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财政法概述习题
《财政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
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不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难以说明为什么有市场配置还要有政府配置,政府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政府配置的规模多大为宜,政府采取什么方式配置资源等。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政府为市场提供诸如基础实施、教育和社会保障之类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同时从市场采购大量的投入品和办公用品。
但政府又是一个公共服务和政治权力机构,具有与市场不同的运行机制,因而在市场中又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的地位,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
因此,为了说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它为市场提供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在土地私有的条件下)等生产要素,并通过提供生产要素获取收入,而后用家庭收入到市场上购买生活消费品或从事投资,家庭的基本目标是满足需要和效用水平的最大化。
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它从家庭那里买进生产要素,通过加工转换为商品或劳务,而后将商品或劳务又卖给家庭并获取企业收入和利润,企业的基本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并实现扩大再生产。
从日常生活来看,市场就是商品(包括生产要素)交易的场所,如百货商场、汽车市场、证券市场等等;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不是指商品交易的场所,而是指在无数个买者与卖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商品交易机制。
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求大于供,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通过价格和产量的不断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财政学练习题,附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财政产生的物质条件是()A、生产力的发展B、剩余产品的出现C、私有制的产生D、阶级的出现2、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是()A、私有制的产生B、阶级的出现C、生产力的发展D、国家的产生3、从财政学对物品的区分标准角度分析“设置岗亭不允许载货汽车通过的桥梁”属于()。
A、纯公物品B、混合物品C、私人物品D、以上都不是4、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花园B、国防C、教育 D、私人住宅5、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A、资源配置效率B、收入分配公平C、经济稳定发展D、财政监督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是确定政府经济作用的主要依据。
A、市场失灵B、计划失灵C、GNPD、GDP7、从财政的本质来看,财政体现的是()。
A、以社会团体为主体的分配关系B、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C、以企业为主体的分配关系D、以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分配关系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属于财政分配范围的是()。
A、公务员的工资B、法院法官的工资C、企业职工的工资D、解放军战士的津贴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属于公共产品:()A、国防B、司法C、家用热水器 D、高速公路2、下述哪些政策手段会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A、价格补贴B、税收C、政府购买D、公共管制3、市场失灵的表现主要有()。
A自然垄断B、公共物品C、外部效应D、信息不充分E、无形之手4、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有()A、管制B、规定价格C、生产 D、道义劝说5、经济稳定包含()多重含义。
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国际收支平衡D、发展 E、增长6、下列()安排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A、累进税制度B、比例税制度C、失业救济金制度D、投资制度E、商业保险制度7、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主要有()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E公开性8、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主要包括()。
A、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B、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财经法规第一章 讲义及习题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及构成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会计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例题·判】会计法律制度指的就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4个层次我国会计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一)会计法律——“×××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
1.制定者: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于1985年1月21日通过,是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律。
现行《会计法》于1999年10月31日通过,200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1993年和1999年各修订一次,至今修订了两次。
2.调整对象: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3.构成:《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4.会计法的地位:《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二)会计行政法规——通常以“×××条例”等具体名称出现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1.制定:国务院——全国最高行政机关:2.调整对象: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3.制定依据:《会计法》4.构成:《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三)会计部门规章——通常以“-办法、-准则、-制度、-规范”等具体名称出现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财政部以及其他相关部委制定的、调整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和规范性文件。
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监督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及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多选题)。
财政知识学知识题及答案解析

《财政学》习题集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单项选择题1.从最终需要的角度考察,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A.私人个别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B.人类生存需要和人类发展需要C.生活需要和建设需要D.政府需要和企业需要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的基本职责A.政府B.企业C.市场D.社会团体3.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A.非排他性和竞争性B.排他性和非竞争性C.排他性和竞争性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4.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A.排他性B.分割性C.市场性D.社会性5.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特征,即其边际成本(),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无法确定6.()是保证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
A.收费B.税收C.罚款D.公债7.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是()A.垄断B.外部效应C.收入分配不公D.产品供不应求二、判断题1.社会的公共需要是是指全社会私人个别需要的数量集合。
2.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3.市场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4.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5.社会公共需要无法通过市场满足,必须由政府部门通过财政来满足。
6.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必须与之等价交换。
7.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在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的时候,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8.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9.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10.公共物品的享用和私人物品一样也可以分割和量化。
1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指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
12.经济学里所谓的“免费搭车”现象,是指消费者都不愿花钱购买公共物品,而是期望别人去购买,自己可以从中受益。
三、名词解释1.外部效应2.公共物品3.公共需要4.非排他性5.非竞争性6.资源配置7.财政四、简答题1.试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财税法规专题》答案(精)

《财税法规专题》答案(精)《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第一篇财政学导论第一章财政概述名词解释1. p42. p113.p15填空题1.经济;历史2.经济;政治3.国家4.实物;力役5.国家公债;国家预算6.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7.力役;实物;货币单项选择1.B2.A3.B4.A5.A6.C多项选择1.ACD2.BCDE3.ACE4.ACE5.ABDE简述题1. p9─p112. p11─p123. p13─p154.p15─p16第二章财政收入名词解释1. p172.p183. 26填空题国民收入总量;剩余产品总量;剩余产品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单项选择1.A2.C3.B4.C多项选择1.ABCDE2.BC3.CD4.BCE第三章财政支出名词解释1.p382.p443.p454.p69填空题1.补偿性;消费性;积累性2.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3.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单项选择1.A 2.B 3.B 4.C 5.C 6.B 7.A 8.B 9.B 多项选择1.ABD2.ABDE3.ABDE4. ABE5.ADE论述题p60─p64第四章税收名词解释1.p772.p793.p804.p805.p836.p83填空题1.分配2.税率3.从价税;从量税4.价内税;增值税5.19506.增值额7.17%8.从价定率;从量定额9.比率10.总收益11.超率12.工商企业所得;农民的农业收益单项选择1.B2.C3.C5.D6.D7.C8.D9.B 10.B 11.C多项选择1.ACD2.ABCD3.ABCD4.AB5.ABC6.ADE7.ACDE 8.AE9.ABC 10.CDE 11.ACE 12.ABCDE 13.AB 14.CD 15.CDE 16.CD 简述题1.P78─p792.P79─p823.P91─p924.P92─p93判断改错题1.负税人是直接负担税款的单位与个人。
财政学第一章政府、市场与公共财政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1、财政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受一般经济原则支配,但又不同于普通的私人经济,属于政府专门的经济活动,具有特殊的性质。
()2、在经济社会中,满足公共需求,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既定目标,一般很少涉及到如何最优化地使用经济资源的问题。
()3、“公共财政”可以定义为:政府为了满足其国民的公共需求,在提供公共产品与劳务过程中所从事的经济性收入、支出活动。
()4、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需要明确政府事权,并配之以相应的足够的财权。
()5、从政治学角度考虑,人类社会中任何权力都是危险的,因此任何权力都要受到限制。
所以,唯一公道的政府只能是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
()6、政府依靠其财政信用,向其公众或者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借钱来满足追加的财政开支需要,即采取“量出为入”原则,可以用来解决其短期的“入不敷出”问题。
()7、经济社会赋予政府以满足公共需求的任务,客观上要求政府一定要象私人那样亲自从事各种物质生产与经营活动,如建立国有企业从事直接生产性活动等。
()8、政府财政活动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一套严格的制度约束(如预、决算程序)和规范监督下有序地进行。
()9、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有助于使政府官员较好地平衡社会整体利益与各种局部利益的关系。
当然,政治行为广泛参与财政过程也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政府财政开支被疏导到某些滥用权力的政治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手中。
()10、政府财政的本质就是集中提供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增长、变化的公共需求。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1、现代政府一般要在社会经济生活里发挥()职能。
A、保卫国家安全B、维护国内经济秩序C、提供基础设施D、提供社会保障2、政府的财政活动在诸多方面不同于私人经济活动,政府财政活动具有如下一些的基本特征,即()。
A、不以直接提供满足私人消费的物质产品为目的B、受国际惯例制约C、可以长期使用比较灵活的理财原则D、要在特定的法规框架下进行E、通常受政府主管官员的个人风格影响F、与特定政治过程相结合3、虽然在不同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国家,政府事权、财权的规模,以及制衡方式、程度均有很大差别,但是人们普遍认识到,无论何种国家、何种条件下,政府的权限越大,()。
财税法教程

撰写:阮兴文审定:黄晓群《财税法教程》第一部分自学指导纲要第一章财政法概述一、财政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一)财政法的基本概念财政,一般认为,财政就是国家的收支活动,但确切地说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直接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的过程上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或分配手段。
换句话说,财政是凭借国家的权力为满足国家职能的需要进行的筹措、分配、使用和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
它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部分。
其职能是组织财税收入,拨付财政支出,进行财政监督。
财政法,是国家按照立法权限、通过立法程序制定或认可的公开透明的国家政府财政活动及其财政管理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或者说,财政法是立法机关及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和确认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财政活动中,形成的财政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这两种对财政法定义的说法,内容和实质都是一致的,只不过表述的形式不同而已。
(二)财政法的调整对象财政法调整对象是财政分配关系。
包括财政管理体制关系、国家预算关系、税收关系、行政收费关系、国家信用关系、企业财务关系、国有资产管理关系、固定资产投资关系、政府采购关系、转移支付关系等。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财税法体系(一)我国财税法体系的概念和构架1、我国财税法体系的概念。
财税法体系是指财税立法工作成果的总体现,是财税立法、财税执法和财税司法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是由财税上位法和财税下位法组成的一种严密的、合理的、科学发展的机制。
2、我国财税法体系的构架。
财税法体系目标及体系包括:(1)现行宪法对税收只有第56条的规定,需要补充完善。
(2)公共财政的基本法是《财政法》或《预算法》。
(3)税收法内容很多,首先应建立一个《税收基本法》或《税收通则法》。
同时对税收在流转税方面、所得税方面、财产资源税方面、特种税方面、税收征管方面的立法,待税制改革到位后应尽快完善起来。
(4)投融资法与国家基本建设工程方面的投资法律联系在一起,一定要有立法,它对政府投资方向和效益关系重大。
《财政法律制度》第一部分习题(有答案)

《财政法律制度》习题一一、单选题1、乡级政府编制的决策草案,由(C )审批。
A.国务院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本级人大D.县级人大2、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定,不属于国务院财政部门预算职权的是( C)。
A.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B.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D.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3、我国的预算收入(D )。
A.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B.仅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和地方预算收入C.仅包括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D.包括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以及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4、下列关于预算的审批,说法错误的是( C)。
A.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B.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C.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D.各级政府预算批准后,必须依法向相应的国家机关备案5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施审计监督的部门是(C)A.各级政府财政部门B.各级政府C.各级政府审计部门D.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6、决算的审批机关是( D)A. 本级政府B. 本级政府财政部门C.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D.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7、政府预算草案只有经过(C )审查和批准后,才能成为政府预算,才能成为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
A. 同级政府B. 国家财政部C.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D. 国务院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自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本级政府预算之日起(C)日内,批复本级各部门预算。
A.10B.20C.30D.409、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拨款遵循的原则是(C):A.按预算拨款B.按预算级次和程序拨款C.按重要性拨款D.按进度拨款10、某县政府年度支出预算5000万元,根据《预算法》可设置预备费( D )万元。
A.400~500B.300~400C.200~300D.50~150二、多项选择题1、国家预算的作用有(ABC )。
财政学习题集(14试编)

第一章财政的概念与职能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A.收入分配不公B.防治传染性疾病C.国防科技研究D.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2. 以下不属于造成垄断的原因的是()A. 成本递减B. 规模报酬递增C. 产品之间的差别D. 行业内的厂商很少3.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A.家庭B.社会团体与组织C. 政府D.企业4. 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范畴的基本特征是()A.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B. 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与服务C. 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 分配具有历史性5.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A.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B.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C.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经济职能D.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6. 下列哪种观点主张“财政活动体现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国家分配论B. 价值分配论C.国家资金运动论D.社会共同需要论7. 财政是一个( ),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A.经济范畴B.政治范畴C.社会范畴D.法律范畴8. 运用有限的资源能形成最佳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属于财政职能中的()A.收入分配B.资源配置C.物价稳定D.经济稳定和发展9. 当前,各国普遍使用的公平收入分配的指标是()A.恩格尔系数B.收入弹性系数C.基尼系数D.价格指数10. 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功能的是()A.征收个人所得税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C.公共投资D.控制货币供应量11.作为市场人的企业,与其纳税责任相对应的权利是()。
A.产品和服务定价B.销售产品和服务收费C.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D.自主选择投资12.通货膨胀是属于下列哪项因市场失灵而导致的宏观经济问题()。
A.公共产品供给“搭便车”B.资源配置失衡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与失衡13.关于混合经济,下列哪项理解是错误的()。
A.企业和个人提供产品和服务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B.企业和个人提供产品和服务受政府财税政策影响C.政府提供服务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D.政府提供服务是公共选择的结果14.关于资源配置效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财税法规专题》形成性作业及答案第一篇财政学导论第一章财政概述名词解释1.财政p42.财政职能p113.经济稳定职能p15填空题1 财政是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2 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政治条件。
3 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4 奴隶制国家财政收支主要是采取实物和力役的形式。
5在财政历史的发展中,在封建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6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7从历史上看,财政分配形式有力役、实物和货币三种形式。
单项选择1.财政产生的条件是(B )B 经济和政治2.财政最初的表现形式是(A )A 捐税3.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是在(B )制下财政范畴的延伸。
B 封建4.财政是以(A )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A 国家5.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形式一般采用(A )A 货币6.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满足( C )C 社会公共需要多项选择1.财政是个(ACD )A 经济 C 历史 D 分配2.财政在下列社会形态中存在(BCDE )B 奴隶制国家 C 封建制国家 D 资本主义国家 E 社会主义国家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大支柱是(ACE )A 税收收入 C 专卖收入 E 债务收入4.财政具有(ACE )职能。
A 资源配置C 收入分配 E 经济稳定5.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ABDE )A 充分就业 B 物价稳定 D 国际收支平衡 E 合理的经济增长率简述题1财政的特征。
P9-112财政资源配置职能及其主要内容?P11-123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及其主要内容?P13-154财政经济稳定职能及其主要内容?P15-16第二章财政收入名词解释1.财政收入P172.规费收入P183.财政收入规模P26填空题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到国民收入总量、剩余产品总量与剩余产品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三个因素制约。
单项选择1.中外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 ) A 税收2.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 C ) C M3.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直接来自( B ) B 工业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财政非税收收入形式的是(ABCDE )A 国有企业收入B 债务收入C 事业收入D 规费收入E 罚款收入2.财政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主要是指(BC )B 农业税 C 间接来自农业的收入3.财政收入规模的计算方法,通常可以采取(CD ) C 经验数据法 D 投资回收期法4.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是(BCE )B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C 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和分配政策E 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第三章财政支出名词解释1.财政支出P382.购买性支出P443.转移性支出P454.政府采购P69填空题1.根据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可分为补偿性支出,消费性支出和积累性支出三大类。
财政学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习题集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一、单项选择题1.从最终需要的角度考察,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A.私人个别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B.人类生存需要和人类发展需要C.生活需要和建设需要D.政府需要和企业需要2.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的基本职责A.政府B.企业C.市场D.社会团体3.公共物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A.非排他性和竞争性B.排他性和非竞争性C.排他性和竞争性D.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4.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A.排他性B.分割性C.市场性D.社会性5.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特征,即其边际成本(),所以私人投资者不会自愿提供纯公共物品。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无法确定6.()是保证纯公共物品的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
A.收费B.税收C.罚款D.公债7.下列不属于市场失灵的是()A.垄断B.外部效应C.收入分配不公D.产品供不应求二、判断题1.社会的公共需要是是指全社会私人个别需要的数量集合。
2.公共物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3.市场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4.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5.社会公共需要无法通过市场满足,必须由政府部门通过财政来满足。
6.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也必须与之等价交换。
7.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在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的时候,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8.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必然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9.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10.公共物品的享用和私人物品一样也可以分割和量化。
1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指所有资源都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
12.经济学里所谓的“免费搭车”现象,是指消费者都不愿花钱购买公共物品,而是期望别人去购买,自己可以从中受益。
三、名词解释1.外部效应 2.公共物品 3.公共需要 4.非排他性 5.非竞争性 6.资源配置 7.财政四、简答题1.试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
财政知识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

《财政学》习题库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财政概述一、填空题1.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因而是分析和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
2.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为_收入分配不公和经济波动。
3.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
4._私人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
5._非排他性_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6.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7.市场与政府_作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它们的运行机制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目的或目标却是共同的,即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目标。
8.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二、单项选择题1.(A)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消费品D、固定资产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
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
A、混合物品B、公共物品C、私人物品D、准私人物品3.(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B、税收C、货币政策D、国际贸易4.(D)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5.(C)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财政与税务会计考试题库汇编(完整版)

财政与税务会计考试题库汇编(完整版)财政与税务会计考试题库汇编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5分二、多项选择题:10分三、填空题:10分四、名词解释:15分五、简答题:30分六、计算题:20分第一章财政概论一、单选: 1.主张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认为财政是国家集中性的分配,这种观点是( A )A.国家分配说B.剩余产品说C.价值分配说D.社会产品说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D )A.剩余产品B.社会总产品C.国民收入D.一部分社会总产品3.财政的本质特征不包括( B )A.强制性B.固定性C.补偿性D.无偿性4.在西方财政学中,被人们奉为资本主义财政第一职能的是(A )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稳定经济D.监督调节5.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 D )A.《国富论》B.《经济学原理》C.《政治算数》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6.不论何种社会形态、何种社会制度,财政均具有( D )A.资源配置职能B.监督调节职能C.稳定经济职能D.分配职能二、多选: 1.财政的本质特征有(ACDE )A.强制性B.固定性C.补偿性D.无偿性E.非营利性2.财政的基本职能有(ABE )A.配置资源职能B.公平收入职能C.收入分配职能D.监督调节职能E.稳定经济职能三、填空题1.在西方,通常称财政为公共财政,意思是一切公共团体的(财务管理)。
2.财政分配活动的主体是(国家)。
3.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拥有的(政治权力)。
4.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剩余产品出现)。
5.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市场方式),另一种是(国家干预方式)。
6.市场方式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调节生产和需求。
7.稳定一方面是使社会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现象;另一方面使社会不发生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
四、名词解释1.财政: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社会总产品价值一部分的经济行为。
五、简答题1.简述理解财政的概念应把握的基本点。
第一章 财政法概述习题

第一章财政法概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的财政被称为“国计”,意思是什么?A.国家财赋的收支B.国家财赋的计算C.国家财赋的计算和收支D.私人财产的计算和收支2.英文中的财政一词即public finance,哪国学者将其译为财政,20世纪初传入中国?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3.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看,下列关于财政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财政法是调整财政法律关系的法律B.财政法是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C.财政法是调整财政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财政法是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财政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保障财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而财政支出方面则仅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满足于统治阶级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监督B.提供公共服务C.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职能的实现D.调控经济运行5.现代财政法的制度基础是什么?A.封建专制 B.民主宪政C.民主集中制 D.君主专制6.现代财政法的目标是什么?A.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B.维护国家的基本财政利益C.实现国家的财政政策与目标 D.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7.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A.财政法律关系 B.财政行为 C.财政关系 D.财政法律行为8.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对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宏观调控B.进行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C.保障国家财政收入D.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9.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下列哪一主体也被称为“第二财政”?A.政府 B.企业 C.银行 D.政党10.下列关于财政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财政关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必须通过国家筹集资金加以实现的社会关系B.财政关系是一种具有准公共性、必须通过国家筹集资金加以实现的社会关系C.财政关系是一种具有准公共性、必须通过国家或市场主体筹集资金加以实现的社会关系D.财政关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必须通过国家或市场主体筹集资金加以实现的社会关系11.判断财政关系内涵和外延的一条基本准则是什么?A.私人性 B.公共性 C.国家性 D.历史性12.在财政法所调整的财政收入关系、财政管理关系和财政支出关系三种社会关系中,哪一种社会关系的公共性处于基础地位?A.财政收入关系B.财政管理关系C.财政支出关系D.均处于基础地位13.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下列所述条件中不属于这三个基本条件的是哪一项?A.必须与上位阶的宪法价值及规范体系相符合B.必须与其他相同位阶的规范体系相调和C.必须保证本身没有相互矛盾的现象D.必须对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调整14.财政基本法本身即具有宪法性文件的特性,下列哪一国家的财政基本法是以专门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15.目前我国的财政平衡法大都表现为什么?A.全国人大制定的财政基本法 B.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财政法律C.国务院制定的财政行政法规 D.财政部制定的财政行政规章16.我国在财政支出法的四大组成部分中,哪一部分已经有了狭义法律的规范?A.财政转移支付法B.财政采购法C.财政投资法D.财政贷款法17.下列关于罚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罚没客观上能够带来财政收入,但却不以财政收入为目的B.罚没客观上能够带来财政收入,而且以财政收入为目的C.罚没客观上不能够带来财政收入,而且不以财政收入为目的D.罚没收入本身并不属于财政收入的范畴,而是一种特殊收入18.我国目前的财政监督机关是什么?A.权力机关 B.政府财政机关 C.审计机关 D.司法机关19.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财政、税收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什么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20.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行政法主要属于什么法律部门?A.行政法 B.经济法 C.民法 D.刑法21.现代财政法属于哪一法律部门?A.行政法 B.经济法C.兼有行政法和经济法的色彩 D.兼有民法和行政法的色彩22.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财政法的功能就是财政的职能B.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没有任何联系C.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有所区别,但也有密切联系D.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在现代社会是完全一致的23.财政法的授权功能在哪一部门法中可以得到明显佐证?A.财政收入法 B.财政组织法 C.财政支出法 D.财政监督法24.财政法的什么功能是财政活动的前提和基础?A.授权功能 B.规范功能 C.监督功能 D.管理功能25.下列哪一部门法主要不是体现财政法的规范功能?A.财政行为法B.财政程序法C.财政责任法D.财政监督法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概念常常被人们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使用,因而被赋予多种意义。
第一章财政概念复习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①企业②国家③家庭④社会团体与组织2.国家政治权力在经济上实现自己的形式是()①公债②上缴国有资产收益③税收④工资3.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可概括为()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②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③取之于民,用之于己④灵活性、无偿性、固定性4.财政分配属于社会再生产的()①生产环节②分配环节③交换环节④消费环节5.()形式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产品和国民收人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①财政分配②信贷分配③价格分配④工资分配6.财政分配的目的是()①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②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③实现国家职能④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7.主张“财政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财政是国家财政”的观点是()①国家分配论②价值分配论③国家资金运动论④社会共同需要论8.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①社会条件②历史条件③经济条件④政治条件9.财政产生的必要条件是()①社会条件②历史条件③经济条件④政治条件10. 财政属于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中的()环节①生产②分配③交换④消费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①组织收支活动②调节控制活动③监督管理活动④优化服务活动⑤公司理财活动2.财政属性的分配主要包括()①政治权力属性的分配②思想属性的分配③财产权力属性的分配④文化属性的分配⑤意识形态属性的分配3.财政与信用、价格等的性质差异,主要表现为()①国家主体性②计划性③人民性④无偿性⑤强制性4.财政产生的条件有()①社会条件②文化条件③经济条件④历史条件⑤政治条件5.奴隶制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是()①战争②王室费用③祭祀④兴修水利支出⑤纳贡支出6.我国古时在()和()两个朝代曾通过编制预决算来借以考核官吏①殷商②周③秦④汉⑤唐三、解释题1.财政2.社会总产品3.国民收人4.财政自然属性的本质5.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四、简答题1.简述财政如何生产2.简述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相互关系。
《财税法》网上考试题库

30.以工商企业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的销售额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本环节全部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减去同期外购项目所负担的增值税额后的余额即为应纳增值税税额。这种方法是 ( ) A.税基列举法 B.税基相减法 C.税额扣除法 D.税额抵免法 答案:C
31.下列属于消费税的特点的有( ) A.征收范围的是全部消费品和消费行为 B.多环节征收消费税 C.税负具有转嫁性 D.征税过程具有隐蔽性 答案:C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财政法的基本原则( ) A.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B.经济原则 C.量出为入与量入为出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财政收大于支的原则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具有(
)的特征。
A.主体的特殊性
B.强制性Βιβλιοθήκη C.无偿性D.非盈利性
E.分配的对象是社会总产品
答案:ABCDE
2.下列属于财政的职能(
21.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奠定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同时通过税收经济杠杆,促 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朝着既定的政策目标前进。这一精神体现了( ) A.税收法定主义原则 B.税收公平主义原则 C.社会政策原则 D.税收效率原则 答案:C
22.下列哪一项属于税务机关的权利( ) A.税务机关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征税,依法确定有关税收征收管理的事项 B.税务机关按照规定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的手续费,且不得要求非扣缴义务人代扣、 代收税款 C.税务机关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或者少征税款 D.有权依法征收税款和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依法自行确定税收征管方式或时间、地点等 答案:D
32.对经营商品销售和各种服务业务取得的营业收入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称为( ) A.所得税 B.营业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答案:B
财政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市场没有能够发挥高效率配置资源的作用2.外部效应:一个人或者企业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4.公共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的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或劳务5.公共需要:社会成员共同的群体需要6.非排他性:一个成员使用社会公共产品的同时不能排除他人使用该公共产品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7.非竞争性:增加或减少一个社会成员享用公共产品时并不增加或减少该产品的生产成本8.财政: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特征:国家主体性强制性无偿性二、不定项选择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A.国防 B.花园C.教育D.桥梁2。
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A.国防 B.花园C.教育 D.桥梁3.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垄断 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 D.宏观经济波动4.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和生产公共产品C.财政手段(经济手段)D.强制手段5.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A.政府决策失误B.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C.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D.寻租行为7.财政的基本职能是:A.资源配置职能B.收入分配职能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8.公共财政的特征:A.弥补市场失灵B.一视同仁的服务C.非市场盈利性D.法制化财政9.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A.划清市场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B.规范工资制度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三、问答1.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的方法?2.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3.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概念和内容?概念: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以及相应的财政政策的制定,可以实现对现有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与流向的调整和选择内容:调节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政府和非政府部门间的配置4.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和主要内容?稳定: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发展:产出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文教科卫条件的改善、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主要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大体平衡调节社会供求结构的平衡非生产性公共需要第二章财政支出基本理论一、术语解释1.公共支出:政府为实现职能和政治经济目标安排支出的总称2.公共生产:所有权归政府的单位和企业3.挤出效应:政府增加某些项目的支出会相应的减少社会成员的有关支出4.分配效应:政府的公共支出可能造成利益的转移表现为利益再分配二、不定项选择1.混合物品的有效提供主要有哪几种方式:A.政府授权经营 B.政府参股C.政府补助 D.政府直接生产3.为了提高公共支出的配制效率,财政部门应该做到:A.财政支出的来源是受严格立法的约束B.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都有制度的严格规定C.公共部门是非盈利性的部门,不以追求利润而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D.财政资金的安排是高度透明的,财政民主不仅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要素,而且是政治民主的集中体现三、问答1、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XXXX财经法规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第一章精选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第1题:下列各项中,对报送的财务报告的合法性、真实性负首要法律责任的是()。
A.总会计师B.会计主管人员C.单位负责人D.会计机构负责人答案:C解析:《会计法》第21条第2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有权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政府部门是()。
A.国务院B.国务院财政部门C.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答案:B解析:《会计法》第8条第3题:会计工作由财政部门主管并明确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原则。
A.统一领导、分级管理B.统一规划、分级管理C.统一领导、条块管理D.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答案:A解析:《会计法》第7条扩展第4题: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日内,向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A.15B.30C.60D.90答案:D解析:《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23条第5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内部牵制制度内容的是()。
A.内部牵制制度的组织分工B.出纳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条件C.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D.稽核工作的职责答案:D解析:《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89条第6题:关于总会计师,下列说法中表述错误的是()。
A.总会计师不是单位的行政领导成员B.总会计师是主管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C.总会计师直接对单位主要领导人负责D.总会计师参与单位的重大经营决策活动答案:A解析:《总会计师条例》第3条第7题:依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一张原始凭证所列支出需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负担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开具原始凭证分割单给其他应负担单位B.在记账时加以注明即可C.由双方共同加以说明即可D.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出具说明书给其他应分割单位答案:A解析:《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51条第8题:下列各项中,符合总会计师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条件之一的是()。
第一讲 财政法总论作业题

第一讲财政法总论作业题第一讲财政法总论作业题讲座一:金融法通论(第一周)一、单项选择题1.金融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a.财政法律关系b.财政行为c.财政关系d.财政法律行为2.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下列哪个科目也称为“第二财政”?a、政府B.企业C.银行D.政党3.在财政法所调整的财政收入关系、财政管理关系和财政支出关系三种社会关系中,哪一种社会关系的公共性处于基础地位?a.财政收入关系b.财政管理关系c.财政支出关系d.均处于基础地位4.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机构是什么?a.权力机关b.政府财政机关c.审计机关d.司法机关5.金融法功能与金融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金融法的功能就是金融的功能b.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没有任何联系c.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有所区别,但也有密切联系d.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在现代社会是完全一致的6.《金融法》基本原则的有效范围是什么?a、金融法的立法领域B.金融法的执法领域C.金融法的司法领域d.财政法部门的全部领域,对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各个环节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一般的指导意义7.以下哪项基本原则是现代社会整个金融法的基础,在金融法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a、财政民主B.财政法治C.财政稳健D.财政平均主义8.在我国财政法领域,财政司法目前还只限于对什么的审查?a.抽象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c、部门规章之下的立法行为D.一般立法行为9.财政法定主义最初只是以什么形式而存在?a.预算法定主义b.税收法定主义c.财政支出法定主义d.行政收费法定主义10.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财政平均主义在什么范围内仅限于平等?a、 B.金融部门和金融对手之间B.金融对手之间c.同级财政行政机关相互之间d.上下级财政行政机关相互之间11.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夏商三代实行了什么样的财务管理制度?a、权力下放B.中央集权C.联邦制D.地方自治12.我国自1994年1月1日起改革过去的财政管理体制,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实行什么财政管理体制?a、地方财政一次总付制B.中央地方比例分摊制C.中央地方统一收支制D.分税制13.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德国实行什么类型的分税体制?a.以专享税为主体、共享税为补充b.全部实行共享税c.以共享税为主体、专享税为补充d.全部实行专享税14.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英国宪政史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英国哪些法律的历史?a、行政法史B.经济法史C.金融法史D.民法史15.目前,下列哪一法律在我国财政法律体系中形式上居于基本法的地位?a.预算法b.财政收支划分法c、税收分成财务管理制度法D.税收征管法二、多项选择题1.金融的概念经常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因此被赋予了多种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财政法概述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的财政被称为“国计”,意思是什么?A.国家财赋的收支B.国家财赋的计算C.国家财赋的计算和收支D.私人财产的计算和收支2.英文中的财政一词即public finance,哪国学者将其译为财政,20世纪初传入中国?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法国3.从部门法的角度来看,下列关于财政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财政法是调整财政法律关系的法律B.财政法是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C.财政法是调整财政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D.财政法是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的财政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保障财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而财政支出方面则仅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满足于统治阶级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监督B.提供公共服务C.保障国家安全和国家职能的实现D.调控经济运行5.现代财政法的制度基础是什么?A.封建专制 B.民主宪政C.民主集中制 D.君主专制6.现代财政法的目标是什么?A.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 B.维护国家的基本财政利益C.实现国家的财政政策与目标 D.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7.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A.财政法律关系 B.财政行为 C.财政关系 D.财政法律行为8.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对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宏观调控B.进行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C.保障国家财政收入D.实现统治阶级的利益9.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下列哪一主体也被称为“第二财政”?A.政府 B.企业 C.银行 D.政党10.下列关于财政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财政关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必须通过国家筹集资金加以实现的社会关系B.财政关系是一种具有准公共性、必须通过国家筹集资金加以实现的社会关系C.财政关系是一种具有准公共性、必须通过国家或市场主体筹集资金加以实现的社会关系D.财政关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必须通过国家或市场主体筹集资金加以实现的社会关系11.判断财政关系内涵和外延的一条基本准则是什么?A.私人性 B.公共性 C.国家性 D.历史性12.在财政法所调整的财政收入关系、财政管理关系和财政支出关系三种社会关系中,哪一种社会关系的公共性处于基础地位?A.财政收入关系B.财政管理关系C.财政支出关系D.均处于基础地位13.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下列所述条件中不属于这三个基本条件的是哪一项?A.必须与上位阶的宪法价值及规范体系相符合B.必须与其他相同位阶的规范体系相调和C.必须保证本身没有相互矛盾的现象D.必须对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调整14.财政基本法本身即具有宪法性文件的特性,下列哪一国家的财政基本法是以专门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的?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英国15.目前我国的财政平衡法大都表现为什么?A.全国人大制定的财政基本法 B.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财政法律C.国务院制定的财政行政法规 D.财政部制定的财政行政规章16.我国在财政支出法的四大组成部分中,哪一部分已经有了狭义法律的规范?A.财政转移支付法B.财政采购法C.财政投资法D.财政贷款法17.下列关于罚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一个?A.罚没客观上能够带来财政收入,但却不以财政收入为目的B.罚没客观上能够带来财政收入,而且以财政收入为目的C.罚没客观上不能够带来财政收入,而且不以财政收入为目的D.罚没收入本身并不属于财政收入的范畴,而是一种特殊收入18.我国目前的财政监督机关是什么?A.权力机关 B.政府财政机关 C.审计机关 D.司法机关19.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财政、税收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什么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部门规章20.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行政法主要属于什么法律部门?A.行政法 B.经济法 C.民法 D.刑法21.现代财政法属于哪一法律部门?A.行政法 B.经济法C.兼有行政法和经济法的色彩 D.兼有民法和行政法的色彩22.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财政法的功能就是财政的职能B.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是完全不同的,二者没有任何联系C.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有所区别,但也有密切联系D.财政法的功能与财政的职能在现代社会是完全一致的23.财政法的授权功能在哪一部门法中可以得到明显佐证?A.财政收入法 B.财政组织法 C.财政支出法 D.财政监督法24.财政法的什么功能是财政活动的前提和基础?A.授权功能 B.规范功能 C.监督功能 D.管理功能25.下列哪一部门法主要不是体现财政法的规范功能?A.财政行为法B.财政程序法C.财政责任法D.财政监督法二、多项选择题1.财政概念常常被人们在不同的上下文中使用,因而被赋予多种意义。
下列关于财政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有哪些?A.财政可以是指一种行为,即国家为了满足公共需要而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活动B.财政可以是指一种制度,即财政活动据以运行的机构和规则体系C.可以指从过程来看的国家机关之间以及它们与财政行政相对人之间,在财政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相互制约的或管理性质的社会关系,即财政行政关系D.可以指从财政分配结果来看的各种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即财政经济关系2.下列哪些社会形态中,财政法的主要功能在于保障财政收入的征收和管理,而财政支出方面则仅仅停留在技术性层面,满足于统治阶级内部从上到下的管理和监督?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3.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财政法的宗旨和原则都较以前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财政被定义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公共物品,它源自于人民的公共需要,因此必须受到人民的制约B.财政权力不再是一种单纯用于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它来源于人民的授权,同时也在此范围内受人民的监督C.财政的民主基础备受重视,人民通过议会行使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权成为财政法的基本原则D.财政法的功能开始转向保障财政的民主统制,财政权力的失范成为关注的重点,人民的基本权利开始凸现4.社会主义社会的计划经济阶段,财政法虽然理论上代表着人民的意志,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旧会变成国家行使财政权力的手段或工具。
具体的表现主要有哪些?A.大量的财政法规由政府执法部门制定,财政的民主统制被视为毫无必要的妄谈B.财政法的核心主要不在于规范财政权力,而更多地在于推行国家政策C.人民不仅难以实现对财政的决定和控制,在具体的财政执法中也难以得到程序的保障D.财政法在总体上已经不再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5.现代财政法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哪些内容?A.民主宪政是财政法的制度基础B.财政法的目标在于增进全民福利,促进社会发展C.财政法以财政关系为调整对象D.财政法的本质是国家推行财政政策的工具6.哪种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不是替君王筹集行政管理、国防安全与扩张以及皇室开支的经费?A.自然经济条件B.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D.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7.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后,因为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种种恶果集中爆发。
为了应对危机,财政的职能开始不断扩展,其表现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财政应当在市场和国家之间有效配置资源,然后保证财政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B.财政开始通过自身活动进行社会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以缓和两极分化现象,实现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C.为解决市场自发运行中所产生的经济周期问题,“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开始实施D.进行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社会资源的分配8.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对财政职能的探索已经出现了显著的进步,其主要表现包括哪些方面?A.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都被视为独立经营的商业主体,其财务关系与财政关系完全分开,财政只是在投资和利润分配时与企业发生联系B.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也已经理顺,财政可以通过经济杠杆引导银行发放贷款,但是不能进行强迫。
财政关系的范围至少将商业性货币资金关系排除在外C.在向市场经济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财政的收入分配调节职能开始显现,开征个人所得税、实施社会保障等都是其中之例D.受市场失灵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开始出现周期性波动。
为保持经济的稳定性,财政开始主动寻找反周期的对策9.从形式上看,财政关系可以分为哪些具体的社会关系?A.财政收入关系B.财政管理关系C.财政支出关系D.财政监督关系10.财政收入关系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具体的社会关系?A.税收征收关系B.资产收益关系C.国债发行关系D.费用征收关系11.财政管理关系主要包括哪些具体的社会关系?A.财政预算关系B.国库经理关系C.审计监督关系D.财政投资关系12.财政支出关系主要包括哪些具体的社会关系?A.财政采购关系B.财政贷款关系C.财政投资关系D.财政转移支付关系13.下列关于财政平衡法的表述,正确的包括哪些?A.财政平衡法主要涉及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因此又可称为财政收支划分法B.它普遍适用于现代社会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各国财政实践,是财政分权的必然产物C.中央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收支范围、下级政府对上级的财政上缴、上级政府对下级的财政拨款,都通过财政平衡法予以规范D.为了保证各级政府财力的真正均衡,财政平衡法必须科学测算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以及转移支付的标准或额度,因而使其显示出很强的技术性14.下列关于财政预算法的表述,正确的包括哪些?A.财政预算法是政府财政行为科学、民主、公开、规范的重要制度保障B.它主要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包括财政资金入库、管理和出库的相关内容C.由于政府的所有收入都应该纳入预算,所有的开支也必须通过预算,因此,预算可以成为人民控制和监督政府财政权力的重要形式,而预算立法的目的也正在于保障这种积极功能的实现D.在预算方案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只要财政开支严格遵循预算执行,财政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就有了可靠的保障15.财政收入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预算法 B.税法 C.国债法D.费用征收法16.国债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A.国债规模控制B.国债风险预警C.国债发行D.国债流通和国债偿还17.费用则是政府基于一定的受益关系或行政管制目的而收取的代价的总称,它具体包括哪些形式?A.规费B.税收 C.收益费D.特别公课18.国有资产收益主要包括国家基于资产所有者的地位而获得的投资回报或者资产转让收入,下列哪些收入属于国有资产收益?A.国有企业上缴税收 B.国有企业收缴利润C.国有股份的红利股息D.国有资产的使用费19.下列哪些形式属于财政收入?A.税收 B.罚没收入C.彩票收入D.国有资产的转让费20.现代财政法的功能包括哪些?A.财政权力授予功能B.财政权力规范功能C.财政权力监督功能D.财政权力行使功能三、名词解释1.财政2.财政法3.财政关系4.公共性5.财政预算法6.费用7.财政法的渊源8.财政宪法9.财政法的功能10.财政法的地位四、简答1.简述财政概念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