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单选题复习政治经济学部分.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A、物质利益关系B、政治利益关系C、平等交换关系D、自由买卖关系【A】2、支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是A、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D、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B】3、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是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二者完全一致D、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二者量上没有区别【B】4、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C】5、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A、价值尺度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流通手段职能【D】6、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B、大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C、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D、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C】7、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是A、W — G — WB、G — W — GC、G —G′D、G — W —G′【D】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B】9、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增殖过程中A、作用不同B、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创造价值的方式不同D、、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不同【A】10、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A、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B、转移了劳动力的价值C、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D、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11、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包括A、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12、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用于购买A、厂房、机器设备的资本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C、劳动对象的资本D、劳动力的资本【D】13、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由A、自然力对机器设备腐蚀造成的B、人为破坏机器设备造成的C、机器设备贬值造成的D、机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磨损造成的【C】14、公式Ⅰ(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1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B、表明了利润的本质C、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D、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C】16、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垄断价格【C】17、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A、等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少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多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B】18、商业资本的出现,在一定限度内能够A、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B、减少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增加流通资本量C、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增加D、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减少【A】19、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体现在A、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B、直接占有商业店员销售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C、直接榨取商业店员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D、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A】2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无关D、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成反比【B】答案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选择题(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选择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出发点就是A。
社会生产关系B。
物质资料生产C.商品 D。
社会总产品【B】2、列宁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作出得突出贡献就是A.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B。
揭示了资本得积累过程C.提出了平均利润学说D、揭示了帝国主义得实质与基本特征【D】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A.物质资料得生产过程B.社会生产力C.社会生产关系?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C】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本身时A、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层面来研究?B、要从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两个层面来研究C.要从经济与政治相结合得角度来研究D.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得角度来研究【B】5、作为商品得计算机软件,其价值得物质承担者就是?A、软件磁盘本身?B、软件得有用性?C。
购买软件得货币??D、应用软件得计算机【B】6、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得职能,因为货币A、有特殊得使用价值??B。
就是商品交换得媒介?C.自身也有价值??D。
可作为支付手段【C】7、商品买卖得实质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在进行A.商品使用价值得交换B、商品与货币得交换C、等价交换D、等量劳动相交换【D】8、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得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就是?A。
构成财富得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得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得物质实体?D.商品价值得物质承担者【D】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枢纽就是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 劳动二重性学说??D. 劳动力商品理论【C】10、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得“元、角”就是?A、价格标准??B。
价值尺度C。
观念货币D。
货币价值【A】11、商品内在得使用价值与价值得矛盾,其完备得外在表现形式就是A。
商品与商品得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得对立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得对立??D.商品与货币得对立【D】12、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得贡献在于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C.扩展了创造价值得劳动得内容与范围?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分类大汇总(套题 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训练第一部分一、单选题1、衡量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唯一标准是看其()。
A、所有制关系B、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所有制实现形式D、是否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2、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说必须()。
A、适应生产力变化的要求B、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C、适应经济制度变化的要求D、适应经济体制变化的要求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是为了揭示()。
A、资本家剥削的实质B、客观经济规律C、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D、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社会生产关系B、商品C、物质资料生产D、社会总产品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D、商品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密切联系()。
A、生产方式B、物质资料生产C、所有制状况D、生产力和上层建筑7、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根本动力是()。
A、生产关系的性质B、劳动者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科学技术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
A、社会经济制度B、社会经济形态C、经济体制D、社会生产方式9、商品经济是()。
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B、不存在社会分工的经济形式C、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D、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10、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方式是()。
A、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C、计划经济D、自然经济11、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构成()。
A、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C、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12、属于社会经济形态范畴,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是()。
A、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C、产品经济D、计划经济13、属于经济体制范畴,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的资源配置方式是()。
A、市场经济B、商品经济C、自然经济D、产品经济14、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创造()。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生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6、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与价值C、价值与交换价值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2、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3、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4、价值的本质是: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6、商品二因素决定于:A、商品的内在属性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8、价值的源泉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D、以上都不是1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A、商品二因素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决定价格C、竞争决定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3、货币的本质是:A、媒介商品交换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1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A、想象的货币B、实实在在的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15、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单选题(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单选题第一章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B) A. 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D.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2.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 (B) A. 劳动对象B. 生产工具C. 科学技术D. 生产劳动3.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是 (C) A. 产品交换过程B. 产品消费过程C. 直接生产过程D. 成果分配过程4.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D) A. 创造经济规律B. 消灭经济规律C.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D. 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5. 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D) A. 劳动生产率 B. 科学与技术C. 生产劳动者 D. 社会生产力6. 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 (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C. 生产资料D. 生产工具7. 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D) A. 政治关系 B. 宗教关系C. 家庭关系 D. 生产关系8. 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 A. 生产 B. 交换C. 分配 D. 消费第二章9.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C)A. 社会分工 B. 机器的出现C.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D. 货币的使用10. 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A. 使用价值B. 交换价值C. 价值D. 价格11. 具体劳动 (C) A. 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 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 创造剩余价值1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B) A. 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 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 复杂劳动为尺度D. 个别劳动为尺度的13.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C) A. 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B. 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 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 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14.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B)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5.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 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16. 货币的本质是 (B)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 流通手段 D. 价值的表现形式17. 价格标准是收货币的 (A) A. 价值尺度职能派生出来的B. 流通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C. 支付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D. 贮藏手段职能派生出来的18.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A) A. 可能用观念的货币B. 必须是现实货币C. 必须用金属货币 D. 必须是支付债务的货币19. 价值规律是 (B) A. 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 B.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 产品交换经济的基本规律 D.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20.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通货膨胀 (A) A. 不会发生B. 可能发生C. 取决于商品数量 D. 是不可避免的21. 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 (C) A. 商品经济 B. 自然经济C. 计划经济 D. 产品交换经济22.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 A. 价格机制 B. 竞争机制C. 供求机制 D. 利率机制第三章23. 在历史上,资本的最原始形式是(B)A. 产业资本 B. 商人资本C. 工业资本 D. 可变资本24. 资本的流通公式是 (D) A. W-G-W B. G-W-GC. W-W-G D. G-W-G`25.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D) 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 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 价值增殖与价值规律客观要求的矛盾2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C) A.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 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C)A. 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B. 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 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D. 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28.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D) A.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B.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 降低劳动力价值 D.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29.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 (D) A. 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 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 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 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6.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B) A. 它由剩余价值决定 B. 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 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 D. 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7.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B)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 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D. 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8. 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 (C)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 价值规律C. 剩余价值规律 D. 相对人口过剩规律9. 社会再生产是 (D) A.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B. 生活资料再生产和生产资料再生产的统一C. 生产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 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10.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 (C) A. 剩余价值 B. 可变资本C. 资本积累 D. 剩余劳动11. 资本有机构成是指(B) A. 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B. 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 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D. 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价值构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联系这一观点说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B.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C.用暴力手段掠夺殖民地财富D.用暴力手段掠夺本国人民财富2.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
”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3.在古代的物物交换中,一只羊能换两袋米。
这两种有用性完全不同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5.马克思说:“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这里所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6.某厂生产一部笔记本电脑售价5000元,但此类笔记本电脑的大多数厂家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加C.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加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7.当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货币就产生了。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第一篇: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范畴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重点难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学习目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揭示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B、反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科学C、为各阶级共同利益服务的科学D、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A、17世纪初期产生的B、17世纪中叶产生的C、18世纪初期产生的D、18世纪中叶产生的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A、政治法律关系B、神会历史关系C、人文教育关系D、经济利益关系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A、宗教关系B、生产关系C、政治关系D、家族关系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A、利益性的统一B、科学性的统一C、抽象性的统一D、规范性的统一6、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A、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D、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7、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是为()A、各个阶级的共同利益服务的B、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C、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D、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参考答案:1、D 2、B 3、D 4、B 5、B 6、C 7、C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谐方面的关系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A、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B、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D、在19世纪中叶所建立的E、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体制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C、资源配置方式D、经济增长与发展E、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4、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A、它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B、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C、对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和对阶级有不同的态度D、它研究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规律E、它是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学科5、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A、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没有科学性C、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没有阶级性D、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参考答案: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 5、DE三、简答题1、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1)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重商主义B •古典政治经济学C •庸俗政治经济学D •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A、出发点B、对象C、主题D、核心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关系B、社会生产力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4.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B.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 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5.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A、生产的产品B、生产工具C、劳动者的劳动技能D、劳动对象6.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A. 超越生产力的状况B.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C. 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长期稳定不变7.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经济规律是()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 社会分工B. 共同协作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9.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 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 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 .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12. 具体劳动能够创造出商品的 ( )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交换价值D.社会价值13. 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 商品和货币的矛盾D.货币和资本的矛盾14. 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 )A .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B .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C .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15.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该种商品的( ) A. 必要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劳动生产率D.个别劳动时间16.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 )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 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C.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 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17.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按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C. 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18.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 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的决定性条件B. 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的决定性条件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10.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A. 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D. 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C. 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决定性条件D.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19.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0.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劳动过程和()A. 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 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价值分配过程的统一D. 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21.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把资本划分为( )A. 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D.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2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A.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 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23.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 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 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 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 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24. 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把资本区分为28. 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的内在动因是( )A.资本主义竞争规律所迫使B.为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C.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D.为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 29.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是( )A. 生产、运输、交换、消费B.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C.生产、运输、分配、消费D.生产、流通、分配、消费()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C.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25. 剩余价值是( ) A.资本集中的源泉B.C.资本周转的源泉D.26.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B. 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D.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资本再生产的源泉 )A.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27.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 )A. 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D. 降低劳动力价值30.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 剩余价值B. 资本积累C. 资本集中D.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31. 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A. 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B. 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D.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32.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 工人劳动的报酬B.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 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33.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它来源于()A. 纯粹的商品买卖B. 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差额C.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4.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A. 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的平均利润B. 银行雇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 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 存贷款利息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的余额35. 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A. 垄断资本家制定的垄断价格B. 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 垄断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D. 工人及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36.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A. 重工业优先增长B. 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增长的快些C. 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的快些D. 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孤立增长37. 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依据是()A. 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B. 社会生产的不同规模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资本价值的不同周转方式38. 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A. 产业资本B. 商业资本C. 借贷资本D. 农业资本39.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B. 市场交换的国际化C.资源配置的国际化D. 社会消费的国际化40. 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起来,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是()A. 混合垄断资本B. 混合公司资本C. 金融资本D. 混合公司垄断资本41.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 商品输出B. 资本输出C. 原料输出D. 劳动力输出4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是()A. 资本输出量逐渐减少B. 私人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占主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C.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逐渐萎缩D. 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大幅度提高4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 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 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 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44.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A.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C.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45.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B.维持高就业率C.保证财政的收入大于支出D.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46.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灭了竞争B.垄断缓和了竞争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D.垄断与竞争并存4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新型国际垄断组织是()A.国际卡特尔B.跨国公司C.国际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48.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A. 生产全面社会化B. 产品的商品化C. 产品的市场化D. 市场的计划化4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 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C.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D.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50.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 ()A. 人们主观愿望支配行动的结果B.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C. 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规律作用的结果 51. 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发达国家必须经历而落后国家不必经历的时期C. 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都必须经历的时期D. 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时期 52. 消灭剥削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C. 按劳分配原则5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 发达的生产力 C. 按劳分配原则54. 下述关于“按劳分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生产的成果B. 按劳分配的对象,也要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C. 按劳分配既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又是生产资料的分配方式D. 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消费资料 55.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56.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有 (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E. 社会主义社会 57.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包括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存在C.生产资料的原始公社公有 制)B. 生产力一定高度的发展 D. 实行计划经济 )B. 生产资料公有制 D. 共同富裕D.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58. 商品二因素的关系是 ( )A.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B. 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C.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 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E. 价值的存在不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59.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基本职能有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储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60.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B. 人们既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C. 人们在客观的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D. 人们可以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E. 经济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 61.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 )A. 人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 C.人们不能改造经济规律 E. 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C.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D.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63.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重视生产力的状况,这是因为(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B.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系C. 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D. 生产力状况如何,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E.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64.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A.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D.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E.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与价值保持一致B.人们不能消灭经济规律 D.人们不能违背经济规律)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6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65.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 )A. 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B. 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C.能够创造出生产资料的价值 D.能够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E. 能够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66. 资本主义工资 ()A.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 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表现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E. 是工人必要劳动的报酬 67. 剩余价值是()A. 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B. 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C. 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力价值后的剩余部分D. 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消耗后的剩余部分E. 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 68. 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 ()A. 是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的B. 是银行雇员的劳动所创造的C. 是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D. 来源于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E. 数量上相当于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 69. 影响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是 (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的所占比重D.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70.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阶段包括() A.高涨阶段 B.萧条阶段C.滞胀阶段D.危机阶段E.复苏阶段71.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 )A. 货币资本B. 流动资本C. 生产资本72.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它们是 ( )D.垄断阶段E. 经济停滞阶段 7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有 ()A. 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失的结果D.商品资本E.商业资本A.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 自由竞争阶段C. 经济起飞阶段C. 竞争仍然存在,竞争促使垄断组织关心技术进步D.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可能E. 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为争霸世界展开综合国力和军备竞赛,促使生产技术发展74. 垄断阶段的竞争同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 )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D.竞争的后果不同E.竞争的范围不同75. 资本主义的垄断导致生产和技术停滞的趋势,其原因是( )A.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B .垄断会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C .国家强化了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和调节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军备竞赛E .垄断资本可凭借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垄断利润7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 )A.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 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 设立国际垄断同盟E.设立国际经济组织77. 马克思主义认为,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应具有 ( )A •周期性B.波动性C.自觉性 D •计划性E.比例性78.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B. 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自觉性、计划性与比例性C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D.为实现共同富裕大力发展生产力E .实现了绝对公平79. 社会主义之所以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因为( )A. 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B.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C. 公有制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D. 公有制是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E. 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80. 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对()A.价格水平进行调节B.商品总量进行调节C. 货币流通量进行调节D.利率进行调节E.平均利润率进行调节三、名词解释81. 商品经济:82. 价值:8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4. 纸币:85. 通货膨胀:86. 市场经济:87. 市场机制:88. 剩余价值:89. 资本循环:90. 社会总产品:91. 经济危机:92. 股票:93. 金融资本:94.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95. 按劳分配:四、简答题96. 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97. 简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导论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力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6、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8、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生产力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10、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1、构成社会形态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为无产阶级服务B.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调整生产关系D.推翻剥削制度13、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B.科学抽象法C.唯物辩证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5、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B.社会制度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多选题:1、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B.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 经济信息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劳动对象3、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管理4、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D.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E.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 政治制度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E. 产品的分配形式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D.人与社会的矛盾7、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 )A.它的存在是客观的B.它的作用是客观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它是永恒不变的E.经济制度是客观的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A.唯物辩证法B.科学抽象法C.矛盾分析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E.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辨析题: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其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劳动价值论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生产C.商品D.社会总产品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C.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生产资料包括..A.资本技术和管理B.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D.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A.揭示经济规律;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如何埋葬资本主义社会D.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9.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10.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者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A.生产关系的总和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1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经济规律1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力B.生产方式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14.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属于..A.普遍规律B.特殊规律C.共有规律D.客体规律15.推动社会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方式的变革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6.人类迄今为止经历过的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B.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D.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17.价值量的多少是由..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8.价值是商品的..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物质属性D.一般属性19.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C.商品交换的实现D.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20.商品的二因素是由..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2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A.抽象劳动B.具体劳动C.脑力劳动D.体力劳动22.作为商品的移动电话;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移动电话的型号和技术水平B.移动电话对消费者的效用或有用性C.为购买移动电话消费者所付出的货币D.用来支持移动电话的软件2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24.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因为使用价值..A.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C.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实体D.与商品的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25.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6.体现在商品生产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27.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A.创立了劳动价值论B.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C.提出了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问题D.扩展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容和范围28.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学说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D.劳动力商品理论2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A.不同劳动过程的不同劳动形式B.同一劳动过程中先后出现的两种不同劳动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30.劳动生产率是指..A.具体劳动的生产率B.抽象劳动的生产率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生产率D.具体劳动或抽象劳动的生产率31.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数量..A.增加B.减少C.不变D.增减不变32.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A.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C.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33.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通过..A.抽象的劳动表现出来B.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C.本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D.处在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34.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是基于货币..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货币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C.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可以随时退出流通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可以暂时不用现金购买35.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C.自身也有价值D.可作为支付手段36.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A.简单价值形式B.扩大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37.货币流通规律是..A.关于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B.关于货币本质的规律C.关于通货膨胀的规律D.关于通货紧缩的规律38.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A.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之间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39.一台洗衣机在商店里出售;标价1200元..这个“元”是..A.价值标准B.价格标准C.交换价值的标准D.销售标签40.缴纳赋税、租金和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A.流通手段的职能B.支付手段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D.世界货币的职能41.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生产工具的状况C.社会的上层建筑D.社会经济制度42.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之所以不会发生流通中货币量持续地严重过多或过少现象;直接原因在于..A.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能自觉地调节货币流通量B.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能自觉地对货币需要量进行科学预测C.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能使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从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D.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能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43.通货膨胀是由于..A.货币供应量大大少于货币需要量B.货币供应量显着多于货币需要量C.货币供应量刚好等于货币需要量D.按货币需要量决定货币发行数量4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A.货币价值增加;物价普遍上涨B.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下降C.货币价值增加;物价普遍下降D.货币价值下降;物价普遍上涨45.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是..A.货币发行量应相当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B.货币发行量应大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C.货币发行量应小于商品流通中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D.货币发行量与商品流通对金属货币的需要量无关46.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价值规律47.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其核心机制..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D.风险机制48.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些矛盾除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等之外;还有..A.货币与资本的矛盾B.供给和需求的矛盾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D.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49.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A.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B.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C.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成正比D.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成反比50.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B.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C.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3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所继承的理论成果主要有..A.剩余价值论B.劳动价值论C.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D.把研究的重点由流通转向生产领域3.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B.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或者出发点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研究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它研究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人与人的关系C.它要研究所有制形式D.它必须紧密地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考查生产关系5.生产资料所有制..A.决定了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B.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C.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D.决定着人们在产品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6.社会生产力..A.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反映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D.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7.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A.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发生作用B.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并发生作用C.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决定着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8.生产关系是..A.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B.人们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C.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的总和9.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有..A.劳动B.生产C.分配与交换D.消费10.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的决定性作用表现为..A.生产为分配、交换、消费提供对象B.生产发展水平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水平C.生产发展水平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结构D.生产发展水平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方式11.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A.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C.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D.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也有反作用12.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B.货币流通规律C.节约劳动时间规律D.价值规律13.经济规律的类型包括..A.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B.人们可以认识的经济规律C.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D.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14.在以下关于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而商品经济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B.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C.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而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D.自然经济存在于原始社会;而商品经济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15.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A.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B.封闭、保守的经济C.自给自足的经济D.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16.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A.是开放型的经济B.本质上是交换经济C.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D.是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经济17.与商品经济这个范畴相对应的范畴是..A.社会主义经济B.自然经济C.产品经济D.计划经济18.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有..A.简单商品经济B.发达商品经济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以下关于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A.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B.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C.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与使用价值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商品20.商品的价值是..A.由抽象劳动创造的B.商品的社会属性C.由具体劳动创造的D.商品的本质属性21.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2.以下关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B.价值是价格的基础C.价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形式D.价值要借助交换价值和价格表现出来23.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4.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A.消费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了商品的价值B.生产者既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实现了商品的价值C.消费者得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却支付了商品的价值D.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却让渡了商品的使用价值25.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B.不同的具体劳动有质的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26.在商品价值量决定方面;正确的命题有..A.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的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C.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价值量是在不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27.“一只羊=两把石斧”的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石斧具有以下特征..A.它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B.生产它的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C.它的复杂劳动成为简单劳动的表现形式D.生产它的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28.价格标准是..A.为了实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而规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份B.通常由国家、政府制定C.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D.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数量标准29.在货币履行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A.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B.赊销商品价格总额C.到期支付价格总额D.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30.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A.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B.商品价格水平C.货币发行量D.货币流通速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A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C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核心;D项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2.答案B..解析:A项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C项是研究商品经济的起点;D项是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3.答案B..解析:A项的范围过大;生产方式还包含了生产力;C项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D项是经济学的另一个分支——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的对象..4.答案A..解析:生产的内容、方式、性质;决定了交换、分配、消费的内容、方式、性质..所以生产是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5.答案D..解析: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劳动者和物的因素——生产资料构成..生产资料具体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6.答案A..解析: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具体包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建立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7.答案C..解析:生产资料包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包含生产工具和辅助材料..A项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只能够通过劳动者和劳动要素发挥作用;B项是生产工具的定义;D项的内容不完整;缺了辅助材料..8.答案A..解析:B项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目的;C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D项是剩余价值理论的目的..9.答案B..解析:生产力由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组成;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资料里面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10.答案D..解析:见上题..11.答案D..解析:所谓生产方式是物质资料生产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A项是经济基础;B项是生产力的构成;C项是杜撰的说法..12.答案A..解析:人类社会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而是运用联系的眼光;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研究..13.答案 D..解析:人类有各式各样的实践活动:文学、艺术、宗教、教育、体育等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生产..因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才能提供人类以及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资料;并且物质资料生产对其他的实践活动也具有决定作用..14.答案B..解析:经济规律按照其发挥作用的范围;分为普遍规律、共有规律和特殊规律..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仅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属于特殊规律..15.答案A..解析: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16.答案A..解析:社会经济形态是指社会经济的活动方式和联结方式;包括联结社会各经济主体的方式、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方式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17.答案D..解析: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数量..衡量劳动量的标准是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18.答案B..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19.答案C..解析: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20.答案B..解析:商品之所以具有二重性或者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21.答案A..解析:本题是考查价值和抽象劳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22.答案B..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里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物的有用性..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3.答案B..解析:货币的产生;使一切商品的价值有了一个固定的、相对同一的表现形式;也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外在地表现为货币代表价值和商品代表使用价值的矛盾..在货币形式下;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式各样的商品;它们以使用价值的形式存在;在交换中;它们要求转化为价值;而另一极则是货币..24.答案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联系的观点..所以研究价值之所以要研究使用价值;理由就是二者之间存在联系..25.答案D..解析: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者之间进行劳动的交换;同质才能进行量的对比;而抽象劳动就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6.答案A..解析: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27.答案B..解析: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价值论;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马克思在这个领域的贡献;是进一步提出了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即劳动二重性原理..28.答案C..解析:劳动二重性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的重大理论贡献;是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29.答案C..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统一性表现在它们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兼有二者..30.答案A..解析: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31.答案C..解析: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下降..32.答案C..解析: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恰好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33.答案D..解析:1只羊=20只鸡;也就是说羊的价值通过鸡这一种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上;鸡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上;鸡是羊的价值形式或等价物..34.答案B..解析: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只是瞬间充当买卖媒介;而不是最终的归宿;所以履行该职能可以是不足值货币..而纸币就属于不足值货币的范畴..35.答案C..解析: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标准..但它是外在的尺度;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货币之所以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是因为它自己有价值..36.答案D..解析: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37.答案A..解析:货币流通规律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单价/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单位时。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考试试题(A卷)(本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给分)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A、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C、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D、上层建筑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劳动对象B、劳动工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C、人的劳动、劳动资料、生产资料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3、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A、必要劳动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剩余劳动4、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这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A、成正比B、成反比C、没有关系D、不成比例5、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A、贵金属货币B、足值的货币C、观念的货币D、现实的货币6、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A、商品的价格B、商品的价值C、商品的效用D、商品的成本7、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D、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8、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B、不变资本的比率C、可变资本的比率D、固定资本的比率9、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A、等价交换和不等价交换的矛盾B、货币流通和剩余价值的矛盾C、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的矛盾D、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的矛盾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11、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C :V中()A、C的比重不断增大B、V的比重不断增大C、C、V按相同比例上升D、C、V按相同比例下降1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A、剩余价值B、可变资本C、资本积累D、剩余劳动13、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分为()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D、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14、在社会资本再生产中,Ⅰ(v+m)= 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B、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15、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D、剩余价值的实现16、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商品流通领域中商品的加价B、商业店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商业资本家在商品买卖中贱买贵卖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18、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原料输出D、劳动力输出19、各种垄断组织形式的实质是( )A、金融资本的统治B、垄断市场C、垄断投资场所D、攫取高额垄断利润20、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而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产物B、科技发展的产物C、市场问题日趋严重的产物D、新型工业兴起的产物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精品文档)_共6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心得:马政经的复习最主要的是搞清每个概念所包含的意思。
把老师讲的习题和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做会,多做几套练习题就没啥大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是()①购买、生产、销售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③循环、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④危机、萧条、复苏、高涨2.马克思说,()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劳动价值②剩余价值③劳动二重性④平均利润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4.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因此()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5.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是以()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为基础②商品供求关系为基础③商品的效用大小为基础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①追逐相对剩余价值②追逐绝对剩余价值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追逐超额剩余价值7.“1只绵羊= 5克黄金”,从价值形式发展阶段来看,它属于()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③一般的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①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②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③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④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①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③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④消费资料的实现问题10.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①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③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④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1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①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③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④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12.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①总资本的大小②不变资本的大小③可变资本的大小④生产规模的大小13.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①厂房、设备②原料③燃料④劳动力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②商品的自由交换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职能15.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16.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7.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资本的职能是()①为榨取剩余价值准备条件②生产剩余价值③实现剩余价值④分割剩余价值18.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9.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①对同一土地作追加投资的效率不同②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③土地的经营垄断④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①商品的生产价格②商品的个别价值③商品的社会价值④商品的垄断价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1.在当代社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B)A.人的劳动B.科学技术C.劳动对象D.劳动资料2.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可以(D)A.创造经济规律B.改变经济规律C.消灭经济规律D.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3.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C)A.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C.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D.它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4.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B)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5.在货币的各种职能中,以观念上的货币即可执行的职能是(A)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6.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B)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企业内部分工D.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7.分析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在于论证剩余价值是在(A)A.生产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流通领域B.流通领域产生的,但离不开生产领域C.流通领域产生的,与生产领域无关D.生产领域产生的,与流通领域无关8.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D)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9.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B.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C.劳动者创造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C)A.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11.从资本周转的角度来考察,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A)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1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C)A.会导致预付可变资本增加B.会导致预付总资本增加C.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率D.可以提高剩余价值率13.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B)A. I(v + m)=ⅡcB. I(v + m)>ⅡcC. I(c + v - m/x)> I(v + m/x)D. I(v +Δv + m/x)=Ⅱ(c +Δc)15.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利润是(C)A.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B.生产成本的转化形式C.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D.生产价格的转化形式16.在影响利润率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和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关系是(A)A.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降低B.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提高C.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会降低D.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保持不变17.某资本家预付不变资本900万元,可变资本10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其中可变资本每年周转2.5次,其年利润率为(D)A. 10%B. 20%C. 15%D. 25%18.商业资本的职能是(C)A.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B.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C.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其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通过商品销售,补偿用于商品买卖的各种费用19.商业资本参与利润平均化后,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是(D)A.剩余价值与全部借贷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全部商业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全部产业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产业资本总额加商业资本总额的比率20.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包括(B)A.利息和超额利润B.利息和企业利润C.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D.商业利润和企业利润21.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使(A)A.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B.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一C.资本的经营权和使用权分离D.资本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合一2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A)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23.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A)A.垄断价格实现的B.自由竞争实现的C.市场调节实现的D.行政干预实现的24.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A.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B.维持高就业率C.保证财政的收入大于支出D.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25.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取代商品输出成为这个阶段经济特征的是(C)A.货币输出B.劳务输出C.资本输出D.自然资源输出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展起来的国际垄断组织是(A)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国际辛迪加D.国际托拉斯27.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是(B)A.滞胀和危机B.发展与停滞C.危机与繁荣D.复苏与萧条28.垄断资本阶级加强和维护垄断统治的两手是(B)A.增加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人工资B.暴力镇压和推行改良主义C.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D.劳资合作和民主管理29.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要求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但消灭私有制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是(B)A.人们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C.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D.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B)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市场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调节形式并存D.宏观调控为主体,多种经济调控方式并存3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专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中,其理论基础是( )。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劳动价值论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社会生产关系B.物质资料生产C.商品D.社会总产品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即生产方式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4.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5.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指( )。
A.人的劳动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6.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其性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C.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方式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7.生产资料包括( )。
A.资本技术和管理B.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C.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D.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 )。
A.揭示经济规律,明确建立怎样的生产关系以及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C.揭示如何埋葬资本主义社会D.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9.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是( )。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生产资料10.在社会生产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劳动资料B.生产工具C.劳动对象D.劳动者11.社会的生产方式是( )。
A.生产关系的总和B.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的总和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1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是: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物质资料的生产。
3.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 社会生产力。
4.生产力自身内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矛盾的不断解决。
5.生产资料是: 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
6.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 社会生产方式。
8、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 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ABCDE)A. 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C. 批判地继承丁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D. 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E. 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2.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的关系是: (DE)A.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和科学性B.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阶级性, 没有科学性C.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有科学性, 没有阶级性D. 任何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E.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3. 生产工具: (BCD)A.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B. 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C.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D.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E. 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4. 生产力: (ABCDE)A. 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B. 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C. 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D. 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E. 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5. 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包含的生产关系体系是(ABCD)A. 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关系B. 分配关系C. 交换关系D. 消费关系E. 借贷关系6.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 (BCDE)A. 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B. 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C.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D. 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E. 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7.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ADE)A.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重大反作用D.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反作用E.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8.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ABCD)A.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B. 任何经济规律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C. 人们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D. 人们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 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三、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
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面的括号内)1、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的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辩证法和唯物史观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A随着奴隶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的B随着封建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的C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的D随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逐渐形成的3、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和交换B分配和交换C分配和消费D物质资料生产4、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B物质资料的交换C物质资料的分配D物质资料的消费5、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B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C社会生产力D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关系6、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总和是()A生产方式B生产资料C生产工具D生产关系7、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指()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资料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社会生产方式9、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A上层建筑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社会形态10、要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使生产关系()A长期稳定,永远不变B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D超越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对象B生产工具C科学技术D劳动者的素质 12、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A劳动生产率B科学与技术C劳动者D社会生产力13、在社会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是()A分配B生产C消费D交换14、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政治关系B宗教关系C家庭关系D生产关系15、社会生产方式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的统一C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16、构成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是()A分配关系B交换关系的总和C消费关系D生产关系的总和 17、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A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B一定的社会形态C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18、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有,能够()A创造经济规律B消灭经济规律C利用经济规律D改造经济规律 19、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A创造经济规律B消灭经济规律C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D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20、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A阶级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B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C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D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1、政治经济学是()A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C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D研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科学E为各种经济学科提供理论基础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法国重商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重农主义E现代西方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A科学性B阶级性C实践性D发展性E开放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C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D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E是不断发展的经济科学5、人们从事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生产力E生产关系6、生产工具()A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B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C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状况的主要标志D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E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7、生产关系包括()A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分配关系D交换关系E消费关系8、生产力()A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B表示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水平C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D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E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9、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B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C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D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E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得到实现的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A是互为前提和相互决定的B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C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D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E是社会形态的两个方面1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A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B必须联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C必须联系经济基础来研究生产关系D必须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E必须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12、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B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C节约劳动时间规律D价值规律E按劳分配规律13、构成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环节有()A生产B生活C分配D交换E消费1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B任何经济规律都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C人们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经济规律D人们不能创造和制定经济规律E人们不能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15、人对经济规律的主观能动作用表现在()A能够创造经济规律B能够认识经济规律C能够改造经济规律D能够利用经济规律E能够消灭经济规律16、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A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B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地存在C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D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有阶级背景E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没有阶级背景1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方法包括()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B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C逻辑方法和历史方法D借鉴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E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些方法18、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在于()A它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武器B它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基础C它是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D掌握解决各种现实经济问题的现成答案E加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三、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及其代表人物2、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3、简述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点。
马基单选题复习政治经济学部分.doc
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精华D剩余价值论()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经济规律()3、衡量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B劳动者素质C科学技术D管理水平()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紧密联系A生产资料所有制B生产力C人们的交换关系D物质利益分配关系()5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A资本的秘密B商品的秘密C经济规律D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A辩证唯物主义理论B历史唯物主义理论C古典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华E剩余价值学说()2经济规律的特点是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D经济规律总是和人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E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3下面的经济规律中,不属于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经济规律的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E按劳分配规律()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1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2劳动形成价值,这是A劳动的自然属性B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的属性C商品经济关系赋予劳动的一种社会属性D劳动在任何经济形式下都有的社会形式()3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赢利,就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5.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要条件是()A.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的同时并存B.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同时并存C.利率、汇率和价格机制的同时并存D.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同时并存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 与商品经济对立的社会经济形态是()A.自然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国有经济二、多项选择题1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E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基础和前提()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E具体劳动是永恒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3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A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C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D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不变E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4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E等价形式()5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B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C可以是纸币D必须是金属货币E可以是信用货币()6使经济危机成为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7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A商品价值的变化B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化C供求关系的变化D纸币发行量的变化E市场垄断的程度()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A促使企业展开竞争,造成优胜劣汰B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C促使企业关心技术进步D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E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第三节一、单项选择题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中A 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B c+v是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C c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D c+m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是新创造的价值()2土地、设备、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A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B是商品价值的主要源泉C是创造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D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3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的根本目的和直接动因是为了A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4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关键是A资本家用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购买生产资料B资本家用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购买劳动力C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完全用于消费D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完全用于积累()5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属于A资本的积累B资本的积聚C资本的集中D资本的增殖()6资本主义的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的劳动报酬B工人的劳动价格C按劳分配的形式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表现在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B流通的目的不同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E价值规律的作用不同()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E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C劳动力价值下降D必要劳动时间缩短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4资本集中的实现途径有A剥削劳动者B市场竞争C剩余价值资本化D提高剩余价值率E信用活动第四节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按照顺序先后采取了A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C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D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2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售卖阶段C生产阶段D流通阶段()3资本周转速度与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C周转时间成在比,周转次数成正比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4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5下面属于固定资本正常的有形损耗的是A机器设备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造成的损耗B由于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价值贬值C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机器设备损坏D由于机器设备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贬值()6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之所以能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预付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增加了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7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C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物补偿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物替换问题()8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v+m)=ⅡcBⅠ(c+v+m)=Ⅰc+ⅡcCⅡ(c+v+m)=Ⅰ(v+m)+Ⅱ(v+m)DⅠ(v+△v+m/x)=Ⅱ(c+△c)()9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V+m)=ⅡcBⅠ(V+m)>ⅡcCⅠ(V+△V+m/x)=Ⅱ(c+△c)DⅠ(c+V+m)=Ⅰ(c+△c)+Ⅱ(c+△c)()10再生产需要两大部类之间、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这是:A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B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C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D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资本从不同角度可以区分为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E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2产业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D固定资本E流动资本()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周转速度不同C价值补偿方式不同D资本的本质不同E物质更新的方式不同()4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A不变资本数量B可变资本数量C流动资本周转速度D可变资本周转速度E剩余价值率的高低()5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在于A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B只包括生产消费,不包括个人消费C只包括资本流通,不包括一般商品流通D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一般商品流通E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包括流通过程()6下列属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因素有A应用新的科学技术B增加机器设备的数量C增加劳动者人数D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E提高劳动者的素质()7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E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8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实现B社会生产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C社会生产分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部分构成E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重商主义B ?古典政治经济学C ?庸俗政治经济学D ?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A、出发点B、对象C、主题D、核心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生产关系B、社会生产力C、社会生产方式D、物质资料生产4.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B.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 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5.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A、生产的产品B、生产工具C、劳动者的劳动技能D、劳动对象6.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A. 超越生产力的状况B.落后于生产力的状况C. 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长期稳定不变7.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经济规律是()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 社会分工B. 共同协作C.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9.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 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 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 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 .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12. 具体劳动能够创造出商品的()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交换价值D.社会价值13. 货币产生后,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外化为()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C. 商品和货币的矛盾D.货币和资本的矛盾14. 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B .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C .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15.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该种商品的() A. 必要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劳动生产率D.个别劳动时间16.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一致实现的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C.商品价格经常高于价值实现的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17.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 商品按其价值量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C. 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比例 18.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A. 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的决定性条件B. 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的决定性条件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10.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 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1.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A. 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D. 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B. 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C. 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决定性条件D.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19. 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0.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劳动过程和()A. 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 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C.价值分配过程的统一D. 价值实现过程的统一21.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把资本划分为()A. 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C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D.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2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A.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 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23.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 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 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 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 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24. 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不同,把资本区分为28. 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的内在动因是()A.资本主义竞争规律所迫使B.为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C.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D.为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29. 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是()A. 生产、运输、交换、消费B.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C.生产、运输、分配、消费D.生产、流通、分配、消费()A.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C. 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 25. 剩余价值是()A.资本集中的源泉B.C.资本周转的源泉D.26.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B. 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 D.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资本再生产的源泉)A.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 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27.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是()A. 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 获取超额剩余价值D. 降低劳动力价值30.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 剩余价值B. 资本积累C. 资本集中D.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31. 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A. 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B. 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 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D.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32.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 工人劳动的报酬B.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 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33. 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它来源于()A. 纯粹的商品买卖B. 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差额C.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34. 银行利润的来源是()A. 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的平均利润B. 银行雇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 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 存贷款利息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的余额35. 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A. 垄断资本家制定的垄断价格B. 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 垄断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D. 工人及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36.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A. 重工业优先增长B. 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增长的快些C. 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的快些D. 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孤立增长37. 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依据是()A. 社会总产品的最终用途B. 社会生产的不同规模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资本价值的不同周转方式38. 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A. 产业资本B. 商业资本C. 借贷资本D. 农业资本39.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 生产经营的国际化B. 市场交换的国际化C.资源配置的国际化D. 社会消费的国际化40. 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起来,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是()A. 混合垄断资本B. 混合公司资本C. 金融资本D. 混合公司垄断资本41.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 商品输出B. 资本输出C. 原料输出D. 劳动力输出4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是()A. 资本输出量逐渐减少B. 私人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占主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C.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逐渐萎缩D. 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大幅度提高4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 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 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 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44.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A.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C.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45.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B.维持高就业率C.保证财政的收入大于支出D. 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46.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灭了竞争B.垄断缓和了竞争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D.垄断与竞争并存4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兴起的新型国际垄断组织是()A.国际卡特尔B.跨国公司C.国际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48.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A. 生产全面社会化B. 产品的商品化C. 产品的市场化D. 市场的计划化49.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 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C.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D.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50.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A. 人们主观愿望支配行动的结果B.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C. 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规律作用的结果51. 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发达国家必须经历而落后国家不必经历的时期C. 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都必须经历的时期D. 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时期52. 消灭剥削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C. 按劳分配原则5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 发达的生产力 C. 按劳分配原则54. 下述关于“按劳分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生产的成果B. 按劳分配的对象,也要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C. 按劳分配既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又是生产资料的分配方式D. 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消费资料55.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56.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有()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E. 社会主义社会 57.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包括()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存在C.生产资料的原始公社公有制)B. 生产力一定高度的发展 D. 实行计划经济)B. 生产资料公有制 D. 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部分选择题汇编第一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物质资料的消费B.物质资料的分配C.物质资料的交换D.物质资料的生产2.政治经济学是()A.既研究政治也研究经济的科学B.研究家庭管理的科学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语D.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商品B. 物质资料生产C.生产力D.生产关系4.在生产力中,起能动作用的是()A.生产工具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生产资料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力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物质资料交换6.生产资料是()A.人的劳动和劳动资料的总和B.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总和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D.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的总和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A.社会经济形态B.社会形态C.社会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A.科学抽象法B.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方法C.唯物辩证法 .D.现代科学方法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最普遍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供求规律D.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的规律10.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11.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C.人们不能认识经济规律D.人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改变经济规律的作用12.“很多事情我们可以将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
”这段话表明()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A.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B.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C.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学中的科学因素D.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科学2.生产力()A.是人的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B.反映生产中人和自然的关系C.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D.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3.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A.劳动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 E.劳动资料4.生产关系A.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B.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C.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关系D.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5.生产资料所有制是()A.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B.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C.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D.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结果6.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7.经济规律包括()A.几个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B.由人们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创造的经济规律C.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D.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8.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9.人的劳动不同于动物寻求生存的本能活动在于它是()A.一种有目的的生产活动B.一种有计划的生产活动C.从制造和利用工具形成的D.改造客观物质对象,使其实和人类需要的一种活动1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A.生产力B.生产方式C.上层建筑D.经济基础1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A.经济规律存在的条件是客观的B.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C.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12.经济规律的特点是()A.经济规律总是和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B.经济规律是永久不变的C.经济规律不是永久不变的D.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13.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精华D剩余价值论()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生产D经济规律()3、衡量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B劳动者素质C科学技术D管理水平()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紧密联系A生产资料所有制B生产力C人们的交换关系D物质利益分配关系()5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C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A资本的秘密B商品的秘密C经济规律D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A辩证唯物主义理论B历史唯物主义理论C古典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华E剩余价值学说()2经济规律的特点是A经济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C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D经济规律总是和人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E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3下面的经济规律中,不属于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经济规律的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E按劳分配规律()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1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2劳动形成价值,这是A劳动的自然属性B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的属性C商品经济关系赋予劳动的一种社会属性D劳动在任何经济形式下都有的社会形式()3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赢利,就必须使自己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5.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必要条件是()A.价格、供求和竞争机制的同时并存B.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同时并存C.利率、汇率和价格机制的同时并存D.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同时并存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 与商品经济对立的社会经济形态是()A.自然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国有经济二、多项选择题1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E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基础和前提()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E具体劳动是永恒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3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A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C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D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不变E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4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E等价形式()5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A必须是现实的货币B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C可以是纸币D必须是金属货币E可以是信用货币()6使经济危机成为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E世界货币()7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A商品价值的变化B金属货币价值的变化C供求关系的变化D纸币发行量的变化E市场垄断的程度()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A促使企业展开竞争,造成优胜劣汰B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C促使企业关心技术进步D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E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第三节一、单项选择题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的价值中A c+v+m都是新创造的价值B c+v是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C c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D c+m是旧价值转移来的,v是新创造的价值()2土地、设备、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A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B是商品价值的主要源泉C是创造价值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D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 3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的根本目的和直接动因是为了A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4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关键是A资本家用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购买生产资料B资本家用转化为资本的剩余价值购买劳动力C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完全用于消费D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完全用于积累()5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属于A资本的积累B资本的积聚C资本的集中D资本的增殖()6资本主义的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的劳动报酬B工人的劳动价格C按劳分配的形式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区别表现在A买与卖的顺序不同B流通的目的不同C流通的起点和终点不同D流通中的媒介不同E价值规律的作用不同()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是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B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C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D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E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C劳动力价值下降D必要劳动时间缩短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4资本集中的实现途径有A剥削劳动者B市场竞争C剩余价值资本化D提高剩余价值率E信用活动第四节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按照顺序先后采取了A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C生产资本、货币资本、商品资本D商品资本、生产资本、货币资本() 2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售卖阶段C生产阶段D流通阶段()3资本周转速度与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C周转时间成在比,周转次数成正比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4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5下面属于固定资本正常的有形损耗的是A机器设备由于使用和自然力作用造成的损耗B由于科学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价值贬值C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机器设备损坏D由于机器设备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贬值()6加快资本周转速度,之所以能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B预付的可变资本增加了C实际发挥作用的资本增加了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7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B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C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物补偿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实物替换问题()8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v+m)=ⅡcBⅠ(c+v+m)=Ⅰc+ⅡcCⅡ(c+v+m)=Ⅰ(v+m)+Ⅱ(v+m)DⅠ(v+△v+m/x)=Ⅱ(c+△c)()9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V+m)=ⅡcBⅠ(V+m)>ⅡcCⅠ(V+△V+m/x)=Ⅱ(c+△c)DⅠ(c+V+m)=Ⅰ(c+△c)+Ⅱ(c+△c)()10再生产需要两大部类之间、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这是:A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B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C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D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资本从不同角度可以区分为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E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2产业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D固定资本E流动资本()3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周转速度不同C价值补偿方式不同D资本的本质不同E物质更新的方式不同()4影响年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有A不变资本数量B可变资本数量C流动资本周转速度D可变资本周转速度E剩余价值率的高低()5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在于A不仅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个人消费B只包括生产消费,不包括个人消费C只包括资本流通,不包括一般商品流通D不仅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一般商品流通E不仅包括生产过程,而且包括流通过程()6下列属于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因素有A应用新的科学技术B增加机器设备的数量C增加劳动者人数D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E提高劳动者的素质()7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动力E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8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是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和实现B社会生产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C社会生产分为第Ⅰ部类和第Ⅱ部类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部分构成E社会生产按比例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