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周长》说课稿

经济开发区爆台寺小学朱小霞

一、课前分析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容是冀教版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周长》。这部分知识仍然属于几何初步知识。

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教材上没有给出周长的定义,而是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在获得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周长,而且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还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为后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做好准备。关于这部分的容要求,《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和测量,重视的是“周长”概念的建立、概念的表达和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实际测量,把探索和掌握作为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

因此,我把本课定位于让孩子们充分经历研究周长含义这一过程上。

(二)说学生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多数学生的视野不开阔,认知水平较欠缺。生活中学生对于周长的认识应该说只

有初步的体验,具体周长的概念还没有形成,显得比较抽象。学生的认知基础: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二是在二年级下册已对长方形、正方形进行了认识,掌握了他们的基本特征。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其次,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了如下三部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初步学会表达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认识周长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不难看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结合实际测量活动,经历整个认识周长的过程,知道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周长。本课的关键则是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加强学具操作,让孩子们手动、脑想、眼看,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周长概念。

三、说教法、学法。

爱迪生曾说过:“我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

明都是深思熟虑,严格实验的结果。”教学也是如此,孩子们的动作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周长”这个词语,所以只有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让他们亲手去摸一摸,摆一摆,量一量,比一比,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东西,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识。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操作尝试、观察对比、发现归纳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融合成“合作参与——探究交流——巩固拓展”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实践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运用、拓展延伸等程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在“做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重构认知。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重、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特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以帮助福利厂加工的小布艺做花边为载体,创设了争做小小设计师的情境,很好地激发孩子们在的学习欲望。老师在课前指导学生准备好小布艺材料和操作所需要的工具。谈话引出加工小布艺的事情,提出问题:如何确定小布衣花边的长度的呢?然后是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老师要大胆放手,让出时空给孩子们探索。在小组合作时,老师不仅要指导他们在使用剪刀和针时要注意安全,更要指导他们的合作,培养他们在合作流,在交流中收获。在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时,老师要注意追问:“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目

的在于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是关注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策略。孩子们的方法可能有教材上给出的四种方法,也可能有自已独到的见解,只要是合理的,都要予以肯定。

比如说,这个长方形小布艺,孩子们有可能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得出,只量两条边,然后长×2,宽×2,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由于本课时不涉及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探究,所以老师不能人为地朝着这个方向引导,但如果孩子们自己感悟到了,必须给予鼓励。值得一提的是,在交流汇报时,老师要注意指导其他孩子们的倾听,指出: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最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总结使学生认识到:花边的长就是小布艺布料的周长,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有三:一是让孩子们尝到合作后的成功与喜悦,真正发挥合作的作用;二是充分动手操作,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长的理解;三是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让孩子们直观地感知周长。

2、操作实践,启发思维。

教材设计了让孩子们“指”出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边线的活动,老师要指导学生要“指”到位。结合“指”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它们边线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在这里我会随手拿起一片树叶提问:谁能上前指出树叶的周长?然后加以多媒体动画效果辅助——蚂蚁比赛,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指出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文具盒一个面的周长;练习本皮的周长等等,目的是充分挖掘课堂资源,让孩子们直观感知到数学就在

身边。最终确定周长的概念并板书:物体边线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

为了使孩子加深对周长的认识和感知,通过对话激发学生对经常使用的课桌面的周长引起思考。在学生的实际测量中,进一步掌握周长,也对以后学习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打下基础。

3、分层练习,巩固应用。

因为概念的应用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学习中感知、理解,在应用中去巩固。

我设计了三道练习题。第1题,描一描,对不同图形的边线的描画,描画的同时逐步在脑中形成影像,巩固边线就是周长。第2 题,是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也就是解决生活问题。这道题就是要求孩子们利用自己掌握的周长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等孩子们读完题后,先让他们明白“一圈”是什么意思,再指一指公园平面图的一圈。在这儿,可辅助以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直观观察课件的动态演示,从而再次理解周长的含义。

完成了教材上的练习题以后,看时间是否充裕,如果有时间,我还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设计它的目的是把周长的认识从具体的实物转化为抽象的平面图形,为从体到面的学习打下基础。这道题有二个意向:一是再次感受周长的含义——即一个图形的周长是它所有边长的总和;三是为下节课“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探究”设下伏笔。

这几道练习题都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这样安排练习,有密度、有坡度,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新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也使学生思维能力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