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2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15) .doc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5第2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15) .doc](https://img.taocdn.com/s3/m/0fa35cf7de80d4d8d05a4fec.png)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教学目标:1、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状况。
2、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工农业差异,分析产生的原因。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2、难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资源特点。
三、教学准备: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五、教学过程:(一)、北方地区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课前热身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辖的省级行政单位,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让学生自读文字内容,整体感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
双边活动师生互动一在图上,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渤海、黄海、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秦岭、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互动1根据教材的内容,请归纳出北方地区农业、工业、资源分布的情况。
生答。
教师归纳,出示表格北方地区农业产区历史名城主要作物温带水果工业基地工业中心主要资源互动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生答:植树种草、建筑梯田。
在图上标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同、阳泉、西山煤矿;开滦、峰峰煤矿;鸡西、鹤岗煤矿。
4、达标反馈(1)东北三宝是指(人参、貂皮、鹿茸)。
(2)中国第一大油田是(大庆油田)。
(3)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4)素有黑土之称的是(东北)平原。
(二)、南方地区1、合作探究整体感知:阅读教材内容,整体感知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
师生互动1在图中4-12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台湾岛、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深圳、珠海、厦门、上海、广州、宁波、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
互动2阅读教材83-86内容,归纳南方地区的经济、物产、资源、教师归纳南方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1e93b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e.png)
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
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3. 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4.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5.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
难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2. 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风土人情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2. 讲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范围。
3. 分析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4. 分析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如气候、地形、植被等。
5. 讲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如语言、风俗、饮食等。
6. 案例分析: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风土人情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并简要描述各自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
2.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于风土人情的理解深度。
七、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2. 简要描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
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7c6d8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f.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地理2. 年级:八年级3. 教材版本:湘教版4. 课题:《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5. 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2)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3)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2)运用比较法,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差异;(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提高地理素养;(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增强国家认同感;(3)培养学生珍视生态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3)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差异;(2)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地图等资源,自主探究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2.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观点,共同完成学习任务;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状况;4. 地图分析法:利用地图,直观展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自然环境特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特点;(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哪个地理区域?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2)学生通过地图,分析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第2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优质教案(24)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5第2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优质教案(24)](https://img.taocdn.com/s3/m/f02e16d9804d2b160b4ec088.png)
第二节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课第二节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过程备注程序[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讲授新课]读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二、三级阶梯)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地区。
(提问)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大屏幕显示,逐个比较,依次显示)区域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年降水量(较多/较少)季节分配南方地区7月接近30℃1月0℃以上较多较均匀北方地区7月25℃左右1月0℃以下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季节变化明显板书: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最冷月均温低于0℃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最冷月均温高于0℃活动1:(课文第83页活动第1题)活动2:在图5.9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e388414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f.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地图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南北地区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有一定的认识。
但南北地区的差异性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材料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等,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我国南北地区的差异,增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南北地区的差异性以及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和南方地区案例,进行分析比较。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文字材料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南北地区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文字材料,呈现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南北地区的差异。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比较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总结各自的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959b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c.png)
八年级湘教版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划分依据。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
2. 难点: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及其成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2. 运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两地地理位置、范围。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阐述两地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引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材和地图,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
3. 课堂讲解:讲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分析两地差异及其成因。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让学生了解两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 总结提升:概括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理区域差异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示意图,标注主要地形区、气候区。
2. 收集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资料,分析两地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的差异。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课堂参与、提问回答、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维过程,评估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收集资料、绘制地图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f49274312b3169a451a44b.png)
长城以北纬度高, 热量条件较差
长城
长城以南纬度低, 热量条件较好
北 方 地 区
长城以北
热量条件较差, 小麦不能过冬。
春小麦
小 麦
长城以南
热量条件较好, 小麦能过冬。
冬小麦
合作完成课本p8(上方)活动题
• 1.关于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玲玲和贝贝表达了各自的看法。他们的看法有道理 吗?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农业以旱作为主 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 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 棉花、玉米、甜菜等。 棉花、玉米等。 平原广阔、耕 地面积广 作物熟制为 作物熟制为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 两年三熟
本区主要的地形有: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关中平原
东 北 平 原
黄土高原
关中平原
华 北 平 原
山东丘陵
(1)对照中国气候类型分布 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 类型。
(2)对照中国降水分布图, 说出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
北 方 地 区
长 城 南 北 的 作 物 熟 制 及 主 要 农 产 品
“暖房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北方所处纬度较高,冬季较寒冷,房屋建筑应注 意保暖防寒,因而,在本区实施“暖房子”改造工程可以让老百姓在冬季住的温暖, 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意义重大。
(2)为什么说“暖房子”改造工程能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通过对房屋的改造,淘汰小锅炉,推广节能门窗等改造工程,可以提高煤炭燃烧效率, 减少煤炭的使用,从而减少“废气”“废渣”的排放,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盛产苹果、梨 等温带水果
这里的水资源 明显不足
理由: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一熟,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则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华北平原位于长城以南,其农作物熟制应为一年两熟或两 年三熟;华北平原位于长城以南,小麦可以越冬,应为冬小麦,且甜菜喜温凉, 应生长于长城以北的东北或内蒙古地区。
湘教版八下地理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3901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5.png)
湘教版八下地理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介绍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章节。
本节课通过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多样性,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知识。
但学生对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具体差异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地理现象和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进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2.难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差异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深入理解两地的发展特点。
2.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理现象和实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地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案例分析的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中国地图,思考一下,如何划分中国的地理区域?”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重点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
然后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图片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地的差异。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f35455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c8.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关于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章节。
本节课通过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祖国地理环境的热爱。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具体特点,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地理环境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理解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北方和南方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直观教学内容的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理案例资料,如北方地区的冰雪、南方地区的河流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展示中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会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个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708c6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2.png)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掌握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了解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发展差异,探究其根本原因。
二、教学重点1.理解北方和南方地理位置差异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影响;2.掌握北方和南方气候、地貌、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3.理解北方和南方文化、经济、社会等人文地理条件的不同;4.探究北方和南方发展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解决学生对北方和南方地区差异的认知和理解差异;2.解决学生对于北方和南方发展差异原因的思维难点。
四、教学方法1.新课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出“北方”和“南方”二字所代表的含义,并与学生共同探究二者之间的差异;2.课堂讲解:讲解教材内容,突出地方性差异和发展格局,帮助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3.讨论互动: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社会、经济等层面出发,探讨北方和南方在这些领域中的不同,并分组进行小组讨论;4.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并对实践结果进行总结。
五、教学内容1. 北方和南方地理位置的差异北方是指地处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的地区,南方是指地处中国南部的地区,由于位置上的差异,北方和南方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2. 北方和南方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1)气候:北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呈现出明显的四季变化;南方则温暖潮湿,雨水充沛,春夏秋三季温暖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2)地貌:北方地貌比较平坦,草原和沙漠地带较多;南方则地势复杂多变,山地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
(3)水文:北方缺水较为严重,所以北方的农业主要以人工灌溉为主;南方则水资源相对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3. 北方和南方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1)文化:北方文化以华夏文化为主要代表,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南方则具有浓郁的南方文化风味,同时具有较为独特的地方文化氛围。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1bc552caaedd3383c4d3cb.png)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每到寒冷的冬季,生活在冰天雪地的人们就喜欢到温暖如春的海南休闲娱乐,而生活在海南的人们由于没看到过下雪的景象,就想去冬季有雪的地方欣赏雪景,所以就出现了我国春节期间南北方旅游的热潮。
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景观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二、知识讲解考点1 北方地区1.位置和范围(1)位置: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一淮河线以北的地区。
(2)范围:北方地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和江苏2.面积和人口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人文旅游资源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西安、北京、洛阳、开封为著名古都,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4.地形25.气候6.河流7.农业38.矿产与工业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
9.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4目前,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1)主要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皆为特大型油田,其石油产量占全国的一半左右。
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也是比较大的油田。
(2)主要煤矿:北方地区的煤矿资源极为丰富,大型煤矿有山西省的大同、阳泉、西山和平朔,陕西省的神府,河北省的开滦和峰峰,黑龙江省的鸡西、鹤岗、双鸭山等。
山西是中国出产煤炭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大同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考点2 南方地区1.位置和范围(1)位置:南方地区是指中国秦岭一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2)范围:南方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以及台湾省、海南省等。
2.面积、人口和民族(1)面积、人口: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5(2)民族:南方地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3.地形4.气候5.河流66.农业77.资源8旅游资源带雨林,石林的喀斯特地貌,泸沽湖畔的原始婚俗……云南把旅游业作为本省的支柱产业,一些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72ac36eff9aef8941e0670.png)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目标:1.知道北方和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和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4.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
5.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6.了解南方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的分布,并分析其临海分布对经济发展的有利之处。
7.了解南方地区的主要矿产地。
教学重点北方和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12.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反映北方地区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总结北方地区的景观特点,初步对北方地区有初步的了解。
二、教授新课,合作探究(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读图】出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图等。
【学生活动】1.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东部秦岭—淮河以北)2.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问。
2(二)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1.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2.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3.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4.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长城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农作物。
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
【学生活动】由农业资料收集组的同学介绍东北平原的“黑土地”。
(多媒体同时展示“黑土地”、东北小麦田、机械化耕作等图片) 【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3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
湘教版地理八下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下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8e10d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3.png)
湘教版地理八下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一节关于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课。
本节课通过介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中国地理的多样性。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但对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具体特点,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对比、联系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对比、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依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特点,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地理特点对人文风情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准备地图、地球仪等教学工具。
3.准备相关案例素材,如北方地区的冰雪文化、南方地区的茶文化等。
4.准备分组讨论的任务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如北国的雪景、南国的碧水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地理的多样性。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图,引导学生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湘教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cd989a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d.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2)学会分析我国地域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掌握湘教版教材中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源,观察和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收集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3)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概括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热爱;(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1)气候特点:寒冷、干燥;(2)地形特点:平原、高原、山地;(3)植被特点: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2. 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1)气候特点:温暖、湿润;(2)地形特点:山地、丘陵、平原;(3)植被特点:以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3. 地域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饮食习惯: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食为主;(2)民居特点:北方民居多为平顶、厚墙,南方民居多为尖顶、薄墙;(3)服饰特点:北方以棉、羽绒衣物为主,南方以麻、丝绸衣物为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2)地域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对植被、地形的影响;(2)地域差异对饮食习惯、民居特点、服饰特点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分析、讨论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资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归纳总结法: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景色,引导学生感受两地差异;(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574d62b0717fd5370cdc68.png)
第二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第一课时一、复习反馈:1、秦岭—淮河分界线(以此为界的南北方差异)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及依据二、新课导入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三、新课教学多媒体出示图5. 9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 提问] 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范围?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南方地区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临东海和南1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2、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3、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4、(深入)教师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名称和大致范围展示中国地形图,组织学生活动(1)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根据图片观察其特点。
(2)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湖。
总结讲述:北方地区主要有三大地形区,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南方地区有四大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北方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黄河;南方的河流有长江和珠江等,还有鄱阳湖、洞庭湖等许多湖泊。
2拓展:东北平原分布着肥沃的黑土,这里俗称“黑土地”,华北平原又成黄淮海平原,是由黄土高原下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因而又称“黄土地”。
南方的丘陵地区是贫瘠的红壤,平原地区则的肥沃的水稻土。
5、展示中国气温分布图和降水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图学生活动:[活动]在图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提问]哪条河流径流量大?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引申]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结冰)那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南方河流一般不结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31d3e7cd184254b353561.png)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概况和地形、河流的分布。
2、运用资料和地图,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业分布及南方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3、运用资料和地图,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及北方地区工业。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及主动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了解多元的民俗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12【重点、难点】重点: 南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南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难点: 理解北方地区的资源特色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南方地区的内部差异【教学方法】以学促教,达标过关【教具使用】1、南北方地区的位置图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在图中填出(字母)位置:a.大兴安岭b.小兴安岭c.长白山d.秦岭e.辽东半岛f.山东半岛g.东北平原h.华北平原i.黄土高原j.黑龙江l.黄河m.淮河n.渤海o.黄海2、读图填出矿产地名称:A. _____油田 B._____油田 C._____油田 D. _____油田 E. _____铁矿 F. _____铁矿 G. _____煤矿 H. _____煤矿3、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344、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位于本区的历朝古都有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北方的水果及特产:温带水果有____等,特产有东北“三宝”、洛阳____和兰州白兰瓜.6、该区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辽中南和______工业基地.7、在南方地区地图中填注:a.四川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东南丘陵d.云贵高原e.南岭f.台湾岛g.海南岛h.东海i.南海j.洞庭湖k.鄱阳湖8、读图填出经济特区(城市):⑥. _____ ⑦._____ ⑨.珠海 ⑩.汕头 ⑾海南省9、指出矿产地名称①. _____锡矿②. _____锑矿③. _____钨矿④. _____铜矿10.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11、农业:农作物一年_________至_______熟,是全国最大的水稻、________、柑橘、________水产和热带作物产区,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主要在海南岛、____________、雷州半岛和______________,“天府之国”---__________,“鱼米之乡”---______________,商品粮基5地主要有__________、江汉平原和鄱阳湖平原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26b949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9.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主要介绍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对我国地理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地理差异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初步了解了我国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
但他们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和特点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
2.难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和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PPT课件,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内容。
3.准备小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两地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两地的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对比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和联系。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优教学案(第2课时)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_《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优教学案(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f2c8e1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e.png)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优教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南方地形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___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和_____。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西部以___________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____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________。
3.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
夏季_________,冬季_________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为什么称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鱼米之乡?2.结合中国的气候知识,分析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并寻求解决措【拓展阅读】中国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江苏民居江苏民居以苏州为代表。
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水网密布,地势平坦,房屋多依水而建,门、台阶、过道道均设在水旁,民居自然被融于水、路、桥之中,多楼房,砖瓦结构为主。
青砖蓝瓦、玲珑剔透的建筑风格,形成了江南地区纤巧、细腻、温情的水乡民居文化。
由于气候湿热,为便于通风隔热潮防雨,院落中多设天井,墙壁和屋顶较薄,有的有较宽的门廊或宽敞的厅阁。
上海民居位于长江口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经济发达,住宅质量较好,多为砖瓦结构楼房,式样新颖美观大方,建筑风格充分显示出人文因素的影响,颇有“海派”文化的影子。
福建民居闽西南地区的客家人土楼是一种特殊农村住宅。
土楼外形有方、圆之别,酷似宠大碉堡,其外墙用土、石灰、沙、糯米等夯实,厚1米,可达5层高;由外向内,屋顶层层下跌,共三环,主体建筑居中心;房间总数可达300余间,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人共居一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第一课时
一、复习反馈:1、秦岭—淮河分界线(以此为界的南北方差异)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及依据
二、新课导入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三、新课教学
多媒体出示图5. 9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提问]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范围?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南方地区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临东海和南
1
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2、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3、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4、(深入)教师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名称和大致范围
展示中国地形图,组织学生活动
(1)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根据图片观察其特点。
(2)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湖。
总结讲述:北方地区主要有三大地形区,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南方地区有四大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北方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黄河;南方的河流有长江和珠江等,还有鄱阳湖、洞庭湖等许多湖泊。
2
拓展:东北平原分布着肥沃的黑土,这里俗称“黑土地”,华北平原又成黄淮海平原,是由黄土高原下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因而又称“黄土地”。
南方的丘陵地区是贫瘠的红壤,平原地区则的肥沃的水稻土。
5、展示中国气温分布图和降水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图
学生活动:[活动]在图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提问]哪条河流径流量大?
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
[引申]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结冰)那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南方河流一般不结冰。
北方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中两幅植被景观图,比较南、北方地区植被类型的差异:
3
典型植被类型北方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活动]课文第8页活动第2题: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有什么不同:
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为什么植被类型?原因:气温差异
共同的影响因素:气候差异
归纳(或水热组合差异)
河流流量有什么不同北方:流量小南方:流量大
为什么不同?主要原因:降水差异
[承转]我们了解了南方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不是它们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别呢?看图:1、哈尔滨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相同吗?答:不同。
2、东北林海雪原森林景观与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相同吗?答:不同。
东北地区典型植被为针叶林。
比较图海南岛植被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同吗?答:不同。
4
总结原因: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平均气温较低,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降水较多,平均气温较高,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四、总结归纳:
总结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要求在此过程中边回忆总结边形成文字列表说明。
(板书:将本节内容总结成表
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位置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面积 20% 25%
人口 40% 55%
地形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湖黑龙江、松花江、黄河长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二课时
5
一、复习回顾: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二、导入新课:
既然同学们对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在此基础上,来了解一下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
三、讲授新课:
1、复习提问南北方的不同并多媒体出示第一节中的表格:
提问: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答:地形和气候(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出示表格)
6
2、在”其他不同”这一栏中,主要针对前面提出的几项,分析其形成原因,关于这些原因,首先由同学回答,之后点评,“去伪存真”。
[活动2](课本第10页活第2题)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活动3](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
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南北方的人文差异(随着老师提问,同学们回答,之后自己试着合上课本填表作为检测)。
7
五、反馈练习
2.判断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作物熟制的差异主要是由两地的热量差异引起的。
() (2)北方传统民居的墙体较厚,主要是因为此地冬季寒冷。
()
(3)南方传统民居墙体高.而屋顶坡度与北方地区传统民居相同()。
(4)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在南、北方地区基本没有差异,说明自然环境对现代建筑没有影响。
()
答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