点,用塑料薄膜覆盖,用胶布固定,可每日换药1次。
此法适合寒湿型腰痛患者使用。
3.取吴茱萸、黑附子、网桂、干姜、川芎、苍术、羌活、独活、威灵仙、地鳖虫、冰片、全虫合10克,细辛6克、红花15克、皂角刺9克、川椒30克,生姜汁或酒少许。
将前16味药物一起烘干,研成细末。
用生姜汁或酒将些药末研成膏状,敷在腰眼穴、肾俞穴和脾俞穴。
腰痛的中药外敷方,用后七年未复发
![腰痛的中药外敷方,用后七年未复发](https://img.taocdn.com/s3/m/5ab6a73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7a.png)
腰痛的中药外敷方,用后七年未复发导读:本篇文章所指的骨质增生,特指腰椎间盘的骨质增生,在中医的病名中属于腰痛范围。
对于腰痛的治疗,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外治法,最主要的是针刺艾灸,当然也包括中药外敷。
第二篇短文介绍的这张外敷方,药味众多,并有几味毒药物,作者嘱咐切忌内服,诸位一定要注意。
中药外敷治骨质增生症验方有效本刊1976年第三期刊登了陆敏同志《中药外敷治疗骨质增生症》一文后,不少读者、病者来信说,通过临床验证,确有疗效,现摘登如下:01武汉商场曹伯占本人曾于1958年患腰椎骨质增生症,常觉腰部隐痛,间或疼痛难忍,曾多方求医未效,情绪甚为悲观。
后喜阅《新中医》介绍之验方,按所载药物,如法炮制,并将用法略于改革:即将药粉盛入一纱布袋内,缝固,再以白酒浸透,放于腰部痛点,另用耐高温水瓶盛满开水置于袋上,进行热敷,每日1—2次,每次约2小时,热敷时微微汗出为佳。
一周后疼痛全消,活动自如,至今七年未发。
后又介绍一患腰痛者,如法医治半月而愈。
02湖北省宜都县医院中医科王介中曾治一男病者,腰痛多年,行走不便,经X线摄片示为腰3~5椎体前后缘均有明显增生改变,经中西医、理疗等医治无效。
遂起陆氏验方一筹,但患者不以为信焉,竟草草敷用几次,效不显。
为坚其志,即抄录《新中医》杂志之陆氏验方奉阅,病者甚为感动,后如法连敷二十次,其痛竟然若失,步履如初,追访五年迄今未发。
嗣后由该患者介绍数位病者,登门索方,乃依法外敷后,均见好转向愈。
中药外敷治疗骨质增生症处方:红花二钱,归尾二钱,骨碎补二钱,生大黄四钱,桃仁二钱,生南星四钱,生半夏四钱,生川乌三钱,生草乌三钱,白芥子一钱,细辛一钱半,小牙皂一钱半,羌活三钱,独活三钱,冰片一钱,樟脑五钱,松香二钱。
共研成粉末。
以上为一剂量。
用法:将药粉加白酒拌湿,文火炒热,先熨患处半小时(凉了再加酒炒热反复熨),然后加酒再炒热敷患处。
每次敷7~8小时,一天一次。
每剂可复渣敷用1~2次。
中药外敷包缓解颈肩腰腿痛
![中药外敷包缓解颈肩腰腿痛](https://img.taocdn.com/s3/m/62d855a4b9d528ea81c779b1.png)
中药外敷包缓解颈肩腰腿痛作者:李晓屏来源:《中医健康养生》2017年第08期无论蓝领还是白领,颈肩腰腿痛似乎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病痛:城市的建筑工人可能会腰肌劳损;教育工作者可能会有肩周炎;长期久坐的白领可能会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水下工作者可能会有风湿性关节炎。
在家自制一个中药外敷包,可反复使用,缓解疼痛。
现代医学认为,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一组疾病,包括了颈椎病、肩周炎、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等常见疾病。
中医学认为,颈肩腰腿痛的病因病机在于肝肾不足,筋骨不健,复受扭挫,或感风寒湿邪,经络痹阻,气滞血瘀。
简而言之就是“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在门诊上班,曾接过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
我建议患者将“桑枝、花椒、桂枝、千年健、川芎、川牛膝等中草药加海盐”放入布袋中,制成舒筋活络外敷包,往布袋上喷少许水雾,将药袋放入微波炉内加热2分钟~3分钟,最好配用一瓶活血止痛的药酒,将药酒涂抹痛处,并按摩数分钟,用干净的毛巾包好加热的舒筋活络外敷包,放在身体疼痛部位熨烫20分钟左右,每日2次~3次。
一个月后患者复诊,自述疼痛感明显减轻,效果显著。
舒筋活络外敷包可反复使用。
同时,外敷包还适应于颈椎病、落枕、肩周炎、三叉神经痛、面瘫、腰肌劳损、虚寒性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等一系列痛症。
然而,外敷包虽好,也不是适用于所有人,例如孕妇、外敷部皮肤溃疡、皮肤过敏者忌用,月经过多者,勿敷下腹部。
舒筋活络外敷包作用显著是由于:桑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
桂枝能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主治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癥瘕结块;千年健有祛风湿、壮筋骨的功效,主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拘挛麻木、筋骨痿软;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而致的各种病症;通过简单几味中药“祛风寒”“通经络”的作用,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4bb1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0e.png)
腰椎间盘突出用中药热敷的方子,治疗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脱出或向椎管内侵犯压迫神经,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中药热敷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进而促进炎症和水肿的消退。
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热敷方子。
方子一:乌罂藤、广金钱草、当归、白芷用量:乌罂藤15克,广金钱草15克,当归15克,白芷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若患者有皮肤瘙痒或过敏等不适症状,应停止使用。
方子二:红花、川芎、白芷、桑叶用量:红花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桑叶10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使用前应注意检查药品是否过期,如有过期应弃用。
方子三:熟地、桂枝、白芷、陈皮用量:熟地15克,桂枝15克,白芷15克,陈皮15克。
制法:将以上药物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然后取出药渣,将药汁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敷于腰部。
注意事项:敷药时应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治疗方法:1、热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不超过20-30分钟。
2、敷药前应先用温水清洁患部皮肤,以便药物更好地吸收。
3、敷药过程中应保持身体放松,不要紧张。
4、热敷后应保暖,避免着凉或着重负重。
5、如出现不适情况,应及时停止使用。
综上所述,中药热敷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不同的患者,敷药的药方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等方面,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腰椎盘突出,经络失和,阳虚质。
,治疗方法腰椎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或变形,使椎间盘向椎管内或神经孔内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经络失和是中医理论中的病因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血失调、经气不畅,常见于慢性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外敷配方
![腰椎间盘突出外敷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c0c7c10283c4bb4cf7ecd19f.png)
腰椎间盘突出外敷配方文章目录*一、腰椎间盘突出外敷配方1. 腰椎间盘突出外敷配方有哪些2.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偏方3. 腰椎间盘突出的食疗方*二、腰椎间盘突出怎么饮食*三、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护理腰椎间盘突出外敷配方1、腰椎间盘突出外敷配方有哪些 1.1、选取透骨草20g、白花蛇20g、守宫10g、土元20g、天麻15g、杜仲15g、元胡15g、白蓝1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穿山甲50g、制南星10g、自然铜20g、乳香30g、没药30g、海马20g、水蛭20g、鸡血藤30g、红花30g、骨碎补30g,磨成粉末。
将乳香、没药留出备用,将其余药材粉末放入容器中,灌入香油L〇〇〇Ml,浸泡10天,再进行熬制。
用时按照不同的用量摊到棉布上,贴敷到患者的病痛部位。
1.2、选取透骨草15g、白花蛇15g、守宫15g、土元30g、天麻20g、杜仲20g、元胡10g、白蓝6g、制川乌15g、制草乌15g、穿山甲60g、制南星15g、自然铜25g、乳香35g、没药35g、海马25g、水蛭35g、鸡血藤35g、红花35g、骨碎补35g,磨成粉末。
将乳香、没药留出备用,将其余药材粉末置入盛有香油L〇〇〇Ml的容器中,浸泡15天,再按照前述配制方剂 A的方法进行熬制、存放、使用。
2、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偏方 2.1、乌梢蛇12克,蜈蚣10克,全蝎5克,细辛6克。
共研极细末后,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一包,继之每日一包。
一周为一疗程。
此方具有搜风通络、除痹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证见腰腿部疼痛,痛有定处,活动不利。
2.2、鸡血藤250克,川牛膝、桑寄生各100克,老母鸡一只(重1000~1500克)。
药物布包,母鸡去毛及内脏,同煮至母鸡肉脱骨为度,食肉喝汤,连食3~7只鸡。
此方具有补肾强腰、活血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证见以腰腿部酸软为主诉,遇劳更甚,喜温喜按。
3、腰椎间盘突出的食疗方 3.1、三七地黄瘦肉汤原料:三七12克打碎,与生地30克、大枣4个、瘦猪肉300克。
中医治疗腰痛
![中医治疗腰痛](https://img.taocdn.com/s3/m/1889cf7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f.png)
中医治疗腰痛(一)《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十九《腰痛第七》:“凡腰痛有五:一曰少阴,少阴肾也。
十月万物阳气皆衰,是以腰痛。
二曰风脾,风寒着腰,是以腰痛。
三曰肾虚,役用伤肾,是以腰痛。
四曰暨腰,坠堕伤腰,是以腰痛。
五曰取寒眠地,为地气所伤,是以腰痛。
痛下止,引牵腰脊,皆痛”。
腰痛可因感受寒湿、湿热,或跌仆外伤,气滞血瘀,或肾亏体虚所致。
其病理变化常表现出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闪挫为标的特点。
中医辨证论治:概述临证首先宜分辨表里虚实寒热。
大抵感受外邪所致者,其证多属表、属实,发病骤急,治宜祛邪通络,根据寒湿、湿热不同,分别施治。
由肾精亏损所致者,其证多属里、属虚,常见慢性反复发作,治宜补肾益气为主。
寒湿型【证见】腰部冷痛重着,转则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
舌苔白腻,脉沉。
【治法】散寒祛温,温通经络。
【方药】1.主方甘姜苓术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处方:干姜12克,炙甘草9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杜仲、独活各12克,狗脊20克,牛膝15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腰息痛,每次2粒,每日3次。
(2)舒筋活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3)腰椎痹痛丸,每次1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二术苡仁汤(刘国普验方)处方:白术30克,薏苡仁20克,苍术15克。
水煎服。
(2)干姜苍术散(李振琼《奇效验秘方》)处方:干姜50克,苍术10克,当归15克,95%酒精适量。
将上药研细末,过筛,于患部外敷热烤。
每日1次。
(3)强腰散(张鉴铭验方)处方:川乌30克,肉桂30克,干姜30克,白芷20克,胆南星20克,赤芍20克,樟脑30克。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1换。
湿热型【证见】腰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可减轻,尿赤。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方药】1.主方四妙散(张秉成《成方便读》)加减处方:苍术、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忍冬藤、萆薢各20克,木瓜、防己、海桐皮、牛膝各15克,甘草6克。
中药外敷方法
![中药外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567992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8.png)
中药外敷方法中药外敷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将草药煎汤或药物磨粉后敷于患处,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外敷方法在中医传统中被广泛运用,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外敷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可以使用中药煎汤外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皮肤病、疮疡等疾病。
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如黄柏、地榆、板蓝根等,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中药材;然后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一段时间;待煎汤冷却后,用纱布或棉布蘸取中药煎汤,敷于患处。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对于一些皮肤病有着良好的疗效。
其次,还可以采用中药磨粉外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外伤、瘀伤等疾病。
具体操作步骤是,首先选择适合的中药材,如当归、川芎、三七等,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中药材;然后将中药材磨成粉末状;将中药粉末撒在纱布或棉布上,然后敷于患处。
这种方法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促进伤口愈合,消肿止痛,对于一些外伤有着良好的疗效。
另外,还可以尝试中药外敷贴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关节炎等疾病。
具体操作步骤是,选择适合的中药贴膏,如逍遥散贴膏、活血止痛贴膏等;将中药贴膏敷于患处,贴膏的时间根据疾病的不同而定。
这种方法能够通过皮肤吸收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活血化瘀、止痛舒筋的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
总之,中药外敷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对于一些皮肤病、外伤、慢性疾病等有着良好的疗效。
在使用中药外敷方法时,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中药材,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疗效的达到。
同时,也需要注意个人的体质和过敏情况,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使用中药外敷方法时,能够得到理想的疗效,早日康复。
中药外敷巧治腰腿痛
![中药外敷巧治腰腿痛](https://img.taocdn.com/s3/m/04fa0edf240c844769eaeea9.png)
腰腿痛是门诊常見病,其病因复杂多样,发病人群广泛,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有临床报道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本病56例,获得满意疗效,現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56例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10天;除6例发病后初次就诊外,其余患者均为经过多方埋疗、服药无明显效果者。
治疗方法:川乌、红花、川芎各60克,草乌、威灵仙、当归、羌活、白芷各40克。
以上中药研末混匀,用适量白醋及甘油调匀,将糊剂外敷疼痛部位,厚约3毫米,用塑料膜覆盖,然后用胶布固定,外加热水袋敷20分钟,贴敷24小时,隔日1次,5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消失,检查无阳性特征,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疼痛及阳性体征消失,但过度劳累后仍有不适或疼痛);有效(疼痛加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治疗效果:56例患者,治愈15例,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4%。
典型案例:李某,女,38岁。
主诉:腰痛2年余,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气候变化或劳累加重,经过多次门诊治疗无明显好转。
查:腰椎生理弯曲存在,背伸肌紧张,腰椎旁压痛明显,后伸困难。
X线摄片显示:腰椎骨质及腰间隙未见明显改变。
诊断为腰肌劳損。
给予中药外敷治疗。
一个疗程后,腰痛减轻,三个疗程后腰痛洧失,活动正常。
随访至今无复发。
体会:腰腿痛乃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不通则痛,经脉闭阻,气血凝滞则发生疼痛。
临床以风、寒、湿邪致病多見;或气滞血瘀,血运不畅致经络闭阻,不通则痛。
本方具有祛风、散寒、活血祛瘀、消毒止痛之功效。
民间验方外治腰痛七法
![民间验方外治腰痛七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043791daef5ef7ba0d3cfc.png)
民间验方外治腰痛七法时间:2009-10-03 09:34来源:未知 作者:中医中药秘主网 : admin腰痛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许多不同的外治法来治疗腰痛,其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握药法:用丁香、茴香、干姜、牡蛎各30克,烧成灰后混匀。
用时取15克,以黄酒调成糊状,用双手各握一半药糊,握至汗出为度,隔日1次,7 次为1疗程,用于治疗寒湿腰痛。
手是人体最为灵巧的器官,具有摄握外物、感应刺激等作用,手通过经络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相通联而发挥其重要作用,故用芳香、温里散寒、通络止痛之剂,握于手心而取效。
2.贴足法:制附子10克,研细末,用白酒调成糊状,敷贴于双足心涌泉穴,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治疗寒湿或阳虚腰痛。
清代吴师机《理瀹骈之》言:“凡下部肝肾之病,皆宜贴足心,腰为肾之府,腰痛多因劳伤过度,感受风寒湿之邪,经络阻滞,不通则痛,故用制附子贴敷足心,可达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3.热熨法:方一:棉花籽、石菖蒲各1撮,白酒适量,捣烂炒熟,以酒洒上,趁热敷于痛处,以绷带束腰。
方二:艾叶60 克、醋15毫升,艾叶去其硬梗,炒至微焦,将醋频频洒上,趁热敷于痛处,以绷带束腰。
以上方法适宜受风寒引起的腰痛。
风寒腰痛较为常见,用热熨法,通过体表热罨将药力导人肌腠,产生温通经脉、散寒祛邪、理气活血、调理脏腑机能等治疗效应,而使腰痛得以解除。
4.敷脐法:鲜生姜末50克,肉桂粉50克,调匀贴肚脐,用于肾虚腰痛。
脐为神阙,为经络之总枢,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脐部皮肤较薄有利于药物吸收,故用温肾壮阳、温经散寒的药物,借其温通之性,敷于脐部,药物经脐部皮肤吸收后,循经络贯穿全身而取效。
5.吹鼻法:用木香3克,麝香0.3克,研细末吹鼻,用于腰肌劳损、外伤性腰痛。
鼻位于督脉循行线上,督脉有统摄全身阳气和维系人身元气的功能,故用麝香、木香芳香之品吹鼻,以推督脉气血运行,激动振奋阳经之气,疏通经络,“通则不痛”而收效。
祛除颈肩腰腿痛的外用灵药方——中草药集
![祛除颈肩腰腿痛的外用灵药方——中草药集](https://img.taocdn.com/s3/m/3bf0181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3.png)
祛除颈肩腰腿痛的外用灵药方——中草药集
专治颈肩腰腿痛的神奇外敷药方
一、
1.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川芎、当归、红花、杜仲、续断、桑寄生、威灵仙、伸筋草、桂枝、秦艽、独活、苍术、鸡血藤各30克、细辛、生马钱子各20克。
2.制作方法
碾为粉用醋浸湿敷,或浸酒外搽。
3.治疗效果
这是河南中医学院周教授的一个外用药方,效果特别好。
4.主治范围
治疗颈肩腰腿痛。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二、
1.药物组成
威灵仙、透骨草、南星、川乌、草乌、细辛、马钱子、洋金花、蛇床子各200克、乳香、没药各150克、白芥子800克、共为细粉。
2.制作方法
每次取适量用凉水拌成糊状外敷一小时,有热感正常。
3天用一次。
3.主治范围
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属风寒湿的均可治疗,一次见效。
4.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三、
1.药物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川芎、当归、红花、杜仲、续断、桑寄生、威灵仙、伸筋草、桂枝、秦艽、独活、苍术、鸡血藤各30克、细辛、生
马钱子各20克。
2.制作方法
碾为粉用醋浸湿敷,或浸酒外搽。
3.治疗效果
这是河南某学院一位教授的外用药方,效果特别好。
如有不便者可借用莫草热络贴(某..宝上有),一天一贴,主治颈肩腰腿痛。
4.主治范围
治疗颈肩腰腿痛。
5.方剂来源
民间偏方。
中医各种外用敷法
![中医各种外用敷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f890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e.png)
中医各种外用敷法中医各种外用敷法一、草药外敷法1.温敷法:将中药煎汤在适当温度下施行外敷,常用于肌肉骨伤、湿疹、瘀血等症。
具体方法为:将中药煎煮后,稍降温至体温左右,用纱布或棉布蘸取药汤,敷于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
2.熏敷法:将中药煮沸后,用药蒸汽或煮沸水蒸气使药性进入皮肤,常用于皮肤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症。
具体方法为:将中药加水煮沸,倒入盆中,患者将受药部位暴露在盆内,用毛巾将药气遮盖在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
3.泡浴法:将中药煎煮后加入浴缸中,患者全身浸泡于药汤中,常用于皮肤疾病、风湿痛等症。
具体方法为:将中药加水煮沸,将药汤倒入浴缸中,患者全身浸泡于药汤中,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
二、外敷膏药法1.敷贴法:将中药研磨成粉末或细末,配合适当药材和药膏,敷贴于患处,常用于皮肤疾病、疮疡等症。
具体方法为:将中药粉末或细末与适量的药材和药膏混合均匀,将药糊敷贴于患处,每次6-12小时,每天1-2次。
2.热敷法:将中药研磨成粉末或细末,配合适当药材和药膏,加热后外敷于患处,常用于肌肉骨伤、瘀血等症。
具体方法为:将中药粉末或细末与适量的药材和药膏混合均匀,放入一个袋子中,放入加热器中加热后外敷于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
3.包扎法:将中药研磨成粉末或细末,配合适当药材和药膏,绑扎在患处,常用于骨折、扭伤等症。
具体方法为:将中药粉末或细末与适量的药材和药膏混合均匀,用一块布将药糊包扎在患处,每次6-12小时,每天1-2次。
三、石敷法1.熨敷法:将石药放入火中加热或烘烤后,将其外敷于患处,常用于关节炎、风湿痛等症。
具体方法为:将石药放入火中加热或烘烤至适当温度,外敷于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天2次。
2.捣敷法:将石药捣成粉末,加入适量药膏,将其外敷于患处,常用于骨折、扭伤等症。
具体方法为:将石药捣成粉末,加入适量药膏搅拌均匀,外敷于患处,每次6-12小时,每天1-2次。
中药偏方治疗腰间盘突出
![中药偏方治疗腰间盘突出](https://img.taocdn.com/s3/m/4c25ab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b.png)
中药偏方治疗腰间盘突出腰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腰痛疾病,许多人都有过这种经历。
传统中医药在治疗腰间盘突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药偏方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方法,希望能对有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第一篇:中药调理腰间盘突出腰间盘突出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引起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腰背疼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中医认为,腰痛是由于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所致的。
因此,中药的调理可以起到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1. 当归鸡骨草汤材料:当归10克,鸡骨草30克,适量的姜和红枣。
做法:将当归、鸡骨草、姜和红枣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
服用方法: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
连续服用1个月。
作用机理: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缓解腰部疼痛。
鸡骨草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可以加强肾脏的功能。
2. 桂附地黄丸材料:桂枝10克,附子10克,生地黄20克。
做法:将桂枝、附子、生地黄研成细粉,每次服用3克,每天3次。
服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服用3克。
连续服用1个月。
作用机理:桂枝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腰部寒气引起的疼痛。
附子有温阳的作用,可以加强肾脏功能。
生地黄有滋阴清热的作用,可以改善肾脏阴虚引起的疼痛。
这两种中药方剂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选择中药方剂时应该因人而异。
如果症状严重或病情复杂,建议就医后使用中药,以免延误病情。
第二篇:中药外敷治疗腰间盘突出除了内服中药,外敷中药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腰间盘突出的效果。
中医认为,腰痛是由于气血不通、寒湿阻滞所致的。
因此,外敷中药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祛寒驱湿的作用。
1. 川芎炙草甘草煎敷材料:川芎10克,炙草10克,甘草10克。
做法:将川芎、炙草、甘草煮沸,捣烂后敷在腰部。
敷用方法:每天敷一次,每次敷用10分钟。
连续敷用1个月。
作用机理:川芎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腰背疼痛。
炙草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腰部寒湿引起的疼痛。
6个特效外用内服药酒散治疗颈肩腰腿痛
![6个特效外用内服药酒散治疗颈肩腰腿痛](https://img.taocdn.com/s3/m/55d19e68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cc.png)
6个特效外用内服药酒散治疗颈肩腰腿痛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颈肩腰腿痛的困扰。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起其他身体疾病的发生。
为了缓解这些疼痛,我们可以尝试一些特效的外用内服药酒散。
本文将介绍6种特效外用内服药酒散,帮助你解决颈肩腰腿痛的问题。
1. 辛夷酒散辛夷酒散是一种常见的草药制剂,主要成分是辛夷花。
该药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缓解颈肩腰腿痛。
使用时,可以将适量的辛夷酒散加入温水中,用温水泡脚或者湿敷在疼痛部位,每天使用1-2次。
2. 红花酒散红花酒散是一种具有消炎作用的药酒散,主要成分是红花。
该药可以缓解肌肉和关节疼痛,减轻颈肩腰腿痛的症状。
使用时,可将适量的红花酒散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3次。
3. 薄荷酒散薄荷酒散是一种清凉型的药酒散,主要成分是薄荷。
该药可以缓解疼痛感,消除疲劳,提神醒脑。
使用时,可以将适量的薄荷酒散涂抹在颈肩腰腿等疼痛部位,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1-2次。
4. 维生素E酒散维生素E酒散是一种含有维生素E的药酒散,主要起到滋养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同时,维生素E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颈肩腰腿痛的症状。
使用时,可以将适量的维生素E酒散涂抹在患部,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1-2次。
5. 龙骨酒散龙骨酒散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龙骨。
该药可以强筋骨,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颈肩腰腿痛。
使用时,可将适量的龙骨酒散外用在疼痛部位,并可以内服食用。
每天使用2-3次,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6. 黄连酒散黄连酒散是一种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的药酒散,主要成分是黄连。
该药可以缓解颈肩腰腿痛的症状,并帮助治疗引起疼痛的炎症和感染。
使用时,可以将适量的黄连酒散涂抹在患部,轻轻按摩至吸收,每天使用2-3次。
在使用这些特效外用内服药酒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确保自身适合使用。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https://img.taocdn.com/s3/m/ae6001a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a.png)
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中药贴敷疗法是一种将中药煎煮后浸泡在纱布或贴布上,直接贴在患处进行治疗的方法。
中药贴敷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对于一些皮肤病、创伤、风湿病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贴敷疗法有效配方。
1.白芷贴敷:取白芷10克,生姜适量,煎煮10分钟,将煎液倒入洗净的纱布袋中,敷于患处。
白芷贴敷具有温经活血、疏风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扭伤等疾病。
2.红花贴敷:取红花10克,生姜适量,煎煮10分钟,将煎液倒入洗净的纱布袋中,敷于患处。
红花贴敷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适用于瘀血性疼痛、跌打损伤等疾病。
3.当归贴敷:取当归10克,生姜适量,煎煮10分钟,将煎液倒入洗净的纱布袋中,敷于患处。
当归贴敷具有活血养血、温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等疾病。
4.乳香贴敷:取乳香10克,没药适量,煎煮10分钟,将煎液倒入洗净的纱布袋中,敷于患处。
乳香贴敷具有祛风、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等疾病。
5.石膏贴敷:取石膏粉30克,水适量调制成糊状,敷于患处。
石膏贴敷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适用于湿疹、烧伤等疾病。
注意事项:-煎煮中药时,应使用炖盅或瓷锅,不宜使用铁锅,以免影响药材的药效。
-煎煮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以充分释放药材的有效成分。
-使用纱布或贴布时,应先将其用开水烫洗干净,以防污染。
-敷贴时应注意不要过热或过凉,避免烫伤或感冒。
-中药贴敷一般每次敷贴30-60分钟,每天1-2次,连续使用3-7天为一个疗程。
总之,中药贴敷疗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但对于不同疾病、不同个体,所选用的中药和使用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建议在专业中医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同时,中药治疗要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维护身体的整体健康。
中药私传秘方:治疗腰腿痛有奇效,奶奶每天热敷20分钟,腰椎不痛了
![中药私传秘方:治疗腰腿痛有奇效,奶奶每天热敷20分钟,腰椎不痛了](https://img.taocdn.com/s3/m/4d7fd3e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5.png)
中药私传秘方:治疗腰腿痛有奇效,奶奶每天热敷20分钟,腰椎不痛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腰椎间盘的各部分,尤其是髓核,在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经过外力因素的作用,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的位置突出或者是在后方或是椎管内,导致相邻的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者是压迫,然后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者是双下肢麻木、疼痛的一系列的症状。
此方已经治好很多人的疼痛病,如下: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从市场上买回0.5公斤装的50度以上二锅头一瓶,将川乌、草乌敲碎后,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个月。
有腰腿痛、关节等骨痛的朋友一定要避免受凉气侵袭,疼痛难忍,很不舒服。
加了微(字母bz和99333)后,对症调理,有几个月没有反复了。
一个月后药酒泡好,每天晚上睡觉前,倒出一些药酒,边涂药酒边搓患处皮肤,搓20分钟左右,使患处微微发热再睡觉。
热敷包主要成分:萃取粗盐及锁阳、狗脊、淫羊藿、肉苁蓉、山茱萸、艾叶、花椒等二十多味名贵中草药精华配制而成。
将药包塞入红外线加热腰带网兜,接通电源,热敷腰部穴位(肾俞、命门、腰阳关)45分钟。
对腰椎间盘突出有一定根治效果!注意事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
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
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
在工作时应该定时伸腰,挺胸活动。
腰突症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间盘退变,腰部外伤和积累劳损。
因此通过锻炼,骨骼和腰背肌就会坚强有力,神经系统反应就会敏捷,于是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动作才会准确、协调,腰椎才不易发生损伤;同时运动有利于减轻腰椎负荷,延缓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从而防止腰突症的发生。
锻炼的方式可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如做广播操、健美操、打太极拳等各种体育活动均可。
中药外敷治腰痛两法等4则
![中药外敷治腰痛两法等4则](https://img.taocdn.com/s3/m/6a7d7fdd0912a216147929f9.png)
中药外敷治腰痛两法等4则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2年第8期敷脐法取生姜粉、肉桂粉各3克,温水调糊,调匀敷于肚脐,用于肾虚腰痛以及受寒引起的腰痛。
中医认为,脐为经络之“总枢”,联系五脏六腑,脐部皮肤较薄有利于药物吸收,故用温肾助阳、温经散寒的生姜和肉桂,借其温通之性,敷于脐部,药物经脐部皮肤吸收后,循经络贯穿全身而取效。
敷腰法取胡椒6克、透骨草10克,分别研磨后混匀,贮瓶备用。
临用时将药末用温水调成糊状,敷于痛处(敷药厚度1毫米~2毫米),然后用保鲜膜遮盖,上压1个40℃的热水袋进行热熨。
每次敷药30分钟取下,隔日1次。
主治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受寒后引起的腰痛。
药物直接敷于患处,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祛寒止痛之功效。
可促进血液循环,使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肌肉松弛,令腰痛、畏寒症状得到改善。
(李烁)中老年人揉腹可保健揉腹方法先用右手大鱼际在胃腕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摸120次,然后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或者沿腹部四周,从右下开始向上,继之向左,再从左上向下,顺向揉摸。
练习作用经常按摩肚脐,有预防、治疗中风的作用,能祛病健身、益寿延年。
现代医学证实揉腹可强健脾胃、胃肠和腹壁肌,促进血液流通,包括淋巴液循环和胃肠蠕动加快,还有治疗中老年性便秘、胃肠溃疡、周期性失眠、前列腺炎、肾炎、疝气、遗精、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的疗效。
注意事项揉腹次数可因人而异。
由于五脏经络甚多,除了饱食、空腹不宜进行揉摸外,对于腹部患有炎症,如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腹痛、内脏恶性肿瘤等,也最好不要揉腹。
(齐乔)喷水法治岔气日常生活中,因为突然用力过猛,或搬重物、抬重物时用力不当,再有咳嗽时,都容易出现岔气,致使胸肋疼痛。
这是因为突然、剧烈的活动,使肌肉迅速进入紧张状态,因为缺氧,导致酸性代谢产物积聚压迫或刺激肋间神经。
此外,突然发力,多造成间接暴力,导致肋椎关节、肋间软组织发生牵拉伤,也会出现疼痛。
岔气后,患者取站立位,施术者站在其背后,双手抱住患者的下腹部,让患者含一口温水,身体微向前弯,在患者吸足气后,使劲向前喷水。
中医各种外用敷法
![中医各种外用敷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d7bd6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8.png)
中医各种外用敷法中医各种外用敷法⒈概述外用敷法是中医药学中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将药物或草药贴敷皮肤表面,以达到调理经络、疏风除湿、活血消肿等治疗效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常用的各种外用敷法技术。
⒉熨法熨法是将药物煮熟后,用纱布或毛巾包裹,敷在患处,用热湿敷布或电热仪等热源加热,使药性透过皮肤渗透入体内,起到温通经络、化淤散结的作用。
常见的熨法有膏熨、贴熨、热敷等。
⒊泡洗法泡洗法是将药物煎煮或浸泡后,用药液洗患部或者将患部浸泡在药液中,使药物成分渗入皮肤,起到温通经络、活血消肿的作用。
常见的泡洗法有脚浴、泡足法、熏洗等。
⒋醋贴法醋贴法是将药物煎煮后,加入适量的醋进行浸泡,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与醋相结合,然后将浸泡后的药物敷贴于患处,达到活血消肿、祛风湿等作用。
常见的醋贴法有背贴、耳贴、宫贴等。
⒌损伤敷料法损伤敷料法是用特定的药物或有活性成分的材料敷贴于损伤部位,如伤口、烧伤等,达到止血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
常见的损伤敷料法有纱布贴、草药敷料贴等。
⒍包扎法包扎法是将草药或药物粉末包裹在纱布或绷带内,然后将其缠绕于患处,通过刺激皮肤和经络达到温通经络、消肿止痛等作用。
常见的包扎法有熏香包扎、药粉包扎等。
⒎穴位贴敷法穴位贴敷法是利用贴敷于特定穴位的药物或药物糊剂,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调理气血、改善身体状况的效果。
常见的穴位贴敷法有姜糊敷、葱贴敷等。
此篇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熨法示意图附件2:泡洗法操作指导附件3:醋贴法常用药物清单附件4:损伤敷料法应急包清单附件5:包扎法绷带选择指南附件6:穴位贴敷法穴位图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医疗法:指规范和管理医疗行为和医疗服务的法律法规。
⒉药事法:指对药品使用、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⒊伤害赔偿法:指用于修复伤害或给予受害人补偿的法律法规体系。
中医治疗腰痛,两种中药外治法值得选择
![中医治疗腰痛,两种中药外治法值得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95b4c607482fb4daa48d4b17.png)
中医治疗腰痛,两种中药外治法值得选择腰痛在男性人群的身上属于常见病症,而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大多数男性都会青睐于中医疗法,那么,中医治疗腰痛用什么方法好呢?★一、中药熨敷法1.取独活、防风、肚中、牛膝、威灵仙、香附、当归、元胡及桑寄生各等量。
将上述药物一起炒热,用布包裹数层。
将此药包贴在患处熨半个小时,药冷即重新加热,可每天用药1~2次,每剂药可连续食用3~5天。
此法对寒湿型腰痛有很好的疗效。
2.取熟地、山药、菟丝子、牛膝、当归、黑豆各等量。
将上述药物一起炒热,用布包裹数层。
将此药包贴在患处熨半个小时,可每天用药1次。
此法对肾虚型腰痛有很好的疗效。
3.取荆芥、防风、秦艽、丁香、肉桂、乳香、没药、胡椒各等量,醋和95%的酒精各少许。
将前8味药物一起研成细末。
每次取适量的此药末,将其撒在患处的皮肤上。
将2~3块白布用醋浸湿,覆盖在药末上。
用20毫升的注射器吸取95%的酒精,然后将酒精喷洒在白布上,并用火将其点燃,待病人感觉灼烫时吹熄火焰,等患处皮肤略凉是可再度将白布点燃,可反复点燃4~5次后结束治疗,一般应每隔1天治疗1次,也可每天治疗一次,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
在用此法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应停止治疗5天,再继续下1个疗程的治疗。
此法适合急慢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关节扭伤、肌肉风湿病、骨折及处于关节脱臼复位后功能恢复期的患者使用。
★二、中药湿敷法1.取生附子适量,醋少许。
将生附子烘干,研成细末。
将此药末用醋调成膏状,敷在命门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和涌泉穴上。
此法适合寒湿型腰痛患者使用。
2.取生川乌、生草乌各15克,食盐、醋各少许。
将生川乌、生草乌一起研成细末,用食盐和醋调成膏状。
将此药膏敷在肾俞穴、腰眼穴和腰部的疼痛点,用塑料薄膜覆盖,用胶布固定,可每日换药1次。
此法适合寒湿型腰痛患者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腰痛:两种最有效外敷法
腰痛的中医分类
腰痛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病症。
中医认为,腰痛可分为4个类型:
寒湿型腰痛:此型腰腰痛患者在发病初期可出现腰部酸痛重着、转侧不利、活动时疼痛更甚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寒湿型腰痛患者即使在静卧时腰痛也不会减轻,在阴雨天疼痛更甚。
肾虚型腰痛:此型腰痛患者常会出现腰膝无力、遇劳则痛、卧床休息疼痛减轻等症状。
慢性劳损型腰痛:此型腰痛患者常因腰部长期劳累、骨骼畸形、扭伤后没有完全康复或多次扭伤而致腰痛,常表现为持续性的腰部酸痛、腰部有僵硬感、疼痛时轻时重、劳累时加剧、疼痛
随气候变化减轻或加重等。
急性扭伤型腰痛:此型腰痛患者起病突然,有腰部外伤史,其腰部有明显的压痛点,常可根据压痛点确定扭伤的部位。
在临床上,治疗腰痛的方法包括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
非手术疗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
由于大多数腰痛患者的疼痛部位都比较局限,因此更愿意使用外治法进行治疗。
中药外敷法治疗腰痛
采用中药外治法治疗腰痛常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下面偶要两种最有效的中药外敷法:
中药熨敷法
寒湿型腰痛:取独活、防风、肚中、牛膝、威灵仙、香附、当归、元胡及桑寄生各等量。
将上述药物一起炒热,用布包裹数层。
将此药包贴在患处熨半个小时,药冷即重新加热,可每天用药1-2次,每剂药可连续食用3-5天。
此法对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