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
法国近代史概括
法国近代史概括: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确立、发展,直至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
法国是世界近代史上阶级斗争最激烈、政治发展最曲折的国家,从1789年到1871年先后经历五次革命。
在这个过程中,各阶级、各党派创造和试验了各种政治体制、政治思想、政治行为和行政法律制度。
由于法国是欧洲最先进的大国之一,法国的政治文化对于世界具有特别重大的影响。
史学界一般以1789年爆发的大革命作为法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革命之前,以绝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为特征的旧制度已衰落式微。
频繁的对外战争、宫廷的奢靡浪费和贵族的免税特权致使波旁王朝陷入难以解决的财政危机。
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激励了改革社会的普遍愿望。
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第三等级与旧制度的矛盾日益激化。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开始。
这次革命鲜明地宣布自由、平等、法制和民主原则,坚决废除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在与国内外反动保守势力的搏斗中,人民群众被广泛地发动起来,推动革命沿上升路线发展,从1789年到1794年先后经历了立宪君主制、吉伦特派共和国和雅各宾派民主专政。
1794年热月政变结束了恐怖统治,但未能使资产阶级共和国稳定下来。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将军通过雾月政变上台,于1804年建立法兰西帝国。
拿破仑在国内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在国外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使法国一度称霸欧洲。
1814年拿破仑被反法联军击败而退位。
1815年3月他重返法国,建百日王朝,6月在滑铁卢彻底失败。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路易十八颁布《宪章》,承认大革命所确立的经济秩序和自由权利。
法国的经济开始从多年战争的破坏中恢复。
1824年查理十世继位后倒行逆施,背弃《宪章》,激起社会上普遍的不满。
1830年7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代之以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力普为国王的七月王朝。
七月王朝实行立宪君主制,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
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总结
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总结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他对财政管理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理论基础,并开创了财政学的研究方向。
然而,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对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对西方财政思想的演进进行总结,并探讨每个阶段的重要理论观点和影响。
1. 古典经济学阶段(18世纪-19世纪初)古典经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经济学与财政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他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财富生产。
他还强调贸易的重要性,主张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
然而,斯密对财政政策的思考相对较少,他主张“夜光法则”,即对经济的干预应该尽量少,以避免政府滥权。
大卫·李嘉图则关注了财政政策对资源分配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他提出了相对剩余和绝对剩余的概念,并通过劳动价值论解释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
他强调了财政政策在保护国家利益和促进社会福利方面的重要性,但也主张政府应该遵循自由市场原则,以避免干预过度。
2. 凯恩斯主义阶段(20世纪中期)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财政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
凯恩斯理论提出了“总需求决定总产出”的观点,主张政府在经济下行时通过财政政策进行干预,以刺激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
他提出了财政政策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原则,认为政府应该增加公共支出和减税,以增加总需求。
这一观点对于解决大萧条和实现经济复苏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新自由主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想迅速兴起并成为主导,对财政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对市场的干预,遵循市场自由原则。
他们对凯恩斯主义的批评集中在政府过度借贷和货币供应过度膨胀等问题上,认为这些问题会导致经济不稳定和通货膨胀。
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中国
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中国西方两次工业革命,即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至关重要。
这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和工业化模式让中国一度陷入了危机和挑战,也起到了推动中国现代化的作用。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750-1900)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
英国的纺织业和煤炭工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其影响迅速传播到欧洲大陆和全球。
这次工业革命在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上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先进技术,如蒸汽机、纺织机、铁路、电报、化学工业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方式得到了极大改变,人们开始利用机器取代人力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这对中国的农民经济有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化学化进程逐渐加快,许多传统农业工艺也逐渐消失,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
2.对经济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表现在贸易、制造业、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等方面。
经济依赖于纺织、茶叶、丝绸等传统手工业的中国,受到了英国商品制造和贸易的挑战。
西方的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造成了中国的贸易逆差。
与此同时,中国的纺织业逐步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商品质量低下,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了经济落后,失去了对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对社会的影响经济变化导致了社会的变革,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因此开始。
由于农民的财富被剥夺,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使得城市生活环境和卫生形势急剧恶化,社会压力增加,也引发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890-1939)主要以电力、石油化学工业和制造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为代表。
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中国的改变也十分显著。
1.技术上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骨干工业体系和高新技术,如钢铁、汽车、飞机、轮船、无线电和电视广播等。
这些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变革。
高考历史复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
第33讲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资本: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过程(1)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2)核心内容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3.重要发明(1)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交通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②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4.影响(1)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3)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①对内:为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②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应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涌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等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高考专题4.1 18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与中国(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发展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五、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 ①特点: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②代表作: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 斯》等。 (2)现实主义文学 ①特点: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 ②代表作: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夫· 托尔斯泰 的《战争与和平》等。
图4 公元2013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中国商品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2)阅读图1至图4,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 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 清晰。
解题思路:材料二中的四幅地图分别体现的是公元 1400 年前、公 元 1400—1800 年、公元 1900 年前后和公元 2013 年的世界贸易,反映 了世界贸易的历史演变过程。解答本问应注意以全球史观为视角,从 贸易的范围、贸易的手段角度,并结合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进行 解读。
2.巴黎公社 (1)历史背景:1870 年普法战争,法国内忧外患。临时政府倒行逆 施,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 (2)革命措施。 ①政权建设: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保障人民 的权利。 ②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
(3)失败原因: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联系其他革命力量,没有 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处于上升 时期。 (4)历史意义: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 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和教训。
2 高考热点· 探究悟道 热点考向 1 全面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阶段 开始出现(15~16 世纪) 推动因素 新航路开辟 商业资本 市场拓展(17~18 世纪) 殖民争霸战争 初步形成(18 世纪中 期~19 世纪中期) 不平等的商品 贸易 瓜分世界资本 输出 主要资本 主要途径 影响 世界市 欧洲殖民扩张 和掠夺 场雏形 出现 世界市 场拓展 世界市 场初步 形成 世界市 场最终 形成 工业资本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与思想启蒙运动
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与思想启蒙运动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是指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逐渐引入西方的科学、文化、政治等思想和体制的一系列变革。
这一时期,中国国内出现了一股强烈的思想启蒙运动,旨在通过学习和吸收西方的先进知识与理念,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与思想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背景,一方面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则是中国自身社会变革的需求。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中国陷入一片危机之中。
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制度成为中国追赶世界的必要手段。
二、思想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1. 文化改革:思想启蒙运动呼唤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自审和改革。
孔子思想被质疑,道统观念被颠覆,人们开始尝试西方的人文主义和科学理性的观念。
鲁迅、陈独秀等知识分子积极呼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解构与思考。
2. 科学传播:西学东渐使得中国有机会了解到西方的科学知识。
从译著到直接前往西方留学,中国人开始学习和了解西方科学,带回了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新理论和实践方法,并在国内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3. 政治改革:思想启蒙运动催生了对封建专制政权的反思和要求变革的呼声。
著名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的发生与思想启蒙运动密切相关。
思想启蒙运动为中国的政治进步提供了思想与理论基础。
三、西学东渐与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1. 文化觉醒:西学东渐使得中国人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和重塑,培养了对人文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思想的认同。
这对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觉醒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科学现代化:西学东渐使得中国初步了解到了西方的科学体系和现代化制度,在科技领域进步迅速。
从近代开始的西方化科学教育与科技研究,为中国追赶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 政治进步:西学东渐与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的政治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思想启蒙运动涌现出众多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者,为中国的民主化、法制化进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020高考历史二轮9.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世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2.近代美术作品 (1)新古典主义美术 ①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强调理性,选择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②代表: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和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美术 ①背景:19世纪初叶以后,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②代表: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3)现实主义美术 ①背景:19世纪中期,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②代表: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和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 2 3 变式训练 4
解析 D对:在启蒙运动的推动下,法国大革命提出了《人权宣言》,追求人的自由 平等,因此其首要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平等。 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A项错误。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也进行了暴力革命,B项错误。 法国大革命并未根除专制复辟危险,C项错误。
1 2 3 变式训练 4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解析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 要求内阁成员辞职是总统的权力,故C项正确,B项错误; 材料并没有体现加强总统的权力,A项错误; 材料仅体现内阁中的意见分歧,并没有体现党派之争,D项错误。
1 2 3 变式训练 4
变式训练 (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20)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 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 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 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的相互制约
二、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①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②资金: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等积累了原始资本。 ③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④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 ⑤市场:英国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成就 ①纺织机器: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动力机器: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工具: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中西现代化大事年表
2011届高三历史时政热点复习资料(二)中西近代化大事年表(一)欧美的现代化历程1、经济工业化、市场化:1500年: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16—18世纪: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轻工业)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完全确立(重工业)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1781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颁布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19世纪50年代:美国两党制形成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791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4年: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1804年:拿破仑建立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共和政体确立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14—16世纪:文艺复兴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17、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高潮于法国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形成,近代科学诞生19世纪中期:达尔文进化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假说,现代物理学诞生4、社会生活城市化、社会文化大众化: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城市化进程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交通和通讯条件改善,生活方式变化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信息化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出现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出现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出现(二)中国的现代化历程1、经济工业化、市场化: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采用大机器生产,近代化开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1953—1957年:“一五计划”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2、政治民主化、法制化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临时约法》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运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1949:新政协会议召开,形成政协制度建国初:形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人大制度形成,颁布宪法文革后:进一步完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基层民主建设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潮兴起(君主立宪)20世纪初:民主共和思潮传播,孙中山提出“旧三民主义”理论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科学思潮传播1918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4年: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理论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1945年: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1997年: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4、社会生活城市化、社会文化大众化: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成果传入,通商口岸城市化进程加快辛亥革命后:社会观念和社会习俗日益民主平等、简约文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社会风尚改革开放:讲究卫生、注重环保、赈济灾区成为社会风尚中西现代化比较:相同点:都以工业化和民主化为核心,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相同不同点:现代化的动力不同:欧美国家在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推动下主动完成现代化,中国在外来侵略的刺激下被动开始现代化现代化的道路不同:欧美国家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中国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现代化的模式不同:欧美国家主要是市场经济模式,中国最初是计划经济模式,后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现代化的方式不同:欧美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进行了殖民扩张和侵略战争,是非和平方式崛起,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后采用和平方式进行现代化建设。
专题十三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考点汇总--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专题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18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课时1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考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1)原因:可能性:①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②圈地运动使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提供了廉价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圈地运动积累了大量资本;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⑤国内丰富的资源和海外殖民地提供了廉价的原料。
⑥英国在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的殖民大帝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必要性(或直接动力):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满足不了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2)过程与发明:纺织部门→动力→交通运输部门→机器制造业。
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蒸汽机(1769年瓦特改良)、汽船(美富尔顿)、蒸汽机车(英史蒂芬孙)、美国机器制造业(3)瓦特蒸汽机问世的意义: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自此以后,只要有煤作燃料开动蒸汽机,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河流的限制;②是人类继发明用火之后,在驯服自然力方面的最大成果;工厂大量出现,历史跨入了蒸汽时代。
考点2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1)背景:①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前提)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供的市场、资金、技术等条件的积累。
③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发生的新技术革命。
④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
(2)成就:电的发明和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新通讯工具的发明;钢铁工业的进步。
(3)特点: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经济结构:从重工业开始。
世界近代史大纲
世界近代史大纲世界近代史是指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期间的世界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
该时期见证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如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殖民主义、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等。
以下是世界近代史的大纲。
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由于国家财政危机、贵族和教会的特权以及底层阶级的不满情绪而引发的。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占,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该事件后,国民议会成立,取消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人权宣言等改革。
然而,这些变革还是引起了各种政治和社会动荡,直到拿破仑的登场才真正结束。
二、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从英国开始的,是指从手工业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转变。
革命的三个关键要素是机器、煤和铁。
这个时期的重大发明和创新有纺织机、蒸汽机、电话和电灯等。
工业革命带来了经济的变革,如工业化、分工和大规模生产,使得商品变得更容易生产和贩卖。
三、19世纪末:殖民主义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国家竞相通过殖民主义来进行经济和政治扩张。
这些国家通过宣传文明化和基督教传教来合法化他们的殖民统治。
在他们的领土内,非欧洲的文化和经济被压制,导致了不同程度上的文化冲突等问题。
四、20世纪早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于欧洲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和领土争端引发的。
战争爆发后,所有大国都加入了战争。
该战争导致800万人死亡和2000万人受伤,加深了民族主义和国际间的紧张关系。
五、20世纪中叶: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由于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机制引起的。
1929年,股市崩盘导致银行崩溃,进而引起了全球性大萧条。
大萧条使得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导致数百万人失业,世界贸易和投资也大幅度减少。
综上所述,世界近代史是由许多不同的事件和趋势所构成的。
这些事件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框架。
第2讲-世界史18世纪末—20世纪初(1917年)
时期西方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从宏观上抓住核心考点。
政治
经济
思想
科技与文 艺
英国1832年议会选 工业革命
18世 纪末 至 19世 纪中 期
举改革;美国两党 制形成与南北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德 意志统一与君主立
宪制确立;法国 1875年宪法与共和 制最终确立;《共 产党宣言》发表;
示例2: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 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 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 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 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 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 先进的联系方式。
解析 哥白尼日心说反对教会宣扬的地心说,达 尔文生物进化论反对教会宣扬的上帝造人说,都 为人类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故C项正确。
5.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
侵略:两次鸦片战争, 侵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华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
半封建社会
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商业资本殖民扩张与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世纪新航路开辟商业资本殖民扩张与掠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7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继续拓展世纪中期殖民扩张争霸世界市场继续拓展19世纪中期世纪中期19世纪末期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纪末期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私人垄断资本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基本认识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学案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20世纪初)阶段特征: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8世纪~1918年)是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欧美先进国家确立和完善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工业革命出现和逐步扩展,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将人类历史推进到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标志着工业文明时代向纵深方向发展;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文学艺术领域成就非凡。
一、经济: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政治:欧美日资产阶级改革与代议制的扩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根源:工业革命的推动;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工人、贫民权力仍受限。
2.德国统一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德国的统一:原因:经过:(2)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帝帝国宪法》颁布。
内容:影响:积极:局限: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2)内容:废除农奴制,农奴获得人身解放;农奴可获得一块份地,须高价赎买;村社加强管理(3)性质: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影响:积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局限—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形成军事封建为特征的帝国主义,对外更具侵略扩张性4.日本明治维新(1868-20C初)(1)根本原因:幕府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直接原因:1853年佩里扣关,引发民族危机。
(2)内容:破旧—废藩置县;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立新—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三大政策(3)性质:天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4)影响:积极—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局限—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外更具侵略扩张性5、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及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2)民主共和的确立标志:内容:意义:6、巴黎公社背景:措施:结果:失败原因:意义:三、思想文化<一>马克主义的诞生条件:理论基础:标志:内容:意义:<二>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1.经典力学:伽利略:为经典力学奠定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美国西进运动简介
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 - 简介
• 西进运动(Westward Movement)是 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 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它始于18世纪 末,结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进运动
• • • • • 历史背景 运动主体 运动历程及措施 运动本质 影响
西进运动 - 历史背景
西进运动 - 种族灭绝
• 随着疆土的大踏步向西扩展,资产阶级当 权派对印第安人的征讨和屠杀进一步加强 了。从1803年一直持续到1892年,差不多 进行了整整一个世纪。特别是在19世纪60 年代到90年代,集中发起了1000多次不同 规模的军事行动,基本上完成了消灭印第 安人的作战任务。
西进运动 - 影响
• 。这一时期的西进运动,是以工业为主的 综合开发。美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促进西进 运动,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基础设施
铁 路公司还可得到沿线两侧宽各十公里的土地所有权
(2)采取开放的政策吸引国外优秀劳动力
• 数以百计的梦想者不辞劳苦漂洋过海,来到他们神往的美 国“西部花园”,创造了一系列西部文化
• 是美国工业革命所独具的特点
• 与西进运动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同步发展是美国 工业革命所独具的特点。西部开发意味着国内市场 的扩大。几千万移民陆续来到西部安家创业,衣食 住行所需生产劳作之物都须购置,市场容量之大, 前所未有。这就推动了东部制造业的发展,也使之 不断西移。 • 国土面积大了,需要改善交通条件,19世纪20至 3O年代建成的伊利运河和俄亥俄——伊利运河, 把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和大西洋连成一体。尤其 是,从3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 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年内便建成了横贯 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形成了以铁路为骨干的全 国水陆交通体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速了美国 工业革命的进程,同时,它又是美国工业革命的 重要成果。西部地广人稀,劳动力较缺乏,平坦 广袤的草原,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生产。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4篇)
西方音乐总结(优秀4篇)西方音乐总结(优秀4篇)西方音乐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西方音乐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西方音乐总结(优秀4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西方音乐总结篇1西方音乐的发展与演变:从文艺复兴到现代音乐西方音乐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早期的中世纪到近现代,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层出不穷。
本文将简要概述西方音乐的主要阶段和代表人物,以及重要的音乐形式和风格演变。
西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宗教为主要内容,使用宗教歌曲和仪式音乐。
旋律简单而平缓,节奏单一,主要采用教会音乐的和声结构和形式。
代表人物包括但丁、彼特拉克等诗人,他们对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开始出现新的变革。
这一时期的音乐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出现了许多世俗音乐。
旋律变得更加复杂,和声结构也得到了丰富。
同时,乐器种类增多,如吉他、小提琴、长笛等,为音乐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代表人物包括但丁、彼特拉克等诗人,他们对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洛克时期,音乐开始追求形式的对称和规则性。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采用了大量的对位技巧。
同时,乐器种类进一步增多,出现了大提琴、低音提琴、长号等新的乐器,为音乐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代表人物包括J.S.巴赫、G.F.亨德尔等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乐派时期,音乐开始追求形式的对称和规则性。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采用了大量的对位技巧。
同时,乐器种类进一步增多,出现了大提琴、低音提琴、长号等新的乐器,为音乐的表现力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代表人物包括J.S.巴赫、G.F.亨德尔等作曲家,他们的作品对西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乐派时期,音乐开始注重个性表达和情感渲染。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采用了大量的民族元素和现代技法。
西进运动
• 移民政策
• 1787年的美国土地法令 人们可以向西部自 由迁徙
• 俄亥俄公司一马当先,1787-1788年冬天, 他们的先遣队从麻萨诸塞和康涅狄格出发, 向着日落的方向前进。此后,群众性的大 规模的西进运动便蓬勃发展,移民主要来 自北美十三州的新英格兰、中部州和南部 州
政府措施:
(1)利用风险投资机制,建立高科技园区。 (2)利用区域经济管理政策,促进西部开 发。 (3)利用市场的力量,促进落后地区的经 济发展。
20世纪30年代,美 国的科技革命发端 于斯坦福大学及其 周围地区,60年代 成为高新技术的核 心
在加州产生了举世瞩 目的“硅谷”。自60 年代在加州的圣何塞 市建立硅谷高科技园 区以后,美国在西部 以至全国建立了十几 个类似的高科技园区。 这些园区对工业创新 和科研成果的孵化, 对美国西部甚至整个 美国经济和科技的发 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 作用。
• 第三次移民高潮是伴随着19世纪中叶美 国领土扩张和兼并到来的。当时,美国
的领土扩张朝着两个方向继续推进:在 西南方面,它于1845年兼并得克萨斯; 在1848年美墨战争中,夺取墨西哥领 土的一半;在西北方面,经过与英国长 期谈判,于1846年取得俄勒冈大片土 地。最后,这两方面的扩张在加利福尼 亚汇合,完成对整个大西部的占领。与 此同时,由于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激
·197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
同时,在美国产业布局的西移过程中,政府加 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并鼓励企业迁移 到西南部的阳光地带。
·在克林顿政府期间,始终把发展美国落后地区的任务留 给了私人部门。
高考专题4.3 18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与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经济结 构变动 阶级关 系变动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 立,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 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 向西方 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 学习 度层面
三、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1)背景 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②民族危机加深。 ③西方思想不断传入。 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2)兴起: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代表人物有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
(3)内容:宣传了西方的启蒙思想,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提出 了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 (4)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 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 (5)意义 ①为戊戌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孙中山和三民主义 (1)背景 ①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戊戌变法等救亡运动的失败。 (2)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 阐发为“三民主义”。 (3)内容: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 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生主义即社 会革命,“平均地权”。 (4)评价: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 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 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但是三民主义反帝不明确,反 封建不彻底,尤其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无法指导革命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任务。
1 主干串联· 核心回顾 一、民族危机加深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 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工业革命后要求在中国抢占商品市场,掠夺生 产资料。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 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完整版)高一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总结
(完整版)高一历史近代史知识点的梳理总结一、近代史概述- 近代史的时间范围是指从16世纪末至今。
- 近代史的重要特征包括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和世界两次世界大战。
二、近代史时期划分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时期(16世纪末-18世纪末)- 这一时期出现了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西方国家的崛起。
2. 帝国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获取经济和政治利益,形成了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等。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1914年-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多国经济的衰退和政治局势的动荡。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1939年-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盟国胜利结束,导致战后国际秩序的重构和冷战的爆发。
三、近代史重要事件和思潮1. 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9年)- 法国大革命是近代史的重要事件,标志着近代民主思潮的兴起。
2.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末在英国,推动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
3. 殖民主义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国家通过殖民扩张获取资源和市场,给被殖民地带来了深远影响。
4.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重要的国际冲突,加速了欧洲秩序的解体。
5. 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 带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重要事件,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6. 民族独立运动(20世纪初-中叶)- 亚洲、非洲等地的殖民地纷纷进行民族解放斗争,实现了独立。
7.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战时期最大规模的战争,对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
8. 冷战(1945年-1991年)- 冷战是苏联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对抗和战略竞争。
四、近代史的影响和启示- 近代史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从近代史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国家发展、国际关系、社会进步等方面的规律和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天津)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
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
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
A.新航路开辟
C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2012 山东)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 ——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 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 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 发口”。他强调的是
专题七:近代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18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
学习目标: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史实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18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该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考点一:两次工业革命
知识要点: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资金、技术、市场、制度等); 主要发明创造及新兴生产部门;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考点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扩展
知识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两党制) 美国内战(1861—1864)及宪法修正案 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及《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国大革命及《1875年宪法》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2013 广东)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
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
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2013 北京)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 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 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2012 北京)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 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 隶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 地位很高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 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 万
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 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 工人占61.4%
(2011 广东)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D.1787年美国宪法
(2010 广东)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道:
“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
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
们
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
时在法国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
势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的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形成的资 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即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资 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经济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的经济整体。
C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012 福建)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 其中包括
A.奴隶贸易的兴起 C.内燃机的应用
B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 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 中占主导地位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
D 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 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
产量的98%
织
(2010 安徽)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 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内容:包括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即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20世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