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研究
![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c8a2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6.png)
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研究。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分析了生态修复在矿山公园开发中的应用、矿山公园开发的现状和问题、矿山公园开发的关键技术、生态修复对矿山公园开发的影响以及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策略。
在总结了生态修复对矿山公园开发的重要基础作用,探讨了未来矿山公园开发的发展方向,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矿山公园开发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矿山公园开发、生态修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现状、问题、关键技术、影响、策略、发展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矿山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土地荒芜、水土流失、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实现矿山地区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矿山公园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矿山复合景观形式。
矿山公园旨在通过结合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修复,将废弃的矿山地区转变为具有生态、观赏、科普等功能的公共休闲景点,达到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矿山公园的开发不仅能够提高矿山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矿山公园开发已成为当前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路径。
目前在矿山公园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生态修复技术不够成熟、管理措施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等。
有必要加强对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研究,为矿山地区的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进行深入探讨,探讨生态修复在矿山公园开发中的应用,分析矿山公园开发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各种关键技术的应用,评估生态修复对矿山公园开发的影响,提出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策略。
通过本研究,旨在加深对矿山公园开发的理解,推动生态修复在矿山公园开发中的应用,促进矿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未来矿山公园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公园景观设计探究——以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为例
![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公园景观设计探究——以南京汤山矿坑公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a927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d.png)
2020年第16期现代园艺南京汤山矿坑公园坐落于南京市汤山温泉小镇,近年来,通过充分利用其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优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但由于此地之前受到过人们大面积煤矿开采及其他破坏活动,已逐渐演变成为矿山废弃用地。
现阶段,为了响应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相关部门单位正逐步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如生态修复、复绿设计等,全力修复已经被破坏的矿山地域,从而推进矿坑公园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1矿坑公园景观设计开发模式1.1矿山遗迹保护发展模式由于矿山废弃地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可以采取矿山遗迹保护模式进行矿坑公园景观设计。
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矿山工业文化采取合理化的保护手段,有效恢复该地被废弃之前的模样。
保留废弃地之前的设计模式,还原该地设施与设备的使用情况,体现矿山设计工艺,形成矿山开发独有的优势。
除此之外,矿山开采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促使矿坑公园的景观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地质层构造,以此提高该地的游览观赏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1.2矿山文化景观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虽然矿山废弃地原本并不具备生产发展价值,但仍能够通过发掘自身的工业文化内涵,从而实现矿山废弃地景观的改造与发展。
废弃地景观的改造与发展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为社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提供重要保障。
因此,对矿坑公园进行文化景观建设,可有效维持生态平衡,并且为矿山文化提供鲜活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1.3矿山环境自然修复发展模式对于某些具有生态恢复能力的矿山景区,通过在采坑岩壁上进行垂直绿化,从而提高山体植被覆盖率。
在此发展模式的规划使用过程中,对土质、岩层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充分利用厚层基质或复绿技术等施工工艺,修复矿山景观的绿色植被,从而呈现出良好的生态景观,推动矿坑景观设计工作顺利开展。
2设计开发矿坑公园景观时遵循的原则2.1以生态发展为基本目标经过了开采与重复利用等过程,较多矿山景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与污染。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22234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a.png)
国内外典型案例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_67P生态恢复措施_案例一、概述矿山作为地球资源的重要来源,长期开采活动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山体千疮百孔、粉尘污染弥漫、含水层破坏以及地质灾害多发等问题,已成为矿山开采后的普遍“后遗症”。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实践的重点。
众多典型案例展示了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的成功实践。
这些案例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还通过创新的景观设计,将废弃矿山转变为具有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公共空间。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总结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为今后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矿山生态修复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创新,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初就开始关注采石场生态修复工作,注重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
一些国家还将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相结合,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矿山公园、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
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采取边坡治理、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许多废弃矿山得以重获新生。
一些地区还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元素,将矿山生态修复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创意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通过借鉴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思路,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发展,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1. 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矿山生态修复,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包括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矿山生态修复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
矿山开采往往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通过生态修复,可以恢复地表植被,增强土壤稳定性,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态修复矿山景观恢复案例分析
![生态修复矿山景观恢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1a2a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0.png)
生态修复是可持续 发展的需要
恢复矿山生态有助 于提高生态系统服 务功能
生态修复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发展概况
国外矿山生态修复发展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开始重视矿山生态修复,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技术,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修复体系。
国内矿山生态修复现状:我国矿山生态修复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政府 和企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修复技术和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景观。
矿山开采破坏 了原有的植被 和生态系统, 导致土地荒漠 化、水土流失
等问题。
矿山开采过程中 产生的废石、废 水和废气等污染 物,对周边环境 和生态系统造成
严重污染。
矿山开采引发的 地质灾害,如山 体滑坡、泥石流 等,对周边居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威胁。
生态修复的必要性
矿山开采对生态环 境造成破坏
典型案例的生态修复方案
矿山生态修复的必要性: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进行生态修复以恢复生 态平衡。
典型案例的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矿山作为典型案例,进行生态修复方案的设计 和实施。
生态修复方案的具体内容:包括土壤修复、植被恢复、水资源保护等方面,以及具体 的实施步骤和措施。
修复效果的评估:对典型案例的生态修复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总结经验和教 训,为类似矿山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保护优先:在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矿山生态系 统的破坏和干扰。
科学规划:在修复前,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制定出符合矿山实际情况的修复方案和实 施计划。
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植被等多种因素, 制定出相应的修复措施。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fa877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a3.png)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景观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太阳谷景区以其独特的地质资源和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然而,历史上的采矿活动使得景区内的矿坑环境受损,亟需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来修复并重现其原始的自然美景。
本篇论文旨在阐述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方案。
二、矿坑环境现状及生态修复必要性太阳谷景区的矿坑经过长期开采后,已出现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环境问题。
矿坑周围的环境亦受到严重影响,包括土壤侵蚀、地形破坏等。
为了保护太阳谷景区的生态环境,提升景观质量,我们必须对矿坑进行生态修复。
三、生态修复理念的应用生态修复理念强调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使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
在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1. 保护优先:保护原有生态系统,避免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
2. 恢复自然:尽可能恢复和保护矿坑周围的自然环境,提升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水平。
3. 人文关怀:注重人文关怀,满足游客的审美需求和休闲需求。
四、矿坑景观设计策略基于生态修复理念,我们提出以下矿坑景观设计策略:1. 水体净化:利用湿地净化系统等生态工程手段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提高水质,并建设观水景观,形成宜人的休闲空间。
2. 植被恢复:种植适宜的植物种类,恢复矿坑周围的植被覆盖,提高土壤质量,防止水土流失。
3. 地形重塑:根据地形地貌特点,重塑地形,打造多样化的景观空间。
4. 生态步道:建设生态步道,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体验空间。
5. 科普教育:在景区内设置科普教育设施,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五、实施步骤及预期效果1. 实施步骤:首先进行地质勘查和生态环境评估,然后制定详细的规划设计方案,最后分阶段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与当地社区的沟通和合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将有效改善矿坑环境,提升太阳谷景区的整体景观质量。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设计理念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b693f040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2.png)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设计理念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是位于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座国家级矿山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广阔,景色优美,具有极高的矿山文化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设计这座公园的理念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兼顾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打造一个融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于一体的矿山公园。
首先,设计理念要注重保护环境。
矿山公园位于一个曾经矿区的废弃地,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同时进行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工作。
通过植物的引入,绿化工程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公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原先荒废的土地恢复为绿色的山林和湖泊,吸引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在这里生长繁衍。
同时,公园要进行土地整理,保护矿区中的特有背景和地貌,使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曾经的矿场风貌。
其次,设计理念要突出矿山文化和历史价值。
矿山作为国家重要的资源,具有丰富的矿藏和悠久的采矿历史。
在公园内,我们要设置矿山博物馆和陈列馆,通过展示历史文物、矿石标本、采矿设备等,让游客了解矿山的发展历程和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贡献。
此外,可以利用原有的矿井和设备,设置旅游观光路线,让游客可以进入矿山内部,亲身感受采矿的苦辣酸甜,增加游览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最后,设计理念要结合现代科技,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公园内应设置现代化的设施,如导览系统、智能导游设备、互动展示屏等,让游客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更好地了解公园的背景知识和景点分布。
同时,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游乐设施和娱乐项目,如索道、划船、攀岩等,让游客可以在享受矿山文化和美景的同时,尽情感受游乐的乐趣。
此外,公园还可以设置酒店、餐饮和购物等配套设施,方便游客的停留和消遣。
综上所述,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设计理念是以保护环境为基础,兼顾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突出矿山文化和历史价值,结合现代科技,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打造一个集观光、教育、娱乐为一体的矿山公园,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和了解矿山文化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矿山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
![矿山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a24c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af.png)
矿山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给周围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影响。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对矿山开采后的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矿山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在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系统方面的作用。
一、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矿山开采过程中,挖掘和爆破等活动会导致土地退化、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矿区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会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矿山的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二、矿山生态修复的方法与技术1. 植被恢复通过植物的种植和培育,可以有效恢复矿山地区的生态系统。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大规模的植被覆盖,可以防止土壤侵蚀,保持水源的稳定性,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2. 土地复垦对于已经开采完毕的矿区,进行土地复垦是重要的生态修复步骤。
通过填充和整平形成地势合理的地形,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此外,还应恢复或重新建设湖泊、河流等水体,以恢复水生生物的生态系统。
3. 水体治理由于矿山开采会导致水体的污染,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水体治理。
这包括建设水体净化设施,使用生物降解剂清除污染物,提高水质。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矿山附近地区的水源供应。
三、矿山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矿山生态修复的同时,景观设计也成为了矿山开采后重要的一环。
矿山景观设计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改善矿山区域的环境质量,提升景观价值和可持续性。
四、矿山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 原则矿山景观设计应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同时,还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2. 方法矿山景观设计可以借鉴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元素,通过合理的组合和布局,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
同时,还可以利用地形地貌和水体等自然条件,创造出具有独特特色的景观形态。
五、矿山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的综合应用案例以某矿山为例,采用植被恢复、土地复垦和水体治理等方法进行生态修复,同时结合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打造出了生态友好型的矿山景观。
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公园景观设计探究
![基于生态修复的矿坑公园景观设计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d56f92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5d.png)
原则的恢复性生态设计。修复重点在植被景观恢复上,运用生 物、物理、化学的植被改良法,将景观生态面貌和生态系统恢 复治理成被人们破坏前的模样,重建成符合人类某种有意用途 的状态,或恢复成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其他状态。
3.2 生态修复 项目区位露天采场,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是破坏面和采坑 的修复。 (1)边坡修复。①石质边坡:区域内直壁型高陡边坡稳 定性较高,无须过多稳固措施,可在石壁上使用柔性挂网或者 开凿种植槽,种植小规格苗木、爬藤植物,设置截水沟。坡面 修复仿效周边自然山体肌理,保留一定的岩石留白区,使修复 后的山体能够与周边环境较好地融合。坡脚可采用生态袋堆 坡,减缓坡度,稳固坡脚,进而实现植被复层栽植。②土质边 坡:土质边坡主要由湿陷性黄土组成,稳定性差,需对坡面进行 平整或拉坡。较高的坡面采用拉台的方式整理场地。③石质与土 质混合边坡:由土壤和石块组成的边坡,因为石块的存在,密 实程度不均,容易出现滑坡现象。不稳定处建立缓冲区,防止 落石,并增加金属隔离围网,避免游人靠近。 (2)采坑修复。区域内有数个采矿遗留的石坑,坑底多 为坚实的岩体,植被恢复难度较高。可以把一些石坑改造成水 景观,丰富景观层次。 3.3 公园规划设计 (1)岩石园区。结合区域内最大的高陡边坡及矿坑,打 造崖壁、水面、亲水栈道为一体的水景。保留遗存的石柱,对 其进行艺术打造和理念修饰,使之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点。利 用场地内的石块进行艺术堆叠,结合灌木、花卉和草坪,将其 打造成为一个岩石拾趣园。 (2)矿坑遗址园区。利用原有的地形高差布置瀑布,从 地面到半山设置带护栏的锈板钢制走廊,在区域底部设置雨水 花园缓冲滑坡。将遗留的采矿机械改造成景观小品,将采矿时 的工作房进行景观改造,打造矿山主题游乐园。采矿作业面可 以设置崖壁攀岩等挑战项目。在该区北侧的采坑内引入水体, 栽植桃树,在桃花掩映的水边设置茅草屋和木栈道,打造远离 喧嚣的世外桃源。 (3) 星空营地。区内设置房车营地、观星屋、崖壁荧幕 等,为人们创造一个家庭度假、野外露营的休闲场所。 (4)休闲康养山地园区。此区是整个地块的制高点,植 被条件较好,将原路修缮,与耄仁寺连接,登高望远,俯瞰太
生态修复矿山景观恢复案例分析
![生态修复矿山景观恢复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6d02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09.png)
(2)潭区
它是唯一连接东坑与西坑,做整体设计旳关键地段。深潭具有很 强旳欣赏性与游览性,可根据与游人不同空间关系来发明多种体 验,故潭区为整个西坑矿中心。潭区与平台区接壤,经过观景平 台、丹井灵源、甘白山泉等多种景点,以多种行为方式在人与深 潭之间构筑联络。在现状崖壁上开凿山瀑、水潭、山洞、水帘洞, 沿深潭崖壁做栈道、一线天、临水平台等设计,使潭区竖向、水 平空间呼应、互动,发明了浑然一体旳山水景观。
3.1.2 场地自然条件
辰山山体东西长约680米,南北长约350米,相对高程约72米,坡度 较缓。辰山岩石主要为火山熔岩,地质构造简朴。西侧矿坑花园总 面积约4.26公顷,由四层级构成:山体、台地、平台和深潭。其中, 山体表面风化严重,无明显纹理、凸凹及裂纹,立面有矩形通风口; 台地植被茂盛;平台为采石留下旳断面,地势较平,边沿有水杉林; 深潭面积1公顷左右,与平台层高差约52米,水面在地平面下列20 多米,水深20多米。
潭区坡道是采矿时卷扬机旳工作通道,其形态与整个潭区旳衔接并 不自然。但有它独特之处,厚度较小,有成山涧景观旳可能性,加 之其历史价值,予以保存改造。
矿坑花园总平面图
矿坑花园鸟瞰图
矿坑花园台地效果 图
3.1.4 设计原则
辰山植物园是一种风景区尺度旳植物园,矿坑花园是在此背景下 旳一种园中园,又具有本身强烈旳后工业遗址特征。设计具特殊 性,有下述原则。
岩石和药用植物园规划图
(1)中心主景区
堆石依山势而下,最大高差超出l0米。石块围合成大小不一旳种 植床,称为岩床,整体形成错落有致旳阶梯式景观。铺石游园小 径蜿蜒其中,落差大旳人口和出口分别堆砌规则式石墙。中心区 挖一处约l80平方米浅水池,经过循环水形成小瀑布。低处是岩石 园关键区域,以瀑布及小池塘为中心,沿着环形小石径,高下分 布10几块种植区。该区域为植物景观配置要点,植物层次搭配简 洁、明快,又不失多样变化。如红羽毛枫和赤楠,一常绿一落叶, 分别种在入口高墙岩床左右两侧,下层皆为低矮地被;瀑布出水 口巨石旁,一株苍劲古朴旳游龙松弯曲探出,其旁配一棵株形别 致旳火棘;中心池塘一侧岩床上为矮化旳金钱松,另一侧是丛干 旳黑松;区域中心两条小径交汇处,布置一株华盖如伞、株型优 美旳小叶垂榆等。
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研究
![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f658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6.png)
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研究引言矿山开发和生态修复一直是一个矛盾的话题。
传统的矿山开发通常会给周围环境带来破坏,造成土壤贫瘠、水资源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矿山企业开始注重生态修复工作,希望通过绿化、水体处理等措施来改善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矿山公园作为矿山生态修复的一种形式,是近年来兴起的新概念。
它旨在将废弃的矿山区域重新打造成具有生态、环保、休闲、观光等功能的城市绿地,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探讨基于生态修复背景下的矿山公园开发研究,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矿山生态修复的现状及意义1.1 矿山生态破坏的现状矿山开发通常会导致大量的土地资源开发和植被破坏,土地受到严重破坏,环境受到污染。
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当地的水质、土壤质量、植被覆盖等,进而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修复是对矿山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进行修复和重建,通过各种保护措施来提高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使其再次成为适宜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的目标。
生态修复对于缓解矿山对环境的破坏、改善空气、水质,并保护植被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矿山公园的概念和作用矿山公园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矿山公园还可以丰富城市的景观,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增加城市的软实力。
三、矿山公园开发的框架和步骤矿山公园开发的框架包括生态修复、场地开发、功能规划等三个方面。
首先要进行矿山区域的生态修复,包括植被的重新恢复、水体的治理等工作。
然后进行场地的开发,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景观的规划。
最后进行功能规划,确定矿山公园的主题和定位。
矿山公园的开发步骤包括勘察评估、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多个环节。
在勘察评估阶段,需要对矿山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确定潜在的开发价值和潜在的风险。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确定矿山公园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方案。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78b87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5.png)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篇一一、引言太阳谷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矿坑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太阳谷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我们提出了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矿坑景观设计。
本文将就这一设计理念进行详细阐述。
二、矿坑景观设计的背景与意义太阳谷景区的矿坑景观设计旨在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恢复矿区生态环境,提高景观的观赏性和生态价值。
该设计旨在通过综合治理,实现矿区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为游客提供一个美丽、宜人的旅游环境,同时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矿坑景观设计还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修复理念的应用1. 植被恢复:采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通过植被种植、灌溉等措施,恢复矿区植被,提高土地生产力。
同时,植被恢复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 水体治理:对矿区周边的水体进行综合治理,包括水体净化、水生态修复等措施,改善水体质量,恢复水生态平衡。
3. 地形改造:根据矿区地形特点,进行合理的地形改造,如修建梯田、修建护坡等,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4. 文化融合: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使矿坑景观成为太阳谷景区的一大亮点,同时也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四、具体设计方案1. 植被种植: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如耐旱、耐寒、耐污染的植物,进行大面积的植被种植。
同时,结合地形、气候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形成多样的植物群落。
2. 水体治理:对矿区周边的水体进行清淤、净化等处理,同时引入自然水流,形成瀑布、溪流等景观,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 地形改造:根据矿区地形特点,进行合理的地形改造。
如对于坡度较大的地区,修建护坡、梯田等,以防止水土流失;对于低洼地区,进行填土、造景等处理,形成湖泊、湿地等景观。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eccb114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0.png)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开发利用,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如何将这些被破坏的环境进行有效修复,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太阳谷景区作为一个典型的矿区景观,其矿坑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景区的观赏性,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
本文将探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以期为类似景区的矿坑治理与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二、太阳谷景区矿坑现状分析太阳谷景区矿坑历史悠久,由于长期开采,矿坑周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同时,矿坑内积水严重,水质污染,生态系濒临崩溃。
因此,对太阳谷景区矿坑进行景观设计时,首先要对矿坑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特点。
三、生态修复理念在矿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 恢复矿坑周边生态环境在矿坑周边种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植物,如耐旱、耐寒、耐污染的植物,以恢复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合理配置植物群落,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景观,提高景区的观赏性。
2. 治理矿坑内积水与水质污染通过建设生态湿地、人工湖泊等措施,对矿坑内积水进行治理。
利用生物净化技术,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
同时,利用水生植物、鱼类等生物资源,构建水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 地质灾害防治与景观安全针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设置挡土墙、排水沟等工程措施,以保障游客的安全。
同时,在景观设计中考虑景区的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游客活动区域,确保游客的安全与舒适。
四、矿坑景观设计实践以太阳谷景区为例,根据矿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景观设计方案。
首先对矿坑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与提升,通过种植植被、建设绿地为景区提供舒适的生态环境。
其次治理矿坑内的积水与水质污染,建设生态湿地与人工湖泊等措施,使水体得到净化并形成美丽的景观。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3b71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0.png)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矿坑生态修复逐渐成为当今景观设计领域关注的重点。
太阳谷景区作为一个自然景观丰富且历史悠久的区域,矿坑景观的生态修复设计尤为关键。
本文以太阳谷景区为例,探讨了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矿坑景观设计策略和方法。
二、太阳谷景区背景与现状分析太阳谷景区位于某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景观资源。
然而,近年来随着采矿活动的进行,矿坑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影响了景区的整体景观效果。
因此,进行矿坑景观的生态修复设计势在必行。
三、生态修复理念在矿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 理念阐述生态修复理念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手段,使受损的生态系统得到恢复和重建。
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应遵循自然规律,以恢复生态平衡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设计原则(1)可持续性原则: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生态优先原则: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尽可能恢复和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矿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
四、矿坑景观设计策略与方法1. 地质环境分析在进行矿坑景观设计前,需对矿坑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了解矿坑的地形、地貌、气候等特征,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2. 植被恢复与种植设计通过种植适宜的植被,可以有效地改善矿坑生态环境。
在植被选择上,应考虑植物的适应性、生长速度、观赏价值等因素。
同时,根据矿坑的地形地貌,合理布置植被,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3. 水体设计与利用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矿坑内的水体资源,通过建设湿地、湖泊等水体景观,增加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同时,合理布置水体循环系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景观设施与游憩空间设计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求,设置合适的景观设施和游憩空间。
例如,建设观景台、步道、休息区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游览体验。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4a626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5.png)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篇一一、引言太阳谷景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然而,随着矿业开采的长期进行,矿坑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给景区带来了诸多挑战。
为恢复矿坑生态,提高景区品质,本文以生态修复理念为指导,探讨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策略,旨在打造生态与美学相融的景区。
二、现状分析1. 资源与挑战:太阳谷矿坑地形复杂,生态破坏严重,废弃的采矿设备、破损的矿山道路以及受损的植被均给景区景观带来了极大困扰。
2. 地理特点:太阳谷地区拥有独特的山水地貌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矿坑景观设计需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实现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
三、生态修复理念1. 尊重自然: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原有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干预。
2. 可持续性: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生态修复技术,使矿坑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
3. 多样性:丰富景观多样性,增加植被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
四、矿坑景观设计策略1. 地质环境修复:对矿坑进行地质环境评估,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如边坡支护、防洪排涝等,确保矿坑地质环境稳定。
2. 植被恢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通过植树、种草等方式恢复植被覆盖,提高矿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结合太阳谷景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矿坑景观,如人工湖泊、湿地公园等。
4. 历史文化元素融入:挖掘矿坑的历史文化价值,将矿工文化、矿业历史等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景区。
5. 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建设生态旅游设施,如观景台、步道等,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游览体验。
五、实施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的实施。
2. 资金投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3.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66669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7.png)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实际项目——太阳谷景区的矿坑景观设计,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的理念,旨在恢复矿坑的生态环境,提高景区的整体景观质量,同时为游客提供一个更加自然、和谐的旅游环境。
二、项目背景太阳谷景区位于我国某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然而,过去的矿产开采活动导致部分矿坑环境破坏严重,给景区的整体形象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矿坑进行景观设计,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成为景区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设计理念本项目的景观设计以生态修复理念为核心,旨在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工程手段,恢复矿坑的生态环境,提高景区的整体景观质量。
设计过程中,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1. 尊重自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形的自然特征,尽量保持原有地貌的完整性。
2. 可持续性:采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和技术,确保工程的长期效益。
3. 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恢复矿坑的生态环境。
四、设计内容1. 地形改造:根据矿坑的实际情况,进行地形改造,使矿坑形成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的景观。
2. 植被恢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植被恢复,提高矿坑的生态功能。
3. 水体治理:对矿坑内的水体进行治理,通过净化、循环利用等方式,提高水体的质量。
4. 设施建设:建设观景台、步道、休息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游览环境。
五、实施措施1. 前期调研:对矿坑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进行详细调研,为设计提供依据。
2. 设计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地形改造、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方面的内容。
3. 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4. 后期维护:工程完工后,进行后期维护,确保景观的长期效果。
六、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项目的景观设计,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1. 恢复矿坑的生态环境,提高景区的整体景观质量。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58ee3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1.png)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开发利用,矿坑等工业遗迹成为许多地区特有的地理现象。
这些矿坑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太阳谷景区作为一处具有独特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的地区,其矿坑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基于生态修复理念,探讨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二、太阳谷景区矿坑现状分析太阳谷景区内的矿坑由于长期开采,形成了众多裸露的岩壁和荒废的场地,严重破坏了自然景观。
同时,矿坑周边生态环境恶化,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景观设计措施,实现矿坑的生态修复。
三、生态修复理念在矿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 保护优先,恢复为主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应坚持保护优先、恢复为主的原则。
通过保护现有植被,恢复矿坑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景区的生态质量。
同时,要充分考虑矿坑的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周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使矿坑景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 利用自然力量进行修复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力量进行修复。
通过种植当地植被,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可以利用微生物、昆虫等生物力量,加速矿坑环境的自然恢复。
3. 创新设计,实现可持续利用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创新设计,实现可持续利用。
通过科学规划,将矿坑景观与旅游、休闲、科普等功能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景点。
同时,要充分考虑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矿坑景观设计的长期效益。
四、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策略1. 地形改造针对矿坑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地形改造。
通过填埋、修整等手段,使矿坑场地更加平整,便于植被种植和生态恢复。
同时,要充分考虑地形改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改造后的场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矿坑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
根据矿坑场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被进行种植。
通过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提高场地的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d2a29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c.png)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篇一一、引言太阳谷景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质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
然而,随着矿业开采的长期发展,部分矿坑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恢复太阳谷景区的生态平衡,提升其景观价值,本文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矿坑景观设计思路,以期实现景区环境的持续改善与保护。
二、太阳谷景区现状分析太阳谷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多样,地质结构复杂。
在长期的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矿坑,这些矿坑不仅破坏了地表的植被覆盖,还对地下水系造成了影响。
此外,矿坑的裸露岩石和废弃物也对景区的美观度和生态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生态修复理念的内涵及意义生态修复理念以恢复生态系统为目标,强调自然与人和谐共生,强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应用生态修复理念,不仅可以改善矿坑环境,还能有效恢复地表植被,提高土壤质量,从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同时,生态修复理念有助于提高景区整体环境质量,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矿坑景观设计原则1. 科学性原则: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科学原则,合理分析矿坑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等因素,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2. 自然性原则: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将人工设计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3. 可持续性原则: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确保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
4. 功能性原则:根据矿坑的具体情况,设计具有实际功能的景观元素,如观景台、步道等。
五、矿坑景观设计策略1. 地质地貌整治:对矿坑进行地形整治,使地形趋于平缓,减少安全隐患。
同时,对裸露的岩石进行覆盖或绿化,降低视觉冲击力。
2. 水文环境修复:通过改善矿坑的排水系统、净化水质等措施,恢复地下水系的健康状态。
3. 植被恢复:选择适应性强的植被种类进行种植,通过土壤改良等方法提高土壤质量,促进植被的生长和繁衍。
4. 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和自然环境,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元素,如雕塑、亭台等。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62f24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97.png)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修复理念逐渐成为景区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太阳谷景区作为一处具有独特自然风貌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胜地,其矿坑景观设计更是关系到整个景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设计,旨在为景区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现状分析太阳谷景区矿坑景观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历史背景,但由于长期开采和人为破坏,矿坑周边环境存在严重的问题,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因此,对矿坑景观进行生态修复,既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需要,也是提升景区品质的重要举措。
三、生态修复理念在矿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1. 恢复生态平衡在矿坑景观设计中,应注重恢复生态平衡。
通过科学规划,对矿坑周边的植被进行恢复和保护,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要结合地形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等自然水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
2. 融入自然景观矿坑景观设计应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将矿坑与周边山体、水体等自然元素相连接,形成自然景观的延伸和过渡。
同时,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感受,打造宜人的游览环境。
3. 体现文化内涵太阳谷景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矿坑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这一特点。
通过挖掘和展示矿坑的历史文化、地质特征等元素,使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景区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
四、矿坑景观设计的具体措施1. 矿坑形态修复针对矿坑形态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对于形态较为规则的矿坑,可以通过填充、加固等方式进行修复;对于形态复杂的矿坑,应结合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综合治理,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 植被恢复与建设在矿坑周边进行植被恢复与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形成多样化的植被群落。
同时,结合地形地貌的特点,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节点。
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 (1)
![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 (1)](https://img.taocdn.com/s3/m/ff383dbece2f0066f53322a5.png)
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李军李海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430072)摘要:随着矿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矿山的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如自然景观被破坏、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等。
在相关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矿山的生态恢复已成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该文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依据相关理论,对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生态恢复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由于我国矿产开发长期处于无序状态,加之加工的技术总体比较落后,且矿山企业普遍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因此矿山开发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还严重影响了以矿产为主导产业城市的发展。
如何对矿山进行生态恢复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矿山公园的建设拉开了改善矿山环境行动的序幕。
矿山公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采用生态恢复和文化重现等手段,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建设矿山公园是实现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7月,首批国家矿山公园评审会评审通过了北京黄松峪等28个单位的国家矿山公园资格,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列其中。
1 项目概况黄石市地处长江中游,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江南聚宝盆之称,其中大冶铁矿是黄石矿山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距今已有1 7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家机械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大冶铁矿产矿量日益减少。
为了实现大冶铁矿的可持续发展,并展示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相关部门决定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地质条件,在整合世界第一高陡边坡、亚洲第一硬岩复垦林的基础上,兴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2 相关概念的界定2.1 矿山公园“矿山公园是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等特定的空间地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李军李海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430072)摘要:随着矿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矿山的开采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如自然景观被破坏、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等。
在相关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矿山的生态恢复已成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该文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为例,依据相关理论,对基于生态恢复理念的矿山公园景观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生态恢复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由于我国矿产开发长期处于无序状态,加之加工的技术总体比较落后,且矿山企业普遍重资源开发、轻环境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
因此矿山开发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还严重影响了以矿产为主导产业城市的发展。
如何对矿山进行生态恢复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矿山公园的建设拉开了改善矿山环境行动的序幕。
矿山公园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采用生态恢复和文化重现等手段,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建设矿山公园是实现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生态系统、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5年7月,首批国家矿山公园评审会评审通过了北京黄松峪等28个单位的国家矿山公园资格,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列其中。
1 项目概况黄石市地处长江中游,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江南聚宝盆之称,其中大冶铁矿是黄石矿山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距今已有1 7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家机械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
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大冶铁矿产矿量日益减少。
为了实现大冶铁矿的可持续发展,并展示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相关部门决定充分利用其独特的自然地质条件,在整合世界第一高陡边坡、亚洲第一硬岩复垦林的基础上,兴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
2 相关概念的界定2.1 矿山公园“矿山公园是以展示矿业遗迹景观为主体,体现矿业发展历史内涵,具备研究价值和教育功能,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科学考察等特定的空间地域。
[1]”2.2 生态恢复、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美国生态学会对生态恢复提出了以下定义:生态恢复就是人们有目的地把一个地方改建成定义明确的、固有的、历史上的生态系统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竭力仿效特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及其变迁过程。
[2]”“所谓自然生态是指自然界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状况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3]”“所谓人文生态是指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及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它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整体发展水平与状况。
[3]”笔者认为矿山的生态恢复包括:自然生态及人文生态。
自然生态恢复能够改善被挖掘破坏的生态系统使之适于人们的生活;而人文生态恢复则有利于保护当地历史文化,并使之能够得到延续与3 国外废弃工业公园生态恢复设计的典型实例及设计手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开始以生态恢复及生态景观的理念对具有辉煌历史、生态环境恶劣、已经衰败了的工业废弃地进行开发利用。
如西雅图的炼油厂公园、德国海尔布隆砖瓦厂公园等。
3.1 西雅图的炼油厂公园西雅图的炼油厂公园是世界上对工业废弃地恢复和利用的典型案例之一,由理查德•哈格设计。
他在设计中有意保护一些工业废墟,包括一些生锈的、被敲破的和被当地居民废弃了多年的工业建筑物。
如锅炉房变为用餐地以及跳舞和即兴游戏的场所,排气压缩机工厂变成了儿童玩耍的大空间。
使废弃的工业建筑成为纪念物,它是对工业废弃地更新再利用的先例[4]。
这是一个以人文生态为理念的设计范例,利用工业设施及工业建筑作为景观要素,使之成为景观的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完整地表达其历史,另一方面使其历史文脉能够得到延续。
3.2 德国海尔布隆砖瓦厂公园德国海尔布隆砖瓦厂公园设计者为鲍尔。
他把砖瓦厂设计成为一个混合式公园,包括为市民提供运动与体育锻炼的部分,保护原有砖瓦厂历史痕迹的区域,以及野草与其他植物自生自灭的区域等。
鲍尔在设计中并没有掩饰原有砖瓦厂与景观的矛盾,而是将两者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生态综合体。
如将砖瓦厂原有的一些废材废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挡土墙的材料;将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4]。
该设计充分利用原有废弃材料,使他们获得新的功能,来实现历史文化的延续,恢复其人文生态;同时也利用各种设计手法和技术手段来恢复其自然生态。
国外设计师们在废弃地的景观设计中都蕴涵了生态恢复设计的思想。
当然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总是相辅相成,互为映照。
在设计中应该将它们作为整体来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与恢复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使之达到平衡。
我们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生态及景观设计理论,同时结合矿山公园的现状及人文历史,对矿山进行生态恢复设计。
4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设计理念及整体布局4.1 公园设计理念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设计中,通过生态恢复的景观设计手法来恢复矿山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
它充分展示了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矿业文化,为人们提供一个集旅游、科学活动考察和研究于一体的场所,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主题。
公园设计理念如下:(1)以生态恢复景观设计为手段通过各种生态恢复设计手法,恢复矿山公园的生态环境,再现怡人的自然生态景观,创造良好的游览环境。
(2)以深厚、悠久的矿山文化为内涵保护景区内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挖掘矿山后遗址等历史遗产,提供多角度观景点,力求将独特的矿业文化风貌展现给游人。
(3)以景观塑造为设计重点矿山公园设计中突出景观要素,如充分利用矿坑遗址打造恢宏的矿冶景观。
景区设置、景点命名、建筑形式、雕塑小品都力图体现矿山生态恢复主题。
4.2 公园整体布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整体规划分为“一园两区”,即“大冶铁矿主园区”和“铜绿山古矿业遗址景区”。
本文主要分析“大冶铁矿主园区”中的复垦生态林区的景观设计(图1~2)。
复垦生态林区分为百草石锅景区、悠境探寻景区、幽居营宿景区、枫之谷上景区、绝顶览山景区、复垦荣光景区(图3)。
5 生态恢复设计5.1 人文生态作为一个有上千年开采历史的矿山,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
场地中,有大量遗留的工业建筑物、构筑物、工业设施,如厂房、油罐、铁路、避雷针等,还有世界第一高陡边坡、亚洲第一硬岩复垦林。
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些人文元素,着力展现其独特的人文景观。
(1)矿山废弃建筑物、构筑物的再利用对矿山废弃建筑、构筑物进行再创造,使人们从它们那里发现以前工业景观的痕迹,并解读矿山历史。
①工业建筑。
矿山公园场地中遗留了大量的工业厂房。
公园设计中,在百草石锅、幽居营宿、悠境探寻景区,对质量比较差的建筑予以拆除,而对质量较好的建筑予以保留并进行重新设计,使它们的建筑生命得以延续。
百草石锅景区内旧厂房的建筑主体结构坚固、空间高大灵活、建筑体量大,厂房的改造比较方便。
设计中,厂房改为餐厅建筑,其中餐厅设置多个包间,如钳工班、焊工班等,把整个空间营造成矿工当年的生活场景。
悠境探寻景区在保留厂房空间形态的基础上设__计成咖啡厅、茶室。
幽居营宿景区把旧的工业厂房改造成宾馆、娱乐室、健身房等,使建筑开始新的生命。
通过对废弃工业厂房的再利用设计,使它可以开出丰富多彩的绚烂之花,让建筑创作走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道路。
②构筑物。
公园场地上有许多遗留的构筑物。
悠境探寻景区中保留原有煤气罐和避雷针,对他们进行装饰,使它们成为公园中别具一格的小品。
保留幽居宿营景区场地中堆放的废弃油罐,它与生长繁茂的樟树相掩映,形成了一道别具特色的景观。
对场地上原有工业设施的处理,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2)采矿遗留的历史矿坑的保护与开发大冶铁矿经过上千年的开采,形成了一个落差达444 m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图4)。
它是亚洲第一大天坑,也是世界矿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属于国家重要遗产。
它如实反映了当时大冶矿山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他们归属感的基础。
同时,该矿坑也是独特的地质场地,其自身亦具有内在的独特性、稀缺性。
景观设计中并不试图掩盖或消灭这一人工痕迹,因为它是工业文明的价值见证,是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
为了体现对这一历史痕迹的充分尊重,设计中设置了多个观景点来观赏矿坑。
如枫之谷上景区的观景平台、绝顶览山景区的观景楼和其他景区中的一些观景平台等,为从不同角度欣赏矿坑提供了场所。
(3)体现矿区精神的复垦林复垦林原是大冶铁矿废石场,但经过大冶铁矿工人16年的努力,形成了今天这块亚洲最大的硬岩土地复垦基地。
该复垦林面积达247 hm2,由规则槐树数阵形成(图5)。
这是矿区经人工开凿后又生态恢复的景观,反映了矿区工人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
复垦林设计为复垦荣光景区,林间设计了一些木栈道、观景平台、休息亭。
在这里可以感受矿山工人的坚强意志。
5.2 自然生态(1)植物种植规划植物种植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分别为百草石锅等六个景区和连接各景区的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连接各个景区的道路两旁现状植被比较单一,设计中对现有乔木进行整合,并分段配植各式灌木和地被植物,各段主导色彩分别为:红、白、黄、紫。
红色系代表植被为红花继木、杜鹃、鸡冠花;白色系代表植被为葱兰、野蔷薇、大滨菊;黄色系代表植被为连翘、凌霄、云南黄馨;紫色系代表植物为夹竹桃、紫荆、紫茉莉、桔梗等。
这样不仅丰富了植物的多样性,也丰富了景观层次,给人以不同的景观感受(图6)。
各景区内在种植原有乡土植物的基础上(如铜草花等),还选择了一些耐贫瘠、耐干旱且有特色的植物。
这有利于恢复矿山的生态环境,也突出了各个景区的景观特色。
百草石锅景区内有农家蔬菜园和百草园。
在农家蔬菜园种植一些当地有观赏价值的各种时令蔬菜,如黄瓜、玉米、茄子、辣椒、豇豆等。
而百草园内则种植了各类中草药,如芍药、枸杞、中华常春藤等。
此景区的植物种植规划,一方面增加了植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用植物烘托了景区主题氛围,展现了矿山文化内涵。
悠境探寻景区现状植物景观较好,有大量的圆柏、槐树、狗尾巴草等。
规划中,保留原有植被,在重要节点处种植红枫、广玉兰、双面红继木等乔灌木,突出景观层次,同时也利于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幽居营宿景区,大量种植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菊花,中心广场栽植广玉兰树阵,外围保留大片的樟树林,不仅丰富景区植物种类,而且植物景观相互映衬,形成良好效果。
枫之谷上景区,观景台附近种植贴梗海棠、杜鹃、双面红继木、天竺葵、红枫等乔灌木;外围种植灌木杜鹃、洒金桃叶珊瑚和树干高直、气势雄伟的枫香树、鸡爪槭林等。
既改善了其原有一片草地的单一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又以植物点题,待深秋时节能营造出浓烈的红色氛围,形成独特风景。
绝顶览山景区种植枫树林、紫藤、葱兰、云南黄馨等乔灌木,不仅改善了其原本光秃的自然生态环境,也使景观丰富,让人们能身处其中,体验“会当凌绝顶”的壮观景象。
复垦荣光景区在保留原有矿山工人种植的槐树的基础上,增加种植铜草花、双面红继木等适合在此生存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一方面改变单一树种植被的人工生态状况,恢复多样化的自然生态,以此形成完善的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丰富植物景观层次,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