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先秦-诗经《木瓜》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诗经《木瓜》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
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主要有七种说法。
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作者当是一位青年男子。
原文:
木瓜
先秦-诗经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翻译: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
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匪:非。
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诗经木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经木瓜的原文翻译及赏析木瓜诗经先秦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①木爪:落叶灌木,果似小爪。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③报,报答。
④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⑤匪:同“非”。
⑥好,爱。
⑦木桃:桃子。
⑧木李:李子。
【译文】: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琚。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瑶。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李,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玖。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三部分。
本诗从字面描写看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礼物的相互赠送,而实质上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钟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定同心之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果子,我回赠给你的是“琼琚”,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昂贵得多,这体现了人类的那种高尚情感,这种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亲情、友情。
这种情感注重的是考虑对方的心理,力求使对方心里获得平衡与满足,以求彼此间心心相印,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表达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是爱慕之情的表露,所以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后边的`诗句诗作者采用了与第一节完全相同的句式和格式,只有男女之间互赠的信物有所变化,你送我“木桃”,我便回送你“琼瑶”;你送我“木李”,我便回送你“琼玖”,看那意思只要你送我东西,我必要送给你比你送我的更昂贵的东西,从形式上看只不过是第一节的反复出现,叠章易字,而从表达的程度上看则表现出情感在一步一步加深,特别是从表现艺术手法上看,这正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的咏唱,可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
精选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

精选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诗经木瓜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一篇流传后世的佳作,下面是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精选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原文】木瓜——《诗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诗经路木瓜》赏析木爪:一种植物。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一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木桃:桃子。
木李:李子。
【翻译】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琚。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瑶。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李,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玖。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三部分。
本诗从字面描写看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礼物的相互赠送,而实质上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钟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定同心之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果子,我回赠给你的是“琼琚”,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昂贵得多,这体现了人类的那种高尚情感,这种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亲情、友情。
这种情感注重的是考虑对方的心理,力求使对方心里获得平衡与满足,以求彼此间心心相印,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表达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是爱慕之情的表露,所以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后边的诗句诗作者采用了与第一节完全相同的句式和格式,只有男一女之间互赠的信物有所变化,你送我“木桃”,我便回送你“琼瑶”;你送我“木李”,我便回送你“琼玖”,看那意思只要你送我东西,我必要送给你比你送我的更昂贵的东西,从形式上看只不过是第一节的反复出现,叠章易字,而从表达的程度上看则表现出情感在一步一步加深,特别是从表现艺术手法上看,这正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的咏唱,可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
《木瓜》解释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翻译: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1.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2.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3.匪:非。
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5.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木瓜》原文赏析

《木瓜》原文赏析《木瓜》原文赏析《木瓜》原文赏析1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词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
《诗经·木瓜》原文赏析

《诗经·⽊⽠》原⽂赏析 《诗经·⽊⽠》出⾃《诗经·国风·卫风》,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描述男⼥之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的《诗经》名篇之⼀。
诗经·⽊⽠ 投我以⽊⽠,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词语注释 ①⽊⽠:落叶灌⽊,果似⼩⽠。
古代有⼀⽠果之类为男⼥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报之以琼琚:你将⽊⽠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只是为了回报,⽽是表⽰永远相。
匪:同“⾮”。
好,爱。
④⽊桃:桃⼦。
⑤⽊李:李⼦。
[1] 作品译⽂ 你赠送给我的是⽊⽠,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你赠送给我的是李⼦,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 赏析: 《诗经·⼤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较起来,《卫风·⽊⽠》这⼀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发出的成语“投⽊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报琼”的使⽤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要⾼,那就⼤错⽽特错了,稍微作⼀下调查,便会知道这⾸《⽊⽠》是现今传诵最⼴的《诗经》名篇之⼀。
对于这么⼀⾸知名度很⾼⽽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木瓜诗经原文赏析

木瓜诗经原文赏析导语:《诗经·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木瓜诗经原文赏析,欢迎借鉴!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赏析这首诗中所出现的“木瓜”“木桃”“木李”实际都是一种果子,就是“木瓜”。
它的果实如瓜,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芳香。
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木瓜果肉厚实、香气浓郁、甜美可口、营养丰富。
同样“琼琚”“琼瑶”“琼玖”实际上都是指美丽的宝石。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三章基本重复,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各有一字之差,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极有音乐美感。
你听这个男子在唱:“小小木瓜赠给我,就像你的脸儿椭又圆,时时映在我心间。
取下美玉回赠你,爱你的心不会变。
小小木瓜赠给我,尝上一口真香甜,回味无穷喜无限。
取下美玉回赠你,你我的爱情比金坚。
小小木瓜赠给我,情深意长天可鉴,从此把你手儿牵。
取下美玉回赠你,你我幸福到永远。
”呵呵!写到这里不禁莞尔。
为何?只因这诗里的女子可爱、质朴啊。
你看她多直接,面对喜爱的男子她主动赠予“木瓜”求爱,并很快得到男子愿结百年之好的回复。
典型的女追男啊!看来真应验那句俗语“女追男,隔层纱。
”安意如曾在《思无邪》赏析《木瓜》一文时说这对男女是在“仲春之月”情定终身的,我认为此言差矣!只需看看木瓜的成熟期(每年的9、10月间)便可知此事绝不可能发生在农历二月,而及有可能“仲春之月”是他们初次见面的时间。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诗经是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下面就是为大家带来了诗经木瓜全文以及其赏析,请看:
诗经木瓜全文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赏析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
“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
(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
作者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国风卫风木瓜》原文翻译及赏析

《国风卫风木瓜》原文翻译及赏析《国风卫风木瓜》原文翻译及赏析想必大家肯定读过《国风卫风木瓜》,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风卫风木瓜》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译文]他送我鲜桃,我以琼瑶还报他。
[出自]春秋《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投:掷,抛。
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琼:美玉。
琼琚(jū):佩玉。
琚:古人佩带的一种玉,系在珩(héng佩玉上面的横玉,形状像磬。
)和璜(huáng半壁形的玉)之间。
匪:非。
报:回报,报答。
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琼瑶:美玉。
瑶:美玉。
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琼玖(jiǔ):美玉。
玖:次玉的美石。
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被《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现代学者一般从朱喜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以下是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诗经木瓜全文《诗经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木瓜赏析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作者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拓展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创作背景关于《卫风·木瓜》这首先秦古诗的背景,古往今来的解析多有分歧。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的原文及注释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的原文及注释《国风·卫风·木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在艺术上,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
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国风卫风木瓜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国风卫风木瓜的原文、注释及译文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最早的记录为西周初年,最迟产⽣的作品为春秋时期,上下跨度约五六百年。
下⾯是分享的诗经《国风·卫风·⽊⽠》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国风·卫风·⽊⽠》 先秦:佚名 投我以⽊⽠,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 你将⽊⽠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 《诗经·⼤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较起来,《卫风·⽊⽠》这⼀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发出的成语“投⽊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报琼”的使⽤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更⾼,它是现今传诵最⼴的《诗经》名篇之⼀。
对于这么⼀⾸知名度很⾼⽽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诗序》云:“《⽊⽠》,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思之,欲厚报之,⽽作是诗也。
”这⼀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持。
与⽑说⼤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下思报礼⽽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诗集传》云:“⾔⼈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犹未⾜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不忘⽿。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①投:投送。
②琼:美玉。
琚(ju)佩玉。
③瑶:美玉。
④玖(jiu):浅黑色的玉。
译文你用木瓜送给我,我用美玉回报你。
美玉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桃送给我,我用琼瑶作回报。
琼瑶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李送给我,我用琼玖作回报。
琼玖不单是匈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赏析“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应当与这诗的立意有关(该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是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
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来而不往非礼也。
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
一般交往中是如此。
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
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
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西方人是否还有这种传统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过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
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太看重仪式了。
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
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
男女交往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形式,却不可不有“投桃报李”的仪式。
《诗经·卫风·氓》教案,教学设计《国风·卫风.氓》阅读题及答案解析《国风·卫风.氓》原文内容,注释翻...《国风·王风.采葛》原文,注释译文...。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国风·卫风·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木瓜诗经原文及解释

木瓜诗经原文及解释1.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哎呀,这说的不就是别人给我一个木瓜,我就回赠他美玉嘛,这可不是为了回报呀,是想永远和他交好呢!就好比你给我一颗糖,我给你一个拥抱,这多美好呀!2. 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看看,多直接呀,人家给个木瓜,就回那么好的东西,这情谊多深呀!就像朋友帮我个小忙,我请他吃顿大餐一样,不是为了还人情,而是真心想对他好呀!3. 原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就像别人送我一束花,我回赠他一本书,情意满满呀!这不是简单的交换,是感情的联络呀,难道不是吗?4. 原文: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哎呀呀,这就好像我难过时他给我安慰,他遇到困难时我全力相助,这才是真正的情谊呀!5. 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这多像生活中那些温暖的互动呀,别人给一点温暖,我们就回报大大的善意,多棒呀!6. 原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不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你来我往嘛,相互珍视,相互给予,多有意思呀!7. 原文: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这真的像极了好朋友之间,不需要太多言语,一个行动就足以表达一切,不是吗?8. 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就像恋人之间,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让对方感受到深深的爱意呀!9. 原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这难道不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对我们好的人,然后用真心去回应他们吗?10. 原文: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总之,这首诗经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传递,多值得我们学习呀!。
《木瓜》译文鉴赏《木瓜》赏析

《木瓜》译文鉴赏《木瓜》赏析《木瓜》中所表现的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木瓜》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木瓜》注释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匪:非。
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木瓜》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诗经是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下面就是为大家带来了诗经木瓜全文以及其赏析,请看:
诗经木瓜全文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赏析
首先,其中没有《诗经》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
这不是没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变成“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一样可以),而是作者有意无意地用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其次,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并且“琼琚”、“琼瑶”、“琼玖”语虽略异义实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考证也是同一属的植物.其间的差异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间的差异那样并不大“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与“投桃报李”不同,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这体现了一种人类的高尚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友情)。
这种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所以说“匪报也”。
“投我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
作者表达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