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外国文学史(第二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说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是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争奇斗艳、各放异彩的时期,那么,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20世纪20年代末,则是现代主义文学蓬勃发展成为主潮的时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一般认为波德莱尔1857年发表的《恶之花》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轫之作。20世纪初,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和俄国等欧洲国家涌现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的作家,他们向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发出了有力挑战。到了2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轰轰烈烈,蔚为大观,成为一场国际性的文学运动。从东方到西方,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学都受到这一运动的冲击。
现代主义文学时代的到来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和复杂的文化思想背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战争开始时,许多青年人怀着一腔热血,奔赴战场。随着战争日益残酷,死伤人数急剧增加,他们美丽的理想开始破灭,逐渐看清了政府宣传的虚伪与欺骗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人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同时给西方世界带来普遍的精神危机。那些经历了这场噩梦的年轻人对国家、社会、个人前途感到悲观失望,对基督教文化传统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因战败而彻底瓦解;英、法虽然得胜,但元气大伤;日本扩张了自己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登上争夺世界霸权的政治舞台。1919年的巴黎和会,以及1921年至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定了战胜国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战败国、瓜分殖民地的新秩序。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美国20年代经济空前繁荣,尤其是在柯立芝执政期间,由于工业管理改进和技术革命,经济增长迅速。到1928年,美国工业生产总量超过了全欧洲,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居世界最高。英国经济增长相对缓慢,工业产量直到1929年才勉强恢复到战前水平。法国1926年进行财政改革,经济开始繁荣。战败国德国在经历了2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之后,发展很快,到1929年,工业生产再次超过了英国和法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一度制造出繁荣昌盛的和平景象,追求消费和享受成为20年代的一个特点,许多年轻人在寻欢作乐中消磨时光。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劳资矛盾激化,工人运动高涨,罢工此起彼伏。敏感的知识分子对现状感到不满,但又找不到出路。20年代也被称为“迷惘的年代”。
20世纪初期形形色色的西方哲学思潮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勃兴起了催化作用。德国哲学家尼采于1900年去世,但他的悲观主义哲学影响深远,“上帝死了”的口号振聋发聩,在一部分对传统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产生怀疑的现代主义作家中引起共鸣。弗洛伊德论证了无意识的存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弗洛伊德本人在20年代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他的学说同时得到翻译和介绍,在欧美知识界流传开来。柏格森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声誉大增。他的直觉主义反对理性和分析,认为凭借直觉可以本能地、直接地、整个地把握宇宙的精神实质,并进入意识的深处。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学说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中反对理性压制、重视直觉和潜意识活动的倾向。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科学主义开始流行,成为未来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思想基础。
现代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受到现代主义艺术特别是立体派绘画的影响。立体派在创作中主张打破传统的造型观念,把一切物体形象加以破坏和肢解。画家将物体分解成若干几何切面,经过整理、综合、拼贴,构成抽象的立体主义画面。为突出立体感,物体背向观赏者的一面也往往翻转过来,展现在同一平面上。立体派放弃传统焦点透视,采用抽象的几何切面组合来替代具体的物体三维形象。现代主义作家把立体派绘画“支离破碎”的技法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来,对小说和诗歌形式进行实验,表现一种新颖的时空意识。
确切地说,现代主义文学是一个总称,不同的流派集聚在这面大旗之下。现代主义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语种,形成了以巴黎、伦敦、纽约、苏黎世、柏林、布拉格、米兰、莫斯科等大都市为依托的中心。在法语文学方面,19世纪象征主义运动被视为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其影响波及整个世界。象征主义在20年代左右又出现第二次高潮。瓦雷里1917年发表他的第一首重要的诗作《年轻的命运女神》,标志着后期象征主义的兴起。查拉与一些
青年诗人1916年在苏黎世组成的“达达”文艺团体是最激进的流派。达达主义高呼打倒一切的口号,反对传统和常规,反映了一种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发起来的否定和破坏一切的精神状态。达达主义来势凶猛,但衰亡也迅速,它的许多成员后来变成了超现实主义者。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信仰“超现实”。布勒东进行自动写作法的探索,表达清醒意识与朦胧的欲念或梦幻交织的状态。在英语文学方面,早在1912年,哈丽特·门罗在芝加哥创办《诗刊》,发表使人耳目一新的诗作。1913年3月号的《诗刊》刊登了弗林特的文章《意象派》和庞德的文章《几条戒律》,为意象派诗歌奠定了理论基础。从1914年至1917年,意象派诗人出版了他们的诗集,亮出了他们的宣言。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斯泰因对语言深入研究,大胆实验;海明威、菲茨杰拉尔德等人的作品集中反映出战后一代美国青年迷惘、悲观和彷徨的情绪。在大西洋彼岸,艾略特1922年发表著名的《荒原》,描绘战后西方精神世界的荒芜,使他一跃成为现代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乔伊斯和吴尔夫创作了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劳伦斯将性心理探索与社会批评结合起来,对工业文明进行猛烈抨击。在德语文学方面,表现主义经历了它的繁荣时期。表现主义通过将现实形象变形或扭曲的方法,传达作品人物或作者的心境和印象。德国剧作家凯泽是表现主义戏剧最重要的代表,他在戏剧创作中致力于“新人”的塑造,让人物的行动来表达思想,传达对社会的批判。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创作的《变形记》,表现现代人的异化状态,是表现主义在小说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在俄语文学方面,现代主义文学涌现出象征派的勃洛克、未来派的马雅可夫斯基、意象派的叶赛宁等诗坛巨星。俄国未来派的出现受到意大利未来主义的积极影响。十月革命后,大多数未来主义者接受了革命,参加到苏维埃政权初创时政治宣传鼓动工作中去,成为革命诗人。意象派作为对未来派的反拨应运而生,致力于视觉意象表现力的提高。不同流派的演变和交替成为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在欧洲各国起始时间不同,发展不一致,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就思想倾向而言,现代主义文学存在左、中、右之分,既有激进的作品,也有保守的作品。但是,现代主义文学不同流派也具有一些共性。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对启蒙运动进行过批判,现代主义运动在此基础上,向资产阶级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观念提出质疑。作为对现实主义创作和现实主义美学进行反拨的现代主义文学,体现出一种反传统精神:固有的文学规律、表现方法、价值观念都受到现代主义作家的冲击和挑战。与反传统相辅相成的是创新实验。现代主义文学以反传统开道,走上一条不平坦的求新之路。标新立异,不断试验新的手法、风格和技巧,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特点。形式的标新立异不单单是手法的革新,也表明认识论发生了变化。许多现代主义作品表现出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受直觉主义、精神分析理论等思潮的影响,现代主义作家不满足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描写,要求摆脱理性的束缚,潜入人物内心深处,探索意识和精神的奥秘,以表现“绝对真实”。非理性主义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文学观念、审美判断力以及创作方法,超现实主义的自动写作法、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现代主义诗学中的支离破碎法或拼贴法的审美原则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这一时期除了现代主义文学蓬勃发展之外,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是世界文坛上的新现象。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翻开了人类历史新的一页,使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成为影响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俄国无产阶级文学在这一阶段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文坛的主流。别德内依和“共青团诗人”以饱满的革命热情进行诗歌创作,他们的作品洋溢着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革拉特科夫的《水泥》、绥拉菲莫维奇的《铁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者形象。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经典作品。由于马列主义的传播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无产阶级文学在苏联以外的国家也得到发展。德国无产阶级文学在魏玛共和国中后期形成了新高潮。在许多中欧、东欧国家,无产阶级诗人、作家在作品中传播社会主义革命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歌颂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丹麦的尼克索被列宁誉为北欧的高尔基,挪威也出现了一批工人作家和反映工人生活和斗争的作品。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经历多次分裂与重建,不断成熟壮大。小林多喜二、中野重治等人的创作推动了革命文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