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共40页文档
旅游业的目的地竞争
(2)假设前提:旅游者可以获得足够的有关可选目的地 的相关信息,不存在竞争目的地之间的信息差异
信息差异 与 Middleton(1999)”刺激----反应”模 型
旅游吸引力三层次说
1.旅游资源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
2.旅游吸引力是消费者指向的动态概念
针对性、主体性、变动性
3.旅游吸引力的三层次
主体吸引力:旅游景区(primary products )
王衍用(1993;1999)更是将这种效应发展成为“阴影区理论” ; 厉新建、张蕾(1999)提出从自身优势、综合优势、比较优势三方面
认识旅游资源优势; 保继刚、唐新民(1988)指出根据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发
展背景来拟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陈传康、刘振礼(1990)指出旅游资源概念中不应强调须产生经济价
Haywood(1992)认为应该对竞争性目的地间企业进入和存在模式进行 长期研究;
Debbage(1992)认为应该对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 Bianchi(1994)、Kermath and Thomas(1992)认为应该研究目的
地企业反应的变化; King(1994)指出应该对目的地的界定、发展模式和类型进行研究
关供给厂商很少,基本无竞争,旅游者更喜贴近自然和原 始风味,多为非正式部门
一、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2.Butler的六阶段说 (1)探索阶段
非正式部门是指那些为游客服务的饮食或纪念品销售活动,分散经营、 缺乏组织,并且经常处于当地有关部门的有效管理之外的数量众多的小 商贩;
正式部门是指在有关部门有效管理下的旅游服务行业,这些部门多处在 大都市、经济中心或一些度假地;
Haywood(1986,1992)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没有考虑渐进的、持续的变 化,也不能反映目的地间的竞争、社团或当地社区的战略、导致经济轻微衰退的 条件、境况性因素等的影响。Choy(1992)指出模型没有考虑产品特性变化的 影响。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第一章绪论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物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言之,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就是在闲暇时间所专门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就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返回定居或工作的地方,较长时间地抵达某个目的地展开活动。
同时,旅游目的地必须提供更多各种旅游招待设施以满足用户其须要。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史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国外:1.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3.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内:1.必须著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在研究内容上,必须从目前对资源,旅游研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居多,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必须秉持理论研究与新颖研究结合的宗旨;4.在研究方式上,必须倡导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当主动稀释相连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游客:指因为消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购物、专门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返回居住地地至其他地(国),已连续停留时间不少于12个月,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专门从事活动赢得报酬的人。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2)第二个里程碑 1983年12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World Commisson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1987年,以挪威 首相布伦特兰夫人(Brundtland)为首的世界环境 与发展委员会正式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 (Our Common Future)的研究报告。同年12月, 该报告经过联合国第42届大会通过(tōngguò),在 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由法国(fǎ ɡuó)的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 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
第九页,共40页。
他认为经济空间是不平衡的,其发展中存在着极 化作用(zuòyòng),即经济空间中会存在一些中心(或 极),这些中心(或极)的作用(zuòyòng)就类似于磁 铁的磁极。这些中心(或极)在对外部因素起吸引作 用(zuòyòng)时,还在相互之间起到吸引和排斥的作 用(zuòyòng)并产生向心力和离心力,这些向心力与 离心力相互会形成一定范围的“场”,“场”的中心 就被佩鲁定义为增长极。
第三页,共40页。
一、地域分异规律 (一)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jīběn)内容
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 及其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整个景观)在地 表按一定的层次发生分化并按确定(quèdìng) 的方向发生有规律分布的现象。
第四页,共40页。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 (1)纬度地带性分异
系统(xìtǒng)的特征:
➢ 整体性:按一定的必然性将其各部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使系统(xìtǒng)本身产生特定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 各自功能之和。
➢ 功能性:系统(xìtǒng)行为的过程与结果的有用性。 ➢ 层次性:纵向结构,即具有不同层次的子系统(xìtǒng)。 ➢ 协调性:系统(xìtǒng)具有随着内外部条件变化而自动调
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竞争与冲突——以徽村为例
本文 属于 以 田野 调查 为主 的个 案研 究 , 研究 方
法 主要包 括参 与 观察 法 、 深 度 访 谈 法 。笔 者 通 过朋
基金项 目: 2 0 1 2年教 育部 人 文社 会科 学基金 青 年项 目“ 旅 游影 响 下 古村 落社 区的现 代 转型—— 以场 域理 论 为视 角”
要 兼采 民族志的研 究方法 , 以突显行动者在旅 游地 空 间竞 争 中的主 体性 、 能动性 。借 鉴布 迪厄的 场域理论 , 笔 者将
徽 村视 为一个典型 的旅 游场域 。在徽村 场域 中, 各类行动者在 空间关 系上存在 激烈 的竞争与冲 突。研 究表明 , 造成
上徽 村和下徽村旅游发展 不均衡 的主要 因素有古村落规划的约束 、 村 级权 力结 构的不平衡 、 旅行社及 导游的理性 选
有利 的资源( 资本) , 从 而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
的位 置 , 进 而 维持或 改变 场域 的结 构 。在此 , 笔者将 徽村 景 区视为 一个 旅 游 场域 , 将 上徽 村 与 下 徽 村视 为不 同利 益 的行动 者 , 从 而 深 层 次揭 示 它 们 在 同一
场域 中对 资源 与利 益 的争 夺过 程 。
( 1 2 Y J C Z H 3 1 0 )
作者简介 : 周春发 ( 1 9 7 5 一) , 男, 江西贵溪人 , 博士, 浙江师 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 学院讲师 , 研 究方 向: 旅游社会 学、 消费 社会学 、 文化创 意产 业。
・
2 9・
9 8 % 以上的家庭都 吃旅游饭 , 只有少数几家 因 自身 原因( 人力 、 年纪等) 没有参与到旅游 中来 。据徽村 村委会统计 , 上、 下徽村家庭旅馆共有 3 8家。但据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米塞克 (Miossec J M) 的旅游发展模型; 奥珀曼 (Oppermann M) 的发展中国家旅游
空间模型(Pearce D,1995); 巴特勒 (Butler R W) 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模型)。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低高山:绝对海拔在3500-5000米之间,但相对 高度在200-500米之间。这是帕米尔高原的景观。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 高中山:绝对海拔在1000-3500米,相对高度 大于1000米,这是我国的秦岭山脉景观。
PPT文档演模板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特点
•
• •
•
• • • • •
PPT文档演模板
特征 销售 成本 利润 顾客
竞争
引入期 低 高
亏本 求新者
很少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剧增 最大 衰退
一般
低
低
增长
高 下降
早期 接受者
增加
从众者
稳中 有降
拖后者 下降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研 究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几个演化模型:
•D• •E•
• •
旅 游• 地 生 命 周 期
•(引自Butler R W, 1980)
•时•间• •
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
n 环境质量与容量 n 过度商业化 n 良好的区位 n 交通条件 n 基础设施 n 旅游资源的丰度 n 居民的支持率 n 旅游形象
旅游地空间竞争
(5)将旅游空间竞争与合作相结合进行研究。一定空 间范围的旅游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个系统与其环境 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区域之间自然地理特 征、自然资源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参差不一,各有长短, 既有差异性又有互补性,如果一味强调竞争,往往容 易出现过热开发、低效率重复建设、地区间与部门间 发展失调、规模效益低下等严重问题。旅游地要壮大 自身竞争力,就必须打破地方局限性,走区域旅游业 合作发展之路,以强化区域合作联系;优化区域系统 组合,以谋求较大系统的整体效益。
旅游流与旅游流的等级体系
➢ 旅游流是旅游者从旅游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流向和流 量的统称,旅游流从需求面角度反映了旅游空间结构。 地理学认为,地理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人口、物质和资金在空间上的移动就是这种作用的表现。
3.2.2 资源禀赋理论
资源察赋理论认为,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多种要 素,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异来决定, 也可以由产品生产中要素的比例和一些国家资源 储备的稀缺程度来决定。因此,根据要素禀赋理 论的观点,生产要素的空间结构决定了经济活动 的空间结构。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有观点 补充说,除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外,不同地区的 文化、地理位置等“自然优势”的区别都可能造 成经济活动的空间差异。
微观两个层面。 ➢ 宏观比较优势是指社会、环境等背景因素,包括气候与区位,文化遗
产的独特性与数量,旅游服务的配套程度与水平高低,安全与医疗保 健水平,自然环境的质量,信息的通达性,旅游业开发基础设施,休 闲娱乐产业兴旺程度,全球/区域联盟的状况等。 ➢ 微观的比较优势是指直接参与竞争的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在一些趋同性的产品如旅游饭店的硬件设施上与国际的接轨,旅游产 品的独特性与创新性等。
在一些学者关于旅游品牌形象建设的研究中,也用到了这些思想。旅 游形象阴影的形成有3种类型:第一,形象雷同,谁先发制人,就会树 立自己的形象而对别人造成阴影;第二,在同一区域内旅游资源具有 相似性,级别、品质高的旅游资源所在景区对其他景区造成阴影;第 三,同一区域内尽管旅游资源各有特色,并不具有相似性,但品牌效 应大、资源级别高、特色明显的景区对其他景区也会造成阴影。
04第四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内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目的:掌握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 重点:发展阶段、巩固阶段 第二节 第三节 难点:衰弱或复苏阶段
旅游地理学
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衰落或复苏阶段
回目录 下一节
停滞阶段 衰落或复苏阶段。在衰落阶段,市场衰落,竞争 巩固阶段。游客总增长率下降,但总游客量增 停滞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已 参与阶段。随着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逐渐变 发展阶段。在大量广告和旅游者的宣传下,一 探查阶段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 力下降,房地产转卖率高,旅游设施被其他设施 巩固阶段 加并超过常住居民数量。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 趋饱和或被超过,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随之 得有规律,本地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 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 个成熟的旅游市场已形成,外来投资骤增。设 替代,甚至会出现 “旅游贫民窟”。另一方面,旅 动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广告无处不在, 而至。接待设施过剩。自然和文化的吸引物或 便的设施。广告开始出现,旅游季节也逐渐形 发展阶段 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变化。 游地也可能进入复苏阶段。或是增加人造景观, 施逐渐现代化、规模化。 当地居民会产生反感和不满。 许被 “人造”设施所取代。 成,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改善。 参与阶段 或是发挥未开发自然旅游资源优势。
• 合作主体平等互利的原则
五、区域旅游合作内容
• 基础层面上
--开展旅游资源共享重组和旅游产品市场的联合开发 • 支持层次面上
--开展旅游资产和资金的流通互助和联合共建
• 辅助层面上 --开展旅游交通、信息系统的沟通和旅游设施的共享
• 保障层面上
--开展旅游人才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 行政管理层面上 --加强旅游政策、制度和法规的相互借鉴与合作
旅地课后题答案整理
基本概念体系返回页首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目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郭来喜,1985)。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皮尔斯(Pearce,1989)、郭来喜(1985)。
皮尔斯比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旅游系统图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
图1-3 旅游地理学基础树状图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简史返回页首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2从学科的性质谈谈旅游地理学发展的趋势。
3 比较世界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同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旅游者行为返回页首1什么是旅游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有哪几种?一、国际上的定义国际旅游者:旅游者是指离开定居国,到其他国家旅行24 h以上的人。
国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指在本国某目的地旅行超过24 h而少于1 a的人,其目的是娱乐、度假、运动、商务、会议、学习、探亲访友、健康或宗教。
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海外: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常住国到其他国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评述及浅析
经营与管理TECHNOLOGYANDMARKETVol.28,No.4,202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评述及浅析牟婷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北京100048)摘 要:生命周期理论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基于中国旅游业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对演化理论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业;趋势doi:10.3969/j.issn.1006-8554.2021.04.064 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旅游业已然成为了消费升级的重要主线之一,带动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向好的态势。
近些年,旅游目的地的快速崛起,种类之丰富、形式之新颖,如冰雪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等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旅游者的参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因此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整合、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和运营都是旅游业的热门话题。
对于目前丰富有趣的旅游地活动来说,从前期的规划到后期的运营都是管理者精心设计而成的,虽然内容不同,但其整体发展轨迹又有相似性,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恰是最好的解释。
学界较为普遍公认和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来自于Butler于1980年提出的“旅游地六阶段演化”,将旅游地的发展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并对不同阶段进行了诠释,此理论的提出也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从诞生至今,国内外学者就理论及其模型的可行性和实践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肯定其理论重要性的同时也发现,随着旅游地演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缺陷和不足渐露端倪[2]。
本文结合该理论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阐述了旅游地演化研究的内容和存在的争议,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背景,总结并述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适用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丰富理论意义,对该理论的学术研究有进一步推动作用。
第四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 核心—边缘理论 – 区域旅游协作理论 – 区域旅游形象构建理论 –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 创新型研究 – 系统论 – 协同论 – 生态位理论
一、核心-边缘理论
• 理论要点
–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也称 为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所组成的,其界限由核心区与边缘 区的关系来确定
探查阶段
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回目录 下一节
其建到巨后了上资,东世改斥方纪造巨禅末了资林,附在,肇近景但庆的市天区难政宁内以府北修遏和路景,区对又景投区 制实游施客“下亮滑化的工趋程势”,仍没取得轰动性效
七星岩应景。区为了使旅游地复苏,采取 了挽救措施,首先投资兴建了游乐园
广域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
• 主要内容 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是由若干子类的形象构成的: – 旅游景观形象 --自然旅游景观形象和人文旅游景观形象 – 旅游设施形象 --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形象 – 旅游服务形象 --旅游组织管理和服务接待形象 – 旅游环境形象 --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形象 – 旅游文化形象 --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形象
理理论论概念 解释 公 演案斯是 为柱 奇 ,旅 间 进特石 主表 特 赋游 竞 入石游 吸 长 再林 要面 , 予地 争 性林地 引 的 组的 。溶 组 丰空 的 。旅在 力 动 织地蚀 合 富间 主游同 往 态 。位形 复 的竞 要地一 往 变级态 杂 人争 因空地 会 化别丰 , 文的 素间域 出 和和富 石 和特 是竞出 现 地可, 柱 美点 名争现 此 域进石 拟 学是 山的时 消 旅入柱 人 信非 的特, 彼 游性形 似 息名 地点它 长 市,态 物 。影 位们 或 场而多 ,响 级各 同 结以样 形名 别自 步 构地、 态山 、图的 增 的位示造 万旅 功级游 能别
旅游地理学讲义(中英文)学生版第一章
一、旅游地理学概述
1、研究对象(旅游地域系统)
2、研究内容
3、学科性质(新兴、具有综合特点的边缘学科、应用学科)
二、学习目的
三、学习方法
四、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一、Summary of Tourism Geography旅游地理学概述
(一)What is TourismGeography?什么是旅游地理学
Aerosphere (大气圈);Biosphere (生物圈);Anthrosphere (人类活动圈);
Surface substance
Physical geography environment (five factors)自然地理环境
landform(地貌), climate(气候), hydrology(水文), soil(土壤), organisms (生物).
——latitudezonality(纬度地带性)
thermal zones(温度带):tropiclatitudes(热带)、subtropiclatitudes(亚热带)、temperatelatitudes(温带)、frigidlatitudes(寒带)
azonal differentiation rules(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旅游者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
研究内容:①旅游吸引要素;②容纳能力;
③如何合理开发、规划;④旅游对此产生的影响;
Medium ——tourism passageway中介——旅游通道
the integration of facilities and service provided for tourists’ travel from origins to destinations and tourists’ activities in destinations.
中国旅游规划四十年——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图1 旅游地生命周期曲线二、规划概述本文主要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划分理论基础,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规划进行阶段划分,最终将我国旅游规划分为萌芽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改进完善阶段和科学规划阶段。
为了更好地梳理这几十年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本文同时借鉴了邹统钎对中国旅游规划40年发展历程的划分方法,从而丰富了中国旅游规划的历史进程,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参考。
三、阶段划分根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从改革开放到当前我国旅游规划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26Tourism OverviewTourism Management旅游管理旅游市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区位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多项主要指标规划方案。
叶文等人就富源县主题创意、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等方面提出,在旅游发展规划构思上要展现出以自然生态休闲为主的目标定位。
沈晔在传统的管理学与生态旅游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规划4Ps市场营销理论。
谢彦君认为,在21世纪前后几年,我国旅游规划过度膨胀,导致一些规划单位或规划师不计成本不计效益地乱规划,最终导致部分旅游地区的规划以失败告终。
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在相关规划指导下,开发过程中存在破坏环境的情况;另一方面,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考虑规划后的永续发展。
以上学者都从市场导向或规划发展的急速性两个方面丰富并完善了该阶段的相关理论与思想。
(三)改进完善阶段(旅游地整合型规划,2003—2014年)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关于我国旅游地发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也越来越完善。
不仅如此,学术著作方面继续呈现快速增长、实践活动也越来越丰富。
在政策法规方面,《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开发和提升主体市场、培育新兴市场、开发高端市场以及拓展旅游专项市场;2013年4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鼓励采取专项规划,要求推进区域合作、旅游休闲体系建设以及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幻灯片1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幻灯片2本章主要内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旅游地空间竞争幻灯片3第一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旅游地的发展演化规律研究方面,西方学者提出了几个演化模型,如戈曼森的海滨旅游地的空间-时间模型,米塞克的旅游发展模型,奥珀曼的发展中国家旅游空间模型,但受到学者们广泛注意和应用的是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1980年提出)。
幻灯片4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 6个阶段:●探查阶段(exploration stage)●参与阶段(involvement stage)●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巩固阶段(consolidation stage)●停滞阶段(stagnation stage)●衰落或复苏阶段(decline or rejuvenation stage)幻灯片5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述评●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作为预测工具●就中国情况而言,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
幻灯片6第二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一、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以北京颐和园为例。
●1949-1985年是颐和园的发展阶段。
●1985年以后进入稳定成熟阶段。
幻灯片7二、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以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为例幻灯片8三、喀斯特洞穴旅游地幻灯片9第三节旅游地空间竞争●当多个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时,它们各自的吸引力往往会出现此消彼长或同步增长的动态变化和地域旅游市场结构的再组织。
●一般而言,旅游地的空间竞争主要是同类型旅游地之间的竞争;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在同一地域出现,主要产生互补作用。
幻灯片10二、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1.名山旅游资源的特点●遍在性旅游资源●共性大,个性强●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幻灯片112.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特点●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是非名影响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是名山的地位级别、功能和可进入。
旅游地理学课件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国内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实证研究时对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与 阶段特征也作了探讨。一些研究肯定了Butler的旅游 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标准。 保继刚认为肇庆七星岩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与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非常一致。 陆林研究认为,黄山已经经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 索阶段与参与阶段,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是 黄山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方向。 杨效忠对普陀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支持了Butler 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8
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调整 不同类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研究
9
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Butler提出的S型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模型, 认为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经历探索阶段、参 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 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其标志 性特征。(参见图、表)
25
国内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
保继刚在对丹霞山进行研究时指出影响该旅游地生命 周期的主要因素是旅游形象危机和景区开发不足。 保继刚研究认为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旅游资源的共性大、独特性小和空间竞争替 代性强。 谢彦君在理论上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 认为直接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是需求因素、效应因 素和环境因素。 伍海琳在强调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需求因素、效应 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同时,也给出了针对旅游地生命周 期各项影响因素的控制策略。 李亚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部因 素和外部因素。
5
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讨论及应用的旅游 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Butler于1980年提出的。 巴特勒在《旅游地生命周期概述》一文中, 借用产品生命周期模式来描述旅游地的演进 过程。 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最具有 影响力,因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在很大程 度上指的就是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此后,国内外学者对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 期理论进行多方面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有 力地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旅游地空间竞争修改
云南石林
第22页/共46页
(2)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空间竞争的 主要因素和特点
主要因素:石林的地位级别和可进入性,而以地位级别为主要。 特点:替代性竞争,即知名度大、地位高的石林抑制或代替知名度小、地 位低的石林。
第23页/共46页
(3)实例研究—云南路南大、小石林与乃 古石林的空间竞争
• 要素条件 • 需求条件 • 旅游环境 • 区域行为 • 介入机会
第10页/共46页
• 要素条件,指区域赋存的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数量、质 量,是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生产的条件,它反映了旅 游产品的生产价值和生产成本,是形成旅游产品的基础;
• 需求条件主要是指由旅游者需求偏好、出游能力、旅游规 模结构等综合性的、多层次因素组成的客源市场条件;
第25页/共46页
5.3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研究—以 皖南三大名山为例
引言 名山旅游地的特点 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特点 实例研究—皖南三大名山的空间竞争 结语
第26页/共46页
皖南三大名山
第27页/共46页
(1)名山旅游地的特点
遍在性旅游资源:名山是以具有美感的、典型的山岳自然景观为主体,渗 透着人文景观美、环境优良的山地空间综合体。 共性大,个性强:根据“以岩性为基础,综合考虑其自然景观、美学和人 文特征来划分名山类型”的原则,我国的名山可大致分为花岗岩名山、岩 溶山水、具有丹霞地貌特征的名山、其它以自然因素为主要成因的名山和 历史文化名山等类型。 重游率高低取决于名山的旅游功能。
• 名山旅游资源的共性大,个性强,重游率高低取决于 名 山 的 旅 游 功 能 , 名 山第4旅3页游/共4地6页的 空 间 竞 争 是 非 替 代 性
关于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