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58106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d.png)
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一、引言科研项目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优化科研项目的执行过程,确保项目的高效进行和顺利完成。
本制度适合于本单位内所有科研项目的管理。
二、项目立项1. 项目申报科研人员根据科研方向和需求,提出项目申报。
申报材料应包括项目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预期成果、预算等信息。
2. 项目评审项目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评审,评估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重要性。
评审结果将作为项目立项的依据。
3. 项目立项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评估和决策,确定立项的科研项目,并签署项目合同。
项目负责人将被指定,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执行。
三、项目执行1. 项目计划项目负责人制定项目计划,明确项目的目标、里程碑和工作分解结构。
计划应包括项目的时间安排、资源需求和风险管理等内容。
2. 项目组织项目负责人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3. 项目实施项目团队按照项目计划进行实施,定期汇报项目发展情况。
项目负责人应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风险,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四、项目控制1. 资源管理项目负责人负责管理项目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合理分配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进度管理项目负责人定期监控项目的进度,及时调整项目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项目进度应与项目计划进行比较和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
3. 质量管理项目负责人负责确保项目的研究成果具有高质量和可靠性。
项目团队应按照科学研究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研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风险管理项目负责人应识别和评估项目中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预防、减轻和应急响应等方面。
五、项目结题1. 结题报告项目负责人撰写项目结题报告,总结项目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
报告应包括项目的目标达成情况、研究成果的贡献和创新点等内容。
2. 结题评审项目结题报告将提交给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评估项目的研究成果和科学价值。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adaf21c0242a8956aece4d8.png)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王中明王鹏橙王昭滨王鹏曹玉兰江亚莉蒋祝巍马海峰来源:《科学与技术》 2018年第6期摘要:提升科技管理的信息化服务是提高科技信息的开放程度,利用信息平台向公众宣传科技成果及相关科技信息,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也可以提高科研工作者的诚信度,从本质上提升科技成果质量。
同样,有利于其他科研工作者应用科技信息,增加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引言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科研人员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韧性,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才得以实现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前科技项目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一方面要树立管理人员正确的管理意识,另一方面要完善当前项目管理的体系和运行机制。
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结构体系,明确科技项目的管理目标,加强管控力度,防止各类不利因素影响到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为科技项目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科技项目的特点1.1科技项目的创新性科技项目的开展,其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通过专业项目的确立,来推动某一个科学领域的长期发展和建设,并且要在这个过程中对同行业领域产生积极和广泛的影响,如果科技项目缺失了其创新特点,那么这个项目本身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科技项目具备创新性和突破性,就是要击穿横亘在前方的技术壁垒,实现科学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和进步。
1.2科技项目的明确指向性科技项目的立项目标具有十分鲜明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也就是说,每位科学技术人员都要为共同的科研目标而努力,因此这个目标在正式立项之前就应该得以确立下来。
科技项目的开展,是针对某一项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出一个新的思路或者某一个问题新的解决方式,目标明确和清晰,并且会形成一种技术研究和创新发展的思想意志。
只有秉持这种工作理念和态度,才能通过科技项目来达到技术创新和合理应用的目标,才能够解决我们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018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
![2018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dabdd44693daef5ef73d92.png)
2018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摘要:本文将从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入手,分析目前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点帮助。
1、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科技计划项目是科技项目中的一种,具备一般科研项目的特点,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计划性,因此具体来说,科技计划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科技计划项目必须要具备创新性,科技项目的本质属性就是其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如果一项科技计划项目不具备创新性的话,那么该项目也就没有存在立项实施的意义。
其次,科技计划项目具备较强的明确指向性,也就是说项目的研究内容应当是由针对性的,是有计划的针对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工作。
最后,科技计划项目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可变性,研究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导致研究方法与内容出现变化,同时研究成果的价值也存在不确定性。
2、当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缺陷分析2.1经费管理混乱科技计划项目的有序开展离不开项目经费的支持,因此在项目管理机制中对于经费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是,目前在实际情况中,我国仍然存在有很多科研单位在项目经费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一方面在管理意识方面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在管理制度上也比较缺乏。
这就使得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使用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虽然挪用经费的现象已经比较少见,但是在经费的合理使用上还有浪费、不合理利用的情况。
2.2重数量轻质量目前,我国在大部分科研单位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机制中,对科技项目执行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有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承担数量、论文发表篇数等。
因此这就使得部分科研单位在管理过程中,为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往往会尽可能提高科研项目的数量,但由于科研人员的数量往往又无法满足各项目进行的需要,因此就会导致科研计划项目的实施质量受到影响。
2.3管理水平低下对于大多数科研单位来说,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往往都是以科技计划项目的推进实施为主,这就使得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
改进科研绩效科研管理制度
![改进科研绩效科研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609b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7.png)
改进科研绩效科研管理制度
要改进科研绩效和科研管理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制定科研项目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明确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标准。
同时,建立公正、透明的评审机制,确保评审过程客观公正。
2. 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设立科研项目的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执行、进度和成果的管理。
通过科学的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项目成果的质量。
3. 支持优秀科研团队和个人:加大对优秀科研团队和个人的奖励力度,通过奖励激励,鼓励科研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4. 提供科研经费和资源支持: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实验设备,为科研人员提供支持和保障,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 加强科研人员培养和能力提升:建立科研人员培养体系,培养和选拔出优秀的科研人才。
同时,加强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6.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强科研成果与产业界的对接,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建立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价值实现。
7. 加强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科研管理的信息系统,提供科研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管理和保护,确保科研成果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科研绩效和科研管理的效果,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山东省科技项目评审改革现状及对策建议
![山东省科技项目评审改革现状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6be7d5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6.png)
估)向来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2015 年 8 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深化科技体 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0 年,在科技
作者简介:邵红琪(1988—),男,硕士,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研究;刘雪艳(1990—), 女,硕士,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研究;张琪(1993—),女,硕士,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 究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研究;原顺梅(1975—),女,硕士,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 管理与战略研究;王坚(1964—),男,本科,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情报研究、战略发展研究等(通 信作者)。
in Shandong Province
SHAO Hongqi, LIU Xueyan, ZHANG Qi, YUAN Shunmei, WANG Jian (Shando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Jinan 250101)
2 山东省科技项目评审的现状
2.1 相关政策 国务院《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
构评估改革的意见》颁布后,各省结合自身实际
情况,也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 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表 3 是苏浙 豫黑冀桂川鲁发布文件的概况。
发文机构
发文时间
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018.10
中科院、工程院
国务院
2018.07
科技部
2020.0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2019.05
表 2 各省出台的相关文件
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方式
![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1f7df2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1d.png)
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方式
一、项目管理组成人员设置
1. 组长:负责整个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编制计划实施方案,监督各单位完成任务。
2.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处理日常事务,督促完成各项任务。
3. 组员:根据项目需求组织各单位派出相关专业人员参与项目,负责完成所分配的具体任务。
二、日常管理制度
1. 每周末组织项目进度会议,汇报上周完成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安排下周计划。
2. 每月初召开项目月度推进会,汇报上月完成情况,纠正问题,安排来月工作要点。
3. 及时组织项目中期评审、项目结项验收等过程,督促按时完成。
4. 开展项目进度管理,按期提交相关报告并进行跟踪。
三、薪酬激励措施
1. 根据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差异化奖金。
2. 为突出的个人和单位颁发表彰和奖状。
3. 加薪或晋级措施激励项目攻关积极性。
4. 发动竞赛对抗性,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内容可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方式的参考案例,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实际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完善。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7e6c15c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c.png)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7.03•【文号】•【施行日期】2018.07.03•【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2018年7月3日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深入推进“三评”改革,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核心,以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为目标,以改革科研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为关键,统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门类,推进分类评价制度建设,发挥好评价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形成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为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尊重规律。
遵循科技人才发展和科研规律,科学设立评价目标、指标、方法,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追求卓越。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和精简“三评”工作,简化优化流程,为科研人员和机构松绑减负,并形成长效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三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入手,找准突破口,更加注重质量、贡献、绩效,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增强针对性,突出实招硬招,提高改革的含金量和实效性。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问题及相关对策—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问题及相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20c62d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68.png)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问题及相关对策—以A市为例文/王丽 叶小廷0 引言当前,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之高、出台政策密度之大、推动力度之强前所未有。
科技计划项目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科技计划项目的财政资金投入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也对科技计划项目全流程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组织管理好,更要防范项目风险发生,避免财政资金损失。
通过实施全过程监控,利用科学、系统的方法管理和处置各种项目风险,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执行的可行性,规避潜在风险、降低风险损失,促进项目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本文以A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市科技计划项目的政策制定与执行、项目管理相关方职责、财政科研经费管理与监督以及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建设与维护4个方面分析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1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作为政府发展科技的主要手段,在地方政府管理科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因素颇多,包括科技政策引领、参与管理相关方履职尽责、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监管、科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支撑等。
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对科技主管部门执行科技计划、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科技研发人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政策出台情况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科技政策创新科技体制改革,A市紧跟国家改革步伐,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技管理方面从以科技规划为核心,逐步拓展转变为一系列中期和年度科技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方式,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激励创新的政策不断完善,颁布实施多项重大科技创新政策。
同时,为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提升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适应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改革,该市2015年以来已出台3版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文件,切实为科研人员减负,促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1.2 相关主体责任为确保科技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完成预期目标任务,科技主管部门在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文件时都会明确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相关方的职责,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新形势下,项目承担单位作为项目实施的第一责任主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研管理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研管理若干政策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5d938ed011ca300a7c39075.png)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研管理若干政策措施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充分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改革科技计划和科研项目管理(一)构建目标明确、定位清晰的科技计划体系。
省级科技计划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安排,契合社会经济发展核心关键科技需求,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大幅削减现有科技专项数量和项目数量,全链条设计、一体化组织,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建立更加集中统筹、精准高效、科学规范、公正透明、监管有力的省级科技计划管理新机制。
逐步实行省级科技计划年度指南定期发布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使社会各界、科研人员充分知晓,增加科研人员申报准备时间。
(二)精简项目申报程序。
建立项目申报负面清单制度,最大限度简化放宽申报前置条件。
凡能够通过公开渠道查询的资质、信用等信息,申报单位不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除申报指南另有要求外,省属高等学校、省属科研院所、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央驻冀科研院所、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行直接申报,不再通过归口管理部门审核。
除涉密项目或申报指南另有规定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逐渐实行无纸化申报,最大程度降低项目申报成本。
(三)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和项目调整权。
科研项目申报期间,以项目研究人员提出的技术路线为主进行评审论证;科研项目实施期间,除涉及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更改外,项目负责人可在研究方向不变、不降低绩效目标的前提下,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自主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合作单位、项目参与人员和科研团队,并向项目管理部门备案。
(四)简化项目过程管理。
国务院关于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2321c8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a.png)
国务院关于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03.14•【文号】国发〔2018〕5号•【施行日期】2018.03.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通知国发〔201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8年3月14日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为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下简称大科学计划)是人类开拓知识前沿、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增强科技创新实力、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积极深远意义。
(一)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是解决全球关键科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大科学计划以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为目标,是基础研究在科学前沿领域的全方位拓展,对于推动世界科技创新与进步、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有利于发挥我国主导作用,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是聚集全球优势科技资源的高端平台。
牵头组织大科学计划,有利于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国际同行认可的领军科学家、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管理团队和良好机制,打造高端科研试验和协同创新平台,带动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向并跑和领跑为主转变。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18年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陕建发〔2019〕1004号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18年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陕建发〔2019〕1004号](https://img.taocdn.com/s3/m/3634b86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0.png)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18年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正文:
----------------------------------------------------------------------------------------------------------------------------------------------------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18年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的通知
陕建发〔2019〕1004号
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建设科技的行业支持引领作用,根据城乡建设事业发展需求、年度工作计划和《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经审定,45个项目列为2018年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经费自筹。
其中,多层装配式钢结构村镇建筑营造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17个项目为科研开发项目(见附件1),杨凌种子大厦工程等28个项目为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项目(见附件2)。
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相关市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项目推荐单位应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的日常管理、实施监督和检查工作,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及时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联系。
附件:1.2018年度建设科技计划项目清单(计划管理项目)
2.2018年度绿色施工科技示范项目清单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年1月2日
——结束——。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949f1f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8.png)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科技项目是以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为主要内容而设立的独立项目,其意义是能够不断解决和优化现有的科学技术难以解决或尚未解决的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问题;对策1 基于文献计量的科技项目管理1.1 科技项目科技项目种类不同,按照其性质、运作特点及实施范围有以下几种分类情况:一是按科学研究成果分类,分为基础研究项目、应用研究项目和实验发展类科研项目。
基础研究类项目通常是理论层面的科学研究,更多停留于基本原理及对新领域开展的实验或理论性研究。
一般情况下,基础型科学研究项目不以应用为目的,而应用型科学研究项目具有应用性。
应用型科学研究项目目的明确,主要是为了获取新知识而开展的创造型研究,针对特定的目标或目的。
实验发展类项目相对于基础研究项目和应用型科学研究项目,更多地体现在实际应用上,更倾向将现有科学研究项目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优化产品、装置、工艺及服务等等。
按项目投资部门的不同及项目性质的不同,科技项目种类同样不同。
二是按投资部门分类,分为政府投资项目与企业项目。
三是按项目性质不同分类,可分为计划项目、合同项目、合作项目。
其中,合同项目是委托类,合作项目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项目可研单位或地区协同、共同承担配合完成的科学研究项目。
1.2 科技项目管理科技项目管理是对科技项目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管理活动,不同的科技项目类型、管理方式不同。
一般情况下,科技项目的完成主要包含以下几项内容,即项目的申报、立项、科技项目开展、获取项目成果、结束项目等。
相应地,科技项目管理包含项目申报管理、立项管理、项目过程管理、项目结项管理及项目涉及的人员、资金、文档、组织、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等相关内容管理。
科技项目具有独特性、创新性、不确定性等。
2 科技项目管理特点2.1 创新性科技项目管理创新性适用于所有项目管理,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适用于各种场景。
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a10f1a75022aaea988f0f1e.png)
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科技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为规范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提高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效率,我们制定了《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潍坊市科学技术局潍坊市财政局2018年12月29日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潍坊市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潍发〔2016〕35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列入市科技计划安排,由单位或团队承担,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的项目。
第三条项目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和人才建设、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等,按支持领域及项目管理渠道分为重点研发类项目、高校科研类项目、医疗卫生类项目、软科学项目等,根据实际需要,市科技局可以对项目类别进行适当调整。
第四条项目采取竞争择优和定向委托等方式立项,综合运用无偿资助、以奖代补、后补助等方式,大力支持市场导向明确的技术创新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与职责第五条市科技局是项目组织实施的主体,主要职责是:(一)制定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二)制定并发布年度计划指南并组织实施;(三)负责项目的立项、调整、终止和撤销;(四)负责项目实施情况的检查调度、绩效评估;(五)对项目到期验收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六)推动项目取得成果转化应用和信息共享科技报告;(七)完善市科技计划内容,优化任务布局第六条市财政局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配合市科技局制定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做好资金保障工作。
第七条项目实行逐级申报,由所属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科技局、市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市属医院等作为项目申报和实施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项目主管部门”)。
项目主管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一)择优筛选推荐本系统、本区域符合条件的项目申请立项;(二)签署项目执行任务书并落实约定责任事项;(三)监督项目执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项目调整、终止及撤销建议;(四)配合市科技局进行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绩效评价;(五)负责本系统、本区域的项目验收工作;(六)受市科技局委托,协助做好其他与项目有关的工作。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5de5bb700abb68a982fba2.png)
附件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苏州市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效率和实施绩效,按照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苏发〔2018〕18号)、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释放创新活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苏委办发〔2018〕10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苏州市科技计划是苏州市政府持续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方式,由苏州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根据市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用苏州市市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组织实施。
第三条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市科技项目”)是指列入苏州市科技计划,由承担单位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实施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及相关科技创新活动。
第四条市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和市科技项目的管理遵循“宏观引导、权责明确、规范运行、绩效导向、自主申请、诚实守信”的原则,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充分调动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第五条市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和市科技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适应本办法。
第二章计划设立与项目分类第六条市科技局根据苏州市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设置市科技计划,在保持相对稳定与连贯的基础上实行动态调整。
第七条市科技项目实施分类管理。
(一)按财政资金支持方式,市科技项目分为前资助、后补助和引导投入项目。
前资助项目是指在项目实施前立项并先行给予资金资助的项目。
后补助项目是指承担单位先行实施项目,在完成项目、取得成果或服务绩效后给予资金补助的项目。
引导投入项目是指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
(二)前资助项目按财政资金支持额度,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根据需要分阶段下达资助经费。
2018年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2018年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https://img.taocdn.com/s3/m/a02ae29aaa00b52acec7ca46.png)
附件
天水市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请单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推荐单位名称:
填报日期:
天水市科学技术局制一、单位情况
四、投资预算
项目经费预算
五、项目概述(限300字)
1.项目确定的项目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
2.项目目标与任务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分析
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
2.项目申请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科技
1.项目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2.主要技术指标(如形成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等数量、指标及其水平,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或产品的竞争分析,满足项目所依托的重大工程建设或重大装备研制的需求情况等)3.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如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项目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效益,对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限500字)
4.项目实施中可能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
5.人才队伍建设
6.其他应考核的指标
九、经费预算(限600字)
1.项目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需求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
1.项目进度安排
1.项目的组织管理措施
2.项目参与单位的任务分工及市拨专项经费分配3.产学研结合模式
十二、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限600字)
十三、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限600字)
十四、附件清单
保证以上所填内容完全属实,若有虚假,本单位(人)将负全部责任。
申请单位(人)签字:
年月日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5e717bc7e21af45b207a871.png)
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发表时间:2018-12-03T11:19:33.17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26期作者:张坚盛[导读] 本文在这里针对目前科研项目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其问题写明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张坚盛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28摘要: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相关科研的项目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不但有效的提升了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现代的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应的挑战,部分新的问题及状况也随之出现。
科研项目管理这项工作自身作为一项拥有着较强综合性的工作,是全面贯穿于整个科研项目当中的一项系统性工作,本文在这里针对目前科研项目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其问题写明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科研项目;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科学技术自身是现代社会当中的第一生产力,科研项目是有效推动科学技术应用及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有效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动力,尤其是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全面的促进了各类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更加发挥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几年蓝伴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相关科研的项目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其自身所覆盖的领域不断扩大发展,其自身的广度与深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在进行高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其科研项目管理工作当中产生了各类问题。
一、科研项目管理内容科研项目管理这项工作自身是全面贯穿了整体项目进程的系统性工程,通常来讲根据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所处管理阶段的不同可以进行分层的立项审批的管理、实施过程的管理和结题验收的管理这三项管理内容。
1.立项审批的管理立项审批管理是现代科研项目管理这项工作的核心工作。
科研项目的立项是需要相关不同层次的工作科研专家进行评价审核的,并在进行审批的过程当中不断进行完善与修改,直到最终经上级相关部门领导的立项,并收取到立项的批文。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2e45e3a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9.png)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同市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2.26•【字号】同政办发[2018]31号•【施行日期】2018.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的通知同政办发[2018]3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委、局、办,各企事业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大同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2月26日大同市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同市深化市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精神,为加强和规范大同市科技计划(以下简称“科技计划”)管理,推进协同创新,提升管理效能,保证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计划面向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根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立实施,是组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推广的重要手段,旨在跟踪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引导全市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三条科技计划的管理原则(一)遵循科学规律。
把握国内、外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实际,遵循科学研究的趋向发展探索规律和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实行分类管理。
(二)加强统筹协调。
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市级财政各类科技计划实行统一管理和监督评估;统筹研究开发、成果转化、条件建设、人才培养和环境营造;统筹稳定性支持和竞争性分配,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
(三)聚焦任务需求。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需求导向,面向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科学布局,超前部署,建立健全围绕重大任务推动科技创新的新机制。
(四)坚持市场导向。
加强科技与经济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的相互衔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3219e1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1.png)
科技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让国家、企业单位对新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的重视度提高,在经费拨款、项目立项、科技研究、结题审计等方面投入的力度加大,以求能实现科研实力的增强,从而为科技型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
因此,增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力度,以保证研究项目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技项目管理;问题;对策引言科学和技术项目是独立的项目,其主要内容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目的是不断解决和优化现有科学和技术难以解决或无法解决的社会、生物、科学和技术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长期稳定的基本保障,这表明了有效和高质量管理科学技术项目的重要性。
应不断提高科技项目管理能力,优化科技项目管理途径。
1科技项目管理定义科技项目管理即课题自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着手开展、检查评定、验收检定、成果申报、技术推广,档案入卷的全过程管理,目的在于让科研项目得到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管理,使得科研计划可有序开展,达到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实现竞争力提升的效果,让科研项目可得到持续稳定开展,确保科研项目目标达成。
2科技项目管理现存问题2.1项目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考虑科学和技术项目旨在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可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最具创新性、质量最高、具有更明确的未来前景和经济效益的技术产品组合。
目前,一些公司的科技项目大多规模小、分散或自下而上,没有系统和全面的高级考虑因素,因此无法有效地将研究成果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结构化的技术链,充分反映出。
2.2科研项目预算执行监管不足1)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主要选择的是项目负责人制,并没有针对每次的科研项目流程进行费用支出规划制定,无法为预算执行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2)因国家“放管服”政策的出台使得项目组在经费使用调整方面的权利被放宽,但并不是经费能够随意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就让一些人钻空子,将不可调增的项目展开调增,同时项目部并未及时到相关部门展开经费调整备案审批,以致于项目无法验收。
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0138bdcc22bcd127ff0c18.png)
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现科学、规范、高效、公正的目的,根据《南充市深化市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南府发〔2017〕41号)和《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川科计〔2018〕4号),结合南充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南充市科技计划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由市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资助。
重点资助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南充市重大需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解决事关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性科技问题等开展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等科技创新活动。
科技专项资金来源于市财政预算安排,由南充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共同管理。
第三条南充市科技计划项目是南充市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基本单元。
重大科技专项可下设分专项,分专项是科技专项的组成部分,服务于项目目标。
第四条项目专项资金主要采取前补助和后补助两种支持方式,根据科技创新活动及项目属性确定具体支持方式,在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中予以明确。
第五条项目组织实施遵循统筹布局、聚焦重点,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目标明确、绩效导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职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原则。
第六条市科技局是市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部门,市财政局是市科技计划资金的管理部门。
第二章项目组织与管理职责第七条项目组织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包括市科技局、推荐单位、承担单位。
第八条市科技局是项目的行政主管部门。
其职责是:(一)研究制定南充市科技计划相关管理制度;(二)开展科技发展趋势的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研究提出重大研发需求、总体任务布局;(三)组织编制和发布项目申报指南,组织项目评审,提出项目及资金分配建议方案,项目立项;(四)与承担单位、推荐单位签订项目任务合同书(以下简称“任务合同书”);(五)组织开展项目中期检查、监督检查、验收和绩效评价;(六)审核和审批项目重大调整事项;(七)对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评审专家实施信用管理;(八)负责南充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九)其他与项目管理相关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改进方案,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摘要:本文将从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入手,分析目前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旨在为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点帮助。
1、科技计划项目的特点
科技计划项目是科技项目中的一种,具备一般科研项目的特点,同时又具备一定的计划性,因此具体来说,科技计划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科技计划项目必须要具备创新性,科技项目的本质属性就是其研究内容的创新性,如果一项科技计划项目不具备创新性的话,那么该项目也就没有存在立项实施的意义。
其次,科技计划项目具备较强的明确指向性,也就是说项目的研究内容应当是由针对性的,是有计划的针对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开展系统化的研究工作。
最后,科技计划项目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可变性,研究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很容易导致研究方法与内容出现变化,同时研究成果的价值也存在不确定性。
2、当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缺陷分析
2.1经费管理混乱
科技计划项目的有序开展离不开项目经费的支持,因此在项目管理机制中对于经费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是,目前在实际情况中,我国仍然存在有很多科研单位在项目经费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一方面在管理意识方面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在管理制度上也比较缺乏。
这就使得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使用存在一些问题,目前虽然挪用经费的现象已经比较少见,但是在经费的合理使用上还有浪费、不合理利用的情况。
2.2重数量轻质量
目前,我国在大部分科研单位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机制中,对科技项目执行效果评价的主要指标有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承担数量、论文发表篇数等。
因此这就使得部分科研单位在管理过程中,为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往往会尽可能提高科研项目的数量,但由于科研人员的数量往往又无法满足各项目进行的需要,因此就会导致科研计划项目的实施质量受到影响。
2.3管理水平低下
对于大多数科研单位来说,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往往都是以科技计划项目的推进实施为主,这就使得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很容易被忽视。
因此,很多科研单位都存在着,组建了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技术团队后,却没有做好管理队伍
的建设工作,从而导致项目管理工作水平低下。
此外,管理水平低下也体现在科研单位在合理激励机制方面的缺失,很多科研单位对于科研技术人员的创新、科研活动往往缺少激励,导致科研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
3、针对上述问题的改进策略
3.1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管理工作
首先,需要项目负责人做好科研计划项目各项资金预算的编制工作,通过完善合理的预算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其次,需要设立项目专用帐户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对于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要有明确的记录,定期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公示,保证资金使用的透明。
同时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工作,通过有效的会计核算与资金账户监督来严格控制每一笔资金使用的情况。
此外,为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率,还应当配备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的资金管理工作中,通过专业化的资金管理方法,来提高项目经费的有效利用率,避免资金被浪费。
3.2协调补充激励机制
建立科研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是提高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将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与工作绩效作为各项激励的重要依据,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评判指标,来保证考评结果的科学合理。
针对目前我国科研事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对科研人员的考核。
首先,要
立足于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创新性是科研技术项目的根本属性,因此要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
其次,要结合科研人员的实绩取向,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完成对于项目中各任务状况的实际考核;最后要注重责任取向,将全年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实现良好的工作落实。
3.3细化管理流程
为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的管理水平,应当将科技项目的管理工作与科研单位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分离开来,也就是说应当配备具备一定科研素养的管理人员来专门负责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
其次,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还应当不断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各项流程,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是系统的、有计划的,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应当有针对性的对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管理,从而落实科技计划项目进行过程中的管理职责。
最后,为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水平,还应当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结合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管理制度的调整,从而保证项目管理流程能够充分适应实际情况。
4、结语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科技计划项目所具备的创新性、明确指向性以及风险性,就使得科技项目管理工作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
因此,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复杂管理工程,就需要我们重视影响项目管理质量的诸
多因素。
目前,在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机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经费管理混乱、重数量轻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较为明显。
因此,就需要我们从严控制科技项目的管理程序,建立合理完善的激励机制,不断细化项目管理的流程,从而提高科技计划项目水平,促进我国科研水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