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合集下载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 15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课程与教学论试题注意事项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

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

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

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

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C.杜威 D.斯坦豪斯2.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3.结课的形式有多种,下列项目中有一种提法,一般是不会采用的,即( )。

A.归纳式 B.回味式C.拓展延伸式 D.故事启发式4.典型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指( )。

A.分组教学制 B.道尔顿制C.文纳特卡制 D.开放课堂5.“学习化课程”体现的是( )。

A.融合课程的理念和形式B.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形式C.隐性课程的理念和形式D.选修课程的理念和形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五个层次。

7.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一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一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8.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与评价目的、收集和 ______——和反省与评价。

9.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体现时代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一素质。

10. CIPP模式中的成果评价,即要____、解释和____课程方案的成绩,并协助决策者决定课程方案是否应该终止、修正或继续。

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教师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 C)。

A、观察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练习法2、当代小学课程内容应体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C)A、时代性B、基础性C、创造性D、综合性3、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典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学者是( D)A、斯腾豪斯B、泰勒C、施瓦布D、利维4、根据博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就是( D)A、教学目标B、培养目标C、教学目的D、课程目标5、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

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

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B)A、社会问题为中心B、经验为核心C、“文化要素”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6、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不包括( D)A、行为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习惯性目标7、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D)A、现场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8、“不陵节而施”就是强调要按(A )组织课程内容。

A、横向B、水平C、直线D、序列9、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提出者是( A)A、斯克里文B、泰勒C、布卢姆D、艾斯纳10、20 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育学分支学科。

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B )A、《教育过程》B、《课程论》C、《儿童与课程》D、《教学与发展》1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D )A、现象·问题和规律B、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C、揭示课程论与教学论规律D、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12、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D)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康德D、赫尔巴特13、( B)认为,课程就是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及答案

杆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A 卷)一. 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部著作中?()A. 《大教学论》B. 《课程论》C.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D.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 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 )oA. 忠实取向B. 相互适应取向C •上体取向D.课程创生取向3. 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

A. 复习B •实践C. 方法D •拓展4. 下面哪一类不是布鲁姆提出的教学目标?( ) A. 认知tl 标B. 发展日标C •悄感日标D. 动作技能目标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专著是( )oA. 《大教学论》B. 《普通教育学》C. 《儿童与课程》D. 《雄辩术原理》6•某校推行教学改革,规定教师一节课讲授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这项规定侵犯了教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专 业: _____________ 考试类型: 班 级: 学 号: 考试命题 要 求师的()oA.教育教学权B.管理与指导学生权C.评价学生权D.参与学校管理权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oA.博比特B•特斯C.泰勒D•泰罗&“给学生一篇文章,学生在五分钟内不黑帮助或参考书,能够识别出它的风格。

”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属于()oA•行为目标B.普遍性13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9.课程开发以学科知识及其发展为基点、强调学科知识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A.儿童中心课程B.社会中心课程C.学科中心课程D.经验中心课程10•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当儿童开始有了规则意识,并且认为规则制定属于年长者的专利,这时的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一阶段?()A.前道德阶段B.权威阶段C.自律或合作阶段D.公正道德阶段二、多选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国外的主要观点有()oA.两者相互独立B.两者相互包含C.两者相互交义D.两者循环联系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有()oA.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B•解释课程与教学规律C.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D.整理课程与教学经验3•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oA•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不是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而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A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A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A一、单选题(共 20道试题,共 40 分)1.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 活动分析B. 解放兴趣C. 八年研究D. 泰罗主义2. 培养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A. 终极性B. 时代性C. 学科性D. 活动性3.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概念是_________。

A. 附带学习B. 发现学习C. 机械学习D. 有意义学习4. 新课程强调:A.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B. 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C.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D.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5.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__________。

A. 普遍主义B. 唯科学主义C. 实践理性D. 解放理性6. 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评价的_________。

A. 目标取向B. 过程取向C. 主体取向D. 客体取向7. 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模式称为__________。

A. 机器教学B. 程序教学C. 强化教学D. 编程教学8.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A. 教育思想B. 专业精神C. 教育智慧D. 专业知识10. 目前,我国小学课程的纵向组织基本上有两种编排方式,一是直线式编排,另一个是__________。

A. 圆周式课程B. 螺旋式课程C. 逐步深入课程D. 直线式课程11. 针对学校科目割裂知识的弊病,赫尔巴特提出_________。

A. 科目中心整合理论B. 儿童中心整合理论C. 学科与儿童心理统一的整合理论D. 活动教学整合理论12.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划了“小学阶段以_______为主。

”A. 分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经验课程13. 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A. 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B. 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C. 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D. 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14. 下列哪一种思想_______不是学生中心取向的课程设计的基础。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_______、学习活动、_______和其他要素。

2.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_______、学生、_______。

3.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_______、功能目标、实现条件、_______和评价。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_______模式.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性语言、论证性语言、_______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为了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_______。

参考答案:1.课程内容评价2.教师数学内容3.理论基础活动程序4.个别化教学5.叙述说明6.终结性评价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lo分。

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正”或“误’)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 )2.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内容本身的性质。

( )3.板书的艺术特点之一是要具有示范性。

( )4.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

( )5.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对教师的评价.( )参考答案:1.错2.对3.对4.对5.错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什么是教学?2.简述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的内涵。

3: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4.简述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参考答案:1.教学: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

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2.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

3.螺旋式课程组织:是指根据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开卷)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开卷)-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开卷)一、1、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2、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和知识有所不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学生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谋求独立完成整个活动,而不是聆听教诲和听取指导。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个生态化空间里,只是一个绝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3、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6.交互性,7.生成性4、行动研究是指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由教师或研究人员共同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二、1、速度、收益、安全也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

可以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

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

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

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练习题(一)1.第1题“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A.教师、学生、课程B.教师、学生、教材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D.教师、学生、环境答案:A2.第2题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B.古代、近代和现代C.原始、古代和现代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答案:A3.第3题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B4.第4题在课程研制模式中大力倡导目标模式的美国学者是A.泰勒B.司腾浩斯C.沃克D.施瓦布答案:A5.第5题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施瓦布D.夸美纽斯答案:C6.第6题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A.学科设计B.生活领域设计C.科目设计D.学习者中心设计答案:B7.第7题在某一教学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就是A.教学内容B.教学模式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B8.第15题在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概括水平较高的测试和成绩评定是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A9.第16题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答案:D10.第17题17世纪,《大教学论》,这本被认为是历史上专门而系统研究和阐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问世,一般人将这本专著的发表看作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

这本著作的作者是A.昆体良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11.第18题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答案:C12.第19题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答案:C13.第27题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A.课程决策B.课程开发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答案:A14.第28题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类型是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他评价D.元评价答案:A15.第29题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答案:C16.第30题“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答案:A17.第8题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问题,西方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主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二元循环联系模式等四种不同主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A卷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A卷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A卷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论则是研究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B.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学科。

C. 语文课程主要是传授语文知识,教学论则是研究如何有效地传授知识。

D.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学科。

2.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B.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C.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D.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3.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和问答法。

B.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情境法和讨论法。

C.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实践法和自学法。

D. 语文教学方法主要是演示法和实验法。

4.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评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B.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方法。

C.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D. 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专业素养。

5.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和参考书。

B.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资源。

C.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学校图书馆和学生自主开发的资源。

D. 语文课程资源主要是教师自主开发的资源和校内外的人文环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 请简述语文课程目标的构成。

3. 请简述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教师在教授《背影》这篇课文时,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福师20年8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答案

福师20年8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答案

福师20年8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答案《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明确规定本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与深度、教学内容体系结构以及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3.研究方式研究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研究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根据学生研究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研究速度:研究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研究结果: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研究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1)在目标上,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向的是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回答。

(2)在性质上,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3)在内容上,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4)在培养上,核心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综合后天环境的影响而获得的,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5)在评估上,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6)在架构上,核心素养应兼顾个体与文化研究、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的关系。

(7)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

课程与教学论A卷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A卷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A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B、古代、近代和现代C、原始、古代和现代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答案:A2、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C3、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A、终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D4、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属于影响课程的教育性因素A、学制B、宗教C、生态环境D、儿童的性别答案:A5、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答案:D6、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看作是培养社会精英的课程与教学论是A、发展主义理论B、结构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社会改造主义理论答案:B 7、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B8、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A、哲学基础B、社会学基础C、心理学基础D、自然科学基础答案:B9、首倡课程研制过程模式的教育学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答案:D10、根据波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就是A、培养目标B、教学目标C、教学目的D、课程目标答案:D11、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答案:C12、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洛克D、夸美纽斯答案:B13、课程的各个组成成份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是A、课程类型B、课程结构C、课程平衡D、课程组织答案:B14、在课程研制模式中大力倡导目标模式的美国学者是A、泰勒B、司腾浩斯C、沃克D、施瓦布答案:A15、强调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满足学生认知上的需要,而且要注意和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答案:D16、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A17、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

《课程与教学论》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现代教学手段的网络化是指( )。

A. 教学媒体可以随时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B.教学媒体所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随时随地再现出来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任意组合使用D.国际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2.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3.( )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非指导性教学 B.自学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4.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 )。

A.民主化 B.多元化C.规范化 D.差异化5.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拟定计划——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____,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

7.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因此要完善教师____体系,促进教师____成长。

8.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它注重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____,体现对____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9.广义的课程管理,是包括部门和____.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____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0.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具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和____,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在横向价。

(3)--《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3)--《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河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在课程教学方面,总结先秦儒家教育思想之大成,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育教学原则的教育专著是(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2、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罗杰斯 B.论语 C.赫尔巴特 D.杜威3、经典的课程开发模式是( )A.过程模式 B.目标模式 C.情景模式 D.惠勒模式4、中国古代的六艺属于( )A.经验课程B.综合学科课程C.科目本位课程D.学术中心课程5、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A.八年研究B.活动分析C.解放兴趣D.科学主义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教育家是( )A.巴班斯基B.维果茨基C.凯洛夫D.列昂节夫7、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D.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8、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是( )A. 内在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9、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 )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10、 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 )A.巴班斯基 B.布鲁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11、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12、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体现教育价值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13、以学习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是()A.合作学习策略 B.活动性策略 C.生活性策略 D.教学互动策略14、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

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15、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理念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1、课程组织包括两个层面,即课程内容的组织与 的组织。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程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不、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阐述的详细、明细,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 学习方式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1.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2.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3.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3. 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答:1.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2.师生要平等相处3.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4.教师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三、材料分析题(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

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参考答案A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参考答案A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时量 120 分钟开卷闭卷专业班级 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命题教师莫崇芬总分100 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1、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2、工具性;人文性。

3、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识字。

5、教师;文本。

6、60 ;100。

7、写话;习作。

8、互动;交际。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四、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 16分)。

1.答题要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分)(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分)(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分)(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分)。

2.答题要点:(1)重在鼓励,调动和维护学生习作的兴趣。

(2分)(2)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以教师的喜好和统一的模式来约束学生。

(2分)(3)讲评要有重点。

(2分)(4)习作讲评要和作前指导、习作批改紧密联系起来。

(2分)五、教学实践题(3小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8分,第三题6分,共34分)1.答题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恰当、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三维目标。

参考要点:(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分)(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细致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分)(4)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3分)2.答题要求:(1)教学过程清楚、有序,能说清楚主要的教学环节。

河北省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题A卷

河北省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题A卷

河北省课程与教学论考试题A卷(2008—11—12 09:02:55)一、填空(1*15=15分)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

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即“学科结构运动"。

该运动肇始于美国,影响波及全球,其中心内容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3.博比特与查特斯作为20世纪初期课程科学化运动的代表,他们的课程理论也反映了科学的课程价值取向。

4.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的是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

5.古希腊,苏格拉底(Sokrates)提出了产婆术,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的渊源.6.借鉴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教学目标层次分析,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主领域:认知目标,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7.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生活世界.8.广义的说课有备、说、评、验四个环节。

9.按评价的方法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10.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有集体课程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研会、公开课、参观、访问和交流活动。

11.狭义的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以传授和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并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领域以及身心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一种双边活动。

12.从1977年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议,要求编写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这套教材是建国以来国家委托人教社统一编写的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其显著的特点是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程,没有选修课程。

因此,此时期的课程政策采取的是国家权力模式。

13.广义的课程概念是指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

14.我们可以从构成教学活动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看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教学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15.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育现实,阐述你对学生的认识。
谁是好学生
德国有一名督学去一所学校检查工作,汽车在路上出了故障。他修了很久也没有修好。这时,一名路过的学生看见了这个情形,便跑过去帮忙。不用几分钟就把汽车修好了。
督学很感谢他,便和他聊了起来:“你的修车技术这么好,是在哪里学的?”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姓名:陈燕梅专业:小学教育
学号:181201803464874学习中心:广东汕头澄海奥鹏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1)作为学科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2)作为目标或计划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3)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感官,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正如每个人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精神营养。这是别人不能代替,也不能变的。
教师由于总是从“学生需要教”这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同时又常常被一些难教之处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吸引,再加上站在高处往下看,就常常会低估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其次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差异,老师要坚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多给予一些关心,这样可以获得他们的认同感,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第三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心: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善待学生的错误。当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时,老师不能恼羞成怒,而要虚心的接受,并真诚地致谢。
此材料正暴露出我们教育上一个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过分的放大了教育的“塑造”功能。在无意或无奈中,让儿童适应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学在课程、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是“保本”的教育,是不大在意鼓励学生冒尖的。因此,发现了成绩突出有潜质的学生,我们就首先想到的是这位学生你没有了拖集体后腿之虞。而一旦有所谓的“差生”出现,警报立即拉响,对某些学生身上出现的“欠缺”,无条件的给予补上。至于学生产生“欠缺”原因是什么,学生身上的亮点是什么,已然无暇顾及。这也许就是我们同许多西方国家在教育上差异。我们着重一个孩子在头脑中储存了多少知识,而西方国家看重的却是如何尽可能地开发一个人的大脑。这种教育上的差异,是以无数头脑潜能的毁坏和浪费为巨大代价的。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①学习速度;②学习结果;③学习体验是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不忽视精心地预设,同时将生成作为一种自觉地追求.准确预设,有效生成“预设”,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所以如何准确地预设将直接影响着“生成”;多种预设,促进生成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因此,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放弃预设,创造生成课堂是千变万化,不论教师做了多么充分的预设,课堂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当学生的兴奋点往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放大错误。升华生成,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错例,及时的放大错例,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总之,“预设”和“生成”仿佛是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
学生回答说:“我喜欢汽车,经常去看别人修车。时间久了,就学会了一些修车技术。”
督学又问:“现在是上课时间,你为什么没有去学校?”
“今天学校有督学来检查,我的成绩最差,老师让我早点回家。”
督学愣了:这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吗?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答:在讨论培养对象时,我们都要迫不及待地作出“类”、“属”的描述,却忽视不应该仅仅是一把锋利的剪刀。环顾我们四周,我们发现,这名帮督导修汽车的学生只是众多的饱受“修剪”之苦的学生之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隐藏着巨大潜力的。
2.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答: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是有作共同的发展关系的,正所谓“教学相长”,所以,作为教师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题。
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沟通,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小学或中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最后教师善于和学生沟通:教师平时要多和学生谈心,在课余时可以参加学生一些活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与学生谈话时语气要多用商谈的语气,在商谈中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特个性,是学生感到自己与老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消除顾虑,有话敢讲;当学生的意见与老师不一致时,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等等。
2、通过互动建立共同发展的关系
只有承认、尊重、深刻认识、正确对待并积极引导学生的“独立性”,才能在教育和教学上取得优良的成果。反之,如果你不承认、不尊重、不认识和不能正确对待生的“独立性”,那你不仅不能在教育或教学工作上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会造成严重恶果。
我们应该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作为一个开放的整体,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创新性等八个基本特性,全面完整的理解和把握新课程学习的基本特性,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前提。
第3,善于质疑,共同提高
在师生互动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将学生的质疑问难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要让学生通过自学,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要通过提问,和自学检查,看看学生的难点和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设想的是否一致,然后对学生的问题加以归纳和梳理,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解决。
通过与学生的共同研究与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得到了发展,起到了共同进步的作用。
首先,建立规则,学会倾听。怎样让学生学会倾听,我觉得教师应该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同学生一起建立听课的规则,同时要引导他们自觉的遵守规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神情专注地倾听每一位同学的意见,平等的和他们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其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想象与思考。一堂课当中,学生经常会迸发出一些奇思妙想,或是提出种种老师所未想象到、未涉及到的问题。教师对于这些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应该敏锐地捕捉住它,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掀起教学的一个个小小的高潮,善待不悦耳声音,捉住这一契机进行引导,并把它变为教学的契机,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掀起课堂学习的小小高潮。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答:“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3.学习方式
答:学习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因个人条件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有人专门总结的特殊定向的学习训练方法,如::背诵、默写、速记,笔记等,可对其他学习者,产生启发效果和借鉴作用。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把老师当成朋友,使学生和老师的关系融洽,有助于师生共同发展。而要在教学中做到师生平等,我觉得,作为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要关爱学生:教师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热爱自己的学生,是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但是新课程学习方式并不是特指某一具体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总和,从本质上讲,新课程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所以重要的不是列举和强调各种新的学习方式,而是首先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