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典型一题多解试题汇编(含解析)

【中考复习】初中数学典型一题多解试题汇编(含解析)

初中数学一题多解(试题)1、若()16x 3-m 2x 2++ 是关于x 的完全平方公式(或完全平方数),则m=2、4的平方根为 ,16的平方根为 3、若2a =时, a 为 。

在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数有 。

4、若64x 1x 2=⎪⎭⎫ ⎝⎛+ ,则代数式=+x 1x 5、若关于x 的方程16-x 3m 4x m 4-x 12+=++无解,则m 的值为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A (3,4),点P 在x 轴上,若△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是7、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为70°,则另两个角分别为8、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9、 在△ABC 中,AB=15,AC=13,BC 边上的高为12,求BC 边的边长为10、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的角平分线把BC 边分为3和4的两条线段,则此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为11、若⊙O 的半径为5cm ,某个点A 到圆上的距离为2cm ,则圆心到点A 的距离为12、 若⊙O 中的某条弦AB 所对的圆心角为120°,则弦AB 所对的圆周角为13、已知x满足62x1x22=+,则x1x+的值是14、当-2≤x≤1时,二次函数()1mm-x-y22++=有最大值4,则实数m 的值为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M,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4,则点M的坐标为16、若某条线段AB长为2,则该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离A点的距离为17、若△OAB与△OCD是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3:4,∠OCD=90°,∠AOB=60°,若点B的坐标为(6,0),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18、如下图在△ABC中,AB=5,AC=4,点Q从点A出发向点B以2个单位/s的速度出发,点P从点C向点A以1个单位/s的速度出发,若要使△ABC 与△AQP相似,则运动的时间为s。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C 1:(x +3)2+(y -1)2=4 和圆C 2:(x -4)2+(y -5)2=4(1)若直线l 过点A (4,0),且被圆C 1截得的弦长为23,求直线l 的方程(2)设P 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 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直的直线l 1和l 2,它们分别与圆C 1和C 2相交,且直线l 1被圆C 1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 2被圆C 2截得的弦长相等,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解:(1)由于直线x =4与圆C 1不相交;∴ 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l 方程为:y =k (x -4)圆C 1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 l 被⊙C 1截得的弦长为23∴ d =22)3(2-=1 d =21|)43(1|k k +---从而k (24k +7)=0即k =0或k =-247 ∴直线l 的方程为:y =0或7x +24y -28=0(2)设点P (a , b )满足条件,不妨设直线l 1的方程为y -b =k (x -a ), k ≠0则直线l 2方程为:y -b =-k 1(x -a ) ∵⊙C 1和⊙C 2的半径相等,及直线l 1被圆C 1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 2被圆C 2截得的弦长相等,∴⊙C 1的圆心到直线l 1的距离和圆C 2的圆心到直线l 2的距离相等 即21|)3(1|k b a k +----=211|)4(15|kb a k +--+整理得|1+3k +ak -b |=|5k +4-a -bk |∴1+3k +ak -b =±(5k +4-a -bk )即(a +b -2)k =b -a +3或(a -b +8)k =a +b -5 因k 的取值有无穷多个,所以⎩⎨⎧=+-=-+0302a b b a 或⎩⎨⎧=-+=+-0508b a b a 解得⎪⎪⎩⎪⎪⎨⎧-==2125b a 或⎪⎪⎩⎪⎪⎨⎧=-=21323b a 这样的点只可能是点P 1(25, -21)或点P 2(-23, 213)经检验点P1和P2满足题目条件。

中考数学压轴题之新定义经典题型

中考数学压轴题之新定义经典题型

中考数学压轴题之新定义经典题型【0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C 的半径为r ,P 是与圆心C 不重合的点,点P 关于O 的反称点的定义如下:若在射线CP 上存在一点P ¢,满足2CP CP r ¢+=,则称P ¢为点P 关于C 的反称点,下图为点P 及其关于C 的反称点P ¢的示意图。

的示意图。

(1)(1)当当O 的半径为1时。

时。

①分别判断点(2,1)M ,3(,0)2N ,(1(1,,3)T 关于O 的反称点是否存在,若存在?在?求其坐标;求其坐标;②点P 在直线2y x =-+上,若点P 关于O 的反称点P ¢存在,且点P ¢不在x 轴上,求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2)当当C 的圆心在x 轴上,轴上,半径为半径为1,直线3233y x =-+与x 轴,轴,y y 轴分别交于点A ,B ,若线段AB 上存在点P ,使得点P 关于C 的反称点P ¢在C 的内部,求圆心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yPOCx1 1【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的坐标为()11,x y ,点Q 的坐标为()22,x y ,且12x x ¹,12y y ¹,若,P Q 为某个矩形的两个顶点,为某个矩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点P Q ,的“相关矩形”的“相关矩形”..下图为点,P Q 的“相关矩形”的示意图意图. .(1)已知点A 的坐标为()10,,①若点B 的坐标为()31,,求点,A B 的“相关矩形”的面积;的“相关矩形”的面积;②点C 在直线3x =上,若点,A C 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直线AC 的表达式;式;(2)O ⊙的半径为2,点M 的坐标为(),3m .若在O ⊙上存在一点N ,使得点,M N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m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 .【03】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C ,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过点P 的直线l 交⊙C 于异于点P 的A ,B 两点,在P ,A ,B 三点中,位于中间的点恰为以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时,则称点P 为⊙C 的相邻点,直线l 为⊙C 关于点P 的相邻线的相邻线. . (1)当⊙O 的半径为1时,时, ○1分别判断在点D (,14),E (0,-3),F (4,0)中,是⊙O 的相邻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1中的答案中,任选一个相邻点,在图1中做出⊙O 关于它的一条相邻线,并说明你的作图过程相邻线,并说明你的作图过程. .○3点P 在直线3y x =-+上,若点P 为⊙O 的相邻点,求点P 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范围;(2)⊙C 的圆心在x 轴上,半径为1,直线323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M ,N ,若线段..MN 上存在⊙C 的相邻点P ,直接写出圆心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范围.21备用图1备用图2 图1【04】定义:y 是一个关于x 的函数,若对于每个实数x ,函数y 的值为三数2+x ,12+x ,205+-x 中的最小值,则函数y 叫做这三数的最小值函数.(1)画出这个最小值函数的图象,并判断点A (1, 3)是否为这个)是否为这个最小值函数图象上的点;图象上的点;(2)设这个最小值函数图象的最高点为B ,点A (1, 3),动点M (m ,m ).①直接写出△ABM 的面积,其面积是的面积,其面积是 ; ②若以M 为圆心的圆经过B A ,两点,写出点M 的坐标;的坐标;③以②中的点M 为圆心,以2为半径作圆为半径作圆. . 在此圆上找一点P ,使22PA PB +的值最小,直接写出此最小值的值最小,直接写出此最小值. .【0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和图形W ,如果线段OP 与图形W 无公共点,则称点P 为关于图形W 的“阳光点”;如果线段OP 与图形W 有公共点,则称点P 为关于图形W 的“阴影点”. (1)如图1,已知点()13A ,,()11B ,,连接AB①在()11,4P ,()21,2P ,()32,3P ,()42,1P 这四个点中,关于线段AB 的“阳光点”是;是;②线段11A B AB P ;11A B 上的所有点都是关于线段AB 的“阴影点”,且当线段11A B 向上或向下平移时,都会有11A B 上的点成为关于线段AB 的“阳光点”.若11A B 的长为4,且点1A 在1B 的上方,则点1A 的坐标为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已知点()13C ,,C e 与y 轴相切于点D .若E e 的半径为32,圆心E 在直线343l y x =-+:上,且E e 上的所有点都是关于C e 的“阴影点”,求圆心E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3)如图3,M e 的半径是3,点M 到原点的距离为5.点N 是M e 上到原点距离最近的点,点Q 和T 是坐标平面内的两个动点,且M e 上的所有点都是关于NQT D 的“阴影点”,直接写出NQT D 的周长的最小值.的周长的最小值.图1 图2 图3yxB A OyxCOD yx11O【06】给出如下规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P (x ,y ),以及两个无公共点的图形1W 和2W ,若在图形1W 和2W 上分别存在点M (1x ,1y )和N (2x ,2y ),使得P 是线段MN 的中点,则称点M 和N 被点P “关联”,并称点P 为图形1W 和2W 的一个“中位点”,此时P ,M ,N 三个点的坐标满足122x x x +=,122y yy +=.(1)已知点(0,1),(4,1),(3,1),(3,2)A B C D --,连接AB ,CD .①对于线段AB 和线段CD ,若点A 和C 被点P “关联”,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线段AB 和线段CD 的一个“中位点”是1(2,)2Q -,求这两条线段上被点Q “关联”的两个点的坐标;“关联”的两个点的坐标;(2)如图1,已知点R (-(-2,02,02,0)和抛物线)和抛物线1W :22y x x =-,对于抛物线1W 上的每一个点M ,在抛物线2W 上都存在点N ,使得点N 和M 被点R “关联”,请在图1中画出符合条件的抛物线2W ;(3)正方形EFGH 的顶点分别是(4,1),(4,1),(2,1),(2,1)E F G H ------,⊙T 的圆心为(3,0)T ,半径为1.请在图2中画出由正方形EFGH 和⊙T 的所有“中位点”组成的图形(若涉及平面中某个区域时可以用阴影表示),并直接写出该图形的面积.并直接写出该图形的面积.图1 图2R【0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 的半径为r ,P 是与圆心C 不重合的点,点P 关于⊙C 的限距点的定义如下:若为直线PC 与⊙C 的一个交点,满足,则称为点P 关于⊙C 的限距点,右图为点P 及其关于⊙C 的限距点的示意图.的示意图. (1)当⊙O 的半径为1时.时.①分别判断点M ,N ,T 关于⊙O 的限距点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坐标;在?若存在,求其坐标;②点D 的坐标为(的坐标为(2,02,02,0)),DE ,DF 分别切⊙O 于点E ,点F ,点P 在△DEF 的边上的边上..若点P 关于⊙O 的限距点存在,求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取值范围;(2)保持()保持(11)中D ,E ,F 三点不变,点P 在△DEF 的边上沿E →F →D →E的方向的方向运动,⊙C 的圆心C 的坐标为(1,01,0)),半径为r .请从下面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作答一个作答. .温馨提示:答对问题1得2分,答对问题2得1分,两题均答不重复计分.问题1问题2若点P 关于⊙C 的限距点存在,且随点P 的运动所形成的路径长为,则r 的最小值为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点P 关于⊙C 的限距点不存在,则r 的取值范围为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________.xOy P ¢2r PP r ¢££P ¢P¢(3,4)5(,0)2(1,2)P ¢P ¢P ¢P ¢r p P¢【07】对于某一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p ,当其自变量的值为p 时,其函数值等于p ,则称p 为这个函数的不变值. 在函数存在不变值时,该函数的最大不变值与最小不变值之差q 称为这个函数的不变长度.特别地,当函数只有一个不变值时,其不变长度q 为零为零..例如,下图中的函数有0,1两个不变值,其不变长度q 等于1.(1)分别判断函数1y x =-,1y x=,2y x =有没有不变值?如果有,直接写出其不变长度;其不变长度;(2)函数22y x bx =-.①若其不变长度为零,求b 的值;的值;②若13b ££,求其不变长度q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3)记函数22()y x x x m =-³的图象为1G ,将1G 沿x=m 翻折后得到的函数图象记为2G .函数G 的图象由 1G 和2G 两部分组成,若其不变长度q 满足03q ££,则m 的取值范围为的取值范围为 . .【08】P 是⊙O 内一点,过点P 作⊙O 的任意一条弦AB ,我们把P A PB ×的值称为点P 关于⊙O 的“幂值”.(1)⊙O 的半径为5,OP = 3.①如图1,若点P 恰为弦AB 的中点,则点P 关于⊙O 的“幂值”为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当弦AB 的位置改变时,点P 关于⊙O 的“幂值”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证明你的结论;若不是定值,求点P 关于⊙O 的“幂值”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2)若⊙O 的半径为r ,OP = d ,请参考(,请参考(11)的思路,用含r 、d 的式子表示点P 关于⊙O 的“幂值”或“幂值”的取值范围的“幂值”或“幂值”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半径为4,若在直线33y x b =+上存在点P ,使得点P 关于⊙O 的“幂值”为1313,,请写出b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POBAO备用图备用图【0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中,图形图形W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长度定义如下:设点),(11y x P ,),(22y x Q 是图形W 上的任意两点.若21x x -的最大值为m ,则图形W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m l x =;若21y y -的最大值为n ,则图形W 在y 轴上的投影长度n l y =.如图,图形W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213=-=xl ;在y 轴上的投影长度404=-=y l .(1)已知点)3,3(A ,)1,4(B .如图1所示,若图形W 为△OAB ,则=xl ,=y l .(2)已知点)0,4(C ,点D 在直线26y x =-+上,若图形W 为△OCD .当y x l l =时,求点D 的坐标.的坐标.(3)若图形W 为函数2x y =)(b x a ££的图象,其中0a b £<.当该图形.当该图形满足1£=y x l l 时,请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x yO BA 1234123x y O 1231234图1【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图形W 给出如下定义:若图形W 上的所有点都在以原点为顶点的角的内部或边界上,在所有满足条件的角中,其度数的最小值称为图形的坐标角度,例如,下图中的矩形ABCD 的坐标角度是9090°.°.°.(1)已知点)3,0(-A ,)1,1(--B ,在点)0,2(C ,)0,1(-D ,)2,2(-E 中,选一点,使得以该点及点A ,B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坐标角度为9090°,则满足条件°,则满足条件的点为的点为 ; (2)将函数2ax y =)31(££a 的图象在直线1=y 下方的部分沿直线1=y 向上翻折,求所得图形坐标角度m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3)记某个圆的半径为r ,圆心到原点的距离为l ,且)1(3-=r l ,若该圆的,若该圆的坐标角度°££°9060m .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r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 O xy D C B A –1–2–312312345。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函数之平面直角坐标系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 ABCD的三个顶点 A(3,2), B(1,2),C 1, 1, 则第四个
顶点 D 的坐标是( ).
A. 2,1
B. (3, 1)
C. 2,3
D. (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对边相等且每个角都是直角),由矩形 ABCD 点的顺序得到 CD⊥AD, 可以把 D 点坐标求解出来.
∴ OA OP cos 5 3 3 , 5
∴ PA OP2 OA2 =4,
∵点 P 在第二象限, ∴点 P 的坐标是(-3,4)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解题中注意点所在象限的坐 标的符号特点.
8.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 4 的正方形
A. (4, 2)
B. (2, 4)
C. (3, 2)
D. (2,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棋子“炮”和“車”的点坐标,推断出原点位置,进而可得出“馬”的点的坐标.
【详解】
如图所示,根据“車”的点坐标为 2, 0 ,可知 x 轴在“車”所在的横线上,
又根据“炮”的点坐标 1, 2 ,可推出原点坐标如图所示,
点的坐标为()
A. 3, 4
B. 3,4
C. 4,3
D. 3,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过点 P 作 PA⊥x 轴于 A,利用 OP 5, cos 3 求出 OA,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PA 即可得 5
到点 P 的坐标. 【详解】 过点 P 作 PA⊥x 轴于 A,
∵ OP 5, cos 3 , 5
上,可以得到点 A 的坐标. 【详解】

【中考复习】苏教版2023学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图形的相似

【中考复习】苏教版2023学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图形的相似

图形的相似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 以点O为位似中心, 将△OAB放大后得到△OCD, OA=2, AC=3, 则的值为()A.B.C.D.2.已知线段a、b、c、d, 如果ab=cd, 那么下列式子中一定正确的是()A.B.C.D.3.已知=, 那么的值是()A.B.﹣C.5D.﹣5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 把△ABO缩小为原来的, 得到△CDO, 则点A(﹣4, 2)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A.(﹣2, 1)B.(﹣2, 1)或(2, ﹣1)C.(﹣8, 4)D.(﹣8, 4)或(8, ﹣4)5.如图, AD∥BE∥FC, 它们依次交直线l1、l2于点A、B、C和点D、E、F, 如果AB=4, AC =9, 那么的值是()A.B.C.D.6.如图, 在△ABC中, AB=AC=6, D在BC边上, ∠ADE=∠B, CD=4, 若△ABD的面积等于9, 则△CDE的面积为()A.4B.2C.3D.67.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 且AB=2, 则AC的长为()A.2B.﹣2C.﹣1D.3﹣8.若3x=2y(y≠0), 则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A.B.C.D.9.线段a, b, c, d是成比例线段, 已知a=2, b=, 则d=()A.B.C.D.10.若△ABC∽△A'B'C', 且相似比为2:3, 则△ABC与△A'B'C'的面积比为()A.2:3B.3:2C.4:9D.9:4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已知=, 那么=.12.如图, 在矩形ABCD中, E是CD边的中点, 且BE⊥AC于点F, 连接DF, 则下列结论:①;②;③AD=DF;④AD2=BE•BF.其中正确的是(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13.非零实数x, y满足2x=3y, 则=.14.已知, 则=.15.如图, AB∥CD∥EF, 直线l1、l2分别与这三条平行线交于点A、C、E和点B、D、F.已知AC=3, CE=5, DF=4, 则BD的长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16.如图, 已知正方形ABCD, 点在边BC上, 连接AE.(1)利用尺规在AE上求作一点F, 使得△ABE∽△DF A.(不写作法, 保留作图痕迹)(2)若AE=4, AB=3, 求DF的长.17.如图, 点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上的一点, 直线CF交线段BA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EF∽△DCF;(2)若AF:DF=1:2, AE=, S△AEF=.①求AB的长;②求△EBC的面积.18.如图, 在矩形ABCD中, E为CD边上一点, 把△ADE沿AE翻折, 使点D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F处.(1)求证:△ABF∽△FCE;(2)若, 求EC的长.19.如图1, 在△ABC中, 已知AB=6, AC=8, BC=10.点D是边BC上一动点, 过点D作DE⊥BC交射线CA于点E, 把△CDE沿DE翻折, 点C落在点G处, AD和GE相交于点F.(1)若点G和点B重合, 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图形, 并求CE的长.(2)在(1)的条件下, 求证:△AFB∽△EFD.(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D, 使得△ABG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 请直接写出这时∠CAD 的正切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20.定义:一般地, 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任意一组对应顶点P, P'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O, 且有OP'=k⋅OP(k≠0), 那么这样的两个多边形叫做位似多边形, 点O叫做位似中心,(1)如图, 在△ABC中, ∠ACB=90°, ∠A=30°, AB=6cm.点P在AB上, 点Q在AC上, 以PQ为边作菱形PQMN, 点N在线段PB上且∠APQ=120°, 在△ABC及其内部, 以点A为位似中心, 请画出菱形PQMN的位似菱形P'Q'M'N', 且使菱形P'Q'M'N'的面积最大(不要求尺规作图);(2)求(1)中作出的菱形P'Q'M'N'的面积;(3)如图, 四边形ABCD、AEFG是全等的两个菱形, CD、EF相交于点M, 连接BG、CF.请用定义证明:△ABG与△MCF位似.21.如图, l1∥l2∥l3, AB=7, DE=6, EF=12, 求AC的长.202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图形的相似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 以点O为位似中心, 将△OAB放大后得到△OCD, OA=2, AC=3, 则的值为()A.B.C.D.【分析】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 进而得出=, 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以点O为位似中心, 将△OAB放大后得到△OCD,∴△BOA∽△DOC,∴=,∵OA=2, AC=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 正确得出相似三角形是解题关键.2.已知线段a、b、c、d, 如果ab=cd, 那么下列式子中一定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即可判断.【解答】解:∵ab=c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比例线段, 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解决问题, 属于中考基础题.3.已知=, 那么的值是()A.B.﹣C.5D.﹣5【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出a=5b, 再代入要求的式子进行计算, 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a﹣3b=2a+2b,∴a=5b,∴==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 熟练掌握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 把△ABO缩小为原来的, 得到△CDO, 则点A(﹣4, 2)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A.(﹣2, 1)B.(﹣2, 1)或(2, ﹣1)C.(﹣8, 4)D.(﹣8, 4)或(8, ﹣4)【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计算, 即可解答.【解答】解: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 把这个三角形缩小为原来的得到△CDO, 点A的坐标为(﹣4, 2),则点A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4×, 2×)或(4×, ﹣2×), 即(﹣2, 1)或(2, ﹣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解题关键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 相似比为k, 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5.如图, AD∥BE∥FC, 它们依次交直线l1、l2于点A、B、C和点D、E、F, 如果AB=4, AC =9, 那么的值是()A.B.C.D.【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 把已知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AD∥BE∥FC, AB=4, AC=9,∴===,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灵活运用定理、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 在△ABC中, AB=AC=6, D在BC边上, ∠ADE=∠B, CD=4, 若△ABD的面积等于9, 则△CDE的面积为()A.4B.2C.3D.6【分析】过点D作DM⊥AB于M, 过点E作EN⊥BC于N,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出∠B=∠C, 再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推出∠DAB=∠EDC, 从而得出△ABD∽△DCE,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EN, 即可求解.【解答】解:过点D作DM⊥AB于M, 过点E作EN⊥BC于N,∵AB=AC=6,∴∠B=∠C,∵∠ADE=∠B, ∠ADC=∠B+∠BAD=∠ADE+∠CDE,∴∠BAD=∠CDE,∴△ABD∽△DCE.∴,∵△ABD的面积等于9,∴AB•DM=×6×DM=9,∴DM=3,∴,∴EN=2.∴△CDE的面积为CD•EN=×4×2=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利用等腰三角的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是解题的关键.7.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 且AB=2, 则AC的长为()A.2B.﹣2C.﹣1D.3﹣【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可得到AC=AB, 然后把AB=2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AC=AB=×2=﹣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AC>BC), 且使AC 是AB和BC的比例中项(即AB:AC=AC:BC), 叫做把线段AB黄金分割, 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0.618AB, 并且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有两个.8.若3x=2y(y≠0), 则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A.B.C.D.【分析】根据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由=得, xy=6, 故本选项比例式不成立;B、由=得, 3x=2y, 故本选项比例式成立;C、由=得, 2x=3y, 故本选项比例式不成立;D、由=得, xy=6, 故本选项比例式不成立.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 主要利用了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线段a, b, c, d是成比例线段, 已知a=2, b=, 则d=()A.B.C.D.【分析】根据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可得a:b=c:d, 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即可求得d 的值.【解答】解:∵a:b=c:d,∴ad=bc,∵a=2, b=, c=2,∴2d=×2,∴d=.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成比例线段, 解题时一定要严格按照顺序写出比例式, 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求解.10.若△ABC∽△A'B'C', 且相似比为2:3, 则△ABC与△A'B'C'的面积比为()A.2:3B.3:2C.4:9D.9:4【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解答即可.【解答】解:∵△ADE∽△ABC, 相似比为2:3,∴△ADE与△ABC的面积比为(2:3)2=4:9.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已知=, 那么=﹣.【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出=, 再把化成1﹣, 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1﹣=﹣.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题目比较简单,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的性质与比例变形.12.如图, 在矩形ABCD中, E是CD边的中点, 且BE⊥AC于点F, 连接DF, 则下列结论:①;②;③AD=DF;④AD2=BE•BF.其中正确的是①③④(把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分析】根据E是CD边的中点, 得到CE:AB=1:2, 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CE∥AB, 推出△CEF∽△ABF, 求得=()2=, 故选①选项正确;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设CE=a, AD=b, 则CD=2a, 于是得到=, 故②选项错误;如图, 过D作DM∥BE交AC于N, 交AB于M,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得到四边形BMDE是平行四边形, 求得BM=DE=DC, 得到DM垂直平分AF,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D=DF, 故③选项正确;根据射影定理和矩形的性质得到AD2=BE•BF.故④正确.【解答】解:∵E是CD边的中点,∴CE:AB=1:2,∵四边形ABCD是矩形,∴CE∥AB,∴△CEF∽△ABF,∴=()2=, 故选①选项正确;∵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 ∠ADC=∠BCD=90°,∴∠CAD=∠BCF,∵BE⊥AC,∴∠CFB=90°,∴∠ADC=∠CFB,∴△ADC∽△CFB,∴=,设CE=a, AD=b, 则CD=2a,∴=,即b=a,∴=,∴=, 故②选项错误;如图, 过D作DM∥BE交AC于N, 交AB于M,∵DE∥BM, BE∥DM,∴四边形BMDE是平行四边形,∴BM=DE=DC,∴BM=AM,∴AN=NF,∵BE⊥AC于点F, DM∥BE,∴DN⊥AF,∴DM垂直平分AF,∴AD=DF, 故③选项正确;∵∠BCE=90°, BE⊥AC,∴BC2=BF•BE,∵AD=BC,∴AD2=BE•BF.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矩形的性质, 射影定理, 正确地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3.非零实数x, y满足2x=3y, 则=.【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解决此题.【解答】解:∵2x=3y,∴.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性质, 熟练掌握比例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已知, 则=.【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 由, 得5x=2(x+y), 即3x=2y, 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5x=2(x+y),∴3x=2y,∴=.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 熟记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 AB∥CD∥EF, 直线l1、l2分别与这三条平行线交于点A、C、E和点B、D、F.已知AC=3, CE=5, DF=4, 则BD的长为.【分析】先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 然后利用比例性质得到BD的长.【解答】解:∵AB∥CD∥EF,∴=, 即=,解得BD=.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三.解答题(共6小题)16.如图, 已知正方形ABCD, 点在边BC上, 连接AE.(1)利用尺规在AE上求作一点F, 使得△ABE∽△DF A.(不写作法, 保留作图痕迹)(2)若AE=4, AB=3, 求DF的长.【分析】(1)过点D作DF⊥AE于点F, 点F即为所求;(2)利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解.【解答】解:(1)如图, 点F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3,∵△ABE∽△DF A,∴=,∴=,∴DF=.【点评】本题考查作图﹣相似变换, 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如图, 点F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上的一点, 直线CF交线段BA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EF∽△DCF;(2)若AF:DF=1:2, AE=, S△AEF=.①求AB的长;②求△EBC的面积.【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可以得到BA∥CD, 然后即可得到∠E=∠FCD, ∠EAF=∠CDF, 从而可以得到结论成立;(2)①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题目中的数据,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可以计算出AB的长;②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可以计算出△EBC的面积.【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CD,∴∠E=∠FCD, ∠EAF=∠CDF,∴△AEF∽△DCF;(2)解:①由(1)知△AEF∽△DCF,∴,∵AF:DF=1:2, AE=,∴,∴DC=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B=2;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EAF∽△EBC,∴=()2,∵S△AEF=, AB=2, AE=,∴EB=EA+AB=3,∴==,∴,解得S△EBC=6,即△EBC的面积是6.【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 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8.如图, 在矩形ABCD中, E为CD边上一点, 把△ADE沿AE翻折, 使点D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F处.(1)求证:△ABF∽△FCE;(2)若, 求EC的长.【分析】(1)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 先说明∠BAF=∠EFC,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结论;(2)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F,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方程, 求解即可.【解答】(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B=∠C=∠D=90°.∵△ADE沿AE翻折得到△AFE,∴∠D=∠AFE=90°.∵∠BAF+∠AFB=180°, ∠AFB+∠EFC=90°,∴∠BAF=∠EFC.又∵∠B=∠C,∴△ABF∽△FCE.(2)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3.∵△ADE沿AE翻折得到△AFE,∴AD=AF=6, DE=EF.在Rt△ABF中,BF==3.设CE的长为x, 则DE=EF=3﹣x.∵△ABF∽△FCE,∴=.∴CE•AF=BF•EF,即x×6=3×(3﹣x).∴x=, 即E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掌握“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边相等”、“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及“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如图1, 在△ABC中, 已知AB=6, AC=8, BC=10.点D是边BC上一动点, 过点D作DE⊥BC交射线CA于点E, 把△CDE沿DE翻折, 点C落在点G处, AD和GE相交于点F.(1)若点G和点B重合, 请在图2中画出相应的图形, 并求CE的长.(2)在(1)的条件下, 求证:△AFB∽△EFD.(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D, 使得△ABG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 请直接写出这时∠CAD 的正切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分析】(1)先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 且∠BAC=90°, 再证明△CDE∽△CAB, 得=, 则CE==;(2)由DE垂直平分BC, 得BE=CE, 则∠DEF=∠DEC, 由△CDE∽△CAB, 得∠DEC =∠ABC, 由AD=BD=BC, 得∠ABC=∠BAF, 则∠BAF=∠DEF, 而∠AFB=∠EFD, 即可证明△AFB∽△EFD;(3)作DI⊥AC于点I, 先由△DIC∽△BAC, 求得ID:IC:DC=3:4:5, 再分四种情况分别求出DC的长, 并且求出相应的ID和AI的长, 即可由tan∠CAD=, 求出∠CAD的正切值, 一是△ABG是等腰三角形, 且AG=AB=6, 作AH⊥BC于点H, 由×10AH=×6×8=S△ABC, 求得AH=, 再由勾股定理求得GH=BH=, 则CD=;二是△ABG是等腰三角形, 且BG=AB=6, 则CD=×(10﹣6)=2;三是△ABG 是等腰三角形, 且BG=AG, 则CG=AG=BG=BC=5, 所以CD=CG=;四是△ABG是等腰三角形, 点G在CB的延长线上, 且BG=AB=6, DC=×(10+6)=8.【解答】(1)解:∵AB=6, AC=8, BC=10,∴AB2+AC2=BC2=100,∴△ABC是直角三角形, 且∠BAC=90°,由翻折得DG=DC,∵DE⊥BC,∴∠GDE=∠CDE=∠BDE=90°,∴点G在射线CB上,如图2, 点G和点B重合, 则DB=DC=BC=5,∵∠CDE=∠CAB=90°, ∠C=∠C,∴△CDE∽△CAB,∴=,∴CE===,∴CE的长是.(2)证明:如图2,∵DE垂直平分BC,∴BE=CE,∴∠DEF=∠DEC,∵△CDE∽△CAB,∴∠DEC=∠ABC,∴AD=BD=BC,∴∠ABC=∠BAF,∴∠BAF=∠ABC=∠DEC=∠DEF,∵∠AFB=∠EFD,∴△AFB∽△EFD.(3)解:存在,作DI⊥AC于点I, 则∠DIC=∠AID=∠BAC=90°, ∵∠C=∠C,∴△DIC∽△BAC,∴==,∴===, ===,∴ID:IC:DC=3:4:5,如图3, △ABG是等腰三角形, 且AG=AB=6,作AH⊥BC于点H, 则∠AHB=90°,∵×10AH=×6×8=S△ABC,∴AH=,∴GH=BH==,∴DC=CG=×(10﹣2×)=,∴ID=DC=×=, IC=DC=×=,∴AI=8﹣=,∴tan∠CAD===;如图4, △ABG是等腰三角形, 且BG=AB=6,∴CD=×(10﹣6)=2,∴ID=×2=, IC=×2=,∴AI=8﹣=,∴tan∠CAD===;如图5, △ABG是等腰三角形, 且BG=AG, 则∠GAB=∠B, ∵∠GAC+∠GAB=90°, ∠C+∠B=90°,∴∠GAC=∠C,∴CG=AG=BG=BC=5,∴CD=CG=,∴ID=×=, IC=×=2,∴AI=8﹣2=6,∴tan∠CAD===;如图6, △ABG是等腰三角形, 点G在CB的延长线上, 且BG=AB=6, ∴DC=×(10+6)=8,∴ID=×8=, IC=×8=,∴AI=8﹣=,∴tan∠CAD===3,综上所述, ∠CAD的正切值为或或或3.【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轴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根据面积等式求线段的长度、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数学思想的运用等知识与方法, 此题综合性强, 难度较大, 正确地作出所需要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0.定义:一般地, 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任意一组对应顶点P, P'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O, 且有OP'=k⋅OP(k≠0), 那么这样的两个多边形叫做位似多边形, 点O叫做位似中心,(1)如图, 在△ABC中, ∠ACB=90°, ∠A=30°, AB=6cm.点P在AB上, 点Q在AC上, 以PQ为边作菱形PQMN, 点N在线段PB上且∠APQ=120°, 在△ABC及其内部, 以点A为位似中心, 请画出菱形PQMN的位似菱形P'Q'M'N', 且使菱形P'Q'M'N'的面积最大(不要求尺规作图);(2)求(1)中作出的菱形P'Q'M'N'的面积;(3)如图, 四边形ABCD、AEFG是全等的两个菱形, CD、EF相交于点M, 连接BG、CF.请用定义证明:△ABG与△MCF位似.【分析】(1)根据定义画出图形即可;(2)当M'点在BC上时, 菱形P'Q'M'N'的面积最大, 判定出△M'BN'是等边三角形, 在Rt △CM'Q'中求出BM'的长, 再求菱形的面积即可;(3)延长GF、BC交于O点, 连接AO, 先求出OF=OC, OG=BO, 连接OM, 通过证明△MOF≌△MOC(SAS), 得∠FOM=∠COM, △AGO≌△ABO(SAS), 得∠FOA=∠BOA, 证明出A、M、O三点共线, 即GF、BC、AM的延长线交于一点O, 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即可证明△ABG与△MCF位似.【解答】解:(1)如图:(2)∵四边形P'Q'M'N'在△ABC内,∴当M'点在BC上时, 菱形P'Q'M'N'的面积最大,∵四边形PQMN是菱形, 四边形P'Q'M'N'是菱形,∴Q'M'∥AB, M'N'∥PQ,∵∠APQ=120°,∴∠QPB=∠M'N'B=60°,∵∠CAB=30°, ∠ACB=90°,∴∠B=60°,∴△BM'N'是等边三角形,∴M'B=M'N'=Q'M',∵AB=6cm,∴BC=3cm,∴CM'=3﹣BM',在Rt△CM'Q'中, ∠CQ'M'=30°,∴Q'M'=2CM',∴BM'=2(3﹣BM'),解得BM'=2,在△BM'N'中, 过点M'作M'E⊥BN'交于点E, ∵BM'=2, ∠B=60°,∴M'E=,∴菱形P'Q'M'N'的面积=2;(3)延长GF、BC交于O点, 连接AO,∵四边形ABCD、AEFG是全等的两个菱形, ∴AG=AB, ∠AGF=∠ABC,∴∠OGB=∠OBG,∴OG=BO,∵GF=BC,∴OF=OC,∴=,连接OM,∵∠GFE=∠BCD,∴∠MFO=∠MCO,∵∠OFC=∠FCO,∴∠MCF=∠FCM,∴CM=FM,∴△MOF≌△MOC(SAS),∴∠FOM=∠COM,∵AG=AB, ∠AGO=∠ABO, GO=BO,∴△AGO≌△ABO(SAS),∴∠FOA=∠BOA,∴MO与AO重合,∴A、M、O三点共线,∴GF、BC、AM的延长线交于一点O,∴MF∥AG,∴=,∵CM∥AB,∴=,∴==,∴△ABG与△MCF位似.【点评】本题考查相似的综合应用, 掌握位似图形的定义, 平行线的定义, 菱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如图, l1∥l2∥l3, AB=7, DE=6, EF=12, 求AC的长.【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比例式, 把已知数据代入比例式计算即可.【解答】解:∵l1∥l2∥l3,∴,即,∴BC=14,∴AC=AB+BC=7+14=2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完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含答案

(完整)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含答案

一、解答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P交x轴于点P(p,0),与y轴交于点A (0,a),且a、p满足+(p﹣1)2=0.(1)求直线AP的解析式;(2)如图1,直线x=﹣2与x轴交于点N,点M在x轴上方且在直线x=﹣2上,若△MAP 的面积等于6,请求出点M的坐标;(3)如图2,已知点C(﹣2,4),若点B为射线AP上一动点,连接BC,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使△BCQ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为Q,若存在,请求出点Q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y=﹣x+b(b>0)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以OA,OC为边作矩形ABCO,矩形ABCO的面积是36.(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点P为线段AB上一点,点Q为第一象限内一点,连接PO,PQ,∠OPQ=90°,且OP=PQ,设AP的长为t,点Q的横坐标为d,求d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过点Q作QE∥PO交AB的延长线于点E,作∠POC的平分线OF交PE于点F,交PQ于点K,若KQ=2EF,求点Q的坐标.3.如图1,ΔABC中,AB=AC,点D在BA的延长线上,点E在BC上,DE=DC,点F是DE与AC的交点.(1)求证:∠BDE=∠ACD;(2)若DE=2DF,过点E作EG//AC交AB于点G,求证:AB=2AG;(3)将“点D在BA的延长线上,点E在BC上”改为“点D在AB上,点E在CB的延长线上”,“点F是DE与AC的交点”改为“点F是ED的延长线与AC的交点”,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①求证:AB·BE=AD·BC;②若DE=4DF,请直接写出SΔABC:SΔDEC的值.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的半径为1.对于点A和线段BC,给出如下定义:若将线段BC绕点A旋转可以得到⊙O的弦B′C′(B′,C′分别是B,C的对应点),则称线段BC是⊙O的以点A为中心的“关联线段”.(1)如图,点A,B1,C1,B2,C2,B3,C3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在线段B1C1,B2C2,B3C3中,⊙O的以点A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是;(2)△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A(0,t),其中t≠0.若BC是⊙O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求t的值;(3)在△ABC中,AB=1,AC=2.若BC是⊙O的以点A为中心的“关联线段”,直接写出OA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相应的BC长.5.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10A ,点B 是x 轴的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B ,取AB 的中点M ,将线段MB 绕着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BC .过点B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C 于点D .设点B 坐标是(),0t(1)当6t =时,点M 的坐标是 ;(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点C 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B ,使四边形AOBD 为矩形?若存在,请求出点B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在点B 的运动过程中,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N ,使得以A 、B 、N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 的纵坐标(不必要写横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抛物线1C :211211y x t x t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1)若2t -=,求线段AB 的长;(2)猜想:随着t 的变化,A 、B 两点是否会有一定点?若会,请求出该定点的坐标;若不会,请说明理由;(3)求线段AB 的长(用t 表示)(4)若1t >,将抛物线1C 经过适当平移后,得到抛物线2C :221y x t t --=()+,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D m (、n ),2E m (+、n ); ①求抛物线2C 的解析式;②将抛物线2C 位于直线DE 下方的部分沿直线DE 向上翻折,连同G 在DE 上方的部分组成一个新图形,记为图形G ,若直线132y x b b -=+(<)与圆形G 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求b 的取值范围.7.如图1,直线l 1:y =kx 与直线l 2:y =﹣12x +b 相交于点A (4,3),直线l 2:y =﹣12x +b 与x 轴交于点B ,点E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过点E 作EF ∥y 轴交直线l 1于点F ,连接BF .(1)求k、b的值;(2)如图2,若点F坐标为(8,6),∠OFE的角平分线交x轴于点M.①求线段OM的长;②点N在直线l1的上方,当△OFN和△OFM全等时,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8.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将CA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CD,连接AD,E为直线CD上一点,连接AE;(1)如图1,若∠BAC=60°,∠ACD=90°,E为CD中点,23AB=,求△BCE的面积;(2)如图2,若∠ACD=90°,点E在线段CD上且∠DAE+∠ABC=90°,A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DF,求证:2=;BC DF(3)如图3,AB=1,∠BAC=90°,∠ACD=105°,若BE恰好平分∠AEC,点P为线段AE上的动点,点E′与点E关于直线DP对称,AE′与CD交于点Q,连接CE′,当'+-''的值最小时,直接写出CQ的值.2CE AE CE9.如图1,已知数轴上的点A、B对应的数分别是﹣5和1.(1)若P到点A、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动点P从点A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是否存在某个时刻t,恰好使得P到点A的距离是点P到点B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在数轴上的点M和点N处各竖立一个挡板(点M在原点左侧,点N在原点右侧且OM>ON),数轴上甲、乙两个弹珠同时从原点出发,甲弹珠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乙弹珠以5个单位/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当弹珠遇到挡板后立即以原速度向反方向运动,若甲、乙两个弹珠相遇的位置恰好到点M和点N的距离相等,试探究点M对应的数m与点N对应的数n是否满足某种数量关系,请写出它们的关系式,并说明理由.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1,0)和点B(5,0).对于线段AB和直线AB外的一点C,给出如下定义:点C到线段AB两个端点的连线所构成的夹角∠ACB叫做线段AB关于点C的可视角,其中点C叫做线段AB的可视点.(1)在点D(-2,2)、E(1,4)、F(3,-2)中,使得线段AB的可视角为45°的可视点是;(2)⊙P为经过A,B两点的圆,点M是⊙P上线段AB的一个可视点.① 当AB为⊙P的直径时,线段AB的可视角∠AMB为度;② 当⊙P的半径为4时,线段AB的可视角∠AMB为度;(3)已知点N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线段AB的可视角∠ANB最大时,求点N的坐标.11.图形的旋转变换是研究数学相关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研究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中,发现下列问题:如图1,在ABC中,AB AC∠=,MN分别为AB、BC边上一=,BACα点,连接MN,且MN AC∥,将ABC绕点B在平面内旋转.(1)观察猜想 ABC 绕点B 旋转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若60α=︒,则AM CN 的值为______. (2)类比探究 若90α=︒,将ABC 绕点B 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求AM CN 的值. (3)拓展应用若90α=︒,M 为AB 的中点,4AB =,当AM BN ⊥时,请直接写出CN 的值.12.如图1,抛物线y 14=-x 2+bx +c 经过点C (6,0),顶点为B ,对称轴x =2与x 轴相交于点A ,D 为线段BC 的中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P 为线段BC 上任意一点,M 为x 轴上一动点,连接MP ,以点M 为中心,将△MPC 逆时针旋转90°,记点P 的对应点为E ,点C 的对应点为F .当直线EF 与抛物线y 14=-x 2+bx +c 只有一个交点时,求点M 的坐标.(3)△MPC 在(2)的旋转变换下,若PC 2=2).①求证:EA =ED .②当点E 在(1)所求的抛物线上时,求线段CM 的长.1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 中,∠ABC =90°,B (4,0),C (8,0),tan∠ACB =2,抛物线y =ax 2+bx 经过A ,C 两点.(1)求点A的坐标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过点A作AD⊥AB交BC的垂线于点D,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①过点E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何值时,线段EG取得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②连接EQ,在点P,Q运动过程中,t为何值时,使得△CEQ与△ABC相似?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B(点B 在点A的右侧).抛物线顶点为C点,△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求此抛物线解析式.(2)若直线与抛物线有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与抛物线的顶点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6,求k的值.(3)若点,且点E,D关于点C对称,过点D作直线2l交抛物线于点M,N,过点E作直线轴,过点N作于点F,求证:点M,C,F三点共线.15.如图1:抛物线y=ax2+bx﹣4交x轴于点A、B,连接AC、BC,tan∠ABC=1,tan∠BAC=4.(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点P在第三象限的抛物线上,连接PC、PA,若点P横坐标为t,△PAC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在(2)的条件下,当S=6时,点G为第四象限抛物线上一点,连接PG,CH ⊥PG 于点H ,连接OH ,若tan∠OHG 34=,求GH 的长. 16.已知抛物线24y ax bx =++(a ≠0)与x 轴交于点A (3-,0)、B (2,0),与y 轴交于点C ,直线y mx n =+经过两点A 、C .(1)求a ,b 的值;(2)如图1,点Р在已知抛物线上,且位于第二象限,当四边形PABC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将已知抛物线向左平移1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记平移后的抛物线为'y ,若抛物线'y 与原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Q .点E 是新抛物线'y 的对称轴上一动点,在(2)的条件下,当△PQE 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17.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直径DF 交BC 于点G .(1)如图1,求证:∠BAD -∠BCF =90°;(2)如图2,连接AC ,当∠BAC =∠CFD +∠ACD 时,求证:CA =CB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AC 交DF 于点H ,∠BAC =∠DGB ,45CG BG =,AC =9,求△CDH 的面积.18.同学们学过正方形与等腰三角形发现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在正边形ABCD 中,E 是对角线AC 上一点(不与点A 、C 重合),以AD 、AE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EGD ,GE 交CD 于点M ,连接CG .(1)如图1,当12AE AC <时,过点E 作EF BE ⊥交CD 于点F ,连接GF 并延长交AC 于点H .求证:EB EF =;(2)在ABC 中,AB AC =,90BAC ∠=︒.过点A 作直线AP ,点C 关于直线AP 的对称点为点D ,连接BD ,CD 直线BD 交直线AP 于点E .如图2,①依题意补全图形;②请用等式表示线段EB ,ED ,B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予以证明.19.已知抛物线y 14=-kx 212-(k ﹣2)x +2与y 轴交于点A ,与x 轴交于B 、C (点B 在点C 的左边).(1)直接写出点B 的坐标;(2)当k =1时(如图),求:①在直线AC 上方的抛物线上一点M ,求点M 到直线AC 的最大距离及此时点M 的坐标;②将线段OA 绕x 轴上的动点P (m ,0)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 ′A ′,若线段O ′A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请结合函数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x =,且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0,3C -,OB O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BCQ△是以B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抛物线上的一点P的横坐标为m,且在直线BC的下方,求使BCP的面积为最大整数时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解答题1.(1)y=3x-3;(2)(-2,3);(3)Q的坐标为(-72,0)或(0,74)或(0,132)【解析】【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及偶次方的非负性得到a+3=0,p-1=0,求出a,p,得到点P,A的坐标,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kx+b,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2)过M作MD交x轴于D,连接AD,由MD,△MAP的面积等于6,顶点△DAP的面积等于6,求出DP,得到点D坐标,求出直线DM的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坐标;(3)设B(t,3t-3),分三种情况,①当点Q在轴负半轴时,过B作BE⊥x轴于E,证明△BEQ≌△QNC(AAS),得到O Q=QE-OE=ON+QN,即4-t=2+3-3t,求出t值即可;②当Q在y轴正半轴上时,过C作CF⊥y轴于F,过B作BG⊥y轴于G,证明△CQF≌△QBG(AAS),得到O Q=OG-QG=OF-QF,即3t-3-2=4-t,求出t即可;③当Q在y轴正半轴上时,过点C作CF⊥y轴于F,过B作BT⊥y轴于T,同②可证△CFQ≌△QTB(AAS),得到OQ=OT+QT=OF+QF,即3t-3+2=4+t,求出t值即可.(1)解:∵+(p﹣1)2=0.∴a+3=0,p-1=0,解得a=-3,p=1,∴P(1,0),A(0,-3),设直线AP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直线AP的解析式为y=3x-3;(2)解:过M作MD交x轴于D,连接AD,∵MD,△MAP的面积等于6,∴△DAP的面积等于6,∴,即,∴DP=4,∴D(-3,0)设直线DM的解析式为y=3x+c,则,∴c=9,∴直线DM的解析式为y=3x+9,令x=-2,得y=3,∴M(-2,3);(3)解:存在设B(t,3t-3),①当点Q在x轴负半轴时,过B作BE⊥x轴于E,如图,∴OE=t,BE=3-3t,∵△BCQ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Q=CQ,∠BQC=90°,∴∠BQE=90°-∠NQC=∠QCN,又∵∠BEQ=∠QN C,∴△BEQ≌△QNC(AAS),∴QN=BE=3-3t,QE=CN=4,∴OQ=QE-OE=ON+QN,即4-t=2+3-3t,∴t=12,∴OQ=72,∴Q(-72,0);②当Q在y轴正半轴上时,过C作CF⊥y轴于F,过B作BG⊥y轴于G,如图,∴BG=t,OG=3t-3,∵△BCQ是以BC为底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Q=CQ,∠BCQ=90°,∴∠CQF=90°-∠BQG=∠GBQ,又∵∠CFQ=∠BGQ=90°,∴△CQF≌△QBG(AAS),∴CF=QG=2,QF=BG=t,∴O Q=OG-QG=OF-QF,即3t-3-2=4-t,∴t=94,∴OQ=4-t=74,∴Q(0,74);③当Q在y轴正半轴上时,过点C作CF⊥y轴于F,过B作BT⊥y轴于T,如图,∴BT=t,OT=3t-3,同②可证△CFQ≌△QTB(AAS),∴CF=BT=t,QF=CF=2,∴O Q=OT+QT=OF+QF,即3t-3+2=4+t,∴t=52,∴OQ=4+t=132,∴Q(0,132);综上,Q的坐标为(-72,0)或(0,74)或(0,132).【点睛】此题是一次函数与图形的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及偶次方的非负性,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6;(2)d=4-t;(3)Q(212,1).【解析】【分析】(1)先由解析式求出得A、C点的坐标,得OA=OC,得四边形ABCO为正方形,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求得边长,便可得b的值;(2)过点Q作QG⊥AB交AB延长沿于点G,证明Rt△AOP≌Rt△GPQ(AAS),得到AP=GQ,进而求得结论便可;(3)过点P作PH⊥OF于点H,延长PH交EQ的延长线于点R,EQ的延长线与x轴交于点N,过Q作QM⊥x轴于点M.证明Rt△AOP≌Rt△GPQ(CCS),得PK=QR,∠R=∠OKP,再证明∠R=∠FPR,得EP=ER,再证FE=NR,设FE=NR=k,NQ=m,在Rt△PQE中,由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得到k与m的关系,解Rt△PQE得tan∠PEQ,进而把这个函数值运用到△OAP中,求得t的值,再运用(2)中结论得Q的纵坐标d的值,再运用到△QNM中求得NM,NQ的值,进而求得ON,便可得Q的横坐标的值.【详解】解:(1)∵直线y=﹣x+b(b>0)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A b C b,∴(,0),(0,)∴OA=OC=b,∴矩形ABCO为正方形,∵矩形ABCO的面积是36.∴b=6,即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6;(2)如图,过点Q作QG⊥AB交AB延长沿于点G,∵∠OPQ=90°,∴∠APO+∠GPQ=90°,∵∠APO+∠AOP=90°,∴∠AOP=∠GPQ,∵在矩形ABCO,∠OAP=90°,QG⊥AB,∴∠QGP=∠OAP=90°,∵PQ=OP,∴Rt△AOP≌Rt△GPQ(AAS),∴AP=GQ,∵AP=t,∴GQ=t,∴d=4-t;(2)过点P 作PH ⊥OF 于点H ,延长PH 交EQ 的延长线于点R ,EQ 的延长线与y 轴交于点N ,过Q 作QM ⊥y 轴于点M .则AP =t ,QM =d ,且d =6-t .∵OF 平分∠POC ,∴∠POF =∠COF =∠PFO ,∴PF =PO ,∵PH ⊥OF ,∠OPQ =90°,∴∠OPH =∠FPH ,∠KPH =∠POH ,在△OPK 和△PQR 中,90OPK PQR PO QP POK QPR ∠∠︒⎧⎪⎨⎪∠∠⎩====, ∴△OPK ≌△PQR (ASA ),∴PK =QR ,∠R =∠OKP ,∵∠OKP +∠POK =∠POK +∠OPH =90°,∴∠OKP =∠OPH ,∴∠R =∠OPH ,∵PO =PF ,PH ⊥OF ,∴∠OPH =∠FPH ,∴∠R =∠FPR ,∴EP =ER ,∵PE ∥ON ,OP ∥EN ,∴四边形OPEN 是平行四边形,∴EN =PO =PF ,∴PE -PF =ER -EN ,∴FE =NR ,设FE=NR=k,则KQ=2FE=2k,又设NQ=m,∴PK=QR=m+k,∴PQ=m+3k,∴PO=EN=PF=m+3k,∴QE=EN-QR=m+3k-m=3k,PE=PF+FE=4k+m,在Rt△PQE中,∵PE2=PQ2+QE2,∴(4k+m)2=(3k+m)2+(3k)2,∴k1=0(舍去),k2=m,∴PQ=4m,QE=3m,∴tan∠PEN=43 PQQE=,∵OP∥EN,∴∠OPA=∠PEN,∴tan∠APO=43,∵AO=6,∴AP=4.5,∴t=4.5,∴QM=d=6-t=1.5,∵PE∥OC,∴∠QNM=∠PEN,∴tan∠QNM=tan∠PEN=43,∴NM=9 tan8QMQNM=∠,∴m=NQ158 =,∴PE=ON=4k+m=5m=758,∴OM=ON+NM=212,∴Q(212,1).【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与四边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是一道综合性极强的题目,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到数形结合、方程和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问题的突破口.3.(1)见解析;(2)见解析;(3)①见解析;②16:15.【解析】【分析】(1)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就可解决问题.(2)如图1,证明△DCA ≌△EDG (AAS ),得AD =EG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DG =AB ,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2DE DG DF AD ==,由此可得结论; (3)①如图2,作辅助线,构建三角形全等,证明△DCA ≌△EDG (AAS ),得DA =EG ,再证明△ACB ∽△GEB ,列比例式可得结论;②如图3,作辅助线,构建△ABC 和△DCE 的高线,先得14AF AD EG DG ==,设AF =a ,则EG =AD =4a ,DG =16a ,根据AH ∥PD ,得123164PD BD a AH AB a ===,设PD =3h ,AH =4h ,根据EG ∥AC ,同理得41164BG BE a AB BC a ===,设BE =y ,BC =4y ,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代入可得结论.【详解】(1)证明:∵AC =AB ,∴∠ACB =∠B ,∵DC =DE ,∴∠DCE =∠DEC ,∴∠ACD +∠ACB =∠B +∠BDE ,∴∠BDE =∠ACD ;(2)证明:如图1,∵EG ∥AC ,∴∠DAC =∠DGE ,∠BEG =∠ACB ,由(1)知:∠DCA =∠BDE ,∵DC =DE ,∴△DCA ≌△EDG (AAS ),∴AD =EG ,∵∠B =∠ACB =∠BEG ,∴EG =BG =AD ,∵DE =2DF ,AF ∥EG , ∴2DE DG DF AD==, ∴DG =2AD =2AG ,∴AB =DG =2AG ;(3)解:①如图2,过点E 作EG ∥AC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G ,则有∠A =∠G ,∵AB =AC ,CD =DE ,∴∠ACB =∠ABC ,∠DCE =∠DEC ,∴∠ACD +∠DCE =∠EDG +∠DEC ,∴∠ACD =∠EDG ,在△DCA 和△EDG 中,∵ACD EDG A G CD DE ∠=∠⎧⎪∠=∠⎨⎪=⎩, ∴△DCA ≌△EDG (AAS ).∴DA =EG ,∵AC ∥EG ,∴△ACB ∽△GEB ,∴AC BC EG BE=, ∵EG =AD ,AC =AB ,∴AB •BE =AD •BC ;②如图3,过A 作AH ⊥BC 于H ,过D 作DP ⊥BC 于P ,则AH ∥PD ,∴AF AD DF EG DG DE==,∵DE=4DF,∴14 AF ADEG DG==,设AF=a,则EG=AD=4a,DG=16a,∵∠ACB=∠ABC,∴∠GBE=∠BEG,∴BG=EG=4a,∴BD=12a,∵AH∥PD,∴123164 PD BD aAH AB a===,设PD=3h,AH=4h,∵EG∥AC,∴41164 BG BE aAB BC a===,设BE=y,BC=4y,∴S△ABC=12BC•AH=4?42y h=162yh=8yh,S△DCE=12CE•PD=5?32y h=152yh,∴S△ABC:S△DEC=8yh:152yh=16:15.【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第三问有难度,利用参数表示各线段的长是本题的关键,综合性较强.4.(1)B2C2;(23)OA最小值为1,相应的BC=OA最大值为2,相应的BC=【解析】【分析】(1)结合题意,根据旋转和圆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题意,分B C''在x轴上方和x轴上方两种情况;根据等边三角形、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D OD==(3)结合题意,得当AC'为⊙O的直径时,OA取最小值;当A、B'、O三点共线时,OA 取最大值;根据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线段B 1C 1绕点A 旋转得到的11B C '',均不能成为⊙O 的弦∴线段B 1C 1不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线段B 2C 2绕点A 旋转得到的22B C '',如下图:∴线段B 2C 2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线段B 3C 3绕点A 旋转得到的33B C '',均不能成为⊙O 的弦∴线段B 3C 3不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故答案为:B 2C 2;(2)∵△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A (0,t ),⊙O 的半径为1 ∴//B C x ''轴分B C ''在x 轴上方和x 轴上方两种情况:当B C ''在x 轴上方时,B C ''与y 轴相交于点D ,见下图:∵1OB OC ''== ∴1122B D B C '''==∴2232OD OB B D ''=-= ∵△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即△AB 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C D OC D ''∠=∠,AD B C ''⊥∴AC D OC D ''△≌△∴32AD OD == ∴3AO AD OD =+=∴3t =;当B C ''在x 轴上方时,B C ''与y 轴相交于点D ,见下图:同理,3AO AD OD =+=∴()0,3A -;∴t 3=-;∴3t =或3-;(3)当AC '为⊙O 的直径时,OA 取最小值,如下图:∴OA 最小值为1,90AB C ''∠=︒∴223BC B C AC AB ''''==-=当A 、B '、O 三点共线时,OA 取最大值,2OA AC '== ,如下图:作AE OC '⊥交OC '于点E ,作C F AO '⊥交AO 于点F ,如下图∵2OA AC '== ∴1122OE OC '== ∴2215AE AO OE - ∵11222AE OC OB C F '''⨯=⨯⨯ ∴1152C F AE '== ∴2214OF OC C F ''=-= ∴34B F OB OF ''=-= ∴26BC B C C F B F ''''==+=∴OA 最小值为1,相应的3BC =;OA 最大值为2,相应的62B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圆、等边三角形、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旋转、圆周角、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勾股定理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5.(1)(3,5)M ,(2)1(5,)2C t t +;(3)(20,0)B ;(4)154或10. 【解析】【分析】(1)利用中点坐标公式计算即可.(2)如图1中,作ME OB ⊥于E ,CF x ⊥轴于F .证明()MEB BFC AAS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2中,存在.由题意当CF OA =时,可证四边形AOBD 是矩形,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4)分三种情形:①如图3中,当AD BD =时,以AB 为对角线可得菱形ADBN ,此时点N 在y 轴上.②如图4中,当AD AB =时,以BD 为对角线可得菱形ABND .此时点N 的纵坐标为6.③因为BD AB ≠,所以不存在以AD 为对角线的菱形.【详解】解:(1)如图1中,(0,10)A ,(6,0)B ,AM BM =,(3,5)M ∴,(2)如图1中,作ME OB ⊥于E ,CF x ⊥轴于F .//ME OA ,AM BM =,12OE EB t ∴==,152ME OA ==, 90MEB CFB CBM ∠=∠=∠=︒,90MBE CBF ∴∠+∠=︒,90MBE BME ∠+∠=︒,BME CBF ∴∠=∠,BM BC =,()MEB BFC AAS ∴∆≅∆,5BF ME ∴==,12CF BE t ==, 5OF OB BF t ∴=+=+,1(5,)2C t t ∴+. (3)存在.如图2中,作ME OB ⊥于E ,CF x ⊥轴于F .理由:由题意当=10CF OA =时,//OA CF ,∴四边形AOFC 是平行四边形,90AOF ∠=︒,∴四边形AOFC 是矩形,90DAO AOB DBO ∴∠=∠=∠=︒,∴四边形AOBD 是矩形,又∵由(2)得12CF BE t ==,即:1102t =,解得:20t =.(20,0)B ∴. (4)①如图3中,当AD BD =时,以AB 为对角线可得菱形ADBN ,此时点N 在y 轴上.AD BD =,BAD ABD ∴∠=∠,//BD y 轴,OAB ABD ∴∠=∠,OAB BAD ∴∠=∠.tan tan OAB BAD ∴∠=∠, ∴12OB BC OA BA ==,即1102t =, 5t ∴=,5OB ∴=,设AN NB m ==,在Rt OBN △中,则有2225(10)m m =+-,解得254m =, 25151044ON OA AN ∴=-=-=, ∴点N 的纵坐标为154. ②如图4中,当AD AB =时,以BD 为对角线可得菱形ABND .此时点N 的纵坐标为10.③BD AB ≠,∴不存在以AD 为对角线的菱形.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N 的纵坐标为154或10.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翻折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6.(1)6;(2)会,(1,0);(3)22t -;(4)①y 2=(x -2)2+1;②52<b <3.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令y 1=0,解得x ,即AB 点的横坐标,进而即可求得AB 的长;(2)由题意可知当x =1时,y 1=0,进而可以得出该定点的坐标;(3)由(1)可知AB 点的横坐标,进而即可用t 表示线段AB 的长;(4)①由题意可知t >1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2t -1,0),进而依据AB =DE ,即可求解;②根据题意将点D 、E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m =1,故点D 、E 的坐标为:(1,2)、(3,2),当直线过点D 时,2=-12×1+b ,解得:b =52,同理直线过点E 时,b =72,而b <3,即可求解. 【详解】解:(1)令y 1=0,解得:x =1或2t -1,当t =-2,则x =1或-5,所以线段AB =1-(2t -1)=2-2t =6; (2)会有一定点,理由如下:当x =1时,y 1=0,所以会有一定点(1,0);(3)由(1)可知当y 1=0,解得:x =1或2t -1,所以线段AB 的长为:1(21)22t t --=-;(4)①t >1时,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2t -1,0),因为平移距离相等可得AB =DE ,即2t -1-1=m +2-m =2,解得:t =2,所以点B (3,1),把t =2,代入221y x t t --=()+, 可得抛物线C 2的解析式为:y 2=(x -2)2+1;②将点D 、E 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得:n =(m -2)2+1=(m +2-2)2+1,解得:m =1,故点D 、E 的坐标为:(1,2)、(3,2);图象G 如下图所示,当直线过点D 时,2=-12×1+b ,解得:b =52, 同理直线过点E 时,b =72,而b <3, 所以b 的取值范围为:52<b <3.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综合运用,涉及到一次函数、图形过定点等,其中(3),要注意分类讨论避免遗漏.7.(1)34k =,5b =;(2)①OM =5;②()3,6N 或724,55N ⎛⎫ ⎪⎝⎭【解析】【分析】(1)分别将将(4,3)A 代入y kx =和12y x b =-+中,求解即可; (2)①设直线AB 与y 轴交与点C ,与FM 交于点D ,证明△AFD ≌△EFD ,得到AD =ED ,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得点D 坐标,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FD 的函数表达式,令0y =,即可求得点M 的坐标,从而求得OM ;②点N 在直线l 1的上方,当△OFN 和△OFM 全等时,满足题意的点N 有两个,分别画出相关的图形,分类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1)∵直线l 1:y kx =和直线l 2:12y x b =-+相交于点A ∴将(4,3)A 代入y kx =中,得:43k =解得:34k = ∴将(4,3)A 代入12y x b =-+中,得:1432b -⨯+= 解得:5b =∴3,54k b == (2)① 设直线AB 与y 轴交与点C ,与FM 交于点D ,如下图:∵34k =,5b = ∴直线l 1的函数表达式为34y x =,直线l 2的函数表达式为152y x =-+ ∵(4,3)A∴22345OA +设直线AB 与y 轴交与点C ,与FM 交于点D则()0,5C∴5OC =∴5OA OC ==∴∠OCA =∠OAC∵//FE y 轴∴∠OCA =∠FEA又∵∠OAC =∠FAE∴∠FAE =∠FEA∴FA =FE又∵FM 是∠OFE 的角平分线∴∠AFM =∠EFM又∵FD =FD∴△AFD ≌△EFD∴AD =ED∴点D 为AE 的中点∵//FE y 轴∴点F 和点E 的横坐标相同将8x =代入152y x =-+中,得1y = ∴()8,1E∵(4,3)A ,()8,1E∴()6,2D设线段FM 所在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0y ax b a =+≠将()()8,6,6,2F D 代入y ax b =+中,得:8662k b k b +=⎧⎨+=⎩解得:210k b =⎧⎨=-⎩∴线段FM 所在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210y x =-令0y =,得2100x -=解得:5x =∴()5,0M∴OM =5② 当,OFN FOM 全等时,有两种情况,情况一,如下图所示:∵OFN FOM ≅△△∴∠OFN =∠FOM ,FN =OM ,ON =FM∴//FN OM∵OM =5∴FN =5,8F x =∴853N x =-=,6N F y y ==∴()3,6N情况二,当△OMF 和△ONF 关于直线l 1对称时,如下图所示:∵OFN FOM ≅△△∴ON =OM =5,∠NOF =∠MOF∵OP =OP∴△NOP ≌△MOP∴PN =PM∵()8,6F ∴226810OF + 又∵1122OMF F S OM y OF PM =⋅=⋅ ∴F OM y OF PM ⋅=⋅ ∴56==310PM ⨯ ∴MN =2PM =6,OP 2222534OM PM -- ∵1122OMN N S MN OP OM y =⋅=⋅△ ∴642455N y ⨯== ∴2222247555N N x ON y ⎛⎫=-=- ⎪⎝⎭∴724,55N ⎛⎫ ⎪⎝⎭ 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点有两个,分别是:()3,6N 或724,55N ⎛⎫ ⎪⎝⎭ 【点睛】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表达式,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证明,两条直角交点的求法以及三角形的等面积法等知识点,牢记相关内容并能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关键.8.(1)32;(2)见解析;(3)222- 【解析】【分析】(1)过点,,A E D 分别作BC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H I G ,连接BE ,证明Rt AHC Rt CGD △≌△,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CE ,进而求得EI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过点,A D 分别作BC 的垂线,交BC 及BC 的延长线于点,H G ,证明Rt AHC Rt CGD △≌△,进而可得HA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G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证明2222DF DG HC BC ===,即2BC DF =; (3)延长,EA EC ,过点B 分别作,BN EN BM CM ⊥⊥,垂足分别为,N N ,解直角三角形Rt ABN △可得45ABN ∠=︒,进而可得30AEC NEM ∠=∠=︒,进求得DE 的长度,由点P 为线段AE 上的动点,点E ′与点E 关于直线DP 对称,AE ′与CD 交于点Q ,连接CE ′,构造相似三角形,在线段DC 上截取322DF =-,连接E F ',则CDE E DF ''△∽△,求得目标等量关系()21E F CE ''=-,根据()221CE AE CE CE AE E F AE AF '''''+-=-+=+≥''则当,,A E F '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此时Q 点与F 点重合,根据CQ CF CD FD ==-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如图,过点,,A E D 分别作BC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H I G ,连接BE ,AB =AC ,将CA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至CD ,AC CD ∴=∠BAC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AC CD ∴=,60BAC ∠=︒AH BC ⊥ 1302CAH CAB ∴∠=∠=︒ ,AH HC DG GC ⊥⊥,∠ACD =90°,90AHC CGD ∴∠=∠=︒90ACH DCG ACH HAC ∴∠+∠=∠+∠=︒DCG HAC ∴∠=∠Rt AHC Rt CGD ∴△≌△HC GD ∴=,30CAH DCG ∠=∠=︒ E 为CD 中点,23AB =, 11322CE CD AB ∴=== 在Rt CEI △中,30ECI ∠=︒1322EI CE ∴== 1133232222BCE S BC EI ∴=⋅⋅=⨯⨯=△ (2)如图,过点,A D 分别作BC 的垂线,交BC 及BC 的延长线于点,H G ,,AH HC DG GC ⊥⊥,∠ACD =90°,90AHC CGD ∴∠=∠=︒90ACH DCG ACH HAC ∴∠+∠=∠+∠=︒DCG HAC ∴∠=∠Rt AHC Rt CGD ∴△≌△AH CG ∴=,DG HC =AC CD =, AH BC ⊥∴BAH HAC ∠=∠,90ABC BAH ∠+∠=︒∠DAE +∠ABC =90°,DAE HAC DCG ∴∠=∠=∠AC CD =,∠ACD =90°,45DAC ∴∠=︒DAE EAC CAH EAC ∴∠+∠=∠+∠45HAF =∠=︒即45HAF ∠=︒HA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H HF ∴=CG HF ∴=CG CF HF CF ∴-=-即HC FG =又DG HC =FG DG ∴= ∴DG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222DF DG HC BC ∴=== 即2BC DF =(3)如图,延长,EA EC ,过点B 分别作,BN EN BM CM ⊥⊥,垂足分别为,N N ,BE 恰好平分∠AEC ,BM BN ∴=∠BAC =90°,∠ACD =105°,AB =AC ,AB =1,在Rt ABC 中,2BC 45ABC ACB ∴∠=∠=︒150BCE ACB ACE ∴∠=∠+∠=︒30BCM ∴∠=︒60CBM ∴∠=︒22BM ∴= 2BN BM ∴==在Rt ABN △中21,AB BN ==2cos BN ABN AB ∴∠==45ABN ∴∠=︒90NBC ∴∠=︒9060150NBM NBC CBM ∴∠=∠+∠=︒+︒=︒在四边形ENBM 中,90,150M N NBM ∠=∠=︒∠=︒30AEC NEM ∴∠=∠=︒ 1152BEC AEC ∴∠==︒ 又30BCM BEC CBE ∠=∠+∠=︒15CBE CEB ∴∠=∠=︒CB CE ∴=2= 1CD CA AB ===21DE CE CD ∴=-=-如图,点P 为线段AE 上的动点,点E ′与点E 关于直线DP 对称,AE ′与CD 交于点Q ,连接CE ′, ∴21DE DE '==-211DE CD '-= 若211DF E D -=',则322DF =- 在线段DC 上截取322DF =-,连接E F ',则DF ED E D CD'=',又E DF CDE ''∠=∠ CDE E DF ''∴△∽△ 21CE CD E F E D '∴==''-()21E F CE ''= ∴()221CE AE CE CE AE E F AE AF '''''+-=+=+≥'' 则当,,A E F '三点共线时,取得最小值,此时Q 点与F 点重合,此时1(322)22CQ CF CD F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第三问是阿氏圆模型,找到点F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9.(1)点P 对应的数为-2;(2)当t =2或6时,恰好使得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的距离的2倍;(3)m +13n =0.【解析】【分析】(1)设点P 对应的数为x ,表示出BP 与PA ,根据BP =PA 求出x 的值,即可确定出点P 对应的数;(2)表示出点P 对应的数,进而表示出PA 与PB ,根据PA =2PB 求出t 的值即可;(3)因为OM >ON ,只有甲乙均反弹之后在中点相遇一种情况,设点M 对应的数为m ,点N 对应的数为n ,时间为t ,则M 、N 的中点对应的数为2m n +,根据甲、乙两个弹珠相遇的位置恰好到点M 和点N 的距离相等列出关系式即可.【详解】解:(1)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是﹣5和1,设点P 对应的数为x ,则BP =1-x ,PA =x +5,∵BP =PA ,∴1-x =x +5,解得:x =-2,∴点P 对应的数为-2;(2)P 对应的数为-5+2t ,∴PA =2t ,PB =|-5+2t -1|=|2t -6|,∵PA =2PB ,∴2t =2|2t -6|,当t =2t -6时,t =6;当t +2t -6=0时,t =2;答:当t =2或6时,恰好使得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的距离的2倍;(3)设点M 对应的数为m ,点N 对应的数为n ,时间为t ,则M 、N 的中点对应的数为2m n +, ∴MN =n -m ,OM =-m ,ON =n ,∴()()252502t t n m m n t m m ⎧+=-⎪+⎨⎛⎫=-+- ⎪⎪⎝⎭⎩,即()()351073352t n m n m t ⎧=-⎪⎨-=⎪⎩, 化简得m +13n =0.【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两点间的距离,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及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10.(1)点E(2)① 90;② 30或150(3)N(00,【解析】【分析】(1)AE、BE、AB满足勾股定理,且AE=AB,可知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EB=45°,故E点可使线段AB的可视角为45°.(2)①由半径所对的圆周角为90°即可得出∠AMB为90°.②连接AP、BP,即可得出ABP△为等边三角形,由圆周角定理即可求得∠AMB为30°或150°.(3)以AB为弦作圆M且过点N,由圆周角定理可得出当圆心角AMB最大时,圆周角ANB最大,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得出当y轴与圆M相切时圆心角AMB最大,进而可求得N点坐标.(1)连接AE,BE∵AE=4,AB=4,AE⊥AB∴AB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B=45°.故使得线段AB的可视角为45°的可视点是点E.(2)①有题意可知,此时AB为⊙P直径由半径所对的圆周角为90°可知∠AMB为90°②当⊙P的半径为4时,AB为⊙P一条弦,连接AP,BP∵BP=AP=4,AB=4∴ABP△为等边三角形∴∠APB=60°当点M在圆心一侧由圆周角定理知∠AMB=当点M不在圆心一侧由内切四边形性质可知∠AMB=180°-30°=150°。

专题24 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原卷版)-【搞定压轴题】202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全揭秘(四川专用)

专题24 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原卷版)-【搞定压轴题】202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全揭秘(四川专用)

专题24 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真题精选】1.(2021·成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h)2+k与x 轴相交于O,A两点,顶点P的坐标为(2,﹣1).点B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AP,AB,过点B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B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ABC=∠OAP,且点C位于x轴上方,求点C的坐标;(3)若点B的横坐标为t,∠ABC=90°,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C的横坐标,并求出当t<0时,点C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2020•泸州)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经过A(﹣2,0),B(4,0),C(0,4)三点.(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经过点B的直线交y轴于点D,交线段AC于点E,若BD=5DE.∠求直线BD的解析式;∠已知点Q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l上,且纵坐标为1,点P是该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动点,且在l右侧,点R是直线BD上的动点,若∠PQR是以点Q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3.(2018•成都)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直线x=52对称轴的抛物线y=ax2+bx+c与直线l:y=kx+m(k>0)交于A(1,1),B两点,与y轴交于C(0,5),直线l与y轴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设直线l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交点为F,G是抛物线上位于对称轴右侧的一点,若AFFB=34,且∠BCG与∠BCD面积相等,求点G的坐标;(3)若在x轴上有且仅有一点P,使∠APB=90°,求k的值.【例题讲解】例1.(直角不固定)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且OC=OB,其中B点坐标为(3,0),对称轴l为直线x=1 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x轴上方有一点P,连接P A后满足∠P AB=∠CAB,记∠PBC的面积为S,求当S=10.5时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当点P 恰好落在抛物线上时,将直线BC 上下平移,平移后的直线y =x +t 与抛物线交于C ′、B ′两点(C ′在B ′的左侧),若以点C ′、B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出t 的值.例2. (直角顶点固定)抛物线y =x 2+(m +2)x +4的顶点C 在x 轴正半轴上,直 线y =x +2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P 是抛物线上一点,若S △PAB =2S △ABC ,求点P 的坐标;(3)将直线AB 上下平移,平移后的直线y =x +t 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A '在B '的左侧),当以点A ',B '和(2)中第二象限的点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课后训练】1.已知抛物线1l :212y ax =-的项点为P ,交x 轴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左侧),且sin 5ABP ∠=.(1)求抛物线1l 的函数解析式;(2)过点A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C ,交y 轴于点D ,若ABC ∆的面积被y 轴分为1: 4两个部分,求直线AC 的解析式;(3)在(2)的情况下,将抛物线1l 绕点P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抛物线2l ,点M 为抛物线2l 上一点,当点M 的横坐标为何值时,BDM ∆为直角三角形?2.如图,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交于A (﹣7,0),B (1,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D ,顶点坐标为M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和顶点M 的坐标;(2)如图1,点E (x ,y )为抛物线上一点,点E 不与点M 重合,当﹣7<x <﹣2时,过点E 作EF ∥x 轴,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F ,作EH ⊥x 轴与点H ,得到矩形EHDF ,求矩形EHDF 的周长的最大值;(3)如图2,点P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是否存在点P ,使以点P 、A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经过点A (﹣1,0)和C (0,3).(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 A +PC 的值最小?如果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M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MAC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M 的坐标.4.如图,抛物线y =ax 2+bx +c (a ≠0)与直线y =﹣x ﹣2相交于A (﹣2,0),B (m ,﹣6)两点,且抛物线经过点C (5,0).点P 是直线下方的抛物线上异于A 、B 的动点.过点P 作PD ∠x 轴于点D ,交直线于点E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结P A 、PB 、BD ,当S ∠ADB ═23S ∠P AB 时,求S ∠P AB ; (3)是否存在点P ,使得∠PB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在矩形OABC 中,点O 为原点,点A 的坐标为(0,8),点C 的坐标为(6,0),抛物线249y x bx c =-++经过点A 、C ,与AB 交于点D . (1)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点P 为线段BC 上一个动点(不与点C 重合),点Q 为线段AC 上一个动点,AQ=CP ,连接PQ ,设CP=m ,∠CPQ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m 的函数表达式;∠当S 最大时,在抛物线249y x bx c =-++的对称轴l 上,若存在点F ,使∠DFQ 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y ax bx c =++(a≠0)与y 轴交与点C (0,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B 坐标为(4,0),抛物线的对称轴方程为x=1.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 从A 点出发,在线段AB 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 点运动,同时点N 从B 点出发,在线段BC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点运动,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停止运动,设∠MBN 的面积为S ,点M 运动时间为t ,试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并求S 的最大值;(3)在点M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MBN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k﹣1)x﹣k与直线y=kx+1交于A,B 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1)如图1,当k=1时,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直线AB下方,试求出∠ABP面积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如图2,抛物线y=x2+(k﹣1)x﹣k(k>0)与x轴交于点C、D两点(点C在点D的左侧),在直线y=kx+1上是否存在唯一一点Q,使得∠OQC=90°?若存在,请求出此时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5与x轴交于A(﹣1,0),B(5,0)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与点C,B不重合),过点D作DF⊥x轴于点F,交直线BC于点E,连接BD,直线BC能否把△BDF分成面积之比为2:3的两部分?若能,请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若M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使得△MBC为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9.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A、B,与y轴负半轴交于点C,且OC=OB,其中B点坐标为(3,0),对称轴l为直线x=1 2.(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x轴上方有一点P,连接PA后满足∠PAB=∠CAB,记△PBC的面积为S,求S=10.5时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当点P恰好落在抛物线上时,将直线BC上下平移,平移后的直线y=x+t与抛物线交于C′、B′两点(C′在B′的左侧),若以点C′、B′、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求出t的值.。

二次函数中等题

二次函数中等题

2019年中考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kx+1(k≠0)与直线x=k,直线y=-k分别交于点A,B,直线x=k与直线y=-k交于点C.(1)求直线l与y轴的交点坐标;(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记线段AB,BC,CA围成的区域(不含边界)为W.当k=2时,结合函数图象,求区域W内的整点个数;2018年中考: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4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抛物线y=ax2+bx-3a经过点A将点B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1)求点C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017年中考: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4x+3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求直线BC的表达式;2016年中考: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A,B.(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

当m=1时,求线段AB上整点的个数;2015年中考: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0,2)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直线y=x-1交于点A,点A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B,抛物线C1:y=x2+bx+c经过点A,B。

(1)求点A,B的坐标;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2)求抛物线C12014年中考: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2x2+mx+n经过点A(0,﹣2),B(3,4).(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对称轴;(2)设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C,点D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记抛物线在A,B之间的部分为图象G(包含A,B两点).若直线CD与图象G有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点D纵坐标t的取值范围.2013年中考: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x2-2mx-2(m≠0)与y轴交于点A,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B。

(1)求点A,B的坐标;(2)设直线l与直线AB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直线l的解析式;2011年中考: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mx2+(m﹣3)x﹣3(m>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点A的坐标;(2)当∠ABC=45°时,求m的值;2019年一模(房山)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mx+n的图象经过点A(−1,a),B(3,a),且顶点的纵坐标为-4.求m、n和a的值;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与过点(0,5)平行于x轴的直线l交于点B,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点C.(1)求点B和点C坐标;(2)已知某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x2-2mx+m2-m.如果该抛物线顶点在直线y=x+4上,求m的值;11.已知抛物线y=x2-2mx+m2-4,抛物线的顶点为P.(1)求点P的纵坐标.(2)设抛物线x轴交于A、B两点,A(x1,y1),B(x2,y2)x2>x1,.判断AB长是否为定值,并证明.1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mx+m2-3与y轴交于点A,过A作AB∥x轴与直线x=4交于B点.(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当抛物线经过点A,B时,求此时抛物线的表达式;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1(k≠0)经过点A(2,3),与y轴交于点B,与抛物线y=ax2+bx+a的对称轴交于点C(m,2).(1)求m的值;(2)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14. 已知二次函数y=x2-ax+b在x=0和x=4时的函数值相等.(1)求二次函数y=x2-ax+b的对称轴;(2)过P(0,1)作x轴的平行线与二次函数y=x2-ax+b的图象交于不同的两点M、N.当MN=2时,求b的值;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4ax+3a-2(a≠0)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A,将点A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B的坐标;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ax-3a(a≠0)的顶点为D,与x轴交于A,Ba 时,求点A,B,D的坐标;两点(A在B的左侧).当1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m x+n(a≠0).当m=2时,①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并用含n的式子表示顶点的纵坐标;②若点A(-2,y1)B(x2,y2)都在抛物线上,且y2>y1,则x2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 x2+(m-3)x-3(m>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AB=4 ,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点A和顶点D的坐标;(2)将点D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E,求直线BE的表达式;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 x2+bx+c过原点和点A(-2,0).(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已知点B(0),记抛物线与直线AB围成的封闭区域(不含边界)为W.当=1a时,求出区域W内的整点个数;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 x2+6mx+9m+1(m≠0)(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和B(点A在点B的左侧),且AB=4,求m的值;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 x2+bx+c(a>0)经过点A(0,-3)和B(3,0).(1)求c的值及a,b满足的关系式;(2)若抛物线在A,B两点间,从左到右上升,求a的取值范围;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2ax+a2+2的顶点C,过点B(0,t)作与y 轴垂直的直线l,分别交抛物线于E,F两点,设点E(x1,y1),点F(x2,y2)(x1<x2).(1)求抛物线顶点C的坐标;(2)当点C到直线l的距离为2时,求线段EF的长;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x+a-3,当a=0时,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A,将点A向右平移4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求点B的坐标;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中,抛物线y=ax2-4ax+1(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若抛物线过点A(-1,6),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019年二模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mx+m2-1与y轴交于点C.(1)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y=x2-2mx+m2-1沿直线y=-1翻折,得到的新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D.若m>0,CD=8,求m的值;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ax2+bx+a-2的对称轴是直线x=1.(1)含a的式子表示b,并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已知点A(0,-4),B(2,-3),若抛物线与线段AB没有公共点,结合函数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2x(a≠0)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P.求点P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y=ax2-2ax+3与直线l:y=kx+b交于A,B两点,且点A在y轴上,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1)求点A的坐标;(2)若a=-1,求直线l的解析式;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x2-2mx+m2-1.(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用含m的式子去表示);(2)若点(m 2, y1),(m, y2),(m+3,y3)都在抛物线y=x2-2mx+m2-1上,则y1, y2,y3的大小关系为;3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C1:y=ax2-2ax-3a(a≠0)和点A(0,-3) .将点A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点B.(1)求点B的坐标;(2)求抛物线C1的对称轴;3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x2+2mx+2m-3(m>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该抛物线的顶点D的纵坐标是-4.(1)求点A、B的坐标;(2)设直线l与直线AC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直线l的表达式;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2),B(2,2),抛物线F:y=x2-2mx+m2-2.[来源:Z.xx.求:(1)抛物线F的顶点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2)若点A在抛物线上,求m的值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1与抛物线y=ax2-+bx+3a交于点A和点B,点A在x轴上.求点A的坐标.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与抛物线y=ax2-(3+a)x+3(a≠0)交于A,B两点,并且OA<OB.当a=1时,求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3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顶点为P,且该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我们规定:抛物线与x轴围成的封闭区域称为“G区域”(不包含边界);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称为整点.(1)求抛物线y=ax2-2ax-3a顶点P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果抛物线y=ax2-2ax-3a经过(1, 3).①求a的值;②在①的条件下,直接写出“G区域”内整点的个数.35.已知:二次函数C1:y=ax2+2ax+a-1.(a≠0)(1)把二次函数C1的表达式化成y=a(x-h)2+b(a≠0)的形式,并写出顶点坐标;(2)已知二次函数C1的图象经过点A(-3,1).①求a的值;②点B在二次函数C1的图象上,点A,B关于对称轴对称,连接AB.二次函数C2:y2=k x2+kx(k≠0).的图象,与线段AB只有一个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2018年一模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G:y=mx2+2mx+m-1(m≠0).与y轴交于点C C,抛物线G的顶点为D,直线l:y=mx+m-1(m≠0)..(1)当m=1时,画出直线l和抛物线G,并直接写出直线l被抛物线G截得的线段长.(2)随着m取值的变化,判断点C,D是否都在直线l上并说明理由.3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G1:y=mx2+23(m≠0抛物线G2,点A是抛物线G2的顶点.(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2)过点(0,3)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l与抛物线2G交于B,C两点.①当∠BAC=90°时,求抛物线G2的表达式;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x 2+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 =2. (1)求b 的值;(2)在y 轴上有一动点P (0,m ),过点P 作垂直y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A (x 1,y 1),B (x 2 ,y 2),其中x 1<x 2 .当x 2-x 1=3时,结合函数图象,求出m 的值;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nx 2-4nx+4n-1(n ≠0),与x 轴交于点C ,D(点C 在点D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A . (1)求抛物线顶点M 的坐标;(2)若点A 的坐标为(0,3),AB ∥x 轴,交抛物线于点B ,求点B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在B ,C 两点之间的部分沿y 轴翻折,翻折后的图象记为G ,若直线y=21x+m 与图象G 有一个交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4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y=x 2-2ax+b 的顶点在 x 轴上,P(x 1,m),Q(x 2,m)(x 1<x 2)是此抛物线上的两点.若a=1, 求:(1)当m=b 时,求x 1,x 2的值;(2)将抛物线沿y 轴平移,使得它与x 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试描述出这一变化过程;4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ax 2-4ax-4(a ≠0)与y 轴交于点A ,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 .求点A ,B 的坐标;4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4ax+3a-2(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1)当抛物线过原点时,求实数a的值;(2)①求抛物线的对称轴;②求抛物线的顶点的纵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4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4ax+3a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是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抛物线的表达式;44. 抛物线y=ax2+bx-3分别交x轴于点A(-1,0),C(3,0),交y轴于点B,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D. 点P为线段OB上的点,点E为线段AB上的点,且PE⊥AB.(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计算PEPB的值;45.有一个二次函数满足以下条件:①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1,0),B(x2,y2)(1,0)A, (点B在点A的右侧);②对称轴是x=3;③该函数有最小值是-2.请根据以上信息求出二次函数表达式;4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31)2(0)y x m x m m m =-+++>,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点A 1(,0)x ,B 2(,0)x ,且12x x <. (1)求1223-+x x 的值;4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抛物线2y x bx c =++顶点A 的横坐标是-1,且与y 轴交于点B (0,-1),点P 为抛物线上一点.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将抛物线2y x bx c =++向下平移4个单位,点P 平移后的对应点为Q .如果OP =OQ ,求点Q 的坐标.4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C 是二次函数2441y mx mx m =+++的图象的顶点,一次函数4+=x y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 (1)请你求出点A ,B ,C 的坐标;2018年二模东城4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0y ax bx a =+-≠经过点()1,0A -和点()45B ,.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直线AB 关于x 轴的对称直线的表达式;西城50. 抛物线M :241y ax ax a =-+- (a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抛物线M 的对称轴是直线____________; (2)当AB =2时,求抛物线M 的函数表达式; 朝阳51.已知二次函数)0(222≠--=a ax ax y . (1)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 ;(2)若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当-1≤x ≤5时,函数图象的最高点为M ,最低点为N ,点M的纵坐标为211,求点M 和点N 的坐标;5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2y x hx h =-+的图象的顶点为点D . 当1h =-时,求点D 的坐标;石景山5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40y ax x c a =++≠经过点()34,A -和()02,B .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和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在A 、B 之间的部分记为图象M (含A 、B 两点).将图象M 沿直线3x =翻折,得到图象N .若过点()94,C 的直线y kx b =+与图象M 、图象N 都相交,且只有两个交点,求b 的取值范围.昌平5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3(0)y ax ax a a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若点P (m ,n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为点D .①在0a >的条件下,当22m -≤≤时,n 的取值范围是45n -≤≤,求抛物线的表达式;l房山5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2y ax bx c =++(0a ≠)的图象经过A (0,4),B(2,0),C (-2,0)三点.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在x 轴上有一点D (-4,0),将二次函数的图象沿射线DA 方向平移,使图象再次经过点B .①求平移后图象顶点E 的坐标;2017年一模西城. 5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5)12(2-++-=m x m mx y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m 取满足条件的最小的整数,①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②当n ≤x ≤1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6≤y ≤4-n ,求n 的值;东城.57.二次函数2(2)2(2)5y m x m x m =+-+-+,其中20m +>. (1)求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 (2)过动点C (0, n )作直线l ⊥y 轴.① 当直线l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 求n 与m 的函数关系;② 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将抛物线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 当n =7时,直线l 与新的图象恰好有三个公共点,求此时m 的值;朝阳.5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 中,抛物线2211222y x mx m m =-++-的顶点在x 轴上.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2)点Q 是x 轴上一点,①若在抛物线上存在点P ,使得∠POQ =45°,求点P 的坐标房山. 5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2-=x y 与y 轴交于点A ,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过点B 作y 轴的垂线l ,直线l 与直线32-=x y 交于点C. (1)求点C 的坐标;顺义.60.如图,已知抛物线28(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A (-2,0),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OC :OB=2:1.(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其顶点D 的坐标;(2)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CD 于点E 、F ,将抛物线沿其对称轴向上平移m 个单位,使抛物线与线段EF (含线段端点)只有1个公共点.求m 的取值范围.平谷.61.直线3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直线1x =-的对称点为点C . (1)求点C 的坐标;(2)若抛物线()230y mx nx m m =+-≠经过A ,B ,C 三点,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海淀.6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22y mx m x =-+交y 轴于A 点,交直线x =4于B 点.(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若AB ∥x 轴,求抛物线的表达式;丰台.6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01242≠-+-=m m mx mx y 与平行于x 轴的一条直线交于A ,B 两点.(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如果点A 的坐标是(-1,-2),求点B 的坐标;石景山.6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443(0)y ax ax a a =-+-≠的顶点为A . (1)求顶点A 的坐标;(2)过点(0,5)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与抛物线 2443(0)y ax ax a a =-+-≠交于B ,C 两点.当2a =时,求线段BC 的长;通州.6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22+-+-=m m mx x y 的顶点为D.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 (-3,m ),B (1,m ).(1)求点D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若该抛物线经过点B (1,m ),求m 的值;怀柔.66.已知二次函数122-++=a ax ax y (a>0). (1)求证: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 (2)求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017年二模6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21y x mx m m =-+--+. (1)当抛物线的顶点在x 轴上时,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不论m 取何值时,抛物线的顶点始终在一条直线上,求该直线的解析式;6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mx 2-2mx +2(m ≠0)与y 轴交于点A ,其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B .求点A ,B 的坐标;69.抛物线2224y x mx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CD ∥x 轴,点D 在点C 的左侧,12CD AB =,求点D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在直线x =t 右侧的部分沿直线x =t 翻折后的图形记为G ,若图形G 与线段CD 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7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y x =+与y 轴交于点A ,并且经过点B(3,n).求点B 的坐标;7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1,0),B (3,0)两点.(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抛物线2y x bx c =-++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记为图象G ,如果过点P (-3,4)的直线y =mx +n(m ≠0)与图象G 有唯一公共点,请结合图象,求n 的取值范围.7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12212+-+=a x ax y 与y 轴交于点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且点A 的横坐标为﹣1.(1)求a 的值;(2)设抛物线的顶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 ′,求点P ′的坐标;7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1C :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3,0(),且4AB =.(1)求抛物线1C 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7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4440y mx mx m m =-++≠的顶点为P .P ,M 两点关于原点O 成中心对称.(1)求点P ,M 的坐标;(2)若该抛物线经过原点,求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沿x 轴翻折,翻折后的图象在05x ≤≤的部分记为图象H ,点N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经过M ,N 的直线与图象H 有两个公共点,结合图象求出点N 的纵坐标n 的取值范围.75.已知:二次函数1422-++=m x x y ,与x 轴的公共点为A ,B .(1)如果A 与B 重合,求m 的值;(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①当1=m 时,求线段AB 上整点的个数;7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 =ax 2+2ax -3a (a > 0)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线段AB 的长;(2)若抛物线的顶点为P ,若∠APB =120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
点a是一个平凡的点,它有着平凡的位置,位置就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点a被写成坐标形式,它的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的位置可以由x和y轴决定,我们可以使用点a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来计算它在xoy平面上的位置。

其实,点a还有更多有趣的信息,它也可以被用
来对xoy平面中的物体进行补充和分析。

点a所在的位置也可以用一些函数来描述,比如可以用圆心为原点、半径为2的圆来描述点a,也可以用一元二次函数来表示,比如y = 3x2 - 1。

由于x和y轴的定位,点a为平
面图形的锚点,它的位置也可以用于标记物体的位置或变形。

点a在xoy平面上的位置是它所属的空间中的位置,它可以被用来表示一个给定点相对于xoy平面上其他点的位置。

这一点也可以抽象为一个数学公式,表示点a在xoy平面上的
物理位置。

点a是一个一般的点,它的位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它的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y。

由点a的横纵坐标,我们可以计算它在xoy平面上的位置,而且点a的位置也可以用一些函数描述,它也可以被用来表示一个给定点相对于xoy平面上其他点的位置。

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专练2023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共25题)(解析版)

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专练2023中考真题分类汇编(共25题)(解析版)

专题32函数与几何综合问题(25题)一、填空题1.(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B 的坐标为()86-,,过点B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 、点A ,直线26y x =--与AB 交于点D .与y 轴交于点E .动点M 在线段BC 上,动点N 在直线26y x =--上,若AMN 是以点N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点M 的坐标为【答案】()8,6M -或28,3M ⎛⎫- ⎪⎝⎭【分析】如图,由AMN 是以点N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N 在以AM 为直径的圆H 上,MN AN =,可得N 是圆H 与直线26y x =--的交点,当,M B 重合时,符合题意,可得()8,6M -,当N 在AM 的上方时,如图,过N 作NJ y ⊥轴于J ,延长MB 交BJ 于K ,则90NJA MKN ∠=∠=︒,8JK AB ==,证明MNK NAJ ≌,设(),26N x x --,可得MK NJ x ==-,266212KN AJ x x ==---=--,而8KJ AB ==,则2128x x ---=,再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AMN 是以点N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N 在以AM 为直径的圆H 上,MN AN =,∴N 是圆H 与直线26y x =--的交点,当,M B 重合时,∵()8,6B -,则()4,3H -,∴4MH AH NH ===,符合题意,∴()8,6M -,当N 在AM 的上方时,如图,过N 作NJ y ⊥轴于J ,延长MB 交BJ 于K ,则90NJA MKN ∠=∠=︒,8JK AB ==,∴90NAJ ANJ ∠+∠=︒,【答案】392【分析】作出点()32C -,,作CD 直角三角形求得1103F ⎛⎫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DG y ⊥轴于点G ,此时35BH +【详解】解:∵直线123y x =-+则2CP =,3OP =,∵CFP AFD ∠=∠,∴FCP FAD ∠=∠,∴tan tan FCP FAD ∠=∠,∴PF OB PC OA=,即226PF =,∴23PF =,则1103F ⎛⎫ ⎪⎝⎭,,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kx =+则321103k b k b +=-⎧⎪⎨+=⎪⎩,解得311k b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3y x =联立,311123y x y x =-⎧⎪⎨=-+⎪⎩,解得⎧⎪⎪⎨⎪⎪⎩即3971010D ⎛⎫ ⎪⎝⎭,;过点D 作DG y ⊥轴于点G ,②如图2,直线BM过AC中点,直线BM解析式为1522y x=-+,AC中点坐标为910a=;③如图3,直线CM过AB中点,AB中点坐标为()3,0,5⑤如图5,直线ME ∥AC ,MN CO ∥,则EMN ACO∽∴12BE AB =,又4AB =,∴22BE =,∵53222BN =-=<,∴不成立;⑥如图6,直线ME ∥BC ,同理可得12AE AB =,∴22AE =,222NE =-,tan tan MEN CBO ∠∠=,∴155222a =-,解得212a +=;综上所述,910a =或225+或212+.【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以上知识,并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二、解答题4.(2023·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 Y 的顶点B ,C 在x 轴上,D(1)求点B 的坐标;(2)若:2:1OD OC =,直线y x b =-+分别交x DC 延长线于点N ,求tan MND ∠的值;(3)在(2)的条件下,点P 在y 轴上,在直线存在,请直接写出等腰三角形的个数和其中两个点【答案】(1)()4,0B -(2)1tan 3MND ∠=(3)存在,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8个,1652Q ⎛- ⎝【分析】(1)解方程得到OB ,OC 的长,从而得到点(2)由:2:1OD OC =,2OC =,得4OD =线y x b =-+中,求得b 的值,从而得到直线的解析式,进而求得点45FEO ∠=︒.过点C 作CH EN ⊥于H ,过点::2:1DO OC NK CK ==,进而得到2NK CK =EC CK =,由211EC OC OE =-=-=可得CK 得到22cos EK EN KEN ==∠,在Rt ECH △中,322NH EN EH =-=,最终可得结果tan MND ∠(3)分PN PQ =,PN NQ =,PQ NQ =三大类求解,共有【详解】(1)解方程2680x x -+=,得14x =OB OC > ,(3)解:由(2)知:直线EF 解析式为设()0,P p ,(),1Q q q -+,①当5PN QN ==时,()()2223025p -+--=,()23q -+解得6p =-或2p =,6522q +=或∴1652524,22Q ⎛⎫-- ⎪ ⎪⎝⎭,2652Q ⎛+ ⎝如图,11PQ N 、12PQ N 、21P Q N ;②当5PQ QN ==时,由①知:1652524,22Q ⎛⎫-- ⎪ ⎪⎝⎭,2652,2Q ⎛+ ⎝;③当5PN PQ ==时,由①知:()10,6P -,()20,2P ,当()10,6P -时,()()22061q q -+-+-解得13q =(舍去),24q =,∴()34,3Q -,如图,当()20,2P 时,()()220215q q -++-=解得13q =(舍去),24q =-,综上,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8个,符合题意的Q 坐标为16525,2Q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5.(2023·湖南·统考中考真题)如图,点使得DBC CAB ∠=∠,点E 是弦AC 上一动点(不与点交BC 的延长线于点N ,交O 于点M (1)BD 是O 的切线吗?请作出你的判断并给出证明;(2)记BDC ABC ADB ,,的面积分别为(3)若O 的半径为1,设FM x =,FE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答案】(1)BD 是O 的切线,证明见解析(2)152+∴在Rt OFM △中,2OF OM =∴211BF BO OF x =+=+-,AF2②若a c=,则A、B关于y轴对称,以综上,以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构成正方形,此时【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1)当45QPB ∠=︒时,求四边形(2)当点P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设【答案】(1)438+(2)23234312x S x =++【分析】(1)连接BD 、可得PBQ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四边形ABCD 为菱形,∠PB x=,23BQ=,PBQ(1)求点,A B 的坐标;(2)随着点E 在线段BC 上运动.①EDA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②线段BF 的长度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线段DE 的中点在该二次函数的因象的对称轴上时,【答案】(1)()20A ,,()13B ,;∵()2313y x =--+,∴抛物线对称轴为1x =,即1ON =,∵将线段AB 绕点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2OA OB AC BC ====,∴四边形OACB 是菱形,∴BC OA ∥,∵DH BN ⊥,AN BN ⊥,∴DH BC OA ∥∥,∴MBE MHD ∠∠=,MEB MDH ∠∠=∵DE 的中点为点M ,∴MD ME =,∴MBE MHD ≌,∴DH BE =,∵90ANM ∠=︒,∴1809090MBE ANM ∠∠=︒-︒=︒=,∵DE 的中点为点M ,DAE 是等边三角形,∴AM DE ⊥,∴90AME ∠=︒,∴180BME NMA ∠∠+=︒,∴BME NAM ∠∠=,(1)求点,,D E C 的坐标;(2)F 是线段OE 上一点()OF EF <,连接,AF DF ①求证:DFC △是直角三角形;②DFC ∠的平分线FK 交线段DC 于点,K P 是直线坐标.【答案】(1)(3,1)C ,(0,2)D ,(6,0)E (2)①证明见解析,②点P 的坐标为(1,3)或(7,3【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及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交点求解即可;(2)①设(,0),F m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m-①抛物线231y x x =-++交y 轴于点A ,当0x =时,1,y =.(0,1),A ∴1OA ∴=,在Rt AOF 中,90AOF ∠=︒,由勾股定理得222AF OA OF +=,设(,0),F m ,OF m ∴=221AF m ∴=+,(6,0),E .6,OE ∴=6EF OE OF m ∴=-=-,2221,AF EF += 221(6)21,m m ∴++-=122,4m m ∴==,,OF EF < 2,m ∴=2OF ∴=,(2,0)F ∴.(0,2),D 2OD ∴=,OD OF ∴=.DOF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OFD ∴∠=︒.过点C 作CG x ⊥轴,垂足为G .(3,1),C 1,3CG OG ∴==,1,GF OG OF =-= ,CG GF ∴=CGF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45,GFC ∴∠︒=90,DFC ∴∠=︒DFC ∴ 是直角三角形.②FK 平分,90,DFC DFC ∠∠=︒(1)BP 的长为__________,CM 的长为_________(2)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当四边形PQMN 是轴对称图形时,直接写出x 【答案】(1)()4x -;x(2)()(241216024162x x y x x ⎧-+⎪=⎨-+<≤⎪⎩(3)43x =或83x =【分析】(1)根据正方形中心对称的性质得出OM ANP CQM ≌即可;(2)分02x <≤,2<两种情况分别画出图形,根据正方形的面积,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3)根据(2)的图形,分类讨论即可求解.【详解】(1)解:依题意,1AP x x =⨯=()cm ,则∵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AD BC DAB ∠=∠=︒∥,∵点O 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中点,∴,OM OP OQ ON ==,则四边形PQMN 是平行四边形,∴MQ PN =,MQ NP ∥∴PNQ MQN ∠=∠,又AD BC ∥,∴ANQ CQN ∠=∠,∴ANP MQC ∠=∠,在,ANP CQM 中,ANP MQC NAP QCM NP MQ ∠=∠⎧⎪∠=∠⎨⎪=⎩,∴ANP CQM ≌,∴()cm MC AP x ==故答案为:()4x -;x .(2)解:当02x <≤时,点Q 在BC 上,由(1)可得ANP CQM ≌,同理可得PBQ MDN ≌,∵4,2,PB x QB x MC x =-==,42QC x =-,则222MCQ BPQy AB S S =-- ()()164242x x x x =--⨯--241216x x =-+;当24x <≤时,如图所示,则AP x =,224AN CQ x CB x ==-=-,()244PN AP AN x x x =-=--=-+,∴()44416y x x =-+⨯=-+;综上所述,()()2412160241624x x x y x x ⎧-+<≤⎪=⎨-+<≤⎪⎩;当四边形PQMN 是菱形时,则∴()()2242x x x -+=解得:0x =(舍去)②如图所示,当PB =424x x -=-,解得x 当四边形PQMN 是菱形时,则综上所述,当四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动点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菱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当旋转角COF ∠为多少度时,OE OF =;(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2)若点(4,3)A ,求FC 的长;(3)如图3,对角线AC 交y 轴于点M ,交直线y x =于点N ,连接FN ,将OFN △1S 与2S ,设12S S S =-,AN n =,求S 关于n 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22.5︒(2)154FC =(3)212S n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得出AOG ∠=45EOG ∠=︒,即可求解;(2)过点A 作AP x ⊥轴,根据勾股定理及点的坐标得出5OA =,再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解即可;(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四点共圆条件得出O 、C 、F 、N 四点共圆,再由圆周角定理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FN ON =,90FNO ∠=︒,过点N 作GQ BC ⊥于点G ,交OA 于点形的判定和性质得出,CG OQ CO QG ==,结合图形分别表示出1S ,2S ,得出(2)过点A 作AP x ⊥轴,如图所示:∵(4,3)A ,∴3,4AP OP ==,∴5OA =,∵正方形OABC ,∴5OC OA ==,90C ∠=∴90C APO ∠∠==︒,∵AOP COF ∠∠=,∴OCF OPA ∽ ,∴OC FC OP AP=即543FC =,∴154FC =;(3)∵正方形OABC ,∵BC OA ∥,∴GQ OA ⊥,∵90FNO ∠=︒,∴1290∠∠+=︒,∵1390∠∠+=︒,∴23∠∠=,∴(AAS)FGN NQO ≌ ∴,GN OQ FG QN ==,∵GQ BC ⊥,FCO COQ ∠∠=∴四边形COQG 为矩形,∴,CG OQ CO QG ==,∴(211S S ON OQ ===(1)直接写出结果;b =_____,c =_____,点A 的坐标为_____,tan ABC ∠=______(2)如图1,当2PCB OCA ∠=∠时,求点P 的坐标;(3)如图2,点D 在y 轴负半轴上,OD OB =,点Q 为抛物线上一点,90QBD ∠=︒,点的边,DQ DB 上的动点,QE DF =,记BE Q F +的最小值为m .①求m 的值;②设PCB 的面积为S ,若214S m k =-,请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答案】(1)32,2,()1,0-,12(2)()2,3(3)解:①如图2,作DH ⊥∵90BQD BDQ ︒∠+∠=,HDF ∠∴QD HDF ∠=∠,∵QE DF =,DH BQ =,∴(SAS)BQE HDF ≌,∴BE FH =,∴BE QF FH QF QH +=+≥,∴Q ,F ,H 共线时,BE Q F +②如图3,作PT y ∥轴,交设22,1T a a ⎛⎫-+ ⎪⎝⎭,,P a ⎛ ⎝则21132222S a a ⎛=-+++ ⎝∴04S <≤,∴21044m k <-≤,∴0174k <-≤,∴1317k ≤<.【点睛】本题考查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二次函数与(1)直接判断AOB 的形状:AOB 是_________三角形;(2)求证:AOE BOD △≌△;(3)直线EA 交x 轴于点(,0),2C t t >.将经过B ,C 两点的抛物线21y ax =物线2y .①若直线EA 与抛物线1y 有唯一交点,求t 的值;②若抛物线2y 的顶点P 在直线EA 上,求t 的值;③将抛物线2y 再向下平移,22(1)t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3y .若点D 在抛物线【答案】(1)等腰直角三角形(2)详见解析(3)①3t =;②6t =;③126,55D ⎛⎫ ⎪⎝⎭【分析】(1)由(0,2),(2,0)A B 得到2OA OB ==,又由90AOB ∠=︒,即可得到结论;(2)由90EOD ∠=︒,90AOB ∠=︒得到AOE BOD ∠=∠,又有AO OB =AOE BOD △≌△;(3)①求出直线AC 的解析式和抛物线1y 的解析式,联立得()23x t -+22(3)43(3)0t t t ∆=+-⨯=-=即可得到t 的值;∵90EOD ∠=︒,90AOB ∠=︒,AOB AOD DOE ∴∠-∠=∠-∠AOE BOD ∴∠=∠,∵,AO OB OD OE ==,(SAS)AOE BOD ∴△≌△;(3)①设直线AC 的解析式为(0,2),(,0)A C t ,∴90EMO OND ∠=∠=︒,90DOE ∠=︒ ,∴EOM MEO EOM NOD ∠+∠=∠+∠∴MEO NOD ∠=∠,∵OD OE =,∴(AAS)ODN EOM ≌,∴,ON EM DN OM ==,∵OE 的解析式为2y x =-,∴设22EM OM m ==,∴DN OM m ==,EM x ⊥ 轴,∴OA EM ∥,∴~CAO CEM ,::OC CM OA EM ∴=,22t t m m∴=+,1t m t ∴=-,∴2221t EM ON OM m t ====-,DN 2,11t t D t t ⎛⎫∴ ⎪--⎝⎭, 抛物线2y 再向下平移22(1)t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222(2)y x t x(1)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当x 取何值时,S 的值最大?请求出最大值.【答案】(1)23232S x x =-+(2)当2x =时,S 的最大值为23∵顶点A 的坐标为()2,23,∴()222234OA =+=,2OG =,∴1cos 2OG AOG AO ∠==,①如图②,当边E F ''与AB 相交于点M 、边G H ''与BC 相交于点N ,且矩形E F G H ''''与菱形为五边形时,试用含有t 的式子表示S ,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②当2311334t ≤≤时,求S 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即可).【答案】(1)()3,2,33,2⎛⎫- ⎪⎝⎭(2)①332t <≤;②3316S ≤≤【分析】(1)根据矩形及菱形的性质可进行求解;(2)①由题意易得3,1EF E F EH E H ''''====,然后可得60ABO ∠=︒,则有32EM =,进而根据割补∵四边形ABCD 是菱形,且(3,0),(0,1),(2A B D ∴()()2230012AB AD ==-+-=,AC BD ⊥∴2AC =,∴()3,2C ,故答案为()3,2,33,2⎛⎫- ⎪⎝⎭;(2)解:①∵点10,2E ⎛⎫ ⎪⎝⎭,点13,2F ⎛⎫- ⎪⎝⎭,点∴矩形EFGH 中,EF x ∥轴,EH x ⊥轴,EF ∴矩形E F G H ''''中,E F x ''∥轴,E H x ''⊥轴,由点()3,0A ,点()0,1B ,得3,1OA OB ==.在Rt ABO △中,tan 3OA ABO OB ∠==,得ABO ∠在Rt BME △中,由1tan 60,12EM EB EB =⋅︒=-此时面积S 最大,最大值为133S =⨯=当1134t =时,矩形E F G H ''''和菱形ABCD 由(1)可知B 、D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3,则有点由①可知:60D B ∠=∠=︒,(1)求CE的长和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2)当PH PN<,且长度分别等于PH,PN,a的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与(3)延长PN交半圆O于点Q,当1534NQ x=-时,求【答案】(1)165CE=,25412y x=-+(2)1615或2740或6041(3)17 8【分析】(1)如图1,连接OD,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出出165CE=;证明四边形APMC是平行四边形,得出MN(2)根据BCE三边之比为3:4:5,可分为三种情况.当:3:4PH PN=时,分别列出比例式,进而即可求解.∵CD 切半圆O 于点D ,∴OD CE ⊥.∵32OA =,1AC =,∴52OC =,∴2CD =.∵BE CE ⊥,∴OD BE ∥,∴CD CO CE CB=,即5224CE =,∴165CE =.∵MN CB ∥,∴四边形APMC 是平行四边形,∴sin 1sin PH PH CM PA ===∠∵MN ME BC CE =,则90AQB AGQ ∠=∠=︒,∴QAB BQG ∠=∠.∵1534NQ x =-,PN y =。

一次函数压轴题精选(含详细答案)

一次函数压轴题精选(含详细答案)

一次函数压轴题精选(含详细答案答案)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2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直线l⊥x轴负半轴于点C,点D是直线l上一点且位于x轴上方.已知CO=CD=4.(1)求经过A,D两点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和点B的坐标;(2)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BD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直线L: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在y轴上有一点N(0,4),动点M从A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沿x轴向左移动.(1)点A的坐标:;点B的坐标:;(2)求△NOM的面积S与M的移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y轴右边,当t为何值时,△NOM≌△AOB,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若点G是线段ON上一点,连结MG,△MGN沿MG的坐标.折叠,点N恰好落在x轴上的点H处,求点G3.如图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坐标为(﹣4,0),AB∥y轴,点C在y 轴上,一次函数y=x+3的图象经过点B、C.第1页(共99页)的坐标为 ;(1)点C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点B的坐标为(2)如图②,直线l经过点C,且与直线AB交于点M,O'与O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CO'并延长,交射线AB于点D.①求证:△CMD是等腰三角形;②当CD=5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8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C,过点A作AB⊥x轴,垂足为点A,过点C作CB⊥y轴,垂足为点C,两条垂线相交于点B.(1)线段AB,BC,AC的长分别为AB=,BC=,AC=;(2)折叠图1中的△ABC,使点A与点C重合,再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折痕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CD,如图2.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题.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A:①求线段AD的长;②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AP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B:①求线段DE的长;②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以点A,P,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如图,一次函数y=x+6的图象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B,∠ABO的平分线交x轴于点C,过点C作直线CD⊥AB,垂足为点D,交y轴于点E.(1)求直线CE的解析式;(2)在线段AB上有一动点P(不与点A,B重合),过点P分别作PM⊥x轴,PN⊥y轴,垂足为点M、N,是否存在点P,使线段MN的长最小?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1,已知▱ABCD,AB∥x轴,AB=6,点A的坐标为(1,﹣4),点D的坐标为(﹣3,4),点B在第四象限,点P是▱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1)若点P在边BC上,PD=CD,求点P的坐标.(2)若点P在边AB,AD上,点P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落在直线y=x﹣1上,求点P的坐标.(3)若点P在边AB,AD,CD上,点G是AD与y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 作y轴的平行线PM,过点G作x轴的平行线GM,它们相交于点M,将△PGM 沿直线PG翻折,当点M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7.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中放入一个边长AB长为6,BC长为10的矩形纸片ABCD,B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将纸片沿着折痕AE翻折后,点D恰好落在x轴上,记为F.(1)求折痕AE所在直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2)求过D,F的直线解析式;(3)将矩形ABCD水平向右移动m个单位,则点B坐标为(m,0),其中m>0.如图2所示,连接OA,若△OAF是等腰三角形,求m的值.8.阅读理解:运用“同一图形的面积相等”可以证明一些含有线段的等式成立,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面积法.如图1,在等腰△ABC中,AB=AC,AC 边上的高为h,点M为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点M到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h1、h2,连接AM,利用S△ABC=S△ABM+S△ACM,可以得出结论:h=h1+h2.类比探究:在图1中,当点M在BC的延长线上时,猜想h、h1、h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应用: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1:y=x+3,l2:y=﹣3x+3,若l2上一点M到l1的距离是1,试运用“阅读理解”和“类比探究”中获得的结论,求出点M的坐标.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O为正方形,A点坐标为(0,2),点P为x轴负半轴上一动点,以AP为直角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PD,∠APD=90°(点D落在第四象限)(1)当点P的坐标为(﹣1,0)时,求点D的坐标;(2)点P在移动的过程中,点D是否在直线y=x﹣2上?请说明理由;(3)连接OB交AD于点G,求证:AG=DG.10.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A (﹣,0)的两条直线分别交y轴于B 、C 两点,且B 、C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 2﹣2x ﹣3=0的两个根(Ⅰ)试问:直线AC 与直线AB 是否垂直?请说明理由;(Ⅱ)若点D 在直线AC 上,且DB=DC ,求点D 的坐标;(Ⅲ)在(Ⅱ)的条件下,在直线BD 上寻找点P ,使以A 、B 、P 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11.(1)模型建立,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CB=CA ,直线ED 经过点C ,过A 作AD ⊥ED 于D ,过B 作BE ⊥ED 于E .求证△BEC ≌△CDA ;(2)模型应用:①已知直线y=x +4与y 轴交于A 点,与x 轴交于B 点,将线段AB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线段BC ,过点A ,C 作直线,求直线AC 的解析式;②如图3,矩形ABCO ,O 为坐标原点,B 的坐标为(8,6),A ,C 分别在坐标轴上,P 是线段BC 上动点,已知点D 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y=2x ﹣6上的一点,若△APD 是不以A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Rt △,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1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BO,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0),点B(0,3),点O(0,0)(1)过边OB上的动点D(点D不与点B,O重合)作DE丄OB交AB于点E,沿着DE折叠该纸片,点B落在射线BO上的点F处.①如图,当D为OB中点时,求E点的坐标;②连接AF,当△AEF为直角三角形时,求E点坐标;(2)P是AB边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重合),将△AOP沿OP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ʹOP,连接BAʹ,当BAʹ取得最小值时,求P点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13.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坐标为(﹣4,4),点B的坐标为(4,0).(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点M是坐标轴上的一个点,若AB为直角边构造直角三角形△ABM,请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M的坐标;(3)如图2,以点A为直角顶点作∠CAD=90°,射线AC交x轴的负半轴与点C,射线AD交y轴的负半轴与点D,当∠CAD绕点A旋转时,OC﹣OD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直接写出它的值;若变化,直接写出它的变化范围(不要解题过程).1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长方形OACB的顶点A、B 分别在x轴与y轴上,已知OA=6,OB=10.点D为y轴上一点,其坐标为(0,2),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线段AC﹣CB的方向运动,当点P 与点B重合时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1)当点P经过点C时,求直线DP的函数解析式;(2)①求△OPD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②如图②,把长方形沿着OP折叠,点B的对应点Bʹ恰好落在AC边上,求点P 的坐标.(3)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使△BD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2),点C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点C移动到点O时,得是等边三角形,当点始终保持△ACP是等边三角形,轴上移动时,始终保持△点C在x轴上移动时,到等边三角形AOB(此时点P与点B重合).(1)直线AB:y=mx+n与直线OB:y=kx相交于点B,不解关于x,y的方程组,请你求出它的解;(2)点C在移动的过程中,当等边三角形ACP的顶点P在第三象限时(如图所示),求证:△AOC≌△ABP;由此你发现什么结论?(3)求点C在x轴上移动时,点P所在函数图象的解析式.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4交x轴,y轴分别于点A,点B,将△AOB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直线CD交直线AB于点E,如图1:(1)求:直线CD的函数关系式;(2)如图2,连接OE,过点O作OF⊥OE交直线CD于点F,如图2,①求证:∠OEF=45°;②求:点F的坐标;(3)若点P是直线DC上一点,点Q是x轴上一点(点Q不与点O重合),当△DPQ和△DOC全等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7.已知,Rt△OAB的两直角边OA、OB分别在x轴和y轴上,如图1,A,B坐标分别为(﹣2,0),(0,4),将△OA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OCD,连接AC、BD交于点E.(1)求证:△ABE≌△DCE.(2)M为直线BD上动点,N为x轴上的点,若以A,C,M,N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M点的坐标.(3)如图2,过E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于点F,在直线EF上找一点P,使△PAC的周长最小,求P点坐标和周长的最小值.1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l2:y=kx+2k与x轴交于点C,与直线l1交于点P.(1)当k=1时,求点P的坐标;(2)如图1,点D为P A的中点,过点D作DE⊥x轴于E,交直线l2于点F,若DF=2DE,求k的值;(3)如图2,点P在第二象限内,PM⊥x轴于M,以PM为边向左作正方形PMNQ,NQ的延长线交直线l1于点R,若PR=PC,求点P的坐标.19.如图,直线y=kx+k交x轴,y轴分别于A,C,直线BC过点C交x轴于B,OC=3OA,∠CBA=45°.(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动点P从A出发沿射线AB匀速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连接CP,设△PBC的面积为S,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点P在A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过点O作OD⊥PC于D,交BC于点E,连接AE,当∠EAB=∠CPA时,在坐标轴上有点K,且KC=KP,求点K的坐标.2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y=﹣x+b交y轴于点A(0,1),交x 轴于点B,过点E(1,0)作x轴的垂线EF交AB于点D,点P从D出发,沿着射线ED的方向向上运动,设PD=n.(1)求直线AB的表达式;(2)求△ABP的面积(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3)若以P为直角顶点,P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作等腰直角△BPC,请问随着点P的运动,点C是否也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若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请求出直线解析式;若不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请说明理由.21.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E在边BC上,若∠AEF=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1)如图1,若点E是边BC的中点,M是边AB的中点,连接EM,求证:AE=EF.(2)如图2,若点E在射线BC上滑动(不与点B,C重合).①在点E滑动过程中,AE=EF是否一定成立?请说明理由;②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当点E滑动到某处时,点F恰好落在直线y=﹣2x+6上,求此时点F的坐标.22.如图,将一个正方形纸片OABC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1,0),C(0,1),P为AB边上一个动点,折叠该纸片,使O点与P点重合,折痕l与OP交于点M,与,与 对角线AC交于Q点(Ⅰ)若点P的坐标为(1,),求点M的坐标;(Ⅱ)若点P的坐标为(1,t)①求点M的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直接写出答案)②求点Q的坐标(用含t的式子表示)(直接写出答案)(Ⅲ)当点P在边AB上移动时,∠QOP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你认为不发生变化,写出它的角度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发生变化,也说明理由.23.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为坐标原点,为坐标原点,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动点D在线段BC上移动(不与B,C重合),连接OD,过点D作DE⊥OD,交边AB于点E,连接OE.记CD的长为t.(1)当t=时,求直线DE的函数表达式:(2)如果记梯形COEB的面积为S,那么是否存在S的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这个最大值及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当OD 2+DE2取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24.如图1,已知直线y=2x+2与y轴、x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B为直角顶点在第二象限作等腰Rt△ABC (1)求点C的坐标,并求出直线AC的关系式.(2)如图2,直线CB交y轴于E,在直线CB上取一点D,连接AD,若AD=AC,求证:BE=DE.(3)如图3,在(1)的条件下,直线AC交x轴于M,P(,k)是线段BC 上一点,在线段BM上是否存在一点N,使直线PN平分△BCM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OA的函数表达式为y=2x,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3x+b,点B的坐标为.点P沿折线OA﹣AB运动,且不与点O和点B重合.设点P的横坐标为m,△OPB的面积为S.(1)请直接写出b的值.(2)求点A的坐标.(3)求S与m之间函数关系,并直接写出对应的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4)过点P作OB边的高线把△OPB分成两个三角形,当其中一个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m的值.26.如图①,直线AB与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OA、OB的长度分别为a和b,且满足a 2﹣2ab+b2=0.(1)判断△AOB的形状;(2)如图②,△COB和△AOB关于y轴对称,D点在AB上,点E在BC上,且AD=BE,试问:线段OD、OE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3)将(2)中∠DOE绕点O旋转,使D、E分别落在AB,BC延长线上(如图③),∠BDE与∠COE有何关系?直接说出结论,不必说明理由.2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4,0),点B 的坐标为(0,b)(b>0),点P是直线AB上位于第二象限内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C⊥x轴于点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Q,设点P的横坐标为a.(1)当b=3时,①求直线AB的解析式;②若QO=QA,求P点的坐标.(2)是否同时存在a、b,使得△Q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a、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y=x上一点P(1,1),C为y轴上一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连接PC,线段PC绕点P顺时针旋转90°至线段PD,过点D作直线AB⊥x轴,垂足为B;直线AB与直线y=x交于点A,连接CD,直线CD与直线y=x交于点Q.(1)求证:OB=OC;(2)当点C坐标为(0,3)时,求点Q的坐标;(3)当△OPC≌△ADP时,直接写出C点的坐标.29.如图1,直线AB:y=﹣x﹣b分别与x,y轴交于A(6,0)、B两点,过点B 的直线交x轴负半轴与C,且OB:OC=3:1.(1)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直线EF:y=x﹣k(k≠0)交直线AB于E,交直线BC于点F,交x轴于D,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EF,使得S△EBD=S△FBD?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2,P为x轴上A点右侧的一动点,以P为直角顶点,BP为一腰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PQ,连接QA并延长交y轴于点K.当P点运动时,K点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它的坐标;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是(﹣8,0),点B的坐标是(0,n)(n>0).P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作PC⊥x轴,垂足为C.记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ʹ(点Pʹ不在y轴上),连接PPʹ,PʹA,PʹC.设点P的横坐标为m.(1)若点P在第一象限,记直线AB与PʹC的交点为D.当PʹD:DC=5:13时,求m的值;(2)若∠ACPʹ=60°,试用m的代数式表示n;(3)若点P在第一象限,是否同时存在m,n,使△PʹC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m,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1.如图①所示,直线L:y=m(x+10)与x轴负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1)当OA=OB时,试确定直线L的解析式;(2)在(1)的条件下,如图②所示,设Q为AB延长线上一点,作直线OQ,过A、B两点分别作AM⊥OQ于M,BN⊥OQ于N,若AM=8,BN=6,求MN的长;(3)当m取不同的值时,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分别以OB、AB为边,点B为直角顶点在第一、二象限内作等腰直角△OBF和等腰直角△ABE,连EF交y 轴于P点,如图③.问:当点B在y轴正半轴上运动时,试猜想PB的长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其值;若不是,说明理由.32.如图,一次函数的函数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Rt△ABC,且使∠ABC=30°;(1)如果点P(m,)在第二象限内,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OPB 的面积,并求当△APB与△ABC面积相等时m的值;(2)如果△QAB是等腰三角形并且点Q在坐标轴上,请求出点Q所有可能的坐标;(3)是否存在实数a,b使一次函数和y=ax+b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2x+2与y轴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直线l⊥x轴负半轴于点C,点D是直线l上一点且位于x轴上方.已知CO=CD=4.(1)求经过A,D两点的直线的函数关系式和点B的坐标;(2)在直线l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BD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对于y=2x+2,分别令x与y为0求出A与B坐标,根据CO=CD=4,求出D坐标,确定出直线AD解析式即可;(2)存在,如图所示,设出P(﹣4,p),分三种情况考虑:当BD=P1D时;当BP3=BD时;当BP4=DP4,分别求出P坐标即可.【解答】解:(1)对于直线y=2x+2,当x=0时,y=2;当y=0时,x=﹣1,∴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1,0),又∵CO=CD=4,∴点D的坐标为(﹣4,4),设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为y=kx+b,则有,解得:,∴直线AD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存在,设P(﹣4,p),分三种情况考虑:当BD=P1D时,可得(﹣1+4)2+(0﹣4)2=(p﹣4)2,解得:p=9或p=﹣1,此时P1(﹣4,9),P2(﹣4,﹣1);当BP3=BD时,则有(﹣1+4)2+(0﹣p)2=(﹣1+4)2+(0﹣4)2,解得:p=﹣4,此时P 3(﹣4,﹣4);当BP 4=DP 4时,(﹣1+4)2+(0﹣p )2=(p ﹣4)2,解得:p=,此时P 4(﹣4,),综上,共有四个点满足要求.分别是P 1(﹣4,9),P 2(﹣4,﹣4),P 3(﹣4,﹣1),P 4(﹣4,).【点评】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涉及的知识有:涉及的知识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熟练掌握一次函数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L :y=﹣x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在y 轴上有一点N (0,4),动点M 从A 点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沿x 轴向左移动. (1)点A 的坐标:的坐标: (4,0) ;点B 的坐标:的坐标: (0,2) ;(2)求△NOM 的面积S 与M 的移动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y 轴右边,当t 为何值时,△NOM ≌△AOB ,求出此时点M 的坐标; (4)在(3)的条件下,若点G 是线段ON 上一点,连结MG ,△MGN 沿MG 折叠,点N 恰好落在x 轴上的点H 处,求点G 的坐标.【分析】(1)在y=﹣x+2中,令别令y=0和x=0,则可求得A、B的坐标;(2)利用t可表示出OM,则可表示出S,注意分M在y轴右侧和左侧两种情况;(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M=OB=2,则可求得M点的坐标;(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MG平分∠OMN,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得到=,则可求得OG的长,可求得G点坐标.【解答】解:(1)在y=﹣x+2中,令y=0可求得x=4,令x=0可求得y=2,∴A(4,0),B(0,2),故答案为:(4,0);(0,2);(2)由题题意可知AM=t,①当点M在y轴右边时,OM=OA﹣AM=4﹣t,∵N(0,4),∴ON=4,∴S=OM•ON=×4×(4﹣t)=8﹣2t;②当点M在y轴左边时,则OM=AM﹣OA=t﹣4,∴S=×4×(t﹣4)=2t﹣8;(3)∵△NOM≌△AOB,∴MO=OB=2,∴M(2,0);(4)∵OM=2,ON=4,∴MN==2,∵△MGN沿MG折叠,∴∠NMG=∠OMG,∴=,且NG=ON﹣OG,∴=,解得OG=﹣1,∴G(0,﹣1).【点评】本题为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三角形的面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分类讨论思想等知识.在(1)中注意求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的方法,在(2)中注意分两种情况,在(3)中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在(4)中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求得关于OG的等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很强,但难度不大.3.如图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点A坐标为(﹣4,0),AB∥y轴,点C在y轴上,一次函数y=x+3的图象经过点B、C.的坐标为 (﹣4,2);(1)点C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0,3),点B的坐标为(2)如图②,直线l经过点C,且与直线AB交于点M,O'与O关于直线l对称,连接CO'并延长,交射线AB于点D.①求证:△CMD是等腰三角形;②当CD=5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分析】(1)设点C的坐标为(0,y),把x=0代入y=x+3中得y=3,即可求出C点的坐标;设点B的坐标为(﹣4,y),把x=﹣4代入y=x+3中得y=2,即可求出B点的坐标;(2)①根据对称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推知∠CMD=∠MCD,故MD=CD,所以CMD是等腰三角形;②如图②,过点D作DP⊥y轴于点P.利用勾股定理求得CP的长度,然后结合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求得点M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l的解析式即可.【解答】解:(1)如图①,∵A(﹣4,0),AB∥y轴,直线y=x+3经过点B、C,设点C的坐标为(0,y),把x=0代入y=x+3x+3中得y=3,∴C(0,3);设点B的坐标为(﹣4,y),把x=4代入y=x+3中得y=2,∴B(﹣4,2);故答案是:(0,3);(﹣4,2);(2)①证明:∵AB∥y轴,∴∠OCM=∠CMD.∵∠OCM=∠MCD,∴∠CMD=∠MCD,∴MD=CD,∴CMD是等腰三角形;②如图②,过点D作DP⊥y轴于点P.在直角△DCP中,由勾股定理得到:CP==3,∴OP=AD=CO+CP=3+3=6,∴AB=AD﹣DM=6﹣5=1,∴点M的坐标是(﹣4,1).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k≠0).把M(﹣4,1)、C(0,3)分别代入,得,解得,故直线l的解析式为y=x+3.【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需要综合利用勾股定理,需要综合利用勾股定理,需要综合利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对称的性质以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等知识点,难度不是很大,但是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2x +8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C ,过点A 作AB ⊥x 轴,垂足为点A ,过点C 作CB ⊥y 轴,垂足为点C ,两条垂线相交于点B .(1)线段AB ,BC ,AC 的长分别为AB= 8 ,BC= 4 ,AC= 4 ;(2)折叠图1中的△ABC ,使点A 与点C 重合,再将折叠后的图形展开,折痕DE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如图2. 请从下列A 、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我选择 A 题. A :①求线段AD 的长;②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PD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B :①求线段DE 的长;②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 (除点B 外),使得以点A ,P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先确定出OA=4,OC=8,进而得出AB=8,BC=4,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AC ;(2)A 、①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出BD=8﹣AD ,最后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②分三种情况利用方程的思想即可得出结论;B 、①利用折叠的性质得出AE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②先判断出∠APC=90°,再分情况讨论计算即可.【解答】解:(1)∵一次函数y=﹣2x +8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点C ,∴A (4,0),C (0,8), ∴OA=4,OC=8,∵AB ⊥x 轴,CB ⊥y 轴,∠AOC=90°, ∴四边形OABC 是矩形, ∴AB=OC=8,BC=OA=4,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4,故答案为:8,4,4;(2)A 、①由(1)知,BC=4,AB=8, 由折叠知,CD=AD ,在Rt △BCD 中,BD=AB ﹣AD=8﹣AD , 根据勾股定理得,CD 2=BC 2+BD 2, 即:AD 2=16+(8﹣AD )2, ∴AD=5,②由①知,D (4,5), 设P (0,y ), ∵A (4,0),∴AP 2=16+y 2,DP 2=16+(y ﹣5)2, ∵△APD 为等腰三角形, ∴Ⅰ、AP=AD , ∴16+y 2=25,∴y=±3,∴P (0,3)或(0,﹣3) Ⅱ、AP=DP , ∴16+y2=16+(y ﹣5)2,∴y=, ∴P (0,),Ⅲ、AD=DP ,25=16+(y ﹣5)2, ∴y=2或8,∴P (0,2)或(0,8).B 、①、由A ①知,AD=5, 由折叠知,AE=AC=2,DE ⊥AC 于E ,在Rt △ADE 中,DE==,②、∵以点A ,P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全等, ∴△APC ≌△ABC ,或△CPA ≌△ABC , ∴∠APC=∠ABC=90°, ∵四边形OABC 是矩形,∴△ACO ≌△CAB ,此时,符合条件,点P 和点O 重合, 即:P (0,0), 如图3,过点O 作ON ⊥AC 于N , 易证,△AON ∽△ACO , ∴,∴, ∴AN=,过点N 作NH ⊥OA , ∴NH ∥OA ,∴△ANH ∽△ACO , ∴,∴,∴NH=,AH=, ∴OH=, ∴N (,),而点P 2与点O 关于AC 对称, ∴P 2(,),同理:点B 关于AC 的对称点P 1,同上的方法得,P 1(﹣,), 即: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0,0),(,),(﹣,).【点评】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对称的性质,解(1)的关键是求出AC ,解(2)的关键是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5.如图,一次函数y=x +6的图象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ABO 的平分线交x 轴于点C ,过点C 作直线CD ⊥AB ,垂足为点D ,交y 轴于点E . (1)求直线CE 的解析式;(2)在线段AB 上有一动点P (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P 分别作PM ⊥x 轴,PN ⊥y 轴,垂足为点M 、N ,是否存在点P ,使线段MN 的长最小?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先求出AB=10,进而判断出Rt△BCD≌Rt△BCO,和△ACD∽△ABO,确定出点C(﹣3,0),再判断出△EBD≌△ABO,求出OE=BE﹣OB=4,即可得出点E坐标,最后用待定系数法即可;(2)设P(﹣m,﹣m+6),∴PN=m,PM=﹣m+6,根据勾股定理得,MN 2 =(m﹣)2+,即可得出点P横坐标,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点B的横坐标为0,点A的纵坐标为0,∴B(0,6),A(﹣8,0),∴OA=8,OB=6,∴AB==10,∵CB平分∠ABO,CD⊥AB,CO⊥BO,∴CD=CO,∵BC=BC,∴Rt△BCD≌Rt△BCO,∴BD=BO=6,∴AD=AB﹣BD=4,∵∠ADC=∠AOB=90°,∠CAD=∠BAO,∴△ACD∽△ABO,∴,∴,∴AC=5,∴OC=OA ﹣AC=3, ∴C (﹣3,0),∵∠EDB=∠AOB=90°,BD=BO ,∠EBD=∠ABO , ∴△EBD ≌△ABO , ∴BE=AB=10, ∴OE=BE ﹣OB=4, ∴E (0,﹣4),设直线CE 的解析式为y=kx ﹣4, ∴﹣3k ﹣4=0, ∴k=﹣,∴直线CE 的解析式为y=﹣x ﹣4,(2)解:存在,(﹣,),如图,∵点P 在直线y=x +6上,∴设P (﹣m ,﹣m +6),∴PN=m ,PM=﹣m +6,根据勾股定理得,MN 2=PN2+PM2=m2+(﹣m +6)2=(m ﹣)2+,∴当m=时,MN 2有最小值,则MN 有最小值,当m=时,y=﹣x +6=﹣×+6=,∴P (﹣,).【点评】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解(1)的关键是求出点C 的坐标,解(2)的关键是得出MN 2的函数关系式,是一道中等难度的中考常考题.6.如图1,已知▱ABCD ,AB ∥x 轴,AB=6,点A 的坐标为(1,﹣4),点D 的坐标为(﹣3,4),点B 在第四象限,点P 是▱ABCD 边上的一个动点. (1)若点P 在边BC 上,PD=CD ,求点P 的坐标.(2)若点P 在边AB ,AD 上,点P 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 落在直线y=x ﹣1上,求点P 的坐标.(3)若点P 在边AB ,AD ,CD 上,点G 是AD 与y 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PM ,过点G 作x 轴的平行线GM ,它们相交于点M ,将△PGM 沿直线PG 翻折,当点M 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 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分析】(1)由题意点P 与点C 重合,可得点P 坐标为(3,4);(2)分两种情形①当点P 在边AD 上时,②当点P 在边AB 上时,分别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3)分三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点P 在线段CD 上时.②如图2中,当点P 在AB 上时.③如图3中,当点P 在线段AD 上时.分别求解即可; 【解答】解:(1)∵CD=6, ∴点P 与点C 重合, ∴点P 坐标为(3,4).(2)①当点P 在边AD 上时,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2x ﹣2, 设P (a ,﹣2a ﹣2),且﹣3≤a ≤1,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Q1(a,2a+2)在直线y=x﹣1上,∴2a+2=a﹣1,解得a=﹣3,此时P(﹣3,4).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3(﹣a,﹣2a﹣2)在直线y=x﹣1上时,∴﹣2a﹣2=﹣a﹣1,解得a=﹣1,此时P(﹣1,0)②当点P在边AB上时,设P(a,﹣4)且1≤a≤7,若等P关于x轴的对称点Q2(a,4)在直线y=x﹣1上,∴4=a﹣1,解得a=5,此时P(5,﹣4),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4(﹣a,﹣4)在直线y=x﹣1上,∴﹣4=﹣a﹣1,解得a=3,此时P(3,﹣4),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4)或(﹣1,0)或(5,﹣4)或(3,﹣4).(3)①如图1中,当点P在线段CD上时,设P(m,4).在Rt△PNMʹ中,∵PM=PMʹ=6,PN=4,∴NMʹ==2,在Rt△OGMʹ中,∵OG 2+OMʹ2=GMʹ2,∴22+(2+m)2=m2,解得m=﹣, ∴P (﹣,4)根据对称性可知,P (,4)也满足条件.②如图2中,当点P 在AB 上时,易知四边形PMGMʹ是正方形,边长为2,此时P (2,﹣4).③如图3中,当点P 在线段AD 上时,设AD 交x 轴于R .易证∠MʹRG=∠MʹGR ,推出MʹR=MʹG=GM ,设MʹR=MʹG=GM=x .∵直线AD 的解析式为y=﹣2x ﹣2, ∴R (﹣1,0),在Rt △OGMʹ中,有x 2=22+(x ﹣1)2,解得x=,。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包含答案解析)(2)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平面直角坐标系》检测(包含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1,1)A --,(1,2)B ,平移线段AB ,得到线段A B '',已知A '的坐标为(3,1)-,则点B '的坐标为( ) A .(4,2)B .(5,2)C .(6,2)D .(5,3)2.已知两点(,5)A a ,(1,)B b -且直线//AB x 轴,则( ) A .a 可取任意实数,5b = B .1a =-,b 可取任意实数 C .1a ≠-,5b =D .1a =-,5b ≠3.太原植物园是山西省唯一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艺观赏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其标志性建筑为热带植物馆、沙生植物馆、主题花卉馆三个展览温室,远远望去犹如镶嵌在湖边的3颗大小不一的“露珠”(图1).若利用网格(图2)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东门的点的坐标为()3,2A ,表示热带植物馆入口的点的坐标为()3,3B -,那么儿童游乐园所在的位置C 的坐标应是( )A .()5,1-B .()2,4--C .()8,3--D .()5,1--4.点()1,3P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则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A .()4,2-B .()2,2C .()4,8--D .()2,8-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Q 的坐标是()35,1m m -+.若点Q 到x 轴的距离与到y 轴的距离相等,则m 的值为( ) A .3 B .1C .1或3D .2或36.点M 在第二象限,距离x 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3个单位长度,则M 点的坐标为( ) A .(-3,5) B .(5,- 3)C .(-5,3)D .(3,5)7.已知点M (9,﹣5)、N (﹣3,﹣5),则直线MN 与x 轴、y 轴的位置关系分别为( ) A .相交、相交 B .平行、平行 C .垂直相交、平行D .平行、垂直相交8.已知点A 的坐标为(2,1)--,点B 的坐标为(0,2)-,若将线段AB 平移至A B ''的位置,点A '的坐标为(3,2)-,则点B '的坐标为( ) A .(3,2)--B .(0,1)C .(1,1)-D .(1,1)-9.点(,)M x y 在第二象限,且230,40x y -=-=,则点M 的坐标是( ) A .(3,2)-B .(3,2)-C .(2,3)-D .(2,3)-10.如图,动点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Р的坐标是( )A .(2019,2)B .(2019,0)C .()2019,1D .(2020,1) 11.若把点A (-5m ,2m -1)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点在x 轴上,则点A 在( ) A .x 轴上B .第三象限C .y 轴上D .第四象限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且规定:正方形内不包含边界上的点,观察如图所示的中心在原点,一边平行于x 轴的正方形,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部有一个整点,边长为3的正方形内部有9个整点,…,则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个数为( )A .100B .81C .64D .49二、填空题13.点(1,1)P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1P ,则点1P 的坐标是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5,﹣8)向左平移得到点B (x +3,x ﹣2),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15.已知点A(3a ﹣6,a+4),B(﹣3,2),AB ∥y 轴,点P 为直线AB 上一点,且PA =2PB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3(1)M ,与点()3N x ,的距离是8,则x 的值是________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蚂蚁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则点2019A 的坐标是_________.18.已知点()24,1P m m +-.()1若点P 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2若点P 在第四象限,且到y 轴的距离是2,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19.已知点P 在第四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是1,到y 轴的距离是3,则P 的坐标是______.20.已知线段AB 的长度为3,且AB 平行于y 轴,A 点坐标为()32,,则B 点坐标为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将△ABC 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图中每个小方格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 1B 1C 1; (2)直接写出△A 1B 1C 1各顶点的坐标; (3)求△ABC 的面积.22.如图所示,若()34A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建立正确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将ABC 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111A B C ,在图中画出111A B C ,并写出1B 点坐标.(3)求ABC 的面积.23.已知:△A 1B 1C 1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3,4),B 1(﹣1,3),C 1(1,6),把△A 1B 1C 1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ABC ,且点A 1的对应点为A ,点B 1的对应点为B ,点C 1的对应点为C . (1)在坐标系中画出△ABC ; (2)求△ABC 的面积;(3)设点P 在y 轴上,且△APB 与△ABC 的面积相等,求点P 的坐标.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 (-1,0),点A (-4,2),AC ⊥BC 且AC=BC , 求点B 的坐标.25.如图,三角形ABC 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4,3A ,()3,1B ,()1,2C ,三角形ABC 内任意一点(),M m n .(1)将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三角形111A B C ,点C 的对应点为()14,4C ,请画出三角形111A B C 并写出1A 的坐标;(2)若三角形PQR是三角形ABC经过某种变换后得到的图形.点A的对应点为P,点B的对应点为Q,点C的对应点为R.观察变换前后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若点M经过这种变换后的对应为N,则点N的坐标为(______,______)(用含m,n的式子表示)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m,3m+6).(1)若点P与x轴的距离为9,求m的值;(2)若点P在过点A(2,﹣3)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求点P的坐标.【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A点的坐标及对应点的坐标可得线段AB向右平移4个单位,然后可得B′点的坐标.【详解】∵A(-1,-1)平移后得到点A′的坐标为(3,-1),∴向右平移4个单位,∴B(1,2)的对应点B′坐标为(1+4,2),即(5,2).故答案为:(5,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关键是掌握平移的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2.C解析:C【分析】根据平行于坐标轴的坐标特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解://AB x 轴,5b ∴=,1a ≠-. 故答案为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即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纵坐标相同,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点横坐标相同.3.D解析:D 【分析】根据A(3,2) B(−3,3)坐标确定原点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即可. 【详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C 点坐标是()5,1--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正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解题关键.4.B解析:B 【分析】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加,向上平移纵坐标加求出点P 对应点的坐标即可得解. 【详解】解:点P (-1,-3)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所得到的点的坐标为(-1+3,-3+5),即(2,2),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熟记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C【分析】根据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可得3m-5=m+1或3m-5=-(m+1),解出m的值.【详解】解:∵点A到x轴的距离与到y轴的距离相等,∴3m-5=m+1或3m-5=-(m+1),解得:m=3或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关键是掌握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6.A解析:A【分析】首先确定点的横纵坐标的正负号,再根据距坐标轴的距离确定点的坐标.【详解】解:∵点P位于第二象限,∴点的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点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点的坐标为(﹣3,5).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7.D解析:D【分析】根据点M、N的坐标可得直线MN的解析式,由此即可得.【详解】---,M N(9,5),(3,5)y=-,∴直线MN的解析式为5则直线MN与x轴平行,与y轴垂直相交,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正确求出直线的解析式是解题关键.8.C解析:C 【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以及点A ,B 的坐标,可知点A 的横坐标加上了1,纵坐标加上了1,所以平移方法是: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根据点B 的平移方法与A 点相同,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A (-2,-1)平移后对应点A '的坐标为(-3,2),∴A 点的平移方法是: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 ∴B 点的平移方法与A 点的平移方法是相同的,∴B (0,-2)平移后B '的坐标是:(0-1,-2+3)即(-1,1).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9.A解析:A 【分析】先解绝对值方程和平方根确定x 、y 的值,然后根据第二象限坐标特点确定M 的坐标即可. 【详解】解:∵230,40x y -=-= ∴x=±3,y=±2∵点(,)M x y 在第二象限 ∴x <0,y >0 ∴x=-3,y=2∴M 点坐标为(-3.2). 故答案为A .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绝对值方程和平方根以及直角坐标系内点坐标的特征,掌握坐标系内点坐标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A解析:A 【分析】根据已知提供的数据从横纵坐标分别分析得出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这一规律,进而求出即可. 【详解】解:解:根据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横坐标为2019,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为:2019÷4=504余3,故纵坐标为四个数中第三个,即为2,∴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9,2),故选:A.【点睛】本题是规律探究题,解题关键是找到动点运动过程中,每运动多少次形成一个循环.11.D解析:D【分析】让点A的纵坐标加3后等于0,即可求得m的值,进而求得点A的横纵坐标,即可判断点A所在象限.【详解】∵把点A(﹣5m,2m﹣1)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点在x轴上,∴2m﹣1+3=0,解得:m=﹣1,∴点A坐标为(5,﹣3),点A在第四象限.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平移、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等知识点,是一道小综合题.用到的知识点为: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12.B解析:B【分析】设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的坐标为(x,y),x,y都为整数,根据题意可得规律求解.【详解】解:设边长为10的正方形内部的整点的坐标为(x,y),x,y都为整数.则﹣5<x<5,﹣5<y<5,故x只可取﹣4,﹣3,﹣2,﹣1,0,1,2,3,4共9个,y只可取﹣4,﹣3,﹣2,﹣1,0,1,2,3,4共9个,它们共可组成点(x,y)的数目为9×9=81(个).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规律,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点的坐标特点规律,然后进行求解即可.二、填空题13.(-34)【分析】根据点平移的规律: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上加下减求解【详解】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点的坐标是(-34)故答案为:(-34)【点睛】此题考查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平移规律:解析:(-3,4) 【分析】根据点平移的规律: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上加下减求解. 【详解】点(1,1)P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1P , ∴点1P 的坐标是(-3,4), 故答案为:(-3,4). 【点睛】此题考查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平移规律:横坐标左减右加,纵坐标上加下减,熟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4.(﹣3﹣8)【分析】先根据向左平移纵坐标不变得出x ﹣2=﹣8求出x 再代入x+3求出点B 的横坐标即可【详解】解:∵将点A (5﹣8)向左平移得到点B (x+3x ﹣2)∴x ﹣2=﹣8解得x =﹣6∴x+3=﹣解析:(﹣3,﹣8) 【分析】先根据向左平移纵坐标不变得出x ﹣2=﹣8,求出x ,再代入x+3求出点B 的横坐标即可. 【详解】解:∵将点A (5,﹣8)向左平移得到点B (x+3,x ﹣2), ∴x ﹣2=﹣8, 解得x =﹣6, ∴x+3=﹣6+3=﹣3,∴则点B 的坐标为(﹣3,﹣8). 故答案为(﹣3,﹣8).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5.(﹣33)或(﹣3﹣1)【分析】由轴可知的横坐标相等故即可求出得根据已知分在线段上和在线段延长线两种情况求出即可得到两种情况下的坐标【详解】解:∵AB ∥y 轴∴3a ﹣6=﹣3解得a =1∴A (﹣35)∵解析:(﹣3,3) 或(﹣3,﹣1) 【分析】由//AB y 轴可知AB 的横坐标相等,故363a -=-,即可求出1a =,得3AB =,根据已知2PA PB ,分P 在线段AB 上和在线段AB 延长线两种情况求出PA ,即可得到两种情况下P 的坐标.【详解】解:∵AB ∥y 轴,∴3a ﹣6=﹣3,解得a =1,∴A (﹣3,5),∵B 点坐标为(﹣3,2),∴AB =3,B 在A 的下方,①当P 在线段AB 上时,∵PA =2PB∴PA =23AB =2, ∴此时P 坐标为(﹣3,3),②当P 在AB 延长线时,∵PA =2PB ,即AB =PB ,∴PA =2AB ,∴此时P 坐标为(﹣3,﹣1);故答案为(﹣3,3)或(﹣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掌握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所有点横坐标相等是解题的关键,并根据A 、B 两点的距离及相对位置,分类求解.16.-7或9【分析】根据纵坐标相同可知MN ∥x 轴然后分点N 在点M 的左边与右边两种情况求出点N 的横坐标即可得解【详解】∵点M (13)与点N (x3)的纵坐标都是3∴MN ∥x 轴∵MN =8∴点N 在点M 的左边时x 解析:-7或9【分析】根据纵坐标相同可知MN ∥x 轴,然后分点N 在点M 的左边与右边两种情况求出点N 的横坐标,即可得解.【详解】∵点M (1,3)与点N (x ,3)的纵坐标都是3,∴MN ∥x 轴,∵MN =8,∴点N 在点M 的左边时,x =1−8=−7,点N 在点M 的右边时,x =1+8=9,∴x 的值是-7或9.故答案为:-7或9.【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注意分情况讨论求解.17.【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形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的坐标【详解】解:由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形完成一个循环即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规律的探究掌握规律探究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20191009,0A .【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形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2019A 的坐标.【详解】解:由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形完成一个循环,201945043,20204505,∴÷=÷=()()()48122,0,4,0,6,0,,A A A()20205052,0,A ∴⨯即()20201010,0,A所以:()20191009,0.A故答案为:()20191009,0.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的坐标规律的探究,掌握规律探究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分析】(1)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列方程求出m 的值即可得到点P 的坐标;(2)根据点所在的象限确定m 的取值再根据到y 轴的距离是2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解:(1)∵点在x 轴上∴m-1=0解得m=1∴解析:()6,0 ()2,2-【分析】(1)根据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列方程求出m 的值即可得到点P 的坐标;(2)根据点所在的象限确定m 的取值,再根据到y 轴的距离是2求出m 的值即可.【详解】解:(1)∵点()24,1P m m +-在x 轴上,∴m-1=0,解得,m=1∴2m+4=6,∴点p 的坐标为:(6,0);(2)∵点P 在第四象限,∴2m+4>0且m-1<0解得,-2<m <1∵点P 到y 轴的距离是2,∴|2m+4|=2,解得,m=-1,或m=-3,∴m=-1∴点P 的坐标为(2,-2)故答案为(6,0),(2,-2)【点睛】本题考查点的坐标,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分析】先根据第四象限的点坐标符号规律可得点P 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再根据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即可得【详解】点在第四象限点P 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又到轴的距离是1到轴的距离是3点P 的纵坐标为横坐 解析:()3,1-【分析】先根据第四象限的点坐标符号规律可得点P 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再根据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即可得.【详解】点P 在第四象限,∴点P 的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 又到x 轴的距离是1,到y 轴的距离是3,∴点P 的纵坐标为1-,横坐标为3,即点P 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点睛】本题考查了象限中的点坐标、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熟练掌握象限中的点坐标符号规律是解题关键.20.或【分析】由AB ∥y 轴可得AB 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结合AB=3A (32)分B 点在A 点之上和之下两种情况可求解B 点的纵坐标进而可求解【详解】解:∵AB ∥y 轴∴AB 两点的横坐标相同∵A (32)∴B 点横坐标为解析:()3,1-或()3,5【分析】由AB ∥y 轴可得A ,B 两点的横坐标相同,结合AB=3,A (3,2),分B 点在A 点之上和之下两种情况可求解B 点的纵坐标,进而可求解.【详解】解:∵AB ∥y 轴,∴A ,B 两点的横坐标相同,∵A (3,2),∴B 点横坐标为3,∵AB=3,∴当B 点在A 点之上时,B 点纵坐标为2+3=5,∴B (3,5);∴当B 点在A 点之下时,B 点纵坐标为2-3=-1,∴B (3,-1).综上B点坐标为(3,-1)或(3,5).故答案为(3,-1)或(3,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运用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点的特征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画图见解析;(2)A1(4,0),B1(1,﹣2),C1(2,1);(3)S△ABC=72.【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图形即可;(2)根据各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写出各点坐标;(3)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顶点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2)由图可知,A1(4,0),B1(1,﹣2),C1(2,1);(3)S△ABC=1113 33131223913 2222⨯-⨯⨯-⨯⨯-⨯⨯=---=7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平移变换,熟知图形平移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1)图见解析;(2)图见解析,B1(3,-2);(3)5【分析】(1)根据点A的坐标即可建立坐标系;(2)根据平移的性质解答;(3)利用割补法求面积.【详解】(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如图,B1(3,-2);.(3)11144124234222ABCS=⨯-⨯⨯-⨯⨯-⨯⨯=5.【点睛】此题考查作图能力,根据点坐标确定直角坐标系,确定坐标系中的点坐标,作平移的图形,掌握平移的性质,割补法求网格中图形的面积,综合掌握各部分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2)4;(3)P(0,5)或(0,﹣3).【分析】(1)分别作出A1,B1,C1的对应点A,B,C即可;(2)利用分割法求解即可;(3)设P(0,m),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2)S △ABC =3×4﹣12×2×4﹣12×1×2﹣12×2×3=4. (3)设P (0,m ),由题意,12•|m ﹣1|•2=4, 解得,m =5或﹣3,∴P (0,5)或(0,﹣3).【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平移变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1,3)【分析】过点A 作AM x ⊥轴于M ,BN x ⊥轴于N ,证明AMC CNB ∆≅∆得到AM CN =,MC NB =,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过点A 作AM x ⊥轴于M ,BN x ⊥轴于N则90AMC BNC ∠=∠=︒90ACB ∠=︒190A ∴∠+∠=︒2190∠+∠=︒2A ∴∠=∠AC CB ∴=AMC CNB ∴∆≅∆AM CN ∴=,MC NB =( 1.0)C -,(4,0)M -3BN ,2ON =(1,0)N ∴()1,3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证明AMC CNB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1)画图见解析,点1A 的坐标是(7,5);(2)﹣m ,﹣n【分析】(1)由点C 与其对应点C 1的坐标得出平移方式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进而可得点A 1、B 1的坐标,描点后再顺次连接即可;(2)对比点A 、B 、C 与其对应点P 、Q 、R 可得这种变换的方式,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1)△111A B C 如图所示,点1A 的坐标是(7,5);(2)由于点A (4,3)的对应点P (﹣4,﹣3),点B (3,1)的对应点Q (﹣3,﹣1),点C (1,2)的对应点R (﹣1,﹣2),所以经过这种变换,对应点的横、纵坐标均互为相反数,因为点(),M m n ,所以点N 的坐标为(﹣m ,﹣n );故答案为:﹣m ,﹣n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变换与平移作图,属于常见题型,熟练掌握平移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1或﹣5;(2)(2,6)【分析】m+,解出m的值即可;(1)由点P与x轴的距离为9可得36=9(2)由点P在过点A(2,-3)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可得2-m=2,解出m的值即可.【详解】(1)点P(2-m,3m+6),点P在x轴的距离为9,∴|3m+6|=9,解得:m=1或-5.答:m的值为1或-5;(2)点P在过点A(2,-3)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上,∴2-m=2,解得:m=0,∴3m+6=6,∴点P的坐标为(2,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以及在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点,熟练掌握点到坐标轴的距离的意义以及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的特点是解题关键.。

2021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综合》(含答案详解)

2021年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反比例函数综合》(含答案详解)

2021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反比例函数综合》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ax+b与双曲线y=交于点A(1,m)和B (﹣2,﹣1).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点C.(1)①求k的值和点C的坐标;②求直线l的表达式;(2)过点B作y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D,经过点C的直线与直线BD交于点E.若30°≤∠CED≤45°,直接写出点E的横坐标t的取值范围.2.如图,Rt△ABP的直角顶点P在第四象限,顶点A、B分别落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两支上,且PB⊥x轴于点C,PA⊥y轴于点D,AB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点F 和E.已知点B的坐标为(1,3).(1)填空:k=;(2)证明:CD∥AB;(3)当四边形ABCD的面积和△PCD的面积相等时,求点P的坐标.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n(n<0)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与y =(x>0)交于点E,过点E作EF⊥x轴,垂足为F,且△OAB∽△FEB,相似比为.(1)若,求m的值;(2)连接OE,试探究m与n的数量关系,并直接写出直线OE的解析式.4.如图,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在第一象限).(1)当点A的横坐标为2时,求k的值;(2)若k=12,点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ACB=90°,①求△ACB的面积;②以A、B、C、D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1,2),B(4,2),以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放大得到线段CD.已知点B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画出图象;(2)判断点C是否在此函数图象上;(3)点M为直线CD上一动点,过M作x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N.若MN≥AB,直接写出点M横坐标m的取值范围.6.如图,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2,a),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一次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一次函数y=kx+1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点C的坐标为(0,3),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y=x﹣1.交边AB、OA于点D、M,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D,与BC的交点为N.(1)求BN的长.(2)点P是直线DM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D、点M重合),连接PB、PC、MN,当△BCP的面积等于四边形ABNM的面积时,求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连接CP,以CP为边作矩形CPEF,使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G 落在直线DM上,请直接写出点G的坐标.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OB,AB⊥x轴于点C,点A(,1)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1)求反比例函数y=的表达式;(2)求△AOB的面积;(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O、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简述你的理由.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一次函数y=ax+b(a≠0)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1,m)和B(﹣2,﹣1).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点C.(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3)过点B作y轴的垂线与直线AC交于点D,经过点C的直线与直线BD交于点E,且30°≤∠CED≤60°,直接写出点E的横坐标t的取值范围.10.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双曲线与直线y=2x都经过点A(2,m).(1)求k与m的值;(2)此双曲线又经过点B(n,2),点C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点,且点C到x轴的距离是2,联结AB、AC、BC,①求△ABC的面积;②点E在y轴上,△ACE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E的坐标.参考答案1.解:(1)①∵点B(﹣2,﹣1)在双曲线y=上,∴k=﹣2×(﹣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点A(1,m)在双曲线y=上,∴m=2,∴A(1,2),∵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点C,∴C(1,﹣2);②∵直线l:y=ax+b经过点A(1,2)和B(﹣2,﹣1),∴,∴,Array∴直线l的解析式为y=x+1;(2)如图,∵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点C,∴AC∥y轴,∵BD⊥y轴,∴∠BDC=90°,D(1,﹣1),∵C(1,﹣2),∴CD=1,①当点E在点D左侧时,当∠CED=45°时,DE=CD=1,∴t=0,当∠CE'D=30°时,DE'=CD=,∴t=1﹣,∵30°≤∠CED≤45°,∴1﹣≤t≤0;②当点E在点D右侧时,同①的方法得,2≤t≤1+,即:1﹣≤t≤0或2≤t≤1+.2.(1)解:∵B点(1,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k=1×3=3.故答案为:3.(2)证明:∵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设A点坐标为(a,).∵PB⊥x轴于点C,PA⊥y轴于点D,∴D点坐标为(0,),P点坐标为(1,),C点坐标为(1,0),∴PB=3﹣,PC=﹣,PA=1﹣a,PD=1,∴,,∴.又∵∠P=∠P,∴△PDC∽△PAB,∴∠CDP=∠A,∴CD∥AB.(3)解:∵四边形ABCD 的面积和△PCD 的面积相等,∴S△PAB =2S △PCD ,∴×(3﹣)×(1﹣a )=2××1×(﹣),整理得:(a ﹣1)2=2,解得:a 1=1﹣,a 2=1+(舍去),∴P 点坐标为(1,﹣3﹣3).3.解:(1)当时,直线方程是y =﹣,当x =0时,y =﹣,即A (0,﹣),则OA =.当y =0时,x =1,即B (1,0),则OB =1.∵△OAB ∽△FEB ,相似比为,∴EF =2OA =1,BF =2OB =2,OF =OB +BF =1+2=3,∴点E 的坐标为(3,1).∵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上,∴m =3×1=3;(2)∵直线y =+n (n <0)与坐标轴交于A 、B 两点,∴当x =0时,y =n ,即A (0,n ),则OA =﹣n .当y =0时,x =﹣2n ,即B (﹣2n ,0),则OB =﹣2n .∵△OAB ∽△FEB ,相似比为,∴EF =2OA =﹣2n ,BF =2OB =﹣4n ,OF =OB +BF =﹣6n ,∴点E 的坐标为(﹣6n ,﹣2n ).∵点E 在反比例函数y =(x >0)的图象上,∴m =(﹣6n )•(﹣2n )=12n 2;由点E 的坐标为(﹣6n ,﹣2n )得到直线OE 的解析式为:y =x .4.解:(1)当x =2时,y =×2=,∴点A 坐标为(2,),∵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上,∴k =2×=3,(2)①∵k =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联立方程组可得:,解得:或,∴点A(4,3),点B(﹣4,﹣3),∴AO=BO=5,又∵∠ACB=90°,∴CO=AO=BO=5,∴点C(0,5),∴△ACB的面积=×5×4+×5×4=20;②设点D坐标为(x,y),若AB为对角线,则四边形ACBD是平行四边形,∴AB与CD互相平分,∴,,∴x=0,y=﹣5,∴点D(0,﹣5);若AC为对角线,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与BD互相平分,∴,,∴x=8,y=11,∴点D(8,11);若BC为对角线,则四边形ACDB是平行四边形,∴BC与AD互相平分,∴,=,∴x=﹣8,y=﹣1,∴点D(﹣8,﹣1),综上所述:点D坐标为(0,﹣5)或(8,11)或(﹣8,﹣1).5.解:(1)将点B(4,2)代入反比例函数y=中,得,∴k=8,Array∴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图象如图1所示,(2)∵以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放大得到线段CD,且A(1,2),∴C(1×2,2×2),即C(2,4),由(1)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当x=2时,y==4,∴点C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3)∵以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放大得到线段CD,且B(4,2),∴D(4×2,2×2),即D (8,4),由(2)知,C (2,4),∴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4,∵点M 的横坐标为m ,则M (m ,4),N (m ,),∴MN =|4﹣|,∵A (1,2),B (4,2),∴AB =3,∵MN ≥AB ,∴|4﹣|≥3,∴m ≥8或m ≤,即0<m ≤或m ≥8.6.解:(1)把点A (2,a )代入反比例函数得,a ==4, ∴点A (2,4),代入y =kx +1得,4=2k +1,解得k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BD =10,∴D 的纵坐标为10, 把y =10代入得,x =6,∴OB =6,当x =6代入y =得,y =,即BC =,∴CD =BD ﹣BC =10﹣=,∴S △ACD =×(6﹣2)=.7.解:(1)依题意,得:点A 的坐标为(3,0),点B 的坐标为(3,3). 当x =3时,y =x ﹣1=2,∴点D 的坐标为(3,2).将D (3,2)代入y =,得:2=,解得:m =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当y =3时,=3,解得:x =2,∴点N 的坐标为(2,3),∴BN =3﹣2=1.(2)当y =0时,x ﹣1=0,解得:x =1,∴点M 的坐标为(1,0),∴AM =2,∴S 梯形ABNM =(BD +AM )•AB =.设点P 的坐标为(x ,x ﹣1)(x ≠1,x ≠3),∴S △BCP =BC •|3﹣y P |=|4﹣x |=,解得:x 1=1(舍去),x 2=7,∴点P 的坐标为(7,6).(3)过点C 作CF ⊥CP ,交DM 于点F ,如图2所示.设点F 的坐标为(n ,n ﹣1).∵点C 的坐标为(0,3),点P 的坐标为(7,6),∴PC 2=(0﹣7)2+(3﹣6)2=58,CF 2=(n ﹣0)2+(n ﹣1﹣3)2=2n 2﹣8n +16,PF2=(n ﹣7)2+(n ﹣1﹣6)2=2n 2﹣28n +98.∵∠PCF =90°,∴PF 2=PC 2+CF 2,即2n 2﹣28n +98=58+2n 2﹣8n +16,解得:n =,∴点F 的坐标为(,).又∵点G 为线段PF 的中点,∴点G 的坐标为(,).8.解:(1)将A (,1)代入y =,得:1=, 解得:k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 (2)∵点A 的坐标为(,1),AB ⊥x 轴于点C ,∴OC =,AC =1,∴OA ==2=2AC ,∴∠AOC =30°.∵OA ⊥OB ,∴∠AOB =90°,∴∠B =∠AOC =30°,∴AB =2OA =4,∴S △AOB =AB •OC =×4×=2. (3)在Rt △AOB 中,OA =2,∠AOB =90°,∠ABO =30°,∴OB ==2. 分三种情况考虑:①当OP =OB 时,如图2所示,∵OB =2,∴OP =2,∴点P 的坐标为(﹣2,0),(2,0),(0,﹣2),(0,2);②当BP =BO 时,如图3,过点B 做BD ⊥y 轴于点D ,则OD =BC =AB ﹣AC =3, ∵BP =BO ,∴OP =2OC =2或OP =2OD =6,∴点P 的坐标为(2,0),(0,﹣6);③当PO =PB 时,如图4所示.若点P 在x 轴上,∵PO =PB ,∠BOP =60°,∴△BOP 为等边三角形,∴OP =OB =2,∴点P 的坐标为(2,0);若点P 在y 轴上,设OP =a ,则PD =3﹣a , ∵PO =PB ,∴PB2=PD2+BD2,即a2=(3﹣a)2+12,解得:a=2,∴点P的坐标为(0,﹣2).综上所述:在坐标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以O、B、P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点P的坐标为(﹣2,0),(2,0),(0,﹣2),(0,2),(0,﹣6),(0,﹣2).9.解:(1)∵点B(﹣2,﹣1)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k=﹣2×(﹣1)=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当x=1时,m==2,∴点A的坐标为(1,2).将A(1,2),B(﹣2,﹣1)代入y=ax+b,得:,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2)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当x<﹣2或0<x<1时,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下方,∴不等式的解为x≤﹣2或0<x≤1.(3)∵点A的坐标为(1,2),点A,C关于x轴对称,∴点C的坐标为(1,﹣2).∵点B的坐标为(﹣2,﹣1),BD⊥AC,∴点D的坐标为(1,﹣1),∴CD=﹣1﹣(﹣2)=1.在Rt△CDE中,CD=1,∠CDE=90°,30°≤∠CED≤60°,∴cot∠CED=,∴≤DE≤,∴1﹣≤t≤1﹣或1+≤t≤1+.10.解:(1)∵直线y =2x 经过点A (2,m ),∴m =2×2=4,∴点A 的坐标为(2,4).∵双曲线经过点A (2,4), ∴4=,∴k =8.(2)①由(1)得:双曲线的表达式为y =.∵双曲线y =经过点B (n ,2),∴2=,∴n =4,∴点B 的坐标为(4,2).∵点C 是y 轴的负半轴上的一点,且点C 到x 轴的距离是2, ∴点C 的坐标为(0,﹣2),∴AB ==2,BC ==4,AC ==2.∵(2)2+(4)2=(2)2,∴AB 2+BC 2=AC 2,∴∠ABC =90°,∴S △ABC =AB •BC =×2×4=8.②设点E 的坐标为(0,a ),∴AE 2=(0﹣2)2+(a ﹣4)2=a 2﹣8a +20,CE 2=[a ﹣(﹣2)]2=a 2+4a +4,AC 2=40.分三种情况考虑,如图2所示.(i )当AE =AC 时,a 2﹣8a +20=40,解得:a 1=﹣2(舍去),a 2=10,∴点E 1的坐标为(0,10);(ii )当CE =AC 时,a 2+4a +4=40,解得:a 3=﹣2+2,a 4=﹣2﹣2,∴点E 2的坐标为(0,﹣2+2),点E 3的坐标为(0,﹣2﹣2); (iii )当CE =AE 时,a 2+4a +4=a 2﹣8a +20,解得:a =,∴点E 4的坐标为(0,).综上所述:点E 的坐标为(0,10),(0,﹣2+2),(0,﹣2﹣2)或(0,).。

2024年初中数学中考高频考点解答题测试卷 (52)

2024年初中数学中考高频考点解答题测试卷 (52)

一、解答题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Rt△DOE,∠DOE=90°,OD=3,点D在y轴上,点E在x轴上,在△ABC中,点A,C在x轴上,AC=5.∠ACB+∠ODE=180°,∠ABC=∠OED,BC=DE.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作图痕迹):(1)将△ODE绕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MN(其中点D的对应点为点M,点E的对应点为点N),画出△OMN;(2)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A′B′C′(其中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C′),使得B′C′与(1)中的△OMN的边NM重合;(3)求OE的长.2. 如图所示,请用尺规作图法在上找一点,使点到、的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 如图,四边形是矩形,对角线与相交于点.(1)尺规作图:作的角平分线,交于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标明字母;(2)与交于点F,若,求的度数.4. 如图是一个由1×1的正方形点阵组成的点阵图,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要求作图.(1)如图1,点A,B是点阵中的两个点,请作出线段AB的两个三等分点.(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点A,B是点阵中的两个点,请作出线段AB的两个三等分点.(保留作图痕迹)5. 某校为了解九年级全体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情况,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如下(说明:考核成绩均取整数,A级:10分,B级:9分,C级:8分,D级:7分及以下):收集数据:10,8,10,9,5,10,9,9,10,8,9,10,9,9,8,9,8,10,6,9,8,10,9,6,9,10,9,10,8,10整理数据,并绘制统计表如下:成绩等级A B C D人数(名)10m n3根据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2)计算这3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3)若成绩不低于9分为优秀,该校九年级参加物理实验操作考核成绩达到优秀的有560名,试估计该校有多少名学生参加物理实验操作?6. 在图中按要求作出点P:(请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如图:已知和两条公路,以及C、D两个村庄,建立一个车站P,使车站到两个村庄距离相等即,且P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7. 在中,,,点D是所在直线上的点,,.(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求的长;(2)若点E是边上的动点,连接,求线段的最小值(结果精确到0.1).(参考数据:,,)8. 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顶点都在网格上,其中C点坐标为.(1)写出点A、B的坐标: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将三角形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请你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3)求三角形的面积.9. 如图,已知.(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2)写出关于轴对称的各顶点的坐标.10. 2022年2月4日冬奥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

2022北京中考数学题型专练:新定义压轴题

2022北京中考数学题型专练:新定义压轴题

2022北京中考数学题型专练:新定义压轴题一、解答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半径为1,对于点A 和线段BC ,给出如下定义:若将线段BC 绕点A 旋转可以得到O 的弦B C ''(,B C ''分别是,B C 的对应点),则称线段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1)如图,点112233,,,,,,A B C B C B C 的横、纵坐标都是整数.在线段112233,,B C B C B C 中,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是______________;(2)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点()0,A t ,其中0t ≠.若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求t 的值;(3)在ABC 中,1,2AB AC ==.若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直接写出OA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相应的BC 长.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半径为1,A ,B 为⊙O 外两点,AB=1.给出如下定义:平移线段AB ,得到⊙O 的弦A B ''(,A B ''分别为点A ,B 的对应点),线段AA '长度的最小值称为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1)如图,平移线段AB 到⊙O 的长度为1的弦12PP 和34PP ,则这两条弦的位置关系是 ;在点1234,,,P P P P 中,连接点A 与点 的线段的长度等于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2)若点A ,B 都在直线y =+AB 到⊙O 的“平移距离”为1d ,求1d 的最小值;(3)若点A 的坐标为32,2⎛⎫ ⎪⎝⎭,记线段AB 到⊙O 的“平移距离”为2d ,直接写出2d 的取值范围. 3.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C 两边的中点,如果DE 上的所有点都在△ABC 的内部或边上,则称DE 为△ABC 的中内弧.例如,下图中DE 是△ABC 的一条中内弧.(1)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画出△ABC 的最长的中内弧DE ,并直接写出此时DE 的长;(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0,20,04,00A B C t t >,,,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①若12t =,求△ABC 的中内弧DE 所在圆的圆心P 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②若在△ABC 中存在一条中内弧DE ,使得DE 所在圆的圆心P 在△ABC 的内部或边上,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4.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图形M ,N ,给出如下定义:P 为图形M 上任意一点,Q 为图形N 上任意一点,如果P ,Q 两点间的距离有最小值,那么称这个最小值为图形M ,N 间的“闭距离”,记作d (M ,N ). 已知点A (2-,6),B (2-,2-),C (6,2-).(1)求d (点O ,ABC );(2)记函数y kx =(11x -≤≤,0k ≠)的图象为图形G ,若d (G ,ABC )1=,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 (3)T 的圆心为T (t ,0),半径为1.若d (T ,ABC )1=,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5.如图,平面上存在点P 、点M 与线段AB .若线段AB 上存在一点Q ,使得点M 在以PQ 为直径的圆上,则称点M 为点P 与线段AB 的共圆点.已知点P (0,1),点A (﹣2,﹣1),点B (2,﹣1).(1)在点O (0,0),C (﹣2,1),D (3,0)中,可以成为点P 与线段AB 的共圆点的是 ;(2)点K 为x 轴上一点,若点K 为点P 与线段AB 的共圆点,请求出点K 横坐标x K 的取值范围;(3)已知点M (m ,﹣1),若直线y =12x +3上存在点P 与线段AM 的共圆点,请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6. A ,B 是⊙C 上的两个点,点P 在⊙C 的内部.若∠APB 为直角,则称∠APB 为AB 关于⊙C 的内直角,特别地,当圆心C 在∠APB 边(含顶点)上时,称∠APB 为AB 关于⊙C 的最佳内直角.如图1,∠AMB 是AB 关于⊙C 的内直角,∠ANB 是AB 关于⊙C 的最佳内直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如图2,⊙O 的半径为5,A (0,﹣5),B (4,3)是⊙O 上两点.①已知P 1(1,0),P 2(0,3),P 3(﹣2,1),在∠AP 1B ,∠AP 2B ,∠AP 3B ,中,是AB 关于⊙O 的内直角的是 ;②若在直线y =2x +b 上存在一点P ,使得∠APB 是AB 关于⊙O 的内直角,求b 的取值范围.(2)点E 是以T (t ,0)为圆心,4为半径的圆上一个动点,⊙T 与x 轴交于点D (点D 在点T 的右边).现有点M (1,0),N (0,n ),对于线段MN 上每一点H ,都存在点T ,使∠DHE 是DE 关于⊙T 的最佳内直角,请直接写出n 的最大值,以及n 取得最大值时t 的取值范围.7.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W1和图形W2.给出如下定义:在图形W1上存在两点A,B(点A,B可以重合),在图形W2上存在两点M,N,(点M于点N可以重合)使得AM=2BN,则称图形W1和图形W2满足限距关系(1)如图1,点C(1,0),D(-1,0),E(0,点P在线段DE上运动(点P可以与点D,E重合),连接OP,CP.①线段OP的最小值为_______,最大值为_______;线段CP的取值范直范围是_____;②在点O,点C中,点____________与线段DE满足限距关系;(2)如图2,⊙O的半径为1,直线y b=+(b>0)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F,G.若线段FG与⊙O满足限距关系,求b的取值范围;(3)⊙O 的半径为r(r>0),点H ,K 是⊙O 上的两个点,分别以H ,K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得到⊙H 和 K ,若对于任意点H ,K ,⊙H 和⊙K 都满足限距关系,直接写出r 的取值范围.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线段PQ ,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PQR 使得2PQR SPQ =,则称PQR 为线段PQ的“等幂三角形”,点R 称为线段PQ 的“等幂点”.(1)已知(3,0)A .①在点1234(1,3),(2,6),(5,1),(3,6)P P P P --中,是线段OA 的“等幂点”的是_____________;②若存在等腰OAB 是线段OA 的“等幂三角形”,求点B 的坐标;(2)已知点C 的坐标为(2,1)C -,点D 在直线3y x =-上,记图形M 为以点(1,0)T 为圆心,2为半径的T 位于x 轴上方的部分,若图形M 上存在点E ,使得线段CD 的“等幂三角形”CDE △为锐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D 的横坐标D x 的取值范围.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正方形ABCD ,其中,,,0,A B C D ⎛⎫⎛⎫⎛ ⎪ ⎪ ⎪ ⎪ ⎝⎭⎝⎭⎝⎭⎝⎭,M ,N 为该正方形外两点,1MN =.给出如下定义:记线段MN 的中点为P ,平移线段MN 得到线段M N '',使点,M N ''分别落在正方形ABCD 的相邻两边上,或线段M N ''与正方形的边重合(,,M N P '''分别为点M ,N ,P 的对应点),线段PP '长度的最小值称为线段MN 到正方形ABCD 的“平移距离”.(1)如下图,平移线段MN ,得到正方形ABCD 内两条长度为1的线段1122,M N M N ,则这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若12,P P 分别为1122,M N M N 的中点,在点12,P P 中,连接点P 与点_______的线段的长度等于线段MN 到正方形ABCD 的“平移距离”;(2)如图,已知点1,02E ⎫+⎪⎪⎝⎭,若M ,N 都在直线BE 上,记线段MN 到正方形ABCD 的“平移距离”为1d ,求1d 的最小值;(3)若线段MN 的中点P 的坐标为(2)2,,记线段MN 到正方形ABCD 的“平移距离”为2d ,直接写出2d 的取值范围.10.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图形M 和点P ,给出如下定义:将图形M 绕点P 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N ,图形N 称为图形M 关于点P 的“垂直图形”.例如,图1中点D 为点C 关于点P 的“垂直图形”.(1)点A 关于原点O 的“垂直图形”为点B .①若点A 的坐标为(0,2),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②若点B 的坐标为(2,1),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2)(3,3),(2,3),(,0)E F G a --.线段EF 关于点G 的“垂直图形”记为E F '',点E 的对应点为E ',点F 的对应点为F '.①求点E '的坐标(用含a 的式子表示);②若O 的半径为2,E F ''上任意一点都在O 内部或圆上,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EE '的长度的最大值.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两个点P ,Q 和图形W ,如果在图形W 上存在点M ,N (M ,N 可以重合)使得PM QN =,那么称点P 与点Q 是图形W 的一对平衡点.(1)如图1,已知点(0,3)A ,()2,3B ;①设点O 与线段AB 上一点的距离为d ,则d 的最小值是 ,最大值是 ; ②在13,02P ⎛⎫ ⎪⎝⎭,2(1,4)P ,3(3,0)P -这三个点中,与点O 是线段AB 的一对平衡点的是 ; (2)如图2,已知O 的半径为1,点D 的坐标为(5,0).若点(,2)E x 在第一象限,且点D 与点E 是O 的一对平衡点,求x 的取值范围;(3)如图3,已知点(3,0)H -,以点O 为圆心,OH 长为半径画弧交x 的正半轴于点K .点(,)C a b (其中0b ≥)是坐标平面内一个动点,且5OC =,C 是以点C 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若HK 上的任意两个点都是C 的一对平衡点,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12.在△ABM 中,∠ABM =90°,以AB 为一边向△ABM 的异侧作正方形ABCD ,以A 为圆心,AM 为半径作⊙A ,我们称正方形ABCD 为⊙A 的“关于△ABM 的友好正方形”,如果正方形ABCD 恰好落在⊙A 的内部(或圆上),我们称正方形ABCD 为⊙A 的“关于△ABM 的绝对友好正方形”,例如,图1中正方形ABCD 是⊙A 的“关于△ABM 的友好正方形”.(1)图2中,△ABM 中,BA =BM ,∠ABM =90°,在图中画出⊙A 的“关于△ABM 的友好正方形ABCD ”.(2)若点A在反比例函数y=kx(k>0,x>0)上,它的横坐标是2,过点A作AB⊥y轴于B,若正方形ABCD为⊙A的“关于△ABO的绝对友好正方形”,求k的取值范围.(3)若点A是直线y=﹣x+2上的一个动点,过点A作AB⊥y轴于B,若正方形ABCD为⊙A的“关于△ABO的绝对友好正方形”,求出点A的横坐标m的取值范围.13.在△ABC中,以AB边上的中线CD为直径作圆,如果与边AB有交点E(不与点D重合),那么称DE为△ABC的C﹣中线弧.例如,如图中DE是△ABC的C﹣中线弧.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存在C﹣中线弧,其中点A与坐标原点O重合,点B的坐标为(2t,0)(t>0).(1)当t=2时,①在点C1(﹣3,2),C2(0,C3(2,4),C4(4,2)中,满足条件的点C是;②若在直线y=kx(k>0)上存在点P是△ABC的C﹣中线弧DE所在圆的圆心,其中CD=4,求k的取值范围;(2)若△ABC的C﹣中线弧DE所在圆的圆心为定点P(2,2),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14.在△ABC 中,点P 是∠BAC 的角平分线AD 上的一点,若以点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P 与△ABC 的交点不.少于..4个,点P 称为△ABC 关于∠BAC 的“劲度点”,线段 PA 的长度称为△ABC 关于∠BAC 的“劲度距离”. (1)如图,在∠BAC 平分线AD 上的四个点1P 、2P 、3P 、4P 中,连接点A 和点 的线段长度是△ABC 关于∠BAC 的“劲度距离”.(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M (0,t ),N (4,0).①当t =5时,求出△MON 关于∠MON 的“劲度距离”1d 的最大值.d ≤MON 关于∠MON 的“劲度距离”,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15.对于平面内的图形G 1和图形G 2,记平面内一点P 到图形G 1上各点的最短距离为d 1,点P 到图形G 2上各点的最短距离为d 2,若d 1=d 2,就称点P 是图形G 1和图形G 2的一个“等距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点 A(6,0),B (0,(1)在C (4,0),D (2,0),E (1,3)三点中,点A 和点B 的等距点是 ;(2)已知直线 y =2.①若点A 和直线y =2的等距点在x 轴上,则该等距点的坐标为 ;②若直线y =b 上存在点A 和直线y =2的等距点,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3)记直线AB 为直线l 1,直线l 2:y = ,以原点O 为圆心作半径为r 的⊙O .若⊙O 上有m 个直线l 1和直线l 2的等距点,以及n 个直线l 1和y 轴的等距点(m ≠0,n ≠0),当 m ≠n 时,求r 的取值范围.16.对于平面内的点M ,如果点P ,点Q 与点M 所构成的MPQ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则称点P ,点Q 为点M 的一对“关联点”,进一步地,在MPQ 中,若顶点M ,P ,Q 按顺时针排列,则称点P ,点Q 为点M 的一对“顺关联点”;若顶点M ,P ,Q 按逆时针排列,则称点P ,点Q 为点M 的一对“逆关联点”.已知(1,0)A ,(1)在3(0,0),(0,1),(2,0),,2O B C D ⎛ ⎝⎭中,点A 的一对关联点是____,它们为点A 的一对___关联点(填“顺”或“逆”);(2)以原点O 为圆心作半径为1的圆,已知直线:l y b =+.①若点P 在⊙O 上,点Q 在直线l 上,点P ,点Q 为点A 的一对关联点,求b 的值;②若在⊙O 上存在点R ,在直线l 上存在两点()11,T x y 和()22,S x y ,其中12x x >,且点T ,点S 为点R 的一对顺关联点,求b 的取值范围.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任意两点()()1122,,,M x y N x y ,若1212x x y y k -+-=(k 为常数且0k ≠),则称点M 为点N 的k 倍直角点.根据以上定义,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点(1,1)A①若点(2,3)B -是点A 的k 倍直角点,则k 的值是___________;②在点(2,3),(1,1),(0,2),(0,0)C D E O --中是点A 的2倍直角点的是_______;③若直线2y x b =-+上存在点A 的2倍直角点,求b 的取值范围;(2)T 的圆心T 的坐标为(1,0),半径为r ,若T 上存在点O 的2倍直角点,直接写出r 的取值范围.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 x y 中,任意两点()11,P x y ,()22,Q x y ,定义线段PQ 的“直角长度”为2121PQ d x x y y =-+-.(1)已知点(3,2)A .① OA d =________;② 已知点(,0)B m ,若6AB d =,求m 的值;(2)在三角形中,若存在两条边“直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边的“直角长度”,则称该三角形为“和距三角形”.已知点(3,3)M .① 点(0,)(0)D d d ≠.如果OMD 为“和距三角形”,求d 的取值范围;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C 为直线4y x =--上一点,点K 是坐标系中的一点,且满足1CK =,当点C 在直线上运动时,点K 均满足使OMK △为“和距三角形”,请你直接写出点C 的横坐标C x 的取值范围.19.如图,直线l 和直线l 外一点P ,过点P 作PH l ⊥于点H 任取直线l 上点Q ,点H 关于直线PQ 的对称点为点H ',标点H '为点P 关于直线l 的垂对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1)已知点(0,2)P ,则点(0,0),(2,2),(0,4)O A B 中是点P 关于x 轴的垂对点的是_______;(2)已知点(0,)M m ,且0m >,直线443y x =-+上存在点M 关于x 轴的垂对点,求m 的取值范围; (3)已知点(,2)N n ,若直线y x n =+上存在两个点N 关于x 轴的垂对点,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图形Q 和∠P ,给出如下定义:若图形Q 上的所有的点都在∠P 的内部或∠P 的边上,则∠P 的最小值称为点P 对图形Q 的可视度.如图1,∠AOB 的度数为点O 对线段AB 的可视度.(1)已知点N (2,0),在点1M ,2M ,3(2,3)M 中,对线段ON 的可视度为60º的点是______. (2)如图2,已知点A (-2,2),B (-2,-2),C (2,-2),D (2,2),E (0,4).①直接写出点E 对四边形ABCD 的可视度为______°;②已知点F (a ,4),若点F 对四边形ABCD 的可视度为45°,求a 的值.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点A 和线段MN ,如果点A ,O ,M ,N 按逆时针方向排列构成菱形AOMN ,且AOM α∠=,则称线段MN 是点A 的“α-相关线段”.例如,图1中线段MN 是点A 的“30-相关线段”.(1)已知点A 的坐标是(0,2).①在图2中画出点A 的“30-相关线段”MN ,并直接写出点M 和点N 的坐标;②若点A 的“α-相关线段”经过点,求α的值;(2)若存在,()αβαβ≠使得点P 的“α-相关线段”和“β-相关线段”都经过点(0,4),记PO t =,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1)22B C ;(2)t =3)当min 1OA =时,此时BC =max 2OA =时,此时BC =. 【分析】(1)以点A 为圆心,分别以112233,,,,,AB AC AB AC AB AC 为半径画圆,进而观察是否与O 有交点即可; (2)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B C ''△是等边三角形,且B C ''是O 的弦,进而画出图象,则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进行求解;(3)由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则可知,B C ''都在O 上,且1,2AB AB AC AC ''====,然后由题意可根据图象来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通过观察图象可得:线段22B C 能绕点A 旋转90°得到O 的“关联线段”,1133,B C B C 都不能绕点A 进行旋转得到; 故答案为22B C ;(2)由题意可得:当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时,则有AB C ''△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也为1,当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如图所示:设B C ''与y 轴的交点为D ,连接OB ',易得B C y ''⊥轴, ∴12B D DC ''==,∴OD =AD ==∴OA =∴t =当点A 在y 轴的正半轴上时,如图所示:同理可得此时的OA =∴t =(3)由BC 是O 的以点A 为中心的“关联线段”,则可知,B C ''都在O 上,且1,2AB AB AC AC ''====,则有当以B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然后以点A 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即可得到点A 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运动轨迹可得当点A 也在O 上时为最小,最小值为1,此时AC '为O 的直径,∴90AB C ''∠=︒,∴30AC B ''∠=︒,∴cos30BC B C AC '''==⋅︒=由以上情况可知当点,,A B O '三点共线时,OA 的值为最大,最大值为2,如图所示:连接,OC B C ''',过点C '作C P OA '⊥于点P ,∴1,2OC AC OA ''===,设OP x =,则有2AP x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2C P AC AP OC OP '''=-=-,即()222221x x --=-, 解得:14x =,∴C P '= ∴34B P OB OP ''=-=,在Rt B PC ''中,B C ''==∴BC =综上所述:当min 1OA =时,此时BC max 2OA =时,此时B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综合、圆的基本性质、三角函数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圆的基本性质、三角函数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1)平行,P 3;(23)232d ≤≤【分析】(1)根据圆的性质及“平移距离”的定义填空即可;(2)过点O 作OE ⊥AB 于点E ,交弦CD 于点F ,分别求出OE 、OF 的长,由1d OE OF =-得到1d 的最小值;(3)线段AB 的位置变换,可以看作是以点A 32,2⎛⎫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只需在⊙O 内找到与之平行,且长度为1的弦即可.平移距离2d 的最大值即点A ,B 点的位置,由此得出2d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平行;P 3;(2)如图,线段AB 在直线y =+CD ,CD ∥AB ,过点O 作OE ⊥AB 于点E ,交弦CD 于点F ,OF ⊥CD ,令0y =,直线与x 轴交点为(-2,0),直线与x 轴夹角为60°,∴2sin 60OE ︒==由垂径定理得:OF ==∴1d OE OF =-=(3)线段AB的位置变换,可以看作是以点A32,2⎛⎫⎪⎝⎭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只需在⊙O内找到与之平行,且长度为1的弦即可;点A到O的距离为52 AO==.如图,平移距离2d的最小值即点A到⊙O的最小值:53122-=;平移距离2d的最大值线段是下图AB的情况,即当A1,A2关于OA对称,且A1B2⊥A1A2且A1B2=1时.∠B2A2A1=60°,则∠OA2A1=30°,∵OA2=1,∴OM=12, A2∴MA=3,AA 2=∴2d 的取值范围为:232d ≤≤ 【点睛】本题考查圆的基本性质及与一次函数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圆的基本性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1)π;(2)①P 的纵坐标1p y ≥或12P y ≤;②0t <≤【分析】(1)由三角函数值及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求得DE=2,最长中内弧即以DE 为直径的半圆,DE 的长即以DE 为直径的圆周长的一半;(2)根据三角形中内弧定义可知,圆心一定在DE 的中垂线上,,①当12t =时,要注意圆心P 在DE 上方的中垂线上均符合要求,在DE 下方时必须AC 与半径PE 的夹角∠AEP 满足90°≤∠AEP <135°;②根据题意,t 的最大值即圆心P 在AC 上时求得的t 值.【详解】解:(1)如图2,以DE 为直径的半圆弧DE ,就是△ABC 的最长的中内弧DE ,连接DE ,∵∠A=90°,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114,42sin 22∴=====⨯=AC BC DE BC B , ∴弧DE 122ππ=⨯=; (2)如图3,由垂径定理可知,圆心一定在线段DE 的垂直平分线上,连接DE ,作DE 垂直平分线FP ,作EG ⊥AC 交FP 于G ,①当12t =时,C (2,0),∴D (0,1),E (1,1),1,12⎛⎫ ⎪⎝⎭F , 设1,2P m ⎛⎫ ⎪⎝⎭由三角形中内弧定义可知,圆心线段DE 上方射线FP 上均可,∴m≥1, ∵OA=OC ,∠AOC=90°∴∠ACO=45°,∵DE ∥OC∴∠AED=∠ACO=45°作EG ⊥AC 交直线FP 于G ,FG=EF=12根据三角形中内弧的定义可知,圆心在点G 的下方(含点G )直线FP 上时也符合要求; 12∴m 综上所述,12m 或m≥1.②图4,设圆心P 在AC 上,∵P 在DE 中垂线上,∴P 为AE 中点,作PM ⊥OC 于M ,则PM=32 3,2⎛⎫∴ ⎪⎝⎭P t , ∵DE ∥BC∴∠ADE=∠AOB=90°,∴=AE ∵PD=PE ,∴∠AED=∠PDE∵∠AED+∠DAE=∠PDE+∠ADP=90°,∴∠DAE=∠ADP12∴===AP PD PE AE 由三角形中内弧定义知,PD≤PM1322∴AE ,AE≤313,解得:2t002>∴<t t【点睛】此题是一道圆的综合题,考查了圆的性质,弧长计算,直角三角形性质等,给出了“三角形中内弧”新定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新概念,并应用新概念解题.4.(1)2;(2)10k -≤<或01k <≤;(3)4t =-或04t -≤≤4t =+【详解】分析:(1)画出图形,根据“闭距离”的概念结合图形进行求解即可.(2)分0k <和0k >两种情况,画出示意图,即可解决问题.(3)画出图形,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详解:(1)如下图所示:∵B (2-,2-),C (6,2-)∴D (0,2-)∴d (O ,ABC )2OD ==(2)10k -≤<或01k <≤(3)4t =-或04t ≤≤-4t =+点睛:属于新定义问题,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圆的切线的性质,认真分析材料,读懂“闭距离”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1)C;(2)﹣1≤x k≤11≤x k3)m≤3﹣【分析】(1)由题意可知当Q与A重合时,点C在以AP为直径的圆上,所以可以成为点P与线段AB的共圆点的是C;(2)根据题意由两点的距离公式可得,分别画以AP和BP为直径的圆交x轴于4个点:K1、K2、K3、K4,结合图形2可得4个点的坐标,从而得结论;x+3,当x=0和y=0计算与x轴和y轴的交点坐标,分两种情况:M在A的左侧和右(3)由题意先根据直线y=12x+3相切时m的值,从而根据图形可得结论.侧,先计算圆E与直线y=12【详解】解:(1)如图1,可以成为点P与线段AB的共圆点的是C,故答案为:C;(2)∵P(0,1),点A(﹣2,﹣1),点B(2,﹣1).∴AP=BP,如图2,分别以PA、PB为直径作圆,交x轴于点K1、K2、K3、K4,∵OP=OG=1,OE∥AB,∴PE=AE∴OE=12AG=1,∴K1(﹣10),k2(10),k3﹣1,0),k4(0),∵点K为点P与线段AB的共圆点,∴﹣1k≤11≤x k(3)分两种情况:①如图3,当M在点A的左侧时,Q为线段AM上一动点,以PQ为直径的圆E与直线y=12x+3相切于点F,连接EF,则EF⊥FH,当x=0时,y=3,当y=0时,y=12x+3=0,x=﹣6,∴ON=3,OH=6,∵tan∠EHF=ON EFOH FH=36=12,设EF=a,则FH=2a,EH,∴OE=6,Rt△OEP中,OP=1,EP=a,由勾股定理得:EP2=OP2+OE2,∴222a=+,1(6)解得:a,∴QG=2OE=2(6)=﹣∴m≤3﹣x+3相切于点F,连②如图4,当M在点A的右侧时,Q为线段AM上一动点,以PQ为直径的圆E与直线y=12接EF,则EF⊥FH,同理得QG=∴综上,m的取值范围是m≤3﹣【点睛】本题属于圆和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新定义:M为点P与线段AB的共圆点,圆的切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图象法解决问题,学会利用特殊点解决取值范围问题.6.(1)①∠AP2B,∠AP3B;②﹣5<b≤5;(2)n的最大值为2;t1≤t<5【分析】(1)判断点P1,P2,P3是否在以AB为直径的圆弧上即可得出答案;(2)求得直线AB 的解析式,当直线y =2x +b 与弧AB 相切时为临界情况,证明△OAH ∽△BAD ,可求出此时b =5,则答案可求出;(3)可知线段MN 上任意一点(不包含点M )都必须在以TD 为直径的圆上,该圆的半径为2,则当点N 在该圆的最高点时,n 有最大值2,再分点H 不与点M 重合,点M 与点H 重合两种情况求出临界位置时的t 值即可得解.【详解】解:(1)如图1,1(1,0)P ,(0,5)A -,(4,3)B , 224845AB ,2211526P A ,2213332P B ,1P ∴不在以AB 为直径的圆弧上,故1APB ∠不是AB 关于O 的内直角, 2(0,3)P ,(0,5)A -,(4,3)B ,28P A,AB =24P B =, 22222P A P B AB ,290AP B ,2AP B 是AB 关于O 的内直角,同理可得,22233P B P AAB , 3AP B 是AB 关于O 的内直角, 故答案为:2AP B ,3AP B ;(2)APB ∠是AB 关于O 的内直角,90APB ∴∠=︒,且点P 在O 的内部,∴满足条件的点P 形成的图形为如图2中的半圆H (点A ,B 均不能取到),过点B 作BD y ⊥轴于点D ,(0,5)A ,(4,3)B ,4BD ∴=,8AD =,并可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5y x =-,∴当直线2y x b =+过直径AB 时,5b =-,连接OB ,作直线OH 交半圆于点E ,过点E 作直线//EF AB ,交y 轴于点F ,OA OB =,AH BH =,EH AB ∴⊥,EH EF ∴⊥,EF ∴是半圆H 的切线.OAH OAH ,90OHB BDA ,OAH BAD ∽, ∴4182OH BD AH AD , 1122OH AH EH ,OH EO ,EOF AOH ,90FEO AHO ,()EOF HOA ASA ,5OF OA ,//EF AB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25y x =-,∴直线EF 的解析式为25y x =+,此时5b =,b ∴的取值范围是55b .(3)对于线段MN 上每一个点H ,都存在点T ,使DHE ∠是DE 关于T 的最佳内直角,∴点T 一定在DHE ∠的边上,4TD ,90DHT ∠=︒,线段MN 上任意一点(不包含点)M 都必须在以TD 为直径的圆上,该圆的半径为2, ∴当点N 在该圆的最高点时,n 有最大值,即n 的最大值为2.分两种情况:①若点H 不与点M 重合,那么点T 必须在边HE 上,此时90DHT ∠=︒,∴点H 在以DT 为直径的圆上,如图3,当G 与MN 相切时,GH MN ⊥,1OM =,2ON =, 225MN ON OM ,GMH OMN ,GHM NOM ,2ON GH ,()GHM NOM ASA ,5MNGM , 51OG , 51OT ,当T 与M 重合时,1t =,∴此时t 的取值范围是511t ,②若点H 与点M 重合时,临界位置有两个,一个是当点T 与M 重合时,1t =,另一个是当4TM时,5t =, ∴此时t 的取值范围是15t ,综合以上可得,t 的取值范围是515t . 【点睛】本题是圆的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正确理解最佳内直角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7.(12CP ≤,②O ;(2)13b ≥;(3)0<r≤3. 【分析】(1)①根据垂线段最短以及已知条件,确定OP ,CP 的最大值,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②根据限距关系的定义判断即可.(2)直线y b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F ,G (0,b ),分三种情形:①线段FG 在⊙O 内部,②线段FG 与⊙O 有交点,③线段FG 与⊙O 没有交点,分别构建不等式求解即可.(3)如图3中,不妨设⊙K ,⊙H 的圆心在x 轴上位于y 轴的两侧,根据⊙H 和⊙K 都满足限距关系,构建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1)①如图1中,∵D (-1,0),E(0,∴OD=1,OE =∴OE tan EDO OD ∠== ∴∠EDO=60°,当OP ⊥DE 时,•60OP OD sin =︒=,此时OP 的值最小,当点P 与E 重合时,OP当CP ⊥DE 时,CP 的值最小,最小值•60CD cos =︒=当点P 与D 或E 重合时,PC 的值最大,最大值为2,2CP ≤. ②根据限距关系的定义可知,线段DE 上存在两点M ,N ,满足OM=2ON ,故点O 与线段DE 满足限距关系.故答案为O .(2)直线y b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F ,G (0,b ),当0<b <1时,线段FG 在⊙O 内部,与⊙O 无公共点,此时⊙O 上的点到线段FG 的最小距离为1-b ,最大距离为1+b ,∵线段FG 与⊙O 满足限距关系,∴1+b≥2(1-b ), 解得13b ≥,∴b的取值范围为131b≤<.当1≤b≤2时,线段FG与⊙O有公共点,线段FG与⊙O满足限距关系,当b>2时,线段FG在⊙O的外部,与⊙O没有公共点,此时⊙O上的点到线段FG的最小距离为121b-,最大距离为b+1,∵线段FG与⊙O满足限距关系,∴11212b b⎛⎫+≥-⎪⎝⎭,而11212b b⎛⎫+≥-⎪⎝⎭总成立,∴b>2时,线段FG 与⊙O满足限距关系,综上所述,b的取值范围为13b≥.(3)如图3中,不妨设⊙K,⊙H的圆心在x轴上位于y轴的两侧,两圆的距离的最小值为2r-2,最大值为2r+2,∵⊙H和⊙K都满足限距关系,∴2r+2≥2(2r-2),解得r≤3,故r的取值范围为0<r≤3.【点睛】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最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限距关系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参数构建不等式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创新题型.8.(1)①24,P P :②362⎛⎫ ⎪⎝⎭,或362⎛⎫ ⎪⎝⎭,-;(21D x <<或532D x << 【分析】(1)①根据定义求出三角形面积与OA 2进行比较即可确定线段OA 的“等幂点”;②如图,由OAB 是线段OA 的“等幂三角形”,可得2OAB S OA =.由点A 的坐标为()3,0A ,若记OAB 中OA 边上的高为h ,可得392OAB S h ==, 求出6h =.由OAB 是等腰三角形,点B 在线段OA 的垂直平分线上即可求点B 的坐标为(32,6)或(32,-6); (2)设半圆与x 轴交于G ,H 两点,过T 作CH 的平行线与半圆交于R ,作CH 的垂线交半圆于Q ,直线y =x -3与y 轴交于N ,设D (x ,x -3),过D 作y 轴平行线,与过C 作x 轴平行线交于F ,求出N (0,-3), H (3,0),可证△ONH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HN =∠ONH =45°,点D 运动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点D 在射线CH ,去掉线段CH部分运动,在Rt △TCH 中TH =2,TC =CH =TH ×sin45°=2QC=2ECD 为锐角三角形,点E在QR 上运动,点E 到CD 的距离h 2h ≤h =2CD ,3D x <<第二种情况点D 在射线CU 上,去掉线段CU 部分运动,点E 在QG 上运动,求出GU =GH ×cos45°=2h ≤≤,可求)22x ≤-≤1D x <<. 【详解】(1)①1OP A S =1211933222P OA y OA ⨯⋅=⨯⨯=<,P 1不是线段OA 的“等幂点”. 2OP A S =2211369=22P OA y OA ⨯⋅=⨯⨯=, P 2是线段OA 的“等幂点”. 3OP A S =3211331222P OA y OA ⨯⋅=⨯⨯=<,P 3不是线段OA 的“等幂点”. 4OP A S =421136922P OA y OA ⨯⋅=⨯⨯==, P 4是线段OA 的“等幂点”. 是线段OA 的“等幂点”的是24,P P ,故答案为:24,P P :②如图,∵OAB 是线段OA 的“等幂三角形”,∴2OABS OA =. ∵点A 的坐标为()3,0A ,若记OAB 中OA 边上的高为h , 则有13922OABS OA h h =⨯⨯==. 解得6h =.∴点B 在直线6y =或6y =-上.∵OAB 是等腰三角形,∴点B 在线段OA 的垂直平分线上.OA 的垂直平分线为x =32,与直线6y =或6y =-的交点为B 1(32,6),B 2(32,-6), 综上所述,点B 的坐标为(32,6)或(32,-6),(2)设半圆与x轴交于G,H两点,过T作CH的平行线与半圆交于R,作CH的垂线交半圆于Q,直线y=x-3与y 轴交于N,设D(x,x-3),过D作y轴平行线,与过C作x轴平行线交于F,当x=0时,y=-3,N(0,-3),当y=0时,x-3=0,x=3,H(3,0),∴ON=3=OH,△ON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HN=∠ONH=45°,点D运动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点D在射线CH,去掉线段CH部分运动,∵TC⊥NH,∠OHN =45°,∴△T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Rt△TCH中TH=2,TC=CH=TH×sin45°=2QC=2又因为△ECD为锐角三角形,点E在QR上运动,点E到CD的距离h2h≤CD=CF÷cos45°,∵线段CD的“等幂三角形”,S△CDE=12h CD⋅=CD2,∴h =2CD (x -2),)22x <-<解得52x << 点D 在H 右侧,x>3,∴3D x <<第二种情况点D 在射线CU 上,去掉线段CU 部分运动,点E 在QG 上运动,又因为△ECD 为锐角三角形,GU=GH×cos45°=∴2h ≤≤,∵线段CD 的“等幂三角形”,S △CDE =12h CD ⋅=CD 2,∴h =2CD (2-x ),则)22x -≤1D x <<,D 的横坐标D x 1D x <<或3D x <<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问题,仔细阅读新定义,抓住三角形的高为底的二倍,涉及三角形面积,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一次函数的性质,圆的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锐角三角函数,锐角三角形,列双边不等式,解不等式等知识,难度较大,综合较强,熟练掌握多方面知识才是解题关键.9.(1)平行,P 1;(2)1d 3)212d ≤≤. 【分析】(1)根据图形,比较PP 1,PP 2的长度即可求解;(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P 1BE =45︒,过P 1作P 1Q ⊥BE 于Q ,则△P 1Q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即可求解;(3)先找到最值点,再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解:由图可得MN ∥M 1N 1,MN ∥M 2N 2,∴M 1N 1∥M 2N 2,而PP 1<PP 2,故线段MN 到正方形ABCD 的“平移距离”为PP 1;故答案为:平行,P 1;(2)∵B (0,C ,0),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C 1=,∠BCA =45︒,∵E 1,0),∴CE 11+==BC , ∴∠1=∠2,则∠1+∠2=∠BCA =45︒,∴∠1=∠2=22.5︒,在Rt △BMN 中,BP 1为斜边上的中线,则BP 1=12MN =12=NP 1, ∴∠P 1BN =∠P 1NB ,又MN ∥BE ,∴∠2=∠P 1NB ,∴∠2=∠P 1NB =45︒,∠P 1BE =∠2+∠P 1BN =45︒,过P 1作P 1Q ⊥BE 于Q ,则△P 1Q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Rt △P 1QB 中,P 1Q =P 1B sin 45︒=12=∴1d (3)解:根据题意,P 1、P 2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则线段MN 到正方形ABCD 的“平移距离”最大为PP 1,最小为PP 2,。

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压轴题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含解析

2023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压轴题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含解析

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类型一、面积问题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AB 与x 轴交于A 点 (2,0)与y 轴交于点B (0,1).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M (-1,y 1),N (3,y 2)在直线AB 上,比较y 1与y 2的大小. (3)若x 轴上有一点C ,且S △ABC =2,求点C 的坐标【变式训练1】已知一次函数1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B -,与正比例函数2y mx =的图象交于点(1,)A a .(1)分别求k ,m 的值;(2)点C 为x 轴上一动点,如果ABC 的面积是6,请求出点C 的坐标.【变式训练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4AB =,点P 为线段DC 上的一个动点.设DP x =,由点,,,A B C P 首尾顺次相接形成图形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及x 的取值范围;(2)设(1)中函数图象的两个端点分别为M N 、,且P 为第一象限内位于直线MN 右侧的一个动点,若MNP △正好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l 为经过(1,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Q 为l 上的一个动点,使得MNQNMPS S=,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直线1:3l y x =+与过点A (3,0)的直线2l 交于点C (1,m ),且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D .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2)若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求△PBC 的面积.类型二、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4,0)A ,(0,3)B ,点C 是直线554y x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 .(1)求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若//BC x 轴,求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3)如图2,点(1,0)E ,点D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试探索点C ,D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一次函数y = kx+1(k ≠ 0)的图象过点P (-3,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k 的值及点A 、B 的坐标;(2)已知点C (-1,0),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变式训练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2y x b =+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2,P m . (1)求m ,b 的值;(2)直线()0x n n =≠与直线1l ,2l 分别交于M ,N 两点,当MN =3时,若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类型三、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例1.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0),B (0,1),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 (1)线段AB 的长是 ,△BAO = °,点C 的坐标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1),试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BPO 的面积. (3)在y 轴上存在点M ,使△MAB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变式训练1】如图一,已知直线l :6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m 与v 轴交于点(0,2)C -,与直线l 交于点(,1)D t .(1)求直线m 的解析式;(2)如图二,点P 在直线l 上且在y 轴左侧,过点P 作//PQ y 轴交直线m 于点Q ,交x 轴于点G ,当2PCG QCG S S ∆∆=,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3)将直线l :6y x =-+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到直线n 交x 轴于E 点,点F 是点C 关于原点对称点.过点F 作直线//k x 轴.点M 在直线k 上,写出以点C ,E ,M ,为顶点且C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把求其中一个点M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变式训练2】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n 过点A (0,﹣2),且与直线l 交于点B (3,2),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2)若△ABC 的面积为9,求点C 的坐标;(3)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变式训练3】如图,直线1:l y ax a =-,1l 与x 轴交于点B ,直线2l 经过点(4,0)A ,直线1l ,2l 交于点(2,3)C -.(1)a =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 (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B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BP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 点的横坐标?类型四、一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函数y =13x +b 的图象交于点C (-2,m ). (1)求m 和b 的值;(2)函数y =-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D ,点E 从点D 出发沿DA 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到点M (到A 停止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①当ΔACE 的面积为12时,求t 的值;②在点E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 的值,使ΔAC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如图1,在菱形ABCD 中,60A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P 从B 点出发,沿B DC →→方向匀速运动,P 点运动速度为1cm/s .图2是点P 运动时,APC △的面积2()cm y 随P 点运动时间()s x变化的函数图像.(1)AB =_______cm,a =_____;(2)P 点在BD 上运动时,x 为何值时,四边形ADCP ; (3)在P 点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PB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与一次函数13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对应的解析式为 ; (2)求点A 的坐标;(3)若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类型五、最值问题例1.如图,将直线34y x=-向上平移后经过点()4,3A,分别交x轴y轴于点B、C.(1)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2)点P为直线BC上一动点,连接OP.问:线段OP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线段OP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变式训练1】如图,四边形OABC是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纸片,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在x轴正半轴上,点C在y轴正半轴上,5OC=,点E在边BC上.(1)若点N的坐标为(3,0),过点N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MN与EB交于点M,将纸片沿直线OE折叠,顶点C恰好落在MN上,并与MN上的点G重合.①求点G、点E的坐标;②若直线:l y mx n=+平行于直线OE,且与长方形ABMN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2)若点E为BC上的一动点,点C关于直线OE的对称点为G,连接BG,请求出线段BG的最小值.专题09 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综合问题的五种类型类型一、面积问题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AB 与x 轴交于A 点 (2,0)与y 轴交于点B (0,1). (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点M (-1,y 1),N (3,y 2)在直线AB 上,比较y 1与y 2的大小. (3)若x 轴上有一点C ,且S △ABC =2,求点C 的坐标 【答案】(1)112y x =-+;(2)y 1>y 2;(3)()6,0C 或()2,0-. 【解析】(1)解: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kx b =+△A (2,0)B (0,1),△201k b b +=⎧⎨=⎩,解得:k =12-,b =12△直线AB 的解析式为112y x =-+ (2)△y =﹣12x +1中k =﹣12<0,△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1<3,△y 1>y 2;(3)△x 轴上有一点C ,设点C (x ,0),△AC =|2﹣x |, △S △ABC =2,△12×|2﹣x |×1=2,△x =﹣2或x =6, △C (﹣2,0)或C (6,0). 故答案为:(1)112y x =-+;(2)y 1>y 2;(3)()6,0C 或()2,0-. 【变式训练1】已知一次函数1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B -,与正比例函数2y mx =的图象交于点(1,)A a .(1)分别求k ,m 的值;(2)点C 为x 轴上一动点,如果ABC 的面积是6,请求出点C 的坐标. 【答案】(1)1k =,3m =;(2)点C 的坐标为(2,0)或(6,0)- 【解析】(1)一次函数1=2y k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2,0B -(),220k ∴-+=1k ∴=12y x ∴=+一次函数12y x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y mx =的图象交于点(1,)A a ,12a ∴=+,a m =,3m ∴=; (2)设点C 的坐标为(,0)n ,过点A 作AD x ⊥轴,垂足为点D .ABC 的面积是6,162BC AD ∴⋅=,1|(2)|362n ∴--⨯=,2n ∴=或6n =-∴点C 的坐标为(2,0)或(6,0)-,或过点A 作AD x ⊥轴,垂足为点D .ABC 的面积是6,162BC AD ∴⋅=,1362BC ∴⨯=,4BC ∴=,点B 的坐标为(2,0)-,∴点C 的坐标为(2)0,或(60)-,. 【变式训练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4AB =,点P 为线段DC 上的一个动点.设DP x =,由点,,,A B C P 首尾顺次相接形成图形的面积为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及x 的取值范围;(2)设(1)中函数图象的两个端点分别为M N 、,且P 为第一象限内位于直线MN 右侧的一个动点,若MNP △正好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请求出满足条件的P 点坐标;(3)在(2)的条件下,若l 为经过(1,0)-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Q 为l 上的一个动点,使得MNQNMPS S=,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 的坐标.【答案】(1)y =-2x +16,0<x <4;(2)(12,12)或(8,20)或(6,14);(3)(-1,-2)或(-1,8)或(-1,38)或(-1,28)【解析】(1)由线段的和差,得PC =(4-x ),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得y =-2x +16,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CD =4,△x 的取值范围是0<x <4; (2)设P 点坐标是(a ,b ),M (0,16),N (4,8),以MN 为边,在MN 右侧做正方形,MNAB ,正方形中心为H ,则易知A ,B ,H 即为所求P 的坐标;示意图如下求得A (12,12),B (8,20),O (6,14),故P 点可能的坐标为(12,12)或(8,20)或(6,14); (3)由S △MNQ =S △NMP ,设Q (-1,m ),QN 所在直线方程为y =kx +b , 把Q 和N 代入方程,求得b =845m +,则可求S △NMP =12|16-b |×[4-(-1)]=|36-2m |当P 为(12,12)时,S △MNQ =40,△|36-2m |=40;解得m =-2或38,当P (8,20),同理解得m =-2或38,当P (8,20),有S △MNQ =20,解得m =8或28, 综上,符合条件的Q 的坐标为(-1,-2)或(-1,8)或(-1,38)或(-1,28).【变式训练3】如图,已知直线1:3l y x =+与过点A (3,0)的直线2l 交于点C (1,m ),且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D .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2)若点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P ,求△PBC 的面积.【答案】(1)-26y x =+;(2)12.【解析】(1)把(1,)C m 代入y =x +3,得1+3=m ,△m =4,△(1,4)C设2l 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将点A ,C 的坐标代入,则430k b k b +=⎧⎨+=⎩ 解得26k b =-⎧⎨=⎩,△2l 的解析式为:-26y x =+(2)当y =0时,30x += ,△3x =-,△(3,0)B -, 当x =0时,y =3,△(0,3)D ,△点P 、D 关于x 轴对称,△(0,3)P - ,如图,连接BP ,PC ,设PC 与x 轴的交点为Q ,设直线PC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将点(1,4),(0,3)C P -代入:43k b b +=⎧⎨=-⎩,解得73k b =⎧⎨=-⎩,△直线PC 的解析式为:73y x =-,令y =0,解得37x =, △BPCBQP BQCSSS=+1122c BQ OP BQ y =+1124()712227c BQ OP y =+=⨯⨯=.类型二、一次函数与平行四边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与x ,y 轴分别交于点(4,0)A ,(0,3)B ,点C 是直线554y x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 .(1)求直线AB 的函数解析式;(2)如图1,若//BC x 轴,求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3)如图2,点(1,0)E ,点D 是直线AB 上的动点,试探索点C ,D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以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C ,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334y x =-+;(2)2425;(3)17(2,45)8-、15(2-,69)8或1(2-,45)8、1(2,21)8或17(2,45)8-、15(2,21)8- 【解析】(1)设直线AB 的表达式为y kx b =+,则304b k b =⎧⎨=+⎩,解得343k b ⎧=-⎪⎨⎪=⎩,故AB 的表达式为334y x =-+;(2)//BC x 轴,故点C 的纵坐标为3,当3y =时,即5534y x =-+=,解得85x =,即点C 的坐标为8(5,3),则85BC =;由点A 、B的坐标得,5AB ==,过点C 作CH AB ⊥于点H ,在△ABC 中,S △ABC =1122BC OB AB CH ⨯⨯=⨯⨯,即18135252CH ⨯⨯=⨯⨯,解得:2425CH =,即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2425;(3)设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5(,5)4m m -+、3(,3)4n n -+,当EB 是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公式得:01m n +=+且53305344m n +=-+-+,解得172152m n ⎧=⎪⎪⎨⎪=-⎪⎩,故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7(2,45)8-、15(2-,69)8;当EC 是对角线时,同理可得:1m n +=且5353344m n -+=-++,解得,1212m n ⎧=-⎪⎪⎨⎪=⎪⎩故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2-,45)8、1(2,21)8;当ED 是对角线时,同理可得:1n m +=且35035344n m -+=-++,解得152172m n ⎧=⎪⎪⎨⎪=⎪⎩,故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7(2,45)8-、15(2,21)8-.综上,点C 、D 的坐标分别为17(2,45)8-、15(2-,69)8或1(2-,45)8、1(2,21)8或17(2,45)8-、15(2,21)8-.【变式训练1】一次函数y = kx+1(k ≠ 0)的图象过点P (-3,2),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1)求k 的值及点A 、B 的坐标;(2)已知点C (-1,0),若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答案】(1)13k =-,与x 轴交于点A (3,0),与y 轴交于点B (0,1);(2)D (4,1)或D (2,-1)或D (-4,1).【解析】(1)将P (-3,2)代入()10y kx k =+≠,得:13k =-函数表达式:113y x =-+,令y =0,x =3,令x =0,y =1,△与x 轴交于点A (3,0),与y 轴交于点B (0,1);(2)分三种情况:①BC 为对角线时,点D 的坐标为(-4,1);②AB 为对角线时,点D 的坐标为(4,1),③AC 为对角线时,点D 的坐标为(2,-1).综上所述,点D 的坐标是(4,1)或(-4,1)或(2,-1).【变式训练2】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2y x b =+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2,P m . (1)求m ,b 的值;(2)直线()0x n n =≠与直线1l ,2l 分别交于M ,N 两点,当MN =3时,若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答案】(1)13m b ==-,;(2)点Q 的坐标为()2,4,()2,2-或()6,6 【解析】(1)△直线1l :2y x b =+与直线2l :12y x =交于点()2,P m ,△4122m b m =+⎧⎪⎨=⨯⎪⎩,△1 3.m b ==-, (2)依题意可得直线1l :23y x =-,△直线1l 与y 轴的交点为(0,-3) △直线()0x n n =≠与直线1l ,2l 分别交于M ,N 两点, MN =3, △M ,N 不是y 轴上的点,设M (x ,2x -3),则N (x ,12x ) 由MN =3,得(2x -3)-12x =3,解得x =4,△M (4,5),则N (4,2) △以M ,N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①当MN 为四边形MPNQ 的对角线时,MN 的中点坐标为(4,3.5) 故()2,1P 、Q 关于(4,3.5)对称,△点Q 的坐标为()6,6,②当MN 为四边形MNQP 的一边时,MN =PQ =3,且PQ 与y 轴平行,故点Q 的坐标为()2,4或()2,2- 综上,点Q 的坐标为()2,4,()2,2-或()6,6. 类型三、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例1.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0),B (0,1),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 (1)线段AB 的长是 ,△BAO = °,点C 的坐标是 ;(2)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1),试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BPO 的面积. (3)在y 轴上存在点M ,使△MAB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答案】(1)2,30,C2);(22a-;(3)(0,-1)或(0,3)【解析】(1)(3A ,0),(0,1)B ,在Rt AOB ∆中,2AB =,2OB =AB ,可30BAO ∴∠=︒,以AB 为边在第一象限内做等边ABC ∆,60ACB ∠=︒∴,AB AC =,90OAC ∴∠=︒,C ∴2),故答案为2,30,C 2);(2)四边形ABPO 的面积BAO =∆的面积OBP +∆的面积1111()222a a =+⨯⨯-=;(3)2AB =,30BAO ∠=︒,60OBA ∴∠=︒,①当AB BM =时,2BM =,(0,1)M -或(0,3)M ;②当AB AM =时,ABM ∆是等边三角形,M ∴与B 关于x 轴对称,(0,1)M ∴-; ③当BM AM =时,ABM ∆是等边三角形,M ∴与B 关于x 轴对称,(0,1)M ∴-; 综上所述:MAB ∆为等腰三角形时,M 点坐标为(0,1)-或(0,3).【变式训练1】如图一,已知直线l :6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m 与v 轴交于点(0,2)C -,与直线l 交于点(,1)D t .(1)求直线m 的解析式;(2)如图二,点P 在直线l 上且在y 轴左侧,过点P 作//PQ y 轴交直线m 于点Q ,交x 轴于点G ,当2PCG QCG S S ∆∆=,求出P ,Q 两点的坐标;(3)将直线l :6y x =-+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到直线n 交x 轴于E 点,点F 是点C 关于原点对称点.过点F 作直线//k x 轴.点M 在直线k 上,写出以点C ,E ,M ,为顶点且CE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并把求其中一个点M 的坐标的过程写出来. 【答案】(1)直线m 的解析式为325y x =-;(2)P 点的坐标为(-10,16),Q 点坐标为(-10,-8);(3)当CE 为腰时,点M 的坐标为:M (2)或M (-2)或M (0,2).过程见解析. 【解析】(1)△D (t ,1)在直线l :y =-x +6上,△1=-t +6,△t =5,△D (5,1),设直线m 的解析式为y =kx +b ,将点C ,D 代入得,512k b b +=⎧⎨=-⎩,解得,352k b ⎧=⎪⎨⎪=-⎩,所以,直线m 的解析式为325y x =-; (2)设P (a ,6-a ),△点P 在x 轴的左侧,△0a < △PQ △轴,G (a ,0),Q (a ,325a -),如图,点P 、Q 在x 轴两侧,△S △PCG =12PG •(-a ),S △QCG =12GQ •(-a )且S △PCG =2S △QCG , △PG =2QG ,△6-a =2(2-35a ),解得:a =-10, △66(10)16a -=--=,332(10)2855a -=⨯--=-△P 点的坐标为(-10,16),Q 点坐标为(-10,-8);(3)对于直线l :y =-x +6,当x =0时,y =6;当y =0时,x =6.△A (6,0),B (0,6),△将直线l :y =-x +6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直线n 交x 轴于点E ,点F 是点C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点C (0,-2), △E (-6,0),F (0,2), 如图,△将直线l :y =-x +6向左平移12个单位得直线n ,△直线n :y =-x -6, 又△F (0,2)△k 的解析式为:y =2,设M (a ,2),则MCME,CE ,当△MCE 为等腰三角形,且CE 为腰,有:①CE =MCa =a =-M (2).M (-2), ②ME =CE解得,a =0或a =-12(此时三点共线,不构成三角形,舍去),即M (0,2),综上,当CE 为腰时,点M 的坐标为:M (2)或M (-2)或M (0,2).【变式训练2】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n 过点A (0,﹣2),且与直线l 交于点B (3,2),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2)若△ABC 的面积为9,求点C 的坐标;(3)若△ABC 是等腰三角形,求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y =43x ﹣2;(2)C (0,4)或(0,﹣8);(3)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13x +3或y =3x ﹣7或y =﹣43x +6或y =724x +98 【解析】(1)设直线n 的解析式为:y =kx +b ,△直线n :y =kx +b 过点A (0,﹣2)、点B (3,2),△232b k b =-⎧⎨+=⎩ ,解得:432k b ⎧=⎪⎨⎪=-⎩ ,△直线n 的函数表达式为:y =43x ﹣2; (2)△△ABC 的面积为9,△9=12•AC •3,△AC =6, △OA =2,△OC =6﹣2=4或OC =6+2=8,△C (0,4)或(0,﹣8); (3)分四种情况:①如图1,当AB =AC 时,△A (0,﹣2),B (3,2),△AB 22(22)=5,△AC =5,△OA =2,△OC =3,△C (0,3),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mx +n ,把B (3,2)和C (0,3)代入得:323m n n +=⎧⎨=⎩ ,解得:133m n ⎧=-⎪⎨⎪=⎩ ,△直线l 的函数表达式为:y =13-x +3; ②如图2,AB =AC =5,△C (0,﹣7),同理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3x ﹣7; ③如图3,AB =BC ,过点B 作BD △y 轴于点D ,△CD =AD =4,△C (0,6),同理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43-x +6; ④如图4,AC =BC ,过点B 作BD △y轴于D ,设AC =a ,则BC =a ,CD =4﹣a ,根据勾股定理得:BD 2+CD 2=BC 2,△32+(4﹣a )2=a 2,解得:a =258, △OC =258﹣2=98 ,△C (0,98),同理可得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724x +98; 综上,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13-x +3或y =3x ﹣7或y =43-x +6或y =724x +98. 【变式训练3】如图,直线1:l y ax a =-,1l 与x 轴交于点B ,直线2l 经过点(4,0)A ,直线1l ,2l 交于点(2,3)C -.(1)a =______;点B 的坐标为______. (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B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BP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P 点的横坐标?【答案】(1)3a =-,()10B ,;(2)362y x =-;(3)92;(4)52,2813【解析】(1)△直线1:l y ax a =-经过点(2,3)C -,32a a ∴-=-,解得:3a =-;即直线1:l y ax a =-的解析式为33y x =-+;当y =0时,-3x +3=0,解得1x =,则()10B ,;故答案为:-3,(1,0);(2)设直线2l 的解析式为:y kx b =+, △经过点()4,0A 和点(2,3)C -,△0432k b k b=+⎧⎨-=+⎩,解得:32k ,6b =-.△直线2l 的解析式为:362y x =-; (3)设ABC 的面积的面积为ABC S ;则413AB =-=,ABC 的高为3,则193322ABCS=⨯⨯=; (4)存在,设点P 的坐标为(x ,362x ),分三种情况: ①当AP=BP 时,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A (4,0),B (1,0),△点P 的横坐标为:41522+=; ②当AP=AB =3时,过点P 作PH △x 轴于点H ,△222PH AH AP +=,△2223(6)(4)32x x -+-=,解得x③当AB=BP =3时,作PM △x 轴于点M , △222PM BM BP +=,△2223(6)(1)32x x -+-=,解得x =2813或x =4(舍去);综上,符合条件的P 点的横坐标是52,2813,5213± 类型四、一次函数与直角三角形例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与函数y =13x +b 的图象交于点C (-2,m ). (1)求m 和b 的值;(2)函数y =-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D ,点E 从点D 出发沿DA 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匀速运动到点M (到A 停止运动),设点E 的运动时间为t 秒. ①当ΔACE 的面积为12时,求t 的值;②在点E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t 的值,使ΔACE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m =4,b =143;(2)①t =5;②t =4或t =6 【解析】(1)△点C (−2,m )在直线y =−x +2上, △m =−(−2)+2=2+2=4,△点C (−2,4), △函数y =13x +b 的图象过点C (−2,4),△4=13×(−2)+b ,得b =143,即m 的值是4,b 的值是143; (2)①△函数y =−x +2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2,0),点B (0,2), △函数y =13x +143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D ,△点D 的坐标为(−14,0),△AD =16, △△ACE 的面积为12,△(16−2t )×4÷2=12,解得,t =5.即当△ACE 的面积为12时,t 的值是5; ②当t =4或t =6时,△ACE 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当△ACE =90°时,AC △CE , △点A (2,0),点B (0,2),点C (−2,4),点D (−14,0),△OA =OB ,AC =,△△BAO =45°,△△CAE =45°,△△CEA =45°,△CA =CE =,△AE =8, △AE =16−2t ,△8=16−2t ,解得,t =4;当△CEA =90°时,△AC =,△CAE =45°,△AE =4, △AE =16−2t ,△4=16−2t ,解得,t =6;由上可得,当t =4或t =6时,△ACE 是直角三角形.【变式训练1】如图1,在菱形ABCD 中,60ABC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P 从B 点出发,沿B DC →→方向匀速运动,P 点运动速度为1cm/s .图2是点P 运动时,APC △的面积2()cm y 随P 点运动时间()s x变化的函数图像.(1)AB =_______cm,a =_____;(2)P 点在BD 上运动时,x 为何值时,四边形ADCP; (3)在P 点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APB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2;(2;(3或1【解析】(1)在菱形ABCD 中,60ABC ∠=︒,则ABC ∆、ACD ∆为全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设ABC ∆的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24a , 由图2知,当点P 在点A 时,y ABC =∆的面积2=,解得2a =(负值已舍去), 即菱形的边长为2,则2()AB cm =,由题意知,点P 与点O 重合时,对于图2的a 所在的位置,则1AO =,故a BO ====2(2)由(1)知点P 在BO 段运动时,对于图2第一段直线,而该直线过点、0),设其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t =+,则0t t ⎧=⎪+=,解得1k t =-⎧⎪⎨=⎪⎩,故该段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当点P 在BD 上运动时,四边形ADCP,则点P 只能在BO 上,则四边形ADCP 的面积ACD S y ∆=+=x x =;(3)存在,理由:由(1)知,菱形的边长为2,则BP =1AO =,过点A 作AP DC ''⊥于点P ''交BD 于点P ',ABC ∆、ACD ∆均为等边三角形,则30PAP DAP ∠'=∠''=︒,①当点P 和点O 重合时,APB ∠为直角,则x BP ==②当BAP ∠'为直角时,则同理可得:PP '=x BP PP =+'=;③当BAP ∠''为直角时,则112x BD DP AD =+''=+=,综上,x 或1. 【变式训练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与一次函数132y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将直线2y x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对应的解析式为 ; (2)求点A 的坐标;(3)若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答案】(1)22y x =-;(2)(2,2);(3)(2,0)或(4,0).【解析】(1)根据题意,得22y x =-;故答案为:22y x =-.(2)由题意得:22132y x y x =-⎧⎪⎨=-+⎪⎩,解得:22x y =⎧⎨=⎩,△点A 的坐标为(2,2); (3)如图所示,△P 是x 轴上一点,且满足△OA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OA =OP 时,P 点坐标为(4,0),当OP =AP 时,P 点坐标为(2,0), 综上,P 点的坐标为:(2,0)或(4,0). 类型五、最值问题 例1.如图,将直线34y x =-向上平移后经过点()4,3A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B 、C .(1)求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2)点P 为直线BC 上一动点,连接OP .问:线段OP 的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线段OP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364y x =-+;(2)存在,线段OP 的最小值为4.8.【解析】(1)设平移后的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4y x b =-+,代入()4,3A 得3344b =-⨯+,解得6b =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364y x =-+; (2)存在,理由如下:令x =0,得y =6,△C (0,6),故OC =6令y =0,得x =8,△B (8,0)故OB =8△BC 10= △OP △BC 时,线段OP 最小, △S △ABC =12BO CO ⨯=12BC OP ⨯,△OP = 4.8BO COBC⨯=,即线段OP 的最小值为4.8. 【变式训练1】如图,四边形OABC 是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正方形纸片,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点A 在x 轴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正半轴上,5OC =,点E 在边BC 上.(1)若点N 的坐标为(3,0),过点N 且平行于y 轴的直线MN 与EB 交于点M ,将纸片沿直线OE 折叠,顶点C 恰好落在MN 上,并与MN 上的点G 重合. ①求点G 、点E 的坐标;②若直线:l y mx n =+平行于直线OE ,且与长方形ABMN 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 (2)若点E 为BC 上的一动点,点C 关于直线OE 的对称点为G ,连接BG ,请求出线段BG 的最小值.【答案】(1)①G (3,4),E (53,5);②-15≤n ≤-4;(2)5【解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OG =OC =5,由勾股定理得,GN 4=, △点G 的坐标为(3,4);设CE =x ,则EM =3-x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EG =CE =x , △GN =4,△GM =5-4=1,在Rt △EMG 中,222EG EM MG =+,即()22231x x =-+,解得:x =53, △点E 的坐标为(53,5);设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则53k=5,解得,k=3,△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3x,△直线l:y=mx+n平行于直线OE,△m=3,即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n,当直线l经过点M(3,5)时,5=3×3+n,解得,n=-4,当直线l经过点A(5,0)时,0=3×5+n,解得,n=-15,△直线l与长方形ABMN有公共点时,-15≤n≤-4;(3)连接OB,OG,△OC=BC=5,△OCB=90°,△BC OC=△点C关于直线OE的对称点为点G,△OC=OG=5,△BG≥OB-OG,△当O、B、G三点共线时,BG取得最小值,△BG的最小值为5.。

2021年北京中考数学一模分类——新定义(学生版)

2021年北京中考数学一模分类——新定义(学生版)

2021年北京中考数学一模分类——新定义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A和线段MN,如果点A,O,M,N按逆时针方向排列构成菱形AOMN,且∠AOM=α,则称线段MN是点A的“α﹣相关线段”.例如,图1中线段MN是点A的“30°﹣相关线段”.(1)已知点A的坐标是(0,2).①在图2中画出点A的“30°﹣相关线段”MN,并直接写出点M和点N的坐标;②若点A的“α﹣相关线段”经过点(,1),求α的值;(2)若存在α,β(α≠β)使得点P的“α﹣相关线段”和“β﹣相关线段”都经过点(0,4),记PO=t,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的半径为1,点A是平面内一点,过点A的直线交⊙O 于点B和点C(AB≤AC),0≤BC≤1,我们把点B称为点A关于⊙O的“斜射点”.(1)如图,在点A1(﹣1,1),A2(0,),A3(,0)中,存在关于⊙O的“斜射点”的是.(2)已知若A(0,2),点A关于⊙O的斜射点”为点B,则点B的坐标可以是.(写出两个即可)(3)若点A直线y=kx+k上,点A关于⊙O的“斜射点”为B(﹣1,0),画出示意图,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3.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M和图形G1,G2给出如下定义:点P为图形G1上一点,点Q为图形G2上一点,当点M是线段PQ的中点时,称点M是图形G1,G2的“中立点”.如果点P(x1,y1),Q(x2,y2),那么“中立点”M的坐标为(,).已知,点A(﹣3,0),B(4,4),C(4,0).(1)连接BC,在点D(,0),E(0,1),F(,)中,可以成为点A和线段BC 的“中立点”的是;(2)已知点G(3,0),⊙G的半径为2.如果直线y=x﹣1上存在点K可以成为点A 和⊙G的“中立点”,求点K的坐标;(3)以点C为圆心,半径为2作圆.点N为直线y=2x+4上的一点,如果存在点N,使得y轴上的一点可以成为点N与⊙C的“中立点”.直接写出点N的横坐标n的取值范围.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正方形ABCD,其中A(﹣,0),B(0,),C (,0),D(0,﹣).M,N为该正方形外两点,MN=1.给出如下定义:记线段MN的中点为P,平移线段MN得到线段M′N′,使点M′,N′分别落在正方形ABCD的相邻两边上,或线段M′N′与正方形的边重合(M′,N′,P′分别为点M,N,P的对应点),线段PP′长度的最小值称为线段MN到正方形ABCD 的“平移距离”.(1)如图1,平移线段MN,得到正方形ABCD内两条长度为1的线段M1N1,M2N2,则这两条线段的位置关系是;若P1,P2分别为M1N1,M2N2的中点,在点P1,P2中,连接点P与点的线段的长度等于线段MN到正方形ABCD 的“平移距离”.(2)如图2,已知点E(+1,0),若M,N都在直线BE上,记线段MN到正方形ABCD的“平移距离”为d1,求d1的最小值;(3)若线段MN的中点P的坐标为(2,2),记线段MN到正方形ABCD的“平移距离”为d2,直接写出d2的取值范围.5.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图形M和点P,给出如下定义:将图形M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N,图形N称为图形M关于点P的“垂直图形”.例如,图1中点D 为点C关于点P的“垂直图形”(1)点A关于原点O的“垂直图形”为点B.①若点A的坐标为(0,2),则点B的坐标为;②若点B的坐标为(2,1),则点A的坐标为;(2)E(﹣3,3),F(﹣2,3),G(a,0).线段EF关于点G的“垂直图形”记为E′F′,点E的对应点为E′,点F的对应点为F′.①求点E′的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②若⊙O的半径为2,E′F′上任意一点都在⊙O内部或圆上,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EE′的长度的最大值.6.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O和图形N,给出如下定义:如果⊙O平移m个单位后,图形N上的所有点在⊙O内或⊙O上,则称m的最小值为⊙O对图形N的“覆盖近距”.(1)当⊙O的半径为1时,①若点A(3,0),则⊙O对点A的“覆盖近距”为;②若⊙O对点B的“覆盖近距”为1,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③若直线y=2x+b上存在点C,使⊙O对点的“覆盖近距”为1,求b的取值范围;(2)当⊙O的半径为2时,D(3,t),E(4,t+1),且﹣1≤t≤2.记⊙O对以DE为对角线的正方形的“覆盖近距”为d,直接写出d的取值范围.7.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线段PQ,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PQR使得S△PQR=PQ2,则称△PQR为线段PQ的“等幂三角形”,点R称为线段PQ的“等幂点”.(1)已知A(3,0).①在点P1(1,3),P2(2,6),P3(﹣5,1),P4(3,﹣6)中,是线段OA的“等幂点”的是;②若存在等腰△OAB是线段OA的“等幂三角形”,求点B的坐标;(2)已知点C的坐标为C(2,﹣1),点D在直线y=x﹣3上,记图形M为以点T(1,0)为圆心,2为半径的⊙T位于x轴上方的部分.若图形M上存在点E,使得线段CD 的“等幂三角形”△CDE为锐角三角形,直接写出点D的横坐标x D的取值范围.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和线段ST,我们定义点P关于线段ST的线段比k =.(1)已知点A(0,1),B(1,0).①点Q(2,0)关于线段AB的线段比k=;②点C(0,c)关于线段AB的线段比k=,求c的值.(2)已知点M(m,0),点N(m+2,0),直线y=x+2与坐标轴分别交于E,F两点,若线段EF上存在点使得这一点关于线段MN的线段比k≤,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M(x1,y1),N(x2,y2),若|x1﹣x2|+|y1﹣y2|=k(k为常数且k≠0),则称点M为点N的k倍直角点.根据以上定义,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点A(1,1),①若点B(﹣2,3)是点A的k倍直角点,则k的值是;②在点C(2,3),D(﹣1,1),E(0,﹣2),O(0,0)中是点A的2倍直角点的是;③若直线y=﹣2x+b上存在点A的2倍直角点,求b的取值范围;(2)⊙T的圆心T的坐标为(1,0),半径为r,若⊙T上存在点O的2倍直角点,直接写出r的取值范围.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任意两点P(x1,y1),Q(x2,y2),定义线段PQ的“直角长度”为d PQ=|x2﹣x1|+|y2﹣y1|.(1)已知点A(3,2).①d OA=;②已知点B(m,0),若d AB=6,求m的值;(2)在三角形中,若存在两条边“直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边的“直角长度”,则称该三角形为“和距三角形”.已知点M(3,3).①点D(0,d)(d≠0),如果△OMD为“和距三角形”,求d的取值范围;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C为直线y=﹣x﹣4上一点,点K是坐标系中的一点,且满足CK=1,当点C在直线上运动时,点K均满足使△OMK为“和距三角形”,请你直接写出点C的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11.如图,直线l和直线l外一点P,过点P作PH⊥l于点H,任取直线l上点Q,点H关于直线PQ的对称点为点H',称点H'为点P关于直线l的垂对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1)已知点P(0,2),则点O(0,0),A(2,2),B(0,4)中是点P关于x轴的垂对点的是;(2)已知点M(0,m),且m>0,直线y=﹣x+4上存在点M关于x轴的垂对点,求m的取值范围;(3)已知点N(n,2),若直线y=x+n上存在两个点N关于x轴的垂对点,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12.对于平面内的点P和图形M,给出如下定义:以点P为圆心,r为半径作圆.若⊙P与图形M有交点,且半径r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则将半径r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称为点P视角下图形M的“宽度d M”(1)如图1.点A(4,3),B(0,3).①在点O视角下,则线段AB的“宽度d AB”为;②若⊙B半径为1.5,在点A视角下,⊙B的“宽度d⊙B”为.(2)如图2,⊙O半径为2.点P为直线y=﹣x+1上一点.求点P视角下⊙O“宽度d⊙O”的取值范围;(3)已知点C(m,0),CK=1,直线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D,E.若随着点C位置的变化,使得在所有点K的视角下,线段DE的“宽度”均满足0<d DE<6,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13.已知点P、Q分别为图形M和图形N上的任意点,若存在点P、Q使得PQ=1,我们就称图形M、N为友好图形,P、Q为关于图形M、N的一对友好点.(1)已知点A(1,0),,C(﹣1,1)中,与点O为一对友好点;(2)已知⊙O半径r=1,若直线y=x+b与⊙O有且只有一对友好点,求b的值;(3)已知点,⊙D半径r=1,若直线y=x+m与⊙D是友好图形,求m的取值范围.14.规定如下:图形M与图形N恰有两个公共点(这两个公共点不重合),则称图形M与图形N是和谐图形.(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O的半径为2,若直线x=k与⊙O是和谐图形,请你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k值,即k=;(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t,0),直线l:y=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两点(其中点A不与点B重合),则线段AB与直线l组成的图形我们称为图形V;①t=时,以A为圆心,r为半径的⊙A与图形V是和谐图形,求r的取值范围;②以点A为圆心,2为半径的⊙A与图形V均组成和谐图形,求t的取值范围.。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压轴题节选

中考数学-二次函数压轴题节选

二次函数各类综合题节选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的对称轴为直线x=1,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且AB=4,又P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的点,直线AP与y轴交于点D,与对称轴交于点E,设点P的横坐标为t.(1)求点A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表达式;(2)当AE:EP=1:2时,求点E的坐标;(3)记抛物线的顶点为M,与y轴的交点为C,当四边形CDEM是等腰梯形时,求t的值.2.抛物线y=ax2+bx+3(a≠0)经过点A(-1,0),B(,0),且与y轴相交于点C.(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ACB的度数;(3)设点D是所求抛物线第一象限上一点,且在对称轴的右侧,点E在线段AC上,且DE⊥AC,当△DCE与△AOC相似时,求点D的坐标.3.如图1,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点A(-1,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经过点B的直线交y轴于点E(0,2).(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过点A作BE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D,点P是抛物线上位于线段AD下方的一个动点,连结PA,EA,ED,PD,求四边形EAPD面积的最大值;(3)如图3,连结AC,将△AOC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中的三角形为△A′OC′,在旋转过程中,直线OC′与直线BE交于点Q,若△BOQ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4.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4(a≠0)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A点在B点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ABC的面积为12.(1)求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与它的解析式;(2)点D在y轴上,当以A、O、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OC相似时,求点D 的坐标;(3)点D的坐标为(-2,1),点P在二次函数图象上,∠ADP为锐角,且tan∠ADP=2,求点P的横坐标.5.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顶点为D,连接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点P为线段BC上的一个动点(P不与B,C两点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F,设点P的横坐标为m(0<m<3)(Ⅰ)当m为何值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Ⅱ)设△BCF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6.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直线y=x+2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C.抛物线y=-+bx+c经过点A与点C,且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点B.点D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直线AC的上方.(1)求上述抛物线的表达式;(2)联结BC、BD,且BD交AC于点E,如果△ABE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比为4:5,求∠DBA的余切值;(3)过点D作DF⊥AC,垂足为点F,联结CD.若△CFD与△AOC相似,求点D的坐标.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2,0)、B(-4,0),与y轴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连接BD,点P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以Q为平面内一点,四边形PBQD能否成为矩形?若能,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在抛物线上有一点M,过点M、A的直线MA交y轴于点C,连接BC,若∠MBO=∠BCO,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8.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A(-1,0)和B(3,0)两点,且交y轴于点C,M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平移m(m>0)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BOC的内部(不包含边界),求m的取值范围;(3)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PQ∥BC交x轴于点Q,当以点B,C,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的坐标.9.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mx+m2+m的顶点为A,与y轴交于点B.当抛物线不经过坐标原点时,分别作点A、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C、D,连结AB、BC、CD、DA.(1)分别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点A、B的坐标.(2)判断点B能否落在y轴负半轴上,并说明理由.(3)连结AC,设l=AC+BD,求l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过点A作y轴的垂线,交y轴于点P,以AP为边作正方形APMN,MN在AP上方,如图②,当正方形APMN与四边形ABCD重叠部分图形为四边形时,直接写出m的取值范围.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2mx-m2-m+1交y轴于点为A,顶点为D,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H.(1)求顶点D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2)当抛物线过点(1,-2),且不经过第一象限时,平移此抛物线到抛物线y =-x2+2x的位置,求平移的方向和距离;(3)当抛物线顶点D在第二象限时,如果∠ADH=∠AHO,求m的值.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2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P,使△ACP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点Q是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Q作QE垂直于x轴,垂足为E.是否存在点Q,使以点B、Q、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若存在,直接写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2.如图,抛物线y=x2+bx+c过点A(0,-6)、B(-2,0),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C.(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直线AC向下平移m个单位,使平移后的直线与抛物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M,求m的值及点M的坐标;(3)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PA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称轴为直线x=1的抛物线y=ax2+bx+8过点(-2,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其顶点坐标;(2)现将此抛物线沿y轴方向平移若干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顶点为D,与y轴的交点为B,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过B作x轴的平行线交所得抛物线于点C,若AC∥BD,试求平移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k≠0)沿着y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x轴交于点B(3,0),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x2+bx+c 过点B、C且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A.(1)求直线BC及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设该抛物线的顶点为D,求△DBC的面积;(3)如果点F在y轴上,且∠CDF=45°,求点F的坐标.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三点分别为坐标轴上的三个点,且OA=1,OB=3,OC=4.(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以A、B、C、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M为该抛物线上一动点,在(2)的条件下,请求出当|PM-AM|为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并直接写出|PM-AM|的最大值.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抛物线y=+bx+c与x轴交于点A(-2,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0,-3),经过点A的射线AM与y 轴相交于点E,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F,且.(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它的对称轴;(2)求∠FAB的余切值;(3)点D是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点P是y轴上一点,且∠AFP=∠DAB,求点P的坐标.17.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2ax+c(其中a、c 为常数,且a<0)与x轴交于点A,它的坐标是(-3,0),与y轴交于点B,此抛物线顶点C到x轴的距离为4(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求∠CAB的正切值;(3)如果点P是抛物线上的一点,且∠ABP=∠CAO,试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8.已知抛物线y=ax2+bx+5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5,0),顶点为M.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AC=AB,点D的坐标为(0,3),直线l经过点C、D.(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点P是直线l在第三象限上的点,联结AP,且线段CP是线段CA、CB 的比例中项,求tan∠CPA的值;(3)在(2)的条件下,联结AM、BM,在直线PM上是否存在点E,使得∠AEM=∠AMB?若存在,求出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中,已知抛物线y=+bx+c点经过A(1,0)、B(0,2).(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2)设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C,第四象限内的点D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如果以点A、C、D所组成的三角形与△AOB相似,求点D的坐标;(3)设点E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它的纵坐标是1,联结AE、BE,求si n∠ABE.20.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过点(1,0)(0,3),对称轴x=-1.(1)求函数解析式;(2)若图象与x轴交于A、B(A在B左)与y轴交于C,顶点D,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1.设a,b是任意两个不等实数,我们规定: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所有取值的全体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对于一个函数,如果它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满足:当m≤x≤n时,有m≤y≤n,我们就称此函数是闭区间[m,n]上的“闭函数”.如函数y=-x+4,当x=1时,y=3;当x=3时,y=1,即当1≤x≤3时,恒有1≤y≤3,所以说函数y=-x+4是闭区间[1,3]上的“闭函数”,同理函数y =x也是闭区间[1,3]上的“闭函数”.(1)反比例函数y=是闭区间[1,2018]上的“闭函数”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2)如果已知二次函数y=x2-4x+k是闭区间[2,t]上的“闭函数”,求k和t的值;(3)如果(2)所述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交y轴于C点,A为此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B为直线x=1上的一点,当△ABC为直角三角形时,写出点B的坐标.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2,0)、B(4,0)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OC=2OA.(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直线y=kx+1(k>0)与y轴交于点D,与抛物线交于点P,与直线BC 交于点M,记m=,试求m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点Q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点N是坐标平面内的一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Q、N,使得以P、D、Q、N四点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如果存在,请求出点N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如图,二次函数y=ax2-2ax+c(a>0)的图象与x轴的负半轴和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它的顶点为P,直线CP与过点B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于点D,且CP:PD=1:2,tan∠PDB=.(1)则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B(,);(2)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使|MC-MB|的值最大,则点M的坐标为.24.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4,0),另一个交点为A,且与y轴交于点C(0,4).(1)求直线BC与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M是抛物线在x轴下方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M作MN∥y轴交直线BC于点N,当MN的值最大时,求△BMN的周长.(3)在(2)的条件下,MN取得最大值时,若点P是抛物线在x轴下方图象上任意一点,以BC为边作平行四边形CBPQ,设平行四边形CBPQ的面积为S1,△ABN的面积为S2,且S1=4S2,求点P的坐标.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ax2+bx+(a≠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ax-a(a≠0)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C,AB交y轴于点D,BD:AD=1:2,点B坐标为(1,0).(1)求该二次函数的函数表达式;(2)M为线段CB上一动点,将△ACM以AM所在直线为轴翻折,点C的对称点为点N,若△AMN有一个顶点在y轴上,求点N的坐标;(3)设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F在直线AB上,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E、F,使得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点A、B,交y轴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N,交线段AC于点M.点F是线段MA上的动点,连接NF,过点N作NG⊥NF交△ABC的边于点G.(1)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2)当点G在边BC上时,连接GF,∠NGF的度数变化吗?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NGF的正切值;(3)设点F的横坐标为n,点G的纵坐标为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直接写出m与n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n的取值范围.27.如图1,已知一条直线与抛物线y=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B 的横坐标分别是-2、8.(1)求这条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ABC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2,设直线A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D、E,F为OD的中点,将线段顺时针旋转得到OF',旋转角α(0°<α<90°),连接DF',EF',求DF'+EF'的最小值.28.如图1,抛物线y=-x2+mx+n交x轴于点A(-2,0)和点B,交y轴于点C(0,2).(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M在抛物线上,且S△AOM=2S△BOC,求点M的坐标;(3)如图2,设点N是线段AC上的一动点,作DN⊥x轴,交抛物线于点D,求线段DN长度的最大值.29.如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C1与抛物线C2关于y轴对称,已知抛物线C1的顶点坐标为A(-1,4),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1)求抛物线C1,C2的解析式;(2)若直线l1:y=x+m与C1仅有唯一的交点,求m的值;(3)若C2与x轴正半轴交点记作B,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PA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如图,抛物线y=ax2+bx-3交x轴于点A(-3,0),点B(1,0),交y 轴于点E.点C是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点F是线段BC的中点,直线l过点F且与y轴平行.直线y=kx+3过点C,交y轴于D点.(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点K为线段AB上一动点,过点K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CD交于点H,与抛物线交于点G,求线段HG长度的最大值;(3)在直线l上取点M,在抛物线上取点N,使以点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的坐标.31.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直线y=-x+3经过B、C两点(1)填空:b=(用含有a的代数式表示);(2)若a=-1①点P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P作PM∥y轴交直线y=-x+3于点M,当点P在第一象限内时,是否存在一点P,使△PCB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②当m≤x≤m+3时,y的取值范围是2m≤y≤4,求m的值.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绕着点P(0,2)顺时针旋转45°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Q是该抛物线上的一点.(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若点Q在直线AB的下方,求点Q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②,若点Q在y轴左侧,且点T(0,t)(t<2)是直线PO上一点,当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3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原点,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在x轴、y轴上,点B的坐标是(6,4),抛物线y=x2-x+c与矩形O ABC的边BC和AB分别交于点D(,4)和点E,连接DE(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直线DE的函数表达式;(3)点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个动点,①当△PDE是以DE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②将△BDE沿直线DE翻折至△B′DE处,点B的对称点为点B′,连接B′P,请直接写出线段B′P长度的最小值.3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抛物线y=x2.(1)写出抛物线y=x2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已知点A(2,4),直线x=2与x轴相交于点B,将抛物线y=x2从点O 沿OA方向平移,与直线x=2交于点P,顶点M到A点时停止移动,设抛物线顶点M的横坐标为m,当m为何值时,线段PB最短?(3)如图,点C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过点C任作直线交抛物线y=x2于D,E 两点,点F为y轴负半轴上一点,且∠CFD=∠CFE,求证:OC=OF.35.已知,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为A(1,0),C(-3,0),(1)若已知顶点坐标D为(-1,4)或B点(0,3),选择适当方式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DH为抛物线的对称轴,在(1)的基础上,求线段DK的长度,并求△DBC的面积.(3)将图(2)中的对称轴向左移动,交x轴于点p(m,0)(-3<m<-1),与线段BC、抛物线的交点分别为点K、Q,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QK的长度,并求出当m为何值时,△BCQ的面积最大?36.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1,0),B(2,0),与y轴相交于点C.(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E是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四边形ABEC的面积最大时,求点E的坐标,并求出四边形ABEC的最大面积;(3)若点M在抛物线上,且在y轴的右侧.⊙M与y轴相切,切点为D.以C,D,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C相似,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2x2-y2=1。

(1)设F是C的左焦点,M是C右支上一点,若,求点M的坐标;
(2)过C的左焦点作C的两条渐近线的平行线,求这两组平行线围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设斜率为k()的直线l交C于P、Q两点,若l与圆x2+y2=1相切,求证:OP⊥OQ。

收藏答案
数学【解答题】I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1:2x2-y2=1。

(1)过C1的左顶点引C1的一条渐进线的平行线,求该直线与另一条渐进线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设斜率为1的直线l交C1于P、Q两点,若l与圆x2+y2=1相切,求证:OP⊥OQ;
(3)设椭圆C2:4x2+y2=1,若M、N分别是C1、C2上的动点,且OM⊥ON,求证:O到直线MN的距离是定值。

收藏答案
数学【解答题】ID:
已知双曲线C1:。

(1)求与双曲线C1有相同焦点,且过点P(4,)的双曲线C2的标准方程;
(2)直线l:y=x+m分别交双曲线C1的两条渐近线于A、B两点,当时,求实数m的值。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双曲线C1:2x2-y2=1。

(1)过C1的左顶点引C1的一条渐进线的平行线,求该直线与另一条渐进线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设斜率为1的直线l交C1于P、Q两点,若l与圆x2+y2=1相切,求证:OP⊥OQ;
(3)设椭圆C2:4x2+y2=1,若M、N分别是C1、C2上的动点,且OM⊥ON,求证:O到直线MN的
距离是定值。

收藏答案
数学【填空题】I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m的值为()。

收藏答案
数学【解答题】ID:
已知双曲线C1:。

(1)求与双曲线C1有相同焦点,且过点P(4,)的双曲线C2的标准方程;
(2)直线l:y=x+m分别交双曲线C1的两条渐近线于A、B两点,当时,求实数m的值。

收藏答案
数学【填空题】ID:
如图,双曲线=1(a,b>0)的两顶点为A1,A2,虚轴两端点为B1,B2,两焦点为F1,F2,若以A1A2为直径的圆内切于菱形F1B1F2B2,切点分别为A,B,C,D。

则:(1)双曲线的离心率e=();
(2)菱形F1B1F2B2的面积S1与矩形ABCD的面积S2的比值=()。

收藏答案
数学【填空题】ID:
设m为常数,若点F(0,5)是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则m=()。

收藏答案
数学【填空题】ID:
双曲线上一点P到双曲线右焦点的距离是4,那么P到左准线的距离是()。

收藏答案
数学【单选题】ID:
已知双曲线的左顶点与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的距离为4,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的准线的准线的交点坐标为(-2,-1),则双曲线的焦距为
[ ] A.2
B.2
C.4
D.4
收藏答案
数学【单选题】ID:
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与C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为C的实轴长的2倍,则C的离心率为
[ ] A、
B、
C、2
D、3
收藏答案
数学【单选题】ID:
设双曲线的左准线与两条渐近线交于A,B两点,左焦点为在以AB为直径的圆内,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
A、(0,)
B、(1,)
C、(,1)
D、(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