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 整理
哈姆莱特知识点总结
![哈姆莱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84c45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1f.png)
哈姆莱特知识点总结一、人物1.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本剧的主人公,也是最复杂的角色之一。
他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年轻人,但也是一个内心深处深受痛苦和挣扎的人。
他在得知父亲被谋杀后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而母亲的再婚更是让他陷入了困惑和愤怒之中。
他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责任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最终选择了复仇,但在复仇的过程中也陷入了矛盾和挣扎中。
2. 克劳狄斯克劳狄斯是丹麦国王,并且是哈姆雷特的叔叔。
他是一个阴险、狡诈、冷血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他谋杀了自己的兄弟,并娶了兄弟的遗孀,篡夺了王位。
他利用的政治手段和欺骗,控制着国家的一切。
他是哈姆雷特的仇人,也是他的最大敌人。
3. 奥菲利亚奥菲利亚是丹麦国王波隆尼斯的女儿,也是哈姆雷特的女友。
她是一个美丽、善良、敏感的女孩,对哈姆雷特有着深深的爱。
但由于哈姆雷特的行为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她最终精神崩溃,最终自杀身亡。
4. 拉耐尔拉耐尔是奥菲利亚的哥哥,也是奥菲利亚深爱的人。
他是一个忠诚、善良、勇敢的人,但在父亲的影响下,也被卷入了政治阴谋之中。
在最后的混乱中,他与哈姆雷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终双双丧生。
5. 波隆尼斯波隆尼斯是丹麦的重要官员,也是奥菲利亚和拉耐尔的父亲。
他是一个爱女心切、精明能干的人,但也是一个善用权谋、虚伪伪善的政客。
他对女儿的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之间发生了冲突,最终也被自己的政治阴谋所害。
以上只是《哈姆雷特》中部分重要人物的简介,每个人物都十分丰富复杂,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内心挣扎。
他们的行为和选择都对剧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情节1. 谋杀《哈姆雷特》的故事从丹麦国王的谋杀开始。
丹麦国王被他的兄弟克劳狄斯所谋杀,克劳狄斯篡夺了王位,并与国王的遗孀结婚。
这一事件成为了整个剧情的引子,也是哈姆雷特复仇之路的起点。
2. 哈姆雷特的痛苦哈姆雷特得知父亲被谋杀后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他对于父亲的死亡和母亲的再婚感到愤怒和痛苦,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人生和责任。
哈姆雷特知识点范文
![哈姆雷特知识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6bb2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a.png)
哈姆雷特知识点范文《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悲剧作品,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以下是一些《哈姆雷特》的知识点。
1.剧情梗概:《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丹麦王国,围绕着主人公哈姆雷特展开。
哈姆雷特的父亲,丹麦国王,被他的兄弟克劳迪斯王后背叛并杀死。
哈姆雷特接到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这一切的消息后,决定为父亲复仇。
整个戏剧围绕着哈姆雷特如何执行他的复仇计划,以及他的内心挣扎和矛盾展开。
2.着名的独白和台词:《哈姆雷特》是以其丰富的独白和台词而闻名的。
其中最著名的是哈姆雷特的“生活还是死亡”(To be or not to be)的独白,他在这个独白中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以及面对苦难和死亡时的选择。
其他著名的台词还包括“那是一个问题”(That is the question)等。
3.哲学思考:《哈姆雷特》是一个哲学性很强的戏剧作品,其中融合了众多的哲学思考。
许多人认为哈姆雷特的独白中表达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生的意义以及对道德、伦理的思考。
例如,哈姆雷特对复仇的思索涉及到了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矛盾。
4.狂言和假装疯癫:哈姆雷特为了掩盖他的复仇计划,装作疯疯癫癫。
这一点在剧中也被广泛探讨。
哈姆雷特的疯狂言行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和疑虑,他们试图去解读哈姆雷特的真实意图。
5.雅典娜的悲剧:《哈姆雷特》是一个典型的悲剧。
悲剧中的主人公被自己的弱点所摧毁,而且最终导致自己和身边的人物的悲剧。
哈姆雷特身陷困境,他的复仇计划误导了他的思维,最终他的亲人和朋友都受到了牵连。
6.对女性角色的审视:《哈姆雷特》中女性角色的描写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乌尔里克王后和奥菲利亚被描绘成容易被操纵和影响的人物。
他们被男性角色操纵和利用,成为他们复仇计划的牺牲品。
7.对戏剧和演员的思考:《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通过剧中角色哈姆雷特和他们的经历,反思了戏剧和演员的作用。
通过哈姆雷特的表演,观众可以注意到戏剧中的人物不仅是表面的角色,还具有多重层次,可以展示出戏剧中具有智慧和深刻内涵的部分。
哈姆雷特笔记(合集15篇)
![哈姆雷特笔记(合集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c900a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c.png)
哈姆雷特笔记哈姆雷特笔记(合集15篇)哈姆雷特笔记1《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
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在莎翁的笔下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丹麦的王子,是一位有着不幸遭遇的人,也是世界文学世上的一个经典形象,他就是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出生在一个高贵的家庭,良好的出生加上教育使他成为一个天真而无忧无虑的人。
他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迪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这使哈姆雷特充满了疑惑和不满。
紧接着,在霍拉旭和勃那多站岗时出现了父亲老哈姆雷特的鬼魂,说明自己是被克劳迪斯毒死并要求哈姆雷特为自己复仇。
随后,哈姆雷特利用装疯掩护自己并通过”戏中戏”证实了自己的叔父的确是杀父仇人。
由于错误地杀死了心爱的奥菲莉亚的父亲波罗涅斯,克劳迪斯试图借英王手除掉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趁机逃回丹麦,却得知奥菲莉亚自杀并不得不接受了与其兄雷欧提斯的决斗。
决斗中哈姆雷特的母亲乔特鲁德因误喝克劳迪斯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而中毒死去,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双双中了毒剑,得知中毒原委的哈姆雷特在临死前杀死了克劳迪斯并嘱托朋友霍拉旭将自己的故事告诉后来人。
在这一出充满悲情色彩的戏剧之中,主人公哈姆雷特在面对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到底是应该默默地忍受苦难和生活的不公正苟且地活下去还是选择挺身而出反抗人世间无边的痛苦,通过斗争的方式将一切清扫,这哪一种是更加高贵的呢?这句话也值得一代又一代的人思考。
哈姆雷特相关知识点总结
![哈姆雷特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35a8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b.png)
哈姆雷特相关知识点总结剧情梗概:《哈姆雷特》的故事发生在丹麦,在此之前国王哈姆雷特去世,王位由其弟克劳迪斯篡位。
哈姆雷特接连收到了父亲幽灵的来信,得知其父亲被暗杀,并且真凶就是其叔克劳迪斯。
由于父亲的灵魂告诉了他自己去世的真相,哈姆雷特决定要报仇。
然而他内心矛盾,犹豫不决,最终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包括装疯,装傻等等,以及与莱托和奥菲莉娅的爱情纠葛,对克劳迪斯的报复。
人物关系:1. 哈姆雷特(Hamlet):主人公,丹麦王子,心思敏锐,对父亲的死很痛苦,但犹豫不决,对复仇感到矛盾。
2. 克劳迪斯(Claudius):丹麦新国王,哈姆雷特的叔父,暗杀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位成为国王,是本剧的主要反面人物。
3. 莱托(Laertes):波洛涅西亚的儿子,奥菲莉娅的哥哥,对妹妹关心备至,为了妹妹的死,他也参与了复仇的行动。
4. 波洛涅西亚(Polonius):丹麦国王的顾问,奥菲莉娅和莱托的父亲,对哈姆雷特的复仇计划起了一定的作用。
5. 哈姆雷特的母亲——格特鲁德皇后(Gertrude):哈姆雷特的母亲,她对两位丈夫的死,以及她与克劳迪斯的婚姻会引起很多争议。
6. 奥菲莉娅(Ophelia):波洛涅西亚的女儿,哈姆雷特的情人,由于挣扎于父亲、哥哥和哈姆雷特之间的矛盾而最终自杀。
7. 罗森克兰兹和基尔登斯,他们两人的原名是罗森克兰兹侯爵和基尔登斯侯爵,现在是哈姆雷特的同学和朋友,但在此次复仇之事中,却成了政变者们的职业刺客。
8. 鱼贝里克:威廉·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中的虚构人物,象征着卢梭式的“自然人”,不屑于向自己低一等的人学习。
主题:1. 复仇:整个剧情中,哈姆雷特追寻父亲的复仇之路颇具曲折性,而复仇这个主题也成为了整个剧情的主线。
2. 犹豫不决:哈姆雷特因着良知的控制和个人原则的束缚,反反复复地想要克劳迪斯为其父报仇,却又因为各种矛盾问题而迟迟不能得出决定。
3. 爱情:奥菲莉娅是哈姆雷特真正的爱情对象,然而由于哈姆雷特的矛盾和对复仇计划的重振,奥菲莉娅选择了自杀。
哈姆雷特知识点梳理归纳
![哈姆雷特知识点梳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e5cb3e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9.png)
哈姆雷特知识点梳理归纳梳理归纳《哈姆雷特》的知识点,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 背景: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 形式:五幕悲剧,共二十个场次。
- 主旨: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王向叔父克劳狄斯复仇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虚伪,展现了哈姆雷特复杂而矛盾的性格和思想。
- 艺术特色:- 塑造了一个深刻而真实的人物形象——哈姆雷特,他是一个优柔寡断、忧郁多疑、谨慎有谋、机智勤思、软弱鲁莽的复杂人物。
- 运用了丰富而生动的语言手法,如对话、独白、隐喻、反语、双关等,使戏剧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 运用了巧妙而紧凑的情节安排,如幽灵出现、戏中戏演出、假装疯癫等,使戏剧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悬念效果。
- 运用了恰当而精美的舞台效果,如黑暗、风雨、音乐等,使戏剧具有浓厚的氛围和情绪。
分析一下《哈姆雷特》中最经典的台词,但这只是我的理解,可能不够准确或全面,你可以参考其他的资料或老师的讲解。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幕第一场)这是哈姆雷特最著名的独白之一,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和死亡本质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有些事情在丹麦国里发生着,而丹麦国王却浑然不知。
”(第一幕第四场)这是霍拉旭对哈姆雷特说的话,暗示了国家政治上的腐败和黑暗,也为后面幽灵出现和复仇计划埋下伏笔。
“我要装疯卖傻。
”(第一幕第五场)这是哈姆雷特对霍拉旭和勃那多说的话,表示他为了掩饰自己复仇的目的而故意做出一些异常举动。
这也是戏剧中一个重要的主题——真实与虚假。
“诸位,请把我当作朋友看待。
”(第二幕第二场)这是哈姆雷特对来访的演员们说的话,表示他对他们比对自己身边的人更加信任和尊重。
这也说明了哈姆雷特对艺术和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理解。
“戏剧就是镜子。
它能把时代、风俗、人物都反映出来。
哈姆雷特整理
![哈姆雷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09a8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4.png)
哈姆雷特整理哈姆雷特第一幕有学问的霍拉旭是哈姆雷特的好朋友。
他和宫廷警卫马西勒斯曾在夜半看见过一个鬼魂,长得和已故的国王一样,乌黑的胡子略带些银色,穿着一套大家都很熟悉的盔甲,悲哀而且愤怒地走过城堡的高台。
一到子夜他就来了,哨兵对他讲话,他好像作出要说话的样子,但这时鸡鸣天亮了,鬼魂就消失了。
当霍拉旭向哈姆雷特讲起此事时,困惑中的王子立刻相信了,他断定这一定是父王的鬼魂,他认为鬼魂这样出现一定不会是无缘无故,说不定有什么冤屈的事要讲,尽管鬼魂一直没开口,但哈姆雷特认为父亲会对儿子说的。
于是,王于决定当天晚上和哨兵一起去守夜,好见到父王的鬼魂。
哈姆雷特焦急地等待黑夜的到来。
天刚黑,他就和霍拉旭、马西勒斯等人登上了鬼魂经常出没的高台。
月冷星稀,朔风刺骨,给鬼魂的出现更添了几分寒冷的前奏。
正当他们谈着天气的时候,霍拉旭打断了池们的谈话。
说鬼魂出现了。
哈姆雷特看见鬼魂果然和霍拉旭他们描述的一模一样,起初他又惊奇又害怕,他还祈求天神保佑他们,因为他不知道鬼魂是善是恶,更不知道它带来的是祸是福。
可是渐渐的他觉得父王的鬼魂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悲哀地望着他,好像很想跟他说话。
哈姆雷特胆子就大了起来,走向前去,望着和父亲无甚两样的鬼魂,情不自禁地喊道:“国王,父亲!”恳求他说说为什么不好端端地安息在坟墓里,却要离开那里出现在月光底下的高台上?他请鬼魂告诉他怎样才能平息它不安的灵魂。
于是,鬼魂就示意哈姆雷特跟它到人少僻静的地方去好一吐为快。
霍拉旭他们竭力劝阻哈姆雷特不要跟鬼魂去,生怕鬼魂露出狞恶的面目吓坏了年轻的王子。
但睿智的哈姆雷特早就盘算着揭开父王暴毙的秘密,怎肯放弃这样的机会?至于生命,他早就看得透了,而他的灵魂,既然也同样是永生的,鬼魂又怎能加害于它呢?所以年轻的王子突然觉得像狮子一样强悍,挣脱了霍拉旭们的阻碍,跟着鬼魂走了。
当四处无人的时候,鬼魂打破了沉默,说它正是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
鬼魂说他是被人害死的,凶手就是他的亲弟弟克劳狄斯,目的是为篡夺王位、霸占王嫂。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知识点汇总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50c2e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b.png)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知识
点汇总
《哈姆雷特》是著名戏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之一,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经典之一。
下面是对《哈姆雷特》的知识点的汇总:
1. 剧情梗概:《哈姆雷特》是一部悲剧,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父亲被谋杀后,对复仇的内心挣扎和矛盾。
整个剧围绕着哈姆雷特对伯父克劳狄斯的怀疑和复仇计划展开。
2. 主要角色:
- 哈姆雷特:丹麦王子,复仇的主谋者,内心纠结。
- 克劳狄斯:丹麦国王,哈姆雷特的伯父,被怀疑杀害哈姆雷特的父亲。
- 奥菲利娅:波洛尼厄斯的女儿,哈姆雷特的心上人,被复仇计划波及。
- 波洛尼厄斯:丹麦宰相,奥菲利娅的父亲,成为哈姆雷特和克劳狄斯之间阴谋的牺牲品。
3. 主题和意义:
- 内心的挣扎:哈姆雷特面对复仇使命,却陷入了内心的纠结和犹豫不决。
- 欺骗和背叛:剧中多个角色之间存在着欺骗和背叛,暗示了现实世界中的虚伪和不忠。
- 死亡与堕落:死亡是剧中的主题之一,反映了人性的脆弱和堕落。
4. 著名台词:
- “离此寂静之生命的震动,令我在万有之中为此休眠。
”
- “此乃国王之恶行,必当秘而不发。
”
-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
- “要么是昌盛,要么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
以上是对《哈姆雷特》的知识点的简要汇总,这部作品涉及的主题和情节非常丰富,值得深入阅读和探讨。
参考资料: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分幕主要内容梳理
![《哈姆雷特》分幕主要内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775f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e.png)
《哈姆雷特》分幕主要内容梳理第一幕:哈姆雷特的父亲丹麦国王被谋杀,他的叔叔克劳迪斯篡位并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开始怀疑克劳迪斯的罪行。
第二幕:哈姆雷特开始计划复仇,他通过戏剧表演来揭露克劳迪斯的罪行。
同时,哈姆雷特开始变得疯狂,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惑。
第三幕:哈姆雷特和克劳迪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话,哈姆雷特最终决定采取行动。
克劳迪斯发现哈姆雷特知道了自己的罪行,开始感到恐惧。
第四幕:哈姆雷特被迫离开丹麦,前往英国。
克劳迪斯计划在途中杀害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通过交换信件逃脱了。
第五幕:哈姆雷特回到丹麦,与克劳迪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决斗。
哈姆雷特最终成功复仇,但自己也受了致命伤。
在临死之前,哈姆雷特将王位传给了福丁布拉斯。
第一幕:丹麦的埃尔辛诺城堡笼罩在悲伤和神秘的氛围中。
丹麦国王,哈姆雷特的父亲,突然神秘去世,而他的弟弟克劳迪斯迅速登基,并娶了王后,也就是哈姆雷特的母亲。
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死因感到疑惑,他的疑虑在见到父亲的鬼魂后变得更加强烈。
鬼魂揭露了克劳迪斯的罪行,哈姆雷特誓言要为父亲复仇。
第二幕:哈姆雷特开始装疯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同时也在寻找确凿的证据来揭露克劳迪斯的罪行。
他邀请了一群演员来到城堡,准备上演一出与父亲被谋杀相似的戏剧,以此来观察克劳迪斯的反应。
第三幕:戏剧表演当晚,克劳迪斯被戏中的场景所惊扰,他仓皇离开,这证实了哈姆雷特的怀疑。
然而,哈姆雷特在愤怒中误杀了情人奥菲莉亚的父亲波洛涅斯。
奥菲莉亚因父亲之死而精神崩溃,最终溺水身亡。
第四幕:哈姆雷特被克劳迪斯送往英国,但哈姆雷特在途中设法逃脱,并返回丹麦。
与此同时,奥菲莉亚的哥哥雷欧提斯因妹妹的死对哈姆雷特怀恨在心,与克劳迪斯结盟,共同策划复仇。
第五幕:雷欧提斯和哈姆雷特在克劳迪斯的安排下进行了一场致命的决斗。
决斗中,雷欧提斯使用了一柄有毒的剑,而克劳迪斯则在酒中下了毒。
哈姆雷特在决斗中刺伤了雷欧提斯,并交换了剑,最终雷欧提斯中毒身亡。
哈姆雷特名句摘录
![哈姆雷特名句摘录](https://img.taocdn.com/s3/m/684db324c281e53a5802ff53.png)
哈姆雷特名句摘录决心不过是记忆的奴隶它会根据你的记忆随意更改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世上本无所谓好和坏,思想使然。
我们常装出信仰的表情和虔诚的举动,却用糖衣来包裹恶魔的本性。
成功的骗子,不必再以说谎为生,因为被骗的人已经成为他的拥护者,我再说什么也是枉然。
凡事需多听但少言;(Give every man thy ear, but few thy voice;)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Take each man's censure, but reserve thy judgment.)当悲伤来临的时候,不是单个来的,而是成群结队的。
(When sorrows come, they come not single spies, - but in battalions.)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其实世事并无好坏,全看你们如何去想。
(There is nothing either good or bad, but thinking makes it so.) 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
我可残酷,但不可无良心;(Let me be cruel, not unnatural;)我可用语言的利剑来刺戳她,但决不用真刃。
(I will speak daggers to her, but use none.)生存或毁灭,这是个必答之问题: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苛命运之无情打击,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究竟是哪个较崇高?死即睡眠,它不过如此!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那么,此结局是可盼的!死去,睡去……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啊,这就是个阻碍: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它令我们踌躇,使我们心甘情愿的承受长年之灾,否则谁肯容忍人间之百般折磨,如暴君之政、骄者之傲、失恋之痛、法章之慢、贪官之侮、或庸民之辱,假如他能简单的一刃了之?还有谁会肯去做牛做马,终生少量的邪恶足以抵销全部高贵的品质,害得人声名狼藉。
《哈姆雷特》复习材料
![《哈姆雷特》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41145513b3567ec102d8a6c.png)
高考名著阅读之《哈姆雷特》知识链接:《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
作者:英国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之一,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剧情梗概:丹麦国王神秘地死去,他的弟弟克劳狄斯登上王位,并娶了原来的王后乔特鲁德,即他的嫂子,哈姆雷特的母亲。
邻国挪威的福丁布拉斯王子乘机发兵,想报杀父之仇,并夺回割让的土地。
年轻英俊、正直善良的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
父亲的死使他痛不欲生,而母亲的孝鞋还没有穿旧,就匆匆改嫁,他感到屈辱,气愤地喊道:“就是畜生也会比这悲哀得长久些吧!”“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哈姆雷特从好友霍拉旭那听说城堡露台上连续几天都出现鬼魂,好奇心促使他们在一个阴森恐怖的夜晚登上了露台。
原来那鬼魂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
鬼魂把他引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向他诉说自己被害的经过:原来,他在午睡时,被自己的弟弟用毒药灌进耳朵而亡,他要哈姆雷特替他报仇。
怒火中烧的哈姆雷特从此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他失了一切旧的记忆,只让复仇大事留在脑海中。
哈姆雷特疯狂地爱上了首相的女儿奥菲利亚,而世故的首相波洛涅斯阻止女儿和他来往。
一天,哈姆雷特突然找到她,在她面前做出了许多癫狂的举动。
从此,宫中谁都知道王子为爱情而发疯了。
老奸巨滑的国王克劳狄斯心怀鬼态,派波洛涅斯和奥菲利亚去试探王子的心。
其实,哈姆雷特并没有疯,只是性格忧郁、优柔寡断的他看透了人世间的丑恶,不肯轻易的相信别人。
他开始对一切都产生怀疑,甚至对鬼魂的话也产生怀疑,是真?是假?对母亲又恨又爱,对鬼魂将信将疑,对生活是生存,还是毁灭?是忍受命运的折磨,还是反抗人世的苦难?仇恨一直吞啮着他的心,复仇的信念始终难忘,可他总感到敌人是那么的强大,而自己又是那么的弱小,他为不能替父报仇而感到痛心疾首。
矛盾重重的哈姆雷特在焦灼的内心和冷酷的现实之间不得安宁,濒于疯狂,他索性半真半假地装起疯来。
《哈姆莱特》知识点清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知识点清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88fac1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2.png)
高一语文必修下册(新教材)第二单元《哈姆莱特》(节选) 知识点清单6 *哈姆莱特(节选)一、重点剖析1. 在奥菲利娅的独白中,哈姆莱特过去是怎样的形象?莎士比亚为什么借奥菲利娅之口极力赞美哈姆莱特?答案:哈姆莱特过去的形象:高贵、理智、青春貌美。
莎士比亚一连用“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等七个短语,借奥菲利娅之口从不同角度来极力赞美哈姆莱特,说他近乎完人。
尽管哈姆莱特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有学识、有理想的青年,他敢于承担重任并坚持完成它。
原因: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的化身,他代表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代表着正义的力量对邪恶的封建集团的挑战。
2. 在和奥菲利娅的对话中,哈姆莱特为什么多次让奥菲利娅出家?对话表现了两人之间怎样的冲突? 答案:哈姆莱特认为,如果奥菲利娅对爱情是忠贞的,那么她出家可以保住清白;如果她是伪装的,那么她出家可以避免“生一群罪人出来”。
一方面,这是哈姆莱特装疯的表现;另一方面,哈姆莱特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诫奥菲利娅,在这样污浊的社会中很难保全自我,不如趁早避开。
但奥菲利娅对此不能理解,对哈姆莱特其他的话也不能理解,她非常伤心,觉得自己“真是受了骗了”,甚至认为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希望天上的神明能让他清醒过来。
这段对话表现了奥菲利娅与哈姆莱特之间因无法沟通而产生误解的冲突。
3. 课文中哈姆莱特的大段独白(“生存还是毁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表现了哈姆莱特对哪些问题的思考?反映出他怎样的处境和精神状态?答案:(1)这段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对两个问题的思考:一个是生与死的问题,一个是思想与行动的问题。
(2)哈姆莱特已经决定复仇,但他势单力薄,而且处于种种矛盾的漩涡之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反映出他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
4.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形成他复杂性格的原因有哪些?答案:形象: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
哈姆雷特知识点归纳总结
![哈姆雷特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3caf4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b.png)
哈姆雷特知识点归纳总结哈姆雷特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以及生动的性格描写。
下面就是一些哈姆雷特中的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剧情介绍《哈姆雷特》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丹麦王国。
当时的丹麦王是老哈姆雷特,他死后由他的弟弟克劳迪斯登上了王位。
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他的父亲鬼魂来到了临时和他说话,并且告诉他他的死是被毒死的,而且凶手是他的叔叔克劳迪斯。
哈姆雷特决定报仇,但是他的母亲前不久就已经嫁给了克劳迪斯。
为了确认他父亲鬼魂所说的事情,哈姆雷特装疯装傻,对周围的人都产生了怀疑,利用了这些人演出了很多戏剧效果。
哈姆雷特在刺探情况的过程中误杀了多诺,被遣往英国。
英国国王要求要杀他,但是他的船遇到了海盗,哈姆雷特被缴获了。
哈姆雷特回到丹麦后,克劳迪斯安排了和他表妹奥菲莉娅分手的戏剧,并最终想杀哈姆雷特。
最后哈姆雷特和他的对手拉蒂斯做了决斗,哈姆雷特在决斗中被利剑刺死,并且拉蒂斯也被刺死了。
二、主要人物1.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本剧的主人公,他性格内向,情感矛盾,充满着优柔寡断的矛盾心情。
他深受他父亲的死亡和母亲的再婚之辱的困扰,从而导致了他的心理疾病。
2. 克劳迪斯克劳迪斯是叔叔,也是哈姆雷特的反派。
他杀害了自己的兄弟,篡夺了王位,并且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
3. 奥菲莉娅奥菲莉娅是哈姆雷特的女友,她受到父亲和兄长的操控,导致了她的疯狂和死亡。
4. 拉蒂斯拉蒂斯是奥菲莉娅的哥哥,他和哈姆雷特结怨,导致了他们进行了最后的决斗。
三、主题和意义1. 挣扎和抉择哈姆雷特在剧中表现出了许多犹豫和矛盾的心情,他总是在思考着自己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个主题是整部戏剧的最核心的一部分。
2. 真理和谎言在戏剧中,真理和谎言之间的对比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
哈姆雷特在整个剧中都在站在真理和谎言之间徘徊,他不知道谁能相信,也不知道什么事情是真实的。
3. 复仇与宽恕哈姆雷特一开始便下定决心要为父亲报仇,但在过程中却犹豫不决。
整个剧中都在探讨复仇与宽恕之间的关系。
哈姆雷特故事情节梳理
![哈姆雷特故事情节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933e8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9.png)
哈姆雷特故事情节梳理
第一幕:丹麦王国。
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狄斯杀害了他的父亲,篡夺了王位并迎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吉尔德。
哈姆雷特被父亲的幽灵告知真相,他深感痛苦和愤怒,开始计划复仇,但不确定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第二幕:复仇计划。
哈姆雷特在一场戏剧表演中发现了克劳狄斯的罪行,并决定要残杀他以报父亲之仇。
但哈姆雷特却发现他自己也因为痛苦和愤怒而失控,陷入了疯狂状态。
第三幕:爱情纠葛。
哈姆雷特深爱他的朋友奥非利亚,但她父亲的死以及哈姆雷特的精神状态使这段爱情走向了失败。
同时,哈姆雷特也对吉尔德失去了信任和尊重,他认为她与克劳狄斯勾结。
第四幕:复仇的实施。
哈姆雷特制定了计划,在洛格巨人附近的草丛中刺杀了克劳狄斯。
但这个计划带来了惨痛的后果,哈姆雷特自己也失去了生命。
第五幕:悲剧的结局。
在哈姆雷特死后,丹麦王国变得动荡不安。
最后,国王的死亡和哈姆雷特的复仇导致王国的衰落。
哈姆雷特知识点
![哈姆雷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4af1d2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c.png)
哈姆雷特知识点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哈姆雷特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剧情梗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
一、剧情梗概《哈姆雷特》的剧情发生在丹麦王国。
故事开始时,丹麦国王哈姆雷特的父亲突然去世,其叔父克劳迪斯迅速娶妻继位,成为新国王。
哈姆雷特受到父亲死亡和母亲再婚的双重打击,情绪低落。
不久之后,哈姆雷特遇到父亲的幽灵,被告知自己的父亲被克劳迪斯谋杀。
哈姆雷特决定延迟复仇,通过装疯来探测克劳迪斯的心思。
在此期间,哈姆雷特与奥菲利娅展开了一段爱情,但最终因复仇的任务而分道扬镳。
剧情的高潮发生在一个戏剧表演的时候,哈姆雷特通过表演揭露了克劳迪斯谋杀父亲的事实,使克劳迪斯露出了内疚的表情。
哈姆雷特在戏剧结尾处没有立即复仇,而是选择了等待更好的机会。
最终,哈姆雷特被卷入国家政治的阴谋中,他的亲友都受到了牵连。
在最后的决斗中,哈姆雷特与克劳迪斯、拉尔提斯等人展开搏斗,最终将复仇进行到底。
然而,哈姆雷特也在这场激战中丧生,丹麦国王终于在混乱中得到了安宁。
二、人物形象1. 哈姆雷特(Hamlet):哈姆雷特是本剧的主人公,情绪复杂多变,常常陷入思考和犹豫之中。
他既是一个智慧、哲学的人,又是一个渴望复仇的儿子。
2. 克劳迪斯(Claudius):哈姆雷特的叔父,目的明确,心机深沉,是该剧的反派角色。
他通过谋杀兄弟篡位,并试图摆脱哈姆雷特的威胁。
3. 奥菲利娅(Ophelia):奥菲利娅是哈姆雷特的恋人,善良、温柔,但最终在家人和爱人的离去中崩溃。
4. 波洛尼厄斯(Polonius):哈姆雷特的父亲顾问,忠诚、老谋深算。
他受到哈姆雷特的误杀。
5. 奥西里克斯(Osricks):丹麦王室的一位侍从,在剧中扮演了一些辅助角色。
三、主题思想1. 复仇与悲剧:全剧围绕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展开,而复仇过程中的矛盾和悲剧元素成为了该剧的核心。
2. 犹豫不决与内心挣扎:哈姆雷特的犹豫行为成为剧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哈姆莱特悲剧成因整理
![哈姆莱特悲剧成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1640dd195f312b3169a513.png)
科目:外国文学班级:20112111班姓名:***学号:**********哈姆莱特命运悲剧成因整理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哈姆莱特作为一个深受广大群众爱戴的王子,他身上具备整顿局势、治理国家、报仇雪恨的能力。
然而面对着以阴险奸诈新王为代表的强大的封建势力,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他始终把这种和人民紧密相连的事业看作个人的仇恨而孤军奋战,因此,他的悲剧既是真善美与邪恶力量冲突的悲剧,也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时代的悲剧。
那么,造成这样一位悲剧形象的原因又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因该从以下两个大方面来说:第一、主观因素1、内心的双重矛盾性,在《哈姆雷特》这一不朽剧作中,哈姆雷特内心矛盾是随着为父复仇的戏剧情节逐步展开并激化的,他心怀理想又对现实的丑恶感到失望甚至悲观;向往人性的善又深信人自身有恶的深渊;想重整乾坤又因人性之恶的深重而感到回天无力;觉得人生无意义又对死后世界充满恐惧;爱奥菲莉亚和自己的母亲,又怨恨她们的脆弱等等。
这一系列内心冲突的描写展现出他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他想尽量用完美的方法解决。
但又在自己的思想怪圈中走来走去,长此以往,他变得多疑,变得瞻前顾后,渐渐丧失了果敢的品质。
在性格上,他变得忧郁,孤独,思想活跃但不够决断,语言激烈而行动上常犹豫。
这个思想上和性格上都带有某种先天缺陷的人被现实卷入尖锐的政治斗争,必然无力担负历史落在他肩头的重担,所以,这是个命运与性格的双重悲剧。
2、人文主义者本身的局限性,正统贵族出身的哈姆莱特深受几千年的教会文化影响在他眼中,一切的恶人恶行都是会激起他的愤慨的,但对于叔父克劳狄斯的恶行又该用什么手段去加以惩处呢?是用人文主义者的理性来感化他吗?他始终深深思索着,也只会在无限的自责中排解自己的忧闷。
正如他本人所说的,“我亲爱的父亲被人谋杀了,鬼神都在鞭策我复仇,我这做儿子的却像一个下流的女人似的,只会用空言发发牢骚,学起泼妇骂街的样子来”。
哈姆雷特中的好词好句摘抄
![哈姆雷特中的好词好句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c9af2405aef8941ea66e05a0.png)
哈姆雷特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一、哈姆雷特好词摘抄:1、脆弱:不坚强;不稳固。
2、泪人:形容哭得很厉害的人。
3、破旧:破敝陈旧。
4、虚伪之泪5、匆促:匆忙;仓促。
6、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
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7、吮舐:嘴吸舌舔。
8、愚妄:愚笨、无知、妄自尊大。
9、有利可图:图:谋取。
有利益可谋求。
10、了不起:同了不得11、高贵:高尚可贵,以庄严或壮丽为特征的12、伟大:十分崇高卓越13、优雅:优美高雅。
14、羞耻之心15、人类的灵魂16、驱逐:驱赶或强迫离开17、殡葬的挽歌18、结婚的笙乐19、滚滚江流20、悲苦沮丧21、郁结:指忧思烦冤纠结不解22、诱惑:使用手段引诱人做坏事23、三思而行:三:再三,表示多次。
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24、炫新立异25、盟誓:结盟立约;指盟约二、哈姆雷特好句摘抄:1、使我们这些为造化所玩弄的愚人由于不可思议的恐怖而心惊胆颤。
2、可是正像一个贞洁的女子,虽然淫欲罩上神圣的外表,也不能把她煸动一样,一个淫妇虽然和光明的天使为偶,也会有一天厌倦于天上的唱随之乐,而宁愿搂抱人间的朽骨。
3、要是你有天性之情,不要默尔而息,不要让丹麦的御寝变成了藏奸养逆的卧榻;可是无论你怎样进行复仇,不历历乱猜疑,更不可对你的母亲有什么不利的图谋,她自会受到上天的裁判,和她自已内心中的荆棘的刺戳。
4、正像年轻人干起事来,往往不知道瞻前顾后一,我们这种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免不了鳃鳃过虑。
5、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钸。
6、哈对波洛涅斯说:要是您也像一只蟹一样向后倒退,那么您也应该跟我一样年轻了。
7、要是你们到现在还没有把你们所看见的告诉别人,那么我要请求你们大家继续保持沉默。
8、即使没有旁人的诱惑,少年的血气也要向他自已叛变。
9、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0、如暴君之政,就竟是哪个较崇高,自古无返者,飘於渺茫之境:倘若他不是因恐惧身后之事而使他犹豫不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
作者:英国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爱恨情愁。
同时,哈姆雷特也是该剧主人公丹麦王子的名字。
主要角色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 ——丹麦王子。
为父王的鬼魂所困扰,要对杀父凶手复仇。
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达成了目的,整个王宫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
他最后也中了致命的毒剑死去。
克劳狄斯 Claudius ——丹麦现任国王。
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后继任了王位。
老王的鬼魂告诉哈姆雷特,他正是谋杀自己的凶手。
他罪有应得,最后死在侄子复仇的毒剑下。
鬼魂 King Hamlet (Ghost) ——哈姆雷特的父亲死后化成的鬼魂。
他被弟弟毒死时,哈姆雷特正在国外。
葛簇特 Gertrude——丹麦王后,王子的亲生母亲。
老王死后她改嫁克劳地,在莎士比亚的时代这种关系被视为乱伦,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
她替哈姆雷特误喝下了克劳地预设的毒酒,当场身亡。
波隆尼尔 Polonius——克劳地的御前大臣。
他是个出了名的老顽固,阻挠哈姆雷特与欧菲莉亚之间的爱情。
哈姆雷特总是假装呆头呆脑来戏弄他。
他躲在一块挂毯后,偷听哈姆雷特与王后的谈话时,被王子一剑刺死。
雷欧提斯 Laertes——波隆尼尔的儿子。
为了父亲和妹妹的死用剑杀死了哈姆雷特。
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剑下,尽管当时哈姆雷特没有意识到剑是带毒的。
奥菲莉亚 Ophelia——波隆尼尔的女儿。
她与哈姆雷特双双陷入爱河,但种种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们无望结合。
作为哈姆雷特疯狂复仇计划的一部分,她被他无情抛弃,加上父亲的死让她陷入精神错乱,最终失足落水溺毙。
赫瑞修 Horatio——哈姆雷特大学里的密友。
他没有直接卷入王室之间的阴谋,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传声筒,莎翁用他来烘托剧情。
他也是唯一一个活到全剧结束的主要角色。
虽然他曾扬言要自杀。
罗生克兰和盖登思邓 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都是哈姆雷特大学中的老同学。
他们被克劳地招来照看哈姆雷特。
虽然两人在剧中的作用不大,但王子很快就猜疑两人是间谍。
当国王下密令要处死远在英国的哈姆雷特时,他把名字偷换了。
于是两人在幕后莫名其妙地死去。
福丁布拉 Fortinbras——挪威王子。
在剧中只有短短的过场戏。
但他的重要性在于,全剧的最后台词由他说出,似乎象征着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阐述了剧作主题。
作品主旨《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
莎士比亚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犹豫、懦弱、多疑、没有决心的性格人物。
通过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上演了一出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性格悲剧。
哈姆雷特有几次很好的复仇机会都因为他的犹豫而错失。
最后在比剑中,随同克劳狄斯、皇后、雷欧提斯的死,自己也因中剑负毒死去。
悲惨的气氛笼罩着丹麦的王宫,阴森的风吹出血腥的气息,四具王公贵胄尸体躺在横流的血泊中。
悲剧的产生不仅仅在于人的道德伦理,人的性格或者某种外在的必然性,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不能简单的归结为悲剧主人公性格上的弱点。
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对人类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关怀,之所以迟迟没有复仇,在于他看到了“丹麦像一座监狱”的人类命运的普遍性,但是即使这样,主人公仍怀有希望,这就是我们从悲剧中所感受到的悲剧精神和力量,即为崇高。
三条线索哈姆雷特为父被谋杀篡权复仇,雷欧提斯为被哈姆雷特无意杀死的父亲波洛纽斯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其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流血复仇的情绪笼罩全篇。
三条线索以哈姆雷特的复仇为主线,其他两条为副线,交错发展而又主次分明。
其中尤其重点写了哈姆雷特一家和奥菲莉娅一家的种种纠葛。
内容简介:《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哈姆雷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丹麦王宫里,四具王公贵族的尸体躺在血泊中,满面悲伤的霍拉旭向人们讲述了那惊心动魄的故事。
事情还得回到几个月以前,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国一位年轻有为的王子,他有魄力、好思索、接近人民、对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
他正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狄斯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狄斯。
邻国挪威的福丁布拉斯王子乘机发兵,想报杀父之仇,并夺回割让的土地。
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亲的死使他痛不欲生,而母亲的孝鞋还没有穿旧,就匆匆改嫁,他感到屈辱,气愤地喊道:“就是畜生也会比这悲哀得长久些吧!”“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哈姆雷特从好友霍拉旭那听说城堡露台上连续几天都出现鬼魂,好奇心促使他们在一个阴森可怖的夜晚登上了露台。
原来那鬼魂就是哈姆雷特的父亲。
鬼魂把他引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向他诉说自己被害的经过:原来,克劳狄斯趁老哈姆雷特在花园里午睡时,把致命的毒草汁滴进了他的耳朵,并使毒液流入他的全身血管,使他的身上起了无数疱疹,最后夺取了他的生命。
老哈姆雷特要求儿子为他报仇,但不许伤害他的母亲,要让她受到良心的责备。
知道真相后,怒火中烧的哈姆雷特从此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
哈姆雷特疯狂地爱上了首相的女儿奥菲利亚,而世故的波洛涅斯阻止女儿和他来往。
一天,哈姆雷特突然找到奥菲利娅,在她面前做出了许多癫狂怪诞的举动。
奥菲利娅把王子的情况告诉了首相波洛涅斯,波洛涅斯又报告了克劳狄斯。
老奸巨滑的国王克劳狄斯心怀鬼态,派哈姆雷特的的好友波洛涅斯和他的情人奥菲利亚去试探王子的心。
其实,哈姆雷特并没有疯,只是性格忧郁、优柔寡断的他看透了人世间的丑恶,不肯轻易的相信别人。
他便开始对一切都产生怀疑,甚至对鬼魂的话也产生怀疑,是真?是假?对母亲又恨又爱,对鬼魂将信将疑,对生活是生存,还是毁灭?是忍受命运的折磨,还是反抗人世的苦难?仇恨一直吞啮着他的心,复仇的信念始终一忘,可他总感到敌人是那么的强大,而自己又是那么的弱小,他为不能替父报仇而感到痛心疾首。
矛盾重重的哈姆雷特在焦灼的内心和冷酷的现实之间不得安宁,濒于疯狂,他索性半真半假地装起疯来。
他终于明白了:世界是污浊的瘴气的集合,是长满恶毒莠草的荒园,世界就是一座大监狱,而丹麦就是其中最坏的一间。
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安排了一出戏:《贡扎古之死》,加了几段情节,把戏名改成《捕鼠机》。
台上,国王的侄子把毒药灌入国王的耳朵谋害了他,夺走了王后。
台下,做贼心虚的克劳狄斯大惊失色,起身就走,哈姆雷特证实了鬼魂的话,决定复仇。
当天晚上,哈姆雷特在去见母亲的途中,突窥见了克劳狄斯正在独自一人忏悔祈祷。
他想趁机杀了他,但因为他怕在他祈祷时杀了他,会使他的灵魂升上了天堂,而没有下手。
哈姆雷特来到母亲的卧室,母亲劝他不要再疯狂下去了。
哈姆雷特怒火中烧,他猛地拿起镜子,要母亲照照自己的灵魂。
这时帐后突然有人惊呼起来,哈姆雷特以为那偷听者是奸王,一剑刺过去,倒在地上的却是波洛涅斯。
他痛诉母亲失去了理智,当了情欲的奴隶,违背了同父亲的誓言,玷污了贞节,亵渎了爱情。
此时鬼魂又出现了,他一面鼓励王子坚定复仇的决心,一面让王子安慰他正在内心冲突中惊惶失措的母后。
误杀了躲在帷幕后偷听的首相,克劳狄斯以波洛涅斯的儿子要复仇为由,要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秘密地嘱咐英王将王子处决,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识破克劳狄斯的诡计,王子在途中偷拆开了信件,知道了其中的秘密,于是偷改了信。
第二天他们遇到了海盗袭击,哈姆雷特在混战中跳上了海盗船,后偷偷潜回国内,找到霍拉旭,把一切都告诉了他。
哈姆雷特的出走与父亲死,使善良的奥菲利亚精神失常。
她终日游荡,采花、唱歌,有一天,她想把花冠戴上枝梢,身下的树枝断了,她落入河中溺水而亡。
她的哥哥雷欧提斯从国外回来,煽动民众攻打王宫,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
老奸巨滑的克劳狄斯把一切都推到哈姆雷特身上。
他们得知哈姆雷特回国,便定计谋害他。
哈姆雷特让霍拉旭陪他去王宫,途经墓地时,就赶上奥菲利亚的葬礼。
看见情人的尸体,内心的悲愤一下子暴发出来,他失去了控制,冲过去跳进墓穴,与雷欧提斯在墓穴里打了起来。
克劳狄斯唆使雷欧提斯用毒剑与哈姆雷特决斗。
哈姆雷特不顾霍拉旭的劝阻,接受挑战。
决斗开始了,哈姆雷特占了上风。
在第一回合中,他击中对方一剑,斟上一杯毒酒,以示祝贺。
王子急于进行比赛,就把酒放在一墨守成规第二回合中王子又获得了胜利。
王后十分高兴地替王子饮下了这杯毒酒。
雷欧提斯深知他手中毒剑的厉害,一直不肯轻易往王子身上刺。
他在克劳狄斯的煽动下,一剑刺中哈姆雷特。
同时哈姆雷特手中的也刺伤了雷欧提斯。
就在这时,王后大叫着倒在地上,中毒身亡。
奄奄一息的雷欧提斯在最后一刻良心发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当众揭露了克劳狄斯的阴谋。
王子哈姆雷特举起手中毒剑用最后的一点力气刺向克劳狄斯,杀死了仇人,自己也毒性发作倒下去了。
把王位传给了福丁布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