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模实训报告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报告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0c46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6.png)
实训报告:船体模型制作1. 背景船体模型制作是一项重要的实训任务,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船体结构和设计原理,并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实训中,我们将使用木材和其他材料来制作一个船体模型,并在完成后进行测试和分析。
2. 分析在开始制作船体模型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分析工作。
我们需要了解船体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
船体通常由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包括船首、船尾、甲板、侧壁等。
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对整个船体的稳定性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制作船体模型。
木材是一个常见的选择,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用性。
除了木材,我们还可以使用塑料、纸板或其他材料来增加模型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细节。
在连接各个部分时要使用适当的胶水或螺钉来确保结构牢固。
我们还需要注意船体的比例和外观,以使模型更接近真实船体的外观。
3. 结果经过几天的努力,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完整的船体模型。
该模型采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并使用胶水和螺钉将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
模型的外观和比例与真实船体非常接近,而且结构稳固。
在完成模型后,我们进行了一些测试来评估其性能。
我们将模型放入水中,并观察其浮力和稳定性。
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浮力和稳定性,并且可以在水中保持平衡。
我们进行了一些耐久性测试,包括承受压力和撞击等。
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并且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压力和撞击而不会破裂或变形。
4. 建议根据我们的实训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改进船体模型制作:•在选择材料时,可以考虑使用更轻巧但强度更高的材料来增加模型的稳定性。
•在连接各个部分时,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方法,如榫卯连接或焊接,以提高模型的结构牢固性。
•在制作模型时,可以参考真实船体的设计和比例,以使模型更加逼真。
•在测试模型性能时,可以进行更多种类的测试,如速度测试、操纵性测试等,以全面评估模型的性能。
船体模型制作是一项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实训任务。
船舶模拟实习报告
![船舶模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d53e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4.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模拟实习成为了船舶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船舶操作流程,掌握船舶驾驶技能,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我校组织了为期一周的船舶模拟实习。
二、实习内容1. 船舶模拟驾驶操作:通过模拟驾驶软件,学习船舶的基本操作,包括主机启动、主机停车、舵机操作、锚机操作、船舶靠离码头等。
2. 船舶导航与通信:了解船舶导航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习船舶通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包括VHF、GMDSS等。
3. 船舶消防与救生:学习船舶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救生设备的使用技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船舶结构与设备:了解船舶的结构特点,学习船舶主要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如主机、辅机、锚机、舵机等。
5. 船舶安全与环保:了解船舶安全管理法规,学习船舶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初期,我们通过培训课程,对船舶模拟驾驶操作、导航与通信、消防与救生、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安全与环保等理论知识进行了学习。
2. 在模拟驾驶操作环节,我们按照实际操作流程,进行了船舶主机启动、停车、舵机操作、锚机操作等模拟练习,掌握了船舶的基本操作技能。
3. 在导航与通信环节,我们学习了VHF、GMDSS等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提高了船舶通信能力。
4. 在消防与救生环节,我们学习了船舶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救生设备操作练习,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5. 在船舶结构与设备环节,我们了解了船舶的结构特点,学习了船舶主要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6. 在船舶安全与环保环节,我们学习了船舶安全管理法规,提高了环保意识。
四、实习总结通过一周的船舶模拟实习,我对船舶操作流程、导航与通信、消防与救生、船舶结构与设备、船舶安全与环保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总结:1. 船舶操作技能:通过模拟驾驶操作,我掌握了船舶的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船舶驾驶工作打下了基础。
船舶模拟器实习报告
![船舶模拟器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91bc40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6.png)
船舶模拟器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现代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船舶模拟器在航海教育和培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习,我有幸在学校船舶模拟器实验室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通过操作船舶模拟器,深入了解船舶的运行原理和操纵技巧,提高自己的航海技能和应变能力。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和实践:1. 熟悉船舶模拟器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了解到船舶模拟器主要由船舶操纵系统、船舶动力系统、船舶导航系统、船舶通信系统等组成,它能真实地模拟船舶在各种海况下的运行状态和操纵过程。
2. 学习船舶操纵原理。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船舶的转向原理、船舶的推进原理以及船舶的稳性原理等,掌握了船舶在不同情况下如何进行操纵,以保证船舶的稳定运行。
3. 实践船舶操纵技能。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进行了多次船舶操纵实践,学会了如何操作船舶模拟器,包括启动和停止发动机、调整船速、操纵船舶转向、保持船舶稳定等。
通过实践,我逐渐掌握了船舶操纵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水平。
4. 学习船舶应急处理。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船舶在不同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包括船舶火灾、船舶碰撞、船舶搁浅等。
通过模拟应急情况,我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了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
5. 参与船舶模拟器实验。
在实习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船舶模拟器实验,实验内容包括船舶操纵实验、船舶导航实验、船舶通信实验等。
通过实验,我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收获及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了自己的航海技能。
通过操作船舶模拟器,我熟悉了船舶的操纵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自己的航海技能。
2. 增强了应变能力。
通过模拟应急情况,我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3. 拓宽了视野。
通过实习,我了解了船舶模拟器在航海教育和培训中的应用,看到了现代航海技术的发展趋势。
船模阻力实验实验报告
![船模阻力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9d6af20066f5335b812127.png)
船模阻力实验
一、实验准备及安装要点
船模在拖曳水池中进行阻力实验,必须进行一系列实验准备工作。
1.制作船模:船模与实船要求几何相似,并表面光洁,加工误差在一定的范围内。
2.激流:一般应用的激流方法是在船模首垂线后L/20处,装置直径为1毫米的金属激流
丝。
3.称重:按縮尺比的要求计算喜欢摸的排水量并进行称重,加压载,以满足实验所要求的
型排水量和吃水。
4.安装:船模安装在拖车上,应使其中纵剖面与前进方向一致,拖力作用线位于中纵剖面
内,其作用点在水线面附近的位置上并保持水平。
试验中的进退、纵摇、升沉运动应不受限制。
二、模型参数和实验数据
1,阻力实验相关参数
满载池水状态水线长度:L=3.803m
满载池水状态浸湿面积:S=2.737㎡
模型縮尺比: =40
实验水温:t=淡水20°C
2,满载池水状态船模拖曳阻力实验数据
三、阻力换算
二因次法: )(tm fm fs ts C C C C -+=
淡水20°C ,)(s m /100374.012
6-⨯=υ ,3
998.16/kg m ρ=
20.075(lg Re 2)Cfm =
-,
Re vl m υ=,2
12
Rts Vs Ss ρ=,2,Vs Ss Sm λ== 数据处理如下表:
V R-曲线)四、船模阻力实验曲线(m m
V R-曲线
1、m m
2. V S-R S曲线。
船舶结构模型制作实训报告(共10篇)
![船舶结构模型制作实训报告(共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929b15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1.png)
船舶结构模型制作实训报告(共10篇)第一篇:制作船体模型的选择和构建方法船舶结构模型制作是船舶设计和船舶工程方面必不可少的活动。
在制作船体模型之前,应先明确制作的目的和要求,如模型的用途、比例尺和精度等。
对于新手来说,建议选择简单的船体结构进行制作。
例如,选择传统的平底船等,这种船型结构简单,易于构建,适合初学者进行制作。
首先需要做的是绘制船体结构的草图,包括水线、船头部分、船尾部分和船体的轮廓线等。
在绘制完草图之后,根据草图选用适当的材料,如木板、皮划艇材料等进行建模。
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精度和比例尺的要求,以确保所制作的船体模型与实际的船体尺寸相符合。
另外,还需要注意船体的平衡和强度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坚固程度。
第二篇:船体结构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在制作船体模型时,所选的材料直接决定了模型的精度和美观度。
常见的材料有木板、塑料板、纸板等。
在这些材料中,木板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因为木板的密度较大,强度高,而且加工起来比较容易。
此外,木板的表面光滑,易于装饰和表现细节。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注意材料的厚度和尺寸,以确保船体模型的精度和比例尺的一致性。
如果需要进行着色或者镀铜等后续处理,还需要选择适合这些处理方法的材料,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耐磨性和对油漆和清漆具有好附着力的材料。
在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制作的草图将所选的材料进行切割和修整。
接着,需要将一些组件进行吸合和粘合,如船体的前后部分、船板和船底等部位。
最后进行打磨和涂漆装饰等工序,使船体模型更加真实、美观之余,还能大大增加模型的耐用性。
第三篇:制作船模比例尺的确定方法制作船模重要的一点是确定模型的比例尺。
比例尺是指模型与实际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常见的比例尺有1:10、1:20和1:50等。
比例尺的选择和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模型的用途、展示的环境和观众等。
比如,如果制作的是展示模型,则需要较大的规模,可能需要采用1:10或1:20的比例尺;如果制作的是纪念品或其他小型展示模型,则可以采用1:50或1:100的比例尺。
船舶模拟实习报告
![船舶模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275eee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b2.png)
船舶模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航运业在国际贸易和物流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作为航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舶驾驶员的培训和实习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船舶驾驶的操作流程,掌握船舶驾驶的基本技能,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船舶模拟器的操作训练。
通过模拟器的训练,我们对船舶驾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模拟器上,我们可以模拟各种航行环境,包括平静的海面和恶劣的天气条件。
通过模拟器的训练,我们学会了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况,提高了我们的应变能力。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船舶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在模拟器上,我们模拟了船舶在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处理过程,学习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措施,确保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船舶驾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船舶驾驶技能。
同时,我也明白了船舶驾驶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我也意识到自己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我在操作模拟器时,有时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我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因此,我需要加强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四、结论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船舶驾驶的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船模实训报告
![船模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187c2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1.png)
船模实训报告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号:学生:完成日期: 2013年2月6日《告实验报告一一、实验名称:船模阻力实验二、实验目的: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行状态。
其具体目标包括:(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优劣。
(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应用。
(3)预报实船性能;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
(4)系列船模实验;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
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
(5)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体对阻力的影响。
(7)流线实验;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三、实验原理: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分别说出实验中安装激流丝和称重工作的作用。
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1mm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中产生紊流。
2)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报告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6a6b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1.png)
船体模型制作实训报告一、引言船体模型制作是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要实训环节之一。
通过制作船体模型,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船舶结构和工艺,提高对船舶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船体模型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材料准备船体模型的制作需要准备适当的材料,包括木材、胶水、刀具、砂纸等。
木材应选择密度适中、质地坚实的材料,以保证模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胶水应选择具有良好粘接效果且无腐蚀性的胶水,以确保模型的结构牢固。
刀具和砂纸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工艺要求来确定,以便进行精细的修整和打磨。
三、制作步骤1. 设计船体结构:根据所学船舶设计原理,确定船体模型的结构和形状。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船体的稳定性、强度和流线型,以及船舶特定的功能需求。
2. 制作船体框架:根据所设计的船体结构,使用木材制作船体的框架。
框架应按照船舶设计图纸的比例进行制作,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3. 拼接船体外壳:将制作好的船体框架上覆盖外壳,使用胶水将外壳与框架粘接在一起。
外壳的制作可以使用薄木板或者塑料板材,通过切割和修整使其与框架完美贴合。
4. 修整和打磨:将船体模型的外观进行修整和打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可以使用刀具修整不平整的部分,并使用砂纸进行细致的打磨,以提高模型的观赏性和质感。
5. 添加细节:根据船舶设计图纸,添加船体模型的细节,如舷窗、船舱、甲板等。
细节的添加应符合比例和位置要求,以使模型更加真实和完整。
6. 上色和装饰:根据船舶的实际涂装方案,为船体模型进行上色和装饰。
可以使用颜料、油漆等材料,根据船舶的特征和个性进行精细的涂装和装饰,使模型更加逼真和吸引人。
7. 完善细节:对船体模型进行细节的完善,如添加船上设备、标识、船名等。
这些细节的添加可以使模型更加生动和具有辨识度。
8. 检查和修正:制作完成后,对船体模型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模型的结构稳固、外观精细。
如有需要,可以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船舶操纵模拟器实习报告
![船舶操纵模拟器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d06cd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0.png)
船舶操纵模拟器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船舶行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操纵模拟器在船员培训和海事执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期,我有幸参与了一次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基本原理船舶操纵模拟器是一种利用电子仪表、计算机控制和显示装置模拟船舶操纵的装置。
它可以模拟船舶在海上航行的实况,为船员提供模拟操纵船舶的环境。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船舶操纵模拟器主要通过模拟船舶的动态特性和航行环境来实现对船舶操纵的模拟。
2. 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应用船舶操纵模拟器在船员培训和海事执法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船员培训方面,船舶操纵模拟器可以为新船员提供实际操纵船舶的机会,帮助他们熟悉船舶的操作系统和航行规则。
在海事执法方面,船舶操纵模拟器可以用于对船员进行实际操作考试,评估他们的操纵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 实习体验在实习过程中,我亲自操作了船舶操纵模拟器,体验了在不同航行环境和紧急情况下操纵船舶的感觉。
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船舶操纵模拟器在培训和执法中的重要性。
它不仅可以提高船员的操作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三、实习总结通过这次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实习,我对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船舶操纵模拟器在船员培训和海事执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船员操作技能和应对紧急情况能力的重要工具。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一名船员,熟练掌握船舶操纵模拟器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船舶操纵技能,为我国的船舶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积极推广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应用,为船员培训和海事执法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四、建议针对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实习,我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培训和推广,提高船员对船舶操纵模拟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 不断完善船舶操纵模拟器的功能和性能,使其更好地满足船员培训和海事执法的需求。
机船模具设计实训报告
![机船模具设计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9ba9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d.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机船模具设计在船舶制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对机船模具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我校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机船模具设计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机船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训目的1. 熟悉机船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原理。
2. 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机船模具设计基本理论2. 模具结构设计3. 模具材料选择4. 模具加工工艺5. 模具装配与调试6.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四、实训过程1. 机船模具设计基本理论在实训初期,我们学习了机船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包括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等。
通过学习,我们对机船模具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模具结构设计在模具结构设计环节,我们学习了模具的结构组成、模具的各部分功能、模具的典型结构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模具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模具材料选择模具材料的选择对模具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模具材料的种类、性能、选用原则等,并学会了如何根据模具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4. 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加工工艺是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实训中,我们学习了模具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参数、加工设备等,并掌握了模具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5. 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装配与调试是模具制造的最后阶段。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模具的装配方法、调试方法、检验标准等,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6.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我们了解了机船模具设计的实际应用,提高了自己的设计水平。
五、实训成果1. 学员掌握了机船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原理。
2. 学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模具结构设计。
3. 学员能够根据模具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船模自航试验实验报告
![船模自航试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48e8aff121dd36a32d8279.png)
船模自航试验报告
一、船模自航试验的现实意义和目的
通过船模阻力试验及螺旋桨模型敞水试验,我们分别求得船体阻力曲线及螺旋桨敞水性能曲线。
但实际上,船体和螺旋桨对实船而言是一个整体,按装于船体后面的螺旋桨与船体之间彼此影响附近的水流速度场和压力场,而且这种影响非常复杂,迄今还不能用纯粹的理论计算方法求得。
依目前的研究水平,船模自航试验仍然是研究船体和螺旋桨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好方法。
船模自航试验的主要目的:
1、分析研究各种推进效率成份,研究桨、船两者的相互影响,从而为螺旋桨的修改设计提供依据,或从若干船体与螺旋桨的组合方案中选优。
2、预报实船性能。
即通过试验给出主机功率、转速和船速之间的关系,得出实船的航速预报。
3、判断螺旋桨、主机、船体之间的配合是否良好。
二、船模自航试验报告
1 试验相关数据
船模满载吃水状态水线长度:L=3.803m
船模满载吃水状态浸湿面积:S=2.737m²
模型缩尺比:λ=40
螺旋桨模型直径:D=0.1175m
螺旋桨模型叶数:Z=4
螺旋桨模型缩尺比:P/D=0.8
2实验数据(试验水温:t=淡水20℃)
3船模自航实验曲线图(n—z、T、Q)。
船舶模型实习报告
![船舶模型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658bd2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d.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模型作为造船技术研究和船舶设计的重要工具,在船舶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船舶模型的设计与制造过程,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我于近期参加了船舶模型实习。
二、实习内容1. 船舶模型设计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船舶模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案例,我们掌握了船舶模型设计的要点,如船体结构、推进系统、稳性计算等。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独立完成了船舶模型的设计方案,包括船体线型、尺度、稳性等参数的确定。
2. 船舶模型制造在掌握了船舶模型设计知识后,我们进入了船舶模型制造环节。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制造工艺:(1)船体制造:通过切割、焊接、打磨等工艺,将船体分段组装成完整的船体。
(2)推进系统安装:将螺旋桨、电机等推进系统部件安装到船体上,并进行调试。
(3)稳性计算与调整:根据稳性计算结果,对船舶模型进行稳性调整,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稳性。
3. 船舶模型试验在完成船舶模型制造后,我们进行了船舶模型试验。
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船舶模型设计的合理性,并进一步优化了设计方案。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船舶模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亲自参与了模型制造和试验,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实际应用。
2. 提高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独立完成了船舶模型的设计与制造,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模型试验,我们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从事船舶设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船舶模型的设计与制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了沟通能力。
四、总结本次船舶模型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造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团队协作和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船舶阻力船模实验报告
![船舶阻力船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2a77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e.png)
船舶阻力船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船舶阻力的船模实验,探究船舶在运动中所受到的阻力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装置和材料:1. 船模装置:用于模拟真实船舶运动的实验装置,包括船模、推进器、测力传感器等。
2. 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船模受到的阻力大小。
3. 航行介质: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我们选择使用同质的水作为航行介质。
4. 启动装置:用于控制船模的启动和停止,确保实验过程的可控性。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安装船模、推进器和测力传感器,并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作。
2. 实验参数设置:根据实验需要,设置船模的初始位置、速度和船模与水的接触面积等参数。
3. 开始实验:启动装置使船模开始运动,在船模运动的过程中,测力传感器记录下船模所受到的阻力。
4. 实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参数设置,实时记录下船模受到的阻力大小和相应的运动参数,如速度、时间等。
5. 实验重复:重复实验步骤3和步骤4,进行多次试验,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6. 实验结束:停止船模运动,关闭实验装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1. 数据处理:整理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条件下船模受到的平均阻力和标准差。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探究船舶阻力与船模初始速度、接触面积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3. 结果讨论:根据实验分析的结果,讨论船舶阻力的影响因素,并解释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4. 总结: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实验设计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区域的整洁和安全,避免杂物或障碍物对实验的干扰。
2. 操作实验装置时,注意遵守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作和人身安全。
3. 在实验过程中,严禁向实验区域投掷物体或进行不安全操作,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
4. 当实验装置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大工17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doc
![大工17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cf43f577cf84b9d528ea7a92.png)
姓名:报名编号: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实验1:船模阻力实验一、实验知识考察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答:由阻力相似定律可知:如果船模和实船能实现全相似,即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相等,则可由船模试验结果直接获得实船的总阻力系数,实船的总阻力也可精确确定。
但是船模和实船同时滿足Re和Fr数相等的所谓全相似条件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
船摸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船模试验的雷诺数Re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船摸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船模阻力试验结果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次方法(也称1+K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二、实验后思考题1、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2、实船摩擦阻力计算中,粗糙度补贴系数是根据什么选取的?答:实船船体表面比较粗糙,故实船摩擦阻力为其中为粗糙度补贴系数,按不同船长选取。
实验2:螺旋桨敞水实验一、实验知识考察1、简述螺旋桨模型敞水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
答:根据敞水试验相似定理的讨论,螺旋桨模型敞水试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几何相似;2)螺旋桨模型有足够的浸深(傅汝德数可不考虑);为了消除自由表面对螺旋桨水动力性影响,桨模的浸深一般应满足hs>=(0.625-1.0)Dmhs为桨轴中心线距水表面的距离(m),Dm为桨模直径。
3)试验时雷诺数应大于临界雷诺数;Re=3.0*105()4)进速系数相等。
2、简述螺旋桨敞水实验的实验步骤。
答:(一)敞水实验准备(1)桨模制作:敞水桨模直径为0.2-0.3m,通常用巴氏合金、铜合金、不锈钢或铝等合金。
桨模精度在0.05mm;(2)将敞水动力仪固定在水池拖车上,预先应进行校验和标定;(3)将桨模安装在敞水动力仪上,叶背向前,浸没深度大于桨径。
船模阻力实验报告
![船模阻力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a8cbe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8.png)
船模阻力实验报告
近日,我们小组开展了一项有趣的船模阻力实验。
这项实验主
要是想通过测量不同类型的船模在水中的阻力,来探究船模的设
计和制造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从而应用于实际的船舶生产中。
首先,我们选取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船模进行实验。
包括传统的
帆船、快艇、游艇以及赛艇等。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我们将每个船模在水中的阻力分别记录了5次,然后取平均值作
为最终的实验结果。
实验中,我们还针对水温、水流等因素进行
了一系列的控制,以确保每次实验的环境相同。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船模在水中的阻力是有很大差
别的。
其中,游艇和赛艇的阻力最小,而帆船和快艇的阻力则较大。
特别是帆船,其阻力最大,可能与其较大的船体面积和宽体
船身有关。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在相同类型的船模中,设计和
制造的差异也会影响其在水中的阻力,这表明了在选择和制造船
模时需要考虑到诸多的因素。
我们还了解到,阻力是造成船舶浪费能量和燃料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实际的船舶生产中,减小阻力是船舶设计中的一个
重要目标,尤其是在当下环保、节能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背
景下。
通过我们的实验,也可以为船舶设计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船舶设计中的阻力问题。
最后,我们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未来的实验展开了进一步的规划和研究。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项船模阻力实验,能够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究船舶设计和制造中的问题和挑战,为船舶生产的发展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船工数学建模实训报告
![船工数学建模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d741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f.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运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船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航线,船工数学建模实训应运而生。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对船工的日常工作和航线规划进行优化,为航运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二、实训目标1. 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包括问题分析、模型建立、模型求解和结果分析等;2. 运用数学模型对船工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3. 优化航线规划,降低航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训内容1. 问题分析本次实训以船工的工作流程和航线规划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船工工作流程的分析,发现船工在作业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航行时间过长、油耗过高、货物损耗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优化船工的工作流程。
2. 模型建立根据问题分析,我们建立了以下数学模型:(1)船工工作流程模型:该模型以船工的航行时间、油耗、货物损耗等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最优航行路线。
(2)航线规划模型:该模型以航线长度、航行时间、油耗、货物损耗等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最优航线。
3. 模型求解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以下结果:(1)船工工作流程优化方案:通过优化航行路线,船工的航行时间缩短了10%,油耗降低了5%,货物损耗减少了3%。
(2)航线规划优化方案:通过优化航线,航行时间缩短了15%,油耗降低了8%,货物损耗减少了5%。
4. 结果分析通过对模型求解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1)优化后的船工工作流程和航线规划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航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2)数学模型在船工工作流程和航线规划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航运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四、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训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了船工工作流程和航线规划优化任务。
制作船舶纸模实训报告
![制作船舶纸模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3b46f4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1.png)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船舶纸模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制作船舶纸模,让学生深入了解船舶的结构和造型,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三、实训地点学校手工制作室四、实训内容本次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制作一艘简易的船舶纸模。
具体步骤如下:1. 材料准备:红色A4纸、剪刀、铅笔、直尺、胶水等。
2. 绘制草图:首先,在红色A4纸上用铅笔轻轻画出船舶的大致轮廓,包括船体、船帆和船桨等主要部分。
3. 细化设计:在草图的基础上,细化船体的水纹和船帆的细节,确保整幅画的构图合理。
4. 裁剪形状:使用剪刀按照草图将船体、船帆和船桨等部分剪下来。
5. 制作水纹:按照图纸将船底部的复杂水纹剪出,注意保持纸模的完整性。
6. 组装纸模:将剪好的各个部分按照顺序粘贴在一起,确保纸模的稳定性。
7. 装饰美化:在纸模的适当位置贴上装饰品,如船锚、旗帜等,使纸模更加生动。
五、实训过程1. 材料准备:在实训开始前,学生按照要求准备了所需的材料,如红色A4纸、剪刀、铅笔、直尺、胶水等。
2. 绘制草图:学生在纸上画出船舶的大致轮廓,并进行了多次修改,直至满意。
3. 细化设计:在草图的基础上,学生细致地刻画了船体的水纹和船帆的细节,使纸模更加逼真。
4. 裁剪形状:学生在仔细观察草图的基础上,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各个部分剪下来,避免了剪错或损坏。
5. 制作水纹:学生按照图纸将船底部的复杂水纹剪出,体现了较高的手工技巧。
6. 组装纸模:学生将剪好的各个部分按照顺序粘贴在一起,确保纸模的稳定性。
7. 装饰美化: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在纸模的适当位置贴上了装饰品,使纸模更加生动。
六、实训成果经过本次实训,学生成功制作出了一艘精美的船舶纸模。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掌握了船舶纸模的制作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下是部分实训成果展示:1. 学生制作的船舶纸模造型各异,有传统的木船、帆船,也有现代的游艇、帆船等。
木雕船模暑期社会实践
![木雕船模暑期社会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3b9e7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4.png)
一、前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文化体验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
木雕船模作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体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
为了深入了解木雕船模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文化底蕴,我利用暑期时间,进行了一次木雕船模的社会实践。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木雕船模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
2. 学习木雕船模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3. 体验木雕船模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
4. 通过实践,提高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
三、实践过程1. 调研阶段在实践初期,我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木雕船模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
我发现,木雕船模起源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在明清时期,木雕船模技艺达到了鼎盛,成为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学习阶段为了掌握木雕船模的制作工艺,我拜访了当地一位资深的木雕师傅。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木雕船模的基本制作流程,包括选材、画样、雕刻、打磨、上色等环节。
(1)选材:木雕船模选用优质木材,如樟木、楠木等,这些木材质地坚硬,不易变形,有利于船模的保存。
(2)画样:根据船模的尺寸和形状,师傅为我绘制了详细的草图,包括船身、船帆、船桨等部分。
(3)雕刻: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雕刻刀、凿子等工具进行雕刻。
雕刻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和细心,以确保船模的精细程度。
(4)打磨:雕刻完成后,对船模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5)上色:最后,为船模上色,使其更加生动、逼真。
3. 实践阶段在实践过程中,我亲自动手制作了一艘木雕船模。
从选材到完成,我经历了种种困难,但最终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木雕船模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工匠们的辛勤付出。
四、实践总结1. 木雕船模的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我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 木雕船模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3. 通过本次实践,我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耐心和细心,同时也增强了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
船底结构模型制作实训报告
![船底结构模型制作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05f98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b.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对船舶设计、建造和维修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船底结构作为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安全性和航行性能。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开展了船底结构模型制作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船底结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船底结构模型的制作方法。
二、实训目的1. 理解船底结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船底结构设计的基本要点。
3. 学会使用常用工具和材料制作船底结构模型。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船底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船底结构主要由船体结构、船底板、舱室结构、舾装件等组成。
船底板承受船舶的重量、波浪冲击力和水动力作用,是保证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部件。
船底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船体结构、船底板和舱室结构共同承受船舶的重量和载荷,保证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船底结构设计要点船底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船舶的航行性能要求;(2)保证船舶的安全性;(3)便于船舶的建造、维修和保养;(4)经济合理。
3. 船底结构模型制作(1)材料准备:选用木材、塑料、胶水等材料。
(2)工具准备:锯、刨、钻、钳、扳手、砂纸等工具。
(3)制作步骤:①根据设计图纸,绘制船底结构模型草图;②根据草图,制作船体结构模型;③制作船底板模型;④制作舱室结构模型;⑤组装船底结构模型;⑥打磨、涂装。
四、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实训前,教师介绍了船底结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设计要点,使学生了解实训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训方案。
2. 制作过程学生按照实训方案,分工合作,完成船底结构模型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模型展示制作完成后,学生展示船底结构模型,并进行讲解。
教师对模型制作过程和展示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船底结构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号:学生:完成日期: 2013年2月6日《告实验报告一一、实验名称:船模阻力实验二、实验目的: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行状态。
其具体目标包括:(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优劣。
(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应用。
(3)预报实船性能;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
(4)系列船模实验;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
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
(5)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体对阻力的影响。
(7)流线实验;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三、实验原理: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
(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
(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分别说出实验中安装激流丝和称重工作的作用。
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1mm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中产生紊流。
2)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4.简述傅汝德假定的内容,并写出傅汝德换算关系式。
只与雷诺数有关,另一个为粘压阻力rf,rpv和兴波阻力rw合并后的剩余阻力rr,只与傅汝德数有关,且适用比较定律。
②假定船体的摩擦阻力等于同速度、同长度、同湿面积的平板摩擦阻力。
因此,可以用平板摩擦阻力公式计算船体的摩擦阻力,通常称为相当平板摩擦。
rts?rfs?(rtm?rfm) 傅汝德换算关系:四、实验内容:(一)填写实验主要设备表?s3??m (二)实验步骤:(一)船模阻力实验准备(1)船模制作:船模缩尺比依据水池的长度和航速决定的,船模线型要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表面必须光洁,满足一定的加工精度。
船模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木模,木模不易变形,蜡模成本低。
(2)安装激流丝:用??1mm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中产生紊流。
(3)画水线:按首尾吃水、平均吃水画水线。
(4)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5)调整压载的位置:使船模没有横倾,首尾吃水满足规定要求。
(6)安装导航装置:使船模纵中剖面与前进方向一致,纵向和垂向运动不受匀速。
(7)拖点(浮心位置)(8)最后将船模安装在拖车上。
(二)船模阻力实验数据测量(1)船模速度测量:(a)根据实船设计航速,确定最高航速,通常比设计航速高2节。
(b)根据实船长度、速度范围和模型尺度按fr数相等的原则,确定船模实验速度范围。
(c)在不同航速下进行拖曳实验。
待拖车速度达到稳定匀速时即可进行速度和阻力记录。
拖车速度就是船模速度,速度是用数字编码器(光栅盘)测量的。
(2)船模阻力测量:(a)阻力测量与速度记录同时进行。
船模阻力由专门的阻力仪测量。
阻力仪有机械式和电测式两类。
(b)电测阻力仪输出电压信号,所以使用前要进行标定,确定标定系数。
阻力值=测得的电压值*标定系数。
测量前要调零。
五、问题与思考:1.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对粘性阻力的处理原则不同。
2.实船摩擦阻力计算中,粗糙度补贴系数是根据什么选取的?答:实船船体表面比较粗糙,故实船摩擦阻力为其中为粗糙度补贴系数,按不同船长选取。
篇二:船模阻力实验报告船舶与渔具水动力实验室船模阻力试验报告姓名:专业:班级:所属课程:试验日期:同组者:二o 年月日实船与船模相关信息船舶名称:船模编号:模型材料:实船设计要求: lbp × b ×d 型排水量△= 设计航速 vs =一、实船及模型船模编号:模型比尺α:试验状态:⑴⑵1. 实船及模型的主要尺度和系数2. 附体情况:3.二、阻力试验1. 试验情况(1)模型试验速度范围:υm= 相当于实船航速为:vs = (2)模型激流情况:(3)试验水温:t = (4)其他情况说明:2. 试验结果⑴试验所得船模阻力曲线如图所示。
航行纵倾曲线如图示。
⑵按方法换算得实船有效功率曲线如图所示。
在换算时摩擦阻力系数采用公式计算;粗糙度系数取△cf = 。
(3)应用(1+k)法换算时,由试验所得的(1+k)值按普鲁哈斯卡法确定,如图示。
由图得(1+k)= 。
(4)实船有效功率pe数值如表所列。
表船模编号:篇三:船模自航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四一、实验名称:船模自航实验二、实验目的:(1)分析各项效率及船尾伴流对螺旋桨效率的影响和螺旋桨工作时对船舶阻力的影响,为螺旋桨设计提供资料;(2)预报实船性能。
即通过实验给出主机功率、转速和船速之间的关系,得出实船航速预报,验证设计的船舶是否满足任务书中要求的航速;(3)判断螺旋桨、主机、船体之间的配合是否良好。
三、实验原理:1.简述船模自航实验的相似定律。
相等。
2.船模自航方法都有哪些?简述其中一种方法。
vm下,在船模运动方向上施加一系列的强制力z,其中应包括fd在内,船模在vm强制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力的平衡,即在航速为出的推力应满足下列条件: t(1?tm)?z?rtm的情况下,螺旋桨发。
3.简述推进效率的各种成分。
pe与螺旋桨推功率pt比值称为船身效率?r,加上敞水效率?0和轴系摩擦引起的传递效率?s,我们可以列出各效率成分间的关系:推进效率(式中:qpc—似是推进系数e、pd—有效功率、收到功率) ?p?qpc??s??spepd??s?rvs2?nqb??s?t(1?t)2?nqb?va1??p ??stva1?tq02?nq01??qb??s??0??h??r 4.简述自航实验中的推力减额的概念。
部分则为克服阻力增额 ,习惯上将此称为推力减额。
四、实验内容:(一)填写实验主要设备表(二)实验步骤:1.自航实验速度一般取4个:以设计航速vm为基点,高于设计航速1个,低于设计速度的2个。
速度间隔为1.5-2kn。
2.强制力一般取5个:以摩擦阻力修正值fd为基点,上下各2个。
即取强制力为0、0.5 fd、fd、1.5 fd、2 fd。
3.实验。
拖车达到相应速度时,调整螺旋桨电机转速,当船模达到力的平衡时,测强制力、螺旋桨转速、推力和扭矩。
五、问题与思考:1.船体对螺旋桨有哪些影响?其表现为船体周围伴随着一股水流,这股水流称为伴流或迹流。
船后伴流的速度场是复杂的,它在螺旋桨盘面各处的大小和方向不同。
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种:船身周围的流线运动、水之粘性作用、船舶的兴波作用。
2.螺旋桨对船体有哪些影响?据伯努利定理,水流速度增大压力必然下降,故在螺旋桨吸水作用所及的整个区域内压力都要降低。
篇四:大工12春《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网络教育学院《船模性能实验》实验报告学习中心:层次: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号:学生:完成日期:实验报告一一、实验名称:船模阻力实验二、实验目的:主要研究船模在水中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作用力及其航行状态。
其具体目标包括:(1)船型研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比较不同船型阻力性能的优劣。
(2)确定设计船舶的阻力性能对具体设计的船舶,通过船模阻力实验,计算实船的有效功率,供设计推进器应用。
(3)预报实船性能船模自航实验前,必须进行船模阻力实验,为分析自航实验结果预报实船提供必要的数据。
(4)系列船模实验为提供各类船型的阻力图谱,必须进行系列船模的阻力实验。
此外还有进行几何相似船模组实验,其目的在于研究推进方面的一些问题。
(5)研究各种阻力成分实验为了研究分类,确定某种阻力成分,必须进行某些专门的实验。
(6)附体阻力实验目的在于求得附体的阻力值以及比较不同形式的附体对阻力的影响。
(7)流线实验在船模实验的同时,有时还要进行船模流线实验,目的在于确定舭龙骨,轴支架等附体以及船首尾侧推器开孔的位置等。
(8)航行状态的研究在船模阻力实验时,测量船模在高速直线运动时的纵倾及升沉等状态,这对于高速排水型船,滑行快艇、水翼艇等高速船舶尤为重要。
三、实验原理:1.简述水面船舶模型阻力实验相似准则。
(1)船模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2)船模实验的雷诺数re达到临界雷诺数以上;3)船模与实船傅汝德数相等。
2.分别说出实验中安装激流丝和称重工作的作用。
1)安装激流丝:用??1mm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中产生紊流2)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
3.船模阻力实验结果换算方法有哪些?常用的船模阻力实验结构换算方法有两种,即二因次方法和三因次方法。
二因次方法亦称傅汝德方法;三因此方法为1978年ittc性能委员会推荐的换算方法。
4.简述傅汝德假定的内容,并写出傅汝德换算关系式。
傅汝德假定:①假定船体的总阻力可以分为独立的两部分,一为摩擦阻力只与雷诺数有关,另一个为粘压阻力rf,rpv和兴波阻力rw合并后的剩余阻力rr,只与傅汝德数有关,且适用比较定律。
②假定船体的摩擦阻力等于同速度、同长度、同湿面积的平板摩擦阻力。
因此,可以用平板摩擦阻力公式计算船体的摩擦阻力,通常称为相当平板摩擦rts?rfs?(rtm?rfm) 傅汝德换算关系:四、实验内容: ?s3??m(一)填写实验主要设备表(表格可以追加)(二)实验步骤:(一)船模阻力实验准备(1)船模制作:船模缩尺比依据水池的长度和航速决定的,船模线型要与实船保持几何相似,表面必须光洁,满足一定的加工精度。
船模使用的材料通常是木模,木模不易变形,蜡模成本低。
(2)安装激流丝:用??1mm金属丝缚在船模的19站处使其在金属丝以后的边界层中产生紊流。
(3)画水线:按首尾吃水、平均吃水画水线。
(4)称重工作:准确称量船模重量和压载重量,以达到按船模缩尺比要求的实船相应的排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