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说课稿
周长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
周长数学说课稿汇总(8篇)一名优秀的教师即使是课前准备也不会放过,教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规划一份合理的教案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周长数学说课稿,感谢您的浏览!周长数学说课稿【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感受、体验、探索图形的周长,感知周长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知周长的含义与探究周长的测量与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字面上来看,周长的概念似乎不难理解,但在学习面积之后,学生对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总是容易发生混淆。
究其原因,还是对周长概念认识的不到位。
周长的概念中有三个关键词:封闭图形、一周、长度。
教学时我们通常将封闭图形及一周的理解作为周长概念的重点,很容易把“长度”这个关键词忽略掉。
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因此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周长与长度的联系,逐步引领学生建构周长的概念。
另外,初步感知周长概念时,要注意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从任意图形入手,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才有周长的思维定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的概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充分观察,体验感知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会探索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理解周长1.感知、理解“一周”。
(1)描一描。
①学生独立描出树叶的一周。
②汇报交流。
教师:谁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教师:看来,不管从哪里开始,大家都是从一点出发,沿树叶的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这一点,这就是树叶的一周。
《认识周长》(说课稿)
(2)计算规则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长度测量知识,推导出周长计算公式。
举例:通过实际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让学生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宽)×2,进而推广到其他规则图形。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分组讨论进行得非常热烈,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让我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次课中增加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操作。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但在引导与启发环节,我意识到自己提问的方式还有待改进,应该更开放、更有针对性,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觉得可以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这一环节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让学生复述等,以确保他们对周长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认识周长》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物体的边缘长度?”比如,我们的课桌边缘、书本封面的边缘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周长的奥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周长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论证;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周长的相关问题,提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将紧扣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们就必需为同学撰写能够帮忙他们理解和把握系统学问的说课稿。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班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这是在三班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同学在察看、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过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学问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育同学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本领,并使同学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依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同学的认知规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学问目标:在实在情境中让同学认得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把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本领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究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育同学察看、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合作学习的本领。
3、情感目标:通过圆周率的探究,对同学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把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显现的平面几何体,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
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较为抽象,所以我把探究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同学是开放的、有制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本身已有的学问、阅历、灵感和爱好参加课堂的老师和同学交往。
他们会用本身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
使数学课堂充分着活力。
因此,让同学经过数学学问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充分着制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精准性,进而培育同学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
这正是同学适应将来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素养。
带着这些对新课程的认得,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我采纳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实在如下:1、运用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我先让同学进行大胆的猜想,再用语言引导同学想方法进行验证猜想,让同学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感知数学的严谨性。
《认知周长》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认知周长》说课稿——获奖说课稿认知周长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
1. 认识并理解周长的概念;
2. 能够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
3. 能够应用周长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本课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导入:通过出示各种图形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周长概念的思考和讨论,并呈现问题引发学生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示,向学生解释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图片或实物,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周长
的练。
4.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周长的概念应用到日
常生活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归纳:通过回顾研究内容,概括本节课要点,并检查学
生的研究效果和理解程度。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资源
1. 教学手段:板书、示意图、实物、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
2.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实物展示、练材料、学生教材等。
四、教学评价及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观察法、学生表现评价法和
小组合作评价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参与度和练成果,以及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合作情况,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估。
为了改进教学,建议增加实际问题的练和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和应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五、其他事项
本节课教学计划适用于七年级数学课程,教学时间为45分钟。
《认识周长》说课稿(精选10篇)
《认识周长》说课稿(精选10篇)《认识周长》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苏教三年级(上册)p61~62《认识周长》。
2、教材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一节概念、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研究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进行教学的。
教材没有直接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
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可以怎样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本课的教学将为下节课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准备。
3、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4、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
难点: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呢?我的思路是:1、创设情境: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易于学生掌握数学与客观规律的联系。
2、合作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将学生分为2或4人一组,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
3、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认识周长的含义,能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认识周长》(说课)
《认识周长》(说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周长的概念以及如何求解周长。
二、教学重难点1.周长的概念2.周长的求解方法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2.黑板、彩色粉笔3.圆规、尺子、计算器4.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一张包裹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个包裹的周长是多少,引出“周长”这个概念。
2.讲解周长的概念首先让学生看一张半径为r的圆形图片,说出这个圆形的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过程,得出周长=2πr的公式。
然后展示一个规则的长方形,让学生测量其长和宽,并说出此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过程,得出周长=2(长+宽)的公式。
最后,简单介绍其他几何形状的周长求解方法。
3.实践操作将各种图形的图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用圆规和尺子测量各项参数,并求解出它们的周长。
在此过程中,老师需要逐一巡视每个学生的操作方法,确保他们正确掌握了周长的求解方法。
4.总结归纳让学生简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总结本节课所学:(1)周长是什么?(2)如何求解圆形的周长?(3)如何求解长方形的周长?(4)如何求解其他几何形状的周长?五、课堂练习老师出示几道题目,让学生分别求解各题所给图形的周长,并逐一核对答案。
在此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发现并改正学生在求解中存在的问题。
六、家庭作业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查找并求解周长的题目,并在下节课上交。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求解周长的方法。
但是,由于操作面较广,不同学生的操作能力必然会有所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家庭作业的布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8.巩固深化在下一节课或随后几节课中,老师可以适时展示一些类似的几何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周长的理解和应用。
在讲解上,老师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实例或者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并对几何知识产生兴趣。
9.检测评价可以制定一套测试卷,对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和应用进行检测。
数学《认识周长》一等奖说课稿
数学《认识周长》一等奖说课稿《数学《认识周长》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数学《认识周长》一等奖说课稿一、说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力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认识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通过“森林运动会”——小蚂蚁围着树叶作运动,初步感知小蚂蚁的运动路线就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对游泳池池口和篮球场周围边线进行观察,明确这条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这里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这两个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的含义。
接着以已有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图形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理解周长,知道怎样可以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此外,还要求组织相应的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含义的认识。
这样安排,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周长的概念来自于生活实际,另一方面为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作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年龄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由于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面到边线,学习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引言概述:周长是一个几何概念,用于描述封闭曲线的长度。
在数学中,周长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几何学、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周长的认识,包括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领域和相关概念。
一、周长的定义1.1 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封闭曲线的长度,它是曲线上所有点到曲线起点的距离之和。
1.2 周长的单位:周长的单位通常是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
1.3 周长的特点:周长是一个正值,它的大小与曲线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二、周长的计算方法2.1 直线的周长计算:对于直线,周长等于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2.2 曲线的周长计算:对于曲线,可以通过逼近法或数值积分法来计算周长。
逼近法是将曲线分割为若干小线段,然后计算每个小线段的长度,再求和得到周长。
数值积分法是将曲线的参数方程代入积分公式进行计算。
2.3 复杂图形的周长计算:对于复杂图形,可以通过将其分割为若干简单图形,然后计算每个简单图形的周长,再求和得到总周长。
三、周长的应用领域3.1 几何学中的应用:周长是计算图形的重要参数,它可以用于计算多边形、圆形等图形的周长。
3.2 代数学中的应用:周长可以用于解决一些代数方程的问题,如求解线性方程组、解析几何等。
3.3 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周长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计算图像的边界、轮廓等。
四、相关概念4.1 周长与面积的关系:周长和面积是几何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周长与面积是正相关的,即周长越大,面积也越大。
4.2 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对于圆形,周长与直径之间存在着π的关系,即周长等于直径乘以π。
4.3 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对于圆形,周长与半径之间也存在着π的关系,即周长等于半径乘以2π。
总结:周长是一个重要的几何概念,它用于描述封闭曲线的长度。
本文从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领域和相关概念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周长的认识。
通过对周长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周长概念,在解决几何问题和计算机图形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认识周长说课稿14篇
认识周长说课稿14篇认识周长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认识周长》。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磨课过程及课后思考这四个板块来说明。
【教材分析】第一个板块,说教材。
我们知道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学生的学情。
新课标中指出: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认识周长》是一节概念课。
这一课是在学习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后面的周长的计算、测量及应用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新旧教材对比,可以发现:1、旧人教版的例题中国旗和数学书的封面都是长方形的,新人教版将国旗换成了学生熟悉的三角尺,使实物图形更加多样化。
2、两个图形周长一样吗?像这类问题出现在旧人教版单元整理的练习中,还加了星号,在新人教中是放在周长这一课结束的练习十八中,没有加星号。
可见习题的难度增大了,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
为了了解学生对周长的认知情况,我们小组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PPT放前测图)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9人能表示出周长的含义,占所有学生的35.5%。
还有64.5%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比较模糊。
通过前测我们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表示周长,更多学生认为图形的一条或两条边称为周长。
这个需要通过教学来解决。
根据新课标精神,学情的分析以及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通过情境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会测量图形的周长。
2. 通过指、描、量、算等操作活动,探索不同图形周长的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渗透化曲为直、变与不变的数学基本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周长的本质特征。
【教法学法】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完成以上的三维目标,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个版块: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们主张“以学定教”。
在学法上,主要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精选7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精选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认识周长》第1课时。
2、教材的作用和地位:这是一节概念、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研究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教学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也是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让学生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能测量、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2)数学思考:结合课件,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3)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同学合作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功,树立驾驭数学知识的自信。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周长。
教学难点: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二、说学生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生活中学生对于周长的认识只有初步的体验,具体周长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怎样合理利用资源,来建立学生对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我的挑战。
三、说教法、学法学法:1、观察操作法;2、合作交流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注重实践。
四、说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卡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直尺、线、软尺,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卡片。
三年级什么是周长说课稿(共13篇)
三年级什么是周长说课稿〔共13篇〕篇1:三年级什么是周长说课稿三年级什么是周长说课稿一、说教材《什么是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交通与数学。
而《什么是周长》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根底上,学习面图形的周长,通过对这局部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获得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开展所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根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程度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2〕才能目的:结合详细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情感目的:通过演示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和考虑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到达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
〔4〕创新目的: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根底上,培养和开展学生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开展空间观念。
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时机,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教学中,我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为他们创立一个感知、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为教学资,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理论活动中去感知事物的特征,去发现事物的规律,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考虑、概括、探究、创新才能和互相合作的意识。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周长的认识引言概述: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长度,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周长的概念,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加深学生对周长的认识。
本文将从几何学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一、周长的定义1.1 边界长度周长是指一个图形的边界长度,可以理解为图形的外围边缘的总长度。
1.2 与形状相关周长的计算与图形的形状密切相关,不同形状的图形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3 量纲周长的量纲与图形的单位长度一致,通常使用长度单位表示,如米、厘米等。
二、周长的计算方法2.1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可以通过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之和来计算,即周长等于直角边a加上直角边b再加上斜边c。
2.2 矩形矩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将矩形的长和宽相加再乘以2来计算,即周长等于2乘以(长+宽)。
2.3 圆形圆形的周长可以通过圆的直径与圆周率的乘积来计算,即周长等于直径乘以圆周率。
三、周长的应用3.1 地理测量在地理测量中,周长的概念被广泛应用。
例如,计算一个湖泊的周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大小。
3.2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周长的计算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建筑物的边界长度,从而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
3.3 园艺设计在园艺设计中,周长的概念被用来计算花坛、草坪等园艺元素的边界长度,以便进行植物选择和布局。
四、周长的重要性4.1 帮助理解形状通过计算周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区别。
4.2 培养逻辑思维周长的计算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3 拓展应用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周长的概念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提高应用能力。
五、总结周长作为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周长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对周长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共3篇)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共3篇〕第1篇: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说课稿肖寒的这节课我们一共听了3次试讲,到今天听第四次了。
可以说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从这次校级教研活动中我也看到了年轻老师身上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对工作、对学生的负责任。
本次数学教研的主题是例题的解决策略。
本节课主要有两个例题,一个是认识周长,第二个是学习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第一个例题教学时老师主要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出发,联络实际,采用了以直观演示为主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设计了看一看、指一指、找一找、观察考虑、等理论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周长的感性认识。
再通过质疑、引起考虑的手段使学生理解封闭图形,从而深化理解周长的概念。
第二个例题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小组研究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再通过比拟、优化的方法,使学生感受{长+宽}*2这种方法的简便。
纵观整节课,老师能较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的,也为大家呈现了一节扎实、真实、有效的课堂。
详细的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进展教学预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展示了概念课教学的根本形式。
本课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周长这一概念相对抽象。
小学生还处于详细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才能不强。
所以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并不是将周长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她首先借助给图片镶金边这一情境,让学生感知图形“一周边线”的特点,从而认识“周长”;然后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描绘什么是周长,再通过理解和辨析什么是封闭图形,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
第二个环节是在认识周长之后,让学生亲自动手研究如何知道一个图形的周长,通过小组操作、说一说,发现直边图形可以用尺子量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知道周长。
曲边图形可以借助绳子绕图形一周,再化曲为直,测测绳子的长度也就是图形的周长。
最后自然过渡到老师想知道黑板上这个长方形周长,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得到计算周长所需要的数据,计算周长。
汇报方法后再比拟优化方法。
新课授完老师又围绕这节课的重难点设计了不同梯度的练习,很好地稳固了周长的概念和长方形的计算方法,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认识周长教案(通用6篇)
认识周长教案(通用6篇)认识周长篇1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教学过程:观察操作,初知周长摸一摸.出示数学书,谈话:同学们,数学课本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好伙伴,现在你能不能很快指出课本封面的边在哪里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说明:课本封面的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周长)出示数学作业本,让学生独立摸一摸,找一找作业本封面的周长,再互相看看说说,集体交流.找一找.出示瓷砖,手帕等物件的实物图,让学生指出这些物品的周长.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哪里是儿童游泳池池口的边线.指出:游泳池池口黑色的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组织学生先独立指出课桌面,三角尺的边线,再在小组,班级中交流,分别指出它们的周长.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围一围.学生拿出钉子板,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围的情况,并指出围成图形的周长,组织学生在班级里反馈做法,从而知道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拿出事先准备的一片树叶,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组织学生交流做法.量两算算,理解周长描一描.出示"想想做做"2中各种形状的图形.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让学生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然后独立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展示交流描的情况,再让学生指出每个图形的周长.量一量.出示"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形.提问:你能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吗学生独立量一量,算一算,做好后在小组里交流算法.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讨论,明确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图形中个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的4.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再在班级中说一说.做"想想做做"的5.说明题目要求,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做好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地交流想法与做法.实际运用,拓展延伸实际测量.做"想想做做"的3.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树叶,在小组中开展操作活动,量出它们的周长大约各是但是厘米.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操作的方法及测量结果.解决问题.做"想想做做"的6.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选择简便易行的做法,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中说一说,交流选择不同的但是合理并符合实际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互相测量腰围长度,布置学生课后测量大树树干的周长认识周长教案篇2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周长的含义。
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精选3篇)
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精选3篇)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周长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
是一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课,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100~p10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新课标里提到“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生活实际,本课时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分别为:1、结合具体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并能指出具体图形的周长。
2、结合具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能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贯穿全局、带动全局的核心内容,它是由各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
周长的概念以及周长的计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今后学习的各种图形的周长计算。
我给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定为两个:1、周长的认识。
2、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能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树叶图片。
(二)、引导学生学习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方法: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注意通过直观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选用的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是直观演示为主,引导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思维、自学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
《周长的认识》说课稿周长的认识引言概述:周长是指一个封闭图形的边界长度,是几何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周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周长的教学。
一、周长的定义1.1 周长的概念周长是指一个封闭图形的边界长度,可以理解为围绕图形的一条线段。
周长通常用符号“P”表示。
1.2 周长的单位周长的单位与边长的单位相同,常见的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在计算周长时,需要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1.3 周长与图形形状的关系不同的图形形状具有不同的周长计算方法,例如矩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2(长+宽),而三角形的周长则需要计算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二、周长的计算方法2.1 矩形的周长计算矩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2(长+宽),其中长和宽分别代表矩形的两条相邻边的长度。
2.2 三角形的周长计算三角形的周长计算需要计算三条边的长度之和,即P = 边1 + 边2 + 边3。
2.3 圆的周长计算圆的周长也称为圆周长或圆周,计算公式为P = 2πr,其中r代表圆的半径,π为一个常数,约等于3.14。
三、周长的应用场景3.1 周长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筑设计中常常需要计算房间的周长,以确定材料的使用量,例如地板边缘的铺设需要知道房间的周长。
3.2 周长在围栏设计中的应用围栏的设计需要计算围栏的周长,以确定所需的围栏材料长度,确保围栏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3 周长在游乐场设计中的应用游乐场中的游乐设施通常需要围绕一个特定区域进行设计,计算该区域的周长可以确定游乐设施所需的材料和空间。
四、周长的教学策略4.1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边界,帮助他们理解周长的概念。
4.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例如测量教室的周长、围绕校园的周长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周长的计算方法。
《周长》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
《周长》数学说课稿《周长》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长》数学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周长》数学说课稿范文1一、教学内容:原通用教材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9—70页例1,练习二十五中的习题。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建立长方形周长的概念,理解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教具准备: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吹塑纸一张;用两根9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长30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框架;剪刀一把;教师用钉子板一块,细尼龙绳一根。
学生准备火柴盒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一张,细线一根。
四、教学过程:师:[出示小黑板,上面画有5个标上序号的不同图形]请同学们说一说,黑板上的哪几号图形是长方形?生:第2号和第5号图形是长方形。
师:其他的呢?生:其他的都不是。
师:第1号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生:因为它只有三条边,三个角。
师:对。
长方形应该有四条边,四个角,而它只有三条边,三个角。
那第3号图形为什么不是长方形呢?生:因为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而它的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我们还可以怎么看?生:因为它的对边不相等。
师:第4号为什么也不是长方形?生:它的对边虽然相等,但四个角不是直角。
师:那么,长方形的特点是什么?生(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生(2):还有,有四条边。
师:应该说,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很多学生跟着教师说]师:[出示钉子板,演示]现在老师在这个钉子板上围了一个长方形。
谁来指一指,哪是长,哪是宽?[一学生上前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师:长方形有几个长,几个宽?生:有两个长和两个宽。
师: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有多少厘米?生:[齐]不知道。
师:怎样才能知道呢?生:[齐]要用尺量。
师:[用米尺量长方形的上面一条边]现在老师量了这个长是28厘米,那这个长[指下面一条边]是多少厘米?生:[齐]也是28厘米。
数学说课稿周长4篇
数学说课稿周长4篇数学说课稿周长篇1一、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4—45页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
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根据图形的特征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好这节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其他图形的周长、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感悟中体会周长含义,从而自然的获得求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培养他们的数学交流、合作和动手操作的意识。
要引导好学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体验。
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法、学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
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两方面:1、教师重在创设情境和点拔,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2、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自行归纳,合作交流。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不同形状的树叶1—2张。
五、学具准备:要求学生采摘树叶1—2张,直尺、量绳、红领巾、五角星、正方形和长方形、梯形等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周长》说课稿
经济开发区爆台寺小学朱小霞
一、课前分析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容是冀教版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周长》。
这部分知识仍然属于几何初步知识。
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上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而且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还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为后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做好准备。
关于这部分的容要求,《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和测量,重视的是“周长”概念的建立、概念的表达和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实际测量,把探索和掌握作为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
因此,我把本课定位于让孩子们充分经历研究周长含义这一过程上。
(二)说学生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
多数学生的视野不开阔,认知水平较欠缺。
生活中学生对于周长的认识应该说只
有初步的体验,具体周长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
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册已对长方形、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他们的基本特征。
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其次,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
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了如下三部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
初步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周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不难看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整个认识周长的过程,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
本课的关键则是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加强学具操作,让孩子们手动、脑想、眼看,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周长概念。
三、说教法、学法。
爱迪生曾说过:“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
明都是深思熟虑,严格实验的结果。
”教学也是如此,孩子们的动作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让他们亲手去摸一摸,摆一摆,量一量,比一比,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东西,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识。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操作尝试、观察对比、发现归纳等方法进行教学。
从而融合成“合作参与——探究交流——巩固拓展”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运用、拓展延伸等程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重构认知。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重、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特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以帮助福利厂加工的小布艺做花边为载体,创设了争做小小设计师的情境,很好地激发孩子们在的学习欲望。
老师在课前指导学生准备好小布艺材料和操作所需要的工具。
谈话引出加工小布艺的事情,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小布衣花边的长度的呢?然后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老师要大胆放手,让出时空给孩子们探索。
在小组合作时,老师不仅要指导他们在使用剪刀和针时要注意安全,更要指导他们的合作,培养他们在合作流,在交流中收获。
在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时,老师要注意追问:“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目
的在于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是关注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策略。
孩子们的方法可能有教材上给出的四种方法,也可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只要是合理的,都要予以肯定。
比如说,这个长方形小布艺,孩子们有可能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得出,只量两条边,然后长×2,宽×2,再把两个积加起来。
由于本课时不涉及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探究,所以老师不能人为地朝着这个方向引导,但如果孩子们自己感悟到了,必须给予鼓励。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流汇报时,老师要注意指导其他孩子们的倾听,指出: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总结使学生认识到: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布料的周长,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有三:一是让孩子们尝到合作后的成功与喜悦,真正发挥合作的作用;二是充分动手操作,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长的理解;三是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们直观地感知周长。
2、操作实践,启发思维。
教材设计了让孩子们“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边线的活动,老师要指导学生要“指”到位。
结合“指”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它们边线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在这里我会随手拿起一片树叶提问:谁能上前指出树叶的周长?然后加以多媒体动画效果辅助——蚂蚁比赛,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周长的认识。
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指出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文具盒一个面的周长;练习本皮的周长等等,目的是充分挖掘课堂资源,让孩子们直观感知到数学就在
身边。
最终确定周长的概念并板书:物体边线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为了使孩子加深对周长的认识和感知,通过对话激发学生对经常使用的课桌面的周长引起思考。
在学生的实际测量中,进一步掌握周长,也对以后学习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打下基础。
3、分层练习,巩固应用。
因为概念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学习中感知、理解,在应用中去巩固。
我设计了三道练习题。
第1题,描一描,对不同图形的边线的描画,描画的同时逐步在脑中形成影像,巩固边线就是周长。
第2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也就是解决生活问题。
这道题就是要求孩子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周长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等孩子们读完题后,先让他们明白“一圈”是什么意思,再指一指公园平面图的一圈。
在这儿,可辅助以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直观观察课件的动态演示,从而再次理解周长的含义。
完成了教材上的练习题以后,看时间是否充裕,如果有时间,我还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设计它的目的是把周长的认识从具体的实物转化为抽象的平面图形,为从体到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这道题有二个意向:一是再次感受周长的含义——即一个图形的周长是它所有边长的总和;三是为下节课“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探究”设下伏笔。
这几道练习题都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新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也使学生思维能力得
到有效的提高;努力做到让不同差异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回归生活,课外延伸。
师生共同小结,孩子们任意以身边某个物体表面为例,谈自己对周长的理解。
此环节的目的是考虑到,善于归纳整理也是数学的学习方法之一,让方法的学习贯穿全课的始终。
最后,老师以一个小故事——买衣服,回归生活,总结全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周长很重要,就因为有的人没有注意这些闹出很大的麻烦。
)提出问题:你知道自己的腰围和头围吗?课后同桌互相量一量。
这儿,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由课本知识、课堂知识向课外延伸,努力体现一种大数学观。
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六、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我们只把周长的概念板书了下来。
简明扼要,又突出重点。
板书设计:
认识周长
物体边线的长就是他们的周长
总之,给孩子们多大的空间,他们就有多大的潜力。
相信孩子们吧,让我们共同沐浴在数学的里,感受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