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二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2.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
“本节课的重点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希望大家课后能继续思考,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如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要求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字数不少于500字。
2.教师详细讲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表现,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方面的变化。
“在近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了解这些变化。”
3.教师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如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2.教师对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对于这些习题,大家可能存在一些疑问。下面,我将为大家进行讲解,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具体表现及影响。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3.指导学生正确评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各种现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和影响。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3.讨论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入分析问题。
4.结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将设计以下练习题:
1.选择题: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设计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表现、原因、影响等,形成知识体系。
3.情感教育:强调经济发展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4.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客观、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表现及其影响。
(3)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案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针对难点内容的教学设想:
(1)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讲解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分析工具。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不同历史角色的立场,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2.请同学们从以下话题中选择一个,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分析
b.洋务运动在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作用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现代经济的影响
3.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认识。要求同学们认真作答,及时提交,教师将针对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和讲解。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涉及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例,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深入剖析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过程和原因。
(5)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讨论、分析中的表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意义。
3.教学策略: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活动。
-强化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图片和数据,如“洋务运动时期的工厂”、“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等,让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产生直观的认识。
2.提问:“为什么说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引导学生思考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主题内部的知识结构如下:根据上述示意图,我们可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导致我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耕织分离、纺织分离,这就为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洋务运动兴起的另外一个条件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而洋务运动兴起之后,又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洋务运动的诱导以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环境下产生与发展的,这就决定其发展历程曲折艰难。

本主题知识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如下图:由图可知,纵向看,本主题上承古代中国经济结构与特点,下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横向看,本主题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分析本课纵横古今中外,概念性强,对正处在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高一学生而言,认知上存在很大困难。

照本宣讲,不但枯燥乏味,也难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不能让学生在真实感悟中深刻理解历史。

如果在遵循教材所选择、所呈现的基本史实的前提下,通过创设新情境,将故事和相关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能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激活学生历史思维。

通过对课标的研究,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本课教学内容有了这样的理解:本课知识的内涵就是“一个变动”。

“变动前”即指鸦片战争中国固守传统经济结构,“变动中”即指自然经济的解体。

“变动后”指自然经济解体影响下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因此我补充了大量相关材料,设计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感悟鸦片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的曲折过程和近代中国农村生产生活的变迁,体会近代企业的艰难起步。

二、课程标准(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撰写一篇6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独到,论述清晰,体现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4.选择一本关于近代中国经济史的书籍,阅读其中相关章节,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借鉴意义,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2)运用案例分析、史料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内涵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图片、数据等,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详细介绍关键事件,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分析这些事件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
4.引导学生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逻辑,探讨其历史意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4.练习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纠正错误观念。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历史意义。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强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理解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探索与尝试,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变革等,学会分析其成败原因及历史意义。
4.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教学设计《历史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 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

《考纲要求》:晚晴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知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分析探究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辩证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学案教学,采用情景教学、自主学习、分析、讨论、看图、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全面、客观、辩证的认识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变化 让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①经济结构的变化 ②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的兴起。

2、教学难点:①对洋务运动作用的评价;②民族工业的特点;③对中国近代化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学案辅助教时:1课时导入新课:请将下列史实用一段话联系起来(通过图片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应用所学知识。

引入新课)西方国家经过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对外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冲击了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中国被迫走向近代化。

补充:什么是近代化?现代化:(又叫近代化)表现为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过度:中国是如何开启近代化的呢?其冲击表现为新课讲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变动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板书)合作探究一: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是指什么?其特点是什么?解体的原因表现或影响传统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点:①男耕女织(耕织结合);②自给自足;③以家庭为单位;变动二:自然经济的解体解体原因: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破坏性和建设性)内因: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和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展示材料: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短文。
2.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在其他国家的表现及其影响。
3.提醒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结构变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充分发挥教学策略的作用,关注学生的需求,创设有趣、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合作中成长,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顾已学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的整体脉络,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如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以及这些变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内容涉及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以及中国近代农业、手工业的变革。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认识这一变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导学—探究—讨论—总结”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整体脉络,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接着,我组织学生分组探究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因及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分析、归纳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兴起、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奠定了基础。
2.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4)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讲授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系统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知识;
(2)针对难点内容,通过设疑、解答、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3)注重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
(4)布置课后作业,强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3.教学评价: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特点及其影响;
(2)强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3)提出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成就与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2.教学目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1
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评价可能存在片面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同时,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教师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利用案例分析,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就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关键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辨能力。
4.结合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史料解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讲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包括鸦片战争、自然经济解体等因素。
2.详细阐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历史事件,分析它们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作用。
3.阐述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推动作用。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规律。
2.图片展示: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图片,如通商口岸、洋务运动时期的工厂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近代中国经济的变化。
3.引入实例:通过讲述近代中国某个具体经济事件或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讲述胡雪岩的经商故事,让学生对近代中国的经济状况产生兴趣。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教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4.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点评,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提高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三)小组合作
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和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形成互动式的学习氛围。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课程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然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最后,我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在课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意见。反思与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4.反思与评价: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认知能力。
5.教学内容与过程: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讲解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过程,结合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影响。同时,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展示历史事件和图片,以及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近代中国的历史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问题导向: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史。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特点和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我进行了总结归纳。我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变动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学生应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珍惜当下的发展机遇,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小结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使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5.亮点五: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教师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讲授新知
1.鸦片战争后的经济结构变动:详细讲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如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的兴起等,让学生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的历史背景。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贡献,如民族企业的兴起、新兴阶层的壮大等。
1.亮点一: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通过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设计具有时代背景的历史人物角色扮演活动,使学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同理心。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背景。
2.运用历史分析法,探讨鸦片战争后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和探究,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学会运用历史发展的视角,观察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结构问题,提高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认识到经济发展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3.针对学生回答,逐步引导他们思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原因和过程,为新课的学习设定问题情境。
(二)讲授新知
1.首先,详细讲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解体等,通过实例阐述这些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其次,讲述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介绍民族工商业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产业,帮助学生了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如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的解体等。
2.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产业。
3.掌握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变化,如土地制度的变革、农业生产的调整等。
c.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和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当前农村改革和城市化建设有哪些借鉴意义?
4.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教师应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3.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史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让学生亲自参与历史研究,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2.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不同阶段和特点,增强历史思维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分析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史料、分析史料,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分析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经济结构变动的方面,如小农经济解体、洋务运动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5.亮点五:教学策略灵活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感悟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视频、音频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近代中国经济的变迁,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利用多媒体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图片,如农村景象、城市风貌、工厂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经济结构的变动。
3.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小农、企业家、外国资本家等,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诉求。
3.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史料搜集、整理、分析和论证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教师跟进: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针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优秀教学案例
3.历史故事引入:通过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如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李鸿章的洋务事业等,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历史问题的欲望。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问题: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是什么?”“洋务企业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何曲折?”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2.分享与交流: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小组竞赛:组织小组竞赛,如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洋务企业的兴起:介绍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如清政府的内忧外患、洋务派的形成等,以及洋务企业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阐述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中的角色,以及其产生、发展和曲折的历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就特定的问题进行讨论,如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企业的兴起等。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经济形态的特点,认识各种经济形态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素养。
3.案例解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历史进程。

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4.设计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辛历程,激发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客观看待历史事件,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
1.选择题练习:请同学们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中的选择题部分,加深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基础知识的理解。
2.分析题: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如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经济等),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和影响。要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字数在500字左右。
3.案例研究:请同学们分组,选择一位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家或商业家,研究其生平及其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的作用。每组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人物简介、主要事迹、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贡献及影响。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具体表现,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认识。
-设计课堂提问,检验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反馈。
3.深入分析,拓展思维:针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列强侵略、国内政策等对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1.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
2.针对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设计相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课堂参与度。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针对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的片面性,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交融流转探索)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难点:
1.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的理解和分析。
2.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历史作用的评价。
3.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影响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主要集中在16-18岁,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史学知识和分析能力,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因果分析和评价。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近代史尤其是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可能对较为抽象的经济概念和理论感到困惑。在学习习惯上,学生普遍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
3.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问题、完成任务。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历史图片、地图、时间轴等,用于直观展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
1.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其解体过程。
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包括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等。
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其解体过程。
2.掌握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包括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系统的讲解,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讲授法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为后续的探究和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设计
4.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业完成,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表现和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讨论主题: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3.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汇报。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学习心得。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3)教师强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注和责任感。
五、作业布置
1.必做作业:
(1)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认识。
2.提出问题:通过展示资料,教师提出问题:“近代中国经历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3.学生思考: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思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外因素,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教师按照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
(2)撰写一篇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简短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字数在800字左右。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交一份300字左右的思考报告。
2.选做作业:
(1)收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史料,如图片、文字、视频等,制作成PPT或小册子,与同学分享。
(2)选取一个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份500字左右的案例分析报告。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2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教学案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考试说明】高考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知识体系】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1.原因(1)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先后输入中国市场。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2.表现(1)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与“”分离。

(2)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与“”分离。

(3)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

3.影响(1)破坏了中国的,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

(2)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动摇封建经济基础,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的窘境。

(19世纪60~90年代)(2)“洋务派”主张在不改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2.代表人物(1)中央:奕(2)地方:、李鸿章、左宗棠和。

这些人中李鸿章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3.活动(1)创办军用工业①时间:。

②目的:打出“”旗号, 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③代表:a.曾国藩b.李鸿章创办的c.左宗棠的,d.崇厚创办的。

(2)创办民用工业①时间:。

②目的:打出“”旗号。

兴办一批近代,以解决军事工业、燃料、运输方面的困难。

③代表:A.李鸿章创办的和开平煤矿B.张之洞创办的和湖北织布局.④形式:这些民用工业大多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

(3)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南洋、三支海军。

(4)兴办近代教育:创办等第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出国,开先河。

4.结果:清军在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5.影响(1)洋务派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客观上激刺了中国的发展。

(2)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它对外国的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对本国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1)列强入侵逐步瓦解中国的,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2)的刺激;(3)洋务派引进的诱导;(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程标准: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习要求: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表现,洋务运动的基本概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表现;
(2)理解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原因;
(3)探究洋务运动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史料分析、表格梳理、问题探讨、情境创设等方式学习、认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强入侵客观上推动中国的近代化,但也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2)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固守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实现民族的独立自强。

学习重点: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特点。

学习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过程:
变动一:“瘦死的骆驼”——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合作探究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

……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材料三: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出口情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三,谈谈你对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含义的理解。

(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并指出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变动二:“挣扎的帝国”——洋务运动的兴起
[自主学习一]
阅读、梳理教材:
[合作探究二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就令铁舰成形,铁路四达,果足恃欤?——郑观应材料四:洋务运动顺应世界潮流,为缩小中外差距做了最彻底的努力,实现了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缓慢地朝资本主义方向挪动,客观上为中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李时岳材料五: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企业,一为“分洋商之利”,以保护利权,并获得饷源;同时也为军用工业所需金属原料和煤炭燃料可以由自己创办的这些工业得到供给,减少对外国依赖……培养人才与工业企业和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在洋务运动期间还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洋务运动史》(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并指出其为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措施。

(2)有人说,“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但也仅仅只迈出了第一步”,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的认识。

(3)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请结合材料一、四论证该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认识。

(5)上述五段材料里,更具史料价值的是哪几段?为什么?你认为史料运用中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变动三:“初现的曙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自主学习二】
阅读、梳理教材:
[合作探究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

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专为美商的“老船坞”加工、制造船舶批零配件。

三年以后,它开始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炼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

……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进入80年代,发昌机器厂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材料二:材料三:
材料四:光绪二十一年,北京附近的通州有个武举人李福明开办了一个每天能磨成细面二百担的机器磨坊,竟被御史参奏,以“私开机器磨坊”的罪名受到惩戒。

……有些商人置买了轮船,宁愿做外国商人的附庸,挂外国的旗;还有许多官僚、商人、地主的资金存到外国的银行和洋行中。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特点的认识?分析该特点产生的根本原因。

由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知识体系]
[拓展提升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材料二:“好坏”的标准是无法判断近代化(现代化)的,和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其他过程一样,“近代化”是一个趋向,无可避免。

……“近代化”自它发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全球扩张的本性,除英国等少数一两个国家是属于自身的动力原始推进近代化之外,其他国家都多多少少是被迫实行近代化的。

近代化(现代化)不容选择,它只要求接受。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现代化”的类型及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哪些“转变”?这种“转变”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拓展提升二]
历史短文写作
主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关键词:鸦片战争、自然经济、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3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