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岳飞和文学作品上的岳飞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英雄形象是一个广泛存在的主题。
众多文学作品通过塑造具有英雄气质的角色,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智慧和正义感。
在这些作品中,英雄形象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不同文学作品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的英雄形象进行探讨,并分析他们的特点及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
一、岳飞——不屈抗争的民族英雄岳飞,南宋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以其忠诚、正直和勇猛的品质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英雄形象。
在《岳飞传》中,岳飞的形象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智慧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飞的英雄形象主要体现在他对抗外侮的过程中。
明知自己力量不及,他仍然毫不畏惧地带领宋军对抗强敌,坚持抗金到底。
在岳飞所处的时代,外敌频繁侵扰中国疆土,而岳飞用他的节制、机智和决断力成功阻挡了金朝的入侵,并被封为武功将军。
岳飞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他不仅是宋朝的英雄,更是中国古代英雄形象的典范。
他的形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杨家将——群英荟萃的英雄团队杨家将,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水浒传》中的一支英雄队伍,他们以其勇猛、机智和义薄云天的特点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符号。
《水浒传》中的杨家将形象丰满且丰富多样,每位将领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技能。
杨家将的英雄形象主要体现在他们保护百姓不受欺压的过程中。
他们出身底层,各自拥有过人的武艺和智谋,他们用自己的力量为百姓伸张正义,保护他们不受欺凌。
他们一起组成的英勇团队,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英雄形象的多样性,更传递了团结和互助的重要价值观。
杨家将的形象塑造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不公平和不正义。
他们的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学中最受喜爱和尊敬的英雄形象之一。
三、曹操——智勇双全的政治家曹操,三国时期魏国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其聪明、决断和果断的特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备受瞩目的英雄形象。
岳飞和文天祥:两位爱国将领形象对比分析

岳飞和文天祥:两位爱国将领形象对比分析引言岳飞和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两位备受尊敬的爱国将领。
他们在不同的时代,以坚定的意志、高尚的品德和出色的军事才能,为保卫国家、振兴中华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对岳飞和文天祥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以展现他们各自独特而又相似的特点。
岳飞:忠诚勇敢,武艺高强岳飞是北宋时期著名将领,在抵抗金朝入侵过程中傲立了一片壮丽战功。
岳飞以忠诚勇敢著称于世,他始终坚持保卫祖国、恢复中华大业这个信念,并以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制定了多次成功作战计划。
岳飞具备出色的武艺,精通刀枪剑戟等多种武器。
他善于运用地理地势进行布防,并擅长发动奇袭和埋伏战术,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中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勇气。
同时,岳飞还注重军事纪律和士兵训练,使部下备受尊敬。
岳飞的形象被广大人民群众视作坚定爱国者和卓越将领,他在保卫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文天祥:忠贞不屈,文武兼备文天祥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以忠贞不屈和高尚品德著称,并被誉为"忠臣之楷模"。
文天祥以身作则,始终奉行对国家负责、为民请命的原则。
他在面对强敌入侵和政治变革时从未低头,坚守信仰与原则,并通过诗文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担忧。
除了儒家经典外,文天祥还深入研究历史典籍、军事书籍等各个领域。
他具备优秀的军事战略眼光,善于分析形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他的军事理论对后人影响深远。
文天祥致力于振兴南宋国家,他通过政治手段、诗文作品等多种方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中代表了忠贞不屈、文武兼备的精神风貌。
对比与共通之处尽管岳飞和文天祥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他们都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爱国精神,从心底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并执着地为保卫祖国而战。
其次,两位将领都展现出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成就。
此外,岳飞和文天祥都是令人景仰和敬畏的领袖人物。
他们引领并激励着士兵们英勇奋进,使整个队伍更加团结一心。
历史上岳飞的故事有什么

历史上岳飞的故事有什么岳飞你们都认识吧,知道他的故事吗?他小时候为了上学是怎样做的呢?他怎样精忠报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位将领的故事吧。
岳飞的故事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学馆外面的旁听生岳飞,南宋着名抗金将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应募参加守边。
其后在抗金战斗中屡建功勋,历任武安军承宣使,荆南、鄂岳州制置使,检校少保。
后进封公,拜太尉,授少保,任枢密副使。
岳飞在戎马征战中写下了不少洋溢着爱国激情的作品。
他的文章如《五岳祠盟记》、《谢讲和赦表》与《奉诏移刘豫》等,皆能于刚劲质朴的语言中,间用对仗排偶句法,议论正大,诚挚感人;他的词《满江红》、《小重山》,或以忠愤之气动人心魄,或以幽怨之情感人肺腑,一直为后世所传诵。
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学馆外面的旁听生岳飞童年时,家境清贫,学习读书都是母亲姚氏找几本旧书教读,无钱买纸笔,母亲便在沙上画字教他写。
一年春天,岳飞帮助父亲岳和做完了田里的事,又去砍柴,回来的时候,发现在村侧柳林后面,开了一所学馆。
于是,岳飞便在学馆外边偷听,他发现老师书讲得非常好,向人一打听,才知老师周侗是陕西人,年已60多岁,人很精神,非但书教得好,还会教学生骑马、射箭和诸般武艺。
岳飞很想去学馆学习,可是因为家里十分贫困,于是岳飞每天做完农活后都会到学馆外偷听周侗老师讲课。
周侗老师教书的方法实在不同寻常,最重要的是内容讲解和师徒间的互相问难。
特别是对于兵法和行军打仗之学,讲起来有声有色,使人听而忘倦。
岳飞少年所处的时代是宋徽宗崇宁二年。
他从小就听父老乡亲谈论朝廷无道、外患日深和敌人的残暴,家庭又是那么寒苦,这一切激起了他爱国爱民的心志和对敌人的仇恨,读书习武的愿望也就日益迫切起来。
无奈这位周侗老师是当地几家财主费了许多心力聘请而来的,钱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老师的脾气很古怪,所收学生均要经过他的选择。
如果看不上,不管学生的家长有多大官位,送多少金银,说不收就一定不收,托谁也没有用。
岳飞

岳飞1、简介:岳飞字鹏举,汉族。
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
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
他的诗词天赋也可见一斑,其代表作《满江红》气势磅礴,流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2、主要成就:四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冲冠一怒,六郡归宋。
)第二次北伐(长驱伊洛,克复商虢。
)第三次北伐(加兵宛叶,兵进蔡州。
第四次北伐(横扫中原,破虏似虎)。
文学作品:《满江红》、《小重山》、《五岳祠盟记》人物事例汇总1、家境贫寒但爱好学习(适合作文主题归类:成长历练(目标,理想,困难与挫折);学习探索(勤奋刻苦,进取心,变通))岳飞童年时,家境清贫,少时便同父母一起下地耕作,当过地主家的佃客。
岳飞生性刚直,深沉宽厚,勤奋好学,苦练武功,曾求师于本地箭师周侗和枪手陈广,成为“一县无敌“。
他还特别爱读《左氏春秋传》和孙、吴兵法,读起来常通宵不寐。
岳飞少年时,很喜欢读书写字,可是他家里很贫穷买不起纸和笔。
一天,他出去玩的时候看见邻居家的小孩用树枝在地上画了许多格子做游戏。
他想了想,就折了几根柳枝端了一袋沙子回到家里,大声对妈妈说:“妈妈,我有纸和笔了。
”妈妈怀疑地看着他,只见岳飞把沙子倒在地上用手轻轻地抹平,然后拿起柳枝在上面一边写字一边高兴地说:“妈妈,你看这不是纸和笔吗!”妈妈看了,感动的留下了眼泪。
镜头法改造素材1:春日的阳光带着丝丝慵懒之感静静地洒在沙土堆上,折射出淡淡的金黄的光晕。
一个孩子安安静静地蹲坐在那里,手执一根柳枝,一笔一划地在沙堆上练着字。
是的,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
我们都知道他金戈铁马征战沙场时的英勇,也知道他吟咏《满江红》时的才情横溢,但又有谁知道这位流芳百世的抗金名将在童年时代是如何克服万难刻苦学习的呢?岳飞童年时家境贫寒,他需要同父母下地耕作,还当过地主家的佃客。
宋代词人岳飞与其爱国主义词作的历史意义

宋代词人岳飞与其爱国主义词作的历史意义概述岳飞(1103年-1142年)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军事家和爱国词人,他以其激情澎湃的词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历史上备受尊崇的人物之一。
本文将探讨岳飞作为一个词人如何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并分析其词作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岳飞与爱国主义1. 岳飞的背景与生平•岳飞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喜好功夫武艺。
•岳飞投身军旅并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获得官职。
•岳飞在反抗外族侵略、保卫中国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2. 爱国主义在岳飞词作中的体现岳飞在他创作的许多杰出词作中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关怀和爱国情怀,这些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 追忆往事:岳飞回顾祖国的繁荣昌盛和自己曾经的战功,提醒人们应当珍惜国家的团结和和平。
- 祈求国泰民安:岳飞通过表达对祖国繁荣稳定的期望,传达了他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渴望。
- 抨击奸臣:岳飞直言不讳地批评腐败政治和奸佞当权者,表现出他对祖国利益和正义的坚守。
岳飞词作的历史意义岳飞作为一个爱国词人,在宋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与其词作在历史上具有以下意义: - 爱国精神的典范:岳飞表达了激情澎湃、无私奉献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后世追随者们学习的楷模。
- 家喻户晓:岳飞创作的一些词作流传广泛,并被后人广为吟唱,使其崇高情感得以传承至今。
- 影响文化艺术:岳飞词作的创作风格和内容对后世文人的词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爱国主义题材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结岳飞是中国宋代著名的军事家和爱国词人,他以其激情澎湃的词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历史上备受尊崇的人物之一。
他用自己的词来表达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关怀和爱国情怀,这些词作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代表。
岳飞通过他的词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义士、忠臣爱国者与伟大艺术家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形象,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岳飞的故事

05
岳飞精神内涵及现实意义
精忠报国,忠诚担当
岳飞一生致力于抗击外敌、保 卫国家,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
他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忠诚于国家和民族,勇于担当 责任。
在今天,这种精神仍然具有重 要意义,激励人们为国家和民 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在著名的郾城之战中,岳飞亲率岳家军与金军主力决战,大败金军,收复了大片失 地。此战彰显了岳飞的军事才能和岳家军的战斗力。
培养岳家军,传承忠勇精神
岳飞非常注重培养岳家军的忠勇精神。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激励士兵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奋战。
在岳飞的带领下,岳家军形成了独特的忠勇文化。士兵们忠诚 于国家、忠诚于民族,勇于担当、敢于牺牲,成为南宋时期一 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
风波亭遇害
岳飞在风波亭被残忍杀害,年仅三 十九岁。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 被后人广为传颂。
02
岳飞的军事才能与战绩
善于治军,严明纪律
01
岳飞治军严谨,纪律严明。他强调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铁 的纪律,所部岳家军秋毫无犯,深 受百姓爱戴。
02
他注重军队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 力。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岳家军 成为一支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的 队伍。
03
岳飞的文学造诣与作品
《满江红》词作欣赏
强烈的爱国情感
词中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深深忧 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彰显出
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雄浑豪放的词风
词作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语言 简练而富有力量,充分展现了岳
飞的文学才华和豪放性格。
巧妙的艺术构思
古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

古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古代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英雄形象。
这些英雄形象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代表了勇敢、智慧和正义的象征,还启迪着后代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本文将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探讨他们的特点和影响。
一、岳飞:忠诚勇敢的抗金英雄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以极高的忠诚度和勇敢的战斗精神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
他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宋室挽词》中,后来成为许多文学作品和戏剧的主角。
岳飞的英勇事迹和他对国家的忠诚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古代英雄的理想追求和道德准则。
二、关羽:忠诚正义的豪杰形象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他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得到了详细的描写和塑造。
关羽以他的忠诚和正义而获得了人们的尊敬,他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标志性英雄形象。
关羽勇武善战,对朋友忠诚,对敌人狠辣,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古代侠义精神和忠诚度。
三、杨家将:孝顺勇敢的忠臣形象杨家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另一个重要的英雄形象。
他们是宋朝时期杨业的家族成员,以其忠诚勇敢和孝顺而闻名。
杨家将在《水浒传》中被描绘为抗击暴政的英雄,他们的形象成为了中国古代正义与抗争的象征。
他们以其对家族和国家的忠诚,为人们树立了道德的榜样。
四、武松:正义果敢的英雄形象武松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经典英雄形象,他是《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武松勇敢果敢,敢于正义斗争、扶危济困。
他以其聪明智慧和勇敢无畏的精神,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标志性的英雄形象。
他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对正义和勇气的追求。
总结: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英雄形象不仅代表了人们对勇气、智慧和正义的追求,也为人们树立了道德和价值的楷模。
岳飞、关羽、杨家将和武松等英雄形象,通过他们的忠诚、正义和勇敢,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永恒的经典形象,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报恩国士——岳飞的英雄传奇

报恩国士——岳飞的英雄传奇岳飞,南宋贵族出身,文武双全,是一位备受尊重和爱戴的爱国将领。
他曾经带领着宋军在历史上著名的重要战役——黄梅战役中打败了北方的入侵者金兵,扬我国威,成为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岳飞出身于南宋的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
他自幼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决心,一直渴望成为一名出色的将军,为国效劳。
在十八岁的时候,他便通过严格的选拔考试进入了南宋的军队,并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岳飞制定的“伍子胥兵法”更加重视士兵的体验,尤其是在营地里。
而不仅仅是在战场。
这一点非常难得,也让他的队员们感激不尽。
在他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之后,岳飞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逐渐成长为一名极具威望的将领。
他在战场上表现出的出色的指挥和领导能力,使得他的部队逐渐成为南宋军队中的中坚力量。
然而,在岳飞晚年的时候,南宋朝廷被欺骗,几近灭亡。
这时,他毅然决定带领着自己的部队,与北方入侵者作战,保卫祖国的领土。
在他的领导下,宋军在黄梅战役中大获全胜,彻底粉碎了詹事立的背叛,打退了北方入侵者,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定。
岳飞的英勇事迹让人们对他充满敬佩和感激。
他的忠诚和勇敢深入人心,成为后人崇拜的对象。
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南宋政府还把岳飞追封为“武穆王”,以示其英勇无比的事迹。
在后世的文化中,岳飞被奉为英雄和国士。
他所创立的文武思想和伍子胥兵法,也成为后世许多士人思考和研究的对象。
他的故事在史书和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传播,一直流传至现在。
岳飞的影响力也在后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被奉为抗争外敌的英雄,也是中华文化中最令人钦佩的国士之一。
总之,岳飞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作用的人物。
他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贡献无法估量,他的英勇事迹和忠诚精神也让人们一直敬仰和缅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岳飞的精神,弘扬国家尊严,践行我们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
壮志未酬身先死 千古奇冤“莫须有”——历史上的岳飞和文学作品上的岳飞

写有充满爱 国主义思想的诗 文 , 满江红》 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在所有 关于岳飞的戏 曲、 如《 《 等 小说 、 奇 中, 传 思想
性和 艺术性最 高的 大概要数李梅 实草创 、 冯梦龙详定的杂剧《 忠旗》 作者通过巧妙 的艺术加 工从 各个 方面展 精 了,
示 了岳 飞 的刚 强 威 武 的 形 象 。 关键词 : 飞; 岳 民族 英雄 ; 国主 义 思 想 ; 忠报 国 爱 尽
中图分类号 : 0 . 1 6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84 2 1 )30 5 -3 17 - 6 (0 2 0 - 40 7 0
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々 夺 串 ÷ 々 夺 夺 幸 寺 牵 夺 夺 夺 夺 争 寺 串 ÷ 寺 . 夺 孛 寺 牵 夺 ÷ 夺 争 争 争 夺 夺 夺 牵 夺 寺 夺 幸 ‘> 夺 夺 争
在我 国漫长 的历史 长河 中 , 出现过许许 多 多 的杰 出人 物, 他们 为创 造 中华 民族灿 烂 的 历史 做 出过 重 要 贡献 , 成 为 民族 的骄 傲 , 备受 后人称颂 。他 们 中的许 多 人经 过 民间 传说 、 话 、 评 小说 、 曲的传播 , 已是家 喻户 晓 、 孺 皆知 戏 早 妇 了。但 是 , 学形象 和 历史 人 物 必定 有 明显 的差 异 , 文 因为 文学 形象 寄托着人 们 的理想 和作 者 的爱憎 :鞠 躬尽 瘁 , “ 死 而后 已 ” 的诸 葛亮 , 并不 能“ 呼风唤雨 ” 神 机妙 算 ” “ 度 “ ;性
第1卷 1第 3Leabharlann 漯河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岳飞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

岳飞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岳飞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为朝廷杀害。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人。
南宋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他精通韬略,也精于骑射,并长于诗词、书法。
他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他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以身作则体恤部属,岳家军有“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虏”的军纪。
连金军也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
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宋金时期,金灭辽、灭北宋占据中原,又频繁发动南侵战争,所到之处烧杀淫掳,许多城市重镇经金军洗劫,几成为空城。
给国家、民族带来巨大灾难和痛苦。
因此,抗击金兵,收复中原,是时代的要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宋史》称岳飞“忠愤激烈,议论持正”,所言颇当。
岳飞形象的历史演变与文学再创

岳飞形象的历史演变与文学再创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将围绕着岳飞形象的历史演变与文学再创展开讨论。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民族英雄,他在南宋时期抵抗外侮、担当国家重任的英勇事迹备受赞誉。
然而,对于岳飞形象的塑造和传承并非始终如一,经历了多个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其形象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岳飞形象的历史演变、岳飞形象的文学再创与传承以及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将逐步深入探讨不同阶段对于岳飞形象的呈现方式和审美观点,并分析背后产生这些变化原因。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岳飞形象在历史和文学中的演变过程,探讨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如何随着时代与社会环境发生转变。
同时,在明清以及近现代文学中对于岳飞形象的再现与塑造中,我们也将关注文学创作对历史形象赋予新的内涵和价值。
最后,我们将总结各个时期对岳飞形象的影响与塑造,并思考这些观点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意义和启示。
2. 岳飞形象的历史演变:2.1 岳飞的早期形象:岳飞(1103年-1142年),是宋代著名的抗金名将。
他出生于寒微之家,但自幼立志报国。
岳飞从军后,以其勇猛无畏和对抗金朝的坚定决心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岳飞在初期形象中被描绘成一个英勇而忠诚的将领,为保卫祖国而不惜牺牲一切。
2.2 岳飞在宋代文学中的形象塑造:在宋代文学作品中,岳飞的形象逐渐被放大和美化。
《宋史》是一部详细记载了岳飞事迹的官方历史书籍,对岳飞进行了正面评价,并强调他对抗金朝的贡献。
同时,在各类文学作品中,岳飞也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超凡能力和忠诚精神的英雄人物。
他被描绘成一个智勇双全、义薄云天的形象,使读者们对他产生敬仰之情。
2.3 岳飞在明清小说中的再创与传承:到了明清时期,岳飞的形象进一步被发扬光大。
在明代的小说《岳飞传》中,作者王世贞通过深入研究岳飞历史,将其形象描绘为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和正义感的英雄形象。
这部小说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岳飞抗金事迹,并以宏伟的叙事和激昂的语言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岳飞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岳飞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其中岳飞可谓独树一帜。
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以其忠诚、聪明和勇气闻名于世。
岳飞在南宋时期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民族英雄的代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岳飞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岳飞生于北宋的一个军人家庭。
他自幼聪慧过人,对军事策略和战斗技巧充满了兴趣。
年轻时,他加入了宋朝的军队,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他的领导下,宋朝军队在对抗来犯的辽国入侵中屡战屡胜,岳飞凭借其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广大士兵和人民群众的尊敬。
岳飞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是对抗金国的战斗。
当时,金国的势力不断扩张,对北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然而,岳飞决心要保卫祖国,他带领自己的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战斗。
在一次著名的战役中,岳飞所率军队在太行山中陷入重围,但岳飞却巧妙地利用地形,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的战术和军事才能令人叹为观止,使他备受赞誉。
然而,尽管岳飞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并非没有遭受挫折和背叛。
在他最辉煌的时刻,岳飞却因被一些内宦官的嫉妒和政治斗争所牵扯,被当时的朝廷派人逮捕,并最终以“谋反”的罪名被处决。
这一事件震惊了全国人民,因为人们对岳飞的忠诚和爱戴远远超出了政府所想象的范畴。
然而,即使岳飞英勇的生命被夺去,他的事迹和精神仍然流传至今。
他的忠诚和无私精神激励着无数的后代。
他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是中国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此外,岳飞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人物。
他的形象经常出现在历史文学作品、电视剧和电影中,他的故事也成为了许多人的启示。
他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英雄形象,也代表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他的名言“精忠报国”成为了中国国民的座右铭,被广泛传诵。
岳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事迹和精神灵感激励着人们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和理想。
他的故事提醒着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守信念,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总之,岳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英雄人物。
他的忠诚、勇气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中国民族英雄的代表。
岳飞英雄形象在《宋史》和《岳阳楼记》中的对比

岳飞英雄形象在《宋史》和《岳阳楼记》中的对比引言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崇的抗金名将,他的英雄形象在《宋史》和《岳阳楼记》两部作品中被深入描绘。
《宋史》是由南宋末年的编纂者撰写的一部官方史书,试图将岳飞塑造成一个符合官方观点的英雄形象。
而《岳阳楼记》则是岳飞的亲信好友范仲淹所写,旨在展现岳飞作为真实英雄的形象。
两部作品在塑造岳飞英雄形象的手法和透露的观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两部作品中岳飞的形象,探讨岳飞英雄形象在《宋史》和《岳阳楼记》中的差异。
正文H1: 岳飞的官方形象在《宋史》中的呈现H2: 盛赞岳飞的战功和忠诚《宋史》中呈现的岳飞形象主要突出了他在抗金战争中的战功和忠诚。
他多次率军为国家抗击金兵,功勋卓著。
《宋史》中通过详细记载他的战功,将他塑造成一个勇敢无畏、对国家充满忠诚的英雄形象。
历史中著名的战例如他的镇江之战、徐州之战等都被生动地描述出来。
他的反金义举成为南宋抗金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这也被《宋史》充分记录,以彰显他的英雄身份。
H2: 有限反叛形象的掩饰尽管《宋史》试图塑造岳飞的英雄形象,但也掩饰了他的反叛性格。
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对朝廷的统领并不完全服从,他曾经多次对朝廷的命令不予理睬,甚至有时候凭自己的决策行动。
然而,《宋史》并没有深入描述这方面的事实,而是强调了他的忠诚和奉命行事的形象,以维护朝廷的统治。
这使得《宋史》中的岳飞形象更加偏向官方的英雄形象。
H1: 岳飞的真实形象在《岳阳楼记》中的展现H2: 以正面角度展现岳飞的坚持和忠诚《岳阳楼记》中展现的岳飞形象更为真实,鲜明地展现了他的坚持与忠诚。
范仲淹在文中深入描绘了岳飞坚守岳阳楼、坚持抗金的事迹,表现出他的忠诚于国家和保卫家园的决心。
通过范仲淹的笔墨,读者能够感受到岳飞勇往直前、顾全大局的英雄气概。
H2: 揭示岳飞的将军风采和人性光辉《岳阳楼记》中所展示的岳飞形象不仅体现了他的将军风采,还展现了他的人性光辉。
文中描述了他对士兵的悉心关怀,对家庭的深情厚意,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岳飞

文学历史人物素材之岳飞一、人物介绍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2],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
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
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3-4]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另有《岳忠武王文集》传世。
二、艺术造诣岳珂《鄂国金佗稡编·鄂王家集》收录的岳飞诗文有律诗《题翠岩寺》《寄浮图慧海》,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题记《五岳祠盟记》《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东松寺题记》《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
宋人赵与时《宾退录》还收有岳飞绝句《题青泥市寺壁》。
《满江红·怒发冲冠》一词在南宋晚期的《藏一话腴》、《鹤林玉露》中都有记载,此词从明代开始广泛流传。
岳飞简介英雄事迹(精选5篇)

岳飞简介英雄事迹(精选5篇)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号鹤卧先生,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抗金将领和民族英雄。
岳飞在短暂的一生中,以其杰出的军事才华和坚定的忠诚精神,成为中国历史上备受尊崇的民族英雄之一。
下面将精选五个重要的岳飞事迹介绍给大家。
第一篇:岳飞早年英勇善战岳飞出生于中国北方的河南省,自小聪明过人,酷爱武术和军事。
年少时,他便表现出出色的勇敢和天赋。
在和金国的战争中,岳飞展现了他的天才战略家才能。
他带领士兵们经过艰苦的训练,并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岳飞的军事才华逐渐在南宋朝廷中备受重用。
第二篇:岳飞抗金力战河北南宋时期,岳飞主导了一系列抗击金国入侵的战斗。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率领三万南宋军队抵抗金国十万大军的合肥之战。
岳飞以出奇制胜的战术将金国大军击溃并全歼其主力。
这场胜利让南宋朝廷和全国人民对岳飞刮目相看,他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楷模和民族英雄。
第三篇:岳飞反对议和的忠诚精神尽管多次取得重大胜利,岳飞却遭到了南宋朝廷的不信任。
宋高宗过于妥协地与金国签订了一系列的和约,岳飞对此深感不安。
他受到金国的不断侵略,却无法得到朝廷的支持。
面对朝廷的背叛,岳飞坚定地反对这种姑息妥协的做法,提出了“钧天独厚”的对金抗战方案。
岳飞的坚持和忠诚精神令人们敬佩。
第四篇:岳飞被奸臣陷害由于他坚持自己的原则,岳飞逐渐成为南宋朝廷内部派系的眼中钉。
奸臣秦桧对岳飞心怀不满,在他的操纵下制造了一系列的诬告和陷害。
最终,岳飞被朝廷逮捕,并被关押在湖州豪宅中。
岳飞对自己的忠诚和国家的忠诚从未动摇,他面对着严酷的生活和无尽的苦痛。
第五篇:岳飞不屈的英雄性格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即使岳飞被囚禁,他从未放弃对国家的忠诚。
他不遗余力地通过写下《岳家军箴》和其他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忠诚与抗金的决心。
然而,在1142年,岳飞被秦桧下令处死,他英勇的一生就此落下帷幕。
岳飞的牺牲精神和不屈的英雄性格鼓舞了后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坚忍不屈的典范。
宋代文学中的豪杰形象:岳飞与文天祥的名将风范

宋代文学中的豪杰形象:岳飞与文天祥的名将风范摘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而又动荡的时期,同时也孕育了许多令人钦佩和记忆深刻的英雄人物。
本文将重点探讨宋代文学中两位著名的豪杰形象,岳飞和文天祥。
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崇高于众,成为了后世的楷模,并通过各种文学作品被流传至今。
1. 岳飞与文天祥:简介1.1 岳飞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号武穆,是北宋末年抵抗外族侵略最有影响力的将领之一。
他在南方岭南地区组织民兵军队,与金朝进行多次较量,并取得多次战胜。
然而由于宫廷政治斗争以及被忌惮的功勋,他最终遭到北方官员所谋害。
1.2 文天祥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子厚,号长卿,是宋理宗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将军。
他在南宋末年曾多次抵御元朝的入侵,并以忠诚于国家、勇敢无畏而著称。
然而,由于坚持正直和批评当时政府的不法之举,他最终被流放至福建。
2. 岳飞与文天祥:文学形象2.1 岳飞岳飞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描述成英勇果敢、忠诚正直的典范。
他身上所具有的军事天赋和对大局思考的能力,使得他能够胜任重要的军事任务。
同时,他对国家利益和民众生活安危的关注也深深感染了后人,并反映在许多戏剧、小说和诗歌等作品中。
2.2 文天祥文天祥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奉公守法、信念坚定的楷模。
他不仅以出色的军事统帅才能闻名,还表现出了对道义正义的追求和保护百姓安居乐业的担当精神。
这些特质使得他成为后世文人崇拜的对象,也激发了许多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
3. 岳飞与文天祥:对后世的影响3.1 岳飞岳飞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他被视作中国抗击外族侵略的英雄,并以他奋不顾身、忠诚无私的精神勇气,影响着子孙后代。
岳飞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描绘和赞美,塑造了他坚毅勇敢、爱国至上的形象。
3.2 文天祥文天祥以其不屈不挠、坚持原则的信仰和行动影响着后人。
他在政治、军事以及文学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得他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和文化象征。
岳飞与文天祥两位抗金英雄的崇高精神

岳飞与文天祥两位抗金英雄的崇高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岳飞和文天祥是两位备受推崇的抗金英雄。
他们以其崇高的精神和英勇的行为,成为了后世人们敬仰的榜样。
本文将从他们的背景和成就以及他们所展现出的崇高精神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两位英雄。
一、背景与成就岳飞,南宋时期的名将,出生于今天的浙江丽水。
他在庆历元年(1041年)开始跻身军界,六年后,他在大观元年(1048年)出任岳州(今湖北岳阳)长史,主管边疆。
岳飞在不断与金军作战过程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战略才能和军事天才。
他主张以小巧灵活的队伍进行游击战,取得了多次重要胜利。
岳飞曾率军攻占金军的一座军事重镇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被誉为“拔山盟主”。
文天祥,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出生在现今福建福州。
他在政治和文学上都有着卓越的才华。
文天祥在官场中虽经历过种种挫折,却从未放弃对国家的忠诚。
南宋灭亡后,他被金军俘虏,但他坚决拒绝向敌人低头,并在金军的牢狱中写下了著名的《大学士书》。
文天祥义愤填膺的力挽狂澜的精神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崇高精神的体现岳飞和文天祥都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崇高精神。
首先,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是可见的。
岳飞一生都以国家利益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在抗金战争中几次建议朝廷采纳适应国情的政策,但遭到了朝廷的冷落与误解。
然而,他从未因此而灰心丧志,仍然全心全意地致力于为国家谋划,为国家尽忠。
文天祥也是一样,他明知被金军囚禁将导致死亡,却仍然坚决不屈服于外敌,毫不犹豫地舍命保国。
其次,岳飞和文天祥都表现出了拼搏不息的精神。
尽管岳飞和文天祥都曾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他们从未停止战斗,从未放弃对抗敌人的意志。
岳飞多次创造了奇迹般的胜利,而文天祥则用他的才华和能力以及坚定的信念继续为国家呐喊。
他们的精神鼓舞了许多人继续战斗下去,成为了中国抗金战争的象征。
三、崇高精神的影响岳飞和文天祥的崇高精神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事迹被广泛流传,深深地激励着后来的人们。
壮志未酬身先死 千古奇冤“莫须有”——历史上的岳飞和文学作品上的岳飞

壮志未酬身先死千古奇冤“莫须有”——历史上的岳飞和文学作品上的岳飞石剑【摘要】作为民族英雄,岳飞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尽忠报国”的思想和行为.他不仅武力过人,也不乏文采,写有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诗文,如《满江红》《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等.在所有关于岳飞的戏曲、小说、传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大概要数李梅实草创、冯梦龙详定的杂剧《精忠旗》了,作者通过巧妙的艺术加工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岳飞的刚强威武的形象.【期刊名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11)003【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岳飞;民族英雄;爱国主义思想;尽忠报国【作者】石剑【作者单位】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校,河南驻马店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他们为创造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做出过重要贡献,成为民族的骄傲,备受后人称颂。
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民间传说、评话、小说、戏曲的传播,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
但是,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必定有明显的差异,因为文学形象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作者的爱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并不能“呼风唤雨”“神机妙算”;“性度恢廓”“折节容下”的周公瑾也不是心胸狭隘、嫉贤气死的。
可是,由于文学的特殊作用,文学形象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因而影响也就更大些。
又由于历史久远、资料有限,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有时会合二为一,分不清彼此,甚至会互相代替。
谈起岳鹏举,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雄心伟业,足够后人顶礼膜拜的,但十二道金牌班师还朝,风波亭坐以待毙的“愚忠”悲剧却给他身上涂上了一层“奴性”的色彩。
历史上的岳飞和文学作品中的岳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岳飞字鹏举,谥武穆,封鄂王,河南汤阴人士,是我国南宋初期最著名的民族英雄。
他出身农家,当过佃农,从二十岁起,先后三次从军入伍,投身于抵抗女真贵族举兵南犯的反侵略战争中,三十二岁因功被封为节度使,三十九岁遇害身亡。
历史上岳飞是谁

历史上岳飞是谁岳飞,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历史上岳飞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上岳飞的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
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
南宋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
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
南宋中兴四将之首脑。
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杀害。
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岳飞的军事思想岳飞是中国古代治军的楷模,“岳家军”成为一时的典范。
他虽然没有军事论著传世,但从其散见于史书篇牍中的论述和军事实践,可看出岳飞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前人在总结岳飞的治军思想时指出有六个方面:贵精不贵多;谨训习;赏罚公正;号令严明;严肃纪律;同甘苦。
这六方面的核心便是以严治军。
由于岳飞严于治军、善于治军,故“岳家军”战斗力强,“皆可以一当百”,金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家军”为当时一些将帅所叹服,而且也为后世一些名将所效法。
如明代名将戚继光亦以岳飞为榜样,练就了抗倭劲旅“戚家军”。
岳飞在作战中不仅强调要有勇敢的精神,而且更为重视谋略的作用。
早在岳飞为张所部下时,张所素闻岳飞“勇冠三军”,便问他:“汝能敌几何?”岳飞回答说:“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
他列举春秋晋国“栾枝曳柴以败荆(楚),莫敖采樵以致绞”为例,认为此“皆谋定也”。
所以,岳飞进一步肯定了谋略在作战中的作用。
他说:“谋者胜负之机也。
【精品】岳飞(精品)

【精品】岳飞(精品)岳飞,字鹏举,号吴庄,福建福州人,北宋将领和爱国诗人。
岳飞出生在十一世纪初,他的父亲是个文人,母亲也是个有见地的女子。
岳飞在家里接受了严格的教育,从小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勇气。
岳飞的父亲曾经是北宋宰相,但由于批评新政的言辞过激,被贬到福建。
因此,岳飞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城镇。
岳飞从小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时常向家人表示要保卫家乡,保卫边疆。
北宋后期,防线不断收缩,危局愈加明显,边境频繁受到来自契丹和西夏的入侵。
这时,岳飞已经成为一名训练有素的将领。
他先后在靖康之耻和抗金战争中表现出色,被誉为“北宋军中无出其右”的将领。
岳飞是个有组织合作能力的领袖,他在抗金战争中主持策划了一系列有影响的作战行动。
其中最著名的是“连环计”,他以少胜多,大败金军。
岳飞击败金军后,迅速占领了许多战略要地,很快取得了抗金的关键性胜利。
战胜敌人不仅需要英勇,更需要智慧和勇气。
岳飞不仅善于指挥作战,而且也擅长撰写文学作品。
他的文章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民族精神的赞美。
闻名于世的“满江红”就是他所写的一首振国士气的诗歌。
然而,岳飞的成功和威望也引来了许多敌人。
一些官员和权贵嫉恨他的声望,他们误认为抗金战争已经结束,想将岳飞除掉。
于是,他们编造罪名,将岳飞送到南京降服。
岳飞死后不久,南宋政府认为,岳飞确实是一个英勇无畏,有功于国的忠臣,追封他为“武穆王”,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庙宇以表纪念。
岳飞儿子岳云也成为一名将领,皇帝敕封他为“文敏大将军”,柴荣统帅宋军时,他屡次击败了金军,为宋朝观波立威。
们撰写了《大象新垣》、《渔家傲》、《让胡路近》等传颂千古的作品,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
他的故事启示我们,为了民族大义,必须勇往直前,不害怕牺牲。
同时,也需要智慧和勇气,想方设法战胜敌人。
简而言之,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国心,我们就能做到像岳飞一样,勇往直前、英勇无畏地为了我们热爱的祖国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寺・÷・争・争・・争・寺・—}・・}・・}-÷-÷・幸・幸・幸・幸・・}-÷-・}・+・÷・÷・÷・夺・・争・+・t}・÷-‘}・÷・÷・÷・÷・+・・}・・}・t}・÷・÷・÷・—}・串・}・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杰出人 物,他们为创造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做出过重要贡献,成 为民族的骄傲,备受后人称颂。他们中的许多人经过民间 传说、评话、小说、戏曲的传播,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了。但是,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必定有明显的差异,因为 文学形象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作者的爱憎:“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的诸葛亮,并不能“呼风唤雨”“神机妙算”;“性度 恢廓”“折节容下”的周公瑾也不是心胸狭隘、嫉贤气死 的。可是,由于文学的特殊作用,文学形象更易被理解和 接受,因而影响也就更大些。又由于历史久远、资料有限, 文学形象和历史人物有时会合二为一,分不清彼此,甚至 会互相代替。谈起岳鹏举,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血”的雄心伟业,足够后人顶礼膜拜的,但十二道金牌 班师还朝,风波亭坐以待毙的“愚忠”悲剧却给他身上涂 上了一层“奴性”的色彩。历史上的岳飞和文学作品中的 岳飞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一、历史上的岳飞
岳飞字鹏举,谥武穆,封鄂王,河南汤阴人士,是我国 南宋初期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出身农家,当过佃农,从 二十岁起,先后三次从军人伍,投身于抵抗女真贵族举兵 南犯的反侵略战争中,三十二岁因功被封为节度使,三十 九岁遇害身亡。其间转战南北屡建奇功。先后平流寇复 民安,瓦解洞庭湖,三次进军中原,战斗在抗金斗争的最前 线,为使东南半壁的各族人民尽町能地免遭蹂躏和涂炭, 保卫高度发展的封建生产方式及封建文化做出了杰出的 贡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岳飞以卓越的军 事才能名扬天下,连宋高宗赵构也称赞他“身先百战之峰,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石剑(1970一),男,驻马店泌阳人,驻马店高级技工学柱讲师,研究方向为人文哲学。
万方数据
第3期
石剑:壮志未酬身先死千古奇冤。莫须有”
55
辜的百姓免遭女真铁骑的践踏,而且也保护了当时比较先 进的生产方式(比之女真族统治区域来说)的发展。岳飞 的坚决抗金和赵构的以战求和发牛了强烈的冲突,但是, 不论内部和外部环境如何恶劣,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着 抗击女真铁骑、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政策,进行着艰苦卓 绝的斗争,其抗金实践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一实践中对以 赵构、秦桧为首的投降派的斗争也是史有所载的。早在南 宋f朝建屯初年,岳飞二次从军之时就上书赵构“愿陛下 乘敌穴未固.亲率大军北渡,则将七作气,中原可复。”并指 责当政的黄潜善、汪伯彦之流“有苟安之渐,无远大之略, 恐不足以系中原之望,虽使将帅之臣戮力于外,终无成功” 终闲官小职微而“以越职夺官!J1”;在宋会首次议和之时, 岳飞对投降派的斗争更是最激烈也最为赵构、秦桧所痛恨 的。他多次指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待”。对炙手可 热的秦桧的指责更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相臣谋国不 臧.恐贻后世讥议。”在《谢讲和赦表》中他不仅对已举行 了的投降仪式根本不予承认,而且还表示“臣愿定谋与全 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 当令稽颡以称藩”;岳飞的大力抗会活动虽然受到了赵构 一伙的种种限制,但正是由于对“措置班师”这一密旨的 不予理睬才取得了收复颍昌(今许召)、郑州、河南府(今 洛阳)等地,大破金兵于郾城的巨大胜利。十二道金牌班 师之说历来为人崇信,其真实性却很小,但岳家军的班师 的确足在万不碍已情况下的英明抉择。早在郾城之战前 夕,韩世忠、张浚等部就已奉旨调离抗金前线,战后,岳家 军不仪孤军深入为众矢之的,并有被赵构、秦桧以“违抗圣 命”为借口调集部队大张讨伐的危险,在若不班师就要丧 师的情况下挥泪班师是唯一的出路。这与“唯赵构之命” 的愚忠行为毫不相干。 岳飞在抵抗金兵入侵的同时还平定收编了偏安境内 的军贼、游寇。为安定人民龟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岳飞 一生中最大的污点莫过于他对农民起义军的扰挠和瓦解, 特别是他采用软硬兼施、恩威并用的手段,几乎“兵不血 刃”地瓦解.r南宋政府多次派兵镇压都遭到失败的湖湘地 区的起义军。但我仃J不应苟求于古人。从他毕生所从事的 事业来看,这毕竟是瑕不掩瑜的。 岳飞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很小就承担起家庭的负担, 但是当一个惊天动地的祸变降临到他的时代和乡邦中时, 他挺身走向了战场,“以列校拨起累立战功。”在仅仅七、 八年的时间里,便成了与刘光世、韩世忠、张俊齐名的独当 一面的将军。他本人也从~个具有爱国之心的普通农民 成长为一名军事家和战略家。宋史卜说他“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效”,这 虽未免有过誉之词,但是他的确改变了从北宋初开始盛行 的“阵而后战”作战方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从而使岳 家军攻如破竹、守若磐石。让敌人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 军难”的哀叹。“冻死不折屋,饿死不打掳”的岳家军“连 万骑之重【f『i桴鼓不惊,涉千罩之途『Iii樵苏无犯”,其风气之 好不但为南宋诸军之冠,在中国占代历史上也是少有其比 的。曾有人向赵构称赞说“(羼家军)将和士锐。人怀忠 孝.皆飞驯养所致。”岳家军以模范的军纪取得了对敌斗争 的胜利.同时也赢得了身受刀兵之苦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忠 心爱戴和大力支援。岳家军的节节胜利自然也是与广大 人民的积极合作分不开的.岳飞对于各地人民群众抗金的 武装力量具有深刻的认识,他的“连接河溯”的军事策略
气盖万夫之敌”、“儿童识其姓氏,草木闻其威声”。但是。 岳飞“恢复故疆,迎还二圣”的志向并不符合赵构“以战求 和”捞取“和谈”资本的心理,他的赫赫英名却又引起了自 私卑鄙的赵构的嫉妒和反感,他竞昕任秦桧对岳飞随意罗 织罪名,恶毒残害,铸成了“奠须有”的千古奇冤,使壮志 未酬的民族英雄没有能“马革裹尸”却死在阴谋家的屠刀 之下。 岳飞从参加军队之日起,直到被害为止始终坚持以武 力抵抗女真南侵的主张,并以战斗的实践履行自己的主 张,因而也就遭到投降派的切骨嫉恨和仇视。赵构、秦桧 为了达到求和的目的对抗战派“杀一做百”,由岳飞一案, 岳云、张宪同时遇害,家属流置边疆,部属故旧无故株连, 幕属于鹏、孙革等六人坐从。由于他们的高压政策,使得 人人自感俱危,以至于在岳飞死后,没有人敢把他的生平 事迹和言论风采记录下来,写成行状和墓志铭之类。不仅 如此,在岳飞生前和死后,秦桧一伙还随意篡改岳家军历 次战斗的捷奏和来往公文,连赵构的“御札”也不能免其 祸,在所谓“国史”中更是任凭私情加以褒贬去取,涂抹捏 造。名彪青史的岳鹏举早已是面目全非了。但是,作为一 代名将,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之志、报国之能、刚正 之气、廉洁之风,不是很难被人们发现的。下面,我们就从 以下几方面对这一历史人物加以分析和介绍。 作为民族英雄,岳飞身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尽忠报 国”的思想和行为。封建社会“报国”和“尽忠”是密不可 分的。岳毪的“尽忠”之所以被有些人看成“愚忠”是因为 他的岳家军(也包括所有主张抗金的文臣武将在内)的奋 勇抗金,是直接服务于赵家王朝的,并且为南宋王朝的偏 安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抗金斗争的实践却不学报 敬慕。别的且不说,单“召回兵矫诏发金牌”“风波亭父子 归神”几章.就是明显的啵笔,为了显示其忠,在班师之时。 故意让韩世忠、刘光世劝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让 他作一番自我表白“自占君命召俟驾而行,不可贪功逆了 旨意”“一生只图尽忠,既是朝廷圣旨,那篱他奸臣弄权。” 明知中了奸贼之计,还说什么“即使圣上不准,我亦情愿与 这两个孩儿(岳云、张宪)同死于此,方伞得我父子二人忠 孝之名。”简直愚到极点,岳1s身上的奴性色彩小能不与此 无关,这不仅与历史上的岳飞绝无榴同之处,而且是画蛇 添足,欲誉反损。 “十二道会牌班师”的故事并不是钱彩首创,早在南 宋绍兴年』1日J编写的《三朝北盟会编岳侯传》中就有“忽一 B,诏书十二道,令班师赴阙奏事”的记载。孰不知,杭州 与郾城相距数千余里。当时的往返行程至少需八九天,为 什么在第一道诏令刚刚发出,尚不知岳飞作何反应之前. 竞又接二连三她于一天之内发至十几道之多,ffIi在第二天 又戛然而止,不再继续发出了呢?由此可见,在关于岳飞 的记载中又有多少虚实难辨的成分呢?由于人的审美观 的高低差异.又有多少欲誉反损的传说流传后世呢?难怪 冯梦龙先生在编定《精患旗》时就指出“千古奇冤1毛遇桧, 浪演传奇,冤更加千倍。” 在所有关于岳飞的戏曲、小说、传奇中,思想性和艺术 性最高的大概要数由李梅实草创、冯梦龙详定的杂剧《精 忠旗》了。冯梦龙改写这部戏的宗旨是反对“浪演”,力求 “纪实”,他“不忍精忠冤到底,更编纪实精忠记”,力求接 近历史记载,结构思想特别是在岳E形象的塑造上更是力 求真实。从以下分析中我们Ⅱr以看出剧中人物的一举一 动,似乎都能从历史记载中找到根据。 第二折“岳侯涅背”把岳飞的首次出场安排在汴京失 守,徽钦被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不仅符合历 史真实,ifiiR有利于刻画岳龟这一悲荆奖雄形象。岳飞背 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究竟是什么时候,什么人刻上 的,史无可考。传说是岳母在其从军之前刺上的,也有人 说是他自己请人刻卜.的,因为当时的军人在身体的某个部 位刺写上某些文字是极平常极随便的事.如李顺领导的农 民起义军、王彦的八字军等他们身上都有字。这罩作者安 排岳飞让张宪为自己刺字,有利于揭示人物的忠愤激烈, 慷慨忘生的性格,同时也是对“面簌媚主,背后忘君”的小 人的讽刺。写妻子劝他退隐并引出“高鸟尽、良弓藏”的 千古传言,更真实地表现J,岳飞的峰定不移的报国之志。 “钦崩御敌”一折写岳飞财国事的忧郁和朗廷对他的 重用。赵构意在以战求和一度曾使岳1毛的才华得以施展。 “岳侯誓旅”一折主要展现岳家军严明的军纪.其中责子 严惩危害百姓的士兵以及关心生病的士卒、谢绝吴蚧(任 川陕宣抚使,也是抗金名将)所赠美女等都是史有所载的。 作者把这蝗故事编为一折戏,是为了突出岳1s的统军严明 和廉洁奉公。“御赐忠旗~岳侯挫寇”两折主要表现岳飞 的军事才能和卓越战功。 最精彩最动人心弦的是第十五折“金牌伪诏“。关于 岳家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班师的。上面已经分析过,不再 多言。这罩也写了“十二道金牌”却更突出表现了岳飞班 参考文献:
在整个抗金斗争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岳家军也因此取得了