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概论
第一章什么是哲学
1、尝试回答的途径
1)从词源上看:哲学(philosophy)
源于希腊文中philia和sophia这两个词合成,指爱智慧
“爱”:Eros指“情爱”:代表一种本能的感情冲动及浪漫的情怀,它是人类与生俱有的。
Philia指“友爱”
Agepi指“博爱”:宗教里无私的爱
我们首先要确定一点:爱智慧并不等于拥有智慧,哲学家也不等于那些已经拥有了智慧的人。
爱智慧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
(以苏格拉底为例)
也就是说,哲学称为爱智慧,所强调的是“过程”,是不定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wonder)。
2)从外延上看:哲学既不是神学宗教,也不是科学,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东西。
(罗素的观点)
第三章哲学起源
1、哲学的起源:
1)对于人类个体而言,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好奇心,起源于一种惊异感。
2)对于人类整体而言,哲学的起源:
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
所谓轴心时代,是指在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世界上的三个地方:印度、中国和希腊产生了哲学。
这三个地方像三个点一样,构成了三种文化的中心与核心。
而这一时期则被称之为“轴心时代。
”
3)中国哲学类似的思考:金岳霖在论《道》中提出3个概念
西方:“逻各斯”(logos)
古印度:“梵”(梵我同一)
中国:道
2、西方哲学起源及其概念:
1)西方哲学起源:希腊哲学(从神话时代到哲学时代,即从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古希腊人开始思考问题时以自然作为认识对象(与人的认识心理与其宇宙观有关)2)第一个哲学概念:
(1)亚里士多德:所谓“本原”(arche)就是万物从它那里来,毁灭之后又回到它那里去,万物生灭变化,惟独它不变的东西。
(2)在希腊语中,arche的两个重要含义:一个是开端,一个是主宰。
因此,也译为始
基,即是开端又是主宰。
在古希腊人看来,真正原始古老的开端也就是万物的主宰,
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3)第一个哲学问题:万物本源是什么?
第一个提出并尝试回答的哲学家:泰勒斯
4)泰勒斯:
(1)主要观点:“大地浮在水上”:水是万物的本原
为什么使用“水”而不是其他自然元素表示本原?——使用日常生活中
的感性事物来表示某种普遍一般的东西。
水的流动性、易变性、可塑性
和生命原则等等,正是化生万物的本原(arche)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
“宇宙充满了灵魂”:推动事物由本原生成变化的动力是灵魂(2)其思想带来的转变:其一,他运用理智的推理亦即理性而不是靠诗意的想象或出于
恐惧的畏惧对世界进行解释。
其二,世界上的万物变动不居,无限多样,而他尝试寻找变化
和多样背后的统一性,从“多”中求“一”。
(3)此处考点:为什么说泰勒斯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
思路:他是第一个提出……;其主要观点;其思想带来的转变(即历史评价)。
5)赫拉克利特:提出“logos”
(1)主要观点:“宇宙……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将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毁灭。
”
(2)对其评价:一方面,火的概念,突出的是运动变化的永恒性。
一切都在变化,唯有有变是不变的。
另一方面,变化也不是无迹可寻的,它有一定的尺度,而这个规定万物
变化的尺度就是逻各斯(logos)。
6)Logos:希腊语原意:所言之事
在希腊哲学中,主要的含义有三种:
指对所有东西同等真实也同等可近的客观普遍规则(赫拉克利特)
指灵魂的理性部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指一种说明,或一种表述事物本质特性的说明,即定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3、哲学起源总概:
第四章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哲学的研究对象的分类:
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通常使用的分类法)
第一部分:存在论(本体论)(ontology)
第二部分:认识论(知识论)(epistemology)
第三部分:伦理学(价值论)(axiology)
(由上到下等级增高)
第五章哲学问题一:到的起源的问题
1、伦理学诸领域
规范伦理学(关键词:义务论、功利主义、美德)
元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关键词:动物、死亡)
2、道德的起源:
1)日常生活与道德生活:
一方面,道德是人类生活的本质特征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到一些道德准则。
因此,在没有按照这些准则来行动的情况下,我们就会感到内疚,而其他人也有理由责备我们。
(关于是否应该撒谎的道德困境)
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道德要求我们作的事情似乎并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也就是说,我们的个人利益与道德要求有时候是相互冲突的。
2)格老孔(Glaucon)的论证(古代):
格老孔假设人本质上是只关注自我利益的(self-interested)。
对一般人来说,最好是能法力无边,不必担心遭受惩罚,可以随心所欲无须顾忌他人;相反,最坏的情况是,人们柔弱无力,受尽欺凌却无力还击。
因而,道德就是这两种极端情况折中的结果。
(1)格老孔的道德实验:如果有两枚这样的古各斯戒指(可以使人隐身),一枚戴在正义者的手上,另一枚戴在不正义者的手上,那么二者的行为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呢?
(2)格老孔的看法是:二者的行为不会有什么不同。
也就是说,不论一个人平时是否遵守道德要求,一旦他拥有了隐形戒指,不必再因自己做下的错事受到任何惩罚,他
都会去做他想做的事,而不是去做他应该做的事。
(3)格老孔提出的观点:一个人平时之所以会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
当人们计算一下违反道德所必须受到的代价之后,只好依照道德的规定行动。
而一个人一旦得到古各斯的戒指,他就可以完全不用担心违规会受到惩罚,也就是
说他可以为所欲为,而一定不会有任何不利的结果。
3)霍布斯的论证(近代):
霍布斯在他的著作《利维坦》中,从三个方面表达了他对格老孔的自我利益理论的同意和接受:
第一,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以自我利益为导向的(self-interested centered),尽管表满上关心他人,但其实只是关心自己;
第二,人之所以选择在社会中生活,服从某些有关的规则,只是因为他们关心自己的安全,此外,别无其他的理由;
第三,如果我们并不关心我们自己,那我们就显得很愚蠢了,霍布斯称其为“愚夫”。
因此,霍布斯关于道德起源的论证,又被称其为“愚夫问题”
4)哥梯尔(David Gauthier)的理论(现代):
哥梯尔是将“囚徒困境”引入到道德论证来处理格老孔和霍布斯问题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哥梯尔的观点:道德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每一个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彼此妥协,签订契约,并以契约的规定作为个人行为准则的一个结果。
5)柏拉图之戒与托尔金之戒:
(1)格劳孔的诘问:一个人如果在被保证了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受到惩罚之后,人们还会不会遵守道德?
(2)柏拉图的回答是肯定的:不道德的生活之所以比道德生活更坏,是因为前者终将使人心魔难扼,灵魂沦丧。
在柏拉图看来,凡有道德的人就会断然拒绝使用戒指,他们更乐意过内心和平而完整的生活,他们受道德原则的指导,不会容忍生活沦落到只剩下超凡的力量和自私自利。
第六章哲学问题二:being的问题
1、存在问题的提出:
1)神话阶段
2)宇宙论阶段:
自然哲学的理论模式:寻求万物的最终的本原,并以本原为基础,设想了一套万物的生成原理。
(本原及生成原理;宇宙生成和演化论;人类的起源以及生理、心理和灵魂的问题;社会秩序、伦理规范的形成和准则等问题)
3)本体论阶段(爱利亚学派)
爱利亚学派:重要的转折点。
它对以往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批评性总结,提出了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将早期希腊的哲学从自然哲学引向本体论,成为了后来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逻辑起点。
代表人物:色诺芬尼、巴门尼德、芝诺
4)巴门尼德:
《论自然》:一条路,是,并且不可能不-是,这是确信的道路,因为它通向真理;
另一条,不是,并且必然-不是,这一条路,我告诉你,是一条完全不能有
所思想的道路。
(女神告诉的寻求真理之路)
(1)真理之路与意见之路这两条研究的路径:
感觉——(现象世界)——非存在——意见之路
理性——(理性世界)——存在——真理之路
两条路区分体现了巴门尼德对自然哲学的批判态度,其目的就是要把人们关注的目
光从纷繁杂乱、变动不居的现象世界引向常住单一的理性世界,因为只有常住不变
的东西才是理性认识的对象。
(2)存在与非存在
巴门尼德赋予他的“存在”范畴以下五个特征或属性:
第一,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也不灭;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所以放在首位。
存在是不生的:这可以从起源上,从时间上两个方面来论证
存在是永恒的:也就是说,对于“存在”来说,没有什么本原的问题和时间的问题。
第二,存在是唯一的、是连续的和不可分的;
“存在不可分,因为它整个完全相同。
它不会这里多一些,这样便会妨碍它连结;
它也不会那里少一些,存在充盈一切。
存在的东西整个连续不断,因为存在只能和
存在紧接在一起。
”(巴门尼德“存在”与毕达哥拉斯的“数”相区分)
第三,存在是不动的;
“存在自身静止在同一地方,永远停留在那里,因为强大的必然性将它牢牢地锁在有限的范围内,使它在各个方向都一样。
”
在这一点上,巴门尼德接受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静止与运动的思想。
(考点)
静止、有限、正义、善——(巴)完善的存在
运动、无限、不正义、恶
如何理解毕达哥拉斯的经典命题:“观众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最伟大的人。
”
毕达哥拉斯认为,对一场比赛而言,在运动员和观众之间有着一种关键性、本质性的对立,即:运动员是动态的行动者、实践者;观众则是静态的观察者、思考者
这是这种对立构成了毕达哥拉斯提出这一命题的直接原因。
当他说观众是伟大的时候,他选择的是一种静态的生活,静态的世界观,对于他来说,静高于动,沉思高于实践。
第四,存在是完满的(形如球体)
“存在“有如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边都距离相等,它不应当在任何地方多一些或少一些。
既没有什么非存在妨害存在的东西相联结,也不会在这里大一些那里小一些,它完全没有任何差别,从所有方面到中心的距离都相等。
”
第五,存在是思想的对象(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被表述,只有存在才有真实的名称)思想/思维/理性——存在
感觉——非存在
一方面,思想的对象只能是存在,不能是非存在;
另一方面,存在也只能由思想把握,靠感觉是无能为力的。
巴门尼德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哲学命题:“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或“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3)存在于非存在的对立
nonbeing ≠nothing
所谓非存在,是指与存在相反的。
特征:有生有灭的、可分的、连续的、运动着的东西,因而是只能用感觉而不能用思想来认识和表象的东西。
在这里,巴门尼德所指的就是现实的现象世界。
注意:存在与非存在——中国哲学“有”与“无”
(4)对其评价:巴门尼德关于存在的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说,巴门尼德的这个唯一的、永恒的、不动的、完满的、作为思想对象的“存在”,是对
事物最普遍的属性的概括和抽象,成为西方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5)此处考点:如何理解“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思路:(1)简述两组概念的关系(2)思想的对象只能是存在,不能是非存在。
另一方面,存在也只能由思想把握,靠感觉是无能为力的。
(6)亚里士多德将存在划分为:偶然的性质“偶性”与必然的本质“属性”
第七章哲学问题三:认识与知识的问题
1、认识结构(加拿大哲学家伯纳德·朗尼根:“认识是一个动态的结构。
”)
1)认识结构:认识的主体、认识活动、认识的客体
器官——功能——活动——媒介——对象/信息
眼——视觉——看——光——颜色、形状
耳——听觉——听——空气——声音
鼻——嗅觉——嗅——空气——气味
舌——味觉——尝——皮肤——味道
身——触觉——触——皮肤——感触
意——心智、理智——思考(理解、判断和抉择)
2)认识是一个动态的结构:认识过程
(1)经验——理解——判断——抉择
(2)三重自我询问
第一重询问:领悟问题(“这是什么”、“这是怎么一回事”,或者,“为何如此”)
第二重询问:反省问题(“是否如此”)
是的,就是如此!——肯定判断
不,不是如此!——否定判断
第三重询问:衡量问题(是否值得这样做,或者,是否应该这样做)
“目标”衡量和“手段”衡量
3)此处考点:举例分析《韩非子·说林上》典故
(1)大树的遮挡——经验
第一重疑问——领悟问题(“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何如此”)
目标:要求理解一事物的内涵,它们凸显了一个人在经验到一事物而尚未理解它的
意义时所提出的询问。
(2)直接认识——理解
在第一重疑问的带动下,可以获得一个初步的但也是直接的认识。
凭借这份认识,人对所经验的事物获得了一个直接的理解,理解了这一事物的含义。
第二重疑问——反省问题(“是否如此”)
目标:确定先前的理解是否符合事实
(3)反省认识——判断
做出判断:肯定或否定自己的想法与真相吻合与否
第三个问题——衡量问题(“是否应该”)
(4)实践认识——决策
当一个人发现应该如何实践才算是有价值时,就应该当机立断,取其所当为而为之。
(5)思考:即人“经验——理解——判断——决策”并伴有三重询问的过程
另外的知识点:
1、笛卡尔:《沉思录》
将事物和对事物的认识分为两大类:可以借助感观证据知道的(经验)
可以通过普遍概念推理知道(理性)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有任何的知识,那么我们的知识究竟是根据感观的证据、抽象的推理还是这两者的结合呢?”
2、问题的转变:以康德为例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我可以知道什么”
《实践理性批判》——“我应该做什么”
《判断力批判》——“我可以希望什么”“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